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笔者拨通邓锋丽电话时,她正在处理因前些日子下暴雨受灾的一些事,因信号不稳定,采访几次被终止,她一次次接通拨过去的电话,不低不高的声音、不疾不徐的语速、清楚的逻辑让人自然地放松,彻底消除了戒备。

她没有很高的学历,却在多年的风雨洗礼之后,拥有了不俗的品位;她没有很高的志向,却在温柔的性情下,坚持并踏实地走好自己选择的路。

放弃学业为稳定工作,最后仍选择自己创业

1993年,邓锋丽初中毕业,正好碰上父母的单位为了照顾职工,解决子女就业问题,于是她放弃了学业,在桃源县天台山国有林场,从事出纳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给家里省钱、节约开支,而且这份工作在当时来说算是铁饭碗了。1995年,邓锋丽与桃源县粮站一职工结婚,生了一个可爱的女儿。

稳定的工作,不错的收入,幸福的家庭,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近乎完美。但在与邓锋丽交谈的过程中,她不断地重复着“人生追求”这句话,声音明显流露出疲惫后的喜悦感。老舍先生曾说过一段话:“生活是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变而不猛的曲折里。”笔者欣赏邓锋丽身上的果断和执着,在舍弃稳定工作后,依然用欣赏和坚持对待生活和自己选择的路。

邓锋丽1998年至2000年停薪留职,与老公一起经营木材加工厂。2005年,偶然机会,邓锋丽与茶结缘,自己独自干起了茶行业,并创建了常德龙茗茶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高山野生茶叶,并与风华致远大茶网结缘,成为了大茶网的直接供应商。

与茶结缘,成为风华致远大茶网供应商

谈起为什么会成为风华致远大茶网的直接供应商,邓锋丽的口吻中仿若有一种自然而然的顺遂。第一是看中风华致远大茶网的平台;第二是公司领导的格局很高,做事很有规划;第三是公司“互联网+”和“电商”的经营模式也是吸引邓锋丽的亮点之一,她说风华致远大茶网的一些模式可以借鉴到自己的企业当中来。“电商是3到5年的发展趋势,风华致远打破固有思维模式,积极创新,推出大茶网,启用O2O模式,通过线上线下互动,整合资源,实现共同盈利。”邓锋丽如是说。

她告诉笔者,她现在所经营的茶业公司,生产的是正宗的西安高山野生茶,在价位上是有优势的。至于销量,因为是风华致远大茶网指定供应商,所以销量是没问题的,再就是现在消费者都注重无污染的有机绿色食品,我公司生产的产品正是这样的。

聊到茶叶的发展趋势,邓锋丽娓娓道来。第一,喝茶的那一代人已老去,而年轻人又没形成喝茶的爱好,致使中国茶消费日渐出现断层的现象,这也是造成近年来卖茶难的一大主因。随着80后、90后成为了社会消费主力军,中国的茶行业也不得不考虑年轻人的茶叶消费特点。所以茶行业掀起了茶叶年轻化的呼声,茶企们越来越多地研究消费者的心理,试图让茶叶消费变得更加时尚,与当代年轻人更加接近;第二,因为茶叶消费的独特性,消费者更愿意相信自己的亲身体验,对于各大电商宣传的好茶始终抱有怀疑态度,不敢轻易在网上。而能够提供消费体验的实体店铺引流能力远远比不上网络电商,加上现在日渐成为消费主力军的80后、90后更习惯网络购买,所以实体店铺销量难以大幅度提升。因此茶叶O2O模式渐渐在茶行业兴起。

邓锋丽最后说,中国茶市虽然低迷,但这只是茶行业的自我调整,茶行业仍蕴藏着无限的潜力。以上几大趋势,给我们茶企一些启示,2015年,茶企需加强茶叶消费需求分析,瞄准市场形势,加快结构调整,适应茶市发展变化,重获发展动力。

相信自己的选择,和企业并肩成长

在采访中,邓锋丽向笔者透露,由于工作繁忙,奔波于各地,对家人和正在读高二的女儿关心甚少,但她聊到女儿,语气中明显流露出喜悦。邓锋丽告诉笔者,女儿的生活非常自律,对长辈非常尊敬和孝顺,小小年纪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强。笔者想,正是邓锋丽的言传身教,让女儿从小具备了这些特质。

对于未来的规划,邓锋丽很务实,把市场做大,稳健踏实地把团队和市场发展起来,不断的完善茶叶的品质,和风华致远的家人们共同成长,发展壮大。

与邓锋丽的交谈过程中,她一再地告诉笔者,她相信她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也会在自己选择的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扩展阅读

茶界名人传奇:全球茶业第一展掌舵人胡卫红


【胡卫红女士】

阳光,从窗户斜照在一个仿制的陶器上。古陶器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雄鸡,口是昂起的头,耳是翘起的尾巴,丰腿肥臀,十分壮硕。正是从这个古陶器上,我读懂了主人胡卫红董事长的想法,了解她带领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如何打造国际级展览平台,为众企业上演一出出有声有色的大戏。

【胡董办公室的古陶器及奖牌】

胡卫红董事长的办公室,设在公司自有物业的中洲中心展馆内。十多年前,广交会刚迁到琶洲的新展馆,这里还很荒凉。可是胡董就下决心要把茶展会搬到这里,既分享广交会的优越条件,也为广交会增一分光。开始很多人不理解,认为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可胡董不这样看。事在人为,她联合众人的力量,终于有了属于自己公司物业的展览馆,而且就在广交会新馆旁。借船出海,筑巢引凤,胡董目光远大,所以敢于尝试。

【在台北展茶艺】

胡董的茶甘醇、浑厚,令人回味;胡董的话真挚,充满哲理,使人感悟。胡董先后两次说到,要把会展工作当成事业来做。我的理解,做事业不容易,要全身心投入而无怨无悔。益武展览公司与茶结缘源于其所属的广州越秀展览公司与广州茶文化促进会的合作。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与广州市越秀展览有限公司一起承办了第三届、第四届广州国际,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从有关资料查到,2003年全国茶产量才79万吨,产值不超过200亿元;而10年后的2013年,茶产量达到189万吨,产值超过1000亿元。茶博会的规模,也从当初的7000平方米到2014秋季,长了10倍。

与胡董聊天是一种享受。我做过很长时间的秘书工作,也跟过一些很有水平的领导。胡董说话的条理是如此清晰,还有如此强的逻辑性,对事物的综合分析那么透彻,前瞻性那么强,这是我始料不及的。

谈到对今后工作的打算和展望,胡董浅浅地抿了一口茶,胸有成竹地对我说了几个数字:

一个中心:以做大做强为中心。

两个进一步:一是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二是进一步加强茶文化交流。

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专业化;二是坚持市场化;三是坚持品牌化。

五个发展:一是自主发展;二是开拓发展;三是绿色发展;四是协同发展;五是共赢发展。

因为浅白清晰,我不插加一个字,大家就明白是什么意思。胡董倚重的是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看重的是大家共同发展。那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广州人是幸运的。在计划经济年代,一年两次的广交会在全世界都有重大影响。而在市场经济的今天,有一批像胡董这样的企业家在引领市场的新潮流。敢为天下先的广州人也如鱼得水,延续并快乐地享受着海上丝茶之路的辉煌。

公元前214年,受秦始皇派遣来当龙川县令的赵佗,靠的是“和辑百越”成就了“南越王”的辉煌。今天,在胡董那并不豪华的会议室里,挂着一幅书画大师赖少其先生的墨宝:“四海之内皆兄弟”,我觉得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胡董是“和辑百业”,要铸造的是百业千企做大做强的辉煌。

附注:

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开始承办广州茶博会,至今11年了。展会发展迅速,不仅是业界公认的“中国茶业第一展”,也是公认的“全球茶业第一展”。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是国内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数量最多,展品最丰富,市场效益最好,观众人数最多,专业化程度最深,国际化程度最高的茶业博览会,每年都有数十场龙头企业大型推介会、新品发布会及全国经销商会议在广州茶博会上召开,展会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茶业的“风向标”和“温度计”。

广州茶博会曾获荣誉与奖项

2007年广州最受传媒欢迎展会

2007年茶业类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手指奖

2008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展会

2009中国行业品牌展会金鼎奖、2009中国最具成长性的展览会

2010新世纪十年中国品牌展会大奖

2011年度中国最佳品牌展会奖

2012年度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

2013中国十佳品牌展览会

2013年诚信品牌展会奖

2013年度中国行业展会金手指奖TOP3茶业类第一名

陈凯丽:从下岗女工到茶馆主人


煮、沏、赏、闻、饮,在陈凯丽的家庭茶室里,每逢茶友来到茶室,她泡茶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饮茶人连连称赞。这位温柔婉约的女性,从一个下岗女工,到自己创业,用她的勤奋,为自己打拼出了一片小天地。

失业不失志下岗女工成为企业高管

2004年,因为所在单位改制,正处于工作稳定、幸福生活之中的陈凯丽下岗了。得知消息后,经过短暂的失落,收拾行囊和爱人前往湛江开始事业上的打拼。

“只要勤奋、努力,哪里都会干出一番事业。”在湛江,陈凯丽和爱人同时进入一个不错的电器公司工作。

在工作期间,陈凯丽利用晚上的时间到电大学习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课程。

由于学习刻苦,在短时间里,工作上大有起色。对于这个勤学苦干的员工,陈凯丽所在的这家外资企业很快就把她破格提为公司管理层领导,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

在与当地劳动部门打交道的过程中,凯丽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人社部门的认可。当时,正好有一家大型公司进驻湛江,急缺像凯丽这样的人员去参与公司的发展。

面对诱人的高薪,凯丽拒绝了。“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现在的公司给了我工作、学习、锻炼的机会。不管在哪里,只要自己认真做事,都有一番属于自己的天地。”

在外工作三年之后,凯丽看着逐渐长大的女儿,意识到必须回归家庭,拒绝了公司的再三挽留之后,凯丽回到遵义。

“必须要找工作,如果长期呆在家里,只能让自己更封闭。”想到这些,凯丽在家精心制作了一份简历,抱着试试的态度到人力资源市场投放简历。当看到一家关于茶的企业正在招募工作人员的信息时,陈凯丽心动了,在外地她就了解到,遵义茶很有名气。

匆匆投放简历后,半个小时她就收到面试通知,再经过不到半个小时的面试,陈凯丽被录用了。

再次重头开始,从办公室人员到办公室主任,再做销售人员,董事长助理,陈凯丽领悟了茶文化的博大,也积累了不少销售经验和为人处世的原则。

创业:贵在诚实守信,长期坚持

2011年7月,在妈妈的劝说之下,陈凯丽利用家里闲置的一套小平方住房做起了茶叶销售的生意。

创业开始,她回顾走过的路,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在外打工多年,能吃苦,从事过商业、服务业,积累了经验,这些是财富,是自己的长处,自己为人热情,诚实守信,只要认真经营,肯定会有一番作为。

茶性淡泊宁静,喜爱茶的陈凯丽秉性也是如此,不爱打麻将、不喜应酬,只喜钻研茶。

“从事茶生意之后,每天早早起床跑销售,顾不上吃饭,就在路边随便吃一点。小生意利润低,我舍不得打车,肩扛手拎,挤公交车。”陈凯丽笑着说。

“可我一点也不觉得累。因为,这是我的事业,是我人生第二起跑线,是实现我人生价值的一片天地。在这里。我重新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通过努力,一年之后,陈凯丽还清了进茶叶的债务,并买了一辆便于送货的车。

“做生意要想成功,必须贵在坚持,还要诚实守信。”陈凯丽说:“我常常会接到顾客的电话,他们会要上翠片一斤,红茶三斤,普洱要五年以上收藏的。”她说,如果在量和质上不能保证顾客的要求,就不能稳定客户。正是因为陈凯丽的实在,很多客户与她已经合作了五六年以上。

干一行必须爱一行。如今,陈凯丽潜心研究茶文化,了解茶的种类和产地,茶的营养成分和茶的药理作用。

她经常向专家请教,每次都能得到很大的启发,拓宽了经营的思路。每年,她都会抽出时间前往中国之初,她并没有把挣钱放在第一位,只想拥有一家真正属于自己的茶馆。

吕建锋: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茶企


图为:2014年3月15日,吕建锋在南糯山

比特币和卖茶网站

“比特币是一帮组织基于数学和概率,利用计算机的一种算法,模仿黄金的属性发明的一种虚拟货币。它的目的在于达到公平公正。”

在去景洪的路上,吕建锋跟我聊起了比特币,“如果要研究比特币,就要研究货币”,他微微停顿,看了一眼前行的路,“货币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实物,包括黄金等,第二个阶段是纸币,第三个阶段很有可能是虚拟货币。”

“那它(比特币)代表第三个阶段吗?”“是第三个阶段的先驱,佼佼者。当然,它也可能是先烈。”吕建锋说,世界总是在往前发展的,这些虚拟的东西以后一定会在某些领域大展拳脚。因为比特币没有成本。它的最大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说,发明它的人也控制不了。

吕建锋是个人站长出身,刚开始做个人网站时,早晨有北京的朋友请吃饭,他人在深圳,打个飞机过去,完事了,第二天飞回来,很潇洒,收入也很不错。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2006年,他突然嗅到了危机,觉得个人站长的春天要结束了。

吕建锋回到了昆明,做了好些网站,都没有做成。一番思考之后,觉得要做一些落地的事情。那么,卖东西,还是企业做服务,一番挣扎后,他选择了前者,并在咖啡与普洱茶角逐中,坚定了卖茶的想法。因为普洱茶没有保质期的必要限制。

因为一直有设计网站的良好训练和经验,吕建锋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去淘宝上注册个店,再卖东西,而是瞄准了独立商城。

后来,一个叫51普洱网的独立商城始终屹立不倒,成了云南茶业电子商务的一个标杆和范本,是目前全球最活跃的普洱茶在线商城之一。就在去年,云南首届互联网大会,51普洱网实至名归,获评“云南十佳创新网站”。

51普洱网的艰难转型

51普洱网起步之初,同其他同类网站一样,运营模式很简单:零库存,只做平台,卖东西,但后来出现很多退货风波,让人很头疼。

吕建锋说,这是公司的第一个坎。这类商城,线上得一直保持着一千个单品以上。后来,逼着建库存,刚开始时,有很多东西不懂,需要学习,而库存管理、采购人员、仓管人员、财力人员、客服销售人员,这些组建好以后,成本骤增,立马直线亏损,前后共有两次,损失惨重。

当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困难:第一是别人不知道你,第二,别人不相信你。相对于淘宝等平台有固定的客户群来说,51普洱网一切都得自己想办法,自己花钱去做,因为他是独立的商城。

吕建锋说,以前,我们重营销,重推广,轻内部管理,慢慢的发现不对,逼迫着自己变成一个重资产,重库存的茶叶公司。换言之,他必须从一个网络专业人员转变成一个茶叶专业人员。其实,这之间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茶企

现在,很多传统茶企业也或多或少的进入电子商务领域。现阶段,茶行业全产业链或半产业链盛行、竞争并不成熟,很多时候是无序的。有实力的公司疯狂开连锁店,或者自己去做一个网络平台,这样的事情不停地上演。而吕建锋恰恰逆向而为。就模式的角度来说,我们很难判断哪一种更为合理,哪一种更有生命力?

到2014年,吕建锋和他的51普洱网一共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茶企与网络公司并存。第三个阶段,吕建锋说,“我们要做一个纯粹的茶企”,增强基于茶叶本身的竞争力。而这个阶段,有两件核心的事情要做,即夯实基础实力和增强凝聚力。前者是做内功,后者需要强有力的催化剂。我问他,这两个事情的时间点在哪里?他说,可能一两年,也可能要很长时间。

吕建锋喜读武侠小说,对金、古、梁三大家的小说颇有研究。我问他,小说中人物,你最喜欢谁?吕剑锋说,郭靖是侠之大者,太完美了。杨过也很完美,但有一定的缺陷。他们两个是理想化的。但韦小宝不同,他聪明,不要脸,好色,随机应变,是最真实的,他是最贴近生活的,可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从2002开始,吕建锋对IT行业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敏锐性,而缔造一家茶企,他同样有自己清晰的思路。我很好奇,他说,“兔子始终可以找到吃的,狼始终可以找到兔子,发现美女,我就扑上去了,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我想,经历是一个综合体,没有单一指向,是立体的。我们在这个时代生活,要懂得坚持。

普洱茶第一人邓时海谈茶经


什么样的普洱茶值得收藏?什么样的普洱茶口感好?时下,普洱茶的保健功能、投资效应日益凸显,今日,被誉为中国“普洱茶第一人”的台湾师范大学邓时海教授亲临太原,向龙城普通消费者现场讲述应如何品尝、收藏普洱这种“能喝的古董”。

“喝普洱,以存放3年以上的熟茶为最佳。”邓时海表示,普洱熟茶经过发酵,较之其他茶叶,避免了苦涩、性寒的缺陷,保健功能最佳,经过3年以上的存放,又挥发了发酵时存留的异味,口感纯正。

“新普洱熟茶可作为日常保健品饮用,但说到营养价值,存放50年以上的老茶更胜一筹。”邓时海说,普洱茶存放越久,茶叶中存留的细菌越少,茶叶的PH值越高,可中和人体因过多摄入肉食而产生的酸性物质,非常适合喜欢食肉的人群。

提到日渐升温的普洱茶收藏,邓时海建议藏家,最好收藏普洱青饼(即生茶)。因为经过存放,自然发酵的普洱生茶,其价值要远高于经过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

从茶苦到茶香之爱情茶的故事


原来,爱是一个慢慢等待的过程,就像茶苦到茶香

他爱上她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女孩子是如此地爱喝茶,而他从来不喝茶,入口就是苦涩,所以,冰箱里总是各式各样的饮料,而她总是笑着说,早晚有一天,你会爱喝茶的。

他想,江南的女子大概都爱喝茶吧,一杯上好的龙井或者碧螺春往往就是一首诗呢,这是她说的。所以,他以后去江南出差,总是买了最好的明前茶给她,爱情就是这样吧,如果爱了,就愿意给爱人最好的。

而他依旧喝他的饮料,从冰箱里拿出来,一打即喝,不像她似的要那么讲究的茶具,还要一步步慢慢地运作,他像在看茶艺表演,多累啊。他总是笑话她,说她注重过程比结果更甚,而她说,没有精彩细致的过程,怎么会有好的结果?

但他爱看她喝茶,她手捧一本旧书,放了古筝的曲子,长发柔柔地飘下来,然后手执那精致得不像样子的茶具,一小口一小口地喝着,真是一幅好画,仿佛仙女下凡吟诗,那一刻,他是喜欢的。

她和他说过,一斤茶叶要采七万个幼芽呢,那一刻他惊住,不相信要采七万个才得这一斤茶?她笑说,就像好的爱情,也许要历经很多次的风雨才能达到吧,而他不信。当然,依然坚持喝自己的饮料,这般的方便和刺激,像广告上说的,晶晶亮透心凉,夏天里一杯冰凉的饮料,多爽啊,比喝那热热的茶要舒服多少?

后来结了婚,她依然是积习难改,只是生活的忙碌让他有些看不惯她的作派了,永远一副懒散的与世无争的样子,像泡在杯子里的那温温的茶。其实,她的性格也像那茶,温润的、散漫的、自然的,只是他,越来越不习惯了。于是他说,别把那些光阴浪费在那些茶上吧,你也可以尝试着喝饮料啊。

而她笑说,不习惯。第一次,他讨厌她那慢吞吞的样子,永远和现实有一步距离,不像那些和他一起泡酒吧的女孩子,真炫啊,什么都敢喝下去。而她,单薄到只是喝茶,而且长年一个人在家里喝,一个姿势,仿佛永远不厌倦。

但他倦了,对于婚姻的厌倦就像讨厌那屋子里散发着苦涩味道的茶香。很快,他们分开了。她走了以后,屋子里没有淡淡的茶香,开始他觉得很好,还找了一大帮臭味相投的人来家里喝酒聊天,结果弄得乌烟瘴气,烟草味混合着酒精味,家里再也没有那种清香的气息了。

他一个人过了很久。

他还是喝饮料,但久了才发现,这种东西喝多了胀胃,而且色素太多,刚喝下去很刺激,时间越长胃越不舒服。有一天,他一个人实在闷,整理旧物,忽然看到抽屉里还有一罐封存得很好的碧螺春,于是他找了一套她留下的茶具,然后自己简单地冲了一壶茶,放了一年多的茶,居然还是那么清香。很快,茶的清香弥漫了整个屋子,他忽然感觉到眼睛酸酸的,这么久了,他才知道,那些气息对于他来说是如此的熟悉,甚至有了一种久违的亲切。

他喝了第一口茶,苦涩,先是舌尖,然后迅速达到舌根,他皱了一下眉,然后再喝,居然喝出了温润,一下到了胃里,极温暖,像是一把熨斗在熨。他想起她说过的话,喝茶是在品生活的味道,喝到第二杯,如在空灵的雨中禅寺,于是想起恋爱时她喝茶的样子,那样的清丽与不俗,喝到第三杯,已是有了淡淡的甘甜,他才知道,茶到三杯原是淡淡的香和淡淡的甜,只是,他一直没有耐心喝到第三杯,就像他们的爱,没有等到好好体会到爱情的美好就中途散了场,落得了无言的结局。

后来,他也爱喝茶了。当然,又结了婚。新婚的妻子问他,怎么这么爱喝茶啊?他总是笑着,淡淡地说,茶苦茶香,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品味出来的,因为很多人没有耐心品到茶的甘甜就放弃了。

所以,他总是还会想起她来,只不过是在那偶尔喝茶的午后,因为是她教会了他——原来,爱是一个慢慢等待的过程,就像茶苦到茶香。

从顾景舟到“紫砂七老” 从紫砂元老到后起之秀


10年前,一把紫砂壶的单价最高也不过几十万元,时至今日,单把紫砂壶的价格已达几千万元。江苏宜兴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收藏门类,这一发端于北宋、成熟于明清的工艺技术,历经无数艺人的辛勤耕耘,冠绝一世,独步千秋,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类,也是广受追捧的收藏热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紫砂这门泥与火的艺术所蕴藏的巨大投资潜力逐渐展露出来,日益受到收藏和投资市场的关注。随着紫砂关注度的提升和市场的日渐成熟,紫砂市场潜力股的挖掘也逐渐成型,在理性的市场大环境下,被忽略的老紫砂壶和青年艺人具有创意的紫砂壶越来越受追捧。

从顾景舟到“紫砂七老”

2004年,一把顾景舟的紫砂壶在市场上的价格不过几万元,最高也不超过10万元,而在2014年,顾景舟的“九头咏梅茶具”以2875万元成交,创下顾景舟作品拍卖纪录。截至目前,在几大拍卖公司拍卖纪录中,顾景舟超过千万元成交价的紫砂壶已有10把。显然,顾景舟是紫砂壶界一枝独秀的标杆。然而,与其齐名、同被誉为20世纪“紫砂七老”的其他几位紫砂艺术家——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朱可心、蒋蓉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没有那么抢眼。

在市场上,其他6位艺人的作品价位与顾景舟不断刷新的价格相距甚远。任淦庭擅长紫砂陶刻艺术,他以多变的刀法表达陶刻线条的趣味和美感,将书法、诗词、画意装饰融于紫砂陶上,与紫砂壶相映成趣。在目前拍卖市场的公开成交价中,其上拍作品都是和其他紫砂大师合作之作,无以衡量其个人艺术价值。其与顾景舟合作的《段泥竹节壶》最近以322万元成交,这一价格更多依托于顾景舟的影响力。

朱可心善于从自然及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首创一种壶式、多种装饰的手法,其作《松竹梅》3把壶成交价为747.5万元,为艺术家个人最高成交价。蒋蓉是宜兴第一位女紫砂工艺大师,被誉为“花货泰斗”,其个人最高成交纪录为2010年以145.6万元成交的“十一头莲藕酒具”。吴云根的个人最高成交纪录还保留在2011年以103.5万元成交的紫砂壶《传炉》;裴石民的《三足传炉壶》也是其最高成交价,在2011年以172.5万元成交;王寅春的《朱泥梅花周盘壶》在2014年以132.25万元成交,创个人作品最高成交价。

曾任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总经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的刘培金以年龄为紫砂艺人分界:出生于1889年以前的为第一代,代表人物是任淦庭;第二代是1890年以后出生的,朱可心是其中翘楚;出生于1909年之后、1929年之前的是第三代,首推顾景舟;1949年以前出生的是第四代;1969年以后出生的是第五代。“第五代挑大梁,第六代在成长。”刘培金如此概括目前的状态。

“和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相比,紫砂艺术的最大不同在于,紫砂强调创作者的传承关系。”北京荣会艺术机构总创意宋宁颉说。从明到清、从近现代到当代,宜兴紫砂的创作者们从师承到风格都有可追溯的渊源。他表示,紫砂壶价格上涨,并不是外界传闻的资源稀缺,而是紫砂艺术的价值得到认可。“当时的大环境造就了一批工艺大师,他们将紫砂润如珠、温如玉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这些作品具有较大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

从紫砂元老到后起之秀

紫砂是门传承的手艺,在已故紫砂艺术家作品日益稀少的情况下,中青年紫砂新秀成为市场关注的下一轮热点。宋宁颉介绍,中青年紫砂艺人主要集中在两个群体:一是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国家承认的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群体;二是那些知名大师培养出的高徒。“关注中青年紫砂艺人,尤其是那些具有深厚实力,但还未被市场广泛关注的紫砂艺术家,被视为继明清老壶、‘紫砂七老’之后的另一大价值洼地。”宋宁颉说。

在刘培金看来,第一、二、三代很多紫砂艺人的壶已经进入“赌”的阶段。“建议中青年收藏家不要参与,最好的收藏对象是同龄人的作品。”在他看来,“年轻的、40岁左右的紫砂壶创作者,其作品不但继承了传统,而且融入了个人的创意和气质,是紫砂壶发展的新阶段,也有可能成为新的里程碑。”

中国传统工艺研究会会长冯立昇也认为,很多年轻紫砂壶创作者的作品是融合紫砂历史底蕴和艺术家自身修养的独到之作。“中青年紫砂艺术家作品以其良好的题材、创新的制作工艺及独特高雅的品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突破和创新,但有的工艺还有欠缺,未来有待提高。”

从价格来说,年轻紫砂壶创作者的作品价格泡沫较小。宋宁颉表示,一方面,市场上的老壶难觅,而且已经上升到天价,当代大师壶的泡沫进一步加剧。而青年紫砂艺人的作品价格大都在千元以上、10万元以下,具有大众认可度,且具有一定成长性。“在市场回调时期,我们倡导回归工艺品的实用性,使价格和价值相匹配,让消费者和收藏者有所期待。”

从何寻找价格洼地

宋宁颉表示,他们在选择年轻紫砂艺术家作品时,首先会考察紫砂艺人具有怎样的传承关系,既包括师承关系,也有风格派别的传承。最重要的是作品本身,他们更喜欢既有传统的一面,又具有创新色彩的作品。除了选取那种在造型上追求变化的作品,还会挑选在泥料、装饰、雕刻等方面展开探索的佳作。此外,艺术家人品的考量也很重要,要选那种认认真真研究紫砂壶艺术,不托市、不招摇的艺术家的作品。

中国文物学会收藏鉴定委员会副会长曹静楼从以下几点确定一把好壶的标准:首先,作品一定是要纯手工制作,而且一定是艺术家本人亲制;其次,要求用原矿紫砂泥作为原料,以保证紫砂壶的密度;再者,注重紫砂壶的器形,壶形要浑厚大气、雍容端庄,弧线过渡自然清晰,有独特韵味,能彰显一定的历史文化品位。最后,艺术家的技艺要精湛,做工要精细,对细节的处理要完美、到位,从而保证整件作品的艺术价值。

刘培金表示,紫砂壶的增长潜力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考虑创作者的艺术创作会不会有进步,会不会提高;二是考虑买什么人的壶,在他看来,一把真正的好壶要看3个要点:形态、神韵和气度。刘培金认为,一把好的紫砂壶首先是作品的形态优美,合乎自然,看起来舒服;其次是具有一定的艺术内涵,并具有一定的交易性;三是最重要的,要追求价格和价值合理的实现程度。“艺术品是升值还是贬值,是买卖双方,或者说艺术家和收藏者共同的话题,创作者需要老老实实搞创作,与经纪人、中间商、展销商进行配合,不要乱叫价格,既是对艺术负责,也是对个人负责,只有平等、合理,才能够共赢、多赢。”刘培金说。

梅芳:从采茶妹到卖茶女惟喜欢


三岁那年,她坐在茶山的大树下,轻摇放在竹筐里的弟弟,看着山上忙碌的身影,看着他慢慢长大。

这是梅芳最初的记忆,至今能闻到山上飘来的阵阵清香。

香自杯中来当念采茶苦

梅芳坐在茶具后面,来回颠倒杯中的水,让空气把温度降下来。从初春毛尖开采,她重复这个动作已过万次。

“水温相差一点点,泡出来的口感可能就不一样。”梅芳说,茶艺是个细致活儿,简单又敏感。“相同的茶叶,相同的水温,泡出来的口味都可能有区别,找到一个口感最好的方法,得不断尝试。”

感觉水温合手时,她把杯中水倒入茶具内,茶叶随水起伏翻滚,香气溢出来。滤出茶汤,她依次给大家斟茶:“尝一尝,感觉怎么样?”她生怕把一杯茶泡坏,熟练中带着份小心翼翼。

“泡一杯需要干茶5克,就是五六万个芽头,采茶工要采五六万次,茶叶来自不易,要珍惜。”深知采茶的不易,梅芳对于泡茶便格外地上心,凭着多年的经验,她甚至能用手感觉到85度与90度水温的区别。

晨起露沾衣幕至携茶归

梅芳老家在浉河区游河乡,家中有茶山,童年的记忆里,都是与茶有关的往事。

她三岁多时,父母便带着她和弟弟上了茶山。她坐在茶山上的大树下,旁边是筛茶叶的竹筐,里面躺着几个月大的弟弟。再长大一点,她就开始随父母一起上山采茶。

凌晨5点多,4月的茶山春寒料峭。梅芳和家人一起,提篮携筐往茶山赶。到达山上时已过了近一个小时。

“一天都是在山上,直到快天黑。”梅芳说,为了节省时间,午饭是送上山来,直到日落西山视线模糊,采茶人才会陆续下山。“一天下来,拇指和食指黑乎乎的,都快不能打弯了。”

吃过晚饭,依然闲不下来。筛选、揉捻、抓条、炕茶,没有机器,一道道工序全是人来做,一直忙到半夜。

在梅芳儿时的记忆里,春天的每个周末几乎都是这样过来的。因为第二天要上学,只有星期天的晚上,才能偷个懒儿早点睡觉。“那时候的产量不多,基本上都是卖给亲戚朋友,留一点自己喝。”就这样,茶妹子喝着略苦又甘甜的信阳毛尖,一年年长大。

做茶叶惟喜欢

2008年高考时,因为没有发挥好,20岁的梅芳与大学失之交臂。不想再复习,该找个什么事儿干呢?思来想去,还是最喜欢、最熟悉茶叶,便到一个亲戚的茶店帮忙。5年的时间,她一直在店里做销售。

2013年,国家级茶叶市场——信阳国际茶城建立。“当时房租较低,自己有多年的从业经验,便想自己做。”梅芳和家人商议后,在这里租了个最靠外的铺子,起名”城华茶叶”。

当老板不必单纯卖茶叶,需要做的功课很多:茶叶快开采时,需要招采茶工;采出的茶叶需要在山上盯着炒;炒好的需要分拣;样品需要分类、品鉴;经销商需要维护关系;哪种价位的茶叶畅销或滞销需要总结。

从那年春天开始,守好店门、管好家门、护好山门,成为梅芳来回奔波的固定线路。“整个4月份,非常非常累,但心里很高兴。”梅芳说,当你喜欢做一件事时,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

在浉河港的四望山、董家河的黄龙寺,梅芳承包了几个山头;在白龙潭三潭附近,她与当地茶农也有合作。“网店销售走低端、拼价格,太水了,我不做这个。”梅芳说,自己的客户比较固定,大多是郑州、广州、濮阳的茶楼,云南也有两家。“他们是真正懂茶、喜欢喝茶的人,跟他们合作了多年,从客户变成了朋友。”

梅芳的店里,常年备了几桶纯净水。“水用得很快,4月份的时候,一天平均用三四桶,现在用得少了,一天也得一两桶。”梅芳说,每天店里开门,第一件事就是烧水泡茶。“小时候喝茶,感觉入口有点苦,喝下去甜甜的,很喜欢。女孩子大多喜欢喝饮料,我从小养成了习惯,只要有茶从来不喝饮料。”

来店里的朋友和顾客很多,梅芳给大家泡茶,听他们的意见,乐在其中。

树品牌重内质

从一斤百元到过千,梅芳把茶分得很细。除了脱销了四五种,现在还有近三十个品种。“同一个时期采的茶有不同的档次,不同时期采的茶也有区别,不同的炒茶师傅也有区别。分得细,可供挑选的余地才多。根据销售情况、顾客的反馈,脱销的原因是什么,不好卖的又是哪类茶,便于来年做调整。”

从前年开始,信阳毛尖的销售明显下滑。“我们的政府客户很少,影响可为无。”梅芳说,信阳毛尖销售下滑,有大环境的客观原因,更有自身品牌价值的原因。“全国都知道龙井、普洱、铁观音,但信阳毛尖出了河南省,名气明显比不上别人。信阳毛尖真的很好,大文豪苏东坡都说‘淮南茶信阳第一’,为什么现在的知名度越来越小?”

从开店当老板,梅芳学习有关茶的各种知识,看了很多书。“都说信阳毛尖贵,但龙井一斤几千块大家不觉得贵,信阳毛尖一斤一千多就贵了,都是十大名茶,内质上没有什么优劣,但待遇差别真的很大。”梅芳说,究其原因,有曾经报道的毛尖参假、农药残留的负面影响,有信阳毛尖曾经“小浑淡”的弯路,也有宣传推广的力度问题。

目前,梅芳正在思考建立自己的,并在茶叶包装上贴二维码,可供追溯茶叶来源。“我们一年的销量一千斤左右,大山茶占了九成多。量不大,但绝对保证质量和口感。”梅芳说,自己仅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并不能改变什么,唯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茶的内质做好,让更多的人知道信阳毛尖的好。

吴建丽与普洱茶


您是否看见过大明宣德年间的工匠们奉皇命耗费毕生精力制造的祭祀铜香炉?您是否欣赏过唐伯虎生花妙笔之下价值连城的《海棠春睡图》?您是否曾经亲手触摸过凝如脂润若玉的官窑瓷器?可能您曾经和这些文物有过一面之缘,但是,您是否想象得到,有一样古董却真真正正地存在于您的生活中,这,就是可以喝的古董——普洱茶。

北京是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同时拥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蓬勃清新的朝气。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亚运村,就深藏着一家古董城,一个名为“古道行”的小茶坊就坐落在这座静静的古董城里面。

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走过热闹拥挤的小巷,我来到了这座远近闻名的古董城。踩在洋红色的仿大理石地板砖上,看着身边这些各色古玩,感觉时间仿佛在瞬间静静地被冻结住了,进入到了一个静止的时光隧道里面,一件件古董似乎还留有祖先的气息和感情,转过头一个硕大的珐琅时钟却提醒我时间的纪元已经指在了21世纪。

循着宽阔的楼梯,我登上古董城的二楼,三转两转,见到了古道行金黄色的宋体大字招牌——“能喝的古董”。一踏进门,就感觉一股茶叶的清新香气沁人心脾,整个茶坊的墙壁上都放置着各种各样的普洱茶饼,一面墙上悬挂着一副墨宝上书“兰风梅骨”四个清瘦有力的大字,下面一块铺着藏青色蜡染大花的楠木小茶几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茶具,中间一张小桌边正坐着茶坊的女主人——吴建丽经理。

初见吴经理这个温文清秀的江南女子,我即联想到了茶坊墙上所书的“兰风梅骨”四字,如果用来形容人,那就非她莫数了。吴经理正点着一个精巧的细陶瓷绛紫大花的小香炉,而她所添加的香料却是一杯浓浓的普洱茶。热情的她邀我坐下后就把香炉上那盅芳香四溢的普洱茶端到了我的面前,这才知道,这个小巧的香炉已经被聪明的女主人设计成了一个茶炉,不禁暗暗佩服吴经理的慧心独具。

作为一个茶坊的老板,她有对茶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茶艺作为一种国粹被追捧得高高在上,而各个高档茶楼都纷纷打出茶艺的招牌。于是一壶茶的价钱被抬高到了一个寻常百姓无法问津的高度,而茶艺,茶艺馆在百姓眼中都只是有钱人附庸风雅的消遣。吴经理认为,真正的国粹,真正的茶艺不应该仅仅存在于茶艺馆里而是应该融入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让每个喜欢茶的人都能了解如何科学饮茶,如何能泡出最好的茶,了解茶叶的故事,茶叶的知识。她还向我透露了另外一个心愿,也是作为一个爱茶人最大的心愿,那就是希望能够有朝一日,人们对于茶文化的重视程度能够提高到成为每一个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到那个时候,“茶”才真正成为了深入民心的“国饮”。她和我谈起了她组织的俱乐部,针对的都是这些爱茶人,专门为这些茶迷、茶痴提供能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而创立。每当看到有那么多和她一样热爱茶的人坐在这个古意盎然的小茶坊内以茶会友时,她总是能够感到一种由衷的欣喜和兴奋。毕竟,为这她付出了许多心血和不曾间断的努力。

作为一个茶叶经销商人,她有她自己的生意经。自从1999年底在浙江杭州茶产业论坛上接触了茶艺,这位生意人就执著地走上了茶叶经销的道路。从浙江、江西原产的有机茶到现在满室的普洱,从马连道到古董城,这条并不平坦的道路她却走得四平八稳。问她经销成功的秘诀,吴经理坦诚地说:“我不会做生意,如果非说有什么窍门的话,那也就只是凭着‘实在’二字。”在她的生意经里面,成本加上适当的利润就是售价,所谓“适当”的衡量标准就是一般市民能够承受得起,而这,也符合了她经营茶的初衷——让好茶叶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

作为一个爱茶人,她对茶叶有着自己的喜爱。毋庸置疑,普洱茶是她的最爱,这种古老而神秘的茶叶品种深深地吸引着她。聊起普洱茶,吴经理就像一个骄傲的母亲谈起自己出色的孩子似的,十分自豪。在她眼中,普洱茶就如同一件古董值得人们去细细把玩,细细品味。普洱茶不但和古玩一样具有收藏价值、升值空间,同时,比古玩更为奇妙的是环境中每一丝细微的变化都可能会让这种神奇的茶叶产生微妙的变化,而这,也正是这种茶叶真正的魅力所在。当然,这也是为茶坊取名“古道行”、选址在古董城的原因之一。采访接近尾声时,我随口询问那个漂亮的小香炉购于何处,吴经理大方地说:“送你一个吧,反正我这些都是准备送朋友的小礼物。”随即带我来到茶坊的一角,翻出一个纸箱子,只见里面若干个小纸盒子里面放着各种质地、各种颜色、图案的小香炉。“您这真的都是送给朋友的吗?”我问。吴经理一边为我挑选着,一边回答道:“是啊,都是送给喜欢茶的朋友的,你也算一个吧。”说着从中挑了一个送给了我。

以后,每当我看见这个放在我案边与我为伴的细砂陶洒金绿花小茶炉里面跳跃着暖暖火光的时候,我总会想起一股幽幽的普洱茶香,一个坐落在古董城里宁静的小茶坊,还有一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和她那同样也跳跃着暖暖火光的小茶炉。又仿佛,我所见的却是一个背着茶篓清瘦高挑的身影沿着幽幽古道,踽踽而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邓锋丽:从国企职工到茶企掌舵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