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益阳黑茶】

益阳茶那些往事(上)

“益阳团茶”的传说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益阳县在编写县志时,就县境产茶的起源向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研究员王威廉请教,王威廉于是写了一篇《湖南资水流域唐代的茶产地——益阳团茶校订》。该文后来在《茶叶通讯》1983年第4期上发表。根据王威廉的研究,益阳最早种茶始见于唐代宣宗十年(856年)杨晔所著《膳夫经手录》,出自“潭州茶阳团茶”。

按照王威廉的考证,“茶阳团茶”实为“益阳团茶”,之所以这样,可能是当时作者或书的印刷者误将“益”字写成了“茶”字。

王威廉将《膳夫经手录》的这段文字重新校订后,断句如下:“潭州,益阳团茶(粗恶),渠江薄片茶(有油、苦硬),江陵南木茶(凡下),施州方茶(苦硬),已上四处,悉皆味短而韵卑”。

王威廉的考证是否准确我不去评说,就算王威廉的说法成立,益阳团茶的品质在当时的评价是“粗恶”,“粗恶”意思是粗糙低劣,可见益阳茶的名声并不好。当然,也很有可能益阳茶不符合该书作者的口感和喜好。但不管怎样,我们不必讳言,值得正视,这对益阳茶叶的品质而言,既是历史教训也是警醒和启示。

益阳团茶是历史还是传说,期待更多的史料出现。

作为贡茶的益阳县茶

尽管在唐代,益阳茶被认为是“粗恶”,但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益阳茶从茶叶品种培育、种植到生产加工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进。到明代,益阳成了贡茶生产县,益阳茶被选为贡茶。

据《大明会典》(第113卷)记载:各处岁进茶芽。弘治十三年奏准:俱限谷雨后十日差解赴部,送光禄寺交收。违限一月以上送问,虽有公文,不与准理……长沙府安化县二十二斤、宁乡县二十斤、益阳县二十斤、限八十一日。

当时,益阳进贡的茶仅仅比安化少两斤,可见当时益阳茶还是相当不错的。

关于益阳茶作为贡茶这一史实,明清之际著名史学家谈迁在其明代史料笔记《枣林杂俎》中也作了记录。该书记载:公元1391年(明太祖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诏令罢造团茶,命采制芽茶上贡,湖南逐渐改制烘青茶。这年规定湖南每年贡茶140斤,计岳州府临湘县茶16斤(原文误为湘阴县60斤);宝庆府邵阳县茶20斤,武冈州茶24斤,新化县茶18斤;长沙府安化县芽茶22斤,宁乡县茶20斤,益阳县茶20斤。

益阳贡茶也留给我们很多迷,如贡茶具体产自哪里?以前益阳县地域辽阔,包括现在的桃江县、资阳区,历史上益阳茶有上益阳茶和下益阳茶的分法,鲊埠、马迹塘等处为益阳县产茶中心,名曰上益阳茶,品质与安化所出者相等,至桃花江、新桥洞、及雪峰山、天子山等地也出产好茶,称为下益阳茶,按照这一说法,贡茶有可能产自现在的桃江县。

胡家茶园及其他

益阳县历史上一直是湖南省的茶叶重要产区。迄今为止,益阳县发现的最早的茶园是衡龙桥新光大队的胡家茶园,即胡家茶园生产队,面积约30亩,为清乾隆时所植,已有200余年历史。查阅1984年编印的《益阳县地名录》,发现新光大队当时包括新塘坡、彭家冲、新光冲、牛角塘、荷叶塘、秀山湾等生产队,并没有胡家茶园生产队,可能归属发生了变化。

在“百度”上搜索了一下“胡家茶园”,网页上有不少关于胡家茶园的信息,不过这个胡家茶园不是我们益阳的胡家茶园,而是湖北利川毛坝镇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的胡家茶园,这个胡家茶园名气可大,始于1779年,生产“胡氏宜红”,参加过最美茶园的评选。益阳的胡家茶园历史并不比它短,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

除了胡家茶园,1784年至1794年,与它相邻的铁炉村和较远的珠波塘、朱家村等地也发展了一些零星茶园,但规模均不是很大。

在益阳县,最多最广的还是山丘区农户房前屋后种有“家园茶”,绝大多数是自产自销。新茶采摘后,以枫球熏焙,储存时放进一种特殊的香草,这种放香草的存茶方法至今赫山区和桃江县(民国时期同属益阳县)仍然流传。

全国第一批年产茶叶5万担的县

到解放前夕,益阳县茶园主要集中在“两桥”(迎丰桥、衡龙桥),共有2500多亩,年产茶16万斤。新中国建立后,鼓励农民种茶,茶叶面积不断扩大。1957年,全县茶园发展到4384亩,产茶24万斤。1958年后,强调粮食生产,部分地方毁茶种粮。1962年,全县茶园面积减少到2034亩。1964年后,政府从资金、物资、技术上帮助农民发展茶叶,并从浙江、安徽等省调入茶种3200担,直播或育苗移栽,茶叶生产迅速发展。

1974年4月全国茶叶会议指出:“茶叶生产要有个大的发展,速度要加快,要适当集中,建立基地,搞100个年产茶叶5万担的县。”,会后,益阳县积极落实会议精神,社队集中连片建茶园、办茶场,实行科学种茶,改进制茶工艺,茶叶加工实现机械化或半机械化,种茶技术和茶叶质量显著提高,茶叶生产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到1976年,全县产茶五万担,提前4年实现了年产茶叶五万担目标,成为全国第一批18个年产茶五万担县之一,跨入全国茶叶主产县行列。

1977年5月,农林部、外贸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在安徽省休宁县召开全国年产茶叶五万担的经验交流会,益阳县和安化县、桃江县派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益阳地区茶叶生产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全国18个年产茶五万担县,益阳地区就占了3个。

到上世纪80年代初,全县茶园遍及当时27个公社413个大队,全县建社队茶场368个,绿茶厂126个,红碎茶厂7个。茶叶是益阳县的大宗经济作物,是多种经营种植业的骨干品种。

1984年冬,县茶叶公司投资2万元,县农业局发放周转金6万元,社队自筹资金31万元,改造低产茶园10215亩。1985年,全县有茶叶面积40265亩,其中采摘面积38692亩,产茶565万斤。茶叶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有泉交河、岩子潭、樊家庙、珠波塘、沧水铺、大泉、岳家桥等公社,4000亩以上的有羊舞岭、衡龙桥、白石塘等公社。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益阳茶 那些往事(上)》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益阳黑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