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

尹志刚:别轻言普洱“春天”

5年前的暴跌曾让普洱市场风云突变,无数茶商套牢从此淡出。今年春茶市场的红火,使得普洱原料上涨的消息备受关注。当普洱的春天到来,当行情一路看涨,,进山收茶是件辛苦事。“20公里的路程要走大半天,车是根本开不上去的。进山收茶别的甭多带,最重要的是多背点儿北京二锅头。”这是为给当地的茶农“送礼”的,货款该多少是多少,且绝对是现金交易。爽快的行事风格让尹志刚和各地茶农建立了感情。“越是有好茶的地方越是艰苦,茶农淳朴,以‘诚’换‘诚’是必须的。信誉倒了,便再没有得到好茶的机会。”

进山收茶,面临的问题复杂而多元。因为一个原料产地,其所处地域的内在、外在因素非常复杂,这当然特别针对古树茶精品而言,在原料的要求上必须有传统价值做评判的标准,对口感、滋味、香型及产区风格都必须有严格的标准原则,否则便失去古树茶的意义。

以易武为例,到易武收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了解每一个产区的特点,例如管理状况、天然条件、高度及水域状况,以及口感的分界线。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必须对每一个地方所生产的原料特点有充分了解,例如对于刮风寨的各个产地都必须明确掌控,还有各个产地交汇之间的模糊地带,常常会有一些未被发现的产茶地,往往会“巧遇”一款独特的新茶,费心寻找便会发现惊喜。

“对于收古树茶的人来说,好原料永远比好价钱来得重要。”尹志刚说,“市场概念的追捧让大家只知道明前茶精贵,只知道春茶优于其他季节,却不知春茶也要分几次采,一个春天能采3-4次,每次采摘的价格相差悬殊,春尾茶也是春茶,可价格与质量已经相去甚远。”采摘的精细度同样影响收茶价格,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一棵古树采一芽四叶,能出十公斤;如果只采一芽一叶,可能只有两公斤,甚至一公斤,价格自然翻倍。而茶区不同,价格也是天差地远。

古树茶纯度及真伪的控制是最难的,“自从古树茶日渐风行后,产地作假也变得难以避免”。造假有三种情况:一为外料掺假,二为台地茶掺假,三为夏秋茶掺假,这三种情形最为普遍,而且利润最高,对于这三种情况,“没有别的办法,最好的办法就是试饮”。在口感上,古树茶的喉韵较深,而台地茶相对于古树茶喉韵要弱很多,从喉韵的完整度可以得知,从口感及香型的一致性可以得知有无外料的掺入。

“必须不厌其烦亲力亲为,如此便能有效地控制掺假,让纯度提升,做出好的茶品。”尹志刚说。山头茶是一种高度专业的行当,如果没有严格的要求与坚持,是做不出好茶的,“坚信一句:检查不厌其烦,收料不假手他人,绝不相信没有试泡过的茶叶。如此才能在日渐混乱的产地中寻找到自己理想中的好茶。”

【茶人心语】

开茶行的做IT,做IT的玩路亚,玩路亚的搞起了车友会。各种爱好、各种玩、交各种朋友。原本只是因为喜欢开始玩茶,哪知“玩”大了,便开了茶行。渐渐地,紫砂、红木、玉器的摆件、名家的字画都收入店中,取名“隐芝”茶行,谐音“饮之”,更简单地说,“喝吧”!干脆而纯净,人生如茶,空杯以对,才有喝不完的好茶,才有装不完的欢喜和感动。商报记者姜琳琳/文并摄

Cy260.com精选阅读

我为普洱“邪”—茶人黄刚访谈


我为普洱“邪”—茶人黄刚访谈

文/黄素贞

在北京的普洱茶界,有一个叫“京茶东邪”的人物,他就是黄刚。他说他从喝到第一杯普洱茶开始,自己的一生都无法抵御普洱茶的诱惑,他的“邪”都是普洱茶惹的祸。从一名军龄20年,具有中校军衔的转业军官,到一个对普洱茶如痴如醉的茶人,黄刚常会做出一些让人觉得邪乎的事情:他会因为得到一片好茶而大哭一场;他会拿价值不菲的老茶来培训自己茶馆的员工;他会在普洱茶最低迷的时候提着自己的行头奔走于全国各地开办普洱茶讲习班——“黄普茶校”;连邮件附件都不会发的他却能把自己的博客经营得风生水起,几乎日日更新,日日有看点,点击率超过50万。他笑称自己还会“就这么邪下去”……

普洱: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普洱茶?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契机?

黄刚:我接触普洱茶的时间并不长,大概是2004年3月份的时候第一次喝到的普洱茶。我清楚地记得所喝的第一口普洱茶是“老茶头”。接触普洱茶是因为我要开茶馆,主动联系活跃在北京茶文化圈中的人士,他们就带我去了当时北京的几个茶城他们所熟悉的茶商那里,其中就包括普洱茶商。但是很遗憾,当时北京的普洱茶商还基本没有真正懂得普洱茶的,所以花了巨额学费而学不到东西就成为了必然。我可以说是北京较早为普洱茶交了学费的一批人之一。

普洱:谈谈您的习茶经历好吗?

黄刚:我的习茶经历,细说起来就话长了。我写过一篇博客叫做《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概括起来就这么几句:“瞎打瞎撞冲进普洱茶圈,稀里糊涂交出巨额学费,运交华盖得遇良师益友,感恩图报决心回报普洱。”

普洱:您能与我们分享一下,您从一个部队军人到一个活跃的普洱茶爱茶人士的过程中一些心理上的转变吗?

黄刚:如你所知,我在部队工作学习了20年,部队的这段生活经历给了我很大的锻炼,在做茶后对我帮助较大的主要是认真钻研的态度和不服输的精神,一直支撑着我走到今天。我们这个年龄层次的人接受了非常正统的教育,包括理想教育,所以每当遇有困难的时候我都想着要坚持走正路、要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普洱:您能为我们介绍一下普洱茶在北京的发展情况吗?

黄刚:我是北京普洱茶发展历史的见证人。04年及以前,北京很少有人消费普洱茶,大概是从05年起步,06、07年达到了高峰,并和全国市场一起跌入谷底。最火的时候,在马连道茶城言必称普洱。不管你是卖什么茶的,茶店里都会摆上一些茶饼。我的朋友中做东欧服装出口生意的,也拿出资金加入战团,腾出仓库来收了大批的普洱茶并跟大经销商们联手进退。

应该说,这就是盲目炒作了。盲目炒作的理论依据就是对“越陈越香”观点的片面理解,从商家到消费者都完全忽略了普洱茶需要陈化、陈化需要时间和环境条件这些最起码的基本常识。违背客观规律做事情就一定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所以现在知道“普洱茶”这三个字的人很多很多了,喝普洱茶的人也不少,但与茶商的期望值相比差距还很大。

普洱:那目前普洱茶在北京市场的情况又如何呢?

黄刚:从我办普洱茶讲习班接触到的情况来看,普洱茶还没有成为京城普通百姓日常生活喝茶的首选,普洱茶作为生活茶的消费量应该排在花茶、铁观音和绿茶之后。在中高端消费和茶礼品中,普洱茶也排在铁观音和绿茶之后。目前北京的普洱茶市场除了礼品市场之外,真正的个人消费市场乃可以看作是十分小众的爱好者市场。在这样的一个小众市场里面,主要活跃着一批自己掏钱买茶、对茶有一点认识的普洱茶爱好者,数量有限而且还被各种普洱茶的“理论”所引导并形成一个个小圈子。但是这也让我们警惕:如果一个市场中的每一个份子都需要被培养成专家才能使得对市场及产品达成共识的话,这样的市场会有多大的生命力呢?

我说过,普洱茶真正的春天在于快速消费品的大量出现并被终端消费者所广泛接受。产量及质量稳定的云南普洱茶以袋泡茶、速溶茶、小迷你沱等形式大量出现在京城仍至全国各地的大型超市的时候,便是普洱茶第二个高潮到来之时。希望这一天早日到来!

普洱:“黄普茶校”从什么时候开办的,第一次在哪里开讲的?开办这个讲习班是基于什么原因?

黄刚:黄普茶校是2008年7月份开办的。第一次就是在北京露雨茗苑茶馆开讲的。办这个班纯属偶然。当时针对普洱茶的颓势,茶界比较悲观,有朋友写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普洱茶?》,我就开玩笑说我给你测试—下,办个讲习班看看普洱茶到底还有没有吸引力。就这样办起了班,没想到一直办下来了还受各地茶友盛情邀请办到了上海、广州、天津、南京、长沙、成都、昆明、青岛、温州等地。

现在,我已经不再从一个简单的办班角度来看待黄普茶校了。有个长期观察我的作家朋友已经把这归纳到“普洱茶现象”中去,并认为是一种可深入持续地做下去的“行为艺术”。我则认为这是推广普洱茶最好的“前沿阵地”。通过这种形式,可以比较顺畅地向我的朋友们表达我的思想、观点。这是一项比较适合长期做、比较适合我做的好事情。

普洱:黄普茶校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开展,参加的人员主要是些什么人?

黄刚:在茶馆、茶庄、教室都可以讲。一般是利用周末的时间,这样参加的茶友好安排时间。现场要求不高,只要有电能够烧水泡茶就行。一边讲、一边泡茶,边指导大家品饮边回答问题。学员的构成比较复杂,公务员、企业老板、白领都有。只要是对普洱茶感兴趣者都可以参加。

普洱:与您接触感觉您是个比较慷慨的人,也经常会有朋友找您“蹭好茶”,对此您持什么态度?

黄刚:我自己也是通过蹭老师们的茶而对普洱茶喝得比较明白的。有机会我还要去蹭老师们的茶,也会让更多的朋友特别是达到了临界点的朋友蹭到该喝的茶。周围有不少茶友是通过蹭我的茶而对普洱茶有比较深刻的理解的,基本上我喝过些什么茶他们就也喝过些什么茶,所以水平相当高。

普洱:您对普洱茶有什么自己的主张吗?

黄刚:如果说,我这几年时间里还为普洱茶做了点什么事情的话,那么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中生代的概念,主要是指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到2003年这段时间里生产出来的生茶,这些茶在市场上有相当的数量,与新制生茶相比已经发生了一定的转化,但是还没有完全转化熟成到位。研究中生代茶的转化过程很有意义,对于了解总结普洱茶的规律、引导消费具有现实的作用。

二是提出了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三条重要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普洱茶因为存在后发酵,所以其他茶类的评审标准无法简单套用,这三条标准的归纳提出相信对于鉴别中生代茶的品质具有意义。

三是提出了普洱熟茶的四个阶段的划分方式,并归纳总结出了备阶段备仓储条件下熟茶的品鉴标准。

四是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归纳总结了《普洱茶基本冲泡方法》。因为是我们茶馆的“馆标”,被茶友们取汉语拼音简称GB,即国标的意思。呵呵,这是美好的愿望。

五是撰写了《漫步在品茗美学与艺术之间》系列文章,对于普洱茶提出了哲学与艺术层面的思考。

这最后—项,我觉碍在中国茶道文化建设方面有开创性,我自己也比较重视。

普洱:关于的根基。文章转载自《普洱》杂志!

有好茶就有好心情


有好心情就有好茶

其实我认为茶禅跟行禅是一件事情,为什么?我喝茶的时候,念念分明地喝茶,我对茶的香气,我对茶的味道,所以你想想看,我们的鼻子闻到茶的香气的时候,尤其是在中国,修茶禅特别容易成就,为什么?中国的茶超过一万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产茶像中国茶的品种这么多的。所以你对每一种不同茶的香气的觉醒,鼻子觉,鼻子做佛了;舌头尝到不同茶的味道,觉醒了,舌头做佛了。

我觉得我们在禅茶,事实上在台湾,我们在禅茶的教学上,我一直在尝试着要去沟通一个观念,因为在台湾有很多人在讲究这个茶艺,日本人是讲究把茶道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文化仪轨的演练手段,可是我在台湾,我比较希望大家享受的是什么?是有一种禅修的底蕴,来享受喝茶的趣味。

也就是说,比如说有一些老师,他们可能在泡茶的时候,他手艺手法非常的漂亮,比如说泡什么盖碗茶,就一定要什么兰花指,弄得很漂亮的手势,然后这个杯子还要怎么双扣、捂扣,还有很多的手法。可是我平常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跟学生做教育,我用的是一个最简单的泡茶方法,叫简易泡茶法,就是茶具很简单,就地取材,比如说你有一个盖碗杯,你有一个普通的杯,茶往这个杯子里面这样一放,我觉得一样都是可以泡出很好的茶。

我把禅茶分成三个层次:茶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说你能了解这个茶性,知道这个茶怎么样的情况之下,怎么样的茶具配合它可以泡出很好的一个茶的香气来,茶的甘味来,可是我觉得这个是比较世俗的层次;第二个层次就是说我透过喝茶这件事情,透过茶事的进行,来摄心,把心收敛起来,让它能够进入一种很宁静的氛围,这两个层次都还是在禅茶的前行,就是说我们要进入禅茶的境界,我觉得这个就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而已。

我们真正要讲禅茶的时候,师父的一句话就很经典了,“有好心情就有好茶”。我们有一个韩国的禅师,这个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师父,这个师父会画,会写字,但是我觉得最好的是他讲话,对话之间有机锋。他曾经送我四个字,叫做“至水无味”,就是最好的水没有任何味道,那这个无味你不要从字面上去理解,无味——至水无味。他的书法作品在韩国也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

这个是殊眼禅师的字,它很好玩,它很简单的,因为它是文殊的殊,所以他就画一个眼睛,下面写一个文殊的“殊”,所以殊眼禅师他有自己的一个很特别的落款。他就是这样一个茶杯、一个茶碗,然后两笔,一句话“一碗茶,无量佛”啊!其实我们也可以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一碗茶,无量义”呀!就是你深入的话,这里面有无量的禅机,有无量的加持在里面。

一壶茶品出好心情


选茗、择水、烹茶、品茗……夜幕降临,11位学员来到金华采云间茶艺培训中心,今天,是他们茶艺师专业培训的最后一堂课。

这个茶艺师培训班,一半的学生却不从事制茶业。他们中,有的是老板,有的是普通上班族,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出于个人爱好来学习专业的茶艺知识。今天上课的是国家一级茶艺师郑健美,她也是茶艺培训中心的创办者。

只见她准备好茶具后,现场展示了一遍茶艺中颇有名气的“凤凰三点头”:注水时,手肘与手腕持平,有节奏地三次提拉水壶的高度。“你看,要做到水声三响三轻、水线三粗三细、水流三高三低、壶流三起三落,‘凤凰三点头’才漂亮。”郑健美说得很仔细,“要做到不容易,需要勤加练习。”

茶艺的种种规范和手法,背后都有特定的含义。例如“凤凰三点头”,并非单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向客人表达敬意。在郑健美的一一讲解下,她那些原本看上去随意的动作变得有趣起来:水壶的嘴,永远不能直对客人,因为这是驱赶客人的意思;斟水的方向要向内回旋,而不是向外,因为向内表示欢迎,而向外则表示送客;客人的茶杯不能空着,否则意味着冷淡、不尊重……对客人的态度不是通过语言,而是通过动作展现,这也是茶道中宁静、内敛的精髓。

历史上的金华制茶业发达,郑健美创办这家培训中心的初衷,是为了让同行在专业培训上获得便利。但两届培训下来,让她出乎意料,很多不从事茶叶生产和贸易的市民积极报名。“这里的收费并不便宜,像初级茶艺师培训需要1280元,中级则需要1580元,但学员的热情不减。”不过这不难理解,在唐朝,中国就“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每逢盛世,茶道总能成为当时社会潮流,并得到发展和升华。

于是,在专业培训的基础上,郑健美又增加了白领兴趣班、少儿培训班,还有一对一的茶艺培训,都是对非专业人士开设的,但仍有不少报名者。周文权是为数不多的男学员,但这位外贸公司的老板不管生意是否繁忙,都按时学完所有课程。专业的培训不仅让他领悟到中国的茶文化,也逐渐改变了他的生活。“现在,我的工作再忙碌,都会定期邀请朋友一同品茗,放掉所有包袱,只是喝茶。茶道让我得到宁静,舒缓压力。”

“茶道的最高境界,是希望人们在品茗时抛开杂念,修炼内心,这也是现代人生活富足以后的精神追求。”最后一堂课结束时,郑健美还为大家手弹一曲古琴《仙翁操》。喝着温润的茶汤,听着悠扬的琴声,大家仿佛被她带进了另一个清静的世界。

吴凤鸣——“玩茶”的人


走进他的办公室,似乎就是走进一个小型的茶文化博物馆,扑入眼帘的是,全国各地的300多种茶被井然有序地摆在壁柜里。环顾整个屋子,有关茶知识、茶文化、茶历史的书籍有上千本,偌大的茶台上摆满了精致的泡茶器具,什么茶具泡什么茶都摆放得井井有条,连泡茶的水都是从百公里外拉回的山泉水,非常考究。

没错,源于对茶的酷爱和痴迷,他筹资组建了山西省茶叶学会(法人代表)和太原市茶业协会(会长)并成为总创始人,现担任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国家茶馆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学普及委员会委员等职务,职称为国家高级评茶师、国家高级茶艺技师、高级(副编审)技术专业职称。

他交茶友,写茶书,拿职称,弘扬祖国茶文化,一脚踏进茶的世界就是20多个春秋,直至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具有国家茶业资质的专业人士。当听到赞美他的声音时,他会淡淡地说:“我只是一个"玩茶"的人”。“玩茶的人”通常也应该是喝茶的人。无论走到哪里,他都带着自己的茶,即使参加全国性的茶业会议,他也是茶不离手。有人说,自己带茶者有两种人,一种是喝茶非常讲究的人,一种是卖茶的人。他属于第三种人,是两者兼而有之的人,就是那种既讲究喝茶又卖茶的人。不同的是,他卖的茶是意念上的茶,理念上的茶,文化上的茶,是以茶为媒,广交朋友;卖的是茶的纯净,茶的感性,茶的率真,茶的天然,其实他玩的是人生的至情至真至善至美。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和性格底色,他为需要帮助的素不相识的弱者能够见义勇为、大打出手而自己受伤,也就不足为奇;他每年会自费拿出几万元来,跑到全国各地,参加有关茶业方面的会议,这也在情理之中了。

谈起茶业协会,谈起茶艺茶道茶文化,人们脑海里会浮现出阵阵的古筝声,氤氲的茶香,身着唐装的茶艺小姐用纤纤玉手,为客人把琼浆玉液倒入品茗杯中,再把手起杯落间蕴含的一个个历史传说和典故,用轻声慢语讲述给客人听……这样的情景,似乎与他谦和、低调的做人风格显得尤其一致,初识他的人都会有此种感受,真诚的微笑,绵绵的话语……这就是他性格的矛盾魅力。血性和刚性,柔情与温情,都是他兼具的品性。

1.8米的个头,体重100多公斤,饭量大得能吃两个人吃的东西,但对茶叶研究的细腻,却每每让人咂舌。比如普洱茶饼那层纸的包装,对于有几个褶子、操作手法应该怎样,他都非常谙熟。如果你要是打开的话,他会很快为你复原,并教给你专业人士的做法。如此豪气的男子汉做的却是茶文化这“软科学”的研究与探索,这种落差的魅力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可想而知的。

我们还是回到这样一个矛盾中来。其实,他的第一故乡是山西朔州,是那种典型的雁北大汉,决然与茶这种南方佳木没有太大的关系。他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先后获得了大学文、理双学位,曾留学于苏联国立大学。

可能在茶界的朋友有所不知,作为资深媒体人和斩获大学文、理双学位的他,主持开办各种形式的栏目、专版、专题、专刊,出色地报道了山西省各条战线在经济建设中的突出成绩,取得的成功经验、科技成果和先进事迹,塑造了一大批先进企事业单位形象。在他的倡导下,团结了山西广大茶业科技工作者、茶业经营者、茶文化爱好者,在多家媒体开辟各类茶文化栏目,开展了各种茶文化和社会公益性活动,承接了《太原市茶文化历史及发展研究》学术课题,多次受到了茶业同仁的表彰和好评,他的多篇报告文学、通讯、专题报道等文章刊发于各大媒体,曾多次获奖。与同仁共同编著《走进茶道》一书、《茶与健康》科普知识系列丛书、《闪光的道路》一书等多部著作,以新颖的思维和格调为振兴三晋茶文化不断进行着探索和追求,受到了国内外茶友、专家的好评。

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参加国内外茶叶学术交流及茶事活动,在全国茶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特别是他在开展普及茶叶科学、倡导科学饮茶方法、传播茶叶科学思想、弘扬茶叶科学精神,在培养山西茶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上,亲自讲课,举办了13期山西省茶业从业人员国家茶叶职业技能(茶艺师、评茶员)培训班,学员们全都获得国家茶业职业资格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和山西省太原市茶业协会培训学习证书。

针对目前山西新型茶庄和茶馆增多的实际情况,他还组织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茶叶技能培训,不仅为会员单位上岗职工进行技能培训和指导,而且为非会员单位和新开茶叶企业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在提高三晋茶产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涉足茶事,也可以叫做“不务正业”。然而,他坦言道:“追求茶的境界,这是我最喜欢的心灵修炼。”从1990年开始“踏上茶路”,一发不可收拾。他超前决策,筹资组建了太原市茶业协会,被推选为会长。此后与多家媒体开辟各类茶文化栏目,开展各种茶文化和社会公益性活动,承接了《太原市茶文化历史及发展研究》学术课题,多次受到了上级部门及茶业同仁的表彰和好评。在他的倡导下,为促进山西茶业经济和茶文化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山西省茶叶学会应运而生,自己又被推选为会长。

“协会和学会是两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将继续把茶文化发扬光大”,这是他的情结所在,也是他成立这两个平台的初衷所在。“两会”一路走来,他和他的团队身后是一连串闪光的足迹“晋商茶文化研讨会”、天美名店茶文化节、“龙福”茶文化节、“马帮茶道瑞贡京城”,为促进山西茶产业发展继续努力、奔波。

他就是山西茶界泰斗吴凤鸣。

杨君

民国茶范:顾颉刚的茶友圈


1980年,历史学家顾颉刚(1893—1980)与世长辞,享年87岁。1997年,他的女儿顾潮在父亲的传记中提到一个细节:顾先生在世时,曾拟过一个自传题目:“我怎样度过这风雨飘摇的九十年?”“通过一个偶然进入历史道路的人来反映历史”,19世纪的俄国思想家赫尔岑做到了,20世纪的一代学术大师顾颉刚堪称楷模。我们今天只说说他的茶生活。

1975年4月摄于叶圣陶宅

一、杭州“雅生活”畅想

左至右,章元善,顾颉刚,叶圣陶,1970年摄

1911年3月,顾颉刚与挚友叶圣陶(《顾颉刚书信集》收致叶圣陶信件56通,叶、顾两人都是苏州人,很早就相识,是私塾、小学、中学同学)诸人游杭州。那日,天气虽然很热,因午饭未果,晚饭时顾先生胃口大开,“遂尽饭五碗,羹一鱼一汤,亦可味”。饭后饮茶,“龙井山产茶,厨役煮茗以奉,味甚新也”。

当时,从茅家埠去天竺或灵隐寺,一路上有很多茶寮,喝茶的人很多,顾颉刚和同伴们只能在两个店中分开饮茶,“取茶倾壶中,叶新煮,味甚浓也”。其后,一路所见,“酒帘茶棚,遍于青松翠竹之间”。

前行途中,顾先生所带壶茶用尽,只得找同伴解围。他游兴大盛,还特别装上一大壶山泉水,继续前行。“越山东下,山下民家甚繁,茶寮数舍,乡人满坐其中,树影波光,接于几案”,这便是一百年前,杭州人的喝茶情景。

这次旅行,顾先生还到清和坊翁隆盛(民国年间杭州三大茶庄之一),道是“俾家中人尝此异乡风味”。这次出游,先生有一番关于“雅生活”的畅想,不妨照录如下:

“烹茶自汲,卷帘看山,飞云腾雨,恣目全湖,居不必求于其广,览必当握于其胜,而欢素送阳,行曦秉烛,门庐图画,衽席惊涛,神仙艳福,不过如斯。今者国殆未安,何可预想?俟此生天职既毕,再谋结庐,庶不有负于此胜尔!”

这理想与现实交织的议论,到底顾先生还是偏重于现实的。实际上,纵观先生一生,事业心极重,他的这个生活梦想能实现吗?

1911年1月,苏州中学同学于校门口合影

二、顾颉刚日记中的茶生活

顾颉刚先生的日记始自1913年,日记中满布这样的字眼:抄书,买书,读书,写信,作文,便秘,失眠,胃胀,头痛,咳嗽,会友,吃茶,赴宴,算帐,登帐,理杂纸,记日记。

顾先生极是勤奋,在日常琐事和病痛中拼命读书记笔记,会友一般伴随着吃茶,从中或许可一窥先生何以朋友众多。读顾先生日记,除了感知他为学的勇猛精进以外,亦知他是谦厚长者,身上不乏浪漫气息,用情极深,面对“求不得”的爱者,虽逾五十年光阴,耄耋之年尚且不能忘怀:“无端相遇碧湖湄,柳拂长廊疑梦迷。五十年来千斛泪,可怜隔巷即天涯。”

日记中,顾先生喝过茶的地方,有青云阁,翠云楼,明泉楼,吴苑,广南居,顺风园,小吴轩,拙政园,万顷堂,新世界,龙华园,冷香阁,平湖秋月,八达岭长城,惠山等地;茶友则有叶圣陶,俞平伯,王伯祥,鲁弟,介泉,子玉,孙伯南,仲川等人。(不完全统计)个人生活中,临睡饮茶,喝热茶出大汗,喝茶失眠等等,顾先生都经历过,“昨日在吴苑喝雨泉茶五六杯,归后即觉精神紧张,异于往日,就寝后果不成眠,至十二点始合眼。三点醒,五点后又略朦胧,七点醒。”有时,顾先生对茶的态度又显得很矛盾。“口渴甚。向不好饮茶,今则非饮不可。”“夜间在高长兴喝茶十余杯。”

中华书局2011版《顾颉刚日记》,共12册

顾先生一生著作宏富,学术著作以外,日记就达六百万言,笔记也很丰瞻,其中不乏喝茶人和茶俗的记录。据1921年的一则笔记显示:吴苑、云露阁、桂芳阁等地,吃茶人各不相同,常到吴苑者,分三类人,即绅士,纨绔少年和教员;云露阁的吃茶人则是业主,房产中介,催租人和账房师爷;“桂芳阁与吴苑差同,惟较为守旧之辈,如教员一类,在吴苑者多少年新进,在桂芳阁者多为前辈老先生”。

不仅如此,早在1915年的一则笔记中,顾先生对吴中的喝茶形态,彼有严厉之词:“吴中弊俗,莫甚于茶肆”。顾先生的立论依据是:“家庭以天伦合,学校以道义合,工商以职业合。”这是正道,但“茶肆以市井游荡合”,那些无职业者长期委身于茶肆,聚众赌博,臧否人物,飞短流长,容易滋生是非。

也许,身为苏州人的顾先生难免文化焦虑:苏州的文化是享受的文化,不是服务的文化。“故吴人有生而无职业,以茶肆为学校者,所以习世故,修容仪,饰语言,学时尚,以之处世,亦足以巧令不败乎。嗟乎!嗟乎!果不足以救乎?”

苏州山塘街夜景,2013年国庆拍摄

2013年,笔者曾经在苏州度过愉快的一周:穿棱于大街小苍,平江路灯火如簇,山塘街游人如织,也去观前街吃小吃,还去西山岛喝碧螺春。这座城市浮于表象的,有中国城市的共性,但在文化的积淀面前,我显然是陌生人,水泼不进。

三、顾颉刚和他的朋友圈

顾先生一生交游遍天下,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了顾颉刚五卷本书信集。据统计,与顾先生有书信往来者,数以百计,这里面,有他的师长,有他的挚友,有他的学生,有与他交恶者,不妨拉一个名单:

叶圣陶,王伯祥,蔡元培,陈独秀,章士钊,傅斯年,吴湖帆,胡适,沈兼士,钱玄同,李大钊,俞平伯,王国维,郑振铎,丁文江,容庚,陈垣,冯友兰,冯沅君,周作人,徐志摩,沈尹默,鲁迅,朱家骅,何定生,闻一多,顾廷龙,王云五,杨向奎,钱穆,白寿彝,谭其骧,史念海,范文澜,胡绳……(大致按书信编排顺序,未全录;当然,顾先生朋友圈并不止这些人)。

1927年顾颉刚致冯友兰信,冯氏字芝生

顾先生喜欢听戏。1912年,他乘车北上,途经济南,“昨过泰安,仅见岱尾,不能下车穷日观、天门诸胜;过曲阜,又弗能作孔里之游。辜负此行,总觉不少。昨夜既抵逆旅,进餐后旋至庆商茶园观剧。”庆商茶园1908年开业,当时人喝茶听戏,只收茶钱,不付戏费,这是通例(《齐鲁晚报》)。

1913年,顾先生在北京游先农坛,喝茶,“余以无侣独茗其间”,吃元宵,“颇可口,连食遂尽三器具”。这些经历,他都写信告诉了叶圣陶,并对先农坛的景观和古物发了一番感慨。两人还常到上海丹桂茶园听戏,“一年来,到沪必至丹桂茶园”,“与叶圣陶至沪听戏,四日间观剧五回”。

丹桂茶园演出盛况

丹桂茶园戏票

丹桂茶园是上海商业大亨刘鸿生的祖父刘维忠投资创办,是上海人常去喝茶听戏的地方,对上海的京剧繁荣具有里程碑意义(《上海文史资料选辑》)。顾先生日记中提到的“文明茶园”则远在北京,1907年开业,是北京人喝茶听戏的地方之一,它勇于打破禁区,专门设置女座(《北京档案》)。

顾先生的日记和信件也不只是记一些喝茶听戏之事。日记中所记的喝茶,通常都跟会友交际联系在一起,这是一种沟通媒介,他只是自然的选择了当时社会中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他跟朋友们因此相聚聊天,形成知识的交换,思考的佐证,价值的判断,思想的交流,这些才是重中之重。写信给朋友,也不只是为了客套问安、分享风花雪月之类,比如他与胡适、俞平伯常在信中切磋红楼梦问题就是明证。1913年,顾先生写了三册《檀痕日载》,写的都是观戏感受。

顾先生与胡适讨论红楼梦的信札封面

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对人的成长总有某种印迹和影响。换言之,这事关知识获取方式。顾先生喝茶听戏,并从中找到灵感,以此来印证自己的学术追求,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当时的“茶园”,无论上海、北京、天津还是济南,都是当地人消遣娱乐的集中之地,如同今人买票到电影院观影一样。

我们不能说顾先生喝茶听戏决定了什么,但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知识获取途径确实作为一种客观积累,给他后来的研究带来很多便利。王煦华先生曾总结:“顾颉刚先生以故事的眼光解释古史构成的原因,用民俗学的材料来印证古史则来自他看戏和搜集歌谣。”而顾先生自己也说:“老实说,我所以敢大胆怀疑古史,实因从前看了二年戏,聚了一年歌谣,得到一点民俗学的意味的缘故。”

1973年标点二十四史、清史稿同人合影

顾颉刚先生是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和民俗学家,提出了著名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他是古史辩派和禹贡派的创始人,曾在多所大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晚年先后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校点工作。

“自思我的才干和学问百不如人(身体更不如人),但我自己觉得比人可贵处,乃是我有志而人无志(有志的人真是少极),我过的生活是有意义的生活。既有意义,则我便可将我所有的才干和学问全力应用,而不致空弃,所以成绩反而比别人好了。”

顾先生一生成就,固然与自身努力有关,但朋友圈的影响,同样是关键因素。有论者认为:与胡适的关系,是他学术生命的始点(余英时)。顾氏在北京求学时,曾旁听胡适的哲学课程,深受启发。在日记和书信中,他也经常提及与胡适的交流,而收入书信集中致胡适的信就达156通。胡适对顾先生的日常生活亦是相当照顾,帮助找工作,补助现金,借钱应急等等,给予艰难困苦中的顾颉刚很多实在的帮助。

顾颉刚写信给胡适推荐学生杨向奎

四、丹心热血沃新花

与他的恩师胡适先生一样,顾先生在学界也以奖掖后进、培养青年人才著称。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便是顾先生的学生之一,成就卓著(葛剑雄曾有挽联,对谭先生一生功业高度概括:基肇《禹贡》,功成《图集》,春秋六十汇为悠悠长水;泽被士林,化导实学,桃李三千仰止巍巍高山)。谭先生有名言:“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谭是顾的学生,一次,两人就《尚书·尧典》成书年代的证据通过信件展开讨论,互有对错,成就了一段学界佳话。

谭先生晚年,对这段往事依然恋恋不忘:“我两次去信,他两次回信,都肯定了我一部分意见,又否定了我另一部分意见。同意时就直率承认自己原来的看法错了,不同意时就详尽地陈述自己的论据,指出我的错误。信中的措辞是那么谦虚诚恳,绝不以权威自居,完全把我当作一个平等的讨论对手看待。这是何等真挚动人的气度!”

1997年,谭先生的弟子葛剑雄在《谭其骧前传》中,对顾、谭的师生之谊这样论断:“这场讨论决定了谭其骧此后61年的学术方向,也给它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顾谭两人后来虽然在学术上分道扬镳,但终两人一生,保持了较好的情谊。

1957年顾(中)谭(左)在青岛湛山寺

顾颉刚先生曾言:“文与史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唤起民族意识的利器。”又说“历史的传统不能一天中断,如果中断了就会前后衔接不起来。我们都是服务于文化界的人,自己的生命总有终止的一天,不值得太留恋,但这文化的蜡炬在无论怎样艰苦的环境中总得点着,好让孑遗的人们或其子孙来接受这传统。这传统是什么,便是我们的民族精神,立国根本。”

1932年顾颉刚致谭其骧信

前不久,为了对照阅读陆羽《茶经》中的地名,笔者找出了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不免感叹敬佩。茶圣陆羽当年游历茶区,写下茶叶巨著,修悠一千多年下来,茶业虽有浮沉,但遗脉长存。

2015年10月18日,在一场专场茶品鉴会上,学者周重林讲到易武茶的时间与空间,茶文化专家杨凯讲述老字号茶庄的故事:从唐代的利润城到今天的易武镇,有多少遗失了,又有多少找回了?中国茶文化也许是统一的,但内质并不是单一的。我们今天解读过往隐藏的种种密码,试图从历史和现实中找到认同感和自信心,同时,又注定为后代历史留下谜题。

李易祥的玩茶理念


李易祥

星座:双子座 

血型:A型 

1996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影视作品:电影《盲井》、《鸡犬不宁》、《我叫刘跃进》,电视剧《军人机密》、《香水》、《心囚》、《天伦劫》等。《盲井》曾在第53届柏林电影节上获得柏林最高艺术成就银熊奖,荣获27届香港国际电影节银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改编、最佳新人提名。

重点文字:“每次拍完戏之后,所得片酬我不看作是钱,而看作数字,数字就应该及时归零。”

李易祥的财富观:

越没有财富的时候朋友就越多,越有财富的时候真正的朋友就越少。

理财不是为了要世界的东西,我的理财观是和大家分享。

最大的富足是心灵的满足,不是物质的积累。

我现在的梦想是用智慧的财富,一种比物质财富更简单、更轻松的财富,让我们生活的地球越来越美好,让每个人的心灵都更快地净化。

刚刚主演了电视剧《神话》,正处在空闲档期的李易祥,穿一身白色休闲装,安坐在自家茶馆的巴西花梨木大桌前。

在茶叶的袅袅清香中,没有了鸣蝉的噪音和暑热,李易祥气定神闲地讲述他的财富人生和“茶之道”。

理财是为了分享

“理财不是为向世界索取,我的理财观是和大家分享。”李易祥很平淡地说,娱乐圈里的同行,很多都善于投资、理财,比如做房地产,炒股票,收藏古董、艺术品等等,不乏高人。“不少朋友会跟我聊一些投资股票、房地产之类的事,他们的心情受到市场的影响。而我的心情是随着自己的心跳自然的起伏。很多银行的朋友带他们的大客户来喝茶的时候,他们自己都说理财和喝茶感觉真是不一样。这是一种心灵的理财,是最大的财。他们是钱越多,心里越恐惧。而我是心灵越来越平静。”

他认为,会理财很好,但他不羡慕,“我天生没有什么理财的意识。物质财富对于我而言并不重要,房子再多、再豪华,一晚上也只能睡一张床而已。最大的富足是心灵的满足,不是物质的积累。”

演员的职业充满了风险,很多朋友劝他买几份保险,“可是我自己不需要这些,万能的保险就是你的自信。我的财富是零,就是永远的归零。每次拍完戏之后,所得片酬我不看作是钱,而看作数字,数字就应该及时归零。”[page_break]

他说着,拿出一包凤凰单枞,专注地泡起来。“每次拍完戏之后,想着所得片酬足够一段时间买茶了,就觉得可以了。当我发现需要钱买茶的时候,就再出去工作。”他轻轻地给桌前的每个人倒了茶,然后举起闻香杯,一边仔细地嗅着单枞的香气,一边若有所思地说,“买一些好茶,请多一些人喝,这是很快乐的事。你看,我这里多贵的茶都有,有的百年老茶拍卖价能达到二十万元,但是我不藏着,都拆开、跟朋友一起分享。”

好茶用来喝,不为投资

除非遇到好的角色和剧本而忙与排戏,李易祥多半时间都在茶馆。

茶是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我5、6岁还没桌子高的时候,就和姥姥一起喝茶了。”他称自己为茶专家,指着多宝格上排列的林林总总、各种包装的茶叶说,迄今他收藏的茶已有200多种,包括绿茶、乌龙茶、陈年普洱茶等等。“也许这算是我最值钱的资产吧。藏茶也可以算是一种理财吧——记得以前中央台做过一期节目,说到囤茶的利润达到每年20%以上。我买的普洱茶,2万多1斤买的,两三年的时间,已经翻了两三倍,到现在涨到6、7万1斤了。”

除了好茶、名茶,他还收集了大概二十把清代和明代的茶壶,那些应该在博物馆展出的价值连城的茶具,他每天都用来泡茶喝。“对我来说,好壶就是用来泡好茶的,不是用来摆着的;而好茶就是用来喝的,不是为了投资。”

此外,他还请专业人士在全国的一些茶产地定制茶。“他们都是茶业世家出身,专业水准勿庸质疑,所以客人在我这里喝到的都是最好的茶。我们根据不同茶叶的味道、香气等特点,自己命名,如‘幸福’、‘长生丹’等等,再包上我们自己设计的包装。”

李易祥说,有位英国的客人,喝了名叫“幸福”的普洱茶,由衷赞叹道:“这是7岁时我在英国乡间闻到过的味道,一瞬间,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实现“财务自由”

李易祥第一次赚钱比较早,是在1993年。“我们全班都去广州拍了一部电影,不管戏份多少,每个同学赚的钱都一样多,所以我心里特平衡。我记得很清楚,是3600块钱,没拍几天戏,赚了那么多钱!那部电影名叫《女人花》,也得了比较多的奖。”

第一次拍电影时他上大二。“可能是当时技术的限制吧,拍片时,多走一步或者少走一步,镜头就虚了,所以我们能走对位置、把台词说完就不错了。”回顾第一次拍电影,他感慨良多,“以前拍戏,我注重刻画人物性格和心理状态,设计感比较多,一场戏可能有7、8个设计方案。但是现在不同,就是按照直觉去演,用灵感创造人物,只有唯一的方案。”

经过多年的努力,实力派的李易祥凭着精湛的演技、流畅自然的表演风格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被诸多导演称为“最省胶片的演员”——排戏几乎一条就过,因而越来越红。

李易祥,每一个阶段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有无所事事的时候,也有辛苦忙碌的时候,“最快乐的人生就是能够做自己的主人,想工作就工作,想休息就休息。我觉得自己已经实现财务自由,不为一份具体的工作而束缚。顺其自然,有合适的角色,觉得蛮好玩的就尝试一下。”

除了品茶,李易祥的另一大爱好是旅游,欧洲、美国、中国的名山大川他基本都去过,“不过,不是那种辛苦的专业登山,能开车的路我就开车,能坐缆车上去的就不会走上去,”他笑言,“何必整得自己特别累呢!”

减法人生更快乐

淡泊、随性、自然,这是李易祥给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们的会员很多,经营没有问题。每到一定时期我都会去买进一批新的茶,资金在不断的流动,从来没有停止过。也有不少个人或者开茶馆的,都会来这里买茶。”他说,“生意方面我不用担心,所以经常有空坐下来品茶,喝上一杯好茶,大脑就被清空了,很放松,很快乐。”

也许是好茶的作用,李易祥总是妙语连珠:人一生下来就在过加法的生活,拼命地累积财富、给自己加担子;人类也拼命地对地球做加法,让地球不堪重负。地球不平衡就会有灾难和危机,身体不平衡就会有疾病。要过简单的生活,减法的人生。

请朋友吃顿素食、喝一杯好茶,就是给自己的心灵洗澡,让心灵放下重负。难怪李易祥诙谐地说:“就是地球马上要毁灭,我也会坐在这里喝茶。”

茶,竟然还可以这么玩?


茶不用来喝,还能干什么?对于有创意、有想法的人来说,这恐怕不是一个问题,在他们的手中,茶叶的角色可以千万种。

在整个古代,即便茶发展到后期趋于普及,但毕竟还算珍贵,所以古人不敢过于浪费,对茶的利用方式也比较保守,依然与喝茶相关,只不过在具体环节中增加了娱乐的成分。比如在茶汤上作画,和现在的咖啡拉花相似,美其名曰“茶百戏”,前提当然得是煎茶,散茶泡的茶汤可不行。

茶百戏

后来随着茶普及到平民阶层,利用茶的花样渐多。比如用茶做菜,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当然要数杭帮名菜:龙井虾仁。此外,还有一个令无数人为之倾倒的风味小吃:茶叶蛋。

龙井虾仁

发展到现在,对茶的利用就更显五花八门,比如茶枕、茶化妆品等,也有更极致的,据说四川有一家酒店用茶砌墙。只能说,除了壕,也未免太过于暴殄天物。

砖茶砌墙

只是外国人脑洞更大,居然将茶和酒这对生死冤家组合在了一起,发明了茶啤酒,名字做“kombrewcha”。

茶啤酒

诚然,以上这些对待茶的方式,多少还是停留在物质层面,对于茶精神的彰显并无助益。而真正将茶叶利用好,其实是一件极其需要智慧的事情。

黄刚: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责任编辑建议我把那篇《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修改一下作为自序。我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有点改不下去,因为那篇文章写于2007年12月,距今已经十年整了,这中间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在当年看起来挺大的一件事情到了今天几乎什么都算不上了。

回顾自己进入到普洱茶这个领域研习的14年,在品茗美学形式层面的进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台阶。

跨上第一个台阶在2010年6月,以完成《中生代普洱茶概论》(P21)这篇文章为标志。这时候把来自于市场一线的问题提了出来。但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是好茶?”以及“如何运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出好茶?”这两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当时云南《普洱》杂志副主编黄素贞女士建议把我的博客文章归结为一册时,我打了退堂鼓。

跨上第二个台阶在2013年8月,以写出《到底怎样才算一款好的普洱茶?》第一稿为标志(P69为第二稿)。文中提出了中生代好茶的“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后来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感觉。现在来看,标准显得较为粗糙,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并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品鉴理论与茶样的实际表现之间有点脱节。

跨上第三个台阶在2015年3月和5月,以先后完成《为什么要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P14)、《如何通过对冲判断两款中生代茶的品质高低?》(P97)两篇文章为标志,并在2017年1月归结为《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一二三四五法”》(P76)。在品鉴理论上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了对任意一款中生代普洱茶的精准盲评,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三座大山”正是按照五项指标要求经过多年的沙中淘金找来的,弥补了理论与茶样实际的脱节,具有比较强的可比性与说服力。运用这种方式培养训练的爱好者及茶商,其品鉴能力提高很快。

三个台阶跨上来,我觉得大概可以跟大家交流交流了,为着交流的方便应该整理整理弄本书了。

《普洱茶论》其实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如何在一大堆茶中发现有价值的(对发烧友而言)好茶;二、作为一个茶商如何做好市场;三、如何在一个更高的审美层面来构建普洱茶的魅力殿堂。其实,提出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我初入茶行吃了很多亏上了不少当。第二个问题提出来也是为了解决自己做不好生意的困惑。第三个问题是凭直觉提出来的,吓自己一大跳,但总觉得自己茶缘太好了有责任去做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否则前辈那几百泡上千万老茶真的白喝了。

说起来,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习茶过程中遇到了何作如、白水清、邓时海这些普洱茶界前辈老师。因为他们的慷慨,让我有幸体验到了无数珍贵的号级、印级老茶,对于普洱茶的生产史及流通史有所了解,并打下了很好的老茶品鉴基础。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经营茶的过程中得遇张方荣、王龙华、黄焜杲、姚庆霖等茶商藏家,让我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收获了各类“天花板”好茶。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行走普洱江湖得到了云南《普洱》杂志、台湾《茶艺·普洱壶艺》杂志、云南科技出版社以及著名茶文化学者杨凯先生的帮助与指导。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着普洱茶结识了各地很多茶商茶友,在茶中找到了快乐,也得到了磨砺。磨砺,也是美。

从邓时海先生《普洱茶》一书的出版到现在,普洱茶价值的再发现才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我认为普洱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规律等待后人去发现。

我把这本书献给热爱普洱茶的朋友们,希望能对大家的研习有帮助,也希望能为普洱茶的进一步普及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该书

有售双十一特价:

“中庸茶人”赵玉方:老茶品出新人生


赵玉方,53岁,石家庄人,工程企业家。玩儿茶、收藏茶、从茶里体味人生,他总结:茶是老的好,明天的茶永远比今天好喝,做人也一样,明天永远比今天进步。张雅琳/摄

西湖龙井资讯平台3月6日讯:大多时候,人们了解一个人习惯用眼睛直观地去看,最终留下的只是视觉印象,而当你回忆起一个人时能留下一些“味道”,这是比“看”更高一级别的。赵玉方就是这样的人。他作为“茶界圈外”的潮人,不仅仅是因为他拥有1500平方米的茶库和100吨的茶叶收藏总量,也不在于他喝一口茶立马就能说出茶叶的生产厂家和生产年代,而是因为他在茶中重新找回了自我,一如他所说,“肉体跑得太快了,灵魂得跟上。”

做人要像六堡茶

见到赵玉方的时候,他刚坐凌晨五点半的飞机从广州回来,脸上看不出疲倦的神色,坐在茶店里颇有兴致地泡着茶。“冲第一遍水,要倒掉,我们叫润茶。注水的方式有很多,高水细冲时,水对茶的作用力小;高水粗冲时能迅速把茶激活。不同的注水方式冲出来的茶汤不一样,不同产地的杯子泡出来的茶味道也不同。通常半老的杯子冲出来的茶比新杯子好喝。”他埋着头,一边说着,手上的动作也没停下,水流忽高忽低,壶盖与壶身碰出令人愉悦的声音,一愣神儿的工夫,一杯茶已推到面前。

尝一口,微苦,还带着股土腥气,但香气凝重,含在嘴里一团和气散不开。老赵介绍说,这是2000年广西生产的一种黑茶,叫六堡茶,也是他的生活茶。“普洱、茯茶属于热茶,白茶、绿茶属于凉茶。六堡茶居于两者之间,即便坐着喝一下午也没关系,你感觉不到它进到你的胃里,而是在全身上下融化开了,身体只有润的感觉。”他说得不含糊,没有把玩语言的油滑,字字平实。喜欢六堡茶,是因为它中庸,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不温不火,他也是这样的人。

“圈外人”看茶看得清

赵玉方这次去广州的目的是与一些茶友访茶,鉴定两款茶的年份和价值。从外在信息上已经完全鉴别不出来了,只能通过内在信息,去喝、去品。有一款千两茶商家打算卖掉,但断定不了生产年代,也就无法判断其价值。赵玉方知道,千两茶在上世纪50年代生产过一批,六七十年代停产了,再次恢复生产是1983年。但他从口感上判断,茶既不是50年代也不是80年代的,而是介于两个年代之间,可70年代又没有厂家生产……

最终,他下了一个看似简单的结论——野千两,也就是茶农自己留下来的茶。“茶跟人差不多,科班出身和野茶出身价钱会大不相同。”老赵打趣道。他对比过60年的农家六堡茶跟同一时期的厂茶,“味道的确要差很多。”

老赵走到哪儿都会随身带着一个小本,把对茶的一些感受随时记下来,久而久之形成了他作为一个“圈外人”对茶的新认识。“为什么一些品茶会邀请我过去?因为圈里人对茶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而我是做企业出身的,面临千变万化的市场,我有一种跳跃式的思维。当圈里人百思不得其解时,我给出了个概念‘野千两’——问题解决掉了。”他两手一摊,呵呵一乐,笑里满是成就感。

广州博物馆给一个卖普洱茶的商人三个月的时间展示茶的历史,商人专门请来设计团队,定的主线是“茶叶贸易”。老赵一听,说主线错了,广东在全国最出名的不是茶叶贸易,而是广东人喝茶的文化,“潮汕功夫茶”在中国历史上可是占着重要地位的。他直接告诉那商人,贸易没意义,重要的是展示广东人的茶文化。商人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茶香要凝聚,生活也一样

赵玉方最开始喜欢上茶有一个细节,他去北京找一个收藏六堡茶的专家,专家喝了第一泡把茶一泼:你这个茶是哪个厂产的,再喝第二泡:你这个茶是哪个年份的,第三泡:你这个茶没法要。为什么?说出个一二三来。老赵一听就来兴趣了,当年就投资买了几千万的茶。通过这个细节他找到了生活的支撑点,玩儿茶、收茶。他现在很轻松地说:“只要经常喝,你也能喝出来。就好比一篇文章,懂文字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谁写的。”

以前总觉得,茶文化在庙堂之上,是什么高深的东西。没想到一句“经常喝”说明了一切。

很多人夸赵玉方学茶快,他说了一句很实在的话,“我只是多跟国家级的专家打交道,而不是跟茶商打交道。专家给我的信息很正,评价也是很客观的。不像我身边很多玩儿茶的人,太浮躁!”老赵说他们有领袖欲,炫耀自己有多少收藏、到处给别人讲茶。“他很少给人讲茶,讲得更多的是人生。老赵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能达到这些水平,就是因为追求的东西不同。弘一法师出家晚,但他皈依自心,超然尘外,才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河北师范大学的教授南方这样评价他。

老赵从2009年开始接触茶文化,他说当时把自己的灵魂弄丢了,想从茶里找到更多值得精神去寄托的东西。“肉体跑得太快了,得想办法让精神追上它。”见记者不解,他又接着说,“当一个人做到花钱不眨眼的时候,是很可怕的,特别像我们这样在事业上小有成就的人,会出现空虚的状态,找不到创业时的激情了。”这类话是入不了大多数人的耳朵的,很有“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嫌疑。但他就坐在你对面,你却对他“鄙视”不起来,因为他的眼神特别真诚,“我在39岁之前还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光蛋。”

当我们什么都拥有的时候,追求会很散,找不到目标,生活也就没动力,这时候就不得不重新寻找目标。老赵说,评价一款茶的好坏,要品它的香是不是够凝聚,有些茶喝到嘴里香很散,给口腔和身体的信息是杂乱的,这就不是一款好茶。真正的好茶,香味要统一一致,生活也一样。

追求自在的茶道形式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中国的茶道究竟是什么?是“遥看草色近却无”的静谧?还是努力适应年轻人的价值观?“中国的茶道原本是让人静静地坐在那儿享受,而不是去奔跑、撒欢儿。”赵玉方参加茶圈人士举办的茶会,茶会上要求手机静音,要求正襟危坐……一结束,所有的人都长嘘一口气:太压抑了。

“现在的年轻人做不到这点。”他说,后来他干脆不刻意还原什么了,把很多形式都淡化掉,“边喝茶边玩儿手机,有什么不对?没有人会说你坐姿不对而体会不到茶的味道。”慢慢发现,来找他喝茶的总是年轻人居多,他不是迂腐的老夫子,是追求自在的一个人。与此同时,他也在把这份“自在”影响着身边更多的“茶人”,“喝茶只是一种形式,为了喝茶而喝茶没任何意义。”

石家庄一个知名企业家喜欢收藏玉,有一次喝茶时跟老赵说了这样一番话:首德次符,意思是如果一块玉的品质很好,不用给它加任何符号它依旧是一块好玉;如果它只是一块石头,再怎么细心雕琢,它也只是一块石头。人性本质的东西远远高于外在的东西,赵玉方没有玩物丧志,而是通过玩物来提升自我,玩儿茶,最后超越茶。

【稿件来源:河北青年报】

蒙顿茶膏崔怀刚:中国茶梦就是文化自信


崔怀刚,中国茶业新复兴计划智库成员,蒙顿茶制品(昆明)有限公司总经理

1.在贵司品牌推广过程中,您觉得中国茶的“中国梦”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提及《茶叶战争》这本书。因为它告诉我们中国茶曾经的辉煌与历史忧伤,以及这种历史地位和民族情感相互交织演变的过程。由茶及其衍生的茶文化作为一种集体性文化标志,深深影响了世界饮品的编年史。如果说,有哪一种饮品离人类的精神世界最近,茶叶无疑是首屈一指的。同样,伴随着茶叶加工发展而来的茶膏,是茶叶大家族里最精致豁达的表达形式。

蒙顿从开始研究茶膏到以公司形式发扬光大茶膏及其文化的过程中,我们觉得,中国茶的“中国梦”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说:

第一、物质基础。

茶膏是从盛唐气象的包罗万象中步入茶叶领域的,在一路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同主流的茶叶格局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感在清朝中期被打破,茶膏和普洱茶一起迎来了黄金时代。在相对意义上,主流茶叶格局为茶膏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动力;另一方面,因为远离主流竞争,茶膏得以开创了一种新的格局。茶叶发展到今天,面对我们需要维护和坚持的民族情结和茶人群体的梦想,茶膏完全可以成为中国茶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坚力量。

第二、群体智慧。

一个茶企的诞生和发展,除了受客观商业规则的影响外,内在的精神气度和人文气质才是关键。一定意义上,作为成长的代价,缺点和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除了内在的反省和忖度外,我们是否也可以这样认为,作为一种茶品的销售逻辑,我们除了产品创新,是否还有营销创新:是否也意味着民间努力和国家推手之间的力量整合;商界、学术界、文化界和各大高等院校之间的通力合作。群体智慧才是中国茶叶复兴的唯一利器。

第三、文化自信。

蒙顿一直强调自己产品的安全、营养和便捷,既是说产品特性和优势,其实也传达了我们对文化阐述的一种自觉和自信。我们都知道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工具的进步,怎样来表达和阐释我们的茶文化,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比如,你不能说通过纸质阅读的《茶经》才是《茶经》,而通过电脑或者手机阅读的《茶经》就不是《茶经》了。进一步说,文化自信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其一,革新茶文化的阐述方式是必要的,安全、营养、便捷这样的阐释丝毫无损茶文化的崇高性;其二,茶人群体在21世纪传播茶文化能否勇于承担起改变饮品世界观念的重任?

概括起来,中国茶的“中国梦”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文化的自信和深度的信仰,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文化美。

2.贵司的梦想与中国梦是否契合?请详细解说。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中国梦显然有着宏大的精神内涵和民族特质。从这个层面来说,茶叶世界的“中国梦”只是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到茶膏行业,我们一直心存壮大自身的决心和壮大行业的责任。所以,我们公司的梦想与中国梦有契合的地方。

从古至今,从饮品史或者格物致知的精神史的疆域,茶叶留给我们的正能量价值一向遥遥领先。茶膏作为一种茶叶深加工产品,既展示了自身安全、营养、便捷的特性。同时,也将茶叶延展千年的正能量更加精准化。在各种饮品充斥市场的今天,蒙顿茶膏的市场价值、品饮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从市场价值的角度来说,蒙顿茶膏的成长史,就是一部当代茶膏行业的发展史。我们从2002年投入研究茶膏到2005年成立公司的步履艰难,到今天的十年坚守;茶膏从知名度低到如今大大小小数十家茶膏企业先后出现。可以说,蒙顿的诞生,标志着茶膏行业从传统正式步入现代。2012年,当日本发酵食品领域的顶级专家在实验室检测蒙顿茶石的精确数据,并建议将冲泡水温降至60℃的时候;2013年,当美国夏令营的中学生首次品尝到蒙顿茶膏,由衷地赞叹一声“Cool”的时候,中国茶的“中国梦”的羽翼是否多了一分光亮?

从品饮价值的角度来说,蒙顿茶膏的安全性,首先保证了这种饮品的安全无虞,而这种安全最大的支撑和保障就是蒙顿独创的“低温萃取、低温干燥”制膏工艺,可以说这是当代茶膏行业第一个真正具备科学内涵和外延的工艺;蒙顿茶膏的营养性则直接进入质变的层面,消费者品尝茶膏时,可以精细化吸收茶叶的有效价值,解酒护肝,消食解腻,养胃护胃,这些都是消费者的共识;而蒙顿茶膏的便捷性,使得我们无论在楼堂馆所,还是居家旅行,皆可以随时随地随性享用茶膏。

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说,蒙顿撰写了行业第一本专著《普洱茶膏——一种被遗忘的养生文化》,一直为行业阐释茶膏及其文化源源不断地提供理论依据。还建成中国首座、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座茶膏博物馆,将茶膏文化的历史源流、工艺区隔、原料遴选一一梳理阐述,并通过200多件茶膏实物来表达和传递茶膏的历史文化价值。此外,以蒙顿茶膏博物馆为基地,我们积极开展了与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云南省博物馆和普洱市博物馆的交流与合作。就在今年的7月下旬,我们还向首都博物馆捐赠了“京城第一茶膏”,同时,首博也向我们回赠了清·乾隆“粉彩三果纹瓶”官方复制品。

简单说来,蒙顿茶膏的梦想就是在中国梦和中国茶叶梦的整体进程中,实现这个行业的自信美和文化美,实现茶膏文化的深度传播和认同。

3.您认为贵司的“中国梦”该如何实现?(品牌推广、渠道建设、产品创新)

客观说来,我们从事茶膏事业已经整整十年,从当初市场上只有蒙顿茶膏一家到今天专业或者顺带生产茶膏的企业达数十家之多,这是一种可喜的局面。我们先不去讨论这些企业的产品、营销和其他层面的可探讨性,至少这么多茶膏或者所谓茶膏企业在壮大着这个行业。首先,请允许我按时间先后顺序回顾一下我们的发展历程:

蒙顿从2002年投入研究茶膏,至2005年公司创牌,再到2008年成为全国首家获得茶膏QS认证的企业,再到2012年“尚品系列”茶膏上市,可谓十年磨一剑:

2002年,蒙顿的前身——香港汇鹏国际与美国凯耐特生物制药联合破译了清朝宫廷普洱茶膏的“压榨制膏”工艺;

2005年,蒙顿创牌,并研发出四块世界上发酵度提纯度最高的普洱茶膏——蒙顿“普洱茶母”,分别以“元、亨、利、贞”命名;

2006年,蒙顿“元”字号普洱茶母被云南省博物馆永久收藏,成为该馆唯一的一块茶膏藏品;同年,蒙顿技术人员在普洱地区采集到一种特殊的微生物发酵菌种,研制成“玉龙胜雪”;

2007年,蒙顿受福建省政府所托,复原了白茶膏“白毫银针”,即宋代的“玉蝉膏”;

2008年,蒙顿成为中国第一家获得茶膏QS(生产许可证)认证的企业;同年,蒙顿?易武春晓问世;

2009年,蒙顿?普洱黑金隆重上市;

2010年,第一款月光白茶膏——蒙顿·月光白、第一款脱咖啡因茶膏——蒙顿·月光美人和玉龙胜雪升级产品——茶石上市;

2011年,红运当头升级产品日升上市;同年5月,蒙顿茶膏博物馆正式落成,普洱茶博物馆收藏了茶膏博物馆的馆藏极品“龙生九子”全套普洱茶膏;

2012年,经典系列全溶茶——易武春晓·五年窖藏、班章贺岁、玉龙胜雪、老茶膏;尚品系列——班章贺岁、易武春晓?五年窖藏、茶石、红运当头上市。同年,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专门收藏了蒙顿特别制作的“天下第一福”茶膏,这也是该馆唯一馆藏茶膏;

2013年,首都博物馆收藏了蒙顿捐赠的“京城第一茶膏”,并将清?乾隆“粉彩三果纹瓶”官方复制品回赠给蒙顿茶膏博物馆收藏。

从这个蒙顿发展的时间轴,我们不难看出,我们对产品创新的力度是一以贯之的,是用实实在在的产品来说话的。

谈到渠道建设,蒙顿主要以传统线下销售为主。主要是通过参展全国各地的、旗舰店和茶膏博物馆这三个平台,我们的经销商进入率一直稳步增长。

在品牌推广上,蒙顿并不刻意做常规的品牌推广,主要以产品的直接体验来进行口碑扩散,因为我们对自己的产品有信心。近几年来,在茶城里、在淘宝和天猫上,我们发现有不少店铺仿制蒙顿的产品,比如红运当头就仿了很多。某种意义上,这也是在间接为我们做品牌推广。

总体上,如何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认为产品的持续创新是最核心的基础,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是最重要的辅助手段,而文化的深度渗透才是连结几者间的精神纽带。

千万别玩茶,小心太成功,让人嫉妒!


爱喝茶的人容易成功,喝茶的人品味比较高,成功会很容易。为什么劝你别玩茶呢,因为级别太高,成功随手可得,容易引人嫉妒。

喝茶、爱茶、玩茶的过程,是一个自然而然地磨练性格、培养技能的过程,既有启发性,又富于教育性。

喜欢文茶的人在过程中学会了品鉴茶叶技能,也因此在生活中更可能取得成功。以下是爱茶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的一些原因。

千万别玩茶,你会很冷静

玩茶的人时常要面对不熟悉的新茶、老茶,而他们又必须克服这些未知所带来的交学费的“可能”。层出不穷的新体验,让他们学到各种颇具价值并且不可复制品鉴技能,帮助他们在不确定性面前依然保持冷静和高效。不论是对商务人士还是领袖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关键的技能。

千万别玩茶,你会懂得改变

爱茶的人喜欢新鲜事。

持续被新奇茶品围绕的他们体会不到什么叫“无聊”,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专注。如此这般的思维方式往往能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千万别玩茶,你会自己管理情绪

爱茶的人常常会经历不同的压力,经历真假、新老、产地、品质的判别。

任何一项经历都有可能让人变得急躁不堪。爱茶的人通过培养强烈的自我感知意识,磨练自己在压力下控制情绪、保持冷静的能力。自我感知意识可以帮助提升生产力,帮助人们找到能让自己开心的事——最终的成功。

千万别玩茶,你会知道放权

爱茶的人,一路上都需要来自他人的帮助,其中的很多人他们并不认识。

但因为同样热爱茶叶,大家变成了朋友。他们深知自己无法永远掌控现状,这点非常有利于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很清楚哪些可以成为莫逆之交,而哪些只能作为泛泛之交。所以你的员工也会成为你的好朋友,甚至是好茶友,你也放心让他们去经营。

千万别玩茶,你会比别人更善于把握机会

爱茶的人对于世界的认知远甚于他人。通过细品不同的茶叶,学习不同习俗和文化,他们能学到更新更好的做事方式。继而帮助他们在自己的家乡或是他们所到之处发现机遇,做出改进和创新。

千万别玩茶,你会很有耐心去协调

爱茶的人通常要通过协商来达成自己所愿,如果你要得到自己想要和需要的东西,又不想显得特别扭捏或穷凶极恶,那么良好的协商技巧是必备的。

这项技巧可以使你更有影响力,帮助你的受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你的观点,这无论是在商业还是领导力方面都很适用。

千万别玩茶,因为你常常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美

爱茶的人能见到许多不同的事物,他们的大脑也被训练得可以专注在美、在精的事物上。持续经历的新鲜事保持了大脑思维和视野的敏锐性。他们可以从他人眼中的凡事中发掘出不凡之内在美。这项技能往往属于伟大的摄影师、诗人,他们浇灌着灵感诞生的土壤。

千万别玩茶,你会深刻理解“差异性”长满好奇心

爱茶叶的人一路上都在认识新朋友。长此以往,他们学会了如何向这些陌生人提问,以便自己更好地了解茶叶圈子。

爱茶叶的人的好奇心,以及对茶叶有更多了解的渴望自然催生了那些问题,也催生了那些走心的对话,交谈中,爱茶叶的人可以从更深的层面去理解和接纳不同的人。他们很容易就交到朋友,也很招人喜欢!

千万别玩茶,你会懂得倾听

这是一项困扰许多人的生活必备技能。

学会专注和倾听对于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非常重要。

获得成功与建立良好的关系网密不可分,理解别人,才能与他们建立稳固的关系。爱茶叶的人知道,想要获得深度理解,必须要悉心聆听。

千万别玩茶,否则你会变得太会投资

兴趣让人学会了如何去花钱,爱茶叶的人知道怎么样去做一个更有价值的投资。云游四海的经历让他们可以基于生活现状去考量未来,透过茶叶中的文化看到历史发展的脉络。

喝茶之人很容易成功,懂得享受人生,爱茶之人轻松成就事业,休闲人生,玩茶之人,掌握人生,劝你别玩茶,太容易引起别人嫉妒!

迷上普洱茶


喝茶已经有些年头了,但还是对香茗茶道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追求,也从来不考究茶品的类别和质量,这些都不能说明我不爱喝茶。绿茶、红茶,还有花茶,只要是随手捡到的,都会泡上一杯,只为了解渴舒疲。别人讲究的看茶色、闻茶香、品茶味,细啜名种的喝茶之道,在我这里一切从简了,只要是茶,泡到水杯中,就足矣。一切简单就好。

最早知道普洱茶,还是源于前些年的炒作,在一块黑乎乎的茶饼面前,黄金也只能甘拜下风的阵势,让我对普洱茶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于是就买了些普洱茶来泡了喝,不过是在朋友家里喝过后才买来泡。第一次喝上了普洱茶,是在朋友那里,据他声称这价值1000多元的茶饼泡制出来的,酱色的茶汤,平和的味道,让我丝毫体验不出它的价值所在,唉!估计我不会品茶吧。

一切也是要讲究机缘的,再次接触普洱茶,是因为它有减肥的功效,还有就是它的价格便宜得让人难以置信。渐渐地时间长了,喝多了,我也迷上这种与众不同的茶味道。

水是开的,茶是陈的,把茶放入杯中,倒入白开水,一股如红酒般的颜色在透明的水中蔓延,一缕一缕慢慢渗透整杯水。喝一口,一种陈润的味道在嘴中荡漾……此时,绿茶变得苦涩,红茶淡而无味,花茶让人腻烦,只剩下普洱茶了。

别的茶都是以新茶为最好,而普洱茶却是以陈茶为佳。青春的光阴逝去,这种茶的感觉完全合乎自己心的感觉。在那陈香琥珀色的普洱茶之中,享受那岁月沉淀般的心境,领悟人生岁月的那份感动。

现在我每天都会泡上一杯普洱茶,如同对待情人般,一点都不敢怠慢,世事无常,怕以后再也喝不到。过去粗犷型的饮茶方式,也随之一点点地发生着变化……先洗茶,再细细品味那不浓不淡、散发出普洱茶的醇厚芳香的茶汤,悄悄地感受着那种优雅娴静、内涵韵致的魅力。呵呵!品茶功夫在提升了,估计再些年就入茶道了。

喜欢上普洱茶,是因为它细腻有余,不显张扬,看似浓郁,饮则不腻的品质,还是人如其茶,茶如其人的感悟,我自己也说不清。但普洱茶的味道,却让我彻底地喜欢上了,再也无法与之分别。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尹志刚:玩普洱茶玩出新心情》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