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沱茶】

下关沱茶在中国地理标志高端研讨会上获肯定

一个以“中国地理标志如何与世界接轨”,“探索中国地理标志发展之路”,“企业产品怎样借助申报地理标志提高市场竞争力”等议题为会议主题的“中国地理标志高端研讨会”,于2011年12月22至23日在四川省峨嵋山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国家地理标志网主办,得到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支持,国家质监总局科技司刘红春处长亲临会议指导,四川、浙江、广东、山东、新疆、广西等省、区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局的领导以及云南、广西、四川等部分企业的代表应邀出席高端研讨会。

研讨会上,首先由刘红春处长介绍了国际上,尤其是欧美国家地理标志发展状况以及值得借鉴的经验。一些省区检验检疫局的领导和专家就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开展12年来取得的成绩以及实践中的个案进行演讲和研讨。

下关沱茶集团公司作为地理标志保护工作开展卓有成效的云南唯一的企业,应邀参加高端研讨会。李其康代表公司作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给力下关沱茶品牌发展》的主题演讲。下关沱茶公司在有效发挥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上的国家资源作用,借助“地标”保护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受到刘红春处长和与会领导、专家的好评。

CY260.com扩展阅读

下关沱茶的“短板”在仓储?


下关沱茶的“短板”在仓储?

众所周知,云南著名的沱茶,产于大理的下关。因创制于下关,故名“下关沱茶”。沱茶产制历史悠久,系由团茶转化而来,随着普洱茶的发展,到了清朝时期下关沱茶作为普洱茶中代表之一进贡宫廷,较早最为著名的有乾隆年间的“宝焰沱茶”,虽然是进贡敬献皇帝的茶,但当时下关沱茶还没有正真成为“贡制”,所以记载的史料甚少。而到了清光绪年间,具有现代形状的云南沱茶才被创制,时至今日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下关沱茶在经创制和改制的演化进程后,逐步行销全国。如今,在生产数量和质量均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下关沱茶主产于下关茶厂,以高档大叶种青毛茶为原料加工而成,经若干工序蒸压成碗形,其茶叶品质不管是从原料和制作工艺上来说绝不逊色于其它两大品牌(大益、中茶)。从多年来消费市场的反馈中得知,像“特级沱茶”就是一款出众且具有代表性的茶品,品质过硬,是可以同大益7542和中茶7541睥睨的下关茶品。但在这些反馈中也有不好的评价,特别是仓储这一块。有不少商家、茶人、茶友反映,“多好的下关茶呀,经广东一放,整体的品质就下降许多了!”,我们不禁有疑问,茶叶是原来的茶叶,怎么经广东一放,差别就大了呢?难道真是仓储问题?

从各方的回应来看,很明显仓储已经在市场中已有不小的争议,甚至从某方面来说,成为下关沱茶畅销全国过程中的一块“短板”。据悉,2005—2006年所生产的下关茶大多屯于广东,沱茶居多,但是囤于昆明干仓的沱茶少之又少,成批量的更是难以找寻,并且在流向市场的时候却遭遇瓶颈,销量不甚理想。那么是什么样的情况导致这些结果呢?

2005年,虽然普洱茶已经出名,其销量也扶摇直上,但这样的情况大部分却是从广东及沿海而起的,内陆和边境地区还不具备大量屯茶和销茶的实力,特别是云南较为明显,只有广东地区有这样的市场,也才有这个能力去巨量屯茶,也就形成了2005—2006年昆明干仓沱茶很难找寻,却流向广东的原因,但是我们从另一方面设想,为什么云南当时大量产茶却没有能力屯茶呢?在诸多的因素中,我们例举几点最有可能的原因来印证和分析一下。

第一、经济因素:沿海地区受改革开放的大潮影响较早,经济飞速发展,间接的拉动了云南普洱茶的远销。

第二、地理和历史原因:在现代,普洱茶虽然产于云南,却闻名于广东和香港地区。于云南而言,广东和香港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人们对饮食有一定要求,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香港地区饮茶就渐渐以普洱茶为主,到了七八十年代喝茶人的基数不断增大,加之香港面向国际,经济不断繁荣,使得云南普洱茶开始闻名于香港,也因此香港地区开始了大量私人囤茶。而此时的云南虽产茶,但是难以在本地区形成巨大的影响力,也难以利用普洱茶打响云南的名号,做到产销自如的态势。而这样的局面在2004年普洱茶在全国声名大噪后也未能打破。说去说来还是经济实力和自身的局限在羁绊着云南的发展。

第三、普洱茶大品牌在云南有强大的原料基地,优良的制作技艺,可是在品牌架构,渠道营销,宣传推广方面,似乎又不如广东等地做得好。“产销分离”恶果在普洱茶市场中日益滋长,形式好比是没有事先谋划战略,过早的脱离主战场单枪匹马去杀敌,在无功而返后,又不得不以一亩三分地厉兵秣马。没有一个系统的格局,最后只能“浅尝辄止”,翻不起身,不得不紧随外边的模式艰难踱步。

以上的几点原因虽大体上是说云南的普洱茶,但同理,也是下关沱茶面临的困局。这些原因同样会导致具有悠久历史的下关沱茶不得不大量销往沿海。可是问题又来了,广东和香港地区温度较高湿度较大,这将会使原本本质良好的下关沱茶在不不合理或者说仓储技术不达标的情况下存放下,必然会影响茶叶质量,特别是湿仓存放,极有可能导致茶叶作废。而针对有牛皮纸报包装,密封性好的茶品,相对其它而言要好得多,湿仓味较轻。暂且不论广东仓,就下关沱茶品牌自身和营销环节上来看仓储,确实是“短板”一块。而我们所认为的好茶应该是这样的,“优良的茶品质(茶叶本质、制茶技艺)+良好的仓储”,下关沱茶的茶叶本质和制作技艺并不输大益、中茶,但是在仓储环节上就稍逊一筹,如果下关沱茶不在仓储环节上下功夫,那么在未来将会制约着下关更好的发展,甚至会失去忠实的消费群体,失去市场份额的占有量,到那时再来解决仓储问题,恐怕就有点晚了。

中国生态茶园管理研讨会在广西举行


探讨管理模式确保源头安全

中国生态茶园管理研讨会在广西举行

1月14日,由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广西喷施宝股份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生态茶园管理研讨会在位于广西北海的喷施宝股份公司召开。广西喷施宝股份公司董事长王祥林、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郑国建、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节水处处长高祥照、福建农林大学茶学系博导、安溪茶学院副院长孙威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韩文炎等专家,以及2014年接受捐赠的茶区政府代表湖北省兴山县特产局局长黄德淼、茶企业代表云南龙生茶叶集团董事长朱启忠等以及其他茶叶企业家、广西喷施宝公司中、高层领导30余人共同出席了研讨会。

研讨会上,广西喷施宝股份公司首席专家姚源琼首先介绍了目前茶园种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她对去年冬天前往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区茶园中了解到的问题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专家们就各地不同的土壤情况、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茶树品种等在种植管理中施用肥料的情况进行了探讨。大家一致认为,目前茶叶种植中的肥料使用是茶园管理中的一大难点,茶叶长在高山上,交通不便,人力成本逐年增加,施肥成本越来越高。此外,2014年4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版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对有机茶园在肥料方面的选用将更加严格,施用什么样的肥料才能保证出产的茶叶是有机茶,茶企和茶农无从选择。研讨中,专家认为,目前茶园管理中喷灌设施的缺乏也是茶园管理中的难题,国家应加强在茶园设施方面的投入。

代表们在探讨茶园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之余,对喷施宝茶叶专用肥的市场推广提出了建议。大家一致认为,喷施宝茶叶专用肥经过多年的试验后,增产、提质、增强茶叶抗病性及耐寒、耐旱的效果毫无疑问,而茶园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降解农残,改良土壤,降低铅、镉、铜、汞、砷、硒等重金属含量。喷施宝公司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研究,已经攻克了这一难题,接受捐赠的茶区使用后已经证明在这方面有明显功效,但依然需要做大量的试验,用科学的数据来支撑。大家还建议,茶叶专用肥品种还要细化,可以推出红茶、白茶、黑茶专用肥以及茶苗专用肥等以及重点在夏秋茶上推广意义更大。此外,目前有机茶园肥料是市场空白,建议喷施宝茶叶专用肥可以率先在全国的有机茶园中推广使用。

会后,来宾参观了喷施宝现代化、花园式的工厂,感受到了喷施宝30年产品的生命力和积极向上的企业团队精神。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获批准发布


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获批准发布

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苏彩和处长(主席台左)主持标准审定会

审定专家组与《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等三项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合影留念11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广西地方标准2014年第16号(总第95号)批准公告,批准《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项标准发布,并将于2014年12月30日实施。这标志着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据悉,这三个标准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3年第十五批广西地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质监函〔2013〕547号)下达的任务,其中《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是首次制定,而《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则是首次修订,这三个标准分别由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三个单位牵头起草,参加起草的还有梧州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监督检验中心、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公司茶业有限公司、苍梧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广西苍梧县银泰六堡茶有限公司、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据了解,制定《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主要依据《关于批准对昌平草莓、富岗苹果、店子长红枣、从化荔枝蜜、六堡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质检总局2011年第33号)及其附件《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的规定,同时采纳了GXCIQ88-2003《六堡茶》和DB45/T581-2009《六堡茶》两标准中适用的内容;标准按照GB/T17924—2008《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还结合近年生产实践、检验数据等情况,进行了严格研究论证并召开多次讨论会进行讨论,形成了征求意见稿。此外,《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的修订则最大程度地与《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标准相匹配、协调一致。这三个标准的征求意见稿于2013年12月30日通过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网站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此后,共收集到4个单位或个人的提出的25条修改意见,经过全体起草单位的多次认真讨论,逐条研究,采纳或部分采纳了其中的多条意见,形成了标准送审稿。此外,有部分人士和单位通过多种方式提出了反对意见,意见主要聚焦在:一是反对将六堡茶属入“黑茶”类;二是建议将标准草案中六堡茶的“初制加工工艺流程”修改为“古法六堡茶加工工艺流程”;三是建议将标准草案中的“毛茶”修改为“古法六堡茶”。这些意见未被采纳。为消除其疑问,起草小组做了大量摆事实、讲道理的解析工作:一是起草小组与提出书面意见的人士和单位进行了四次座谈、沟通、协调,详尽说明不采纳的理由;二是通过对相关人士以市政协委员提案方式提出的类似意见以书面方式陈述不采纳的理由;三是对相关单位通过“梧州零距离问政”平台对提出的类似意见以书面方式陈述不采纳的理由;四是及时在茶叶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茶叶分类进展研究--兼论六堡茶的归属》、《〈六堡茶质量技术要求〉析疑》等论文进行全面的、理性的阐述解析。此外,为解决所谓“古法六堡茶”(或曰:六堡农家茶、六堡生茶)的出路问题,梧州市政府于2014年7月10日召开了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并以《梧州市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第1次会议纪要》的方式决定为其另行制定专门标准。11月21日,广西质量技术监督局在南宁组织组专家对《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六堡茶生产技术规程》、《六堡茶加工技术规程》等三个广西地方标准进行审定,7位专家们对3个标准送审稿以实事求是、一丝不拘、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了审查、质询,课题组对质询进行了逐一解答。专家组认为,标准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一致同意全部通过审定。有标准化专家说:得标准者得天下。这三个标准通过审定,并获得批准、发布、实施,标志着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准体系框架的形成,对保护六堡茶质量特色,提高六堡茶质量水平,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标志着梧州掌握了六堡茶的话语权。

下关沱茶在长春说Hi


下关沱茶在长春说Hi

9月18日至21日,云南下关沱茶集团公司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参加第四届中国(长春)国际茶产业博览会(下称长春茶博会)。本次展会我公司以特装展台参展。在展会现场,我公司携2015年新品“中华铁饼”、“中国沱”等产品与广大茶友见面。

参展时间:2015年9月18日—21日参展地点:长春国际会展中心展位号:T72展位

从今年5月份开始,下关沱茶把昆明、广州、重庆、西安、青岛、北京、杭州、东莞、大连等地作为下关沱茶中期茶品鉴站,把下关沱茶独具魅力的中期茶口感带给广大茶友。

本次茶博会,我们也为广大茶友备好了下关沱茶中期茶,茶展期间,您只用来到现场品饮,与我们相约长春,一起踏寻中期茶那个年代的故事。

展会现场

□你慕名而来下关沱茶定不负你

“非遗”展示、品牌推介会、影展、曲水流觞……为你呈现视觉盛宴!

此次展会,我公司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下关沱茶制作技艺”活态展示也与广大茶友见面。大家不仅能看到“非遗沱”的制作过程,还可以亲身感受压茶师傅的压制过程。除此之外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沱茶香·大理情”主题影展、曲水流觞、品牌推介会等大型活动,精彩不容错过。

现场品饮中期茶

“非遗”现场水泄不通

曲水流觞活动

□一杯香茗尝尝下关味道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饮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每天面对工作的压力,穿梭在纷繁的世界。也许我们都在向往那种脱离都市,没有名利和约束,且幽静淡雅的世外桃源。

现场品茶

世外桃源也许难求,但这样的意境你绝对能找到,到下关沱茶特装展位吧!这里有淡雅烟香的茶汤和流水汩汩发出的美妙旋律。在这里,你可以只喝茶和我们面对面地倾诉你的心扉;在这里,你可以放松自己自在闲适;亦或者可以约上三五茶友与我们一起谈茶论道。何不是人生一大乐事。

作为云南省过百年的老企业,我们生产的每一款茶,都经过严格的拼配和完整工艺的塑造。

113年来,我们从未间断过生产。下关沱茶始创于1902年,是中国茶叶行业唯一一家集八顶国家级桂冠于一身的制茶企业,沱茶从创制至今的113年里深受茶友喜爱,下关沱茶——你不能不喝的普洱茶。

长春茶博会,下关沱茶与您不见不散!

“信阳红”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近日,从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传来喜讯,“信阳红”正式通过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成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信阳红”产于河南省信阳市。自古信阳毛尖名天下,绿了千年的毛尖,如今却扮上红妆,结束了信阳不产红茶的历史,更创造了高纬度产红茶的最北记录。为保护好“信阳红”这块金字招牌,在省委书记卢展工的高度重视下,信阳市政府授权由市茶叶协会申请注册“信阳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经信阳市茶叶协会认真考察并商议,很快作出了委托集佳代理“信阳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申请的决定。在集佳的倾力配合和全程辅助下,程序复杂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过程历时二年,终于在蛇年新春到来之际结出圆满的果实。

据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负责人张海燕介绍,作为连续12年商标、专利申请量全国领先的知识产权代理机构,集佳凭借丰富的商标代理经验以及数次同国家商标局的协调沟通,最终帮助“信阳红”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这为以后中原经济区农副产品申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此次,“信阳红”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意味着“信阳红”成为河南农产品又一张信得过的“质量名片”,这将迅速提高信阳红茶叶的产品知名度、消费者美誉度和市场占有率,给信阳茶产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赤壁青砖茶、米砖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1月23日讯: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示51个地理标志产品,赤壁青砖茶、米砖茶获得地理标志产品。

赤壁青砖茶是黑茶类别中继云南普洱、安化黑茶、广西六堡之后,被国人和欧洲重新认识和发现的一颗茶界新星,是赤壁祖先留下的一块金字招牌,是重振茶乡雄风的一面旗帜。赤壁市“川”字牌青砖茶还获得“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赤壁米砖茶作为国内砖茶中独树一帜的红砖茶,成品外形美观,棱角分明,色泽乌亮,冲泡后汤色红浓,香气纯和,滋味十分醇厚,主销新疆及华北,部分出口蒙古,近年亦远销欧美。

据了解,地理标志产品是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命名,是当地老百姓口口相传,具有广泛认可度,兼具地域性和人文性的产品,所具有的质量、声誉及其他特性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申请地理标志产品商标保护,能使本地企业产品联合做大、规范生产,形成当地的产业链,对当地经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梧州市已有四家六堡茶企业获“地理标志”


梧州市已有四家六堡茶企业获“地理标志”

不少茶友对于六堡茶并不陌生,但是对在外包装上贴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的六堡茶却了解不多。记者近日从梧州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加贴国家地理标志的六堡茶产品,在质量上更有保障。据梧州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凡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六堡茶,其外包装上都贴有一个椭圆形的绿色标识,上面写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字样。该负责人介绍,贴有标志的产品从种植到生产到销售都要经过更为严格的品质检测,因此其质量有保障,口感更醇正。该标志的获得,需要专家组对六堡茶的历史渊源、质量特色、生产技术和管理,以及六堡茶质量特色,还有梧州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地质、水质、洞穴陈化工艺和优势微生物种群的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审查。据悉,只有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背景,产品具有独特的品质和风味,产品质量特色与茶树品种、自然因素关系紧密,具有鲜明的地理特征,并且产品在生产全过程具有有效的管理和技术保证,才能具备地理标志产品的基本要求。该负责人表示,从2011年以来,梧州市获得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专用标志的六堡茶生产企业有四家,分别是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天誉茶业有限公司。

首批六堡茶企业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首批六堡茶企业品牌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记者7月30日从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获悉,国家质检总局以2012年第100号公告批准了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使用六堡茶地理标志,“茂圣”品牌成为六堡茶产业首批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企业品牌。这标志着我区六堡茶产业集群正式开启统一使用区域产业品牌,依靠标准化和国际有关知识产权协议走现代产业之路。

六堡茶是广西首个依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恢复昔日辉煌的民族精品,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专家刘红春认为是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业化的经典案例。在清嘉庆年间(1801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和槟榔香等特征闻名于世,但到了2002年,六堡茶产业陷入困境,广西一度仅存2家生产企业,年总产量不足1000吨,年总产值不足2000万元。在广西检验检疫部门的建议下,2006年5月,梧州市政府正式启动了以地理标志保护为契机的六堡茶产业化工作。经过6年的发展,如今梧州已建成2个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2个专业化市场,六堡茶区域产业品牌公估价值达到了8.79亿元,在黑茶类列第2位。六堡茶一跃成为梧州的支柱产业之一,带动了当地的就业。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下关沱茶在中国地理标志高端研讨会上获肯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