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怡墨研砂——吴鸣紫砂·水墨作品展”历时一个月,得到沪上紫砂爱好者热烈追捧,吴鸣大师工作室近日落户上海东方陶瓷艺术交流促进中心,成为壶迷们鉴赏、交流、互动的俱乐部。

说到“紫砂”,大概有不少人会首先想到“紫砂壶”,一种老少咸宜、既可登大雅之堂又可入寻常人家赏玩且实用的小摆件、小玩意,总脱不了移情把玩、小情趣、小跟随的旧格局。而吴鸣的作品总是如此的令人叹为观止,就如同看到了“紫砂版”的现代艺术大师亨利·摩尔的雕塑作品,同样是小小的一个紫砂壶,却能有那么大的视觉冲击力和空间张力,以及其通体发露的现代气息,这实在是对紫砂陶艺的审美功能一次革命性的改变。

吴鸣曾将自己的陶艺历程总结概括为“读”、“思”、“做”三字。“读”者读书理气,胸有诗书气自华;“思”者上下求索,循理想抱负而独得心源;“做”者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坐实务虚,不图虚名,如此三点集于一身,加之志向远,视野宽,情怀深,心意细,注定他是一位深怀远大理想与抱负并具有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而其现代紫砂艺术,无疑已具有“开一代风气之先”而改写紫砂艺术史的重要意义,仅以其代表作《古风系列》、《大语系列》、《子非鱼系列》、《期待系列》、《生命对话系列》等而言,也无疑已成为当代中国陶瓷艺术之里程碑式的经典之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壶中日月长,陶里天地大;壶可洗心,陶可冶志,品位高低,贵在人为。古今艺术,皆循一理:人至何境,道至何境;道至何境,艺至何境;“道”“器”相生相济,则形神兼备和畅通达而艺无止境矣。吴鸣的艺术现象,再次向我们提示: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是经由其开宗立派式的创造,改变了他所从属的艺术门类之命运乃至发展方向的人物——历史由此重新书写,而真正的大师依旧只问耕耘,不问收获,无涉浮躁时代之虚构的荣誉。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至简,好的作品一定有她独到的艺术语言。

延伸阅读

紫砂壶,有没有能够快速升值的作品


宜兴的独特材质——紫砂,造就了我们广大的能工佳匠,造就了宜兴这个陶都名片。他们创造的宝贵财富和一件件留存于世的精美工艺品,就是工艺的证明、品质的证明。所以说——紫砂是一种特质、紫砂是一门工艺、紫砂是一种品质、紫砂是一门道德!

紫砂壶会升值吗?很多人抱着买了后立马能升值的态度进军紫砂行业,但又有几个人能成功呢?

许四海,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紫砂壶大收藏家,早年间,在地摊上看到一把老壶,要几十块,当时没那么多钱,最后用身上仅有的手表和毛衣换得生平第一把老壶。

之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多数人平均月工资只有几十块,而顾景舟的壶,也只要几百元,经过一番周折,以2.3万的价格购得潘家邵大亨掇只壶。没有大胆的魄力,果断的决定,便不会有后来意想不到的结果。

但有几个人像他一样呢?紫砂壶,有一小部分真正实力派的东西,确实可以,但你首先要学会看壶,同时也要识人,丁山,名家很多,头衔、奖项、职称等等,不要一开始就奔着升值发财的目的买壶,这样你买来的壶,都是空有名头的普通货,等于交学费,没有丝毫价值。

玩壶,就看器型、泥料和做工。一把壶,是不是好壶,首先入眼的是这个造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壶架子,架子搭的好,符合审美观,做出来的壶,才漂亮。泥料,最是难看懂,但有一个取巧的方法,跳过泥料看做工,好工肯定用好料,不然就白瞎了这工,不能因泥料差而坏了一把壶,所以工好的师傅都会去用好的泥料来做。做工,就是一把壶的细节处理,看嘴、把、盖、壶内等等,细节处理到位,无拖泥带水,给人舒服之感,就是好工。

玩壶,你首先要喜欢这把壶,再去收藏它,而不是为了之后的升值,如果是为了升值赚钱而买壶,那你就走偏了。

紫砂壶大师:陈鸣远


许多人喜欢紫砂壶,但和紫砂壶有关的人物您又知道多少呢?今天,我们先给大家介绍紫砂壶技艺史上技艺最全面而精熟的一位大师:陈鸣远。

陈鸣远,清初康熙、雍正年间人,字鹤峰、鹤屯、石霞山人,又号壶隐,出生于宜兴上袁村的紫砂世家。其父陈子畦是上代制壶名匠。前人称陈鸣远是近百年来颇有成就制壶高手。他所制的茶具、文玩等有数十种,制品新颖,善于翻新花样,塑镂兼长,技艺精湛,尤其是以自然型类更为精雅。有"鸣远一技之能,世间特出"、"紫砂才子"之赞语。他堪称紫砂壶史上技艺最全面而精熟的一位。"古来技巧能几人,陈生陈生今绝伦"。

他的作品多出新意,而且能自制自署,雕镂兼长,且铭刻书法亦古雅,有晋唐风格。人们把他与供春、时大彬并称为宜兴紫砂的三大名匠,近人也称他为清初的第一名手。陈鸣远手制紫砂,除各式茗壶外,还善制各式文房雅玩,从而丰富了紫砂的造型,发展了紫砂的品种。传世作品“南瓜壶”、“包袱壶”由南京博物院珍藏。

对紫砂壶越喜爱,对它的了解越多,就越会发现其中的吸引人之处,便越来越会被其文化底蕴所折服。

紫砂壶,因“泥”不同


古人描述的紫砂泥为「五色土」、「岩中泥」、「天青」、「暗肝」、「海棠红」、「朱砂紫」、「水碧」、「葵黄梨皮」、「墨绿」、「黛黑」、「栗色」、「桐绿」、「榴皮」、「沈香色」等。其中以朱、紫、米黄为紫砂泥的基色,可分成:红泥、紫泥、团泥,基泥由于地质成形条件不同,矿层分布不同,「泥中泥」的矿层深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妙不可言。

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的泥料的分类,仅供壶友参考

1、清水泥

一般为紫褐色致密块状,有云母碎片,矿料上带淡绿色斑点、斑纹状,烧成后呈紫棕红色,高温呈紫黑、暗青色,一般指单一矿料仅加石黄等练成的紫泥。

2、底槽清

因通常处于紫泥泥层底部,矿料一般呈紫褐色致密块状,有青绿色豆斑状(俗称“鸡眼”),烧成后呈紫红色。

3、紫泥

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

4、大红袍

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经过泡茶养成色泽艳红非常讨喜。大红袍红豔夺目,气质高雅,令观者满受瑞气临身,鸿运当头之意;为濒临绝灭之极品朱泥。

5、降坡泥

降坡泥系修建陶都路时,在青龙山与黄龙山交界处降坡工程中产出,故名降坡泥,练製后出现老味十足、橙红中泛黄的烧成样貌,让人观之即生思古之幽情,经泡养后更是老味横生。

6、朱泥

矿料呈黄色致密块状或团块状,质地均匀细腻,烧成后呈朱砂色、朱砂紫、海棠红等,因收缩变形较大,所以成品率很低,适宜做小品。熟泥极细腻,朱泥朱红微嫣具绵密柔滑之砂感,水色温润度中等;热水冲淋立展娇嫩鲜红特色,壶身游移紫光遽现,神秘迷人风韵令爱壶人神醉。

7、红泥

红泥有大红泥、小红泥之分,有老、嫩之分,呈浅黄色、青黄色致密块状,烧成后呈红色透黄,高温呈暗红色。

8、缎泥

古称团泥,有人说黄龙山、青龙山之间有团山,产出泥料为团泥,也有人说团泥类矿烧成后多呈黄缎色,故称为缎泥。

缎泥一般为共生矿,绿泥与紫泥共生矿,绿泥与红泥共生矿,烧成后有米黄色、棕黄色、赭灰色、褐紫色等,历史上的壶呈古铜、棕黄、冷金黄等色的均为缎泥。

紫砂壶:泥料不同,特点不同


许多人喜欢用紫砂壶泡茶,因为知道用它泡出来的茶汤味道才好。但是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紫砂壶都能泡出来好茶的,紫砂壶好不好,还得看它原料好不好。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做紫砂壶的泥料。

制作紫砂壶的泥料有很多种,如紫泥、底槽清、红棕泥、红皮龙、红泥、绿泥、段泥、黑泥等。

紫泥位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炼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呈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颜色呈紫色。

底槽清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烧成后巧克力色是最上等的,而浅层泥料次之,烧成后呈淡红色。在近代被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红皮龙矿料较为稀少,近年来市场上更是少见,在很早前被视为上品紫泥。但它单独炼制烧成后色泽较普通紫泥偏红,必须40目炼制,这样炼制出来的紫砂壶泡养后才会越发油润!(注:40目表示一平方英寸的筛网上有40个小孔)

红泥是以烧成后呈色命名的一个大类。按照矿料的材质结构可以分为紫砂红泥和朱泥两部分。但是朱泥烧成后一般胎质密度大、气孔小,结晶程度相对较高,其热传导性能比紫砂红泥好。

段泥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呈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烧成颜色呈黄色。

绿泥矿料呈致密块状结构,不溶于水,外观质地一般比较纯正均匀,含有少量白色云母碎片。所制壶品质感朴拙,砂质细腻而富有颗粒美感。

黑泥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

紫砂壶里学问这么多,以后可别只说你喜欢紫砂壶了哦,要搞清楚你的紫砂壶是什么原料的,也好拿出去“显摆显摆”不是。当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品茶只是为了静心,可不是什么显摆。

不同类型紫砂壶要泡不同的茶叶


紫砂壶有大容量和小容量之分,可以根据喝茶习惯和喝茶人数来决定购买多大容量的紫砂壶。这里要说的是,影响茶味的不是容量的大小,是紫砂壶的壶型。紫砂壶有很多类型,如圆形壶、扁型壶、方形壶,不同类型紫砂壶要泡不同的茶叶。

1、圆形壶最能把乌龙茶的香味泡出来。

圆形壶中最常见的就是所谓的“标准罐”。乌龙茶茶叶呈卷球状,圆形壶为其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让半球状的茶叶完全舒展。若你爱喝乌龙茶,那么买标准罐最实在,因为圆形壶泡茶注水之后,圆形的器壁可让水在壶里顺流而转,能更温润地将水与茶叶紧密结合,有利于发茶。

在市场里,标准壶显得朴实无华,但却是初入门者可以用最合理的价位买到的壶。现在正是买进圆形标准壶的好时机。1980年以前,宜兴标准壶的出口都在香港的国货馆,卖出了一定的数量,壶也具有一定的水准。在壶价大好时,标准壶的行情竟能暴涨到一把一万元。如今市场回归平静,壶价多在数百至数千元。

2、扁型壶最适合降低武夷陈年老茶焙火味。

扁形壶,适合泡条索状的武夷茶。宜兴壶制成扁形壶的比率较低,原因是此种壶形的烧结成功率(就是所谓的“良率”)较低。这种壶身较扁平的壶,具有十足的稳定感,能够让条索状的茶叶沉稳地定在壶里,安心地释放出一身的香醇。当注水时,由于扁形壶的壶壁较短,水流自然有了缓冲,加上壶内空间狭小,就使茶叶更容易浸润于水中,温和地吐尽精华。我认为,扁平壶的空间不容一点苟且,正是武夷茶岩韵精实发挥之所在。

3、方形壶美观胜过实用。

方形壶在制作工序上的关键在于,泥料要炼得非常匀称,否则在片接时的困难度与失败率都会非常高。由于方形器的内部角度使茶叶不易滚动,水流容易被阻塞,但形壶在造型上引人注目,美观大于实用。用它泡铁观音,第一泡茶汤滑口好喝,但在第二、第三泡时茶汤就苦涩尽出;用它泡乌龙茶,香气有被闷住的感觉。

台湾壶市场最热络时,壶商曾经将不同容量的标准壶依序组合,集合了从一杯壶到八杯壶的成套茶具,称为“一条龙”。后因用“杯”当壶的计量单位的做法没有统一,也一直困扰着品茗者。近年来制壶业者开始注意用毫升作为壶容量的计量单位,并推出一百毫升、一百五十毫升、两百毫升容量,作为壶容量的区隔,以便于消费者在买壶时做更具体的参考。

不同造型的紫砂壶如何鉴赏?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充分体现了工艺造型艺术的魅力,其间蕴藏着丰富多采的完美器形,汇集着历代艺人的心血和智慧。随着时代的进步,紫砂壶已不仅仅是作为一款茶器在使用,同时已晋升到艺术品的行列,人们不仅仅满足于茶壶的实用价值,而且更看重其审美价值。因此,紫砂壶艺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内涵意义上,如何多角度地反映其审美情趣、体现其审美价值。

方器类

对于方器类壶的制作,为了达到端正、规矩、简洁、挺刮、严谨、工整之感,其线条的长短、块面的大小、面角和空间的大小都十分讲究。尤其是平面口盖要求不苟丝发,技法处理干脆利落,壶嘴、壶把、壶顶匀称对直,以及和主体的比例协调。

在细部处理的精加工上要尽力表现得清晰、光滑、坚挺,方显整体美感。其中不难看出水平线的平静美,垂直线的刚劲美,连接线的紧密美,还有对称与平衡、对比与调和、统觉和通感的形式美,以及各线面相互作用的结构美。

圆器类

对于一般类的圆柱、圆台、圆锥形和圆球体的光货壶,大多以饱满、圆润、厚重、古朴为特点,重点以造型本身所具有的曲线、弧线和凸面的装饰性。或者配以几条简练的线角而产生的装饰效果来达到美的感觉。

对于方圆兼寓的造型,设计制作者总是从造型形体的形成规律中。抓住最能反映本质和最富有美感的特征。在精工细作上力求表现出弧线的柔和圆润、曲线的流畅奔放和球面的饱满丰润。尽力达到敦庞周正、朴实健壮和刚柔相融之美感。就以光货中最具典型的“仿古”、“掇球”、“石瓢”这老三件为例,尽管造型传承了几百年。艺人拍打了一辈子,名作依旧独领风骚,光彩照人。

花货类

花货壶作为紫砂壶中别具一格的另一类造型。大多是以大自然生物为题材,运用模拟仿生、写实、夸张等手法。把自然界的花卉草木、飞鸟虫鱼和瓜果蔬菜等物象,塑造和融注于壶艺之中。

主要表现手法是在壶体上堆、雕、捏、贴各种花、枝、叶、果等。或塑上有趣的小动物加以点缀。使得充满乡土气息的自然景观再添几分生机。这样的一把壶。实在是太美了。

在花货壶艺巨匠朱可心、蒋蓉以及门徒学子的耕耘培植下,紫砂百花园更是一派生机。“松竹梅壶”、“松鼠葡萄壶”、“报春壶”、“彩蝶壶”、“碧桃壶”、“南瓜壶”、。莲花壶”、“竹扁竹段壶”、“高风亮节壶”等等。可谓洋洋大观、美不胜收。

尽管每一件花货造型具有自身的个性美,但是无论从线条装饰到结构布局。从物象塑捏到形态夸张,处处给人以精神上的享受,小小茶壶不仅有体味生活气息之闲情逸趣美,更有拥抱大自然之气势壮观美。这难道不是艺术审美的感化作用和愉悦作用在壶上的体现吗?

筋纹器

“筋纹器“是将花木形态规则化、结体精确严格、制作精巧的一种陶瓷造型类别。筋纹随着造型形体的变化而深浅自如,筋囊线条纹理清晰,疏密变化得体,做工精良的筋纹器要求口盖准缝。合菱壶、葵仿古、梅花周盘等等,是筋纹器造型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壶型。

奇形类

此外。除传统常规的方器和花卉之外。还有不规则或是雕塑类茶壶,也有人称之为奇形怪壶。然而它以奇中观秀、怪中生趣、怪而不丑而取胜。它往往是名师高手别出心裁的得意之作。如汉棠大师的“松段壶”、秀棠大师的“山鸡壶”等等,刻划逼真传神,形象十分生动可爱,其构思之精巧。

捏塑之精湛:恰到好处地将壶体结构要素同塑像机体结构有机结合,洒脱发挥、刻意表现,让人在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意境下,感觉到自然恬静美和灵动神韵美,也是这上乘之作所特有的个性美。

总而言之,对紫砂壶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及其价值的认识和挖掘。不仅有利于我们对提高壶的工艺质量和艺术价值的进一步领悟,而且有助于我们在壶艺创新制作上不断进取。所以观赏一件新的造型,应该在领悟到美的本质以后再加以评点。以这样的审美态度为出发点,才能中肯地赢得爱壶者的共鸣。

归根结底,一把壶的艺术价值的高低,是取决于制壶人的创作能力和制作水平。换句话说,没有一定的设计创作能力,没有扎实的制壶功底,是不可能把壶做好、做象样的。(来源:紫砂壶玩家,

中国早紫砂壶:南京吴经提梁壶


名称:吴经墓出土提梁壶

制造年代:明代

规格:高17.7厘米

收藏地:南京博物院

宜兴紫砂究竟起源于何时?这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是一个悬案。目前就有唐、宋、明三种起源说。而引起分歧的关键,就在于尚未发现宜兴紫砂的古窑址。近日,南京博物院考古队结束了在宜兴蜀山地区长达3年之久的考古发掘,除了发掘出8座古龙窑遗址外,还有力地证明宜兴紫砂壶起源于明代中晚期,目前能确认的中国最早紫砂壶就是出土于南京吴经太监墓的一把提梁壶。

考古三年发掘8座龙窑

杭涛,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考古队员,结束了在宜兴三年多的考古勘察活动,于近日回到南京。在杭涛的办公室,堆满了关于宜兴紫砂的材料,而三年多的考古活动也形成了厚厚的考古勘察报告等待整理。

“宜兴丁蜀镇蜀山地区是清代紫砂和均窑的生产中心,在三年多时间内,经过我们的考古勘探,我们发现这个地区的古窑址从明代一直延续到民国年间。”杭涛向记者介绍,考古发掘是在蜀山西麓和南麓进行的。3年中,考古队共对6片区域进行了发掘,一共发现了8座龙窑,“龙窑是江南地区常用窑炉,顺山势而建,前低后高,一般长三四十米,因窑身细长得名。”杭涛表示。据杭涛介绍,在这6个区域中有一个探方最令人吃惊,这里的地层多达23层,跨度从清初到民国,每一层的碎陶片都是各个年代烧出来的残次品,被丢在了龙窑附近。在探方附近,他们还发现了一处清代窑址。令人惊奇的是,窑壁和地面有一层厚厚的白色釉状物。据杭涛介绍,这叫“窑汗”,是用松枝烧带釉的陶器,釉和松油迸溅、挥发附着在窑壁形成的。粗略估计,蜀山下埋藏着数十座古代龙窑。

考古发掘锁定明代中晚期

据杭涛介绍,历史上,宜兴紫砂就发源于蜀山地区,当时周围窑户相对集中,紫砂艺人散布在方圆几公里范围内。在考古发掘中,各个土层中的出土器物时代特征明显,是很好的断代标准器,时间上大致可分为清代初期、清代早期、清代中期、晚清—民国时期。而在出土器物中,也发现了小规模的明代崇祯时期的紫砂陶片及陶质器物形制,而明代以前的地层中,没有发现任何紫砂的痕迹。“这就可以初步断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应始于明朝中晚期。”杭涛表示,将宜兴紫砂起源指向明晚期的,还有两处非常重要的遗迹。首先是一座龙窑窑址的东北方发现的明代堆积物,从青花瓷和铜钱等物品都显示这里是一片纯粹的明代遗迹。而另一处遗迹是一个废弃堆积层。他们在里面发现了明代晚期的堆积,因此推测附近应该有明代龙窑旧址。

出土紫砂片与南京吴经壶相同

1965年,在南京中华门外马家山油坊桥明代嘉靖十二年(1533年)司礼太监吴经墓中,曾经出土了一把紫砂提梁壶,根据墓志考证发现,这是目前唯一有绝对年代可考的明嘉靖早期紫砂壶。杭涛发现,此次考古发掘在一个探方的最下层发现的明代紫砂壶陶片,其壶嘴的形制和“铆接”制法、高领带鋬罐的口沿形制等与吴经墓紫砂壶如出一辙,同样也与近年来在金坛金沙广场古井中出土的几把明代晚期提梁壶基本类似。

“我们发现明代紫砂陶片,与南京吴经太监墓出土的提梁紫砂壶、金坛明代中晚期井内出土的紫砂壶基本一致。这也为紫砂起源于明代中晚期形成了有力的证据链。”杭涛向记者表示,与此同时,也可以锁定吴经壶是目前中国有明确史料确认的最早紫砂壶。

辨疑专家批驳紫砂唐宋起源说

宜兴紫砂的起源除了明代外,还有唐、宋两种说法。唐代说的根据是文献,唐僖宗时在唐朝做官的朝鲜人崔致远在《桂苑笔耕集》中有“坐演紫泥……掌陶钧而不晚”的记述,持此说的人认为“紫泥”就是指紫砂。而持宋代说的人有两大论据:其一以北宋梅尧臣“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等诗句,认为紫砂源于宋代。其二是1976年,丁蜀镇羊角山古窑址堆积层中发现的北宋时期的乱砖。

对于这两种说法,除了本次考古发掘的依据外,杭涛还从茶文化历史上找到了反驳的依据。据杭涛介绍,中国茶文化有“唐煎宋点”说,唐代是煎煮茶叶片,宋代是冲点茶叶末,明代才有了我们现代喝的散茶(炒青)。朱元璋第17子朱权所著《茶谱》是明代第一本茶书,上面记述的饮茶方式还是点茶,茶具为银、锡、铜之类。此后近百年无茶书,明晚期突然出现一大批茶书,记述紫砂已经成为全国流行的茶具。《阳羡茗壶系》说:“近百年中,壶黜银锡及闽豫瓷,而尚宜兴陶……名手所作,一壶重不数两,价重一二十金,能使土与黄金争价。”按“近百年”推算,紫砂被从陶土中挑选出来加以利用,当在明代中期。

而对于宋代说中的考古发现,杭涛认为,仅凭北宋时期的乱砖就推断紫砂始于北宋不太科学,而且在宋元时期的墓葬中没有发现过与羊角山窑址发现的紫砂器相近的陶器。

中日对紫砂壶的不同态度


茶道,不仅在中国是自古有之,在日本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两国对茶具的态度却有些差别。近日,我们有幸拜会了东瀛游学归来、并有5年日本古玩店工作经历的瓷器藏家崔绍松,听他讲述异邦的茶道。

与中国人喝茶的习惯不同,日本人喝茶多用里外挂釉的瓷壶,“提梁壶很少,基本都是歪把壶,而且壶嘴一律朝左。”而日本人对中国传统茶器紫砂壶的“冷淡”是崔绍松在国内未曾想到的。崔绍松曾在游访时特别留意到,遍藏中国奇珍的日本博物馆中竟从未出现过紫砂壶的身影,而他带去作为礼物送给日本友人的紫砂壶也遭到了客气的“冷遇”。“日本也有‘紫砂’,叫作‘朱泥’,颜色非常鲜艳,但我拜访过的日本人却没有一家用这种‘朱泥’壶泡茶的,倒是我自己很便宜地花了1000日元买回了一把。”

日本友人在解释不喜欢紫砂壶的原因时,以“不便清洗”、“保温性差”作为解释,但崔绍松却从中感受到了日本工艺的“排他性”。“日本的几大皇家窑厂是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想在‘九谷’找到一点中国元素,比如说‘龙’,那是不可能的。”这种“保守”在另一个意义上可以视作对传统的坚守。日本的手工艺多以小作坊的形式集中在九州等地,受到国家的保护与重视,有着严格而有序的传承。“有些家族手艺传男不传女,而且七八十岁还在做工的老艺人比比皆是,他们珍视、守护着自己的‘核心’手艺,因而有许多继承人到了六十岁尚未接收到来自父亲的‘真传’。”崔绍松就曾访问过一个日本陶瓷厂,忙于做工的老师傅连最基本的程序也不愿多讲。

日本传统手工艺中创新很少,比如日本茶具上的传统绘画题材“百人一首”,在茶壶上绘制一百个小仓时代的人物与他们各自的箴言,一百个人物,上千个字,细致程度可以媲美微雕艺术,而令人惊异的是这种题材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几乎从未发生变化。同时日本茶具的精美也令崔绍松感叹不已。“日本有严格的规定,一个茶壶只能配五个茶碗,而一个碗最少要绘制半年,那么一套茶具要画两年多,一笔一画绝不潦草。”而依照传统,制成的茶具上一般标有窑厂的名称,“大师之作”一般还会有艺人名字的落款,“我见过最多的,一个杯子上落了三个人名,有些徒弟会将师傅的名字落在自己之前”,而由于日本严格的立法,绝对不会出现冒名顶替、张冠李戴的现象。

但要说到最令崔绍松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还是日本人对待手工艺乃至对待生活的那种简朴的精神。“‘大师们’穿着老旧的围裙,纯朴、平凡得甚至让人无法置信这一件件国宝级精品竟出自他们之手。”崔绍松曾去过日本皇家窑厂“桔及”观摩,他们烧制的瓷器,不仅是手拉坯的,甚至连机器都还是脚踏的。“坯胎越薄泥料越稀,我曾用卡尺量过,他们的坯胎最多不超过两毫米厚。”日本人的资源保护意识极强,“他们到中国唐山购买陶土,因为他们自觉本土资源的有限。”这让崔绍松想起了某次游历景德镇,发现连电线杆子都是青花瓷制成,使用资源之“慷慨”,让他不胜唏嘘,感慨国人在资源节约意识上与日本人的差距之大。

论茶道历史,日本不如中国,但比起精神,中国还是需要向这个小国学习的。只愿以后我们的茶道能越来越好。

不同类型的紫砂壶茶垢怎么清洗


众所周知,泡茶最佳器具就是紫砂壶,而紫砂壶也需茶的相伴才能更显其温雅气韵。想要紫砂壶使用时间长,不仅要一壶一茶,还要懂得保养清洗。下面为大家介绍不同类型的紫砂壶茶垢怎么清洗。

我们知道,紫砂壶泡茶香,越使用久越香,这是因为紫砂透气性好,茶水在其中不易变味。但有些人喜欢用茶长期泡在壶中,称之为养壶。这种养过的壶泡茶更加香甜,这是因为茶垢堆集在壶壁上的原因。

▲柿子壶

新买的壶在使用前,可以先放些茶叶用热水泡一下,多泡几次更好,再里外刷洗干净,将壶内残留的砂粒彻底清除。(用上面所讲的方法可以清除一些由此产生的异味)。

▲容天壶

根据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而茶垢是由于茶叶中的茶多酚与茶锈中的金属物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而产生的,其中镉、铅、铁、砷、汞等多种金属以及亚硝酸盐等对身体有害的物质,会附着在紫砂壶的内外。所以,不能为了茶香就让紫砂壶的茶垢长期堆集,一定要喝完茶就清洗壶。

清洗紫砂壶茶垢的方法:

取用食用纯碱(小苏打)一匙放入壶中,冲入100度开水,水要满,再将壶盖盖上,等候十分钟左右,用软毛刷轻轻刷壶内,你便可以看见茶垢变成了黄水流出。清洗后的壶胆光亮如新。此法要注意的是不要清洗壶的外面,只清洗内部就行了。

▲金钟壶

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时用尼龙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坏茶壶。

平时喝茶,可以用干净毛巾擦拭,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否则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擦拭以后会有浮光, 有人说紫砂壶上的茶垢可以养壶,不需要清理。紫砂壶适合泡茶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特殊分子结构(细密气孔)造成的透气性好。紫砂壶用的时间久了,气孔被茶垢填满后,势必也会在茶具内壁上附着,出现卫生问题。

茶垢的堆积还会影响紫砂壶的透气性,因此,从这个角度说,紫砂壶也应该定期清洗。茶垢越厚越难清洗,因此,日常的清洁和定期清理同等重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吴鸣紫砂水墨作品展示与众不同的紫砂壶作品》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