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

茶从离开茶树那一刻起,

就期待着与水相逢;

水唤醒茶,茶成就水;

水包容茶,茶激荡水;

茶因水而重生,水因茶而丰润……

泡茶如人生,需恰到好处

时间短了,茶没有入味,淡了;

时间长了,入味太浓,苦了……

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

茶与水的缘;

许是因万年前溪边婆娑的小树;

此时才牵手相随……

水与茶的份;

许是千年前嫩叶上留连的珠露;

今朝才倾身相许……

味因水觉甘美,

心因茶而和宁,

茶终于寂静,

水终于无音。

茶凉时水静了;

水静时茶清了。

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

时光悠远,世事淡然;

有一种情怀,淡香如茶;

有一种人生,清澈如水;

水甘味真,茶清梦好;

一杯清茶,一颗静心。

“茶”字即“人在草木间”。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几度冷暖,几许纷繁,

人与茶之间有着禅意的相联。

人生沉浮,如一盏茶水,

苦如茶,香亦如茶。

茶终于寂静,水终于无音

淡名,淡利,无争,无夺。

一切自然,一切脱俗,

一切幽美邈远的意境,都是人生的淡雅之美。

泡一壶茶,等一段缘;

闻一杯香,识一个人;

品一口汤,觅一知己;

奉一杯茶,轻语一句:

原来,你也在这里。

扩展阅读

禅茶至境 “无”


"无"是历史上禅僧常书写的一个字,也是茶室中常挂的墨宝。"无"不是世俗所说的"无",而是超越了世俗认为的"有""无"之上的"无",是佛教的世界观的反映。

讲到"无",不能不提起五祖传道的典故。禅宗五祖弘忍在将传授衣钵前曾召集所有的弟子门人,要他们各自写出对佛法的了悟心得,谁写得最好就把衣钵传给谁。弘忍的首座弟子神秀是个饱学高僧,他写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弘忍认为这偈文美则美,但尚未悟出佛法真谛。而当时寺中一位烧水小和尚慧能也作了一偈文: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为,"慧能了悟了".于是当夜就将达摩祖师留下的袈裟和铁衣钵传给了慧能,.因为慧能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的真理。只有认识了世界"本来无一物"才能进一步认识到"无一物中物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茶学界普遍认为,只有了悟了"无"的境界,才能创造出"禅茶一味"的真境。"无"是茶道艺术创造的源泉。

书香筝音谈茶事 文人妙语论紫砂


“茶与紫砂,能够让浮躁的心沉静下来,安心地去倾听和感悟琴、棋、书、画、诗、酒、茶这七件雅事的动人心处。”“艺术总是相通的,茶和紫砂正是沟通的桥梁。”“躁动不安的心是无法体会到艺术之美的,茶和紫砂正是可以令人心静的事物”……日前,由《北京商报·中国紫砂周刊》参与举办的“谈茶”系列雅集活动在大唐春举行,中国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袁莎用经典乐章演绎了艺术之间的共鸣。文化艺术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在赏乐品茗中,畅谈茶与紫砂丰富的精神内涵。

品茶境界重在心平气和

茶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它实在是一件太有魅力的文化事件。

从最基本的层面来讲,茶的种类非常多,相同的品种由不同人制作则品味不尽相同;茶在冲泡过程中口感、汤色、变化美妙无比;运用不同的器皿品茶,感受也会不同;而陶、瓷、紫砂、玻璃、竹片、木头、石头……茶具自身又构成了一个世界,相互比较的过程又构成了另一种茶的魅力和乐趣。正是茶本身这种多样、丰富的特点,令爱茶人愿意穷其一生去探索其中的差别与奥秘,并感受着由此带来的快乐。

而在品茶的事件当中,不能缺少的就是紫砂。“茶多茶少分三盏,事有事无坐半天”,也许只有一把紫砂壶、一泡清茗茶,才能让人在慢慢的品饮中沉下心来,感受分茶、独坐中难得的心静。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拥有财富越来越多,但是为什么却有那么多感到不快乐、不幸福的人呢?因为太多的人在追逐金钱的过程中,忘记了自己追逐金钱其实是为了让生活更有质感。因此,现在的社会需要心静,需要茶与紫砂营造人文氛围,让大家感受到金钱之外的情感的东西,让人感受到财富不仅仅是金钱,还包括更高的精神追求。

吃茶有四种境界:饮、品、谈、悟。饮茶和品茶靠体验知之;谈茶、悟茶则融合了神明、心灵、身体之中的智慧,通过谈和悟,体会茶本身或者茶之外的事情。也因此,茶文化是综合性的文化,只有参与了,才能有深刻的体会。

其实,喝茶是追求一种心平气和的境界,它体现了中国紫砂文化和茶文化“精行俭德”的精髓,更凝聚了中国文化“和”的精神。

谈茶论砂使人生更丰富

一首好的乐曲可以荡涤人的心灵,令思想更加开阔。我们今天在这里听古筝,其实是在感受艺术之景,景中有诗、书、画、琴、茶……非常有意境,而且富有精神内涵。

虽然今天雅集的主题是古筝,但欣赏音乐也无法离开品茶带来的心静。从这一点来讲,古筝也好、书法也好,本质都是和茶与紫砂相通的。紫砂和饮茶是一个精神境界,能够使得人生更丰富。人,存在的价值,不光是追逐金钱,更多的是精神财富。紫砂壶虽然小,但是境界很大,从造型上来讲是和自然相通的,境界很开阔,可以从紫砂壶中看到宇宙的开阔,甚至是哲理,这些都是中国人的智慧。

紫砂和茶中国文化的心灵清洁剂

紫砂和茶都是人文精神的重要的元素。紫砂通过人的把玩,日积月累的使用,变得有玉的光辉,所以茶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张扬、内敛和朴实无华的本色和哲学。

现在,环境污染、战争频发、人心焦虑、急功近利、消费主义等挡住了人们看生活的视界,所以在这个时候,推广中国的茶文化、紫砂文化和国学文化是一种让世界变得清澈、变得宁静、变得悠远、变得纯粹的最好的东西,所以茶和紫砂,我把它看成是中国文化的心灵清洁剂。茶能够让人清明,让人理性回归,让人极高明而道中庸,让人志广大而尽精微,如果没有茶,我认为这个世界就少了很多清醒的人。

艺术之间是相通的

琴、棋、书、画、诗、酒、茶,古来文人的七件事,我们今天的活动占到了五样,它们的相通之处,并不仅仅在于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在于它们能够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有所感悟。那么,茶和紫砂无疑就是贯通各种艺术形式的纽带和桥梁。

现在许多茶室都有古筝陈设,我想这并不是单纯的附庸风雅,实在是因为茶与古筝之间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怀。一杯茶,让人聆听琴中的柔肠百转;一曲筝音,更容易令茶人读懂知音的心。当音乐的情感达到一种极致的时候,就看不到太多的技巧或技法,最后只有一种扑面而来的感情打动人心。紫砂也是这样,最美的也许就是那一款最质朴无华的吧。

艺术是通往幸福的九重门

茶与紫砂、书法与琴……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都应该是人们通往幸福生活的大门。就像今天的雅集,它有另一个主题——“幸福九重门”,“九”是多的意思,告诉我们通向幸福的大门有许多,可以从书画、古琴、茶艺等不同的门走进幸福,因为,各个艺术门类是相通的。

之所以有这样的主题,是因为人们物质方面的富足,无法代替精神的需求。也许用艺术开启幸福之门后,忙忙碌碌的人们可以找到外在物质和精神富足的幸福感。人有一条路径,不断地追求成功、能力、财力;另一条路,便是敞开的、自然的、幸福的门。将幸福的门敞开了,许多的能量可以进来,让心灵更加美好,感受幸福之音。商报记者原琳米丽珊/文并摄

禅心无凡圣茶味古今同


冬至居士译日本伊藤古鉴《茶和禅》一书,嘱余序之。禅宗例来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不依文字,禅是不可说的。在佛教而为禅,在百木而为茶。禅心茶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样不可说。古德言:水月道场,空花佛事。为方便故,我不惜拖泥带水,牵扯葛藤。

茶与禅,其源皆在中国。以茶喻禅,更是古代中国禅师的创举。

唐代,赵州禅师驻锡观音院(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一日,有二位云水僧参访赵州,请教佛道。赵州禅师问:你们以前来过吗?一僧答道:“不曾到”。师说:“吃茶去!”一僧答道:“曾到”。师说:“吃茶去!”见此,立在一旁的监院不免满腹狐疑,问:“师父,怎么来过的、没来过的,都要去吃茶呢?”师叫监院的名字,监院应诺,师说:“吃茶去!”

曾到、未曾到、监院,为什么都要吃茶去?这到底是一杯什么样的茶?

这杯茶,禅林名为“赵州茶”。千载以来,于此言下,无数禅人顿见嫡旨,歇下狂心,打破漆桶,彻见光明。

一句“吃茶去”,一碗“赵州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的禅心。

何谓禅心?平常心是。是心平等,无凡无圣;是心无住,无执无著;是心慈悲,无亲无疏;是心智慧,无辩无别。

万语与千言,不外吃茶去!不容思量,不容分别,解粘去缚,断惑截妄,当下即是。所以,曾到也好,未到也好,监院也好,“我法无分别”。

由此可见,禅门宗匠,以平常心,行本分事,扬眉瞬目,无非是道。

佛法是因缘法。茶之为茶,也是一大事因缘。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冬至居士的译本,文畅词达,言简意丰。其中系统地介绍了茶道在日本的发展衍流,茶人茶事,星河灿烂,禅心茶味,盎然其中。翻检之,多有会心微笑之处。

这本《茶和禅》,犹如以手指月,茶是指,禅是月。于此须知,禅心茶味,非关文字。若能会得此,则能于当下这一碗茶中,与祖师心意款通,明白为何禅心无凡圣,茶味古今同了。

禅者之茶此心无住


“禅茶”已经成了可以与“道”相契合的一种境界,成了高品位的文化人一种高雅气质的体现。而现在的僧人也还保留着喝茶的习惯。

其实,禅者无分别,其所饮之茶,我称之为清净无染之“心茶”!真正的禅者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禅的境界中,都在品味心中之清茗,黄蘖希运禅师云:“终日吃饭,未曾嚼得一粒米;整日行,未曾踏得一片地。”禅者只观自心,不问外境,古德云:“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不破一法,而又不为境所缚。禅者饮茶,亦复如是。其意不在茶,而在乎自性清净之心也!世间之茶,可以色、味分别其优劣,“禅茶”看的却是禅者的境界。高者如赵州老僧,可以以茶为剑,斩断学人之妄想。《五灯会元》卷四记载:师(赵州从谂禅师)问新到∶“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甚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喏。师曰∶“吃茶去。”赵州禅师语带禅机,“到此间”即可以指所住之寺院,也可指修行之境界,僧答“曾到”,如果是说曾来过此寺院,那根本未入禅门,也只能到门外喝口清茶了,如果是自认已到了禅者的境界,则“吃茶去”则是让其安心修道,照顾自己的“心茶”,院主以分别心,不明赵州之意,则“赵州茶”即是“德山棒”,痛打院主之妄想心,如目连之开山救母,赵州古德可谓是敲碎凡尘救心出,可惜院主根机未熟,不会师意。赵州以茶度人,可谓禅茶之最高境界也!

禅者之茶,但可用心品,不可以相求。

后来之禅师,虽少有赵州之境界,但亦重心不重茶,此心无所住,无来亦无去,随处都是“和、敬、清、寂”,非是以茶清心,而是以心清茶。二者冥器、顿入禅境。而凡俗之人,但求茶之外相,观其色、嗅其香、品其味,一念心起,早堕凡尘,去禅远矣!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清代普洱茶这么鼎盛?


清代以前,云南普洱茶默默无闻不见经传,查阅典籍或野史也是只言片语,最早的也就是唐代时作为间谍的樊绰无心插柳的一句,“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但到了清代,普洱茶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记载多了,还成为了主要贡茶。今天对清代普洱茶鼎盛的原因做些分析,与茶友们分享。因是历史陈述归纳,不可能是我独创,文中摘录了林超民博导、方铁博导等的研究成果,敬表谢意!

从古到今,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不可违背。需求决定供给,决定生产规模及发展。

名不见经传的普洱茶能够在清代一鸣惊人的鼎盛,就其原因一是市场需求大增;二是民族融合产量提高;三是成为贡茶皇帝喜欢政府引导。

一、市场需求大增

(一)藏民的生命之茶

1、“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据藏史载:吐蕃初无茶,后都松芒波杰赞普久病不愈,闻茶叶可以治病。随遣人赴内地寻取,后在一座浓密的汉地森林中找到茶叶,此人自背一部分茶叶,又让鹿驮了一驮茶,返回吐蕃献给赞普,赞普饮罢茶水,随即病愈,于是吐蕃乃有饮茶之俗。

又据《唐国史补》载: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寿州者(今安徽六安县霍山),此舒州者(今安徽太湖县潜山),此顾渚者(今浙江长兴县),此蕲门者(今湖北蕲春县),此昌明者(今四川省江油市),此浥[yì]湖者(今湖南省岳阳城南)。”

(制作酥油茶)

藏区地处青藏高原,藏民的生存条件严酷。高原缺氧,缺蔬菜水果,食物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的牛羊肉、乳酪为主,因此,摄入的维生素、矿物质明显不足,而且,在海拔2500以上,水温沸点一般在65-82℃,所以藏族同胞煮熟的食物其实都是半熟的。另外,他们食用青稞糌粑,肠胃容易积热积滞。在这种生存环境下,藏民需要一种解油通便的东西促进新陈代谢,这种东西就是茶叶。

(用酥油茶招待客人)

《新唐书·吐蕃传》所说藏族饮用的“羹酪”就是酥油茶。用茶水熬酥油作为食品,是因为茶叶有助消食健胃,去脂解腻,散热解渴的作用,所以茶是藏胞不可缺少的饮料。《明史·朵甘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列传》说“其地皆食肉,倚中国茶为命”。历代由内地供藏胞茶叶,而藏胞向内地输送马匹,即所谓“摘山之产,易厩之良”。明代万历年间,王庭相作《严茶议》说:“茶之为物,西戎吐蕃古今皆仰给之。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故不能不赖于此。”

可见,茶已经成为了肉食乳饮的藏族人民的生活必需品,上自王公贵人,下至贫民百姓,饮茶成风,嗜茶成性,纷纷争相竞求。藏族谚语说:“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说明茶能促进肉食、奶酪等高脂食物的分解和消化。一天不喝茶就感觉到胃气不和,吃的东西不消化,整个人没精神;长时间不得喝茶就容易生病,古代三表示多数别拘谨为实数3。

历史也说明,茶叶是“羁縻[jīmí]政策”的一部分。“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唐宋时期,北部草原的游牧民族普遍习惯喝茶,籍以解腻和帮助消化,明代尤甚。《明史》说:“番人嗜乳酪,不得茶,则困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制羌、戎,而明制尤密。”茶不仅是边贸大宗商品,更多的成了战略物资。用今天的话就是中原控制各方“夷蛮”的紧缺产品。

2、川茶减少,普洱茶占领藏区

清代(1799年)檀萃的《滇海虞衡志》(志草木第十一·普茶)记载“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人不知,犹于桂林以茶易马,宜滇马之不出也。”这则记载告知两个信息:一是普洱茶进入西藏始于唐代,二是宋代普洱茶扩大了进藏量,当时的大理国用普洱茶换吐蕃的马在于宋朝贸易,因大理国有普洱茶宋朝的茶难以进入。但仍还不是进藏的主要茶源。

清以前,进入青藏高原的西南地区茶叶主要产自四川,大致有从成都分别到打箭炉(今四川康定)、松潘、邛[qióng]州(今四川西昌)三条主要的路线,打箭炉、松潘、邛州这三地也成为茶叶交易的主要集散地。按《清史稿》卷124《食货五·茶法》3652页记载:三路皆纳课税,每年税银或达49170两。

(四川名茶:雅安蒙顶茶)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遭受长期战乱,当地的茶叶生产被严重摧残,造成了输出藏区的茶叶严重不足。由于普洱茶外形紧结,内质细嫩,味纯回甘,香高耐泡,非常适合藏胞口味。藏胞长期饮用,形成对普洱茶的偏好。因此有“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之说。“车”是车里(景洪)、“佛”是佛海(勐海),“车佛茶”就是普洱茶。

明末,因战乱,对藏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一俟清兵入滇,藏族立刻要求恢复茶马贸易,顺治十八年(1661年)三月,“北胜(云南永胜)边外达赖喇嘛、干都台吉以云南平定,遣使邓儿墨勒根赍(jī,怀抱着、带着)方物,求于北胜州互市茶马。”可见藏族对滇茶的需要是多么迫切。10月开市,每年贸易茶5万担(1担﹦100斤,5万担﹦5000000斤﹦2500吨),普洱茶成了内地与藏胞友好交流的重要媒体,并成为藏胞心目中不可替代的生活必需品。

于是产于云南的普洱茶就占领整个藏区,普洱茶的强项一是味酽耐泡,二是既可帮助消化又可驱赶风寒,三是外形紧结便于长期保存及携带,四是越存越好喝(苦涩减少,变为柔和醇厚)。藏民一喝上瘾了就离不开了,成为了藏区茶叶的主要供应者。普洱茶就不仅是“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了!在西藏,不少商人经营普洱茶。达官贵人也以拥有普洱茶的多少相互炫耀,作为财富、地位的象征。

(蘑菇沱的形状,据说是为敬献方便。藏民手握茶柄敬献给活佛)

3、吴三桂的野心推动了普洱茶的发展

普洱茶占领藏区,还得感谢叛将吴三桂,是他的野心,让普洱茶快速发展起来。

清初吴三桂任云南总管,总辖云南军队民事。他利用川茶衰落、或可插足的机会,以交易茶叶为由,暗中联络西藏的达赖喇嘛。于是1661年(顺治十八年)3月,达赖喇嘛等受吴三桂唆使,奏准在北胜州(今丽江永胜)试行以马换茶。康熙四年(1665),清廷批准在云南的北胜州与中甸等地,举办云南与西藏两地的茶马互市。各地商人在北胜州、中甸等地交易茶叶或马匹,官府按照交易收取税银每引三钱二分。

据《庭闻录》:吴三桂与达赖喇嘛暗商后上奏:云南所需之马,每年须奏请朝廷遣官往西宁购买,难免长途跋涉之劳。今达赖喇嘛既愿通市,“臣愚以为允开之便。”不久又奏:云南普洱之地虽产茶不多,毕竟较别省采买为便,建议“令商人于云南驿(今大理祥云县云南驿村)盐道领票,往普洱及川、湖产茶地方采买,赴北胜互市,官为盘验,听与番人交易”。所言赴川、湖产茶地方采买是虚,鼓吹采买普洱之茶是实。奉旨准。滇东南所产之茶,遂得以大量生产并销往藏区。历史资料显示,吴三桂与达赖喇嘛的茶马互市地点,还由北胜州向东北延伸至四川的打箭炉。

(昆明金殿:吴三桂与陈圆圆展馆)

1681年(康熙二十年),吴三桂叛乱失败。康熙帝随即下诏,追查吴三桂暗通达赖喇嘛之事。北胜州、中甸等地的茶马互市一度停办。在查清达赖喇嘛与吴三桂反叛无关后,北胜州、中甸等地的互市逐渐恢复;举办茶马互市的地点,还增加了鹤庆、丽江、金沙江(在今丽江以东)等多处,规模以后还继续扩大。

藏区和青海蒙古族地区对云南普洱茶需求的迅速增加,云南与藏区之间的茶马贸易,刺激了云南普洱茶的大量种植与销售,云南逐渐成为全国知名的茶叶产地,与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两湖等传统的茶叶产地并列。云南茶成为后起之秀!

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云南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和销售,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

(二)中原饮茶方式和评茶标准改变了

中原饮茶方式的改变:远古生嚼→汉以前煎药法→汉至中唐《茶经》前粥茶法(混吃法)→唐代《茶经》后煮茶茶(末茶饼)→宋代点茶法→元代过渡期→明代泡茶法(散茶叶)→清代清饮法→当下喝水法。在上期《喝茶方式的历史演变》作了详述。

唐宋饮法反复将茶叶的汁液榨出,在明朝人看来首先是繁琐→“雕镂藻饰”,其次是失去了茶的→“自然本性”和“真味”。由皇帝老儿朱元璋一声令下:“罢造龙团,惟采芽茶以进”,变成了“瀹[yuè、煮]饮法”→用沸水冲泡茶叶。由此流行“惟取初萌之精者汲泉置鼎、一瀹便啜”的方式,“无碾造之劳,而真味毕现”,这一改变“遂开千古茗饮之宗”。

(清代烹茶场景)

这种水开即饮、添水复饮的方式,盖碗茶中的茶叶是否耐泡,以及滋味淳厚与否,便为茶客所关注。导致了评判茶叶优劣标准的改变。

从有关记载来看,清代嗜茶者评判好茶的标准,主要是味酽耐泡,价廉易得,容易保存,消食健身与滋味独特,而普洱茶同时具备了这几个条件。

云南东南部的茶树属于多年生的大叶种茶,主要特点是生长迅速、采摘期长并可多年栽培,而且茶叶味酽耐泡,历十余泡茶味仍不少衰。制成以后可长期保存,而且数年后滋味更显醇厚。清代仕宦云南的吴大勋,称普洱茶是“最为有益之物。煎熬饮之,味极浓厚,较他茶为独胜”。

这样,不仅“藏人非车佛茶不过瘾”,而且中原及云南本土等,对普洱茶的需求量大增!

需求大了,就反过来要求扩大生产及畅通销路。这是普洱茶得以发展的前提。

(文章就是写给大家看的,转载请保留作者,注明出处,尊重作者的辛苦劳动。盗与道别等同,占为己有能心安理得?)

说茶道水


精通茶道的人一般都知道:泡一壶好茶,水与茶叶同等重要。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论茶也。”

茶有三等九品,水自然也绝非独孤一味,我国古人向来就很注重对于茶水的择取。

茶圣陆羽认为山泉水最宜入茶。他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许多好茶者便追随其论点于“亲揖而比之”后对各大泉水进行了一一排序,从而择出了最宜入茶的“天下第一泉”:扬子江南零水、庐山康王谷水、北京玉泉山泉、济南趵突泉等。有些名泉虽未列“第一”,却与各名茶堪称绝配,例如西湖龙井与虎跑水、顾渚紫笋与金沙泉、武夷岩茶与九曲溪、径山茶与茱翁泉、碧螺春与太湖水几乎只要有名茶的地方,就会有名泉相伴,可见茶与泉的不解之缘。

也有人认为天泉最宜入茶。所谓“天泉”即露水、雨水与雪水。露水入茶则伴有弥留的花叶香,与茶浑然天成。雨水入茶以秋雨为上,梅雨次之,雷雨最差。雪水则必须是在冬天的第一场瑞雪后从梅树上采集而得,故又名“梅水”。采集后不可当即饮用,必须贮存于陶罐后深埋地下,至来年夏至后方可开封煮茶。好以天泉入茶者,最具代表的非“金陵十二钗”中的妙玉所属,其招待贾母一般的贵客常用“旧年蠲的雨水”,与黛玉、宝钗等喝“梯己茶”则选用更加“轻浮”、自己也“舍不得吃”的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收的梅花上的雪。

虽然古人择水大都凭借的是经验与喜好,却与现代的科学结论不谋而合。现代科学将自然水分为软水与硬水两种。以软水泡茶,溶质少,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茶味浓而茶香足;反之以硬水泡茶,溶质多,茶叶有效成分的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而茶香散。因此,泡茶择水以软水为宜。而在无污染的情况下,自然界中只有雪水、雨水和露水(即“天泉”)属于软水,故最宜入茶;而山泉水为暂时硬水,通过煮沸即可变为软水,并且经过砂岩层多次过滤,所含杂质极少,更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无机物与矿物质,因此也是上好的泡茶水。

然而,虽然今天我们已从科学的角度获得了泡茶择水最为精准的标准,但却也不乏无奈地发现:我们离那一汪清醇甘美的茶水已越来越远。

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已不知要到哪里才能找到一块未被污染的净土,从而获得无污染的茶水了。由于SO2和氮氧化物过量排放,雨水成了酸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肆虐,没水成了没雪;由于工业对土地的掠夺以及高新科技累积的三废“负资产”,山泉生态的自净系统已难负重荷而最为揪心的还是人们对于这些污染的无知与漠视,尤其是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为不自觉造成的环境破坏正迅速蔓延:城市建设造成的尘土飞扬、新车驰骋排放的大量尾气、与旅游业同时兴起的“旅游污染”当我们越是以高度的工业文明大张旗鼓地追求着液晶屏的尺寸、建筑物的高度、城市的经济指标以及每年的加薪幅度时,就越是以一种看似不经意却触目惊心的破坏力,催化着“天然茶水”的流失。

这从深层次上也反映出现代人“价值观”的扭曲与缺失。古人对茶水的执着近乎苛刻,原因在于他们喝茶是为了养性,因此他们可以跋山涉水只为取一瓢“真水”入茶,可以栽梅埋雪独为那一屡飘香;而现代人喝茶大都是出于习惯于敷衍,他们过度关注眼前的利益与现时的政绩,而往往忽略利益之外的人生乐趣与生存法则,因此在汽车、房产、金钱、权利等面前,越来越渺小、委琐,无谓甚至不屑的茶水又何足挂齿,在他们看来人类生活品质的高低远有比“一汪茶水”与一点品茗的情致更具分量的衡量物。

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如果我们与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好好对比一下,便不难发现,我们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不是科技,不是房产、汽车,不是家电等硬件设施,而是生活环境、价值观念与自身素质。您是否可以想象:在外面奔波一天,回家后鞋底上几乎没有一丝灰尘;打扫别墅的玻璃门窗,外面的永远比里面的干净;您是否愿意认同每家每户都要配备净水机、软水机、水处理机等成套的水处理系统;人们都应以无污染的山泉水为日常饮用水,而不能再为贪图方便只喝纯净水;您又是否能够相信,为了环境的净化,国家与地区必须自觉减少化工区,甚至人为地降低经济效益而这一切在我们国人眼中的难以置信与匪夷所思,在发达国家就是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与之最大距离的所在。

禅茶一味,无茶有禅


禅悟的空慧,是以空慧照见一切,以空慧来扫荡心中对一切相的执著。因此心能安住于平等、慈悲心的境界。对一切相的本质,因清楚照见而不执著,不分别其高下,但却因此而对一切相产生慈悲爱护之心。禅茶一味:无茶有禅因此在禅的境界里,平等而无分别,却又爱护种种相而不会去破坏,乃至一丝的损害。不只是对人,对物也是如此。因此缘起性空之理中,照见一切缘起之相,皆在因缘具足中显现,故其显现非无因缘,因而不会起破坏伤害之意,只是慈悲爱护之心。若有人因悟禅而去破坏或损害一人一物,那怕是草木器皿,认为既然一切无常、空、那破坏了,只不过是无常、空的。这恐怕已入于恶取空之境了。

若又以此来教导他人,让他人领悟无常、空的境界,这也会造成误境,让人以为只要是无常、空,一切皆不需去珍惜、爱护,任由他们破坏、损坏,甚至自己去破坏时,还觉得这就是无常、空的境界。

若以为摔破一个名贵的茶壶,来表示世间的无常、空,就能让茶人悟入禅,而不执著于茶壶等品茶之具,这可能会出现两个情况:一是有人因此而开悟了。这是禅,但这样的禅里面是无茶的,是一种无茶有禅的境界。另一是让那些品茶的人,看到名贵的老壶被摔破了而心疼,那就不只没有茶了,也达不到禅的境界。甚至因此而怕了禅,认为禅会破坏茶。

因为只要茶人,一个追求品茶的人,一定很爱惜茶、茶具等与茶有关的条件,任何作法,都不应伤到这些条件。只是无茶的人,才会去破坏、损伤与茶有关的东西。不管是有心或无意,不管是为了什么理由,乃至要让人悟禅,却不是茶的境界了。

古人“无茶不交” 茶成待客必需品系赵匡胤推动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需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而推动者恰是宋太祖赵匡胤。

如果说“杯酒释兵权”解除了武将对赵家皇权的威胁,那宋太祖之前悄无声息“废座撤茶”则是在文臣面前立威。正、野史都说到这事,960年二月,“黄袍加身”的赵匡胤召宰相范质等议政。召见之初设座赐茶,与之“坐而论道”。范质行礼完毕刚要坐下,赵匡胤就说:“朕最近有些眼花,看不清东西,烦请爱卿将奏折拿到朕面前。”范质上前递折子的空当,早已受命的内侍便把宰相的座位与茶全部撤走。范质回身欲坐,发现座位与茶都不翼而飞,只好站着搭话。从此,大臣们上殿议政再也不能与皇帝平起平坐。

宋太祖这一举动,对大臣们而言,皇帝赐座赏茶就成了荣耀、就是给面子。如此一来,得到皇帝所赐御茶便成大臣梦寐以求的事。皇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因而“赐茶”成了施恩臣子的妙招。

宋王巩《甲申闻见二录补遗》记载了宋神宗在议政的崇政殿召见时任太子少师的张方平时就“赐座啜茶”。当然,与议政殿赐一杯茶相比,大文豪苏东坡就更幸运。王巩《随手杂录》说,宋哲宗曾经派太监秘密赐茶给苏东坡。赐茶的使者极其神秘地对苏东坡说:“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赐予苏轼,不得令人知。’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这个故事。至今读来令人捧腹,不过从侧面也反映了当时贡茶之珍贵,连皇帝都把它当成一等一的好东西。苏东坡得到这样珍贵的赏赐后,并没有独吞,还分赠给朋友,的确是豪迈慷慨,加上他文学造诣,称“千古一人”也实不为过。

皇帝赐茶、大臣分茶、文人咏茶,喝茶习惯遍行于宋境,由此进化出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习俗,“非茶不交,点汤送客”。宋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四谓:“迨至我朝,往往与盐利相等,宾主设礼,非茶不交。”宾主对坐,桌案上总会摆着一副茶具、热着一碗茶。至于喝茶规矩,宋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茶汤俗”条说得明明白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草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宋代迎客喝茶,送客喝用甘草香药熬煎的汤水,即所谓“点汤送客”,这一习俗延续到元末。清朝以后,茶饮取代了甘草药汤,送客时,端起茶杯就行。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终于寂静 水终于无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