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访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韬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韬。

2014年茶业展会在前进与思索中落幕,放眼全国市场,茶业展会已经明显出现两极分化。与盛大而专业的广深,规模均有所增加。广州春季:面积3.5万㎡,参展企业近500家。2013年分别为近3.5万㎡、450家;天津展会:面积1.3万㎡,参展企业近200家。2013年分别为1.1万㎡、150多家;广州秋季:面积7万㎡,参展企业750家。2013年分别为5万㎡、630家。

茶周刊:贵公司怎样看待今年茶业展会市场的形势?为确保展会的成功又进行了哪些创新与推广?

李广韬:2014年国内茶专题的展会还在增加,在舆论界和茶商内部都开始对其进行反思。总的来说,展会对行业的发展和文化的推动主要还是正面的。中国茶文化的热度不减,各种活动还会不断增加,这是好事,但是不是都以“文化节”,“博览会”的形式开展,要反思。太多同质的活动,企业和观众都累了,反而不好。去年益武展览尝试在两届展会期间办了多场的“时光茗赏会”和“无界茶会”,这种小而精的雅聚,也起到很好的作用,得到了不小的反响。

近两年中国茶业界有两个特征:一是企业对自我品牌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新品牌不断涌现。同时由于进入品牌运作阶段,企业对营销渠道的建设、维护也越来越重视。二是茶企业普遍在文化营销上投入的比重增加,各出奇谋,形成百花齐放,令整个中国茶文化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广州茶博会一直是茶企一年当中最为期待的展会,一来他们希望在展会中展示出自己最新的理念,同时也希望在展会中看出行业发展的端倪。2014年我们最重要的一个举措就是,鼓励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合办、独办各种文化与营销的活动。为此我们在开展前特意增加一个展馆专门用于举办大会和企业的各种活动。一方面为品牌企业提供了更大的施展空间,另一方面也令广州茶博会能更全面地展示茶行业和茶文化的最新成果。

茶周刊:从去年展会的实操中,贵公司感受到目前茶企业在市场营销方面、或者具体到如何与展会对接方面,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提升哪些能力?

李广韬:中国茶业企业之间的营销水平和对茶叶营销的理解差异很大,但总体上是不断地在进步。如果说还有待提升的话,主要是要解决如何在产品和营销之间的投入取得平衡。我们感到最头疼的是有好茶的企业不舍投入做宣传;而有些企业投入很大搞营销,但对产品的质量把控又不完善。所以产品又好、宣传又能恰到好处的企业在茶博会上是最受欢迎的。

如何在展会宣传做到恰到好处呢?希望企业在展会营销策划的过程中能加强与主办方的沟通,会有利于企业对自己的准确定位,对自己的产品情况作出客观的判定,在展会上找到最准确的营销方案。去年川红集团、勐乐山、合和昌等企业就是在展会前与我们反复沟通交流后形成展会营销方案,在展会上就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茶周刊:对2015年茶业展会的形势益武公司有哪些基本判断?

李广韬:茶展会经过几年的爆炸式增长,2015年无论举办、参展,还是观众都会越来越理性,选择性越来越强,这会导致一些小型的茶展出现困难。但好的品牌还会继续增长,因为行业的总量还在增长,这一波由南往北的喝茶风正转变为一种全国性的时尚生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未来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大。

茶周刊:今年贵公司的茶业展会计划如何?围绕服务市场和企业将有哪些新的突破和创新?

李广韬:今年我公司的展会计划基本上和去年是一样的,展会数量不变,质量要再上一层楼。展会是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年的积累,有大量的企业和观众使用了我们的平台,也留下了丰富的资源。如何用好这些资源为行业、为茶文化推动多做一些事情,是我们一直在想的问题。

2015年我们首先要把茶博会做得更精彩。同时我们要把这个平台做大,这并不意味着增加多少展位和面积,而是要让这个产业相关的企业甚至个人都有适当的展示、交流的机会。比如茶文化专家学者、媒体人;比如茶的培训机构、科研单位甚至艺术机构都应该在茶博会上有交流展示的机会。我们希望把行业相关的方方面面都服务得舒舒服服,大家都喜欢这个平台,用好这个平台,共同为中国的茶业行业的发展作贡献,共同为中华茶文化的伟大复兴作贡献。

Cy260.com精选阅读

如何看紫砂壶


大家平时看壶,一般都只注意有形的地方,而对于壶形留下的空间,通常不太在意,而对于做壶人来说,壶留下空间的部分,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我们正是根据这部分空间的形状来确定壶的曲线、部位布置的。从前做壶人的泥橙(工作台),都是面窗而置,以便于在做壶时观察壶坯的剪影,看壶留下的空间部分。

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音[gǔ]),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译文:三十根辐条汇集到一根毂中的孔洞当中,有了车毂中空的地方,才有车的作用。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发挥了它的作用。)

中国人对于虚、无处的理解真是高妙。

为了让大家看得清楚,我还是把大亨仿古来举例。在这张图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实是“无”的地方的形状,决定了这把壶的造型,这大概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吧。

《墨皇本圣教序》很长一段时间在清代收藏家崇恩手里,崇恩极为珍爱,这从其碑文旁的批注和题跋中都有明显的反映。

其中有一段话,我觉得他虽然是讲的书法碑帖,但对于我们欣赏紫砂壶也不无帮助。他在碑帖旁写道:

“明窗几净,扫地焚香,拭目谛观,澄心静玩。先看其大略,以领会全神。次看其结体,以求其明意运笔妙处。旋即逐字看、逐笔看,无一点一画轻易放过,情思微倦,即闭目危坐,以养灵光,少息再看,则必又有一番境界引人入胜,层出不穷,久而久之,右军当于纸上相告盖不翅耳。”

审美活动是有次序的,先看什么,次看什么,再看什么。常看到购壶者抓起一把壶来,先摇口盖紧松,再看嘴滴把在不在一线,而不先观精神紧要处。要这样挑壶,超市里的金属制品个个比紫砂壶好。

崇恩的这段话应该是我们欣赏紫砂壶及其它艺术品很好的一个启发。

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湘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

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据史料记载,湘乡县盛产红茶。民国年间极盛时,双峰境内已有茶园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咸丰年间以后,海禁大开,中西互市,红茶内销和外销市场巨大,一个以茶为业的商人群体应运而生。

较早成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双峰县三塘铺镇胜云村人,清太学生。咸丰年间,刘麟郊在战火纷飞中,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成巨富。在清末民初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以双峰人为代表的茶商驰骋商场,纵横海内外,形成了一个联结紧密的商业集团。当地依靠茶业发家致富、家财累计百万银元以上的商人先后有数十人之多安化洞市高城马帮,是清末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帮。因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造就了安化茶马古道的特殊意义。

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市镇,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而当时茶叶等商品的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安化茶商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

由茶马古道看安化茶商


在北纬25至30度的雪峰山麓和资江沿岸,漫山遍野生长着生机盎然的茶树。这些茶园的茶叶,绝大多数被加工成“湘黑茶”。成品“湘黑茶”,色泽油黑,汤色橙黄如琥珀,口感浓醇。益阳湘黑茶专家周奎说,据史料记载,在公元10世纪前后,以牛羊肉等为主食的边疆兄弟民族,就发现长期饮用“湘黑茶”能分解脂肪,促进消化,防止燥热。旺盛的“边销”需求在今益阳市安化县境内产生了官方的“茶马司”,益阳成为“茶马互市”的主要茶叶生产基地。“湘黑茶”由马帮携带,从湖南入四川,沿“茶马古道”输往西藏、新疆或内蒙,进而销往尼泊尔、印度和中亚、远东。

据史料记载,湘乡县(原湘乡包括今湘乡市、双峰县等地)盛产红茶。民国年间极盛时,双峰境内已有茶园27000亩,产茶785吨,其中外销的红茶433.5吨。咸丰年间以后,海禁大开,中西互市,红茶内销和外销市场巨大,一个以茶为业的商人群体应运而生。较早成名的红茶商人是刘麟郊。他是双峰县三塘铺镇胜云村人,清太学生。咸丰年间,刘麟郊在战火纷飞中,经商于湘潭、汉口等地商埠,数年之间即成巨富。

在清末民初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内,以双峰人为代表的茶商驰骋商场,纵横海内外,形成了一个联结紧密的商业集团。当地依靠茶业发家致富、家财累计百万银元以上的商人先后有数十人之多安化洞市高城马帮,是清末以来中国南方最大的马帮。因安化黑茶的特殊历史地位,造就了安化茶马古道的特殊意义。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黄沙坪古镇,明清时期茶叶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茶号80多家,对岸资江一河相隔的唐市镇,茶叶从业人员上万人,茶号20多家,当时中国黑茶的70%产自这两个茶叶古镇。而当时茶叶等商品的最便利的运输工具是马匹。从资水的唐家观,经江南、陈王、洞市,至新化,为了方便马帮运输茶叶等商品,安化茶商集资修建了数百里的青石板茶马专道。

茶马古道上看动人山水


从遥远的、开放的唐代,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一直存在着一条鲜为人知的道路,它由中国大西南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的茶叶产地出发,以人背马驮这种最原始的运载方式,穿越横断山脉以及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砻江等大江大河向西延伸,蛛网般覆盖了中国最大的两个高原,最后通向喜马拉雅山南部的南亚次大陆。随着茶文化和藏传佛教的兴起和传播,随着茶马互市的开展,这条道路便成了名副其实的茶马古道。

1000多年来,茶马古道将云南、四川的茶叶输送到藏区,又将雪域的山货特产运到内地,抗日战争期间它更成为中国惟一的对外交通道路。就在民间运输的同时,这条遥远而无比艰险的道路更成为宗教文化以及沿途20多个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交流的走廊。它不仅是连接汉藏等多民族的经济文化纽带,也成了人类为生存所激发的非凡勇气和所作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征。

不管这个世界在发生着什么,由于不可思议的僻远艰险,茶马古道上有三样东西似乎还在坚韧地存在着:一个是沿途的苍茫大地、山川湖泊、蓝天白云;一个是与藏民生命生活融为一体的宗教;一个是藏民的善良、纯朴和美好。我觉得,藏民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强烈的宗教感情似乎就来自藏区的大自然本身,相辅相成,那样的宗教感情又成全了他们的善良、纯朴和美好。

在茶马古道沿途,有着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壮丽最动人的山水。那是一种惊心动魄的苍茫和旷世的沉寂。有时世界静得出奇,周围的大山全都沉默不语。它们以一毛不生而令人震惊。那种苍凉的美、严酷的美轻易就把人带入史前时代。夏季的雨水汪洋恣肆,冬季的雪水清碧如玉。它们从无数大山上奔泻而下,那水流漫漫涣涣,迅速汇聚成溪流,又很快流淌到无数的大江和河流中。远山显露出它们强劲而优美的山脊,它们是那么峻秀,又充满了张力。蓝蓝的山岚,使它们显得英姿勃发,十分年轻。如果说山脉架起了西藏的骨骼,那这些江河就是西藏的血脉,它们奔涌流动,为高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为高原带来了蓬勃的生机。

除却大山大川,茶马古道沿途有的是极富灵性的石头和无比奇妙的云,以及超凡脱俗的天光。那些历尽沧桑的石头,那亿万年来不老的蓝天,那一逝不再、永不重复的云,那似乎来自极地或外太空的光芒,它们组合成的色彩令人激动不已。而如果在晴天的晨曦中和晚霞里走过西藏的大地,你一定会为那种剔透明朗的光泽所震慑。只要看到一眼,只要沐浴一次,人生便因之而生辉。

在茶马古道一路,我们经常目睹前往圣城拉萨的虔诚的朝圣者,他们在崎岖蜿蜒的山道上踽踽而行,有的更将全身匍匐在地,磕着等身长头前往心目中具有极神圣意义的拉萨,他们磕得四肢溃烂,面额鲜血淋漓,但眼睛的虹彩中却充溢着宁和而确凿的信仰之光。

在茶马古道沿途,同时也是转经朝圣道路的沿途,一些民间艺术家们于过去漫长的时日中,在路边的岩石上、玛尼堆上绘制和雕刻了无数的经文咒语、佛陀、菩萨和许多高僧的形象,还有一些神灵的动物形象,如鱼、蛇、猫等等,当然也有一些被视为神异物的形象,如海螺、日月星辰。那些或粗糙或精美的造像为古道那漫长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圣和庄严,也为那遥远的地平线增添了几许神秘。这就是茶马古道。

茶世界看清醒格局,酒世界看糊涂圈子


让你浮躁的心态平稳下来

让你矜持的神情放松开来

让你慢慢嗅到飘逸的茶香

怡悦的心情渗透每个细胞

懂不懂酒,都可以喝的烂醉如泥;

懂不懂茶,分得出境界层次高低。

喝茶聊的是境界,思的是人生

喝酒讲的是大话,吹的是牛皮

格局越聊越开阔

牛皮越吹越落魄

喝茶越喝越清醒

喝酒越喝越糊涂

思路越理越清晰

思维越喝越麻痹

喝茶之前想的是做生意

喝酒之前想的是占便宜

生意越做越红火

便宜越占越堕落

开心的时候泡一壶茶与友共饮

郁闷的时候拎一瓶酒墙角独酌

人越开心天越阔

心越郁闷路越窄

茶不醒人人自醒

酒不醉人人自醉

想喝茶,你是想静静,静静的思考

想喝酒,你是想昏昏,昏昏的沉睡

酒局中口沫横飞,强行劝酒

即使谈成生意,却也输掉了人格!

茶桌上温文尔雅,细细品味

即使生意不成,但还是交了朋友!

茶越喝越健康,小院里茶友越聚越多!

酒越喝越虚弱,医院里病友可凑半桌!

喝茶,喝的是一种心境

是浮华后面安静的修行!

喝酒,喝的是一种心情

是空虚背后浮躁的寂寞!

正所谓

万丈红尘三杯酒

千秋大业一壶茶

昆明观自在茶业:茶商夫妇


昆明观自在茶业为黄良首创,因妻子子鸿的巧思,如今独具风格。黄良外表敦厚,在收茶、制茶时却另有一副不容套近乎的样子,子鸿擅诗画,观自在旗下以花卉为名的丹青系列,都出自子鸿手绘。

和黄良、子鸿夫妇的采访最终约在西双版纳,一个茶山脚下的古茶园中。来之前,接到子鸿贴心短信,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带御寒衣物,茶山上的夜晚凉得透人心脾。为了取暖,茶园主人在山庄的空旷之地燃起篝火,再扔几个番薯、芭乐,静待火苗将其慢慢吞没,只听噼啪之声在空旷的茶园回荡。

所有人默然地围坐篝火边,想着各自心事。这时节正是茶人收秋茶的时光,去年雨季绵长,子鸿在博客上抱怨秋茶滋味寡淡,品尝后都不理想,于是提前结束采收。夫妇俩索性做起潇洒闲人,寻山间美味,访隐世古刹,看农家土窑烧陶,或学古法造纸,一路玩回昆明,算算已过了月余。“每年茶季的奔忙就像是修行,且远且行,兀自沉湎其中。世间无常,不过倏忽易逝。”子鸿在博客里这样感慨。于茶而论,山水风土,雨露阳光,都对茶有微妙的影响,有时仅是错了一场雨水,或几日阳光,茶味却已显出云泥之别。于是,茶之于茶人,就是大自然的造化,无法以人力改变,唯有恭敬顺从。

开创昆明观自在茶业的黄氏夫妇,是一对云南本地茶人,却又不是云南茶人的典型代表,本地茶商至今依然以走量的大宗生意为主,像观自在这样走个性化发展,肯花心思构思产品的茶人凤毛麟角。也正因如此,观自在销售额并不大,但这家店在云南茶圈却一直是被谈论的话题,“现在不是主流,未来也很难做大。”台湾茶人石昆牧曾这样评论,但这恰恰又是他最欣赏观自在的地方,“在这个越来越功利的圈子里,许多人都想要赚快钱,赚多钱,唯有这两人,一味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中,没有别的想法。”

观自在之道

黄氏夫妇长得很有夫妻相,都是圆圆面孔,笑眯眯的眼睛。如果普洱茶圈是一个江湖,黄良和子鸿就是江湖中的郭靖和黄蓉。他们一个憨厚,负责收茶、制茶;一个灵动,负责产品策划,品牌推广,两个人一起,正好构成了观自在茶业的根骨与气质。

黄良是观自在的主人、创始者以及核心价值所在。“黄粱美梦”是他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方式。如果不说,你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当过兵的人,无论走路、泡茶,他总是一副慢腾腾、笃悠悠的腔调,连转个身都要比别人慢一拍。我们采访时,多数时间是子鸿一人在说,黄良陪坐一旁,笑眯眯听老婆讲话,有的时候,会默默从随身的铁罐里拿一块小茶砖出来嚼一口。

黄良品茶更习惯生嚼,这或许与他长期收茶、做茶有关。每次在茶山上收茶,靠的都是现嚼,“好的茶叶,滋味先苦后甘,回味绵长”。他领我们去山上的古茶园,从古树上随手拈一片嫩芽,指给我们看叶上的细幼绒毛,这就是野生古树茶与台地茶在外观上的区别。黄良告诉我们,有经验的茶人,只要摸一下就大约知道茶叶的底细,“野生古树茶手感软糯绵密,台地茶则是粗硬的。”再放在嘴里抿一下,一股清苦便迅速地占领了整个口腔。

目前观自在茶业旗下所有系列均是自制,这意味着身为茶人,黄良肩负着要为每季产品确定基调的重责。对一个茶人来说,春秋两季宛若一场战争,能否收到好茶关乎接下来产品的调性,比拼的是茶人的财力、人脉,更重要的是对茶的品味和理解力。

黄良自诩“老牛”,一年中总有一半以上的时间在茶山上,他对于茶山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尤其是到了春茶上市的季节,“三月里,花儿都开了,溪水淙淙流动,动物也出来了,满山都是生的气息。”他一边带我们在茶园走,一边眯着眼手舞足蹈。

“我不能保证每次收到的茶都是最好的,但起码让我可以保证,我们推出的茶全都是凭着我的良心做的。”他这样说,而妻子子鸿则说,“老牛腿上的累累疤痕,就是一个个收茶的勋章。”

但这个外表敦厚,看上去老实、好相处的家伙,私底下有倔犟如牛的一面。勐海斯麻哩茶厂,是观自在在勐海县的生产基地。我们去的那天,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制作2013年最后一批秋茶,黄良每天抽空要到厂里走一圈,看看新做的茶饼,与厂长叮嘱几句,他喜欢将饼压得稍松,开片的时候尽量保证条索完整。

“我在这里做茶多年,在业界小有名气,但黄良算是很挑剔的客户。”厂长感慨说,黄良对品质要求极高,也不容易套近乎,“他第一次来我们这里做饼,就提出要求,不要来约我吃饭,不要来约我打牌,不要陪同,我喜欢自己看,有问题我会问负责人。”

黄良,1998年退伍,之后到昆明发展。初到昆明,他看到有很多人喝茶,再加上自己的老家正在版纳茶区,便尝试着在茶城租了一个十平米的小铺,做起了茶生意。至于店名,则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无意中读到心经,觉得与自己心境颇为贴切,便信手拈来。

从小在茶区长大,“昆明的大大小小茶城、茶铺和茶馆,没有我不知道的。”黄良说。在早期资金有限,客源有限的情况下,观自在的发展全靠黄良骑着一辆26寸自行车,一家一家去跑,上门推销。有的时候,只是为了几斤茶叶,他需上门好几次与店家接洽。辛苦是必然的,但这样也积累出良好的信誉。“如果有人不想喝拼配(经典普洱),要我推荐纯料茶饼,那我肯定推荐‘观自在’。”茶人石昆牧这样说。

石昆牧的博客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2005年,他去茶城,在观自在店里看到一款新茶,凭外观判断像是易武栽培野生茶,喝下去发现是台地茶。石昆牧故意询了个价,夫妇俩直言不讳,就是台地茶,售价也只有42元一公斤。当时易武野生茶和台地茶价格相差五倍。石昆牧听后大笑,如果是别的茶商肯定直接当野生茶卖了。黄良连连摆手说,绝对不可以,卖出去时一定要跟茶商、消费者交代清楚。

观自在经营之初,黄良只是从大理、下关拿货来卖,后来才慢慢从家乡茶农那里收毛茶,之后有了自己做茶的想法。他买书自学,四处搜集资料,从最基本的茶业知识学起,然后又去各个茶区,了解茶叶的制作、加工步骤。

他也在那段日子认识了石昆牧。后者向我们回忆,那时做普洱茶的人闲暇都泡在各大普洱论坛上,互相提问、争辩,黄良则是其中“非常有趣的一个人,固执起来像一头牛,只要是他认定的,就一定是要激辩到底。”也正是通过论坛,石昆牧对黄良产生浓厚兴趣,2004年他去昆明茶城,特别找到观自在店铺。作为台湾茶人,石昆牧对这对小夫妻的商业思维颇不苟同,“他们开了一个小店,堆了满满的茶饼,做一斤茶才赚几块钱的生意,我跟他们说市场推广,他俩看着我说,石老师,我们是云南人。”因为缺少资金,他们一直没有真正融入昆明主流茶商行列。

2005年春,黄良在茶山给子鸿打电话,一种产自老曼娥山头的茶叶给他留下极深印象:先是极苦,然后慢慢变甜。子鸿听着心头一动,几乎立时想到陆游的《咏梅》,于是将新款茶饼命名“香如故”。她又搬出笔墨,在茶饼的外包装棉纸上画上一株梅花。

“香如故”的推出,算是观自在触及茶品定位和商业推广的开始,它后来不仅成为观自在旗下的高端产品,还成为标签式的一个系列,而“香如故”风格的延续,最终使观自在成为云南本土最具有文人气质的;纯料,拼配;春茶,秋茶;台地,野生古树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他们的高端“丹青系列”,每款作品上都有子鸿的手绘。“丹青系列”原料均来自三百年以上产自易武、景迈和班章地区的古茶树。根据不同山头,子鸿分别给每款产品取名,比如用产自景迈山头的茶叶,香气高、口感清甜,于是将之比作夏日里亭亭盛开的荷花,取名“清劲莲韵”;产自易武正山三百年古树的茶叶,甜柔绵稠,蜜香浓郁,让人想到冬日供养在暖房里的水仙,取名“凌波清带”。而“香如故”则是该系列中唯一的拼配作品,老班章的霸气,老曼娥的清苦回甘,单独制成茶品,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却成了观自在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同他们的路线,其中最直接的反对便来自黄良的弟弟、“永聘号”主人。在云南茶圈,黄家三兄妹都做与茶有关的生意,却各有专攻,除了黄良外,弟弟的“永聘号”是云南具有知名度的普洱茶经销商之一;小妹则做茶具生意,现已是业内龙头。“相比家族其他人,我们生意规模最小。”子鸿说。

“吃力不讨好”是弟弟对观自在的评论,对此,黄良总是笑笑,并不多加解释。“我们还是觉得应该坚持现在的路线。”子鸿说。按照惯例,茶商最忌讳将访客带至自己收购茶料的山头,“这样,别人就知道我们的货源了。”但他们却对此全不在意,对于观自在来说,最宝贵的资产,应该就是黄氏夫妇本身吧。

文:网络Admin

狠抓茶业质量——采访做茶人


奇苑茶业总经理徐茂兴:高铁开通,肯定对茶业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茶业质量安全卫生是茶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是事关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对茶叶无公害生产要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严把源头,建立生产基地和结合生产季节开展技术培训,确保茶叶生产用药安全,同时大力推进无公害产地认证和市场准入认证。要推行质量可追溯体系——按照生产可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对基地实施质量管控,从源头控制茶叶质量安全,保证茶园种植的规范化、生态化,并最终形成茶叶质量的前期保障和后期问责机制。我们奇苑公司茶园基地一律下豆饼肥或茶仔饼肥,以改善土质,在景区内茶园基地四周从不扩大开发茶园,以保持茶园生态。

富泉茶叶厂厂长黄廷富:武夷山一定要紧紧围绕“生态、健康、安全”的目标来做茶。茶叶的加工工序,要经过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武夷茶制作过程要求更高,除了温度,湿度外,对生产环境、水质、酵种都有严格的标准。目前我们已建立了独有的质量管控体系,它涵盖了茶树种植、鲜叶采收、车间卫生、鲜叶摊凉、鲜叶杀青、鲜叶揉捻、茶叶渥闷、茶叶干燥、晒青毛茶存储、运输、筛分、拣剔、发酵、茶叶压制、包装、运输等生产流程,严把质量关,每一道流程都有专人监控记录备案,如一款茶品出现质量问题,都可以追溯到源头。

星村镇茶农田见秀:我们厂是严格按茶叶食品安全QS的要求进行管理和生产的,管理很细,要求很严。如工作时不得戴首饰、手表,不得化妆;进入车间时要洗手、消毒并穿工作服、帽、鞋;工作帽、服集中管理,统一清洗、消毒,统一发放。不同卫生要求的区域或岗位的人员要穿戴不同颜色或标志的工作服、帽,以便区别。车间门窗结构严密,保证操作人员手的清洗消毒,保持洗手间设施的清洁;防止润滑剂、燃料、清洗消毒用品及其它污染物对食品造成安全危害;在加工过程中,对制品要按等级、规格存放并标识;落地茶和废弃物要分别在指定地点用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分别收集盛装,并及时处理。(蔡锦生刘小林张熠丰整理)

中国茶业重心的不断转移


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认为饮茶是秦统一巴蜀之后才开始传播开来,肯定了中国和世界的茶叶文化,最初是在巴蜀发展起来的。这一说法,现已被绝大多数学者认同。

巴蜀产茶,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或更早,巴蜀已形成一定规模的茶区,并以茶为贡品。

关于巴蜀茶业在中国早期茶业史上的突出地位,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荼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前者反映成都一带,西汉时不仅饮茶成风,而且出现了专门用具﹔从后一句可以看出,茶叶已经商品化,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中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由后来的文献记载看,很可能也已形成了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不仅仅是在秦之前,秦汉乃至西晋,巴蜀仍是中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秦汉时期,茶业随巴蜀与各地经济文化而传播。首先向东部、南部传播,如湖南茶陵的命名,就是一个佐证。茶陵是西汉时设的一个县,以其地出茶而名。茶陵邻近江西、广东边界,表明西汉时期茶的生产已经传到了湘、粤、赣毗邻地区。三国、西晋阶段,随荆楚茶业和茶叶文化在全国传播的日益发展,也由于地理上的有利条件和较好的经济文化水平,长江中游或华中地区,在中国茶文化传播上的地位,逐渐取代巴蜀而明显重要起来。

三国时,孙吴据有东南半壁江山,这一地区,也是这时中国茶业传播和发展的主要区域。此时,南方栽种茶树的规模和范围有很大的发展,而茶的饮用,也流传到了北方高门豪族。西晋时长江中游茶业的发展,还可从西晋时期《荆州土记》得到佐证。其载曰“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说明荆汉地区茶业的明显发展,巴蜀独冠全国的优势,似已不复存在。

南渡西晋之后,北方豪门过江侨居,建康(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政治中心。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崇茶之风盛行,使得南方尤其是江东饮茶和茶叶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茶业向东南推进。这一时期,中国东南植茶,由浙西进而扩展到了现今温州、宁波沿海一线。不仅如此,如《桐君录》所载,「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晋陵即常州,其茶出宜兴。表明东晋和南朝时,长江下游宜兴一带的茶业,也著名起来。三国两晋之后,茶业重心东移的趋势,更加明显化了。

六朝以前,茶在南方的生产和饮用,已有一定发展,但北方饮者还不多。及至唐朝中后期,如《膳夫经手录》所载「今关西、山东,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中原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都嗜茶成俗,于是南方茶的生产,随之空前蓬勃发展了起来。尤其是与北方交通便利的江南、淮南茶区,茶的生产更是得到了格外发展。唐代中叶后,长江中下游茶区,不仅茶产量大幅度提高,就是制茶技术,也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湖州紫笋和常州阳羡茶成为了贡茶就是集中体现。茶叶生产和技术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长江中游和下游,江南茶叶生产,集一时之盛。当时史料记载,安徽祁门周围,千里之内,各地种茶,山无遗土,业于茶者十之七八。同时由于贡茶设置在江南,大大促进了江南制茶技术的提高,也带动了全国各茶区的生产和发展。由《茶经》和唐代其它文献记载来看,这时期茶叶产区已遍及今之四川、陕西、湖北、云南、广西、贵州、湖南、广东、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十四个省区,几乎达到了与中国近代茶区约略相当的局面。

从五代和宋朝初年起,全国气候由暖转寒,致使中国南方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发展了起来,并逐渐取代长江中下游茶区,成为茶业的重心。主要表现在贡茶从顾渚紫笋改为福建建安茶,唐时还不曾形成气候的闵南和岭南一带的茶业,明显地活跃和发展起来。

宋朝茶业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是气候的变化,长江一带早春气温较低,茶树发芽推迟,不能保证茶叶在清明前贡到京都。福建气候较暖,如欧阳修所说「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作为贡茶,建安茶的采制,必然精益求精,名声也愈来愈大,成为中国团茶、饼茶制作的主要技术中心,带动了闵南、岭南茶区的崛起和发展。由此可见,到了宋代,茶已传播到全国各地。宋朝的茶区,基本上已与现代茶区范围相符,明清以后,茶区基本稳定,茶业的发展主要是体现在茶叶制法和各茶类兴衰演变。

梅相靖:茶业能人致富乡邻


走进福鼎点头柏柳村,弯弯曲曲的山路两边,放眼望去,满眼都是鲜嫩的绿色,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茶香,制茶高手梅相靖就住在村里。今年66岁的梅相靖,出身在茶业世家,其先祖梅伯珍是福鼎茶业老行家,福建茶商名人,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将福鼎白茶推向世界各国,在茶商界有“梅占魁”之尊称。梅相靖从小继承父辈梅毓芳、梅毓厚、梅毓淮学习培育茶苗、出产茶叶。

当过村干部,干过多年的农活,对茶叶情有独钟的梅相靖,几年来,致力于发展茶业,经过一番艰苦创业、艰辛探索,他的外号“茶仙”已早已被省内外广大茶商、群众所了解熟悉,他的茶苗质优价高,总是足不出门即被茶商抢购一空,他成了点头远近闻名的种茶制茶能人。

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梅相靖和其他村民一样,家里的主要收入靠种田为生,一年辛苦下来赚不了多少钱,但他不甘心,寻思着如何致富,于是就和父亲偷着种茶,年手制白茶数担,托人带到外省卖。当时,全村的茶叶总面积也不过四五十亩,茶站的收购每公斤价仅0.8元左右,而在广东,却卖了20多元。广东的茶人说,你们福鼎点头有这样的好茶,不能拿出来卖真是可惜。

从此,梅相靖开始努力研究培植茶苗,制茶,在原有育苗基地的基础上,选择新品种试点试种,加强育苗基地新品种茶树的繁育以及开发,并学会了从栽种、采摘、摊青、杀青,到揉捻、理条、晒干的茶叶种植和加工技术,把古老的白茶制茶工艺提高到一个新的极致,其白茶制作技艺2010年被确定为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他也光荣地被确认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近几年,每到产茶季节,梅相靖就成为大忙人,茶农争着请他去帮助培植茶苗,他的足迹走遍福鼎所有产茶的乡村,他讲授过制茶技术的地方,茶农据此培植出来的茶苗、制出的茶叶价格总是大幅上扬。在茶乡点头,像梅相靖这样的种苗、制茶能手一天天地多了起来,茶园面积达到8万多亩,仅点头镇每年销往中西部茶苗近80吨,春茶茶青量约1500吨,每公斤售价50-75元,茶农收入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犹如倒吃甘蔗节节甜。

杨普龙:一书在手,看尽西双版纳古茶山


历经作者无数次的修改和出版社的数审数校,由勐海国艳茶厂董事长董国艳、总经理周昆和云南茶文化人杨普龙合著的《西双版纳古茶再探源》一书终于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内页蒙肯纸全彩印刷,四封特种香草纸,古朴典雅,书茶俱香。海量高清大图,均来自现场。)

看得见的,是放在眼前的这本书;看不见的,是我们丈量的脚步。在去年前年的大部分时间,以及之前更长的时间里,我们一直行走在茶山的路上。我们一直在为普洱茶奔走,无论是源头的把控,还是奉献在茶友们面前的那杯醇厚香浓的普洱茶,以及茶文化的传播推广,我们一直不遗余力。

在普洱茶市场一片繁荣的当下,很多准备入行的或者准备爱上普洱的朋友,总是为各种纷繁复杂的资讯所干扰。于是,我们就有了这个想法,为普洱茶发烧友们,尤其是喜欢西双版纳的茶友们,奉上一本经得住考验,尽量靠近事实或者无限接近事实的茶书。而要做到这些,就要亲身的实践。实践从哪里来?抵达现场!用脚步丈量!循着先辈先贤们的足迹,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或者视野。故有“再探源”一说。

我们上路了,我们踏遍了西双版纳的山山水水,走遍了村村寨寨,亲历了每一个有古树茶的地方。去探寻那里的古茶树,去探寻那里的少数民族在古树茶热潮下的生存状态,去发现那些重山叠嶂里的幽微之地。

前辈们历有著述的地方,我们换个角度。他们未到的地方,是我们挖掘的重点。我们在不忽视已经声名大噪的古茶山的同时,更重视那些被忽视,被弱化的古茶山。我们更愿意去丈量那些人迹罕至,藏在深山人未识的地方。其实恰恰是那些地方,拥有更佳的植被和生态环境,拥有遗世清标的古茶,拥有远离凡世的人间仙境。那些地方,依然落后而贫穷,依然民风古朴且纯净。我们发掘出来,希望更多的茶商茶友寻香而去。我们想说,山外还有山,茶中还有茶。欲知详情?请看本书吧!

最后,关于本书,我们承认,我们只是做了一小部分的工作,或者只是选取了某一个视觉,某一个切入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视野,我们力求把我们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经历的,客观的记录下来。评判,留待读者!我们也希望更多的茶友加入的大军,继续完成更多角度更广宽度的著述,或者传播。无他,因为我们都是普洱中人,都可以也应该有义务为普洱茶产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吴远之和他的大益茶业集团


吴远之和他的大益茶业集团

吴远之,中国青基会推荐,男,汉族,1966年7月出生,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

吴远之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97年获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之后赴海外从事金融工作。现任大益集团董事长。

吴远之与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为教学条件薄弱的山区孩子们奉献爱心。从2005年至今已援建了38所大益希望小学,约两万名学生受益。

2007年12月,大益集团捐资成立了大益爱心基金会,并与中国和云南青基会展开深度的合作。在援建希望学校的同时,大益爱心基金会更加关注希望学校建成以后,教职工的素质提高,以及希望学校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定期举办希望工程·送教上门——大益教师及校长培训班,建立了云南大益希望小学快乐联盟制度。并将在大益爱心网站为每一个希望小学设一个网页,全面反映各希望小学的动态情况,让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茶友及时了解大益希望小学的情况,关注各希望小学的动态,满足希望小学发展的需求。

为奖励资助优秀及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鼓励大学生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帮助他人、关心社会,激励他们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兰州大学、安徽农大和云南农业大学设立“大益爱心奖学金”。

吴远之先生作为一个企业家,长期以来热爱公益事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办好企业、关爱社会、回馈社会”;他的宗旨就是“扶贫帮困、助学育才、奉献爱心、关爱社会”,实现他爱心无限的企业价值。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是目前中国首屈一指的现代化大型茶业集团,集团母公司为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旗下包括伴随中国茶产业的成长一路走来,一路壮大。面向未来,集团将进一步发挥人才、技术等战略性优势,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有效整合资源,通过发掘与创造茶产业整体价值实现自身新的发展,同时更好地服务于海内外广大消费者需求。

吴远之的相关著作

林镇浩:岭南茶业公司创始人


作为一位与茶交往近三十载的商人,林镇浩先生对茶的感情异于常人,在他心中,茶已经不再拘泥于口味,而是一种生意之道,文化之道。就像上乘的茶往往是醇厚、不温不火一样,林镇浩先生所带领的岭南茶业公司,不求一时的暴利,而是稳打稳扎,生意之余,将茶文化传播于世。

承父业站稳市场

林镇浩先生祖籍广东汕头,其父早在1960年便创办了岭南茶业公司。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公司在其父亲的经营下已经初具规模,并逐步在香港茶市场站稳脚,建立了口碑。虽然现在是岭南茶业的东主,但林镇浩先生一开始并非从事茶业,而是与此风马牛不相及的建筑行业。他回忆说:“那个时候父亲的年龄也大了,经营起来开始有点力不从心。所以,1980年我就回来帮助打理公司业务。一直到现在,差不多快三十年了。”

踏入茶业这条河流,林镇浩先生是出于对家族的责任,对父亲的孝道,那么能在这条河流上,轻摇方舟这么多年,其中无疑是有深厚的感情吸引着,内心的热情支撑着他。“我们潮汕人似乎天生就喜欢喝茶,或早或晚茶都不离手,不但日常的饮食离不开茶,就是客人来了,也是以茶相待。因此,我们这一带很多人从事茶叶的买卖。像我们的港九茶叶行商会的成员,基本都是经历两代或者三代,很多都是从爷爷辈起,一代接着一代。我放弃以前的行业,除了对家族的一份责任外,更主要的还是我内心比较喜欢茶文化。”

进入岭南茶业公司二、三年后,林镇浩先生的生意便迎来了一次绝佳时期。当时,正适逢乌龙茶在日本大受欢迎,林镇浩先生抓住时机,将福建等地的乌龙茶卖到日本,挖到了在商海的第一桶金。同时,林镇浩先生根据当时的形势,从1985年起,开始把香港的普洱茶推荐到台湾。他说:“当时台湾还没有普洱茶,正是我们香港的茶商第一次把普洱带到了台湾。”

可以看出,香港的茶市虽兴旺,但仅仅是一个茶业的中转站,真正的茶叶并非产自香港。林镇浩先生介绍说:“我们的货源基本来自内地,还有一部分来自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泰国、缅甸、越南等国家,香港只是将外面的茶叶运过来,加工后再转销出去。”

作为一个极为依赖外在市场供应的公司,显然,诚信是其发展的基础。林镇浩先生说:“我们的公司长期与大陆的茶厂合作,他们根据我们的需求提供货源,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茶。大家彼此信任,我们只是偶尔过去那边看看。”按一般规律,如果极大依赖外地市场,本地市场应该是一个波动起伏的市场,因外面的一丝风吹草动都会引起本地的轩然大波。然而香港的茶市场却是一个例外,林镇浩先生解释说:“除了八十年代乌龙茶在日本开始受欢迎和前几年普洱茶大热之外,香港的茶市场一直很稳定。香港的市场经济比较成熟,加上我们茶商都会存储很多茶,将价格一直稳定在一定水平,不会出现哄抬炒作的现象。即使现在的普洱茶极受欢迎,也从未出现过太高的价格。”

言普洱品茗茶文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茶的功能的认识亦在提升,从最开始的药用、食用到现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享受,甚至养生。正因如此,适合养生的普洱茶成为香港所有茶种类中最受欢迎的一种。之前,普洱茶便占了香港茶叶销售总量的70%以上,目前仍然占了60%。据林镇浩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香港茶商就从内地的华南和东南亚一带进口青毛茶,在香港加工成普洱茶,至今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工艺。

林镇浩先生指出,每年香港销售最多的是普洱、乌龙、茉莉茶。他解释说:“普洱茶经过发酵后,茶性比较温和,对于肠胃几乎没有什么刺激。与其它的很多茶,比如,乌龙茶、绿茶不同。因此,这些年,普洱很受欢迎,潮汕、福建等地方的人也喜欢普洱,现在连部分北方地区的人们也开始喜欢上普洱了。”

说到普洱茶,人们大多数会想到云南的普洱市。然而,从林镇浩先生的讲述中我们了解到,普洱市虽然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地,但却不是普洱茶的发祥地,真正发明如何将青毛茶发酵成普洱茶方法的是香港人。当年,在香港的一家茶楼内,许许多多的茶叶都堆放在一个仓库里。突然一年夏天遇上大暴雨,负责照看的伙计忘了关天窗,导致淋湿了一部分茶叶。伙计害怕老板责骂,遂将淋湿的茶叶放在库存茶叶的最底层。等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上层的茶叶都用完了,这些被淋湿的茶叶终于重见天日。老板发现,这批茶叶的味道特别好,遂找到伙计,询问究竟为何。伙计这时才答出当初被雨淋的事情。就在这样偶然的情况下,普洱茶的制作方法被创造了出来。

普洱茶的诞生虽然有点偶然,但是因为它味道极好,又不伤胃,传播却是必然。林镇浩介绍,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大批茶师傅开始去广东等地教授当地的人们如何将青毛茶发酵成普洱,怎么调节水温,置于何种条件下。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广东师傅再到云南昆明,教授茶厂工人如何将青毛茶制成熟普洱,如何加水加温。因此,直到1980年以后,云南才有熟普洱运到香港。他笑着说:“记得2007年,我去云南参加一个活动,我就问当地的老师傅们,是不是在1973年,有广东的师傅过来教授茶艺,他们个个都点头。”

后记

看得出,茶在今日如此受到推崇,与无数传播茶文化的人是分不开的,而林镇浩先生也是其中的一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林镇浩先生的父亲便参与到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在父亲的影响下,他也于2002年参加商会工作,并于2004年开始担任商会理事长,至2008年于任期届满退下来,现在担任副理事长。在担任理事长的几年中,他在四年内曾六次去内地交流学习,云南六大茶山已登上四大。为了能更了解茶叶生长习性,他多次登上高山,考察古树。现今,作为副理事会的林镇浩先生依然为香港茶业的发展出谋献策,他说:“我们商会的会员基本是茶商,占了香港茶叶生意百分之九十多。所以我们的责任也是很大。因此,我们每月都会召开理事会,大家参与其中,加强对行业情况相互交流,共同营建一个良好有序的茶市场。”因此,香港举办的一些茶文化方面的活动时,组织者都会请商会的领导或者会员参加。而作为对相关茶市场了解较深的一部分人,林镇浩先生与商会董事及会员都尽力帮助,提出许多意见。

除了在香港,对于内地,林镇浩先生也是极为关心,并担任广东省潮安县政协委员。前不久,林镇浩先生刚刚从河北石家庄参加一次活动回来。关于这次活动,他说:“河北省政府决定在石家庄建立茶市场,邀请我们过去提些建议。我们根据在香港的经验,积极建议他们建立一个稳定的茶市场,既有货源也有物流,所有的北方人都来这里卖茶,而不再跑到南方。”

现在,林镇浩先生除了忙碌自己的茶生意外,还担任着许多社团职务。诸如,南北行会所董事、香港汕头商会会董、香港潮商互助社会董等,虽然与茶关系不大,但他都乐在其中,正如他所言,奉献之乐就如品茶一般,怡然自得。

【人物简介】

林镇浩先生,祖籍广东汕头,1980年进入其父创办的岭南茶业公司。现任岭南茶业公司东主、广东省潮安县政协委员、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副理事长、香港南北行公所常务会董、香港潮安同乡会常务会董、香港汕头商会会董、香港潮商互助社会董、香港庵埠同乡会会董等。2004—2007年担任香港港九茶叶行商会理事长。文/胡焕

现代茶商传奇——福建福鼎“品品香”茶业


记者手记:

作为福鼎茶产业的先行者,“品品香”茶业必在闽东茶业的发展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十年前,她还只是福鼎市一家小小的茶叶加工厂,生产毛茶,为他人做嫁衣,挣取微薄的加工费。

如今的她已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年产值达到1.2亿元,年实现利税1015万元。

近年来,她还走出福鼎,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及专柜,实现自主出口美国、韩国、加拿大、日本及欧盟等国家。

十年间,她获得多项荣誉:福建省著名商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中国名牌农产品等一系列耀眼的光环加在了她的身上,但她却从不因此而停下前进的脚步。

“品品香”茶叶十年磨一剑,以科技推动产业发展,将品茶之道融入企业经营,成就了一段茶商传奇。

起步:单骑闯华北

“品品香”茶品牌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从一个不知名的茶叶加工厂到如今的福鼎茶产业领头羊,所有的这些与公司的掌舵人董事长林健

是分不开的。林健原是福鼎白琳翠郊村的一名小学教师。林健所属学校的后山有一片隶属学校的茶园,在征得校长认可后,林健将茶园承包下来。随后的一年里,林

健精心管理茶园,把采摘的茶叶卖给集体茶厂,一个月下来,林健为自己赚到了几十元的收入,而当时教师的工资仅36元。

初尝甜头的林健开始有了自己的理想。1992年,24岁的林健辞去了教师之职,办起了茶厂。“最初生意做得很简单,将农民种植的茶叶收购来,

进行初加工,再卖给集体茶厂,从中赚取差价。”可正当林健生意做得得心应手时,赶上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集体茶厂纷纷倒闭,与林健长期合作的集

体茶厂因欠下了几百万元的债务也濒临倒闭,其中还包括林健的5万元货款。眼看着5万元货款追债困难,生意的门路也断了,出路在哪里?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思冥

想,林健终于为自己找到了出路。

“当时我想,我把茶叶卖给集体茶厂,集体茶厂又把茶叶转卖到东北、华北,为什么我自己不直接到华北、东北去?”林健回忆道。林健马上开始实施

这个想法,带着400公斤茶叶赶到福州加工成茉莉花茶,然后只身踏上了北上之路。万事开头难。初到京城,东西南北都分不清,而且当时的北京市场,已有不少

茶商捷足先登,林健初来乍到,根本没人理会他,几百斤茶叶一斤也没有推销出去。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健急地如热锅上的蚂蚁。关键时刻,他突然想起了

“农村包围城市”这句名言。北京的茶叶公司以前都是河北、山西农村前来搞批发的,何不直接到那些地方去!正是这个一闪而过的点子竟成了林健人生的转折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沧州、承德、保定,城里、郊区,都留下了林健奔忙的足迹和叫卖的声音。不到1个月的时间,400公斤茶叶卖完了,不仅给林

健带来1万多元的利润,还积累了客户,开拓了销售渠道。手中有了资本,林健开始从其他茶农那里收购茶叶,做起了代销生意。凭着货真价实,林健“攻下”了不

少的市场。渐渐地,他在天津、北京都有了一些大客户。1997年,马连道京马茶叶批发市场开张,林健成了其中的第一批茶商。有了前几年跑业务打下的客户基

础,品品香的批发部一开业,生意红火,这为林健日后创业积累了资本。

筑基:建立自己的茶业基地

随着国内茶产业的发展,京闽、新京马等几大茶叶市场相继开业,包括宁德籍茶商在内的全国各地茶商纷纷进驻马连道,竞争日趋激烈。但不管市场如

何变化,林健一直坚持“质量兴企,品牌立业”的经营理念。多年从业经验,让林健意识到要加工出好品质的茶叶,必须有高质量的原料;要确保原料优质,就必须

拥有自己的茶叶基地。

1999年,林健决定要建立“品品香”有机茶基地,满足市场需求,把健康带给大家。而摆在他面前的却有三个难题:建基地需要投资上百万元,资

金缺口大;地理、气候条件和山场规模适宜建立有机茶基地的茶山还没有着落;公司缺乏有机茶栽培管理的技术人才。面对困难,林健并未退缩,依靠自己平时打下

的信誉,经过多方筹借,终于凑齐了资金。为了寻找适合建立有机茶基地的茶山,他带领公司员工翻过了一个又一个山头。夏去冬来,不知磨破了多少脚皮,磨破了

多少嘴皮,终于找到了管阳镇文洋村的一片广阔茶山。之后,林健又马不停蹄地寻找茶叶专家,为他解决技术和种苗问题,靠真诚打动了中国茶叶研究所有机茶中心

的专家,同时与福建茶叶研究所建立合作关系,引进了优良新品种。

在建立起自己的有机茶基地后,林健又在基地里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扩大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

茶农共同致富。他开始四处寻找生态环境好的茶园,挨家挨户宣传动员,向茶农讲清种植有机茶的好处,免费发给肥料。同时郑重承诺,签下订单的茶农所生产的茶

青,在供大于求时按最低保护价由公司包收购,达到有机茶标准的还给15%补助。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这种新兴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这一模式,在如今

已被茶业企业广泛运用。

2001年,林健拥有了4个基地1000多亩茶园,这些茶园全部施有机肥,采用人工锄草,不使用任何化肥、农药。为了继续保持优势,林健还在

广西横县建立了200多亩的有机茉莉花基地。之后,“品品香”牌福鼎白茶取得“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成为该省第二个国家级茶叶品牌。

经营:打造品牌文化

2003年以前,闽东的白茶缺乏品牌效应,只能挣取微簿的加工费。林健意识到如果再继续“为他人做嫁衣”,白茶就走不出国门,公司效益上不去,茶农生活无法改变。于是他刻意将“品品香”个性品牌与福鼎白茶公共品牌有机结合,立志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

“质量放心,诚信经营”是林健始终坚持的宗旨。林健明白,要想让自己的茶叶在市场上畅销,必须打响自己的品牌,而做品牌首先要保证产品的质

量。质量管理是企业的命脉。有了好的原料,没有精致的加工技术和严格的质量管理,照样生产不出好品质的产品。林健本着“科技、人才、合作、服务”的经营理

念,以“绿色、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强化质量管理意识,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企业规章制度,严格实施规范化管理制度,将ISO9001落实在行动

中。茶叶的季节性强,且特别娇嫩,任何一个环节的纰漏都会造成产品质量的降低。林健要求基地管理人员切实为茶农做好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指导和服务工

作。要求各部门狠抓内部管理,将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为强化精加工质量管理,公司加强对各分厂、各工序的质量指导。从原料的采购、检验、毛

茶初制、精细加工、拣剔,到半成品、成品检验测试,再到茶叶包装、验收、出厂检验等,实行层层把关,道道关口都有专人负责。

要打响“品品香”品牌,仅仅靠规范化管理还远远不够。林健先后引进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让公司拥有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净化加工流水线;

及时引进技术过硬、资质深厚的技术团队。他一方面聘请拥有几十年茶叶加工经验的当地老技师,一方面与福建农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引进先进的茶叶生产与加工技

术,将茶叶生产的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科学技术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为了使“品品香”品牌立于不败之地,先后成立了福鼎市科健白、福建(宁

德)茶行业星火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开展福鼎白茶品质跟踪和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一口为喝,三口为品,茶叶是让人来品的,而好茶经得起品,且越品越香。”这是林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的经营经验告诉他,一个品牌

要发展壮大,光有质量保证还不够,特别是茶业这种历史悠久,文化浓厚的行业,必须拥有自己特色的品牌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将品牌文化与经营理念推销出去,

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和支持。为此,林健坚持用“品于醇,感于心”的品牌文化内涵和“清纯素雅近自然,绿色和谐更健康”的质量意识。在新品牌进入市场的初期,

以统一品牌模式推出,集中力量重点宣传,迅速扩大“品品香”品牌的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着重塑造的“品品香”这一品牌的整体形象。

近年来,“品品香”茶业注重对福鼎茶叶深厚文化底蕴的挖掘,通过打造“名山、名茶、名牌,太姥山、大白茶、品品香”,极力宣传福鼎白茶的历史

文化和其特有的保健功效,以进一步提升福鼎白茶及“品品香”的品牌形象,“品于醇而感于心”,讲究的是从茶的口感领悟茶文化的内涵,体现的则是“品品香,

更健康”的经营理念。加之随着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太姥山旅游事业的发展,“品品香”系列茶叶的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生产

效益不断提高,争取成为闽东出口太姥绿茶、福鼎大白茶、茉莉花茶第一企业,力求打造中国白茶第一品牌,并通过提高茶叶生产科技水平,进一步加强福鼎大白茶

的品牌文化建设和质量管理,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确保其长久造福于民。

“品品香”所开创的“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改变了以往茶企业与茶农之间单一的收购关系,通过茶业基地这个载体,与农户签订合同,以科学的方法指

导基地内的农户进行有计划成规模的种植,并对茶叶进行统一收购。此举不仅稳定了有机茶的产量,还保障了基地内茶农的收入。目前,“品品香”共带动了各乡镇

21560户农户建立2.5万亩无公害茶叶基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扩大了有机茶基地规模,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并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带动茶农共

同富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这种模式已被各地茶企业广泛运用。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马连道茶叶市场已出现疲软的状况,而“品品香”的产量和销售额却在逐年增长。10年时间,“品品香”茶业飞速

发展,成为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科研及出口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一跃成为全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这让所有“品品香”人对企业前

景的信心更加笃定。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伫立潮头 看2015茶业展会》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