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知识。

假iphone手机、假耐克装备、假名牌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人要问茶也能造假吗?当然!连钱都有假的,还有什么造不了假。普洱茶的热度不减,攀升的价格自然就能引发不良商家的黑心商机,造成茶市乱象。各位在买普洱茶时可要擦亮眼睛,今天我就给大家讲讲我知道的普洱茶作假的几种情况,希望能有所帮助。

但是我们说的假普洱茶并不是说茶是假的不能喝,而是指普洱茶的虚假宣传,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提高警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非标普洱茶

国家标准对普洱茶的定义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并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茶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类型。

大叶种茶叶是从云南各种乔木型树种中采摘而来的,这类树不仅有大叶种,还有中小叶种,从国标中的定义可以看出只有大叶种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才能称为普洱茶。但是现在市场不乏以小叶种为原料的茶,这类茶并非不能喝,也并非品质就一定不好,但是它严格说不能称其为普洱茶。

小编以为:这种普洱茶,可以说是不被定义认可却被茶友认可的普洱茶,你可以说定义上有漏洞,如果做学问可以严格遵守,如果只是喝茶,只要品质不错,可以作为您心目中的普洱茶。

②以次充好

普洱茶,尤其是高品质茶、古树茶、老茶等茶的价格已经炒成了“富贵茶”,一般人根本喝不起,这就为造假之人带来了很大的利润空间,无利不起早,当然就假货横行,以次充好,这类造假主要是以四种形式:cy260.cOm

1、冒充名山头茶

普洱茶以云南为地理标志,这是因为云南的气候、日照、降水、环境等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但是易武、冰岛、勐库、景迈、倚邦等叫的上名的山头就那么几个,产量有限,但是市场上的老班章、冰岛茶可谓是多如牛毛,某宝上九块九包邮也不是奇事,我们来参考一张易武几个寨子古树春茶的收购价,你动动脚指头想想那么多名山头茶都只真的吗?

2、冒充古树茶

普洱茶茶树分类最为讲究,台地茶、古树茶不同树种口感滋味都肯定不尽相同,而古树茶不仅纯天然、无污染,又集百年老树营养于一片叶子,还因其古树群有限,产量十分稀少所以妥妥的抢占C位,古树茶的特点就决定了古树普洱价格绝对不低,所以很多茶商就以高产可控制的台地茶打着古树茶的招牌售卖,古树茶价格高,刚喝茶不太懂茶的可千万别一来就试古树茶,一旦中招损失可就大了。

冒充名山头茶和古树茶基本上已经是最为常见的虚假宣传手段。

3、小厂子冒充大品牌

普洱茶做到今日,品牌效应已经明显,各大品牌也有稳定的粉丝,比如大益茶,一般来说品牌是品质的保证,所以很多小厂会包装成大品牌借品牌找销路。但是并非小厂子就没好茶,这类茶只要喝着不错也没什么问题。

4、新茶做旧

前面几种虚假茶只是假在形式,对身体健康不会有什么危害,最大的问题就是货不对版,但是新茶做旧就不好说了,普洱茶“越陈越香”谁都知道,这也导致了普洱茶“越陈越贵、越陈越走俏”,新茶不好卖那就做成陈茶呗。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包装做旧,营造一种上年份了感觉;另一种是高温高湿把茶叶做旧。使茶饼外表看起来油润黑亮,但其实只是霉化的后果,对身体健康都有危害。

③鼓吹纯料

普洱茶有“纯料”和“拼配”的概念,纯料茶你就闹明白一个字——“纯”,原料品种单纯普洱就是纯料普洱,那怎样叫品种单纯呢?如果要纯到极致,那么单株是最纯的,就是指同一棵树同一季节采摘的茶叶是最纯的,但是一棵树的叶子即使摘完了也做不了多少茶,制作的时候也很难区分。

拼配茶与纯料茶是相对应的概念,既然纯料是“纯”,那么拼配就是“不纯”,就是几种品质不同的茶叶混在一起制作的茶。拼配茶主要有山头、季节、等级、年份、树种的拼配。

很多人以为拼配茶就是低劣茶,纯料茶才是好茶,这就使市场上出现了以拼配冒充纯料茶的现象。

简单说纯料好还是拼配好都是妄断,喝纯料茶喝的是特色,不同的纯料茶喝多了,就能区别出不同山头的个性特点,喝拼配茶则是一种技术的品鉴,通过拼配师的技艺将茶叶中和,扬长避短,达到最好的口感,当然了没配好也不会出什么问题,就白花钱买了不好喝的茶罢了。

纯料和拼配本身不能划分茶的好坏,不必纠结于品种的多寡,多试试多品品,符合你的味觉的才是王道!

还有一些,机器茶冒充手工茶;秋茶、夏茶、冬茶冒充春茶;正春茶、春尾茶冒充头春茶;同一山头的这片茶地冒充那片茶地;100年树龄的冒充500年树龄;10年茶龄的冒充30年茶龄……总之,只要哪种茶吃香,价高,被冒充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喜欢追新茶追高端的茶友尤其要小心,别一不小心便成了冤大头!

普洱茶市场中的造假乱象主要就是以上几种,各位在选购普洱茶时千万不要偏听偏信,盲目求“好”。

延伸阅读

茶叶面面观:为何普洱生茶比熟茶贵


在普洱茶市场里,有这么一个观念——“普洱茶贵生不贵熟”,也就是生茶比熟茶来得珍贵。

这个“贵”,包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价格高;二是更受欢迎,更被看重。

价格方面原先的解释是:生茶在原料的选择上比熟茶好,原料成本高,故成本价格也高些。价格高的东西自受欢迎,被看重,当然,反过来也成立:因为被看重,所以选择的原料好,原料成本高,所以价格就高。

权且认为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吧,那么生茶为何又被如此看重呢?

在普洱茶长达数百年的历史中,熟茶算是新面孔,至少从官方记载来看,生茶早已出现而熟茶需要等到公元1973年才正式研发试制成功。而从口感来看,由于普洱茶是一种讲究后期变化的茶,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仓储条件下,生茶的后期变化比熟茶来得明显,且口感上要富于变化,茶汤活泼许多。而熟茶,其研发初衷就是因为生茶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待才能变得适口,所以熟茶就是通过人工方式,使得其在出厂之时就具备一定的发酵度,改变了生茶在新茶时期生利的口感,使得熟茶口感醇厚,茶性温和。因此,创造熟茶的目的就是为了马上消费。

受邓时海等台湾茶人的影响,以“存生茶、喝熟茶、品老茶”为理念,熟茶一直以“即饮品”和替代品的身份深入人心。

但是后来,茶商及消费者又发现,早期熟茶刚出厂之时,口感依然不够理想,熟茶也存在后发酵的空间,只要存放一段时间,熟茶的口感依然有提升空间。所以,一样有人存放熟茶。

但是,制作熟茶比较考验技术经验,虽然原料成本低,但损耗却比较大,长期以来,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商家,都形成了贵生不贵熟的观念,从而也影响了普洱茶生产厂家,往往最好的原料都用来生产生茶而非熟茶。即饮口感不好,用心做熟茶的人少,市面上做得好的熟茶不多,与生茶相比,熟茶的后期转化空间相对较小。

所以,这就不难理解,为何普洱茶生茶无论在价格上还是在受重视程度上,都比熟茶略胜一筹。陈年优质生茶,往往比陈年优质熟茶贵出一倍乃至数倍的价格。

品评普洱茶步骤一之观汤色


品评普洱茶步骤一之观汤色

尝试、尝试、再尝试,成为高手的路上,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尝试,多实践,积累足够的经验。

品评普洱茶,可分为四个步骤:观汤色——闻香气——尝味道——看叶底。

【观茶汤】

品茗最关键的一环便是开汤品赏,也就是将茶叶先行冲泡,然后再进行品评。

由于茶汤中的茶多酚与空气接触会很快氧化,以致茶汤容易变色,因而要及时欣赏汤色,主要从色度、亮度、清浊度等方面,辨别茶汤颜色深浅、正常与否、茶汤明暗、清澈或浑浊程度。

1、茶汤颜色

新茶期:黄绿(1-2年)、金黄(3年)、橙黄(3-5年)。

醇化期:橙红(5~8年)、石榴红(8~15年)、宝石红(15~30年)。

陈茶期:酒红(30年以上)。

由于汤色与储藏环境的温湿度及微生物种类密切相关,以上划分仅供参考。

2、透明度

浑浊、不清晰、清晰、透明、透明发亮、晶莹剔透。

3、粘稠度

水样的、流动的、稠密的、浓厚的、油状的、粘稠的。

冷观普洱生与熟


冷观普洱生与熟

(资料图片)

纵观普洱茶市场,自2000年以后,一浪高过一浪的炒作热潮,其实是靠并不严谨的“越陈越香”推动起来的。只要从源头上、从历史上,把普洱茶的传统工艺梳理清楚了,就能真正知道普洱茶的孰是孰非。

现代普洱茶的熟茶(以下简称“熟普”),其工艺是1973年在昆明茶厂试制并发展起来的,该工艺不同于传统古法制作的普洱茶,它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调节湿度、温度和氧气量等因素,控制微生物的消长与湿热作用,从而形成的快速发酵茶。好的熟普,具备净、香、甜、厚、滑、醇六个特征。传统的普洱茶发酵轻,保留了大量的活性物质,还需要自然的湿热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才会形成普洱茶的陈香、醇甜、顺滑、稠厚等特点。

现代普洱茶的生茶(以下简称“生普”),与“熟普”一样,原料也是云南大叶种的茶青,经过杀青、揉捻、晒青后形成的毛茶。“生普”的制作技术与传统的贡茶类似,不经发酵,直接蒸而成团,供当下饮用。

为了更明确地弄清楚“生普”的未来转化,我们先了解一下“熟普”的品质形成机理。经过杀青、晒青的云南大叶种毛茶,在渥堆过程中,即使杀青后的残余酶可能尚存一点,一般会在渥堆后24小时内全部消失或被灭活,这是根据实验室里的可靠数据所得出的结论。取而代之的是,与鲜叶里完全不同的多酚氧化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得以形成,且具备相当的活性程度。

茶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是形成普洱茶品质的最重要的物质,渥堆、陈化后的“熟普”,苦涩度降低,说明了多酚类物质的大量减少,尤其是酯型儿茶素的大幅降低。在普洱茶的工艺中,茶黄素和茶红素的氧化、聚合,生成了表征着普洱茶汤色红浓的、大量的茶褐素物质。在其后的陈化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大量的可溶性糖、果胶物质及其水解产物会不断地增加,实践证明,普洱茶的总体水浸出物是伴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递增的,这就是越陈越耐泡的原因。

既然如此,“熟普”的渥堆和陈化,与鲜叶中原有的多酚氧化酶并没有多少关系,那么,对于“生普”的杀青和转化,如果我们再纠结于究竟是高温杀青对,还是低温杀青妥的困惑与争论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相反,茶青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杀青杀透,去掉低沸点的青草味,纯化或合成其成熟香气,迅速终止氧化酶的活性,去芜存菁,才会对后续晒青毛茶的色、香、味、形等品质的提高,产生广泛而深刻的作用。

对于晒青的“生普”,我们不必去过分关注其山头、树龄、海拔、茶区等,每个茶区都有自己上好的茶品。每个茶区的树种、海拔、加工方式和揉捻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可能会造成毛茶的香气、滋味、汤色、气韵以及耐泡程度的千差万别,但是有诸内必形之于外,好茶的品质具有共性,万变不离其宗。多少年后,当那些浮在表面的地域香、工艺香消失以后,我们曾经斤斤计较、花了大价钱的那些山头茶,其内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只要能准确把握以下几点,就不会与好茶擦肩而过。一款预期良好的“生普”,干茶芽叶肥壮,多茸毛者为上;汤色杏黄明亮;汤感黏稠细腻,水里含香;瀹泡后,热嗅无青草气,无驳杂气味,气息清纯;叶底,无明显的低温杀青造成的红变叶;香气持久而绵长,杯底花香、熟果香浓郁;茶性清凉,回甘迅速;茶气刚猛而强烈;滋味厚重而醇酽;耐泡度高,尾水甘甜而有凉意,俗称“冰糖甜”。

对于“生普”的未来,如果不具备微生物滋生与代谢的湿热条件,在缺乏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是一种直接的脱氢氧化,其氧化产物主要为茶褐素。而在酶促的作用下,茶叶的多酚类物质,先生成主要产物茶黄素和茶红素,其后,二者氧化聚合,形成大量的至关重要的茶褐素。虽然两条转化路线看似最终相同,但是,其陈化速度和中间新物质生成的迥异造成的陈化结果与茶的品质,必然是有高下之分的。

一款“生普”,从本质上看还是晒青绿茶。从绿茶向普洱茶方向转化,中间的鸿沟纵深,尚需在转化中产生质的飞跃。因此,对于“生普”的选择与存贮还是慎重为好。

品质好的“熟普”,值得期待与关注。透过“熟普”的陈化现象,可以管窥“生普”的暮年。在数百年皇家贡茶的世界里,没有留下关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只言片语,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对传统事物的理解上,我们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很多头采的高等级春茶,在色、香、味表现最佳的时刻,均被王公贵族在当下消费掉了。从茶的生化角度来看,这种选择无疑是正确的、智慧的。

“春来莫向枝头觅,花香易逝色易衰。”高等级的细嫩“生普”,随着时光的流逝,茶多酚有所降低,味最酽的特征逐渐也在消失。使茶叶充溢鲜香的氨基酸,因氧化与降解,其含量也会急剧下降。鲜叶杀青后形成的花香、蜜香和鲜爽度,必然会逐渐减弱。与此同时,陈香可能开始渐次显现。此时所谓的越陈越香,不再是奔放鲜爽的花香、蜜香或果香在增加,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顺滑低沉、内敛的木质香。在木质香与芬芳宜人的花香、果香之间,谁更迷人?如何取舍?我相信每个人的心中自有答案。(摘编自《茶路无尽》静清和,来源:长春日报)

回顾07年市场沉浮,再观今朝普洱茶之现状


回顾07年市场沉浮,再观今朝普洱茶之现状2014年刚开始,普洱茶,特别是名山古树茶大热,原料价格战纷纷攘攘,经销商压力山大。因此行业诸多声音在猜测是否是07年再度来临的前兆。猜测永远都只停留在猜测。要好好理解今日普洱茶市场,除了清晰目前所发生的大大小小价格战,品牌战之外,更要观大局之变。回顾06、07年市场大热前的沉浮,深度了解普洱茶市场的变化,07年的崩盘又是建立在何种背景之下,再观今朝普洱茶之势态,普洱茶行业出路在何处。且看茶泡泡网特约供稿人笨泥如何诉说普洱茶大热前市场的历史。2000年前后至2005年的中国普洱茶生产结构笔者尝试解构2000年前后的中国普洱茶市场,实际上,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普洱茶市场,从生产结构上,并无太大改变。也就是说,占据普洱茶生产市场龙头地位的,依旧是大益与下关。在2000年左右的世纪之交如此,在2012年也依然如此。在世纪之交时,亦即是2000年前后,大量的生产普洱茶的私营茶厂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云南。典型的如勐海系从业者邹炳良所创建的海湾茶厂(老同志)、阮殿蓉所创建的六大茶山。还有昌泰茶业等等一批私营茶厂。而整个中国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壮大以及普洱茶产量的大幅度提升,亦是始于那个阶段。根据勐海茶厂原厂长阮殿蓉女士的回忆,在1998年其刚接手勐海茶厂之时,整个勐海茶厂一年茶叶产量约为600吨左右(注1)。而同期的下关茶厂由于长期担负国家边销茶的供应任务,因此当时下关茶厂每年的年产量约在3500吨左右。在当时,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约为8000吨。也就是说,两大国营茶厂的产量占到整个普洱茶产量的二分之一。(注2)当时间慢慢来到两大茶厂改制前夕的2003年,当年云南全省普洱茶产量为2.2万吨,同期勐海茶厂产量为1200吨左右,下关茶厂则为6000吨左右。两大厂在整个普洱茶生产市场的占比已由1998年的50%下降至2003年的32%。(注3)这意味着,以前普洱茶生产端由两大厂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已经转为由两大厂引领,中小茶厂全面开花的局面。在这段期间,成立于1999年的昌泰茶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2000年前后,市场上贩卖的普洱茶,基本都为中茶包装(无论是否两大厂的产品又或者其他小茶厂的产品)。而昌泰茶行独树一帜,推出了自己的包装,其售价在当时的普洱茶市场亦属于最高端,当时昌泰的新茶售价普洱高过勐海、下关的新茶两倍或者以上。而事实上,昌泰早期的成功,除了其在产品特色确有过人之处外,经销商的推动也是另一要素。当时的普洱茶市场,无论是大益、下关又或者昌泰,经销商的在整个市场上的地位均十分之重要。2000年前后,大益的经销商FT向大益订制了一系列经典产品,如销台六号、金大益、银大益等;大益另一经销商新叶茶庄则向大益订制了绿大树系列,该经销商同时也为下关的经销商,亦向下关订制了8853等茶品;而大益的经销商福今更是与大益联合推出了至今仍被许多茶友所追求的“大白菜”系列,该系列茶也使得班章茶区名扬整个普洱茶市场。但是,对于茶厂而言,经销商的作用可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原因无他,对于消费市场而言,销售管道,或者说通路的作用至关重要。而对于茶厂而言,经销商控制着茶厂的通路。如果经销商愿意经销茶厂本身的制式茶品,则茶厂的获利空间则较为客观。但是对于经销商而言,茶厂的制式茶品的大部分利润都被茶厂拿走,而在消费市场上,每家经销商又需要与其他经销商进行竞争。再加上,由于普洱茶本身的特点,其价值体现更多的在于时间上面。举个例子,以一片2000年的大益7542而言,当年新茶时候市场售价不过每饼10元上下,而12年后的今天,干仓2000年的7542,售价已经直逼甚至突破每饼4000元。对于经销商而言,其本身并不从事生产,属于纯贸易类的企业,因此他们对于资金周转速度的要求非常之高。因此除了部分资金实力非常之强的大茶商之外,基本没有茶商愿意在手上囤积大量新茶,等待新茶变为老茶再来获利。一则没有这个资金实力;二则时间成本太高;三则普洱茶毕竟是食品,万一不小心在仓储环节出了问题,马上血本无归。所以,茶厂的经销商们都希望向茶厂订制茶品,因为自己订制的茶品,无论是向厂家购买原料进行订制又或者自己采购原材料请厂家拼配、压制,都有个好处。那就是经销商可以自己对茶进行定价,那对于经销商而言,可以自己定价,则获利空间自然大有可以发展的余地。因此,在2000年前后至2003年,各个茶厂的经销商都纷纷向茶厂订制茶。而由于经销商掌握了通路,茶厂不得不依靠经销商的订单来生存,因此只能大量的接受经销商的订制茶订单。如此一来,恶性循环产生了,茶厂的生产能力毕竟有限,替经销商生产订制茶意味着本身制式茶品产量的减少,而对于订制茶,茶厂有无定价权,因此至多就是挣取一定的加工费用。而经销商销售自己的订制茶,其获利空间又远远大于销售厂家制式茶品。长期下来,结果是肥了经销商而瘦了厂家。终于,茶厂撑不住了,于是经销商问题成为茶厂改制的原因之一。然后,2003年勐海茶厂改制,2004年下关茶厂改制,2003年昌泰茶行开始谋求变化,逐步减少经销商的影响力,并且因此得罪一批经销商。(注4)但是,虽然2003年开始,普洱茶生产端发生了诸多变化,其生产结构却没有发生变化。如今的普洱茶市场,依旧是两大厂主导,而其他中小茶厂全面开花。不过,虽然生产结构没有变化,但是实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在下结在进行分析。

说茶观丨泡茶的礼仪


说茶观丨泡茶的礼仪

@songhuangtea:1、头发。泡茶时头发要梳紧,勿使散落到前面,否则容易不自觉地用手去梳拢它,这样会破坏泡茶动作的完整性,而且容易造成头发的掉落。

2、手饰。泡茶时不宜佩戴太多、太抢眼的手饰,除非这些手饰特别设计,否则不容易与茶具、动作配合,而影响了(泡茶舞台)的美感,所以尽量少戴,最好完全不戴。尤其是戴有链子的手环或手表,还容易将茶具绊倒。

3、妆容。泡茶或当客人喝茶,妆容以淡雅为原则,避免使用气味太重的香水或化妆品。

4、着装。泡茶时的穿著,除了配合茶会的气氛外,还要考虑与泡茶席,尤其是茶具的配合。不要空宽袖口的衣服,容易勾到或绊倒茶具。胸前的领带、饰物要用夹子固定,免得泡茶、端茶奉客时撞击到茶具。

5、手部卫生。双手要保持整洁,因为泡茶时双手就是舞台上的主角。泡茶前的洗手要注意将肥皂味冲洗干净,洗过手后不要摸脸,以免双沾上化妆品的味道。茶是需要洁净环境衬托的,一有异物,很容易在持杯子饮茶时察觉。

6、泡茶与健康。感冒,咳嗽或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不宜亲自泡茶招待客人。手部患有传染性皮肤病或化脓性伤口也是一样。泡茶时尽量不说话。赏茶时不要以手摸茶,闻香时只吸气,挪开茶叶才吐气。

@菲凌:泡茶时身体坐正,腰干挺直是比较好看的,两臂与肩膀不要因为持壶、倒茶、冲水而不自觉地抬得太高,甚到身体都歪了一边。养成左右平均操作的习惯,避免惯用右手时都右手,惯用左手时都用左手。通常以右手拿茶壶倒茶,左手拿水壶冲水(惯用左手的人则对调之),手来比较匀称。泡茶时全身的肌肉与心情要放轻松,这样显现出来的泡茶动作才优美,才有一气呵成的感觉。

先要静下来,才能开始泡茶。当心里浮躁时,眼观鼻、鼻观心、深呼吸,全身放松,几秒钟就会慢慢静下来。然后,用静的气场,去影响别人。当你开始泡茶时,周围嘈杂的声音,都会慢慢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神都跟随你的动作,集体进入“定”的状态。

先要静下来,才能开始泡茶。当心里浮躁时,眼观鼻,鼻观心,深呼吸,全身放松,几秒钟就会慢慢静下来。然后,用静的气场,去影响别人。当你开始泡茶时,周围嘈杂的声音,都会慢慢安静下来,所有的眼神都跟随你的动作,集体进入“定”的状态。不做多余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是有道理的。泡茶的动作,是顺着一定的方向、线条展开的。

探索古树茶、大树茶拼配观


探索古树茶、大树茶拼配观对于品饮价值和收藏价值逐步被认可的古树茶、大树茶,是否需要拼配?就存在很多差异。古树茶、大树茶,生长条件不一致,导致外形差异较大,很难在级别上一致,仅能从采摘时间、采摘区域、初制上获得一致,已经很不错了。对古树茶、大树茶,在外形方面的要求,应适当降低。古树茶、大树茶的独特品饮价值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天然的安全性:无论是古树茶,还是大树茶,都是指栽培型和过渡型茶树,不是野生茶,这些茶树基本都长在山林里,与其他植物共生,长期以来形成的生物多样性,使茶树具备了较好的抗逆性,较少病虫害,山林的自然肥力,也无需人为追肥,因此,对茶客来说,极少农药、化学肥料之忧虑,是较好的安全食品,完全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滋味的独特性:茶树的寿命很长,上千年茶树依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古树茶、大树茶的树龄较高,目前云南还可以采茶的古树茶,基本都在200年到700年的树龄,大树茶,在80到200年之间,均处于茶树发芽的旺盛时期,茶树树龄长,茶叶的香气较好,滋味的协调性越好,这是古树茶、大树茶品质优越于新植茶园茶的关键所在。不同山头的古树茶、大树茶,形成丰富多彩的独特风格,就像是云南多彩的少数民族少女一样,或刚烈霸气、或香扬水柔,或蜜香醉人、或兰香袭人,或甘怡婉约、或雅韵迷人,这种独特性和多样性,正是茶友矢志不移所追求的品饮真谛。因此,保留住古树茶、大树茶的独特性,就是保护茶品种的多样性,很有意义。当然,纯料的古树茶、大树茶,既然有了独特性,就一定有另一方面的缺陷,因此,我们常说:古树纯料不是最好喝的茶,但是,那是最有独特风格的茶。 一些茶友,可以在自己的品饮中,拿不同的纯料来冲泡拼配,找到一种自己更喜欢的品饮感受,不是更好吗?一些较苦的茶与回甘好的茶相配,一些涩重的茶与香气好的茶相配,都可以产生丰富的滋味变化,易武拼班章,景迈拼昔归,生茶拼熟茶,都是可以的。茶叶拼配,与饮料、面包调味,与酒类勾兑有很多相似性,但更复杂得多,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方面。

品香茗 观历史——六堡茶故事


品香茗观历史——六堡茶故事

六堡背景

liubaocha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以特殊的槟榔香味而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享誉海内外。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见西方在中国沿海地区非法贸易活动猖獗,便封闭了福建、浙江、江苏三处海关,只留广州一个口岸通商,于是“十三行”便独占中国对外贸易。六堡茶也随之名声大噪。六堡茶的发展历经了“平三藩”、“十三行大火灾”、“太平天国”、“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抗日战争”等诸多历史风云,几经磨难,大小茶号遍布粤桂、港澳、南洋,并将茶叶贸易做到了英国等欧洲国家。

六堡沉浮

liubaocha

一直以来,在中国出口的商品中,以茶叶为最大宗。大量的茶叶通过“十三行”加工、包装,然后再运往世界各国。而六堡茶则主要以销往南洋诸国为主,得益于当时兴旺的水路运输,商人们凭借着西江这条黄金水道将华南、西南的丰富物产以最低的成本运达广州,再从广州转口外销。茶叶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每一个产茶季节,六堡产出的大量优质茶叶,从六堡的合口街码头装上尖头船,经梨埠换大木船,进入贺江,经封川江口,进入西江之后再经都城装卸到大船中,运送到广州,再转口南洋和世界各地,这就是当年六堡茶著名的“茶船古道”。这条熙熙攘攘、舟楫往来的“茶船古道”,见证了六堡茶的兴衰沉浮。

六堡历史

liubaocha

《苍梧县志》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夜不变,产长行虾捅者名虾耳茶,色、香、味俱佳”。《广西特产志略》(1937年)载:“在苍梧之最大出品,且为特产者,首推六堡茶,每年出口者,产额在60万斤以上,在民国十五、十六年间(1926年—1927年),每担估价三十元左右。

《广西通志稿》戴:“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广西农业通讯》(1945年)载:“苍梧茶尚多,尤以六堡乡(今六堡镇)为最。六堡茶(又名垌茶),颇负盛名,其余所产品质亦佳,战前(抗日战争前)交通便利,所产茶除本县饮用外,全部销售港澳等地,自抗战后,交通阻塞,销售范围日渐缩小,一般茶农生活无法维持。多弃茶而经营其他,于是茶叶衰落矣。六堡乡(今六堡镇)占全县面积之半,全县面积11455亩,年产茶5450担,抗日时外销日减,估计每年平均产茶1500担左右。现有面积7500亩。”

六堡今天

liubaocha

广西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抗日时期大幅度下降,仅为197.5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有所恢复,1953年产六堡茶450吨,比抗日时期增加1.28倍。横县也由抗日时期年产221吨恢复到400吨。

从2010、2011、2012年,三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数据看,六堡茶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是:6.73亿元、8.30亿元、8.79亿元,在黑茶类的排名分别是:第三、第二、第二。可以看出,近三年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截止2015年,六堡茶的品牌价值更是上升到近14亿元。

六堡未来

liubaocha

至今,六堡茶为越来越多爱茶人士认识、喜爱,更有越来越多的爱茶人士来到六堡茶原产地探寻六堡茶手工制作的奥妙,正如陈年六堡茶的陈香味道一样,沉淀上百年之久的六堡茶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大放异彩!

普洱茶就是普洱茶?


普洱茶就是普洱茶?

有人说普洱茶是红茶。有人说普洱茶是绿茶。有人说普洱茶是黑茶。更多的人说,普洱茶就是普洱茶。按颜色或工艺划分茶类,是这个圈子内权威们最偷懒的做法。是啊,我家孩子才幼儿园小班,黑白红绿青黄,就能认全这六种颜色,专家就是专家,深邃的目光居然几乎俯视到地平线上,你不得不佩服!然而,这种分法这些年给普洱茶产业发展制造出多大的困惑和制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团乱麻,谁也说不清。

陈椽教授曾将普洱茶归在黑茶类。六六大顺,诚然也是件吉利的事,然而,普洱茶的归类,不是画师在画布上作画,当固有颜色无法笼罩新的茶类时,就要思变。2006年,云南省地方行业标准把普洱茶重新定义为云南一定区域内大叶种茶制成的紧压茶及散茶。两年后普洱茶地理标识下来,普洱茶不属于黑茶,亦不属于任何一种茶类的说法更有根据了。

然而,固有陈见仍然冥顽不化,除了圈外人,很多圈内人也在这个问题上愁肠百结,更有很多网站的销售网点上不分青红皂白将普洱茶归为黑茶类。关于普洱茶的归类问题还将持续纠缠下去。黑茶癖专家总是恋恋不放,非要认普洱茶这个血亲,它罔顾普洱茶历经十几年发展,将他抛在十万八千里的距离,但事情就是这么邪门,你越发展,越有影响力,它反而越要往你身上蹭,黏黏糊糊,大概追女孩子也是这样,女孩越优秀,男的越要对她死缠烂打。绿茶还要好点,毕竟以西湖龙井为代表的她,从来不乏富二代官二代星二代之类的追逐者。

可悲的是很多普洱茶大师们,问他到底普洱茶是红茶黑茶绿茶还是普洱茶?他会用辩证法的观点给你讲上三天三夜,唯恐给人落下把柄,他会说普洱茶是黑茶有黑茶的道理,说它是绿茶也有绿茶的道理,但说它是普洱茶也没错。听的人一头雾水。所有的茶都要归在六大茶类吗?我很怀疑。连牛顿的相对论都能被爱因斯坦干掉,尼采的出现,不是连上帝都崩溃了嘛!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真理是可以颠扑不破的。是的,六大茶类的说法很经典,但既然六大茶类吃不下普洱茶,就该让普洱茶独立出来,自立门户。这叫改革思维。一说普洱茶,大家想到的就是云南,这个地域属性根本无法复制,无法混淆,这是铁打的,白茶这几年什么都可以模仿普洱茶,但就是这个地理属性无法模仿。

既然按你说普洱茶和黑茶仅仅是工艺上的区别,你说你卖的是湖南普洱茶,这不是笑话吗?一句话,云南可以产黑茶,但就是其他省份无法产普洱茶,不服没办法。男人始终无法临盆分娩生孩子。除了产地,普洱茶的工艺也是独特的。它是绿茶吗?晒青毛茶、生茶、熟茶又该怎么说?说它是黑茶吗?发酵一说从何而始终,特别是生茶。说它是红茶吗?它偏偏是后发酵的。

理论的相互冲突矛盾,害死人。就拿发酵工艺而言,普洱茶的渥堆温度是多少,黑茶的渥堆温度是多少?对于普洱茶这样一个绞尽脑汁无法归类的品种,非要将它塞到黑茶的类别,这和让人认猿这门亲戚有何区别。当然,普洱茶和黑茶的区别远不止这些,普洱茶虽是后起之秀,但黑茶也总不能倚老卖老,永远将普洱茶压在五行山下做自己的孝子贤孙。普洱茶就是普洱茶,不愿以颜色命名,不愿以工艺行世,卓尔不群、遗世独立。很多权威专家大师,图自己爽快,让多少人找不着北,现在更是限制了行业的发展。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久,“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不也是近几十年才提出的新概念嘛?现在不也畅行天下,万方宾服嘛?普洱茶自己也千万别自己犯贱,老往黑茶绿茶身上蹭,带个黑纱不吉利,带个绿帽子更是脸上无光。别听一大堆的权威们忽悠来忽悠去,专家自己不能万寿无疆,普洱茶还要浩然长存呢!所以:普洱茶就是普洱茶,不要管什么鸟权威!

青岛市场出现造假苦丁茶专家教您辨别“真伪”


二十多岁的白领小王最近上火很严重,中医推荐她买点苦丁茶喝一喝败火,小王就买了一些回来泡着喝,但觉得这茶泡起来有点怪。同事跟她说,听说现在市场上有假的苦丁茶,小王心里一惊。该怎么辨别真假苦丁茶呢?

苦丁茶也有造假?

25日,小王说:“我前一段时间,没怎么喝水,又吃了很多辣椒,上火了。嘴里一直发干,长起了口疮。我去看了看中医,医生建议我买点苦丁茶喝,说是苦的东西可以败火。我就在路边摊上买了点苦丁茶,是那种大叶的,一根一根,看外面颜色很黑,不是很长,有碎渣,也不知道怎么选,就只买了一点点先尝尝。”喝了一段时间后,小王觉得这茶叶泡出来有点怪怪的。“茶还是比较苦的,但是泡出来感觉渣子很多,有的能沉下去,有的就漂起来。如果茶叶泡很久,就会在水里生出一种黑色的东西,跟墨汁滴入水里面似的。后来同事看到了,也觉得很奇怪,就跟我说,苦丁茶有的是用猪苦胆泡出来的大树叶,不知道你这个是不是?我一听心里就很害怕,剩下了一点苦丁茶也没喝,直接就扔了。想问一下,如何辨别苦丁茶真假啊?”

大都是从海南进的

听了小王的反映后,记者来到了位于李沧区三中附近的一家大型茶叶市场,了解了一下市场上的苦丁茶情况。

在这家市场里,卖苦丁茶的只有两家。记者来到其中一家店。他们家的苦丁茶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苦丁茶看上去色泽发亮,叶子很大,记者伸手抓了下,茶叶很干净,没什么残渣。这家店的老板介绍说:“青岛苦丁茶卖得很少,一个大市场里也就那么两三家。苦丁茶一般分大叶苦丁和小叶苦丁两种。大叶苦丁便宜,五块钱一两,小叶苦丁稍微贵点,十二块钱一两。但要说降火效果,还是大叶的好点。不论大小,都是先烘干,然后工人再用手搓起来的。”“那为什么小叶的还贵呢?”“小叶用的都是芽尖,大叶用的是叶。”“咱这边都是从哪进的货?”“海南。大叶是从海南,小叶是从广西。”老板说。“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假的吗?”“哪有,苦丁茶造假成本太高了吧,没必要!本来买的人就不多。”“那咱这里都卖给哪里啊?”“很多超市都是从这里进货。”

随后,记者又来到另一家店。他们家的大叶苦丁也是五块钱一两,但是小叶苦丁要贵一些,老板的说法跟上一家差不多,“青岛百分之八十的苦丁茶都是从海南进的,再有的是从四川或者广西,但量很少。”

如何辨别苦丁茶好坏

如何才能买到正宗的苦丁茶,选取的时候有没有辨别优劣的小诀窍?5月25日下午,记者联系了青岛农业大学茶学研究所的丁教授,他告诉记者:“苦丁分为两类,大叶苦丁和小叶苦丁,大叶苦丁属于大叶黄杨科,小叶苦丁属于木须科。其实严格说来,苦丁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茶叶,实际上是一种中药,具有清热败火,抗衰老,活血脉等功效。”

“有没有造假的现象,这我还真没碰到过,市民在买的时候,无非是通过看颜色闻味道辨别好坏,像是好的苦丁茶,包括茶叶,色泽黄绿明亮,看起来很清澈,很新鲜。闻味道就是闻闻它香不香,新不新,有没有清新之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造假手段面面观》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知识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