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壶友们肯定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有的壶表面这么亮,有的却黯淡无光?为什么有的壶看起来毛躁,有的却非常光滑?

我们普通人买壶,分辨壶好坏的方式无非就是用手摸、用眼看,壶的“水色”(外表光亮程度)自然也就成了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什么影响了紫砂壶的“水色”

矿料的优质程度

一把本山料做的紫砂壶和非宜兴本地外山料做的壶,放在一起比较,谁的水色好不言自明。越是优质的原矿泥料,水色越好。

明针功夫

即使是用同一捆泥料做了两把同样的壶形,明针功夫做的好的那一把,烧结程度要比不到位的那把高。

明针做的越好、越到位,烧成后不仅颜色周正,且胚体强度高,紫砂作为茶器的优越性(透气不透水的特性)被更好的体现。

泥料本身的结晶度

不同种类的泥料之间存在泥性差异,比如原矿朱泥,结晶度比紫泥要高,烧出来自然也是比紫泥要更为光亮。

包浆

匠人为了展现包浆和未包浆、茶壶成色区别时,往往会把壶先用宜红先养一下。

养过后的壶呈现的是温润的自然包浆,不会看起来亮的扎眼。

筋纹器

筋纹器由于壶身造型特殊,对光的折射也不同。筋纹的数量越多,对光的折射率越高,因此有的筋纹器会给人一种很光亮的感觉。

人造“水色”

说的直白一些,“水色”就是一把壶的卖相,为了让壶看起来卖相更好,但就有了下面这些招式。

鞋油

鞋油对于作假的人来说真是好东西,既可以用来做旧也可以用来做亮。

这样处理的壶,即使放在光线不好的架子上也看起来异常的光亮。摸起来、闻起来都有种很油腻的感觉,时间长了边缘会发黑。

此类壶多见于路边小商贩,或者各类车站、旅游景点的紫砂销售点。

抛光

有些批量生产的壶,本身就是走量,工艺不精细,明针做的比较粗糙或者泥料比较差,卖相难看。

这时候为了好卖就会进行抛光,抛光其实也算是工艺的一种,最早来源于珠宝加工工艺。

打蜡

打蜡自然也是为了卖相更好,方便卖壶。打蜡后的紫砂壶摸上去有蜡的粘手感,在壶上浇水很快聚成水滴滚落。

注浆壶

注浆壶由紫砂泥浆灌注而成,所以其表面非常光滑,没有紫砂壶应有的砂感。严格来说注浆壶不能算是紫砂壶。

人造“水色”对泡茶有影响吗?

鞋油对泡茶必然有影响,而且还会伤害身体。

打了蜡的壶失去了透气性,用来泡茶还会有怪味。虽然蜡可以去除,但是做起来也是相当的繁琐,买打蜡的壶就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抛光对壶的透气性和身体健康没有什么影响,但如果内心介意的话还是不要购买抛光壶,否则只会越看越难受。

我们大多数人在选壶的过程中都是凭借肉眼去感受的,观察力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看一把壶觉得“水色”看起来不舒服,那还是别买了,请相信自己的直觉。(来源:紫砂文化馆,

精选阅读

好壶的标准是什么呢?


从泥料开始,定义好紫砂壶的标准!

经常会碰到一些壶友问:“你这有好壶吗?”我往往会问他们:“什么样的壶才算得上好壶呢?”,有说“名家大师壶即是好壶”的回答,而‘泥料纯正价格合理’这样的回答真的少之又少。也难怪,因为紫砂知识的不对等,认识紫砂为何物的人本来就不多。一句:‘有好壶不?’表明了内心的疑惑与底气不足,真的是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样的壶才是好的紫砂壶。

对普通壶友来说,慕名而买一把紫砂壶的目的并不仅仅只是为了泡的茶好喝,更多的是为了这其中泡养的乐趣和升值,期待将来能有传说一般的美好-越养越漂亮,越养越值钱。而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因素,比如所选泥料的上乘、做工的精良、制作者的名气和市场的保有量等等这些要素。

在假货代工满天飞的今天,能买到纯正而不添加有害物质的紫砂壶都不容易了,想不费吹灰之力而买到一把能升值保值的紫砂壶无疑是比较困难的,所以选购信得过的手艺人和寻觅好的平台,都是很重要的,买到货真价实的紫砂实用壶而泡茶似乎更为现实。

好壶的标准有很多种,以下列举几点仅供大家参考:

一、泥料纯正,做工一般,较为实用,价格实惠,适合入门级和普通壶友。

二、泥料纯正,做工优良,满足实用与一般的审美需要,价格适中,适合有一定鉴赏能力的壶友。

三、泥料纯正而有相当品位,做工较佳,满足实用与中等审美需要,有很高的性价比,价格略偏高,适合对品质与审美有相当要求的壶友。

四、料纯正而上乘,做工一流,是泥料与做工的完美结合,达到收藏与保值增值的目的,适合品质要求挑剔的高端壶友。

通过以上几点,相信很多壶友都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并不是传说的那样,随便买一把壶拿来养养就会升值,没那么简单,做工一般产量巨大的普通商品壶和做工一般的名家代工壶再怎么养和藏,升值空间也是微乎其微的。

除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增值,真正的紫砂壶对于壶友来说,就是一个让茶更好喝的工具、实用器具,是满足自己把玩的茶具。紫砂文化博大精深,只有谦虚的学习和交流。千万不可自以为是,闭门造车。(来源:紫砂文化馆,

老壶真的卖不过新壶?


在紫砂收藏圈,有这样一种怪相:紫砂老壶比新壶早几百年,价格反不及新壶,(本文中老壶新壶以1949年为界)那么,事实真如此吗?

老壶、新壶,价格倒挂为哪般?

2013年11月24日,香港邦翰斯举行了一场名为“茗韵清心——JimmySha伉俪珍藏宜兴紫砂”的专场拍卖,此次拍卖共计有22件拍品,总成交额为5238万港元。其中,最高成交价拍品为现代紫砂大师顾景舟的“武陵逸人”款朱泥矮石瓢壶,经过场内竞争,最终以1036万港元成交。另一件顾景舟的“景舟制陶”款紫泥矮石瓢壶也同样以1036万港元成交,位居专场成交前列。

而在同场拍卖中,主推拍品——清乾隆时期御制紫泥绘贴泥荷塘如意诗文壶,是以清代已趋成熟的泥浆堆绘工艺制成,集诗书画印于一壶,为龚心钊旧藏,该件作品估价450万港元至550万港元,最终成交价为664万港元。此外,清代制壶大家杨葆年款紫泥铺砂钟鼓形壶为宋芝芹旧藏,成交价为484万港元;清道光紫泥吉安款行有恒堂平盖莲子壶以484万港元成交,而玉成窑王东石款段泥刻诗文扁石壶则以412万港元成交。

在其他几家拍卖公司的紫砂专场拍卖上,也能看到类似的行情——老壶价格与成交率反不如近现代紫砂。比如,在北京保利“中国高端工艺品——紫砂壶”专场中,清乾隆御制描金紫砂山水诗文茶具成交价为402.5万元,清代陈曼生、杨彭年合作的延年壶成交价仅为287.5万元。在“一丈房——海外淘砂”专场中,清康熙陈鸣远制廉斋铭乌泥束腰壶以989万元成交,创艺术家个人作品最高成交纪录,但整个专场23件作品流拍率异常高,仅有11件成交,成交率不及50%。

与此相比较,虽然当代紫砂今年的行情并不好,市场处于理性回调的状态;但当代紫砂工艺师的作品还是再创新高。12月7日,何道洪的歪嘴梅桩套壶在北京翰海拍卖中,估价300万元至350万元,最终以1265万元成交,不仅刷新个人作品成交记录,也创下当代紫砂拍卖新纪录。

被誉为现代“壶艺泰斗”的顾景舟最推崇清代制壶名家邵大亨,曾在他的自传中评价邵大亨“堪称集砂艺大成,刷一代纤巧糜繁之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然而,在市场上,邵大亨单件作品最高成交价为481.6万元,而顾景舟的一套提璧组壶最高成交价已高达1782.5万元,两者价格悬殊近4倍。

老紫砂市场为何难有大作为

在业内行家看来,短期之内,老紫砂市场仍旧难有大作为。

紫砂研究专家张明强总结了老壶价格难以提升的几点原因:首先,从艺术价值而言,除时大彬、陈鸣远这类具有标杆性、创造性的明清制壶大师的作品外,老紫砂壶大多按照日用器制作,只是当时的一门手艺,从原料到成型的制作程度而言,没有什么讲究,更不会像现在这样精雕细琢,早期紫砂壶在文化性、艺术性上的积淀甚至不及现当代,这是客观的原因。

“另一个原因在于保存完整、流传有序的老紫砂屈指可数。和瓷器收藏一样,只要有残或者瑕疵,价值就大打折扣,除了出土紫砂器外,保存完整、流传有序的紫砂老壶非常少。”张明强表示,由于日常损耗,以及战争等人为破坏等原因,完好的老紫砂非常少。明清两代的紫砂壶存世量少,即使在各大博物馆也不多见。据统计,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明清两代紫砂壶总数不过400多件,而明代紫砂壶存世仅有50多件。“缺乏流通的量,这也是老紫砂壶难在市场上形成气候的重要原因。”

此外,从诞生之日起,各代紫砂壶都有很多仿制品,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民国年间,宜兴紫砂制壶高手被请至上海,根据名家收藏的旧器实物,精心仿制历代名家作品,市场上出现大量的仿制款,仿品制作精良,很难辨别真伪。不仅有历代遗存的仿古壶,现在更有仿古作假的专业人员,市场上也充斥为数不少的仿古老壶。因此,业内甚至有人表示,90%的紫砂老壶都是年代不远的仿品。

“而且,老壶鉴定也没有一个权威、认证的标准,大部分是根据买家的经验鉴定,鉴赏要求高,收藏门槛比较高,也是市场难有大起色的原因。”紫砂真伪鉴定的难度远大于瓷器,真伪之间,价值有天壤之别,这也是紫砂器收藏、投资最大的难点。张明强说:“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系统的研究和专著论述仿制紫砂器。”

香港邦瀚斯中国古董艺术专家王晰博表示:“紫砂进入拍卖场时间不长,买家对老壶的鉴别、鉴赏能力有限,相比而言,当代紫砂工艺师的作品更容易辨别真伪。大家对现当代紫砂壶市场更加重视,所以价格能超过老壶。另外,老壶的藏家属于凤毛麟角,尤其是现阶段,国内收藏者还没有认识到这些老壶的价值。看不懂、不敢买。”正因为如此,即便有的老壶品相很好,但如果没有清晰可靠的流传来源,藏家鲜少出手。

老壶真的卖不过新壶?

业界人士一直呼吁:老壶价值被严重低估,明清各时代紫砂高手优秀作品,目前仍处于价格洼地。王晰博认为,老紫砂的文化含量是最大的,具有历史、文化、科技与工艺多重价值。在张明强看来,老紫砂具有不可再生性,更具有历史和文化性,在紫砂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公认的老紫砂精品的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都没有体现出来,未来具有相当可观的升值潜力。

显然,老紫砂收藏者必须具备相当的财力,更重要的是需要具备非凡的眼力和收藏的长远眼光。

上海藏家许四海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执着地收藏老壶,在他看来,玩壶最高境界就是老壶,拼的是眼力。许四海收藏了1200多把紫砂老壶,其中包括被中央电视台《国宝档案》视为“壶王”的邵大亨制作的掇只壶,现藏于“四海壶具博物馆”,这把大亨壶体型硕大,容量达2000毫升。现在市场上的估价达上亿元,而许四海在90年代购买这把壶时,只花了近3万元。

实际上,随着紫砂收藏的持续升温,老紫砂壶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逐渐被发掘,老壶行情也在逐步回暖。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第36期“掌玩心悦”专场中,清雍正至乾隆时期杨季初款段泥泥绘山水纹笔筒估价在60万元至90万元之间,最终以316.2万元成交。而在今年春拍期间,杨季初制月下包装独酌园紫砂笔筒在北京保利“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专场中就曾以586.5万元的高价成交。在北京匡时秋拍紫砂壶拍卖会上,杨彭年的一把扁壶拍到了264.5万元,再为古代紫砂行情添了一抹亮色。

而在收藏方面,具有清晰来源和名家收藏的紫砂壶明显深受市场认可。例如,“八壶精舍”主人、画家唐云收藏的老壶都来源有序,深受藏家追捧。2011年,香港邦瀚斯的“好善簃珍藏宜兴紫砂”专场也受到藏家关注,100件作品成交86件。其中,清乾隆段泥彩绘“杨季初”篆印山水人物纹笔筒以386万港元成交,清雍正紫泥泥绘策杖行旅圆形砚以842万港元成交,清代陈鸣远款紫泥方壶以434万港元成交。

由此可见,并非老壶价格真不如新壶,而是限于当前收藏市场对老壶价值的认可局限,老壶价格没有体现出来。业内行家表示,在拍卖会上,只要具备高人一筹的眼力,现在正是老紫砂“捡漏”的机会。对于那些历史上已有定位的孤品或精品老壶,因其稀缺性和艺术性,定价权取决于持有者,市场并不缺钱,缺的是流传有序、品相完好的精品。随着懂紫砂壶的人越来越多,藏壶的人也会越来越理智,大家在选择紫砂壶的时候会更趋向于好的东西,老壶的价值迟早会被藏家认可。

所以说,老壶真的卖不过新壶的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茶具,你真的洗对了吗?


有的人,茶喝得好,泡茶也讲究得很,但对茶具的清洗却并不在意。

用完的茶具,随意地放入茶洗,甚至干脆置于一旁,等下次泡茶时再清洁。

抑或是,每次喝完茶,会有意识地注重清洗,却没找对方法,为后续喝茶带来了麻烦。

今天,就让我们来关心一下这个无法被跳过、但从不被在意的步骤——洗茶具。

喝好茶,首要是茶具干净

首先,必须要树立一个观念:及时清洗茶具,非常有必要!

茶具使用过后,如果不及时清洗、或清洗不到位,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会经空气和水氧化,形成茶垢。

茶垢黏附在茶杯、茶壶的表面,不但非常不美观,而且会滋生细菌、对喝茶人的身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影响美观

喝茶,除了给人体带来真实的健康提升,还能让人心情放松愉悦。

无论是使用茶具,还是保温杯、马克杯,若上面留有残迹污渍,就会看起来不雅观,甚至带来嫌恶的感受。

可以说,茶具清洗不到位,就是对喝茶时的感官与情绪不负责!

滋生细菌

茶汤如果在茶杯中有残余,还会滋生细菌。

茶具内部湿热的小环境,为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条件,也会因此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

喝茶本能令人健康,但茶具不卫生,还暗藏危害,岂不适得其反?

茶具清洗,简单也要讲究!

茶具的清洗,可以从新、旧和不同材质的茶具来作区分。

新茶具:消毒、提升!

新买的茶具,要在使用前彻底消毒,去除制作过程中的有害残留。

对于新的紫砂壶来说,清洁不但必要,而且还能对它后续的泡茶效果产生影响。就像新买的锅具,如果用油先养一会儿,后续炒菜就会更好用。

清洗的方法也很简单,先用清水先将壶内外的尘土杂质冲洗干净后,再用沸水多烫几次即可。清洗后,还可以用第一泡醒茶水来反复浸泡,或用泡过的茶叶浸泡数次后再使用。

对于陶瓷、玻璃材质的茶具,初次使用前,需加入冷水中煮沸、再自然晾干。

刚煮过的茶具切勿直接用冷水冲洗,冷热交替、容易爆裂。

日常茶具:及时、彻底

日常茶具的清洗,首要原则是及时。

刚使用过后,茶渍很容易清除,就不会形成茶垢或滋生细菌。

对于接触茶汤最多的泡茶器、公道杯和茶杯,及时的清洁步骤非常简单:擦洗过后,用开水烫一遍,再自然晾干即可。

茶垢清洁小妙招(适用于所有茶具)

但如果清洁不仔细或不及时,致使茶垢已经形成,不必慌张,也有方法可以轻松应对!

牙膏法:挤少量牙膏在茶具的表面,用手或棉签将牙膏涂抹均匀,过一会儿就可以冲洗干净。

土豆法:如果担心牙膏会有气味残留,不妨试试将削皮后的土豆切成细片或颗粒,放入茶具中,加入热水浸泡。过大约十分钟,就可以将茶垢清洗出来。

小苏打法:土豆也可以用少量小苏打来代替,再用软毛牙刷刷洗,能很方便地去除茶垢污渍。

清洗时,需要温柔对待茶具,用柔软的工具进行擦洗,否则会伤害茶具的表面。

其他材质:分别而论

除了泡茶器以外,茶巾、竹制的茶道六君子、茶台等,也都需要正确清洗。

竹制茶具,需定期用清水冲洗,并置于通风处自然晾干,不可用开水烫洗,否则容易开裂。

茶巾,在每次使用过后,需要用热水单独冲洗并晾干,不可当做抹布摊放在桌面上。隔一段时间,还可以用洗涤剂来做深度清洁。

茶台的清洗,要拆开来,比较费时费力。在清洁时,着重在边角、茶叶容易累积的边缘处,以及排水口。

丝网状的茶具,如茶漏、茶壶嘴等,可以通过自来水冲洗的方式去除网中黏附的茶渍。

当有出现变色时,也可以使用小苏打进行擦洗去污。

茶具的干净,不仅仅决定了入口的茶汤是否卫生、安全,还影响了喝茶人的愉悦感官。

试想,就算表面看似一尘不染,当打开茶壶、窥见杯底时,那明显的茶垢茶渍,也能瞬间坏了心情。

喝茶流程,以悉心备茶为始、细心清洗为终,善始善终,才能完成这个日常的仪式。

想必,喝茶能怡情,也是从小处做起的吧。

建水紫陶壶真的贵吗?


乍一看这个问题,很多人肯定回答:贵!

然而其实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为贵是相对的。本期,我们从紫陶壶价格的构成和普遍行价来分析,紫陶壶到底贵不贵?

泥料开采不易

建水紫陶泥料成带状分布,在自然环境下深埋于地表之下。要开采需借助大型机械挖开地表方可开采,并且很多泥料分布地带为村落聚居,倘若要开采,就需要涉及拆迁移民。因此泥料开采的不宜,也影响到紫陶本身的价值。

工艺繁杂耗时

制作一把建水紫陶壶的工程非常繁杂,整个制作过程都是纯粹手工完成。大体来说建水紫陶有6大道工艺,分别是制泥、成型、拉坯、装饰、刻填、烧制、打磨,但往细了来说几十道工艺那是有的,而且茶壶的制作还要比其他的器物更繁杂。

问过很多制陶艺人做一把壶需要多长的工期。得到了多种答复,但最少也需要2——3周(仅仅是简单的素壶,不作任何装饰)。而最长的则需要半把年以上的制作周期。并且一把壶的制作需要多人协作,试想按照当下的人工成本来计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实用价值

其实喝茶这件事,可简单,也可复杂。是的,你可随便去超市花几十块买一个飘逸杯,一个玻璃杯,他们同样可以喝茶。你也可以花几百几千几万购买一把紫陶壶来喝茶。但二者相比,无论是茶汤口感还是品味格调都相距甚远。而我们终日奔波苦,为的不就是让生活品质更上一层楼吗?

艺术价值

对于建水紫陶而言,书画装饰可谓是其灵魂。阴刻阳填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艺人们十年寒窗习字练画必不可少,每一副画面的背后,每一种风格的形成,都饱含了艺人多年的心血与积累。所以一把紫陶壶除了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无穷的艺术价值。

反观市场,其实建水紫陶壶也并非真的很贵。最便宜的紫陶壶两三百,价高的数万元。这样的价格区间并非可望而不可及,普通群众都是能够承担的。而建水紫陶做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与江苏宜兴紫砂并驾齐驱,两者同样有着厚重的历史底蕴。

单纯作为一件喝茶器皿,相对玻璃杯、陶瓷杯,确实,紫陶壶不便宜。但是与其相较的时间成本、人工成本、实用价值、艺术价值来说,紫陶壶也并不贵,紫陶壶说到底,就是爱茶之人喜欢的一个物件。买壶,合适即可。

如何养好壶


宜兴紫砂壶由于胎质甚佳,且成型技法独到(尤其是「明针」工夫),所以只要泡养一段时日,便可自发暗然之光,备受世人喜爱。这种透过茶水泡养,使壶表产生温润之感的过程,即一般俗称的「养壶」。当然,泡茶并非一定得要「养壶」,在大陆许多地区的饮茶习惯中,其实是甚少有此等闲适雅趣的。而「养壶」亦不特定非宜兴紫砂壶不可,其它像大陆东南沿海的汕头壶、台湾手拉坯壶、石壶等,只要是器身表面不过于粗糙,基本上都可达到一定的效果,至于瓷壶、釉壶、铁壶、锡壶等「非主流派」当然就不宜此举了。

养壶养性人器互动

「养壶」是茶事过程中的雅趣之举,其目的虽在于「器」,但真正的主角仍是「人」。「养壶即养性」,壶之为物,虽无情无感,但透过泡养摩娑的过程,茶壶以其器面的日渐温润来回报主人对它的恩泽,亦未尝不是一种人与器的情感互动!「养壶」之所以曰「养」,而不称「喂壶」、「盘壶」、「淋壶」,正是因其「怡情养性」的特质也!

我们若能体会这层道理,在面对「养壶」一事时,便不会出现像以下这些光怪陆离,令人啼笑皆非的「养壶偏方」,例如有人主张将茶壶放入油锅中油炸或以肥猪排炖煮数日,甚至将茶壶塞入肥鹅腹中蒸煮一番,较保守的则主张应常用脸、鼻摩拭壶身,好象「盘玉」—般,使其纳油。凡此种种匪夷所思的怪招,无非是想用速成的方式,让壶身显露出润亮的光泽,只是用这些方式所「熬」出来的壶,虽然表面油光浮动十分唬人,但泡出来的只怕不是茶汤,而是「排骨汤」或「油汤」,这种「加味茶」当然令人难以下咽。

总之,泡茶之道旨在怡情养性,所以养壶的方式亦应符合此一精神,循序渐进,切忌揠苗助长,如此养成的壶不但温润可亲,也才符合卫生之道。

如法炮制乐趣无穷

目前坊间有许多种不同的养壶方法,亦有专业的「养壶船」、「养壶刷」配合使用,甚至还有业者推出「代客养壶」的业务,为忙碌的爱壶人或「后宫佳丽三千」的收藏家提供售后服务。

以下,我们兹将较常见的养壶步骤,简述如下﹕

先用沸水将壶身内外淋烫一下,如此既可净壶去霉,亦可暖壶醒味。

若使用茶船,注意应将壶身略微垫高,使其圈足高过水面,以免壶身留下水线或不均匀的色泽。

将第一泡的温润泡茶汤盛置茶海中备用,待冲第二泡时再用此茶汤浇淋壶身外表,如此反复施行至全程结束。

由于紫砂壶身具较高的气孔率,遇热时,因热胀冷缩的关系,气孔相对扩大。此时可用棉质布巾趁机擦拭壶身,让茶油顺势渗入壶壁细孔中,日久便可累积出光泽。

每泡茶冲至无味后,应将茶渣去净,用热水将壶内壶外涮洗一次,置于干燥通风处,并将壶盖取下,以利风干。否则,因紫砂壶的口盖密合度较严谨,任令其密封阴干,亦不卫生。

有些壶友趁壶身高热时,以沾有茶汤的棉布茶巾上下擦拭身,由于此时器表温度甚高,湿巾所含茶汤一拭随即挥发,留下可使壶身润泽的茶油,如此便可提高养壶的成效。亦有人先冲出一泡较浓的茶汤当「墨汁」,再以软性毛笔或养壶毛刷沾此茶汤,反复均匀涂布于壶身,藉以提高其接触茶汤的时间与频率。

内外兼修不事二茶

养壶不只是养外表,壶身内壁亦应一并调养,方能收内外兼修之功。养壶的「内功」最重要的就是﹕一把壶只泡一种茶。因为紫砂壶具有特殊的双气孔结构,善于吸收茶汤,所以一把久经使用的紫砂壶,即使不加茶叶,单用沸水亦能冲出淡淡茶汤来。因此,一把「不事二茶」的茶壶冲泡出的茶汤才能保持原味的鲜度与纯度,否则今天乌龙,明天普洱,后天花茶,那么必然茶味混沌,了无个性可言。

通常开始养壶的动作后,最好避免再用洗碗精之类的化学品去清洗,以免产生异味或刷去光泽。除非您打算洗净,重头养起,否则壶身若有脏污,不妨以干布拂净,或用软毛笔沾茶汤清洗之。

此外,紫砂壶造型变化多端,有些如花货、筋纹器较容易产生茶渍死角、可用软毛牙刷勤加清理。另外、壶底较不易接触到茶汤、壶把常含有手上的油脂,易排斥茶汤﹔还有,会「流口水」的壶嘴下沿应刻意擦拭,诸如此类小细节,皆赖壶主用心照顾。

养壶守则卫生第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有些人为了在壶内形成「茶山」,使其看来更具古意,便将茶叶留存其中,任其阴干,但因台湾地区高温多湿,霉菌极易孳生其间,若就卫生观点考量,此法实不足取。更有些人泡茶后,故意将最后一泡茶汤存于壶内,直至下回使用前倒掉,认为此法可收内浸外养之效。殊不知,紫砂壶的气孔结构既擅于吸附茶汤,自然也易于吸收霉菌。以此养出的壶,只怕日后冲茶时,亦会带有异味,甚至有碍健康,实是得不偿失。

总而言之,想要养好一把紫砂壶其实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各位紫砂新朋友们不妨参照上述的步骤及注意事项,细心地如法炮制,即可养成一把人见人爱的好壶。养好的壶摆置架上,温润的光泽便像是自已的心血结晶,那份成就感可不是局外人所能体会的。(来源:普洱茶,

好壶不能藏,得用!


有收藏者不懂养壶的道理,以为壶买来就将壶放置在干净的地方就可以了,所以往往把壶往陈列柜里一摆,或者往箱子里一装就算完成任务。

如此藏壶方法是最不可取的,新购回的壶,要在喝茶过程中用心养,养出后再存放。

巧妙地使用,其实是最好的养护,当然珍稀的紫砂文物应当例外。

当代紫砂收藏大家唐云,生前就喜欢将自己收藏的“曼生壶”,像普通的茶壶那样轮流泡茶使用。

他曾说:“我不想用古董来装饰,我要用,能使用的东西我就使用。”有的客人见他竟用如此珍贵的茗壶泡茶相待,会感到手足无措。

唐先生笑着说:“此系身外之物,当常用之;只有常用,才能变成身内之物,方能达到物我两忘。世人多不知此。”

保存紫砂固然重要,保养也必不可少,否则就容易损坏。泡茶就是养壶的最好方法。

总结:泡茶养壶的“正确之法”

①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

②切忌沾到油污。

③实实在在地泡茶

④擦与刷要适度。

⑤使用完毕清理晾干。

紫砂壶,经久用、久养的工夫培养,变成了浑圆脂润,方敦厚重,珠玑隐现,肌体丰满,亚光宝气,似玉洁莹,像是撩开了神秘的面纱,看到了完美的造型美、材质美、工艺美的真容。

由于“泡茶养壶法”首先要彻底将壶身内外清洗干净,便易于看清紫砂壶的土质与做工;加上土质好的壶,泡茶的效果好,水软,甘香,有喉韵。愈古老的壶泡出来的茶,喉韵愈强,水质愈软。

在施行“泡茶养壶法”时,有两点要特别提醒注意:

一是,有的人喜欢在使用紫砂壶时,用细绳将壶盖与壶把连接,其实这样反而容易损坏壶盖。万一细绳断掉或结头松开,壶盖就会摔碎。

二是,洗涤紫砂壶时,千万不能有甩干水滴的错误动作。因为很可能将壶体碰撞到水龙头上导致损坏。(来源:紫砂文化馆,

紫砂区别之老壶新壶


许多人喜欢紫砂,也常听人说紫砂壶的老壶与新壶,到底这二者有什么不同。下面,小编将详细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

定义

老壶是指制作年份距今至少八年以上的茶壶,大部分制作于数十年前,部分稀有作品更可追溯到清末至民国时期,大部分为私人收藏,曾经品茶泡养过。老壶不同于市面上的做旧壶,是真正制作与多年前的佳作。

新壶是指当今紫砂工艺师每年量产的新壶,可在宜兴批量订购的茶壶。市面上出售的壶绝大部分以新壶为主,未曾使用过。部分高级工艺师的佳作具有收藏价值,但价格普遍过高。

产量

老壶为多年以前制作,存量固定,无法复制。10年以上的老壶市场上已不多见,大部分已流入藏家手上,仅在北京、上海、宜兴有零星门店出售。紫砂老壶为稀有资源,能够代代相传,完全具有高档收藏品的属性,时间越长茶壶越能展现其玉化程度,沉淀越深味道越浓。

新壶每年量产,虽然高级工艺师的高档壶每年的产量有限制,但市场上工艺师众多,每年市场上推出大量新壶,产量无法控制。并且,只要有商家愿意出价订购,理论上新壶产量能够无限放大。

泥料与工艺

老壶绝大部分使用优质泥料制作,数十年以前,紫砂壶产量远比今天少,优质泥料当初非常常见,制壶高手无疑都挑选好的泥料做壶,优质泥料的供应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老壶的泥料普遍较为优质,而且经过多年的沉淀与呵护,老壶的泥料散发出特有的韵味与苍老。老壶大部分为全手工制作,倾注了工艺师的才华与汗水,以往产量较小的时候,工艺大师能够耐心的花几个月时间完成一把壶,全手工壶壶体现的是一种真实的生态,生动并具有灵气。古往今来,让人通过茶壶追溯过去,回望历史。

新壶由于产量很大,无法保证泥料的质量,如今市场优质泥料的存量已不多,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对茶壶产量的需求,因此如今市场上绝大部分紫砂壶使用低质泥料,更出现了化工泥等假冒有害原材料。新壶市场上,每年仅有为数不多的优质泥料供高级工艺美术师制作最高档的茶壶,但售价非常之高,非一般人能接受。就如同十多年前,由于衣服的产量远小于今日,因此以往的衣服质量都比较好,一件衣服十年如新。但今天由于服装需求太大,优质布料严重供不应求,导致衣服质量大幅下降。新壶由于产量太大,很多由模具完成,现代浮躁的市场环境也使得部分工艺师无法平静下来思考壶艺、思考人生,更无法将灵感与艺术灌输到壶里,因此现代新壶,已很少有特别优质的作品。真的优质的作品,不在于工艺有多细,而在于茶壶的气质,及其独特体态所散发出的古人的审美、艺术与智慧。

老壶与新壶并不一定就代表了质量的好坏,只要自己用着舒心,无论新老壶都能喝出茶的韵味。

买紫砂壶 老壶好还是新壶好


买紫砂壶,老壶好还是新壶好呢?有人说老紫砂壶比新紫砂壶的收藏价值高,因为老壶经过上百年时间的沉淀,让老紫砂褪去了火气,成为"有故事"的茶壶;还有一个观点就是“老器式微”,简单地说就是古董茶具、老茶具的受欢迎程度会逐渐减弱。而在紫砂收藏领域,也有人提出了“买一把老壶不如养一把好壶”的观点。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老壶”。通常来说,“老壶”主要分两种:一种是使用过的,一种是未经使用的。

使用过的“老壶”,历经几十上百年的风雨,其表面基本都会有一层包浆、内部则会有一些茶垢;有些人认为“老壶”经过多年的使用,多少都会存在一些污垢,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才能继续使用。

未经使用的“老壶”,有些可能来自以前的富贵人家、主要用于摆设而不是泡茶;而更多的“老壶”,大多来自以前一些紫砂壶藏家、投资商的手里。一般认为,未经使用的“老壶”只要保存良好,即使存放了几十上百年也可以拿出来使用;由于存放时间长,已经褪去了窑火的味道和火气,采用这些“老壶”来泡茶,泡出来的茶会更加好喝、汤质更加顺滑。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紫砂壶具有“越养越润”的特性,这也是其受到茶友欢迎的原因之一。泥料好的紫砂壶,经过长时间的泡茶、保养,壶体内外都会渐渐变得温润;当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有时不放茶叶、只注水进去,倒出来也会有茶香。

当然,无论是老壶还是新壶,能否遇到泥料优良、款式新颖、经济实用的好壶,既要看自己鉴壶赏壶的能力如何,同时也需要一定的运气和缘分。

综合各种原因,小编建议:如果是用于摆设,那么老壶新壶都可以;如果是使用,老壶选未经使用的、新壶选择泥料好的。只要日常喝茶、养壶的时候用点心,养出一把好壶只是时间的问题。

当选中心爱的紫砂壶之后,一般建议按照“一壶不事二茶”的原则、即一把壶只泡一种茶;经过数月或数年的积累,一把色泽温润、香气纯正的好壶是对自己最好的回报。而泡茶养壶的过程,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

你这样去挑紫砂壶,好壶都被错过了!


每一个玩壶的朋友都想买到心仪的好壶,对紫砂壶的泥料、器形、做工,都有所要求,这些都是正常的。

但是,切记不要拿错误的标准去挑选紫砂壶,否则不仅挑不到好的,反而把好壶都给错过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错误的挑壶方法。

“这个壶身和壶盖上有黑点,看起来泥料不纯,不是好壶!”

这个是很多新手壶友在挑选紫砂壶时会犯的,他们认为紫砂壶壶身有黑点,是因为泥料不纯,有杂质。

其实并非如此,黑色的是紫砂烧结析出的铁质、铁融,这是原矿紫砂料本身就有的,原矿紫砂料的铁质、云母都是很丰富的。

那些没有铁质的泥料反而是经过酸洗的泥料,看起来很纯,实则非常死板,如果这样去挑壶,肯定买不到好壶的。

“这个壶没有三点一线,这个把偏了5度,不是好壶!”

这个三点一线,也是很多新手朋友比较注意的点,所谓三点一线,就是要壶流、壶钮、壶把在一直线上。

但是很多人往往就走火入魔了,一定要完全直,一点不能偏,这个完全就是有点苛求了。

紫砂壶毕竟是手工制作的东西,在装壶嘴、把的时候肯定是一直线,或者一点点来去,在烧制的时候,流把烧制会有一点点变形等,这些都会影响到。

所以要说完全的三点一线,一点差都不能有的,建议去买灌浆的,那个是标准的直,不会有歪。

“这个壶有一点点涎水,做工有问题,不是好壶!”

紫砂壶的涎水问题,这个因人而异,每个人能接受的度不同,但是单以涎水来判断做工的点,是有问题的。

拿方器来举例,方器是上下整口的,所以势必不会有像圆壶一样的紧密,有些许涎水是正常的,这是器形本身决定的。

此外,关于涎水之前也曾有过详细的介绍,与器形、流的处理有很大关系,单单以涎水讲做工,是不对的。

“这个壶倒立盖子会掉下来,口盖紧密不够好,不是好壶!”

这个是很多新手壶友,特别是看过某宝的壶友会选壶的点,将紫砂壶倒立,堵住壶嘴,盖子不会掉落。

这个在行内人看起来就是哗众取宠,还有那种拎起壶盖,就能提起整个壶,还能旋转的,这两个都是噱头罢了。

是特别的整口和水压粘住的物理原理,以前的邵大亨的壶拿去试,肯定也都不能倒立,那邵大亨的壶,是不是也不是好壶了?

“这个壶在倒水的时候会叫,有灵性是好壶!”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唱歌壶,吹箫壶,就是在倒水的时候,会发出声音,这种壶比较少,很多人追求这种特别的效果,认为是好壶。

实际上呢,这个是因为倒的太急,壶钮上的出气孔又开的太小,气压的原因导致其发出声音,说白了就是做的时候没把握好。

所以要去挑这样的壶,挑到的也不是好壶。

说了这么多,也是给大家提个醒,万事入门有方法,切莫把错误的当做金科玉律的标准,不然只会事倍功半呀。(来源:紫砂文化馆,

你真的会看紫砂壶吗?


壶友们在刚接触紫砂壶之后,都会看到各种紫砂知识,但是其中有些所谓的知识,则是壶商营造的卖点和噱头。

如果壶友们按照这种标准买壶使用,便是进入误区了,今天我们就简单分析一下。

倒立不落盖

这种其实是商家的卖点,证明气密性好,咋看好像挺对的,其实没什么道理。

其实无非就是一个「内外气压的物理原理」,导致盖子不会掉落,而且大多是西施这种壶型,像石瓢、汉瓦之类的壶型是根本不能玩倒立的。

另外还有捏住壶钮能提起整个壶而不掉落的,这类也都是「壶整口的功夫」,与壶做的好坏是两码事。

所以壶友们购壶时不要再以倒立等为标准。

三山齐平

这个在之前的文章也讲过,是不是壶嘴、壶口、壶把不在一条水平线就不是好壶,是做工不到位的缘故吗?

三山一线齐平在制壶时是很容易做到的,有的壶不齐,完全是为了实用与结构美观而调整的。

例如柿子壶,流必须高于壶口,如果三山齐平一线,那么壶内水还未注满,就已经从壶嘴自动溢出了,这便不符合标准。

所以壶友们购壶时不要再以三山齐平为标准。

内壁章

全手半手之分,从各位接触紫砂的那天起可能就一直在分析讨论,许多壶友看见壶内有内壁章,往往就以为是全手工了。

其实不然,现如今有的商家为了卖高壶价,以半手冒充全手出售的并不少见,而内壁章这个差别标准已经被攻克了。

以小片的橡皮软章印于壶内壁,造成全手内款假象,很多新手都是无法分辨出来的,只有少部分老玩家能通过形变、痕迹深浅一窥一二。

所以壶友们购壶时不要认为有内壁章就是全手工了。

注:壶友们也不要污名化半手,觉得半手工就是不好。半手工与灌浆模型壶完全是两个概念。

甘蔗豆腐开壶

最后是一直在说的开壶,「甘蔗豆腐开壶法」真的是无稽之谈,壶友们不要再这样做了。

这样的开壶最早是商家提出来的,符合人们心里的一种仪式感,而并不是正儿八经有历史传承的所谓开壶。

将壶洗净,热水冲淋再放茶叶久闷,之后再倒掉清理干净就可以正常泡饮了。

上面四点也是许多新手壶友们经常会犯的错误,也是需要注意的,资深壶友也不妨转给朋友看看,以免朋友入坑。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好壶标准之“水色”,你真的懂吗?》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