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文化】

秉持人文情怀弘扬茶文化:访六大茶山营销副总李春雷

普洱茶名遍天下,却很少能有外行人说出一个普洱茶的品牌名称。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自2002年成立至今一直以“百年古方,人文普洱”为公司理念,遵照百年古方“俊昌号”的祖传制茶工艺,立志将普洱茶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天下,让世人能够提到普洱茶就想到六大茶山。

六大茶山源于百年古方“俊昌号”,是孕育普洱茶的最初襁褓,公司源源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最为优质的茶叶,帮助普洱茶奠定了“名重于天下”的地位。其实,六大茶山与普洱茶那种难以分割的血肉关系,清人阮福的《普洱茶记》中就有记载,其中数百字的短文,四次提及“六大茶山”。

5年前一个东北汉子来到云南,从此便被普洱茶深深的吸引。在此期间他曾接触过龙井、铁观音等茶叶,但是都没能留住他的心,他说普洱茶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喝来喝去还是感觉普洱茶最有魅力。

挖掘茶文化发展茶乡游

“普洱茶之所以那么有魅力主要还是源于它其中的文化底蕴,我选择六大茶山也是因为它的企业文化,我认为茶叶是需要文化来发展的,不能炒作。”六大茶山营销副总李春雷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深切地说。我们把文化赋予了茶叶,然后再把有了灵魂的茶,送给我们有感情的人,这是一份非常厚重的礼物。所以,普洱茶的魅力也在于这种可以被赋予灵魂之处。

普洱是普洱茶的集散地,而好茶大多产自勐海。一直以来普洱茶名扬天下,可很多人都是知其味不知其名。为发扬普洱茶文化,树立云南的品牌形象,已经拥有近百年制茶历史的六大茶山品牌创始人阮殿蓉特斥巨资打造了勐海茶庄园,借此宣传茶文化,保护茶资源。据了解,古茶庄园项目工程预算周期为十年,分三期建设,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竣工。

贺开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东南部,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保护得最好的古茶园。古茶山茶树旺盛,与当地居民形成了一幅“茶在林中、塞在茶园”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古茶园景观。作为营销副总,李春雷告诉笔者,一直以来的家族式产业发展和闭塞的交通是制约当地茶资源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云南的茶叶市场很不稳定,茶企都在争先恐后的抢占茶叶市场,对于企业来说,谁的营销策略独占鳌头谁就能优先主导茶叶市场。

古茶庄园由六大茶山控股的勐海六大茶山古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负责,按照“一年打基础,二年求发展、三年树品牌”的思路,结合农居改造、建设茶会所、古茶庄园、农家乐、观光点等项目,打造贺开“冬天避寒、夏天避暑”的特色旅游村,突出勐海特有稀缺的古茶树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将勐海建成全国最大、最优、最安全的普洱茶生产基地,推动勐海普洱茶产业大发展。

目前,贺开古茶庄园项目工程一期项目已投入多5600多万元,对于向农民所征地的补偿、拆迁安置、土地租赁等后续工作已完成,一期工程将于今年年底竣工。李春雷介绍:“贺开古茶资源开发项目建成后,将是西双版纳州最具代表性的4A级深度旅游度假景区。”

优品牌战略稳企业地位

云南每年产茶25万吨,是一个供大于求的行业。“有人看到茶企赚钱,就开始跟着做茶,把资金全部注入后导致茶行业系统资源过剩,等看到失败后,企业又把资金全部撤出,最后导致了茶叶营销系统的瘫痪。”正是在这一危机下,企业才需带领茶叶进行转型,抓住营销重心,而且花大力气打造品牌,做到品牌制胜。这是李春雷的梦想,也是整个茶行业的梦想。

“行业出问题,企业不可能独善其身”,李春雷说茶行业要“死灰复燃”需要三至五年平稳发展的缓和时间。首先必须得改变茶农们的传统观念,杜绝对茶叶“严防死守”,应该把好茶与人分享,这样才能扩大茶叶的外围市场。

对于“中国的茶叶应该先做强再做大,先培养品牌意识,继而催生品牌效应”的业界说法,李春雷表示很认同。“茶叶产业是传统工艺,每家每户都可以做茶叶。特别是在云南这样茶资源过剩的地方。企业必须要差异化发展,增加实力。”

严把质量关开拓茶市场

茶博会是各大茶企开启茶业市场的重要契机。作为连续多年跻身“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的六大茶山一直以来都以强大的阵容进军各大茶博会,以优质的茶叶和深厚的文化理念开拓了省外茶叶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阮殿蓉董事长的带领下企业已经步入了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发展通道。

为了加强对生产质量工作的管理,促进公司生产质量体系跨上新的台阶,六大茶山长期以来秉持“质量决定成败,文化主导未来”的生产理念,时刻将生产质量工作作为公司的第一要务常抓不懈。为保证产品的品质,六大茶山重视从原料收购、分检、加工、包装、运输到贮存等每一步生产环节的质量管理,严格把好每一套生产流程质量关。

李春雷说到:“公司现在已经拥有过硬的茶叶质量,所以可以保证顾客在六大茶山绝对不会买到质量差的茶叶,公司现在追求的是品牌,我们要用自己的企业文化在茶行业中树立一个最具人文情怀的品牌,做茶马古道的守望者。”

行业在发展,企业也需要改变。一直以来古色古香的普洱茶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目前消费市场年轻化的发展趋势,让茶企业在年轻人的消费市场上处于冷门。李春雷对公司的茶叶质量很自信,他说:“公司整个团队对产品质量把控很好,我们做的是品牌,看的是未来,质量是决定企业发展的根本。”

李春雷说公司下一步也会大力开发年轻人的消费市场,在保留古老饮茶文化的同时也会添加进一些标新立异的元素,对茶叶的饮用方式进行改变,向凉茶饮品进军,在产品的包装设计上也会进行一些改变,向年轻化、时尚化发展。做品质过关、品质过硬的茶饮品,追求中国最具人文情怀的普洱茶企业。

CY260.com扩展阅读

六大茶山概况及历史变迁


六大茶山概况及历史变迁

当代随物质文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需求呈现多样化,普洱茶文化也开始从尘封的历史中走出,人们对名茶爱不释手,掀起了对普洱茶收藏、经销、研究的热潮,对有着产茶历史悠久、古茶树资源丰富、茶种多样性、民族多样性及茶文化多样性集为一体的云南普洱茶讨论热烈,对越陈越香的普洱老茶和芳香醇厚的乔木古树茶,特别是对江内外古六大茶山的新老“七子圆饼”追求者更趋之若鹜。六大茶山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岁月沧桑,原名噪一时的古茶山和悠悠茶马古道发源地今何在?我们将探寻的目光再次投向普洱和版纳。

今西双版纳、普洱及临沧等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是国际茶界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和普洱茶的发祥地,茶马古道的源头。种茶、制茶和茶叶贸易的历史悠久。其中今属今属西双版纳州澜沧江东岸(亦称江内)的,以易武(曼撒)为中心的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等六大古茶山和位于澜沧江西岸(亦称江外)的,以佛海(今勐海)为中心的南糯、勐宋、布朗、贺开、巴达和景迈等六大古茶山,同为西双版纳十二大古茶山,共同成为自古代至民国历史时期的普洱茶主产区域。

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产茶史若以革登茶山、茶王树与孔明山传说的“武侯遗种”及各种考证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只是唐以前无正史记载,自唐朝起特别是明清以来就有许多史籍记载西南少数民族(主要是今天的普洱市和西双版纳州)茶叶的生产、加工及销售情况。

明代以后,六大茶山等地茶叶的生产贸易有了重大的发展,原因主要是茶叶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和加工,传统的制作团饼茶的加工技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尤其在日益扩大的茶叶贸易的贮存、运输需要下,促进了当地茶叶加工工艺、方式的变革。以云南大叶种茶晒青为原料的“七子饼茶”为代表的紧压茶更加出名,从六大茶山运销各地。

到了清代,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紧密联系,普洱茶色艳味美,久留味醇等特点而成为宫中达官贵人的新宠,列为贡茶,普洱茶的生产在清代达到了鼎盛时期。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石屏、四川等地汉族大量进入六大茶山制茶卖茶,进一步带动当地少数民族茶叶种植。乾隆嘉庆年间,茶区农民开山种茶,大建茶园。从乾隆至光绪初年(1736~1875年)勐腊县境内五大古茶山周围已八百里,年产茶叶上万担。光绪二十二年(1895年)勐乌、乌德被割让法国后,茶叶销路受阻,茶叶产量减到5000担。民国10年(1921年)新开通易武至越南莱州茶道,茶叶销路好转,产量回升到6700担。1937年后,由于法国人禁止茶叶进入越南、老挝、缅甸三国,再加上茶区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还有农民抵制官府的苛捐杂税,组织起义并以大火攻城使倚邦街与牛滚塘街化为灰烬,居民尽迁走他乡,因而使得茶叶生产下跌,茶商倒闭,茶农弃茶种粮,茶园荒废,1949年建国前夕县境内茶园采摘面积只有2770亩,年产量只有401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勐腊县政府的搬迁和远离交通干线,使得古六大茶山勐腊境内的五大茶山处在偏僻一角,虽然县人民政府积极组织发动茶区人民恢复茶叶生产,但古茶山的茶叶生产已没有了原来规模了。

在历史上曾繁盛一时的六大茶山,在清末走向衰落,其原因应当说与近代中国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封建经济的崩溃,社会的动荡有直接关系。

1840年鸦片战争后,人民负担加重。1856年起,云南爆发了席卷全省回民大起义,推举杜文秀为首领,建立大理政权,同时有哀牢山李文学起义,长达21年的战乱,市场通路阻断,茶山走向衰落。继而1884年~1885年中法战争后,法国夺去我领土勐乌、乌德,又占领越南,法国势力伸入云南,开思茅易武通商,普洱茶南行商路又受到法国在越南重税盘剥,引起争议,法国则禁止华茶入口。茶商倾家荡产,负债累累,普洱茶不复再兴。

光绪末年,随内忧外患,匪盗蜂起,交通阻塞,茶商畏途,茶叶无销路,茶农生活无着落,毁茶种粮。民国时期瘟疫流行,茶农大量死亡,十不剩一,易武曼庄,弯弓大寨恶疟流行,死人无数(詹英佩、曹仲益调查)。1941~1943年,攸乐族(基诺族)受不了当时车里县长王宇鹅的苛税压迫和强征兵员,首领阿四组织起义,进攻倚邦国民党新编一大队,以火攻之。倚邦牛滚塘街均成灰烬,居民全部远走他乡,六大茶山彻底衰败,人气散尽。新中国成立后,新的昆(昆明)洛(打洛)交通干道路从景洪—勐海—打洛出境,六大茶山长期居僻一角,丧失了发展机会。政府重点发展集中于低热区的胶、糖,六大茶山茶业的发展与其他茶区更拉开了距离。再加多年未对古茶山加以保护和重视,对古茶林、茶山乱砍滥伐,加上近年来在商业驱动下更采摘不当,造成对古茶资源的巨大破坏。近年,随普洱茶的兴起和各地政府的重视,重振茶山,古老的六大茶山再次走向了兴旺发达。

古六大茶山兴衰三百年


古六大茶山兴衰三百年

古六大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西双版纳六大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茶叶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地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资料来源:大臻普洱茶)

古六大茶山:制茶高手频现


古六大茶山:制茶高手频现

如今,以收购鲜叶加工毛料为主的毛茶初制所,像雨后春笋,在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应运而生并勃然兴起。许多有志茶农着力初制技术的探索实践,部分具有较高技术的初制能手已脱颖而出,不断推动古六大茶山毛茶初制工艺水平的提高。

勐腊县象明乡?崆寨高发新,于2005年春开始重视和钻研制作好自家毛料的初制技术,其初制技术水平率先达到较先进水平。其后开始收鲜叶加工,2008年取得突破性进展,现已初步形成微型毛茶初制所,收购鲜叶初制毛茶,并且其所制毛茶受到众茶商好评。

易武居民李存良夫妇2005年租用易武中心小学职工私房建立初制所尝试收购附近鲜叶加工毛茶,不断向当地专家取经学习制茶技艺,取得初步成功。仅今年初制出毛茶约4吨。夫妻俩所制作的毛茶深受韩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众茶商的好评。

景洪市攸乐茶山茨通老寨基诺族茶农泽切阿弟及其所在的村寨,以前普遍存在各种制茶缺陷,如带有较浓的烟味、煳味、生味等。在有关专家向其传授毛茶初制工序中各道环节的基本知识后,泽切阿弟不断摸索、总结、改进毛茶初制技术,现已成为寨里的制茶能手,连续制出多批制作质量较高的毛茶。如今他已建起微小的毛茶初制所,开始收鲜叶加工毛茶,还培养出了几个毛茶初制徒弟。同时,他还向寨里广大茶农推广自己所掌握的毛茶初制技术,宣传生态茶林的管理技术等,成为该寨提高茶农的茶林管理和采制技术的推进人物。

易武高山寨的周小平加工自家茶叶零售过程中,经常带领商家到茶农家选茶,从而得知各户茶农加工的毛茶缺点普遍偏多偏重。为改善本寨毛茶初制品质,2009年春,他在外地商家的支持下建盖专用茶房并设置专用锅灶,先后在倚邦茶山的曼拱、蛮砖茶山的曼林等地创建初制所收鲜叶加工。为提高其初制技术,他积极探索,虚心向有关专家和茶商请教。目前,他所掌握的初制技术也受到众商家的称赞。

象明乡中心小学教师家属高文会来自倚邦山曼拱寨。早在几年前贩卖毛茶过程中,她就深知茶农制作的毛茶问题较多,茶商不满意。为此,她认真钻研鲜叶炒青等初制技术,并且曾两次到易武,与当地专家讨论毛茶初制技术。在专家的指导、商家的指点和自身的摸索、总结下,她的制茶技术明显提高。今年,还与外地商家合作,分别在倚邦山曼拱和蛮砖山曼林建起初制所收鲜叶制作毛茶,并向茶农宣传茶林的生态管理及采制技术。

此外,莽枝山牛滚塘的杨云华,也在易武高山周小平的带动下,着手建立毛茶初制所,开始收鲜叶初制毛茶。倚邦街也有人建起毛茶初制所,并制作出不少毛茶。

在他们的努力下,所制作出的毛茶已初步显现出各山茶应有的品味,基本实现“生态加工”要求,毛茶单价也有较大上升。

百家社区品六堡 弘扬六堡茶文化


百家社区品六堡弘扬六堡茶文化

5月4日,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丰富“人文社区”内涵,充分展现社区党民同心共建“美好社区”的精神风貌,弘扬六堡茶文化,由市茶产业办、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百家社区品六堡弘扬六堡茶文化‘双报到’”活动,六堡茶文化展示馆迎来了大塘街道华洋社区街坊邻居。“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冷水渥堆发酵技术比普洱茶更早”、“六堡茶是著名的侨销茶,从梧州六堡镇装船……出口世界各地,形成了与茶马古道齐名的茶船古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塘街道华洋社区街坊邻居一同参观了六堡茶文化展示馆。了解六堡茶的前世今生,领略茶船古道的瑰丽画卷。有街坊表示,从小在梧州长大,六堡茶喝了很多,来到这里才知道梧州六堡茶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

六堡茶文化展示馆由中国茶展示区、六堡茶展示区、六堡茶企体验区组成。从茶类历史,六堡茶制作工艺,茶船古道历史,各大茶企六堡茶产品等多个角度展示六堡茶。

随后,街坊共聚一堂,品六堡,看节目。清新典雅的茶艺表演,古韵悠悠的琵琶弹奏引人入胜。再配上一杯六堡茶令人回味。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播放的3分钟六堡茶宣传片,也引起了在场人们的兴趣。不仅到各茶企体验店品茗,还与工作人员、茶艺师沟通交流六堡茶鉴赏、收藏、储存等知识。

从2017年开始,我市全面开展六堡茶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宾馆酒店的“五进”活动,打响梧州六堡茶品牌,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梧州茶文化。百家社区品六堡活动就是旨在引导梧州人民全民饮茶风尚,对外宣传推广梧州六堡茶,弘扬六堡茶文化内涵,引导六堡茶消费,培育六堡茶市场,打造六堡茶品牌,促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

弘扬六堡茶文化 百家社区品六堡


弘扬六堡茶文化百家社区品六堡

5月4日,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丰富“人文社区”内涵,充分展现社区党民同心共建“美好社区”的精神风貌,弘扬六堡茶文化,由市茶产业办、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百家社区品六堡弘扬六堡茶文化‘双报到’”活动,六堡茶文化展示馆迎来了大塘街道华洋社区街坊邻居。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冷水渥堆发酵技术比普洱茶更早”、“六堡茶是著名的侨销茶,从梧州六堡镇装船……出口世界各地,形成了与茶马古道齐名的茶船古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塘街道华洋社区街坊邻居一同参观了六堡茶文化展示馆。了解六堡茶的前世今生,领略茶船古道的瑰丽画卷。有街坊表示,从小在梧州长大,六堡茶喝了很多,来到这里才知道梧州六堡茶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

六堡茶文化展示馆由中国茶展示区、六堡茶展示区、六堡茶企体验区组成。从茶类历史,六堡茶制作工艺,茶船古道历史,各大茶企六堡茶产品等多个角度展示六堡茶。

随后,街坊共聚一堂,品六堡,看节目。清新典雅的茶艺表演,古韵悠悠的琵琶弹奏引人入胜。再配上一杯六堡茶令人回味。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播放的3分钟六堡茶宣传片,也引起了在场人们的兴趣。不仅到各茶企体验店品茗,还与工作人员、茶艺师沟通交流六堡茶鉴赏、收藏、储存等知识。

从2017年开始,我市全面开展六堡茶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宾馆酒店的“五进”活动,打响梧州六堡茶品牌,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梧州茶文化。百家社区品六堡活动就是旨在引导梧州人民全民饮茶风尚,对外宣传推广梧州六堡茶,弘扬六堡茶文化内涵,引导六堡茶消费,培育六堡茶市场,打造六堡茶品牌,促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本文整理自:六堡茶集团)

云南六大茶山古茶园的兴衰历史


云南六大茶山古茶园的兴衰历史

普洱茶名重天下。清朝中前期,即1662—1870年,是普洱茶的鼎盛时期,是西双版纳六大茶山产茶最高峰的时候,可年产干茶8万担,茶叶产品的品种也很多。但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以及战争、瘟疫等诸多原因,普洱茶几经沧桑,几度沉浮。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六大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交通阻塞,商旅畏途,茶叶经营无销路,制茶商号纷纷倒闭,过去那种茶商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一蹶不振。

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被买方发现,名茶倒了牌子,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六大茶山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这就是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二。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占领了缅甸,勐海茶区的外销通道被堵死,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从民国二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六大茶山的第二次兴起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最后还是在时局和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再次走入其生命的低谷。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绿茶和红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红茶也出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传统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被放弃了,对“普洱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停止了,六大茶山的古茶园大多数被荒废,靠近村寨的老茶园被进行改造,按照规定的标高进行砍伐,使之符合新式茶园的高度,六大茶山的生态茶产量在逐年下降。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保障市场的需要,从1964年开始,西双版纳开始种植高密度的新式茶园。1975年,西双版纳又开发了一大批新式茶园。到1982年,全州的新式茶园已经达到了32000亩。由于新式茶园产量高,老茶园的生态茶产量低,所以老茶园慢慢的也就无人过问了。到目前为止,在六大茶山范围内,仍有老茶园16000余亩,新式茶园8000余亩,仅勐腊县的易武、象明、曼腊就有老茶园13873亩,新茶园6100余亩。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普洱茶知识:古“六大茶山”概况


普洱茶知识:古“六大茶山”概况

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

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关於古“六大茶山”地理位置,史籍上的说法多种多样:有的讲在澜沧江以东,有的讲在澜沧江以西,还有的说澜沧江两岸各有六大茶山。清光绪年间绘制的《思茅厅界图》表明,古“六大茶山”确都在澜沧江沿岸。攸乐茶山现属景洪市,其余五大茶山均在勐腊县。其中,慢撒在易武乡,革登、莽枝、蛮砖、倚邦在象明乡。据说,象明是以孔明山、野象山合名而得。古“六大茶山”为云南最古老的茶山,也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区之一。现均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古“六大茶山”的命名,传说与诸葛亮有关。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蜀汉丞相诸葛亮走遍了六大茶山,留下很多遗器作纪念,六大茶山因此而得名。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俯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悠乐,置铜?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蹬,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其山名慢枝、革蹬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俯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古“六大茶山”三国前就有茶树种植,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晋时逐渐发展,唐、宋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明洪武年间被划作一个单独行政区域。清中叶茶山鼎盛,产品远销四川、西藏、港澳、南阳各地,普洱茶从此闻名中外。古“六大茶山”不但是西双版纳各族人民过去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曾经吸引内地数十万同胞前来开发,这对於繁荣边疆经济,加强各民族的团结交往,起到巨大的作用。

由於种种原因,清末及民国时期“六大茶山”逐渐走向衰落,到解放前夕茶叶生产更是跌到谷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生产,“古六大茶山”逐渐恢复生机,普洱茶生产走出低谷,重放光芒。

攸乐古茶山:

攸乐山位于景洪市辖区内,现名基诺山。东西长75公里,南北宽50公里。东北与革登茶山为邻,西南接小勐养、勐罕和勐宽三个坝子,现为景洪市的一个乡级行政单位。

攸乐茶山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是云南大叶茶的中心产地,历史上最高产量达2000担以上。攸乐山种茶年代久远,相传茶是孔明遗种,故尊奉孔明为茶祖。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曾设过同知府和专管捕“盗”的普洱通判。1942年国民党军队开进攸乐茶山,烧杀抢掠,茶农四逃,茶山荒芜,茶叶生产受到严重破坏。解放后,人民政府拨款、发粮救济茶农,扶持茶叶生产,使产量逐渐上升。1993年攸乐茶山产茶1942担(97000多公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州、市碓定该地区为山区开发实验区,在有关科研单位的指导下,在大力发展茶叶生产的同时,还积极种植砂仁、橡胶等,使基诺族同胞经济收入大增,生活明显改善,正在向小康迈进。

革登古茶山:

革登古茶山包括今象明新发寨、新酒房、菜阳河一带。也是古代较闻名的茶区,年产茶量在500担以上,茶叶属大叶类型。清嘉庆年间(1796—1820)革登八角树寨附近有茶王树,春茶一季可产干茶一担,已枯死,至今已荒芜难寻。

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在清朝初期及之前的漫长岁月中,在茶文化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宫贡茶均以倚邦茶菁为原料。明朝末年,大批四川茶农怀揣小叶茶籽来到倚邦种植,于是小叶茶在倚邦安家落户,成了清宫贡茶的当然原料。鼎盛时期,在清朝乾隆年间,倚邦茶山人口达九万人之众。人皆种茶,人皆制茶,人皆卖茶,形成了四大茶叶集镇。即:倚邦街、曼拱街、蛮砖街、牛滚塘街。镇与镇之间,运茶马邦往来,盛况空前。光绪31年始,倚邦没落,至民国初,倚邦街竟然只剩下一百三十余户,人口不足一千人。牛滚街瘟疫十室九空,荒芜人烟,故到清朝后期,倚邦没落,易武崛起,绝冠群芳,到民国之后,云南茶叶则以勐海独领风骚。

倚邦古茶树

倚邦管理攸乐、架布、习空、莽枝、蛮砖、革登等6大茶山,又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和集散加工地,倚邦茶山汉族多系宁洱、石屏一带迁来,从事茶叶种植。清正年间(1723—1735年)建石屏会馆。早年还建有四川会馆和楚雄会馆。倚邦茶叶历史上以圆茶畅销省内外,后又销到越南、香港,年产茶1000担左右。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被定为“贡茶”。其特点为质厚味美,放少许入杯,用开水冲泡后,茶叶直立不沉,色清微黄,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曼松曾“年解贡茶20担”。

清朝倚邦茶山管理碑文

倚邦古茶山(傣语称“磨腊”倚邦,即茶井之意)总面积称为360平方公里,是多民族集居的高山区。历史上以生产圆茶(七子饼)而著名,年产茶万担以上。明、清时期,茶庄林立,商贾云集,极为热闹。最早的茶号为宋云号和元昌号,创立于光绪(1875—1908)年,制作的茶叶专销四川。倚邦所产的茶远销西藏、港澳、南洋各地,由于茶质好,每年都要进贡朝廷。

倚邦岩石壁茶神雕像

清朝为了加强对茶山的管理和贡茶的运送,于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从昆明经思茅至茶山(倚邦易武)的崇山峻岭中修筑了一条由石板镶成的运茶马道,宽2米,长达数百公里。从残存的石板磨损状况可以判断当时筑路的艰辛和茶叶运输的繁忙景象。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倚邦就成为内地与边疆交往的政治、经济中心,各种商铺、学校、会馆应运而生。昔日的倚邦街子於解放前毁于火灾。现有部分修复的旧街道。

莽枝古茶山:

主要集镇是牛滚塘街。牛滚塘街在象明“四街”中,最为繁华。居住者多数是外来的生意人,从事茶叶种植、收集和交易。今秧林就是莽枝茶山育茶苗的地方,大寨是莽枝种植茶叶的地方。在牛滚塘街建有“五僧大庙,在莽枝建有川祝庙,每年三月采摘春茶之季,当地茶农到庙里敬香祭祀茶神祖先。由于莽枝茶叶质好价廉,一些内地茶商压价收购,倪蜕《滇云历年传》记载:“雍正之年(公元1728),莽枝产茶,商败践更收发,往往舍于茶户,坐地收购茶叶,轮班输入内地”。昔日的关庙已变成废墟,只有一块“永远奉守”大碑卧地而睡,四周大树参天。昔日茶马古道留下的道道痕迹,如同一道道诗行,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历史变迁。可以看到一座座沉睡百年的古墓和那—幅幅壁雕,身骑白牛,双手紧握圆饼茶,高高举起的茶农壁画,一块块石碑记录了古六大茶山的盛事和昔日的盛景。

蛮砖古茶山:

蛮砖茶古茶山包括蛮林和蛮砖等地。由易武西行经高山寨,过磨者河承天桥经蛮林才到慢砖。慢砖关帝庙(石屏会馆)废墟碑文记载,蛮砖系六大茶山之一,该庙始建于乾隆六年(1741)春。过去蛮砖的茶叶年产量至少在万担以上,大部运往易武加工、销售。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蛮砖村公所恢复”曼庄优质茶”产品,茶叶独特,茶芽雪白晶亮,是抢手之货,深受客人的喜爱。

1994年,西双版纳州、县政府确定在曼庄茶山新建万亩茶园,在云南省茶科所专家的指导下,万亩茶园盘绕群山,株株茶树绿油漂香,喜看古茶山和新茶园交相争辉,茶叶生产蒸蒸日上。

易武原石屏会馆关圣庙遗址慢撒古茶山:

慢撒茶山位于勐腊易武乡东北,紧接老挝边境。清乾隆年间是慢撒茶山的辉煌时期,满山遍野都是茶树,年产万担以上。只有8户人家的茶王树村年产茶叶就达320担。采茶季节要雇佣大批茶农。清咸丰壬子年(公元1852年)来自内地的很多汉族同胞在茶山与当地茶山各民族兄弟共同种茶制茶,创下一代伟业。所产”元宝茶”(圆茶)远近驰名,畅销国内外,慢撒古茶山种茶历史悠久

易武古茶树

实际上慢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庭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六大普洱茶山的三次沉浮


六大普洱茶山的三次沉浮

这几年,六大普洱茶山重新找到了方向。在经历过几次沉浮之后,靠本身的茶品质重新站上了普洱茶的新舞台。

从明末清初到现在的300年间,六大普洱茶山随着时代的变迁共经历了三次大的起落。

第一次衰落:清朝中后期,清政府不断加重农民的负担,使农民不堪重负,茶农的经济利益因此受到了很大的损害,茶商也无利可图,许多茶商和马帮只好另走他途,茶农们纷纷丢弃茶园另谋生路,六大茶山的茶叶产量逐年下降。到了清朝末年,由于地方混乱,盗匪蜂起,交通阻塞,商旅畏途,茶叶经营无销路,制茶商号纷纷倒闭,过去那种茶商云集、马帮络绎不绝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六大茶山的茶叶贸易也一蹶不振。

第二次衰落:到了民国二年(1913年),内地的汉族商人又逐渐进入茶山购买茶叶运至越南的莱州销售,运输全靠马帮和牛帮,牛帮运送一次需要一个月的时间。随着茶叶销量的逐年增加,六大茶山才慢慢开始复苏,过去的一些茶号又开始恢复了茶叶加工。在倚邦,除了过去已经有的庆丰号、庆丰益号、元昌号、恒盛号等老茶庄外,又新增加了园信公号、惠民茶庄、升义祥号、鸿昌号等茶庄。但是,老茶园没有完全得到恢复,茶号虽多,但产量有限,每年只有两千担左右,茶号之间相互抢购毛茶,一些茶农为了眼前利益,乘机制造了部分假茶,被买方发现,名茶倒了牌子,销路再次受到了极大的影响。这是六大茶山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

六大茶山的“普洱茶”第二次兴起后,产品主要是运到越南的莱州进行销售。当时越南被法国占领,法国人看到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很受欢迎,唯恐市场被中国人控制,便任意加重了“普洱茶”的进口关税,引起了中国茶商的抗议。随之,法国人即下令禁止中国的“普洱茶”在越南销售,并强迫中国商人将运到越南的“普洱茶”全部原路运回。中国商人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只好私下与当地华侨商人协商,勉强将茶叶收下,仅收取了一点返回的旅费。茶商回国后,马帮和牛帮的主人又来追讨运费,茶商们只好变卖家产还债,茶号再次纷纷倒闭,茶市一派萧条。至此,六大茶山出现了大萧条。这就是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二。

在六大茶山“普洱茶”第二次兴旺的同时,勐海茶区的茶叶贸易也处在热火朝天之中,其产品主要是通过缅甸销往印度、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国内的四川、西藏等地。二战期间,国内局势不稳,道路运输困难,极大制约了茶叶的销售。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本占领了缅甸,勐海茶区的外销通道被堵死,刚刚建成的佛海茶厂不得不忍痛撤离,私人茶庄多数也倒闭。

从民国二年到民国二十四年,六大茶山的第二次兴起走过了二十余个春秋,最后还是在时局和天灾人祸的影响下,再次走入其生命的低谷。

第三次衰落:1949年以后,内战结束,国内形势趋于平稳,各级政府对恢复老茶园,促进茶叶生产十分重视,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研究,从1952年开始,茶叶生产开始再次复苏,一些老茶庄又开始了“普洱茶”的加工。到了1953年,全国进行了工商业改造,私营茶庄实行了公私合营的运行体制。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的控制,茶叶被列为统购统销的商品,六大茶山和勐海茶区所生产的“普洱茶”由政府统一收购,并按照上级的计划和指令进行调拨和销售。私营茶庄的茶叶只能零售,不得批发。1955年农村实行合作社,1956年底至1957年农村纷纷成立了人民公社,六大茶山的私人茶庄被彻底解散,随之而来的是遍及所有产茶区的国营茶叶收购站、初制所。1958年,茶区所有的茶叶几乎都是用来制作绿茶和红茶,主要供应国内市场,部分红茶也出口前苏联和东欧国家,传统工艺加工的“普洱茶”已经很少有人问津。6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传统的“普洱茶”加工工艺被放弃了,对“普洱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停止了,六大茶山的古茶园大多数被荒废,靠近村寨的老茶园被进行改造,按照规定的标高进行砍伐,使之符合新式茶园的高度,六大茶山的生态茶产量在逐年下降。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保障市场的需要,从1964年开始,西双版纳开始种植高密度的新式茶园。1975年,西双版纳又开发了一大批新式茶园。到1982年,全州的新式茶园已经达到了32000亩。由于新式茶园产量高,老茶园的生态茶产量低,所以老茶园慢慢的也就无人过问了。到目前为止,在六大茶山范围内,仍有老茶园16000余亩,新式茶园8000余亩,仅勐腊县的易武、象明、曼腊就有老茶园13873亩,新茶园6100余亩。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后期,六大茶山古茶园在休眠了30多个春秋以后,再次焕发出了它独有的光彩。如今的六大茶山是家家采茶,户户卖茶,茶商络绎不绝,茶叶成了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选自李少白的新浪博客:

云南六大茶山普洱茶进军深圳市场


云南六大茶山普洱茶进军深圳市场

10月14日,知名品牌云南六大茶山深圳经营部将在福田区振华路一号开业,开业当日,在业内享有“普洱茶皇后”之称的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阮殿蓉董事长将亲临现场。公司拳头产品六大茶山十周年纪念茶,以及贺开庄园系列“秘境”、“禅境”、“意境”也将强势推出。

据悉,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产品多次在国内外普洱茶名优产品评比中获得大奖,“六大茶山”牌茶叶因过硬的质量,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国家扶贫龙头企业”。该公司是农业部授予的“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的“中国茶叶行业百强企业”,“六大茶山”品牌被认定为“云南名牌”。

2011年6月13日,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出众的实力及超前的开发理念一举拿到了西双版纳勐海贺开古茶山的综合开发权。贺开古茶山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的古茶园,总面积有1.62万亩,古茶树总棵数超过200万株。该项目现已通过总体规划方案评审,项目区域100平方公里,开发规模8.9平方公里,总投资预计将达15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是西双版纳具有代表性的5A级深度度假游景区。

据阮殿蓉董事长介绍,公司此次进军深圳,也是希望将“百年古方人文普洱”的企业精神传递给深圳消费者,希望茶友们在芬芳的普洱茶香之中,品味六大茶山的品性与风骨。

云南“六大茶山”有几个意思你知道吗?


云南“六大茶山”有几个意思你知道吗?刚接触普洱茶的时候,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到“六大茶山”,然而有时候却感觉不是在说同个地方。那么问题来了,云南“六大茶山”究竟有几个意思呢?

云南西双版纳古茶山示意图

 古六大茶山

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关于云南六大茶山,经考证,应是攸乐、莽枝、革登、蛮砖、倚邦、漫撒六山,均位于澜沧江东岸,除攸乐山在景洪县境,其余五大茶山均系今勐腊境内”。其中,“攸乐”又称“基诺”,“莽枝”又称“莽芝”,“漫撒”又称“易武”。

据传古六大茶山在“三国”前就有种植茶树,“三国”以后茶就作为商品与外地贸易,到了唐宋时期已形成茶叶商品基地。清代中叶,古六大茶山的茶叶远销四川、西藏、港澳等地,普洱茶从此名扬中外!

古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

 “新六大茶山”又称“江外六大茶山”,包括南糯、南峤、勐宋、巴达、布朗、景迈。其中前五座茶山均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相连之处。

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温度在18℃左右,雨量充沛,茶园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自然环境优越,所产茶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及销售普洱茶、红茶、绿茶的企业,总部位于昆明,拥有贺开16200亩古茶原料基地及位于临沧凤庆县的岔河10000多亩有机茶园原料基地,年生产能力15000吨。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您清楚了吧?以后看到市场上标着“六大茶山”的广告牌、茶叶包装都能分得明白了吧!

云南普洱茶: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勐海普洱茶新六大茶山

众多中外普洱茶爱好者只知道西双版纳“古六大茶山”——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曼撒),对勐海新六大茶山——南糯、南桥、勐宋、布朗、巴达和景迈的茶却所知不多。

勐海新六大茶山的前五座全部集中在勐海县境内,只有景迈茶山位于澜沧县,与勐海紧紧相连之处。新六大茶山年平均气温在18℃左右,降水量为1200—1400毫米之间,年雾日达到128天,茶园分布在海拔1200—1800米的山坡丘陵地带,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茶树生长季节终日云雾缭绕,造就了大叶种茶树最佳的生长环境,所产的茶品质极佳。

新六大茶山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海拔及其气候不同,各茶区茶叶形状、色泽、气味和滋味方面都有区别。

1、南糯山茶山:

坐落于勐海县东北侧,屹立在流沙河东岸,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具有花香、兰香和蜜香。

2、南桥茶山:

位于勐海县勐遮最大的坝子,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花蜜香。

3、勐宋茶山:

位于勐海县东部,东与景洪市接壤,南接格朗和乡,西南接勐海镇,北与勐阿镇交界。茶品特点: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成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香气一般花香。

4、景迈茶山:

位于澜沧县惠明乡与勐海县勐满乡紧紧相连,茶品质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香气花蜜香。

5、布朗茶山:

位于勐海县南80公里处,南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主要聚居布朗族为主,总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特别是以老班章茶为代表,是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6、巴达茶山:

位于勐海县城西58公里,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山茶品特点:属乔木大叶种,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等。

一路有你:六大茶山感恩十年


一路有你:六大茶山感恩十年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将于2012年4月10日至12日在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勐海隆重举行。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殿蓉女士将在本次庆典仪式上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精辟总结公司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公司生产的各系列茶品和“六大茶山“品牌已经深入人心,公司已具备了雄厚的生产实力,获得了数十次的茶叶评比大奖及多项社会荣誉,同时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届时出席庆典的嘉宾有勐海县政府领导、茶业界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600多名嘉宾们将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十周年生日的欢庆时刻。庆典主要内容有: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阮殿蓉董事长致辞;各级领导讲话介绍贺开古茶山资源保护开发项目的推进;宣布设立六大茶山基金,由朝阳基金和夕阳红基金组成;表彰和奖励优秀管理干部、优秀员工、一起成长的员工、优秀供应商、优秀经营商和优秀大客户;十周年庆典活动期间,公司还将举办十周年庆典文艺晚会、“六大茶山全国知名作家探秘贺开古茶山行”、泼水节庆祝活动、勐海曼谢长街宴款待参加庆典的嘉宾、新品鉴赏会等多项活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秉持人文情怀弘扬茶文化:访六大茶山营销副总李春雷》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