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红茶。

姜茶水

姜茶水是以生姜、茶叶和水为主要原料而熬成的一种日常保健饮用品和保养品。其历史悠久,作用颇大。

而我第一次接触姜茶水,那还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也是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不久,我带着“满身”的营养不良而来到了这个世上。正因为营养不良,我的身体自然就体弱多病,不是今天感冒发烧了,就是明天肚子痛得呱呱叫,没有一天不病的,用那时的话来讲,就是那种很不好带的人。而当时,我的父母亲都是乡镇上的革命干部,几乎天天都要“上山下乡”,哪有什么时间来管我这个“病殃子”呢?没有办法的父亲和母亲,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只好把我送到了乡下的外公外婆家。

我记得第一次上外公外婆家,是外公接到我父母亲的“求助信”之后,挑着一对箩筐来的。走的时候,外公把我直接放进一只箩筐里,箩筐里放着一层厚厚的毛茶叶,四周用棉絮扎紧,只露出我的眼睛、鼻子和嘴巴,生怕我被风儿刮着受凉。而另一只箩筐却放了一块石头和我的一些换洗衣物,然后沿着资江河向下的一条崎岖小山道,走了近八个小时,这才把我挑到了家。到家后,裹着脚儿的外婆早已站在了家门口,她并不急着把我从箩筐里抱出来,而是拿着一只瓷舀子,端着一碗“水”要我喝。我好像觉得“灾难”就要降临了似的,傻乎乎地盯着外婆手中的舀和端来的“水”一个劲地摇着头,外婆却不急不慢地劝着我说:“我的好外孙呀!这是外婆专门为你熬的姜茶水呢!吃了身体就会好的,不生病的……”没办法,我呆在箩筐里动弹不得,只能眼睁睁地张着嘴巴任由外婆喂了一口。啊!好辣哟!我伸着舌头、又开始了不停的摇头。可外婆“不依不饶”的,外公也在旁边当着“帮手”,他们一边劝,一边使劲地喂,把我“灌”了一舀又一舀,“喂”得我是全身发热,大汗淋漓。接下来,外婆将我从箩筐里抱了出来,脱下了我身上的湿衣服,用干毛巾擦拭着我的身子。外公也没歇着,他从厨房里打来了一盆子事先准备好了的“热水”,端到了我的跟前。然后,外公外婆俩个人便把“一丝不挂”的我丢进了“水”中,对我又是擦又是捻的,弄了好半天……

真是奇了怪了,我经过几个小时的路途“风吹”,要是在平时,不大病一场那还真是“奇迹”了,可这次居然能平安无事,而且还能活蹦乱跳地跟在外公外婆的屁股后面吵着玩这玩那,童趣味十足。常言道:早姜晚不姜。也就是从此事之后,我也习惯了外公外婆对我的格外“照顾”,每天上午基本上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姜茶水,有时晚上也洗一个姜茶水澡或泡一次姜茶水脚。

那个时候,是“人民公社”年代,农村农民家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自留土地的,但外公外婆家的屋前屋后还是多少有点儿“空地”。这一点点“空地”,自然成了我外婆的一个“宝”,她在“宝地”里栽种着生姜和各类蔬菜。而外公则是一个十足的大忙人,一个称职的人民公社好社员,他几乎很少在家,一直“驻扎”在大队茶场里,是大队茶场里的“制茶大师”。所以,由于有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个时候的姜呀、茶呀还是有的,水就更不用讲了。外公外婆家的屋后,就是一座原始大森林,其中竹子、茶树居多,水资源尤为丰富。外公外婆就是从屋后用竹子搭起的一条“水路”,涓涓地流入到屋檐边上的一口大水缸里,水质清澈、甘甜可口。平日里,外婆还用姜、茶和水泡成一炉锅,倒在一只茶桶里,摆在屋前行人经过的屋檐阶基上,方便于过路行人。

后来,随着我的慢慢长大,我不仅习惯了喝姜茶水,而且也对姜茶水有了一定的了解。原来生姜既是一种日常调料,又是一种药物。它药性辛温,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作用缓和,适用于风寒感冒。如果受了风寒,喝一杯热气腾腾的姜茶水,可令患者微微出汗,达到祛寒邪之疗效。中医认为,辛温之物有发散的特性,当外来的邪气还在肌表,辛散发汗,则表邪容易随汗而出,病也就会随之而解。当然还有很多的女同志,由于饮食和生活习惯性方面的原因都会有宫寒方面的病。而姜茶水可以暖宫,让经血通畅,改善痛经,还可以助孕。而茶又是一种粗纤维食物,其中茶多酚的含量又高,有养生保健、降“三高”之功效,对人体的脾肠胃功能有较强的调剂作用。因此,由于饮食不节制、经常吃冷饮或冰凉的食物或寒气引起的脾肠胃病等等,如能长期养成喝姜茶水的习惯,就能确保脾肠胃功能的健康,不受“病痛”的折磨。

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姜茶水已越来越受到人们大众的高度关注,并广泛运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保健与保养上,如红糖、红枣、枸杞、桂圆、黄芪和甘草等系列的保健饮用姜茶水,以及擦身、肤体、泡脚等方面的保健保养姜茶水等等。Cy260.cOm

其实姜茶水做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先将20克新鲜的生姜切成片片后放入锅里,再放入20克上等的茶叶(最好是陈年的安化黑茶),然后放入约300毫升的水(最好是山泉水),泡煮一会儿后即可。而姜茶水的汤色红润透亮、陈香味浓、味道辛甜,有越喝越来瘾的感觉,有越喝越来神的劲头……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姜茶水》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姜红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