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韩禅祖庭”霞雾山古南庵附近的霞雾茶,远处为万寿亭、千佛塔。

晴明无争登霞峰,伸眉望极开心胸。太湖万顷白潋滟,洞庭两点青蒙茸。

立秋后三日,与好友“种茶人”结伴,再访湖州境内的“韩国临济宗祖庭”霞雾山(一名霞幕山)。

到了霞雾山,泊车,攀缘主峰。沿途,清荫繁茂,夏木翳如;耳畔,时闻蝉鸣;山峦之上,茶茗遍植。登临峰顶,极目南眺,绿雾红霞,群山巍峨,“清凉世界”莫干山、横岭、西湖顶隐约可辨。旋至霞峰之阴,但见白茶漫坡,更有嵯峨山岩突兀而出。抒怀北望,云霞复幕,千嶂涵青。

循霞幕古道,往灵塔高耸的东南峰。行经道口,突然,飞来一只梵黄色的蝴蝶,宛如通灵一般,萦绕左右。心念一动,难道,清明问茶邂逅的天湖“禅蝶”再现?那,岂非是元代石屋清珙禅师的化身?果然,这只神奇的蝴蝶且行且止、一路引领,直至千步之遥的万寿亭畔、千佛塔前。这,无疑是佛祖西来的“直指”呀!大为惊异之余,不由频频合十示礼。

金灵千佛塔矗立于山梁之上,旁边,有座新修的万寿亭。此处,视野开阔,水湄仙境一览无遗。山下,连绵群山间,怀抱着一湖碧莹,原来是霞幕山水库。东北侧山谷里,为石屋清珙结庵及天湖遗址,附近,还有历代高僧枉驾后的灵塔。西北山坞,则是“天湖三庵”南庵故地,即后建的“云林禅寺”。庙宇前,还有一泓“放生池”。700多年前,石屋清珙卓庵霞雾,曾吟唱道:“重崖之下,目对千山。一根返源,六处皆闲。白云飘飘,绿水潺潺。动静自忘,别是人间。”禅境空灵如此,使人顿生几分归隐之心。

沿来时之路,赴云林禅寺。这回,一双蝴蝶迎面而来,竟然一路护送至路口。今日奇遇,想必源自般若法缘,感叹。

步入云林寺,里面一片清寂。瓦檐上,蛛网高悬,一只蜻蜓被牢牢地粘住,已无法挣脱俗世的羁绊。土墙外,一竿翠竹斜伸而入,仿佛折服于梵颂呗吟。在屋角处,发现一只盛有清水的大石钵,“钟敲寒夜月,茶煮石池冰。”这是当年石屋禅师遗留的么?想问山僧讨杯茶喝,遇见一位老者,告知师父们在观音殿做法事,只得作罢。

商量偕隐谋非错,检点逃禅事亦难。从后山返回,不意与基隆坞茶场擦身而过,忆起昔日,曾结缘基隆坞白茶,颇感亲切。又经过一家小茶厂,瞥见“白云”、“月光潭”字样,不禁浮想联翩,多么富有禅情诗意的名字,是得自问道石屋的高丽僧白云么?

天湖水湛琉璃碧,霞雾山团锦嶂红。据说,霞雾最美惟金秋,届时,你我是否再度相约呢?

cy260.COm小编推荐

紫霞仙子和她的养生秘密


最近,朱茵好事不断,不仅马上要和黄贯中结婚,而且即将荣升为妈妈。曾被选为“男性眼中最令人心动的女人”的她,现在年过40,依然保养得当。朱茵透露,她的保养秘诀就是喝茶。她认为,喝茶能够让人越活越年轻,更重要的是,喝茶能够调理肠胃,帮助人体内排除毒素。而一些天然的花草茶不仅能够放松身心,还能很好的调理肠胃,帮助体内排除垃圾,促进自己的新陈代谢。她还建议,在喝茶的同时最好能够加强身体上的锻炼,每天按时做一些诸如俯卧撑之类的简单运动,也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养生方法。

朱茵爱喝茶。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提倡的传统养生方法。喝茶,让人心神宁静,在心浮气躁、快节奏的当今,这的确是一种有效缓解疲劳和压力的方式。女人如花,女性喝花茶,有助于容颜娇美。比如玫瑰花茶,枸杞子茶,红枣桂圆茶等、美容养颜、补铁养血、温经通络。另外,喝茶,还补充了大量的水分,女人是水做的,细嫩的皮肤离不开水分的补给。每天喝茶,摄入足够的水分,能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利于排除体内毒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喝茶虽好,但还要根据体质来选茶,你的体质寒凉,就不太适合喝绿茶;你的体质燥热,就不适合喝温热性质的茶,比如桂圆茶等。所以,喝茶还要注意茶的性味和宜忌。而孕妇选茶,最好咨询一下医生。普通人喝茶再加上运动,内外一起排毒,效果会更好。

岩山永:景迈山的普洱茶人


他隔着麻袋一摸,就知道里边的茶叶来自哪一座茶山。

别人也许不信,但我信。这片褐色的土地,经过世代的耕耘,一定能孕育出这样的民间高手。我说的这位茶人叫岩山永,四十九岁,傣族,现任云南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村主任。当地人把“岩”读作“艾”,据说,傣族的姓氏中岩姓居多。

为了寻访古茶园,也为了见见真正的茶人,我们翻山越岭来到景迈村。景迈古茶园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不进到大山里边,是根本看不到古茶园的,那些古茶树默默地在山里发芽、长叶。古茶园里,几百年的茶树与几十年树龄的高大乔木混在一起生长,茶树一般都不高,而那些比它们的年龄轻得多的参天大树,却要高出前辈好几倍。古茶园里也有近一两年种下的茶树苗,比筷子高不了多少。

有人向岩山永介绍说,这几位是北京来的,对古茶树颇感兴趣,要同他聊聊。他抬头打量了我一下说:“你们北京人,这几年喝普洱茶的好像越来越多了。在北京应该知道我们景迈村吧?”我说:“看过一些资料。”懂普洱茶的人,没有不知道景迈古茶园的,正如武林中的人,没有不知道少林寺的一样。不过,我知道,在这高山深谷中,不知还隐藏着多少类似岩山永一样的高人,如果要跟他们论道,我们必须脱下知识分子的伪装,踏踏实实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学上几年,才有资格和他们对话。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整日与茶山打交道的人,才能知晓隐藏在其中的秘密。那些茶,百花的芬芳聚集在每一片叶子上;那一阵阵逼人的茶气,在笋壳里隐而不发。它们与人沟通的愿望,似乎并不那么强烈。

景迈古茶树为单株乔木型,多数茶树上都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岩山永告诉我,原来这里没有茶树,是景迈的第一个首领带领部族的人在这里开辟了家园。首领临终前说:“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害死掉;留给你们金银财宝,担心你们会用完;只有给你们留下茶树,子孙后代才会取不完,用不尽。”历经千年沧桑岁月,一代又一代,景迈入辛勤劳作,使景迈的大山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茶树,一山连着一山,望不到尽头……专家考证: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古茶树数量最集中、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是古老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自明代以来,景迈生产的茶叶已是孟连十司敬献皇帝的贡品。作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产品远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古茶树从不施肥,也不喷施农药。寄生在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乩、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因此,“螃蟹脚”很早便成为景迈古茶的品牌标志。

岩山永家的白色楼房,是景迈村里最高的建筑,正面看是三层,背面看是五层,楼房依山傍谷而建。我们沿着山腰的街道走来,未进院落,我不禁乐了。原来,岩山永家的院门是自动电控门,电子显示屏上闪动着当天的日期和问候语——即便在大城市里一些气宇轩昂的机关,也鲜有这样现代化的院门呢。楼房的一层开的是“傣家餐馆”,而顶层开的是“傣家客栈”,共有20多张床位,常有行者和外国游客在此下榻。

在岩山永家宽敞的大厅里,四周堆放着的都是普洱茶,麻袋上面摞着麻袋,直至屋顶。有人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普洱茶价值不下百万。难怪岩山永的穿着都是名牌,“老爷车”的衬衫和西裤,“七匹狼”皮带,“鳄鱼”皮鞋。只是劳作的印记还在——衬衫上浸着汗渍,皮鞋上沾满了泥点点。

“这些年,普洱茶的价格涨得太快了。”岩山永随口报出这几年的茶价:“1997年,每公斤茶是3元,1998年8元,1999年16元;到了2000年每公斤茶是32元,2001年是45元,2002年是56元;2003年和2004年基本上不变,但也涨了点,每公斤85元,到了2005年已是150元,2006年是180元。2007年,最起码是300元一公斤了。”岩山永家共有70亩茶山,这几年的收益相当可观。

几个月前,他特意去昆明花60余万元买回一辆“三菱”越野车,他不会开,便雇人开回景迈村的。买车时,还有一段故事呢——车行老板见他是个拎着包包的农民,以为他要买农用车,便告诉他走错地方了。岩山永说,不买农用车,就买轿车。车行老板不屑地差人带他到低档车处随便看看,就想把他打发走了。哪知岩山永说:“我要看看你们这里最高档的轿车。”车行老板说:“最高档的轿车是‘三菱’,60多万元呢!”岩山永说:“带我去看看。”……来到豪华气派的“三菱”越野车前,岩山永的眼睛一亮:“就要它了。”当岩山永打开包包,把60余万元成捆的现金摊在车行老板面前时,车行老板惊得目瞪口呆。

岩山永学会了开车,偶尔开上车去城里转转,那种感觉好极了。华龙酒店是澜沧县城最高档的酒店,他进城一般都住那里,很多服务员都已经认识他了。他有三个孩子,都在城里读书,成绩不是太好,但岩山永并不在意。他认为识字多少不重要,算账算得利落就行。

我们在岩山永家品尝了两种茶,一种是熟茶,一种是,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青饼”。因为青饼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有人比喻说,青饼就像是素面朝天的少女,清纯而动人;而熟饼,也就是人工发酵后的茶,就像是已婚的少妇,脂粉气太重,有时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打扮后,你根本猜不出她的真实年龄。茶就是茶,但有时茶也如人呢。

品过茶后,我们站在岩山永家的楼顶平台向远处眺望,只见茶山深处,山影与村寨、古茶与房合、森林与人融为和谐的整体。在这里,森林与村庄没有明确的界线,人们就生活在茶林中,连空气中都飘散着茶叶的清香。

景迈山的普洱茶人:岩山永


他隔着麻袋一摸,就知道里边的茶叶来自哪一座茶山。

别人也许不信,但我信。这片褐色的土地,经过世代的耕耘,一定能孕育出这样的民间高手。我说的这位茶人叫岩山永,四十九岁,傣族,现任云南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村主任。当地人把“岩”读作“艾”,据说,傣族的姓氏中岩姓居多。

为了寻访古茶园,也为了见见真正的茶人,我们翻山越岭来到景迈村。景迈古茶园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如果不进到大山里边,是根本看不到古茶园的,那些古茶树默默地在山里发芽、长叶。古茶园里,几百年的茶树与几十年树龄的高大乔木混在一起生长,茶树一般都不高,而那些比它们的年龄轻得多的参天大树,却要高出前辈好几倍。古茶园里也有近一两年种下的茶树苗,比筷子高不了多少。

有人向岩山永介绍说,这几位是北京来的,对古茶树颇感兴趣,要同他聊聊。他抬头打量了我一下说:“你们北京人,这几年喝普洱茶的好像越来越多了。在北京应该知道我们景迈村吧?”我说:“看过一些资料。”懂普洱茶的人,没有不知道景迈古茶园的,正如武林中的人,没有不知道少林寺的一样。不过,我知道,在这高山深谷中,不知还隐藏着多少类似岩山永一样的高人,如果要跟他们论道,我们必须脱下知识分子的伪装,踏踏实实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学上几年,才有资格和他们对话。每一座茶山都有自己的性格,只有整日与茶山打交道的人,才能知晓隐藏在其中的秘密。那些茶,百花的芬芳聚集在每一片叶子上;那一阵阵逼人的茶气,在笋壳里隐而不发。它们与人沟通的愿望,似乎并不那么强烈。

景迈古茶树为单株乔木型,多数茶树上都长着“螃蟹脚”和多种寄生植物。岩山永告诉我,原来这里没有茶树,是景迈的第一个首领带领部族的人在这里开辟了家园。首领临终前说:“我给你们留下牛马,怕遇到灾害死掉;留给你们金银财宝,担心你们会用完;只有给你们留下茶树,子孙后代才会取不完,用不尽。”历经千年沧桑岁月,一代又一代,景迈入辛勤劳作,使景迈的大山长出了满山遍野的茶树,一山连着一山,望不到尽头……专家考证: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古茶树数量最集中、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是古老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地之一。自明代以来,景迈生产的茶叶已是孟连十司敬献皇帝的贡品。作为普洱茶的重要产区,产品远销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

古茶树从不施肥,也不喷施农药。寄生在古茶树上的一种派生植物“螃蟹脚”,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既能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也可治疗内分泌紊乩、心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清热、解毒、健胃、助消化之功效。因此,“螃蟹脚”很早便成为景迈古茶的品牌标志。

岩山永家的白色楼房,是景迈村里最高的建筑,正面看是三层,背面看是五层,楼房依山傍谷而建。我们沿着山腰的街道走来,未进院落,我不禁乐了。原来,岩山永家的院门是自动电控门,电子显示屏上闪动着当天的日期和问候语——即便在大城市里一些气宇轩昂的机关,也鲜有这样现代化的院门呢。楼房的一层开的是“傣家餐馆”,而顶层开的是“傣家客栈”,共有20多张床位,常有行者和外国游客在此下榻。

在岩山永家宽敞的大厅里,四周堆放着的都是普洱茶,麻袋上面摞着麻袋,直至屋顶。有人粗粗估算了一下,这些普洱茶价值不下百万。难怪岩山永的穿着都是名牌,“老爷车”的衬衫和西裤,“七匹狼”皮带,“鳄鱼”皮鞋。只是劳作的印记还在——衬衫上浸着汗渍,皮鞋上沾满了泥点点。

“这些年,普洱茶的价格涨得太快了。”岩山永随口报出这几年的茶价:“1997年,每公斤茶是3元,1998年8元,1999年16元;到了2000年每公斤茶是32元,2001年是45元,2002年是56元;2003年和2004年基本上不变,但也涨了点,每公斤85元,到了2005年已是150元,2006年是180元。2007年,最起码是300元一公斤了。”岩山永家共有70亩茶山,这几年的收益相当可观。

几个月前,他特意去昆明花60余万元买回一辆“三菱”越野车,他不会开,便雇人开回景迈村的。买车时,还有一段故事呢——车行老板见他是个拎着包包的农民,以为他要买农用车,便告诉他走错地方了。岩山永说,不买农用车,就买轿车。车行老板不屑地差人带他到低档车处随便看看,就想把他打发走了。哪知岩山永说:“我要看看你们这里最高档的轿车。”车行老板说:“最高档的轿车是‘三菱’,60多万元呢!”岩山永说:“带我去看看。”……来到豪华气派的“三菱”越野车前,岩山永的眼睛一亮:“就要它了。”当岩山永打开包包,把60余万元成捆的现金摊在车行老板面前时,车行老板惊得目瞪口呆。

岩山永学会了开车,偶尔开上车去城里转转,那种感觉好极了。华龙酒店是澜沧县城最高档的酒店,他进城一般都住那里,很多服务员都已经认识他了。他有三个孩子,都在城里读书,成绩不是太好,但岩山永并不在意。他认为识字多少不重要,算账算得利落就行。

我们在岩山永家品尝了两种茶,一种是熟茶,一种是,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青饼”。因为青饼是自然的,原生态的。有人比喻说,青饼就像是素面朝天的少女,清纯而动人;而熟饼,也就是人工发酵后的茶,就像是已婚的少妇,脂粉气太重,有时经过一番处心积虑的打扮后,你根本猜不出她的真实年龄。茶就是茶,但有时茶也如人呢。

品过茶后,我们站在岩山永家的楼顶平台向远处眺望,只见茶山深处,山影与村寨、古茶与房合、森林与人融为和谐的整体。在这里,森林与村庄没有明确的界线,人们就生活在茶林中,连空气中都飘散着茶叶的清香。文/李青松

“阿里山”上茶飘香


山道一路盘旋攀高,中巴车后座的行李开始往下掉,去往福建漳平市永福镇的路进入“攻坚阶段”。头晕目眩中,仿佛看到山石上有“阿里山”字样,以为是错觉。

“你们没看错,永福确有”大陆阿里山“之称。”同行的福建省农业厅海峡两岸农业合作处副处长郑钱华说。

四面环山,中为盆地。海拔近800米的永福盛产杜鹃,是着名的“杜鹃花之乡”。怎么又和阿里山扯上关系呢?

来自台湾南投县的台品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东庆介绍说,“1996年,我跑了东南亚好多地方,想找个地方种茶叶。最后来到永福,发现这里的土壤气候条件和台湾阿里山等茶产区很相似,当地老百姓以种花和反季节蔬菜为主,没有工业污染,很适合台湾高山茶生长。”谢东庆于是在这里驻足,包下了山地开始种茶,如今他的高山茶场规模已达1200多亩。

“现在采茶工人不好找啊!”谢东庆说起了他的“烦恼”。他在永福种植台湾高山茶成功后,口口相传,追随者众,目前永福台湾高山茶企业已达46家,年产值超4.5亿元,再加上从事花卉、水果产业的台资企业,常住台商达480多人,永福镇成为台商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乡镇。用工需求大,采茶季节80元一天的工钱都难请到人,和当年自己“一家独大”的时候没法比。谢东庆嘴上抱怨,脸上却洋溢着身为“先驱者”的自豪。

“台湾农民兄弟的春天在这里!”谢东庆深有感触。台商在这里创业的这些年,漳平市政府对道路、节水喷灌等配套设施投入很大,政府有关部门对台商实行“保姆式服务”,国家不断推出强台惠台政策。2008年,农业部、国台办批准设立漳平永福台湾农民创业园,这里已成为两岸合作最大的高山乌龙茶生产基地和台湾茶产业在岛外投资最集中的区域。

“如果通往永福的路能上个等级就好了。”这是永福台商现阶段最大的心愿。谢东庆说,当年刚到永福时,还都是土路。这几年交通条件改善了很多,土路变成了省道。但是到厦门仍须近3小时,到漳平市所属的龙岩市也要一个半小时,且山路岖崎蜿蜒。如果能把省道变成国道,打一个隧道,30分钟就可到龙岩,永福发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闽北“喊山”茶俗


闽北茶文化中非常的重视茶风俗和茶礼仪。在古时候古人就把茶看的非常的重要,当初有柴米油盐酱醋茶值说,在闽北就有着名的“喊山”等仪式之一。

“喊山”仪式源于武夷山的民间祭茶神,元代御茶园将之演绎为开山仪式。元至顺二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在通仙井之畔建筑一个高五尺的高台,称为“喊山台”,山上建喊山寺,供奉茶神。每年惊蛰,御茶园和当地官员、场工,登临喊山台,供祭茶神,顶礼膜拜,宣读祭文,后率众人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以表对茶敬意,祝茶叶丰收,茶事顺利。仪式中,通仙井的井水会慢慢上溢,甚为奇异。茶农因此称通仙井的井水为“呼来泉”。

“喊山”仪式在闽北茶习俗茶礼仪中具有其独特性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然而归根结底,这一茶事活动应与当地人的生产、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闽北人漫长的茶事活动中,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影响与日俱增,茶文化元素也渐渐融入了生活。在古代,通讯、交通不发达,为了获得更多信息,人们闲来无事,常常聚在一起品茶聊天。烹煮茶汤,捧上小碟,配以花生、瓜子、板栗等零食,对街头巷尾之事或评议言行,或评头论足。这说明,茶在融入人们生活的过程中,产生了沟通信息、联络感情的作用。同时,这一作用还表现在人们的习惯用语上。比如,张三对李四说“请你到我家来喝茶吧”,目的是邀请李四到其家里做客,做客的内容包括说话聊天、联络感情等,而不仅是喝茶而已。

武夷山饮茶习俗


我国的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茶习俗伴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各呈风采。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有的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A、敬茶:在武夷山的农村较为普遍的茶俗便是“客来敬茶”,“一杯香茗暂留客”,表达了武夷山人对客人的问候和敬意。客来敬茶,以茶会友体现武夷山人重情好客的美德和传统礼节。

宋代以来,武夷山民间流传着“客至莫嫌茶当酒”的风俗,大抵客至,寒暄问候,邀请入座,主人的家属,立即洗涤壶盏,升火烹茶,冲沏茶水,敬上一杯香茶。主人讲究“端、斟、请”;客人则留意“接、饮、端”的举动,主人以左手托杯底,右拇指、食指和中指扶住杯身,躬着茶,微笑地说:“请用茶”。饮茶人宜双手接杯,道声谢谢,端杯细啜,赞主人茶叶佳、好,一道茶后,寒暄叙话,主人复斟茶,饮毕不能将余渣倾倒,主人要待客人告别后方可清理、洗涤茶具。

B、擂茶:武夷山有的村流行着一种“喝擂茶”的习俗。擂茶是农家招待客人必备的饮料,其原料一般只用茶叶、大米、桔皮擂制。讲究的还放入适量的中药菌陈、甘草、川芎、肉桂等。喝起来特别香甜,是一种可口的饮料,特别是在炎夏,具有清凉解暑的功效。在喝擂茶的同时,还备有佐茶的食品,如花生、瓜子、炒黄豆、爆米花、笋干、南瓜干、咸菜等,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敬茶时擂茶碗内溢出的阵阵酥香、甘香、茶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肺实在令人心驰神往,是待客的佳品。

所以说茶文化不仅仅是当代人的,更是一代代的传承/我们更需要将其发扬光大。

中国茶俗文化底蕴厚重,茶俗文化独树一帜,在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中国民间茶俗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底蕴,焕发出无穷的生命力。

径山禅茶文化


至今有1265年历史的径山,文化底蕴丰厚,自然风光优美,禅茶文化博大精深,是唐代茶圣陆羽着《茶经》之地,日本临济宗和日本茶道之源。径山镇是浙江省茶叶之乡,径山茶是浙江省十大名茶之一。北苕溪担负着千余年来径山禅茶文化传承、弘扬光大。

公元742年,唐朝天宝元年,国一大觉禅师法钦泛舟过太湖逆流而上东苕溪,经中苕溪往北苕溪。其师以“乘流而行,遇径即止”八字相嘱,法钦禅师便在径山结茅而居,远近乡邻送粮米油盐,从禅之士助资建庵。从此,人迹罕至的径山,门庭若市,名震天下。

开山建寺27年,唐朝大历四年代宗皇帝赐名“径山禅寺”。于是,径山禅寺香火不断,高僧大德辈出。径山寺从开山建寺到解放前传灯100余代。

径山自建寺以来,历受官方佑护。自唐太宗皇帝赐名“径山禅寺”后,径山禅寺被列为皇家官寺。盛时,梵宫林立,下院罗布,佛像万尊,僧众三千,香客云集,游人满山,香烟飘渺如青霓,诵经声浪冲云天。南宋时列为江南“五山十刹”之首,誉满东南亚。清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赐名“香云禅寺”。今用名“万寿禅寺”。

径山因山而名,因佛而盛,蔚为佛国胜地,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钱缪、徽宗、高宗、孝宗、康熙五位皇帝幸游径山。白居易、苏轼、苏辙、范仲淹、陆游、龚自珍、徐渭等曾一次或多次游览径山,留下唐诗宋词200余首,仅苏东坡一人就作诗12首之多。

径山是刊刻《大藏经》之地,世称《径山藏》。《径山藏》刊刻历时128年,版数达16万片,6000余卷。刻版藏于下院接待寺化城寺。她标志着余杭在民间刊刻事业上的重大成就,也是我国出版史上的一大盛举。赵朴初称其是“人类文化史极为罕见的巍峨丰碑,凝聚了中国世代的聪明智能和辛勤劳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精神和伟大气魄。这是我们引以自豪的无价的精神宝藏”。

径山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条重要纽带。径山寺成为江南“五山十刹”之冠,名望本高,日本佛教界人士慕名纷纷前来径山参谒求学,南宋到明,日本前来中国参究佛学求法的僧人达433人,其中不少得法于径山,宋、元时期,中国赴日弘教的僧人有27人,其中8人属径山弟子。从径山传到日本的临济宗,成为当今日本佛教界三大派之一。日本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嗣法回国,从径山带回《禅苑清规》一书,使径山的茶宴演变成日本的茶道。

径山是唐代茶圣陆羽着《茶经》之地。双溪岸边的陆羽泉文化主题公园,是当年茶圣陆羽隐居着经的地方。一部《茶经》,千秋传颂,奉为茶坛经典,誉为茶叶百科全书,是中国古典文化巨着。

径山禅茶文化薪火传承。径山茶与山齐名,是余杭传统的历史名茶,唐宋时已久负盛名,历以“崇尚自然,追求真绿、真香、真色、真味”着称,已获浙江省十大名茶,产品远销日、美、欧盟等国家及京、津、杭等城市。

径山禅茶文化像山涧叮咚的泉水,沿着苕溪向东流去,流向远方。

信阳毛尖五山二潭


信阳毛尖,亦称“豫毛峰”。因条索细圆、紧直有锋芒,又产于河南信阳,故取名“信阳毛尖”。

它产于河南信阳镜内的大别山区。冲泡三四次尚有较浓的熟果香。

信阳毛尖素以叶嫩、汤明、清香、味醇而远近驰名。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荣获优质奖章和奖状。1958年,在全国名茶鉴定会上,被评为十大名茶之一。

信阳毛尖的主要产地在信阳西部山区,这里有“五山二潭”之称,即车云山、震雷山、集云山、云雾山、天云山及黑龙漂和白龙潭。其中尤以车云山出产的茶叶品质最佳。其芽叶细嫩有峰梢,精制后紧细有尖,并有白毫,所以叫毛尖,又因产地在信阳,故名“信阳毛尖”。这一带群山逶迤,奇峰高耸,溪流遍布,常年云遮雾障,土层深厚肥沃,湿度很大。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便于茶树吸收各种养分,并形成了信阳毛尖茶芽肥壮、柔软细嫩、叶质不易老硬的特色。

信阳毛尖色绿光润,白毫显露而有锋芒;汤色清绿、芽叶鲜嫩,香气清远,滋味醇厚,饮后回甘生津,略有栗子香味,冲泡四至五次,茶味仍然浓郁。

据古籍记载,早在1500多年以前,信阳一带就已生产名茶。唐代时,信阳毛尖已成为当供奉朝廷的贡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8世纪全国有8大茶区,其中淮南茶区就包括皖北和豫南。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盛赞“淮南茶,信阳第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清秋,逃禅霞雾山》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