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村,他走访了冰岛村的部分茶农,并找到了当地一家茶厂,收购了当地的春茶和毛茶,还制成茶饼,起名“冰岛之光”。

1997年,人们在海拔3000多米的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勐库大雪山原始丛林中发现了12000多亩连片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经专家科考鉴定,勐库野生古茶树树龄在千年以上,是目前国内外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面积最广的古茶树群落。双江野生古茶固然出名,但目前还是无法与栽培型古茶相媲美。比如冰岛茶,虽然价格高得出奇,但还是引来无数茶商的追捧。

何培忠是一名广州茶商,他钟爱冰岛茶,热衷于收藏冰岛茶,并对冰岛茶给予高度评价。

因为喜爱冰岛茶,2005年6月何培忠从广州不远千里来到冰岛茶的故乡——勐库镇冰岛村,他走访了冰岛村的部分茶农,并找到了当地一家茶厂,收购了当地的春茶和毛茶,还制成茶饼,起名“冰岛之光”。

8年过去了,今年春天何培忠再次来到冰岛村,并出席当地举行的一个茶叶拍卖会。当看到有人将220克冰岛茶以2万元的高价收藏后,何培忠感到非常欣慰,因为他曾经投资100多万元收购的冰岛茶有了极大的升值空间。

何培忠说:“我是2004年到双江,2005年到冰岛,当时的冰岛茶和班章茶相比,班章茶比较霸气,而冰岛茶比较纯和容易入口,后来跟原茶厂进了几吨冰岛茶。现在故地重游,看到这里茶农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他们住的房子,还有他们每棵树上都有一个号码牌子,就知道冰岛茶已经扬名国内外了。”

何培忠介绍: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正宗的冰岛茶具有六个特点:

一是冰岛茶的叶型肥厚、硕大,茶青的颜色一般呈现褐黑色。

二是香气好。冰岛茶之所以受到人们的赞美,香气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是生津好。冰岛茶的茶汤入口几秒后,就两颊生津,源源不绝。

四是喉韵好。冰岛茶柔甜的茶汤顺喉而下后,愉悦幸福的感觉油然而生,久久不散,余韵悠长。

五是从耐泡程度看,冰岛茶连泡20开,依然汤色黄亮,滋味醇浓,没有衰败的迹象,其它品种无法可比。

六是从茶底看,冰岛茶的叶底粗大、饱满、厚实,叶形完整。

何培忠先生这次双江之行,发现这里的冰岛茶每公斤卖到8000元的高价,对其广阔的市场前景充满信心。

延伸阅读

戎加升:举全家之力铸造茶界传奇——勐库戎氏


前言:

有个农民企业家,当政府和村民对倒闭的茶厂愁眉不展时,他承包下来经营得风生水起;当他上当受骗赔尽了家产还负债累累时,他能忍辱负重、妙手回春,重新站立了起来;当普洱茶市乱象丛生,从高峰跌入低谷,他却转身默默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有机运动联盟、国家茶科所等国际组织及国内权威科研机构紧密合作,打造云南省唯一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茶生产发展贸易示范基地。如今,他已经把“勐库”品牌建设成中国驰名商标,把企业发展成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并把培养成人的子女纳入战略阵营,让他们各司其职。

说他朴实嘛,他却有商人的精敏;说是商人企业家?他却不改农民本色。且看他的传奇人生——

上门女婿遭遇“落户难”

戎加升出生于解放前的1946年6月,籍贯是临沧市文远村打雀山,其西侧就是优质勐库大叶茶的种源之地。戎加升的父亲垦植农业,兼营茶叶生意,常年往返于下关、昆明和缅甸腊戌。

看似家境不错,但少年时没读几年书就碰上了大跃进,13岁就开始参加集体劳动,18岁学做木工、土建,直到1968年成家做了上门女婿,从临沧入赘到双江县勐库镇的杨家,他才渐渐开始步入人生轨迹,挑起家庭重任,开天僻地、种粮养家、盖房建业、生儿育女。

期间,他碰到生平第一个挑战:入赘数年却不能落户。为此,他一次次向政府部门提出质朴而睿智的质疑:“嫁娶是平等的,为何娶媳妇都能让对方落户,招个姑爷却要被户口拒之门外呢?”几经努力,他最终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解决了在当时算是另类的难题。

茶叶梦始于“滚上山”

戎加升是从16岁开始种茶的,后来也曾以木工的身份给一些茶叶初制所加工木具。当时他就边拿人家的工钱边寻思着:自己能不能也承包个初制所?

后来,当他得知有个叫“滚上山”的地方开出承包条件,要求从第一年100元承包费开始每年递增100元时,他果断地拿下来经营。

借助初制所的小小舞台,他开始施展他的商业奇才:别人收购质量好的鲜叶是8毛钱一斤,差的鲜叶是6毛钱一斤,他却以9毛钱一斤拉高优质鲜叶的价格,然后以5毛钱一斤压低劣质鲜叶的价格。

那么,被他这么一折腾,市场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由于他的“高拉低压”策略,好的原料都主动投怀送抱,而差的原料都主动离他而去。最终在产品交易市场上,别人青毛茶单价最多只能卖3.2元,而他却能卖到4.8元。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周边卖茶的人没人敢跟他比质量。

后来,他又不满足于本地销售,通过跨界销售赚取了更多的利润。并在勐库镇领导的动员下,承包了另一个被火烧毁的初制所。

创办配制厂,转眼深陷“受骗门”

在做茶叶初制的过程中,他深感到,当地优势的茶叶资源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临沧地区,特别是双江,历史上是普洱茶的原产地,而茶农收入却微薄,因此只有精制加工才是出路。”然而,当他在1992年把办精制厂的想法向当地镇政府汇报时,有些领导并不支持。

“只要不违法,看好的就去办。”戎加升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拿出了他的果断和魄力,凭借着一股创业劲,硬是忍着“挂靠乡镇企业、交管理费”等苛刻要求,以及克服“不让通关”等障碍把厂给办了起来。

配制厂的兴办正应了那句话:只要有心,办法总比困难多。戎加升办了厂后,在产品销路上又有自己的一套。他宁愿多花些路费甚至绕道,也要把产品销往东北、广东等地区,他细算说,绕道后每斤的路费可能得增加一二毛,但售价却可以增加二元。由此可以想像他的致富速度。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当他拉着6大卡车、价值七八十万的茶叶远赴江苏淮阴,憧憬着美好的未来时,没想到一个巨大的骗局在等着他。都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可他把货交出去了,钱却一分没能拿到。好在,他以最快的速度让检察院查封了那个皮包公司的仓库,暂时保住余下价值20几万元还未被拉走的茶叶。

谁知,祸不单行。在处理余下的茶叶时,他虽然吸取了教训,先拿了对方支票,但身为茶农的他根本不懂得提防那张无法变现的“空头支票”。

又是一场骗局!

一时间,他从一个风光无限的茶商沦为负债累累的穷光蛋。银行贷款和茶农的货款压得他一时回力无天。当时有人甚至嘲笑:“这回戎加升完蛋了,站不起来了。”

身体是本钱,质量如生命

被骗子撞了一下腰的戎加升并没有气馁。这或许是出于对经商的自信,也或许是由于他明白一个朴实和深刻的道理:一个人最大的本钱是身体,如果身体不行,那才是真的站不起来了。

在阴影和压力中,戎加升继续操起他的老本行,东赊西卖,朝赚夕还。仅用三年时间,他基本还清数十万的债务。然后仅用两年时间就又挣了几十万。他说:“在哪跌倒,就在哪爬起来,我不会因一时挫折而放弃。我相信,只要坚持质量和诚信,一定可以做好茶叶生意。”

起死回生后,戎加升赢得了很多人的尊重和赞赏。1999年,双江县茶厂破产后公开出售,但由于市场不景气,无人敢问津。具有战略眼光的他在经过一番分析和调查后,敏锐地看到了废墟上的无形资产和无限潜力。在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他以270万元买下双江茶厂,并组建了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后来的品牌化之道奠定了根基。

据戎加升透露,“质量问题”是他一生最坚持的原则。为了质量,在收购鲜叶时,凡可疑施过化肥的,坚决不要,甚至列入黑名单,任何人说情都不买帐;为了质量,他杀猪请农民吃饭,培训如何进行茶园管理并强调要对得起消费者;为了质量,他出狠招推行“连坐”,让村委会干部替他管茶农和鲜叶质量,给村干部“发工资”,但收购鲜叶时,先扣下20%的茶叶款,以村为单位检测,凡有一例出现农残和其它禁用物质的,提供该鲜叶的全村人都得不到余款,并让所有村民回去查找“罪魁祸首”;为了质量,他搞“中央集权”,为了避免初制所在制作过程中茶叶受污染,撤销所有茶叶初制所,集中收购鲜叶到厂区统一加工制作;为了质量,他高瞻远瞩,提前布局规划绿色、无公害、有机茶叶,2007年5月,勐库亥公茶叶基地正式被确定为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茶生产、发展与贸易”项目示范基地,引起贵州茅台镇领导专门前来学习考察。2007年公司还通过了HACCP-EC-01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凭借着对品质和品牌的孜孜以求,2006年5月公司生产的“勐库”牌商标被认定为云南省著名商标,2008年“勐库”牌被认定为云南省名牌产品,2013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勐库戎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双江自治县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

举全家之力推动戎氏“加升”

戎加升膝下有一子五女,除大女儿由于种种原因没能上学外,其它大多受过良好教育。大女婿目前正管理着永德分公司及戎氏永德茶文化体验馆。二女儿学医,戎加升当时的初衷是希望她能多照顾体弱的老伴,毕业后的二女儿果然不负父愿在卫生部门当公务员,正当事业蒸蒸日上时,为公司发展毅然辞职助力戎氏企业;三女儿上财校学财务,对此戎加升也是早有安排,希望她学成后能管好家族企业的财务,如今三女儿正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老四(独子)毕业于山东财经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一毕业就全心投入企业,通过研发“乔木王”、“博君”等畅销产品而令人刮目相看,现任副董事长等要职;老五学的是电力,但当戎加升发觉可能将误女前途时,亲自果断地找校长协商把还没毕业的女儿领回家,帮她办户照让她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学习考察,随后让她负责公司的销售业务;老六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学的是国际贸易,本有机会出国留学,偏遇上经济不景气市场萧条,她以大局为重回故乡与夫君共同投身戎氏企业。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戎加升如今的成就除了归功于他个人的努力和智慧外,也离不开他家人、父老乡亲们的鼎力相助和无私奉献。至于外界对家庭企业管理方面的忧虑,戎加升有着自己的分析和原则:人如产品,以品质说话。他说,以前同时供几个娃娃读书时,孩子他妈曾担心经济压力过大而有微辞,但他反驳说:供孩子读书不亚于投资固定资产。如今,看着孩子们各个能为公司效力,别提有多欣慰。

历久弥香,营销而不炒作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营销宣传,但找上门的广告公司和媒体基本被戎加升婉拒。有一次市里召开会议邀请茶企负责人参加,由于他坚持反对炒作而在会上与力主宣传的人产生争吵。戎加升一气之下离席。没想到市领导却叫秘书把他留下来谈话。他诚恳地阐述说:“要先抓质量再宣传,如果姑娘没养好却要先把她吹成美女,我觉得羞人。”他说,我也不做广告,中央台、云南台来找我都没做。有时候买了质量很差的产品,看见电视里打它的广告,心里就不舒服。只有质量真正好,才会有长远的市场。

事后,市领导认可并支持他的做法,那就是:要么不宣传,宣传出去的东西就要物有所值。

那么,低调而具有传奇色彩的戎加升又是如何开展营销的呢?

2008年,由于普洱茶市场的困难和国际金融危机,给双江茶农生产、茶叶产业和公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戎加升用他“逢热不赶,逢冷不懒”的战略眼光提出了“走出去,请进来”的营销策略。走出去,是指组织双江勐库茶区百名茶农行程万里,奔赴昆明、长沙、西安、郑州、北京、太原等全国茶叶主销区,举办普洱茶推广促销活动。请进来,是指开展了“全国茶友勐库茶乡行暨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以“追本溯源勐库茶,品古赏今茶乡行”为主题,为饮茶、喜爱茶的人们营造了一个更好的了解勐库茶文化的窗口,搭建了双江与内地文化交流的桥梁,进一步扩大勐库茶的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热心公益,爱心无界

2005年至今,戎加升共拿出1700多万元现金支持社会各项公益事业。他一直心系茶农,如为双江茶区修路,解决茶农“睛通雨阻”出行难的问题;为茶区的茶农修建人畜引水工程,让茶农喝上清洁卫生的饮用水;为收入极低的部分村民把脉找致富路,为他们购苗、有机底肥,培训指导他们种茶;为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双江的文化建设捐资,为城市用灯投资。通过参与种种公益活动,使公司和群众、公司同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与能力,同时也为公司做强做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特别是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后,善良的戎加升先生通过收看新闻时刻牵挂着四川灾情。根据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市、县党委、政府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加升先生带领全体党员、职工积极奉献爱心,并亲自挑选了上好的原料,为灾区灾民和在灾区参与抗震救灾的同志送上了价值130万元的优质普洱茶。

有人说,戎加升极像一饼越陈越香的普洱,只要环境不至于恶劣,他都能不断地转化,从中积淀、发酵,历久弥香。在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同时又不忘造福家乡、回馈社会。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他曾于2010年被评为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

他,是茶界的一个传奇,也是云茶普洱在历史发展中绕不开的一段佳话。(作者:《茶为媒》主编王添福)

茶商何新中,中卫开拓新市场


人生要想成功,就要一点一滴地奠定基础。何新中对“普洱茶”的厚爱,使他先给自己设定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何新中式”的目标,那就是在中卫开一个一流的茶庄,让中卫人喝上真正一流的好茶。他是这样规划的,也是这样行动的,正如他在茶庄里挂了一副“焚香煮茶”的字,他要把人们喝茶的喜好提升到品茶的境界,吸引人们都来喝“普洱茶”,并在中卫开拓出新的市场。

早在2007年3月,何新中就想到了做茶业生意。在这之前,他和妻子在宁波已打工6年,由于妻子想家就带着女儿回中卫上小学,何新中独自一人去云南调查茶叶市场的情况,刚好赶上“普洱茶”受到市场的冲击,茶的销路也正在走下坡路。没办法,他只好进茶厂继续打工,从仓库保管员干起,最后做到了主管。那时他常常到云南最古老的茶树下发呆,苦苦思索着自己的创业之路。他还利用每年春节回中卫探亲的机会,带2000元钱的好茶叶,让亲朋好友品尝。因为他知道“普洱茶”治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他就鼓励亲朋好友多喝。没想到,亲朋好友喝了他带回来的“普洱茶”后,就认可了他带回来的茶,嚷嚷着让他开茶馆,说是“人有情,茶知味”,别的茶喝到嘴里不知其味。他笑着说:“茶无绝品,至真为上。”所以,他不想开茶馆,而是想开茶庄,他想让中卫人享受“普洱茶”的真品。

2011年,何新中回到中卫开始计划投资茶叶生意,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店铺开茶庄。不过他做了很多前期的准备工作,今年4月份他又带着妻子去云南学习茶艺和茶道,回来后投资20万元开了一家厚德茶庄。刚开业后,生意有些冷清,但他依然充满了自信。在他看来,人的精神境界要高,越高越好,但人的行动和现实生活要尽量放低,因为只有低到最低处,自己向上的势头才能更大更足。正是由于他对自己的生意状况有清醒的认识,他才放低身段,每天捧着自己的好茶和妻子一起去拜访中卫几家有名的茶舍,免费让人家品尝他的好茶。通过这样的方式,他的茶叶得到了几家茶舍的认可,有人还专门找他叶,说只有他的“普洱茶”喝了才能感到通体舒畅。何新中说:“中卫一中的赵老师和中卫中学的邢老师喝完酒专门到我的茶庄喝茶解酒,这对我的鼓励很大,我有信心做好茶叶生意。”何新中还给自己定位:他把自己放在低处,终有一天会登上人生的顶峰。

【郑培峰】:在父亲的茶事中成长


从小就在茶叶的包围里生活,成长过程也见证着父亲郑炳基对普洱茶的执着与热爱,只是当时这种来自父辈的精神并没有在最初时刻就影响到自己,就像一条信仰的道路,总是需要时间的因缘际会来点拨。作为一个大学专攻数学的典型理科男,郑培峰也承认自己对于普洱茶这种比较感性的物质,从不了解到喜欢再到定心去做茶,确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条承继普洱茶的道路上,父亲对自己有着深远的意义。

毕业不久后,2011年开始跟着父亲学习做茶,对此,郑培峰是被动的并且也从心里排斥的。“当时跟着公司同事上茶山,下基地,到车间,看研发,去销售,父亲要求我很严格,不论任何一个环节,我都必须要去看,并且要跟着茶厂里一线的人员学着去做,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耐着性子去做这些,但是只要父亲不在,我也就偷懒了。”回忆起这段习茶之初,郑培峰笑着摇摇头。当然,自己玩的小伎俩是逃脱不了父亲的火眼金睛,很快消息就传到父亲耳中,自然是大发雷霆,他从来没有见过父亲如此生气,才知道爸爸要求自己做茶这事是极为认真的。

父亲问了他两个问题,“何为普洱茶?好的普洱茶怎样得来?”他回答的支支吾吾,但这次父子之间语重心长的对话,让他明白了父亲对于自己寄予多了多少深厚的希望,那就是让自己的普洱茶事业能够后继有人。

接下来,父亲亲自带着他上茶山,希望茶山这样灵性之地能够让他从根源上认识普洱茶。公司有6个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之一,郑培峰最先熟悉的是其中最具有光环的一个茶园——板山清代皇家贡茶园。

“那段时间,几乎每天都要去板山,那里山高林深,常年浓雾紧锁,路也都是原始的山路,很不好走,好几次都是路滑差点摔倒”。在山林中行走,父亲跟郑培峰讲板山的历史,当带着他亲自来到1700年高龄的古茶树下时,他看到这样枝杆峥嵘,饱经风霜的普洱茶在大自然中傲然挺立,顿觉自己渺小细微的如一颗沙粒,内心澎湃着莫名的感动,所有的轻狂和骄傲在这样时间的老人面前彻底坍塌。

板山位于宁洱县勐先乡境内,众所周知的古六大茶山之源头,也是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板山皇家贡茶园的所在地。在春季,走进这个古老的茶山,郁郁葱葱的茶树焕发着生机,殊不知这里曾经因为茶而发生过流血的斗争:清朝雍正年间板山茶农不堪压榨揭竿而起,反抗官府后,遭到血洗茶山,大批的茶树也被砍伐。板山茶农后被迫纷纷迁居版纳,和石屏茶商共同开辟创造了古六大茶山。当郑培峰重新回顾起这段父亲讲与他听的历史故事,仍旧十分感慨,然而对他而言,厚重的历史令他心驰神往,真正让他内心深觉震撼,从而爱上那些灵性的叶子们的,还是那些原始森林内生长着的古茶树群。

之后,父亲对他的要求更多了些,让他把普洱茶集团旗下的茶基地做个简单的分布图,每一个茶园基的地理位置、气温、雨量都得标注清楚。集团自营的6大生态茶园基地,分别为板山皇家贡茶园、会连有机茶园、白草地有机茶园、竹山生态茶园、大黑山生态茶园、凉水箐生态茶园,土地总面积约45000亩,茶园面积27000多亩,要做好分布图并记录好位置和不同时期的气温和雨量,无疑是一件花心思的工作,把这些事情一一做好,不仅磨练了郑培峰的耐心,锻炼了他的意志,也让他与普洱茶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越来越爱。

出了茶山,父亲又带着郑培峰去加工车间,从茶叶的杀青、揉捻、摊晾、检验等等环节都仔细讲解每个环节的操作标准,他说只有标准化的生产,全程监控每一个环节,才能充分保留茶叶的天然成分和气韵,才能保证茶的品质,做出好茶。

直到这里,郑培峰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父亲一直反复强调要求打造天然、有机、无污染的茶山茶园,为什么要与院校、科研院所、技术专家联合,年年给茶农培训,严格按有机茶园的标准,统一管理茶园,尤其是病虫害的防治……这些父亲最重视的,年年亲力亲为的工作正是为了保证茶的品质!郑培峰永远记得父亲对自己的期望:现在你看到的只是一件好的商品,如果只卖普洱茶,不推广的客户需求,他未来的人生规划,是将带领整个部门配合公司其他核心部门,以父亲为标杆,走出一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普洱茶新的道路。

忠“粮”心,忠茶情 ——记中粮老茶人杨维仁


一个人若想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体现价值,首先得爱上这份工作,而中粮茶业的杨维仁就是这样一个把喜爱融入工作,把工作作为理想的老茶人。

5岁结缘忠茶一生

杨维仁初次接触茶叶时只有5岁,那时候,父亲经常带着他去茶馆与朋友喝茶。杨维仁坐在一旁看着他们冲泡、品饮,口渴了也就倒一点来喝。虽然年纪小,还不懂得品茶,但杨维仁也觉得这种带着淡淡香味的水不但解渴,而且喝完之后嘴里甜丝丝的,很是舒服惬意。大概就是从那时起,杨维仁正式与茶结了缘。

亲历中茶普洱的诞生

“中茶”牌商标注册于1951年12月15日,是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茶叶品牌。“中茶”牌商标注册后,由中茶公司(中粮茶业前身)授权中土畜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云南中茶”前身)在渥堆发酵技术,对普洱茶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杨维仁的制茶生涯中,7581普洱方砖是绕不开的话题,“7581”是由昆明茶厂生产的普洱方茶。7581既75年定级以8级茶为主,1代表昆明茶厂,茶叶就这样编出的茶号。昆明茶厂生产的7581市场反应非常好,当时最好喝、最好卖的是7级茶和8级茶加工的普洱茶,因为它滋味醇厚、汤色也好、香气也好、耐泡。

茶叶经营放开以后,中茶公司又遇到了新的困难,由于当时国家以指定性计划下达的价格收购,茶厂的收益得不到保障,茶叶的收购成了大难题。适逢当时正处在易货贸易时期,国外对于茶叶的需求量很大。为了能够尽可能多地出口创汇,杨维仁亲自到货源科,与上级管理部门积极进行沟通,希望大家以大局为重,共同努力促进公司的发展,将中国茶叶推广到世界中去。为了保证质量,杨维仁还跑遍了从边境到高黎贡山的茶园,深入到初制所查看茶叶的初制,是否符合中茶的要求。鼓励他们多做好茶叶,为茶叶不断升级,从质量中找效益。就这样,杨维仁顺利地完成了茶叶的收购工作,为提高云南茶叶品质提供了新的思路。

今年,已是杨维仁在中茶工作的第52个年头。而在中粮的全产业链大家庭中,有着很多像杨维仁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员工,也不断有更多怀着梦想和激情的新面孔涌入进来。他们用共同的努力成就了产业链上一批又一批的好产品,也将中粮推向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化大舞台。正如宁高宁曾说过的:“把精神和理想的目标看得更重一些,把自我提升看得更重一些。真正认同高境界的理想、使命、精神的东西的人,会成为我们组织里越来越重要的人,他们会推动公司的进步。”

谢忠荣:茶中人生


茶鬼是我们老友,因懂茶而得名,我们敬他;又因懂茶,从茶买卖中赚足了经济基础,我们服他。一日,茶鬼教我们分茶之五味,把人的一生品得是有滋有味。

第一味茶之香韵。是否浓郁沉稳就代表茶之本质,好比我们初来到这个世界,天性是否聪慧一样。上学的时候,最容易分出来,好成绩的同学几乎是领跑了整个求学的过程,而一些成绩差的只能拖班级的后腿,不是不想学,是学不来、学不好,从没那种悟性演变成没那心思,有个别的还早早缀学了事。这就类似于古树茶和台地茶的本质之分,当然,虽然老树茶的茶气更足,味厚回甘好,但台地茶在水浸出的氨基酸、多糖和硫、磷、钾、钙等元素的含量上明显地比老树茶的高,也算是各有千秋,关键是在对的时候和地方。

第二味茶之甜度。就像我们的选择,有人选择清白前行,有人选择不择手段,有人选择随遇而安。这都是正常的,方向选对了,可能成功一蹴而就,选错了可能就一塌糊涂。但走过的路是否让人品出清甜,这就是人生努力的结果了。当然,成不成功也许并不重要,关键要做一个不让大多数讨厌的人。高雅清甜肯定是好茶,入口苦臭就不能再喝了,至少得让人品出淡淡的甜味吧。

第三味茶之汤色。忙了一通,终于到了出茶汤的时刻,我们跌跌撞撞,总算到了收获的季节。这阶段,无论你收获的是金钱还是名声,一定在别人看来是有值得向往和学习的地方。有的人不择手段抢别人的果实,被人嗤之以鼻;有的人脚踏实地起家且善行街坊,一定让人高竖大拇指。就如茶汤是否金黄通透、是否有黏稠感和厚实度,只要在口中转一圈,就足以分清好茶和坏茶。

第四味茶之回甘生津。人生成熟期,所作所为,总应该有一些担当,不能任着性子来。人的劣根性在于总是希望能不劳而获,总是希望享受过上等生活,总是希望低付出高收入,但是偷来的抢来的,睬着别人的肩膀捞取的,回想起来也不会感到光彩,会浑身不自在,坐不安睡不稳,结果是惶惶不可终日。真累!回甘和生津是茶的基本滋味,活到这阶段,你是否也有一招半式拿得出手,值得炫耀呢?

第五味茶之喉韵。茶已穿肠抵胃,好茶是会在喉部形成清凉舒适感,使呼吸尤为顺畅舒爽,还会形成喉部回甘生津,香韵久留的感受。人生漫长旅程,苦吃过了,累也受过了,痛也痛过了,那么你是否有让一家人因为你的努力过上了平安和谐的日子,是否有些事情让周边的人为你点赞,是否为社会奉献过?如果你从中品出了喉韵,茶鬼说:应该算是不枉此生了。

孟庭苇:喜欢喝普洱熟茶


孟庭苇:喜欢喝普洱熟茶

青春年少的岁月里,记不得有多少个夜晚,是在被窝里塞着耳机,听着孟庭苇的音乐入眠的。那是适合夜晚聆听的声音,不是惊艳、反而淡然,更带几分忧伤。音随声动,声声沁心,给少年爱的教育,给成年心的明净。

11年前,她淡出娱乐圈,因顿悟、因释然。相夫教子、参禅礼佛,过平静的生活,不在名利场里逐流。但不知为何,我却总觉得她从未远离,也许是习惯了每年情人节从大街小巷里飘出《没有情人的情人节》,一度慰藉那些无根的心;又或许每到帘外雨潺潺的时候,总禁不住哼起《无声的雨》,想起她《冬季到台北来看雨》的邀请。那声音,可以在忧伤的时候穿透灵魂,在幸福的时候熔炼尘埃。

如今的孟庭苇虽已年过不惑,却仍保持着少女般纯净的眸子,在袅袅佛音中有一盏清亮的茶汤相伴,并行的灵魂与躯体都变得通透起来。纵使再度回到公众视野,纵使繁华光影交错,她的心一如既往的平和安宁,在万众瞩目的舞台上,她却已经不再为了销售数字而唱,而是为心而唱,为予人希望与欢喜。

2000年您在大陆的告别演唱会是在昆明举办的,那时您在云南应该呆了不短时间,之后你还来过云南吗?对于云南,您有什么特别深刻的记忆吗?

孟庭苇是的,我非常喜欢云南。后来2007年夏天又去了一趟。在昆明待了几天拍广告,工作之后一行人到丽江旅游,对于当地的美景与古镇非常难忘。

听说您比较注重养生,以至到现在还是显得非常的年轻漂亮,能不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养生心得呢?

孟庭苇因为茹素18年的缘故,饮食上较为清淡,在佛法的熏习之下,心境开阔,生活起居正常因此无夜生活与应酬,身体自然健康;家庭幸福美满是我年轻的主因!

您喜欢喝茶吗?有偏爱哪种茶类吗?您对普洱茶有什么认识和感受吗?

孟庭苇我很喜欢喝茶,因为容易胃寒,通常会选用普洱熟茶。我所知的有:暖胃、减肥、降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冠心病、降血压、抗衰老、抗癌、降血糖等等。因此,用餐时总习惯喝普洱茶。

我们知道您是一个德艺双馨的艺人,这些年一直很低调地在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公益活动,帮助了很多人,您认为公益对您最大的意义在于什么?我们作为普通人,应该怎样将公益渗入生活呢?

孟庭苇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年,我们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公益是其中一项,在带领群众投入公益的过程中,更珍贵的是,人性中最美好的特质被彰显与提升!公益就在生活起居之中,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舞人心的话语,一个举手之劳的帮忙,都是公益,即使是一块钱的捐助都能聚沙成塔解人急困。

阔别歌坛十余年,重新走进录音棚、走上舞台,您觉得自己的心态有了什么改变吗?

孟庭苇不再为了销售数字而唱,不再为了排行榜名次而心情起落,此刻站在舞台只为一个目的:给人希望,给人欢喜!

请问您近期有什么全新的音乐和演唱会呈现给大家吗?

孟庭苇去年底结束20周年巡演,今年9月将展开新的巡回演唱——“纯真年代之月亮说话演唱会”。转载《普洱》杂志!

湖南射击运动员刘英姿喜欢煮咖啡,也喜欢普洱茶


在刘英姿的信念里,既然射击是自己的选择,那就要尽最大努力去做好。这种信念也渗透到她生活中的爱好当中,譬如煮咖啡。

“平时训练,只要有空我还是喜欢自己煮咖啡。”刘英姿说:“我喝咖啡不放糖,更不爱喝速溶的,因为磨咖啡豆、慢慢煮的过程可以自己控制,能够让咖啡的味道释放得最好。既然是自己喜欢的,就把它做到极致,那样才是最好的享受。享受的不光是结果,还有过程。”

和80后、90后年轻队员一起训练的间隙,刘英姿喜欢煮好了咖啡和他们一起喝。

“一起喝咖啡不仅是对紧张训练的一种缓解,还是一起分享快乐的过程。”

茶叶也是刘英姿的最爱,尤其是普洱茶。生普的口感让她十分喜爱:“他们都笑我小资,其实我哪里算小资,纯粹是按照自己的口感来做选择,对品牌倒没什么概念。不管咖啡的苦,还是生普的苦,包括做运动员的辛苦,其实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值得细细去品尝。”

杨忠专注茶席十二年


政和县地处闽北武夷山脉中,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顺理成章地,竹制品加工产业便成了政和县的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首。

本次政和茶业采访小组刚踏脚政和县,便被大大小小的竹产品广告牌所吸引。沿途经过了很多大型竹具加工厂,据陪同采访的负责当地茶产业的朋友介绍说,全国70%的竹茶盘均来自政和县。这个数字昭示着,一方小小的竹茶盘俨然成了政和县地方经济的主动脉。它也意味着政和县的竹制品加工早已告别了传统的手工作坊经营模式,正在向着规模化、集约化稳步前进。

随着了解的深入,我们采访到了当地的竹产品加工业的龙头企业祥福茶具。此次访问虽短暂片面,却彻底改变了我们对传统手工作坊式的竹产业生产的看法。我们不禁想到,经济的大力推动给竹产业注入了先进的生产和管理模式,而作为拉动地方经济的领头羊、老大哥,竹产品的生产应该也能给同为传统农副产业的茶业界一些指导。

采访的过程很顺利,因为祥福工艺有限公司的杨总是一位干练的年轻人,没什么架子,而“创新是生存之道”则是他常提及的一句话。

创新是企业生存之道

“你看看这个桌子是什么质地的?”在展示区,杨总饶有兴致地向我们介绍一款茶席。它色泽庄重,摸上去纹理精细,木质坚硬,具有红木家具般的气质。“这其实是一款仿红木的竹制茶席。”杨总说,“竹子本身的颜色会让人觉得不上档次,所以我们采用进口的抗磨、防水涂料,将竹制茶席打造成与红木家具媲美的仿品,但其成本会比红木低很多。”

创新是祥福的生存之道,早先的竹制茶盘很讲究风格的仿古,雕龙画凤,并配以吉祥的动植物图案。但随着人们消费观点的转变,一线城市和一些新兴城市的消费者更偏好简约风格的茶席。简约并不代表简单,如何让没有珍禽异兽的一方茶盘也不失中国的文化内涵,杨总带领的开发团队为此想了很多的点子。也许是受到了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的启发,杨总的团队开发了竹嵌石的茶盘。竹制的茶盘上配有一方墨石,墨石本身就是一种可以用来收藏的奇石。在竹制茶盘里垫上一块墨石,看似简单的搭配低调地彰显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市场反应出奇的好,甚至让年轻人也爱不释手。

“其实,竹制品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载体,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购买产品时总会考虑产品耐不耐用,价格是否实惠。而近十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注重的则是文化消费、意境消费。我们的产品也要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而转变。这也使我们的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开拓是发展的关键

“竹子能加工的产品很多,比如竹筷子、竹席、竹地板,但那些并不是我们的优势,长期以来,我们只专注于竹茶盘、茶席、茶桌等与茶相关方面的生产与开发。”杨总介绍说,“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同时又是我们的劣势。要知道,虽然我们的竹制茶盘销量非常高,但喝茶不一定必须要配茶盘,而即便配茶盘,也不一定就要选用竹制的茶盘。所以竹茶盘的市场需求量其实并不算大。”

如何拓展新的商机一直是杨总考虑的问题。祥福的优势并不在庞大的厂房和优秀的技术工人,在政和,这样大规模的竹制品加工厂有很多,也不乏与竹制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技师。祥福的核心价值在设计和创意团队。这就好像苹果手机一样,究竟会有多少人关心手机的加工厂在哪?零部件提供商是谁?大家记得住的只是苹果这个名号和它背后那个无形的团队。杨总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情,既然有一支优秀的设计开发团队,那么就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竹制品虽是祥福的基础,可市场才是祥福要服务的对象。按杨总的话说,艺术本身是互通的,雕塑、绘画、音乐,只是表现方式不一样罢了。所以,如果有好的想法,不一定非要用竹子去实现,陶瓷、木材,甚至塑料,自己加工得了的自己加工,加工不了的就外协加工。只要产品能被消费者接受,就大胆去做,勇于开拓。

人才是企业的灵魂

处在“急速扩张中的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手工艺企业”是我在心里给祥福的定位。急速扩张需要人、劳动密集型需要人、手工艺企业也需要人。人才似乎是祥福典型的企业瓶颈,但当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杨总之后,他看似早有准备。

“技术性的员工不好招,年轻人又不敢用。留住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我这里的老员工有很多都是十几年跟着祥福一直走过来的。”杨总说,“我们公司就是一个舞台,公司提供自由的空间,让大家共同在这个舞台去发挥,我们提倡内部创业,每个人都是股东,绩效达到一定级别的都能享有公司的股份,既然大家共同创业,就都可以享受到企业的经营利润。”

当然,有了目标有了人才,更重要的还是要去奋斗,“我们公司的经营理念就是专注,我们专注于这个行业已经十二年了,而且还在快速的发展过程当中,未来五年,我们将会有一个更大的飞跃。”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7期

陈亚忠:坚守诚信做好茶


在彩云之南,有个美丽的地方叫腾冲。在腾冲县境内,美丽的髙黎贡山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轻云薄雾染层林,高山云雾出好茶。在云南出品的茶叶中,“高黎贡山茶”闻名遐迩。“髙黎贡山茶”走出大山,形成品牌的背后,是陈亚忠这个女企业家29年对诚信做实业的坚守。

陈亚忠是一个平常的女人,她出生于大山深处的普通农家,仅有初中文化。但陈亚忠又是不平凡的,她是云南省人大代表、全国创业之星、云南省拔尖乡土人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腾冲县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娇小的身材、睿智的眼睛,从容而又淡定的笑容。这就是陈亚忠给人的第一印象,与想象中女强人的形象不太一样。谈到做实业的体会,陈亚忠感触最深的就是“诚信”二字。她说,自己29年的创业之路实际上就是诚信创业、诚信生产、诚信经营之路。一个食品业企业家的坚守,说到底是对良心的坚守。

这位女企业家言词不虚,品行也不虚。2011年,陈亚忠获得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一个初中毕业的普通农家女孩为什么能成就一番事业?

“敢闯敢干,信守承诺。”这是陈亚忠对自己的概括,也正是这样的品格成就了她的创业梦想。1983年末,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年轻的陈亚忠来到新华乡大摆田村茶所,初次接触制茶业。1985年初,由于该茶所连年亏损,资不抵债,经乡村干部多次讨论后决定拍卖。当时陈亚忠才18岁,一没经过商,二没制茶的经验,但她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凭着勇气和毅力,她做出了大胆的抉择——贷款4万元,购买腾冲县新华乡大摆田村茶所。这在当时可不是小事,村里的人议论纷纷,说这个姑娘怕是疯了,贷了这么多款,以后都没有人敢娶她了。顶着贷款的风险和闲言碎语的压力,面对简陋的设备、老化的机械,她迎难而上,毫不退缩。通过努力拼搏,陈亚忠用两年时间,终于盘活了几万元的资产,茶所开始有了收益。此时的茶厂面对更新设备、扩大规模等众多需要用钱的地方,陈亚忠首先想到的是信守承诺,及时归还贷款。1987年底,陈亚忠提前归还银行贷款,这让村里人刮目相看,也赢得了银行的信任,为她的创业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9年来,陈亚忠全力打造“高黎贡山茶”品牌,成为云南茶叶企业的龙头,辐射茶园面积12万多亩,带动农户4万多户,直接受益茶农16万人。

是什么支撑着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厂成长为一个产值上亿元的现代企业?

“诚信生产、诚信经营。”这是陈亚忠对自己和对企业的要求,也是陈亚忠和她的公司能由家庭作坊式的小厂成长为一个产值上亿元的现代企业的法宝。陈亚忠从茶叶基地建设管理、茶农技术培训、茶叶加工厂房建设、茶叶加工技术标准等方面抓起,每一件事和每一个过程都力求确保产品质量。为了提高茶叶品质,陈亚忠还多次冒险进入海拔4000多米的原始森林寻找古茶树,亲身经历过蚂蟥、毒蛇、猛兽和恶劣气候的威胁。有人问她,一个女人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到原始森林去?她说,为了让消费者喝到真正无污染、原生态的好茶。凭着这种惊人的毅力,陈亚忠先后找到并承包了两万多棵有百年及千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诚信生产、精益求精的生产方式保证了高黎贡山生态茶的良好品质。2004年,“高黎贡山生态茶”系列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007年,高黎贡山普洱茶、绿茶、红茶荣获有机食品认证。

诚信经营是企业生存发展之本。有这样一件事让她的员工们难以忘怀:一名广东客商在公司预订了100件普洱茶,一个月后,普洱茶在拍卖市场的带动下价格陡然上涨,100件普洱茶可以多卖100多万元。面对高额利润的诱惑,有人劝陈亚忠说,这个客户只是口头上预定,现在普洱那么贵,别傻了,赶快把茶叶卖了吧。但陈亚忠依然按照约定的价格把茶叶卖给了那位广东客商。

诚信铸就品牌,品牌壮大企业。目前高黎贡山生态茶业有限公司拥有优质茶加工总厂1个,分厂16个,联营茶所26个,茶文化交流中心1个。2011年收购加工茶叶4069吨,实现产值1.4亿元,实现销售9600万元。公司先后荣获“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云南省茶叶生产先进企业”等荣誉,2011年排名中国茶叶行业百强第42位;“高黎贡山茶”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陈亚忠说,她是髙黎贡山的女儿,她要像茶一样清白做人,诚信做事,直到永远。(半月谈记者杨益菊)

蒋远才:做好离合器内心有定力

从四处“打游击”的小作坊,到生产摩托车离合器的小型加工厂,再到今天跻身强手如林的重庆摩配行业的“隐形冠军”,10多年来,蒋远才和他的重庆利德工业制造公司,一直坚守在制造业领域。

走进位于重庆大渡口建桥工业园的利德公司见到蒋远才,是在一个星期六的上午。“去年的经济大环境不太好,但我们公司的业绩还是达到预期,增长10%以上,缴税上千万元,资产总额超过4亿元。”说起公司的近况,蒋远才面露微笑。

近几年来,受政策及市场因素影响,摩托车及其配件行业增长有所放缓,但利德公司一直保持了稳健增长。2009年销售离合器552万套左右,前年销售589万套左右,去年销售633万套,年均增长保持在5%至10%。更为难得的是,几年下来,凭借过硬的质量和不断提升的技术水平,利德公司的产品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成为大长江、宗申、隆鑫等全国摩托车十强企业的关键供应商。

蒋远才把公司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首先归因于“有定力,能够静下心来”。“我们公司从1997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迁厂,一次转型,从最初生产通机启动轴,到2000年开始做摩托车离合器至今,一直没有离开过制造业。”蒋远才说。

2008年前后,眼看摩托车及配件行业利润下降,周边一大批摩配企业纷纷抛开“挣辛苦钱”的主业,转进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利德公司当时资产规模达3亿元,自身拥有老厂区数十亩土地,当地政府也表示支持企业搞地产开发,并可以在周边拿地上百亩。当时,重庆的房地产业正处于“黄金利润期”。

面对挣“快钱”的难得机遇,蒋远才并没有头脑发热,而是请来一家国际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利德的长远发展“定位”。根据咨询公司分析,蒋远才认识到,作为一家中小型企业,利德资金有限,很难支撑多元化经营,如果贸然转向,很可能丧失自身原有的优势;与此同时,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一些暂时高盈利的行业如房地产等,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市场的成熟,终将回归理性。

“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业,是国家的经济之基、发展之本,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与支持,有持续发展的空间。”蒋远才说,基于这样的判断,利德更加坚定了做好老本行的信念。

尽管有坚守的信念,但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摩配行业的整体利润率已从2000年前后的50%,降到现在的2%左右,“搞摩配不挣钱”几乎成了业界的共识,不少企业只能以规模换利润。

蒋远才却另有看法:传统制造业进入微利时代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几年许多企业抱怨原材料涨价、国际市场形势不好,虽然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但也要看到其中的机遇,那些一味依赖廉价原材料、能源的企业将被淘汰,重视内部管理和新品开发的企业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与其抱怨环境,不如主动求变适应环境”。

从2008年起,蒋远才开始推动利德转向精细化管理和技术进步求效益的发展之路。蒋远才介绍,首先是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做到作业标准化、工序流畅化。形象地说,就是从总经理到一线工人,从早上8点上班到下午6点下班,每一个时段做什么、怎么做都要了然于心。

在蒋远才办公室两面宽大的墙壁上,贴满各种表格,有“总经理日工作安排看板”“公司月工作进度表”“公司年度工作七件大事”等,企业的进货、订单、生产、销售数据随时更新。

蒋远才说,通过学习国际化企业的管理模式,公司对一些关键性的生产环节做了大幅改进。比如优化库存,过去公司产出管理粗放,日均库存占用资金达2000万元,改为按日订单限量生产后,大大节省了零部件及成品的库存量。再如细化生产线布局,将原来所有品种和工序都在一些大生产线上作业的方式,细化为培训线、新品线、专利产品线等9条小线,厂房面积减少了60%,生产效率提高了30%,产品质量控制也明显提升,产品不良率降低了50%。

2009年,利德公司投入500万元,用两年时间开发出一套比同类产品使用寿命延长3倍的三轮车重载离合器SL300,迅速占领高端市场,年销量达100万套,其利润水平是同类产品的近10倍。

“制造业不是不赚钱,只要扭转过去向廉价原材料、廉价劳动力和盲目扩张要利润的惯性思维,在经营管理和技术革新上精耕细作,制造业发展仍会海阔天空。”蒋远才说。

谢友忠:新型职业农民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里提出,要大规模开展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

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那么就桂林来说,新型职业农民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身上有什么特点?近日,记者采访了龙胜的谢友忠和阳朔的赖玉梅两位种植大户,试图从他们身上感受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如果不是开春后的那一场雪,气候变冷,冻坏了部分春茶,对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里市村委努丹村的谢友忠来说,这几天已经进入了他一年中最忙碌的季节。10年前偶然一次打工的经历,彻底改变了他及家人今后的生活,让他从一名普通的打工者成为马堤乡的致富能手。他为什么能找到致富的门路?坐在谢友忠家木楼上的火塘边,他跟记者聊了起来。

一次“有预谋”的打工

事情还得从2003年说起,那时谢友忠在广东潮州的一家工厂做电工。偶尔听在一起干活的朋友说附近一家茶场的老板种茶叶效益不错。谢友忠听了非常感兴趣,于是专门去茶场打工,做些采茶叶、烧火之类的活。在茶场,谢友忠发现茶场生产的好茶叶每斤可以卖到数千元,甚至更高,即便是普通的茶叶每斤也能卖到几十块钱。种茶叶用的地大部分是山上的丘陵地,茶叶耐旱,又不和水田争地,这跟老家努丹村山地丘陵多水田少的情况很相似,谢友忠心想:“回老家种茶也许能够得到钱。”

努丹村离马堤乡有20多公里,是一个传统的高山苗族寨子,村里面的人都喝油茶,种的都只是打油茶的茶树。即便是在龙胜,谢友忠也只是听人说过在和平乡有人种茶。

到了2004年,村里选举换届,谢友忠被选为村委会主任,加上已经40多岁了,他就回到村里准备开始种茶。妻子开始不是很理解,觉得从未种过茶怎么敢种?但在谢友忠的坚持下,妻子只得跟他开始上山开荒种起茶叶来。

历经波折,如今种茶年收入40万

里市村有个人在桂林的广西茶业科学研究所租房住,认识了所里的农艺师周玉秀和原所长韩志福。听说谢友忠要种茶叶,他把这两个专家介绍给了谢友忠。专家从所里给谢友忠代购了一批茶叶苗,同时指导他如何护理,怎样炒茶等。又告诉他柳州三江也是搞茶叶种植生产交易的,可以去那学习参观,学习技术和了解市场。谢友忠一边开荒种茶,一边从电视上、书刊上了解种茶的相关知识,慢慢地摸索,自己学会了扦插育苗。

谢友忠的脑子一向比较活一些,能折腾,在村里小有名气。有几户村民看到谢友忠种茶,觉得应该能得钱,也就跟着种了起来。到2006年,茶叶开始有了一点收益。然而,到了2007、2008年,市场波动大,一斤茶叶只卖到十几块钱,有人就打起了退堂鼓。谢友忠自己也进退两难,“有点撑不下去了,力不从心。”到底是种还是不种?茶科所的专家鼓励他说,市场波动是正常的,慢慢地就会好的,你要坚持先把规模慢慢做大。谢友忠硬着头皮继续开荒种茶,到了2009年,茶叶的价格果然慢慢提高了。

渐渐地,谢友忠把村里周边4个荒芜的小山头开辟为60多亩的茶园。当初跟他一起种茶后来又退出的村民,也把茶园承包给谢友忠让他代管,谢友忠一共已有百亩茶园了。随着市场的发展,这两年他种的茶叶供不应求。今年还没有到采摘季节,已经有好多商家打来电话要求全部买了。谢友忠种的茶,其中价钱最高的春茶每斤已经能卖到200多元了。这两年,他的茶平均年产量在5吨左右,均价为每斤40元,年收入都超过了40万。因为经济效益好,谢友忠在广东打工的小儿子已经回家来帮助家里种茶。随着茶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儿子也将回来。每到茶园忙碌的季节,谢友忠都要雇佣村里20多人来帮忙,每人每天的报酬从70到100元不等。

种茶之前的经历,为他的致富埋下“伏笔”

里市村委有200多户,1900多人,每人只有几分水田,其他都是山场,这几年在外打工的很多。努丹村四面环山,交通闭塞,几乎是与世隔绝。即便是现在,村里人要赶圩,大多时候要步行16里路,走路得花1个多小时,去一趟县城就更远了。谢友忠靠种地实现年收入40万,这在马堤乡是很罕见的,为什么他能找到致富的门路?记者发现,这跟他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3月14日,记者跟马堤乡的小杨在芙蓉圩见到他的时候,见他衣着整洁,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身材颀长,像个乡里的干部。他手里拿着一个大塑料袋,里面装的好像是书本,记者打开一看,果然是书,是中国茶叶杂志。谢友忠告诉记者,是茶科所的专家告诉他,从杂志上可以了解最近的茶叶市场的行情、动态以及相关的种植技术等等。

一聊起读书,谢友忠眼睛好像放出了光。到了家里,他从卧室给记者找来几箱书籍,除了种茶叶的书籍,还有很多是机电方面的书。看到上面有很多复杂的公式、线路示意图,记者禁不住地问:“你能看得懂么?”

“基本都能看得懂,我是搞机电维修的!”谢友忠笑着说。

谢友忠的父亲早些年毕业于当时的桂林师范学校,此后一直在马堤乡里任教。上世纪70年代,谢友忠高中毕业,是那个时候村里为数不多受过较高层次教育的人,受父亲的影响,谢友忠一直就比较喜欢读书。高中毕业后,他学习木工帮助乡里的人装修房子。

到了1987年,已经是两个孩子父亲的谢友忠偶然看到了外地一份培训机电维修的招生简章。常年坚持读书学习的谢友忠也去参加了培训。回来后,恰逢村里的变压器坏了。村里人听说谢友忠去外面学习机电修理了就让他试一试,结果修好了。大家都相信谢友忠能修理机电,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请谢友忠去维修机电,他便以此为生。到了1998年,朋友介绍他到广东做电工。此后才有了到茶场打工,回乡种茶,创出一番事业来的经历。

记者手记

爱读书善读书,让他把握了致富的机会

这些年,谢友忠靠种茶叶致了富,引起了县里和乡里的关注,他从打工到种茶的经历被人们广泛提及,带着传奇色彩。然而,其实,他种茶致富和之前的经历是分不开的。

谢友忠跟记者聊起致富经的时候轻描淡写地说:“只不过是多读了一点点书罢了。”正是因为“多读了一点点书”,让他开阔了视野外出学习机电修理技术;又因为有了修理技术,让那个时候很多村民还足不出户的时候,谢友忠已经走遍了龙胜周边,又到了广东,开阔了他的视野。直到接触到种茶的信息后,开始他“有预谋的打工”,翻开了他人生新的一页。

很多事情看起来很偶然,但这之中往往蕴含着必然。马堤乡在外务工的人员那么多,为什么让谢友忠把机会给把握住了?最起码有一点不可忽视:就是爱读书、善于读书让谢友忠不断思考,不断开拓新的路子。这,或许是新型职业农民身上的重要特征。

包忠华:普洱茶自然仓的那些事


关于“自然仓”那些事?前文我讲了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具有“茶树资源、加工工艺、自然仓储”三个核心价值,能讲是核心价值,首先是特殊存在的主客观条件,一句话“你不具有我具有”。核心价值如何体现?如何转化成现有生产力及经济价值?

云南只要有古茶山,名茶山的地方,现已成为茶山游、自驾游、茶山体验游的热点,得到国内外游客、茶人的青睐,已成为云南旅游的新亮点、新增长点,这是茶树资源核心价的体现。加工工艺包括茶山上各民族的初制加工工艺和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如以版纳州勐海县、普洱市思茅区、临沧市双江县等地,已形成了普洱茶精深加工工艺及强大的产能基础。

我今天重点谈云南“自然仓储”的价值转化,一个新概念、新体系的形式,能改变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轨迹,形成一个新业态。“自然仓”是包忠华在2013年首次提出的概念,普洱茶仓分湿仓和干仓,干仓又分自然仓、科技仓、密封仓。

自然仓即在自然的温度、湿度、空气条件下仓储普洱茶,自然仓的最佳温度在10一35度,最佳相对湿度30一75,需有洁净的空气,标准的库房;优点是仓储成本低,回归普洱茶的本质,弱点是转换慢些,也就是茶多酚转化成茶黄素、茶红素等物质相对于湿仓和科技仓慢。

科技仓是用科技手段,设定一定的湿度、温度进行控湿控湿;密封仓是为保存茶叶原有的香气,使茶叶密封保存,但因缺乏普洱茶转化所需的温度、湿度和氧气,转化较慢。这是根据普洱茶的仓储价值和发展趋势提出的,当时的仓储体系混乱,众说纷纭、没有标准体系。

在白马非马、艾文华,方水子等一批茶文化学者,茶文化宣者的不断挖掘、丰富其内函,宣传推介下,如今在普洱茶界已形成云南以“自然仓”为主流的仓储理论体系和示范企业,“自然仓”也得到各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有些州市把“自然仓”建设纳入茶产业扶持范围,在普洱市已形成了一定规模,如“新华国茶的自然仓”“景谷茶马司的自然仓”“普洱茶集团的自然仓”等一批企业。

多年来普洱茶形成“云南产、广东藏”的格局,云南作为普洱茶原产地长期缺乏话语权和定价权,我想当一大批云南自然仓形式时,云南至少在自然仓的中期茶和老茶方面逐渐能提高话语权和定价权。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喜欢勐库冰岛茶的茶商:何培忠》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