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瞄准了“我”,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茶,如今竟有了一个小清新的美名——自然沱。这美名的由来,大抵是因为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能够自然纠结成“块”的,恰恰都是这批茶叶中等级较高,较为柔嫩的部分,也可“自恋”点说是这批熟茶中的精华。

“我”是一个老茶头,不是那所谓佛家禅宗始祖灵前,献茶或煮茶待客的役僧,而是发酵池底所剩下的边角料,以前茶工们都称我为“疙瘩茶”,亦称茶头。

相对于普通的普洱茶,我们是渥堆发酵时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自然结块的茶,外形都是一团一团的疙瘩,不大美观。相对于条索状的茶,发酵度正常范围内的茶头,内含物会更加丰富,茶汤更浓,更耐泡,但泡到最后也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黏稠在一起的状况,相对同等发酵程度的熟普,甜度和汤水的亮度都会更高,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老”的假相,所以也被称为“老茶头”。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瞄准了“我”,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茶,如今竟有了一个小清新的美名——自然沱。这美名的由来,大抵是因为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能够自然纠结成“块”的,恰恰都是这批茶叶中等级较高,较为柔嫩的部分,也可“自恋”点说是这批熟茶中的精华。

“我”是随着熟茶工艺的出现而产生的,以“颗粒”、“紧”、“甜”、“糯”为主要特色,干茶色泽乌润呈褐色、紧实而饱满,冲泡后汤色红浓清亮,滋味醇厚甘爽。“我”和常规的熟普相比,更是多了一份醇和与自然,历经时间的洗礼,无论以后大家还是否热衷,“我”都将在时光的点点滴滴中,不慌不忙地改变着。

延伸阅读

邓时海:一个谈经验,一个说科学


经验与科学太难完全交集了!我有个经验问了科学,科学说"应该不会吧!"我的经验是"喝陈老普洱比喝新生普洱,有尿尿的感觉比较慢比较少。"

事件回放:白水清先生一篇刊登在《老茶文摘》的文章,被某些人和网站别有用些地炒作攻击,把白水清和陈文品两篇文章拼接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白水清VS陈文品》,事态持续发酵,陈文品继续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抨击此事。

2014沉寂了一年的茶界,因为一篇短文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默默无闻的陈文品,一夜成了“名人”,众多大师,专家,学者,权威也纷纷出场,此事件炒作大于讨论,其实就是学院派“茶呆”挑战经验派“茶人”的闹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文品先生您品过老茶吗?一个看似对老茶的理解近似于真理的教授,在没有长期的接触就妄自攻击才是最不科学,最不道德的!你的科学符合事实规律吗?有多少你可以研究的强项和很多迫在眉睫的茶课题你不去参与,偏偏趟这坛子混水,没事儿闲的蛋痛,不务正业地炒作,好玩吗?

一个呆在学院的井底之蛙看外面的东西必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白先生的经验是实事求是,是整体性的,是系统性的,我想也是对老茶普遍性的最有代表的归纳总结,所以我看了大部分内容都非常亲切,反而对这个不务正业,学术上没有建树地教授非常鄙视!

一杯茶的信仰(一)一个时代的记忆


沈红的世界,平和、恬淡,辗转业界三十余年,只是一杯清茶的岁月流长。这杯茶被稳稳的根治在内心,不随外力颠覆、倾斜,也不随日月干涸、滋长。仅凭舌尖的触感,坚守一杯茶的信仰。

2007年,当北京茶叶总公司成功回购“京华茶叶”(以下部分简称“京华”)的消息传出,沈红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

八年的等待之后,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尽管沈红已经从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变成了一个风韵犹存的成熟妇人,从师从老一辈的茶评人,靠着口传身教学习茉莉花茶的拼配技术,到历时十余年方始独立开单创立自己的拼配工艺,再到担任联合利华技术部主管,随着“京华”的雪藏而赋闲回家,沈红的职业生涯乃至生活轨迹无一不和“京华茶叶”的命运缕缕牵系,激荡沉浮。

没有人知道沈红总是隐含淡淡笑意的和煦面容背后藏匿了多少隐忍、无奈。“京华”的回归,终于可以让沈红接续心头始终缭绕不去的茉莉茶香……自此,沈红的身影再也没有从“京华”离开。即使是在退休之后,审评室里,沈红的白大褂依然会在每天清晨出现在工作台前。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被茉莉花和茶香充盈的时光里,沈红齐肩的乌黑长发已经银丝斑驳。

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北京护国寺古玩市场的杂项货摊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标着“京华”字样的茶叶铁罐被作为民俗品摆放着。1981年,北京茶叶总公司申请注册“京华茶叶”,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茶叶类商标,首开国内铝箔袋包装茶叶的先河。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京华茶叶”几乎成为京城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乃至惟一的。即使在1985年茶叶市场开放之后,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京华茶叶”对习惯喝花茶的老北京而言,意味着在喉舌之间贯穿几十载的不变口味,杯中浓淡相宜的茉莉花香伴着木柴的烟熏气味,才会让隆冬的街巷彻底从夜的清冷中苏醒过来。

“京华”注册成功之后的第二年的七月(1982年),沈红从安徽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茶叶加工厂。当时,北京茶叶加工厂是北方地区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叶龙头企业,隶属于北京茶叶总公司。沈红一进厂,就被分配到审评室,师从杨、傅两位师傅,分别学习拼配和审评。当时北方地区都有饮用花茶的习惯,一来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均不在产茶区,再者因为运输和保存方面的配置相对滞后,绿茶、白茶等茶品经过千里迢迢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很容易在中间环节因为不可抗力的影响而导致茶叶品质的不稳定。而花茶则完全规避了这种非人为导致的运输和储存风险。

人们常说的花茶,一般是指茉莉花茶,即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这种花、茶窨制的结果,既让茶胚彻底干燥适合长途运输又能长时间保存,同时茉莉花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也会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自然分解,使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有效的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也成为北方人喜爱茉莉花茶的原因之一。三十年前,北京所有的茶叶店几乎都只售卖各式花茶,而沈红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按照当时5块、6块、8块、10块的标价拼配出质量对应的花茶。“京华”作为首创的国内铝箔袋包装茶叶,沈红一面和审评组的同事坚守在质量的关口,同时利用各地区茶叶的品质特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拼配加工,使得茶叶品质能够相互弥补,她研制出的拼配加工方法,迄今仍然为同行传承沿用。

喝茶时如何安排一个简单的茶席


当涉及到茶宴时,许多人会觉得它非常复杂。事实上,这并不复杂。一个简单的干茶制作宴会或一个简单的茶盘已经完成了它的一部分。其他的基本上都配有茶具、开水器和花瓶。小版中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茶具,只需少量物品即可完成。

一个座位

一个人的茶是最容易做的事,你可以用一个竹制茶盘,你可以铺一块布垫。

茶具也可以是简单的,有茶壶或优雅的杯子,盖碗可以酌情使用。

一般来说,紫色陶罐需要配备一个玻璃的杯子。如果直接从紫砂壶里倒茶,茶汤的味道就会很不均匀。

用盖碗泡茶要花更多的时间。盖碗的容量通常不如紫砂壶大。盖碗的使用也需要与一个玻璃的杯子相匹配。杯子通常使用更多的是玻璃杯,但如果桌面有一套齐全杯子,那么使用起来相当方便的。

喝茶时,最好用盖碗控制喝茶的速度和频率。如果他喝了一段时间,他可以停一段时间,而不用担心茶汤的凉。

2-3个座位

和朋友一起喝茶,你可以用茶垫或茶几,准备一个茶壶或盖一个碗。两到三杯就够了。

茶几托盘是湿透的,你不能及时准备洗茶。茶几的选择需要根据自己茶室茶几的风格,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喜好和预算,选择的石头会稍微干净一点,木料更优雅,颜色也不太突兀,需要准备干茶垫,以便洗茶。如果你选择普通的茶垫,那洗起来就没那么复杂。

假如你出去泡茶,你应该准备外置的开水工具,有盆和洗茶具的刷子,壶和杯可以不用,这样在户外和朋友喝茶,聊天也可以很有趣。

户外茶几,最好使用便携式茶具,太贵的茶具带来的风险大,瓷杯和壶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茶几,你也可以带一点深色,容易清洗。

更多座位

很多人喝茶几,作为两三个人,还有几个杯子,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好的氛围,你可以准备茶花。

干制茶几在视觉上是最简单的。如果很多人喝茶,桌子会很清爽,这对很多人的聊天氛围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是室外的,就只剩下几个杯子了。茶垫的颜色和用具可根据室外环境选择。

这样,无论是干的还是湿的,茶几的布局都很简单,配上合适的茶具,如何布置都能有一种更独特的风格。

宋朝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茶叶的香味


北宋的饮茶之风极为盛行,从皇宫、官府的欢宴到亲朋之间的聚会;从各种场合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到人生喜庆的礼俗,无处没有茶之清风洋溢、香气飘拂,斗茶、茗战更是情趣盎然、格韵高雅。民间有茶农、百姓的世俗斗茶,寺院有佛教僧侣的禅门斗茶,官宦有诗人墨客的文士斗茶。茶文化渗透到宋朝上层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贡茶的精致、水平的高超,已经消失在普通百姓眼前,而真正传承下来的却是散茶。到了宋代中期,团茶生产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散茶的生产已经逐渐取得优势。饮茶之风开始在市井之间风靡,价格低廉的散茶在民间大受欢迎,茶肆开始在城镇大规模普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都描述有当时汴河两岸茶坊生意兴隆的繁荣景象。”王东说,“当时的开封城内遍布茶庄、茶肆、茶馆。”

在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既有挂着招牌的茶肆,也有边喝茶边看杂技表演的市民。这些市井百态的记录,真实表达出北宋时期民间茶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宋朝除了一般的茶肆之外,还出现了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肆。

茶肆的人气之盛也使很多其他行业纷纷以开茶肆的名义拉拢生意。《梦粱录》中记载:“大街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伎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节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张七相干茶坊,盖此五处多有吵闹,非君子驻足之地。”茶肆之盛,是饮茶之风民间盛行的见证,宋代的饮茶之风可谓渗透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一个浙江老板的"茶道"生活


邱淦清把自己的名字"淦清"二字注册成了商标,并把这两个字设计成了一杯香茗,热气升腾的样子作为LOGO。敢拿自己的名字做LOGO和商标,一是出自对自己的信任,二是出自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叶品质的信任。两个带三点水的字,作为一种茗茶名字,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46岁的邱淦清不是个名人。即便他经营的珍贝羊绒衫、羊毛衫已连续8年被北京市商委评为"北京市亿元商场销量第一名",连续3年被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羊毛衫销量第一名"和"全国羊绒衫销量第二名"的时候,他的名字仍然鲜为人知。记者在Google上搜索,"浙江珍贝"词条下有21300条,"邱淦清"词条下只有974条。

冲好一壶普洱茶后,邱淦清开始回味他21年的创业经历,从一个住在北京清华池澡堂的早期"北漂儿",到拓下国营企业服装的模子做童装挖掘到第一桶金,直到今天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羊绒衫品牌的老板,"做企业累不累?"记者问到。"总体不累,因为你想累就累,想不累也不累。"不善言谈的邱淦清,回答简单地出乎人的意料。

身处喧闹的生意场,来自湖州的邱淦清却不事张扬,说话细声细语,谈至会心处露出微笑。这个不抽烟、不喝酒、不上牌桌的男人,每天6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前也肯定睡觉。他注意锻炼身体,每周一公司的电梯停运号召员工爬楼梯。他告诉记者,周末他还要参加朝阳公园的18公里长走活动,"3个小时以内就可以走完"。

除了工作以外,邱淦清最大的爱好便是品茶。在公务不忙的时间里,邱淦清常会邀上三两个茶友,在他办公室那张红豆衫树瘤茶桌上亲自动手洗杯、冲茶……望着窗外南面不远处的天坛祈年殿,晒晒暖暖的太阳,品着麻片、小胡桃肉等一两样江南小吃,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古训仿佛被忘掉了似的,一个下午常常就被这样毫不吝啬地泡掉了。

很多爱茶之人,买茶尝鲜一次不过三几两,可邱淦清买茶不是这样个买法,动辄几百斤,有时上吨,除了自己品还要送朋友。所以,这茶品得愈发不可收拾,眼下,又包下了二百亩茶园,自己办了个茶厂。

邱淦清的嘴巴刁得很。平日饮茶所泡的水都是从杭州虎跑运来的。先不说水钱,一桶桶装水从杭州运到北京的"脚钱"就要50元,再加上弃之可惜,运回杭府又要每只不菲的水桶押金,实在是"茶叶诚可贵,水钱价更高"。即使是虎跑运来的水,也还是有时让邱淦清喝到嘴里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一问,原来是运水之人为了省些运费,一趟车多运了些水,喝到最后水在北京放的时间长了些,挑剔的邱淦清就喝出了"保质期"。不久前,有人给邱淦清推荐香山那边的一种桶装水,说那都是过去皇上钦定的御泉,可邱淦清喝了之后还是找不到虎跑泉的感觉。这不,就为了这一口水,他又琢磨着开个水厂,把虎跑的水运到北京来卖呢。

邱淦清说,从茶文化中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心静如水的感觉。"比如和人谈判,你有理,可着急有用吗,解决不了事情,好多东西还是要和谐。"

邱淦清把自己的名字"淦清"二字注册成了商标,并把这两个字设计成了一杯香茗,热气升腾的样子作为LOGO。敢拿自己的名字做LOGO和商标,一是出自对自己的信任,二是出自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叶品质的信任。两个带三点水的字,作为一种茗茶名字,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对时下热炒的陈年普洱,邱淦清怀有一种复杂的爱。邱淦清那里的普洱,他不敢说是北京市最好的,但至今没品到过比这更好的。连邱淦清自己也不知道所存的陈年普洱生茶陈了多少年,据说是当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茶厂收购的出口品,但因为当初全部是手工压制的茶饼,大小、分量难免有些不合规格,有些就被当做不合格品打了回来,被放在外贸的仓库一隅一搁几十年。前几年陈年普洱还不曾被炒至眼下这般热时,有人眼贼,看出这是好东西,将这些产品当做"货款"结了回来,几经周折又到了邱淦清手中。

只需少少的七克左右普洱,投入350毫升的紫砂茗茶壶中,用开水淋浴一番涤尘润茶后,又一注开水泡下,只瞬间倾倒出的茶汤,就如经年XO般晶莹,又恍如陈放数载的葡萄酒般高贵。一次下午无拘无束的友间茶会,足有三四个小时,二三十遍冲泡,直至最后一泡,这茶汤色都仿若最初,而到曲尽人散,谈兴至尾时,它也似知趣般戛然而止,最后一泡一下子就淡如朋友间淡淡却清莹的友谊了。

或许是茶的清新带给邱淦清做企业平和的心态,一次全国工商联的会议上,与很多企业家抱怨行政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时,邱淦清却没有抱怨只有感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月收入是几千块钱,而我们一笔生意做成了可能有几十万以上的收入,你怎么要求他们像我们一样着急呢?"

为了知晓各种茶的品性并悟出茶道的真谛,邱淦清常是放下手头的生意,伴随茶叶业内人士的脚步飞日本、到台湾、走云南、家乡浙江的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顾渚紫笋的产地更是要一年去上几趟。前些天,老邱又去了趟陶都宜兴,专门订了许多大号的陶瓷钵托运回京。因为紫砂透气、防湿、防虫,遮阳的特性正宜于用来存放普洱。

因为从来做事追求完美,所以拥有如此之多好茶的邱淦清在尚未物色到看茶、懂茶、有茶性的人帮他打理茶的生意

黄刚:我是一个幸运的人


责任编辑建议我把那篇《我的普洱茶习茶之路》修改一下作为自序。我在修改的过程中发现有点改不下去,因为那篇文章写于2007年12月,距今已经十年整了,这中间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以至于在当年看起来挺大的一件事情到了今天几乎什么都算不上了。

回顾自己进入到普洱茶这个领域研习的14年,在品茗美学形式层面的进步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台阶。

跨上第一个台阶在2010年6月,以完成《中生代普洱茶概论》(P21)这篇文章为标志。这时候把来自于市场一线的问题提了出来。但仅仅是提出了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什么是好茶?”以及“如何运用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判断出好茶?”这两个关键的问题。所以,当时云南《普洱》杂志副主编黄素贞女士建议把我的博客文章归结为一册时,我打了退堂鼓。

跨上第二个台阶在2013年8月,以写出《到底怎样才算一款好的普洱茶?》第一稿为标志(P69为第二稿)。文中提出了中生代好茶的“三句话标准”即: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后来又加了一个“味最酽”的感觉。现在来看,标准显得较为粗糙,可操作性不强,而且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并不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品鉴理论与茶样的实际表现之间有点脱节。

跨上第三个台阶在2015年3月和5月,以先后完成《为什么要重视“普洱茶不可替代的特征”?》(P14)、《如何通过对冲判断两款中生代茶的品质高低?》(P97)两篇文章为标志,并在2017年1月归结为《品鉴中生代普洱茶的“一二三四五法”》(P76)。在品鉴理论上进一步得到了完善,在实践上真正实现了对任意一款中生代普洱茶的精准盲评,与此同时推出的标杆+茶“三座大山”正是按照五项指标要求经过多年的沙中淘金找来的,弥补了理论与茶样实际的脱节,具有比较强的可比性与说服力。运用这种方式培养训练的爱好者及茶商,其品鉴能力提高很快。

三个台阶跨上来,我觉得大概可以跟大家交流交流了,为着交流的方便应该整理整理弄本书了。

《普洱茶论》其实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一、如何在一大堆茶中发现有价值的(对发烧友而言)好茶;二、作为一个茶商如何做好市场;三、如何在一个更高的审美层面来构建普洱茶的魅力殿堂。其实,提出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我初入茶行吃了很多亏上了不少当。第二个问题提出来也是为了解决自己做不好生意的困惑。第三个问题是凭直觉提出来的,吓自己一大跳,但总觉得自己茶缘太好了有责任去做这项开创性的工作,否则前辈那几百泡上千万老茶真的白喝了。

说起来,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习茶过程中遇到了何作如、白水清、邓时海这些普洱茶界前辈老师。因为他们的慷慨,让我有幸体验到了无数珍贵的号级、印级老茶,对于普洱茶的生产史及流通史有所了解,并打下了很好的老茶品鉴基础。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在经营茶的过程中得遇张方荣、王龙华、黄焜杲、姚庆霖等茶商藏家,让我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况下收获了各类“天花板”好茶。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行走普洱江湖得到了云南《普洱》杂志、台湾《茶艺·普洱壶艺》杂志、云南科技出版社以及著名茶文化学者杨凯先生的帮助与指导。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因着普洱茶结识了各地很多茶商茶友,在茶中找到了快乐,也得到了磨砺。磨砺,也是美。

从邓时海先生《普洱茶》一书的出版到现在,普洱茶价值的再发现才经历了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所以我认为普洱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规律等待后人去发现。

我把这本书献给热爱普洱茶的朋友们,希望能对大家的研习有帮助,也希望能为普洱茶的进一步普及贡献一点绵薄之力。

该书

有售双十一特价:

改制是一个转身 ——杨云鹏


杨云鹏,云南瑞贡茶业、弘益茶文化中心董事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大益西南团团长。2004年加入大益,都经历了非常精彩的黄金十年,我们经历过创业的艰辛,经历过市场的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比如收获了自己的事业,比如因为茶而结交了很多朋友。如果要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对茶的信仰,对事业的坚持和对大益的热爱吧。

益友网:这十年来,您在大益体系内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为什么?

杨云鹏:这些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事,对于我个人而言应该是2006年的“CCTV我的长征遵义爱心拍卖”。那天在贵州的遵义广场上,几万人共聚革命老区,同述家国情怀,在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片树叶也可以对国家对社会有巨大的意义。

那天,我拍卖下了当时编号为70号的长征纪念茶,恰逢长征七十周年嘛,这个编号非常有意义。而我所捐献的38万元善款用于在贵州习水县援建大益希望小学,当时学校孩子也来到活动现场,他们站在我身边,很腼腆,面对台下那么多人非常紧张,小手都是冰凉的。那时候真的是出于一种母性的本能,我伸手把这个孩子搂在怀里,眼泪忍不住就下来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大益茶是一个有温度的事业,是一个有情感的事业。

益友网:您旗下的弘益茶文化中心与大益茶道院渊源颇深,可以说是大益最早开始做文化推广尝试的机构。在2007年市场状况非常低迷的情形之下,您却选择不遗余力地推动茶文化建设,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杨云鹏:其实很早就想做文化事业,但是市场好的时候每一天都在忙,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反而是市场低迷的时候,开始有时间细细思量该做些什么。当时,我们和吴总达成了共识,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必须要注入文化品格,必须要提升品牌形象!所以决定开始做茶文化。建设弘益茶文化中心的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吴总和大益团队的大力支持。

现在回头看看,这个举措是完全正确的。如今,大益的茶文化发展已然自成体系,大益茶道院的茶道表演、茶道培训都已步入正轨,文化的力量为大益茶增加了更为深远的魅力。

益友网:作为与大益共同走过了十年的老朋友,您对大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杨云鹏:世上商人有很多,我相信茶商是最优雅的那一种。也许是因为茶的特殊性,带给人更多平和、从容的生活态度以及更多面对自我内心的机会。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普洱茶,选择了大益,从而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真”与“初心”。对大益未来的发展也抱着同样的希望,希望在未来,能不忘初心,继续用一杯大益茶来代表中国之美,用中式茶生活感染更多的人,这就是我对大益及自己最大的期许!

益友网:对自己未来十年的事业或生活,您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吗?

杨云鹏:到我这个年纪了,不再需要太多的豪言壮语了,如果非要对未来做一个规划,那就是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多些淡定与从容,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能做、该做、益人益己的小事。希望在未来,我们普洱茶人和普洱茶一样,认真付出的生命与事业,都可以越陈越香。

看蒲松龄的另一个身份:清代茶学家


莫言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本人有幸,与这位诺奖得主同属昌潍地区,两家相距不过20多里地,很多习俗相近。比如讲故事在我的老家潍县(现在通称潍坊了)叫做说故,而听别人说故是我记忆中曾经激动人心的娱乐项目。

在村里,农闲时节没事的时候,就三五成群地去听老人说故。现在想想,老人们说的故其实是一些小说的章节片段,既有《三侠五义》、《水浒传》、《三国演义》里的智慧,也有《红楼梦》、《金瓶梅》里的男女之事,还有《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里的鬼神女妖。那会儿这些都是禁书,能看到的农村孩子不多,在娱乐生活十分贫乏的年代,口口相传,是很重要的传播手段。说故的人都是一些在外混过的人,他们未必有什么文化,也不一定看过这些书,估计也是听别人讲过的故事,听得多了他们也就记在了心里。有一位论辈分我该叫老妈(老奶奶)的邻居,她姓蔡,村里人不分年幼都习惯喊她“老蔡”。老蔡人高马大,而且还是大脚,在她那个岁数的人中算另类。她家里挂着一张自己年轻时的照片,还是彩色的,招徕很多人去看。回想起来,依稀可记老蔡年轻时的与众不同。当然还有她说不完的故。今年回家和我的侄子还说起这事,小我近20岁的他都是记忆犹新,可见老蔡的故事影响在我们那里有多大。

老蔡说故一是绘声绘色,声音不大却是引人入胜;二是连续性强,说大半晚上不带间断;三是说故之前先沏一壶茉莉花茶,闻着茉莉花香,听着老蔡老妈说的故,真的是寒冷的乡村里一把暖人心脾的火把。所以每到晚上,她家的人特别多,都是来听老蔡说故的。她一生并不顺畅,自己没有孩子,抱养了一个小姑娘长大后嫁到外村,年纪大了的老蔡也跟着女儿走了,听说已经过世几年。

开车路过淄川时,顺道拜访过故事大王蒲松龄的老宅子,也想起老蔡最爱说的故就是《聊斋志异》。老蔡说故时冲一壶茶自己喝,她喜欢说小孩不能喝茶抽烟。蒲松龄则是每到天暖和的时候,就在他老家蒲家庄村头的柳泉边,摆上茶壶摊,供路人饮用品茗。他让人喝茶不是白喝,甭管路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要喝茶就必须讲一段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者是自己老家的奇闻异事。烈日炎炎,长途跋涉的路人早已口干舌燥,见了这柳泉冲出来的茶水,那还不是连喘气都顾不上,端起碗来就喝。可是,不讲故事蒲松龄就不让喝,又实在没故事讲,路人便胡编乱造,什么鬼神女妖,天上地下地胡诌八扯一顿,喝够了茶水,溜之大吉。《聊斋志异》怎么来的?是蒲松龄用茶水换来的。当然,茶客路人所能讲的只是一些素材,最后成书还得靠蒲松龄的妙笔生花。蒲松龄科举不行,虽然刻苦好学,就是屡试不第,在不快中把自己的全部心思寄托放在了《聊斋志异》这本书上。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人到暮年,蒲松龄终于大功告成。“孤愤之书”与广大读者见面,实属不易,不知道做塾师的蒲松龄先生拿出多少钱买茶,也不晓得多少路客喝过他的茶,一部伟大的《聊斋志异》就诞生在柳泉边的茶摊上。

文史大家马瑞芳先生说,蒲松龄是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他应该先莫言拿到诺奖,可惜诺奖晚,否则,山东就有两位诺奖获得者了。记得2010年春天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马瑞芳、牛运清、刘玉堂、许晨诸先生及本人,一起来到《聊斋志异》的诞生地蒲家庄的柳泉边,畅聊即将在南非举行的世界杯。沾了点仙气,大家把世界杯聊了个天翻地覆慨而慷,促成了那年夏天齐鲁晚报聊斋世界杯的诞生,我自妄称现代版的《聊斋志异》。

其实,《聊斋志异》不是科举失意的蒲松龄唯一的杰作,他对中国茶和养生学的研究十分到位,是他那个时代北方地区为数不多的茶学家。蒲松龄写的《药崇书》,专讲茶药的养生与健身。他说菊花有补肝滋肾、清热明目以及抗衰老的效应。桑叶则可疏散风热、润肝肺肾、明目益寿。枇杷叶性温、苦涩,能清肺下气。他把这几种东西分别配以蜂蜜,用热水冲开,如同喝茶一般,每日坚持,效果明显。还可以将三种一起配上蜂蜜冲泡,四者合一,互为补充。蒲松龄在柳泉边摆的茶水,估计就是这样的药茶。屡试不中的他也没什么钱去买茶,就自己动手在院子里开荒种树栽菊花,引来蜜蜂采花酿蜜,尔后佐茶待客。一生郁闷,家境困苦的蒲松龄或许是坚持喝自己配制的药茶,活到75周岁,写完《聊斋志异》。(许志杰)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一个“老茶头”的独白》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