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八马茶叶】

舞剧《茶马古道》:一条没有“马”的艰辛茶道

舞剧《茶马古道》排练现场

提起茶马古道,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云南的风和日丽、马铃摇晃、日子悠长。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条没有“马”的茶马古道——镶嵌的不是骡马蹄印,而是背夫沉重的脚印……

近日,笔者从四川省歌舞剧院获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民族舞剧《茶马古道》将于2020年1月10日19∶30在四川大剧院首演。作为四川省歌舞剧院2020年的开年大戏,这部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川藏茶马古道这条没有“马”的艰辛茶道,向观众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在这条古道上发生的一段慷慨激昂并鲜为人知的故事。

传递人民声音抒写家国情怀

比起话剧、歌剧,抽象的舞剧更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舞剧作品需要设定情境和内容,艺术化地表现生活、塑造形象。舞剧《茶马古道》是一部精彩的中国式舞剧,它通过舞剧的形式传递人民的声音,抒写国家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茶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其中,川藏茶马古道全长近4000公里,已有1300多年历史,属于茶马文明古道的中线,海拔落差极大,在这条线路中,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无人区。

“1000多年的历史呀,它见证了我们民族多少悲欢离合与家国情怀!”把川藏茶马古道搬上舞台,是总导演马东风五六年前就坚持的想法。作为国家一级编导,她经常到四川藏区采风,对茶马古道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她看来,在绵绵数千里的川藏茶马古道上,雅安至康定这一段路上的茶叶运输全靠人力,最为艰难,运茶背夫最为艰辛。

采风期间,马东风曾在无数个云雾缭绕的清晨,与老背夫、锅庄的后代交流,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最终,选择“背夫”作为作品切入点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几乎没有马匹运输是川藏茶马古道的客观事实;其二是选择马匹在舞台上呈现很困难,把背夫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来表现恰如其分;其三是作品通过展现背夫在路上登天般的艰辛,可以折射出四川人自古以来乐观、豁达、坚毅的精神。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最为艰苦之时,除了英勇善战的前方战士,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群体在为国家的明天默默付出。进一步讲,选择背夫作为剧作表现对象,也是因为他们保家卫国时展现出的顽强及非凡勇气让我感动、崇敬。”马东风说。

聚焦“小人物”茶马古道因“情”绵延

根据过往的创作经验,“高大全”式的人物会反噬作品自身的艺术性,让作品失去深度、厚度与温度。舞剧《茶马古道》在人物塑造上下足了功夫,剧中的小人物个个有血有肉,他们的离合与悲欢、辛酸与苦辣、苦恼与热血牵动着观众的心。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舞剧《茶马古道》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了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和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拐踏上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仇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在舞剧《茶马古道》中,人物之小与主题之大总是相辅相成的,而架起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则是“情”。从茶生代替掌拐踏上古道到他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再到他与失散多年的哥哥山生重逢,共同成长蜕变,作品通过吹树叶和长命锁等情感符号,架起了连接台上台下的桥梁。在舞剧不能说话,全靠肢体语言表达的情况下,让观众感受到茶马古道的行路难。

马东风善于用舞蹈讲故事,在大题材中突出小人物,同时强调细节,使得舞剧在舞台整体呈现上形成高度统一。大时代背景下的四川人在这条古道上生活的不易,但又充满乐观、积极、豁达及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在舞剧《茶马古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现民族风情将感动一以贯之

舞剧《茶马古道》由四川青年编剧吴瑜婷等担任编剧,青年作曲家顾磊担任作曲,青年舞美设计师吴宇担任舞美、道具设计,青年服装设计师沈龙担任服装、人物造型设计,再加上卿庆、苗怡、庄星3位青年编导,整个主创团队都来自四川,且平均年龄不足40岁。

“四川本土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四川人来做才有那个‘味道’。”据马东风介绍,舞剧《茶马古道》不仅展现了四川背夫的生活,也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四川特色和民族风情。剧中有大量藏族民众喝茶、捡拾牛粪等生活场景的呈现,其中一段极有韵味的舞蹈“熬茶”的创作灵感就取自康定一座寺庙的熬茶锅。采风期间,一位来自康定的茶马古道研究专家表示:“当年寺庙的规模有多大,就看它熬茶的锅有多大。”马东风听后,认为此说法很有意思,便采纳运用到舞剧当中。此外,还有背夫的一段“洗脚舞”是呈现背夫生活细节的桥段。

音乐方面,顾磊用7个月的时间为四川背夫写下赞歌。“创作中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驱使着这群人背负着接近自己两倍体重的茶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行在这条茶马古道上。”在顾磊眼中,背夫瘦瘦的身体、压不弯的腿、笑嘻嘻的模样和额头上永远擦不完的汗,都成为他创作的支撑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故事更加紧凑、主题更加集中,马东风将本来剧中与剧情联系不大的一些舞段忍痛删掉。“舞剧‘好看’是第二位的,第一位应该是‘感动’。”马东风如是说。

正如开篇所言,一条茶马古道,并不只有骡马蹄印,背后还有无数背夫沉重的脚印。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或许无法因年代而与他们产生共鸣,但当有一天人们有机会看到相关的文艺作品,或许一段舞蹈、一首音乐,就足以让观众感动。

cY260.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马古道茶香浓


普洱茶马古道茶香浓

营盘山上的万亩茶园。

美味的豆汤米干。

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那棵里。

那棵里的巨大碾子磨。

一杯色泽澄清、汤色红润的茶水,一股沁人心脾的温醇香气,品普洱茶就如同在品味一段散发着陈香的岁月,甘中有点涩,涩中有点甜,回味无穷。要探访普洱茶,怎么也绕不开的城市就是普洱市。这座小城,在历史上因是普洱茶集散地而闻名。它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就是从这里起源走向世界。如今,在普洱茶的历久弥香中,普洱这座城市愈陈愈香。

宁洱古城:马蹄声声商贾往来

从昆明搭飞机到普洱,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似乎都能嗅到空气中茶叶的清香。仔细一看,公路上的绿化带竟然都种植着修剪整齐的茶树。这真是一座长在茶叶中的城市,普洱,名不虚传!

真正的普洱古城是一个叫宁洱的县城,从思茅区出发,走思昆高速,约半小时就能到。宁洱就是当年普洱府的所在地。1729年普洱府设立,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普洱府城已经成为一座有着20多万人口传奇般的大城。宁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勤劳的宁洱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

而宁洱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商贾也是从这里开拓了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五条茶马古道。一时间,这座小城商号林立,其中的众多商会会馆显赫一时,数得出来的就有:江西会馆、徽州会馆、两湖会馆、秦晋会馆、两广会馆、四川会馆等数十家会馆。

2007年宁洱地震之后,宁洱县城全面重建,很多旧城墙不复存在。不过,在街头巷尾兜兜转转中,依然能找到老城的痕迹。在一个小巷中,江西会馆的招牌仍然很是醒目,很多宁洱当地的特产都能在会馆里买到,比如宁洱银器、玉石等等,价格很公道,店员也不跟顾客讨价还价,像极了20多年前的国营老商店。

营盘山:万亩茶园嗅茶香

普洱市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有八大产茶区,离普洱市区最近的是营盘山,驱车半小时就可以到达。

营盘山上的茶园共有2.3万亩,大片大片的台地茶随着山势高低起伏,浩浩荡荡。很难想象,矮小的台地茶也能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气场,成片的台地茶像翻滚着的巨浪排山倒海般地袭来,令人舍不得眨眼。

营盘山的最高处是问茶楼。登上问茶楼向远方眺望,轻薄的雾气与远方的连绵青山相拥,云雾缭绕处尽是茶园,层层叠叠的茶梯延至云海,如梦如幻。在营盘山上坐落着全国唯一的普洱茶主题公园——中华普洱茶博园,这里集中展示了普洱茶采摘、杀青、揉捻、发酵、干燥、加工制作等整个过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普洱茶的采摘和制作,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文化。走累了,来到茶园里喝上一壶普洱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棵里:写满茶马古道往事

从宁洱县城出来,走国道10多分钟,在公路一侧就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这就是那棵里——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一条当年马帮上京城,出缅甸、老挝的必经之路。

据史料记载,直至上世纪40年代末,宁洱尚未通公路,只有驿马通行大道。商贾以锅头带领马帮驮运普洱茶等货物在驿马大道上穿行。出境驿道有东北路、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5条。南路经思茅,过佛海,到打洛,入缅甸,全长311公里。那棵里是南路的重要驿站,客栈密布,马帮云集。如今,当时的驿道、风雨桥、驿栈等古迹犹存,风雨桥也恢复重建了。

走进那棵里,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棵里的村民很少,游客更少,偶尔有一两个摄影爱好者端着长枪短炮在亭台楼阁里进进出出。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头流向村尾,碾子房里硕大的碾子在流水的带动下,不停歇地转动着,千百年来,那棵里村的村民就用这种碾米的方式为来往的客商提供食物。

如今,村庄里的房屋仍然保持着木质结构、泥巴外墙,而村里的小路都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显得古朴、厚重。

TIPS

美食:普洱的早餐可谓一绝,尤其是宁洱豆汤米干,更是集美味和营养为一体。所谓米干,就是把米用石磨磨成浆,蒸而成米干。而豆汤是将黄豆泡水或花生泡水磨成浆过滤,煮熟后放在米干碗里。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佐料。

交通:昆明每天有约4个航班飞往思茅机场,航程约40分钟,思茅机场距离普洱市区很近,打的1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闹市区。也可以选择从昆明客运站乘巴士到普洱市,车程约5小时,全程高速。

特产:普洱的第一大特产当属普洱茶。普洱市区内有几个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不管你看上了什么茶,都可在店里抓上一把泡一泡试喝一番。另外,宁洱的银器和蛋糕也值得一买。尤其是宁洱蛋糕,主要有鸡蛋蛋糕、荞面蛋糕、枣蛋糕、茶叶蛋糕等不同口味,其中,茶叶蛋糕很有特点,甜而不腻,有股茶叶的清香,值得一试。

千两茶多少钱一条


千两茶系黑茶茶类中的一个品种,创制于湖南省安化县江南一带,是安化的一个传统名茶,以每卷(支)的茶叶净含量合老秤一千两而得名,因其外表的篾篓包装成花格状,故又名花卷茶。

该茶圆柱造形,每支茶一般长约1.5-1.65米,直径0.2米左右,净重约36.25千克。千两茶在国内主要销往广东省、港台地区市场,在国外主要销往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千两茶多少钱一条

千两茶也分为好多品牌,任何地区和城市对于它们的报价都不相同,暂时也没有具体的价格,从一百到几千的都有,这个要看当地的消费水平和茶商而定。

千两茶是黑茶中的一种,也是一种传统的名茶,千两茶的外形像一个花格状,所以千两茶也叫花卷茶,千两茶的包装是压缩的。

安化当地千两茶价位大概是这样的,高马二溪原叶茶1万元左右每支(净重约36.25千克),安化叶4000元左右每支,非安化本地茶2000元左右每支。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原料、制作工艺和陈放时间的长短。

安化这边价格也比较乱,高的低的都有,好的千两茶价格自然也高。我建议先收百两,可品鉴后茶友选择空间大点,价格也低,选择空间大点,每个产区都品鉴得到。

由于市场需要,现今很多的商家把36.25千克的千两茶柱利用机器切割成茶饼进行售卖。不同商家品牌、不同的包装规格,价格有所差别,价格普遍在几十元到几百元间。

千两茶产品特点

第一,踩制千两茶的原料是做工纯正的二三级安化黑毛茶。茶树长于阳崖阴林,安化崇山峻岭,山脉延绵,云雾缭绕,拥有非常适宜于茶叶生长的自然气候条件。境内广布的云台山大叶种是中国有名的优良茶树品种之一,叶片柔软肥厚,可塑性大,极利于加工。另外,安化境地资江两岸的山体往往覆盖着厚厚一层由板页岩风化而来的土壤,这种土壤对植物生长最为有益。

第二,千两茶的加工工艺在所有食品中具有独一无二的奇特性,它的包装和加工同时完成,包装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具。它用篾片捆压,篾片在捆压紧缩的过程中逐渐缩小,至最后形成定型的竹篓。甚至用篾都有讲究,要一丈九尺二至一丈九尺八之新竹,韧性弹性俱佳方可。千两茶的茶胎用经过特殊处理的蓼叶包裹,能保持其独特的茶香和色泽。蓼叶以外衬以棕叶,可防水防潮,保护品质。

第三,千两茶压制工艺独特,可以说是集数百年黑茶加工工艺之大成。粗制形成黑毛茶,有杀青、揉捻、渥堆、烘干等多道工序。精制过程更具技术含量,蒸、装、勒、踩、凉置,水分的高低、温度湿度的控制,都有极其精确的物理化学指标。其中有一项处理工序,毛茶要在七星灶上用松木烘烤,造成独有的高香。

性状:陈年千两茶茶胎色泽如铁而隐隐泛红,开泡后陈香醇和绵厚,汤色透亮如琥珀,滋味圆润柔和令人回味,同一壶茶泡上数十道汤色无改,饮之通体舒泰。新制千两茶味浓烈有霸气,涩后回甘是其典型特征。其香有樟香、兰香、枣香之别,前者为上,后者为下,梯次以降。

走向西藏茶马古道的开始


走向西藏茶马古道的开始

茶马古道将伸向何处,各种野史书籍只有粗略的记载,详细的路线需要我们去踩踏。要翻越多高的山峰,跋涉多少条雪水河,我们不知道。我们毕竟不是职业登山队员,必须锻炼适应高原气候。中甸到德钦的许多山峰我们算是征服了。茶马古道沿途多为藏民,以糌粑、青稞酒、酥油茶为主食,我们还得习惯这种饮食文化、和藏民交朋友,才能从他们的火塘故事中得到茶马古道的始末。适应性训练虽艰苦,远征却令人神往。一时间我们都沸腾起来了。

我们逐渐适应了高原的气候和生活之后。7月28日,我们认为时机已到,便打点行装,取道德饮,开始了茶马古道上漫长的徒步考察。

我们的队伍拉得很长。除了6个考察队员,还有我们忠实的猎狗嘎丢,马帮青年杜机和他那些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的7匹骡子和马,每匹马都有自己的名字。嘎丢也异常激动。它似乎像我们一样感到了远征意义。它比我们更辛苦,不断来回在古道上奔跑。一会儿窜到队伍的最前面,看看有没有危险。一会儿又跑回到最后一个队员的身边,看看会不会掉队。在4000米上下行走,一只钢笔也是沉重的。谁要是实在太累了,就把水壶、录音机或相机挂在嘎丢的脖子上,它因分担朋友的甘苦越发得意起来,尾巴在古道上左右摇摆。谁要是掉队了,只需用望远镜追踪往远处山林中那晃动的尾巴。嘎丢体重40公斤,体魄魁梧,在我们走过的茶马古道上,还没有哪只狗超过了它。

古道顺着山溪延伸,有时在山溪上来回穿梭,有时和山溪重叠起来,分不清是山溪还是古道。山溪由山顶融化的冰雪汇成,在溪水中绕古道,寒气直逼骨髓。起初我们还脱鞋涉水,从脚到头凉透了。三番五次,后来索性鞋也不脱了。晓松从后面赶上来说,趟雪水忌讳脱鞋,穿鞋趟水一是不滑,也可防止划破皮肉,避免伤筋冻骨,影响赶路。我们又学了一招。晓松喜欢在森林中打猎,积累了好些生活经验。

脚下浸透了雪水,身上浸透了汗水。走上十几里,口中开始干起来了。马帮师傅杜机几次匍匐在山溪上喝雪水,我们都纳闷。根据我们过去军训的经验,急走暴热后不宜喝凉水,更何况是刚从山顶上淌下来的雪水。杜机却用多年赶马的经验告诉我们,喝了山溪的雪水,清爽、解乏,还可避邪。我们半信半疑,涌涛试了几口,果然凉爽,脚在水里也不感到刺骨了。于是我们大家纷纷摆出俯卧撑的姿式,两手支在溪水里,两脚横扫在古道上背朝蓝天,吐噜吐噜喝了个痛快。“喝吧!这就是雪域文化!”我们对着山林胡乱吼叫起来,雪水顺着嘴角淌到肚皮上,疲乏忘得一干二净。

后来我们了解到,茶马古道和雪水若分若离,是茶马古道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滇、川、藏大三角地带上土质多为堆积层,经过雪水溪的冲刷,松散的泥土被冲到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中,留下大小不等的坚硬石块成为铺底的溪床。马踏在硬石上,实实在在。沿着雪水溪,马帮打茶饮马较方便。山顶融化的雪水自然干净,马帮们有默契,从不弄脏雪水溪。雪水溪是他们的圣溪,他们要饮用它,还祈求它的保佑。

有的雪水溪改道了,便露出乱石铺成的古道,我们认为是马帮捡乱石铺成的,原来却是马帮利用了大自然的杰作。石头上到处能见到很深的马蹄印,往来的马总是踩着同样的马蹄印走,马帮凭马蹄印的深浅来断定古道的年岁。乱石利于马帮的马行走,却给我们增加了不少麻烦。马帮已经走惯了,我们稍不留心,脚就会卡在马蹄印中。第一天初征,谁也免不了扭伤脚脖子。晓松、涌涛、李林常出没山林,也难以幸免。幸好我们带了足够的麝香虎骨膏,加上晓松熟藏医,没有影响赶路。

马帮杜机因长期赶马,看上去又黑又瘦,赶起马来似乎悠悠的,但我们老得放小跑才跟得上。我们都说杜机“瘦是瘦,有肌肉;干是干,扔不翻。”杜机的媳妇也来送行了,背上背个藏族娃。这“小伙子”刚满六个月,比昆明囝子老辣多了,早已适应了高原气候。我们之中有的还有点儿高原缺氧,他可是笑眯眯的,嘴里嚼着糌粑。霁弘给他一块硬糖,接过去就往嘴里塞,决不错过求生的机会。我们便争论起达尔文“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理论来了。滇、川、藏高原上的藏民或其他土著居民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的,小孩生来粗放,在高原上摔打,活下来的个个高大魁梧,经得起磨炼。我们都“同意”,藏族是优秀的种族,有着贤慧坚韧刚强的体魄和性格。雪域文化是坚韧的。

杜机的媳妇背着小孩和我们同行在凸凹不平的古道上,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累。她对我们很友好。当我们想帮她背背小孩时,她总是露出牙齿微笑,又直率又漂亮。难怪我们有些队员屡次表示要帮她背小孩,为的是多享受几次美感,多拍下几个特写。杜机和他哥哥合娶了这个媳妇,这是过去马帮常有的习俗。杜机说,过去云南马帮驮着茶叶从西双版纳出发,取道大理、丽江、中甸、奔子栏、德钦,往西藏去印度、尼泊尔,转时又运回珍珠宝石、佛经典籍,翻山越岭,数月有余,生死未卜。或坠入深渊,或受马熊虎豹攻击,或埋在泥石流下,这都是常有的事。兄弟同娶一妻,遇有不测,家庭仍能维系下去,妻子儿女仍可得到照料。这真是又经济又合理的婚姻结构。杜机媳妇远道送行,盼夫一路平安,顺利归来,不是送出柴门便罢休,她足足送了两天,背着孩子翻过了几座四千公尺左右的丫口,趟过了数不清的雪水溪和雪水河,与我们同食同住,然后随西藏归来的马帮回去。这里凝聚着雪域文化的深厚情谊,而这种情谊孕育的是博大精深。在这一点上,很多文化都不及藏文化。

7月28日下午五时左右,我们翻了一个丫口,李林掏出海拔表一看,3630米。往下是一个叫奔折多的小坝子,海拔3365米。四面是森林,流过坝子中的几条小溪清澈透明。晓松说这样的坝子扎营不错,周围环山,夜间风小。顿时大家又忙乎起来了。卸马的卸马,扎帐篷的扎帐篷。寂静的高原小坝子充满了嬉声笑声。在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扎营露宿,对我们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但大家仍旧露出喜悦感,因为这是走向西藏茶马古道的开始。

普洱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普洱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普洱茶马古道是以普洱府驻地(今宁洱县城)为源头,以贩运普洱茶为主向国内外辐射出去的古代交通要道。2013年茶马古道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是祖国西南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它对促进边疆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

云南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疆,高山大川纵横,不便使用车辆或舟楫作长途跋涉,需要人力肩挑、背负和骡马等畜力驮运,马帮成为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使普洱茶、磨黑盐等物资的大规模运输成为可能。茶叶的远征性和交通的独特性塑造了茶马古道,茶马古道成为最重要的文化传播通道。

普洱茶马古道宁洱段遗址,现存的有茶庵塘段、孔雀屏段、那柯里段、石膏井段、石丫坡段等。古道铺建于嘉庆十七年至道光三年(1812年—1824年),当时为方便向京城进贡普洱茶,由官方出资修建。古道上的石板条,全靠脚夫从几里甚至几十里外的山涧、河谷一块块地背上山,那些轻则几十斤,重则上百斤的板石、条石,是先民们用血汗的代价运来,任务之重、劳力之大,叹为观止。石镶古道沿着原始密林遮盖的山岗箐头,盘山而上,古木参天,林葱鸟语。石镶路的石面上,被众多骡马的铁蹄踏成大大小小深浅不一的马蹄窝。

普洱茶马古道虽仅存几段遗址,但它自唐代以来,伴随普洱茶的流通、马帮运输业的发展,为促进边疆与内地,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交流,特别是促进中国滇川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普洱茶马古道始于唐代以后,随着农业和蓄牧业的兴起,物资交换与对外交往的扩大,步驿道路已具雏形。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思茅辟为陆路商埠。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设立海关,商贾云集,马帮四至,被誉为“东南亚陆路码头”。普洱是连接祖国内地和边境贸易、商品交流的货运中转地。据《普洱府志》记载,以普洱府为源头出境的茶马古道有进京官马大道、普洱西藏茶马大道、普洱江城茶马道、普洱澜沧茶马道、普洱易武茶马道5条。民国8年(1919年)之后,思普地区“瘴气”(瘟疫)流行,边贸货运由兴盛转入衰落。民国22年(1933年)省政府下令将昆洛驿道沿途进行整修。抗日战争期间,普洱茶马古道成为中缅战区的军事运输线之一。1951年至1953年,在昆洛公路建设中,普洱茶马古道在后勤运输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自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随着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历经千年的普洱茶马古道因历史的变迁沉寂,逐渐被人遗忘。民间有山歌唱道:“林深苔滑茶庵坡,猴子打秋鸟唱歌。自从汽车通普洱,官道长满茅草棵。”

现代交通兴起后,虽然茶马古道和马帮逐渐被边缘化,但普洱茶马古道因表述普洱茶文化,传达普洱府沉淀历史,逐渐发展为文化符号,变成文化产业品牌,产生巨大的社会历史价值。

普洱茶马古道是普洱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文明古道。正因有普洱茶马古道的存在,边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最终才有了历史积淀和谐发展的基础,对中国的统一和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普洱茶马古道是汉藏民族团结的纽带,沟通了藏族与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带动了边疆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了边疆城镇的兴起和繁荣。普洱茶马古道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宁洱县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疆,普洱茶的故乡,普洱府所在地,普洱茶的原产地、加工和集散地,这就是普洱茶马古道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原因,普洱茶马古道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益凸显其意义和价值。

茶马古道上的古茶园、古茶树、古茶号、老茶厂、古城镇和集市、马店、古道、古桥等不可移动文物,以及马具、茶具、衡具、火器、乐器、服饰等可移动文物和丰富的马帮制度、艺术作品、历史记忆等诸多精神文化,都是值得珍视的遗产。进一步开发、挖掘和保护普洱茶马古道文化遗产,深刻理解其历史的、现在的、将来的价值意义,是我们儿孙后辈义不容辞的责任。

1993年建设磨思公路,普洱茶马古道遗址受到严重破坏。宁洱县高度重视茶马古道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积极将普洱茶马古道宁洱段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树立标志说明牌进行保护,全面完成茶马古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宁洱县投资400多万元,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恢复了茶庵塘石牌坊和接官坊、接官厅,尽力按古道原貌对茶庵塘至磨黑段部分残缺的茶马古道进行了修复。新修复的茶庵塘茶马古道全长约12公里,道边植被保护良好,石板路上还保留着马帮长期踩踏出的几厘米深的马蹄印窝,可体会到“径仄愁回马,峰危畏如去”的意境以及千百年来马帮竞相争行的盛况。同时,宁洱县引进资金,投入约450万元,修复了那柯里至思茅坡脚段4.377公里的茶马古道,建成穿寨茶马古道、河道自然景观、古道陈列室、水车拉风箱、千锤大马掌、驿站广场、洗马台、碾子房、实心树、连心桥等近20个旅游景点和基础设施项目。

2005年5月1日,举办首届“马帮茶道·瑞贡京城——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动,由11个民族43位赶马人和120匹骡马组成的云南进京大马帮,在宁洱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再现了贡茶进京的历史盛事。

2005年8月28日,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普洱市宁洱县正式宣告成立。

2006年4月9日,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交通厅、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在宁洱县城茶源广场建立了“茶马古道零公里”碑,标志着古普洱府(今宁洱县)作为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茶马古道源头的地位得到确立。

2007年3月19日,“百年贡茶回归普洱”主题活动在北京正式启动,将珍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百年贡茶——“万寿龙团”贡迎出宫,于4月8日顺利将贡茶迎回宁洱。

2008年1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时任副主席)曾亲临踏访那柯里茶马古道遗址,对云南各级政府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2010年4月1日,由澳门民政总署主办,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卢园茶文化馆揭幕,这是海内外首次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举办的展览。

2010年10月22至24日,首届中国普洱茶马古道节在宁洱县隆重举行,搭建起承载历史、弘扬文化、连接友谊、交流合作的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民相聚宁洱,共同分享先辈们留下来的茶马古道文化盛宴。

综上所述,茶马古道是一条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体现着“团结、无畏、执着”的人文精神。从久远的唐代开始,茶马古道就像一条大走廊,连接着各个民族,进一步促进了各兄弟民族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了民族间的团结友谊。同时,马帮每次踏上征程,就是一次生与死的体验之旅。茶马古道的艰险超乎寻常,然而沿途壮丽的自然景观却可以激发人潜在的勇气、力量和忍耐,使人的灵魂得到升华,从而衬托出人生的真义和伟大。如今,在古人开创的茶马古道上,留印在青石板上的先人足迹和马蹄烙印,以及对远古千丝万缕的记忆,幻化成华夏子孙崇高而执着的民族创业精神。这种生生不息的拼搏奋斗精神将在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上雕铸成一座座永恒丰碑,千秋万代闪烁着中华民族的荣耀与光辉。

茶马古道倚邦古镇亟待保护


茶马古道倚邦古镇亟待保护

近日,笔者陪上海国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预计投资200余万元拍摄《古道西风》作者到勐腊县易武乡和象明乡采点。摄制组到了象明倚邦古镇,看到古镇街道两旁拔地而起的钢混结构的平房,天蓝色的铁皮房,正在改变着古镇的原貌,记载着几百年岁月打磨的压茶石,有的拿来做建房的柱脚石,古镇周边青石板铺就还幸存的一小段古道,受到人为破坏。据说古道的石板下面因压着古代的铜币而被人翻起寻找,财神庙的古遗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坏,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的古六大茶山,曾有辉煌的过去,它们是中国普洱茶的摇篮,倚邦古镇则是引领茶山潮流,彰显民族文化的一块历史丰碑。但是,当我们踏着坑凹崎岖的林中公路来到倚邦古镇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残破的古道,陈旧的房宿,清冷的街景,眼前的倚邦古镇,除那条踏磨得光滑清亮的石板路,再难找出往日街市的形貌。为此,笔者呼吁:“倚邦古镇亟待保护!”笔者建议,倚邦古镇首要问题是先得到保护,应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古庙、古碑、古桥、古井、古茶具及其它实物进行普查,对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做出文物标签以免再度破坏;把古镇、文物古迹的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向群众宣传保护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邀请有关专家,关心倚邦古镇建设的学者,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后,请有资质的乡村规划设计院,做好古镇保护建设规划,对在古镇的核心区建钢混结构的房屋,政府要严格审批,少量与古镇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应对其进行整治,力求恢复古镇的原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好古村古镇、历史遗迹、民风民俗、历史典故、自然保护、沿途物产、旅游信息等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努力把倚邦古镇申报为全国“名村名镇”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倚邦古镇的保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时序、有步骤地来进行。但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做出规划,寻求合作,重振倚邦古镇雄风。

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


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

在剑川沙溪镇,这个专门为马帮们休闲唱戏的舞台至今还保存完好。

这是马帮驿站,在百年前,这个标志在大理随处可见。

马在驿站如果被发现生病了,就是用这个工具把药灌进马的嘴里。

在丽江马帮路博物馆,完整地展示着马帮人生活赶马的各种物件。

在那柯里的茶马古道驿站。

当地茶农拿出好的茶叶招待远方的客人。

那柯里乡位于宁洱县,是茶马古道的第一站。

布朗族头人的儿子苏国文给记者讲起他们民族和普洱茶叶的渊源历史。

这些嫩绿的芽子如同螃蟹脚一样,就是市场上极其罕见的螃蟹脚。

茶马古道。

马帮老人郭志国声情并茂唱起了马帮情歌,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沧桑岁月。

在大理,这个村庄已经搬迁多年,人去楼空,但是马帮千百年从这里走过的路清晰可见。

在丽江,这个长达5000米的石板路是我国目前保存最长最完整的铺石茶马古道。

为了使马在下坡的时候不打滑,当地人在石头上刻了很多印痕。

怒江丙中洛,行走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至今还在使用着。

这棵古茶树有2700多年树龄,至今生长在哀牢山的深处。

深圳商报记者万红金

在滇、藏、川三角地带纵横着一条神秘的贸易之路——茶马古道,这是亚洲大陆上一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商业通道。这条古道好似一片树叶上延绵的经络,在主干之外还分散着无数的枝杈,它伸入到中国西南各个偏僻的山村和产茶地。茶马古道是一个集多地理、多环境、多民族、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古道沿线有不同的茶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各民族茶俗为线索同样能够描绘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茶文化地图。

由云南省普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市、云南省茶叶办、深圳报业集团、香港商报、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主题活动春节前夕举行,本报记者全程参与,分别前往普洱、大理、怒江、丽江四个州市10多个县,深度挖掘茶马古道的文化遗存和现实意义,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困鹿:万亩茶林今仍在

普洱,即原思茅,是云南茶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是清以来滇茶入京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茶叶的原生地之一。这里生活着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和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用茶、种茶、饮茶历史。

困鹿山,距离普洱市宁洱县城35公里,此地生产的茶叶在清朝的时候就作为进贡珍品送到北京,困鹿山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皇家茶园”。在茶园东边,有着号称万亩茶林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的茶叶至今尚未被开采过,由当地政府保护起来。经过数十公里的山路颠簸进到村里,记者来到了宁洱县宁洱镇宽宏村,这里很少看到成片“伟岸”的古茶林。当地茶农告诉记者,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团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在村民李铭诚家里,据传就是当年加工“团茶”的作坊。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茶叶不仅天出自然,品位独佳,而且成了皇室贡品。近几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茶树,村庄将古茶树“领养到户”,即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他们每天除了从事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理上。

据了解,这些古老茶树生发的珍贵的茶叶,每年能产300至400公斤的毛干茶,在市面上极为抢手,每年春节一过未上市的春茶已被“知情人士”订购一空。该镇的宣传委员许云春告诉记者,这里交通极不便利,要想从县城过来,35公里的路程需要花5个多小时,并且只有越野车才能够开上来。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便利带来的原生态,这块万亩茶林至今保存得依然完好。

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的景迈山上,记者在百年古茶树中遇到了堪比燕窝黄金的“螃蟹脚”。“螃蟹脚”,听起来像海鲜的物种,实际上是一种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得到的寄生植物。当地茶农告诉记者,“螃蟹脚”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能在云南高原某些特定的原始森林边缘寄生于400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上,生长周期约3至4年,从老茶树上汲取足够的养分,直至老茶树养分耗尽。据云南当地茶经记载,在中医学上,螃蟹脚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胃、滋肾明目、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显著功效。目前在云南茶区,只发现澜沧县景迈茶区野生古茶树上有生长,当地少数民族将其当成清热解毒的草药。其价格在市场上被炒得很高,每斤可以卖到5000元。

哀牢山:古茶树“驻守”原始森林2700载

在镇沅县,记者一行徒步7个多小时穿越哀牢山原始森林,探访了一棵已经在深山里驻守了2700余载的“世界茶王”。

据镇沅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刁迎辉介绍,茶王发现于30多年以前。有一天,镇沅县九甲乡的村民在哀牢山上放牛,发现有一棵硕大的茶树,之后引起了当地县委、政府的关注。1996年,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在哀牢山方圆240多平方公里、海拔约2100米至2500米高度范围的原始森林内,有2000多公顷是以茶树为优势的植物群落,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也是世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其中一棵古茶树,树龄高达2700年,树高25.6米,树干胸围2.82米,其茶叶肥壮匀嫩,叶质黑润、茶香回甘浓厚,当之无愧地成为普洱茶的“茶祖”,成为研究世界野生茶树生长的活化石。2001年,这棵古茶树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论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树”,并冠以“野生茶树王”,载入吉尼斯纪录。从此,茶树王相继吸引了中国内地及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前来探奇考察,声名远扬。

但是,要真正目睹“茶王”的真迹也绝非易事。为了使活动顺利,记者一行当天晚上前往镇沅县九甲乡住宿,第二天一大早,从乡政府出发40多分钟前往千家寨自然保护区,上午9点开始在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穿梭,沿途藤木交错、古树参天,还有小溪、雾气、紧裹着树身的层层碧绿青苔,等看到茶王,再回到山脚下,已经下午4点。

云南驿马帮集散的重要驿站

“马帮铃响店小二迎来送往,邸报飞传众官员暮留朝去”、“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南来北去鞍前马后只闻茶香”,这是在大理云南驿牌坊前后的两副对联,深刻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上在云南驿发生过的忙碌的景象。

云南驿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开始于清朝。几百年间,每天从云南驿经过的大帮不下十多起,大的马帮有300多匹马,最小的马帮也有五六匹马。他们驮运着皮革、药材、茶叶、布匹、食盐、百货等,沟通着各地区之间民众的往来和需要。为供给这些马帮歇息和住所,云南驿产生了20多家马店分布在古驿道的东西两端,最大的可接待300多匹马,一天供给几千斤草料,驿站中间的街巷上更是商铺林立,为过往马帮置办各种货物。

记者到达云南驿的时候,村里一位高位截瘫的72岁老人郭志国,还来到马帮博物馆,现场为记者唱起了赶马之歌。这位老人当年也是马帮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驿还是滇西战区的重要基地。尤其是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云南驿还是滇缅公路上的重要补给站。1942年云南驿飞机场开始成为美驻滇航空38校训练基地,“驼峰航线”的中转站,国民党空军第38站驻地和国民党中央航空军官学校校址。因为云集了美军军人、全国各地的人员,开设了众多各地口味的中、西餐厅,比如西餐厅华美餐厅、纽约餐厅等,此时的云南驿还享有“小上海”之称。

虽然今天的云南驿依然经常出现七彩云霞,但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只有留在村口的那些硕大石碾和村中斑驳的石板路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幸运的是,我们仍可以从茶马古道博物馆中看到这个驿站曾经的辉煌与光彩,也可以从老人家的马帮情歌中聆听到他们往日的情怀。

丙中洛:凿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

丙中洛在哪里?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因为,丙中洛实在太难找了,它处在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这里也是云南靠近西藏的最后一个乡。因为地势险要,能够来到这里的旅客很少,但是,大凡能够走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风景所震撼和感染。

丙中洛,在藏语里是指“有寨子的地方”,这个位于滇藏边境的小镇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云南已基本为现代交通所覆盖的今时今日,唯有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仍在滇藏古驿道上穿行。这条活着的茶马古道,始于丙中洛,沿峡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扎那,全长70公里。不过,现在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马帮已不再运输茶叶、盐巴等货物,而是改为运输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至今,村庄里仍有许多小道上蹄印斑驳,马蹄声声,空谷传响,古意盎然。

丙中洛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人和神共同居住的地方”,这是背包客给她取的名字。从六库溯江而上到丙中洛,200多公里的江段落差达1000多米。两岸高山耸立、连绵不绝;江边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极少立足之地。可行进至丙中洛,怒江大峡谷内险峻的地势突然变得平缓。

尽管四周有10座海拔高约5000米的高山,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丙中洛却有着极致秀美的一面。当地人说,春天,这里的梨花似雪,桃花灿烂;夏天则是绿水青山,一尘不染;秋天层林尽染,稻谷飘香;而采访团一行看到的是梅里雪山上圣洁的积雪。事实上,在丙中洛观景,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一走,凝神一发呆,马上就会看到一幅极美的山水画:或■岩峭壁,鬼斧神工;或索桥横空,水光映雪;或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即便是雨中,那奔来眼底的山水泼墨,也可和大师级的国画杰作相媲美。

与风景相比,丙中洛更迷人的所在是这里祥和、质朴的民风。丙中洛主要居住着怒族、藏族、傈僳族和汉族等民族,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仰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当地的原始宗教,仅有6000多人的村寨里就有普化寺、东风基督教堂、重丁天主教堂等多处传教布道的场所。在丙中洛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民族,因为这块土地能融化任何民族之间的隔阂、宗教之间的博弈、文化之间的差异。

云南普洱从“茶马古道”走向“一带一路”


云南普洱从“茶马古道”走向“一带一路”

8月的云南普洱,因为北回归线横穿境内,潮湿温热。在当地地震后恢复重建的那柯里,一位90后的“陶瓷”人康家龙正为大批游客定制的工艺品忙碌着。

那柯里是云南仅剩为数不多茶马古道旧址之一。因为受地震破坏,当地政府在恢复重建中致力将它打造成为一个旅游景区。如今,那柯里山林已听不到清脆的马铃响,但络绎不绝的游客还是给这个古道景区找到一点当年的“繁华”。

1400多年前,中国西南少数民族以马帮的形式,将云南的普洱茶带进了缅甸、尼泊尔、印度等国,又将这些地方的特产带回国内,开辟了一条民间国际商贸通道,被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

因为这条古道,带来了历史上中国西南对外开放的辉煌。当然,这座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城市普洱也因这条古道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记者近日探访了普洱市,见证这个集边疆、民族、生态、开放为一体的地方,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

因茶而名的城市

普洱市位于滇西南,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是云南面积最大的州市,有着“天然氧吧”“绿海明珠”“林中之城”的美誉,也被称为“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和“中国咖啡之都”。

2007年1月21日,云南思茅市更名普洱市,这一次更名,几乎所有人都联想到,是因为名气越来越大的普洱茶。在当地有这样一个说法,“每个人出生就开始喝茶”。确实,茶给普洱这个地方带来了知名度、带来了经济效益、带来了发展致富,同样也带来了风韵的文化。

在普洱采访,问到历史的话题,就绕不开茶马古道,也离不开茶马古道的起源地。

在离那柯里不远的宁洱县城里,有一个茶源广场。取名茶源,正因为茶马古道的源头就在这。其实,说是源头并不十分准确,但当年的宁洱确实成为云南各地茶叶中转、集散的核心地方。

茶源广场在2007年宁洱地震时,成为了当地民众避难的主要场所。现在,广场成为当地人休闲娱乐的聚集地。

在1400多年前,这里是古代中国与南亚地区贸易通道的重要起源地之一。

数据显示,2015年,普洱市茶园面积159.66万亩,茶叶产量10.22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达183.7亿元。

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

普洱与越南、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国境线长486公里;被誉为“哺育东南亚多国的母亲河”澜沧江纵贯全境,流经东南亚五个国家注入南海,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有2个国家一类口岸,1个国家二类口岸和17条对外陆路通道。

在普洱市江城县,有条三国街,当地民众不用出国便可以购买来自越南、老挝的商品。

记者到来时,江城正在下着小雨,许多商户还未开门营业。而专营老挝商品的勐德城却已门庭若市,28岁的店主玛尼一个人招呼着各地的游客。玛尼来自老挝丰沙里省约乌县,此前在老挝境内经营商店,2014年来到江城县开设分店。

因为语言不通,她只能用计算器与客人讨价还价。玛尼告诉记者,老挝手工业很受中国游客喜爱,竹编包包经常供不应求。现在,玛尼正在动员自己的亲戚来江城,“开个老挝小吃店什么的都很赚钱的。”与玛尼不同,40岁的江城人蔡浩丽开了原生土特产有限公司,通过电商渠道主打江城的蜂蜜、老帕卡茶、干巴,老挝的竹编等土特产。蔡浩丽介绍,电商2015年正式推出,到现在营业额超600万元人民币,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台湾等地。今年4月,蔡浩丽在北京开了一家江城土特产实体店,当月销售额30多万元。蔡浩丽说,“下步准备与河南、广东客商合作,在郑州、广州开设实体店。”越来越多的商机在江城这个小县城出现,不难看出,普洱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得到凸显。

近年来,普洱市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的建设,在扩大区位优势上大做文章。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普洱市外贸进出口总额比2010年末翻两番多,年均增长高达40.5%,孟连口岸上缴关税连续3年在云南省边境陆路口岸中排名第二;普洱开通到老挝的5条跨境旅游线路;普洱列入云南省“五网”建设5年大会战综合交通项目总投资1060亿元,高速公路投资和建设里程均居各州市之首。未来五年,普洱的综合交通网络将更加完善。澜沧景迈机场将于明年上半年通航,思茅机场改扩建工程即将启动实施,6个通用机场中的4个已获批复,其中景谷通用机场将于明年启动建设;重点建设4条高速公路共9段项目工程,力争“十三五”末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里程达1000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中心城区到各县城2.5小时交通时空圈;规划建设“一主、四支、两过境”铁路网,彻底告别没有铁路的历史。届时,普洱的区位优势会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而进一步发挥作用。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今后五年的不懈努力,到“十三五”末,普洱市交通面貌将呈现根本性改变,交通制约发展瓶颈将得到有效突破,初步构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以航空、水运为补充,南北畅通、东西贯穿、立体交错、升级提速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成连接泛亚铁路东、中、西线的重要交汇枢纽,形成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核心节点,有力支撑普洱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养生基地和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新时期的扶贫任务

与茶马古道的繁华和落寞一样,普洱市因为交通而昌盛,又在新的历史时期,因为交通不便而逐渐落后。然而,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下,普洱市与全国一道迎来了新时期的扶贫任务。

截至2015年底,普洱市有贫困人口38.3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8.1%,10个县(区)均属于滇西边境片区范围,其中9个县需脱贫摘帽退出贫困行列。值得一提的是,边疆少数民族扶贫,特别是直过民族扶贫成为重点、难点。

2015年,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在普洱调研时提出,要把扶贫开发作为头等大事抓紧抓好,以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的使命感,以群众不富、寝食难安的责任感,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让阿佤人民再唱新歌。

近年来,普洱市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变“单纯输血”为“全面造血”,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变“单兵作战”为“整体协同”,探索一条“上合中央政策、下合市情民意,彰显普洱特色、具有示范作用”的精准扶贫新路子。

娜英是云南省普洱市西盟佤族自治县勐梭镇博航八组的村民。该村46户139人,是一个传统的佤族聚居村落,被称为“直过民族”,即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现代社会的民族。村民普遍受教育年限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2100元人民币,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深处的杈杈房和石棉瓦房里。就在一年前,娜英一家和牲畜还挤在三四十平方米的石棉瓦房里。“看寨不是寨,茅草垒成堆;夏怕屋漏雨,冬惧寒风吹”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记者近日在博航八组看到,新建的佤族风格的安居房错落有致,村民已全部入住二层小洋房,村里公厕、文化室一应俱全,部分道路、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正在加紧建设。

发生变化的不仅是生活,还有村民的思想。政府提出了“安居工程、基础设施、产业培育、素质提升、后续管理”5大工程建设目标,勤劳致富、科技兴农的意识在这里逐渐增强。娜英还做起了“产业”。她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自家的菜运到县城去卖,去年仅此一项就收入1万多元。50亩甘蔗的收入,“产量虽然有点低,一年5万元是有的,还养了猪和鸡”。此外,政府帮助博航八组引入食用菌公司,全村通过资金入股、土地入股等形式,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产业。2015年,博航八组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31元。

当地一位官员告诉记者,这个村子在今年能够实现脱贫。

“一带一路”下的绿色之路

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跨越发展之路,或许正是普洱重拾“茶马古道”辉煌之路。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多次提出,“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云南必须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把开放这盘大棋走活走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在扩大开放中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

在这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中,普洱选择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省长陈豪也高度关注普洱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先后多次来普洱现场指导,协调各方给予大力支持。

绿色是普洱最大的特色,生态是普洱最大的优势。普洱市森林覆盖率高达68.7%,是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北回归线上最大的绿洲。近年来,普洱市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着力培育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产业,率先探索绿色发展之路。2013年6月15日,普洱市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成为中国唯一一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毫不掩饰对这一独特优势的欣喜。如何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为绿色发展提供普洱方案,也成为卫星重要的研究和实践课题。

普洱市瞄准北京、上海、珠三角招大引强,近年来,在东软、康恩贝、汇源果汁等一批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普洱的基础上,又与深圳华侨城集团、云南省公路投资公司、云南能投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成功签约,并开展合作,项目内容涉及交通、农业、制造业、旅游业、市政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无一例外,这些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普洱市绿色生态禀赋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为了打好生态这张牌,普洱市依靠科技创新,把发展绿色生态有机产品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互联网+”、抓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茶叶、咖啡、生物药、高原特色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的大健康食品供应基地,力争让绿色有机、健康养生成为普洱“代名词”。先后和西南大学、云南大学、首都经贸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3个院士工作站(正在申报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以茶叶、咖啡、生物药等特色产业为重点,打造了帝泊洱、普秀、迷帝等一批知名品牌;建成了柏联、茶祖等一批集基地、加工、体验、养生于一体的茶庄园,以大唐汉方为代表的生物药产业快速发展,品牌培育取得初步成效。

普洱市积极谋划云南普洱茶交易中心和云南咖啡交易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茶叶、咖啡交易平台、投融资平台和定价中心,实现绿色经济产业化道路。

普洱市还积极开展“大事件”营销,成功举办国际茶业大会、两岸四地茶文化高峰论坛、绿色发展论坛、民族团结进步论坛等活动,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获得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成为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作为绿色经济标志的旅游,普洱也做了大动作。普洱国家公园、西盟勐梭龙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实现高A级旅游景区“零突破”。另外,还成功创建特色旅游小镇4个、省级特色旅游村12个、民族特色旅游村7个,全市28个村被授予全国美丽乡村称号,37个村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推出大型原生态民族歌舞《佤部落》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进军国内外市场商演,引起强烈反响,人文纪录片《天赐普洱》登录央视并在全球20多个国家播出,普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步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扩大。

其中,普洱景迈山因为连片的古茶林和保护完好的民族建筑,受到外界关注,也正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普洱拉祜族“网红”李娜倮创作的《快乐拉祜》也让这个原本贫困的民族村游客络绎不绝。

卫星称,“我们坚持用好‘绿色’画笔,打好文化牌,用‘包容开放、团结拼搏’的普洱精神擦亮‘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坚持文化引领,走品牌支撑绿色发展之路。”(完)

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沿革


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沿革

在长期的贸易活动中,滇藏茶马古道上许多交易市场和驮队、商旅的集散地,逐渐形成了一批商贸集镇,进而成为居民生息的市镇。这些市镇就像一颗颗明珠,将滇藏茶马古道串联而起,成为一条多元文化的纽带。

从香格里拉向德钦方向,在金沙江两岸群山耸立,江水激流、道路蜿蜒的地方,有一个被誉为“金色的沙坝”的地方——奔子栏。奔子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也是曾经十分繁荣的一大商埠。过去奔子栏以最能干的“马脚子”,即赶马人而闻名,他们一人能赶八匹甚至十五匹骡子,马帮都喜欢雇佣他们。就这样,这些“马脚子”就跟随各族马帮来回奔走,带回了各民族的文化。

归属芒康县的盐井,是滇藏茶马古道入藏的门户。那里的盐井盐田遗存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原始的制盐设施之一,也是滇藏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景观。

通常认为,滇藏茶马古道是从普洱北上,经南涧、大理、香格里拉、德钦、碧土至西藏邦达,在邦达与川藏茶马古道会合,会合后,再分为若干条道,一条向西南,经然乌、察隅,进入印度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在此连起滇缅印道和海上丝绸之路;一条由邦达经昌都西行至拉萨,再分为两路,一路经江孜等地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诸国,另一路经日喀则、拉孜、萨嘎、普兰等地到印度和尼泊尔。

历史上,茶马古道是因唐代的茶马互市而起,滇藏茶马古道则是在原蜀身毒道、古西域道、唐蕃古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藏区人民常年食用牛羊肉和奶酪,需喝茶清热解毒消腻,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及唐文成公主进藏,饮茶开始在吐蕃上层流行,后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边区少数民族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云南人亦欢迎藏区来的优质大牲畜和皮货等,故贸易开始逐步繁荣。

宋代,以茶、马、绸、盐等为主的“互市”成为汉藏交往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朝廷或是民间都很重视,认为“茶马互市”既为朝廷提供一笔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又能通过贸易维护西南边疆的安定。因与北方的辽、金开战,朝廷还设置了“茶马司”,满足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元帝国建立后,为加强对康藏地区的治理,让前往西藏的交通畅通,把以“茶马互市”为主干线的进藏线路设置驿站进行管理。

从此,滇藏茶马古道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到后来“茶马互市”从直接由中央政府经营,逐渐引向任藏汉民间自由互市。明代,茶马互市又开始兴旺。朝廷也非常重视藏区对茶的海量消费,于是明皇实施“以茶制边”的政策。在青海、四川的境内设茶马司,向甘、青一带藏族部落首领封赐加官、颁发金牌信符,令其以马易茶。明末,云南各族人民进行了17年的抗清斗争,因战乱,对西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清兵入滇,达赖喇嘛立刻遣使要求恢复茶马贸易。

到了清代,“茶马古道”更加畅通,据载,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2年),滇茶销西藏就达三万担。乾隆以后,茶马古道更为繁荣,但“茶马互市”的场景逐渐被“边茶贸易”制度取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为增加,不仅藏区对茶叶的需求持续增加,而且对布料、铁器以及生产和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内地对藏区马的需求下降,但对皮革、黄金、虫草等需求大幅增加,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为广泛。

在此情况下,清朝在经营上改官茶为商茶,更加促进了滇藏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民间贸易的繁荣发展,从此,由康藏地区大寺院、大土司、大商人组织的商队马帮络绎不绝。

时光荏苒,曾经滇藏贸易之中扮演首要角色的滇藏茶马古道,已被滇藏公路慢慢取代,而行走其中的马帮,也变成了穿行于滇藏公路现代化的“车帮”。但是嵌在滇藏茶马古道石板路上的马蹄印仍然清晰可辨,就像这条古道,仍然蜿蜒在山重水复之中,承载着历史的脚印。滇藏茶马古道的故事,也仍然在各民族的传说和歌声中传唱着,成为滇藏茶马古道最久远的延续。

易武茶马古道的古文化


易武茶马古道的古文化

古茶园

易武至今还有古茶园11430亩,主要分布在麻黑、高山、曼洒、曼乃、曼腊等几个地方,全乡各个地方均有零星分布。位于麻黑村委会的古茶园最具代表性,茶园面积4700多亩,有茶树56.4万余株,这片茶园均为老茶树,从明朝初期起就开始在这里种植,在清雍正至道光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末和民国不间断地补种,增种,由此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古茶座

易武茶产业的发展,在漫氏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国内外战争、社会动乱、天灾人祸、方针政策的影响,时而兴旺发达,时而冷冷清清,在清嘉庆、道光时期茶业发展达到顶峰,易武茶区(包括漫撒茶山)茶民众多,茶商云集,茶庄林立。主要茶庄有:同兴号,大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庄,与同庆号、乾利贞、同昌号多年形成四强之势。其他茶庄还有东和祥(义兴祥)、泰东祥、宋兴昌、元泰丰、鸿庆号等。

古民居

明洪武年间,中原汉族人口大量迁入石屏。明末清初,“六大茶山”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发展茶业的巨大优势,吸引了部分石屏等地人迁入易武。清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易武土司用窑泥制造砖瓦坯,造瓦窑烧砖瓦,建盖四合院民宅,其建筑结构和布局与江南各地略同。易武现存的古民居一般是砖土木结构,即房屋结构用木质穿斗,外墙用砖石打基石,上面用土夯筑山墙,房顶用筒瓦铺盖的四合院。为正堂两耳的二层楼房,正大门前是用青石铺设的正方形天井,正面上房为堂屋,堂屋两边为主人卧室,每边用木板隔分为里间和外间。长辈多住里间并铺没有地板,中间为堂屋,作为祭祀活动和接待亲戚朋友及设宴席专用,有时用于粮米加工的临时作坊。楼上用木板相隔,有的用作堆放家什用具,有的用作接待远亲留宿之用。正房下左右建有二层楼的耳房,下面为灶房,楼上一般作粮食储藏室。房屋一般是坐北朝南或因地形而为坐南朝北,屋脊两端翘起,左端微高,右端稍低,意为:左青龙、右白虎。整个民宅建筑风格和各种花纹雕刻及禽鸟图案,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公家大园

该大园被认为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是茶文化在易武的见证。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易武、倚邦、攸乐、曼撒、曼砖、革登70%的茶叶均在易武集散,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约400余年的10株大榕树紧紧围绕着公家大园,树冠高大,枝叶茂盛,仿佛在迎接八方来客。榕树的根系当时还被马帮运茶出发前用来栓马。

2006年,在易武原关帝庙旧址仿照关帝庙建筑风貌,建成“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占地面积951.9平方米,馆内收藏有石刻碑文、木匾、清代字据契约和当地老百姓祖传的制茶、泡茶、马帮驮运茶的工具,各茶庄、茶号生产的茶叶样品,有关茶文化历史书籍等计364件。

作为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和普洱茶的原产地,易武在清朝光绪年间,一度是云南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茶叶生产、加工和集散之地。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商业繁盛,马帮不绝”就是对易武古镇那时的真实写照。

茶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还促进了其他(传统)产业,如:种植业、加工业、纺织业、商业、交通的发展。使易武呈现出“商旅民工云集、店铺茶庄林立、骡马、牛帮塞途”的繁荣景象。

大量汉人迁居易武种茶、制茶、卖茶,既恢复和发展了茶业;由于当地土著民族与汉族共同居住、共同耕作、共同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汉族的花灯艺术、教育形式(私塾)、酱菜加工、农具制作、建筑技艺(四合院)、纺织技术等大量先进的汉文化传人了易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甘肃境内发现多处茶马古道遗迹


甘肃境内发现多处茶马古道遗迹

记者从甘肃省文物局得到证实,甘肃康县发现多处茶马古道遗迹,其中发现全国唯一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

康县毗邻陕西、四川,自古是连接西南、西北的重要通道。此次发现的茶马古道遗迹现存有窑坪桥、白马关古城、古洞流虹桥、盘古山古道、龙凤桥、三功桥、巩家山廊桥、羊倌岩栈道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道文化遗存。

甘肃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肖学智告诉记者,此次还发现刻有“巡按陕西监察御史”等字样的路碑,为明代前后官方所立,这是全国唯一有碑刻佐证的茶马古道途经之地。

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周重林日前在康县举行的茶马古道文化研讨会上认为,康县是产茶区,其茶文化所处汉中茶文化圈,各种茶马古道历史遗迹保存完整,真实再现了西北特色的茶马古道魅力。

在中国,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是历史上最为著名的西部国际贸易古通道之一。

据知,康县境内的茶马古道“冻结”汉中,起窑坪,经古皋兰、古散关、白马关、大堡、长坝、望子关,向西经阶州通青藏,向北通兰州、天水、宝鸡至新、青、宁,或经咀台、岸门口、阳坝南过利州向川、滇。

肖学智表示,康县茶马古道的文化挖掘印证了当时此地民族融合、贸易往来的繁荣,和丝绸之路有一定联系,其丰富了中国茶马古道文化,完善了中国西部茶马古道研究体系。

驻华使节的普洱茶马古道之行


驻华使节的普洱茶马古道之行

11月10日,“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特展”开幕式暨“古道记忆——驻华使节茶马古道考察活动”启动仪式在云南省博物馆隆重启幕,来自孟加拉国、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缅甸、越南、捷克等国家的驻华使节及2位使节夫人,外交部、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云南省文化厅有关领导出席了仪式。此次活动,驻华使节们将用3天的时间,踏上云南普洱段茶马古道,近距离考察体验古道沿途文化遗产。通过加深对茶马古道的了解与认识,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深化和推进文化遗产领域的务实交流与合作。

随后,驻华使节们观看了“文物特展”,跟随解说员,步入茶马古道的时空隧道,在悠远的文化和历史中,感受茶马古道遗存的独特魅力。

接着,茶马古道与“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召开。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杨德聪强调了茶马古道研究对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国家互利合作的积极作用,希望通过专家近年来研究成果的分享,促进今后在文博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共同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孟加拉国大使法滋勒·卡里姆回顾了孟加拉国与中国的交流历史,展望了两国未来合作的发展前景。最后,大使用一句充满诗意的话进行结尾:“茶叶最初只是一片叶子,愿它现在成为联结东南亚南亚沟通交流的一个纽带”。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大学茶马古道研究中心主任、云南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木霁弘,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志龙,云南省博物馆代馆长戴宗品、云南省文物局副局长余剑明,分别就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从出土文物看中国云南与南亚、东南亚的联系,茶马古道:茶叶蕴含的力量,“古道记忆——驻华使节探寻茶马古道活动”考察文化遗产项目4个内容作了主旨发言。

11日,驻华使节们从普洱市出发,第一站是宁洱县同心镇那柯里茶马驿站。至今,驿站还保存着茶马古道的重要历史遗迹,是普洱市保存较为完好的古驿站之一。一到那柯里,使节们就迎来一场别有风趣的跳竹竿进寨门“难题”,在小心翼翼的跳跃中,有惊无险顺利进寨。转眼又被村民售卖的各式当地水果所吸引,香橼、滇橄榄、芭蕉令他们感到十分新奇而陌生。使节们参观了风雨桥、碾子房马鞍吊桥、同心亭等古道遗迹。观看了高老庄贡茶制作技艺,再看看土陶现场制作,体验哈尼民俗舂粑粑,在过去的马帮歇脚老店——荣发马店细品陈年的普洱茶,听听彝家的茶歌;在2008年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过的村民家,看看总书记种下的枇杷树,吃上一颗刚从树上摘下的枇杷;最后,再走一段真正的茶马古道,了却“当一回马帮人”的心愿。

之后,驱车前往被称为“乡村音乐小寨”的澜沧县酒井乡拉祜族村寨老达保,考察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牡帕密帕》。观看了由村民自己创作表演的拉祜歌舞,独特的芦笙舞、摆舞,无伴奏多声部合唱《打猎歌》,特别是用拉祜语弹唱的《加州旅馆》给使节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村寨半数以上村民会弹吉他,是《快乐拉祜》唱响全国的起源地,也是多项“非遗”名录的传承地。云南偏远的山寨竟会有这样神奇的地方,令使节们大为惊叹。

12日,追随着马背上的茶香,使节们来到澜沧县惠民镇,在被当地人称为“茶祖圣山”的景迈茶山上,开始探寻一片茶叶的前世今生。

这片被誉为“活态茶树博物馆”的景迈山古茶林遗产区,保存有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有着1300年的种植历史,是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筹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使节们参观了大平掌古茶林,看到了存活千年的古茶树与多种树木共同生长的奇妙景观,了解了景迈山茶树种植的历史,茶树生长的不同历史和年代的状况,以及茶叶采摘和普洱茶手工制作的有关知识。还走进了景迈山糯岗傣族、翁基布朗族2个典型传统村落,以及村落周边的参天古柏、佛寺、八角亭等,近距离感受了当地少数民族以茶为生的生产生活状况。饭后茶歇时间,还展开了一场有关茶叶发酵的有趣研讨。

同时,主办方还特别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体验活动。使节们参观了普洱茶庄园现代的制茶车间,观看了茶叶采摘后,摊晾、杀青、揉捻、晾干、压饼的制作环节。然后走进手工制作体验室,亲手为自己压制了一饼普洱茶,并在上面签名留念。学习制作的过程非常有趣,体验室里充满欢乐的笑声。手捧自己压制的茶饼,感受着收获的喜悦和满足。之后,观看了普洱茶庄园的茶艺茶道表演,体会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最后一个节目是澜沧县的书法家、画家为使节们现场挥毫、作画。一幅幅专为使节们绘制的画作,让他们爱不释手。县文化馆馆长李剑锋现场为孟加拉国大使卡里姆题写了一幅“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诚者有信,仁者无敌”的书法。有感而发,越南参赞阮文春提起毛笔,用中文写下一个“茶”字,为自己和夫人的茶马古道之旅画上了一个有意义的句号。

活动结束,使节们表示,一定会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介中国茶文化,宣传中国云南茶马古道,积极推动彼此国家的交流合作。并祝愿景迈山古茶林能早日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希望有机会再到云南,再来普洱。

媒体采风茶马古道 记者关注下关沱茶


媒体采风茶马古道记者关注下关沱茶

12月17日,由云南省委外宣办、云南茶叶办、香港商报、云南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采访团来到下关沱茶公司,对下关在茶马古道的中心地位以及下关沱茶公司在茶马古道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度采访,下关沱茶公司吴青副总经理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14点02分,采访团驱车来到下关沱茶公司,参观了博物馆,对公司的发展历程、沱茶起源、经历的沧桑岁月以及茶叶收藏等方面进行了解咨询。在和下关沱茶公司吴副总经理交流中,《香港商报》杜洁菡记者针对下关沱茶公司的产品结构、边销茶生产销售情况、茶叶在市场上的假冒和防伪问题深入了解;《香港成报》金梦瑶记者和《香港亚洲卫视》齐音记者对茶叶的采摘、生产加工、销售等特别感兴趣的环节进行了解并认真记录。

此次采风活动,引起了《香港商报》、《香港成报》、《香港亚洲卫视》、《春城晚报》、《深圳商报》、《腾讯网》等媒体的极大关注,对宣传下关沱茶品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采风车到下关沱茶公司

记者在下关沱茶博物馆关注下关沱茶的起源

茶马古道地图揭开尘封数年的秘密


茶马古道地图揭开尘封数年的秘密

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茶马古道"连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境内,直到抵达西亚、西非红海岸。根据现有的古文物及历史文献资料,早在汉唐时,这条以马帮运茶为主要特征的古道就发挥作用了。抗日战争中,当沿海沦陷和滇缅公路被日寇截断之后,"茶马古道"成为中国当时唯一的陆路国际通道。

百年前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精美地图,被一位女学者意外地发现。经鉴定,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完整的一张茶马古道地图,茶马古道上的许多惊世之谜将由此解开。

今天的茶马古道,早已被一条条现代化的公路所覆盖,仅有断断续续的一些青石路段淹没在人迹罕至的茫茫密林之中,人们已很难窥见这条神秘古道的全貌。茶马古道究竟如何走向?它究竟经过现今的哪些地方?在主干道之外又有些什么样的附线?……这一切都显得那样扑朔迷离。

一百多年前,在滇西北这片天荒地老的高原,曾有许许多多的法国籍、德国籍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足迹曾经踏遍整个滇西北高原,他们会不会留下关于茶马古道的一些记述?

那些码放在书架上的书虽然被当作宝物很珍重地陈列在县图书馆的书架上,但是数十年没有任何人去翻动它们,轻轻一拂,都会扬起一阵灰尘。郭素芹一本一本地翻阅,突然,在一本书的夹页里她翻到了一张地图,印制得十分清晰精美。精通法文的郭素芹将地图上标注的法文地名一一翻译出来,茶马古道研究专家、云南省迪庆州政协副主席刘群激动了:这竟是一张通往"香格里拉"腹地的茶马古道完整路线图!

地图印制于1875年法国巴黎出版的《地理社会》公报。150多年前,一位名叫弗朗索瓦·巴达让的探险家闯入"香格里拉"游历,他从印度进入滇西北高原,沿着崎岖险峻的茶马古道,先后踏访了巴东、白地、叶枝、茨菇、德钦、维西、中甸、贡山等地,记载下了详尽珍贵的考察回忆录,并绘制出漂亮的地图。

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发现,它不仅是目前发现的一张茶马古道的完整地图,对于茶马古道研究具有不可多得的史料价值,而且多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及云南社会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一直根据民间传说有一种猜测:滇藏茶马古道有一条附线可以不经过西藏腹地而直接从云南走出去。社会科学研究者们一直在苦苦寻找这条路的踪迹,但未见突破,那条传说中的道路仿佛是淹没在历史的尘埃里了。

这张百多年前老地图的发现,强有力地佐证了研究人员们的猜测:滇藏茶马古道附线自大理经六库过茨菇沿独龙江而不需要横穿西藏腹地便可直接进入印度。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舞剧《茶马古道》:一条没有“马”的艰辛茶道》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八马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