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杜国楹

小罐茶创始人

大家好。

茶对中国人来讲,是一个非常司空见惯的东西。但是究其细节,要说非常了解茶,我想很多人又变得非常不自信。我们团队在过去的五年当中,几乎走遍了中国茶叶的所有核心产区,对茶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认识。接下来时间,我想跟大家分享三个部分:茶中国茶小罐茶

茶是什么?一种饮料。它还应该是什么?中国茶。中国茶今天的问题是什么?我将通过小罐茶整体的设计思维,给大家分享「茶是什么」。

这是我们中国的十大名茶,可能它的形状大家都有印象。

这是不同的茶它的茶汤,实际上它的深浅差异也是很大的。

我记得我第一次上茶山的时候,一直以为红茶长在红茶树上、普洱茶长在普洱茶树上、绿茶长在绿茶树上……事实上,树本身的差异并不大,在深加工之前它们都是绿色的叶子,当然不同的茶也有不同的健康功效。

茶是什么

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时间长河当中,这一片叶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不同的原因变成了不同的茶。最重要的是,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那么茶是如何被发现的?红茶

在福建的桐木关地区,因为战争的原因,当时的绿茶做好之后没有来得及打理,回来之后发现原来绿茶变成了今天所谓的红茶的原形,舍不得丢掉,尝试用火烘焙一下,结果喝起来味道也不错,便成了的红茶。乌龙茶

摇青工艺是如何被发现的呢?是因为采茶工过去采茶时都背一个竹篓,在山上下山、来回晃动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特殊的香气,这就是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同样是意外的发现。普洱茶

普洱茶在历史上就是绿茶饼子,为了进藏区和牧区时方便运输,将绿茶压成茶饼。但在运输和后期储藏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于是就有了今天的年份茶、熟茶。

所以,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

同时,茶也是生活方式的记录。

大家都知道日本人喝抹茶,这是我们唐宋时期传到日本的喝法,中国人今天的冲泡方式是明代开始的。最早茶是煮的,就像煮蔬菜粥一样,可以加盐、调料、米煮着喝。我们今天的冲泡方式,在历史上过去几千年当中,也不断的地在发生变化。如今全球有几种比较重要的尝法:英式的下午茶、日本的抹茶道、中国的功夫茶,这是几大流派。

最后,我们说茶也是健康的「毒品」。

大家可以看到,烟酒茶都来自于植物:烟是叶子,酒是果实的深加工产品,茶也是叶子。那么他们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嗜好品。喝了上瘾,喝了好的回不来,成瘾性非常强。所以说我们说,茶是一片神奇的树叶,茶是意外的发现,茶也是我们生活方式的记录,茶也是健康的毒品。

第2页/(共4页)

中国茶的问题是什么

在中国茶行业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七万茶企不敌一个立顿。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国茶叶这个品类、这个市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说常识问题,老百姓一般提起茶的时候,除了口粮茶、非常低端的茶之外,在老百姓的脑中没有清晰的价格认知,企业没有强势的产品品牌,投资者、整个金融行业、整个资本,跟茶行业接触几乎是零。

那么,茶在中国年轻人心目当中是什么?

第一个就是土,喝茶这事太low了。第二个在办公室里,80后、90后谁端个茶杯进办公室了,就觉得这人老了。一说喝茶这件事都望而却步,为什么?啰嗦、太「事儿」,还有茶价格是晕的,当然天价茶也是层出不穷。

关于品牌认知问题,我们说西湖龙井,西湖是谁的?西湖是浙江的。龙井是谁的?龙井是浙江省政府的。都是产品品牌和品类品牌,没有真正的企业,没有强势的产品品牌。云南的普洱、武夷山的大红袍、安西的铁观音都不是产品品牌,而是品类品牌和产地品牌。

中国茶行业目前是360亿的市场,但这个行业的前一百名不足市场份额的10%,还处于一个极度分散的状态。

在我们眼里,怎么看这个茶?

在中国人的生活当中,有三个茶:柴米油盐酱醋茶、烟酒茶、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三个茶是不同的,最底下这个(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农产品的茶,中间(烟酒茶)是消费品的茶,再上面这个(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化的茶。事实上,从市场和品牌的角度来看,可能消费品的茶更像品牌茶,而农产品的茶是大宗茶,文化的茶变成了发烧友级的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但是大多数人并不太懂茶。那么我们反过来讲,消费者没有义务去了解茶,品牌应该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告诉消费者真相。为什么大多数人又不太懂呢?因为八十年代之前,中国的茶叶是计划经济,跟今天的香烟一样是受管制的,国家统购统销。但是开放三十年之后,我们觉得它还停留在一个比较农产品的思维,缺乏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的充分洗礼。集约化主要是上游的种植,标准化是中间的加工端,品牌化是在下游的商业端。

第3页/(共4页)

小罐茶的设计思维

小罐茶想做的是一个现代派的中国茶,它的整个设计思维和传统茶有什么区别呢?

所有茶叶的消费,无非不过这三个场景:买、喝、送。「没有标准」是买的时候最大的困惑。到了茶城和茶叶市场,你不知道五百的、五千的、五万的哪个性价比更高,也不知道哪个更适合自己。喝的时候还是比较复杂,送的时候最大的困惑时「没有价格」,当你对礼品做品牌选择的时候,它们大多数都有清晰的价格标签,但茶在这方面是比较弱的。针对这三个问题,我们从产品的设计开始解决。

我们中国人在泡茶的时候,常常手抓一把往杯子里放,这是一个很不卫生、不讲究的行为,但大家都司空见惯了。我们试图去创造一个更好的包装方式,便携、卫生的同时更易于保存。经过一年的反复实验后,我们将每罐撕开的力量固定在18个牛顿,拉力、开启力都恰到好处。

过去最大的困惑是茶叶成本,到底如何鉴别茶?大概跑了四年之后,我总结了判断茶的三个要素:第一,产地的稀缺性。今天云南普洱的老班章炒得很火,老班章那个村制的一定是贵的,隔壁村的就便宜很多。第二,采摘的标准。是一芽一叶还是一芽两叶,芽和叶的齐整程度对成本的影响也非常之大。同样的农民、土地、管理和采摘,产量不同茶叶的成本差距达到几倍。第三,工艺的复杂程度。绿茶的传统制作技艺是相对简单的,经过几个的炒制过程就可以,但是乌龙茶后期的焙火工艺就非常复杂了。我们五月份做完茶,到九月份才能上市。因为每个月要焙一次火,焙完火要进仓退火,这样反复三、四次才可以上市,工艺不同,成本也会发生变化。

拿这三个标准去审视任何一种茶,对成本基本就可以作出快速的判断。

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更多的选择就是没有选择,我们希望通过统一的标准简化消费者的认知。我本来就不懂茶,茶叶店琳琅满目几百个选择,我们怎么去选?小罐茶只有一个选择,你去挑喝什么种类的茶就好,重量、品级、价格都是一样的。我们用统一的小罐、重量、品级、大师和价格,让消费者的选择变得简单。传统的茶,可能是把简单的茶复杂化,它要利用信息不对称去赚钱。但是小罐茶是要用专业的能力,把复杂的茶简单地呈现给消费者。

第4页/(共4页)

我们对于茶叶产品,要做的是标准化的设计,让用户的认知变得简单。那么对于茶具的产品,我们做的则是生活化设计,希望适应不同的消费场景。所以,我们刚才讲这个中国茶是意外的发现,但是小罐茶它一定不是意外,都是用心的设计。

如果今天中国的年轻人都不接受中国茶,西方世界如何能够喝上中国茶?我们必须把茶变得现代起来、年轻起来,跟现代的生活场景做充分的结合。这样,我们的80后、90后、00后年轻群体都能喝上一杯喜欢的中国茶,中国茶走向世界的机会就来了。

设计思维是创新的驱动

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我们的愿景,是要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世界。

做好设计和创新,真的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如果一个让用户使用起来非常复杂的产品,一定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简单所造成的。产品背后的复杂,才能够让用户真正的变简单,把用户的体验做好。而产品背后的复杂需要公司、工程师、设计师,以及所有相关的专业人员一起努力,所有的困难解决好,呈现给消费者那一刻,让他们的感受是愉悦的。

最后一点,我想讲讲狭义的设计思维与广义的设计思维。

在一个商业的世界里,除了产品需要设计之外,营销模式、产业链模式也需要设计,只是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在不同的垂直方向上去表达。我们过去对于设计思维的理解,可能在专业的方向上偏垂直了些。那么,在商业世界应用的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得更宽。

我曾经认真读过原研哉那本《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读完之后,我当时就记住了一句话:设计为需求服务。我想设计是为需求而生,设计将不断的改变这个世界。我个人的体验,设计将与科技一样重要。在接下来的三十年,中国商业世界的推动力量当中,设计也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力量。

谢谢大家。

你在选茶、喝茶时,碰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编辑丨栗子

文字丨漫倩、方芳

校对丨其奇、LUSEN

扩展阅读

西坪泰山楼:见证铁观音走向世界


泰山楼,位于安溪县西坪镇南岩村,是该村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享誉海内外的梅记茶行发祥地,因此又称“梅记土楼”,始建于1892年,历时十年落成,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安溪铁观音走向世界的历史见证。日前,泰山楼被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楼房建筑别具一格

泰山楼为石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依山而筑,且采用外环廊式设计,别具一格。

走进楼内一看,主楼及护厝外墙全部用花岗岩浆砌,内墙体为土木结构,天井则全部用石板铺成。上厅和下厅屋架均为斗拱结构,雕刻各种动物、人物和花草,雕工精细,形象逼真。二楼面向天井那面安装有18个窗,34片窗户均为精雕细刻的柳丝条或梅花状结构。

整座建筑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二楼房间与外墙体之间增设一条走廊。外墙体四面各设四个喇叭形(内宽外窄)洞孔,用于观察外面动静及防御性射击,易守难攻。据护楼老人王志森介绍,清末民初,安溪匪患不断,逢匪患发生,独特的建构也使得泰山楼成为族人避难的场所。

名人对联寓意深刻

除了独特的构型外,泰山楼最引人注目的当属主楼大门上镶嵌着的一方石匾,楷书阴刻“泰山楼”三个大字,右侧小楷阴刻“大清光绪甲辰年造”,左侧小楷阴刻“仲春林心存书”。

林心存系安溪人,清末泉州市举人,是当时泉州有名的大书法家,其书法以刚劲雄伟著称。当年曾到西坪南岩村讲学,适逢泰山楼兴建,见其建筑独特,欣然提笔为楼书写“泰山楼”三字及几副对联,字迹清晰,至今仍保存完整。

大门有对联为:“泰运亨嘉沐先人德泽,山川秀丽瞻后起书香”,正上方还有两副对联,分别是:“泰运云霞呈瑞色”、“山居风月畅幽情”,“萏峰如笑,永对高楼”、“槐荫敷荣,无忘世泽”。

据王志森介绍,这三副对联寓意深刻。比如泰山楼两侧上方墙上的对联,左边对联写景,即站在泰山楼门口,可远眺西坪境内最高山峰菡萏山(海拔1265米);右边对联写育人,即教育后人,缅怀先祖功德,饮水思源。

茶叶对外贸易物证

泰山楼主人王三言,生于1836年,系南岩村茶农。据史料记载,王三言的父亲王源臣是当时乌龙茶制作的行家里手,王三言从小就跟随父亲种茶做茶,而后师承家传,他也成为乌龙茶制作的一方行家。

35岁那年,王三言把自己生产的乌龙茶挑运到漳州、潮州销售,而后转向厦门。因其茶叶品质优异,销售良好,掘到第一桶金。于是,1876年,他就在厦门开设梅记茶行,批零兼营,销售业务逐渐扩大。到了清末民初,梅记茶行成为内安溪人经营的最大茶行。

据王志森介绍,王三言经营茶叶时坚持亦商亦农,在厦门开设茶行的同时,仍在安溪种茶做茶。为打造自己的品牌,王三言把铁观音大箱包装改为小包装,茶包封口贴上印刷的王三言黑白头像,以防假冒;为了扩大经营规模,1906年,王三言派儿子王金玉到台北市创办泰山茶行,孙子王炳炎到印度尼西亚巴城开设梅记茶行,他也成为安溪乌龙茶开拓海外市场的开路先锋。

王三言去世后,其后裔仍以泰山楼作为根据地继续拓展海外茶叶市场,如在新加坡有王光南创办的南美茶行,在印尼有王炳文创办的梅记茶行等。如今,旅居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的王三言后裔已超过200人,泰山楼成为铁观音对外贸易的重要见证,也是联系海外乡亲的桥梁。

湖南省第人大代表汤宇:带领“茶业湘军”走向世界


1964年8月,汤宇出生在长沙县金井镇脱甲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高中毕业后,他拜师学艺,选择了当时比较时髦的木匠行业,凭借自己的手艺和汗水,积累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桶金”。

“茶业湘军”走向世界

百里茶廊美景如画、炒茶科技全国一流……汤宇现在是湖南湘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公司在中国茶业行业中排名第六位。汤宇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国人喝上放心茶、科技茶、品质茶,打造一支优秀的茶业湘军。“让我们的湘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五个子公司、四大产业协同发展的农业产业集团,自有茶园面积45000亩,基地辐射至长沙、浏阳、汨罗、平江4县12个乡镇的11个村,带动基地辐射区近6万农户增收致富……这些年,湘丰集团所获荣誉不计其数,产业更是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十多年前,这里还只是一个濒临破产的乡办小茶厂。

汤宇虽然不是高等学府出来的毕业生,但农民家庭里出生、成长的他,始终牵挂着农业的发展。他干过木匠,也开过饲料厂,用自己的汗水和坚持赚取了“第一桶金”。在原乡办的脱甲茶厂由于茶树老化、品种淘汰、设备陈旧等原因濒临倒闭时,他毅然承包了茶厂。在他的领导下,湘丰集团目前涉及了从茶苗繁育到茶业种植、加工、销售,以及茶业旅游、会所、培训、卖场等产业的产业链标杆企业。

“发家不忘地方父老乡亲,致富不忘残疾人困难户,厂兴不忘扶贫助弱。”对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汤宇也是满腔热情。

“发家不忘地方父老乡亲,致富不忘残疾人困难户,厂兴不忘扶贫助弱。”对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汤宇也是满腔热情。

乡亲称他“最贴心的人”

“发家不忘地方父老乡亲,致富不忘残疾人困难户,厂兴不忘扶贫助弱。”对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汤宇也是满腔热情。街道修缮缺钱,他立刻自掏腰包;职工家庭困难,他知道后更是第一时间伸出援手……2002年开始,汤宇每年都拿出10多万元对贫困家庭学生给予资助,让他们像同龄孩子一样,能够充分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公司还专门成立了助残扶贫领导小组,把助残扶贫列为企业工作任务之一,并使之制度化,为建设残疾人康复扶贫基地、优先残疾人就业上岗、优先残疾人晋升工资等还出台了奖励办法,凡主动与残疾人合作开发种茶种红薯者,均可获得奖励。2002年至2014年,公司共为260余名残疾人和困难户提供资金和物资130多万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汤宇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认可,多次获得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和青年农民企业家的殊荣,并被评为长沙市第二届长沙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同时他还是湖南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担任长沙县茶业协会副会长、县工商联执委等多个社会职务,中国科学院聘请他为客座高级工程师,乡亲们都称他为“最贴心的人”。

龚威是湘丰集团董事长助理,也是汤宇的“贴身管家”。在他眼里,汤宇不像老板,反而更像朋友。“这些年,他扎扎实实的用劳动带动村民致富,不仅肩负着企业发展的重担,也承担着社会责任。他没有架子,和百姓员工都走得很近,也很愿意倾听民声,解决他们的困难。”

决不能当“挂牌代表”

“企业要发展,员工、农民更要增收。”对汤宇来说,发展农村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基层组织的任务。一直以来,他始终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利益作为履职出发点,用实际、失效回报人民的期待。

“当代表就要称职,决不能当挂牌代表。”自当选湖南省人大代表以来,汤宇始终牢记全心为民的宗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企业党员,汤宇要求自己,不仅要“带头”,还要“带好头”。

在湘丰集团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湘丰集团1800多名员工中,80%是周边乡镇的农民,10多年来累计发放职工工资1.5亿元,仅职工工资一项年人均收入达20000元以上。不仅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本地农民打开了一条就业、创业之路。“订单农户”、“全程科技服务”……越来越多的农民变成了种植能手,湘丰经验也传遍了四方。

做大做强高附加值的农业主导产业、培育高效益的农业经营主体、培养高效率的农业经营服务体系、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基础设施……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无时不在思考着湖南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并积极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献言建策。作为一名农民企业家,汤宇立足农村,探索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现在,湘丰茶业的产品已经销往了世界27个国家,“茶业湘军”也真正走出国门,走向了世界。

“人大代表的职务,给了我更多接触人民群众的机会,为我提供了为人民服务的平台,也激发了我的使命感。”汤宇说,今后他也将继续发挥人大代表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力献策。

中国茶文化与世界


茶味香馥甘醇,意境悠远,象征中庸和平,在今天这个文明与文明互动的世界里,人类需要对话交流,茶是对话交流最好的中介。这说明,茶及其所包含的茶文化精神已经被世界认同,并成为国与国之间交往的纽带。有感于“世界茶文明之旅”活动的重大意义,世界茶文明之旅的消息自今年2月份向社会公布以来,在业界引起了巨大反响。世界茶文明之旅是20世纪以来世界茶业历史上一次范围最大、影响最广的中国茶文化的推广活动,此次活动必将对中国茶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一名茶文化工作者,对于重走草原茶路的世界茶文明之旅活动,感到既欣喜又振奋。

长期以来,国人以中国为茶的故乡、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世界茶文明的缔结者引以为傲。而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清代以来特别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茶开始陨落,中国茶文化变得落寞了,而我们的邻国日本,在唐代将中国茶叶引进,后融合日本文化发展成为日本茶道。日本人民非常重视对茶道的推广,日本茶道的重要流派里千家就在中国的一些省会城市长期驻会进行日本茶道的宣传,在国际上的许多重要场合,日本始终不会忘记对茶道的宣传,以至于有些人误认为日本才是茶文化的发源地。而中国呢?在国际市场上,出现了中国茶叶行业的“一、二、三、四”现象,而我们的竞争对手英国“立顿”红茶却创造着“四、三、二、一”的奇迹,中国茶叶出口平均价格每公斤还不到2美元。在世界人民眼睛里,中国茶是低档的、是原料茶,这一切的误会都缘于对中国茶缺乏了解。

事实上,中国是世界上茶叶种类最丰富、茶叶品质最优异的国家。中国茶叶拥有绿、青、白、红、黄、黑六大类1000余个品种,其中,白茶、黄茶、黑茶为中国特有茶类,而中国绿茶的品质在国际上更是首屈一指。很多到中国来的外国客人喝到真正的中国茶后,他们往往会发出由衷地赞叹。中国茶拥有悠久的历史,每一种茶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西湖龙井,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四次驾临并亲自采摘;碧螺春,康熙皇帝非常喜爱它的香气和韵味,并为其更名;君山银针,红楼梦中妙玉用隔年梅花上的积雪冲泡的“老君眉”;每一种茶都有着优美的传说,这些美妙的故事都着深深地吸引着世界人民,吸引着他们了解中国茶的历史文化。世界茶文明之旅组委会将携带着这些代表中国真正水平的茶叶到世界各地去推广,掀开中国茶叶的朦胧面纱,展示给世界人民一个真实的中国茶和中国茶的历史文化。

世界茶文明之旅带去的还不仅仅是丰富多彩的茶产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对中国茶文化精神的传播。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以茶为载体的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从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实践来看,就昭示了茶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的饮品。中国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清、静、雅、和,一个“和“字,道出了世界和谐相处、和谐共进,茶文化是和谐精神的体现。就在不久前,胡锦涛主席在出席“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开幕式上,欣赏过中、日两国精彩的茶艺和茶道表演后,以一个真挚的“和”字道出了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的异曲同工,他提出的“以茶为缘、以和为贵”,是对茶文化精神的充分肯定。2002年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上,马来西亚首相马哈蒂尔的献词说:“如果有什么东西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话,那便是茶。茶,已经不再是一片简单的叶子、一类植物,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一种和谐精神的代表。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中国历史上,经草原茶路、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海上茶路等商路,茶叶走向了世界,并成为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亿人饮用的重要饮品。此次世界茶文明之旅将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让世界人民重新认识中国茶,认识中国茶文化,架起一座中外人民交流与沟通的桥梁。我们相信,经过四年茶叶之路重走的完成,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地位必将得到提升,中国茶经济也将腾飞。

吴疆:小罐茶,成也大师,败也大师


小罐茶广告引发争议事件,今日继续在网络发酵。

人民日报、财经网、央广网等主流媒体相继介入,人民日报评论:

““大师作而不是大师做”,文字游戏掩盖了几多“机巧”。有一种营销叫模糊概念,有一种标榜叫拉大旗作虎皮。是否涉嫌虚假宣传,难有定论,不妨交给监管部门。无论做人还是做事,当铭记:少作,多做。”

据“新京报”发布采访视频及录音,小罐茶大师邹炳良之女接受采访时称:

“中国人扣字眼很厉害,那个作是什么作,作品的作,我告诉你。如果你不懂,我告诉你现在。”

这番回应,让人大跌眼镜。

小罐茶在各种广告中,无不宣传,“每一罐,都是大师制作”。

很明显,小罐茶打的就是手工制茶这块大牌,这是因为消费者普遍认为手工制茶的质量明显高过于机器制茶,是高品质茶叶形成的一个要素。

邹女接着再言:

“小罐茶只是我们合作的一个项目,我只是合作啊,只是一条生产线为它做啊。”

记者提问:

“制茶工艺里,有多少是手工去参与的?”

邹女:

“从那批叶子里采下来,你都在手工。现代化工艺只到哪里呢,只到除杂、捡杂,精细化而已。其他都是手工。普洱茶从以前到现在都是手工艺结合。这不是叫机械,而是科技文明的进步。就像原来你用食指写字,现在你用笔啊。那你为什么不返回去用食指或木炭来写字呢。”

大师女儿的口气咄咄逼人,然而,却是在偷换概念。

首先,大众现在质疑的小罐茶宣传手工制茶是虚假宣传,现在小罐茶和合作商又都在否认自己不是在宣传手工制茶。

其次,云南茶叶分为纯手工制茶、机械制茶及手工+机械制茶三种生产方式。

纯手工制茶,即采茶、揉茶、压茶饼这整个制茶过程,都是手工参与,而无任何机械参与,这在易武茶山比较常见,尤其是制作古树纯料的作坊里面,纯手工制茶几乎是唯一的工艺。民间的叫法:传统工艺。

机械制茶,即采茶、揉捻、压茶都是机械介入。云南茶区,机器采茶比较少,但是,一样也有。只不过,行业划分属于机械制茶的,只要揉捻机和压茶机介入的,都算机器制茶。机器制茶常见于大品牌茶厂,一般来说,原料属于中低端。

手工+机器制茶,是指采茶阶段手工,揉捻阶段手工,压茶阶段用机器。

了解这几种工艺就可以知道,各种制茶手段是对应市场的需求,或者说“心里需求”,行业内,要么不宣传制茶手段,要宣传,则从未有哪一家说自己的“古树茶”是机器制作的“纯料高端茶”。

而且,大师女儿的回答透露了一个秘密:

“现代化工艺只到哪里呢,只到除杂、捡杂,精细化而已。”

从这句话来分析,茶厂仅仅就是一个筛分级别而已,等于初制、发酵都在市场完成,收购而来,难道这就是该女宣称的“能更好的传承传统工艺”?

“大师作不是大师做”,这是典型的文字游戏,既然是广而告之,怎么不能允许别人质疑呢?

我在上一文中谈过,小罐茶有宣传茶文化的实际意义,而且,我们该尊重的人要尊重,然而,小罐茶接连不断的回应,不是玩弄自己都搞不明白的文字游戏,就是大打恐吓牌,这种回应,非常糟糕。

我在上文中也委婉地提到小罐茶应该提高品质,事实上,我早就有朋友送来喝过小罐茶,而且就是普洱茶,其他口感不谈,居然汤色浑浊,如此货色,居然振振有词狡辩。

事实上,云南民营茶企与其他民营企业一样,都存在一个后继乏力的问题,很多创始人的后代,冷眼观之,都是一副傲娇的样子,其实不知道,别人尊重的是你的老子,不是你!

也许,这就是一个时代的断层,也许,这就是一个时代的命运。

陇中人如何喝罐罐茶


世世代代居住在陇中地区的人民,素来喜饮罐罐茶的风俗。甘肃陇中的罐罐茶同与之相邻的陕西略阳民间的罐罐茶是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如到陇中广大地区旅游、生活过的人们,往往会被那里风格各异的乡情民俗所吸引。就以饮茶风习而言,最令人乐道的就是那里的罐罐茶了。陇中人民喜爱的饮茶方式,也是一隆火塘、一把茶叶、一个如鸡蛋大小的陶瓦茶罐和一只(或数只)茶盅和一个茶盘,就构成了陇中罐罐茶的全部器具了。农村中在隆冬季节农事不忙时,几乎经常在生着火塘,人们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一边喝着罐罐茶悠闲地谈天说地。而在以往那些艰苦的岁月,气候温和的季节里,一般家庭不经常生火塘,若饮茶时,先劈柴生起用黄泥土磊成的小火炉,在称作“催催”的小砂罐罐里放入茶叶,注水后放在火炉上反复熬煎,在茶汤变得浓酽、满屋飘香时,便提罐离火将茶叶汁倒入小盅里细细品饮,再往砂罐里续上水,重新入在火炉上煎第二遍茶。

陇中罐罐茶最讲究的是汤色浓酽和滋味苦涩。在民间有“能喝下粘稠吊线的茶汁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喝茶人”之说。而如今即是在民间饮罐罐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长足进步,无论是在茶具或在茶品的选用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许多的饮茶人也已经从烟熏火燎的火塘边解脱出来,已改用小电炉、小煤油炉熬茶,往日的小小砂陶罐,也被导热性能良好,精致美观的金属小罐所代替了;由于茶叶生产的逐年发展,茶叶新品种日益增多,加之茶叶营销市场不断扩大,全国各产茶区的名茶,已进入寻常百姓之家。在民间饮罐罐时,也趋向选用多品种、较高档次的茶叶了。这就使世代相沿的民间罐罐茶,也注入了现代茗饮文化的新时尚。

土家山寨罐罐茶


在梵净山土家山寨,南来北往的客人很多。只要走进土家吊脚楼,好客的土家人马上在火坑里烧起柴火,烧一罐清香爽口的热茶款待客人,当地人称煨罐罐茶。

长期以来,煨罐罐茶成了土家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机会到土家山乡做客,才会品尝到回味深长的罐罐茶。很多人喝过驰名中外的西湖龙井茶、云南普洱茶、湖南古丈毛尖茶,但不一定喝过印江风味独特的罐罐茶。

煨罐罐茶的方式比较简单。土家人家火坑里昼夜不离火,不离三脚架,也离不开那个黑不溜秋的土陶罐。那便是煨茶用的茶罐,它上部有带嘴的圆口,罐底呈圆形,中间为罗汉肚形,有提耳。煨茶时,先将陶罐斟满井水,然后靠近燃着的柴火边,待水煮沸后,将茶叶放人罐内,重新开沸即可。等到茶叶沉底之后,将茶水倒人碗里,随后又倒人罐里,回冲几次,再将茶重新倒人碗里。此时的茶,色泽深黄,清香可口,回味甘甜。喝下之后不仅使人消除疲劳,振奋精神,心情舒畅,而且还可以治病。若是患伤风感冒,可把小块生姜去皮洗净用刀拍碎,放入罐内与茶叶一起煨,睡觉之前喝上半碗,次日就会大有好转。这早已成为土家人治疗伤风感冒的良方,人们把这种茶称做“姜茶”。如在刚从罐内倒出的热茶中搀入两小匙蜂蜜,还能润肺止咳,对上年纪的老人尤为有效。

有些“老茶瘾”煨罐罐茶的方法更为独特。他们将井水与茶叶一起放进茶罐,放在火边煨,不封盖子,让火焰柴灰飘进去,浮在茶罐口,形成一层薄薄的“盖子”。倒茶时,轻轻荡开“盖子”,就可享用。茶饮完后,又加井水煨。三四遍后,茶有些淡味,又抓一把茶叶放进去。如此再三,这样的罐罐茶浓度高,香味佳,但必须是茶瘾大的人才有福受用,一般人喝后泪花乱滚,还想呕吐,这就不大好了。而且柴灰飘进去,也太不卫生,所以不提倡喝这种茶。

买茶就要买到靠谱的,中国普洱茶品牌汇总


之前小编介绍了很多实操性强的茶技巧和概念,今天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比较不错的普洱茶品牌,都是用户反馈评价很高的。

普洱茶行业品牌很多,其中比较知名、高端的品牌主要有:陈升号、雨林、南茗佳人、福今、宝和祥等品牌主要以高端为主。

特别是陈升号,陈升主要是做著名山头“老班章”起家,现在陈升号老班章一公斤砖的价格接近1万元,其次雨林、福今、今大福等品牌产品随便一款都是千元以上的价格。

当然面对大众消费的大益、下关、中茶、老同志、龙润、龙圆号等品牌都有自己的高端系列产品。

比如:大益生肖系列、孔雀、龙印、丹青,下关班章、冰岛等,中茶班章、弯弓、高山岩韵等,老同志名山系列(懂过、布朗山、麻黑等)。

以上介绍的普洱茶品牌只是行业中比较知名的一部分品牌,更多普洱茶品牌请查看说茶网普洱茶品牌栏目,说茶网普洱茶品牌栏目有每年的普洱茶十大知名品牌介绍。

虽然说我们喝茶要注意这样那样的因素,但是在买茶时,我们也应该尽量选择大品牌进行购买,因为这样能更好的保障我们的消费权益。

喝茶要喝中国茶


作为茶叶的故乡,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和第二大出口国,2010年中国茶叶年总产值为900亿元人民币,出口金额达7.84亿美元。目前中国有7万多家茶叶企业,涉茶人员约8000万人。中国茶叶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茶园种植集约化程度低、企业规模小、品牌等因素,中国茶产业仍然存在发展瓶颈。今天,不妨让我们再重温一下中国的茶文化,感受属于中国茶的醇厚韵味。

——编者按

黄 茶中“金镶玉”君山银针

黄茶并非天生黄色,它是绿茶的衍生版,只因在干燥的工序中不及时或不彻底,原本的绿叶才变成黄色并因此成为一个独特的门类。黄茶的特点是黄叶黄汤,泡出来的颜色非常鲜亮。按照叶子的老嫩程度,黄茶中最嫩的是黄芽茶,其次是黄小茶,较老的则叫黄大茶。在黄茶中,湖南岳阳洞庭的君山银针堪称极品。

君山银针的叶子正面是淡淡的金黄色,背面是分布均匀的细绒毛,因此被称为“金镶玉”。“金镶玉色尘心去,川迥洞庭好月来”说的就是君山银针。叶片大小一致、肥瘦相同、颜色均匀,如此精致的茶叶对采摘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天时地利人和才得以造就。除了在采摘时间上极为苛刻——只能是清明节前后7-10天,还明确规定“九不采”:雨天不采、风霜不采、虫伤不采、细瘦不采、弯曲不采、空心不采、开口不采、发紫不采、不合尺寸不采。因为对茶叶的选择很严格,所以即便是一个技术娴熟的茶农,一天最多也就采到200克优质的君山银针。正是这些看似“矫情”的条件,使得君山银针在冲泡时茶汤明亮、“银针”根根竖直立于杯底,俨然一幅立体的画卷。

鉴于君山银针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冲泡的过程显得格外重要。泡茶的玻璃杯要先用沸水预热,给茶叶一个温暖的环境,而冲泡君山银针则只能用70度的水,先倒半杯,待茶叶浸湿后再倒满,盖上杯盖看叶片“起舞”,片刻,一杯如诗如画的君山银针就泡好了。此时可见叶片似出土春笋,上边还附着有一层气泡,杯中如同仙境。

以茶入菜的美食不是很多,但是“君山银针鸡片”却与“龙井虾仁”齐名,是一道著名的湘菜,以茶炒鸡肉,颜色明亮,味道清香,堪称一绝。

(许迪)

绿 西湖龙井,让生活更健康

还记得电影《绿茶》中的那杯茶吗?透明的玻璃杯中,干枯的叶子慢慢地舒展,变得平滑而饱满,碧绿的茶汁缓缓渗进纯净的水中,一杯清新、明亮的绿茶便展现在你的眼前。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是中国产量最多,饮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茶。它采取茶树新叶,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以及冲泡后的茶汤都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显得分外雍容、美丽,深受人们的喜爱。

西湖龙井是绿茶中的精品,它融于西湖山水之环境、最大限度地吸收天地自然之精华,名列中国十大名茶之冠。西湖龙井以“色翠,香郁,味甘,形美”四绝著称于世,有“百茶之首”、“绿茶皇后”之美誉。龙井茶色泽翠绿,形如雀舌,泡饮时,但见芽芽直立,汤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叶、俗称“一旗一枪”者为极品,大有赏心悦目之感。

每年春季是西湖龙井的采制时节,茶农分四次按档次采摘青叶,其中尤以清明前采制的“明前茶”和谷雨前采制的“雨前茶”为上品。采摘时需极为细致,摘一片就要马上放一片入茶篮,以保持其新鲜度。在炒制工艺上龙井茶也极为讲究,有“抓、抖、搭、拓、捺、推、扣、甩、磨、压”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

在健康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纯天然、无污染的有机茶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升温。西湖申遗成功后,龙井茶也加速了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进程,倡导喝好茶,喝健康茶。它延续了几百年来“法乎自然”的传统栽培方式,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保持“原汁原味”;在种植上,尽量不用、少用农药,重视有机肥的培育方法,打造有机茶园。

(金小燕)

红 祁门一品香似蜜

如果你不喜欢带有青草味的绿茶,也拒绝厚重的黑茶,那么,建议你选择包容的红茶。

红茶属于发酵类茶类,是以茶树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调,故名红茶。红茶可以帮助胃肠消化、促进食欲,可利尿、消除水肿,并强壮心脏功能。我国红茶种类较多,产地较广,有我国特有的工夫红茶和小种红茶,也有与印度、斯里兰卡相类似的红碎茶。

我国红茶品种以祁门工夫红茶最为著名,为我国第二大茶类,出口量占我国茶叶总产量的60%左右,客户遍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祁门工夫,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主产地安徽省祁门县。传统制作每道工序都为手工操作,上乘的质量,全凭手上工夫,这也是祁门工夫红茶得名的原因。“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工夫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极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成品茶条索紧细苗秀、色泽乌润、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鲜醇厚、香气清香特久。似花、似果、似蜜的“祁门香”已闻名于世,位居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首。

高贵的祁门工夫,品饮在于领略它的清香和醇味,所以多用冲泡法,落茶、洗茶、冲茶、静置、倒茶、品茶,每个步骤都有所讲究。你可以选择白瓷壶或紫砂壶,容器加温后以每人份三克茶叶入杯,冲入沸水后加盖,静置五分钟后,倒出来的,就是一杯芳香艳红的茶汤,混合第一杯和第二杯,口味更好,因为各种对茶的要求都在里面了:汤色,滋味,香气。当然,如果你不是老茶客,不喜欢清饮,你还可以尝试其他的品尝方式。英国人喜欢往红茶里加糖,你可以加奶、肉桂、玫瑰花,包括果酱,甚至加冰、加酒。

(汤广花)

青 绿叶红镶边,甘醇乌龙茶

清雍正年间,福建省安溪县的茶农苏龙,因捕猎忘记制茶。翌日清晨重新炒制昨天采回的“茶青”,没想到放置了一夜的鲜叶,已镶上红边,并散发出阵阵清香,当茶叶制好时,滋味格外清香浓厚,全无往日的苦涩之味,经过萎雕、摇青、半发酵、烘焙等工序,终制出了品质优异的茶类新品——乌龙茶。安溪也随之成为乌龙茶的著名茶乡。

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为我国特有的茶类,主要产于福建的闽北、闽南及广东、台湾三个省。现在乌龙茶除了内销广东、福建等省外,主要出口日本、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乌龙茶的药理作用,突出表现在分解脂肪、减肥健美等方面。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茶”、“健美茶”。

产于武夷山的武夷岩茶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品质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浓鲜味,又有绿茶清芬香并有“绿叶红镶边”的美誉。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鲜。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民间就已将其作为馈赠佳品;宋、元时期被列为“贡品”;元代在武夷山设立了“焙局”、“御茶园”;清康熙年间,开始远销西欧、北美和南洋诸国。当时,欧洲人曾把它作为中国茶叶的总称。

武夷岩茶的冲泡,别具一格。“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椽,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遂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高手对于武夷岩茶的冲泡总结为“好水、沸水、快出水”,一般情况下,开汤第二泡香才显露。武夷岩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久益清,味久益醇。因其香味浓郁,冲泡五六次后仍余韵犹存。

(汤广花)

白 安吉白茶,我的文化我做主

白茶,顾名思义是白色的,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白茶之所以是白色的,是因为人们采摘了细嫩、叶背多白茸毛的芽叶,加工时不炒不揉,晒干或用文火烘干,使白茸毛在茶的外表完整地保留下来。因此它绿色的叶子外表披满白色茸毛,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

安吉白茶,原产地为浙江安吉县,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它美丽如兰花,洁润如白玉,长在红色山崖,伴着苍茫竹海。它虽名为白茶,但和传统白茶大不一样,按照绿茶工艺加工制成,属于绿茶类。

平时我们喝绿茶、红茶、花茶,就是很少会听人说起喝白茶,而在英国喝白茶则是一件十分健康流行的事情。与绿茶相比,安吉白茶的营养价值高,它富含人体所需的13种氨基酸,含量达6.29%,是普通绿茶的两倍。而茶多酚含量也只有普通绿茶的1/2,因此茶味鲜爽,回味甘甜,口齿留香。

喝茶,不仅要喝出健康,更要品出一种文化。沉寂千百年无人知晓的安吉白茶,如今却朝气蓬勃、惊艳世界,其打出的“文化牌”则更是为人称道。它首创“白茶演义”,用表演的方式将义人、义事、义举、义言表达出来,倡导更多的人去做个义人、好人,从而丰富了安吉白茶的文化内涵。

(金小燕)

黑 入口古董云南普洱

黑茶是中国特有的茶叶品种,它的出现缘起于方便运输,古时交通不便,运输难度颇大,聪明的中国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将毛茶蒸熟,再压紧成块状,使茶业体积变小,搬运便捷。由于在制作过程中茶叶逐渐由绿色变为黑褐色,因而得名黑茶。按照产地不同,黑茶被分为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四川边茶和滇桂黑茶,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被称作“可以喝的古董”的云南普洱茶。目前可证的“古董级”普洱茶为清朝光绪年间的“万寿龙团贡茶”,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

初品时的一味苦涩,回味时的一抹醇香,有别于绿茶的清淡、红茶的幼滑,黑茶因其醇厚独具一格。对于大多数茶客而言,第一次品尝或许不会爱上普洱,但是喝惯以后,其醇厚俨然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愫,难以割舍。

如果说红茶是光鲜亮丽的摩登女郎,绿茶是清新淡雅的山中居士,那普洱一定是沉稳智慧的孤身老者。不同于其他茶品以新得宠,只要保存得法,普洱茶愈存愈香,“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说的就是普洱茶的这个特点。

喝普洱也是相当的考究,为了更好地保持茶香,容器一般选用景德镇的薄胎瓷茶具;泡茶则更是仔细,要先“温茶”——把茶叶在沸腾的山泉水中迅速地过一遍,不单为了洗去灰尘,也是为了“唤醒”茶香;第二遍才是冲泡茶叶,由于普洱味道浓重,故1分钟后就可饮用,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泡茶的时间慢慢延长,泡出的茶汤便会均匀可口。

(许迪)

回族:盖碗茶与罐罐茶


回族茶艺是从回族迎宾宴中的献茶技艺挖掘、整理出的茶道,茶艺中还穿插着源自回族民间的“宴席曲”等,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表演主要是介绍茶具、鉴茶、净具温杯、配茶、摇香、沸水沏茶、敬茶、品茶等。优雅的茶道表演、动听的旋律、曼妙的舞姿,这些艺术的融合让我们体会到美的享受。

回族中的“罐罐茶”和“盖碗茶”,是回族茶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具有广泛的普遍性(生活化)和民族性。回族民间茶俗甚多,有待客敬茶、三餐泡茶、馈赠送茶、聘礼包茶、斋月散茶、节日宴茶、喜庆品茶等茶俗,而且还从选茶、赠茶、用茶、点茶、配茶、煎茶、冲茶、递茶、加水、品饮、宴请等诸方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茶事礼俗。可以说回族民间茶文化内容丰富,兴旺发达,经久不衰。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盖碗茶

回族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盖碗茶”,亦称“三炮台”,民间也称其为“刮碗子茶”宁夏回族民间有谚语云:“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每个回族家庭至少有两套盖碗盅子,有的多达十几套。他们喜用盖碗子饮茶,不用缸子和杯子。“客人远至,盖碗先上。”家里来了客人,宁夏回族多用盖碗茶来招待。饮茶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族婚礼中的提亲裹包,以茶包为主,订婚时亲邻喝“定亲茶”,结婚时喝“喜宴茶”,婚后与老人喝“阖家茶”。某人干事业决心很大,也用“下茶”来形容,表示坚决,与古代“茶不移木”同出一辙。

用料:

茶叶、冰糖、多种干果(如苹果干、葡萄干、桃干、红枣、桂圆干、枸杞子、白菊花、芝麻之类,通常多达八种,故盖碗茶也有“八宝茶”之称)。

茶具:

茶碗、碗盖、碗托或盘。茶碗盛茶,碗盖保香,碗托防烫。

方法:

将茶叶与佐料放于茶碗中,揭开茶盖半遮掩,将沸腾的开水注入盅碗内,冲出一圈一圈浪花,恰似牡丹开花。随即加盖,经5分钟后开饮。喝茶时,一手提托,一手握盖,并用盖顺碗口由里向外刮几下,这样一则可拨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泡沫,二则使茶味与添加食物相融,刮碗子茶的名称遂由此而生。

口感:

第一泡以茶的滋味为主,主要是清香甘醇;第二泡因糖的作用,就有浓甜透香之感;第三泡开始,茶的滋味开始变淡,各种干果的味道就应时而生,具体依所添的干果而定。

罐罐茶

居住于甘肃陇中及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群众喜欢饮用罐罐茶,也叫“熬茶”。

茶具:

粗陶罐或金属茶壶。

用料:

热性的紧压茶或砖茯茶,盐、鲜奶、大红枣、荆芥、杏仁、核桃仁等;调料有草果、姜皮、花椒、芝麻等。

方法:

先用石臼将茶捣碎,然后将其放入粗陶罐中煮饮,有时会加一小撮盐调味,还会放些草果、姜皮、花椒等调料,使香气更浓。城市中的回族居民一般用金属茶壶来煮茶。

回族简介

回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人口约9,820,000人(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是人口较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青海、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安徽、辽宁、吉林、山东等省及北京、天津等城市。回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节日有“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三大节日。

中国世界茶文化


在中国诸多的优良传统里,客来敬茶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的礼节。无论你是身处乡野,还是跻身于都市,茶的影子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并且喝法更是各有千秋。由此可见,茶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占有怎样的一席之地。难以想象,这世界如果突然没有了茶,将会是怎样一番仓惶的景象。

饮茶有益于身心健康。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可以增长知识、修身养性。“和”是茶文化主体精神之一,所谓“和”是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这又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互相协作、互相理解、团结奋进的精神相吻合。所以说,茶文化是培养当代青年良好素质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

饮茶的妙趣不但在于它独有的色、香、味、形,而在于使人把心放在闲放,涤荡性灵,保持心境中一点清纯之气。为了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茶文化,了解中国和世界的经典文化,我们特地编撰了这套经典文化系列丛书,以飨读者。本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分为两部分:“中国茶文化”和“世界茶文化”。让你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认识和关注茶在世界的发展状况和远大前景。 

世界茶源地是中国还是印度?


1957年,勐海县南糯山村民发现在南糯茶山半老寨的半山密林中,有两棵古茶树特别大,直径1米多明显比周围的古茶树粗壮、高大。当时的云南省茶叶研究所立即派出专家组,发现在一片密林中的古茶树群落中,这两棵巨大的古茶树确实罕见,为此,还特邀了当时的苏联专家一起鉴定。

起初,大家采取年轮鉴定的方式,将两棵巨型古茶树中的一棵齐根锯断。没想到的是,古茶树锯开后,根本无法从其紊乱的年轮上鉴定出其树龄。专家组经过多次协调,在附近的村寨走访征询鉴定这两棵古茶树的办法。半坡寨的一名哈尼族老人介绍说,根据族谱记载,这里的哈尼族村民从元江渡过澜沧江迁移到此之前,南糯山就有原住的璞人(布朗族居民)在这一带种植茶叶。后来,哈尼族迁入后也一直保持着种植茶叶的生产方式。而这些森林中的古茶树,很多是在哈尼族的祖先迁入前就已经存在了。

专家组根据哈尼族父子连名的习俗,通过族谱推算法,推算出从南糯山哈尼族的第一代沙归至1957年,这里的哈尼族居民已经足足繁衍了55代,由于哈尼族的婚育年龄一般在18至20岁左右,以此计算,时间至少也在1000年左右。最终,专家根据哈尼族老人“这两棵大茶树是祖先沙归栽下的”说法,参加鉴定的中苏专家最终得出了一个较为保守的结论:目前这棵还存活的巨型古茶树,树龄至少在800年以上。

1957年,勐海南糯山树龄800年以上的栽培型“茶树王”被发现后证明了中国和被认为是“世界茶源地”的印度一样,800年前就有了栽培茶叶的历史。而那时,与有野生茶树存活的印度相比,中国还不能证明就是茶叶的故乡。

在中国茶叶界专家们不懈的努力下,树龄逾1700年的野生茶树王,于1961年在勐海县巴达山的原始森林中被发现。世界茶叶发展变迁的历史由此得以正本清源——中国云南境内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才是真正的世界茶叶源产地。

1992年,树龄1000年左右的过渡型茶树王,又在普洱市澜沧县的邦威茶山被发现,从而使得茶叶在中国由野生过渡到栽培型的历史,得到完整的呈现。

三棵“茶树王”的陆续现身,让勐海和澜沧两地,成为了国内外茶人朝拜“茶祖”的圣地。也证明了中国才是茶叶的发源地,而不是印度。

中国茶祭风俗


在我国五彩缤纷的民间习俗中,“茶”与丧祭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无茶不在丧”的观念,在中华祭祀礼仪中根深蒂固。

祭祀用茶早在南北朝时梁朝萧子显撰写的《南齐书》中就有记载:齐武帝萧颐永明十一年在遗诏中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

以茶为祭,可祭天、地、神、佛,也可祭鬼魂,这就与丧葬习俗发生了密切的联系。上到皇宫贵族,下至庶民百姓,在祭祀中都离不开清香芬芳的茶叶。茶叶不是达官贵人才能独享,用茶叶祭扫也不是皇室的专利。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在较大程度上保留着以茶祭祀祖宗神灵,用茶陪丧的古老风俗。

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种方式:以茶水为祭,放干茶为祭,只将茶壶、茶盅象征茶叶为祭。

在我国清代,宫廷祭祀祖陵时必用茶叶。据载同治十年(1871年)冬至大祭时即有“松罗茶叶十三两”记载。在光绪五年(1879年)岁暮大祭的祭品中也有“松罗茶叶二斤”的记述。而在我国民间则历来流传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为丧葬中祭品的习俗。如在我国广东、江西一带,清明祭祖扫墓时,就有将一包茶叶与其它祭品一起摆放于坟前,或在坟前斟上三杯茶水,祭祀先人的习俗。茶叶还作为随葬品。从长沙马王堆西汉古墓的发掘中已经知道,我国早在2100多年前已将茶叶作为随葬物品。因古人认为茶叶有“洁净、干燥”作用,茶叶随葬有利于墓穴吸收异味、有利于遗体保存。

历古以来,我国都有在死者手中放置一包茶叶的习俗。像安徽寿县地区,人们认为人死后必经“孟婆亭”饮“迷魂汤”,故成殓时,须用茶叶一包,并拌以土灰置于死者手中,这样死者的灵魂过孟婆亭时即可以不饮迷魂汤了。而浙江地区为让死者不饮迷魂汤(又称“孟婆汤”),则于死者临终前除日衔银锭外,要先用甘露叶作成一菱形状的附葬品(模拟“水红菱”),再在死者手中置茶叶一包。认为死者有此两物,死后如口渴,有甘露、红菱,即可不饮迷魂汤。原来在封建迷信中,人死后要被阴间鬼役驱至“孟婆亭”灌饮迷魂汤,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忘却人间旧事,甚而要将死者导人迷津备受欺凌或服苦役,而饮茶后则可以让“死者清醒”,保持理智而不受鬼役蒙骗。故茶叶成为重要的随葬品。

茶在我国的丧葬习俗中,还成为重要的“信物”。在我国湖南地区,旧时盛行棺木葬时,死者的枕头要用茶叶作为填充料,称为“茶叶枕头”。茶叶枕头的枕套用白布制作,呈三角形状,内部用茶叶灌满填充(大多用粗茶叶)。死者枕茶叶枕头的寓意,一是死者至阴曹地府要喝茶时,可随时“取出泡茶”;一是茶叶放置棺木内,可消除异味。在我国江苏的有些地区,则在死者人殓时,先在棺材底撒上一层茶叶、米粒。至出殡盖棺时再撒上一层茶叶、米粒,其用意主要是起干燥、除味作用,有利于遗体的保存。

丧葬时用茶叶,大多是为死者而备,但我国福建福安地区却有为活人而备茶叶,悬挂“龙籽袋”的习俗。旧时福安地区,凡家中有人亡故,都得清风水先生看风水,选择“宝地”后再挖穴埋葬。在棺木入穴前,由风水先生在地穴里铺上地毯,口中则念念有词。这时香火绕缭,鞭炮声起,风水先生就将一把把茶叶、豆子、谷子、芝麻及竹钉、钱币等撒在穴中的地毯上,再由亡者家属将撒在地毯上的东西收集起来,用布袋装好,封好口,悬挂在家中楼梁式木仓内长久保存,名为“龙籽袋”。龙籽袋据说象征死者留给家属的“财富”。其寓意是,茶叶历来是吉祥之物,能“驱妖除魔”,并保佑死者的子孙“消灾祛病”“人丁兴旺”,豆和谷子等则象征后代“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钱币等则示后代子孙享有“金银钱物”“财源茂盛”“吃穿不愁”。

中国茶与日本茶


看电视上一个说茶的节目,里面一位香港茶艺家,说起中国人的喝茶,很是惋惜:“和日本茶道相比,中国人喝茶,太自由了,太散漫了。”日本的茶道,一招一式,有板有眼,郑重其事,如同礼仪。这是人家的传统文化,我们应表以尊重。但我还是喜欢我们中国人的喝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喝茶是家常事,一杯茶从早喝到晚,嘴干喝两口,饭后喝两口,忙里偷闲喝两口。泡茶的家伙,杯也可,壶也可,搪瓷缸也可。喝法更无法,抿也可,喝也可,仰脖灌也可。我就爱煞中国人喝茶的这一个自由散漫。

基辛格说

基辛格曾有妙语:如果不在马路两边修建足够的公共厕所,那么人们就不得不随地大小便。

基辛格人聪明,话也说得聪明。现实情形基辛格可能想不到:既不修建足够的公共厕所,又不许老百姓随地大小便。

买书

朋友喜欢在潘家园淘书,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一次边浏览,边自语:书不能多买了,没地儿搁呀。旁一老者正色曰:年轻人怎么这么说话,我这么大岁数还买书呢,没地儿搁,想辙买房去!”

此事可入《世说》,抚掌,抚掌。

英豪子

茶学之中国茶道


喝茶能静心、静神,有陶冶情操、去除杂念、修身养性之功效,这与提倡“清静、恬淡”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是一种以茶为主题的生活礼仪,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品茶,来修炼身心。

中国的茶道有悠远的历史渊源,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种修身养性之道,唐朝《封氏闻见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这是现存文献中对茶道的最早记载,当时社会上茶宴是一种很流行的社交活动。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茶宴已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代开创了“斗茶”,“斗茶”最早是以游艺的形式出现在文人雅士之间。

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求学取经,学习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

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因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庄晚芳先生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庄晚芳先生还归纳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为:“廉、美、和、敬”他解释说:“廉俭育德、美真廉乐、合诚处世、敬爱为人”

中国茶道包含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道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就是通过茶是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过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茶艺: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等。

茶道: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

茶道礼仪最基本的是奉茶之道,也就是客户来访马上奉茶。奉茶前应先请教客人的喜好,如有点心招待,应先将点心端出,再奉茶,俗话说:酒满茶半。奉茶时应注意:茶不要太满,以七分满为宜。水温不宜太烫,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烫伤。同时有两位以上的访客时,端出的茶色要均匀,并要配合茶盘端出,左手捧着茶盘底部右手扶着茶盘的边缘。上茶时应从客人的右方奉上,面带微笑,眼睛注视对方并说:“这是您的茶,请慢用!”奉茶时应依职位的高低顺序先端给职位高的客人,再依职位高低端给自己公司的同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小罐茶杜国楹:中国茶想要重新走向世界,就要把用户体验变简单》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