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本期嘉宾:

福建省茶产业研究会铁观音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何环珠

何环珠的名字很好记,最让人容易联想到的是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还珠格格》,与电视剧里富有灵气的小燕子相同,80后的她聪明伶俐,擅思辨,喜分享,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也有人打趣叫她——云游四海的“何仙姑”,缘由正是她常常不假思索奔茶而去,走遍了几乎中国的大江南北。

茶叶审评知识,我们来交换吧

茶叶对于何环珠而言,以前是未知,而现在是未来。

2008年7月,是她人生中一个分水岭。那时她随着丈夫开始做茶叶生意,起初,她采购茶叶时只是懵懂地拿着茶样对比来寻找好茶,后来还上了安溪茶校。安溪茶产业黄金时期,靠着电子商务的先行工具QQ,她把安溪铁观音卖遍全国。

当茶友越来越多,自己开设的茶叶品牌也有了加盟店,环珠觉得还是需要更专业的普洱到新烟制的古树红茶,也有天籽兰花、九品香水莲花等。用她的话来说:“每天泡一种茶,还真是能一年不重样呢。”

当年通过QQ营销所积累的茶友,至今已拥有数万个。有人质疑何环珠,你不是安溪人吗?为什么不专卖铁观音,是因为安溪茶不好卖吗?环珠也不恼,笑着回答:“当然不是。虽然我销售300多种茶叶,但是铁观音的销量能占到总和的1/3。市场有起伏是正常的,安溪铁观音的发展仍是潜力无穷,只不过茶价回归理性,你看现在铁观音的电商出货都是整车整车把茶叶拉走,铁观音依然畅销。”

若要问起她最爱什么茶,环珠的答案还是最爱家乡味——浓香铁观音。“炭火焙过的铁观音滋味独到,这也是祖父辈们最喜欢的口味。”在她的记忆中,爷爷泡茶时就是抓一把未挑过梗的浓香铁观音,往茶杯一丢,开水一冲,便会茶香四溢,“生活总需调情,喝茶就像吃菜一样,清香浓香交替喝,何为好茶,自己爱喝便是好茶。”

扩展阅读

许四海壶具博物馆老店新开的感慨


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

四海壶具博物馆将于本月22日开门迎客。事实上,这家博物馆最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建成了,地址就在馆主许四海的家里,愚园路靠近静安寺的一幢楼里,虽然简陋,却是中国最早的私人博物馆,比马未都的观复还早几年。到了1991年,许四海在市委某老领导的鼎力支持下,在兴国路上建了一个很正规的壶具博物馆,若论规模与建制,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让老许自豪的是,还由上海文管委注册并得到专家高度认可。其间,上海博物馆老馆长马承源给予了极大关心,许四海的老师、海上著名书画家唐云又给了具体指导。上博副馆长汪庆正也说过:“博物馆偏重大器,忽略了紫砂壶的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也只有几件名人紫砂壶,说明正规博物馆对此是不够重视的。所以早在20年前许四海就发愿收藏流散民间的历代名家紫砂壶,同时将当代名家与自己创作的新壶尽可能收集起来,给中国紫砂艺术留下一份珍档。

壶具馆在兴国路这几年接待了中外观众无数,好评如潮。馆内所陈列的300余件从仰韶文化彩陶壶到春秋战国、汉唐、宋元、明清历代的陶瓷壶具,构成了一部脉络清晰又蔚为壮观的中国壶具史,为中国文化发展史提供了极有说服力的实证。

但到了1999年,许四海却将博物馆搬迁到了嘉定区江桥,就是现在这个曹安路靠近外环线的地方。那时候这里还是一块荒地,乱石遍地,野草高及腰膝。许四海硬是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和一帮徒弟,一锹一锄平整了两三个月,造了一个有河、有树、有桥、有石雕的大花园,因为供有年代久远的石佛造像,也叫“百佛园”。两年后,在花园中央耸起了一座绿色琉璃瓦的仿古建筑,底楼经营紫砂壶,二楼就建了壶具博物馆,展品作了调整,其中最大一块内容就是琳琅满目的历代紫砂壶。许四海还在花园里设了一个工作室,师徒多人一起做壶。为此还置了两个煤气窑,现做现烧。这个以经营活动养活博物馆的模式,在运作中被证明是行得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相当不错。

作为一个富有特色的旅游景点和上海对外开放的窗口,这里平时接待中外参观者及旅游团队,还接待过国外政要和文化名人。每年的上海国际茶文化节,就以壶具博物馆为基地举办一些大型活动,大大增强了茶文化节的内涵。

茶如人生中的那抹淡


这段日子过的有些匆忙,心,好像每时每刻都静不下来。其实知道我这样的忙事空虚颓废的,没有任何实质内容,我只是在虚度光阴。感觉自己的心态已至古稀,如同一棵褪尽灿烂的茶树,再也不会期待还有新的茶叶进出。

慢慢地自言自语,心慢慢地静下来,我想要给自己泡一杯茶。

茶,被搁置在一个铁罐里,没有好听的名字,只是普通的一种绿茶。看那些茶。没有泡开的茶身呈现着灰绿,均匀地卧在罐中,小心地曲卷着身子。使劲地嗅,却不能闻到浓的茶香。

一边的开水开了,发出声响。朝杯中注入水的一刹那,忽然感觉那些茶粒就像孩子,不管成熟还是青涩,都无可避免地要汇入滚烫的生活。

那些长在枝上的嫩茶就是我们的前半生吧,作为孩子的前半生。每个人都曾经只是孩子。当我们走过无忧无虑的童年,走过烂漫温馨的少年,当我们终于可以在枝上骄傲地挺拔着自己身子的时候,我们都面临着被采摘被选择的命运。

最初采走的那批是最优秀的,它们承载可更多的阳光雨露,被优先摘走,经过了最完美的工序全面的打造后,光鲜得体的成为时代的宠儿。随后采摘的那几批茶,待遇也是不错的。经过不同的工艺流程,最终都会在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身价值。

沸水兑入之后,有些茶很快就停止可翻滚,沉在属于的那个位置上,不作声响。另外一些茶,却继续地运作,悄悄起伏,力图在生活里找到自己最佳定位。不管怎样,沸水中浸泡的所有茶聚集在一起,终于散发了浓烈的茶香,那其实就是生活的芳香。所以生活的芳香才会沁人心脾回味无尽。

头遍茶的味道总是夹杂些许苦涩,其实这种苦涩就是一种经验,一笔财富。越是苦到极处的生活,越能品味出生活的甘甜。后来的茶,用再沸的水冲,味道还是渐渐地淡了,再淡。

透过杯底安静低伏的茶身,看见的就是我们平静走过生活的影子,我们带着平淡,面带笑容,依然前行……

家乡茶


母亲是大清早上山去采摘茶叶的。我回到家里时,母亲已将满满一大篮子茶叶背回院子里,太阳光把院子照得亮晃晃的。一身汗湿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弯腰把茶叶倾倒在走廊里的圆匾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地把当中的老叶和碎枝拣起丢掉。

碧绿鲜亮的茶叶躺在圆匾上,我禁不住抓一把青叶到面前,一股温暖的清香沁鼻而来,哇,好香!母亲见我那样子,笑了,她说,你小时候喜欢吃这茶叶青呢。我少年时,随母亲上山坡地采茶叶,我会捏几颗嫩叶到嘴里咀嚼,虽味道涩苦,我却吃得津津有味。听母亲说她们年轻时在大山里采笋子,一整天在山林里穿行,有时口渴难耐,就摘些柴林间的野茶叶青嚼吃,立即生津止渴。我的眼睛视力特别好,大约与常吃茶叶青有关吧。

“满山满岗的茶叶啊!”母亲立起身,忽然蹦出这么一句。“没施过化肥,没打过农药,这么好的茶叶白白浪费在山上了。”母亲接着叹了一口气。

谷雨一过,连着几个大太阳的晴天,山坡上的茶叶焕发活力,疯般生长。母亲赶到茶山上,一片绿油油的嫩叶在太阳下泛着奇异的光亮。母亲激动万分,她矮小的身子钻到茶篷里,她仿佛又回到了青年时代,浑身长满了力气,两手在嫩翠的枝叶间飞快穿梭……中午时分,太阳高悬头顶。散在山岗上的采茶人陆续离去。父亲寻过来,在山脚下拉长声音喊:“快下山,吃饭了!”这样喊两声,母亲这才依依不舍地背着满布袋的茶叶,一晃一晃下山来。

采过一两天茶叶,母亲就显出疲惫来,腰酸背疼,手腕也伤了筋骨。父亲便不让母亲去采,他说自家有够吃的就行了啊。但母亲不听劝,她心里是极向往着那一片绿油油的茶园的!她想象着那些在太阳底下渐渐老去的茶叶,心隐隐作痛。隔个一两天,母亲的脚步总要往那茶山上跑。

村庄里的采茶人越来越少了。曾经兴旺的大队制茶厂已销声匿迹,村头见不到茶叶贩子的影子了。年轻人离开土地去了城里,留在村里年长一点的妇女也变得慵散起来,生活条件好了,她们不愿再为几个钱去吃这个苦头。倒是小镇上有一些白嫩的妇女,三五成群地过来,往各处茶地自由采摘,遇见茶园主人,也不惊慌。当然村人也乐作大方,笑脸相迎,任其采摘。城里的妇女把采茶作为一种休闲的方式,在满眼皆绿的大自然中出了一身汗,呼吸了新鲜空气,且将这么一种无污染的茶叶采回去,让家人品味享受,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

我们村里的茶园集中在一个叫石塘坞的地方,一片蜿蜒连绵的山坡山岗上。那是上世纪70年代初,祖辈父辈们一批壮劳力光着膀子挥汗如雨开垦出来的。天目山区气候温润,此处云雾缭绕,一侧有一碧水清澈的水库,两边皆大山围抱。这里产出的茶叶自是十分的生态,自有其独特的品质!往年的记忆里,茶叶是村里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孩的学杂费、家庭的油盐等等开支皆巴望在茶叶身上。一到采茶季节,村里一派繁忙景象,山岗上到处晃动着星星点点的采茶人群,连狗也不得闲,山上山下快乐跑窜。采茶人起早摸黑在茶山上,脸被太阳晒得油黑,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笑声留在了茶山上。采茶、晾茶、炒茶、卖茶,整个村庄里飘浮着茶香的味道。那个时候,母亲年轻有力气,天蒙蒙亮到山岗,天暗下来才回,中饭是带着上山的冷饭包。一天下来,往往要采五六十斤茶叶。

午饭过后,天阴了一会。院子里的枣树上站了两只黄雀,在叽叽喳喳唱歌。父亲说,炒茶叶吧。母亲便忙着收拾了碗筷,洗刷净锅子。灶膛里火烧得很旺,待锅子里热烫起来,就把茶叶倒入。父亲一只粗糙的手不断翻动着茶叶,传来茶叶爆响着噼啪的声音,屋子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清香味。一会,茶叶身子软下来,父亲把它们起锅,放到一个簸箕里,不停地搓揉着,茶叶汁水渗透出来。揉好的茶叶交由母亲摊放到火塘上的一个竹罩子里,反复烘烤,直至干燥成蜷曲状,此时的茶叶已是幽香沁鼻。

傍晚,母亲端坐在院子里,她将已烘干的茶叶收拢来,分次置于簸箕里,捡去其中的杂质和碎末。天一点一点暗下来,母亲似没有察觉,她歪着个头,认真地做着手中的活。挑选好的茶叶分装到几只塑料袋里,在房间的半桌上排列着。母亲一袋袋指给我说,这是给上海伯父的,这是给舟山哥哥的,这是给杭州妹妹的……最后,她拎起一袋说,看,这是给你的!我高中毕业当兵去,每到茶收季节,都会收到家里寄来的茶叶包裹。那个时候远离家乡,喝着家乡茶,感觉通体舒畅。分享给北方的战友喝,那碧绿和清香味,也着实让他们羡慕一番。后来我退伍回来,在县城工作,照例会有母亲备好拿来的茶叶。只是贪恋所谓的一些名茶,家里的茶叶像个小丑儿弃于一边,甚至到第二年的春天,也不曾动过。

我心里起了愧疚。我捏起一撮茶叶放到杯子里,开水冲下去,见碧绿清亮的茶叶在水中跳起了舞。我喝一口,立刻有一股醇厚的清香顺喉而入。我脱口说:“好茶啊!一点也不比龙井茶差。”

母亲听了,高兴起来,接上说:“是啊,一点没有污染的呢。”话说完,却马上作了苦恼状,“满山满岗的茶叶啊!”母亲又叹了气。

父亲在一边听到,声音有点严厉起来:“你这几天累得人也不舒服了,你可不要再上山去采了!”听父亲这样说,母亲噤了声,因为早上母亲采茶,露水打湿了衣服,回来未及时更换,加之人也疲惫,到傍晚,就吭吭的有几声咳嗽了。

吃过晚饭,我要回城去了,黑夜里忽见母亲又急转身往家里去,拿了一包茶叶出来。我接过来,茶叶似乎还有些温暖,那是炭火的暖还是母亲的暖?它凝聚了亲情,吸收了家乡山水云雾之灵气。

乳山绿茶回忆家乡的味道


乳山绿茶回忆家乡的味道

关于茶最早的记忆,缘自儿时在祖父家生活的那段日子。记得那时,饭后祖父总会泡上一缸浓茶,然后轻轻地吹开漂浮的碎叶,有滋有味地呷上一口,一脸满足的样子。一天,我趁祖父不在,偷偷喝了一大口凉茶,浓烈的苦涩瞬间刺激着味蕾,心想,这味道大概也只有大人们才能忍受吧。

后来,祖父告诉我,那是家乡产的乳山绿茶,问起我味道如何,我撇了撇嘴,祖父笑着说:“茶都凉了,哪能好喝啊,我给你冲一杯尝尝。”头一次正儿八经喝茶,我满心欢喜,只是想起那次仓促而苦涩的记忆,便不敢那么鲁莽了,我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淡淡的苦味过后,嘴巴里竟然是甜甜的味道。大概从那时起,这份味道渐渐留在了我心里,我也渐渐养成了喝乳山茶的习惯。

长大后他乡求学,想念家乡的时候,便会冲一杯乳山茶做伴。当开水落杯,香味儿弥散开来,久久不去。一个懂茶的朋友说,这种茶之所以香气持久,得益于茶叶较长的生长周期和当地较大的昼夜温差。与南方的茶比起来,它味道更加醇厚。

时光流逝,二十多年过去,茶早已成为我生活中的必备品。在陕西工作的日子里,过年回家,我总会给家人捎上几包正宗的陕南紫阳茶;偶尔去餐厅吃饭,也会享受一下热腾腾的大麦茶;办公室里,同事送来的小包“铁观音”味道也很不错……但家乡的那片茶场依旧让我难以忘怀:阳光洒在绿色的茶园上,让人感觉亲切而温暖,在这个采茶人最为忙碌的时节里,一颗颗青翠嫩芽经过勤劳的双手,制成茶品,散发出迷人的香气——那正是家乡的味道。

多年后,我回到家乡工作,乳山绿茶更是占据了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落魄失意时,它的沁人肺腑能够冲散我心中的惆怅;喜悦开怀时,它的香醇余味又会提醒我人生需要沉淀与品读;悠然自得时,它的淡淡香气暖暖地陪伴着我;亲友欢聚时,它又传递着真情……这便是我的“茶”味人生,永远与家乡联系在一起。

泰安女儿茶比传说的更讲究

位于泰安擂鼓石大街上的金女儿茶店里,陈放着各种古色古香的茶具和琳琅满目的女儿茶产品,我悠闲地坐在古朴的茶楼小间,品着香气袭人的女儿茶,远处雄伟的泰山美景尽收眼底,把这样的时光交付给一杯女儿茶,对于爱茶的人来说,并不为过。

说起泰安女儿茶,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当年乾隆皇帝到泰山封禅,想要尝尝当地的茶,但是当时泰安还没有茶树,于是就派出美丽的少女到泰山深处采来青桐芽,以泰山泉水浸泡,用体温暖热,献给乾隆品尝,由此得名女儿茶。

相比传说中乾隆所品的女儿茶,现如今的女儿茶制作要讲究得多。金女儿店在泰山桃花峪有500多亩茶园,每年清明节至10月份期间,当茶树长出嫩芽,采茶人便会去采摘,经过摊晾、杀青、揉捻、干燥、做型和提香后,制作成女儿茶。由于这里春秋季节气温低,光照较弱,昼夜温差大,女儿茶叶厚耐泡、汤绿明亮、花香或栗香明显。

想品出女儿茶的极致味道,泡茶也是有学问的。金女儿茶店的张伟告诉我:“一般来说,紫砂、瓷器等茶具为上乘之选。当然玻璃茶具也有它的特点,我们可以透过玻璃观赏茶叶与水的交融变化,别有情趣。”泡茶的水温也有讲究,温度不同,茶的色、香、味也就不同,“喝女儿茶,最好用85℃的开水。”他把煮沸的水预先倒入瓷壶中,等待水温降下来,与此同时,用茶匙将茶叶送至玻璃杯中,投茶量一般按1:50的茶水比例,这样的配比能使冲泡出的茶汤清澈明亮,香气纯而不钝,滋味鲜而不熟。张伟把晾好的开水倒入杯中,然后迅速倒出,“这叫洗茶,要把茶叶表面的不干净的物质去掉”,接着他再次向玻璃杯里倒入少许开水,短暂停顿后,采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继续向杯内加水,张伟说,这叫高冲水,冲水时,水壶有节奏地三起三落,有助于茶叶充分舒展。

水一倒入杯中,原先沉在杯底的茶叶像调皮的精灵浮出水面,叶子慢慢地舒展,仿佛一群曼妙少女,挥舞绿袖,充满诗情画意。闭上眼睛,闻一下,清幽淡雅的香气扑面而来,直到走出茶店的那一刻,这股余香似乎都还在。

崂山绿茶豆香栗香回味长

青岛崂山脚下的美丽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茶、制茶,而饮茶早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当有客人到来,他们便会沏上一大壶热乎乎的崂山绿茶,送到客人身边,这是崂山人最淳朴的待客之道。

崂山地区三面环海,气候温润,光照较强,霜期也较南方长,茶树在这里不紧不慢地生长,有充裕的时间去积累养分,经历漫长的冬季后,初春里茶芽崭露头角,一芽一叶,鲜嫩翠绿,香气清新,此时正是采茶的黄金时节。用初春的嫩茶芽制成的茶叶,叶片肥厚,外形卷曲,冲泡后茶汤碧绿,香气高雅,可谓色、香、味、形俱佳。

崂山绿茶带着独特的豌豆和栗子香气,这种气味初闻时表现为一股淡淡的清香,深嗅便能觉察出熟悉的豆香,给你一种很亲切的感觉。除了气味特别,崂山绿茶还有耐冲泡的特点,普通的绿茶冲泡3杯左右,汤色香气明显减淡,而崂山绿茶可以冲泡3至5杯。一泡淡雅,二泡温和,三泡过后,那种特有的豆香和栗香味渐渐浓郁,茶汤入口回味悠长甘甜。

崂山绿茶颇受市场欢迎,不仅仅因为它有止渴解毒、软化血管、清心明目等功效,更因为在发展过程中,崂山茶已经成为崂山养生文化的一种载体。如今,崂山人不仅让绿茶成为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的致富珍宝,更建立起了与科研宣传展示于一体的茶文化博物馆。每年4月至10月期间,崂山茶文化节上还会举办茶乡风情游、“茶乡游记”征文、茶艺培训夏令营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活动,让游客们亲自品尝新鲜的崂山绿茶,感受浓郁的茶文化风情和绚丽多姿的茶乡景观。

①乳山绿茶山景。

②泰安女儿茶。

③青岛崂山绿茶采茶时景。

论坛余波:邓时海的真相?


普洱茶的世界,无论新老,因为越陈越香是口号,也是事实,所以,所有的一切学问及陷阱,都是围绕老茶而展开。老茶是块招牌,天价老茶则是更大的招牌。品老茶,老茶的历史就成了一门大学问。在实际交易中,老茶交易与古董交易相差不大,都是不开包,不品尝,真假各安天命。闻气味,辩包装就成为老茶鉴定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外包的文字、字体、印刷方式则需要茶叶的历史知识,甚至当时社会的背景知识才足以断代。所以,老茶的历史是判断的依据,历史错则一切错。包装、纸张、包法、字体等等,在老茶客眼里无所谓,但是,在交易中却万万不可缺。核心文化论坛召开之前,我们几个联合发起人一起商量,谁是读了茶书才喝茶的?几乎没有,但是,喝老茶的人很多都是看台湾老茶图谱的,这说明在老茶的市场,茶书的历史对错即为市场的对错。邀请的专家中,周勇先生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者,亲历者,是普洱茶在70年代末期云南普洱茶畅销海外的一个主要贡献者。周勇先生的家族公司香港南天公司是当时实际上控制香港普洱茶市场的头盘商,南天能垄断普洱茶,一个是原因是香港市场是南天开拓的,另一个原因是南天的实力所致。周勇先生曾经回忆,80年代,云南省茶司每年去香港开一次团拜会,香港茶叶商会的商家要请客,需要每家出资500元(港币),大家凑份子。而南天不一样,给考察的每个人发5000元(港币)旅游费,按照当时内地的月收入来计算,这几乎是大部分人的年收入,当时的收入低,几乎无余额存款,按照当时的存款周期来计算,这相当于普通人家十年的存款。由此可知,南天当时的实力。香港当时与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名义上合作的头盘商有15家,除开一家是代理云南沱茶(普洱沱茶),其实也只是转口贸易(法国),其他的商家每年能直接从省茶司能拿到茶叶的极其少,大部分都是南天垄断。当时的香港有约110家茶叶经销商,南天公司用赊销的办法控制了80余家,剩余的要么实力太弱要么出于布局不需要。之所以介绍这么多南天公司实力的情况,是有助于读者对于香港当时的市场有所判断,周勇先生对于香港普洱茶熟悉的情况,如今市场的大师、专家无人能比,甚至现在很多控盘香港老茶市场的商家,其实当时都是在南天打工,比如当初引进“88青”的陈强先生,原本就在南天公司打工,才得以了解普洱茶。熟悉老茶的读者,都知道一个香港“金山楼”的情况,如今很多标示于“金山楼藏品”的茶叶大肆四处贩卖,出现于各大拍卖会。按照常理来推测,一个藏品如此丰富的茶楼,在香港应该是很出名,这就好比一个饕客一定知道本地的餐饮名店,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以周勇先生对于香港茶行业的熟知程度也不知道。

(图片说明:邓时海著作《普洱茶》一书中老茶描述)金山楼的故事源自邓时海著作《普洱茶》一书,书中言金山楼的藏品为同庆号、敬昌号、江城号、红印、绿印等老茶,几乎就是今天各大拍卖行常见拍品的大集合,然而,周勇先生对于这段故事有个极大的疑问:周勇:吴先生,将曾园先生与我讨论的老茶谈话发给你,供你参考!看起来台湾人要编故事来卖假老茶了,我因为身体问题,也不能亲到港查证,很是遗憾!邓时海的说法是自己说的,那金山楼及龙门茶楼的老板是谁?他的仓库在什么地方?我在香港做茶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事情,他怎么不出来讲话呢?香港是寸土尺金的地方,一般来说普洱茶存储好了,就会出手变覌。投资其他生意,茶楼老板去了美国,不可能一二十年不管,放在仓库等普洱茶暴涨到天价,那一二十年的仓库费用也是巨大的成本呀。从逻辑上看,是不可能的。邓的这些说法,只是为了众多假老茶编造一个出处。因为我以前在很多场合说过,你卖几百万一并的茶叶,难道不应该交待一下它的出处吗?他搞一个子虚鳥有点茶楼,就应该自证一下这个茶楼的来龙去脉。这个老板能收藏那么多名茶,是难以想象的。他的目的是什么,收藏家?他能预测到四十年后茶可以卖到如此天价吗?再说97年香港的老茶也並不是太贵,为什么他收藏那么久,又忙於出手呢!台湾人在普洱茶上信开河成习惯,仅靠编个故事是不行的。

(图片说明:周勇先生在核心文化论坛现场鉴茶)

曾园先生是著名作家,前南都周刊、新周刊的首席主笔,也是普洱茶核心文化论坛的主讲嘉宾之一,曾先生的一系列考证,同样质疑《普洱茶》一书当中的故事:

曾园:周老师您说的太好了。邓时海的确是“聪明人”,写书的时候就想好了编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一两个香港老板去美国了,恰好号级茶全在他们两个人手上,恰好1997年回来,全部卖给台湾人。所以,香港人都不知道。仔细琢磨,他的逻辑就是这样可笑。我查了一下,好几本云南的普洱茶都抄这个。包括雷平阳的《普洱茶记》,《中国茶道全书》、《云南茶典》等书。悲哀。我从吴国基的《香港年鉴》查到了地址。金山楼新填地街一〇〇号三—八四四一四七龙门茶楼湾仔庄士敦道一三〇至一三六号五—七二八三〇七这部分内容,邓时海写在“--同庆”的部分,这部分很长,台湾有茶人已经说业内认定--同庆证实是七十年代的茶。邓时海这部分写的很多,显然是因为他手里这部分货很多。

邓时海先生写作的《普洱茶》一书于1995年在中国台湾出版,90年代中期,台湾来内地容易,而内地去台湾则不像今天这么方便,当时的网络也不是今天这么发达,所以,邓时海先生写作一书的时候仅仅是作为一本“产品手册”来出版的,也许是考虑到两岸当时的实际信息互通情况的隔绝,所以,基本上这本书是邓先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书中不乏历史的错误,甚至不乏张冠李戴,篡改之词。这里可以举一二例子来说明。一次去拜访原省茶司领导汤一平、昌金强二先生,遇见原下关集团董事长罗乃炘先生,我问了一句,邓时海先生的著作《普洱茶》一书中有云,1993年拜访下关茶厂期间,送了一片50年代的小铁饼给冯炎培厂长,并且书中附录有当时赠送茶叶情景的图片。有图有真相。

罗乃炘说:“放屁。”“茶是我们厂的样品,邓时海要拍照,从样品柜子拿来拍照了又还回去放好,咋又变成他送的啦?我当时是副厂长,照片就是我拍的,我就在现场,哪有什么他送老茶的事情?”

(图片说明:昌金强先生、罗乃炘先生)

(图片说明:作者与邹家驹先生)

原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总经理邹家驹先生认为邓时海先生是“魔术师”,邹家驹曾经回忆当时普洱茶成书之前,来云南省茶司走访,邹家驹先生让办公室送了一本《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普洱茶》一书中大量抄录《云南省茶业进出口公司志》原文,《志》书中有清清楚楚关于“中茶”商标注册时间,这完全可以弄清楚市场红印、绿印的生产时间一定是在建国之后的事情,然而,《普洱茶》一书中偏偏正确的历史资料不用,让红印跨越了两个政治时代,胆大妄为的是,甚至杜撰了原勐海茶厂第一任厂长唐庆阳先生亲口证实红印生产于范和均时代。我们观察一个人,是听其言而观其形,是一个长期验证的结果。观察普洱茶、观察事物的道理是一样的,做任何事情,讲究的是证据,也就是结果和过程的综合。如果一个人信口开河成习惯,一本书信口开河成习惯,那么,结果可想而知。

王辉煌:追求浓香人生


他出生茶叶世家,毕业于制茶专业,对浓香型茶叶情有独钟,在浓香型茶叶研究上倾注大量心血,浓香人生成为他的执着追求。

结缘浓香

1975年,王辉煌出生于长坑乡华美村。长坑乡是乌龙茶主产区,受家庭影响,王辉煌从小就跟随父亲上山下乡,与茶结缘。

1994年,王辉煌考取到安溪职业学校制茶专业学习,学习期间,他经常到学校附近的茶农家去帮忙,学习研究乌龙茶叶的生产加工。毕业后,他到县乌龙茶开发中心所属的乌龙茶精制厂上班,师从县茶叶公司的王金城老茶师,专门学习出口日本精制茶的烘焙。1997年起,他开始负责茶叶的采购和加工,并进行大批量出口茶叶的烘焙。

“每一批次大宗出口茶叶的烘焙,都要先进行试样,当时烘焙房是在一楼。在试样过程中,每隔10分钟就要观察一次,拿茶样到二楼的评审室进行试泡,一个晚上下来,跑上跑下的,也不记得跑了多少回,每次都是弄得两条腿都走不了路。”回忆起当初的艰辛,王辉煌说不出是苦还是乐。

2003年9月至2005年4月,王辉煌受聘于三和茶业,期间参与了乌龙茶茶叶产品标准化的制定。这段经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接受了一次茶文化的洗礼”。

2005年,他开始自已创业,注册了“?亮”商标,并取得了评茶师资格认证。虽然在创业之初市场上清香型盛行,生意淡了些,但他并不灰心,他坚信,总有回归传统的一天。

钟情浓香

2006年10月,王辉煌获悉“中华茶文化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高峰论坛”将于11月在安溪举行,并举行茶王赛,首次把清香型和浓香型分开评奖。听到这个消息,他既兴奋又激动,毅然决定参赛。

时间短,要做的工作多。为了选好原材料,他跑遍了全县十几个铁观音主产茶区,最终选定了产自祥华的铁观音毛茶。经过精心加工,王辉煌选送的茶样在“中华茶文化安溪铁观音和谐健康高峰论坛”举办的茶王赛中,荣获浓香型铁观音铜奖。专家对他选送的铁观音的点评是“火功一流”。

2007年6月,在福州举行的首届中国(福州)安溪铁观音茶王赛中,王辉煌选送的铁观音荣获浓香型银奖。7月份,在“人文中国茶香世界”中华茶文化宣传活动2007年春茶茶王赛中,他选送的铁观音又荣获乌龙茶浓香型金奖,将于今年11月份在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从铜奖,到银奖,再到金奖,我们不禁为王辉煌的夺冠之路喝彩,也想探究这成功背后的“制胜法宝”。

“浓香型茶叶最关键的技术就是烘焙。在烘焙过程中,根据火功作用下(不同烘焙时间温度)茶叶形成的香气特征和水质等品质状态,调整烘焙温度高低和时间长短。”王辉煌有他自己一套独特的加工工艺。

据他介绍,依据茶叶的性质,根据“茶为君,火为臣”的原则,因茶而异,制定不同的烘焙方案,文火慢焙,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每一道好茶的出炉,他的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其实,对于自己的制茶心得,王辉煌从来就不独享。每每遇到同行来切磋技艺、交流经验,他总是毫无保留,坦诚相见。他说制茶如同修行一样,永无止境。

2005年,在福州三明大厦开了一家茶叶店,主要进行浓香型茶叶批发,消费对象主要为大厦住客、机关单位及一些老茶友,茶叶主要为,一半清香一半浓香搭配送。

“喝岩茶和咖啡的人很容易捕捉到浓香茶的韵味,很快就会接受并喜欢上它。现在,浓香型茶叶是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了。”王辉煌更加坚信自己对浓香茶的选择。

糯米香茶中的爱情故事


糯米香茶属于绿茶,在云南滇率原料内掺入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糯米香”的叶子精制而成。其汤色金黄,香气清雅,滋味甘醇。古时一傣族人喜欢此茶,于是种于竹楼四周,以便随时采摘,想喝时抓几片放入茶碗,喝后顿感到身心爽快,精神倍增,而后傣族男女老少长期品饮,发现此茶具有抗衰养颜,降脂减肥,消食醒酒,滋阴补肾,清凉解毒.,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等作用。云南省屏边县最高海拔2590米,其生长的野生草本植物糯米香,叶肥芽壮,发芽早,白毫多,孕育牙力强,生长期长,叶子柔软,持嫩性强,鲜叶中水分浸出物多酚类,儿素含量高于国内其它优良品种,比一般茶多酚类高5--7%,儿素含量高30--50%,水浸出物高3--5%,与印度阿萨姆种和肯尼亚种同为世界茶树优良品种,所含香草醇等多种芳香成份和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可供调配香精,亦可作茶叶配料,并具有独特的糯米清香口感,是理想的天然饮料。

传说,有一天,在屏边的一傣族寨子里,飞来了一只美丽的金凤凰,落在茶园附近的树下梳理着一身绚丽的羽毛,轻盈的身姿吸引了在茶园里辛苦劳作的咪多蒙,他抹抹额头的汗水,坐在石头上看着起舞的凤凰。

突然,一只老虎从树林里串了出来,向凤凰扑去,阿蒙忙拎起锄头跑了过去,经过一翻的拼搏,终于赶跑了老虎,救下了受伤的凤凰,凤凰在他的头顶盘旋了三圈后依依不舍的飞走了。

第二天一早,一个美丽的姑娘向阿蒙家走来,劲上的银项圈眨着柔和的光芒映着姑娘白娇嫩的脸,耳垂上的银耳环随着脚步轻轻摇曳,一路叮当作响。阿蒙打开门看到了她,被她的美丽震撼住一时愣在那里。姑娘脸上浮起了害羞的红晕,浅浅一笑,露出一对好看的酒窝。

“阿哥,我是你昨日救下的凤凰,因为欣赏你的正直和敢厚,所以化为女子伴你一生,阿哥你别嫌弃我。”凤凰女说完,深情地看着阿蒙。阿蒙心里乐极了,忙把她请进家,并给她取名为彩诗,打算把茶叶卖完就娶她为妻。

从那天之后,他们并每天一起去茶园劳作。阿蒙教她怎么采茶,怎么制作茶。傣族寨里有一种叫糯米香叶的矮科本草植物,每株发叶不多,生长在蔽光的阴湿坏境中,它含有糯米的特殊香味。每当糯米香叶收割时,阿蒙就带她一起把采下来的叶片烘干,将一些糯米香叶和大量的烘青大叶茶窖制,然后密封保存。一份清香保健的糯米香茶就诞生了,这清香的糯米香就是他们爱情的味道。

阿蒙累了的时候,彩诗就冲泡一杯糯米香茶为他解乏。经沸水一彻,幽香扑面而来,杯面茶气清香,汤色嫩绿明亮,平凡淡雅的香味让人感觉清爽。看着他喝茶,她就在一旁幸福的笑着为他擦汗。阿蒙告诉她,经常喝糯米香茶抗衰养颜,降脂减肥,消食醒酒,滋阴补肾,清凉解毒,软化血管降低血脂等作用。她害羞地看了他一眼,“它还是有一种作用,闻到糯米香茶的香味,就可以让我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两人的欢笑声在茶山上空久久回荡。

那只被阿蒙赶走的老虎得知凤凰变成了美丽的彩诗后,恨得牙痒痒,就想要把她抢回来做老婆,破坏了他们的美好生活。趁着彩诗一个人在家做饭时,老虎化为一个好帅的货郎,到阿蒙家门口叫卖蜡染布裙。彩诗刚出门来看,就被老虎抓走。

阿蒙回到家里不见彩诗急得到处找,最后在山洞里找到了已经变回凤凰身的彩诗,她已经失去了对阿蒙的记忆,和老虎生活在一起。

无奈的阿蒙只得在她附近坐下,痛惜地打量着。忽然,他想起了她曾说过,只要闻到糯米香的味道,就会想起他们在一起的日子。他忙取出带在身上的糯米香和挂在腰上的小茶壶,开始忙活起来。彩诗偏着头看着他忙活,却不敢靠近。

糯米香茶的香很温和,淡雅的伴着茶香。熟悉的香味使彩诗的身体渐渐放松,又变回了人形。她努力地回忆着这糯米香味来自记忆的哪个角落,往事一摹摹闪过,熟悉的糯米香就在前面,却怎么也抓不住那些片段。

茶已三泡,茶气里含有的清香,温碗而缠绵,几经冲泡仍回味着当初幸福的味道。她的眼泪掉了下来,终于接过杯子品了一口,她想起了他,想起了他们的爱情,“再闻到糯米香的味道,我会想起我们在一起的日子。”她刚喃喃地说完,阿蒙就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

两人回到苗寨里,继续在糯米香茶的清香里幸福的生活。

隋唐时期抹茶不是喝的?


初见“抹茶蛋糕”,我以为是做蛋糕时融入了茶水,随着“抹茶拿铁”、“抹茶冰淇淋”……不断扑入眼帘,我觉得不对劲了,百度一下,原来“抹茶”是这样的:抹茶古时称作末茶,起源于中国隋唐,将春天的茶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团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唐代诗人卢仝有诗云:“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这就很形象地说明“抹茶”之“抹”是“末”,是粉末,冲在碗里的茶不是汤水,是凝面;抹茶是用来吃的,不是喝的。一开始,我把“抹茶”当成动宾结构的词语了。

进一步翻看,可“涨姿势”了:抹茶的原料是一种没有经过揉捻的小茶片,它的制作有两个关键词“覆盖”和“蒸青”。春茶在采摘前20天必须搭设棚架,覆盖芦苇帘子和稻草帘子,遮光率要达到98%以上。日本学者竹井瑶子道:“覆盖遮阴改变了光照强度、光质、温度等环境因素,因而影响到茶叶香气品质的形成。露天茶不含B-檀香醇,除低级脂肪族化合物的含量较高外,其他香气成分的含量明显低于遮阴茶”。

简直颠覆了我心目中茶叶的形象!我一直觉得,茶择了高山岭地,餐霞吸露,敛日月霓虹,饮山岚云雾,绝尘清碧地成长,然后经采茶村姑的巧手采摘,又经制茶师傅晾青、炒青、揉捻、发酵、干燥等程序的打磨,纸包,装罐,就可以润养一个个的人生了。捏一小撮茶叶放到玻璃杯子,冲水,看茶叶在水中舒展,轻舞,是极美妙的享受。沸腾的水唤醒着茶叶凝结的山居岁月,显其清,漾其香,轻轻啜一口,醇香入胃入心,肌舒肤爽了,心明眼亮了,茶的生命也得以曼妙地重现和升华。

抹茶应是茶的另一秘境,通过覆盖,蒸青,焙干,磨粉,温碗,调膏,点茶,最终把茶独特而深沉的海苔香气全激发出来。据说卢仝的诗句赞美的是一级抹茶,颜色翠绿,泡沫浓厚,想想都要醉。人是何等的贪婪,把大自然的清香泡了汤水喝掉还不够,还要连汤带渣全吃掉,把茶“餐霞吸露”酿就的蛋白质、食物纤维、茶多酚、维生素ABCD、钙铁钠等全吸收了才过瘾。细思量,不管是抹茶还是叶茶,早已深入到人间的日常生活中,因而茶的后成长阶段都是依从了人的力量。

茶是什么时候走进了人类生活的呢?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简明的文字,读来却让人有些坐不住,真真渴望能生出翅膀,飞越苍茫时空,去看看神农氏,如何在一个明媚的四月天,在山中忽觉心燥口干,见一株灌木青碧喜人,就随手摘了一片嫩叶放口中咀嚼,只觉得苦涩中飘漾着一缕缕的清香,一时神清气爽,燥烦顿消,百禽闻之欢乐齐鸣,百兽见之奔跃相告……也许关于茶的起源有多种说法,而我偏爱“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一说。胸怀苍生,亲尝百草;悲悯生灵,善待万物,是我心目中的神农氏,“发乎神农氏”,我觉得更符合茶的本义和内涵。

而后,到了西汉初期,蒙顶山甘露寺普慧禅师开始人工种植茶树。采其嫩叶,晾、炒,去其青涩;揉、搓,激其香气。人们喝茶、吃茶成风,茶不仅仅可以生津止渴,祛病除疼,还带给了人们心灵的治愈和精神的丰悦,有关茶的文化应运而生。人类文明的起源发展是何等的苍远辽阔,而中国的茶文化在那“苍远辽阔”中又是何等的清韵独绝、翠碧迷人!

从神农氏开始,就注定了茶的兼容并蓄风格,蔬菜王国里有一“君子菜”曰“苦瓜”,所谓“君子”,就是苦瓜保持其傲慢之苦味,只有它影响旁物,旁物休想影响它。茶恰恰相反,小小叶子一片天,它可以吸纳走近它的一切味道!所以茶,变化万端,奇趣无穷;所以茶,什么样的水,什么样的器物,什么样的人,就煮出了什么样的茶水,沏出了什么样的情致,喝出了什么样的品相。

沈复夫人陈芸,被林语堂称为“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沈复的《浮生六记》有一段文字记述了她的可爱:“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深秋时节,桂花飘香,桂花花瓣太小,一片茶叶都放不进去,但可以采下初开之桂花,置之于干净的盘子上,铺开,于通风处放半天,然后把它们放进茶叶里,泡出的茶,一样“香韵尤绝”,很美!

刘长卿一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不知慰藉了多少漂泊失意的心灵:“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我很愿意去想象这样的画面:屋主人听到犬吠,迎进来客,然后自屋外舀来一瓢雪。雪,纯白如云,晶莹似玉,倒进陶罐,置诸炉火,以柴薪烧化,烹茶共饮……噢,那茶味定是清冽的,那温暖也有着穿透力,穿越了古今。

傣族独特竹筒香茶


筒香茶是傣族人别具风味的一种茶饮,也是比较讲究的一种待客茶。制法有两种,一是采摘细嫩芽,经铁锅杀青,揉捻,然后装入特制的嫩甜竹筒内,在火上烘烤,这样制成的竹筒香茶既有茶叶的醇厚茶香,又有浓郁的甜竹清香。

另一种制法是将晒干的春茶放入小饭甑里,与糯米一起蒸,待茶叶软化充分吸收糯米香气后倒出,立即装入准备好的竹筒内。然后用甜竹叶或草纸堵住竹筒口,放在三脚架上,以文火慢慢烘烤,待竹筒由青绿变为焦黄,筒内茶叶全部烧干时剖开竹筒,竹香茶即制成。饮用时,取出圆柱形的茶叶,掰少许放入碗中,冲入沸水约5分钟即可饮用。这种方法制出的竹筒香茶,即有茶香、又有甜竹的清香和糯米香。

傣家人到田间劳动,常常带上制好的竹筒香茶,在休息时,砍上一节甜竹,上部削尖,灌入山泉水在火上烧开,然后放入竹筒香茶再烧数分钟,待茶水稍凉后慢慢品饮。饮用竹筒香茶既解渴又解乏。

哈尼人在野外劳动时也喜欢烤茶,一切茶具都来自山野,劳作席间,就地燃起一堆篝火,砍来一节新鲜竹筒,盛满清冽的山泉水,架在火上烧煮。同时采摘适量新鲜老茶叶,用盛具置于火炭旁慢慢烘烤至有一股焦糊味,待竹筒中的水烧开后,用手将烤茶揉碎入竹筒中煨煮片刻后即可饮用。

胡晓云:品牌是一杯浓香的茶


浙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包括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安吉白茶等多种名茶。然而,随着其它省市品牌的强势崛起,原本名列前茅的浙江茶产业面临着挑战。如何培育浙茶名牌?让浙茶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疑问,记者近日专访了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

浙江的塑造、传播和推广意识。

胡晓云表示,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多数茶企的品牌传播,依然基于物质层面的表达,更多的在产品的色香味形方面进行诉求。事实上,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打造茶品牌,应当在其物质层面传播诉求的基础上,侧重于茶文化的特色、个性、意义、价值,传播不同茶类、不同茶企的符号价值和消费者关系。

品牌效应不仅仅是规模

有人说,“中国七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胡晓云认为,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规模化的问题,认为我们国内的茶企规模小而散,没有像立顿这样形成一个巨无霸的品牌。“单纯强调品牌的规模,并不符合品牌创建的价值目标。大型的企业集团是一种经营模式,可以获得规模效应。但中国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都基于小而散的前提。如何针对现状,形成大而强、小而美的多种差异性品牌构成的品牌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晓云认为,立顿本来就定位为一个茶叶流通品牌,所以它强调的是整合利用各种茶叶资源,创造一个茶叶流通品牌,将茶作为快消品生产与销售,并以规模取胜。

立顿在打造品牌上的能力,确实是中国茶叶企业应该学习的。立顿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在打造品牌时,首先洞察了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然后在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个性塑造、品牌产品开发、品牌营销推广等方面做出品牌自己的个性,同时更能够深入消费者心智。

“我们要学习立顿的,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品牌创建的系列问题。我认为,这才是品牌战略的关键问题。”目前,许多中国茶企,包括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存在着一个通病,基本都是站在产品的立场进行宣传,向消费者介绍茶的历史、资源、产品、山头等等,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去提供消费者的需求理由。

每一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或茶企品牌,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如今去中心化的个性消费趋势中,你的忠实消费者是谁?他们为了什么来购买你的茶叶,而他们又能够为你的品牌做些什么?品牌不仅仅是品牌主创造的,品牌的另一个重要的创造者,是消费者。一个品牌,拥有怎样的消费者,反过来,决定了一个品牌的调性、个性、品位。

做好茶业发展顶层设计

农产品品类繁多,但其中最具有文化价值的,值得更深入地去挖掘的产品品类主要就是茶叶。阿里研究院曾出过一个报告,报告中有两个结论值得重视。第一个结论,2015年,淘宝天猫平台的茶叶销售量达到88亿元;第二个结论,淘宝天猫平台茶叶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其中,18-29岁的消费者占43.25%,30-40岁的18.32%。

“这正是我们茶叶品牌、浙江茶企的机会。过去,茶叶的消费者,多为懂茶人。他们将喝茶过程理解成玩茶的一种过程和享受方式。但在今天,茶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茶的消费也日趋年轻化。我们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使绿茶真正进入年轻消费人群的心中,真正占领这个人群的心智,让他们觉得这起码是可以值得一试的,与咖啡文化不同的、具有东方儒释道融合特质的文化。让年轻人抛开价格要素,因为品牌的文化性而去探究一个品牌的意义与价值,并发现一个茶品牌的产品功能、品质特征、品牌个性。”胡晓云说。

要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符号经济的挖掘、符号经济的生产,价值经济的提升,需要大量有效的品牌塑造与传播的创新性的工作。

目前,我省在打造茶业大品牌上投入了许多关注,正在形成或落实顶层设计。“有关浙江茶品牌的顶层设计,必须要与我国的国家品牌、中国茶产业品牌、各产区的区域品牌等产生很好的生态、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构成,除了政府的作为与政府力量、协会等产业管理力量、企业力量之外,还应当借助专家的力量,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出突破。”

胡晓云说,要提高浙江茶产业的品牌化,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溢价,首先要根据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趋势,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品牌价值的提炼与传播。茶企要真正从自说自话、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心态中走出来,适应消费趋势,倾听到消费者的心声。

维吾尔族香茶


茶也是维吾尔族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饮料,可以说是“可一日无茶”。

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南的维吾尔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劳动,主食面粉,最常见的是用小麦面烤制的馕,色黄,又香又脆,形若圆饼,进食时,总喜与香茶伴食,平日也爱喝香茶。他们认为,香茶有养胃提神的作用,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饮料。

维吾尔族人分居于新疆天山南北,饮茶习俗也因地域不同而有差别。北疆人常喝奶茶,一般每日需“二茶一饭”。喝奶茶时,常以一种用小麦面制成的圆形面饼“馕”(为民族传统面食)佐食。北疆伊犁地区的妇女还有在喝完奶茶的液体后,再将沉于壶底的茶渣和奶皮一起放在口中嚼食的“吃茶”习惯。南疆人则常喝清茶或香茶。维吾尔族人的饮茶方式仍是沿袭我国唐宋时的煎茶或煮茶法。煮茶用具,北疆大多使用铝锅,而南疆喜用铜质长颈茶壶或陶瓷、搪瓷的长颈茶壶。喝茶时均用茶碗,一般用小碗喝清茶或香茶,而用大碗喝奶茶或奶皮茶。此外,还有人喜食将糖放进茶水煎煮的“甜茶”和用植物油或羊油将面炒熟后,再加人刚煮好的茶水和少量盐的“炒面茶”。

这里主要介绍的是南疆维吾尔族的香茶,他们煮香茶时使用的是铜制的长颈茶壶,也有用陶质、搪瓷或铝制长颈壶的,而喝茶用的是小茶碗,这与北疆维吾尔族煮奶茶使用的茶具是不一样的。通常制作香茶时,应先将茯砖茶敲碎成小块状。同时,在长颈壶内加水七、八分满加热,当水刚沸腾时,抓一把碎块砖茶放入壶中,当水再次沸腾约5分钟时,则将预先准备好的适量姜、桂皮、胡椒、芘等细末香料,放进煮沸的茶水中,轻轻搅拌,经3-5分钟即成。为防止倒茶时茶渣、香料混入茶汤,在煮茶的长颈壶上往往套有一个过滤网,以免茶汤中带渣。

南疆维吾尔族老乡喝香茶,习惯于一日三次,与早、中、晚三餐同时进行,通常是一边吃馕,一边喝茶,这种饮茶方式,与其说把它看成是一种解渴的饮料,还不如把它说成是一种佐食的汤料,实在是一种“以茶代汤,用茶作菜”之举。

若至维吾尔族人家作客,要了解以下几点:第一碗茶一般由女主人用托盘向客人敬茶。第二碗开始,则由男主人敬茶。倒茶时要缓缓倒入茶碗内,茶不能满碗。客人如不想再喝,可用手将碗口捂一下,即是向主人示意:已喝好。喝完茶后,还要由长者作“都瓦”(默祷)。作“都瓦”时,要将两手伸开合并,手心朝脸默祷几秒钟后轻轻从上到下摸一下脸,“都瓦”即告完毕。主人作“都瓦”时,客人不能东张西望,嘻笑起立,需待主人收拾完茶具后,客人才能离席,否则视为失礼。

古茶道上晋商车辙今仍存


“茶乡生计即山农,压作方砖白纸封。别有红笺书小字,西商监制自芙蓉。”清嘉庆二十年,蒲圻(今赤壁市)贡生周顺侗的一首《莼川竹枝词》,道出了二百余年前晋商经营茶叶生意中,在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一带制作砖茶发往蒙古、俄罗斯国的盛况。周顺侗词中提到的西商,正是闻名一时的晋商。

古镇寻访晋商足迹

古朴小镇,青石板铺路,操着浓重湖北口音的居民听说来的是山西客人,纷纷放下手头活计合影。5月31日,重走茶路的山西企业家、记者们一到赤壁市羊楼洞,当地相关人士便热情相邀,到古镇寻访晋商当年的足迹。

200多年前,晋商除从福建武夷山一带购买茶叶外,在湖北赤壁市(原湖北蒲圻县)也有充足的茶源。羊楼洞就是晋商在太平天国后开发茶山和茶园的重要基地,当时的祁县乔家、榆次常家均在这儿建有茶叶基地。

采访中,记者沿石板路前行,每走一段,就会看到石板上留有的车辙印。当年,晋商就是在这儿,将收购来的茶叶制成砖茶,再用独轮车运往蒙古、俄罗斯、欧洲等地。

蒙、俄商人看好“川”字茶

在赤壁市赵李桥镇一家大型砖茶厂内,记者看到,陈列馆内收藏着当年晋商遗留下来的一些砖茶。“每千克一块的砖茶,上万、几万元的并不算贵。”茶厂负责人告诉记者,羊楼洞附近有著名茶山“松峰”,光绪中期,晋商逐渐在羊楼洞加大制茶作业,建筑厂房20多处,雇用数千工人。每年,羊楼洞一带的茶农,早早就收到晋商的订金,将成批茶叶采摘后制成砖茶。晋商们将砖茶统一收好后,按照各自的“商标”贴好,并写上监制字样。

“三玉川”“巨盛川”……当年,山西茶商的商标以“川”字为多。据说,蒙古、俄罗斯乃至欧洲的商人、牧民、居民们,只要在砖茶上摸到“三道杠”,便纷纷竖起大拇指。

晋商精髓“诚”字当头

如今,人们提起中国茶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会想到云南的“千年古茶树”和滇藏之间、川藏之间的“茶马古道”。事实上,200多年前,晋商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古茶道,同样是一条堪比丝绸之路的贸易大通道。

当年的晋商们,制作砖茶时,往往要在分量上做足,以便在商界树立不倒的品牌。“前辈们打造的诚实守信,我们如今仍受益匪浅。”武汉太原商会投资顾问、湖北知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道,“如今,在湖北的数万山西商人,只要说起自己来自山西,仍会受到尊重和信任。”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云游四海的“何仙姑” 仍爱家乡的那抹浓香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