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文化】

饮食文化视野下的中原普洱茶市场

中原,华夏之中,广义的中原地区涵盖河南及周边省份,狭义的中原地区专指河南。近年来,普洱茶的疆域晕染中原大地。俯瞰普洱茶的产业链,上游的产地云南,籍借承包冰岛古茶树,中原茶商声闻业内。中游的流通环节,以郑州为中心的茶城批量涌现,数量上雄踞三甲,南望广州芳村茶城集群,北看北京马连道茶城集群,渐成气候。下游的仓储环节,北方干仓欲与南方莞仓争夺话语权。透过现象看本质,上游、中游和下游,百川归海,终要流向消费者。普洱茶,何以逐鹿中原?我们尝试另辟蹊径,从饮食文化的视野下加以分析归纳,以为参考、镜鉴。

一、饮食变迁主导下的普洱茶市场流动

倘以饮食文化的广阔视野来俯视华夏大地的版图,我们会发现,在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华夏的先民顺应天地自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饮食。

华夏民族的主体——汉族,主要居住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腹地,人口稠密,自汉代至今两千多年以来,在优化选择饮食的过程中选择了以五谷杂粮为主体的饮食结构。近两百年来中国人口的激增,也与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有很大关系,但向以素食为主。这与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惊人的一致。两千多年以来,汉族食五谷杂粮,饮用中小叶种之茶,达到饮食平衡。

而居住在华夏大地边域的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饮食则以肉食为主。自唐至今,粗老原料制作的茶,是其赖以为饮食平衡的不可或缺之物。封建阶级的统治者籍茶制边,可说是一项稳固的国策。至今,国家仍给予边销茶以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以资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保障。

直到20世纪中叶至今,这种状况逐渐被打破。先是在20纪50年代以后,经济上率先腾飞的港澳台地区;然后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临海的广东省接着发展起来;此后中原地区的经济加快发展;未来西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望。经济的发展伴随生活条件的提升,膳食结构的改变首当其冲。传统以素食为主体的国人,饮食以洋快餐为先导,呈现部分西方化;以肉食为导向,部分少数民族化;其核心在于肉食在饮食比重中的增加蔚为主流。先是港澳台、然后是广东,普洱茶成为饮食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的元素。现今,普洱茶在中原地区市场日渐热络。未来,普洱茶有望进一步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开拓新的疆域。

纵观普洱茶市场的开疆拓土,从极边之地的藏区,到港澳台,再到广东、中原、西北和东北市场,可说是饮食变迁导致的结果。

自2000年至今十多年来,河南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五位。2012年河南茶叶总产量为53500吨,总产值接近80亿元。茶产业列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政策利好。河南省成为户籍人口逾一亿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省会郑州市实际居住的人口逾一千万,人口密度仅次于北京和广州市。人口红利不断释放下,饮食变迁导致茶叶需求剧增。

仅以普洱茶为例,2000年以前,郑州只有华中食品城一家普洱茶经销商。2004年河南第一家茶叶专业批发市场郑州茶叶市场开业,整个市场只有一家专营普洱茶,另外两家兼营普洱茶。到2006年,伴随全国普洱茶热潮,郑州茶叶市场220多家商户,几乎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在经营普洱茶。2006年开业的郑州北茶城,招商一月爆满,90%以上的商户经营普洱茶。2007年普洱茶行情暴跌,新开茶城半数商户人去店空,一片萧条景象。2010年普洱茶再次走出低谷,郑州茶城数量增加到十家以上,茶叶种类中普洱茶、信阳毛尖、铁观音呈三分天下鼎力中原之势。2014年末2015年初,郑州茶城数量增加到20家以上,且有新茶城不断在招商开业。18个地市,几乎每一个地市都有一家以上的茶城。除开茶叶主产地信阳市,河南各地市茶城,普洱茶都占有较大市场比重。

从食用五谷杂粮饮用花茶、绿茶,到食用肉类为主饮用普洱茶。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中原地区普洱茶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伴随经济形势波动起伏,内在的驱动力主要在于经济发展导致饮食变迁的结果。

二、饮食结构主导下的普洱茶市场需求

当下的普洱茶国家标准有生、熟茶之分。事实上还存在普洱老茶。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邓时海先生更是提出:“喝熟茶,藏生茶,品老茶”的理念。设若以膳食结构略加分析,足证邓时海先生所言不虚,可谓金玉良言。

边疆藏区的藏民最早食肉饮普洱。民国时期范和钧先生调查滇南出产销往藏区的紧茶发现,面茶的梭边和二层的二盖潮水发酵,粗老的心茶在揉制成形之前绝不发酵。里茶的发酵靠揉成团形后堆积发汗,过程缓慢而悠长,最终茶叶中心会起金黄色的金花,那是发酵最好的标志。据《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志》记载在1973年销往藏区的紧茶,藏民饮用之后曾有过不适反应,调查结果为发酵不到位所致。发酵茶、混合煮饮以配食物是为藏民饮食构成,绝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饮食结构。具有借鉴意义,不具复制条件。

20世纪中叶以后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大都经过后期无意或有意的加工,这被后人称为“港仓”。港仓普洱配合香港酒楼、茶楼饮食,是为香港市场大众普洱茶消费主流。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香港的消费者仍然认为云南出产的普洱茶只有经过港仓才能称为“普洱”,喝了以后胃比较舒服。此为港仓普洱茶的消费基础,并有意无意中留下了被誉为“能喝的古董”的普洱老茶。

为了满足香港消费市场,广东在吸收了港仓技术的基础上发酵出被今人称为“广云贡饼”的熟茶,并开大陆民众饮用普洱茶风气之先。广东人向有吃早茶的习俗。关键在于吃,广东人在国人中向以能吃、会吃、敢吃而闻名,配饮普洱茶成为风潮。珠三角地区,惯于把握商机的广东人大量收藏普洱茶,据说人数有23万人之众,总量估计在30万吨以上。海量贮存的都是陈期在十年以上的中期普洱茶。以大的藏家为代表收藏体系渐趋于完备。这种收藏体系贮存出的普洱茶,品质优劣是建立在广东人饮食习俗的基础上,为广东人所津津乐道。近期频频亮相试探市场反应,并打出“南茶北销”的口号。这究竟是广东人的一厢情愿?还是北方人乐于笑纳?其根本在于饮食习俗差异导致南北方普洱茶经营者和消费者是否能够达成相对一致的看法。显然,这并非一件易事。

1973年以后,云南国营厂才创制出现代意义上的普洱熟茶。2003年云南省发布的普洱茶地方标准只承认熟茶是普洱。2004年农业部发布的普洱茶农业行业标准承认熟茶是普洱,限定普洱生茶存放十年以上才承认属于普洱。直到2006年云南省发布的普洱茶综合地方标准才承认生、熟茶都是普洱。2008年发布的普洱茶国家标准承继了2006年普洱茶综合地方标准,承认生熟茶都是普洱茶。

诞生于七十年代的普洱熟茶起先是为了满足藏区、港澳台和广东地区的市场需求,就目前的市场来看,确实达到了市场的预期。但在除了广东以外的南方其他省份市场表现平平。抛开南方诸省本身亦是茶叶主产大省,有着相对稳固的消费习俗不论。南方人清淡的饮食结构与普洱茶的匹配是个大问题,应当引起普洱茶生产厂家和经营者的重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清淡的杭帮菜与“无味之味”的龙井茶确也十分相宜。

回顾200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中原普洱茶市场,经历了从被动接受,到逐渐适应,再到自主选择的过程。根本的缘由在于饮食结构起到的主导作用。

新世纪初的中原茶叶市场,主要承接的是来自产地的生熟普洱茶。还有来自广东乃至港澳台地区的老茶。绝大多数人未曾有过饮用普洱茶的经验,完全被动接受外来的普洱茶,生茶、熟茶,新茶、老茶全部一股脑接受。这种情形一直延续到2006年普洱茶的热潮达到顶峰,有闲散资金的收藏客大车小车的从普洱茶商那里往回拉普洱茶。市场达到了只要有人敢说自己的茶是普洱,就有人敢买的地步。有人感叹,2006年的郑州茶叶批发市场,一间80平方米的铺位,家庭式的经营,一年下来刨去所有开支,至少还能落下十万块的纯利润。当年某普洱茶二线品牌经销商回厂里开会,一年销售额800多万,坐在最后一排头都不敢抬。比起前排动辄销售上亿元的广东经销商,不挨厂家批评都算不错了。可是不同于广东普洱商家期货式交易的是,这家经销商一天要用掉20几大桶桶装水才把茶卖出去的。好日子很快就过到头了,2007年,一家原本经营铁观音的商家辛辛苦苦赚了三百万,在大益7542每件达到18000多元的时候全部投入吃了一批货,尾盘迅速抬升到26000多元一件,还没回过神来,又一路狂跌到7000多元一件,转眼间被深度套牢。2007年下半年,普洱茶行情一落千丈。凭借游资进入普洱茶流通领域的投机客,损失惨重后被挤出经营市场,成为幻灭的泡沫。曾亲眼见过两个听人家讲好就买的投资客大哥,一个大哥感叹说:自己收的茶有50吨之多。另一个大哥幽幽的说:他没有我的多,我最少有100吨。眼角眉梢都是深深的落寞之情。

2007年普洱茶市场崩盘以后,中原市场高达四分之三以上的普洱茶商撤出经营领域,留下来的茶商苦苦坚守之余,不再满足于做流通领域的末梢,而是将触角悄悄深入到了云南的茶山。通过承包冰岛古茶树控制普洱茶源头,以较小资本把控稀缺资源,以小博大,伴随普洱茶再次升温,牢牢把握住了主动权。引领中原市场的消费者走向名山头名村寨高端古树生茶的消费路线。这种消费趋势在2014年度春天达到了顶峰,勐库戎氏组织的冰岛古茶拍卖会,500克每片的冰岛生饼拍卖到了60000元的高价,被来自河南开封的神秘买家全部买走。

舆论一片哗然的表象之下,有其背后饮食习俗的支撑导致。有中原饮食业经营者用“一咸、二辣、三油大”做了高度凝炼的总结和概括。河南普洱茶的消费群体以男性为主,抽烟、喝酒、饮食油腻是其共同特征。普洱生茶以其去油腻、解牛羊毒、刮肠通泄的功效,定位满足高端消费需求的古树生茶,在品质、功效和价值上都很好的适应了中原的消费者嗜好,有其合理性存在。

三、饮食平衡下的普洱茶市场现状

一方水土出一种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设若以饮食平衡的视野看待茶与饮食,在华夏饮食文化地图上,多姿多彩。北京菜系与茉莉花茶,江浙菜系与龙井茶、碧螺春等名优绿茶,福建菜系与乌龙茶,四川菜系与蒙山茶,湖北菜系与采花茶等,堪称绝配。基本的饮食平衡构想,应当是吃什么样的菜系,配什么样的茶,这是饮食文化的精华和结晶。

南方的广东菜系,原配为乌龙茶,普洱茶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北方的北京菜系,茉莉花茶、绿茶的搭配之下,普洱茶亦有鼎立之势。山东菜系,原本的茉莉花茶、地产的崂山茶、日照茶搭配得宜,普洱茶后起分庭抗礼。豫菜之中,信阳以其炖菜名闻遐迩,搭配信阳毛尖堪称双壁。昔为大唐东都的洛阳,宫廷遗风水席天下闻名。旧为北宋都城的东京汴梁开封,名吃迭出。现今的省城郑州,承接东南西北,四面八方饮食习俗,内外皆纳,包容并蓄,最爱豫菜。中原大部,饮食习俗小异而大同,皆宜普洱相配,殊为得当。

从不加选择的接纳普洱,到后来的嗜好生茶,再到如今日常品饮熟茶、有意收藏生茶、趋向品鉴老茶,中原普洱茶市场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中。

当下的中原普洱茶市场,热点集中在老茶的选择上。2006年普洱茶第一次热潮过程中,藏有大量普洱茶的中原茶商,近期已经开始旗帜鲜明的打出北方干仓理念,向市场力推中期普洱。短板在于藏量远不如广东莞藏海量仓储,长处在于更好的适应了中原市场的饮食需求。打出“南茶北销”口号的广东莞藏普洱茶商,自信满满,以自己的仓储量大,茶品熟成更好,预期大举进军北方市场。在北方干仓典藏和南方广东莞藏的普洱中期茶市场博弈中,主导市场消费的饮食文化未被双方重视。不同于既往中原市场消费者的无从选择,广东莞藏的普洱茶是建立在广东特有的饮食文化的基础上,并非一种普世的标准,莞藏普洱老茶的价值观与北方中原市场的消费基础有相当大的差异,这才是莞藏普洱茶商力推“南茶北销”时最主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仓储之争背后的主导因素是饮食文化。云南大学生命科学院退休教授高照先生认为普洱茶仓储:“热藏熟,冷藏香”,这种观点同样适用于南方广东莞藏和北方干仓典藏的普洱茶。南方广东湿热条件下仓储的普洱茶,广东人认为刚刚好,北方人认为偏湿仓。北方中原干燥条件下仓储的普洱茶,中原人自己颇为喜欢,而南方广东人认为不熟。这种鸡同鸭讲的局面,究其实质全在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饮食差异导致对普洱茶的认知大不相同所致。

四、饮食习俗下的普洱茶市场未来

传说中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学术上把没有文字记载的战国以前的茶史称为史前期,时代下限根据顾炎武“是知秦人取蜀,时有茗饮之事”的推论,定在秦国灭蜀的公元前316年。自汉代至唐代,脱胎于中药制药技术的制茶技术,经历了数百年的演进,至唐代茶仙卢仝《七碗茶歌》成为千古绝响。自中唐时期的茶圣陆羽所著《茶经》开始,制茶技术转而从饮食烹饪技术获取技术支持。从唐代的蒸青绿茶到明代中期的炒青茶、烘青茶,直到明末清初的晒青绿茶。从绿茶到白茶、黑茶、花茶、乌龙茶、黄茶、红茶等诸类齐备。通览中国饮食文化史,与茶文化史的发展演进高度契合。中国的先民顺应天地、自然所建立起来的饮食习俗,饮与食相得益彰。

20世纪至今饮食文化逐渐趋向于多元化,中西交融、民族融合与地区交汇融为一体,在饮食文化的混合交融过程中,普洱茶在饮茶习俗的流变中独具典型特色,从一种区域性、民族性的独特饮品走向全国性、各民族性的共同饮品。从先天的环境、气候、土壤、茶树品种,后天的加工工艺,运输和仓储的条件,品饮方式,不断加以丰富和演进,助力普洱茶走向更为广阔地域。着眼于饮食文化视野下普洱茶的市场,能够更清楚的看清未来的发展路径。

普洱茶从产地云南走向港澳台,与当地饮食文化结合孕育出独特的普洱茶市场。从云南到广东再到港澳台,诞生了熟茶广云贡饼。吸纳港澳台的普洱茶饮食文化融汇自身的饮食习俗,广东诞生了惠及普罗大众的普洱茶饮食文化习俗,并催生了普洱茶的商贸、收藏现象。广东普洱茶饮食文化与普洱茶经济贸易并翼双飞,正面向全国不断输出产品与价值观。

较之于广东成熟的普洱茶饮食文化习俗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北方中原普洱茶市场正处在吸纳融汇的阶段,仍将有巨大的成长空间。面向未来,中原普洱茶市场吸纳借鉴港澳台、广东等地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依托中原饮食文化习俗,终将会呈现出符合北方中原饮食文化特色经济贸易市场。(注:原文刊载于《普洱》杂志2015年2月刊,作者:马哲峰)

cY260.com编辑推荐

饮食变迁主导下的普洱茶市场流动


饮食变迁主导下的普洱茶市场流动

倘以饮食文化的广阔视野来俯视华夏大地的版图,我们会发现,在饮食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中,华夏的先民顺应天地自然,根据自身的条件来选择饮食。

华夏民族的主体——汉族,主要居住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腹地,人口稠密,自汉代至今两千多年以来,在优化选择饮食的过程中选择了以五谷杂粮为主体的饮食结构。近两百年来中国人口的激增,也与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有很大关系,但向以素食为主。这与茶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惊人的一致。两千多年以来,汉族食五谷杂粮,饮用中小叶种之茶,达到饮食平衡。

而居住在华夏大地边域的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饮食则以肉食为主。自唐至今,粗老原料制作的茶,是其赖以为饮食平衡的不可或缺之物。封建阶级的统治者以茶制边,可说是一项稳固的国策。至今,国家仍给予边销茶以政策、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保障。

直到20世纪中叶至今,这种状况逐渐被打破。先是在20纪50年代以后,经济上率先腾飞的港澳台地区;然后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陆临海的广东省接着发展起来;此后中原地区的经济加快发展;未来西北、东北地区经济发展有望。经济的发展伴随生活条件的提升,膳食结构的改变首当其冲。传统以素食为主体的国人,饮食以洋快餐为先导,呈现部分西方化;以肉食为导向,部分少数民族化;其核心在于肉食在饮食比重中的增加蔚为主流。先是港澳台、然后是广东,普洱茶成为饮食生活中几乎不可或缺的元素。现今,普洱茶在中原地区市场日渐热络。未来,普洱茶有望进一步在西北地区、东北地区开拓新的疆域。

纵观普洱茶市场的开疆拓土,从极边之地的藏区,到港澳台,再到广东、中原、西北和东北市场,可说是饮食变迁导致的结果。

自2000年至今10多年来,河南经济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经济总量连年位居全国第五位。2012年河南茶叶总产量为53500吨,总产值接近80亿元。茶产业列入河南省十二五规划,政策利好。河南省成为户籍人口逾一亿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省会郑州市实际居住的人口逾一千万,人口密度仅次于北京和广州市。人口红利不断释放下,饮食变迁导致茶叶需求剧增。

仅以普洱茶在郑州为例,2000年以前,郑州只有华中食品城一家普洱茶经销商。2004年河南第一家茶叶专业批发市场郑州茶叶市场开业,整个市场只有一家专营普洱茶,另外两家兼营普洱茶。到2006年伴随全国普洱茶热潮,郑州茶叶市场220多家商户,几乎家家户户或多或少都在经营普洱茶。2006年开业的郑州北茶城,招商一月爆满,90%以上的商户经营普洱茶。2007年普洱茶行情暴跌,新开茶城半数商户人去店空,一片萧条景象。2010年普洱茶再次走出低谷,郑州茶城数量增加到十家以上,茶叶种类中普洱茶、信阳毛尖、铁观音呈三分天下鼎力中原之势。2014年末2015年初,郑州茶城数量增加到20家以上,且有新茶城不断在招商开业。18个地市,几乎每一个地市都有一家以上的茶城。除开茶叶主产地信阳市,河南各地市茶城,普洱茶都占有较大市场比重。

从食用五谷杂粮饮用花茶、绿茶,到食用肉类为主饮用普洱茶。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中原地区普洱茶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伴随经济形势波动起伏,内在的驱动力主要在于经济发展导致饮食变迁的结果。

在普洱茶市场博弈下 纸箱经济就是个怪胎


在普洱茶市场博弈下纸箱经济就是个怪胎

一个装茶叶的箱子到底值多少钱?这从来不是问题,但是装在箱子里的茶叶一旦被炒作,这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纸箱跟着茶叶的价格暴涨,箱子要破了,茶叶跟着不值钱了。

在过去的5年里,装茶叶的纸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几百块一个,上千块一个甚至5000元一个,还只能装一提茶叶。这是哪个国家的神木打成的纸浆做出来的箱子啊,就是拿一百元一张的钞票去糊也不可能糊成5000块吧。别说外行人看不懂,就连在普洱茶市场混了这么多年的我也看不懂。

在我看来,纸箱就是个装茶的外包装,茶叶在存放搬运的过程中,纸箱破裂那是常有的事。箱子坏了,只要茶没换,换个箱子就是。毕竟茶最终是入口的东西,也没见谁泡茶之前,先从纸箱上撕一块下来,泡出水尝尝味道,然后说一句:“嗯~对路~这是2008年的纸箱,箱子的味道散发的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味道。”

纸箱经济背后是利益博弈,庄家茶叶多,箱子完整。散客茶叶少,箱子坏掉的多。庄家在收茶的过程中,以箱子破损为名,就可以使茶叶积压在茶客手中,使流通货成为不流通货。在这背后是满满的算计,至于散客们只能接受这样的事实,毕竟规则是庄家定的,想要在这个市场里玩下去,就得按照规则来。慢慢的,箱子变的比茶还重要,在交易的过程中,人们先看箱再看茶,看完茶后回头再检查箱子,生怕箱子掉一个角。

现在普洱茶投资市场已经非常畸形了,谈论普洱茶品质的人越来越少,玩噱头的人越来越多。茶客越来越少,炒家越来越多。如果有一天在这个市场里一个茶客都没有了,炒家、庄家去赚谁的钱去?

纸箱经济就是一个怪胎,当这个怪胎长大之时,就是普洱茶投资市场的消亡之时。愿纸箱经济胎死腹中,愿普洱茶投资市场健康发展。

深度剖析普洱茶市场


深度剖析普洱茶市场

普洱茶市场是一个相对多元化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绝对个体化的市场。主要组成部分是:个体人、产品、价格三个部分。

一、绝对个体化的市场

个体人我们从分散发展来看,会出现多元化:以组织形式存在的机构(公司、茶厂、初制所、合作社、工作室、、办事处、个体户)等,以个人形式出现。而人是市场最核心的东西,有了人才会出现产品才会有价格,同时有了产品,价格和人就会出现市场这个形象的词汇。

一个市场的产品和价格好坏都是由人引导的。普洱茶市场自然也不例外,从2014年开始,普洱茶市场的产品价格出现了下降。这其实是由参与市场运作的人造成的。也就是说人在普洱茶市场行情中才是重要的,跟产品和价格并没有多少关系,这个详细的我们留到后面来讲。

普洱茶产品,在普洱茶市场中被用来交易的道具,可以是普洱茶原料,普洱茶成品。产品跟个人体的关系是供求,产品做为用来交易的道具,核心的是品质,而就普洱茶来说,主要是三个层面:安全、卫生、品质。前两个层面是基础的,品质才是体现差异化的,产品虽然有差异化,但并不能最终决定市场价格。

普洱茶价格,在普洱茶市场中,似乎所有从事普洱茶产品生意的人都在围绕着价格来做决定。但其实真实的情况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可以说价格只是产品的具体数字化。因为这种方式方便买家做出兑换衡量参考。

普洱茶市场从开始发展至今,一直都是围绕着“个体人、产品、价格”这三部分在运行。普洱茶市场中,这三个部分有什么关系?

个体人《====》产品《====》价格《====》个体人

(供求)(变现)(决定)

去年,我首次在《大益与经销商的那些事》一文中提出大益的“三级市场”。这对普洱茶市场来说,是一个相对很好的市场模式。但现实却告诉我们参与的多数个体人不赚钱了。这是为何呢?因为商业模式出问题了呗。言归正传,我们还是普洱茶市场,在普洱茶市场中,通过上图那个关系表,我们大概的知道普洱茶市场内容的一个运行过程。打个比方就是:有人需要普洱茶,有人出售普洱茶,出售普洱茶的人通过价格卖了产品变成现金,而需要普洱茶的人通过价格考虑买不买,出售普洱茶的人通过价格考虑卖不卖。假如需要普洱茶的人不管价格如何不需要普洱茶了,那么出售普洱茶的人就卖不出去,也就通过普洱茶变不了现金。反之亦然!

在这个市场逻辑的基础上,当有人需要普洱茶,并且要求普洱茶品质如何如何,在需求大于供应的时候,消费者可选择的机会少。当需求小于供应的时候,消费者可选择的机会多。这种不断的在上面添加选项,普洱茶市场就会变成越来越复杂。而复杂后,个体人对于普洱茶市场的影响并不会随着市场复杂就减少对于价格的决定权,并不会让位给产品说了算。

于是,我们看到普洱茶市场上天天出现供应需求信息,但实际成交的渺渺无几。大家不过是在制造信息垃圾罢了,毕竟你出不到这个价位不卖,你到不了我心里的价位我不买。

二、相对多元化的市场

普洱茶市场多元化,早在前些年就出现了,如果我们要把普洱茶市场多元化说清楚,那么不得不说普洱茶的市场模式和渠道以及流通。

普洱茶市场目的是普洱茶产品流通,渠道是普洱茶产品流通的工具,而一个好的普洱茶市场模式能使普洱茶产品流通速度快,同时能使渠道获利。

目前我们常见的普洱茶市场模式大概有这么几种:

1、实体经销(专营)

这种从法律层面来说是合法销售,又分为经销代理和专营店,这种模式是普洱茶厂家普遍使用的,厂家授权销售,并且只销售一个品牌。特点是有实体店,专营。

2、实体小店(多营)

这种有些合法销售(厂家授权),有些是非法销售(厂家没授权)。这种店铺多是街边的小茶店,一般销售多个品牌公司的产品,有些厂家授权销售,有些没有厂家授权销售。特点是有实体店,多营。

3、网络经销(专营)

这种主要是再网络上进行销售,又分为经销代理和专营店,一般都有厂家授权,经销代理主要从事批发分销业务,专营店主要从事网购零售业务。特点是有网店,专营。

4、网络小店(多营)

这种有的有授权,有的没有授权,主要是网店里有多个品牌产品。特点是有网店,多营。

5、散客销售(多营)

这种是没有店铺(实体或者网络),主要靠个人不固定场所、产品进行交易。特点是没有店铺,交易地点,品种不固定,多营。

目前大多数普洱茶企业做的是1、3这两种。2、4这两种有少数茶企在做,而第五种几乎没有茶企在做。

如果我们从茶企的亲近关系来分的话,那么排序就是13245这个样子了。我们回到普洱茶市场的目的——产品流通。如果一个产品不能快速的在市场中流通,那么最后吃亏的终会是产品生产商。所以,当下的普洱茶市场,缺的不是产品,也不是原料,更不是消费者,而是能把产品流通起来的渠道,而不是没有销售能力的渠道。

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


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图文/羊城晚报记者曾敏妍作为茶市“风向标”的2013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刚在琶洲中洲中心降下帷幕。据记者了解,前些年,普洱茶收藏一度成为业界热点,但随后的普洱茶收藏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在经历了2007年普洱茶跌价风波后,普洱茶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在清淡了数年后,经过不断的休整,普洱茶行业逐步完成了复苏。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普洱茶市场重新焕发活力。行家们指出,普洱茶又重新升温,在普洱茶市场实现了理性回归后,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1、饮用人群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显著提高;2、收藏者数量稳定增长;3、投入到普洱茶收藏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加;4、北方地区加速普及,正成为普洱茶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从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给出的数据看,普洱茶产量近四年以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12年,增幅接近了50%之多,反映出市场的强劲复苏与重新走强。今年春茶收购以来,普洱茶原材料涨幅就超过了30%,市场中的普洱茶当年产品价格普遍上扬。此外,从去年8月份开始,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细分的现象:高端普洱茶涨幅加大,中低端涨幅较小。去年中秋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高端品牌的销售仍然在不断走强。这一现象在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怎样的普洱茶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原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认为最关乎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关键要素有两个:第一,所藏的普洱茶应具备较高品质;第二,产品所依托的品牌具有较高价值。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只有达到了一定品质的普洱茶,才是越陈越香,才具有更佳的收藏价值。十几年来,不少茶人会在春季的时候奔赴云南地区收购高品质原料,然后通过加工压制成饼进行小范围的销售或者收藏。然而,近年来这样的茶人在经营上难以持续,收购的量也在逐年萎缩。随之对应的是另一番景象:一家家规范的茶企业创立,茶企们大批量地收茶,纷纷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同时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招募人才,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开启了品牌化发展。

普洱茶市场: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普洱茶市场: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1天价格跌1万

青岛普洱市场的“潮起潮落

疯狂普洱茶“崩盘”只要3天

相信许多人对2007年普洱茶经历的那场“暴涨暴跌”依旧记忆犹新。那一年,确实是疯狂的一年,“炒茶”一度齐名于“炒股”,甚至凌驾其上,一时间,大量资金投入普洱茶的炒作中,厂家商家甚至消费者,都在囤积普洱。一斤价值几百元的普洱茶,凭空被炒到几万元,人们甚至用“一克普洱一克金”来形容普洱茶的昂贵。然而好景不长,普洱茶市场最终“崩盘”,普洱茶一夜间被打回原形。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赚了钱,但大部分人亏了钱,甚至有的血本无归……

兴起普洱茶渐受欢迎

“姑父栾方勇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做茶业生意,最早从香港接触到普洱茶,了解到普洱茶的功效,认为比较有潜力,1996年,他到云南做起了普洱茶生意。”西双版纳栾氏茶业青岛经销商张莉说,刚开始卖普洱茶的时候,由于市场的认知度不高,在济南开的专卖店常常半个月都不开张,便宜的普洱茶只有十几元一斤,是典型的平民茶,市场需求量也很小。

正因普洱茶长期沉默,2000年之前,产量很少,上了年份的老茶饼更是奇货可居。张莉介绍,以千年古茶树制成的普洱茶饼保存得当的话确实“越陈越香”,受港台地区的带动以及后来加入进来的福建、广东茶商的推波助澜,普洱茶市场在2003年后逐步繁荣。“增值幅度每年20%至30%左右,这是符合普洱茶价值成长规律的。”张莉说,到了2005年,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大,好多人都听说普洱茶有暖胃的功效,就跑到店里来尝一尝、试一试,开始喝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暴涨普洱茶贵比金价

回忆起2006年、2007年普洱茶过山车似的疯狂涨跌,张莉仍唏嘘不已,“不仅是茶商疯狂,整个市场都已经疯狂了,就连思茅市也改名为‘普洱市’。”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普洱茶市的炒作开始变味,新加入的散户越来越多。”青岛恒生德茶场的宋占波说,经过此前一系列的“概念炒作”,白领以饮普洱茶来展现自己的时髦,并不懂茶的文化人以饮普洱茶表明自己的内涵,商人送礼以送普洱茶为档次,甚至机关内的司机也要学着一把手端起一把紫砂壶品普洱茶。有这么多的市场利好因素支撑,加之普洱茶“越存越有价值”之说,大量连“生茶与熟茶”、“晒青与炒青”都分不清,甚至认为“霉味就是陈味”的散户在2007初涌进普洱茶市,而拥有130多家业户的青岛茶叶市场也进入了家家户户卖普洱的时代。

“当时,每天都能接到厂家发来的传真,普洱茶一天一个价,说实话,我已经看不清市场了,就连茶农也开始炒鲜叶,最便宜的普洱茶也翻了5番,变成五六十元钱一斤。”张莉说,那一年,她店的年销售额达到了100万元。

2007年初,最贵的一饼普洱茶在青岛卖了8.7万元的高价,折合每克240多元,远超当时的黄金价格。

暴跌回归百姓市场

“一夜之间,普洱茶从天价跌落到2005年的水平,2008年,2009年是许多普洱茶茶商最苦涩的日子,大量的囤货被套牢,越便宜越没要的,这就是市场追涨杀跌的法则。我们的年销售额也下滑到三四十万元。”张莉说,炒普洱茶的人确实有一夜暴富的,投入10万赚了百万,但更多的是先赚后赔,或是直接被套牢,被压得翻不过身来。

“其实,普洱茶的爆炒对我们经营者的伤害是最大的,人们对普洱茶有了很大的误解。”张莉说,经过两年多的沉淀,现在的老百姓才重新开始了解普洱茶,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喝普洱茶。

主营崂山绿茶的宋占波说,普洱茶就是一种大众饮料而已,只要消费者回归理性,爆炒之后的价格回归是逃不掉的宿命。

业内说法恶炒导致恶劣口碑

“普洱茶的天价违背了价值规律,炒作大于普洱茶本身的价值,所以普洱茶的价格才会这么快地下跌。”青岛茶叶市场总经理、李沧区茶叶商会会长翁兴登说。

翁兴登说,炒作过后的普洱茶在消费者中间产生了非常坏的影响,资本倾销方式的恶劣造成了消费者对普洱茶的不信任。普洱茶产业遭受重创,多年来在低谷中徘徊。

其实,普洱茶作为传统的茶饮料原本就是一个保健性能较好的边销茶、平民茶,因此无论是上涨还是下跌,消费者都应该理性地看待。翁兴登认为,只有为普洱茶找到真正的消费者,才能推动这个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爆炒风波过后,凭借普洱茶独特的口味和大众化的价位,今后只要不乱炒,已经在中国茶叶品牌中占据一席之地的普洱茶必然会进入更多百姓家。

最新动态产地再现炒作苗头

2007年对于普洱茶的恶意炒作让普洱茶的价格严重背离了价值,最终导致泡沫破裂并让这个行业一蹶不振,低迷长达3年之久,严重损害了普洱茶行业的健康发展。那些跟风炒作的投资者往往会承担市场最严厉的惩罚,就是大量资金被套牢,自己蒙受巨大损失。如今,大量来自广东、福建、河南、山东、黑龙江等地的茶商前往云南普洱茶产地收购古树茶,又呈现出游资炒作的苗头,希望广大投资者要谨慎入市,切莫成为新一轮价格泡沫的牺牲者。

人物对话

记者:为什么要去炒普洱茶?李强:所谓“无利不起早”,在商言商,当时目的很明确,就是投机挣钱,想趁着普洱茶火的时候捞上一把。记者:现在回头看,后悔炒普洱茶的经历吗?李强:不后悔,从中学到了很多,这就像炒股一样,大家都想高抛低吸,但这个火候很难把握,现在再看其他的资本炒作,就觉着像小儿科,看透了。

砸在手里近百万茶商却说很幸运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4月9日傍晚,南方茶商李强(化名)在自己经营的茶楼里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炒普洱茶的经历。

今年37岁的李强从小跟着父亲来到青岛经商,之前也涉猎过不少行业,如服装、建材等,2001年年底,开始经营自己的茶行,那时他主营崂山绿茶,生意做得也顺风顺水。2005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场突然开始火了起来,经常会有顾客到李强的店里询问“有没有普洱茶卖”。时间长了,李强就寻思着自己的茶行里也该进点普洱茶卖,“那个时候,全民都在谈论普洱茶,卖茶叶的店铺里要是没有普洱茶都叫人笑话。”

倒手就能翻番

2006年初,李强来到普洱茶的产地云南去拿货,然而这里的疯狂景象让他傻了眼。“普洱茶供不应求,几乎市场上有多少就被人买走多少。各地的经销商一窝蜂地涌进云南,带着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资金的炒家比比皆是。

“在云南几个大茶厂,连夜排队等着提货的车队排出了十几公里,我通过朋友介绍,才从一级经销商那进了20万元的普洱茶,想从厂家直接拿货,没有一两百万元的保证金,根本不可能。”李强说,大家都是直接成箱地把普洱茶搬上车,根本没人去检查品质如何。在手里囤了两个月后,他以55万元的价格出售,净赚35万元。

“当时买我茶的人肯定也是炒家,茶叶都是按吨走量,谁没事会买上一吨茶放家里喝啊。”李强说,尝到甜头的他再次前往云南,又进了一批普洱茶,刚运回青岛即以翻番的价格出手。

从天堂跌落地狱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李强又联系了几个圈内的朋友,凑了300万元的资金再次到云南进货。然而,天堂与地狱总是一步之遥,普洱茶的暴跌毫无预兆,给众多炒家当头一棒。“许多人发了疯似地筹集资金追涨,囤积了大量货源,却一下子跌入深渊”。李强说,跳水快得让人来不及反应,就3天时间,前天还是22000元,第二天上午就跌到15000元,第二天下午就12000元,还没弄清怎回事,第三天刚睡醒就成了9500元了。

至今他还能记得普洱茶价格跌落时的情景,墙倒众人推,好茶平着往外卖也没人要了,价格从几千元一饼跌落到几百元、几十元。“很多人都蒙了,可以说是成也普洱,败也普洱,砸在我手里的普洱差不多近百万吧,不光将前两次赚的钱赔了进去,还赔进去了平时进货的流动资金。”李强说,那时的他心里全是苦涩,只能拿赔得比他更多的人来安慰自己、麻痹自己。“别人都赔了1000万,2000万,我赔这点算什么,有人要自杀的,有人闹离婚的,我已经很幸运了。”李强叹气说。

论现代普洱茶市场的发展


论现代普洱茶市场的发展

从廉价的边销茶到高大上的古董茶,同样的茶叶在10多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知不觉间,普洱茶在被红茶、绿茶、乌龙茶垄断的市场当中杀出一条血路,占据了不低的市场份额。

一切发生的太快太突然,本来名不见经传的普洱茶一下子火遍大江南北,喜欢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普洱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喜欢喝茶的中国人。

深山、古寨是普洱茶特有的标签,普洱茶市场之所以能否发展的如此迅速,原生态高品质是支撑普洱茶走到今天的主要动力。普洱茶被众人熟知的过程就是老班章村变化的过程。

90年代的老班章无人知晓,普洱茶也不过是1、2元的边销茶。2000年后老班章村通电通路,印有大白菜标志的老班章出现在市场当中。随着大白菜所代表的绿色食品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老班章村口的大门也跟着发生变化,最早由木头和草扎成的寨门换成了水泥砖头的大门,再由水泥砖头的大门换成现在具有哈尼族特色“土豪门”。这都是普洱茶市场发展带给老班章村的变化,这些变化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普洱茶市场的变迁。

普洱茶市场发展到今天,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是普洱茶已经很土豪,如果再向着高大上的方向发展就要离开消费者的视线。高中低三类产品格局的市场已经形成,低端产品最起码要保障食品安全,中端产品要兼顾品饮与性价比,高端产品在满足消费者品饮需求的同时,更要保持高端产品的水准,维持高端产品的价格。否则价格上去,品质下来,普洱茶市场必然走向没落。

古人说以史为鉴,可知得失。过去普洱茶市场的发展历程为以后普洱茶市场的走向提供参照。找到好的原料,并把原料做成好的产品,由市场去做验证。搞太多假大空的东西,终将远离市场。

普洱茶市场“滑铁卢”后回暖


普洱茶市场“滑铁卢”后回暖

第十二届广州茶博会上,普洱茶价格普遍上涨20%~30%,一些好茶的上涨幅度甚至超过50%。种种迹象表明,普洱茶市场正在复苏。而记者昨日走访大连市场发现,“趁便宜储备明年的口粮”成为消费者普遍心态,普洱茶销量悄然回暖。

昨日上午,振富茶城三道轩茶庄内的柜面上摆满了各种普洱茶,价格也从每斤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店主杨女士介绍,今年该店代理的普洱茶普遍比去年同期上涨20%以上,但销量却明显好于去年。“今年上半年的销售业绩就相当于2010年全年的总和,一次性花几万元购茶的顾客也有所增多。”记者在该店坐了40分钟,有三位消费者进门询问普洱茶的价格。他们都是40岁以上的男性,均表示买茶只为自己喝。

而在双兴茶城云南工坊商行,记者遇到了80后严俊先生,他刚购买了一提普洱熟茶(7片7两装茶饼)。“在寒冷的冬天喝熟茶暖肠胃,另外这茶喝不了也不怕放,每年少买点儿,能循环着喝到有年份的茶。”而该店负责人宋咏艳介绍,还有一类顾客也在逐渐增多,他们有一定经济实力,往往会选择“一步到位”。“上月底我刚为一位客人进了数万元的老茶,因为他朋友圈相对高端,所以愿意喝老茶彰显品位。”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多家茶庄,了解到大小普洱茶厂批发价均有所上涨,涨幅少则15%,多的甚至达到100%。对此,振富茶城秀茗居负责人表示:“一些知名产区的普洱茶如老班章等,因为原料有限,所以会出现价格翻番的情况。”

普洱茶市场的定位和分类


普洱茶市场的定位和分类

把普洱茶的消费者进行分类,将性格、年龄、消费能力、喜好等相近的人群作为一个分类,这种分类多了,就形成了分众。未来的普洱茶市场,是细分市场,所谓细分,其实就是分众。

我们曾经就这个话题讨论过普洱茶大众和小众市场,大众和小众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论是大众市场还是小众市场,他们都可以再进一步的细分,成为分众市场。在这一部分,我们来梳理普洱茶的分众市场。

把普洱茶的消费者进行分类,将性格、年龄、消费能力、喜好等相近的人群作为一个分类,这种分类多了,就形成了分众。未来的普洱茶市场,是细分市场,所谓细分,其实就是分众。

按照普洱茶目前所表现出来的适应性,我们发现普洱茶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是一个适合于各类人群的商品(见《普洱茶的可能性》)。我们不将普洱茶称为饮品,是因为普洱茶除了饮用之外,还有很多与饮用无关的用途。按照最新的长尾理论,普洱茶具有一条长长的尾巴。

一般情况下所理解的大众,是相对于小众来讲的。普洱茶在过去的几年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确实疯狂了一回。但当我们仔细研究普洱茶的消费者时,才发现这是一个圈子内玩的游戏,而消费者的基础数量,是少之又少的。这便给我们研究普洱茶的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为他们基本上具有相类似的特征。

通常情况下所认为的大众,很少参与到这场疯狂的“游戏”中来。所谓大众,是指那种需求简单,盲目消费的群体,比方说口渴了,首先想到的是饮料,至于喝矿泉水、可乐还是茶饮料,视环境和个人喜好而定,在购买决策上,往往是最少的决策成本,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因素。这些数量庞大的消费者为何没有介入到普洱茶的消费当中来,我认为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但最主要的,还是决策成本过高。也就是说,普洱茶不是一个简单的商品,它不像米饭用来充饥、饮料用来解渴、衣服用来穿、手机用来通讯一样简单,它较为复杂,复杂到买普洱茶来做什么,都是个较大的问题。

那么,普洱茶可以做什么呢?

我想只有解开了普洱茶能做什么,才能很好地理解它的分众市场,也才能对症下药,找到一条适合普洱茶企业去走的道路。

一、解渴。对于一个茶品,普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解渴。普洱茶这几年的市场运作是畸形的,作为一个茶叶产品,解渴的功能反倒被业者忽略,代之而现的,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理论,甚至有的从业者,还反对普洱茶的最大功能是解渴的说法。我想原因不外乎有这么些,一是普洱茶企业无法做出好喝的普洱茶产品来供给普通人饮用,即口感的问题没法解决;二是普洱茶实在是太麻烦,解渴所需要做的动作需要简单,而普洱茶很是复杂,即形态的问题没有解决。有人这样反驳,说的是西湖龙井的第一功能也不是解渴,而是品饮,是文化。我承认这种说法,西湖龙井到现在几千年了,也没有做出一个大伙知道的企业品牌来,这与普洱茶有什么区别呢?

二、投资。一个饮品,具有投资功能,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不多的。酒类具有这样的特质,但酒类在市场运作当中,不是把投资放在第一位的,甚至很少从业者在向顾客推荐时说,我们的产品具有投资的价值,放多少多少年,保证回收!普洱茶的投资功能,是伴随着“越陈越香”的理论发展起来的。直到今天,还有人怀疑“越陈越香”是普洱茶的营销说辞,而非事实本身。我在这里不讨论“越陈越香”是否真实,假定是真实的,那么它的投资价值在哪里?是否需要全民投资?作为一个饮品,我们还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投资收藏成为了过去几年中普洱茶最大的销售源!也是普洱茶传统市场今后的最大威胁所在。

三、品饮。茶是用来品的!这话太熟悉了,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基本上,大多数人在听到这样的说法时,不会表示怀疑。但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里面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品茶是需要时间和环境的,其次,品茶是一种相对高雅的生活方式。但是茶叶之所以为茶,品,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就算今天茶馆遍布大江南北,真正具备品茶条件的茶馆,也是凤毛麟角。而具备“品”的消费者,很少很少,具备“品”的环境,就更难得。而对于“品”的理解,我认为是一种文化。之所以说“品”不是全部,是因为还有一句话说:茶是用来喝的。“喝”和“品”,它们的含义是不一样的,自然消费者也是不一样的。我们能肯定的一点是,普洱茶经过了如此的疯狂过后,反过头来才发现,真正被消费掉的普洱茶,不是“喝”掉的,而是被“品”掉的。

四、治病。天士力医药集团的介入,明确表示了普洱茶的营销方向,那就是朝健康功效的方向努力,说穿了,就是用普洱茶来治病。普洱茶具有健康功效,这在一些典籍中有记载,现代科学研究其具有身体健康所需要的元素,是一个不错的健康产品,至少可以算做一个保健品。虽然普洱茶“治病”的功能早已为圈内外的一部分人所知,但真正用普洱茶来治疗的消费行为,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我们知道身边有很多人喝普洱茶是为了减肥,是为了降血压,但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从心态上分析,即使不能用普洱茶来减肥降血压,对消费者来讲,也不是什么大事。保健品都不能当药吃,何况是一个饮品呢?

五、礼品。礼品是奇怪的消费形态。在所有的市场行为中,礼品的购买者是最难分析的一个群体,他们为什么会买普洱茶,取决于送礼的对象,而送礼的对象,又是一个难以分析的群体。但不管怎样,过去几年中,礼品的消费在普洱茶的消费中,除了投资收藏的,基本就是礼品消费,它的消费量一定比品饮的量大。普洱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礼品,由于其身上的附加值很多,所以不管怎么买怎么送,都不过分。

六、装饰。说起来有点幽默的成分在里面,普洱茶居然可以成为一个装饰品!现实情况是,普洱茶装饰品很受欢迎,至少在云南的旅游商品市场,普洱茶的各种装饰品的销售占据到了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在企业周年纪念品、节日纪念品、重大事件纪念品中,普洱茶工艺品也是常选的对象。

以上六方面的用途,能看出普洱茶可以走的方向很多,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由于消费者的基数较大,所以任何一个分众市场都是可以获得成功的。走什么样的路,完全取决于企业对自身的要求,以及企业的能力是否支持实现这样的要求。

目前的局面是,普洱茶基本上没有认真做分众市场,即使在产品的创新上出现了分众的迹象,但在运作市场的时候,大多数企业还是没有方向感,照样走回熟悉的老路。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选择这种渠道的方法是错误的:假如王霞茶业的丽人普洱不寻求女性独有的消费渠道,而将其放到批发市场,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

传统的茶叶批发市场,承担着两个较大的功能,其一是商品中转的功能,即分销的功能。其二是消费者直接购买。第一种功能,最终产品的终端多半会是遍布全国各地的茶叶零售店。第二种功能,批发市场充当了茶叶零售店的角色。这两种模式下,消费者是谁并不难判断,他们应该是常喝茶的顾客,或者有待客需要的顾客。如果丽人普洱出现在这样的终端,被目标人群发现的机会就很小。如果丽人普洱的渠道设置不是批发市场,而是女性健身会所和美容院呢?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也是不难想象的!前面说过,走什么样的路,完全取决于企业对自身的要求,以及企业的能力是否能支持下去。如果王霞茶业的丽人普洱走我们所说的女性健身会所和美容院的话,营销队伍的配备以及营销费用,可能是企业还没有准备好的。我们只能说,开发产品其实并不太难,难度在于是否有能力将新产品卖到目标分众市场。

一个企业,是做单一的分众市场还是选取几个分众市场来做,没有固定的模式。单一分众市场有单一的好处,选择几个分众市场也不是没有可能。有的企业用多个产品主攻一个分众市场,而有的企业则用一个产品主攻多个市场。比如龙润普洱曾经做过的即溶茶系列,便是多个产品主攻一个细分人群,比如立顿红茶,就是一个产品主攻几个消费人群。选择的渠道不一样,面对的是不一样的分众,选择的产品不一样,也是面对不同的分众。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最难以把握的,如果仅提供一种产品,没有选择时,那消费决策成本很低,因为不需要决策,如果市场上出现相类似的产品太多时,则消费的决策成本很高,这时分众市场就显得尤为重要。

再回到上面的话题,就普洱茶的六大功能来讲,它们的分众市场是什么样的呢?

一、解渴。这是一个最为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商业竞争中最为激烈的部分。解渴的诉求不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而是全民化。其竞争对手是一切以解渴为诉求的饮料和水,它们的特点是企业背景实力超强,资本雄厚,可以同时在多个市场打赢一场商业战争。这是一个人人流口水的市场,但同时也是一个让众多企业望而兴叹的市场。我想普洱茶的企业家们不是不想要这个市场,而是因为这个市场的难度实在是太大。首先要解决的是产品质量的问题,别看仅仅是一瓶饮料,或者一个茶包,如果不能攻克质量稳定这一关,就很难在这个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不过,这个市场并非不可进入,作为茶叶,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不同的分量,关键在于,基于茶叶这个大众心中的饮料之王,是否能够做出大众口中之王的产品来提供给消费者!另外,在解渴这样一个功能的前提下,事实上是可以有很多的分众市场可以做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细分,比方说学生市场、白领市场、女性市场、老年市场等等。

二、投资。这是一个速成的市场,但也是风险最大市场。这个市场的消费特点很简单,投资是以回报为前提的,因此这个市场的特点是,投放这个市场的产品不论如何,要具备可以获得利益的功能,这种利益的空间越大越好。这个市场的消费群体,不在乎你的产品做成什么样,他们要的是转手后的利润,即使只卖一个虚的概念给他,而没有实际的产品,在某些时候也是成立的。这个分众的特点,多半是有一些闲钱而不知道做什么的群体,也就是说,这个群体所处的位置,多半是富人区。他们的消费以收藏为主要手段,等待普洱茶升值是他们付出的时间成本。

三、品饮。前面分析过,品饮这个市场事实上很小,对于企业来讲,除了专门的做这个分众市场之外,这个市场小到甚至不需要花太多的精力。茶叶被消费掉的两种形式,一种是喝,一种是品。既然是品,这个市场消费群体就必须是具备“品”的条件,比如说文人骚客的消费,比如说商务消费,比如说发烧友的消费。所以,明白了“品”的意义,便不难找到这个市场。

四、治病。这个分众市场也很简单。普洱茶在防治病症方面有很多功效,比方说减肥,针对减肥这一功效,便不难明白这个分众的消费者是身体肥胖者。相同的原理,如果要做降血压降血脂的市场,那消费群体一定是得了这些毛病之人。难点不在于消费群体的寻找上,而是在产品的设计和包装上。

五、礼品。这个分众市场与解渴的市场有相同之处,理论上讲,在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人人都有送礼的机会。所以这是一个极难把握的市场,但在这个市场中,还是能找到一些规律可循。也就是说,普洱茶可以满足顾客对送礼档次的各种需要,所以普洱茶的礼品可以从高端到低端,都有消费者埋单。如果要选择做这样一个市场,我认为企业只能做好自己的定位,至于如何寻找埋单人,那是要深入研究的,我的能力无法给出答案。

六、装饰。简单的说,装饰的这个功能,表现的就是工艺茶。这个分众市场较为简单,也容易寻找。首先,装饰品的市场在旅游纪念品商店,其次是集团消费。旅游纪念品市场针对的是个人游客,而集团消费针对的是各种企事业单位。针对第一种市场,之需要将产品陈列出来销售就成,而第二种市场,适合的方式是直销。

关于分众市场,到现在为止,我们的讨论仍然不够精细,只起到了药引子的作用,好在意思已经明白,作为普洱茶企业,如果能根据自身实力、自身的目标要求,来选择一个或几个适合的分众市场,我想普洱茶一定会在各个分众市场焕发出截然不同的魅力。如果还像过去一样,囫囵吞枣,妄想以一个固定的产品或者一条固定的渠道来赢得整个分众市场,我只能说,那是一条艰难的道路,甚至好比登天。

过去的经验是,普洱茶最大的分众市场,是收藏市场。收藏并不是完全的消费,只是消费的中间环节。所以,找到一个真正的消费市场,才能找到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从茶市20年看济南普洱茶市场


从茶市20年看济南普洱茶市场

今年是济南第一茶市成立20周年,也是我个人从事普洱茶生意的第13个年头,有人说2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从出生到成年,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是从起步到成熟,而对于普洱茶来说,20年则更多地意味着时光的沉淀。

第一茶市的20年,也是济南普洱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我在第一茶市的这些年,应该说经历了普洱茶的辉煌,也见证了普洱茶的低谷。我个人认为任何人要想在北方地区销售或经营普洱茶,第一茶市这几年的普洱市场变化可以作为最重要的样本参考。

首先,普洱茶并非北方茶叶市场的传统畅销茶品。最初的北方市场是茉莉花茶和绿茶的天下。2001年5月25日,伴随着济南首届茶博会的召开,北方地区的茶叶门类也逐步扩展,普洱茶也逐渐的来到了北方市场。05年-07年,北方普洱茶迎来了一波持续的升温,不但经营普洱茶的商户增多,而且出现了普洱茶的专营店和品牌直营店,除了了解和认识普洱茶的人越来越多以外,还出现了专门的普洱茶收藏爱好者。08年济南的第四届国际茶博览会上,云南的马帮带着浓郁的普洱茶的气息,走在泉城的街道上。昭示着那是一个普洱茶的时代。大热之后是集体的回落,08年以后,经历了一次洗牌式的回落。普洱茶滞销,北方普洱茶市场进入了寒冰期。

2008年以后,普洱茶开始从低谷慢慢复苏,随着整个经济形势的向好。普洱茶也开始逐渐走热,一大批品牌化、现代化程度很高的企业成为这个行业中的中坚力量。从济南市场来看从09年到14年普洱茶品牌激增加2倍以上。资本市场的活跃也是最近几年普洱茶市场的显著特点,名山茶、古树茶、老茶成为资本追逐的对象。

品牌化程度的增加,不但使消费者购买的茶品有了严格的质量保障,还使得整个普洱茶产业处在良性发展的道路上。无论是大益严控经销商炒货屯茶,还是帮助经销商培育消费者的凤凰计划,都影响着整个产业的价值取向。而且不但是像大益、下关、中茶这样的老企业在蜕变成长,一批包括雨林、润元昌、祥源、津乔等在内的新生代普洱茶企业也在迅速的崛起。这些企业也都在济南市场生根发芽。

随着济南普洱茶热的兴起,相关的普洱茶市场推广活动更是方兴未艾。因为普洱茶独特的口感变化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形形色色的茶会活动在近几年里逐年增加。以济南第一茶市中心,以济南茶叶集团、济南市茶叶行业协会、茶协普洱茶分会为基础,组织了大量的老茶会、老友会等各种形式的普洱茶茶事活动。以我所在的茶协普洱茶分会为例,去年就组织了10多场普洱茶相关的主题活动。丰富多彩的茶会不仅推广和传承了传统的饮茶文化,促进了普洱茶的传播,更为普洱茶市场培育了一大批普洱茶爱好者。这些爱好者以品茶论道,甄别老茶、山头、分享品饮心得为雅趣。这些爱好者成为近几年济南普洱茶圈子里的一大文化现象。

这几年的普洱茶市场有这样一种说法,“普洱茶生在云南,写在台湾,喝在广东,藏在东莞,发展在北方”。这说明大家对于北方地区的普洱茶消费市场的看重,而北方地区的普洱茶市场的变化,又以济南市场为标杆。这20年济南普洱茶市场的变化,可以说是整个北方地区普洱茶发展的缩影。

时值济南第一茶市成立20周年,祝市场蒸蒸日上、屹立江北。

深圳: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


深圳:普洱茶市场重现活力

图文/羊城晚报记者曾敏妍

作为茶市“风向标”的2013春季中国(广州)国际茶叶博览会刚在琶洲中洲中心降下帷幕。

据记者了解,前些年,普洱茶收藏一度成为业界热点,但随后的普洱茶收藏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局面。在经历了2007年普洱茶跌价风波后,普洱茶市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在清淡了数年后,经过不断的休整,普洱茶行业逐步完成了复苏。特别是2012年下半年以来,普洱茶市场重新焕发活力。行家们指出,普洱茶又重新升温,在普洱茶市场实现了理性回归后,有四个特点非常明显:1、饮用人群进一步扩大,普及程度显著提高;2、收藏者数量稳定增长;3、投入到普洱茶收藏领域的资金明显增加;4、北方地区加速普及,正成为普洱茶市场增长最快的地区。

从广东省茶叶行业协会给出的数据看,普洱茶产量近四年以来逐年增加,特别是在2012年,增幅接近了50%之多,反映出市场的强劲复苏与重新走强。今年春茶收购以来,普洱茶原材料涨幅就超过了30%,市场中的普洱茶当年产品价格普遍上扬。

此外,从去年8月份开始,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细分的现象:高端普洱茶涨幅加大,中低端涨幅较小。去年中秋节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市场整体疲软的情况下,高端品牌的销售仍然在不断走强。这一现象在今年表现得更为明显。

那么,怎样的普洱茶才真正具有收藏价值?原广州市委副书记、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认为最关乎普洱茶收藏价值的关键要素有两个:第一,所藏的普洱茶应具备较高品质;第二,产品所依托的品牌具有较高价值。

并非所有的普洱茶都是“越陈越香”。只有达到了一定品质的普洱茶,才是越陈越香,才具有更佳的收藏价值。十几年来,不少茶人会在春季的时候奔赴云南地区收购高品质原料,然后通过加工压制成饼进行小范围的销售或者收藏。然而,近年来这样的茶人在经营上难以持续,收购的量也在逐年萎缩。随之对应的是另一番景象:一家家规范的茶企业创立,茶企们大批量地收茶,纷纷采用了现代化的设备和科学的管理,同时愿意投入大量的资金招募人才,大力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开启了品牌化发展。

芳村普洱茶市场新动向


芳村普洱茶市场新动向

芳村在普洱茶占据核心的地位,是普洱茶的信息中心、交易中心、集散中心,芳村是普洱茶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芳村可以纵览行业动态和未来走向,因此特将四月芳村普洱茶市场动态速览予诸位。

整体而言,四月份芳村茶叶市场的交易量和市场热络度比起去年好转不少,古纯领域有所复苏,投资茶市场大益一枝独秀,中老期普洱茶市场的交易骤增,价格飙升,新茶与中老期茶价格倒挂的怪现象有所缓解,柑普茶由于还没有上市,市场并无明显动向,细分版块动态详述如下:

【1】古树茶领域,鉴于今年古树茶普遍上涨,芳村的大小老板,各路玩家去山头的不少,或是自己尝鲜,或是客户要求,或多或少制作了古树茶。据他们汇总的消息,今年茶山比较特殊的一点是,虽然玩家、茶友仍旧是采购主力,但鲜为人知的是出现了一家叫做“正得”还是“正德”的机构,斥资十亿加入了采购大军,无形中提高了古树茶的采购门槛,一位老板就被茶农提出的最少购买300公斤古树而难住了。一些茶农透露,这家企业大批量收购古树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2015、2016年就已经开始了,这明显有复刻雨林古茶坊的兆头,先积蓄库存,推热山头茶,然后趁市场大热进入,未来不排除出现又一个雨林,这不是坏消息,也不是好消息,权且就叫做变化吧!

【2】芳村反洗钱,楼市限购,实体经济的不景气,股市疲软导致大批资金入市炒作普洱茶,这是今年普洱茶突然迎头大涨的原因之一,同时一些非法资金借机洗白,多家店主遇到客户买茶,不管价格几何,仓储如何,一律扫走,再行抛出,如此转手,资金的来路就清白了。工商局为此上门彻查此事,成为四月芳村不大不小的轰动事件。由此看出,今年确是有大资金入市托底,黑钱进来了,当然白的也不会少,今年投资市场注定要掀起一番腥风血雨了!

【3】投资茶市场复苏,大益一枝独秀,涨幅明显,其他品牌除下关唯有涨势外,全部纹丝不动,马太效应明显,强的越强,弱的越弱,从开年一直到4月初,全线飘红。不过从4月上旬开始,回调明显,当年茶、新茶阴跌不断,中老期茶部分下跌,作为正常的波动,并没有引起市场的恐慌,毕竟从开年到现在涨得太猛了,调整一下,挤挤水分和泡沫是情理之中。

四月中旬,正值市场上行的时候大益开始整顿店面,与以往市场火热开店不同,开始清理倒货店、僵尸店、幽灵店,处理违规店面,将投机分子驱逐,理顺市场渠道。全国大范围梳理,有效排毒,促进了大益营销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作为一个利好,是否对市场有加分,静待观瞻!

【4】山韵上市,4月底,大益推出重磅产品“山韵”,配货价9600,布朗、勐宋大树茶,市场期货价19000-20000,市场热度被点燃,期货交易频繁。作为大益六韵之一,山韵十二年后再度登场经典再现,彰显大益对市场的期许,在五一来临之际,大益推出这款产品,会再度助推市场上行。

【5】职业打假人受到政府限制,普洱茶由于越陈越香,在2006年之前没有生产日期或者保质期,于是一些职业打假人为了牟利,故意钻法律的空子,高价购买年份茶、老茶,然后走诉讼程序借机赔偿,很多店主损失惨重,为此政府发文限制职业打假人利用产业的特殊性、历史的沿革而谋取不正当利益。

【6】柑普茶热度似有下降,小青柑未到上市季节,其他柑普在这段时间被古树茶、投资茶抢了风头,不温不火,但鉴于柑普茶在消费市场的超高人气和庞大的消费人群,7、8月份上市的时候热度会有所提升,现在的冷清是暂时的,萌物一枚,焉有不喜爱之理。

接下里的5、6、7月份是芳村传说的中淡季了,不过淡不淡的得看市场了,市场好淡季不淡,市场不好热季不热,我们将及时播报芳村普洱茶动向,诸位静待!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饮食文化视野下的中原普洱茶市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