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八马茶叶】

茶马古道景区着力打造西线旅游首个国家4A级景区

距勐海县城4公里的茶马古道景区,占地面积1500多亩,是我省集中展示茶文化、茶科技、茶产品的重要窗口,近年来,景区不断加大改建工程投入,创新定位景区发展思路,着力打造我州西线旅游的首个国家4A级景区。

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景区共同开发建设的茶马古道景区,是国内第一条全实景茶马古道特色植物景区。在景区内展出的茶马古道,将古老的茶马古道和现代的有机茶园融为一体,集中展示了普洱茶的发展历史和科技成果。景区建设者独特的发展思路,使茶马古道景区发展成了我省乃至我国一个集科学研究、古迹文物保存、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

据茶马古道景区负责人介绍,勐海是普洱茶第一县,也是普洱茶的故乡茶马古道的起点。因为茶马古道的神秘和普洱茶的品质,我们觉得应该把茶文化和古道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并展现给世人。其中,景区在二次创业投资过程中,前后总共投资达到六、七千万元,争取打造西线旅游第一个高质量的国家4A级标准景区。

cY260.com编辑推荐

普洱茶马古道景区 春意盎然的踏青地


普洱茶马古道景区春意盎然的踏青地

进入春季,随着气温升高,又到了出游的好时节。与春天有约,不妨走出家门,到云南普洱的茶马古道景区来一次踏青之旅,感受一年中最美好的季。

普洱茶马古道位于“世界茶源”云南省普洱市,距离思茅城区5Km。是茶马古道南北走向中的重要一段,是迄今为止保存的最完整、里程最长、茶马古道文化最厚重、沿路生态最好的一段。

在这依山伴水,风景如花的亚热带丛林中,远眺生机盎然的普洱茶山,品味源远流长的茶马文化。重走茶马古道,在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的时光隧道中穿梭,乘坐高空缆车俯瞰茶城美景,一赏非物质文化遗产鱼鹰抓鱼,在芳草碧连天的湿地里打马而过……

在这里,你可以乘坐高空索道俯瞰茶城美景,以别样的角度欣赏原始森林和万亩茶园的自然风光,可以在山脚下的腊梅坡哈尼村寨,与哈尼族一起载歌载舞,祈福请愿,还可以自驾电动游船近距离观看“非遗秀”鱼鹰抓鱼表演,品尝鱼鹰抓起的新鲜生态鱼,还有各色普洱特色小吃等着你。穿梭在唐、宋、元、明、清的五朝馆中,品韵历史源远,探秘古道文化。除了深厚的茶马文化和马帮文化,你还可以和多种萌宠动物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气息。

据悉,茶马古道旅游景区规划面积4万多亩,景区围绕普洱茶文化、马帮文化,以及古道的商贸文化,穿插普洱少数民族文化,全面展示了茶马古道独特魅力。(管敏润)

首个六堡茶国家标准获批准发布


首个六堡茶国家标准获批准发布

6月14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6年第8号公告,批准发布175项国家标准,《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名列其中,该标准将于2017年1月1日实施。这是六堡茶第一个国家标准。这标志着六堡茶标准化工作跃上新的台阶,六堡茶标准化体系进一步完善。

据悉,国家标准《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是根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3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3]90号)要求,由华南农业大学、中华全国供销社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梧州市农业局、梧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梧州市六堡茶协会、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学会、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起草。

早在2015年3月11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会议对包括《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在内的12项茶叶国家标准进行了审定。审定会上,80多位专家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送审稿以科学严谨的态度进行了审查及质询,标准起草课题组对质询进行了逐一解答。最后专家组认为,标准是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制定,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与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协调一致,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最后一致同意全部通过审定。

据了解,GB/T32719.4-2016《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标准适用于以六堡茶初制工艺制成的毛茶为原料,经过筛选、拼配、汽蒸或不汽蒸、渥堆、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成品包装等工艺过程加工制成的六堡茶。标准主要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等级与实物标准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其主要制定依据是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及近几年对六堡茶的研究成果、检测数据、六堡茶生产实践而编制,同时还充分考虑了与GB/T32719.1-2016《黑茶第1部分:基本要求》、DB45/T1114-2014《地理标志产品六堡茶》等标准的协调性。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第33号公告的规定,六堡茶在2011年3月16日获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只有在保护范围内生产的产品才能称为六堡茶。

根据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GB/T32719.4-2016《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国家标准实施之日起,将自动替代目前正在实施DB/T581-2009《六堡茶》广西地方标准,六堡茶生产企业要做好标准过渡的准备工作。六堡茶国家标准的发布实施,对保证六堡茶产品的质量,提升六堡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助推六堡茶走向全国市场,从而推动六堡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附:广西六堡茶国家标准历次审定进程情况

2015年3月11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会议对包括《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在内的12项茶叶国家标准进行了审定。

2015年3月11日,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合影留念。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标准课题组主要起草人员正在介绍标准起草情况。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标准课题组主要起草人员正在介绍标准起草情况。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

专家组正在对标准送审稿内容进行逐条审查。

全国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二届三次会议代表对《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送审稿进行审定,标准课题组主要起草人员正在回答专家组的质询。

由梧州市农业局和梧州检验检疫局联合组成的起草小组成员正在深入广西芊河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原料基地进行调研,为起草标准收集资料和数据。

关于利用武夷山风景区开展研究性学习


为了顺应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实现由传统的教学模式向现代的教学模式的转变,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研究性学习。本文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阐述了笔者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实践和体会。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调查实践;感受

【中图分类号】G4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49-0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修订稿)》中,首次把综合实践活动列入了高中的必修课,其中研究性学习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本文拟就利用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武夷山的旅游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感受谈些粗浅的认识。

1课题与目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大多数人休闲度假的一种重要方式。面对目前国内旅游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武夷山市也逐步加大了对旅游业的投资力度和宣传力度,强化和加强了各方面的管理工作,并把“旅游兴市,旅游强市”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为此,充分利用“双世遗遗产地”的旅游资源与文化,指导学生利用课余及假期对武夷山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现状与前景进行调查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地利用“了解国情、立足国情”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指导思想与操作思路

2.1指导思想: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学习。相信“处处是创造之处,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所以在活动中给每个学生都提供了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并获得成功的体验;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其个性能力,追求并鼓励学生的多元发展,注重学生在活动中责任感和自信心的培养。

2.2操作思路:积极准备——实施调查——形成成果——成果展示。

3具体操作过程

3.1积极准备

3.1.1分工协作。小组同学在组长的带领下,集思广益,使小组第个同学明确分工和各自承担的研究部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就组员的分工提出参考意见和建议,并指导学生讨论和制定研究方案。方案的内容应包括①对课题内涵的界定;②研究的背景(即课题是如何提出的);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④研究内容;⑤研究的主导学科课程以及相关课程;⑥研究分工;⑦研究过程和步骤;⑧研究所需条件预测;⑨研究的主要方法;⑩预期的成果(论文、调查报告、方案设计等)。在这一阶段,小组同学制定了研究计划,设计了具体方案。如,有的同学负责以游客的身份体验武夷山景区各景点的服务水平;有的负责设计调查问卷,有的负责查询著名旅游点的旅游资源开发以便于在比较中发现问题。

3.1.2材料的准备。组员在组长的安排下,就武夷山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依据、现实条件与存在的问题、国内国际比较、前景展望与预测等方面,分别从报刊、杂志、网站等去收集,小组人人动手,制成相关的资料集、光盘等,调查设计组的成员围绕小论文准备阐述的重点问题设计调查问卷,这一阶段,学生的协作精神、兴趣特长等都开始体现。

3.1.3采访对象的联系。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安排采访对象,如武夷山市旅游局、环境保护局、公共交通部门等为对象,这些部门,由学校发出介绍信,学生自己主动联系,确定采访时间,并准备好记录。

3.2实施调查。这一步是研究性学习的核心,这是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由于在事先分工、材料、采访对象、采访目的、采访内容等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去融入社会,显得很自信,内心也很激动。具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负责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采访,过程有记录、有录音、有照片,各职能部门对于有备而来的学生到访是欢迎的,不少职能部门反映,由中学生就“武夷山旅游状况及前景”为课题前去采访还是第一次遇到,这是新事物;第二部分是负责到武夷山风景区进行实地考察,有的沿途观察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并拍摄了大量的照片,有的对景区负责人及管理人员进行采访,询问有关景区发展规划;第三部分是负责在市区或景区内对市民、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群众对武夷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意见与建议,我们的学生戴着校卡,举止文明,落落大方,受到好评。

3.3形成初步成果。调查返校,虽然疲惫,但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占有了大量的感性材料和初级资料,包括文字、图片、数字、资料选摘等。在采访调查中,学生也学到了许多待人接物的道理,这些知识都是书本上所没有的。我及时引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的界定,对上述材料进行辩别、分类筛选,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综合,上升为作为理性认识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在研究性学习课上,我组织小组成员向其他研究性小组成员介绍本次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还需解决的问题,同学们对论文初稿进行讨论,就论文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通过这种方式,充实和完善了论文,也培养了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观点,展示自己才华的能力。

3.4成果展示。小组成员将小论文内容及相关照片制作成Powerpoint文件,在论文答辩会上予以展示,回答老师、同学就论文内容提出的问题,在答辩过程中,他们把握住了三个C即Clearness(清楚),Coneisness(简要),Courtesy(礼貌),对于在采访中形成的一些较好的建议、方案等指导学生给相关职能部门和景区管理处写建议书,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4实践意义与感想

意义: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增进了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锻炼了与他人合作与交往的能力,初步培养起科学的态度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通过对课题的社会性研究,学到了不少课堂上所学不到的东西,发现了自身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使命感,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感想:

4.1研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无论是在研究内容、课题选择、研究过程,还是在活动形式上,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发挥自身潜力的宽松环境,特别是一些并非平时学习的“尖子生”,他们通过自身的能力,也同样能在活动中表现得出色并受到老师的赞许和表扬,此时,一种自豪感与成就感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原来我也行!”因此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有利于点燃每一位学生智慧的火花,有利于学生发现自我,增强信心,从而亲近学习,学会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提高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

4.2研究性学习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主动权在教师手里,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仅仅起一个示范、指导、组织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方便的人,而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充分体现了师生平等的原则。事实说明,教师要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教师既做学生的朋友,又做学生的导师。

4.3研究性学习能带动教师的成长。“研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要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得到发展,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教师必须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对所教科目的专业知识要全面掌握,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扩展知识结构,自觉由“传授型”、“经验型”转变为学者型、科研型、交流型,既有科学家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探索兴趣,还能像艺术家那样富于想象,富于幽默,善于与学生交流情感和思维成果,真正做到为人师者当善学。总之,“研究性学习”能促进教师不断进步,要求教师全面发展。

4.4研究性学习应注重在研究过程中学生的体验,重在看学生是否按科学规律掌握了调查研究、科学探索的办法,而不必太看中结果,应把握好研究过程与出成果的“度”;开设研究性课程决不可以冲淡和忽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和创新,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应体现在研究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而且应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始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认识过程、知识形成过程的关注,并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提出富有启发性、能启迪思维的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和创造性思维火花的迸发,教师应从社会发展对人才要求的广度及人的完善发展的深度来探讨和思考教育教学的规律,将学科教学与研究性课程作为相互依托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做到学用结合,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云南勐海着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云南勐海着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建议建设“普洱茶批发市场”

普洱茶早已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张名片。在州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审议六届州委工作报告期间,如何把勐海县打造成“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成为勐海县代表团代表讨论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勐海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展茶产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积极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无公害茶园,对种苗、茶园、初制加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引导茶农正确使用化肥、农药,不断提升全县茶产量和茶叶品质,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范全县普洱茶生产秩序,严格质量和市场监管,促进了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勐海县还将古茶树资源、茶文化资源和旅游有机结合,大力倡导低碳、生态的旅游方式。

代表们认为,州委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食品要加快提升茶叶产业”,又是勐海县的一次机遇。勐海县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依托载体,着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围绕全县的茶产业发展,杨文新代表建议,在勐海县建设专业的普洱茶批发市场,使勐海县成为普洱茶的销售中心。(苏云华)

普洱茶马古道茶香浓


普洱茶马古道茶香浓

营盘山上的万亩茶园。

美味的豆汤米干。

茶马古道上重要的驿站那棵里。

那棵里的巨大碾子磨。

一杯色泽澄清、汤色红润的茶水,一股沁人心脾的温醇香气,品普洱茶就如同在品味一段散发着陈香的岁月,甘中有点涩,涩中有点甜,回味无穷。要探访普洱茶,怎么也绕不开的城市就是普洱市。这座小城,在历史上因是普洱茶集散地而闻名。它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就是从这里起源走向世界。如今,在普洱茶的历久弥香中,普洱这座城市愈陈愈香。

宁洱古城:马蹄声声商贾往来

从昆明搭飞机到普洱,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似乎都能嗅到空气中茶叶的清香。仔细一看,公路上的绿化带竟然都种植着修剪整齐的茶树。这真是一座长在茶叶中的城市,普洱,名不虚传!

真正的普洱古城是一个叫宁洱的县城,从思茅区出发,走思昆高速,约半小时就能到。宁洱就是当年普洱府的所在地。1729年普洱府设立,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普洱府城已经成为一座有着20多万人口传奇般的大城。宁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勤劳的宁洱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

而宁洱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商贾也是从这里开拓了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五条茶马古道。一时间,这座小城商号林立,其中的众多商会会馆显赫一时,数得出来的就有:江西会馆、徽州会馆、两湖会馆、秦晋会馆、两广会馆、四川会馆等数十家会馆。

2007年宁洱地震之后,宁洱县城全面重建,很多旧城墙不复存在。不过,在街头巷尾兜兜转转中,依然能找到老城的痕迹。在一个小巷中,江西会馆的招牌仍然很是醒目,很多宁洱当地的特产都能在会馆里买到,比如宁洱银器、玉石等等,价格很公道,店员也不跟顾客讨价还价,像极了20多年前的国营老商店。

营盘山:万亩茶园嗅茶香

普洱市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有八大产茶区,离普洱市区最近的是营盘山,驱车半小时就可以到达。

营盘山上的茶园共有2.3万亩,大片大片的台地茶随着山势高低起伏,浩浩荡荡。很难想象,矮小的台地茶也能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气场,成片的台地茶像翻滚着的巨浪排山倒海般地袭来,令人舍不得眨眼。

营盘山的最高处是问茶楼。登上问茶楼向远方眺望,轻薄的雾气与远方的连绵青山相拥,云雾缭绕处尽是茶园,层层叠叠的茶梯延至云海,如梦如幻。在营盘山上坐落着全国唯一的普洱茶主题公园——中华普洱茶博园,这里集中展示了普洱茶采摘、杀青、揉捻、发酵、干燥、加工制作等整个过程。在这里,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普洱茶的采摘和制作,了解普洱茶的历史文化。走累了,来到茶园里喝上一壶普洱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那棵里:写满茶马古道往事

从宁洱县城出来,走国道10多分钟,在公路一侧就可以看到一个古色古香的村庄,这就是那棵里——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一条当年马帮上京城,出缅甸、老挝的必经之路。

据史料记载,直至上世纪40年代末,宁洱尚未通公路,只有驿马通行大道。商贾以锅头带领马帮驮运普洱茶等货物在驿马大道上穿行。出境驿道有东北路、南路、西北路、东南路、西南路5条。南路经思茅,过佛海,到打洛,入缅甸,全长311公里。那棵里是南路的重要驿站,客栈密布,马帮云集。如今,当时的驿道、风雨桥、驿栈等古迹犹存,风雨桥也恢复重建了。

走进那棵里,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那棵里的村民很少,游客更少,偶尔有一两个摄影爱好者端着长枪短炮在亭台楼阁里进进出出。一条清澈的小溪从村头流向村尾,碾子房里硕大的碾子在流水的带动下,不停歇地转动着,千百年来,那棵里村的村民就用这种碾米的方式为来往的客商提供食物。

如今,村庄里的房屋仍然保持着木质结构、泥巴外墙,而村里的小路都是清一色的青石板路,显得古朴、厚重。

TIPS

美食:普洱的早餐可谓一绝,尤其是宁洱豆汤米干,更是集美味和营养为一体。所谓米干,就是把米用石磨磨成浆,蒸而成米干。而豆汤是将黄豆泡水或花生泡水磨成浆过滤,煮熟后放在米干碗里。食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放佐料。

交通:昆明每天有约4个航班飞往思茅机场,航程约40分钟,思茅机场距离普洱市区很近,打的10多分钟就可以到达闹市区。也可以选择从昆明客运站乘巴士到普洱市,车程约5小时,全程高速。

特产:普洱的第一大特产当属普洱茶。普洱市区内有几个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不管你看上了什么茶,都可在店里抓上一把泡一泡试喝一番。另外,宁洱的银器和蛋糕也值得一买。尤其是宁洱蛋糕,主要有鸡蛋蛋糕、荞面蛋糕、枣蛋糕、茶叶蛋糕等不同口味,其中,茶叶蛋糕很有特点,甜而不腻,有股茶叶的清香,值得一试。

云南勐海县着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云南勐海县着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

建议建设“普洱茶批发市场”普洱茶早已成为西双版纳的一张名片。在州第七次党代会代表审议六届州委工作报告期间,如何把勐海县打造成“中国普洱茶第一县”,成为勐海县代表团代表讨论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勐海县委、县政府积极发展茶产业,加强原料基地建设,积极改造低产茶园,发展无公害茶园,对种苗、茶园、初制加工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引导茶农正确使用化肥、农药,不断提升全县茶产量和茶叶品质,加强对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规范全县普洱茶生产秩序,严格质量和市场监管,促进了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勐海县还将古茶树资源、茶文化资源和旅游有机结合,大力倡导低碳、生态的旅游方式。代表们认为,州委工作报告中提出,“生态食品要加快提升茶叶产业”,又是勐海县的一次机遇。勐海县要抓住机遇,采取措施,依托载体,着力打造“中国普洱茶第一县”。围绕全县的茶产业发展,杨文新代表建议,在勐海县建设专业的普洱茶批发市场,使勐海县成为普洱茶的销售中心。(记者苏云华)

茶马古道:民族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民族交流的纽带

“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现任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中心主任木霁弘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等6人,于1990年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撰写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此书认为云南是世界茶的原产地,从云南开始的茶叶传播和贸易路线,首先在巴蜀一带得到明确记录,然后一直向北、向东、再向西、向南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茶叶布局。它贯穿了整个横断山脉,跨越中国西部多省区,连接着30多个民族、8000多万人口,向北连丝绸之路,向南连瓷器之路,波及到世界更远的民族和区域。作者提出中国向世界输送茶、瓷、丝这三大物质文明时,形成了南方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

茶马古道是探险旅游者的乐园。为什么在中国西部到现在还会有茶马古道存在?为什么至今还有人靠古老的人背马驮来维持日常运输?原因有两个:一是特殊的自然地貌,二是众多的民族分布。

世界上海拔超过8000米以上的高峰共14座,其中有9座都在中国西部西藏。而世界上海拔超过5000米的高峰,仅在中国西部就有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大雪山、岷山等。从西北部青藏高原连接到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海拔虽然降下了2000多米,但依旧是山脉连片,有哀牢山、苗岭、乌蒙山、大娄山、武陵山等。另一端,还连接着黄土高原秦岭等。青藏高原几乎是中国主要大河的发源地,如长江、黄河、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

但是,没有人,就不能有道路的出现。在这些高山大河之间分布着众多的民族,有着各自的物质需要,他们之间的长期物质交换,才使茶马古道会成为可能。在这条道路行走,既是视觉大餐,又能体验到不同的民族风情。

行走茶马古道,从云南开始,可以体验生长上千年的雨林古茶园,感受生物的多样性以及流传几百年的制茶工艺。茶马古道上的虎跳峡,落差高达3000多米,而梅里雪山和白玛雪山之间的澜沧江,即使是在今天,通过时都必须借助于溜索。

美丽的雪山、纯净的树林和咆哮的江河塑造了我们对生命的最初信念,可是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人类前进的步伐,而正是茶的远征,创造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了不起的贸易线路。贸易带来的城镇和集市的兴起,现在沙溪镇、鲁史古镇、丽江古城、独克宗古城、哈拉库图城、昌都、西昌等,都是茶马贸易创造的高原明珠。

行走茶马古道,还能体验到多民族的融合与和谐,它见证着中国乃至亚洲各民族间千百年来因茶而缔结的血肉情感。文成公主进藏带动藏区广泛饮茶,宋代在西北大兴茶马互市,明清两代以茶治番,从任何一个节点都可以找到茶叶于民族、经济、政治、民生的伟大价值。藏族民众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说:“汉地的货物运到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这是藏族人民对茶以及茶马古道最深刻的理解。

茶马古道是民族迁徙的走廊,它为人类寻找永恒的家园提供了许多实证。拿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小中甸村来说,村民平常都恪守藏族习俗,通用藏语交际,但现今老一辈的人还能说纳西语,而中甸县、德钦县等地的许多藏语词汇就来自西南官话。在某种层面上,正是茶马古道的开拓性,才使得那些世居在被高山大川所阻隔的区域的民族有了对外交流的机会。始于南诏国时期的罐罐茶,现在不仅流行于云南广大区域,还在四川、甘肃、湖南、陕西等大部分地区通行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称奇的事情。

当下,由于茶马古道区域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极为脆弱,加之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各类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与开发问题。好在国家层面上在2010年6月启动了茶马古道的保护计划,2011年3月茶马古道顺利通过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评审工作,包括易武古茶园、鲁史古镇在内的200多个地方都整体纳入茶马古道保护计划,这将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无疑为下一步茶马古道申请世界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高峰)

茶马古道倚邦古镇亟待保护


茶马古道倚邦古镇亟待保护

近日,笔者陪上海国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预计投资200余万元拍摄《古道西风》作者到勐腊县易武乡和象明乡采点。摄制组到了象明倚邦古镇,看到古镇街道两旁拔地而起的钢混结构的平房,天蓝色的铁皮房,正在改变着古镇的原貌,记载着几百年岁月打磨的压茶石,有的拿来做建房的柱脚石,古镇周边青石板铺就还幸存的一小段古道,受到人为破坏。据说古道的石板下面因压着古代的铜币而被人翻起寻找,财神庙的古遗迹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损坏,令人感到痛心和惋惜。方圆2000多平方公里的古六大茶山,曾有辉煌的过去,它们是中国普洱茶的摇篮,倚邦古镇则是引领茶山潮流,彰显民族文化的一块历史丰碑。但是,当我们踏着坑凹崎岖的林中公路来到倚邦古镇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残破的古道,陈旧的房宿,清冷的街景,眼前的倚邦古镇,除那条踏磨得光滑清亮的石板路,再难找出往日街市的形貌。为此,笔者呼吁:“倚邦古镇亟待保护!”笔者建议,倚邦古镇首要问题是先得到保护,应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的古庙、古碑、古桥、古井、古茶具及其它实物进行普查,对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文物进行登记造册,做出文物标签以免再度破坏;把古镇、文物古迹的保护写入村规民约,向群众宣传保护这些文物的历史价值、科研价值;邀请有关专家,关心倚邦古镇建设的学者,进行认真的考察论证后,请有资质的乡村规划设计院,做好古镇保护建设规划,对在古镇的核心区建钢混结构的房屋,政府要严格审批,少量与古镇传统风貌不相协调的建筑应对其进行整治,力求恢复古镇的原貌;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做好古村古镇、历史遗迹、民风民俗、历史典故、自然保护、沿途物产、旅游信息等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积极努力把倚邦古镇申报为全国“名村名镇”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倚邦古镇的保护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分时序、有步骤地来进行。但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做出规划,寻求合作,重振倚邦古镇雄风。

舞剧《茶马古道》:一条没有“马”的艰辛茶道


舞剧《茶马古道》:一条没有“马”的艰辛茶道

舞剧《茶马古道》排练现场

提起茶马古道,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云南的风和日丽、马铃摇晃、日子悠长。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有一条没有“马”的茶马古道——镶嵌的不是骡马蹄印,而是背夫沉重的脚印……

近日,笔者从四川省歌舞剧院获悉,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资助项目——民族舞剧《茶马古道》将于2020年1月10日19∶30在四川大剧院首演。作为四川省歌舞剧院2020年的开年大戏,这部戏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川藏茶马古道这条没有“马”的艰辛茶道,向观众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在这条古道上发生的一段慷慨激昂并鲜为人知的故事。

传递人民声音抒写家国情怀

比起话剧、歌剧,抽象的舞剧更难引起观众的共鸣,所以舞剧作品需要设定情境和内容,艺术化地表现生活、塑造形象。舞剧《茶马古道》是一部精彩的中国式舞剧,它通过舞剧的形式传递人民的声音,抒写国家的命运。

据史料记载,茶马古道是以川藏道、滇藏道与青藏道(甘青道)三条大道为主线,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道路系统。其中,川藏茶马古道全长近4000公里,已有1300多年历史,属于茶马文明古道的中线,海拔落差极大,在这条线路中,有相当一部分区域是无人区。

“1000多年的历史呀,它见证了我们民族多少悲欢离合与家国情怀!”把川藏茶马古道搬上舞台,是总导演马东风五六年前就坚持的想法。作为国家一级编导,她经常到四川藏区采风,对茶马古道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在她看来,在绵绵数千里的川藏茶马古道上,雅安至康定这一段路上的茶叶运输全靠人力,最为艰难,运茶背夫最为艰辛。

采风期间,马东风曾在无数个云雾缭绕的清晨,与老背夫、锅庄的后代交流,一段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最终,选择“背夫”作为作品切入点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几乎没有马匹运输是川藏茶马古道的客观事实;其二是选择马匹在舞台上呈现很困难,把背夫作为舞蹈艺术的载体来表现恰如其分;其三是作品通过展现背夫在路上登天般的艰辛,可以折射出四川人自古以来乐观、豁达、坚毅的精神。

“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最为艰苦之时,除了英勇善战的前方战士,还有这些不为人知的群体在为国家的明天默默付出。进一步讲,选择背夫作为剧作表现对象,也是因为他们保家卫国时展现出的顽强及非凡勇气让我感动、崇敬。”马东风说。

聚焦“小人物”茶马古道因“情”绵延

根据过往的创作经验,“高大全”式的人物会反噬作品自身的艺术性,让作品失去深度、厚度与温度。舞剧《茶马古道》在人物塑造上下足了功夫,剧中的小人物个个有血有肉,他们的离合与悲欢、辛酸与苦辣、苦恼与热血牵动着观众的心。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作品,舞剧《茶马古道》讲述了川藏茶马古道上,艰难行走的背夫队伍遭遇了突发泥石流,杨阿妈不幸遇难,留下两个年幼的儿子,哥哥山生被康定藏族锅庄主次仁收养,和庄主的女儿格桑梅朵一起生活在锅庄内;弟弟茶生带着哥哥留下的长命锁跟随背夫回到故乡学习炒制茶叶的手艺。10年后,抗日战争到了关键时刻,为了运送抗战物资,茶生代替受伤的掌拐踏上古道,在锅庄内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兄弟二人也在背夫精神的浸润下、在家国情仇的激荡中不断成长和蜕变,演绎了用生命守护古道的感人故事。

在舞剧《茶马古道》中,人物之小与主题之大总是相辅相成的,而架起这二者之间的桥梁则是“情”。从茶生代替掌拐踏上古道到他与格桑梅朵相识、相恋,再到他与失散多年的哥哥山生重逢,共同成长蜕变,作品通过吹树叶和长命锁等情感符号,架起了连接台上台下的桥梁。在舞剧不能说话,全靠肢体语言表达的情况下,让观众感受到茶马古道的行路难。

马东风善于用舞蹈讲故事,在大题材中突出小人物,同时强调细节,使得舞剧在舞台整体呈现上形成高度统一。大时代背景下的四川人在这条古道上生活的不易,但又充满乐观、积极、豁达及苦中作乐的人生态度,在舞剧《茶马古道》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展现民族风情将感动一以贯之

舞剧《茶马古道》由四川青年编剧吴瑜婷等担任编剧,青年作曲家顾磊担任作曲,青年舞美设计师吴宇担任舞美、道具设计,青年服装设计师沈龙担任服装、人物造型设计,再加上卿庆、苗怡、庄星3位青年编导,整个主创团队都来自四川,且平均年龄不足40岁。

“四川本土的艺术作品一定要四川人来做才有那个‘味道’。”据马东风介绍,舞剧《茶马古道》不仅展现了四川背夫的生活,也在舞台上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四川特色和民族风情。剧中有大量藏族民众喝茶、捡拾牛粪等生活场景的呈现,其中一段极有韵味的舞蹈“熬茶”的创作灵感就取自康定一座寺庙的熬茶锅。采风期间,一位来自康定的茶马古道研究专家表示:“当年寺庙的规模有多大,就看它熬茶的锅有多大。”马东风听后,认为此说法很有意思,便采纳运用到舞剧当中。此外,还有背夫的一段“洗脚舞”是呈现背夫生活细节的桥段。

音乐方面,顾磊用7个月的时间为四川背夫写下赞歌。“创作中我一直在想是什么原因驱使着这群人背负着接近自己两倍体重的茶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穿行在这条茶马古道上。”在顾磊眼中,背夫瘦瘦的身体、压不弯的腿、笑嘻嘻的模样和额头上永远擦不完的汗,都成为他创作的支撑点。

值得一提的是,为让故事更加紧凑、主题更加集中,马东风将本来剧中与剧情联系不大的一些舞段忍痛删掉。“舞剧‘好看’是第二位的,第一位应该是‘感动’。”马东风如是说。

正如开篇所言,一条茶马古道,并不只有骡马蹄印,背后还有无数背夫沉重的脚印。身处和平年代的人们或许无法因年代而与他们产生共鸣,但当有一天人们有机会看到相关的文艺作品,或许一段舞蹈、一首音乐,就足以让观众感动。

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


茶马古道:山间铃响马帮来

在剑川沙溪镇,这个专门为马帮们休闲唱戏的舞台至今还保存完好。

这是马帮驿站,在百年前,这个标志在大理随处可见。

马在驿站如果被发现生病了,就是用这个工具把药灌进马的嘴里。

在丽江马帮路博物馆,完整地展示着马帮人生活赶马的各种物件。

在那柯里的茶马古道驿站。

当地茶农拿出好的茶叶招待远方的客人。

那柯里乡位于宁洱县,是茶马古道的第一站。

布朗族头人的儿子苏国文给记者讲起他们民族和普洱茶叶的渊源历史。

这些嫩绿的芽子如同螃蟹脚一样,就是市场上极其罕见的螃蟹脚。

茶马古道。

马帮老人郭志国声情并茂唱起了马帮情歌,仿佛回到了曾经的沧桑岁月。

在大理,这个村庄已经搬迁多年,人去楼空,但是马帮千百年从这里走过的路清晰可见。

在丽江,这个长达5000米的石板路是我国目前保存最长最完整的铺石茶马古道。

为了使马在下坡的时候不打滑,当地人在石头上刻了很多印痕。

怒江丙中洛,行走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至今还在使用着。

这棵古茶树有2700多年树龄,至今生长在哀牢山的深处。

深圳商报记者万红金

在滇、藏、川三角地带纵横着一条神秘的贸易之路——茶马古道,这是亚洲大陆上一条庞大的以茶叶为纽带的商业通道。这条古道好似一片树叶上延绵的经络,在主干之外还分散着无数的枝杈,它伸入到中国西南各个偏僻的山村和产茶地。茶马古道是一个集多地理、多环境、多民族、多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古道沿线有不同的茶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以各民族茶俗为线索同样能够描绘出一幅令人叹为观止的茶文化地图。

由云南省普洱市、大理白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丽江市、云南省茶叶办、深圳报业集团、香港商报、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主题活动春节前夕举行,本报记者全程参与,分别前往普洱、大理、怒江、丽江四个州市10多个县,深度挖掘茶马古道的文化遗存和现实意义,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困鹿:万亩茶林今仍在

普洱,即原思茅,是云南茶叶贸易的重要集散地,是清以来滇茶入京的重要起点之一,同时也是我国茶叶的原生地之一。这里生活着彝族、哈尼族、傣族、拉祜族、布朗族和佤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各民族都有悠久的用茶、种茶、饮茶历史。

困鹿山,距离普洱市宁洱县城35公里,此地生产的茶叶在清朝的时候就作为进贡珍品送到北京,困鹿山也因此被人们称为“皇家茶园”。在茶园东边,有着号称万亩茶林的原始森林,森林里的茶叶至今尚未被开采过,由当地政府保护起来。经过数十公里的山路颠簸进到村里,记者来到了宁洱县宁洱镇宽宏村,这里很少看到成片“伟岸”的古茶林。当地茶农告诉记者,清朝年间,每年当大茶林(即困鹿山万亩古茶园)春茶采摘时节,官府就要派官兵进宽宏监制茶叶生产制作,并把制好的人头茶(团茶)、七子饼茶、沱茶运去北京,进贡到皇宫里去。

在村民李铭诚家里,据传就是当年加工“团茶”的作坊。由于困鹿山一直保持生态管理,传统加工,茶叶不仅天出自然,品位独佳,而且成了皇室贡品。近几年,为了更好地保护古茶树,村庄将古茶树“领养到户”,即困鹿山古茶园附近居住的村民,每个家庭都认养了几株古茶树,从4棵到20余棵不等,他们每天除了从事农事劳作,还把部分精力放在古茶采摘和简单打理上。

据了解,这些古老茶树生发的珍贵的茶叶,每年能产300至400公斤的毛干茶,在市面上极为抢手,每年春节一过未上市的春茶已被“知情人士”订购一空。该镇的宣传委员许云春告诉记者,这里交通极不便利,要想从县城过来,35公里的路程需要花5个多小时,并且只有越野车才能够开上来。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便利带来的原生态,这块万亩茶林至今保存得依然完好。

在普洱市澜沧拉祜自治县的景迈山上,记者在百年古茶树中遇到了堪比燕窝黄金的“螃蟹脚”。“螃蟹脚”,听起来像海鲜的物种,实际上是一种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得到的寄生植物。当地茶农告诉记者,“螃蟹脚”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仅能在云南高原某些特定的原始森林边缘寄生于400年以上树龄的老茶树上,生长周期约3至4年,从老茶树上汲取足够的养分,直至老茶树养分耗尽。据云南当地茶经记载,在中医学上,螃蟹脚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滋阴养胃、滋肾明目、抗氧化、降血脂、降血糖等显著功效。目前在云南茶区,只发现澜沧县景迈茶区野生古茶树上有生长,当地少数民族将其当成清热解毒的草药。其价格在市场上被炒得很高,每斤可以卖到5000元。

哀牢山:古茶树“驻守”原始森林2700载

在镇沅县,记者一行徒步7个多小时穿越哀牢山原始森林,探访了一棵已经在深山里驻守了2700余载的“世界茶王”。

据镇沅县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刁迎辉介绍,茶王发现于30多年以前。有一天,镇沅县九甲乡的村民在哀牢山上放牛,发现有一棵硕大的茶树,之后引起了当地县委、政府的关注。1996年,中国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的有关专家通过实地考察得出结论:在哀牢山方圆240多平方公里、海拔约2100米至2500米高度范围的原始森林内,有2000多公顷是以茶树为优势的植物群落,是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世界最大的野生茶树群落,也是世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其中一棵古茶树,树龄高达2700年,树高25.6米,树干胸围2.82米,其茶叶肥壮匀嫩,叶质黑润、茶香回甘浓厚,当之无愧地成为普洱茶的“茶祖”,成为研究世界野生茶树生长的活化石。2001年,这棵古茶树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论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古茶树”,并冠以“野生茶树王”,载入吉尼斯纪录。从此,茶树王相继吸引了中国内地及日本、俄罗斯、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前来探奇考察,声名远扬。

但是,要真正目睹“茶王”的真迹也绝非易事。为了使活动顺利,记者一行当天晚上前往镇沅县九甲乡住宿,第二天一大早,从乡政府出发40多分钟前往千家寨自然保护区,上午9点开始在哀牢山原始森林中穿梭,沿途藤木交错、古树参天,还有小溪、雾气、紧裹着树身的层层碧绿青苔,等看到茶王,再回到山脚下,已经下午4点。

云南驿马帮集散的重要驿站

“马帮铃响店小二迎来送往,邸报飞传众官员暮留朝去”、“东奔西走天上地下皆为军火,南来北去鞍前马后只闻茶香”,这是在大理云南驿牌坊前后的两副对联,深刻形象地反映了历史上在云南驿发生过的忙碌的景象。

云南驿作为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集散地开始于清朝。几百年间,每天从云南驿经过的大帮不下十多起,大的马帮有300多匹马,最小的马帮也有五六匹马。他们驮运着皮革、药材、茶叶、布匹、食盐、百货等,沟通着各地区之间民众的往来和需要。为供给这些马帮歇息和住所,云南驿产生了20多家马店分布在古驿道的东西两端,最大的可接待300多匹马,一天供给几千斤草料,驿站中间的街巷上更是商铺林立,为过往马帮置办各种货物。

记者到达云南驿的时候,村里一位高位截瘫的72岁老人郭志国,还来到马帮博物馆,现场为记者唱起了赶马之歌。这位老人当年也是马帮成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云南驿还是滇西战区的重要基地。尤其是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云南驿还是滇缅公路上的重要补给站。1942年云南驿飞机场开始成为美驻滇航空38校训练基地,“驼峰航线”的中转站,国民党空军第38站驻地和国民党中央航空军官学校校址。因为云集了美军军人、全国各地的人员,开设了众多各地口味的中、西餐厅,比如西餐厅华美餐厅、纽约餐厅等,此时的云南驿还享有“小上海”之称。

虽然今天的云南驿依然经常出现七彩云霞,但历史已一去不复返,只有留在村口的那些硕大石碾和村中斑驳的石板路在诉说着曾经的辉煌。幸运的是,我们仍可以从茶马古道博物馆中看到这个驿站曾经的辉煌与光彩,也可以从老人家的马帮情歌中聆听到他们往日的情怀。

丙中洛:凿在悬崖绝壁间的茶马古道

丙中洛在哪里?知道的人不会太多。因为,丙中洛实在太难找了,它处在怒江大峡谷的最北端,距州政府所在地六库329公里,距贡山县城43公里,这里也是云南靠近西藏的最后一个乡。因为地势险要,能够来到这里的旅客很少,但是,大凡能够走到这里,都会被这里的风景所震撼和感染。

丙中洛,在藏语里是指“有寨子的地方”,这个位于滇藏边境的小镇在茶马古道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在云南已基本为现代交通所覆盖的今时今日,唯有丙中洛通往藏东南地区的马帮队仍在滇藏古驿道上穿行。这条活着的茶马古道,始于丙中洛,沿峡谷溯怒江北上,通往西藏林芝地区察隅县察瓦龙乡政府所在地扎那,全长70公里。不过,现在行走在这条路上的马帮已不再运输茶叶、盐巴等货物,而是改为运输沙石、水泥等建筑材料。至今,村庄里仍有许多小道上蹄印斑驳,马蹄声声,空谷传响,古意盎然。

丙中洛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人和神共同居住的地方”,这是背包客给她取的名字。从六库溯江而上到丙中洛,200多公里的江段落差达1000多米。两岸高山耸立、连绵不绝;江边怪石嶙峋,崖壁陡峭,极少立足之地。可行进至丙中洛,怒江大峡谷内险峻的地势突然变得平缓。

尽管四周有10座海拔高约5000米的高山,坐落于群山环抱中的丙中洛却有着极致秀美的一面。当地人说,春天,这里的梨花似雪,桃花灿烂;夏天则是绿水青山,一尘不染;秋天层林尽染,稻谷飘香;而采访团一行看到的是梅里雪山上圣洁的积雪。事实上,在丙中洛观景,只要随随便便那么一走,凝神一发呆,马上就会看到一幅极美的山水画:或■岩峭壁,鬼斧神工;或索桥横空,水光映雪;或山花烂漫,姹紫嫣红……即便是雨中,那奔来眼底的山水泼墨,也可和大师级的国画杰作相媲美。

与风景相比,丙中洛更迷人的所在是这里祥和、质朴的民风。丙中洛主要居住着怒族、藏族、傈僳族和汉族等民族,人们在这里可以自由地选择信仰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或当地的原始宗教,仅有6000多人的村寨里就有普化寺、东风基督教堂、重丁天主教堂等多处传教布道的场所。在丙中洛没有多少人能说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民族,因为这块土地能融化任何民族之间的隔阂、宗教之间的博弈、文化之间的差异。

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沿革


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沿革

在长期的贸易活动中,滇藏茶马古道上许多交易市场和驮队、商旅的集散地,逐渐形成了一批商贸集镇,进而成为居民生息的市镇。这些市镇就像一颗颗明珠,将滇藏茶马古道串联而起,成为一条多元文化的纽带。

从香格里拉向德钦方向,在金沙江两岸群山耸立,江水激流、道路蜿蜒的地方,有一个被誉为“金色的沙坝”的地方——奔子栏。奔子栏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咽喉重镇,也是曾经十分繁荣的一大商埠。过去奔子栏以最能干的“马脚子”,即赶马人而闻名,他们一人能赶八匹甚至十五匹骡子,马帮都喜欢雇佣他们。就这样,这些“马脚子”就跟随各族马帮来回奔走,带回了各民族的文化。

归属芒康县的盐井,是滇藏茶马古道入藏的门户。那里的盐井盐田遗存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最原始的制盐设施之一,也是滇藏茶马古道上唯一存活的人工原始晒盐风景线。所谓的盐田,其实是在汹涌的澜沧江边搭建的一些土木结构的平台。顺着盐田之间的小道下坡,盐水井就挖在江边。这儿的盐水井有的深近10米,工人们身背圆柱形的木桶,将卤水存储在盐田边的槽沟里,其他的工人将卤水从槽内舀出倒入盐田里。经过一天的暴晒和江风的吹拂,第二天,盐田里就会结晶出白色的盐粒。依山搭建层层的盐田气势雄伟,创造了世界上独特的景观。

通常认为,滇藏茶马古道是从普洱北上,经南涧、大理、香格里拉、德钦、碧土至西藏邦达,在邦达与川藏茶马古道会合,会合后,再分为若干条道,一条向西南,经然乌、察隅,进入印度北部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在此连起滇缅印道和海上丝绸之路;一条由邦达经昌都西行至拉萨,再分为两路,一路经江孜等地进入尼泊尔、锡金、不丹诸国,另一路经日喀则、拉孜、萨嘎、普兰等地到印度和尼泊尔。

历史上,茶马古道是因唐代的茶马互市而起,滇藏茶马古道则是在原蜀身毒道、古西域道、唐蕃古道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藏区人民常年食用牛羊肉和奶酪,需喝茶清热解毒消腻,随着唐蕃古道的繁荣及唐文成公主进藏,饮茶开始在吐蕃上层流行,后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边区少数民族对茶叶需求量的增加,云南人亦欢迎藏区来的优质大牲畜和皮货等,故贸易开始逐步繁荣。

宋代,以茶、马、绸、盐等为主的“互市”成为汉藏交往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朝廷或是民间都很重视,认为“茶马互市”既为朝廷提供一笔茶利收入解决军费之需,又能通过贸易维护西南边疆的安定。因与北方的辽、金开战,朝廷还设置了“茶马司”,满足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元帝国建立后,为加强对康藏地区的治理,让前往西藏的交通畅通,把以“茶马互市”为主干线的进藏线路设置驿站进行管理。

从此,滇藏茶马古道的战略意义更加突出,到后来“茶马互市”从直接由中央政府经营,逐渐引向任藏汉民间自由互市。明代,茶马互市又开始兴旺。朝廷也非常重视藏区对茶的海量消费,于是明皇实施“以茶制边”的政策。在青海、四川的境内设茶马司,向甘、青一带藏族部落首领封赐加官、颁发金牌信符,令其以马易茶。明末,云南各族人民进行了17年的抗清斗争,因战乱,对西藏的茶叶供应少了。后来清兵入滇,达赖喇嘛立刻遣使要求恢复茶马贸易。

到了清代,“茶马古道”更加畅通,据载,仅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2年),滇茶销西藏就达三万担。乾隆以后,茶马古道更为繁荣,但“茶马互市”的场景逐渐被“边茶贸易”制度取代。随着经济的发展,茶马古道沿线的商品种类大为增加,不仅藏区对茶叶的需求持续增加,而且对布料、铁器以及生产和生活资料等商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内地对藏区马的需求下降,但对皮革、黄金、虫草等需求大幅增加,汉藏之间的贸易范围更为广泛。

在此情况下,清朝在经营上改官茶为商茶,更加促进了滇藏茶马古道沿线各民族民间贸易的繁荣发展,从此,由康藏地区大寺院、大土司、大商人组织的商队马帮络绎不绝。

时光荏苒,曾经滇藏贸易之中扮演首要角色的滇藏茶马古道,已被滇藏公路慢慢取代,而行走其中的马帮,也变成了穿行于滇藏公路现代化的“车帮”。但是嵌在滇藏茶马古道石板路上的马蹄印仍然清晰可辨,就像这条古道,仍然蜿蜒在山重水复之中,承载着历史的脚印。滇藏茶马古道的故事,也仍然在各民族的传说和歌声中传唱着,成为滇藏茶马古道最久远的延续。

走向西藏茶马古道的开始


走向西藏茶马古道的开始

茶马古道将伸向何处,各种野史书籍只有粗略的记载,详细的路线需要我们去踩踏。要翻越多高的山峰,跋涉多少条雪水河,我们不知道。我们毕竟不是职业登山队员,必须锻炼适应高原气候。中甸到德钦的许多山峰我们算是征服了。茶马古道沿途多为藏民,以糌粑、青稞酒、酥油茶为主食,我们还得习惯这种饮食文化、和藏民交朋友,才能从他们的火塘故事中得到茶马古道的始末。适应性训练虽艰苦,远征却令人神往。一时间我们都沸腾起来了。

我们逐渐适应了高原的气候和生活之后。7月28日,我们认为时机已到,便打点行装,取道德饮,开始了茶马古道上漫长的徒步考察。

我们的队伍拉得很长。除了6个考察队员,还有我们忠实的猎狗嘎丢,马帮青年杜机和他那些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的7匹骡子和马,每匹马都有自己的名字。嘎丢也异常激动。它似乎像我们一样感到了远征意义。它比我们更辛苦,不断来回在古道上奔跑。一会儿窜到队伍的最前面,看看有没有危险。一会儿又跑回到最后一个队员的身边,看看会不会掉队。在4000米上下行走,一只钢笔也是沉重的。谁要是实在太累了,就把水壶、录音机或相机挂在嘎丢的脖子上,它因分担朋友的甘苦越发得意起来,尾巴在古道上左右摇摆。谁要是掉队了,只需用望远镜追踪往远处山林中那晃动的尾巴。嘎丢体重40公斤,体魄魁梧,在我们走过的茶马古道上,还没有哪只狗超过了它。

古道顺着山溪延伸,有时在山溪上来回穿梭,有时和山溪重叠起来,分不清是山溪还是古道。山溪由山顶融化的冰雪汇成,在溪水中绕古道,寒气直逼骨髓。起初我们还脱鞋涉水,从脚到头凉透了。三番五次,后来索性鞋也不脱了。晓松从后面赶上来说,趟雪水忌讳脱鞋,穿鞋趟水一是不滑,也可防止划破皮肉,避免伤筋冻骨,影响赶路。我们又学了一招。晓松喜欢在森林中打猎,积累了好些生活经验。

脚下浸透了雪水,身上浸透了汗水。走上十几里,口中开始干起来了。马帮师傅杜机几次匍匐在山溪上喝雪水,我们都纳闷。根据我们过去军训的经验,急走暴热后不宜喝凉水,更何况是刚从山顶上淌下来的雪水。杜机却用多年赶马的经验告诉我们,喝了山溪的雪水,清爽、解乏,还可避邪。我们半信半疑,涌涛试了几口,果然凉爽,脚在水里也不感到刺骨了。于是我们大家纷纷摆出俯卧撑的姿式,两手支在溪水里,两脚横扫在古道上背朝蓝天,吐噜吐噜喝了个痛快。“喝吧!这就是雪域文化!”我们对着山林胡乱吼叫起来,雪水顺着嘴角淌到肚皮上,疲乏忘得一干二净。

后来我们了解到,茶马古道和雪水若分若离,是茶马古道得以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滇、川、藏大三角地带上土质多为堆积层,经过雪水溪的冲刷,松散的泥土被冲到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中,留下大小不等的坚硬石块成为铺底的溪床。马踏在硬石上,实实在在。沿着雪水溪,马帮打茶饮马较方便。山顶融化的雪水自然干净,马帮们有默契,从不弄脏雪水溪。雪水溪是他们的圣溪,他们要饮用它,还祈求它的保佑。

有的雪水溪改道了,便露出乱石铺成的古道,我们认为是马帮捡乱石铺成的,原来却是马帮利用了大自然的杰作。石头上到处能见到很深的马蹄印,往来的马总是踩着同样的马蹄印走,马帮凭马蹄印的深浅来断定古道的年岁。乱石利于马帮的马行走,却给我们增加了不少麻烦。马帮已经走惯了,我们稍不留心,脚就会卡在马蹄印中。第一天初征,谁也免不了扭伤脚脖子。晓松、涌涛、李林常出没山林,也难以幸免。幸好我们带了足够的麝香虎骨膏,加上晓松熟藏医,没有影响赶路。

马帮杜机因长期赶马,看上去又黑又瘦,赶起马来似乎悠悠的,但我们老得放小跑才跟得上。我们都说杜机“瘦是瘦,有肌肉;干是干,扔不翻。”杜机的媳妇也来送行了,背上背个藏族娃。这“小伙子”刚满六个月,比昆明囝子老辣多了,早已适应了高原气候。我们之中有的还有点儿高原缺氧,他可是笑眯眯的,嘴里嚼着糌粑。霁弘给他一块硬糖,接过去就往嘴里塞,决不错过求生的机会。我们便争论起达尔文“自然淘汰,适者生存”的理论来了。滇、川、藏高原上的藏民或其他土著居民都是经过自然选择的,小孩生来粗放,在高原上摔打,活下来的个个高大魁梧,经得起磨炼。我们都“同意”,藏族是优秀的种族,有着贤慧坚韧刚强的体魄和性格。雪域文化是坚韧的。

杜机的媳妇背着小孩和我们同行在凸凹不平的古道上,看上去一点儿也不累。她对我们很友好。当我们想帮她背背小孩时,她总是露出牙齿微笑,又直率又漂亮。难怪我们有些队员屡次表示要帮她背小孩,为的是多享受几次美感,多拍下几个特写。杜机和他哥哥合娶了这个媳妇,这是过去马帮常有的习俗。杜机说,过去云南马帮驮着茶叶从西双版纳出发,取道大理、丽江、中甸、奔子栏、德钦,往西藏去印度、尼泊尔,转时又运回珍珠宝石、佛经典籍,翻山越岭,数月有余,生死未卜。或坠入深渊,或受马熊虎豹攻击,或埋在泥石流下,这都是常有的事。兄弟同娶一妻,遇有不测,家庭仍能维系下去,妻子儿女仍可得到照料。这真是又经济又合理的婚姻结构。杜机媳妇远道送行,盼夫一路平安,顺利归来,不是送出柴门便罢休,她足足送了两天,背着孩子翻过了几座四千公尺左右的丫口,趟过了数不清的雪水溪和雪水河,与我们同食同住,然后随西藏归来的马帮回去。这里凝聚着雪域文化的深厚情谊,而这种情谊孕育的是博大精深。在这一点上,很多文化都不及藏文化。

7月28日下午五时左右,我们翻了一个丫口,李林掏出海拔表一看,3630米。往下是一个叫奔折多的小坝子,海拔3365米。四面是森林,流过坝子中的几条小溪清澈透明。晓松说这样的坝子扎营不错,周围环山,夜间风小。顿时大家又忙乎起来了。卸马的卸马,扎帐篷的扎帐篷。寂静的高原小坝子充满了嬉声笑声。在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扎营露宿,对我们来说已不是第一次。但大家仍旧露出喜悦感,因为这是走向西藏茶马古道的开始。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茶马古道景区着力打造西线旅游首个国家4A级景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八马茶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