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二十年如白驹过隙,从风华正茂走到不惑之年,萧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而他感慨在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像个小学生,有吸收不完的知识。

插着美术的翅膀

“美丽的松花江波连波向前方,川流不息流淌夜夜进梦乡……”20世纪70年代的哈尔滨,是一个洋溢希望与梦想的地方:红歌嘹亮、诗声朗朗……在这里,几乎每天都有一群身背画夹的少年,在街头快乐地追逐,他们是哈尔滨少年之家美术班的孩子们。这其中,就有一个身材颀长的少年,总是以若有所思的眼神,观察周围的一切,并不时低头描上几笔。他,就是萧艺。

“其实我学画画跟家庭环境有关系,因为我姥姥、母亲和舅舅都画画,所以我从小就爱画画,8岁起就会拿着‘墨宝’向大人求教了。”已近知天命之年的萧艺笑着说,他从小因为画画,经常会做出一些淘气的事情,为此没少挨大人的训斥。“我还记得刚上小学时发的那套课本,书里凡是男的我全画上辫子,女的全画上胡子,结果就被老师发现了,叫我到前面去罚站。”所幸的是,学校发现了萧艺的天赋,就把他推荐到了区少年之家美术班,开始系统地学习绘画。但这个活泼的少年,依旧不让人省心。

“那时候上素描课,老师一般摆上石膏像或积木就回教研室去休息,那画室就是我的天下了。记得有一次老师买了个苹果,往桌上一放,让大家画静物,说完他就出去了。结果老师前脚刚走,我后脚就把苹果拿起来,咬一口后放回去接着画画。这下坏了,别的男生一看我咬了苹果,他也去咬一口,到第三个人再咬的时候,那苹果站不住了。老师进来后二话没说,直接就把我拎出去了,他太了解我了。”在师长眼中离经叛道的萧艺,在同学们眼里却是大侠:“那时候大家上学老坐无轨电车,月票要两块钱,小孩没钱,就动起了脑筋。因为班里公认我画得最好,同学们就让我画月票,完了再搁上照片,尤其我给女生画得特别像。结果售票员查不出来,但他知道这帮人是不会买月票的,因为没那两块钱。所以他也想了个招,一看背画夹子过来的,就把月票拿出来,到终点站的调度室用脸盆泡,因为用肉眼辨别不出来了。再后来,男女生全跑了,剩我一个人在那站着,我就侠名远播了。”说到这里,萧艺哈哈大笑,那些少年时代的往事,见证了他生命中永难抹去的青春。

成年后的萧艺,真正从事绘画,是在大学毕业以后。“我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一拿到毕业证,就进了市青年宫当老师,专门教人画画。”萧艺的学生中,许多人年龄比他大,有的是各厂矿机关工会社团的会员,有的是社会上的书画爱好者,资质不同、根基各异,但对艺术的热爱却毫无二致,这使得萧艺暗暗下决心:“别人没有条件都要创造条件,我有这么好的条件更要努力才是!”他从此深深扎进了美术这片海洋,乐此不疲。

倾听’当做一个课题来做,其作品是无意间搭上了茶文化这根弦。而到我这里,我就想好好拓展这个领域,让历史文化内涵同样丰富的茶与绘画,真正地融为一体。”萧艺认真地说,他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创作茶画,就在黑龙江省美术大赛上获了奖,这进一步确立了他的信心。从此后十余年的时间里,萧艺一直潜心研究,他整天想的是如何把茶文化的各种元素,融入到最传统的中国花鸟画中,同时还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为此,他曾在紫砂之乡宜兴住了两个月,而去过的各地茶山更是不计其数。

其实在萧艺创作茶画之初,他的想法并不为人看好,朋友们甚至担心他走这条路没有市场前景。巧的是国内这时兴起了养生保健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喝茶养生的重要性,从而掀起了中国茶文化的复兴热潮。正因此,萧艺和他的茶画,走进了万户千家。萧艺画茶画,讲求胸中有画意:或者浓墨重彩,或者纯净疏淡,皆意在笔先。他茶画作品的构图以简洁为主,画面大胆留白,给人以丰富的视觉空间。因为萧艺深知,只有笔愈简、墨愈精,内涵才愈丰厚,作品才能有形有神、气韵生动。渐渐地,萧艺对画作的驾驭能力,越来越为人称道,他的主题性创作、系列化研究,无不让人惊讶和钦佩。他后来的作品,无论是“世外桃源”、“道法自然”,还是“闲云野鹤”、“芦花荡里问斜阳”,都由画面透出“茶境”般的氛围和气息,流露出一种脱俗的纯净、一种远离世俗的优雅、一种文化与哲思的互融,以及一种别具禅机的笔墨。

[page]

记者好奇的是,在喧嚣繁杂的现代社会里,已经移居京城多年的萧艺,是如何保持创作激情的呢?萧艺淡然地泡上一壶茶,告诉我其实在这些年里,他做得做多的事情,还是澄心静坐、益友清淡、小酌半醺、浇花种竹以及焚香煎茶,一年中真正作画的时间,不过三四个月。“我也是中年以后才明白一件事,在绘画创作中,拼的并不是刻苦。刻苦是一个基本功,是一个过程,但最终还是要靠学识以及对画的理解,作者的绘画境界能不能达到一个高度,是自身修炼的体现。一个才疏学浅的人,如何能画出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呢?所以我用很多时间来‘玩’,这种‘玩’对创作大有好处,在‘玩’中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为创作积蓄灵感。”萧艺侃侃而谈。

多少年来,萧艺养成了一个习惯:他每天早上都要燃一炷香、沏一壶茶,可以说,这两者是他生活中无法割舍的组成部分。至于香对创作生活的作用,萧艺说,香气可以让自己心情愉悦,甚至不知不觉进入绘画的创作状态,所以他每次淘到一款好香,都会兴奋不已。“香文化和茶文化是密不可分的。香从古代开始,就被人用来养性、养生,它燃烧时发出的是一种高雅而沉静的清香,能让人迅速入静,进入忘我的创作状态,所以现在只要一天不点香,我就觉得缺了些什么。”萧艺还告诉记者,香有很多药用功效,其中有一点就是能治疗人的失眠,因为香中成分大多有安神、理气、开窍的功能。现代社会由于竞争压力大,使许多脑力工作者因为思虑过多,越想越睡不着,越睡不着越想睡,结果影响了身体健康。萧艺以前就经常失眠,但自从用香之后,他很容易就入睡了,这样不但保持了强健的体魄,也拥有了一份自然开朗的心情。难怪记者看萧艺的茶画作品时,总能感到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调,那是一种心灵的隐逸,虽没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画面,但那由一把茶壶、一只香炉、一卷经函、几朵梅花,甚至几个蘑菇、一个萝卜、一棵白菜组成的小景致,却让人油然而生一种寻求真我的思考。

画中情,意深深

几乎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份终生难忘的情谊,对萧艺而言,那是徐悲鸿遗孀—廖静文女士的目光,充满了对青年人的关爱。

“20世纪90年代时,我还是哈尔滨市青年宫的美术教师,有时会带着学生来北京交流学习,就在那个时候认识了廖静文女士。老夫人在看了我的作品后,对我特别关心,经常指导我一些做人作画的方法。这之后只要我到北京,就一定会上她家或者到徐悲鸿纪念馆去拜访她,老夫人就会放下手中的工作,用一天时间陪着我,而这一天就几乎都在谈教学。老夫人谈徐悲鸿先生怎么教学,实际上是告诫年轻人该如何为人师表。她一边说着悲鸿怎么样,一边就会黯然泪下,我想这其实是因为他们之间最深厚的情感,是建立在共同的美学追求上,是两颗心灵跨时空的呼应。老夫人之所以这么关心我,一是因为她感受到了我对绘画的用心,二是她希望我这一生都能从事美学教育,另外她也希望我留在北京发展。”一说起廖静文女士,萧艺的语气顿时充满敬意,这位年近百岁的老艺术家,一直是他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他的脚步,不偏不倚地前进。“老夫人也有严厉的时候,那就是去她家吃饭,不管这张饭桌上有多少东西,她都要看着你吃完,一丁点都不许剩。实在吃不下怎么办?也只能硬着头皮吃。后来我就学乖了,只要是来北京见她,我就预先空着肚子,连水都不多喝一口。”

前辈艺术家的言传身教,深深影响了萧艺的人生道路,他渐渐明白,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不但专业素质要过硬,更要有品有德,这样他的作品才有生命力、才有个性、才有艺术上的价值。所以他从不因市场需求增加而扩大自己作品的数量,宁缺毋滥是他的做人态度,更是他对艺术的坚持:“作为走市场道路的画家,我要考虑经济回报没错,但是绝不能糊弄市场。所以我若画10幅画,宁可撕掉9幅,只留下一幅真正的精品,也不会让平庸之作流入市场,这是一种属于艺术家的骄傲。”

转眼间,二十年如白驹过隙,从风华正茂走到不惑之年,萧艺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艺术之路。而他感慨在艺术的海洋里,自己永远都像个小学生,有吸收不完的知识。采访中他多次慨叹,近三百年来,中国的写意花鸟艺术早已高峰还列,要有突破已经极端困难,但他却并未因为困难就停止探索。在萧艺看来,国画艺术仍然生机勃勃,当代画家只要根植于传统、作深层次的探求,并综合相关学科的有益因素,现代花鸟画就还有发展的可能。“另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国画家只有理解并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将自己的绘画置于深厚的东方文化背景下,才能让作品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成为不被泯灭的时代印记。”萧艺这句话,说得云淡风轻,却让人久久无法释怀。文/周滨

扩展阅读

且茶且画


喝茶已有很多个年头了,虽然学习茶艺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茶,却有着执著的爱好。

知道如何选茶,如何识别茶,如何了解一款茶的茶性、特征与泡法。

泡茶有很多讲究,首先就要了解那款茶的茶性,为了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地展示出来,也使茶叶的营养成分尽量地被饮茶者享用到,就应注意用哪一种茶壶来泡比较适宜、茶水的比例、需要多大的投茶量、用什么水、水温多高、高冲还是低注、多长时间出汤,等等。当然,不同的地方泡茶的方法虽有不同,但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大致是差不多的。

但不管怎样,泡茶人都需要提壶注水。而要尽量泡好每一道茶,就必须要平心静气,在提壶注水时稳稳地提稳水壶(不管是不锈钢煮水壶,还是瓷质烧水壶,还是铁壶,抑或是银壶红泥紫砂壶等其他壶),这样才能在定点注水或巡回注水或高冲冲泡时,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动作优雅,这样的情景下,看着美,闻着香,喝着惬意!

整个泡茶的过程应是一个美妙的过程,玻璃杯中绿茶的随性曼舞,如同知音一般的和谐与激荡。茶只有在这时才一展美姿,将多时裹藏的自身点点打开,那或许叫情不自禁,或许叫形骸放浪。雨舒云卷,风披雾腾,茶将自己变成了真正的茶。而此时的水也随着茶一并舒展,一道释放,因美妙而改变了自身,成一杯清雅而又浓烈的醉。

就是因为这些,也艳羡明末清初的文学家、戏曲家李渔,他是一个热爱生活且生活得很艺术的人,他能够把生活的经验很艺术地写成书,这也是他高出许多风流才子的地方。李渔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林语堂在谈到李渔的《闲情偶寄》这本书时说:“李笠翁的著作中,有一个重要部分,是专门研究生活乐趣,也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袖珍指南,从住室与庭院、室内装饰、界壁分隔到妇女梳妆、美容、烹调的艺术和美食的系列。”

泡茶、品茶,是需要心静气和的;写字临画,也需要凝神与静气。由茶痴到艳羡,由艳羡到模仿,于是乎,就为臂定手稳,一并爱上了同样应该凝神静气的泡茶和画画!

不承想,在且茶且画的一路上,竟然如我般,有着众多的志同道合者!

幸哉!且茶且画!叶茹

茶诗与茶画


中唐诗人卢仝(约公元795~835年),自号玉川子。他在《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写道:“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从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一碗、二碗至七碗时的不同感受和情态,故此诗又有《七碗茶歌》之称。

诗中描述诗人收到好友孟谏议差人送来新茶之时,在珍惜喜爱之际,自然想到了新茶采摘与焙制的辛苦,来之不易。关闭柴门,煎茶品尝,茶汤明亮清澈,精华浮于碗面,碧云般的热气袅袅而上,吹也吹不散。接着诗人以神乎其神的笔墨,描写了饮茶七碗的感受。

茶对诗人来说,不仅是一种解渴之饮,更能为他创造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而自古以来,诗人与画家的“灵犀”常常是相通的。卢仝的诗,深深打动了宋末元初擅诗的大画家钱选(约公元1239~1299年)。他以笔功柔劲、着色清丽的风格,根据400余年以前卢仝的《七碗茶歌》所描述的意境创作了《卢仝意茶图》,把诗人的千古绝唱再现于画面,形象生动传神。

明代大画家、能诗的丁云鹏(公元1547~1628年),自号圣华居士,他绘了一幅《玉川烹茶图》,把卢仝诗中“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先凝碗面”的煎茶、品茶情景活现于画上。

品味唐伯虎的茶画


说起唐伯虎,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起电影《唐伯虎点秋香》,想起电影中他临场作画解救相府之情节,令人不能忘怀。唐伯虎的画,的确了得,他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唐伯虎的茶画,是明代茶画的主作,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二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所以,明代的茶文化中,也突出地反映了这些特点。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这些特点。

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

茶有艺,茶友大益


读者们在认真学习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赵朴初的一首《吃茶去》可见茶之魅力。悠扬古朴的古筝声,精致典雅的茶具,看一小包干茶在沸水的雾气中煮成一杯杯鹅黄色的茶汤,瞬间让心与外界的喧嚣和酷暑远离。8日下午,本报“学茶艺”第二期开课,6名幸运读者跟着专业美女茶艺师鉴茶具、学泡茶、品香茗,在炎热夏季尽享宁静和优雅。

泡茶的工具非常讲究

15点,读者们陆续赶到。学泡茶终于开始了,授课的是美女茶艺师孙丽丽,别看老师年轻,已经当了四年的茶艺培训师了。

每个读者面前的桌子上都有一套泡茶道具,孙丽丽逐个给大家讲解,“木制的托盘叫茶盘,这是泡茶的紫砂壶,这些小杯子是品茗杯,可根据客人数量增减,这是将泡好的茶分倒到各个品茗杯里的‘公道杯’,也叫‘茶海’……”

在茶盘的右上方有个木制的插筒,里面盛着五种道具:茶针、茶夹、茶则、茶斗、茶匙,五种道具与所盛放的器皿一起,有个非常“文艺”的名字:茶道六君子,它们或是用来疏通堵住紫砂壶壶嘴,或是用来夹住品茗杯清洗,各司其职。

泡茶姿势讲究且美丽

泡茶的第一步是清洗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茶具。“右手拿起茶夹,夹住品茗杯的内侧,轻轻摇晃,再将水逐个倒入其他杯中,一一清洗,这叫‘狮子滚绣球’。”看着大家都准确做出了动作,孙丽丽加了一句,“女生记得要翘兰花指,更显优雅。”

接着将茶斗置于紫砂壶壶口,将铁观音倒进壶中,倒入开水,当然第一次冲水是“洗茶”,其水直接倒掉,“水温根据所泡的茶决定,一般绿茶水温在80°到85°为宜,红茶、铁观音等非绿茶最好要100°的水冲泡。”

片刻后,现场便弥漫了铁观音淡淡的茶香。读者们迫不及待地要展示自己的成果,但倒茶也是有讲究的。“食指按住紫砂壶壶盖,但别捂住上面的小孔,其他手指握住壶把,运用手腕的力量将泡好的茶倒入放有过滤网的公道杯中,再拿起公道杯将茶逐个倒入品茗杯中。”

接下来就是“奉茶”,将倒好的茶轻巧递给客人,五指稍弯,大拇指内收,向客人示意“请!”客人做出同样姿势则表示答谢主人。

有些小细节很考验人。例如各种壶的壶嘴要侧向主人,直指客人表示对人不礼貌,整个过程男女都要坐姿端正,泡茶、倒茶皆靠手腕的力量进行,不同的是,男生可双脚伸开与肩同宽,女生则要双脚并拢,执壶、握杯都要翘起优雅妩媚的兰花指。

老师传授几大绝招

茶艺师还专门预留了“师生问答”互动环节,读者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

“每次泡茶需要放多少茶叶比较好呢?”读者石女士第一个提问,“一般7到8克就可以了,像这种铁观音泡四到五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茶艺师回答。“如何储存茶叶不变质?”多名读者都很关心这个问题。“有三种方法,一是放在冰箱里,储存一到两年没问题,二是置于空的热水瓶中,三是放置在通风的地方,但是普洱这种茶储存一般不需要什么条件,而且储存时间越久越值钱。”

茶艺师还告诉了大家一个“小秘诀”:已泡完的茶叶别急着倒掉,可以留其在壶内过几个小时再倒出,然后再清洗壶,“这一步叫做‘养壶’,特别是对紫砂壶,经过长时间的‘养壶’,紫砂壶会越来越圆润通透。”

本报记者甘琼芳/文

郑蕊/摄

茶艺师在手把手地教授读者泡茶细节

淡淡擂茶缘 深深母子情


擂茶是湖南桃江县的特有茶品,也是桃花江一带独有的茶文化载体。说它是茶,其实它比其他地方的茶更复杂,更有营养,其擂茶、喝茶的氛围则更是独具特色。

擂茶的原料可以是茶叶、花生、芝麻、绿豆、白糖、黄豆、玉米等,可以是其中的某几样,但常用的是茶叶、花生、芝麻。为了这几样茶料,母亲费尽了心力。每到春耕时节,母亲总是千遍万遍地要求父亲多种些芝麻、花生,甚至还在家务之余亲自下地帮父亲下种、施肥、除草、采收、晾晒、储存,年复一年,不厌其烦。对于妈妈,家里可以没有饭吃,但不能缺少擂茶。孩子们小的时候都不懂事,经常偷吃妈妈的芝麻、花生,妈妈千方百计地藏,淘气的孩子们则翻箱倒柜地找,往往是找的比藏的更高明,妈妈每一次都藏不住。我们都知道母亲对于芝麻、花生的重视,记得我最小的弟弟,大概在他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烤火、聊天,他突然学着大人的模样,双手吃力地将右脚提到左腿上,翘着二郎腿,认认真真地说:“我要长大了,就给妈妈芝麻、花生。”可他说话有点大舌头,把芝麻说成了“蓖麻”,把花生说成了“巴的”,把屋子里的人逗得哄堂大笑。孩子们长大后,不管是谁从什么地方回家,都会买一些芝麻、花生之类的茶料带给母亲。

在我的印象里,打擂茶是一件非常快活的事情。擂茶的工具主要有两件,一件是陶制的擂钵,钵体内是一道一道的齿槽,钵体外则是光滑锃亮的陶面;另一件是一根茶树制成的擂茶棒,如果谁家的擂茶棒又直又长又匀称,那可是一件令邻里们艳羡的物件;讲究一点的再用木头做个擂钵托。打擂茶时只要把茶叶、花生、芝麻等茶料一齐放入擂钵里,手持擂茶棒,两腿把擂钵夹紧,擂茶棒搅着茶料顺着擂钵内壁上下飞快地旋转,时快时慢,时上时下,茶棒与擂钵壁的摩擦声仿佛是一首美妙的乐曲,欢快、流畅!娴熟一些的还可以左右手轮流持擂茶棒辗磨,另一只手还可以自由地旋转擂钵,两手配合非常自如,不过那一般只有男人们擂茶时才能做到,婆娘们是很难做得到的。母亲身子骨弱小,体力不是很好,可擂起茶来,还是有模有样,没有发现她因为擂茶为难过,抱怨过。茶料辗细后,再加些温开水或凉开水,搅匀,盛到茶碗里,再放入油炒的嫩玉米或干米饭或花生仁等,依据品味各施其料。喝起来那叫一个香,嚼起来那叫一个脆,尤其是夏天,喝一口凉凉的擂茶,那叫一个爽、一个润,特别的解渴!《本草经集注》中说擂茶主好眠,兼有清热、解暑、止渴、生津等多种功效。真可谓“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

擂茶除了自己家人解渴降暑之外,更重要的是用来招待客人。家里来了客人,打上一钵擂茶,那是“必须的”。而且不管在任何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妈妈都会打出一钵擂茶,邀请邻里乡亲一起享用,一边喝着茶一边聊天打哈哈,“兼然幽兴处,院里满茶烟”。一钵擂茶不仅能喝出健康,还能喝出邻里的感情,喝出家庭的和谐,喝走心中的烦恼和忧愁,喝掉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在不知不觉中一两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过路的陌生人遇到这种时候,妈妈也会毫不吝啬地给他或她盛上满满的一碗,喝完一碗还会再问要不要再添,如果需要,妈妈会让他/她喝够。陌生人喝完茶,道一声谢,就继续赶路了。父亲也是个好客的人,更是一个爱喝擂茶的人,但对于妈妈过于频繁地打擂茶,过于热情地招待陌生人,经常为喝茶忘了时间的习惯很不满。不满归不满,只要喝上妈妈的擂茶,父亲就没话说了。

十多年前,妈妈的一场病,造成右侧肢瘫痪,自己的生活不能全部自理了。随着岁月的更替,打擂茶的工具也由电动的机器代替了原来的擂钵、擂棒,打擂茶就成了妈妈的一种奢望。但孩子们都知道妈妈爱喝擂茶,每天都会用机器打擂茶给妈妈喝。我离开家乡30多个年头了,最为思念的也还是妈妈的擂茶。去年年底,妈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离开了她珍爱的孩子们,也离开了她珍爱了一辈子的擂茶。

许文舟:茶画


哥釉青花碗,让许多茶叶张开双臂。人逢喜事,就是这碗茶,喜上添喜。茶叶倒的倒,立的立,立着的像白居易的青衫,倒下的是陶渊明的晚景。

唐寅枯坐,童子侧立,将积雪称斤论两。风稍息,树上黄叶不敢落下。一曲终了,茶与水才有惊天动地的相逢。而唐寅的脸色,始终像在炼丹。

苦涩的人世,需要像茶一样烹煎,才有泛甜的秘密。不要说已无权无势,举杯,就笼络了人世的好山好水。

最好是亲自碾茶,分汤;最好有大雪登门,诗友踏歌来访。诸神自便,来的都是客人。茶可以先敬你,但不分高低贵贱。

琴已老,音律赶不走轻尘。一册茶谱,必然是唐寅所著,茶香或显或隐,笙歌或远或近。茶席有梅半枝,绽开所剩不多的寒意。

买一座青山,用茶养老,那时房价不像现在炒得火爆。水边随意搭建的茅屋,不担心水涨。路边摆一口炒茶的铁锅,也不用提防城管。

更重要的是,腋下夹一本线装的书,就不用与唐寅隔茶相望。

茶与艺,茶与礼


泡茶有三种方法。泡茶的日常习惯是先放茶,然后冲进沸水里,这就是“下投法”。将沸水洗入茶杯后,将约1/3的容量放入茶叶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将茶叶灌满水,称为“中投法”。在放茶前,用沸水灌满杯子,这就是所谓的“上投法”。

各种名茶具有骨重、绳子紧、嫩叶嫩、香气成分高等特点,茶汤的香气和色泽可作为“上投”的方法。茶叶条形松散,比重轻,不易浸入茶汤中,宜采用“下投”或“投””的方法。对于不同季节,可参考“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的方法。

精致的高级绿茶,用85度左右的水冲泡是合适的.如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厚壁茶、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茶等,不要用沸水浸泡。乌龙茶和花茶应该用90到95度的沸水冲泡,云南红茶和祁宏等红茶可以用沸水冲泡。普洱茶可以用沸水冲泡,使其产生香味,并立即饮用,浸泡2分钟3分钟,不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叶的香气;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应仅用沸水冲泡茶。

敬茶是非常礼貌的,首先,我们必须好好地询问客人,并安排客人坐下,然后他们才能泡茶。

主人亲自泡茶是对客人最好的礼貌,茶具应该是干净的,茶杯内外不应该有任何污垢,即使是洗过的茶具,最好在泡茶前用清水清洗茶水,以示尊重。

现在烧水是最好的办法。如果制作有价值的绿茶,请选择玻璃茶杯,不要盖上;例如,制作红茶、香茶或普通绿茶,选择白瓷杯,加杯盖;如泡乌龙茶,宜使用小陶罐、小茶杯。

当你拿起茶,你不能用你的手抓住它。你应该用瓷、铜和竹子做的勺子。泡茶时,动作要轻而重,把茶壶拉上拉下三次,叫“凤凰三点头”,要注意随时给客人倒茶,不要露底,泡了三次茶再煮一次。

中国茶画始于盛唐时期


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是在盛唐时期。中国茶画的出现也大约从这时开始。不过,当时的茶画,只不过是与其他画饮宴、娱乐图画一样,虽反映饮茶内容,但并未形成表现茶特殊本质的艺术作品。陆羽作《茶经》,已经设计茶图,但从其内容看,还是表现烹制过程,以便使人对茶有更多了解,从某种意义上,类似当今新食品的宣传画。但陆羽饮茶集团中有许多诗人、书法家,他们在经常举行的茶会中,作了许多意境美妙的诗词。这便激发了后人的联想,使后来的书画家产生更为深刻的艺术构思。

唐人阎立本所作《肃翼赚兰亭图》,是世界最早的茶画。画中描绘了儒士与僧人共品香茗的场面。左侧两僧一儒,一边谈佛论经,一边等待香茶煮好。右侧一老一少两个仆人,正在认真地煮茶调茗。老者手执茶铛置于风炉之上,正在精心调制。童子捧碗以待,等茶汤烹好以敬献主人。整个画面表情逼真,刻画细腻,反映了一般下层儒士、僧人比较简朴的饮茶方式。这张画开了一个很好的先例,就是茶画不仅要反映烹饮本身的物质生活内容,同时主要是表达某种思想。儒、佛两家以茶论道,这本身便有深刻寓意。所以,烹制放在次位,论茶才是主题。

张萱所绘《明皇和乐图》是一幅宫廷帝王饮茶的图画。画中唐明皇安卧御榻,二人侍从于榻侧,又有二宫女,一人捧茶食,茶具,象是明皇刚吃罢茶令其收具欲去。因茶盘中有水注,故有人认为,此画反映的是唐代早期用散茶冲泡的所谓“淹茶法”。这当然是茶叶学家注意的问题。而从文化学角度,我们更注重画题所表现的“和乐”二字。所以,画家想表达的,还是茶给人带来的安祥和乐。唐代佚名作品《宫乐图》,是描绘宫廷妇女集体饮茶的大场面。宫室中设豪华的长案,案上有茶、有酒,宫人各自手执器乐,案上有大器皿盛着茶汤,又有长勺作分茶之用。宫人皆宽额广颐,美服高髻。坐的是精美的绣座,这个捧碗品饮,那位弹着琵琶或吹着箫管或其他古乐。宫女侍立,猫儿在案下伏卧。从茶艺角度,看出当时茶酒并行不悖的局面,而从思想内容,则主要反映茶在当时与娱乐相结合的场景。唐代茶画,据文献记载还有周fǎng所作《烹茶图》及《烹茶仕女图》,可惜皆轶失难见。

总起来看,唐代是茶画的开拓时期,对烹茶、饮茶具体细节与场面描绘比较具体、细腻,不过所反映的精神内涵尚不够深刻。但它毕竟开辟了茶文化的一个新领域,通过可视的艺术手段,不仅使人们认识茶的功用,而且开始注意其精神感受。

清宫紫砂画珐琅重新复活


紫砂画珐琅是清代年间专贡于宫廷的艺术,始见于清康熙年间,在康、雍、乾三朝流行,后因种种原因紫砂画珐琅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其制法也失传。如今,人们只能偶尔在故宫(微博)见到,在拍卖场上难得一见。

近日,上海盛和斋工艺品有限公司和温州宝诚贸易有限公司共同研发将一度失传的国粹艺术清宫紫砂画珐琅重新“复活”,成功烧制出品的新一代紫砂珐琅壶,在北京举行的“紫光溢彩——恢复清宫紫砂画珐琅”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上亮相。如《珐琅彩四季花卉瓜菱壶》,壶体是菱花壶的样式,暗暗地契合着壶名中花卉的意思。在壶身的装饰上,用黄、绿、白、粉红等多种色彩层层描绘出有牡丹、锦葵、萱草、野菊等的种种鲜花,绚烂的色彩,细腻的笔墨,雕琢出一副精致秀雅的四季花卉图,一幅热闹繁华的景象。简洁的壶型,丰满的装饰,看似矛盾又无比的和谐,质朴的紫砂泥也有了雍容华贵的皇家气度。

2006年始,宜兴和景德镇两地工艺大师合作,对于清末失传的清宫紫砂画珐琅技艺进行了反复试验。此次会议研讨了该技艺在当代的突破:从技术层面解决了色彩表面黯淡无光、颜色之间互相排斥等问题,且在胎体上不施满釉,保持紫砂胎宜茶性、透气性和可养性的同时,珐琅色也未失晶莹光亮的质感。

研讨会展示了8只当代设计制作的紫砂珐琅壶,由紫砂界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谭泉海、鲍志强、何道洪、谢曼伦等设计壶身,由古陶瓷工艺美术大师黄云鹏领衔的绘瓷名家绘制珐琅彩。闵学平

清代山水画 绘出宁德“茶马古道”


“万里闻名白鹤山,猿啼鸟语水潺潺。国中多少荣华地,谁想姻缘到此间。”这首诗描绘的是宁德白鹤岭古官道的景色。

白鹤岭古官道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公元1225—1227年)。昨日,记者从宁德市蕉城区政府获悉,这条古道在清代画家叶欣的《白鹤岭图》中出现,2006年以来,当地文史爱好者在古道上还发现了大量摩崖石刻、石碑等文物,和福建古代茶叶运输有着紧密关系。

古道立石碑禁止村民砍树

一块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的石刻“公禁砍盗岭树乡规民约”碑文上周被发现。

“原本是立在白鹤岭古官道一处被称为‘倒亭’的地方,上世纪60年代,被一村民私自拿走作为坟墓的‘墓桌’使用。”宁德一中退休教师李剑平介绍,该石刻的内容是关于乡规民约,要求村民保护岭旁栽种的树木。

记者在现场看到,石碑已经被立在古道上的岭头丫门处。石碑宽0.63米,高1.27米,离地1.20米,落款时间为同治七年十一月,闽邑公立。碑文上,对当时林木的数量、管理规定、刑罚量定等都写得很具体。

找到这块石碑并不容易,李剑平说,他和很多文史爱好者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经过数次清理、拓片,才将石碑恢复原貌。

全程200余里史迹很多

根据地方志记载,白鹤岭古官道北出宁德、福鼎接浙江平阳县;南出宁德西门(灵秀山庄脚下),登白鹤岭通罗源、连江,终点福州,全程二百余里。

“古道上荒草丛生,很多古迹都被淹没了。”宁德地方志专家王道亨说,李剑平老师等人多次整理古道上的摩崖石刻,其中包括清朝乾隆年间福州府李拔郡守在白鹤岭古官道上的题刻“鹤翥鸾飞”、明万历年间福建按察使吴之鹏的摩崖石刻《过白鹤岭二绝》。记者了解到,最新发现的有明朝万历年间福建省布政使黄琮在岭头天峰亭内刻的碑文,记载着戚继光抗倭的历史。“10年前当地农民修天峰亭,挖地基时发现这块石碑,2013年经过数位书法家的辨认、斟酌,才将文字确认下来。”李剑平说。

曾作为茶道辉煌一时

据《宁川佳茗》记载,早在明洪武年间(1391年),蕉城区的“天山芽茶”曾是宫廷贡茶,由人力肩挑运送京城。《古代闽东茶叶史略》也曾记载,清,闽东系福建出口和内销茶叶的主要产区,三大名茶(天山绿茶、坦洋工夫、白琳功)产地亦成为三个茶叶中心集散地,清末天津的“京帮”、山东的“全祥”及福州茶行客商,都前来采购茶叶运销国内外。

福州花茶兴起后,商号手中购得绿茶几十成百担,急于送到福州城中加工成精茶后运往外地,当地茶商就要雇佣体力好、办事稳妥的人,以一百二十四斤的挑工价让其挑六十斤茶的样品,翻越白鹤岭古官道,赶赴福州。尤其在1939年后,因抗战,三都港被封锁,闽东一带海上的茶叶销路基本中断,一时间,白鹤岭古官道上,挑着茶担的茶叶商队络绎不绝。到了上个世纪40年代末,宁德蕉城的茶叶因战争虽然已有衰退,但依然有几十家商号。

如何欣赏中国历代茶画


中国人的想象力是十分丰富的,衣食住行无处不包含寓意和想象。西方人把面包夹馅作成三明治,且不论是否好吃,单说思想寓意,那是根本谈不到的。而中国人却可以把月饼象征明月,象征团圆。馒头可以作成桃型、佛手形,可象征长寿,可象征福禄。按理说,饮料无非色彩可变,求象征意义不容易,而中国人却偏以画给各种饮料加进丰富思想。

比如,有人曾一再以“尝醋”为题,作《四子尝醋图》和《三酸图》。前者画的是儒、道、墨、释四家的代表,围着一缸醋,儒家讲究实际,说它是“酸的!”道家从相反相成和事物本原看问题,这醋或为谷物所制,或为红枣所造,因而说是“甜的”!佛家把一切现实都看作苦恼,对现实的一切毫无希望,所以觉得醋是苦的--人来到世上便是受苦。墨家究竟如何评价不得而知。四子出现在一缸醋面前,每个人的语言并无如今之漫画标明,但你可从其神态着意体会,或许于酸甜苦辣之外还能体会出些其他思想。

至于标明《三酸图》者,出于同一题材,并有文人自称“穷酸”的自嘲。一缸醋竟引人生发出对中国几大思想流派的思考,何况茶这种更为飘逸、美好、含蓄的饮料,自然会成为画家笔下更具体、生动的题材。

因此,我们在这里谈论茶画与茶叶学家和茶艺研究者的目的不同。我们所要研究的是茶画中所表现的人,而不是物;是人的思想感情,而不是人的外在体态;是茶画中蕴含的哲理,而不单是自然之美。从这一点出发,我以为,真正艺术价值很高的茶画,还是南宋时期开始出现。在这里,当然要首推刘松年的《茗园赌市图》。关于这幅画,不少茶人从茶艺角度进行了详细研究,从江茶流行情况,到烹茶器具和方法都论证甚详。但我觉得,许多研究者恰恰忽略了茶画作为艺术作品所产生的主要作用:即对人的描绘和给观赏者所带来的精神鼓舞与巨大感染力。

《茗园赌市图》是首次反映民间俗饮情况的茶画。画中无论老人、妇女、儿童和挑夫、贩夫,都是下层劳动者。但恰恰是在这里,蕴藏着中国茶文化的最积极的精神,即饮茶并不像一些旧文人那样看作避世消闲,而是为了和乐与奋进。《茗园赌市图》的“赌”字与一般的赌大不相同,赌茶,是表现造茶人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信,赌中是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宋人钱选仿刘氏之作,把这“赌”中的奥秘揭示得更清楚。

钱氏更突出了“赌茶人”,个个透着友好、微笑乃至豪爽之气。所以,赌茶当然不像钱场赌徒个个是乌眼鸡,恨不得把对方都吞下肝去。也不像酒徒赌酒,瞪着醉眼把世界都看得模糊了。在画家的笔下,我们感到茶给人的是清醒、愉悦,有胜负的较量,有优劣竞争,有进取心,但并不是你打死我,我戳伤你。而是在斗茶中、饮茶中相互鼓舞着。我想,这正是儒家以茶游艺,寓教于乐的思想体现,也说明中国人之所以重茶德而稍抑酒兴,正是热爱平和、友好、清醒,而不喜欢过于任性和狂躁。一幅茶画,能把茶文化的主旨和一个民族的好尚集于其中,这实在是难得的。而能突破文人茶文化的局限,从平头百姓中寻找这一主题的体现方法则更难能可贵。

素心紫壶艺无限


素心紫壶艺无限

◆闵学平

紫砂花货的美,美在它出人意料的风格,美在它自由自在的艺品。和其他类型的紫砂壶不同,紫砂花货的形象,它可以是大自然中任何打动人心的场面,是日出东方、旭日东升时的汹涌澎湃,是春华秋实、一花一叶的生命历程;紫砂花货的造型,它可以是各种器皿的借形改装,是高僧头上的僧帽,带着沉静的禅意,是渔人的斗笠,散发着亲切的生活气息。在黄丽萍的眼中,紫砂花货的种种艺术特色都浓缩为对生活的提炼升华,是感性的情感表达。黄丽萍是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出生于陶艺家庭,她的父亲是紫砂工厂的元老之一,不仅老人自己善于调配紫砂泥,而且和众多的老艺人交情颇深。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黄丽萍早早地就对紫砂泥有了深层次的了解,而且在父亲和老艺人的交往过程中,还早早地锻炼了黄丽萍的眼界,眼界对艺术的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对她后来紫砂壶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丽萍的紫砂艺术不仅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而且从她进入紫砂行业时,就投入了名师的门下。她先后跟随多位紫砂名人高手的门下,集合众名家之所长,最终凝聚成她独特的艺术理念。

从供春壶的树瘿开始,紫砂壶就与自然结缘,黄丽萍也延续了这天人合一的缘分,把自然与紫砂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紫砂花器来。在《萍水相逢壶》(见图)中,黄丽萍一手策划了葫芦与葡萄在紫砂壶上巧遇。此壶的壶身仿佛是一粒被艺术夸张了的葡萄,硕大圆润,展示出了饱满与力度,具有生命的活力。壶流和壶把则是粗藤弯曲而成,舒展自然有力。壶钮是一个横卧的葫芦,不知从什么地方就长了出来,柔软而弯曲的细细的茎叶铺盖在壶盖上,甚至一直延伸到了壶身。从壶把这跟粗长的藤上伸出的葡萄,也开始在壶身蔓延,渐渐地和葫芦相遇了。这两个爬藤类的植物在此处偶遇,却又给人以完全自然的姿态,似乎是大自然的妙手偶成,葫芦与葡萄的萍水相逢,之后又是各自生长,即使是擦肩而过,也是难得的缘分。

薄胎壶,是紫砂艺术花园中,最为娇嫩的一朵。它是紫砂艺术中令人惊艳的神乎其技,原本薄胎的是瓷器的制作方法,后来被才能出众的紫砂人运用到了紫砂壶的创作中,人们常常会用“薄如蝉翼,轻似浮云”来形容,让紫砂壶的艺术世界更加的妙曼动人。虽然从外表上看去,它和一般的紫砂壶几乎没有差别,也是一副沉静端重的样子,但是拿到手上,却轻得叫人惊奇,让人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对待,仿佛一用力就怕它会受伤一样,是名符其实的掌中明珠。薄胎壶比一般的紫砂壶要轻了许多,胎体极薄,成型困难,这是对纯手工制壶技艺的一大考验。由于薄胎紫砂壶的技艺要求之高,其传世的作品并不多。但是今天却有幸能看见黄丽萍新作的薄胎壶。

在黄丽萍的心中,紫砂艺术是神圣的精神追求,是人们对美的享受和感念。她在创作每一把紫砂壶时都特别注重艺术的审美,和内在文化的底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萧艺:茶画路深深》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