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服药不饮茶”的古今文献考据与辨析

安化县鸭耳湖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技术总监、中国药理学会会员贺志弘

关于服药是否可以饮茶的问题,这些年我曾有过两篇文章就此作过说明,但仍然觉得不足以说服广大消费者及茶人。为了进一步使大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现就相关问题进一步作出解释,以就教于大家。需要说明的是,文章参阅了部分学者的文章及古代典籍,并非全部为本人原创,但的确有本人多年来的研究所得。因篇幅有限,谨在此向有关学者致谢,并请大家斧正。

所谓“服药不饮茶”之茶,特指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茶Camelliasinensis(L.)0.Kuntze而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首次将“茶水”列入核心推荐内容:“提倡饮用白开水或茶水”,服药期间可否饮茶问题也由此引起公众关注。现试从传统与现代角度对此作一辨析,以就正于大家。

一、传统“服药不饮茶”的考辨

通常认为“服药不饮茶”出自中医,但据考证,茶作为药物自唐代起被广泛使用,“忌茶”仅为个案。

(一)“服药不饮茶”非中医说法

“服药不饮茶”之说出自清代文人。据相关学者考证,“服药不饮茶”语出陈元龙(1662—1736年)《格致镜原》(1717年)卷21“饮食类•茶”:“本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得茶以解之。今人服药不饮茶,恐解药也”。原书约110万字,分乾象、坤舆、饮食、燕赏器物等共30类100卷,后作为博物类书收入《四库全书》(1782年),这或许是此说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但陈氏是文官,做过工部、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清史稿•陈元龙传》),并非医生。

(二)现存本草中无“服药不饮茶”说

检索《中华医典》及我国三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方正),自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约480年)到吴其浚著《植物名实图考》(1848年)的51本官修和私家本草,以及《中国本草全书》里253部明清本草专著,均未见《格致镜原》所引《本草》条文。清代医家章穆《调疾饮食辩》(1813年)则将“服药不饮茶”归于民俗:“俗传茶能解药……然此或古医制病人少饮之法,其意甚佳,不必辩也。”认为此说立意在于告诫病人饮茶不要过量。

(三)茶即药也之说

茶在中国经历了食品、药品和嗜好品及普通饮品几个阶段,且古代茶叶药用很普遍。

茶入药典早于《茶经》,史载饮茶流行在陆羽(733~804年)《茶经》(约764年)后:“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新唐书•陆羽传》)。而早在《茶经》成书100多年前,茶已作为药物被史上首部官修药典《新修本草》(659年)收录:“荼茗,除好眠”(“诸病通用药”);“茗,味甘、苦,微寒,无毒。主瘘疮,利小便,去痰、热渴,令人少睡,秋采之。苦荼,主下气,消宿食”(“木部上品”)。难怪南宋林洪直言:“茶即药也。”(《山家清供•卷下》)。

(四)自商周始,以茶组方并不鲜见

《千金翼方》(682年)卷22收载了最早的茶药单方:“治石痢方,淡煮真好茶叶,服二三升,轻者一二服,即瘥”。《外台秘要》(752年)卷26收载了最早的茶药复方,治“阴边粟疮”:“紫笋茶末一分,荷叶一片,烧灰。上二味,为末,以盐浆水洗讫,敷之,三五度,即愈。”另据学者统计,宋代三本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987年)、《圣济总录》(1111—1117年)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078—1148年)中共载43首含茶药方,包括2首茶药单方和41首茶药复方。药中含茶风气绵延至清,如原载《和剂局方》卷7治疗“急喉闭”的“如圣胜金铤”被《医宗金鉴》(1742年)更名为“如意胜金锭”后,原方收录:“喉痹,……宜服如意胜金锭,即硫黄、川芎、腊茶、火硝、薄荷、生川乌、生地黄各等分为末,葱自然汁合为锭,重一钱,薄荷汤磨化服”。紫笋茶与腊茶皆为唐、宋名茶,属绿茶类团茶。

(五)以茶送药古为惯例

古人认为以茶送药或可增效。如苏颂(1020—1101年)《本草图经》(1061年)引刘禹锡《传信方》治“天行时气”的炼盐黑丸方(盐、淡豆豉、桃仁、巴豆),强调服用时“豉汁及茶下并得,服后多吃茶汁行药力”。不仅以茶送服且药后宜多饮茶,或借其清热利尿功能以促药效发挥。

历代方书中不乏以茶送药方。如《备急千金要方》(652年)卷十中的乌梅丸:“治寒热劳疟久不瘥……上十六味,为末,蜜丸。空心煎细茶下三十丸”。前述宋代三本官修方书中有378首以茶送药方,主治头面五官(189首)、胃肠(71首)、肢体经络(44首)和皮肤疮疡(42首)等病证。《格致镜原》后的官修医书《医宗金鉴》也载有43首“以茶送服”药方,如以黑白丑组方治脚气病的胜湿饼子:“水和作饼,三钱,煮熟,空心茶清服”;治酒渣鼻的栀子仁丸:“栀子仁研末,黄蜡融化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茶清嚼下”等。若真有“服药不饮茶”忌,该书当有所规避。

(六)个别药物“忌茶”机理待考

唐代起有服药“忌茶”记载但很局限。据许多学者考证,服复方“忌茶”最早载于《外台秘要》卷7治“心腹痛”的“桔梗散方”(桔梗、茯苓、枳实、人参、厚朴、芍药、橘皮、桂心、槟榔、麦冬),认为以热茶送服不利疗效发挥:“热以茶饮下,不利。”服单药“忌茶”最早载于唐慎微著《证类本草》(1082年)卷十一:威灵仙“恶茶与面汤”。元代王好古(约1200-1264年)《汤液本草》“威灵仙”条说“本草云:忌茶”。服药“忌茶”记载最多者当推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1578年),但也不过威灵仙、土茯苓、斑蝥、榧子和使君子几味,后代诸本草忌茶记载无出其右者。

服上述药物为何“忌茶”,古人理由不一。如茶“与榧同食,令人身重”、使君子“忌饮热茶,犯之即泻”。联系《证类本草》指威灵仙“忌茶”出自唐代文人崔元亮辑录民问验方的《海上方》,此说是否真如章穆所言系“俗传”,有待深入研究。但可肯定,古人并非服所有药皆需忌茶,且其原因似均与茶性、茶效关系不大。

二、在现实生活中,与此有关的种种说法与相关的文字见诸报端者众。某些说法不仅不科学,亦常常人云亦云,让读者莫名如是。所以,需要我们科学有据地进行辨析。

有报道称,茶中鞣酸、咖啡因等物质可影响铁剂、生物碱制剂和抗生素等多种药物的体内代谢,从而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然而有学者如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奚茜、廖艳、林殷等检索了近30年来出版的20余本药理学教材,仅发现仅只有4本药理学教材涉及到了茶与药物相互作用,且主要集中于茶与铁剂、抗生素之间。

2007版、2011版和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均说“茶叶中的鞣酸会阻碍铁(质/营养素)的吸收”。也有营养学教材指出,茶中鞣酸“大幅度地降低非血红素铁的吸收”。但茶叶中并不含有鞣酸,“茶鞣酸”之说源于20世纪20年代前,当人们还不清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确切成分时,曾因其与鞣酸相似的苦涩味和收敛性,但又不具备鞣皮成革功能,而将其称为“伪单宁”“茶单宁”和“茶鞣质”,现则统称为茶多酚(teapolyphenols)。

但后来的研究发现,关于茶多酚抑制铁吸收的相关证据了是不足的。因为,茶多酚具有使金属离子络合沉淀的性质,因而饮茶确有抑制铁吸收可能。RFHurrell等人的研究表明,饮用红茶使人体对铁的吸收率下降79%~94%。但LMennen等人的研究却显示,人体的铁营养状况与饮茶种类、量和时间均无相关性。

Greqer等人的研究也显示,茶叶对大鼠组织中铁含量或铁吸收率的影响很微弱。上述研究结果之所以会大相径庭,可能与茶多酚的体内代谢过程有关。因为尽管茶多酚在茶叶中含量很高(约18%~36%),但其化学性质不稳定、吸收率低、半衰期短,而总体生物利用率偏低,饮茶所获得的茶多酚是否影响铁的吸收尚有待研究。

至于所说茶叶中含促进铁吸收成分一说,我们知道,茶叶所含维生素C以及叶酸等B族维生素,有利铁吸收。以维生素C为例,从单位含量看,绿茶中所含维生素C与番茄相同(190mg/kg)。研究证据表明,茶完全不影响血红素铁的吸收,只在直接遇到非血红素铁时,茶多酚才与之形成复合物而降低其吸收。而维生素C能将三价铁还原为二价铁,并与铁鳌合形成可溶性小分子络合物,故能部分抵消此负面影响而有利非血红素铁吸收。

同时,茶对铁吸收影响受多种因素制约茶对铁吸收影响也受茶水浓度、饮茶方式以及个体铁营养状况等制约。少量饮茶可促进肠道蠕动和肠液分泌,有助于铁吸收;而长时间、高浓度饮茶则刺激胃黏膜、抑制肠液分泌,不利包括铁在内的营养吸收。若将铁剂放入茶水饮用或补铁后立即饮茶,则使铁吸收率降低,而补铁后2h再饮茶则无显著影响。只有铁营养状况处于临界水平者,饮茶与铁营养状况才呈负相关关系。

此外,有文章提到,茶叶中鞣酸会降低红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活性,影响抗菌效果。但也有研究显示,茶叶可增强抗生素的抗菌效果,如华氏将绿茶浸出液与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他啶、米诺环素、四环素等药物联用,其抗菌效果和对耐药菌的杀伤力均得到增强,并提出茶叶协同抗生素增强药效的可能机制是茶多酚抑制细菌表面青霉素结合蛋白2a的表达、促进细菌自溶酶lytM和lgrA基因表达,从而降低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导致细菌自溶、水解。

综上所述,“服药不饮茶”其实包括了不以茶送药和服药期间不饮茶两层含义。传统中医确有“茶解药毒”方,如《圣济总录》卷146“中毒药”篇的“归魂散”即用白矾、草茶各一两解“广谱”药毒:“解中药毒吐血,腹内如锥刺者”。但据学者们考证,古人不认为茶有特殊解药功效,陈氏“服药不饮茶”和茶“解药”说颇显牵强。相反,若配伍得当,以茶送服药物反而可能增强药物疗效,如川芎茶调散至今仍以茶水送服以增强其治疗头痛效果。现代研究也证实,低毒剂量下(0.50g/L)的茶多酚与长春新碱、平阳霉素、氟尿嘧啶、顺铂联用,可使人鼻咽癌耐药细胞株HNE.1的增殖抑制率增加100%~300%,表明茶多酚具有逆转化疗药物多药耐药性、增强抗癌药疗效作用。

但同时,诸多古籍中也有“以茶送药”一说,早在唐代就有记载,宋代也很常见,如《备急千金要方》(652)中主治“寒热劳疟久不差、形体赢瘦”的乌梅丸以“空心煎细茶下三十丸,日二服”。据统计,在宋代三部官修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所载“以茶送药”方有381首之多,如“治小儿蛔虫咬心痛”的生干地黄散空腹服用时“以热茶调下半钱”,治“风痰头痛”的天南星丸“每服一丸,茶清嚼下”,治“心肺积热”的苦参丸“每服三十圆,好茶吞下”。名方川芎茶调散如现代应用时仍强调“以茶送服”。不仅如此,苏颂《本草图经》(1061)引唐代崔中丞治“天行时气”的炼盐黑丸方(盐、桃仁、豆豉、巴豆),特地说明服药时要以豉汁和茶水送服,尤其后者多饮益善,日“豉汁及茶下并得,服后多吃茶汁行药力”,可见茶叶用之得当也可“行药力”即有助药效发挥。

再如,清代医家章穆《调疾饮食辩》(1813)中的论述发人深思,“俗传茶能解药。夫药有千百性,但补药忌茶之消,其他岂此一物所能尽解!然此或古医制病人少饮之法,其意甚佳,不必辩也。”这说明,首先,章穆将“茶解药”定为民间传说,其可信度便大打折扣;其次,以茶效与所谓“解药”作用相连,因茶还有“祛痰”、“下气”、“消宿食”功效,故章穆认为茶或可解补益药效,但难解所有药效;再次,章穆认为这是医家劝告患者少饮茶的权宜之计,立意很好,故此事的确没有必要再三地去多做争议的了。

退一步说,饮茶也要正确对待六大类茶的不同的药理、药性。

黑茶属温性茶,其有关药性药理的专门记载目前虽然仅则见于清•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谓“出湖南,粗粳大叶,须以水煎或滚汤冲入壶内再以水温之始出味,其色浓黑,味苦中带甘,食之清神和胃,性温味苦微甘,下膈气消滞去寒辟”。如果以五行学说论,黑茶经渥堆、发酵等工艺后,色黑人肾,效以利水属水性;其特有的金花——冠突散囊菌色黄入脾,和胃,助消食属土性;饮之发汗,启玄府,温煦表阳,抵伤寒,和之营卫,以皮毛之效而入肺属金性;饮后清心安神以养心性,同时独饮得神,众饮得趣,故人心属火性。

这是因为,黑茶功效有别于其他茶类,归其原因是其特殊的制作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酵化而生热,其生茶的峻猛之性已趋于柔和,其发酵过程可谓之与中医诊断学中的郁久化热同义,故而其性由寒转温;然而老茶存放日久,因与空气接触,药性有开始趋于寒凉;热饮具有发散作用,使腠理开而微微汗出,食之清神和胃,冷饮则性凉,可清热解毒,生津止渴,解暑降热等。从五味的角度看,黑茶具有苦甘双重特性,无毒,而甘昧多补,苦味多泻,具有“补泻兼备”的独特功效。

安化地处中亚热带北端,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其茶树品种为云台山大叶种喜温暖湿润,生于高山浓雾之中,秉水阴润泽之性,故叶肉肥厚柔软。又南方属火,于卦为离,离卦外阳而内阴,茶树生境终年云雾缭绕,积地之阳上,随日气以升腾,稍加金性以肃,正是阳中之阴。加上由于黑茶属后发酵茶,在制作过程中经酵化而生热,其生茶的峻猛之性已趋于柔和,故而性由寒转温,有温胃之功。这在《本草纲目拾遗》中有明确记载。

而且,就黑茶之药性,我们也可以从某些病种而从加以解析。如糖尿病,《素问•奇病论》:“夫五味人口,藏于胃,脾为其行其精气。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其中内热之因可见于《素问•调经论》:“有所劳倦,形气衰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熏胸中,故内热。”中满之因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记载:“清气在下,则生殆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由此可知,所谓消渴,乃脾胃之病,其根本在于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同时体内清气与浊气混乱所致,内经所谓“治之以兰”本义应是芳香化浊以助清气,和脾胃而行运化。对于黑茶,其有消食之功,故可在源头上减少肥美之食在人体中的积存,茯茶中的金花更是属土以和脾胃,且有生发之性而助脾生清,这也是黑茶能够解油腻之关键所在。另外,对于糖尿病的辅助治疗,黑茶独特之处便是有“兰”之功,除了茶叶所特有的清轻之气外,不论是茯茶新茶的菌花香,还是老茶的陈香,以及千两茶中带有的箬竹叶香味,存放愈久品味愈佳,这种芳香化浊以生清,调和阴阳以行脾的功效是其他药物所无法比拟的,更是对准了消渴的病因。由此看来,其功效并不等同于降压药专以治标,而是针对于其病因以改善,帮助机体恢复自我调节的机能。

再如高血压一病,众所周知,茶叶有醒神之功,尤其是春茶更是令人饮之难以人眠,此助阳功效虽可减少心、脑血管梗塞,增强循环功能,改善供血不足,但仍存在升压的弊端,这一点全国知名老中医张志远先生在其《临证七十年医话录中》有明确记载。由于“枝叶在旁主宣发,性升散”,大多数茶类以追求茶源越幼嫩越佳,往往均难逃此弊,而黑茶却独特的在保持生发之效的同时,避免了升压之弊,相反还具有了降压的功效。其原因就在于黑茶的取茶部位并非众茶所追求的嫩芽而是叶与梗的结合,由此而大易其性,粗老而味厚,生发之功也转变为助后天促运化而达到升阳醒思养神的目的。因其还包含了真菌类的发酵之性,助脾、促行血以化痰祛瘀,合乎《医宗必读》中:“治痰不理脾,非其治也”之论,同时还可以利尿行水为痰浊以留出路,使化痰活血降脂的效果达到最佳,血液中痰浊淤阻的减少,对于高血压的辅助性治疗可谓大有益裨。

至于大家所熟知的我国目前亚健康人群中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其形成的原因除了人体本身的生理与病理外,包括污染、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与我们所说的“毒”的侵害密切相关。而传统中医对于疾病的治则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扶正与驱邪,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便是扶正的必要,黑茶味涩而敛,泻膀胱不致伤肾阳,故骨病、髓病不忌;解肝毒而不截肝阴,其可入脾固土,恰合医圣之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故肝病有益。于驱邪方面,茶之解毒之功当自不表,安化黑茶特有的“金花”菌,因其有透散之性,加之利尿以通下,使邪气出路有二。这一点,现代药理学对于黑茶的研究也已证实。《灵枢•本藏》言:“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用药传心赋》云:“用药之妙如将用兵,兵不在多,独选其能;药不贵繁,唯取其效……”,而如何对药物有所把握,亦如《灵枢》对疾病发展特性的认知,通过传统中医理论中取象比类,因时因地,因气因味,以效知药等方法便可总结出药物的功效规律,以求更好的应用。正如徐洄溪所总结:“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生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自可得之”。

至于上述文章的观点,本人只是就黑茶在推广、运用的过程中,有诸多的茶人或消费者曾无数次的提及到这一问题,所以才参阅了诸多学者的研究文章后作此综述。文中的相关观点,也无论涉及到哪一位学者或研究者,若有不同看法者,大家可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不杜撰,诚如胡适先生所言:大胆的假设,小心地求证。是为谢也。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服药不饮茶”的古今文献考据与辨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