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一饮涤昏寐,情来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是饮茶的境界。繁忙的工作之余,张宗群总会在自己个性的茶仓独自品茗,收获一份宁静的馨香甘甜。张宗群说,这是她所喜爱的慢生活。

从一位媒体人到专注、专一地做易武茶,她将自己的民族情怀与茶叶完美融合,而这,就是她的“倮倮茶”。

结缘普洱一往情深

“情,由茶而生,一往而深;茶,因爱而浓,醇厚回甘。”用这句话来形容张宗群与普洱茶的渊源,再贴切不过。2004年,张宗群还是一家纸媒的记者/编辑,那时的普洱茶还藏于深山,虽然省外销售市场不错,但对于云南本土来说却暗香无人识。于是,张宗群向农业厅及报社申请并得到支持,开辟了一个茶文化版面,采写传播普洱茶专业知识。之后,张宗群跟随茶商深入到几大茶区进行了解及采访。

“那时云南的几大茶产地我都去过了,比如临沧的凤庆、双江,思茅(今普洱),西双版纳勐海、勐腊易武等茶山,在采访的过程中慢慢开始了解茶,感兴趣,并且我非常爱喝。”张宗群说,从茶山回来后,她每天都喝茶,尤其最爱易武茶。沉迷于普洱茶的张宗群转念一想,自己都这样痴迷,那肯定还有很多人跟自己有相似的爱好,何不做一饼自己的茶叶呢。

整合资源重装出发

张宗群现在的倮倮茶仓在稳步增长,但在创业初期,她的起步也异常艰难。在正式创业之前,张宗群也曾是一名上班族。当时,张宗群因为在媒体工作,又从事茶叶版面的采写,工作缘由让她有了深入了解普洱茶的机会,同时也结识了很多茶行业的资深人士,这其中就包括茶商和厂家。

凭借良好的人缘,加上创意品牌的资源整合,张宗群筹备了启动资金100万元。接下来,确定原料及调动彝族同胞的民族情怀,2006年4月,她个人注册的倮倮品牌第一款茶上市了。

源头有保证,当时普洱茶市场行情也不错,第一年她就收获到成功的果实。慢慢地,从一开始只有一款茶,到慢慢地又出第二款、第三款,再到国内有数家代理、专卖店、经销商,现在倮倮茶在普洱茶界已经有非常牢固的群众基础。

茶与民族文化的融合

有人不禁会提出疑问,有古树茶、老班章,而张宗群的茶叶为什么叫“倮倮茶”?其实,在做这饼茶叶之初,张宗群就将自己的民族情怀融入了进去。

在决定创业时,张宗群花了一年多时间对普洱茶的文化进行钻研并实地考察。随着她对普洱茶的深入了解,她发现普洱茶源于彝族的祖先濮满人。而在市场上,将普洱茶与彝族文化相联系的茶品牌却并未出现。

“我可以将普洱茶与彝族文化结合在一起,传承和推广彝族祖先的文化。”于是,张宗群在彝语里挑选了“倮倮”这个词。因为“倮倮”在彝语中译为“龙、虎”,意为“勇敢、勤劳、正直、善良、团结”,以它为名,除传播彝族的文化外,也可以传播云南人民的性格特征。

有了赋予深意的名字,茶叶的品质更要保证。在寻遍了茶山后,张宗群选择了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正山古树料,且只做易武茶山的茶,这在普洱茶界是唯一的一个品牌。此外,张宗群最爱易武茶,因此她放弃了其他山头,这意味着也放弃品饮其他山头茶的消费者与市场,只专心做易武茶。让品过“倮倮”茶的茶客,对“倮倮”的精细与专业印象深刻。

成功背后不忘感恩

现在的张宗群,不喜欢“某某总”的头衔,最喜欢的是别人称呼她为“倮倮茶仓仓主”“倮倮茶仓掌柜”。她喜欢茶叶,以茶为业并获得成功后,常常感恩于当初帮过她的人。生活中,她常常以茶会友,虽然普洱茶的市场起起落落,但她说,得益于老顾客和朋友们的照顾,自己的生意还算稳定。

除了对朋友十分真诚外,生活中她也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在慈善方面,张宗群曾参与过多次拍卖义卖的行动,自己拿出数吨茶叶进行义卖,获得的收入全部捐给灾区。她曾帮助过因经济条件而差点辍学的大学生重返校园,鲁甸地震的灾民,云南3年抗旱期间,还捐款为受旱灾民建造水窖等。

当然,她的倮倮茶也没有辜负她。“倮倮”普洱茶在2006年由云南省政府主办的中国首届普洱茶博览会上被荣选为“技能大赛唯一指定用茶”;2007年,倮倮普洱茶在《普洱江湖》、《三醉斋》等专业媒介举办的评选活动中被广大茶客投票选为“十大个性品牌”;一举挤入知名度前50强的的喜爱而将自己的职业转向自主品牌倮倮普洱茶的推广,并常以“倮倮茶仓”为名在网络上进行写作。著作有《一壶普洱》、《遇见》等。

微言大义

对于为什么我只做易武茶,我觉得只有专注、专一,才能做成百年品牌。

创业就是要把自己练成一个全才,从品牌、渠道、销售、广告、创意、美学各方面恶补自己,还得懂点儿财务税法,否则无法营销。

记者点评

有人说,张宗群的成功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因为刚好那几年普洱茶的市场大热才使得她轻松地赚到了第一桶金。但我觉得,她的成功并非偶然,首先她凭借着对普洱茶的热爱,深入了解它以及它所有相关联的事物,再因为之前有采写各领域企业主的经营经验,并恶补市场营销创意等书籍的积累,当机会到来时,她才能一把抓住,并获得成功。

最值得敬佩的是,她坚持自己的定位,坚持品质,坚持只做易武茶,坚持真心做茶、诚信卖茶、科学说茶,坚持赢得好名声。

扩展阅读

谢明军:做有故事的普洱茶


谢明军正在为记者展示他所经营的普洱茶

为了一个醇香茶梦

这是一个雪落无声的冬日,记者走进了位于荆河东路的醇香居茶荘,见到了八零后的总经理谢明军。店内红黑色的货架,茶室古典雅致的风格,与眼前这名年轻帅气的谢经理似乎有些“格格不入”。

面对记者的疑虑,谢明军微微一笑:“喝茶是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时尚爱好,你想不到吧?”他认真地说:“目前,有很多时尚的年轻人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的同时,也渴望着健康、绿色、环保,希望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尤其是在近几年国学热的带动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潮。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媒介,当这种文化深入骨髓,受益的恰恰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

生于1980年的谢明军,专业是电气自动化,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从事电气自动化工作,一干就是十多年。他毫不谦虚地称自己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这个每天和计算机、电子元件和各种机器打交道,脑子里装满各种电气线路和计算机程序的年轻人是怎么想到做茶叶生意的呢?

为了那份浓厚茶缘

在山清水秀的滇之边界,谢明军品着醇香的大益茶,心却飞到了遥远的天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范仲淹留下了的千古名句。他一生爱茶,所作的《斗茶歌》也广为流传。范仲淹后人的一个真实动人的故事则鲜为人知:1938年,正值国家内忧外患,一群热血青年翻山越岭,来到了山清水秀的西双版纳州勐海县。他们肩负重大的使命——“振茶业,换外汇,援抗战,救中国”。1940年,在他们的多方努力和筹措之下,拉开了云南机械化制茶的序幕,创立了和一心报国只做好茶的精神却从此留了下来,在跌宕起伏中走过68个不平凡的春秋。

因为这个故事,因为这份茶缘,谢明军决定自己就做大益茶,引进纯正的普洱。开店后,有朋友前往品茗或者咨询,他总要将自己所代理茶产品的前世今生,从头到尾地讲一讲。

为君奉上最好香茶

“要做就做最好”,这是谢明军的职业信念,也是做人做事的标准。

喜欢普洱茶的最初原因,不是因为它的香醇,而是从电视上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位云南的舞蹈艺术家——刀美兰。她特别注重养生,用普洱茶泡饭,因为这样可以清洗肠道多余油脂,而且还有美容纤体功效。她还用炒茶泡的水洗头发,六十岁都满头乌发。谢明军说:“看了那个报道以后,我们全家都开始尝试喝普洱茶,最初我们不习惯那个味道,而现在喝茶已经演变成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他介绍说:大益茶的“益”不仅指对身体有益处,还有一种深度和广度的理解。茶为健康之饮,此为身体之“益”;茶为文明之饮,是修心养性、启迪智慧的媒介,此为精神之“益”;茶为和谐之饮,雅俗共赏,可以成为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此为沟通之“益”。

古人有诗曰,寒夜客来茶当酒。谢明军也喜欢这样的自得其乐。有时他会约上三两知己一起喝茶,谈天说地,畅所欲言;而当家人欢聚一堂共饮,则又是另一番滋味。或许这样喝茶,不是为了单纯品赏,图的只是那份热闹,那份朋友相逢的喜悦,那种家人团聚的温馨。他说:“饮茶之乐,其乐无穷。喝功夫茶,泡茶的每一道工序,都能让我感到兴致勃勃。也许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本身便是一种享受。”

喜欢喝茶、聊茶、琢磨茶的谢明军唯独对自己的创业感悟说得最少。“我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相信我会做得更好!”采访结束时,他简洁而坚定地说道。

张瑞耀:以执着和宴客之道,做普洱茶行业的“不同”


以执着和宴客之道,做普洱茶行业的“不同”

中国,一个有着千年传统文化的礼仪之邦,素来以兼容并包之势,接纳八方宾客。可谓“席开三千,终得一扬”。而茶界也从来不缺少传奇,只是缺少续写传奇的舞台!如今,茶东家用“宴·客”来延续这种礼仪,用这款茶的内涵叩开中国茶行业的大门,续写另一种传奇!

在普洱茶行业风起云涌的今天,偏安一隅已不现实。怎么才能在这种“遇强愈强”的环境中生存下去,并快速的成长起来呢?怎样在经济大潮中,打造一个让人们记忆深刻的,是茶东家倾力打造的主打产品。从选料到仓储,每一道工序都亲自把关,是茶东家茶业品牌的代表产品。

对于自己的做茶历程,张瑞耀说,自己像一个“布衣使者”,秉承普洱茶的淳朴之风,走入千家万户。然而一款茶从面市,到让广大消费者认可它并非易事。对于“自由品牌”来说,市场占有率并不是很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面对品牌差异性的挑战和市场的巨大压力,但张瑞耀仍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以山头论好茶”的口号用得太过频繁,既然用滥了,我们就用茶的品质和口感来说话。

基于这样的意识,茶东家的产品“不以山头论好茶”,茶好不好,喝了才知道。我们要在口感上做出“不同”。只有消费者真正认可的茶才是好茶,这就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宴·客”就是这样诞生的。

“宴·客”与茶东家的理念相呼应,切中品牌与茶品完美结合的要点!

那“不同”在哪里?

不同的理念——今天我做东,请喝一杯茶!

不同的口感——“宴·客”生香甜,“宴·客”熟醇滑。

不同的信念——茶东家做自己,品质过硬,与众不同。

新手拆分普洱茶饼指南


经常喝普洱茶的人快到知道,普洱茶的形态不一,有茶饼、砖茶、沱茶等等,而且大多都很紧,对于一个不经常喝普洱或者自己从未动手拆分过得人来说这是个很大的工程。下面小编给大家搜集了两种办法,大家对号入座吧!

一、暴力撬取

普洱饼多是泡饼型,就是不带饼窝的一面其实是有一定弧度的,我们可以借助这个球面弧度来拆茶。

选择平整的桌子,把饼纸展开,于饼纸上进行。或找个开茶盘一类的能放下整饼亦可。

普洱茶饼怎么弄碎?教你两种方法

双手在茶饼两侧向下压,身子重心向下,瞬间的力量把饼折为两断,够暴力。

这是断开后的茶饼断面,相信你已经明白如何轻松拆饼了吧?

借助茶针,从茶饼断面插入慢慢将茶撬开。

此时从断面入刀,你所要掌握的就是一定不可再暴力,饼要扶好、刀要稳阿,小心手。茶刀从外层向里层,逐层把茶条索橇下来,此时橇下来的茶多是大片块。然后,再两手向两边撕开,而不是折断,保持条索的完整性。

常见的两种茶刀茶针:

茶百科试过多种茶刀茶针,还是上图这种细尖利的茶针好使。下两图别看漂亮,但感觉真心不好用。粗笨,不好入刀。

二、温柔式

最常见的拆茶饼的方式是这样的。

也是从茶饼背面开始橇茶。从接近饼边缘处茶针横向连续插入多刀,同时稍向上抬茶刀。然后向饼中心后退一寸多的距离,再横向连续插入多刀,同时稍向上抬茶刀。然后再向饼中心后退,连续横向插入多刀,同时稍向上抬茶刀。

如此拆饼法,如果一刀不行,两刀不行,你所能做的就是,再抽刀重来,以最温柔的方式,一刀一刀的重来,直至条索松散。

具体哪种方式你更喜欢,是暴力式的壮士断腕,还是温柔一刀?有时候,平日里喝茶,并不需要完全把饼拆的太散,避免氧化太快。可以先拆成块状,喝时再细解成散条索状。

小编选取两种方式就是为了方便你们可以因人而异,性格缓和的人可以选用温柔式的,性格稍微急躁的呢,则更适用简单粗暴的方式。

普洱茶与各少数民族风俗


思茅地区的佤族主要分布在西盟、澜沧和孟连,其他县市和西双版纳有少量分布,全区1990年有人口13.7万人。佤族人喜欢嚼槟榔、抽草烟、喝浓茶。佤族盖新房,要举行贺新房仪式,贺新房的由家长带队,领着一群老人和小孩每人带上礼品从外面进入房内,礼品有水酒一缸、糯米饭一锅、茶叶一包、盐巴一块等。

喝浓茶是佤族的一种嗜好,冲茶方式也很特别,要先把茶叶放进小铁锅里炒至焦糊,再放入水煮十多分钟,然后倒在土碗中饮用。初饮者,感到苦涩难咽,过几分钟,一股甜味又回荡口舌。喝一杯浓茶,便可长时期解渴。佤族外出劳动或远行而归,都要煮浓茶喝。澜沧文东佤族在订婚进行到第三天,抢姑娘杀鸡看卦的“地亚”时,未婚夫和媒人,要请上一个“招拉姆”帮忙的人,带上一束芭蕉、一包茶叶、一包烟和一瓶酒把姑娘送回家,同时正式向姑娘的父母求婚。送订婚礼“都帕”时,礼品中也必须送有茶叶。送结婚礼“结拉”时,礼品中也要有一斤茶叶。举行婚礼“汝戛包”时,请来吃酒祝贺的人要送礼物,礼物中一定要有一碗米、一包茶叶、一块盐巴,礼物只能是单数。澜沧文东芒堆佤族特别重视茶礼“结拉”,他们有喝茶种茶的传统,在田边地头和寨子的水源头都有古老茶园,芒堆人的格言说:“野茶是奶,家茶是母,”他们认为没有“结拉”茶礼就不能结婚。佤族丧葬实行土葬,老人死后,用麻布裹尸后停放在主火塘左边,晚上在“魔巴”带领下,众人围火塘跳“布朗隆归”舞,亲友带一瓶酒、一包茶作为丧礼。在佤族文化的各种歌谣中,常常用拟人和比喻、隐喻手法来抒发人的喜怒衰乐和悲欢离合情杯。其中,茶叶、甘蔗、槟榔、芭蕉、葫芦、田地房屋、山川竹树等都是歌谣比兴的对象,茶叶就是常用的比喻、隐喻物种。

思茅地区的傣族,主要分布在景谷、孟连、澜沧、江城、墨江、普洱、思茅、西盟、景东、镇沅等县,1990年人口12.6万人,西双版纳州27万人。傣族喜爱饮茶,在住房内设有煮饭、烹茶、取暖用的火塘,架有铁打的三脚架。昔日的景谷傣族土司家还有专为土司烧茶的“茶房”,在勐卧大寨有一户种的一份田是土司授予的“茶房田”,种煮茶田的这户人家专管为土司煮茶倒水。江城土卡河的傣族男女双方相互有感情后,要告诉父母,由父母代托媒人去说亲,一般要去三次,每次去说亲都要捎带一些烟、酒、茶等礼物。西双版纳傣族订婚的聘礼,一般男方以蜡条两对,礼银40至100元,大小不等的银碗两个,“蕃欢”筵席若干桌、槟榔一串、茶两瓶、盐一瓶、糖四瓶。举行结婚仪式时,由媒人及亲友偕同新郎捎带宰杀的全猪一头、酒二十斤、蜡条两对、槟榔一串、茶、盐、糖各若干,以及和赠给新娘的衣裙、包头等,前往女家迎新。傣族的婚俗和日常生活,总是有茶相随。

思普区的彝族支系有阿列、蒙化、倮倮泼、香堂、聂苏、拉乌等。在景东、镇沅、景谷、普洱、江城县等均有分布。

1990年全区彝族人口37.6万人,西双版纳州彝族人口3.9万人。彝族有热情好客的传统风尚,每当客人临门,主人便沏茶、敬烟、热情招待,态度亲切。日常生活喜食酸辣味,喝浓茶、饮白酒。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过火把节,各家都要到田头地脚,摆上米饭、茶酒、鸡肉、插上香火,献祭天神、地神和五谷。阿列人谈婚提亲过“火龙酒”后,男方家要用上烟、酒、糖、茶、肉和衣服等礼物到女方家吃“定亲饭”。蒙化人吃过定亲饭后的婚礼聘礼中,男方除要拿一头百斤以上的“过礼猪”给女方外,还要2坛酒、60斤大米、8样蔬菜、2斤茶及盐巴,来和亲娘的嫁妆。蒙化人种茶叶,过去有冬季借钱待次年春季用春茶抵还之俗。倮倮泼说亲“合八字”合上后要带一只鸡、一丈六尺布、米、酒、肉、茶、烟等礼物到女方家“认亲”,女方家请吃“定亲饭”。

香堂人的丧礼是在亡人灵柩前,要献祭茶、酒、饭、祭司“朵溪”在“献饭调”中念有唱词:“要吃东西你来接去,左手拿羊血羊肉,右手拿饭、茶、酒,要吃多少带多少,拿到按板(镇沅),拿到景东,拿到大理,拿到凉山,拿到西麻地方煮吃去,拿去后就不要再回来。”彝族民俗里,多有茶贯穿其中。

为茶类寻根,为普洱正名——张宏达的普洱茶研究


1823年有一个英国军人,叫勃鲁(R.BRUCE),他在印度与中国交界地域阿萨姆(ASSAM)的沙地耶(SADIYA)山中发现类似野生的大茶树。第二年(1824)勃鲁的哥哥勃鲁士(C.BRUCE)也发现同样的大茶树。当时的东印度公司(“立顿”的前身)垄断全球茶叶贸易的原料,主要采购的是印度茶叶,他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率先提出了茶树的原产地在印度的论调。而英国人郝经生(J.Hutchinson)更是错误地提出认为茶树是印度原产,还说中国人在很早以前深入印度,把茶树种子带回中国,由此引发了一些专家对中国到底是不是茶树原产地的争议。

这种争议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发生了历史性转折。这种转折是被张宏达先生的研究改变的,他开始了一项令世界植物界刮目相看、为之一振的科研计划——探究阿萨姆。张宏达先后入云南、进贵州、奔四川、到广西,在各个茶山区做调研。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张宏达先生的研究结出了硕果,改变和重新确立了茶种学研究的科学版图。

张宏达先生指出,印度本身没有发现过野树,可能在17世纪前后,印度的阿萨姆有当地的掸族人从中国带回了茶树,开辟了茶园,由此逐渐发展起印度的植茶事业。

张宏达先生又从理论上证明,在中国分布的茶树有完整的系统发育体系,提出茶树、种茶、栽茶、制茶都不可能起源于印度。张教授的这一理论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后来人们从茶树的DNA测序也证明中国茶树植物具有最多的遗传多样,充分表明茶树是中国的原产。

张宏达教授还进一步指出,认为普洱茶野生种分布于阿萨姆—缅甸—中南半岛—中国南部的提法,也是不准确的。为更正这个历史错误,张宏达教授几度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在云南滇南部少数民族产茶居住区,终于发现和确定阿萨姆茶是为独立种,它和中国茶完全没有从属关系,且阿萨姆种是普洱茶原种,断定了印度阿萨姆种茶树原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并得到了国家茶学界的广泛认可。

从张宏达研究的课题中,更加证实了中国不仅仅是茶树的发源地,而且茶树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尤其是云南,它是我国茶组植物分类研究中所占比例种类最高,分布最广的省份。

【访谈】拉佤布傣:做民族茶文化的代表品牌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剧变的大环境下,为了谋取发展纷纷打庄园牌,以茶产业为核心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茶庄园经济”。据了解,拉佤布傣正在着手打造“双江生态民族文化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据悉,产业园将通过,对双江地区“民族文化和茶文化”的挖掘与弘扬,计划将产业园打造成,一个集休闲度假、体验互动、生态观光、高品质养生、养老为一体的旅游度假园区。

张凯介绍说:“这个项目,我们筹措已久,也花费了很多心血,而且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整个产业园,前期规划已经完成。我们这个项目,位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北部重镇——勐库,也就是我们丰华茶厂的红茶基地所在地。现在,整个基地,现状为山地,相对高差较大,其中遍布灌木茶林,松树榕树错落分布,自然植被较好。所以,我们规划在其东侧布置旅游综合服务区及度假酒店,中部为风情居住区和风情商业区,西侧布置古茶文化与集镇生活区,两区分列河道两侧,最终形成六大特色功能区。”张凯一边说,一边向我们展示产业园的规划设计书,并详细的讲解其中的内容,“将来,随着产业园的建成,消费者不仅可以在这里享受到大自然的纯净,还能欣赏到茶山的美丽风情。通过风情居住区,就能眺望到远处茶山的采茶景象。来到西侧,就能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甚至可以在这里选购自己喜欢的民族服饰、品尝民族饮食、感受民族习俗。”说起产业园的未来,张凯一脸向往的描述着。

虽然,产业园还在筹建阶段。但是,就像张凯所说的,“民族的力量不容小觑”,未来的“双江生态民族文化产业园”,必会引领双江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拉佤布傣”的品牌影响力,就如同当初打响“大富赛”时一样,也必将随着产业园的建成,从而迈上更高的台阶。

破解阿萨姆茶源真相——张宏达的普洱茶研究


云南是一个植物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我们应该铭记这些为植物而生的功臣的名字,他们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吴征镒、张宏达。而对普洱茶来说,最应该铭记的人无疑是张宏达先生。张宏达先生对普洱茶的贡献早已在茶学界广为人知,是他,通过自己的扎实研究,发现所谓的世界茶树原种——阿萨姆茶种,原来是普洱茶原种,断定了印度阿萨姆种茶树源自云南西南部,并把阿萨姆种改名为普洱茶种,科学地确定了普洱茶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的地位。由此,张宏达先生颠覆一段植物学研究的历史——一段被殖民者和历史功利所需而蓄意扭曲的植物研究史。张宏达先生对普洱茶的研究,无疑是茶学研究的一个历史转折,他不仅为普洱茶正名,还把茶源学研究引导向了还原真相的科学理性的道路。

张宏达先生的科学研究远不只局限于普洱茶。在张宏达先生94岁高龄,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之际,我们有必要回顾他的植物学研究生涯,藉此铭记他一生的功勋,也藉此铭记一段中国科学家在艰难时代里庄严厚重的科学研究史。

艰难时世,踏遍青山,

成就植物分类学大师

张宏达先生的科学成就是各个方面的,在植物学各个领域里如植物系统分类学、植物生态学、植物区系学都有卓越的贡献。但他首先是一位植物分类学家,向来以“学风严谨,富有创新精神”而著称,特别是关于“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种子植物系统”研究,是他的两大贡献。而在山茶科系统分类上的贡献,后世也很少有人能超过他。

从植物区系学上来看,旧中国从事植物学研究的人廖廖可数,许多植物资料又为外国人所掌握。张宏达早年就决心为振兴祖国植物学而奋斗。他怀着对祖国丰富资源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即使在战乱年代仍然不畏艰难险阻,深入云南、贵州、广西、河南、湖南、以及海南、甘肃、四川、江西、青海、东北长白山、内蒙古大青山和澳门、香港、西沙群岛等地进行野外调查研究,常常风尘仆仆地从一个地方奔走另一个地方。几十年来,他的足迹遍及全国的森林草原、荒漠和海岸带,并先后到达英国、越南、前苏联、日本和尼泊尔考察,他具有丰富的野外知识和广博扎实的植物等地理学和古生物的基础理论,学术创见、论著颇丰。

张宏达最突出的建树,是在1981年提出了华夏植物区系起源的理论,早在60年代初期,他在《广东植物区系的特点》一文中提出了这一理论的雏形。1981年,他发表的《华夏植物区系的起源与发展》应用大陆漂移和板块学说的理论,批判了被子植物北极起源和热带起源的观点。这一理论解释了世界植物区系的统一性,纠正所谓喜马拉雅植物区系传统理论。

在植物分类学上,他先后发现过七个新属,近400个新种,负责主编和编写了《中国植物志》的金缕梅科、山茶科、桃金娘科、海桐花科、杜英科、椴树科等四个卷册及中国树木志17个科。他对金缕梅科以及山茶科的精湛研究,为学术界所瞩目,仅在山茶科他就发现三个新属217个新种,其中在山茶属中由他发现的新种达到146个。1998年,由张宏达教授主编的中国植物志山茶科,山茶种有238种。

张宏达教授在山茶属分类上的贡献不仅在于他发现了众多的新种,而且在于他奠定和构建了山茶属的系统分类基础,其影响遍及世界范围。

他以蜚声国际的科学成就被教研界尊称为“大师”。他毕生在植物系统分类学上耕耘,编著了山茶属植物的系统研究,全面提出山茶属的分类系统,调整和修改外国人的山茶属系统,并以充分的事实和根据把阿萨姆种改为普洱茶种,作为世界茶树原种,由此在现代科学视角上奠定了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地位。

不同民族饮茶习俗有什么不同


我国有56个民族,人多地广,却有个共同点就是都喜欢喝茶。不过地区各名族之间,茶俗又有许多不同,朋友们都知道不同民族饮茶习俗有什么不同吗?茶俗是以茶事活动为中心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并且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演变,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内容丰富,各呈风采。

1、工夫茶

工夫茶是广东潮州和汕头地域的传统茶叶文化,以三人工夫茶著称,工夫很是考究伎俩,茶具方面最好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茶泡好后,将三个茶杯摆制品字形,斟茶时要以圆周行为,俗称“关公巡城”,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几多往返轮番次序斟,以示对客人划一看待。

2、擂茶

擂茶是把茶和一些配料放进擂钵里擂碎冲滚水而成擂茶,以广东的揭阳、普宁等地的客家擂茶著称,起首把茶叶放进牙钵中擂成粉未后,加上捣碎的熟花主、芝麻、盐和香菜,之后用开水冲泡即可,品茗时一要趁热,二要慢咽,只有这样才会有“九曲回肠,赏心悦目”之感。

3、竹筒茶

竹筒茶以傣族竹筒茶著称,是将清毛茶放进竹筒里,边烤边捣压,把竹筒装满,茶叶烤干,之后剖开竹筒将茶叶取出冲泡饮用。

4、锅帽茶

锅帽茶是布朗族传茶叶文化,在锣锅内放入茶叶和几块燃着的木炭,用双手发抖,使茶叶和木炭打仗,直到有浓烈的茶香味散出时,就可以倒出,去掉木炭,再把茶叶倒回锣锅内加水煮几分钟即可。

5、盖碗茶

盖碗茶是回族的传统茶叶文化,起首在有盖的碗里同时放入茶叶、碎核桃仁、桂圆肉、红枣、冰糖等插手开水盖好盖子即可,盖碗茶要在用饭之前喝,倒茶时要扑面将碗盖揭开,并用双手托碗捧送客人,以暗示对客人的尊敬。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其饮茶习俗千姿百态,各呈风采。就武夷山饮茶习俗而言,自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以茶会友、以茶联谊等形式。由古代沿袭下来的饮茶习俗至今在有的农村或茶艺馆还依然可见。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

那些文坛巨匠的茶故事:除了有一支好笔,一颗好心,还有一张好嘴!


鲁迅:喜欢买打折茶的大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是其投身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

《喝茶》摘录:某公司又在廉价了,去买了二两好茶叶,每两洋二角。开首泡了一壶,怕它冷得快,用棉袄包起来,却不料郑重其事的来喝的时候,味道竟和我一向喝着的粗茶差不多,颜色也很重浊。

我知道这是自己错误了,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于是用盖碗。果然,泡了之后,色清而味甘,微香而小苦,确是好茶叶。但这是须在静坐无为的时候的,当我正写着《吃教》的中途,拉来一喝,那好味道竟又不知不觉的滑过去,像喝着粗茶一样了。

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就须有工夫,其次是练习出来的特别的感觉。由这一极琐屑的经验,我想,假使是一个使用筋力的工人,在喉干欲裂的时候,那么,即使给他龙井芽茶,珠兰窨片,恐怕他喝起来也未必觉得和热水有什么大区别罢……

老舍:又一位嫌茶贵的大师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戒茶》摘录:必不得已,只好戒茶。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蔻蔻、汽水、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事静观皆自得。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嘛)活着。但是,不管我愿意不愿意,近来茶价的增高已教我常常起一身小鸡皮疙瘩!

茶本应该是香的,可是现在卅元一两的香片不但不香,而且有一股子咸味!为什么不把咸蛋的皮泡泡来喝,而单去买咸茶呢?

恐怕呀,茶也得戒!我想,在戒了茶以后,我大概就有资格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要去就抓早儿,别把罪受够了再去!想想看,茶也须戒!

大师就是大师,连吐槽都吐得这么美妙。

冰心:茉莉香片的乡愁

冰心(1900-1999),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笔名冰心取自“一片冰心在玉壶”。

《我家的茶事》摘录:茉莉香片是福建的特产。我从小就看见我父亲喝茶的盖碗里,足足有半杯茶叶,浓得发苦。发苦的茶,我从来不敢喝。我总是先倒大半杯开水,然后从父亲的杯里,兑一点浓茶,颜色是浅黄的。那只是止渴,而不是品茶。

抗战时期,我们从沦陷的北平,先到了云南,两年后又到重庆。文藻住在重庆城里,我和孩子们为避轰炸,住到了郊外的歌乐山。百无聊赖之中,我一面用“男士”的笔名,写着《关于女人》的游戏文字,来挣稿费,一面沏着福建乡亲送我的茉莉香片来解渴,这时总想起我故去的祖父和父亲,而感到“茶”的特别香洌。我虽然不敢沏得太浓,却是从那时起一直喝到现在!

乡愁就是一杯淡淡的香片。

郁达夫:到茶楼谈判是老传统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上海的茶楼》摘录:上茶馆里去解决的事情,第一是是非的公断,即所谓吃讲茶;第二是拐带的商量,女人的跟人逃走,大半是借茶楼为出发地的;第三,总是一般好事的人去消磨时间。

所以上海的茶楼,若没有这一批人的支持,营业是维持不下去的,而全上海的茶楼总数之中,以专营这一种营业的茶店居五分之四;其余的一分,像城隍庙里的几家,像小菜场附近的有些,总是名副其实,供人以饮料的茶店。

看了此文,郁达夫大概是那个年代的杜琪峰吧。

林语堂:别吵我,我想静静

林语堂,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新道家代表人物。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茶和交友》摘录:饮茶之时而有儿童在旁哭闹,或粗蠢妇人在旁大声说话,或自命通人者在旁高谈国是,即十分败兴……据《茶录》所说:“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所以如果要体味这些素质,静默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也只有“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够体味出这些素质。

终于知道“别吵我,我想静静,也别问静静是谁”这句名言出自哪里了。

梁实秋:我怀念的,是无茶不喝

梁实秋(1903—1987),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

《喝茶》摘录:凡是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茶。人无贵贱,谁都有分。上焉者细啜名种,下焉者牛饮茶汤,甚至路边埂畔还有人奉茶。北人早起,路上相逢,辄问讯“喝茶吗?”茶是开门七件事之一,乃人生必需品。

孩提时,屋里有一把大茶壶,坐在一个有棉衬垫的藤箱里,相当保温,要喝茶自己斟。我们用的是绿豆碗,这种碗大号的是饭碗,小号的是茶碗,作绿豆色。粗糙耐用,当然和宋瓷不能比,和洋瓷也不能比,可是有一股朴实厚重的风貌。现在这种碗早已绝迹,我很怀念。

梁先生说茶的风格可谓朴实。

周作人: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

周作人(1885—1967),鲁迅之弟。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

《喝茶》摘录:喝茶当于瓦屋纸窗之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不可,但偶然的片刻优游乃断不可少。

周先生倒是一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样子。

杨绛:苦涩是茶中诗味

钱钟书夫人,生于1911年7月17日。曾在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1949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主要作品有小说《洗澡》等。

《喝茶》摘录:1660年的茶叶广告上说:“这刺激品,能驱疲倦,除噩梦,使肢体轻健,精神饱满。尤能克制睡眠,好学者可以彻夜攻读不倦。身体肥胖或食肉过多者,饮茶尤宜。”

照《红楼梦》中的妙玉论喝茶,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那么喝茶不为解渴,只在辨味。细味那苦涩中一点回甘。记不起哪一位英国作家说过,“文艺女神带着酒味”,“茶只能产生散文”。而咱们中国诗,酒味茶香,兼而有之,“诗清只为饮茶多”。也许这点苦涩,正是茶中诗味。

思念一种病,苦涩是一首诗。

季羡林:茶叶大有取代咖啡和可可之势

季羡林(1911—2009),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

《大觉明慧茶院品茗录》摘录:中国是茶的原产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饮茶的历史至少已有一两千年,而且茶文化传遍了世界,在日本独为繁荣,形成了闻名世界的日本茶道,也是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欧洲,最著名的饮茶国家,喝的是红茶,在北非和中东,阿拉伯国家也喜欢饮茶,喝的是龙井,是绿茶。根据最近的世界饮料新动向,茶叶大有取代咖啡和可可之势……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汪曾祺:次茶叶留着煮蛋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寻常茶话》摘录:我对茶实在是个外行。茶是喝的,而且喝得很勤,一天换三次叶子。青茶、绿茶、花茶、红茶、沱茶、乌龙茶,但有便喝。茶叶多是别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开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但是不论什么茶,总得是好一点的。太次的茶叶,便只好留着煮茶叶蛋……

汪先生真乃吃货也。

萧乾:这是我的那杯茶

萧乾(1910—1999),中国现代记者、文学家、翻译家。历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长等。

《茶在英国》摘录:我虽是蒙古族人,一辈子过的却是汉人生活。初抵英伦,我对于茶里放牛奶和糖,很不习惯。茶会上,女主人倒茶时,总要问一声:“几块方糖?”开头,我总说:“不要,谢谢。”

但是很快我就发现,喝锡兰红茶,非加点糖奶不可。不然的话,端起来,那茶是绛紫色的,仿佛是鸡血,喝到嘴里则苦涩得像是吃未熟的柿子。所以锡兰茶亦有“黑茶”之称。

咱们中国人大概很在乎口福,所以说起合不合自己的兴趣时,就用“口味”来形容。英国人更习惯于用茶来表示。当一个英国人不喜欢什么的时候,他就说:“这不是我那杯茶。”结语民国以来,文人才情无数。本次摘录的小品文,权当沧海拾珠。如果刚好点中了您的心水,我们愿意继续辑录。借用洛夫先生的《初试美人舌》做结:我们尝到的第一泡茶,是今年尚未上市,由王先生私人享用的冻顶春茶。茶味相当浓烈,虽由水泡,这时已非原水了,只感觉到衔在嘴中的乃是一件活生生的、有形体的事物。开始是清香温热,继而感到黏黏地滑润,徐徐通过喉管后,再由丹田涌出一股既暧昧又确切存在的甜美。有人说饮茶会醉,过去我不相信,这次才真正体验到;这种醉不但是生理上的,而且也是心灵上的。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便身在此山中。

李宗垣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最具权威性的评茶大师,用毕生的精力审评铁观音,成为安溪铁观音评审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探究铁观音种植、制作方法,在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为铁观音产业建功立业。记者慕名前往安溪茶都,拜访这位茶界著名的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

总结铁观音300年制茶技艺

一见到李宗垣老师,三杯茶未了,他便拿起《安溪铁观音制作品评》一书,赠与我,我不胜感激。谈及此书,李宗垣老师颇为自豪。2006年初,他将我国300多年来的铁观音的种茶、制茶方法经验,以及他在工作实践中的实验结论写了出来,这也是对铁观音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了第一次全面的收集、积累、总结与提高。

事实上,早在1980年,李宗垣老师便开始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谈及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李老师记忆犹新,回忆道:“当时还没有电脑,全是手写稿,我在平时看青做青时,收集了不少采制技术,后又将稿件寄给安徽的陈椽老师,他将稿子化整为零,仔细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几经改稿,终于成文。”

李宗垣在之后3年间连续陆续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7篇,1985年还参加《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撰稿。问及如何能将制茶经验写成文章,如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时,李宗垣说:“其实这要得利于在学校刻苦学习,对茶叶制作的基础知识牢固,将实践经验及时地总结、提高。当然,在平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留心,学习他人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茶之道无止境

1962年8月,李宗垣,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之后分配到安溪的产茶区工作,在西坪、大坪等地,一干就是十八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收购茶叶、制茶,他什么样的活都做过,挑水、扫地、做饭样样行。

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李宗垣善于摸索、总结制茶技术,在做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记录、分析茶青,杀青之后,也要细致地观察水分的变化。“如果只看青,而不亲手去做青,那永远也学不会,而且还要用心学,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李宗垣感慨道。为计算失水率,他每摇一次青要称一次重量,算出失水的重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终于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得出重要结论。

回到县城以后,李宗垣先后在茶叶公司、茶委会、茶果局工作过,当过审评科长,安溪特种茶包装厂厂长,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更广的天地,但活到老,学到老,李宗垣在教学中还在不断地学习。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生产队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茶农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当李宗垣不辞劳苦地下各乡镇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有一次在湖上乡沙堤镇讲课,出乎意料地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个茶农,他们安静地席地而坐,李宗垣老师连续讲三个多小时,竟没一个站起来。而今,李老师到茶都时,常有不认识的中年茶农上前,嘘寒问暖,感谢昔日之恩。

专家评茶也争议

1996年,李宗垣老师参加广州的一次茶王赛的审评工作,当时有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等分门别类进行评比。铁观音是品评的重点,茶样逐渐分成两种不同风格的茶样。其一是传统的制茶方式,这类茶主要以西坪、华祥为主,受台湾茶叶制作方式的影响,以轻发酵为主。其二是混合方式的制茶方式,即拼配的茶。在最后决赛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说,传统的茶叶滋味好且浓厚,香气高,而支持混合型的人群认为,混合型有利于促进茶叶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的意识。次日便是公布获奖结果的日期了,评委们争议了很久,最终确定传统型获胜,李宗垣老师一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钟。

1999年,清香型的出现是铁观音发展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很多铁观音的传统评定标准。清香型在做青时需采用空调做青,掌握茶叶的发酵波,控制烘焙温度,在打青、回青、消青、拖清等都有不同之处。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要求,要结合市场需求,清香型也如雨后春笋,逐渐壮大成长起来,新的审评标准也建立起来。如今的评茶更是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生活艺术。

李宗垣认为,茶乃高尚之物,它不但是健康的饮品,而且需人们精心、高雅地品评,方能悟出其道,常以茶会友,不但有亲和力,更能体现随和、平心的一面。(洪嵘)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张宗群:做一饼有民族情怀的普洱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