【www.cy260.com - 普洱茶饼】

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所代表的三个普洱茶发展阶段

还记得小编刚入行的时候,经常听到哪些普洱茶大咖们念叨印级茶、号级茶,那神情!那架势!啧啧,让我是无比钦佩和神往啊!

今天,小编就从普洱茶的历史发展层面同大伙儿分享一下普洱茶家族中的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

涨姿势,长知识,从现在开始:

“号级茶”时期:指的是1938年以前,当时的私人茶庄均以“号”来命名,所以生产出来的普洱茶统称号级茶。当时比较著名的有宋聘号圆茶、鸿泰昌圆茶、同昌黄记圆茶、龙马同庆圆茶、鼎兴圆茶、敬昌圆茶、可以兴砖茶、车顺圆茶等,主要分布在易武茶区。

这个时期的号级茶都没有外包装纸,只是在每一桶的包装内有一张相应茶庄的内票。而下图的鸿泰昌是小编喝过的号级茶里面茶饼较为完整的,是鸿昌号转移到泰国后所生产。从号级茶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普洱茶的起源是以易武区为主的。

另外在90年代中后期随着普洱茶的再次兴起,逐渐有一些私人茶企开始再次生产普洱茶,同样以“号”来命名其企业,而这些就是现代的号级茶,所以如果别人要请你喝一泡号级茶,最好先确认是不是传统的号级茶哦!www.cy260.Com

“印级茶”时期:在1938年至70年代中,国营茶厂出品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以其中间“茶”字颜色分别命名品种。分别有红印、绿印(大小字之分)、蓝印、黄印四种。印级茶的制茶师傅都是从之前的号级茶庄募集而来,选料开始以勐海茶区为主,所以印级茶时期可以看做是集中力量开发勐海茶区的一个时期。

“七子饼茶”时期:在1972年之后,国营茶厂生产的普洱茶饼,外包纸印有“云南七子饼茶”并附印拼音字母,中间“茶”字以绿色为主,个别印红、黄色“茶”,较为常见有勐海茶厂出的7542、7572、7562、8582、7592等,还有下关茶厂8653、8663、8633等,下关茶厂的外包纸与勐海茶厂的最大区别是在“云南七子茶饼”下面无拼音字母。七子饼时期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海外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逐渐增大,进出口公司为了统一规范而逐渐形成的体系。(本期监制/邵春,编辑/唐海东、陈杰华,资料来源:双陈普洱茶)

CY260.com扩展阅读

威名赫赫的号级茶、印级茶,分别是些什么普洱茶?


导语:普洱茶属于越放陈旧越好的茶类,因此现今有众人以标榜普洱的年限为荣,追求年限长久的普洱茶,普洱茶这就涉及到如何辨别普洱茶陈期。

普洱老茶中,又有号级茶、印级茶和中期茶等听上去有些名声显赫的茶品,那么,它们分别是些什么茶?有什么来头?

普洱号级、印级茶简史

1、1950年之前:这个时期称为号级茶,俗称“古董茶”如百年宋聘号,同兴贡饼,同庆号,同昌老号,宋聘敬号。通常都有一张糯米纸,印上名称,就是“内飞”。

2、1950年~1968年:所谓“印级茶品”就是包装纸上,“茶”字以不同颜色标示,红印为第一批,绿印为第二批,黄印为第三批。

3、1968年之后:此时茶饼包装不再印上“中国茶叶公司”字号,改由各茶厂自行生产,统称“云南七子饼”,如:雪印青饼,73青饼,大口中小绿印,小黄印等……

普洱茶红印、黄印、绿印、蓝印的含义?

红印:红印圆茶又称现代普洱贡茶,始制于1940年范和钧创办佛海茶厂之时。其饼茶内正均为红色印记,且茶饼的外纸正面都印着“八中茶”中茶公司标志。在八个“中”字组成的圆圈内,有一红色“茶”字。在中茶公司所产的普洱茶品中,而冠以“八中茶”标志者且又“茶”字为红色者,只有红印普洱圆茶和红印云南沱茶,是空前绝后的。

红印普洱圆茶除了其身世价值外,茶品品质亦属现代普洱茶中的上乘之品。除了茶菁肥硕,条索饱满,颜色粟红,茶面油光、茶汤透红及叶底柔软新鲜等品质外,其中茶内正完全埋在茶饼中央,是旧式压模制造,使用古老制作工艺,无不是脐臼圆型饼茶,茶汤厚酽、有兰香或野生樟香味,红印圆茶,是勐海茶厂得以在现代普洱茶史上笑傲群雄的依据之一。

黄印:“云南七子饼”,其实就是现代绿印普洱茶茶品,是由勐海茶厂50年代未所产的,被称之为“现代拼配茶菁的普洱茶品始祖”的“黄印圆茶”。黄印圆茶,由于毫头多,陈化后都转变为金黄色,是以茶饼呈黄色,故其外包纸标记八个红色中字组成的圆圈中“茶”字为黄色,而内正标记为绿色“茶”字。

60年代以“黄印圆茶”之拼配工艺。勐海茶厂推出了中茶牌圆茶的替代品,“云南七子饼”。在“七子饼”中,以勐海茶厂生产的“红带七子饼”和“黄印七子饼”最具代表性。“红带七子饼”产于70年代,以生茶制成,“蓝印七子饼”产于80年代,是轻度熟茶拼配。“红带七子饼”,在港台及南洋的华人世界中,往往被视为“中秋团圆”的象惩,故国家园梦,一饼以系之,茶情、乡情、家园情,普洱茶是寄托。该产品品牌却是无价之宝,畅销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是外销出口免检产品。

绿(蓝)印:绿印圆茶系勐海茶厂40-50年代制作的茶品,是“红印”的姊妹产品。勐海绿印圆茶有早期和后期之分,早期绿印圆茶也叫“绿印甲乙圆茶”或“蓝印甲乙圆茶”,早期绿印无论在陈香、樟香、滋味、茶气等方面都是一流的。

后期绿印其指是50-60年代勐海茶厂所产的大批量普洱茶。有一部分茶品,是用新树茶菁制造,但仍以生茶方式制造,被称之为“绿印尾”,在普洱茶极品中,有极高的典藏价值。

紫印是90年代众多陈年普洱产品中比较有名的一个经典配方,中茶厂经过精心挑选勐海茶区老树茶,茶底是一批熟茶,茶经过精心选料,选青优良,饼形周正,制作严谨,因是老熟茶,所以松紧适度,条索整状,显毫,汤色粟色明艳,香气醇和口感浓醇厚实,具有回甘之特点,闻其幽幽陈香,饮之纯滑香甜,饮后更是齿頬留有陈香,甜滑之感,实为勐海茶厂90年代最具代表性茶品!

七子饼茶贡级野生乔木古树茶


普洱茶等级区分:

普洱茶可按高、中、低档分等级。高档次茶如:金瓜贡茶、宫廷、礼茶、特级;中档次茶如:一级、三级砖茶,沱茶、一级到五级散茶;低等级是六到十级的散茶。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1、饼茶:扁平圆盘状,其中七子饼每块净重357克,就是老的计量单位:七两,每七个为一筒,表示七七四十九,代表多子多孙的含义,故名七子饼。

2、沱茶:形状跟饭碗一般大小,每个净重100克、250克,现在还有迷你小沱茶每个净重2克~5克。

3、砖茶:长方形或正方形,250克~1000克居多,制成这种形状主要是为了便于运送。

4、金瓜贡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半瓜形,从100克到数百斤均有。5、千两茶:压制成大小不等的紧压条型,每条茶条重量都比较重(最小的条茶都有100斤左右),故名:千两茶

6、散茶:制茶过程中未经过紧压成型,茶叶状为散条型的普洱茶为散茶,分为用整张茶叶制成的索条粗壮肥大的叶片茶,也有用芽尖部分制成的细小条状的芽尖茶。

7、普洱茶的中级,上级品大都以沱茶及饼茶居多。

普洱茶的三大重要发展阶段


普洱茶的三大重要发展阶段

2018年第21篇《云茶大典》节选。

普洱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晒青茶及其压制的各种紧压茶成为普洱茶。

1938年前,云南只生产晒青茶及各种紧压茶。

1938年起,云南开始生产红茶和炒青绿茶。

1945年起开始生产蒸青绿茶。

1964年起开始生产烘青绿茶。

1973年开始生产渥堆后发酵的普洱茶。

因此,从商周时代起,到1973年长达三千年多年的时间里,云南普洱茶主要是指原产于普洱、西双版纳的晒青茶及其紧压茶,集中在普洱府所在地加工、销售。这种茶叶,经茶马古道马帮的长途运输和存放,历时一年半载,才能到达消费者的手中,茶叶缓慢氧化,干茶外形逐渐变成红褐色,汤色变得红艳,滋味回甜,变成人们喜爱饮用的普洱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到1973年以前,云南致力发展红茶和烘青绿茶,普洱茶很少被提及。这时的普洱茶,通常被称为晒青茶、滇青成品茶和各种边销紧压茶。

第二阶段,用晒青茶渥堆后发酵制成的普洱茶。

1973年,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自营出口茶叶的业务,根据日本和东南亚、港、澳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在昆明茶厂试制成功了熟普洱茶。这一时期,通常称熟普洱茶为普洱茶,也就是现在有些人认为普洱熟茶才是“真正的普洱茶”的原因。

第三阶段,生普洱和熟普洱并列发展的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随香港、台湾存放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经长期自然陈化的普洱茶被发现,普洱茶受到了高度重视。1993年和1994年,相继在昆明、普洱、景洪举办了第三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第一届普洱茶叶节、西双版纳茶王节。2002年6月在四双版纳景洪市举行“2002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后,在全国出现了一股普洱茶热,形成了生普洱、熟普洱并驾齐驱的发展阶段,普洱茶成为了大众喜爱的饮品。

普洱茶入门的三个阶段-普洱茶学习必看


普洱茶入门的三个阶段-普洱茶学习必看

新人想要普洱茶入门,我觉得需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我把这个阶段命名为求知阶段。

这个阶段主要是针对喝过普洱茶,对普洱茶有点兴趣,想要更多接触一下的人。这个阶段的人对普洱茶还是处于一种懵懂的阶段,不知道什么才是普洱茶,普洱茶该是什么味道的一类人。我的建议是先耐心的喝完半饼当年的7542、7572、2个下关甲沱、1块0081熟砖。不过在喝这些茶的时候心里要明确一点,选择他们作为入门茶不是因为他们好,只是因为他们各方面都很平均。喝它们是为了让自己知道普洱茶生茶、熟茶分别应该是什么味,给自己正确认识普洱茶奠定一个标准。千万不要一上来就上手高端茶,因为高端茶未必在各个方面都是完美的,可能某些优点会特别突出而某些方面会存在不足,如果一上来就喝它可能会影响到自己建立正确的口感标准。此外,在喝茶的同时可以了解一下普洱茶的历史,产地和制作工艺。

第二阶段:这个阶段我称为探索阶段。

当经过第一个阶段的学习,对普洱茶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认识后,就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我认为应该学习两件事。

第一就是要学习了解普洱茶在陈化后口感上会有什么样的转变,对于这个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不同年份的入门茶,比如09、08、07、05、01年的7542。07、04年的下关甲沱、09、07年的7572等。只是如果要收集上述那些茶不仅价格昂贵、假的多,而且仓储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我们不妨试着去茶店蹭或者买一些试喝装。不一定要喝很多,就算没喝全也无所谓,只要我们能喝明白它们之间的不同,能感受出陈化对普洱茶的影响那就足够了。一般来说,饼的陈化每五年为一个阶段、沱的陈化每七年为一个阶段,但每一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改变,对此我们也要有个基本概念。

第二件需要学习的事就是要基本喝懂各个厂的厂味,例如熟茶的勐海味、下关生茶的松烟味。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这些厂相近的几款茶,比如生茶可以选择大益的8582、下关的8853、特沱。熟茶可以选择大益的7262、7592、7562等。通过比较,喝懂它们之间相似的东西,那就是厂味。同时也试着区分它们的不同点,了解原料等级与拼配技术的差异对口感的影响。我认为在学习厂味这件事上,也同样无需花太多的钱,蹭喝或者买点试喝装就好。除了喝茶外,我们还可以上网参考他人写的茶评。对比自己的感受,试着学习如何正确的描述自己的口感。

第三阶段:当我们已经能初步掌握普洱的口感规律与厂味,希望能进行更多尝试时,那就到了第三阶段。

由于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尝试各种各样的普洱茶,并且确定自己喜欢的口感与收藏策略,所以我把这个阶段称为定味阶段。虽然这个阶段的尝试没有限制,但我觉得还是应该循序渐进。比如我们可以先尝试一些价位上或地位上与入门茶相近的黎明、澜沧、土林、福海什么的,不要盲目相信别人说的有些小厂茶就是学费茶。除了假货B货外,只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都是可以尝试的。在尝试了一些中、低端茶之后,就可以逐步把茶的等级提高,试试大厂的高端产品、福今、陈升号、勐库戎氏、黎明合和昌、澜沧古树系列都可以。在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比较他们与入门茶的区别。如果在尝试中觉得越喝越迷糊了,那就再把那些入门茶拿出来对比着喝。当自己对各类茶都有了基本认识,并且在试喝中逐步有了自己的口感喜好后,那么最后再少量尝试一些纯料或者山头茶吧。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以上所说的这些,我认为还是应该以试喝装或者蹭茶为主,不要盲目地整饼或整提的买,万一自己不喜欢,那就浪费了。在喝茶的同时,我建议大家可以尝试自己写一些茶评,通过对口感的描述,也是帮助自己强化认识的一个过程,能提高自己品茶的鉴赏能力。

好了。经历完上述三个阶段,那么新人差不多已经能算是普洱茶入门了。但千万不能因此而自满,因为你对普洱茶的认识才刚刚开始,后面要学的还多着呢,只是至少我们已经掌握了学习普洱茶的方法。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志们,在喝普的道路上共同努力吧。

易武普洱号级茶的起源


易武普洱号级茶的起源

雍正年间,清政府设立普洱府专门控制茶叶生产,因此产生了云南贡茶,普洱茶也由此走向了一个辉煌的时代。当时在云南的各大产茶区中,以六大茶山名震天下。据史书记载,当时的六大茶山范围方圆约八百里,入山作茶人士数十万之多。

说到六大茶山,就不得不提到六大茶山之首的易武茶山,易武,用历史诉说着普洱茶的韵味,以人文堆砌出普洱茶的陈香,易武,用制茶带出茶山的风土,以风味记载茶山的故事。

易武是一个以汉人为主体的茶镇,有别于西双版纳,是以小数民族为主体的茶乡。因此,相对于西双版纳,易武有着更加细腻、更加丰富、更加是我们阅读的人文历史。如今的易武,依然是小农作坊採制,在屋檐下进行晒青,作坊内用手工石模成型,在阴凉处阴干。制茶的文化与田野景色融为一体,变得生活化。

从前,在易武开办的茶庄商号成为今天号级茶的基调。同兴号、同庆号、福元昌、车顺号等等,各家商号铺陈出了古董茶的历史地位,也同时堆叠出易武茶山百年历史的共识。

号级茶商道出了易武的历史地位的悠悠陈韵,到“状元家茶”的出现,将名人从事普洱茶的文化星光推向那个另一个高点。乾利贞号的主要股东袁嘉谷中状元,从此茶叶界的声誉不断攀高峰,此后,乾利贞号联婚合并了当时叱咤风云的宋聘号,两者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文化的茶叶商号。

此外,车顺来取得贡生,是年向朝廷敬献了车顺号茶庄自制的茶,道光皇帝品后大悦,称赞此茶“汤清醇,味厚酽,回甘久,清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道光皇帝随即亲笔御书的“瑞宝天朝”四字,同时加封车顺来为列贡进士品位,使得易武车顺号茶庄名噪一时。自此,一块牌匾照耀了易武老街的普洱历史。

三百年的辉煌历史,躲不过政治历史的更替,也避不开战乱的烽火而纷纷倒闭,逐渐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然后丰厚的历史茶韵始终无法被掩盖,爱茶人始终会嗅到茶之香韵。海峡对岸的台湾人,找回了易武普洱的近代价值。事情要追朔到1994年在云南举办的一场普洱茶学术研讨会,当时台湾的中华茶艺联合促进会一行二十多人,一路折腾,来到易武,找寻那杯号级普洱茶的故事。

台湾人经易武老街重新热闹起来,茶叶活络了,商业启动了老城镇沉睡已久的神经枢纽。百年前,状元家茶积淀了易武文人制茶的璀璨星光,今年来,台湾人重拾接续了易武茶的人文曲谱。遗传下来的那些号级古董茶,现今已经成为照亮世人的明珠。

虽说老班章在2002年已经稍有名声,到了2007年已经创下普洱茶区的茶价记录,冰岛更是从2009年瞬间突起的明星之寨。但是在这些所有的之前,古董茶的传奇,以属于易武独有的烙印,带有醇厚的历史人文气息,将“易武正山”这百年名号稳稳登上名山宝座。

中茶普洱传世印级:“红印铁饼”落地京城


中茶普洱传世印级:“红印铁饼”落地京城

“中粮”作为国有中央直管企业,致力于“忠于国计、良于民生”的企业愿景,几十年来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而努力着,对维护食品市场稳定的支撑有着巨大的作用。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作为中粮直属企业,秉着“良心茶、放心茶、老百姓喝得起的茶”的理念做茶,致力于为广大消费者提供自然、健康的茶叶饮品。

今年是中茶牌商标注册的第66年,中茶公司不仅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专业的茶叶公司,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茶叶商标,这66年见证了云南茶叶的兴衰。

2016年9月24日,中茶普洱的传世印级“红印铁饼”首发会在云南昆明举办,随即在普洱茶行业引起强烈反响。中茶普洱传世印级旨在把经过时间洗礼,大浪淘沙后,历史上最好、最经典的传世产品,重新展现给消费者。

初识“红印铁饼”

中国红的鲜艳,像飞扬的丝带不经意地落在绵纸上,底纹是若隐若现的八中图标,方形印章内篆刻着“中茶传世印级”的字样,庄重而意义深远。印章的边角特意花心思做的纹理,影印在暖暖的黄色绵纸,相得益彰,典雅,大气,极具视觉冲击效果。

“红印铁饼”精选的原料保证了产品的好品质

中茶传世印级红印铁饼原料精选自澜沧江流域高山云南大叶种大树春芽,传统工艺加工,自然陈化。经典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结果,时间洗礼,大浪淘沙,独特配方,优质原料……而这一切的结合,需要等待一个适当的时间。所幸,还是等到了。

“红印铁饼”的工艺过程就是中茶人的责任

秉承中茶人的匠心精神,到茶饼水分的检测,再到包装选材的确认,我们并没有因为产品以生产出来而放弃最后工艺的严苛。绵纸的选择,竹笋的处理,竹篾扎捆的道数,人工包装时选用的力道……“慢”,是因为知道今天的“慢”,是为了明天的快。

严苛的质量评审,只为放心、健康的“红印铁饼”

从原料的收购开始,各项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一直伴随整个生产过程。自检自评,权威的第三方机构监测,几十项的监测项目。一饼一证,一饼一号,无论多久,可查询,可追溯。从茶园到茶杯,一路只为健康。

“红印铁饼”的“慢”节奏与智慧

不知从何时起,快,变成了生活里的铿锵节奏,慢,成了我们心灵的呼唤。慢生活,成了我们内心的向往,每每总是渴望回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植物自然生长,慢慢静待收获,几多悠闲、几多平静的生活方式。

“红印铁饼”的出现,原本是基于“快”的需要——借助工业技术力量,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普洱茶规模化生产的标杆。它的成长,却完全得益于“慢”的力量——坚实的饼身,恰当地阻隔了茶本身内含物质与外在因子的快速接触,让茶叶内含物质可以安静地在茶饼里,慢慢苏醒,自然成长。

中茶普洱人说,我们慢一点,是为了不迷失;我们慢一点,是为了更长久的陪伴。如果可以,我们宁可再慢一点。

“红印铁饼”顺应“十三五”规划的愿景与行动

北京马连道茶城,坐落在“京城茶叶第一街”的中心位置,是规模经营的大型茶叶市场,一直视为北方的茶叶文化交流中心,也是茶马古道普洱茶进贡之地。

据西城区“十三五”规划,明确要将马连道打造成为以茶为特色的多元发展的文化创意街区。今后,马连道街区的发展将从规范发展、升级发展和多元发展三个方向入手,进一步转型实现茶文化体验功能、茶品牌展示功能和茶服务创新功能。

为了实现这种茶文化体验功能,中粮集团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携手憩园仙山茶叶有限公司,在马连道开设中茶普洱体验馆,同时于11月5日在“憩园中茶普洱体验馆”将举办一场“红扬京文化,茗品印中茶”的“红印铁饼”视觉及味觉并重的品鉴会,品香茗、观演出、谈笑有鸿儒,解读中茶“红印铁饼”的其妙所在。

红印铁饼是一个历史产物,从某种意义上讲,除了品饮价值外还对当初的社会、经济、人文有考究价值,从属性上讲已经具备文物的属性。

宋代诗人王禹曾赋诗赞美普洱:

香于几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

爱惜不赏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轻。

可见当时普洱茶的茶滋之美,形态之精,以及受欢迎的程度。

如今,作为传承与开创者的铁饼,通过时间的积淀,当年工业机械压力下的普洱茶,陈化出了另一种独特的魅力,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红印铁饼”如同春天一样,遍地开花,无论金领、白领、直至工薪阶层,他们都喜好上了这口儿,所以红印铁饼不仅成了走亲访友必带的健康礼品,也将成为聚友品饮鉴赏收藏的上佳选择。

自古以来,茶叶便是重要的经贸商品,中茶普洱作为同行业的领跑者,更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风口,中茶普洱又该如何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呢?我们拭目以待!

云南普洱茶:七子饼的传说


云南普洱茶:七子饼的传说

相传,在一个无法考证的年代,今普洱县凤阳乡宽洪村困卢山,有一卢姓人家,家境贫寒,种茶为生。家有七子一女,长子哀牢、次子布朗、三子基诺、四子阿瓦、五子爱尼(因父母想要一个女儿,故为五子取名爱尼,意为喜欢女儿的意思)、六子拉祜(第六个仍然是儿子,则取名拉祜,拉一个姑娘来的意思)、七子无量(老人觉得儿子太多了,想女儿的愿望恐怕无望了,故将七子取名无量)、第八个生了个女儿(哈哈,太高兴了,终于是个妮子,故取名哈尼)。

儿女倒是一大窝,可是人口多了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俗话说“儿多父母苦”,夫妇俩含辛茹苦将孩子们拉扯成人。穷人命贱,虽没吃没穿,但儿子们个个身体壮实,小女哈尼也长得如花似玉。看着孩子们个个乖巧,夫妇俩十分高兴,但毕竟家境贫困,山林田地甚少,收入甚微,养家糊口都十分困难,眼看七子一女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怎么办呢?父母脸上的笑容不见了!

一日,卢老汉将七子聚于家中茅堂,商议如何维持生计及儿女婚娶之策,共商议了七天都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长子哀牢说:“我们去捕鱼”,但河流被有钱人家所霸占;次子布朗说:“去狩猎”,但其父一心向善不愿杀生。三子四子说去帮工、放牧,但都不如老人所愿。因为爱茶如命的卢老汉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要七个儿子继承祖业。按老人的话说“茶可解毒、益寿”,为百草之首的灵药。种茶、制茶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的品饮之好,更可有益百姓,造福苍生,是人生一大善事,因此仍然希望儿子们个个种茶制茶,以茶业为生。

但家庭贫困,无力购买土地山林,无法实现老人的这一愿望。卢老汉气得口吐鲜血,卧床不起,身体日渐虚弱,共在病床上躺了七七四十九天,其间水米不进,昏迷不醒,气若游丝,但就是咽不下最后一口气。七个儿子四处寻医问药都无济于事。第四十九天,七子无量到离家很远的原始丛林中给父亲采药,无意中发现了一棵很大的茶树,心想父亲一生爱茶,何不采点回去在老人弥留之际了却他的一点心愿呢?于是无量采了些大茶树上的鲜叶,回家后煎出茶汁,掰开父亲的嘴灌了几滴。半个时辰后,卢老汉居然一声叹息,悠悠转醒……(困卢山山名由此而来,困卢山目前仍有上千亩野生栽培大茶树,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

醒来后,七子无量将事情原委讲给父亲听了,卢老汉顿时精神陡增,遂叫七子又煎了两碗野茶喝下去。第二天居然容光焕发,下床干活了。

受到七子无量采野茶的启发,卢老汉心想,我们现在家境贫困,又无力购置山林田地,深山老林有那么好的野茶何不叫儿子们分头去采摘回来,既能卖得好价钱,又解决了无钱购置山林土地之急呢!于是每天叫七个儿子都分头到深山采茶。

从此,七兄弟每天背竹篓,带上绳索,翻山越岭到森林峡谷中采摘野生茶叶——

他们顺着澜沧江流域越走越远。日久天长,兄弟七人各自有了自己的采茶线路和地域,并就地和当地姑娘结婚、安家、生子(历史上至今都有男到女家,俗语称“上门”的习俗),各据一方,并将野茶苗、茶种带回家种植,种茶为生。(可以考证的四千多年前布朗人的历史文献《奔闷》一书中的《得贵腊普》,记述了布朗人的迁徙史和普洱茶的开发过程)随着日月推移,七兄弟在各自的地域生息繁衍,子孙后代都种茶,并带动当地山民种茶,这便形成了长子哀牢山,次子布朗山,三子基诺山,四子阿佤山,五子爱尼山,六子拉祜山,七子无量山的产茶区域。后来的名字成为了少数民族的名字和山的名称。(后来的六大茶山即是在七兄弟的领域之内的典型)卢老汉夫妇及女儿哈尼留守困卢山,仍以种茶为业,老人将爱女哈尼采制的茶称为“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清《普洱茶话》阮福著】,《红楼梦》中的普洱女儿茶,即名出于此。在今天的普洱县凤阳乡,困卢山的栽培型古茶树群仍保存完好,据专家考证仍有栽培价值。可见普洱是普洱茶的发源地之一。

由于七兄弟平时都忙于自己的事业,只有每年父母生日才回到普洱(历史上传为美谈的“七子拜寿”)。他们深知父母爱茶如命,都将自己采制的最好的茶用棉布小袋装好带回普洱。由于路途遥远,只有骑马,茶叶在路途中日晒夜露、受潮,东西又多,相互挤压,到了普洱打开后都挤压成饼了,但味道比刚制时候更好。由于七个儿子送的茶一个比一个的好,老人十分高兴,倍加珍惜,将每个儿子送的茶拿出一个用竹壳包扎在一起(据说竹壳无异味,透气有利茶叶陈放)存放家中,待来年或多年后,家中来了好友、上宾,拿出来招待客人。客人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后赞不绝口,问及茶之来源和名称,老人自豪地指着竹壳对客人说:“这是我的七个儿子”。

日久天长,“七子拜寿”和“七子饼茶”在当地传为佳话。普洱七子饼茶在当地名声越来越响,许多茶人,茶商纷纷慕名而来,指名要卢家“七子饼茶”,更有许多茶坊、奸商纷纷仿效。普洱七子饼茶美名远扬,流传至今。

起初的七子饼茶,大小重量各有差异。孝顺的七个儿子在了解父亲的这一喜好后,为了让父亲便于收藏,七个儿子共同商议,将茶饼统一制成大小一样的圆形,背后一个小圆窝,重量七两五(375克,现在的七子饼茶大多为357克实际是历史变迁对数据的混淆,没有依据的)。“圆形”代表天上的圆月,象征合家团圆,背后中心的小圆窝,象征七兄弟共同的家,象征父母,重量为“七两五”,“七”为七兄弟,“五”即“吾”,即为“七子中的我”的意思,极具含义。(普洱七子饼茶的外形,大小,重量一直沿袭至今,一直成为渴望团圆,尊崇孝道的古今茶人推崇“普洱七子饼茶”的原因。有诗为证:“山泉烹雀舌,活水煮龙团”,“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其中“龙团”、“小团月”即为普洱七子饼茶。

由于七个儿子所在茶山的地理位置、地貌结构、土质气候各不相同,茶树周边的植被气味影响,“普洱七子饼茶”的茶味各具特色,香气各有不同,有“樟香、梅香(梅子香)、栗香、枣香、橙香、荷香、兰香”等。有诗为证:“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浩月轮。爱惜不尝唯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宋朝名仕王禹对“普洱七子饼茶”和“七子拜寿”的美誉.

父母年岁已高,七个儿子经过商议,将父母住地由困卢山移居至普洱的西门山。西门山山青水秀,终年云雾缭绕,是修养生息的极佳的地方。卢老汉到了西门山后,仍喜种茶。由于西门山地理、气候环境和卢老汉高超的种制技艺,西门山茶被列为历代供奉京师之首茶。历代皇帝视之为异珍,称之为“诸茶之首,众茶之冠”(普洱西山碑考为证)。

随着父母年龄的增长,七个儿子回家看望父母的次数亦较频繁。他们时常将自己手制的上好普洱茶带回普洱,与家人分享,并与慕名而来的茶商、茶人交易。年复一年,子孙拜祖,商贸往来,一代传一代,普洱自然引来了天下客商,逐步形成了原产地和云南最大的普洱交易集散地。(这便是普洱之所以成为茶叶集散地的重要人文依据),茶马古道应运而生,各地茶商纷纷在普洱开设茶庄、茶号,普洱茶的加工制作逐步完善,普洱府极度繁荣,名扬天下。“普洱七子饼茶”亦因其品质上乘,有寓意(象征团圆和崇尚孝道的美德)以及便于携带和收藏在普洱茶中独树一帜,久盛不衰,更是当今茶人品饮普洱茶之首选。

为了祭奠普洱茶的祖先,卢氏七子的后人们在普洱东门上建造了一座塔,名为东塔,塔高十八层(喻示祖宗十八代),主塔九层,第一层喻示祖宗基业,以上七层代表七子,喻示发展,第九层代表哈尼,以上九层代表子孙后代的生息繁衍,久历不衰。该塔于文革期间被毁。近年普洱县政府及有关部门,按原样在原址重建,为普洱县一大奇观。

“东塔倒影”、“东塔西影”,为当今普洱人所骄傲。“东塔倒影”、“东塔西影”即每天太阳出来时,刚好从东塔处缓缓升起,东塔的影子就随太阳光倒映在西门山下的龙潭中,极为壮观。它为古老神奇的茶乡普洱增添了一道令人神往的景观,并为普洱茶文化增添了光辉一笔。

简述普洱茶上个世纪的三个阶段


简述普洱茶上个世纪的三个阶段

普洱茶行业的异军突起,普洱茶老茶更是因为占据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美名而水涨船高。近些年来,市场有很多企业打着“普洱老茶”名号兜售的茶叶,价格从十几元到上万元一饼,让人捉摸不透。

现实生活中百余年的老普洱茶,基本只会出现在拍卖会上,存期在三、五十年左右的老茶,基本都在老茶客手中,市场上很难寻觅。据了解,市场上的“普洱老茶”的来源多是广东仓、香港仓所出的陈年茶;有的则仓储流转过太多地方,连卖家自己都说不清;其中甚至不乏一些湿仓、受潮,已经霉变的茶。

今天小编翻遍网络,收集了很多资料,让爱喝老茶的人心里有数,以供大家参考。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的号级茶

从清朝中叶开始到民国时期,普洱茶的交易变得繁荣,有大量经营普洱茶的私人茶号涌现,如同庆号、宋聘号、福元昌等,这些茶号历经世纪变化与盏战争纷乱,如今虽然几乎不再营业,但有极少量当年生产的茶叶还得以幸存,这些茶今天统称为号级茶,身价可观。

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的大品牌茶

新中国成立后,私营茶号纷纷结束营业,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茶厂时代开启,勐海茶厂、下关茶厂这一类大厂形成了普洱茶的产销主力军。这个时代茶叶除了供应国内市场,还销往东南亚一带,普洱茶生产也真正步入了规范化体系。国家多茶叶生产出了明文规定,普洱茶等级有了明确的规范,茶叶原料的收购也不再散乱随意,明确了鲜叶的采摘标准。产品也开始使用系统的拼配配方,口感的稳定性得到了保障,在加工制作中,机械化设备的介入也越来越多。

这个时代因为是国营时代,普洱茶产品的包装很单一,早期都是使用“中茶牌圆茶”、“云南七子饼茶”等简单字样包装,但生产日期、产品重量等基础信息还没有规范。后人辨别产品都是根据外包装纸上圆标的颜色、大小、包装纸进行粗略的分类,这样的辨认粗犷而不严谨,给了不良商贩很大的可乘之机。

大品牌茶时期,市场出现了许多公众认可的经典产品,这些茶品量大而具有延续性,比如下关茶的铁饼T8653,这款茶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生产。这个时期同款同年份的茶,在不同卖家手里,价格可以有十倍甚至更大的差异,有真假难辨的因素,也和仓储差异带来的口味不同有关。所以我们在买这一时期的老茶时,仍主要凭借感性经验或是对卖茶人的信任。

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20世纪90年代开始,普洱茶业行业进入了百花争放的时代。国营茶厂纷纷改制,一批国营茶企自立当家,其它非茶行业人士也加入到了制作销售普洱茶的洪流当中。新的成员来到云南茶山,普洱茶制作技术的改进,普洱茶也逐渐从原来整体比较粗放的风格开始走向更多个性、更细致的方向,并有大量精品茶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普洱茶开始出现了山头和拼配、古树和台地等大量个性概念,市场对于年份普洱茶的口感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在这短短一、二十年里普洱茶在不同的地方发展情况不同,不同的地方存放普洱茶也会使茶叶有着不一样的香气和滋味,让普洱茶变得更耐人寻味,更值得去去深究。

时间和发展带来的千变万化,让人无法抵抗普洱老茶的诱惑,但是:普洱老茶水深,没有横扫江湖的实力,请谨慎选择。

大益印级茶“龙印”上市 品鉴会三城联动


大益印级茶“龙印”上市品鉴会三城联动

10月12日,大益“龙印”品鉴会在昆明召开。大益印级茶新标杆"龙印”于10月正式上市,“龙印”主题品鉴推介会也在北京、广州、昆明三地同步举行。

上世纪40年代-50年代,勐海茶厂成立之初,为振兴普洱茶行业以及满足中国茶叶贸易需求,经典普洱产品印级茶应运而生。

勐海茶厂所产的普洱茶品,多年来品类极多,以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印级茶的首款红印为例,包装上中圈字样以红色为底,茶人茶友称其为“红印”。在红印风靡市场以后,以包装中圈字颜色为命名的黄印、绿印、水蓝印等开始陆续接踵而来,真正把普洱茶推向了高度现代化,彰显勐海茶厂为现代普洱茶界的标杆,更重要的是,印级产品不仅仅代表是大益的制茶技艺,它更是茶人茶友见证普洱茶发展历史,见证普洱茶开始兴起时代的缩影。

勐海茶厂自1940年成立以来,经典产品数不胜数。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印级茶品除具备了优秀的品饮品质,更在于他们是普洱茶现代化的先行者,把大益带上了品牌时代的大舞台。

今年10月,一款多年份、多产地选料的茶精心拼配而成的大益茶印记新标杆“龙印”应势而出带来了新的变化。大益资深茶友相聚北京、广州、昆明三地,共叙印级茶历史,同品印级茶新标杆“龙印“全新滋味。

杨聘号殿堂级系列 普洱茶上市


杨聘号殿堂级系列普洱茶上市

期待多时、杨聘号推出的由班章、易武、曼松三大茶山组成的殿堂级系列普洱茶终于迎来上市之日,供茶友们选购。

据悉,本次殿堂级系列普洱茶能出售的数量不多。老班章约300饼,易武的月亮和太阳类别各约500饼,曼松王子茶则数量最少,只有区区约80饼,现在即可到店选购。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现任勐海县杨聘号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君励表示:“备受关注的殿堂级系列普洱茶让大家久等了,等待是值得的,殿堂级的品质是毋庸置疑,原生态的茶叶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它们的独特和价值,推出殿堂级系列普洱茶是经过深思熟虑与市场需求调研,杨聘号推出这一系列如此举足轻重的殿堂级普洱茶也是同行中的创举。本次的推出定能让茶友们惊艳和收藏。”

为回馈市民,林先生表示,凡到店选购殿堂级系列普洱茶一饼均可获赠一包精装的殿堂级普洱茶,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杨聘号首家中高端茶文化交流会所将于7月底隆重开张,会所定位在中高档,不但茶叶高档,而且将融合名家书画、国乐表演、名家紫砂壶和茶文化相关时代性的用具展览等,为江门市民带来一种新的品茶潮流和生活享受态度。会所从茶品、装修和服务等方面提供高品质的享受。”林先生对会所的开张表示信心十足,能开创江门对茶文化的另一种体验。

普洱茶的七个转化阶段


普洱茶被誉为“能喝的古董”,具有越陈越香的特质,这是因为普洱茶在储存的过程中茶叶中化学物质会缓慢氧化,经过时间的沉淀以后,茶饼、茶砖逐渐转化,口感、汤质、香气和汤色都会有所升华。那么普洱茶的转化会经过哪几个阶段呢?下面一起了解一下。

一般来说,普洱茶转化要经历以下七个阶段:

1、新茶期(1-3年)

茶汤黄绿或者黄色,香气中还带着鲜叶的“水味”,类似青草香。本身的山野气味,口感回甘不错,苦涩感较明显,有气韵。干茶呈现墨绿色,叶底舒展开呈现黄绿色。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那个茶区的古树茶以及大致树龄。

2、转化前期(3-10年)

茶汤黄红,香气中生青味减弱、蜜甜香开始明显,口感苦涩较轻,干茶黑绿色,冲泡之后叶底黄色,有经验的茶人们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浑厚的山韵。

3、转化中期(10-20年)

茶汤红色,香气中已无生青味,有蜜甜香混合着陈香,口感几无苦涩,入口苦涩味化得很快,茶汤浓稠有点像米汤,干茶黑而油亮,冲泡之后叶底黄带褐色,高手才能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大致树龄,品得出入口化开的化韵。

4、转化后期(20-40年)

茶汤深红色,有浓郁的樟木香气,香气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甜滑似米汤。干茶呈现黑褐色且富有光泽感,冲泡之后叶底呈现浅褐色,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

5、陈茶期(40-60年)

茶汤酒红色,香气樟木香混合着药香,口感无苦涩,入口化,汤浓稠如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红色,很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化开的化韵让人十分愉悦。

6、老茶期(60-100年)

茶汤酒红发亮,香气药香浓郁,口感无苦涩,入口即化,汤浓稠如同米汤,干茶黑褐色,冲泡之后叶底褐色,难以区分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入口即化,陈香悠然,岁月的沧桑凝结成老韵。

7、古茶期(100年以上)

茶汤呈现酒红色,颜色发亮,晶莹剔透。药香浓郁芬芳,汤浓稠如同米汤,口感大致与老茶期的茶叶无异,但其古韵和陈香是前者无法比拟的,难分得出是哪个茶区的古树茶。这样的茶中圣品少之又少,可当文物储藏。

正所谓“好酒不怕巷子深”,好的普洱茶一样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不过真正的普洱老茶寥寥无几,市面上的也往往真假难分,时间才能告诉你答案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号级茶、印级茶、七子饼茶所代表的三个普洱茶发展阶段》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饼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