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生茶熟茶。

茶 篓

顾名思义,茶篓是用来装茶叶的工具,是用竹篾编制而成的。其形状各异,大小不一,据说已有了相当长的历史。

我记得第一次见到茶篓,那还是在乡下的外婆家。那个时候,我的年龄还尚小,身体体质也较差,时常会闹肚子痛。而每次闹肚子痛时,几乎痛得是满地打滚,哇哇大叫。每当如此,裹着脚儿的外婆就会从门后面拿出一根带“丫”字的、长长的竹杆儿,来到厨房柴火灶的旁边,顺着柴火灶上头的唆桐钩,将唆桐钩顶端悬挂着的一包黑黝黝的“东西”取下,然后将手伸进去,抓了一小把茶叶出来,又将茶叶放进一只碗里,再冲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开水。茶水慢慢变红,水温慢慢变冷,外婆端着茶碗默念了一会,然后要我喝下那碗茶水。说来也怪,我喝下那碗烟熏味很浓的茶水后,肚子居然就不怎么痛了。有时,我口腔里长了疮或者身上出现骚痒的“红斑”、“红点”,外婆也是用同样的方法,要我喝或涂几次这样的茶水后就好了。

好奇是小孩子的天性,我当然也不例外,时常会“鬼使神差”地来到厨房,抬头盯着唆桐钩上面的那个黑黝黝的东西发呆。后来,还是外婆告诉了我,她说那个黑黝黝的东西叫茶篓,那里面放的是茶叶。茶篓?茶叶?我当时确实还是似懂非懂的。

有一天,外婆从外面请来了一位老篾匠师父,他带着一把锋利的篾刀和好多的竹篾片子,在堂屋里修补着凉席、斗地和篮盘什么的,最后还做了一个茶篓子。那是一个长约二十公分、宽约十公分、高约十公分的矩形“茶篓”,与外婆厨房里那个悬挂在唆桐钩上的是一个样儿,稍不同的是,一个是“修葺一新”的,一个是“黑不溜秋”的。外婆告诉我,厨房里那个茶篓之所以黑,是因为烟熏黑的。她还告诉我,茶叶之所以要用茶蒌装,是因为茶蒌透风,易于茶陈化,对肠胃、肝火方面的病痛有极强的治疗和防治效果。

后来不久,我回到了在乡镇工作的父母身边,那个时候正值农业学大寨运动,而我们学校又恰恰实行“半工半读”,自然参加劳动的时间就多。我记得有一次参加劳动就是在谷雨节不久,我们到人民公社的茶场去采茶。那天清早,老师不知从哪里弄来了许多的背篓子,让我们一个背一个,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那场景还真是够气派够热闹的。据老师讲,我们背的那个背篓子实际上就是专门用来采茶的,叫做茶篓。这样的茶篓有蛮大,也是用竹篾制成的,就像苗族人时常背着的那种。这种茶篓用途有好多,既可以用来采茶,又可以用来扯猪草,还可以进城赶集背各种物品等等。有一次,我在上学的途中还看到了一位大嫂,背一个茶篓,茶篓里还放着一个小孩,正急急忙忙地赶着路。据说她是回娘家去的,是回娘家给母亲拜寿。现在想想也真是的,那个时候交通很是不便,基本上没有什么公路,更不用说有什么班车了。所以,当时山里人上山下山基本上靠的就是两条腿。加上山高路陡,如果纯粹地依靠肩杠手提的,那是一件很吃劲的事儿。而采用背茶篓,能腾出双手来,那的确是轻松安全又方便多了。因此,我们现在还有一些生活大山冲里的人,还依旧于背着茶篓串门儿走亲戚,成为了一大习惯。

据历史资料显示,茶篓的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代以前,许多的晋地商人便来到湖南安化山区收购茶叶,由于道路崎岖,山隘纵横,河流众多,收购的茶叶很难运出“山外”,于是当地的山里人便就地取材,以山里楠竹较多的独特优势,以竹篾制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的篓子,将茶叶装进篓子里,然后用马驮出“山外”,既方便又实用,且慢慢成为了连接山里山外的“交通工具”。因此,至今这里还完好完整地保留着当时“茶马古道”的历史遗迹,成为而今人们进山旅游的观光探险之所。而那些用马驮的竹篾篓子,即茶篓,至今可在中国黑茶文化博物馆里可以看到,有安化千两茶和安化百两茶茶篓,有500斤和50斤不等的安化天尖茶茶篓。这些茶篓虽说都已有了一定的年轮,但篓子很是结实,其篓里散发出来的茶香味更是陈香味十足,让许多的参观者流连忘返,赞不绝口。

物转星移,时光荏苒。茶篓作为茶的“派生物”,茶的“点缀体”,不仅与茶相伴,而且与茶相生。

而今,茶篓不仅没有被淘汰,反而已成为了一种“返朴归真”的历史写真。民间中依旧有利用茶篓来装茶的风俗习惯,各类茶企依旧在踩制安化千两茶、百两茶和天尖茶系列时,还是采用古人的睿智,利用古人的明智,以及存茶储茶的科学原则,依然用茶篓来装茶,并且将茶篓的编制技术上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标准、新的高度,既美观、方便、实用,又环保、健康、朴实……(李峰/)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茶篓》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生茶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