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用云南的土,做建水紫陶。用云南的土,种植普洱茶。当两者相遇,便会产生神奇的效果。

聚香

每次朋友打开我的小茶罐,都会有同样的反应,“好香”,这就是建水紫陶茶叶罐的最大一个优点。“聚香”是茶叶苏醒程度和紫陶茶叶罐坯体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简单来说,建水紫陶经过近1200℃的高温烧制,坯体密度极高,因此可以有效防止茶香的快速散失,这就是我们揭开装有茶叶的罐子后,为什么茶香那么浓郁的原因?

更深入一点分析,香气是一种分子,分子只能在体积能容纳自己活动的空间里运动,高温烧制的建水紫陶茶罐,泥料结晶,生成的气孔间距小于香气分子的体积,致使香气只能在紫陶茶叶罐里游走,无法运动出坯体空隙,因此茶香只能通过不完全密封的盖缝缓慢散发,留在罐内的香气自然就多了

低温陶和粗陶就不一样,因为密度小,坯体空隙大,香气就容易从罐中跑掉,如果不上釉就不可能达到“聚香”的效果,但是如果上了釉,就完全堵塞了汽孔结构,这样一来,就不利于普洱茶的储存了。

防潮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夏天湿度大,茶叶放在紫陶罐里,会不会有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不会!这就是建水紫陶的一个优点——“防潮”。

大茶罐的泥料密度是250目左右,精品小茶罐的泥料密度在350目以上。经过高温烧制后密度会更高,紫陶高密度的坯体结构,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环境,内部温度湿度稳定,受外界影响较小。当温度湿度随着季节发生变化时,罐体能够起到很强的隔绝作用,我们联合多地茶友做了一个小测试,我们选取较为潮湿的青岛、宁波、广州、重庆、成都为实验地点。以上五座城市部分季节湿度维持在100以上,干燥时又仅有30左右,但紫陶茶罐内部湿度却可以保持在70上下,因此,茶叶在紫陶罐内适宜长期存放,有利于继续转化,不会发霉变质。

紫陶水缸也是一样,水保持了相对的稳定环境,不易变质。而且,紫陶中含有大量的铁离子,还能起到“软化水”的效果。

建水紫陶在打磨过程中,盖子和罐身之间的火皮火刺都被完全磨去,接触面完全贴合在一起,能起到防潮的作用的,所以就不要在盖子和罐身之间增加其他材质的垫子了。

建水紫陶罐不仅可以存茶储水,还可以存储干货,都具有保鲜作用。

醒茶

“醒茶”重要吗?“醒茶”是茶叶与空气接触后缓慢的化学反应。

关键是控制好空气及其中的水分含量,云水山涧的醒茶罐一般是357克或357克以下的,大罐子存茶,整提或是整饼存放,一般不会每天都打开看看,是长时间的存放转化过程。

醒茶罐需要把饼茶启散,让它自然的堆砌在罐子里,这样增大了茶叶的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加快了转化过程。

就像红酒一样,只是红酒的苏醒速度比茶叶快了很多,“醒过”的茶为冲泡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当然,喝起来也比同样存放条件但没“醒过”的茶,有了更多的滋味体现。

要在万千茶器中寻一种与普洱茶搭配,非建水紫陶莫属!

延伸阅读

建水紫陶的历史


建水紫陶产生于清代,始于道光年间。在建水陶瓷发展史上,曾有“宋有青瓷、元有青花、明有粗陶、清有紫陶”之说。2008年6月,建水紫陶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从此,建水紫陶开始蓬勃发展,短短三年时间,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光投向了这个西南的边陲县城,投向了古老传统的紫陶工艺品。

建水紫陶将文人的字画移于紫陶之上,是建水紫陶的特有之处,以陶为纸,装饰上融入书画家强烈的个人风格,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落墨后,再由熟练的雕刻工人采用阴刻阳填的方法将文人字画保留下来,无论飞禽走兽,花草鱼虫,还是琼楼玉宇,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

欣赏建水紫陶,首先需要观其形察其色,看一件紫陶作品,首先需要看它的外形是否准确,装饰是否到位,然后看成色,通俗来讲,紫陶的成色基本可分为五种:羊肝色(传统的紫陶颜色),花色(也可称为杂色,一般是黑红相杂)咖啡色(也可称为板栗色,),黑色(净黑色的紫陶成品不常见),窑变(最为难得的成色)。

建水紫陶品种繁多,有煮器具、茶具、花盆及案头陈列装饰用品等。造型大多古朴典雅,别具一格,用作蒸具,可蒸鸡、鸽等肉食品,鲜美异常。建水紫陶采用当地得天独厚且蕴藏量丰富的红、黄、紫、青、白五色土配制。色调为红底白花和黑底白花或白底红、黄、蓝花等。装饰上采用刻划雕填,既有粗犷豪放、大笔、大块的书法,又有写意国画和民族图案。画面用笔潇洒,刀法流畅,无论刻划飞禽走兽,还是花草鱼虫,均栩栩如生,给人以古色古香、高雅而不俗之感。生产工艺上采用无釉磨光,即坯体不上釉,烧成后只需打磨、抛光、产品就可清新光洁。一旦敲击铿锵有声,真可谓“体如铁、色如铜、音如磐、亮如镜、光照鉴人”,形成了有别于陶器的独特之处,实为“陶坛一秀”。

一壶甘甜之水,至明月春秋。一盏铁韵佳茗,感岁月芳华。

建水紫陶——好泥、好陶


泥对于陶器来说是最根本的天性,而繁杂的工艺,只是对泥后天的再造。没有好底子,何来好面子。一件精美的陶器离不开一团好泥来塑。

于紫陶而言,它有独步天下的阴刻阳填,无釉磨光,声如磬,体如铁,色如铜,明如镜,泡茶隔夜不馊,栽花不烂根,泡水不发臭。之所以那么好,说白了天生泥料底子好。

储量足:建水紫陶的泥料全部取自建水境内,分布于1300——1600米的坝区和丘陵地带,呈带状深埋于地表之下。

虽然开采起来稍有难度,但储备量可一点不少,具有关部门统计,现如今勘探到的可用陶土面积已达68.56万亩。

按如今的年消耗量来计算,近百年内无需为此担忧。也正是由于如此充足的储量,纯天然未经提炼的陶土目前成本较低,因此市面上使用的泥料皆为纯天然泥料,不加注任何化工原料,也不存在诸如其他陶瓷产区泥料造假的情况,无需为此困扰,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含铁高:制作建水紫陶的陶土共有五种,我们称之为五色陶土。分别是红土、黄土、五花土、白土、青土,五色土几乎都含铁,以熔点1565℃的Fe2O3三氧化二铁(正三价)的形式存在。

其中由属红土、五花土、黄土含量最高。在入窑烧制过程中,经过还原反应,形成Fe3O4四氧化三铁,而这个四氧化三铁俗称磁铁,磁铁对水质起到了一定的软化作用。而建水紫陶体如铁(尤其是柴烧作品有较为明显的金属光泽及质感)正是由于其较高的含铁所致。

建水紫陶吸铁实验

泥料细:建水紫陶的泥料在自然状态下土质细腻纯净呈胶泥状。被晾晒干后,用手揉搓即可成粉末状。

水混合,过滤再陈腐,泥料目数在200——300目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0目(参考宜兴紫砂泥料细腻度多在100目以下)。

反复多次的过滤掉杂质,让原本很细腻的泥更加细腻

如此细腻的泥料,也造就了建水紫陶独道的“阴刻阳填”工艺,并且在烧制过后,通过打磨抛光即可形成亮如明镜的质地,仿佛施了釉彩般,因此后人称为“无釉磨光”。

在实用性方面,烧制过后的紫陶具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单面透气的特性介于双面透气的紫砂与不怎么透气的瓷器之间。半透不透的紫陶因此泡茶隔夜不馊,存茶恒温恒湿,栽花不烂根,泡水不发臭。

可高温烧制: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普遍在1100℃——1200℃之间。最高的可达1250℃。(具体的烧制温度需更具泥料配比所决定,每一个陶艺人熟识自己的泥料所需的温度,因此烧制温度并非固定)。

根据相关陶瓷烧制研究发现,低于900摄氏度烧制的陶瓷吸水性在8%——15%,容易结垢,吸味,难清理。(例如低温烧制的茶壶养起来就相对容易较脏),硬度略差,抗摔磕碰性能差。且声音发闷,光泽暗淡不显精致。而建水紫陶烧制的温度接近瓷的烧制温度,吸水率低。易保养使用,轻轻摩擦敲击声音清脆。固有声如磬之美誉。

建水紫陶好泥,好陶!


泥对于陶器来说是最根本的天性,而繁杂的工艺,只是对泥后天的再造。没有好底子,何来好面子。一件精美的陶器离不开一团好泥来塑。

于紫陶而言,它有独步天下的阴刻阳填,无釉磨光,声如磬,体如铁,色如铜,明如镜,泡茶隔夜不馊,栽花不烂根,泡水不发臭。之所以那么好,说白了天生泥料底子好。

储量足:建水紫陶的泥料全部取自建水境内,分布于1300——1600米的坝区和丘陵地带,呈带状深埋于地表之下。

虽然开采起来稍有难度,但储备量可一点不少,具有关部门统计,现如今勘探到的可用陶土面积已达68.56万亩。

按如今的年消耗量来计算,近百年内无需为此担忧。也正是由于如此充足的储量,纯天然未经提炼的陶土目前成本较低,因此市面上使用的泥料皆为纯天然泥料,不加注任何化工原料,也不存在诸如其他陶瓷产区泥料造假的情况,无需为此困扰,消费者可放心购买。

含铁高:制作建水紫陶的陶土共有五种,我们称之为五色陶土。分别是红土、黄土、五花土、白土、青土,五色土几乎都含铁,以熔点1565℃的Fe2O3三氧化二铁(正三价)的形式存在。

泥料细:建水紫陶的泥料在自然状态下土质细腻纯净呈胶泥状。被晾晒干后,用手揉搓即可成粉末状。

与水混合,过滤再陈腐,泥料目数在200——300目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0目(参考宜兴紫砂泥料细腻度多在100目以下)。

如此细腻的泥料,也造就了建水紫陶独道的“阴刻阳填”工艺,并且在烧制过后,通过打磨抛光即可形成亮如明镜的质地,仿佛施了釉彩般,因此后人称为“无釉磨光”。

在实用性方面,烧制过后的紫陶具有特殊的气孔结构,单面透气的特性介于双面透气的紫砂与不怎么透气的瓷器之间。半透不透的紫陶因此泡茶隔夜不馊,存茶恒温恒湿,栽花不烂根,泡水不发臭。

可高温烧制:建水紫陶的烧制温度普遍在1100℃——1200℃之间。最高的可达1250℃。(具体的烧制温度需更具泥料配比所决定,每一个陶艺人熟识自己的泥料所需的温度,因此烧制温度并非固定)。

根据相关陶瓷烧制研究发现,低于900摄氏度烧制的陶瓷吸水性在8%——15%,容易结垢,吸味,难清理。(例如低温烧制的茶壶养起来就相对容易较脏),硬度略差,抗摔磕碰性能差。且声音发闷,光泽暗淡不显精致。而建水紫陶烧制的温度接近瓷的烧制温度,吸水率低。易保养使用,轻轻摩擦敲击声音清脆。固有声如磬之美誉。

建水紫陶“复古”来袭


在我国历代丰富多彩的陶器艺术装饰风格中,建水紫陶于清代末期出现了一种代表性的装饰艺术——“残贴”,在建水民间又称“烂简书”。此风格的诞生不仅为建水紫陶最终成为我国四大名陶之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使建水紫陶在我国陶艺装饰领域里独树一帜。

“残贴”是将陶坯上的字画以阴刻法刻出,后按图案以彩泥交替填充,多则七八块,少则两三贴,层叠交错,烧制后的作品图文并茂、清丽脱俗。传统的残贴由于泥料和烧制技术的单一,而不像今天大家看到的普遍残贴颜色那么丰富,但正是因为这样,传统残贴竟也显现了不一样的美感。那是一种淡静而不轻浮,浓重而不郁滞,艳丽而不妖冶的美感,我们称它为“淡艳”。

今天“复古”这个词时常出现在各个圈子里,可谓常用常新,包罗万象。那些一代代重新回来的设计元素都在时间的证明下经久不衰。复古意味着一种有延续性的美丽,它们反映了各个时代的点滴,是更加独特的“时髦”。

2004年陈绍康作

有着上千年历史文化积淀的建水紫陶,当然也需要“复古”。复古并不是因为我们怀旧,更不是我们审美倒退,而是它体现了更高级的优越感。

民国王式稷作

因此滇南陶韵在反复钻研与设计后,于2019年推出了“仿古”系列作品,仿古系列的每件作品上的填泥主色均未超过3种,且都是一个色调,追求的是“淡艳自生光”。在残贴装饰的布局上也是追寻传统的残贴风格“主次分明”,主画面抓人眼球,次画面耐人寻味,二者完美搭配。

我们的仿古并不是单纯的做旧,不是真旧。而是发掘了建水紫陶各个时代曾经出现过的形式、风格和精神,结合当下的生活,现代的工艺和技术,创造出适合当下人们生活方式与态度的作品。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复古”美感经过了沉淀,并不是现在流行的大众文化可以媲美的。我们复的是经典,慢慢消失沉淀的是糟粕。

建水紫陶装饰之道!


建水紫陶的灵魂所在,即是其书画装饰,阴刻阳填。倘若没有书画的装饰,倘若没有阴刻阳填。紫陶将与其他陶瓷无异。四大名陶之列难予立足。

紫陶为何要书画点缀?

不知紫陶从何时起开始做书画装饰,但自古以来,碗窑的陶艺人都明白个理。没了书画装饰,紫陶就索然无味。建水紫陶开始书画装饰,可能更多的是被动所为。建水旧称临安,自明始就与江南紧密相连。所居滇南沃野,地势平阔。居民多为中原军屯迁徙,虽处边疆,但却受汉文化影响颇深,故名家辈出,为滇南邹鲁文县名邦。

早年的建水陶人,虽为制匠,审美甚高,不拘泥亦不媚俗,极富文人情趣,以书画入陶,花鸟虫鱼,山水高士,金文残贴跃然陶上,文气钟毓。后来之人深谙此道。以书画饰陶一以贯之。匠人制陶手艺之余知书识字知文达理兼收并蓄。

紫陶装饰为何要以刻填为道?

书画饰陶绝非紫陶所有,纵观华夏南北,窑火遍地,饰陶者比比皆是。唯有紫陶所饰以刻填为道。笔墨留痕,刀刻成模,以泥填泥。此技此艺,无出其右。然众陶只得望其项背。

一则在于建水当地特有五彩陶泥,足以细腻入微。所填泥料可与坯体融而不分,宛若天成。

二则在于建水紫陶可进行无釉磨光,明亮如镜。沙石所磨之后,不损画面分毫,为其表留下不灭妆容。

三则在于紫陶烧制,温度极高,所填泥料实则也为陶泥。若是笔墨,不施釉彩,怎可奈何住此般烈焰,定不得留。

书画是灵魂,刻填是技巧,这一笔一墨,一刻一填。技与艺在陶坯上浑然天成。庆幸今日之紫陶,仍未忘其初心,丢弃灵魂。所含之格调,一如往昔。熔炼纸本绢地设色水墨技艺,异彩纷呈逐为大观。

鉴赏建水紫陶壶


我们在鉴赏建水紫陶壶时无论它的造型怎样千变万化,始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看壶的嘴、把、体三个部分是否均衡协调。美本身就是一种均衡协调,各部份不协调的壶很难称得上美,更不能说是一把好壶。

二是看有没有神韵。即仔细观察从形态上流露出的艺术感染力。好的壶能从文静雅致中显出高贵的气度,从古拙朴实厚重中让人觉得大智若愚,从线条的简洁流畅中生发反璞归真之遐想,从古朴自然的造型中让人感到生命的气息和力量。

三是看装饰。看装饰主要是看书法、绘画、刻工、填泥、彩填、彩绘、铭文、印章等。要求书法绘画功力精深,布局神韵,刻工精到、填泥素雅,否则不但不会使陶壶增色增值,相反还会破坏陶壶的美感。

四是看实用性能。好的陶壶应该拿起来舒服适手。从壶中出水应该流畅,水柱光滑而不散乱,俗称七寸注水不泛花”,还要出水关水自如,壶嘴不淋。

要提高对建水紫陶壶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除了要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素养之外,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看多玩。一把好的陶壶是集制壶大师、书画大师、刻填大师、烧焙大师及磨光师于一体的精华而成。名家精品更是百中挑一或千中挑一的,它是各位大师心灵的产物,它集哲学思想,茶人精神,自然韵味,书画艺术于一身。

本人对建水紫陶的一点理解,愿与建水紫陶壶爱好者学习交流。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建水紫陶与普洱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