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宋承唐代饮茶之风,日益普及。宋梅尧臣《南有嘉茗赋》云:“华夷蛮豹,固日饮而无厌,富贵贫贱,亦时啜无厌不宁”。宋昊自牧《梦梁录》卷十六“鳌铺”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宋代始,茶就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序云:“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相推,从事茗饮。顾近岁以来,采择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早其极”。

吴自牧《梦梁录》卷十六“茶肆”记:“今之茶肆,列花架,安顿奇松异会等物于其上,装饰店面,敲打响盏歌卖,止用瓷盏漆托供卖,则无银盂物也。夜市于太街有东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玩观之人。大凡茶楼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司学乐器、上教曲赚之类,谓之“挂牌儿”。人情茶肆,本非以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又有茶肆专是王奴打聚处,亦有诸行借买志人会聚行老,谓之“市头”。大街有三五家靠茶肆,楼上专安着妓女,名曰“夜茶坊”,……非君子驻足之地也。更有张卖店隔壁黄尖嘴蹴球茶坊,又中瓦内王妈妈家茶肆名一窟茶坊,大街车儿“茶肆、将检阅茶肆,皆士大夫期明约友会聚之处。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又有一等街司衙兵百司人,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乞觅钱物,谓之“龊茶"。僧道头陀欲行题注,先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阶。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茶肆林立,不仅有人情茶肆。花茶坊,夜市还有东担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有以茶水点送门面铺席,僧道头陀以茶水沿门点送以为进身之防。茶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cy260.COm小编推荐

宋代时期的宫廷茶文化


封建社会里,皇帝是最高统治者,一切最好最美的东西皆献帝王享用。茶是清俭的东西,当民间开始饮用时,宫廷虽偶而为之,但还没有十分重视。

唐代已有贡茶,故卢仝诗云:"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陆羽也谈到过王公贵族之家饮茶必二十四器皆备,而且要金玉具器的情况。从唐代出土的茶具看已相当豪华,贵族尚如此,皇室自然更胜一筹。不过,总的来说,唐代的宫廷虽有饮茶习惯,从文化意义上并未给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唐朝是文人、隐士、僧人领导茶文化的时代。宋朝则不然,由于自五代起,和凝等宰辅之流即好饮茶,宋朝一建立便在宫廷兴起饮茶风尚。宋太祖赵匡胤便有饮茶癖好,因而开辟宫廷饮茶的新时期。历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还亲自作《大观茶论》。这时,茶文化已成为整个宫廷文化的组成部分。皇帝饮茶自然要显示自己高于一切的至尊地位,于是贡茶花样翻新,频出绝品,使茶品本身成为一种特殊艺术。

宋人的龙团凤饼之类精而又精,以至每片团茶可达数十万钱。可以想见,这种茶的玩赏、心理作用早已大大超出他的实际使用价值。它虽不能看作中国茶文化的主流和方向,但上之所倡,下必效仿,遂引起茶艺本身的一系列改革,因而也不能完全否定。饮茶成为宫廷日常生活内容,考虑全国大事的皇帝、官员很自然地将之用于朝仪,自此茶在国家礼仪中被纳入规范。至于祭神灵、宗庙,更为必备之物。唐代茶人大体勾划出了茶文化的轮廓,各阶层茶文化需要各层人进一步创造。宋朝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形成时期。宋代团茶历南北宋、辽、金、元几代,直到明代方废,领导茶的潮流长达四、五百年,不能说宋代宫廷对茶文化没起作用。关于宋代宫廷茶文化的具体情况。

宋代贡茶从南唐北苑开始。北苑在南唐属建州。其地山水奇秀,多寺院名胜,又产好茶,故自南唐便为造茶之地。《东溪试茶录》载:"旧记建安郡官焙三十有八,自南唐岁率六县民采造,大为民所苦。我朝自建隆以来,环北苑近焙,岁取上贡,外焙具还民间而裁税之。"可见,北苑原是南唐贡茶产地。唐代的饼茶较粗糙,中间作眼以穿茶饼,看起来也不太雅观。所以南唐开始制作去掉穿眼的饼茶,并附以腊面,使之光泽悦目。宋开宝年间下南唐,特别嗜茶的宋太祖一眼便看中这个地方,定为专制贡茶的地点。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3年)年初,朝廷开始派贡茶使到北苑督造团茶。为区别于民间所用,特颁制龙凤图案的模型,自此有了龙团、凤饼。宋朝尚白茶,到太宗至道年间又制石乳、的乳、白乳等品目。

宋代茶盏因何拍出天价


宋代建窑油滴茶盏

林桢武

一件宋代建窑油滴茶盏近日拍出了近800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为今年瓷器拍卖的一匹黑马。9月15日,在纽约佳士得“临宇山人”专场上,南宋油滴天目茶盏以150万美元至250万美元的估价,经过20多分钟竞价,最终以103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约合人民币7800万元。2011年,伦敦苏富比一件宋代建窑银毫茶盏拍出110.5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175万元。不久前,本报刊发了《建盏受宠茶知道》一文,提醒藏界关注宋代茶盏这一品种,这次宋代建盏拍出天价,印证了这一类藏品的珍贵。

流传有序

这次拍出天价的宋代建窑油滴盏为传世品。1935年,这件宋代建窑盏在日本被评为“重要古代艺术品”,2015年注销了这一认定,从而获得上拍的机会。另外,它曾是日本显赫家族黑田家的藏品,之后为日本著名藏家安宅英一所得,最后由关东宋瓷收藏大家临宇山人入藏。

古代艺术品传承因素非常重要,往往是催生拍卖天价的重要原因,很多买家看重藏家身份,愿意追逐名流旧藏。当然,这种流通形式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真实性和价值参照。

临宇山人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收藏瓷器,他尤酷爱宋瓷,收集了不少名家的旧藏。这次专场拍卖推出了钧、定、磁州、龙泉、越窑、吉州和湖田等宋代各大名窑的拍品28件,宋代建窑油滴盏是其中较为知名的一件,引起藏家的关注。

其实,建窑名品天价成交早有先例。日本静嘉堂藏的建窑曜变天目盏,为三菱弥之助旧藏,购自大正年间(1912——1926年),成交价为167000日元,在当时值1000多套别墅。日本人对宋代茶盏的崇拜达到宗教的程度,甚至不惜以生命为代价,这与日本崇尚茶道的历史渊源有关,其中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

独特符号

什么样的古陶瓷有可能拍出天价?主要看它的“颜值”有多高,能否代表一个时期的巅峰之作。目前能超出一般价格的有宋五大名窑、元青花、成化斗彩、清珐琅彩等,建盏因为是宋代斗茶的工具,又是宫廷的贡品,加上是名家旧藏,拍卖地点在纽约,故有可能被超高值估价。

为什么宋代建盏会得风气之先,受到追捧,这与制瓷产地在当时为贡茶产区有关。早在唐代晚期,福建地区的茶叶生产就非常繁荣,品茶方式颇多,其中斗茶渐成风气。唐冯贽《记事珠》就记录有“建人谓斗茶为茗战”,建阳一带的斗茶起码可以追溯到唐五代。到了宋代,北苑成为贡茶产区,在这里为斗茶用生产的茶碗自然就流行起来,并且跟茶叶一起作为朝廷的贡品。从蔡襄的《茶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以及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都详细记载了这种以点茶法为茶艺方式的程式,包括茶具使用。

建盏为什么那么出名?宋徽宗《大观茶论》记载“以惠山茶,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这大概就是名闻遐迩的茶品三宝了,皇帝赐茶还要点名用建盏,说明当时建盏非常名贵,皇帝的珍爱大大提升了这种茶器的身价。

日本人对建盏的定位,一是曜变,二是油滴,三是兔毫。日本室町幕府时代的美术论著《御饰记》称:曜变为世上罕见之物,值万匹绢;而油滴为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当一种器物从实用器转化为艺术品的时候,这些难得的纹饰就成为文人雅士追逐的对象,到了收藏家的手里自然就划分出各种“品”,可资衡量其珍贵程度。这一次拍出天价的宋代建窑油滴盏,釉面光润,碗的内外遍布星星点点的斑点,是烧造时自然窑变形成的。这种斑点呈现银灰、灰褐、黄褐色的混合,分布疏密有致,像漂浮水面的油渍,又状如鹧鸪羽毛花纹,因此又称鹧鸪斑。建窑油滴盏窑变釉是釉料中二氧化铁遇不同温度而形成的,呈色千变万化,犹如流星霰雨,给人无穷的想象。

现在,人们开始强调收藏的文化性,就是在器物之外体现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不仅仅是艺术性,或者是珍稀性。宋代茶盏作为古代茶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有文化的支撑和依据,所以才会拍出天价。

助推收藏

艺术品收藏有多种途径。拍卖公司强调传承和出处,当然价值要高出很多。不能由此认为拍卖高值的东西民间就没有,或极为稀少,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同类的藏品,拍卖成交价与民间转让价往往有天壤之别。由于瓷器成批生产的特点,往往一类东西出品量较多,不像书画或青铜器,一般少有复制。

宋代产茶盏的名窑不少,工艺各有特色,比如吉州窑的玳瑁碗、树叶碗,以及其它形形色色的窑变釉茶碗,都是很有收藏价值的,其品位也都差不多。目前民间流传的宋建盏和其它窑口的茶盏数量不在少数,人们还重视不够,价格不是很高,正是入藏的好时机。近年发现北宋河南一些窑口如段店窑等,仿制的建盏非常相似,釉面几无区别,只是胎骨偏灰色,窑变品种也多,有的以前从没见过,比如红釉天目盏等,年代到代,工艺也很不错,都是值得收藏的。宋代建盏,民间古玩店或地摊也时有出现,有的还有“进盏”和“供御”款,应引起瓷器藏家的关注。

目前还有数量不少的很有品位的古代陶瓷在各地流散,包括宋代各个窑口的茶具。专题收藏也好,个别类型研究也好,都是一个良好的收藏时机。

宋代抹茶器具有“官职”


前几天适逢深圳茶博会,有位朋友同我大聊抹茶,并数典忘祖地说,抹茶的发明体现了日本文化的精致。我只好绕着弯子告诉她,咱大宋朝有个“抹茶发烧友”曾把抹茶的十二种器具拟人化(这更是日本漫画家的特长),而且给每一位“茶具君”安排了一个官名呢,他是不是很穿越呀?

严肃地说,抹茶亦称点茶,它不仅是中华茶文化的一朵奇葩,还曾在历史上风靡一时。汉人研磨茶叶,相传是受神农尝百草时咀嚼草药的动作所启发,但一开始,人们主要的用茶方式还是嚼茶和煎煮茶块儿。到了隋唐时期,抹茶粉的前身——用蒸青碾成的散茶渐渐流行开来。随即,抹茶在文化高度发达的宋朝被开发完成,并成为了最热门的日常饮料。从皇宫到民间,各种茶会盛行于世。人们品鉴茶叶、对比茶具、竞赛制作抹茶的手法,一时热闹非凡。

南宋末年的《茶具图赞》便是这“抹茶盛世”里的一个文化结晶。其作者“审安老人”的真实身份已不可考,但书里富于创意的“十二先生”确属中国茶道、儒家文化、宋代士人阶层娱乐的经典结合——十二种抹茶器具被取上了姓、名、字、号,并依据宋朝官制被加封了各自不同的官职。本文取其精要,依使用次序和分工(烤茶、磨粉、筛集、备汤、入盏、打拂)将每位“先生”的姓氏和头衔罗列于下:

首先,您的茶饼要交给“韦鸿胪”去加热、烘干,使其变得松脆。“鸿胪”,朝廷上负责传话的大嗓门儿官员,谐音“烘炉”;“韦”代指“芦苇”,形似编织烘炉的竹篾。用竹篓子罩住火源,能防止茶叶被火苗烧坏。

这时,“木待制”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待制”是皇帝的值班顾问,此处指木制茶臼,用于将茶饼捣成碎块儿,并转交给“金法曹”碾成末子。“法曹”原掌邮局驿站,后为司法官员,这里用“曹”代指金属茶碾的凹槽。随后,小粒的茶末还需“抹”一道才能成为足够细密的茶粉,这就要请出“石转运”来研磨。本为管理运输、税赋的地方官,“转运”生动地形容了石制茶磨的使用方式。

磨好了先别急着点茶,还请“罗枢密”筛出符合标准的茶粉。“枢密”是高级军事长官,他心思缜密,就如同茶罗上的小孔一样。另外,散溢在桌上的茶渣不能浪费,要靠“宗从事”扫集起来。“宗”指代制作茶帚的棕丝,而“从事”正好显示了小刷子“辅佐州官”的地位。

茶磨好了就该烧水了。茶人讲究“三沸”,由“胡员外”控制热水的滚沸程度。“员外”本指编制之外的郎官,这里用来形容圆形的茶瓢。因其为葫芦剖半制成,故姓“胡”。古人称热水为“汤”,烧好的水要盛入汤瓶“汤提点”之中。“提点”是刑官,借表“提瓶点水”之意。

最终接受热水的自然是茶盏“陶宝文”了。“宝文”本是皇家档案馆分馆长,用来形容陶艺茶碗的美丽纹路再合适不过了。用碗之前要先擦拭,由“司职方”负责。“司”代“丝绸”,“职方”为“方巾”,原指执掌一方军事防御的官员。注了水的茶盏烫手,需要“漆雕密阁”来帮忙。“密阁”为皇帝的图书管理员,音拟“搁”,即指搁茶碗的盏托,或为漆雕制品。

最后隆重登场的是“竺副帅”茶筅。“副帅”即以竹制的茶筅“拂甩”,抹茶最见功夫的步骤便是将热水与茶分混合。技艺高超的茶人能迅速打出绵密持久的“乳沫”,并通过二次注水或茶匙刻画的方式做出类似“咖啡拉花”的效果,被称为“茶百戏”。

见教了“十二先生”的抹茶本领,你是否也想亲自动手和他们切磋切磋呢?明人有言:“愿与十二先生周旋,尝山泉极品,以终身此闲富贵也。”不知什么原因,抹茶的风俗渐渐被泡茶取代了,这十二种茶具也让位于茶壶、茶杯等“传统”器皿。当抹茶作为一种雅致的“日本文化”风靡世界、并重新进入中国大众的视野时,我感到有些对不住“竺副帅”们。抹茶不是“遗产”,我们要让它活着。

宋代茶商与护城之战


北宋后期,由于统治阶级昏庸无能,加上边境吃紧,朝廷赔偿给西夏、辽、金等国的银子多,迫使各地征敛无度,使得民怨沸腾,一些地方官又大发国难财,大肆收刮民脂民膏,于是四处起义,烽火连天。

公元1121年,一支农民起义军进入开州境,先是攻克临江市,然后对县城虎视眈眈。这个时候,开州知县是虞公著,此时来开已两年,由于清正廉明,又鼓励生产,官民关系相处得很和睦。虞公著得到禀报后,十分焦心,因为当时开州守备的兵丁不过数百人,还不及农民军的三成,包括虞公著的属僚们,个个都胆战心惊。城内民众也慌乱了,准备逃跑。

面对这种情况,虞公著一改往日文官形象,穿上盔甲,一副行伍打扮,与守备武将商议,四门分派人手,准备好滚石、檑木等,并责令铁匠铺加紧制造弓箭等军备,一切停当,准备亲自上城门督战。众军看知县如此,也便个个奋力向前,御敌决心很大。

不日,农民军来到开州城下,以被胜利冲昏头脑的义军事前也进行了侦察,获知城中不过近百余名守军,在人数上义军占有绝对优势,加上他们看见城上也不过稀稀拉拉有几面旗帜,不多的几个守城军在走来走去,所以他们刚到城下,就发起了攻击。兵临城下,说时迟,那时快,突然从城墙里冒出无数人来,滚石、檑木如雨点一样下来,义军还没有回过头来,便已经死伤无数,这个小小的埋伏,让义军大吃一惊。

义军暂时退下,在城外驻扎下来。虞公著清点人数,也有不少伤亡。这个时候,补充兵源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目前的兵力,最多只能进行防御战,根本不可能进行反击战,和义军的旷日持久的消耗,肯定城内军要吃亏,而外地的援军又比较遥远,在短时间内根本没有办法抵达,况且各地都自顾不暇,要来援军,谈何容易。

必须要进行反击,才能让地方安宁。虞公著贴出告示,希望城里居民能来参军作战,一般居民也要配合作战,现在整个开州城必须是全民皆兵,才可能赢得这一场战争。

这个时候,有一个外地商人来到虞公著的府邸,他说自己是开州城的茶商代表,由于正是产茶季节,开州城里有三百多茶商云集,加上他们带来的“伙计”(帮工),人数上千人,纷纷要求作战。虞公著大喜,马上来到茶商们的会所,看到茶商们正自己准备刀枪,自配软甲。原来,这些茶商虽为商人,但处乱世,也常自备兵器,以防不测。虞公著速派一名副将,带领这些由茶商临时组建的军队,连夜进行一些作战训练。

义军没有知觉的是,这支临时组建的部队成了他们真正的克星。一方面,他们并不知道有了这样一支队伍,另外,这支队伍出于对自身安全和个人利益的考虑,比真正的军队还要卖力。茶商们知道,一旦城池破了,他们这些身带巨款的商人是义军首先要“处理”的对象。

随后,又与义军的消耗战打了两天,双方各有伤亡,一攻一守也看不出谁有胜负,但虞公著一直不让茶商们参战,茶商们甚为不解,虞公著每日只叫他们加紧训练,说成败就在他们了。

相持久两天了,义军的防范也没有原来那么紧了,在他们看来,城里最多就是守着。

虞公著见时机成熟,是夜,在义军正处在睡梦中时,突然,开州城门洞开,火光冲天,杀声撼地,一支千余人的军队对义军发起了攻击,这就是由茶商们临时组建的军队。

由于义军没有充分的准备,茶商们的军队一到,义军被迅速冲乱,首尾不能相顾,只好四处撤退,茶商们一鼓作气,乘胜追击,义军死伤十之八九。

而更为奇妙的是,整个茶商们除了少数人受伤,无一人阵亡,原来这些茶商久走江湖,大多有一点拳脚。

护城胜利后,虞公著为茶商们举行了盛大的庆功会,全城百姓,无不感恩戴德。这就是开县历史上有名的“茶商护城之战”(清乾隆《开县志》有载)。从史料可以看出,宋代时开县产茶之盛,质量之好,名气之大,当时集结在开县的茶商何其之多,虞公著能在短短时日内,募集到茶商三百“拒贼”,足见当时开县茶业产销之盛况。

宋代诗人的诗句中看茶


宋代文学家范仲淹对茶之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从他的《和章岷从事斗茶歌》中的一些诗句可以看出,他以夸张的笔法,赞美了茶的神奇功效:“……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不如仙山一啜好,浍然便欲乘风飞。”他把茶看作胜过美酒和仙药,啜饮之后能飘然升天,这与卢仝的七碗茶歌,“……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有异曲同工之妙。

宋代大文豪、大诗人苏东坡的茶诗给人们的印象极深,以前杭州藉香居茶室曾将苏东坡《饮湖上初晴后雨》诗中“欲把西湖比西子”一句与《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从来佳茗似佳人”一句相配,构成一副神韵绝妙的对联:“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美妙的诗句流传至今,依然被人们赞不绝口。苏东坡对茶的功效深信不疑,曾有“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的诗句,这都是“茶迷”诗人的切身感受。

宋代诗人梅尧臣在《答李仲求建溪洪井茶诗》中有赞美茶功的诗句曰:“一日一尝瓯,六腑无昏邪”。体会颇深。

宋代文人吴淑在《茶赋》中论茶功曰:“涤烦疗渴,换骨轻身,茶荈之利,其功若神”。对饮茶健身的功效给予了高度评价。

宋代的斗茶促进茶具的发展


宋代是茶文化发展的第二个高峰,茶叶种植区域进一步向北推进,茶叶产量也进一步提高,并出现了大量的茶文化著述,如宋徽宗赵佶的《大观茶论》。饮茶在宋代变得更加普遍,“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即形成于宋代。宋代的饮茶主要以点茶为主,煎茶为辅,在点茶基础上升华为斗茶、分茶和茶百戏。宋代的斗茶促进茶具的发展。

盏是宋人对茶碗的称呼,由于宋人崇尚白色的汤色,因此宋代的黑釉盏特别盛行。黑釉盏以福建建窑产的兔毫、油滴、鹧鸪纹最为有名,建窑生产的黑釉盏底部刻有“供御”、“进琖”字样的,是进贡给宋皇室的御用茶具。

宋代斗茶以茶汤乳花纯白鲜明、着盏无水痕或咬盏持久,水痕晚现为胜,完全由视觉感官来验定,因此,茶盏就要以易于观察茶色、水痕为宜。黑釉瓷茶盏最适合斗茶之需。“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如兔毫。其青白盏,斗试自不用”。从蔡襄的《茶录》中可看出,由于饮茶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变化,唐朝陆羽衡量再三的青瓷、白瓷茶碗,到了宋朝,已不得不让位黑瓷了。

正是由于黑釉茶盏宜于焕发茶色,斗茶流风所至,宋代各地窑场生产黑瓷者甚多。在市场需求和陶瓷艺人的努力下,宋代黑釉瓷烧造工艺获得了极大的发展,烧制技术也日臻成熟,使得黑釉呈现出了兔毫纹、鹧鸪斑纹、油滴釉、玳瑁釉、剪纸漏花、树叶纹等特殊的肌理效果和纹饰,花样倍出。平凡的黑釉也由此而焕彩勃发,所制茶盏深受茶人喜爱,尤以建窑黑盏盛极一时,吉州窑黑釉茶盏也很有名。

宋代盛行的点茶与唐代盛行的煎茶最大的不同在于茶末不再放入茶釜里与水同煮,而是放在茶盏里用茶瓶煮水来冲点。因此,宋代茶器里出现了一件陆羽《茶经》中未曾提及的重要器具--茶瓶。

茶瓶在点茶时用于烧煮或贮盛开水即汤,不在里面放茶末,故又名汤瓶。汤瓶是点茶必不可少的茶具之一,其作用是烧水注汤。汤瓶的制作很讲究,“瓶要小者,易候汤,又点茶注汤有准,黄金为上,人间或以银、铁、瓷、石为之。”黄金制作的汤瓶是皇室以及达官贵族才能使用的茶具,对于普通阶层人士而言,瓷质汤瓶才是首选。从出土的宋代茶具来看,南、北方瓷窑都有生产此类瓷汤瓶,尤其是南方的越窑、龙泉窑以及景德镇窑,汤瓶的数量更大。汤瓶的造型为侈口,修长腹,壶流较长,因为宋代注汤点茶对汤瓶长流要求极高。南宋著名画家刘松年《斗茶图》中清楚地描绘了汤瓶的形制,呈喇叭口,高颈,溜肩,腹下渐收,肩部安装很长的曲流,应是宋代汤瓶的真实写照。

点茶法在唐朝虽未普及,但已经开始出现,宋代茶瓶仍有用银瓶者,但总体上以瓷制茶瓶为主流。正如专用茶器是从饮食器具逐渐转化而来的一样,茶瓶也有一个嬗变演化。

除了陶瓷茶具,宋代的金银器和漆器制作也很发达,考古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不少银制茶具以及漆盏托等茶具。

穷奢极侈的宋代饮茶发展到元代已开始走下坡路,因团饼茶的加工成本太高,其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大榨小榨”把茶汁榨尽,也违背了茶叶的自然属性,所以到了元代,团饼茶开始式微,唐宋时即已出现的散茶开始大行其道。宋龙泉窑青釉暗刻花汤瓶。宋代定窑的陶瓷制作和烧造技术以及印花纹装饰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有造型适合斗茶的斗笠碗,釉色适合斗茶的黑定、紫定,黑定盏色黑如漆,紫定盏则“烂紫晶澈如熟葡萄”、“紫若茄苞”可见,建窑名重一时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建窑的陶瓷艺人充分地结合了当时的饮茶方式,紧扣斗茶的各个环节,考虑细致入微,达到了功能与形式、技术与艺术的创造性发展。

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除享誉盛名的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外,浙江的越窑、龙泉窑青瓷,福建的建窑、同安窑,江西吉州窑,北方的磁州窑均生产陶瓷,这些窑口大量生产不同类型的茶具,千年之后,我们借助这些陶瓷茶具可以领略当时饮茶之盛况。

喝茶普及化与茶叶名称的关系


喝茶普及化的普及包括国内的普及与国际的普及。中国是全世界喝茶普及度较佳的几个国家之一,但是我们身边的人,不喝茶者还是比比皆是;除了亚洲地区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喝茶的人就更寥寥无几了。所以我们现在说的“普及”问题並沒有地域之分。

一位对茶不甚了解的人,太多的茶名对他並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他的困扰,甚至于认为喝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退避三舍。我们经常试问喝茶、买茶的人,他们也都只是懂得龙井而不知什么太平猴魁,喝高档铁观音的人也没多少人知道什么是凤凰单丛。所以第一阶段的茶文化推广应该以简单几种茶名就够了。

如果不是专业的喝茶人,或是将茶作为贴身嗜好的人,大概都不会太深入理解何类茶有哪几种品项,“简单化”倒让他们更容易对茶有完整的概念。例如将茶只分成绿茶、乌龙茶、红茶与普洱茶。龙井、碧螺春、瓜片在这类人喝来是差不多的,七子饼、方砖、千两茶也不是容易分辨得清楚。再说,茶的制作也不是那么规范,小类別与小类別之间并没有法制式的约束,你说这样的茶叫碧螺春,我说为什么不能叫眉茶;你说这是武夷岩茶,我说为什么不能叫大红袍。

谈到喝茶的普及,势必是大批量的行销,尤其是跨国的贸易上。太多的品项会造成库存、品管、鉴定上的困扰。所以将大同小异的茶拼配成较大的批量是大茶业公司正规的做法,国际化的特大型公司甚至于要把来自不同国家的茶叶拼配到足够一年使用的标准样。这种情况,更是需要商品项目的简化。

上面都是谈到茶叶名称与等级的简化,在茶叶名称简化上还有另一层面的问题,就是不要因为学术上的考量将茶名复杂化了。例如铁观音茶应该是要铁观音品种的茶树制作而成的才可以,如果是用毛蟹、或是本山的茶树品种制造就不能叫铁观音。于是有人仗义而行,要求厂商要对消费者负责,什么品种就叫什么名称,结果市面上突然增加了许多茶名。行销人员必须花费许多精力才能让消费者知道这些茶名的差异,因为这些茶的外观看起来都差不多,喝起来也不是像绿茶与普洱茶的差別那么大。在消费者的追问之下,还得陈述这些茶名在质量上的差異,结果又造成了另外一种新的困扰,某些茶名背负了品质不佳的注记。这些问题如果在销售时都要向消费者说明白,非得在每个卖场设个教室不可,在国际的行销上又要怎么办?

还好铁观音产区的人并没有这么要求行销通路的人一定要这么做,结果卖的人都叫铁观音,喝的人也都叫铁观音,再加上制作方式的突破传统,数年间就征服了广大原本喝香片与绿茶的北部地区。再看看相隔不远的福建岩茶地区,历史名茶百出,但是消费者只要一买,就准被别人讥笑:“那种茶每年才生产多少,你怎能买到真正的东西?”原本历史的光环反成致命的枷锁。这种现象在大批需求量的国际贸易上,还将产生供货的问题。将茶名分得那么细,如何依原先提供的茶样准确地供货?类似的问题还将发生在新兴市场的普洱茶上。除了云、川地区外,其他喝茶的人不会太在意普洱茶是指云南地区生产的后发酵茶还是四川、湖南等地生产的边茶,普洱茶在他们心中就是后发酵茶的商品名称,如果要将云南地区以外的后发酵茶排除在普洱茶之列,只有缩小、限制了这类茶的发展。

唐代杭州寺院流行禅茶 后由高僧名士普及到民间


唐代斗茶景象

杭州早年有酒馆无茶坊,因此被讥讽为“南人未知煮茶”,有人甚至还写了小品文刊登在小报上。这个作者估计是北方人。其实,杭州的富人在举办PARTY时,都非常喜欢招些茶博士助兴,非常热闹,普通民众也纷纷随之效仿。后来汴京开茶坊的习俗南渐,杭州的茶馆更是一家接一家地开起来。

从赵州到径山寺

杭州茶文化的源流,可追溯到唐代的径山寺禅茶。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历代高僧往往在修禅论道中以茶助兴,又将自己的感悟发之为诗歌,诗中有茶,茶中有禅。相传赵州(唐代高僧从谂的代称)曾问新到的和尚:“曾到此间?”和尚说:“曾到。”赵州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个和尚,和尚说:“不曾到。”赵州说:“吃茶去。”院主听到后问:“为甚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赵州呼院主,院主应诺。赵州说:“吃茶去。”

无论何种情况,赵州均以“吃茶去”一句来引导领悟禅的奥义,后遂用为典故,并以“赵州茶”指代寺院招待的茶水。

此间,僧人举行茶宴,礼佛参禅,还制定了独特礼仪,无形之禅,通过茶道便成了有形的禅茶文化,举手投足间,禅意自然流露。

到了我朝,禅茶文化影响覆盖江南,许多寺院因此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茶道仪式,最有名的当推杭州径山寺,它已被誉为“东南第一禅林”,“茶圣”陆羽也曾隐居山脚下,写下著名的《茶经》。

径山寺的茶宴,包括了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谢茶退堂等10多道仪式程序,宾主或师徒之间用“参话头”的形式问答交谈,机锋偈语,慧光灵现,乃是禅茶文化的经典样式。

南方有斗茶

而后,茶渐渐由高僧名士普及到民间。杭州的茶农做了新茶后,喜欢搞一项名叫“斗茶”的趣味赛,比比看谁的茶做得好。三局两胜,赢者名声大震,生产的茶叶往往能卖上好价钱,算是极有功效的广告了。

当地的百姓不仅喝清茶,也喜欢将茶与其他当季物品混搭,营造时兴的效果。以冬天卖的七宝擂茶为例,据说是用花生、芝麻、核桃、姜、杏仁、龙眼、香菜和茶擂碎煮成茶粥单卖,这般吃法,操作起来好比捣年糕,吃者好比吃八宝粥了。此外,杭州人还喜欢弄些香料,比如龙脑珍菜之类的,与茶混在一道。花茶也已经非常普及了,木樨、玫瑰、蔷薇、兰蕙、橘花、栀子、木香、梅花等等,皆可作茶。茶香与花香互相交映,吃进口里真是说不出的好味道呢。

配茶的点心也是不得不说的重头,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那些各色吃食消闲果儿的消耗,分量不会少于茶汤,一路吃下去,肚子撑得那叫一个浑圆。

茶文化在南方一带如此盛行,以至于当地未来女婿或媳妇上门时,要给准岳父母或准公婆敬茶,喝了茶,亲事就算定了。不过,也有人是喝了茶仍然不算数。如“东村定昏(婚)来送茶”,而田舍女的“翁媪”却“吃茶不肯嫁”。也就是说,邻村有个小伙子托媒人来送茶求婚,而女方家长则大耍赖皮,茶照喝,嫁女嘛,免谈。见过耍赖的,没见过这么耍赖的,也真真算是奇事一桩了。

宋代茶俗 何为点茶敬客与点汤逐客?


很多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也因此,宋代的茶俗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宋代有两个让现代人很容易弄混的茶俗,分别是点茶和点汤,下面就随小编了解一下到底何为点茶,何为点汤。

点茶见于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点汤"的其一义指的是"客辞敬汤",据宋袁文《瓮牖闲评》云:"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另据宋佚名《南窗纪谈》说到"客至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至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盖客坐既久,恐其语多伤气故其欲云,则饮之以汤。"又见宋朱或《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点汤"的另一义则作"逐客"解。上述"点汤"原为"客辞敬汤"之礼俗,不意后来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讲到宋时有一个吏部官员叫胡枚,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于是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不料陈不和通融,也不愿听他的陈诉,"遽索汤使起",也就是立即点汤,下逐客令了。"枚得汤,三奠于地而辞去",胡枚接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下忿忿离去。

"点汤"逐客在元杂剧中多有反映,如"点汤是逐客,我则索起"(《冻苏秦》),"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龙虎风云会》)等。近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对此也有解释:"旧时主客会晤,有端茶送客之习惯,客濒行时,主人要端茶敬客,以为礼节。其有恶客不愿与之交谈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由此可见,举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你懂了吗?反正小编懂了不少。宋代茶俗还有很多,如果你是茶文化爱好者,不妨多了解。

饮茶礼仪


不论是主人还是客人,都不应大口吞咽茶水,或喝得咕咚咕咚直响。应当慢慢地一小口一小口地仔细品尝。遇到漂浮在水面上的茶叶,可用茶杯盖拂去,或轻轻吹开。切不可以手从杯里捞出来扔在地上,也不要吃茶叶。

西方常以茶会作为招待宾客的一种形式,茶会通常在下午4时左右开始,设在客厅之内。准备好座椅和茶几就行了,不必安排座次。茶会上除饮茶之外,还可以上一些点心或风味小吃,国内现在有时也以茶会招待外宾。

我国旧时有以再三请茶作为提醒客人,应当告辞了的做法,因此在招待老年人或海外华人时要注意,不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劝其饮茶。

尽管不少国家有饮茶的习惯,但饮茶的讲究却是干奇百怪的。日本人崇尚茶道,作为陶冶人的性灵的一种艺术。以茶道招待客人,重在渲染一种气氛。至于茶则每人小小的一碗,或全体参加者轮流饮用一碗,不能喝了一碗又一碗的。

到中国茶馆里去寻访民俗的外宾,越来越多了。在茶馆里遇上外宾同桌饮茶,应以礼相待。既不要过份冷淡,也不要过于热情,作到不亢不卑就行了。

宋代朝茶俗故事:点茶敬客和点汤逐客


点茶见于宋代蔡襄《茶录》载:"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钞茶一钱七,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开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曰:"茶之佳品,皆点啜之。其煎啜之者,皆常品也"。表明宋代沏茶,时尚的是点茶。

"点汤"的其一义指的是"客辞敬汤",据宋袁文《瓮牖闲评》云:"古人客来点茶,茶罢点汤,此常礼也".另据宋佚名《南窗纪谈》说到"客至则设汤,不知起于何时,然上至官府,下至闾里,莫之或废……盖客坐既久,恐其语多伤气故其欲云,则饮之以汤。"又见宋朱或《萍洲可谈》:"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

"点汤"的另一义则作"逐客"解。上述"点汤"原为"客辞敬汤"之礼俗,不意后来被人引用作为"文明逐客"的手段。魏泰的《爱轩笔录》中讲到宋时有一个吏部官员叫胡枚,被调到陕西兴元去做知府,他因家贫路远,无力赴任,于是去求见枢密院长官陈升之,不料陈不和通融,也不愿听他的陈诉,"遽索汤使起",也就是立即点汤,下逐客令了。"枚得汤,三奠于地而辞去",胡枚接汤后没有喝,而是把它泼在地下忿忿离去。

"点汤"逐客在元杂剧中多有反映,如"点汤是逐客,我则索起"(《冻苏秦》),"你休来耳边厢叫点汤"(《龙虎风云会》)等。近人张相在《诗词曲语辞汇释》中对此也有解释:"旧时主客会晤,有端茶送客之习惯,客濒行时,主人要端茶敬客,以为礼节。其有恶客不愿与之交谈者,主人亦往往端茶示意,以速其行。"由此可见,举起茶杯也可用送客、逐客了。

中国饮茶史


中国饮茶历史最早,陆羽《茶经》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早在神农时期,茶及其药用价值已被发现,并由药用逐渐演变成日常生活饮料。我国历来对选茗、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奉茶以及品尝方法都颇为讲究,因而逐渐形成丰富多采、雅俗共赏的饮茶习俗和品茶技艺。本文旨在简单叙述饮茶方式和习俗的发展和演变,其大体可分为几个阶段:

春秋以前,最初茶叶作为药用而受到关注。古代人类直接含嚼茶树鲜叶汲取茶汁而感到芬芳、清口并富有收敛性快感,久而久之,茶的含嚼成为人们的一种嗜好。该阶段,可说是茶之为饮的前奏。

随着人类生活的进化,生嚼茶叶的习惯转变为煎服。即鲜叶洗净后,置陶罐中加水煮熟,连汤带叶服用。煎煮而成的茶,虽苦涩,然而滋味浓郁,风味与功效均胜几筹,日久,自然养成煮煎品饮的习惯,这是茶作为饮料的开端。

然而,茶由药用发展为日常饮料,经过了食用阶段作为中间过渡。即以茶当菜,煮作羹饮。茶叶煮熟后,与饭菜调和一起食用。此时,用茶的目的,一是增加营养,一是作为食物解毒。《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已”;又《尔雅》中,“苦荼”一词注释云“叶可炙作羹饮”;《桐君录》等古籍中,则有茶与桂姜及一些香料同煮食用的记载。此时,茶叶利用方法前进了一步,运用了当时的烹煮技术,并已注意到茶汤的调味。

秦汉时期,茶叶的简单加工已经开始出现。鲜叶用木棒捣成饼状茶团,再晒干或烘干以存放,饮用时,先将茶团捣碎放入壶中,注入开水并加上葱姜和桔子调味。此时茶叶不仅是日常生活之解毒药品,且成为待客之食品。另,由于秦统一了巴蜀(我国较早传播饮茶的地区),促进了饮茶知识与风俗向东延伸。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王褒《童约》已有“武阳买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崇茶之风进一步发展,开始注意到茶的烹煮方法,此时出现“以茶当酒”的习俗(见《三国志.吴志》),说明华中地区当时饮茶已比较普遍。到了两晋、南北朝,茶叶从原来珍贵的奢侈品逐渐成为普通饮料。

隋唐时,茶叶多加工成饼茶。饮用时,加调味品烹煮汤饮。随着茶事的兴旺,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叶栽培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名茶,品饮之法也有较大的改进。尤其到了唐代,饮茶蔚然成风,饮茶方式有较大之进步。此时,为改善茶叶苦涩味,开始加入薄荷、盐、红枣调味。此外,已使用专门烹茶器具,论茶之专着已出现。陆羽《茶经》三篇,备言茶事,更对茶之饮之煮有详细的论述。此时,对茶和水的选择、烹煮方式以及饮茶环境和茶的质量也越来越讲究,逐渐形成了茶道。由唐前之“吃茗粥”到唐时人视茶为“越众而独高”,是我国茶叶文化的一大飞跃。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制茶方法出现改变,给饮茶方式带来深远的影响。宋初茶叶多制成团茶、饼茶,饮用时碾碎,加调味品烹煮,也有不加的。随茶品的日益丰富与品茶的日益考究,逐渐重视茶叶原有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同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且不断增多,茶类生产由团饼为主趋向以散茶为主。此时烹饮手续逐渐简化,传统的烹饮习惯,正是由宋开始而至明清,出现了巨大变更。

明代后,由于制茶工艺的革新,团茶、饼茶已较多改为散茶,烹茶方法由原来的煎煮为主逐渐向冲泡为主发展。茶叶冲以开水,然后细品缓啜,清正、袭人的茶香,甘冽、酽醇的茶味以及清澈的茶汤,更能领略茶天然之色香味品性。

明清之后,随茶类的不断增加,饮茶方式出现两大特点:一,品茶方法日臻完善而讲究。茶壶茶杯要用开水先洗涤,干布擦干,茶渣先倒掉,再斟。器皿也“以紫砂为上,盖不夺香,又无熟汤气”。二,出现了六大茶类,品饮方式也随茶类不同而有很大变化。同时,各地区由于不同风俗,开始选用不同茶类。如两广喜好红茶,福建多饮乌龙,江浙则好绿茶,北方人喜花茶或绿茶,边疆少数民族多用黑茶、茶砖。

纵观饮茶风习的演变,尽管千姿百态,但是若以茶与佐料、饮茶环境等为基点,则当今茶之饮主要可区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讲究清雅怡和的饮茶习俗:茶叶冲以煮沸的水(或沸水稍凉后),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之原味,重在意境,与我国古老的“清净”传统思想相吻,这是茶的清饮之特点。

我国江南的绿茶、北方花茶、西南普洱茶、闽粤一带的乌龙茶以及日本的蒸青茶均属此列。

二是讲求兼有佐料风味的饮茶习俗:其特点是烹茶时添加各种佐料。如边陲的酥油茶、盐巴茶、奶茶以及侗族的打油茶、土家族的擂茶,又如欧美的牛乳红茶、柠檬红茶、多味茶、香料茶等等,均兼有佐料的特殊风味。

三是讲求多种享受的饮茶风俗:即指饮茶者除品茶外,还备以美点,伴以歌舞、音乐、书画、戏曲等。如北京的“老舍茶馆”。

其外,应生活节奏的加快,出现了茶的现代变体:速溶茶、冰茶、液体茶以及各类袋泡茶,充分体现了现代文化务实之精髓。虽不能称为品,却不能否认这是茶的发展趋势之一。

茶之饮,最早的目的在于:解毒、消食、清心、益思、少睡眠;后来有陆羽茶经等等对其方式精益求精,以及少数民族的种种“异样”喝法,都不离其宗;大概宛如诗的雅与风,都值得有心人细细玩味。至若有为“雅”而茶,大概是当今茶艺馆繁盛的原因之一,又或为“道”而茶,比如强调“和敬清寂”,大家见仁见智吧。

茶俗:饮茶


中国人饮茶的习惯,从唐、宋、明、清到现代,有很大的变化。

由于隋朝短暂,茶事记载很少。唐朝时的茶叶多加工成茶饼。唐朝人不“饮茶”,而是“吃茶”。备茶过程如下:

将茶饼用火灸烤。

将烤茶饼放入铜制茶辗辗成颗粒。

用茶罗筛茶粒取细末。

为了改善茶叶苦涩味,常加入薄荷、盐、红枣或姜片调味,并多外加龙脑等香料。

将细茶末连同上列材料,调和成酱。

然后将茶酱用水化开成为茶汤,或配合其他其食物食用。

湖南还多少保留着“吃茶”的习惯——吃茶叶。毛泽东、彭德怀等嗜好吃茶叶,吃完茶后习惯用手指将杯底的茶叶渣取出食用,京夫子的《血色京畿》就有这样的剧情。茶叶传入英国时,英国人将开水泡好的茶叶夹入面包片食用。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茶品越来越丰富,饮茶也日益考究,开始重视茶叶的本身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此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并趋向以散茶为主,同时烹饮的手续也大为简化。

到了明代,饼茶、团茶较少见了,较多以喝散茶为主,烹茶方法亦由过去煎茶为主逐步发展为冲泡为主。

到了清代,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城市的茶馆,并逐步兴起,成为适合各个社会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并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普通人家也常以茶水招待客人。

现代,根据不同情况(如不同场合的特殊礼节),中国茶有着不同的泡法。例如绿茶比乌龙茶和红茶更加清淡可口,因此需要用较冷的水冲泡。想了解更多此方面内容,请参考条目茶和功夫茶。

以下的步骤是较为普遍使用的一种泡茶方式,,亦被视为泡茶艺术。以下过程要比吃饭时配点心喝的茶的泡茶过程更加正式。这种泡法经常用来泡红茶和乌龙茶。

烧开水。

温壶,用热水一边将茶壶洗干净。

把茶叶填进茶壶,茶叶高度大约到茶壶内壁的三分之一处。

灌半壶热水温润茶叶,然后立刻倒掉水使茶壶里只剩茶叶。(这一步和后面所有要灌水的步骤应该放在一个大容器中进行以接住溢出的水)

再往茶壶里倒热水直到水溢出到大容器里。茶壶里的水中不应该有气泡。这次浸泡不能持续太长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秒。

把泡好的茶水在一分钟内倒入杯饮用。倒的每杯茶都应该有同样的色香味。准备的托盘的用途是接住这一步溢出的水。

在泡了一次的茶水饮用完后加入水再次冲泡,继续饮用。一份茶叶可以泡4至5壶茶水,但是后面的几次应该多略微多泡一会以尽可能泡出香味:第二次大约多泡10至40秒,第三次大约45秒,以此类推。

很多人喜欢这种泡茶和喝茶的艺术,除中国人以外,许多其他国家的人也很喜欢。很多人热心于茶艺,他们不仅喜爱茶的味道,也享受泡茶过程中的乐趣。茶文化非常吸引人,此外还能放松心灵。据说人们在泡茶和喝茶的时候能忘记生活中的所有烦恼。很多人喜欢和别人一起喝茶,不光为分享美茶,还为了体验和别人在一起的安逸心情。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饮茶普及于宋代以后》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