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盏,早就已经是一个不再被人经常提起的词,如同它所指的器物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再被人使用一样。求诸字典:盏是指小而浅的碗。

那么何为建盏呢?

建盏,是专门指福建建窑烧制的瓷器茶盏。

此类盏,一般来说,阔口小足,胎体厚重,瓷胎质地粗糙,盏的外壁下部和足底因不施釉而胎体外露。

建盏的瓷胎和釉料同样产于建窑所在地——建阳。

由于含铁量较高,瓷胎又比较厚,露出的胎体呈灰黑色,俗称铁胎。

它的釉色则呈乌黑、青黑或紫色等深色调。由于在烧制过程中,窑内能够达到1350摄氏度的高温,釉料中的铁离子会析出,在釉面上发生流动而形成独特美妙的花纹,即所谓“兔毫”纹,建盏也正是因此而以兔毫盏之名更为人所知。

中华文明是现代社会中有序传承,至今犹盛的古代文明。

然而千古风流,沧海桑田,历史长河中散失的古人智慧也是不可胜记。其中有些能够在后世失而复得,则可以说是不幸中的大幸,建窑茶盏便是其一。

建盏的鼎盛时期是在宋朝,终南北两宋之世,建盏一直是饮茶器具的极品,贵戚权门竞相追逐,文人雅士吟咏把玩。

但是建盏为今人所重视,却是近十年以内的事。

喜欢瓷器的朋友如果查阅明清以来的资料,关于建盏应该所得不多,有的也只是只鳞片爪,语焉不详。

而实际上从元朝开始,建窑就逐渐冷清,至明清时期,建窑就几乎为人所遗忘。

原因何在呢?我们先看看北宋《太清楼侍燕记》的一段记载,从建盏的鼎盛时期说起吧。

北宋政和二年三月,帝都汴梁城,春和景明,皇宫后苑太清楼垂拱殿,宋徽宗设宴招待权相蔡京。内府珍藏的酒樽、宝器,琉璃、玛瑙、水晶、玻璃、翡翠、美玉罗列开来……

酒后,徽宗亲自点茶。

点茶只用清泉,建盏,几饼团茶,简单得似乎与环境有些许的不谐,但是主客蔡京却志得意满。这风雅茶事,蔡京了然于胸,诸般器物也早已熟悉。

清泉是来自无锡惠山寺的石泉水,彼处距京城1500里,泉水得来殊为不易。

那黑里透青的茶盏和饼状团茶,都来自蔡京的家乡——建溪。建盏之釉色青黑,如江海凝结,浮光闪动,却又深沉稳重。

那么这黑黑的小碗又好在哪里呢?

就算有些兔毫似的纹样,也还是矮小粗黑,如何登得大雅之堂?

其实建盏乍看黯淡,但是细观会发现青黑的釉面光亮如墨玉,灵动的纹样或如兔毫,或如银萍,或如星辰,或如山海,耐人玩味,大可神游!只有深入欣赏才能发现它的华丽。

宋人欣赏建盏会在阳光下侧看,这样才能比较清楚地看到引人入胜的花纹,而现在,我们大可以借助放大镜,轻易地进入建盏的绚丽世界,不过出来时往往会因流连太久而头晕眼花。

建盏之美安静而不事张扬。这种美绝没有姹紫嫣红,波涛汹涌,起初并不吸引人,就这样呆在那里,静如处子,等待能欣赏建盏之美的人深陷其中。

而方家们都知晓,这样的美虽多耗人工,但关键却靠天成,大美之物,往往是万里成一,而诸如曜变、异毫之类的绝品,则只能祈祷窑神的恩赐。这也就无怪乎连宋徽宗这样的风雅皇帝也会视之如随珠和玉了。

一大名窑,只烧一器,这就是建窑(当然并不绝对,比如建窑也出产些油灯之类的琐碎器具,但与建盏相较,尽可忽略)。

建窑基本上只出产黑釉茶盏,但就是这单一的黑釉茶盏,却在人工之精,造化之巧的共同作用下,幻化出万千华彩,无尽之美,成为斗茶茗战之利器,为当世所珍,并被皇家推崇,因而带动当时诸多窑口竞相仿造。

全国三分之二的窑口出产黑釉茶盏,北方的定窑、磁州窑、耀州窑,南方的吉州窑以及福建其他地方窑均有类似仿制产品,并用各种方法模仿兔毫纹、油滴纹,但建窑之美,始终不可企及。

建窑出产的各种斑纹的黑釉盏,一直被茶人视作珍宝。

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写道:“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忽惊午盏兔毛斑,打出春瓮鹅儿酒。”

这里东坡公用的是兔毛斑盏,据推测是早期建盏,斑纹较细而成块,还没有达到兔毫的标准。但点茶时与淡绿的茶汤相映衬,足已使人呷一口茶而春意满怀了。cy260.cOM

建盏看似普通,然则单纯不单调,朴素不粗鄙,禁得住时时细品,耐得了日日把玩。

釉色深沉莹润,适合点茶茗战。斑纹朴素平和,但变化万端,各种名品,不一而足。特别是有一种曜变斑,梦幻如宇宙星空,蓝光闪耀,使人不胜冥想,如痴如醉。

后有两只曜变盏东流日本,为当时的日本霸主织田信长所得,视若珍宝。相传一只毁于本能寺之变,与织田信长一道殒命,另一只流传至今,被奉为日本国宝。

自蒙元以降,饮茶方式的演变使点茶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到了明朝,点茶最终为冲泡茶所取代。

点茶的失势也导致了建盏的式微,随着建窑逐渐改烧青白瓷,黑釉建盏的炉火在明代终至熄灭。

曾经被上至皇帝,下至引车卖浆者流珍爱的建盏,就这样在历史中悄然隐身。

可以想见,离开了斗茶的一只只名贵建盏,纷纷在酒肆中、筵席上、汤盆边粉身碎骨,随后被弃之沟渠,烟消云散。

到明朝朱权著《茶谱》时,是这样阐释建盏的:“茶瓯,古人多用建安所出者,取其松纹兔毫为奇。今淦窑所出者与建盏同,但注茶,色不清亮,莫若饶瓷为上,注茶则清白可爱。”

呜呼!

南宋灭亡不足200年后,朱权这样的茶之大家,看来竟然已不知建盏的用法,遑论欣赏建盏之可爱迷人了!

这之后则是明清以来的青花瓷茶具盛行于世,紫砂茶壶也独领风骚,至今犹盛。而建盏则真的就消失在漫漫的历史尘埃之中,只是偶尔会从典籍里看到它的影子,抑或在古董店内泯然于瓦罐瓷盘间,待价而沽。至于喝茶,早已与它无关。

不知算是幸运或是不幸,东邻日本仰慕学习中华文化的同时,也继承了点茶这种风雅之事,并逐渐在日本形成一种近乎宗教的“茶道”,而建盏,在彼处仍然是茶道的主角,且由于中国建窑的停产,使存世之盏尽数成为绝品。

据日本1511年出版的《君台观左右帐记》记载:曜变斑建盏乃无上神品,值万匹绢;油滴斑建盏是第二重宝,值五千匹绢;兔毫盏值三千匹绢。有好事者换算下来,曜变斑建盏价值700多公斤黄金,油滴斑建盏360多公斤,而兔毫盏也要价值210多公斤黄金。

而在日本流传至今的建盏精品,大多数已高踞于各大美术馆的展位上,供人瞻仰,更有名品被列为国宝。

建盏和其他黑釉茶盏,最早大多由日本留学僧人与点茶一道携带回国。在日本古文献中,建盏与其他中国黑釉盏有明确区分。

因留学僧人多在临安城外天目山上的寺院中学习,对于不明产地(或无须关注产地)的黑釉茶盏,在日本便有了一个笼统的名字——天目盏。

随着日本茶道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对于珍贵的名品唐物的态度也在变化。

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对于茶道精神的概括:和敬清寂,使人们转而追求简朴的日本本土陶瓷茶盏。

建盏和天目盏的地位逐渐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建盏与天目盏的界限变得模糊。

到了19世纪以后,“天目盏”的概念已经包括建窑系、吉州窑系茶盏以及其他所有束口、深腹、高圈足茶盏了,天目成了一个茶盏品种的名字,不论它产自中国还是日本。

然而建盏的崇高地位始终使日本茶人对于它的原产地充满憧憬和仰慕,被建阳老乡称作“乌碗仔”(即小黑碗)的建盏对他们有着无穷的吸引力。

有记载表明,从19世纪初以来,不断有日本人到建阳考察,甚至学习制作建盏,并对建盏做了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我国则自1960年代以来不断在建阳考古发掘,2001年建窑遗址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窑的炉火重燃,得益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富足使得传统的饮茶风习重新红火起来,文化的复兴也让人们开始重视自己民族的文明以及各种传统习俗。

近些年,建窑遗址出土了大量两宋遗物,对于民间的开掘,国家管理部门并不加禁止。

大量的出土,形成了一个不小的窑址建盏市场,也促进了其在饮茶爱好者中的流行。随着出土建盏的逐渐枯竭,当地从业者和烧造艺人开设仿古新盏的作坊和窑厂,加上原来就醉心于此的日本模仿者,以及台湾的厂家,建盏新盏日趋流行,开始有了自己稳定的消费市场。

由于建盏的纹样是在高温窑火中,因釉面自然流动而形成的花纹,所以世界上没有任何完全相同的两只,每只盏都是孤品,都值得品读、把玩、收藏。

有人说用建盏饮茶,看不到茶色,不适合现在的泡茶方法。诚然,黑釉盏中的茶色不易分辨,而且茶盏的体量似乎也略大于一般茶杯,但黑釉茶盏有独到的优点——可欣赏茶盏中的氤氲雾气。斟茶入盏,水光摇曳,雾气蒸腾,如真似幻,这是任何青白瓷杯中不可得的佳景。

笔者更爱老盏,姑且不论功能的优劣,对于老建盏的这种喜爱更是一种情怀。

如果建盏在手,喝茶时便不只是茶。香氛氤氲中,得一刻闲暇,扪摩宋物,可思接千古,可吟哦词章。

突然间,会意识到800年前,历史上耳熟能详的巨匠们也是擎着这样的器物,品茗啜汤,俯仰天地。而今虽世易时移,物是人非,但好像会觉得离他们的距离比以前更近了,因为思想境界上的差距太难弥补,器物上的接近似乎成了一条捷径。

数百年间,建盏失而复得,窑火重生,是建盏的幸运,也更是今人的幸运。无论是否懂得欣赏,建盏又回到我们的视野之中。至少在我们欣赏宋词文章之时,可以捧一只同样精彩,同样来自宋朝的建盏,啜一口清茶。

文脉不绝,盏亦如是!

编辑推荐

建盏如何算是上品


建盏典型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只有在老龙窑柴烧的窑里才能符合入窑一色,出窑万彩。追求建盏中的上品的话,就是老工艺的老龙窑柴烧烧制的建盏。在此基础之上就是兔毫,乌金,鹧鸪,茶沫釉,柿红,铁锈,灰皮,西瓜皮等,看盏的完整程度(冲线,缺口,跳釉等瑕疵),盏口是不是够圆。抛开这几点不管是柴烧或者电窑都基本可以算是一个上品。

一、胎土要正;

众所周知,建盏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神奇的斑纹,能够在烧制的过程中出现斑纹的首要条件就是含铁量高的胎土,其次是胎土是颗粒较为粗的石英石等耐高温的天然矿物,要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是好建盏。

二、釉的原料;

有些盏友在市面上看到,建盏斑纹十分炫彩,不敢买,怕釉料不是纯天然,有很多化学元素在里面,含有不好的成分喝茶不健康。的确,每一位工艺师都不会把自己的釉料配方公布出来,要了解釉料是否添加了非矿物原料是很难了解的,就是工艺师们看一个不是自己做的盏也不能判定釉料是否纯天然。

三、器行的规整;

建盏的胎土因为含铁量高,不易耐高温,所以极易出现开裂和变形。

一个建盏的精品,一定要满足没有明显变形,表面不开裂,气泡少,针眼少这几个条件,判定器型是否圆润可以从盏口用肉眼观察,判定是否畸形的方法是,可以将建盏倒扣的表面平整的桌子上,看和桌面是否贴合的很好,如果可以左右晃动,则说明变形严重。而针眼开裂等也是可以用肉眼观察出来的。

四、斑纹的效果;

建盏的美感完全取决于表面的斑纹,而斑纹又是千变万化,无一相同的。每一位工艺大师做出来的盏斑纹都有明显差别,就算同一位大师同一窑出来的盏斑纹也可能有很大差别,所以哪种斑纹好看属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五、幻彩效果;

建盏的神奇一定离不开幻彩效果,好的建盏能折射出各种色彩的光芒,而且在阳光下灯光下或者装进茶水后能放射出不同的光芒。建盏的幻彩主要以金色银色蓝色为主,也有一些盏能焕发出多种色彩。

优质建盏必须具备的要素


每只建盏都很有个性,在献给世间纷繁美感的同时,如何分辨建盏的优劣、真伪,成了一大难题。

建盏,大宋的茶器至尊!在汉文化盛极而始衰的宋朝,文人士大夫的儒雅,大半都浸淫在点茶的片片黑盏中!但到了中国“天下中心”地位被北方狼族的铁蹄碾成齑粉的元代,建盏与国同殇!

千秋烟雨过,沧海复桑田。大中华历经百年屈辱后渐渐走向复兴;建盏,这只涅槃的凤凰,浴火得重生!概括起来,什么是建盏必须有的。

优质建盏必须具备的要素,有以下几点!

1、铁胎。青砖色(和故宫地面的金砖相近)胎骨,是高古建盏成熟期的选择,也是古法烧造建盏的先决条件;在烧造中,胎体的物质一样参与窑变,不是铁胎难成精品。

2、窑变黑釉。窑变黑釉是建盏命脉之所系,铁系结晶釉在1300℃前后的高温熔融状态下,被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强还原、强氧化双向反应,呈现万千纹样,是真正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3、就地取材。建窑成此功业,得天地之独厚!其他外地黑釉窑场,资源各不相同,为了谋求辉煌,都力图独树一帜。

中华大地的每个高古窑场都历经几百年历史,如果当地资源可以达成如建窑的一般的兔毫、油滴和曜变,几百年间一定会出现。既然没有,就是不能!厚土眷顾建窑,不要暴殄天物;放纵挥霍,罪莫大焉!

建盏是好的喝茶瓷器


为什么说建盏是好的喝茶瓷器,我们要先从宋代的点茶、斗茶文化说起。

我国的饮茶习俗在唐代中期已蔚然成风,并开启品饮艺术的先河,但饮茶的方式主要是煮茶法,先烧水煮茶,然后将煮好的茶用瓢向茶盏分茶。饮茶时要将鲜白的茶沫,咸香的茶汤和柔嫩的茶末一起喝下去。到了宋代,饮茶方式改成了点茶法,其比煮茶更讲究。宋代的点茶用的也是团饼茶,先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茶罗筛过,茶粉越细越好。接着候汤(烧水),用沸水冲洗盏后,将适量的茶粉放入茶盏,先少倒点开水,将茶粉调匀,称调膏。再从四边注入沸水点茶,边注水边用茶筅击拂成悬浮液,汤花色白,在盏边无水痕为佳品。然后将有茶末的茶汤一起喝下。

建盏是汉族传统名瓷。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都用正烧,故口沿釉层较薄,而器内底聚釉较厚;外壁往往施半釉,以避免在烧窑中底部产生粘窑;由于釉在高温中易流动,故有挂釉现象,俗称“釉泪”、“釉滴珠”。这是建盏的特点之一。

这样有名的宋代建盏,当时已由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们带回国而传到国外。日本古籍亦有青兔毫、黄兔毫、建盏、建州垸等记载。15世纪以后,他们把建盏及黑釉器讹称为天目;今天“天目”已成为黑釉一类陶瓷器的国际通用名。

建盏的“窑变与茶变”


中国的宋代是茶与器历史上的一个高峰,从宫廷到坊间斗茶成风,斗茶风俗成就了中国八大名瓷之一的“黑瓷”,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建盏”。建盏造型古朴、胎体厚重、器型饱满、釉汁肥润。尤其是它的釉色变幻莫测、绚丽多彩,将黑瓷的神妙和深邃展现得淋漓尽致,与青瓷、白瓷形成“三分天下”之势。建窑茶盏因壁厚保温、含铁元素可优化水质、黑色便于映衬茶汤等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倍受茶人喜爱。其实建盏真正迷人的地方不仅是它适合盛茶,而是它一生中的两次神奇变化,而且是变化万千却无章可循,第一次变化是烧制中的“窑变”,第二次是使用中的“茶变”。

一、窑变

所谓窑变,是指瓷器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于器物的釉中含有多种呈色元素,经氧化和还原作用,开窑后得到的产品,在釉彩、釉质等方面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这是在无数次火与土的交融之中大自然造物赐予的瑰宝。

我们所熟悉的窑变是从钧瓷开始的。钧瓷的釉层较厚,用0.5%~0.9%的氧化铜为呈色剂,在1200多摄氏度的还原焰中,还原成胶体铜粒子,散布在釉中即可形成红色釉,由于铜粒大小不同,或青色或红色的混合,有时会呈现玫瑰紫、海棠红等釉色。这是因为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非常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如果釉的组成不均匀或两种不同性质的釉施于同一器上,因其变化复杂和难以预料,就会形成窑变。

在一定的烧制气氛下,能否产生窑变,与釉的着色剂分子、发色机理以及色质有很大关系。我们所知道的高温釉有两种,一种为高温颜色釉,另一种为高温窑变颜色釉。如蓝色釉与窑变蓝色釉,从字面上看都是蓝色,但蓝的颜色不同。蓝釉只是一种普通的釉,高温后仅会发生深浅变化,而窑变蓝色釉在高温熔化时晶料物质在表层形成垂流的雨线,釉色随着窑内温度与蓝底色釉隐约互动,幻化出五彩缤纷的色彩。窑变为一气呵成,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不管成功与否,只有这一次机会。

二、茶变

茶变是建盏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茶汤沁、润所发生的变化,可遇而不可求,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变化。也就是咱们经常说的“养盏”!当我们选择了可以养的盏、适合养盏的茶、正确养盏的方式,时间上并未完全能够受以控制,在长长短短的与盏相伴的日子里,盏友们会渐渐发现,建盏散发出“七色宝光”,用这样恰到其处的惊喜,来回报爱盏的你。

建盏与人生,养盏即养性。有句话叫“修于内而形于外”,是讲人的修身养性,如此看来养盏之道,其实就是养人之道。如果脾气急躁,又急功近利,那是养不得好盏的。

有些朋友发现喝完茶不洗盏,很快出现彩光,其实那并不是真正的七彩宝光,喝完茶建议及时清洗做好卫生,所以养盏不洗盏的方式并不可取。养盏需要平常心对待,一只用心去对待的建盏,用茶汤滋养过后,它的光泽温润却又内敛,而且给人感觉是那么的朴实无华,犹如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坦荡又不失灵气。养盏过程是漫长的,养盏的同时你的心境也会潜移默化。

当然,对于建盏七彩光的出现是人为不可控的,是不可预知的结果,它是一场美丽的意外。并不是所有的建盏都能养出七彩光,它就像是曜变一样,是自然天成的,不可强求。

茶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感悟,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想要更好的了解和感悟这种文化,就需要一个人沉下心来了解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想要很好的去学习了解,一般都需要从小开始学习,现童学馆强势入驻十堰,明星班火爆招生中,有《文曲星》《智多星》《诗文通》《书画通》等多门课程,让您的孩子在娱乐中了解中国文化礼仪,养成良好的处人待事方法及良好的学习态度。(文章来源:唐风韵道;

建盏怎么看


建盏最大的特点就是表面神奇的斑纹,能够在烧制的过程中出现斑纹的首要条件就是含铁量高的胎土。挑选建盏一般从器型、斑纹、胎质、釉料、幻彩上挑选。

建盏的挑选:

一、从器型上看;

建盏的器型分为敞口、撇口、敛口和束口四大类,不管是哪种器型,对于一件好的建盏作品来说,判定器型是否规整可以将建盏倒扣在表面平整的桌子上观察能否紧密贴合,如贴合不紧密,则说明变形,器型不佳。

二、从斑纹上看;

每个建盏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同一个师傅也烧不出两个一样斑纹的作品来。但是好的东西都有一些共性,好的兔毫盏斑纹的底色应该是青黑色,即黑中带青,兔毫斑纹柔长为美,纹理清晰,分布平均,且具有较强的三维立体效果,而油滴盏的话,最好是选购那些油滴斑纹清晰可见、斑点大小不一,盏内外斑点分布均匀饱满,盏口位置能布满斑纹为上品。

三、从胎质上看;

建盏的胎土是铁含量很高的铁胎,这是能烧出各种不同斑纹的主要原因。建盏底胎特点是胎质厚重粗糙,颜色一般为深灰或者深褐色,轻轻敲打有类似金属碰撞的声音。这样的胎土只能取自福建省建阳水吉一带。

四、从釉料上看;

对于刚入门的盏友,在看到斑纹粗大且颜色十分炫目的建盏,就要特别注意了,它可能添加了一些其它的化学原料在里面,也有可能不是用建阳当地产的原矿土和原矿釉烧制的,这种最好就不要拿来喝茶。由于每一位工艺师都不会把自己的釉料配方公布出来,所以要了解釉料是否添加了非矿物原料也是件比较难的事情。所以还是建议一定要通过正规的渠道购买建盏,详细了解所要购买的建盏是出自哪位工艺师之手,盏上有没有工艺师的落款,有没有提供证书。

五、从幻彩上看;

建盏的精品一定离不开幻彩效果,好的建盏会泛发出蓝色,银色,金色等效果,而且在阳光下灯光下或者装进茶水后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

选建盏需要注意的问题


建盏作为陶瓷器皿,必须满足陶瓷“共性”上的基本质量要求。不能没烧到应有温度。如釉面刚刚熔化、釉面呈低温生烧色、器物硬度不够等。不能有龟裂,不能发生釉与胎骨因遇热膨胀系数差别太大,导致烧制过程中严重缩釉的状况。是建盏作为陶瓷器,必须排除的缺陷,有这类缺点的建盏,属于残次品。

脱釉、黏连、起泡、砂眼、变形者,就算呈现奇异景象,一如美女脸上的疤,即使状如牡丹,也还是感觉痛甚于美!

建盏干口(口沿玻璃质已流尽)因为釉的流动而难以避免。但不能因难避免而无所谓,干口须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干口程度太过、面积太大的器物,釉面便不够完整,用久后盏口有锈蚀迹象,等而下之!

属于建盏的瑕疵(不是说干口就算瑕疵,是“干口太过”为瑕疵),不是致命伤,但会影响品相。此外还有第5-6点,涉及建盏的正统性。若有5、6所言特征,严格上来说就不算“建盏”。

宋代建窑没有,属于其他窑口的独门工艺者,如吉州窑的剪纸贴花等,有建盏师傅会用于烧制作品,这个是陶艺师的自由。但这种做法,属于向“邻家”先祖致敬,与宋代建窑文化无关!

建盏从诞生之初,就是用来喝茶的,更在宋代被奉为“品茶神器”,天天要用的,且越用越养越好!其质检评价体系须遵守国家生活用瓷质量标准,健康最最重要!

其实国家标准,已经很高,作为瓷器起源国,我国标准甚至高于不少国外的标准。而不少建盏产品,出厂品控还比国家标准更严格。

市面上多数建盏,采取正规胎土烧制,达最优级卫生指标,用来喝茶,益寿延年!但凡标注“只供观赏”的“伪建盏”,都在玷污建盏的清誉,是“要钱要名但不要命”的主!

如果有人对笔者以上列举的“残、次、伪”建盏情有独钟,那么笔者只能说,完好的建盏是精品,普通的建盏是成品,异形的建盏是“孤品”——建窑人只能感谢大家的博爱了!

建盏杯喝茶有什么好处


建盏泡茶的功能是保温与活水作用的综合效果,用建盏品茗,会让人感觉水乳交融,甘润顺滑,茶性十足,韵深味浓,暗香涌动。用建盏喝茶,可以长时间保温蓄热并提高茶汤的碱性,保证了茶水的口感更佳,并更可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充分达到品茗效果和极致的软滑甘甜顺口感。

中国的饮茶文化已经成为艺术,喝茶很有讲究,很多茶友喜欢建盏,用建盏喝茶的好处也很多。

1、用建盏喝茶会让疲倦被消灭;

茶叶具有提神和养神两方面的作用,提神作用可以使大脑清醒灵活,而养神作用则可以让大脑休息安宁。当茶叶刚泡开大约1分钟左右时,茶叶中大部分的咖啡碱就已溶解到茶水中了。这时的茶就具有明显的提神功效,使人兴奋。

2、用建盏喝茶会让审美更提升;

现代茶艺是一种精致的诗意生活方式,要想从茶的滴水微香中感悟大自然的真味,领略生活的真趣,在茶事活动开始前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是布席。茶席的布置,是为品茗营造一个温馨、高雅、舒适、简洁的良好环境。

3、用建盏喝茶会让口气变没了;

口臭患者口中会有一种能制造出难闻的挥发性硫化合物,这是形成口臭的一大原因。而茶的介入能从根本上断绝这种臭味的来源。除了抑制这种细菌生长之外,红茶中的多酚还可以抑制这些细菌制造的难闻化合物,双管齐下,保持人的口腔健康和口气清新。因为喝茶让人更善于社交

4、用建盏喝茶以茶会友;

爱喝茶的人,常常和朋友之间以茶相赠,以建盏茶待客。每当客人到来的时候,自己都会拿出最好的茶叶来招待,同时,当自己有什么好茶,或是精美的茶具的时候也会分一些给自己的好朋友,另外还会附上祝福话语,即使好朋友之间很久都没见面了,收到朋友的礼物的时候还是会很开心。

5、用建盏喝茶会减少辐射伤害;

现代人经常处于电脑、手机、电视等有害辐射下。专家研究发现:一些食物、饮品、中草药有较好的防辐射功能,如富硒茶、绿茶、灵芝等。

经常用建盏喝茶的好处很多,能更好的发挥茶叶的功效,让身心更佳健康。

为什么建盏适合中年人?


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便如同一把新的建盏烧成,带着与生俱来的使命开启崭新的旅程。少年如一只空盏,虽显稚嫩,却满载对未来的期许。青年如同盛满茶水的建盏,浑身散发着生命的热量,内心满溢理想的波浪。

而人到中年如用久的建盏,温润的釉色、茶色冲刷后的七彩光、胎质的暗淡都在诉说岁月的磨砺和人生阅历的沉淀,细品茶温茶凉,体会百味人生。

那么你知道,人到中年,为何建盏尤为适合他吗?

中年的仪式感,追求:失声有余,失身不足。骄傲时不动声色,矫情时心照不宣,风骚时张弛有度,要随手就是故事,能跟懂的人聊,也能给不懂的人看。所以建盏适合中年,它慷慨、高贵、壮烈又自然。谁都认识,谁都不熟,带着浓浓的前女友气质。装逼是一门人学,只有装最熟悉的陌生逼,才能恰到好处。

熊忠贵龙窑柴烧建盏跟大学食堂里的姑娘一样,漂亮的一款又一款,都是玄学和科学的结合体。粗旷的铁系结晶釉下是源于北宋的文化坐标,是如命运般顺其自然的窑变。审美上,同时兼容并蓄与高度统一。这种矛盾与包容,也是中年的主要特质。建盏,天生带着中年的功利,也带着中年的沉稳。

关于建盏说法很多,今天就从“中年用品”的角度聊聊个人理解。首先,建盏是瓷器,瓷器和茶叶一样,有不同的高低品质,无定论。所以选盏不能听名字和出身,就判断好坏。任何一件器物,如果需要用价格和作者出身来证明自己,就掉价。就好像同学会上,如果有人热衷于谈工资多少,买房没有,压力大不大?不管有心无心,会显得薄情。见茶说茶,见盏论盏,看人交人——这是一个中年人应该有的狡猾。

有人问,有的盏几万一只,有的盏十块钱三只?低价盏是真的还是假的?师傅说:“十几、几十块钱的盏也不能说人家是假的,有些地摊货也是真正的建窑建盏,只是烧的不好,师傅不出名。”建盏不能用价格和作者来定优劣,甚至不能用柴烧和电窑来定。建盏本身的品相和肌理,才是判断它的最佳方式。

关于盏的釉面图案,有的釉面很多师傅会烧,有的釉面几个师傅会烧,有的釉面是白茶网的,每只盏都不一样,每个师傅烧的都会有差别。讨论时依然是放在实际之中,最为妥当。这茶与人,器与人,相互是个门槛。即使我与最志同道合的朋友,对于盏都会有不同的理解。这就是中年,不追求一呼百应,只有默契相惜。

你是中年,所以你的心事,不必每个人都懂。你的人,你的盏,也不必每个人都喜欢。不必贼喊捉贼,一个油腻中年男的自我修养,往往是从建盏、喝茶、手串、惦记姑娘开始,真正的悲剧,是男人以建盏、喝茶、手串、惦记姑娘为止。想来想去,所有的茶器,都应该是孤芳自赏的。愿这人间的一切,你都能爱得清新。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建盏:宋朝茶文化的主角,今人的幸运》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