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的茶叶】

警惕普洱茶消费的“审美疲劳”

“普洱一喝深似海,从此勒紧裤腰带”,这句戏言,道出普洱茶消费的几分现实和无奈。普洱茶有生熟、分山头、论年份,让入门者眼花缭乱不明就里,让老茶客“为伊消得人憔悴”。若喜欢喝茶,虽损金不少,倒也乐在其中。但喜欢里也有烦恼,就是普洱茶“水深且浑”,不明不白地交出很多“学费”。于是,买普洱茶去找熟人、可靠的人成为许多初学者的共识,就像看病上学托人一样,令人啼笑皆非。长此以往,消费者还有耐心吗?

不像许多茶品质是“金字塔式”的,普洱茶呈现出群峰耸峙难分高下的多元审美特征。丰富性是普洱茶的特点,满足了消费者日益个性化、多样化的口味需求。大叶种“味最酽”,符合目前国人饮食结构上“刮油去脂”的健康需求,让普洱茶风靡一时。但这些特征和优势,是建立在相对透明规范的市场环境基础上的。若是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用料掺杂年份造假,忽悠之风盛行,消费者会无所适从,长期难免产生“审美疲劳”,接下来可能用脚投票了,毕竟普洱茶是可替代的。

这种“疲劳”突出表现在,虽然普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大,但美誉度确实叫人不敢恭维。普洱茶发轫于边地,在我国整个茶叶版图中话语权本来就弱,这些年狂飙猛进,又给一些人以“暴发户”的印象。去年的“方舟子事件”,云南业内竟没有权威回应,暴露出行业软肋,也给普洱茶敲响了警钟。当今茶产业正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向“琴棋书画诗酒茶”转型,越来越看重品牌形象和文化内涵,声誉不佳会拖累长远发展。

细数下来,普洱茶可能引发消费者“审美疲劳”的原因有几条。一是新概念层出不穷,市场上“城头变换大王旗”,可能让部分喜爱传统的人觉得“老跟不上形势”,这是次要的。二是茶叶市场口味求新求变的规律,让各茶类各领风骚若干年,普洱茶也很难一直在风头上。三是消费乱象丛生,造假和价格不透明,让初入茶门者敬而远之,连老茶客也恐怕日久生厌。这第三种情形是最该避免,也是可以改善的,有赖全行业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不过茶业小散乱举国皆然,尤其是普洱茶的顽疾,难度可想而知。

纵观普洱茶行业,有利于标准化和美誉度提升的因素也在成长。一是工业化程度在提高,一大批正规的普洱茶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正在成为行业的主流;二是“行业联盟”、地理标识认证等协同打造品牌的探索在推进,这方面普洱景迈山是表率;三是茶教育、茶文化、茶创意等行业兴起,大益茶道院、弘益大学堂等融合发展的业态井喷,补上了普洱茶“重有形轻无形”的短板,在形象塑造和创意指导上有益于全行业。

总体来说,普洱茶的行业软肋是在市场环节,公共品牌塑造上协同度差。市场环节有待“壮士断腕”的整治力度,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和巨大的“染缸效应”。品牌塑造上,需要全省策划统筹的大手笔,而非陷入一片争风拍卖的内耗和铜臭味里。当年策划马帮进京,虽然也有异议,但总归是有分量的大手笔。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行业营销水平却不断下降。普洱茶卖好先得吆喝好,在政策发展规划上需要注入更多文化和品牌元素。

去年,云南省提出了“千亿云茶”的宏伟蓝图。一杯小小的普洱茶,既寄托了产业雄心,又关乎边疆民族地区的产业扶贫乃至乡村振兴。“千亿云茶”要靠无数杯飘香的好茶实现,靠的是消费者认可满意。警惕普洱茶消费“审美疲劳”,并非多虑,而亟需行业关注破解。一言以蔽之:普洱茶有口碑才有未来。

延伸阅读

理性消费普洱茶 普洱茶价值判断


理性消费普洱茶普洱茶价值判断

1、年份:相同配方的茶叶,年份早的价格相对较高。但这只是一个趋势,因受市场因素影响,某一段时间价格或许是下跌的。

2、厂家:不同厂家同一配方的茶叶,著名大厂的茶叶价格较高,且有公价,可随时变现。小厂茶因信誉等问题,无市场参考价,变现难度极大。

3、茶种:同一年份,乔木茶最贵,其次为野放茶,台地茶价格最低。所谓野生茶,只是一些商家引诱消费者的不合法称谓,真正的野生茶并不宜饮用,且大多在自然保护区内,盗采风险极大。

市场最近出现的山头茶、村赛茶炒作的情况对普洱茶市场发展极为不利。

首先,山头茶的炒作造成极少数地区茶树过度开发,其次出现大量的仿冒著名山头的茶叶,使消费者迷茫,市场陷入混乱。有些山头茶一季茶产量不过2—3吨,市场上却出现几十吨甚至上百吨茶叶。最后,这种炒作极大地伤害了不明真相的消费者,通过无限夸大细微差别,严重透支新茶的价值。

其实,茶叶只要是良好生态环境下的乔木茶、野放茶,有合格的加工环境和存放环境,即为茶中上品,是消费者和收藏者的最好选择。

4、仓储:因为普洱茶尤其是生茶需长期存放才能发酵为成品,良好的、上规模的仓储环境极其重要,它决定着普洱茶的价值。

近年,因为普洱茶价格的上涨,使经营老茶有巨大的商业价值。而老茶的数量是有限的,于是市场上出现了所谓湿仓茶,有的商家甚至提出“湿仓”茶存放的整套方案。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或称谓,其实就是用不当手段在短时间内获取超额利润,这是对普洱茶价值的扭曲,是对中国茶文化的亵渎,是把商业利益置于消费者健康之上的恶劣行径。

什么是普洱茶的大众消费?


【今日话题】:什么是普洱茶的大众消费? 现在写普洱茶行业文章的人在今年动则拿大众消费做文章。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什么是普洱茶的大众消费?

大众消费是一个相对的领域。前提是要有一个限定范围,不然普洱茶的大众消费就是一个笑话,没有多少意义,比如说零售价在100-200元/饼的357克普洱茶,我们从零售价格去算,一公斤就到280-560元。我们回到生活中,这个价钱有必要拿来一比,就算大米10元/公斤,那么可以买到28公斤。就算猪肉28元/公斤,可以买到10公斤。黄牛肉140元/公斤,也可以买到2公斤,更别说那些日常蔬菜了。这样的茶价能算是大众消费吗?

好吧,你也许会说普洱茶和米和肉菜都是生活中的,但不一样。那么我们再缩小一下范围,放在中国茶叶中来比。一公斤卖得比这个价格(280-560元/公斤)低的茶叶多得是,比如今年云南的绿茶和红茶,可以买到芽尖(最高等级)了。这个价格还能是大众消费吗?

我们在缩小一下范围,就拿同类普洱茶来比,今年一些山头古树茶价格都还没达到280—560元/公斤。一些大树生态茶也没达到这个价位。那么还能是大众消费吗?

以上我们从生活、茶类、品类三个方面都说明了零售价100-200元/饼的357克普洱茶不是大众消费。那么普洱茶的大众消费应该是什么呢?

2014年的普洱茶平均价格在88.6元/公斤,那么这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不管你买的普洱茶9.9元包邮或者是9999元包邮。从普洱茶来说,它都是88.6元/公斤。

那么我们如何去确认哪部分价格的消费人群是大众呢?又何来大众消费?

难道就因为一个店里的100-200元/饼的茶品卖得多就是大众消费?那么人家店里的9.9元/饼或者500元/饼卖得多也是大众消费?

不管我们从个体还是从宏光的层面来看,普洱茶的大众消费都是说不清的,因为比消费普洱茶多的是绿茶。扯远了,我们还是回到普洱茶大众消费的这个主题,前面说过了,要说清楚普洱茶的大众消费,必须先说清楚限定范围。就某个品牌来说,他的出货量都是有统计的,自然很容易就知道哪款茶品是大众消费。这里要注意区分消费和消耗的概念。

大众消费是会变化的,不会变的仅仅是大众两字。

“后消费时代”的普洱茶


“后消费时代”的普洱茶前些天与一个朋友聊天,他说以前茶商卖茶都叫“订购会”,现在叫“茶会”,可不少茶商抱怨,自从叫“茶会”以后,茶叶就不好卖了。这位朋友一针见血回复:“市场不好,叫什么都不好卖,还不如搞点茶会显得雅一点。”细细思量,真的是这样吗?当前普洱茶的市场确实不如前两年热络,也不如过去赚钱快了,也许与当前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我们试着从更深的层面去观察,从消费心理的角度去思考,或许普洱茶的“后消费时代”已经悄然来临,而茶商们的营销思维还未跟上。

普洱茶的传统营销思维是基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所带来的陈化空间和升值空间,以及普洱茶的健康功效与生态价值。然而在“后消费时代”里,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出更加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科技进步带来生产能力极大提升,商品的种类极大丰富,商业消费早已脱离纯商品竞争阶段,商品的主要功能在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之外,非物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普洱茶的复兴时间虽然不过10多年,但是因为它出现在对的时间、对的环境,所以哪怕经历过2007年的重创,也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调整,迎来新的热潮。发展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普洱茶在传统的品饮需求和收藏投资需求之外,又增加了一种非物质性的需求,这也正暗合了“后消费时代”下消费者重视体验式消费、个性化消费、愉悦性消费的心理。

体验式消费要求商家重视顾客的情商,关注顾客购买行为发生全过程中的非真实购买需求,顾客所关注的不只是品牌或产品本身的单方面的物化的价值,更多的时候,需要以超出顾客现实的既有想象,开创并传递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以此建构顾客全新的生活体验。普洱茶可以成为多种生活方式的外化,而如何将普洱茶渗透在各种生活体验中,是“后消费时代”普洱茶营销需要思考的重点。

“后消费时代”是一个个性化经济时代,社会越是发达,物质越是丰富,社会里的个人价值观念就越是表现为个性的,而对商品的需求也越与众不同。这几年普洱茶山头茶概念的兴起,由此带来的无数小微企业开始展现活力,手工制茶坊的复兴,都是个性化消费需求的产物。所以,未来小微企业依然需要“小而美”,而不靠做大做强,才能维持稳定的、有个性化需求的客户。

现代人愈来愈重视健康,“后消费时代”的消费者对产品的内涵有了新的要求——不仅仅重视“身体”健康,而且讲求身、心、灵的健全。这样的价值观最大限度地激发了消费者内心深处对一种内涵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体验更精彩、心灵更愉悦的生活的渴望。普洱茶本身的所带来的形式之美,带来了在消费领域中茶席、茶空间的精致化、茶人服的流行等等;而云南普洱茶山的原生态环境和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吸引了茶山旅行者的纷至沓来,这些都是愉悦性消费需求的表现,而这种在普洱茶上的消费需求仍待更多的表现形式。

普洱茶的“后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您做好准备了吗?

普洱茶消费市场回暖


普洱茶消费市场回暖

普洱茶市场消费回暖,价格在200元/公斤以上的中高档原料价格涨幅5%~10%。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茶博会,茶商因市场暖意而喜不胜收。业内人士透露,本次参观的专业观众中有超过一半是“80后”,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年轻化给行业带来新的信心,预计明年春茶期原料市场比较平稳。

茶叶消费市场年轻化明显

为期5天的广州茶博会是茶叶市场的“风向标”。有茶商向记者透露,今年的行情比去年有明显升温,市场消费力明显提升。记者了解到,原料价格对市场回暖触觉最为敏锐,200元/公斤以上的原料已经出现5%~10%的涨幅。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广林认为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从今年5月起,普洱茶市场启动多个线上交易平台,其中一个最大的平台上市50多种产品,数量达数百吨:“厂家从平台获得资金投入再生产,促进了市场的流动。”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没有交易平台的出现,今年的普洱茶市场有可能出现下滑。

另一方面,年轻消费者开始进入茶叶市场,拓宽了普洱茶的消费市场。有业内人士透露在本次茶博会上观察到,专业观众日的观众中,有超过50%是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个发现令商家为之雀跃。记者了解到,不少先知先觉的厂家其实已经看到消费市场年轻化的迹象并进行转型,有的厂商也开始新辟出新的子牌,如在茶博会前推出的“欢乐茶醍”就是第一款本土茶商为年轻消费者而打造的新品牌。

不过,钟广林认为,目前还不是所有的茶商都意识到开拓年轻人市场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要重新打造一个子品牌,培养一个新的消费市场,需要茶商有强大的销售网络:“如果茶企在全国各大区域没有提前布局并具有一定数量的经销商,很难在这种市场形势下进行新子品牌的推广。”

有市场人士认为,茶叶消费市场年轻化有可能打击到传统茶叶市场。对此钟广林表示无须担忧。他表示,自己从近几年进行的市场调查发现,年轻人一开始会因为简单、快捷的茶叶产品进入茶叶市场,但是在形成品饮习惯的一两年后,就会逐渐“升级”到传统茶叶市场中,接受传统茶叶产品。

不是茶企都能获利

不过,不是所有茶叶企业都能在这一波行情中获利。业内人士认为,“我们所知道的线上茶叶商家这一年已经减少了接近一半,但线上茶叶总体销售情况却比去年有所增长,证明市场经过洗牌,‘杂牌军’在减少,品质和品牌较佳的企业市场在扩大,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记者了解到,目前普洱茶市场两极分化加剧,消费市场两极分化,300元/片的茶饼和1000元/片以上的茶饼接受度最高。

消费市场回暖是否意味着普洱茶收藏市场已被遗忘?广州茶博会期间,上海尚藏携手云南农垦集团勐海八角亭茶业在广州举办“品味布朗·品味艺术”品鉴会,藏家杨尚燃认为,收藏市场已经不是10年前盲目投机的状态,收藏者已理性回归,懂得只有高品质的普洱茶才有收藏价值。不过钟广林还是保持平稳的心态,他认为春茶毛料价格可能比较平稳,明年行情不会明显上扬,但大部分大茶商应该已摆脱了悲观情绪,对普洱茶市场重立信心。(林琳广州日报)

故事时代下,普洱茶消费的前提


故事时代下,普洱茶消费的前提

随着接触普洱茶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这个行业的卖方很会讲故事,有些只是在产品宣传上造概念、讲文化、说背景等,这都无可厚非。更有甚者,将消费者进行品饮体验时的不好感受都归咎于消费者本人,比如:我怎么觉得我喝了茶之后舌头发麻呀?

可能你本身寒气比较重吧!寒气较重会影响……

只能说碰见这样的卖方,还是果断离开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讲故事了,而是进了一家“诊所”呀。许多人刚喝普洱茶时,会觉得普洱茶很遥远,因为它五花八门的“包装”。这个包装可能只是肉眼可见的绵纸包装,不同品牌、不同产品绵纸包装上的图案,包含的元素都不一样;也有可能是“文字包装”,卖方会用不同的文字,组成不同故事、文化、背景等,将之捆绑在产品销售上。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有时候茶品本身并不重要,谁的故事更好,更能吸引人才重要。于是不同的产品有着不同的故事,故事多了,消费者就像是走进一本故事百科全书,长此以往这难道利于市场健康发展?

诚然普洱茶是一片叶子,也是一种文化,当这片叶子穿上文化的外衣后会更加有利于销售,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包装产品本身并没有错,现在市场上没有一款茶是不需要经过包装的。但过分夸大“包装”的比重,强调茶品背后的“故事”强过它本身的口感时,是否有些舍本逐末、欲盖弥彰?最后消费者拿到一款茶:嗯,包装不错,吸引人。拿到另一款:嗯,这个“故事也不错”。结果一喝,两个茶的口感没什么区别,甚至原料都是一样。试问,这是在卖茶?还是在卖故事?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没办法决定一款产品的“故事”成分该占多少?因为我们不是产品的生产者,但我们能做到坚持自己的购物前提——口感体验。与其辨不清故事真伪,为选择谁而纠结,还不如坚持适口为珍,如果你觉得这款茶给你不愉悦的体验,那就果断放弃。

当然,有些茶因为自身工艺、仓储等原因,可能造成它短期内口感并不是很好或最佳,需要时间的力量,如果你有时间去等待去验证,那你可以尝试购入一两饼,看看是否后期转化真的如此,而且这也算品茶路上的一种乐趣。但是懒惰是人的天性,大部分人是没有时间与条件去等待这个验证的过程,也许当时是抱着试试的想法购买了,然后回家一放可能就忘记,浪费了钱财不说,也占了地方。与其以后懊恼,还不如遵从自己当初的感受,不好喝就不买,不要听着卖方的“故事”而忘记你的口腔感受,还是坚持适口为珍,追求茶叶的品饮属性。

当把茶叶的品饮属性作为自己消费选择时的首要条件时,你就会觉得,其实喝茶这件事真的很简单。一个人时,舒适的口感愉悦了你自己;一群人时,这种口感愉悦了周围人。而且你可以置一方小茶席,或者入手一个简易的飘逸杯,也可以用水杯泡上几根,没人说过,普洱茶必须在茶台上泡。你选择什么样的冲泡方式,都是你的自由。以这种简单、轻松的方式对待普洱茶时,于消费者而言,它可能不再离生活很遥远;于市场而言,可能这种方式才是它最理想的发展方式。试想一下当消费者与卖方以这种简单心态对待普洱茶时,普洱茶是否不再那么复杂?消费者不用面对五花八门的“包装”而左右为难,只要自己适口就好;对卖方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督促,因为当你再拿故事、文化等来试图为此款茶加“筹码”,抑或试图掩盖它的缺点时,你会发现这种手段已经失效,取而代之的是,如果你的茶真的品质很好,不用你费尽心机去“包装”,它的品质就是你最亮眼的“包装”。

普洱茶消费市场回归理性


普洱茶消费市场回归理性

“我们不同意普洱茶价格"大跳水"的说法。普洱茶的价格本身并不高,再"大跳水"的话,该产业就没有出路了。”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在调查中也了解到,普通普洱茶价格亲民,消费者能承担得起,仅精品普洱茶——古树茶、山头茶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价格低迷景象。

普通普洱茶价格会适度提升“普通普洱茶的价格尤其是云南普洱茶的价格本身并不高。2014年云南省普洱毛茶均价为36.89元/公斤,成品茶为85.45元/公斤。其他产茶省的普洱毛茶均价:贵州91元/公斤,浙江77元/公斤,福建54元/公斤,四川55.5元/公斤。”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这位负责人介绍道。

记者在多家大型网上购物平台比较了普洱茶成品茶的价格后发现,普通普洱茶的价格亲民,消费者都能消费得起。在天猫商城网页上,记者看到大益普洱茶熟茶150克售价为58元,下关普洱茶生茶357克售价为109元。

在中国茶叶中,普洱茶可谓是最受关注与热议的品种。前几年,普洱茶价格暴涨,从几十元一斤飙升到四五百元一斤,2012年更是普洱茶暴涨的年头,茶叶行情非常好。2014年,一直很抢手的普洱茶价格突然开始下跌。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这位负责人介绍:“2005~2007年,由于普洱茶宣传力度加大,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喜欢、消费普洱茶,在宣传上确实过分强调了普洱茶耐贮藏的特性,让许多人走入收藏增值的误区,加之少数人开始炒作,使得普洱茶价格偏离了价值,出现了价格的虚高和波动。从2008年开始,消费者不断成熟,从品饮普洱茶中切实体会到其独特的保健功效,找到了品饮的乐趣,并发展成为爱好,因此普洱茶的消费市场开始趋于理性,市场也不断扩大。”

对于普洱茶未来的市场前景,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这位负责人指出,从目前来看,普通普洱茶价格已经探底。由于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的上涨以及茶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普洱茶价格还会适度提升。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梅宇向记者介绍了今年全国茶叶市场的价格走势。“2015年全国茶叶价格呈现平稳发展态势,中低档茶叶量价齐涨,比去年同期上涨15%左右。春茶平均单价89.33元/公斤,同比提高6.05元/公斤,提高了7.26%,其中单价最高的是浙江,均价为134.69元/公斤。2015年全国茶叶销量也呈现平稳状态,大宗茶销量有所上涨,中档茶销售稳定。”“今年7月,许多普洱茶厂家上调了价格。”中国茶界商城一位客服人员告诉记者。

高端普洱茶价格低迷

高端普洱茶——古树茶、山头茶出现近年来少有低迷的景象始于2014年下半年。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2015全国普洱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中指出,2014年上半年,广东普洱茶市场上掀起的一波古树茶“炒作”之风,带动销售价格的迅猛上涨,再加上北方市场的兴起,众多企业纷纷前往云南抢购原料,致使古树茶的原料价格至少攀升了50%;进入下半年,由于热点降温,加之股市上涨使部分投资普洱茶的资金转移,因而市场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低迷景象。该报告还称,在济南市场上,2014年被收藏市场追捧的老茶、名山茶也出现了较大降幅。其中既有宏观环境因素,也有市场理性回归的因素,还受到一些大品牌企业的价值引导影响。

梅宇介绍,进入2015年全国高端礼品茶价格继续理性回落,比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其销售也继续回调。“不少人对普洱茶的市场行情并不是十分了解,将近年来因一些人追捧的云南珍稀稀缺资源——古树茶、山头茶的价格看成是整个云南普洱茶产业的价格,这是十分片面的。”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上述负责人表示。

据悉,树龄100年以上甚至高达千年以上的古茶树十分珍稀,且其产量都很低。云南省的茶园面积将近600万亩,其中古茶园、古茶树仅30万亩左右。

普洱茶消费:品质是普洱茶占领市场的前提


普洱茶消费:品质是普洱茶占领市场的前提

普洱茶市场渐趋理性品质成消费者首选

记者25日从在昆明召开的第六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了解到,普洱茶市场日渐回暖,消费行为也渐趋理性,产品品质成为大多数消费者首选。

据了解,针对2007年以来的普洱茶市场异常波动状况,在近年来的行业调整和整治后,普洱茶市场环境日益好转,炒作之风被有效遏制,普洱茶的消费也回归理性,行业正走上良性发展道路。

记者了解到,云南茶叶价格和销量呈现稳步向上的态势,绿茶、红茶生产企业基本没有库存,普洱茶销售稳步回升,企业库存减少。在此届展会现场,一些知名普洱茶生产企业对记者表示,2010年普洱茶各类型产品销量和销售收入比2008、2009年有明显回升。"集团2010年产量2000吨,比2009年翻了一倍,销售额近8000万。"云南省普洱茶协会副会长、云南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炳基告诉记者,同时,消费者对普洱茶的消费也回归理性。"从集团的整体销售情况看,顾客买茶收藏的占两三成,买来自己喝的占七成左右。"郑炳基说,"现在消费者已经不再盲目认为普洱茶越贵越好,而是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其中每公斤100元至400元的中档产品占到销售额的70%。"

"这次打算在展会上购买2万元左右的茶叶。高价位和低价位的普洱茶都在选购范围之内,主要是考虑茶叶本身的品质、口味,价格并非越高越好。"专程从河南省灵宝县来参加此次"茶博会"的普洱茶爱好者赵江波说。(资料来源:新华网,作者:李萌,吉哲鹏)

普洱茶警惕:用投资赌未来会被“空心化”


普洱茶警惕:用投资赌未来会被“空心化”

在整个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巨变的同时,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天的普洱茶市场和中国的产业结构极为相似。普洱茶市场本身属于一个低端制造的市场,在如此低的效率下,竟然还衍生了如此大的金融投资市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在普洱茶市场中,还隐藏着一个中老期茶的较大的投资收藏市场。而且,还有N多茶企在前赴后继地踏入这片血海,都想在纷乱之中分一杯羹。说到这里,你是否有点眉目呢?

高占比的收藏投资市场背后,是资本信贷的疯狂,这导致普洱茶的产业结构处在农业制造业的低端,并且消费低迷。无论是资本,还是资源,如果有太多流入效益很低的行业,导致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一旦公务接待和人口红利结束,以信息不对称和低端制造为支撑的普洱茶行业肯定会进入不挣钱的阶段。在我看来,很多的普洱茶企业赚钱的逻辑有以下三点:

一、赚公务接待和送礼的钱

无论是哪个茶企,基本上都接触到了公务接待和送礼模式。然后,当这种模式被加以限制以后,他们的收入便屈指可数,甚至入不敷出。就拿之前某些上市的茶企来说,我也看到了有些人分析过,刨去政府补贴等方面的收入,这些茶企基本都是赤字。

二、赚投资收藏小白的钱

这其中有很大的一批人,在厂家支撑下的炒作中,看到这短期暴富的机遇。平时买个菜都计较半天的人,看到普洱茶这种倒手买卖能如此大赚,眼睛就红了。理智是什么,都不是回事儿。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反正厂家出完货,就没自己什么事儿。

三、布局中老期茶市场

中老期茶市场基本上成为了很多企业宣传的噱头,很多企业都想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中老期茶基本上和当下的茶企没有什么关系。要说中老期茶的功臣,也算是那些曾经为了这些产品承担着很大风险的二手商和真正的投资者吧。现在茶企想借助这个现成的平台架构起自己的利益大厦,真的可谓是借刀杀人啊。但是茶企可以借助这些东西,让自己的品牌变得忒好听,这就是借势而上。

由于投资、收藏等成为很多茶企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或者未来利益的着眼点,普洱茶市场在之前已经逐渐体现出空心化的状态。之前笔者曾经提到过工匠精神,也是基于此类认知。不过欣慰的是,随着整体环境的压迫和众多茶人的推动,普洱茶行业也慢慢出现了一些以“工匠精神”和“大众品饮”等为核心的企业,如百中堂、合和昌、润元昌、澜沧古茶等等。

当然了,我并不是否定普洱茶的投资收藏市场。以前我也提到了,普洱茶的投资收藏市场在之前就推着普洱茶行业前行。可惜的是,如果有太多的资本和资源关注于此,那么泡沫势必越来越大,危机势必越来越强。

的确,当前的普洱茶市场确实有太多的信息不对称。投资收藏市场也确实有很大的利润,可是,总有一天信息会趋于对等,市场总归会淘汰那些不合时宜的企业。如果你的企业还在为自己的小聪明沾沾自喜,为成功骗过了消费者而洋洋得意,我觉得下一个死掉的基本就是你了。

纵观世界农业制造业的历史,我们很少看到有这么一个产业能够长期以收藏投资以及资本市场能把财富游戏一直玩下去,普洱茶也不例外。最后,我呼吁,让普洱茶行业回归常态吧。(安子/茶周刊)

什么在主导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勃兴?


什么在主导普洱茶消费市场的勃兴?

普洱生茶再次勃兴的滥觞,应当归功于港澳台茶商的先知先觉,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萌发,到最近十年的大兴于世。前十年当中,由于受制于市场容量的限制,港澳台地区的普洱茶商,虽然躬耕于普洱生茶的领域,但无论是产量或销量,都相当有限。大陆地区的茶商,在觉醒之后迅速跟进,并牢牢地把控了普洱生茶的生产、流通渠道,占据了最为广阔的普洱茶消费市场。广东省普洱茶市场就是这次商业浪潮的产物。

不同以往的地方在于,最近十年普洱生茶市场的火热,是以名产区的山头茶为热点,这完全走的是名优茶的路线。在这方面,大陆的普洱茶厂商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地接管了市场的主导权。隐患在于,名山头古树纯料普洱生茶,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只占云南普洱茶总产量的5%左右,只经得起二、三线的普洱茶中小企业运作。既往主导普洱茶市场的一线企业,不甘于自身拥有巨大优势的常规产品量大利微,转而杀入这个狭小的领域,大、中、小普洱茶厂商殊死搏杀的结果,名山头古树纯料茶的市场迅速枯竭。要做小产区古树纯料生茶,就不可能有量。所以产品迅速陷入同质化,是真的都是真的,品质相差不大。是假的都是假的,品质相差亦不大。在这一波普洱生茶财富浪潮中,最令人喟叹的莫过于产区的品牌得以确立,而企业的品牌并没有树立起来。出自同一个产区的古树纯料生茶,更被重视的是谁更纯更真,品牌的贡献度极度的弱化,出现了“大品牌不如小品牌,厂家产品不如私人订制”的论调,甚嚣尘上。名山头古树纯料生茶经历了十年的发展,如今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面临发展的瓶颈,重朔品牌道阻且长。

短短二十年的时间,普洱茶从一种偏居一隅,边销藏区、外销港澳台东南亚的小茶种,一跃成为当今中国领军茶,老茶的牵引功不可没。历史上云南地方就有饮用老茶的习俗,只是从未得到重视。明代大理白族进士李元阳在其编纂的《大理府志》中就宣称:“感通茶,性味不减阳羡,藏之年久,味愈胜也。”民国六年(1917年)《路南县志》中赞叹宝洪茶:“藏之越久越佳。”敬昌号的老板马祯祥回顾抗战时期的普洱茶:行销内地的都是新春茶,销往香港的都是陈茶,贮藏越久味也就越浓越香,有时甚至存放二三十年之久。这些记载都出自可靠的历史文献资料,远比茶书的可信度高。许是应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直到1995年,邓时海教授《普洱茶》一书在台湾出版后,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属性逐渐广为人知,成就了后来老茶市场的空前盛况。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急剧上升,导致存世稀少的老茶快速被消耗殆尽,造假的不端行为更进一步加深了老茶的信任危机,可以说是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由此中期茶的市场勃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回顾过去几年,之所以中期茶并没有出现市场火爆的市况,是基于众多的原因。新常态经济导致购买力的下降是不争的事实,而中期茶尚未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转换才是主因。当下广东珠三角区域,一众仓储大茶商,优点是存茶量大,缺点是绝大部份产品并非是自己生产,扮演的是守门人的角色。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价格的不合理。不可不察还有消费者的习惯问题,中国地域广阔,饮食习俗差异极大。广东珠三角地区普洱茶商,正在努力建立起仓储标准,即便是最终建立健全标准,能否满足全国各地的市场都是未知数。面向未来,普洱茶巿场终将从产品牵引市场,转向以消费需求主导市场。对于消费者需求重视度不够是当下普洱茶厂商最大的短板。从常规性产品角度来看,普洱熟茶应当是主体,普洱生茶则是补充,中期茶作为市场的牵引力量。从消费者需求角度来看,现有普洱生、熟、老茶面向的客户群体仍然是传统的客户群体,这个群体即所谓的政商两类群体。按照经济学家们的推测,中国有2亿人以上的中产阶级人口。

由于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市场的分化,即使占领了其中最大的市场份额,这个群体亦不足以消费掉现有普洱茶的产能,更不足以消解掉168万吨的内销茶产量。茶叶消费市场,正在从过去30年中名优茶牵引、中产阶层群体消费,转向更为广阔的民茶巿场。单以普洱茶而言,生茶中以名山头古树纯料占据高端消费市场的时代将渐行渐远,转向以合理拼配扩大中低端消费市场为导向。成熟的市场经济下,就是赚钱很难,需要一块钱一块钱的来挣,好处是市场容量巨大,而且消费需求稳固。

熟茶中,提升性价比是不二选择,既往在生茶市况火热挤压下,都是最差的原料被用作熟茶发酵,价廉质低几乎成了熟茶的标签。今后性价比高的熟茶,在健康驱动下终将王者归来。老茶对市场的牵引,可以被看作是创造需求。当满足自身需求的家庭藏茶,成为普洱茶市场的共识后,市场将获得更为广阔与长远的发展空间。

消费者如何通过品牌认知普洱茶?


消费者如何通过品牌认知普洱茶?

普洱茶消费者,在学习交流普洱茶品的时候,往往会被一些概念性的普洱茶品牌弄得不知所然。这里的品牌是泛指,包括:人、公司、茶厂、商标、产品等等。记得在前些天,跟茶友交流普洱茶的时候,一位喝普洱茶20多年的老茶人,竟然不知道中茶牌,这让我十分惊讶。回溯回去,那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候中茶牌商标在普洱茶品中还是大量存在的。从70年代-90年代,喝普洱茶想避开中茶标还真不大可能。

而一些做旧普洱茶生意的人,提出是认茶厂不认商标,常见的也就是70年代-90年代的茶品。但在认茶厂的时候我们又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定制茶的话,有可能原料和包装都是真的,但是生产并不是在包装上印的那个茶厂里生产。就拿大名鼎鼎的曾经云南中茶(云南茶厂或昆明茶厂)和大益(勐海茶厂)来说,都有过这种情况。

消费者在购买普洱茶之前,对于茶品信息的认知就不得不进行了解,中国普洱茶网“普洱茶产品库”在不断完善普洱茶产品的信息的同时,在认知了茶品信息之后,最基本的要点就是对于产品出品和生产的信息的完善。

那么,消费者购买普洱茶的时候,是否有必要去认知品牌?在我看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就使得不管是生产还是销售的个人或者企业组织,传达给消费者的信息一定要清晰明了。

1、通用名要少用

目前的普洱茶产品中,通用名相对已经很少,但有些产品的名称还是沿用旧习。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云南七子饼茶”、“下关沱茶”,这种以前的命名方式,放在现在来说就是一个大“bug”。几乎所有产品都叫这个,如何能体现出产品的差异化?还有的产品,一个产品有几个名字,连起来就显得很长。比如最近中茶出品的“臻品蓝印”,难道要无视“中茶牌高山乔木圆茶”这些字吗?连起来就是“中茶牌高山乔木圆茶臻品蓝印”,而2014年同样名字的茶品出过,是不是需要个年份区别的符号?比如批次。

2、商标不要很多

一般从法律上来说,一个产品是可以标注上很多个商标的。但商标标注多了,设计不好的话,会给人形成不伦不类的印象。不仅不能达到合作双方宣传的目的,甚至会让人产生反感。

3、到底宣传什么

普洱茶产品的包装,要想好传达给消费者的到底是什么?在普洱茶行业,大益值得学的东西还是蛮多的,其中的茶品包装给人的信息传递脉络还是比较清晰的,从勐海茶厂——大益(商标)——产品,从茶厂到商标品牌再到产品。哪个阶段的宣传就凸显哪个部分,而作为这一切的聚焦点大益集团,则是从活动中宣传。

个人品牌,体现的是个人的能力和眼光,目前在高端普洱茶领域,这是很明显的。但是好像从没有人在这方面留下点什么,如果是散装的,那么时间一长,茶品越多,就不记得是谁的。老同志的两位创始人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虽然只是茶品的配方。

公司品牌,体现的是一个公司的形象和能力。一般在茶品包装中就有标记。但形象,还得靠一些社会活动等体现,而不是在产品上标记就能体现出来的。勐海福元昌茶厂进行的那些公益活动就比较好。

茶厂品牌,体现的是一个公司的生产和收购能力。茶厂是茶品品质保障的基础,同时也是长期连接茶农的一种纽带。茶厂是茶企初期的宣传重点。

商标品牌,体现的是对产品的一种保护,同时也起到对其他商品的区别。同一行业,商标具有唯一性,跟产品不可分割,具有综合产品品质的特性。

产品品牌,体现的是某一款产品的特点和口碑。一款产品的认知度越高,使用越多,说明这款茶的宣传越到位。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警惕普洱茶消费的“审美疲劳”》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的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