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的历史。

7542的历史概念

7542是一个依据茶青级数依合理的比例分配的配方,是一个比例型配方,不是一个山头配方,在1985年之前有节气的差别,因为当时的茶青分类是有分春尖、二水、谷花的,1985年以后,省茶司下了一个命令,取消节气分类,将茶青分类以单纯的级数做处理,由这个命令我们可以知道,85年之后的常规性产品与季节无关,不会有春茶,除非定做产品。

为什么要将配方做编号并将比例定型化?其实理由也不难理解,那就是量产的需要,再加上人事的更迭,生产单位有必要将过程标准化,配方标准化就是第一步,也可以证明75年后的普洱茶产量高于75年之前,标准化的配方可以使茶厂的普洱茶品质稳定,长期有利于生产与销售。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代表以前生产的产品没有标准化的配方,例如红印、蓝印、黄印便没有标准化的配方,那7542是不是一个横空出世的拼配概念?我认为也不是,因为茶叶的品饮是有市场习惯的,所以它一定有个原型概念,我认为7542的概念源自于印级茶,尤其黄印的影响应该最为主要,因为黄印是七子饼,生产年代相近,具有承接性,我想7542应该是根据这些概念再以量化的原则做修正,这样应该比较合理。

7542的产品在85年之后便没有了节气特性,也可以作为一个口感的分水岭,我认为省茶司会下这样的命令,最主要是由于产量的大幅提高,而原料供应结构的改变,1985年勐海茶厂的产量有大幅的提升,一是需求提升,二是矮化型乔木的量产,这才是主要的原因,所以85年之后的产品在风格上85年前的产品不同。WwW.CY260.COM

精选阅读

大益7542、7572塑造茶界传奇


大益7542、7572塑造茶界传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对茶的需求也随之改变,并在变化中不断提高要求。而从前靠天吃茶的习惯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普洱茶的产品供应也满足不了市场的发展节奏。于是,在寻求转折和突破的条件下,新的发酵技术"渥堆"便产生了。这项技术的诞生无疑是普洱茶"新的生命"的开始,其后进而又研究出了拼配技术,使普洱茶在市场迈向了新的发展道路。尤其是75年前后,唛号为7542(生茶)、7572(熟茶)的饼茶面世后,在市场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和购买风潮。唛号中的75是指75年的配方,4和7是选料的等级,2是代表茶厂的编号。这两款茶,其过硬的品质得到市场高度认可,良好的品饮价值、收藏价值深入人心。

对于大多普洱茶发烧友来说7542是值得收藏的普洱茶品。为何这样说呢?因为,7542是采用75年正宗传统配方制作而成,用料及研配经典,且仓储样式繁多,是大益普及普洱的标准口感茶品。独特的陈化,经过多年的存放,滋味醇厚甘滑,出汤稳定,陈香纯粹,有神奇的喉韵体验,用句经典的话来形容7542是"可以触摸的真实,不可复制的稀有",由此可见一斑。

而7572则是大益熟茶中的标杆。7572与7542最大的区别在于工艺。熟茶制作技术技巧比生茶高,程序也比生茶复杂,难度大,尤其是渥堆发酵的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把控好,否者将导致这一批熟茶作废。"渥堆"发酵这样的熟茶是制茶工艺改善后的经典之作!

多年来,大益7542、7572被业内誉为"评判普洱生、熟茶品质的标准产品"。在茶市群雄逐鹿之际,它"独领风骚",打造了一个普洱茶界的传奇。时至今日,在市场上的火爆程度依然不减当年。

此外,传统"三大"知名品牌各有自己代表性产品。例如大益的7542和7572;下关的7653和8653;中茶的7541和7571。以这些唛号的系列产品无论是从选料的等级上,还是制作工艺水准上,都堪称经典。并经过多年的市场检验表明,这样的产品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其品质、价值和工艺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和青睐。

普洱江湖帝国“大益7542”与“88青”


普洱江湖帝国“大益7542”与“88青”

第一是勐海茶厂的茶园,第二是7542的配方,第三是所谓的88青,第四是勐海茶厂现在和未来的经营战略。第一个问题,茶园的问题,勐海茶厂有多少亩茶园呢?据有关资料,协议的有2万亩,2万亩,不是勐海茶厂自己种,还是依托于茶农种,我说过,勐海有种方式,因为地广人稀,你可以出30万元,我帮你联系当地gov-ern-ment,去承包3000亩荒山,你种什么都可以,也就是说,你出300万元,就有3万亩,可以请人种的,当然,你会继续花钱,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勐海茶厂租了2万亩地请茶农种茶,然后晒青,交给勐海茶厂。

我们来推算下产量,因为是自己的茶园,意味着春茶夏茶秋茶你必须全部接收,按云南茶园产量40-50公斤一亩计算,年产茶800-1000吨,如果是2005年前,绝对用不完这么多料,在2006年后,这个就不够了,所以,勐海茶厂的大部分原料,仍然依赖于外面收购。80年代厚纸7542

按目前的产量5000-7000吨而言,大家可以估算超过80%的茶不是用自己茶园的茶做的,从这个简单的数字,我们可以进一步挖掘很多有用的信息,1000吨里按比例,300吨春茶、400吨夏茶、300吨秋茶,这个是必须每年都用掉的,怎么用?第一是发酵熟茶,第二是拼配,总不能把夏茶秋茶都扔掉吧。

回到收购方面来说,要收购5000吨以上的茶,是一个巨额数字,1000卡车茶,那么,以勐海茶厂1200个员工,其中工人800多,销售人员100多,行政人员100多,负责收购的人,就算20人吧,人均需要收购250吨茶,所以,在毛茶收购环节,想把关多严格,是不可能的,这也是为什么必须重视后续的精加工的缘故。对于大宗商品,为了保持品质的稳定,以及充分利用原料特性,降低生产成本,这个是拼配的本源。其实,口感方面的因素考虑较少。80年代厚纸8582

这个就是我们解读勐海茶厂茶园的意义。所以,有人说勐海茶厂的茶全部是烘青,理由是勐海茶厂没有那么大地方晒青,这是完全靠不住的,因为原料大部分是收购来的,是人民战争,在家家户户或者粗制所完成了晒青毛茶制作才进到茶厂里的,而自己的茶园茶,也是通过包给茶农完成这些过程的,自己建立的粗制所,也是为了完成晒青毛茶的制作。

第一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回到第二个问题,拼配,尤其是说到7542的拼配,7542是1981年才完成配方,82年才投放市场生产的,所以为什么叫做7542,实在无法理解。

我们来解说7542的配方,关键在于4,这个4,4级茶,是一个综合评定,并非是说这个茶是纯粹的4级茶制作,7542面茶用3级茶,里茶主要用4-5级茶制作,综合评定为4级,以此命名,正如7581,用的7级茶撒面,8级茶为主,9茶茶少量,最后综合评定为8级茶,命名7581,就这么简单的一个茶,最后被神化为标杆,然后再把标杆神化,变成了最佳的代言词。我们只把普洱恢复到原来的面目,打回原形,还是一些粗茶而已,当初没有人动那么多脑筋在这种地方的。

88青(苹果绿)

第三个问题,关于88青的问题,太多问题了,讲起来复杂,先休息下,喝口水再继续…

88青,其实说这个具体的茶倒反而没意思了,而是这个茶引发的后果相当有趣,成就了7542的标杆地位,我们先来说88青是什么,这个茶呢,是香港陈国义先生所藏的茶(当然,不是他定制的),一批7542,一批卖不掉的茶,当时呢,大约是1992年左右,动荡时期,中茶旗下各厂要么忙着倒闭,要么忙着独立,销售确实非常之差,陈老先生估计当时比起内地人来说,有钱吧,当时一件茶,不到50元,这样的成本拿的,是大件,84片,有人又愤怒了…,我告诉你7581当时88年的时候,3毛钱-4毛钱一砖的市场零售价格。当时拿了多少件呢?据说有300多件7542,89-91年的,花了人民币应该是不到2万元,然后陈老先生估计觉得放会香港,仓库较贵,就随便放在云南存放了,后来普洱茶开始爆发了,2003年,10多年的茶了,卖120元港币,而04年后炒到了18000人民币。

经过这件事,听了的人都眼红,后来有一帮人就说了,凭什么你的7542是88青,我的就不是,嘿嘿,就出现了2种版本的88青,一种是90年代的7542现在都当做88青卖了,一种是2000年后有人做了湿仓再退仓卖的,我相信再过100年,88青仍然会层出不穷的在卖,再过20-30年,有谁说得清楚谁是真的,谁是假的?

而这,也成了收藏7542的理由,谁都想变成88青,直白得让你吐血,永无希望,88青的有名,第一,是收藏他的人善于炒作,第二,阴差阳错,干仓存放,导致的结果。

我且问下,这么多年来,至少上百个批次的7542,有谁又搞出来了88青?嘿嘿,然后又有人说了,要很多批才出一次?那你又如何跟我解释说7542的配方是稳定的?既然是稳定的,那为何只能出一批88青?如果是不稳定的,现在收藏那么多7542,有多大可能变成88青?难道,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

其实,现在很难分清楚,是那批茶的品质好,还是纯属炒作,因为在相同年代的茶里,你无法找到可以PK的茶,当时本来就生产那么少的茶,物就是以稀为贵的,我记得之前勐海茶厂的厂长卢云,还有一个好像叫做李文和的副厂长说过,7542,在2005年前,是每个批次,只有100件,3吨茶!现在,各位,年产1万件?还是5万件?以勐海茶厂最低产量5000吨计算,至少7542占据了5%吧,250吨,1000件是15吨,1万件是150吨,2万件…?

我想起有件事,大家知道,古代的瓷器是很值钱的,有一年我去景德镇,朋友送我几个碗,说是宋朝的,我坐飞机一直捧在手里,带到昆明,然后找博物馆鉴定,出了证书,欣喜若狂,果然是真品,然后问到价格,说30元一个,因为,那个碗是民间用来吃饭的碗,现存几十万个,不值钱。所以,这种大量的货即便品质超过88青,也难出什么神话了,谁拿不出几百件7542呀!

一直被“误导”的“窖藏”概念


一直被“误导”的“窖藏”概念

随着普洱茶的盛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喜欢品饮普洱茶,同时也因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质,“仓储”概念也应运而生。

但普洱茶专业窖藏并不只是简单的一个仓库、或者搭建一个仓储中心的简单概念。普洱茶的专业窖藏是将普洱茶通过符合固态发酵的特殊场所对其生物转化,从而实现普洱茶储藏过程中的科学化、标准化、专业化,使得普洱茶后发酵更科学、快速、口感更好。

而普洱茶的专业窖藏,首先必须考虑“窖”。“窖”是普洱茶后期发酵的存放场所,大多数都要求密闭环境,以便于制造半厌氧环境。且普洱茶是属于固态发酵,在存储的过程中,普洱茶成品会与周围环境中的微生物持续发生反应。因此在窖藏的过程中,也须避免因人员流动与物品流动带来的“二次污染”。

其次,在普洱茶的窖藏空间布局中,还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功能划分区。一般是采用“三进式”结构(即服务区、辅助区、核心区)。

最后,还要考虑普洱茶“窖藏”中最重要的一点——特征性微生物的培养。参与普洱茶后期发酵过程的菌群有很多种,包括有细菌、酵母菌、霉菌等。而霉菌作为好氧微生物,在存储的过程中,随着密闭空间中的氧气减少,其数量也会减少。与此同时,酵母等厌氧微生物数量又会随之增加。通过定时的排放空气等措施,使得这两种生物类别之间循环往复、不断交替,最终成就了普洱茶的“越陈越香”。

因此在普洱茶大生产发酵渥堆过程中,专注于特征性微生物的培养,控制其微生物种群的繁衍与发展,才是“窖藏”技术的核心所在,需要高水平的生物技术做支撑,如水活性监控、水平衡把控、以及菌体量测定等,绝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仓储的“温度”与“湿度”概念,也不是所谓简单意义的“昆明仓”与“广东仓”的概念。

“中期茶”概念及年限解析


“中期茶”概念及年限解析

我们都知道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点,以及老茶价格普遍高于新茶,品质在仓储良好的条件下,在一定的年限内口感会越来越好的特质。

在普洱茶中,有一部分年限茶被赋予了新的叫法——“中期茶”。而要梳理此概念就不得不从它的起源说起。

起初,在普洱茶市场上原本没有“中期茶”这一概念,也没有这一叫法的。其概念是由最初“陈普”概念转化而来的。是一个似旧非旧,没衡定标准的茶叶概念,一个存在着年限和内含物质争议的概念茶品。“陈普”与“中期茶”两者的相似度很高,只不过“陈普”概念提出后没有系统化,难以用茶品来界定。因此,大部分时间都很少有人知道“陈普”,而大家通常叫中期茶。如今,在市场的推动下,“中期茶”也逐渐被提上日程来。

对于中期茶的年限,行业内不少专家,学者甚至茶企,茶商,茶人有着自己的认定标准。

有人把年限在3—5年,5—10年,10—15年的茶称为中期茶;有人把3—7年的茶也称为中期茶。甚至还有知名学者认为,若从陈普与中期茶概念相似的情况看来,“贮存年限六七年到十五六年的普洱茶”亦可称之为中期茶,“因为它由原来的新茶经过多年干仓存放后茶多酚含量下降到28—20%,不管是从仓储,还是从品饮的角度讲,它都陈化得十分好。茶品正处于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中,完全符合了普洱茶“越陈越香”的概念,所以称这类茶为中期茶再适合不过了。

可是对于茶企他们所生产的“中期茶”又有哪些界定标准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益和下关:

下关中期茶: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5年前后,在这段时间里生产的下关成品普洱茶,称为下关中期普洱茶。例如:销法沱(100g·盒装)熟茶,2005年以前;T8653铁饼(357g)生茶,2005年以前;下关甲级沱茶(100g·便装)生茶1996年——2005年。

大益中期茶:2004年、2005年、2006年三年的大益普洱茶,称为大益中期茶。此时的熟茶表现出来的茶叶特征是,已无堆味,略有陈韵,茶气更足。而生茶开始有变化,苦涩味转化甘滑,开始清爽。二者无论品饮或者收藏,都是最好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大益中期茶的价位都不高。例如:大益0562金奖熟茶602批次、大益金色韵象200克饼501批次、大益宫廷熟普501批次等属于大益中期茶。

当然以上两个知名企业的界定也不是作为判定中期茶唯一的标准,只是集中突出这个时间段的茶品特征特点而已,若要把中期茶准确定位还需要大量的科学数据来支撑,否则会给市场带来困扰,误导收藏者,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更不利于行业的良性发展。

普洱茶拼配概念


普洱茶拼配概念

纯料与拼配,是茶界碰撞比较多的话题。其实在普洱茶的制作过程中,因为原料的复杂性,纯料只是很少的一部分而已,在其余的生产中都广泛使用了拼配技术,很多优秀的古董茶,老陈茶都是配方普洱茶。

拼配是茶叶精制加工厂毛茶验收定级,精制加工,半成品拼配三大环节之一。产品质量的优劣,原料的使用价值发挥得如何,通过拼配体现出来;通过拼配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符合贸易样,成交样;通过拼配才能做到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才能以质量创品牌,增效益。拼配的技术要领

普洱茶体形粗壮肥实,不像红茶、绿茶那样苗条紧细,拼配时除应注意运用常规的拼配技术达到拼配的目的外,还要注意扬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之长,凸托出普洱散茶粗壮肥实的外形风格和内质风味,使产品别具一格,称雄于国内、国际茶叶市场。普洱散茶的拼配技术要领可归纳为12个字:即“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

“扬长避短”主要是指发挥云南大叶种粗壮肥实、苗锋完整的产品风格,使原料经济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因为,每一个厂的产品,由于原料的特点和所采用的工艺不同,都有长处和短处。且各茶区之间、同一茶区范围内不同时间地点的茶,它的香气、滋味和外形的塑造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长处和短处,拼配前要把各茶区的在制品分开,春、夏、秋茶分开,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尽量发挥长处,克服短处,以长盖短,突出自己产品的风格。

“显优隐次”主要是指半成品品质的“优”、“次”调剂。因为半成品品质都是单机筛号茶,由于原料的地区之别、级差之别、季节之别、山区和坝区之别,发酵程度轻重、好次之别、各筛号茶又有大小、长短、粗细、轻重之别,其品质有高有低,有优有次,对其中某一筛号茶来说,用茶叶审评八项因子全面衡量,可能某几项因子较好,具有这几项因子的优势,另几项因子较次,成为劣势,拼配时要尽量把筛号茶的优势显现出来。同时要尽可能地减少劣势茶的拼配比例,使成品茶显现出优点,隐去缺点。

“高低平衡”就是以标准样或贸易样、成交样为依据,把品质高的调低,低的调高,使之平衡。高低平衡贯穿整个拼配的始终,各级半成品品质高与低,以及成品茶八项因子的高与低达到了平衡,就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大白菜概念普洱茶的未来


大白菜概念普洱茶的未来

大白菜概念普洱茶,泛指普洱茶品包装上印有OFDC有机产品认证(大白菜标志)的茶品。这类茶品目前对于整个普洱茶市场来说还是非常稀少的。而放眼普洱茶成品市场来说,并不是有这个标志的普洱茶都很有投资价值。

那么我们常见的大白菜标志普洱茶有哪些呢?最早的应该是勐海茶厂出品的,那是2000年的时候就在生产,随后其他一些茶家也在生产,但是都很少。主要有以下系列:

2000年及以后大益勐海茶厂班章系列

2004年春明茶厂七子饼茶

2013年陈升号班章金印

2013年陈升号老班章砖

2014年陈升号正岩系列饼茶

2014年陈升号银班章饼茶等。

从小点的范围来说,大白菜标普洱茶代表的是班章。目前班章茶的价格在普洱茶中是第一梯队,也就是说在2000年前,班章茶是不出名的,白菜标普洱茶也不是很特殊的。到了今年,我们不知道是要说白茶概念普洱茶借助了班章的名气把价格涨上去,还是班章茶借助了白菜概念普洱茶把价格涨上去。

在追求食品安全卫生的今天,白菜概念普洱茶的意义已经不用多说了,目前这类白菜标普洱茶正在每年以20%以上的幅度在上涨,最早期的白菜标茶品已经到了相对较高的价位。

2000年勐海茶厂白菜标班章珍藏青饼(400克/片,84片/件)参考价:4800000元/件

2002年勐海茶厂白菜标班章珍藏精品青饼(357克/片,84片/件)参考价:2700000元/件

按目前这种茶区环境,再过几年后,不知道还有多少茶区能名副其实的拥有白菜标“有机”认证产品。

阿甘认为,有机是大势所趋,仅管由于普洱的特殊性,野生、野放的茶树很多,目前也以打古树概念为主。但随着古树保护意识的提高,古树是禁止采摘的,以后古树茶会越来越少,或者至少不敢公开打古树概念,所以,有机茶的前景可期。

PS:

OFDC是什么机构,与其它认证机构相比,OFDC有哪些优势?

(1)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OFDC)的前身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认证部,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专业从事有机产品研发、检查和认证的机构。

(2)2002年后持续获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简称IFOAM)每年一度的认可,也是目前中国境内唯一获得IFOAM认可的有机认证机构,与OCIA(美国)、JONA(日本)等认证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

(3)OFDC是2005年4月颁布的国家有机产品标准——GB/T19630—2005《有机产品》主要起草制定单位之一。

年底将至 大益7542为何迟迟不现身?


年底将至大益7542为何迟迟不现身?

说起7542,大家估计是爱恨交加。今年已经过了三分之二,7542为何还没有现身,难道今年真的7542就不再出现了吗。

7542的前世今生相信大家已经看过很多版本了,我就不提了。至于今年7542能否出现我也不敢肯定,最终的决定权肯定还是在大益吴妈手里,我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当前行情下为何7542都没有现身这个问题。

大益今年的产品价格回落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出的很多茶都是很久之前出现过的甚至以前没有出现过的,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大益在规避风险。自从2013年大益茶产品价格整体提升开始,前两年大益茶的价格都在提价和炒作中度过,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透支着这些茶品未来的升值空间,而且这种透支是不计后果的,在整件质量减少的同时价格确实提升,其增速绝对超过了GDP增速和通货膨胀率。在同时,其整体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却没有质的提升,外强中干谓之“泡沫”。

其实之前7542是本人很佩服的一个产品,很有特色,而且巧合般的出现过73青、88青、紫大益等众多明星产品。我相信大益也没有想到这几款产品会这么飞起来。当然其成为标杆也是有预谋的,所谓“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个中滋味自己体会,我不深究。

如果按照正常的产品增长规律,其实大益产品出厂价的增长累加完全超过了其消费体量的增长,虽然随着消费人群进一步增大茶品的累积会形成平坡型回落,但这个节点始终没有到来,在收藏除去的同时还会造成一直冗余那是必然的。而且2013年改了新版之后便价格翻了一番的同时片数还减少了,这难道是一个理性的大益作出的决定吗,No!我不去管什么新工艺,因为整个两年了大益也没说出来新工艺对产品到底形成了什么新的作用或者效果,所以我就暂且当作新版7542是疯狂中大益做出的疯狂举动吧,其实它应该也知道疯狂过后肯定是一片狼藉,可是活在当下让他们无法舍弃这个行情带来的巨大利益。

至于大益一直短视我们可以从大益失去对整个中老期产品无法形成把控看出来,这也是大益很忧郁的一件事情,而且行情火热之时专营店边进货边出货让很多新货直接被外界所控制,大益算是有其心无其力,看着未来茶品升值带来的价值利益活生生的被自己的专营店放走了,自己也不能从中分一杯羹,同时导致自己丧失了中老期产品的控制权和参与权。从其他很多点也都能看出大益在整个行情把控上的短视和落后,也许和其一致坚持的国企制度有关吧,谁在乎呢。不过还是要强调,7542这个产品在历史看来其实也是属于一款投资产品,有多少人会去喝当年的7542呢。

再拓展一下,其实大益整个的生茶体系都给大益体系的参与者一种信号:存大益茶赢在未来,这也是很多人参与到大益这个体系的很重要甚至唯一的理由,如果抛弃这个理由究竟会有多少人会去参与到这个圈子呢。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想要讲一下其实将7542带上歧途的是大益,同时自身专营店根本没有领会大益这门生意,直接导致当前7542的崩盘局面。历史上存在产量大但同时形成投资产品高价位的产品,但这些产品无一不是垄断性质的,但看看7542呢,出厂之后很大一部分都流到了芳村,直接丧失主动权,导致垄断的失败。

当前大益管理层已经看到了风暴过后的海滩,一片狼藉。他们想自己收拾,可是怕花费时间太多,累着自己。说明白点,其实当前7542不出来就是因为大益管理层不知道如何定价,而且不知道其7542出来会对自身当前体系造成什么影响。行内人应该都知道其实大益体系今年关店并不是很多,我之前预计20%,应该基本达到15%,不过大益自身的预测应该超过我预测的,所以也就是说当前专营店和大益的关系还绷着。大益也不敢去冒险,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出现的7542会是推力还是拉力,说的恐怖点甚至有可能让大益当前体系损伤30-40%,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同时,当前的产品定价会对13、14年相关产品造成的冲击无法估量,当前市场对于这两年的产品认可度真的不高,甚至于有怨恨。之前行情好的时候专营店依靠赚差价都可以大口吃肉,当然可以对7542如此变动暂且置之不顾,可是行情一旦不好,最终的骂名还是大益公司的,大益公司对于处理这种事情可是慌手慌脚啊,公关水平之差真的无法与其在历史的地位相比对。其很多专营店对于大益这个体系来说就是寄生虫,他们对大益这种长久性投资生意很是难以接受,甚至无法搞清投资和投机这种简单的概念,或者可以说其不想搞清,因为投机这么简单就能赚钱何必去还要去做那种有风险的投资呢。大益本身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渠道不梳理店面不整顿,确实有失大厂风范啊。有点偏了,继续回到主题。

当前7542不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益本身对7542这个产品的迷惑,到底此产品应该如何定位。市场的认可慢慢在变味,依然像以前那样出货会导致整个普洱茶周期时间缩短,主要还是累加原因,产品积累速率大于消耗速率。但是7542本身是一款很基础同时却带有迷幻色彩的产品,我在想大益能否能对7542这个产品重新定位,利用这个机会整理一下自己的产品线,形成自己独特的长期产品计划方案,同时再次启动标杆模式自己推出其他基础推广性产品呢。当前大益出产品给我一个感觉就是:乱,是的,让我感受不到一个大企业该有的计划性和成熟性。

我不知道类似的方式能都成功,不过过多的考虑外界因素会让自身更加迷茫,而且一味地逃避迟早让7542这个产品甚至整个大益传统生茶体系毁灭。在理解产品的同时,加深对自己生意模式的推广,让整个自身的体系都能参与到自己长期打算的这个价值链中来,让更多的人受益也许是其维持长久之计,同时也能成就其霸主地位。

我期待浴火重生之后的7542,也同时期待大益你的变化。

今天就到这里,我是安子,咱们下期见。

普洱茶水路混淆概念的区分与说明


普洱茶水路混淆概念的区分与说明

水路是普洱茶品饮一个很重要的概念。

网上或线下都时常听到关于水路理解的争议,各种说词很多:“水很杂”、“水路特绵长”、“水路细腻”、“水路宽广”、“水路细是指茶水清甜,且单薄”、“水路好,应该是无燥感,水在舌和喉之间润,生津回甘好。”等等,观点与理解不一,甚至还有人认为是纯属广东俚语,“水路即指汤感,意为茶水的路数、路子,“细”相对于“粗”,粤语中尤指细腻、精巧,引申为评茶术语即指甜滑、厚润、不显粗涩也”。一、水路的标准表述应该是什么?

水路是一个民间品饮的通俗用语,没有官方的定义标准,但在一些评茶标准的审评术一般对水路的表述用:细、细致、粗、较粗等用词。水路是水性这方面的概念,跟汤感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二、普洱茶的水路跟厚、薄,回甘是否有关系呢?

普洱茶的厚、薄对水路有影响,但这些概念的表述是属于普洱茶品饮汤感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普洱茶的回甘跟水路没有直接关系,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也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三、什么样为之水路粗,什么样为之水路细?

“水路”指的是咽下茶汤的过程对整个相关的通道造成的感觉,一般以粗细来区分,譬如用一匹绸缎和一匹粗麻拖曳过人的皮肤,前者为细,后者为粗。四、相关混淆概念的区分与说明

1、“水很杂”的区分:『杂是将其归类到"嗅觉"里的,通常令人感到"杂"的茶是因为气味,而气味杂的茶则通常水路会显得比较粗,所以大家习惯了说"粗杂",其实,若是再细分的话,"粗"归于水路,而"杂"则应归于嗅觉。』

2、“水路特绵长”:认为“持久”、“绵长”是属于回味方面的范畴,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3、“水路宽广”:认为“宽广”是属于协调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形容水路的感觉。

4、“水路饱足浑厚”:“饱足浑厚”一般指的是汤感厚度方面的概念,一般不用于表述水路的感觉,可以改成“茶水饱足浑厚”来形容茶汤的厚度。(精灵普洱茶吧)

大益普洱茶的标杆与干仓的起源-7542、7572


大益普洱茶的标杆与干仓的起源-7542、7572

普洱茶发展至今日,可以说风风雨雨数百年。以现代普洱茶的历史来看,对于普洱茶发展贡献最大的当属勐海茶厂。而勐海茶厂的当家花旦当属7542与7572。一生一熟,被业界公认为普洱生茶与熟茶的两大标杆。要论及这两大标杆的历史地位如何形成,则不得不与干仓普洱概念的兴起联系在一起。

7542篇:

毫不夸张的说,干仓普洱的第一名干将就是88青。88青的横空出世奠定了今日干仓普洱的最基本的要素。也第一次使新生代普洱茶人认识到,原来不经过人工干预,人为加湿下存放出来的普洱茶也是很迷人的。自88青出现后,雪印,73青,80年代铁饼,92砖,水蓝印,93青等茶品陆续出现在市场上。也正是因为这一堆干仓普洱茶的出现,使得广大普洱茶人对于干仓茶品有了直接而又具体的认识。上述茶品里,88青,73青,93青,水蓝印这四款茶都是7542。

从某种程度上说,干仓7542直接缔造了今日干仓普洱茶的大部分概念。很多对干仓茶的定义,对干仓茶不同阶段转化的判别,以及现在对干仓茶的认识都直接源自对不同年份干仓7542的品饮。仅此一点,7542就是当之无愧的新生代普洱生茶的王者。

今日干仓普洱生茶的价值体系几乎完全是建立在干仓7542之上的。7542是那种极其中庸的茶。你说不出她好在那里,但是只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她基本不会令你失望。或许有的茶香气比她好,有的茶回甘比她好......,但是,她就是没有一处特别的短板,她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7542对于当代普洱的贡献就在于她直接告诉了市场,告诉了茶人。普洱生茶干仓存放若干年后是如此的迷人。因为7542在以前就是大宗商品茶,所以有那么多标本可以留下来。但这也证明了在30年前,市场就是偏好7542的。所以说,7542的江湖地位是市场给与的,不是勐海茶厂自封的。

7572篇:

大家对现代普洱熟茶的历史想必耳熟能详了,而这其中勐海茶厂对于现代普洱熟茶工艺的发明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7572与7581、7663(亦即销法沱)一起,构筑起了整个普洱熟茶里最为基础的价值判断标准。同时,这三款茶也是中茶时代的大宗出口茶。

在我眼中,7581已跟随着老昆明茶厂的倒闭而绝迹江湖。而7572与7663则跟随着勐海下关一起成长。特别是7572,成为几乎每个普洱茶人所了解并且品饮到的一款熟茶。7572作为勐海茶厂熟茶中的代表作,给予整个普洱茶世界非常多的贡献。在我看来,7572是适度发酵普洱熟茶的典型之作。对于很多新手而言,喝一喝陈放2-3年的7572,便可知道普洱熟茶是个什么味道。对于广大消费者而言,勐海茶厂规范化的生产流程,可以保证7572的品质稳定以及卫生干净。因为普洱熟茶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生产流程卫生与否非常重要。另外,普洱熟茶的发酵原理从某种意义上与酸奶的发酵有类似之处,需要通过有益菌的参与来完成发酵。

由于勐海茶厂历史悠久,其厂内的发酵池的菌种相对稳定,也导致了7572可以数十年如一日的保持较为稳定的品质。在勐海县,懂得发酵普洱茶的人绝不在少数,舍得用比7572好的材料去发酵茶的厂家估计也不少,但是就是没有一家茶厂可以做出7572的味道来,包括很多原勐海茶厂的老技术员。

7572那种勐海味,或许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是她的作用是告诉市场,告诉消费者,普洱熟茶最基础的一个味道是什么样的。总结:你可以不喝7542与7572,但是你绝对无法磨灭这两款茶在普洱茶世界里的江湖地位。

概念茶:普洱茶收藏市场的新方向


概念茶,普洱茶收藏市场的新方向

自2000年以来,普洱茶收藏市场起起伏伏,圈里人忙得不亦说乎,圈外人翘首顾盼。普洱茶所具有的物质属性以及文化属性,使它能在收藏界热度不减。

普洱自古有之,但“老茶”的概念可不是古来就有。上世纪九十年代港台商人对老茶的推崇,直接推动了普洱茶收藏市场的发展。但并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具有越陈越香的特性,也不是所有的普洱茶都具有收藏增值的属性。目前市面上很多普洱产品都被打上精品收藏的标签,真正能在时间的洪流中升值的藏品却屈指可数。

随着普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普洱茶行业涌现出越来越多茶企,新老品牌争奇斗艳。虽然传统消费者是通过熟茶来认识普洱茶的,但生茶才是普洱茶的根基,普洱茶投资收藏的属性是建立在生茶的基础上的,因此想要长足发展的茶企断不会放弃做收藏型普洱茶这一块。

现阶段大部分收藏型普洱茶都绕不开山头和品牌。被市场炒热的山头纯料吸引收藏家的注意,让很多茶客跃跃欲试。收藏品牌标杆茶品,相对来说风险更小,更值得入手,这也是很多品牌争相推出收藏型普洱茶的原因。然而除了大益,其他品牌的收藏型产品都难有起色。

在大益一家独大的局势下,品牌需要挖掘更多概念赋予收藏型产品,才能吸引市场的关注。普洱茶是一种带有文化属性的产品,它本身历久弥香的特性能被赋予文化层面的含义,才会受到市场更多的关注。这就好比钻石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石头,被赋予了恒久远的含义之后,它就变得不可替代了。

近段时间有哪些受到市场追捧的概念茶呢?笔者列出几个:

大益黄金岁月

黄金岁月是勐海茶厂值70周年厂庆推出的纪念茶,用3年自然陈料压制而成。勐海茶厂是一代普洱茶茶友心目中最原始的纪念,很多人喝普洱茶的起点,就是大益茶。作为普洱茶老大哥的大益,借自身的历史优势推出的这款概念茶,自然触碰到了粉丝的内心。

润元昌九九易大树

九九易大树是润元昌为致敬九十年代的普洱茶复兴而推出的产品,普洱茶历史向来都是茶桌上的谈资。因此,九九易大树刚发出预告,就有一群茶友翘首以观,追古忆今,这个产品创意是很成功的。另外,去年润元昌一上市就被抢空的高级收藏茶品--易武橡筋茶,也论证了概念茶是收藏市场的新宠。

澜沧古茶建国七十周年纪念茶

澜沧古茶喜欢在各种纪念年份中推出纪念茶,比如有建国六十周年纪念茶、建国七十周年纪念茶、五十周年纪念饼。为普洱茶植入重大事件纪念日的概念,给普洱茶收藏多了一层文化上的慰藉,更容易打通消费者。

普洱之美,在于陈。作为后发酵茶,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在出厂前就必须具备好的潜质。只要茶企舍得下成本,品质上都不会差的。但是作为收藏型的普洱茶,吸引消费者购买,还必须有其他层面的价值。茶企只有去挖掘需求,为普洱赋予独特的概念,才能吸引更多的关注。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7542的历史概念》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的历史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