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王迎新是中国茶界公认的知名茶席设计师,是一位怀有古典情怀、人文气质的现代茶人,人文茶席与茶空间美学学者。

说起王迎新的名字,在中国茶界可谓大名鼎鼎。她出生于、各种自媒体上看到的茶席形态做不自觉的模仿,这并非坏事。人类学习一样事物多半是从模仿开始,范本的存在也才有了意义。但是,作为带有艺术创作成分和个性特征的茶席作品,在创作时不仅在器物、茶品的选择上有其特定的意义,更在对节令、环境、宾主喜好、甚至光线运用都有综合性的考虑。单一的模仿显然不是上策。所以,我们提倡茶席设计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设计思路。茶席设计者在这里或者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茶人,他是一位茶汤艺术家、也是一位平面设计师,同时还是通古晓今的文人,当然还是一位低调的插花高手。”

当我们欣赏王迎新设计的茶席时,在每个细节上都能感受到她的思想与创意,感受到那种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化的美。“我们可以减去精巧的茶匙,用一枝细竹或一支梅枝代替;可以用淡黄的手工棉纸包起茶品,减去描金的茶罐;减去繁花遍布的棉布,等待太阳在下午四点把树枝投影在素净的席面,在转瞬即逝的光阴图画里,体会一期一会心境。更接近茶心、更细嗅内心之茶味。让身体在‘度’之内理性谨慎,让心在‘度’之外御风而行。‘本来无一物,何故扫尘埃。’茶如是,席如是。”王迎新如是说。

CY260.com编辑推荐

意韵流芳茶席间


此茶席设计理念,不仅是体现普洱茶的霸气和厚重,还捕捉了茶马古道的历史沉淀感。在茶具的选择上使用了紫砂壶,既可让普洱茶透气,又能从紫砂的粗粝中感知老茶的厚重。

茶席的一侧是白色釉的插花器,一枝绿叶灵动之气扑面而来。在寻味历史的幽渺中,且品一碗茶香,与心灵默默对语以茶为灵魂,以茶器为主体,在特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共同完成的一个有独立主题的茶道艺术组合,这就是茶席。茶具摆放、茶桌选择、茶具艺术、环境幽雅等,又构成了茶席设计的独有韵味……

茶席因茶而起。茶席设计,则更多的是信手拈来,颇有“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闲情与随顺自然。不管是什么流派、什么朝代、什么装饰、什么茶境……都可从有法茶席到无法茶席的提升,形成只不过是一时间的,思想却可以是永恒的。茶和六艺,源于生活,往往又高于生活。在生活中设计自己的心境茶席,守着这一方茶席,有茶的时光总是美好的。

感受禅茶意韵


岩茶有岩韵,铁观音有观音韵,绿茶有幽韵……茶韵之说素来已久,那么什么是茶韵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真正说得清楚。真正的喝茶是要调动全身的官能来参与的,用眼睛去鉴赏茶色,用耳朵去听高冲低泡的声音,用鼻子去闻氲氤的茶香,用舌头的味蕾去品尝茶味,用双手去泡茶、沏茶、倒茶、举杯,再通过眼、耳、鼻、舌、身把末梢的官能感觉传递给心灵(意),在心里把对茶的颜色、声音、香气、味道、触感的结果进行整合而产生一定的意识(法),最后在心里所意会到的就是我们常说的茶韵。茶韵产生的流程正是佛法中“六根”(生理)对“六尘”(物理)的摄受而产生“六识”(心理)的过程。

关于茶韵的描述不胜枚举,但大都停留在感性的认知。如清代学者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把武夷茶的韵用“香、清、甘、活”四字来概括。这无非从色、声、香、味去记录官能感受,并非真正的茶韵。他又说“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这“悠然心会”、“难与君说”的“妙处”才是真正的茶韵。既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那所有的文字描述和语言记载都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如苏东坡形容建茶“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乾隆皇帝“就中武夷品最佳,气味清和兼骨鲠”的诗中都提到武夷茶中有“骨”的存在,后人因此把岩茶的韵定位为“岩骨花香”。花香能闻出,但茶中之“骨”为何物?无人知晓。

如果一定要在文字中寻找茶韵的记载,卢仝的《七碗茶诗》倒可以管窥一二: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但是,喝茶能喝出“两腋清风生”、“乘此清风欲归去”感受的能有几人?再者,这种茶韵只是一己的心领神会,他人并不一定能感同身受,往往不为他人所信。茶韵和禅机一样都是不可说、道不明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果一定要拿来说,那未免有诱导或心理暗示之嫌。

当年大慧禅师把号称禅门第一书的《碧岩录》雕版付之一炬,就是主张禅在悟,而不在学。禅的感受正如“禅”字“示单”的构字之意,是一种很单独的、很个体的。同样,茶之韵乃人在草木间的感受,浓淡由己,冷暖自知。

喝茶也讲究天时地利 如何布一席人文茶席


人文者,化成天下,是中国文化的至诚之理。茶,以人为本,借此一叶一盏修心修德,茶席可看作茶人于尘世间安身之处,寄托理想之所。对于中国人来说,茶席的概念不局限于一张桌、一间屋,也不局限于一种既定的行茶模式,虽形式千变万化,但始终保有中正平和、灵性飞扬之意趣。

中国古代茶空间与茶席

茶席一词虽于近代才出现,但这样的吃茶形式早在古代就有雏形。在能搜寻到的文字记录中,关于茶叶的产地、风俗及茶引发的幽思最多,关于茶境、茶席的描述也隐藏在其间,只是当时并无茶席的概念。

器物折射心境

朱良志在《南画十六观》里关于文人画有云:“文人画致力于创造一种‘生命空间’。”“生命空间”是一种绝对空间形式,是“不与众缘作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关系性的存在,但关系性存在反映的是物质关系。文人画要呈现的不是一种物质关系,而是一种生命境界。

这段话其实也适用于人文茶席,茶席间茶叶、器物、人、境的关系看似物质关系,实际却是精神层面甚至生命层面的关系。器物可以折射茶人不同的心境,荒寒、茂盛、热情、冲淡,不仅在色彩和器形上无声地表达着,连器物间摆放位置的远近疏密也都在表达。当席间最具体而又最抽象的部分——人,甫一落座,整个茶席空间就无比生动起来。

在这样的状态中,实已脱离对茶席既定模式的理解,包括茶盏数量的非此即彼、席布使用与否的纠结,甚至器物金贵程度的较量都已不再重要,一人一汤便是当下。在这样的片刻,不必去妄谈以茶修行、以茶修心,无意识修为,或许才是真正的修行。

佳境

煎水吃茶、起席执盏,本为兴之所至之事。心念动时,千山明媚,河流含笑。身为茶人,不可不因时而动,亦不可不择境而为。

山水自然,风吹雨润。一草一木皆在有情世界,一颦一笑都无为至善。山中古寺窗外,山野草木,尘埃涤净。雾霭青白,为山风吹散。鼻嗅清凉湿润之空气,胸消块垒羁绊。引火起炭,烟火里散着松针的清香,山泉在银壶底由无声渐至细雨般叮咚;候汤的时间,雨滴还自树梢滴下一两谪;出汤时,磬声遥来,却无僧影。尘席中吃的是方外茶,贵在境幽,茶反而不十分讲究了,虽是平常茶叶,在此间也多了云水气息。

泡茶之时

有时为条件所限,在城市中辟一静地,方寸间有竹影、梅香,亦为清境。这样的方寸茶境虽无辽远之旷达,却需有旷达辽阔之胸襟,方能窥破外相,稳住心神。管他城中喧哗,我自安然吃茶。

墙壁粉白,无须更多点缀;一幅条屏,意境散淡疏离的更为适宜。文字并不非要提到“茶”,尤以“禅茶一味”为大俗。禅、茶可融一水,亦可千里之远。世间几人懂得?几人悟得?

设席吃茶之境,宜山间、溪畔、古寺、松下、竹边、秀屋。

吉时

不是所有时辰都适宜设席吃茶。

清晨,万物充满生机,人体静后思动,正是活动筋骨或投入劳作的时候。即使是闲人,这也正是洒扫家舍、修剪花枝之时。因而人在此时多思遐想,难入静境。午时阳气极盛,饱餐之后人易困乏,适宜稍事休息或午睡半个小时以养阳气。晚餐后是一日里最为松弛的时候,很多人习惯在饭后喝茶,其实对肠胃消化有副作用,遂提倡饭后40分钟以后开始喝茶较好。

在二十四节令里,亦有不少适合吃茶的时节。在古代的诸多书籍,如《遵生八笺》里有相应描述,都是告诉人们如何顺应天时及自然规律来安排生活起居和饮食。

清友

吃茶择友,和择茶一样重要。

诚然,我们是生活在俗世里的凡人,无法摆脱柴米油盐的操劳和情感的困惑。茶人也会有种种烦恼,也会在茶席之外面临无数要处理的事务,但在茶席上入座之时,一定要将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一席茶间,同时又放大到无垠的茶世界里。

那么,和你一起吃茶的人,亦要有能力进入到此氛围中来,不管是主动或是在席主引导下逐渐进入,这样才能体会茶汤的真滋味,体会生命中放空的瞬间。別吝啬给自己一盏茶汤的时间,或许,我们许久没有静默地倾听壶中水鸣的声音,如同清风掠过竹林,那么纯粹美好。所以,吃茶时选择一位或者几位清友很重要,甚至能决定这席茶的成功与否。

真茶

所谓“真茶”,是指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以自然界的天然腐殖质或农家肥为养分,从无农药化肥侵扰的茶树上采摘之茶叶,并须在适采的季节里以正确的方式采摘。

此外还需粗制及精制的工艺科学、到位。一些茶区还保留传统的制作工艺,以古法进行茶叶的粗制,留存了这些地区茶叶的地域工艺特点,但也有些“改良”后的制作方式,会使茶叶失去特有的个性。

最后需要存储良好。一款前期都非常完满的茶叶若在存储中因湿度过高而导致霉变,或受到异味侵袭等,都会改变它原有的风味,严重的还会影响饮者的健康,失去品饮价值。

良器

茶席上将为泡出好茶汤、喝出好滋味而助力的媒介统称为良器。煮水壶、瀹茶器、匀杯、茶盏属于直接作用于茶汤的器物,它们的品质,包括胎土、釉水、器形,以及是否手工制作,都会直接影响茶汤的滋味。而水是其间非常重要的媒介,在某种程度上,它决定着一款茶汤的成败。茶匙、茶则、水盂、壶承等属于功能性器物,它们是否顺手适用,决定了茶人事茶时的流畅程度。

终南山净业寺腊八供茶

花器、香器、席布承载更多的是审美功能,为茶席提供立体而丰富的审美空间,所以,要根据不同器物所扮演的角色选择它们应具备的气质、个性及功能性,使其适合人文茶席之用。

初心

分享是人类的美德。事茶的人以茶会的形式,通过选择环境、人、茶、器,共同构成一次有主题的茶事活动,以清晰而丰富的人文情怀贯穿其间,发起的初心美而单纯。

吃茶时的心情是洁净的,就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不染纤尘。我们恭敬地对待自己,对待茶,对待有缘同饮的人。一席后,山高水远,茶与人,难说还能再交会。专注中有初心,细啜中有初心,童真的笑颜会让茶汤完美,让吃茶人的愉悦从茶盏间飞向无垠的碧空。

探寻红茶之韵


茶自古就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质而自成一道,千百年来深深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上古神农氏为源,茶事延绵千年,成为民俗文化之魂,怡情养性之道。在茶香茶色茶味中陶醉、品味、顿悟、修炼,升华人生,皆是茶道中人感念的。

沿着福建东南部的蜿蜒山路,闻着夹杂在轻风中的茶香寻去,一片片茶叶基地,静若处子,在峰峦叠翠中,被轻轻褪去面纱。这片得天独厚、飘香万里的土地,茶园满眼青翠,绿浪摇曳,仿若向人们述说着香韵悠远的茶文化。

清风拂过烟雨的三月,又见那翠绿欲滴的青山,又见那幽香醉人的茶林。茶,清香,温和,谦逊,淡然的气质,使得古代的名人雅士,无不爱茶之淡泊,好茶之风雅。

茶如王者,从山涧浓雾里走出,大地琼浆、天穹甘露,塑造了茗茶的豪情气质。一叶芳华,在沸腾中释放,馥郁的本色,把茶韵演绎成一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情节。

茶未入口,浓郁的甜香便直驱而来,一种香气凌人的王者之气自然呈现。轻啜,茶香沉厚透天,在春风中荡气回肠。茶韵沉郁醇厚,滋润心灵,沁入心扉,山岩灵气悄然注入了灵魂深处。正是这种王者的魅力,完美诠释了一种粗犷悠远的意境。

坐在窗边,听丝竹铮铮,闭目遐思,轻烟柔柔缭绕,香气凝聚难散,茶味回甘生津,深沉浓烈的韵味,伴着思绪,如滴滴佳酿,醇化思想,醉了心境。

茶如美人。一杯红茶的滋味里,宛似浓缩了一位倾城佳人的传奇。茶色透红,光润清醇,是她那令人善心悦目的容颜。

一注沸水冲下,茶叶在水中蹁跹、游动、沉淀,重新鲜活起来,一丝细微的清香袅袅溢出,一缕更醇更醉人的茶香随后袭来,在小屋里轻轻弥漫,宛似朦胧了那佳人轻盈的舞姿。茶、水、火、壶,让茶叶的生命重生,释放了美人似的柔美之韵。

细品慢饮,苦涩中透着芬馨。几经沉浮,飘出青山之梦。仿佛所有的日子变得香醇,而内心的躁动亦归于宁静。一缕轻风渗出的暗香在月色里流淌,心静了,陶醉了,淡泊了,宛似那佳人眼眸,封缄了你曾经的惆怅。

再饮一杯,茶香纯正飘逸,缕缕似玉兰。翘首凝思,舌根留芳,香回九肠。杯中的茶舞,幻化出一道道人生场景,起起伏伏都是红茶的柔香美韵。

茶亦如隐者。夕阳下,木桌旁,青山绿水,素面青衣,一曲古筝,一杯大红袍,高冲、低斟、刮沫、淋盖,轻呷慢饮。在茶香里,听泉水叮咚,松涛阵阵,任耳畔风响,竹林清幽。自有一种仙风道骨之感,自有一种书香雅韵之气。

品茗茶而能悟茶韵,是一种品味境界。一如静观古画书法,或低吟诗词曲赋,或聆听一阙琴歌,得其形、神、味易,而得其韵难。

品味茶韵,须静心共享,方知其中玄妙。杯盏盈香,低饮浅尝,世事烦忧,在幽幽茶香里悄然散去。茶、禅、诗、韵皆尽消融到杯中,如同窗外梅兰竹菊的雅韵弥漫到空气里。浓香贴近了,而意境悠远去,一近一远,仿佛茶是出自白云,而香来自天外。热气袅袅,茶香浓浓,吟诗抚琴,弈棋作画,琴棋书画的玄妙意境尽在杯中香气里。无穷韵味,萦绕不散。

红茶的世界里,有王者的气度,有美人的娇柔,更有隐者的淡泊和禅境。温暖的午后,品饮一杯红茶,或许无须赋之时尚之名,也不必考究那源远流长的中国茶文化史,如能细细品味,舒然静心,足矣!

茶文之茶韵


茶的着作,诗歌、广告中屡见茶韵、茶汤之韵、岩韵、韵味绵长等词句。先明白什么是韵。这个字古字作韵,指声音。《说文解字》:“韵,和也。从音,员声”;《玉篇》:“声音和曰韵”。员即圆字的简写,圆浑之圆;匀为韵之简写,调匀之匀。韵为圆浑和谐的意思。韵从声音一扩大,就有:

“神韵冲简,识宇标峻”——宋顺帝《诏溢王敬弘》——神韵

“阮浑成长,风气韵度似你”——《世光新语?任诞》——气韵

“石秀幼有令名,风韵秀彻”——《晋书?桓石秀传》——风韵

“韵宇弘深,喜愠莫见其际”——《文选》——韵宇

“康乐(谢灵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南史?谢弘征传》——家韵

潮州茶人叶汉钟先生来湖州时探及茶韵中的岩韵,他认为韵即气。武夷山采制的茶香茶味的产生的感觉,就是脑海中呈现出来武夷山的山水风土人情,别处的茶叶无可取代的,就是岩韵。

长安茶人马嘉善先生在湖州时探及茶韵,他认为这是茶香茶味进入人的腑脏之后,与^***生气相结合的一种气息。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并不一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有不同。共同的是体内所产生的那一种一种太和之气,有一种飘渺的愉悦感,就是茶韵。

武夷茶人林治在《神州问茶》中有一节谈到岩韵。他认为武夷山是以石为神髓,水为灵韵的名山。在品茗时要想到岩石的安然、永恒、脉动……心领神会的吸取天地灵气、日月精华。岩韵是谁也讲不清,难以言传的爱石恋石情结。

《徐公品茶》中有“茶韵”一节。称:“韵者味也。茶韵即各种茶的独特的韵味或风韵”。但他在“茶气”一节中也认为武夷茶的名气非同一般,其原因之一就是有吸收大山之灵气。

北京茶人张英立先生来湖州时探讨茶韵。他认为,传世佳茗极多,但茶与韵相连的却只三种。即福建安溪铁观音的“观音韵”与武夷大红袍的“岩韵”,还有安徽太平猴坑所产的猴魁称为“猴韵”。他认为清代梁矩章《归田琐记》中的香、清、甘、活四字中的活字即指茶韵。最后他认为,对于韵可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韵不仅是短时的感受,流布也长可达百千年。现在研究兰花和对艺兰事业有贡献的,称之为“楚骚遗韵”,典出楚国的屈原崇尚兰花的高洁香远;对集中描写和体现汉唐文化的作品、展示称之为“汉风唐韵”或“大唐遗韵”。在小的方面,弹琴的“指韵”,书画的“笔韵”、“墨韵”;曲艺“京韵大鼓”也指历代北京之风味气韵,非指语音之韵,这些例子说明,形成韵是需要时间积淀的,是需要千万人共识确认的。茶韵,在大的方面就是中国的茶和中国的历史,地方风土,审美标准和个人修养的总和,非指茶的形、色、香、味,指一种精神境界,属茶外之味。小的方面是人在品饮茶汤之后产生愉悦、空灵,瞬间的迷幻和浮想联翩的境界,也是茶外之味。因为都是茶赋予的,故为茶韵。

茶器与茶席


“水为茶之母,壶为茶之父”。泡茶喝茶,除了要有好茶、好水,同样不可或缺的还要有合适的器具。好茶加好茶器,会让人赏心悦目,因此茶器的选择尤为重要。结合了茶器的茶席,也是品茶环节的重要角色,可以说只要有事茶活动,就必然有形式各异、品质不一的茶席。

本期“老山茶说”,公泰名茶掌门人孙康荣(老山)就将为我们讲一讲茶器与茶席。

好茶也要配对器

在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中,有“茶之具”与“茶之器”二篇,前者为制茶的器具,后者才是用于烹煮品饮的“茶器”。

入宋以后,“斗茶”风气渐盛,催生出许多茶器,比如“建盏”。到了明朝,明太祖朱元璋罢造龙团凤饼,改制“散形茶”,茶器也随之简化。泡饮茶的壶碗更加精美、别致,花色、质地、釉彩、窑品高下也更为讲究。茶壶的造型也千姿百态,有提梁式、把手式、长身、扁身等各种形状。明清以后,茶具不仅更为实用,而且成为十分典雅的工艺品。

由于每款茶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性格和风味,泡不同款的茶需要正确选用相应的合适茶具,才更能泡出茶本身所隐含的纯正味道。以武夷岩茶为例,以白瓷盖碗和紫砂壶冲泡均可。但若是品尝一泡焙火足的陈年老茶,紫砂壶尤佳,因老茶芳香物质比较收敛,内在转变形成的物质,需要用热度高保温好而且本身就具备转换茶汤功能的紫砂壶逼出来,这样茶汤的润滑度更好,内容物的呈现会更加丰富而细腻。

茶席要符合泡茶逻辑

何为茶席?简单地说,茶席就是广义上的茶器,是事茶时“此处、此物、此景”的合理组合。

因此,茶席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符合泡茶逻辑,这个逻辑包含了对茶的解读,还有对空间深度的把握,能够以“席”与“茶”和“人”之间进行默契的交流,从而进入对茶更全面的感受。

显而易见的是,茶席首先必须具备很强的实用性,同时却又要富有艺术形态,由茶品、茶具组合、铺垫、插花、焚香、挂画、相关工艺品、茶点茶果、背景等物态形式构成其基本的要素,极大地为茶席的内容表达提供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

茶席的布置一般由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空间设计五大元素组成。茶具是不可或缺的主角,其余辅助元素对整个茶席的主题风格具有渲染、点缀和加强的作用,在设计时可以根据主题要求,选择全部或部分辅助元素与茶具组合配伍。此外,进一步还可以添加音乐、表演者服饰设计、表演流程设计等活动因素,使静止的茶席动起来。

一起感受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


中国茶道审美文化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即乃虚静之美也。

追溯历史,早在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对于虚静之说,就曾经有过种种论述,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也……虚静之说,本是根底于道家的审美学说。虚者,即虚无之谓也。就大处来说,天地本是从虚无而来,万物本是由虚无而生。至于就小处来说,即如我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这个虚静之美,其“虚”与“静”之间的辩证关系则亦不例外。这就是说,静乃始于虚也。有虚才有静,无虚则无静。虚静之间的辩证关系之真谛,即在于此。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这是因为,日本茶道文化属于禅道文化,亦即佛门文化的性质。故尔就日本茶道来说,他们在茶事操作的程式中,在茶道审美的过程中,其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都需要表达佛门的教义并教规。这就正如日本禅师寂庵宗泽所说的那样:茶意即禅意也。

关于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对于日常品茗审美而言,并非空泛,仔细品味,有助于在品茗生活中更好地获得审美感悟。其实虚静之说并不玄奥,只需明白一点,即静乃始于虚也,在内心世界的空间里,在受到外物之苦时,在品茗审美之前,需把心灵空间的挤轧之物、堆垒之物,尽量排解开去,静下神来,定下心来,开始走进品茗审美的境界,静静领悟茶之色、茶之香、茶之味、茶之形的种种美感,以及赏鉴茶道文化生活中的择器之美、择水之美、择侣之美、择境之美。这一切,不正是属于虚静之美的境界么﹖

历代诗人兼茶人在从事咏茶的创作生活中,在茶道审美的感悟并吟咏中,自然皆离不开亦虚亦静的精神氛围与精神境界。尤其当心灵世界的静氛形成之时,则更给茶道审美感悟并咏茶创作营造了最佳契机。

禅有禅悟,茶有茶思。就茶道审美与咏茶创作来说,茶悟出茶思,茶悟出茶情,茶悟出的是不失茶氛的灵气,茶悟出的是不失茶韵的美感,这一切皆跟所谓禅悟迥乎其异。需知,由茶悟而升华,即堪达于无穷美妙的艺术境界,甚至达于像卢仝在《七碗茶诗》中所讴歌的那般如梦如幻,如恍如惚,如通仙灵,如御清风的诗性境界。这正是中国茶道及其审美文化,包括虚静之美所达到的一种最高精神境界和艺术境界。

中国茶道审美文化中的虚静之说,实质上是指心灵世界的虚静,至于外界环境的宁静,兼顾即可。只要自我心灵不失虚静,则茗叙也罢、说笑也罢、听曲也罢、赏戏也罢,在啜茗中兴之所至,或则朗吟,或则放歌,或则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皆无不可。无怪蜀都一带茶馆,历来盛行摆龙门阵,那就叫做静中有闹,闹中有静,雅中有俗,俗中有雅。这可以说是虚静之美的一种动态样式,动态风貌罢。

寻找茶马古道第一桥


千百年来,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间,众多民族南来北往,繁衍生息,形成了世界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文明文化传播和经济交流的神奇通道—“茶马古道”。悠悠古道上的、在横断山脉最深处的澜沧江上曾经谜一样存在过、又消失在历史烟尘中的一架古桥让我们有了探询究竟的冲动。

芒康县作为西藏东南大门,是“茶马古道”在西藏境内的第一站,是川、滇、藏文化的交汇区。近年来,随着“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的兴起,这里的盐井盐田、曲孜卡温泉、澜沧江峡谷等独具特色的景点景区一一被人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景点中有一条“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被人渐渐遗忘,这里就是连接“茶马古道”澜沧江两岸的惟一一座古桥─措瓦乡境内的扎西达桑桥。

“茶马古道”作为与“丝绸之路”齐名的古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交汇的重要通道,不管是自云南普洱、丽江起,经中甸、德钦,进入西藏境内的南线,或是自四川成都、雅安经康定、巴塘、竹巴龙渡口的北线,都在芒康县境内汇合。这里是横断山脉腹地,山高谷深,古道悠悠,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被遗忘的“古道重镇”

作为隘口、要道,“茶马古道”进入芒康县后,依马帮帮头的习惯和目的地共有4条出县线路:在盐井渡澜沧江经左贡县到达察隅县境内;盐井往北经帮达乡、嘎托镇(现县政府所在地),向西入如美镇,从如美进入左贡县;由南北两线进入嘎托后,往北入措瓦乡,在措瓦渡扎西达桑桥进入察雅县境内;由嘎托向西北方向经洛尼乡、宗西乡,避开澜沧江进入贡觉县或察雅县境内。

岁月沧桑,当年的悠悠古道如今或被现代化的柏油马路替代,或早已被人遗忘,消失在萋萋荒草中。竹巴龙乡如今是318国道必经之处,当年金沙江上的溜索早已变为现代化的桥梁;如美镇的竹卡大桥也把澜沧江天堑变为通途;曲孜卡的盐井更是因其保留完好的原始晒盐方式和当地特殊的自然环境,早已蜚声在外。只有措瓦乡、洛尼乡这两处当年“茶马古道”重要通道,却因境内没有温泉、雪山、古刹等现代人喜好的景区景点,又偏离318、214等国道,似乎被“茶马古道”旅游黄金线所抛弃。无独有偶,这两个乡也是芒康县2镇14乡中最为贫困的乡镇,自治区扶贫办安排西藏日报社和自治区民宗委分别对口扶贫。记者正是趁开展扶贫工作之机来到了措瓦乡。

被遗忘的“古道名桥”

措瓦乡地处芒康县北部,与左贡县、察雅县接壤。从县城到乡政府所在地有57公里。公路虽穿行在较为平缓的山谷中,但由于路基不稳,土质松软,泥泞不堪,汽车只有颠簸前行。交通不便,偏居一隅,制约着措瓦乡的经济发展,这也是乡领导的最大心病。

我们西藏日报社扶贫工作组进驻以来,与乡政府的干部职工每天工作生活在一起,迅速建立了友谊,彼此无话不谈,在一次闲聊中,副乡长土登达瓦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记者眼前一亮。原来,措瓦乡一带过去是“茶马古道”重要通道,该乡仲日村境内的澜沧江上有一座全木结构的桥梁,过去非常著名,但在解放前夕,当地反动武装为了阻止******进军,竟将桥付之一炬。记者后经多方打听确认仍有遗迹尚存后,决定实地前往采访。

离开乡政府所在地措瓦村往北20余公里,一路连绵的高山草甸和稀稀落落的森林中,依山而建的仲日村就在眼前了。能通车的公路就此结束,我们只有骑马前行。

骑上村里准备的马匹,在新奇、兴奋的心情中,果吉拉山就此翻过。眼前沟壑明显深邃起来,澜沧江两岸山高谷深的典型地貌地形,让我们以为目标近在咫尺而喜悦不已。沿着羊肠小道穿过无数个灌木丛,一大片绿油油的庄稼地装点着一块山坡台地─这里是仲日村所属的综依自然村。村长加塔次仁一家热情接待了我们。加塔次仁的父亲拉巴次仁今年68岁,听说我们要去采访扎西达桑古桥时,格外热情。他说,解放以前因为有了扎西达桑桥,综依村这一带经常有马帮经过,非常热闹。在他的印象里,马帮帮头身背长枪短枪,最是威武。每每有马帮经过,整个村子就象过节一般热闹起来。

综依村的北面横亘着雄伟的帕堆拉山,云雾缭绕的山顶看似高不可攀,而扎西达桑桥就在这座大山的背后。简单吃过饭,换过马匹,加塔次仁村长亲自带着我们向帕堆拉山进发。

上山的路异常陡峭,好在是有加塔次仁带路,这里的马匹也走惯了山路。2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山顶,4匹马浑身被汗水浸透了。到了山顶,以为澜沧江就可见到,“扎西达桑”也不远了,谁知一条狭长的山脊等着我们。也许是为了考验我们,这时天空也下起了雨,不多一会,浑身湿透,我们各自牵着马,艰难地行走在若有若无的山路上。

目的地遥遥无期,雨没有停歇的意思,饥寒交迫的我此时又犯了老毛病─膝伤疼痛难忍。由于下山的路更加陡峭险峻,无法骑在马背上,而每走一步膝盖撕裂般的疼痛,让我恨不能变作一只球,滚落下去…

在凄风苦雨中经历了5个小时刻骨铭心的下山之路后,终于来到了嵌在河谷深处的扎西达桑─掩映在巨大核桃树、苹果树中间,只有4户人家的小村落。赭红色的澜沧江水浪花飞溅,对岸的大山直插云天。此时天色暗下来,夹在两座大山的最深处,有种山峰随时压将过来的压抑感让我透不过气。

被拾起的沧桑记忆

第二天一早,村里年龄最大的洛松老人带着我们去看古桥遗迹。在一条宽不过60—70米的江面对岸,用巨大的原木层层捆绑、搭建的木制遗迹赫然在目:底座较窄,深陷在陡峭的砾石中,越往上越宽,顶端最宽处的木条明显指向左面已经断开的羊肠小道,很象是当年的引桥部分,而它的右面江边突起的岩石上,明显有建筑痕迹,可能是石块搭建的桥墩,正对着它,就是我们脚底下已经坍塌的建筑遗迹─江这边的桥墩无疑。

这里的江面虽不宽阔但水流湍急,对岸山势十分陡峭,很难想像当年是凭着怎样的一种决心,或者说是在怎样的一种机缘巧合之下,在此修筑这样规模的桥梁?要知道,旧西藏的江河之上除了唐东杰布所修建的几处铁索桥之外,藏政府家门口的拉萨河上也没听说有什么桥梁。由于财富和精英集中在了寺庙,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藏政府是如何在如此偏远的大山深处组织修建了扎西达桑桥?

洛松对扎西达桑桥的记忆有些支离破碎。从他记事起这座桥就在这里,有无数的马帮由此经过。他只依稀记得听老辈人说起为了修这座桥,砍了周边山上无数树木,征调了芒康十八土司所有木匠和铁匠。他也听老辈人说当初这里只有两户人家,种地放牧之余负责守桥,因此不用向藏政府和头人支差纳税。而对大桥烧毁的那一天,洛松记得一清二楚:那天像往常一样他到对岸山上放羊,回来时桥梁已经被烧毁,害得他在对岸野地里睡了一晚,第二天绕道几十里外的竹卡溜索回了家。他也确信烧桥的是当时留守在这一带的藏军无疑。

被期待的“古道名片”

记者回到拉萨以后,拜访了自治区社科院、档案馆、西藏大学、区建筑设计院古建所等单位的多位专家学者,试图了解扎西达桑桥的“前世今生”,还原扎西达桑桥的来龙去脉,但没有一位学者对此有所了解,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扎西达桑桥的文献资料。只有在百度里搜索出了一篇回忆昌都解放的文章里找到了这样的只言片语:“逃向拉萨路上的必经之路扎西达桑桥已因多卡失守而被控制”。

洛松今年65岁,1950年军西藏解放昌都时他应该8岁左右,正是当牧童的年龄,所以桥毁于那个年代的兵燹应该是事实。只是该桥何时由何人如何组织修建等已无从考证,但从当地人的采访了解中可以确信一点:扎西达桑桥是因“茶马古道”的兴起而修建的。

对此,综依村的拉巴次仁老人确信不疑。他曾在乡供销社工作了一辈子,目前在家颐养天年,在当地颇具威望,对扎西达桑和“茶马古道”措瓦段十分熟悉。据他介绍,马帮在措瓦境内大概要走5天左右,当年马帮习惯宿营点现在仍可以指认。他说,“茶马古道”在芒康县境内的多条出境线路中措瓦一线是最为热闹的一条,因为其它线路要么为了避开大江大河而绕远道,要么通过溜索付出损失骡马、货物的代价。而且,过了扎西达桑桥,翻过对面大山,便可到达察雅县境内水草丰美的西布大草坝,这对于在大山深谷中艰难行进多时的马帮来说是个十分理想的休养生息之地。

除此之外,在将近半年多的时间里记者再没有找到对扎西达桑桥有所了解的第二人。难道扎西达桑桥谜一样存在过,又将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曾经作为汉藏两地经济文化交流重要通道的“茶马古道”,如今却以另外一种形式重现繁荣和盛况─川、滇、藏大三角跨省区联合开发“茶马古道”旅游大业的格局正待形成,“茶马古道”成为它所经地区共享的品牌;数千年间各族人民以生命、以精神铺就的“茶马古道”,将成为后人们今天所共享的遗产。相信见证了一条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地势最险的古商贸通道所有辉煌与沧桑的扎西达桑桥也必定会像古道上其它众多名胜古迹一样,会不断探寻、不断发现,最终会被世人关注。

有一天,扎西达桑桥就像盐井、曲子卡温泉、加加面一样成为芒康县乃至“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上的又一张名片。

为什么要茶席设计?


喝茶就喝茶,哪来那麼多规矩,还要什麼「茶席设计」?近年来,高级茶艺师培训的课程中,茶席设计已列為重要的新课题,是茶艺师应具备的技能,也成為热门的学科。為什麼要有茶席设计呢?

举办茶会,参加茶会是一个茶人应有的素养,為了提昇生活品质,学习茶艺是很重要的功课,茶艺是生活美学中操作性较强,较具艺术表现空间的一门学问。举办“以茶会友”并能呈现茶艺形式的聚会是学习茶艺的具体实践,也是茶艺的体现,这种聚会即称之為“茶会”。

一个完整的茶会必须要有掛画、插花、焚香、点茶四艺共同出现,才是茶艺形式表现的体统,没有体统的茶会不成样子。四艺的彼此呼应、相互配合,以烘托茶会的主题,使茶艺的形式表现更為完美,茶会更為成功。具体的说,茶会需要进行设计,这项设计,包括茶筵、茶席及品茶环境的艺术设计。茶筵是指茶桌的全部;茶席是指围绕茶桌席位的全部;品茶环境,是指环绕著茶会周围,对茶筵席会產生影响的情况和条件,包含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设计茶会,包含室内装饰设计与室外景观设计,总的来说,就是“品茗环境设计”。在中华茶艺三段十八步演绎中,品茶环境设计是準备阶段的工作。

一个成功的茶会必要有一个完善的茶席设计,茶席设计是依据茶会的需要而產生,往往代表这次茶会的意义和风格;因此,茶席是茶会的重心所在,是茶会的精神标帜,茶席设计的主题就是这次茶会的意义。茶席设计是以茶器為主体,在一定的空间形态中,与其他艺术相结合,共同组成一个茶艺环境整体。设计茶席必竟是為进行茶艺操作、品饮茗茶而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实用性,茶席虽然是一种物质形态;但,也是一种装置艺术,為艺术形态提供了丰富的表现形式。掌握茶席设计的基本结构、方法和艺术表现技巧,对於运用这一形式来表现充实多彩的茶艺内容,有著极大的创造意义和作用。

当茶席独立展示时,茶席即作為审美的客体;当茶席被作為手段进行茶艺演绎,共同完成茶的内涵表达时,又成為审美的部分客体,茶席与茶艺演绎常常互為审美的主客体存在;静态的茶席通过动态的茶艺演绎,动静相融地使茶在泡饮过程中,更加完美地呈现出茶的艺术特质、茶艺的魅力和精神。

当今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应该从对茶文化资料的詮释、茶叶知识的汇编中走出来,转向对茶文化实践的茶艺上,茶艺是茶文化实践的主体,茶会又是茶艺最具体的呈现。目前,茶会风行,茶席设计是茶文化的新兴学科,具有很大的实用性,茶席设计的研究与探讨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茶席设计符合茶艺教学的需要。

茶艺已经形成一门学科,在讲授茶艺学有关品茗环境佈置、茶艺体统等课程时,都是以茶席设计為主要重点,茶席设计具体而微,符合茶艺教学的需要,在茶艺学学科建设中,具有关键的作用。

二、茶席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属於环境艺术设计的一环。

茶席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中,实践内容较多方面且丰富的课程。环境设计已形成室内与室外环境设计两个专业,在继承强调宽基础厚积累的环境艺术设计基础上,强化专业方向的深入研究,為建立室内设计和环境景观设计的理论研究,茶席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茶席设计為庶民带来成就感。

具有艺术涵养的人,都為社会所尊敬,艺术是精緻的「雅文化」,学习艺术是一种专业,非一般庶民所能。部分喜爱艺术而没有能力或机会学习者,待有条件的时候,往往以学习传统茶艺、花道、香道、园林等作為第二兴趣,茶席设计是很能表现成就感的设计艺术,也是很能得到庶民愉悦的一种“亚艺术”。满足於庶民的艺术成就感。

四、茶席设计是茶室建筑造址的参考元素。

茶室建筑造址,一方面要求契合地理、地形的天然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举办茶会、设置茶席的人文要求。不论选在市中心还是郊外风景名胜区,建筑形式要轻灵、通透,与环境取得积极的和谐;建筑造型要求以坡屋面為主,色彩淡雅、明亮、整洁、清静、优雅等基本条件,水电供应方便,能使茶席设计表现清贵而非富贵為原则。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王迎新:感受茶席之韵寻找人文情怀》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