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五年白茶】

普洱市更名五年后的绿色蜕变之路

走进普洱,就知道自己来到了一个诗情的城市、浪漫的地方。沐浴在花丛,徜徉在雨林。舞动的脚步,悠扬的歌声。天空里流淌着芦笙的旋律、木鼓的轰鸣,茶盅里洋溢着浓浓的真情、浓郁的乡情。真可谓满眼都葱郁,四处皆风景,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绿色氧吧,来到了世外桃源。

普洱,原名思茅,位于云南的西南部。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200多万包括哈尼族、彝族、拉祜族等36个民族的同胞,少数民族人口超过了60%。茶香和酒香是这里的代名词。2007年1月,思茅的名字干脆都变成了普洱。那个时候普洱茶红遍了全中国,茶的价格几乎每天在“翻跟斗”。

几千年前,普洱茶使这里成为千万马帮出发的起点,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5年前,这里的人又把自己的名字也改成了茶叶的名字,人与植物之间的不解之缘毋庸置疑。

一晃就是5年。人们想知道的是,把名字改成普洱以后,除了传统的茶叶,除了飘香的美酒和曼妙的歌舞,这块神奇的土地如今又发生什么变化?

李小平,普洱现任市长。经历丰富,视野开阔,年轻而稳重。他的回答是:在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为全国类似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探索一条新路,为欠发达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生态环境奠定绿色经济基石

李小平提得最多的就是绿色经济。“目前,绿色经济正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推动全球经济转变,发达国家普遍转向了绿色经济,在传统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变中实现结构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普洱市的绿色经济之路,势在必行。”

那么,什么是绿色经济?

在环境经济学家眼中,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承受的经济”。它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

“针对中国来说,其实就是因为以前的欠发达,所以把资源留下了。我们现在的责任就是要把资源利用好,不能再破坏了。在最大限度的不破坏中,取得一种发展的平衡。”经济学家王忠明说。

普洱具有“一市连三国,一江通五邻”的独特区位优势,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全境。全市有两个国家级口岸、5条主要水陆干线、17条边境通道。磨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泛亚铁路普洱段前期工作顺利完成。澜沧机场前期工作顺利展开,民航航班增至每周28班。澜沧江、李仙江流域航运基础设施正着手规划建设,孟连口岸实现移址通关,勐康口岸基本建成,龙富口岸正在规划建设。

在普洱人看来,公路、航空、水运三位一体的综合交通服务体系即将建成,为深化区域交流合作、发展外向型经济搭建了良好平台。

普洱市已探明黄金储量103.7吨,铁储量仅惠民铁矿就达21亿吨,全市水能蕴藏量1500万千瓦,是“西电东送”、“云电外送”的重要基地。作为云南省重点林区、重要的商品用材林基地和林产工业基地,普洱市林业用地面积313万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25亿立方米。黄金、铁矿、水能等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成为普洱市的优势所在。

作为云南“动植物王国”的缩影,普洱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因为地处低纬度、中海拔地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7%,生态保护完好,有自然保护区16个,总面积12.84万公顷。

依托这样的自然资源优势,普洱培植形成了以茶业、林产、水电、矿产和文化旅游养生为支柱,以咖啡、烟草、蚕桑、橡胶、生物药和渔牧为骨干的特色产业体系,全市茶园面积330万亩,咖啡种植面积41.3万亩,人工种植石斛面积近万亩,为普洱发展绿色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为培育绿色经济提供原动力

优势和特色已经摆在那里了,如何有效利用呢?普洱市委、市政府开始琢磨起来。

一个地区要发展,没有工业是不行的。工业对生态的破坏又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平衡,大家都想达到,但很多地区都失败了。因为在政绩、效益、GDP面前,很多人都不得不让路。

“我们要坚持!一定要在绿色发展的理念下,生态立市。”李小平说,“正因为普洱有条件,所以要率先探索绿色发展新路子,力争把普洱工业园区培育成国家级绿色生态工业园区。”

在这样的想法驱动下,普洱市在普洱茶、咖啡、生物药、绿色食品等特色生物产业领域中,选取了重点企业开始扶植和试点。一批工业企业因此成长起来。

以天士力集团为龙头,加快帝泊洱生物茶谷建设,建成国际一流的茶叶高科技加工企业。全面推进科学普洱,加大对普洱茶功效研发,实现传统普洱茶向数字化、标准化、功效化、品牌化、规模化和国际化的成功转型。

以云景林纸等企业为龙头,加快推进林板林化和林竹浆纸一体化进程,加快松香精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加快林浆纸一体化等项目建设,努力将普洱建成全省最大商品林基地、全国珍贵用材林基地和重要的林纸、松香生产基地。

以康恩贝(600572,股吧)集团为龙头,大力发展铁皮石斛、美登木等特色生物药的基地建设,把普洱建成云南省类别最全、规模最大的濒临灭绝药材种植基地和云南最大的除虫菊种植、深加工基地。

以星巴克、雀巢等公司为龙头,在普洱合作建设星巴克中国第一家咖啡基地和深加工企业,建设世界级生态咖啡基地和国家咖啡质量检测中心,打响普洱生态咖啡品牌,打造中国咖啡之都。

以惠科公司、海王公司和爱伲集团为龙头,加快建设年产50万吨鲜鱼片加工厂,打造生态淡水鱼品牌,建设云南省主要的水产品养殖、加工、出口基地。推进畜牧业生态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提高畜牧产品产量和质量,打造绿色生态畜牧品牌。

在科技武装下,普洱的工业都有了巨大发展。目前,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超过300亿元,其中工业总值已超过157亿元,而5年前的数字分别是126亿元和50亿元。

难能可贵的是,工业的腾飞没有让普洱付出环保的代价。这个平衡点,普洱找到了。这个难题,在普洱有了**的妙招。

“我们还要规划建设澜沧、孟连、西盟、江城原料市场能源"三头在外"沿边工业园区。构建中老越三国边境经济圈,把普洱建成中国国际绿色产品交易中心,着力打造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黄金前沿。”李小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旅游为绿色经济发展添后劲

任何开发不能破坏生态,这是普洱“不可逾越”的一项原则。留下的资源也不能白白浪费。因此,绿色旅游计划进入了李小平和同事们的脑子。

普洱市以“森林普洱”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原始生态和湿地恢复工程,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他们的目标是,青山常绿、碧水长流、蓝天永驻。

在规划中,普洱市要加快推进普洱国家公园、景迈山等景区景点建设,开通以思茅为中心,辐射思宁江墨和“绿三角”的旅游线。推出一批佤族、拉祜族、哈尼族等原生态歌舞,全面展现普洱“看有神秘森林、品有醉人普洱、食有生态食品、娱有曼妙歌舞、呼有天然氧吧、居有精品城市”的人间胜景。

他们还计划把普洱中心城区建设成为一个大树成林、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鸟语花香的生态生命景观支撑的妙曼城市,一个融入自然、拥抱健康、体验妙曼的世界级精品城市。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1年,国务院批准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普洱市发挥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重要的特色生物产业、清洁能源、林产业和休闲度假基地。

国务院文件直接点题普洱,在历史上是破天荒。

“这是动力,更是压力。普洱市仍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经济总量偏小;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多等困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项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任务。”李小平信心十足,“不过,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普洱市一定能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建设好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全国类似地区转变发展方式探索出一条新路,为其他地区实现绿色发展作出示范、提供经验。”

cy260.com小编推荐

普洱茶6年后再发飙 冰岛普洱每公斤飙升至8千元


普洱茶6年后再发飙冰岛普洱每公斤飙升至8千元

6年后,普洱茶再发飙

冰岛普洱每公斤飙升至8000元

业内称,消费更趋理性,市场难现齐涨共跌行情

昨天下午,喜欢喝普洱茶的小林,照旧去上城区金鸡岭路上的一家茶庄里买普洱茶。看了下价格后,他发现比去年涨了不少。而茶庄的金老板对此表示无奈,“去年卖给你的价格,我现在进价都不够。最近普洱茶的原产地进货价涨了好几成,而且还没有看到下跌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以来,“普洱再演疯狂,最高价格涨幅超过50%”的消息开始在市面上流传。2007年,普洱茶曾经历过暴涨之后彻底崩盘,沉寂四年后其又以“云南遭遇大旱造成减产”为由再度飙升。

古树茶价格一飞冲天

福建人陈宏斌在金鸡岭开了一家陆园茶庄,主营福建铁观音和云南普洱茶。“我是2004年开始来杭州做茶叶生意的,也是杭州最早规模化卖普洱茶的人。”看上去清瘦斯文的陈宏斌介绍,自己做了十多年的茶叶生意,又是国家级评茶师。“最近,古树普洱茶的价格在原产地被人炒高了,比如在市面上很有名的老班章茶,从去年的每公斤3500元上涨到现在的5000元,涨了42%。”陈宏斌说。

陈宏斌告诉记者,最近一种冰岛普洱在市场上特别火,品质特别好的茶拍卖价格飙升至8000元/公斤。据介绍,冰岛古树茶产地在冰岛村(当地人也称“丙岛”),该村位于云南勐库河畔。懂茶的人都知道,勐库茶区居临沧茶区中心,而以勐库河为界,勐库茶山被分为东半山和西半山两部分。东半山茶香气高昂,显毫,但茶气相对较弱;西半山正相反,香气弱但茶气十足。所以位于中间的冰岛村所产茶叶,可谓集勐库茶区优秀品质于一身的极品好茶。茶叶虽好,产量却十分稀有。真正的冰岛古树茶,产量要比著名的“老班章”少得多。市场上普遍认为,真正的冰岛古树茶要比老班章贵上30%以上才是。

“其实无论是老班章普洱还是冰岛普洱,2006年以前的价格都只要100元/公斤,谁又能想到2006年以后古树茶的价格会一飞冲天?”陈宏斌说。

中小藏家顺势出货

“2006年的时候有广东商人把房产抵押掉,拿钱来购入普洱茶后囤积起来等涨价。可2006年以后普洱茶价格狂跌,这些商人亏得血本无归,最后只能忍痛割肉。”陈宏斌认为,对待普洱茶需要理性,而不是跟风去炒作。他说,自己也碰到过杭州某公司的高管,当时想拿几十万元的积蓄去囤普洱茶。

普洱茶价格走势,究竟会延续,又或是短期的回暖?搭上了这一轮普洱茶价格“过山车”的一些老资格茶叶经销商也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为此也就不难理解,“很多普洱藏家都在寻求机会解套”。一位普洱茶藏家告诉记者,2005年开始,他就不断批量购进普洱茶,还曾为了炒普洱茶,卖掉了两套房子,后来泡沫破灭时,一下子陷进去100多万元资金,今年以来价格开始上扬,他也在抓紧出货。“今年价格的上涨,使一些普洱茶中小藏家开始解套。”

预测:普洱茶或难全面涨价

“有人说今年的普洱茶会全面涨价,我觉得情况不是这样,最重要的一点是还没有什么操盘手出现在市场里,大量收购、囤积茶叶的情况也没有被发现。”资深茶界人士、勐海陈升茶厂董事长陈升河说,“比如人工栽培的台地茶就没有怎么涨,去年的收购价为每公斤20元,今年为22元,只要在10%以内都属于正常的价格波动。”

他表示,要说涨价主要是体现在老班章、昔归和冰岛等老树茶,而且涨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天气干旱,因为目前被影响的产量最多是5%;按照经验,如果4月份开始下雨了,之前的产量会得到自然弥补,价格更不可能再涨。他透露,现在抬高价格的“最大责任人”其实是游客,这类消费者千辛万苦地去茶山上,无论多贵也要买点纪念品回去。

日前一项监测结果显示,与上一季度相比,30家大众品牌中价格下跌的共有25家,另外5家基本持平,无一家上涨。而5家高端普洱茶品牌则全部上涨,涨幅在5%-12%之间。有分析人士指出,普洱茶市场经过近几年的蓄势和沉淀,已经初步显现出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与2006年时齐涨共跌的胡乱炒作相比,现在的市场更加理性和成熟了。

世界茶专家五月齐聚普洱市


世界茶专家五月齐聚普洱市记者从普洱市商务局获悉,2013国际茶业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拟于2013年5月25-27日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普洱市商务局透露,本届茶界盛会将有国家领导人及有关部委领导,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茶叶委员会、欧盟茶叶委员会等国际和地区行业协会负责人出席,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摩洛哥、埃及、印度、斯里兰卡、台湾省、香港特别行政区等40个国家、地区派员参会,茶种植、加工、行业组织、专家、学者及国内外知名企业家将齐聚云南普洱,共同商讨茶叶行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为世界茶行业发展献计献策。大会将积极组织英国立顿、川宁、俄罗斯公主、五月、摩洛哥等海外专业买家参会,使其感受中国六大茶类的魅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机遇。大会将以交流合作、文化传承、茶源寻根、共享普洱为主题,突出绿色有机、规范标准、科技高端、多元丰富的办节会宗旨,举办“国际茶业CEO论坛”,茶产品展销会,设置各种大奖评比并举行隆重颁奖盛典,组织中外代表参加普洱咖啡之夜和世界茶源寻根之旅等活动,同时将举行边疆少数民族祭拜茶祖仪式,点燃篝火、燃放焰火,举行来宾与普洱佤、拉祜、彝、傣、哈尼等少数民族狂欢活动。大会将选择主流媒体对企业、产品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推广,对国际专家、知名学者和企业家进行系列专访,通过网络与全国茶人在线交流。2013国际茶业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网站已于2013年2月20日开通,详情可登陆:及茶城网:。目前,普洱正着力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生态环境优异,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之美誉;普洱地处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黄金前沿,有“一江通五邻、一市连三国”的区位优势;盛会的召开将充分彰显妙曼普洱和普洱茶的魅力,向全球茶人展现世界茶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地独特魅力。本次交易会展区场地改变以往在展厅进行的模式,安排在普洱市市区最具有民族特色和历史印迹的“茶马古镇”集中展销。是普洱市集商贸、休闲娱乐、旅游观光、茶文化展示、村民居住为一体的旅游综合集散中心。突出“古、绿、水、新”等特点,古道串起驿站、民居和商业街等形成古风犹存的现代古镇;茶树、榕树等树种造景体现城市景观,用水网贯穿各个生活、商贸、旅游和景观点;古镇布局中采用小高层、多层、别墅等组成建筑群,综合运用古建筑和现代建筑艺术,集中体现边疆民族风情和普洱绿色生态。

普洱熟茶的两次蜕变


普洱熟茶的两次蜕变

业界普遍认为,现代普洱熟茶的发酵技术萌芽于1973年,于1975年试制成功,在这之前,虽然也有熟茶的说法,但与今天的制作工艺并不相同。

熟茶最初的研发目的,是为了追赶香港仓老生茶的口感。在计划经济时代,香港曾是普洱茶最大的消费地和中转站。香港人喝普洱茶,但并不“宠爱”它,在茶楼里,普洱茶是那种泡上一大壶就可以喝一整天的大宗茶,乌龙茶才是上层人士的宠儿。普洱茶离开云南的时候,还只是“半成品”,转运到香港,香港人还要再存储一段时间才会拿出来喝,高温高湿的地域环境加速了普洱茶的转化速度,茶叶出现红汤,这种“红汤”成为港澳、大马地区茶客们品饮时一致追求的口感。

为了让茶汤快速转化为“红汤”,除了自然发酵,人们很快研究了一种新的方式:通过人工洒水渥堆,可以进一步加快茶叶的转化进程,熟茶渥堆工艺应运而生。

早期的熟茶发酵度比今天我们所采用的轻发酵还要更轻,很多老生茶的口感在熟茶中也能够喝的到,譬如生津、回甘甚至喉韵。

熟茶的第一次蜕变

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台湾人开始进入大陆做茶,随着他们一起进入大陆的,还有他们的做茶理念。他们认为熟茶发酵太轻不符合商业规律,因为轻发酵熟茶不能立即实现价值,要储存一段时间才能上市,因此又人为加速了茶叶的发酵速度,就有了后来我们所喝到的重发酵熟茶。

从90年代中期到2015年这段时间,恰恰是人们对普洱茶认知急速加快的一个年代,尤其是从2005年后,很多人开始接触普洱茶,以致于所有人都认为普洱熟茶就应该是重发酵口感:汤厚、滑糯、甜感好、苦涩轻……

第二次蜕变:是新生也是回归

普洱茶的灵魂,在于时间赋予它的越陈越香的生命价值,但重发酵熟茶因为发酵太过,茶叶中的活性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几乎消耗殆尽,已经丧失了转化空间,喝重发酵熟茶,即便汤感厚重,但已经没有了营养价值,就是在喝一杯碳化了的水。相比起来,轻发酵熟茶虽然汤水不如重发酵稠厚,但喝起来有苦涩有生津,层次更加丰富,同时具备和生茶一样的陈化价值(但转化潜力不如生茶大),近几年来,轻发酵熟茶再次走进茶人们的视野,并获得了茶客的青睐。

纵观熟茶近五十年的生命历程,从粗枝大叶的大宗茶到今天的精细化运作,期间经历了屡次变革,发酵程度从轻发酵到重发酵,再回归轻发酵,也从侧面反映了茶友对茶叶口感长远表现的更高要求,喝茶已经不单单是为了追求短时间的口腔欢愉,喝茶更将会成为一种健康的饮食方式。

普洱茶生态十年:产业生态之路


普洱茶生态十年:产业生态之路

茶叶跟云南上千万的人口息息相关,他们都在靠茶叶为生。但令人遗憾的是,云南茶叶长期养农,但不富农。目前这种局面正在迅速改观,以班章、景迈、易武、勐库等地为代表的茶农靠茶叶盖起了新房子、开上了小汽车,过上了令人艳羡的富裕生活。他们靠的是稀缺的原生态产品,通过奇货可居而脱贫致富。当然,云南大部分的茶农没有交上他们那样的好运,没有那么优异的先天资源可以凭籍,但其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对新式的台地茶园进行生态化改造,从而收获以前不敢想象的收益。云南由于开发得比较晚,相较国内其他茶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古茶园以及野生茶树群落。这是云南茶产业的最大一笔宝贵财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健康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笔财富会越来越珍贵。但建国以来,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云南茶产业的发展也走过一段弯路,在片面追求产量的特定历史时期,对过去遗留下来的老茶园实行了大规模的台刈更新,将其改造成矮化茶园。在现在看来,这无疑是对古茶树资源的大规模破坏。与此同时,高产的新式台地茶园得到大面积推广,成为云南茶园的主流。虽然,在产量思想的挂帅下,截至去年云南已经开发了500多万亩茶园,茶园面积全国第一,但摆脱不了产量第二,产值第N的尴尬局面。普洱茶在2003年以来的强劲崛起,无异于是中国茶叶的一场革命,越陈越香的概念颠覆了茶叶贵新的传统,而市场对古树茶的追捧,无疑宣告了中国茶叶生态时代的到来。普洱茶开启了云南茶产业的另一条路径,如果说,在绿茶占统治地位的年代,云南滇绿追求的是产量与卖相,而到了普洱茶风行的年代,生态与健康成为了茶客们的共识。2008年以后,鱼龙混杂的普洱茶市场终于尘埃落定,不是所有打着普洱茶旗号的茶叶都能受到市场青睐,好普洱茶必须满足四个条件:一是以产自云南的大叶种晒青为原料;二是生长环境要优异;三是制造与储藏要得法;四是要能越陈越香。云南古代本不产绿茶(特指烘青、炒青、蒸青),烘青工艺真正传入云南是民国年间的事。作为后来者,云南在发展绿茶方面并不具备优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叶种不太适合制作名优绿茶,其制成的绿茶滋味醇厚但鲜爽度不够,而鲜爽与否是评价绿茶优劣的关键性指标,这样一来云南绿茶很难打通以华东为代表的主流绿茶市场,只能边销到西部各省;另一方面,云南在种植与加工技术方面与绿茶发达的省份尚有不小差距,长期以来云南就像一个勤勉的小学生不断向外省的老师们学习绿茶技艺,跟在绿茶大省后面亦步亦趋。普洱茶的崛起,是云南特有的本土茶类的崛起,宣告了云南人第一次能在一种热销的茶叶上拥有主导权与话语权。高举生态与健康大旗的普洱茶,代表了世界未来消费的主流,将改变长期以来云南茶叶价廉物美的尴尬地位,从而进入高品质高卖价的时代。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也意识到了这股汹涌澎湃的生态大潮,主动出击,积极引导,不再片面追求茶叶的单产以及规划连片的仅有茶树的万亩茶园,转而强调茶园的生态环境,把无公害茶园、有机茶园、生态茶园作为未来的主体来抓。在这方面,普洱市可谓最佳的践行者。普洱这座被媒体誉为“生长在茶林中的城市”,于去年提出了宏伟的生态战略构想:预计用3年的时间,将全市136万亩茶园纳入生态、绿色、有机的系统工程进行改造,使普洱茶成为100%的绿色食品。普洱市委书记沈培平在一次研讨会上称:“目前茶园生态系统的恢复和有机茶园的建设应该是我们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心,就是茶园的亩产减少20%也没有关系,关键是品质的提高,高品质才会有高收益,所以我们要研究出一套办法来。两年内我们要组织800—1000个茶叶专业合作社来落实这件事。我赞同马悠先生(生态学家)的观点,我认为,生态退回(到上世纪)50年,产业反而会前进100年!很久以来,我有一个梦,就是把我们普洱茶产区,建设成法国波尔多那样的地方,让普洱茶和葡萄酒这两个造福于人类健康的产品在世界上比肩而立!”这显示了普洱市政府在生态兴茶方面的高瞻远瞩和决心。

绿色普洱 迈进大健康时代


绿色普洱迈进大健康时代

把“健康中国”上升到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9月18日上午,普洱第三届绿色发展论坛——“绿色旅游·康体养生”主题会开幕式在普洱市大剧院举行。

论坛开幕式由中共普洱市委副书记、市长杨照辉主持。出席本次论坛的有关领导和嘉宾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主任兼美洲部主任卡洛斯,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执行总干事兼亚太部主任徐京,世界旅游业理事会副主席海伦,印度尼西亚文化与旅游部前部长阿迪卡。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领导: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原全国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宋北杉,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会长王平,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荣誉会长、全国工商联旅游商会执行会长王敏刚。和相关国家的知名专家学者: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吴晓华,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田野,云南省卫计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云南省政府驻深圳办原主任、普洱市政府顾问张佩英,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党委书记朱晓新,上海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朱惠蓉,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裴盛基。企业和金融界领导有:东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刘积仁先生,汇源果汁集团董事长朱新礼先生,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建明先生,神玉文化集团董事长、神玉艺术馆馆长王伟斌先生,四川金杯集团总裁周进先生,中国人寿嘉园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郭威先生,行知探索文化发展集团董事长曲向东先生,富滇银行监事长任建洋先生,云南省建行副行长李瑞冬女士,云南省农行副行长高悍先生。

金洲集团董事长俞锦方,苏宁环球集团副总裁、苏宁环球购物中心董事长吴兆兰等企业高管齐聚一堂。

出席今天开幕式的普洱市领导有:中共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先生、市委副书记陆平先生,市政协主席白文彬先生。以及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四班子领导和离退休老干部,全市各部委办局、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中央、省驻普洱单位,县(区)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

全力打造普洱大健康品牌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代表普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和全市各族人民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普洱市打造大健康品牌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卫星说:“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追求健康、享受健康是人们的共同心愿。随着时代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理解,不再局限于身体无病无痛,而是扩展到躯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等多个方面,健康观念的深刻改变,推动了大健康产业蓬勃发展,人类进入了大健康时代。所谓大健康,我理解,就是围绕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对生命实施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呵护,既追求个体生理、身体健康,也追求心理、精神以及社会、环境、家庭、人群等方面的健康,一句话,就是让人们生得优、活得长,不得病、少得病,生活有品质,生命有质量。”

普洱作为全国乃至全球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发展大健康产业资源条件得天独厚,优势十分明显。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全球真正符合健康标准的人口仅占5%,患各种疾病的人口占20%,其余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由此可见,整个世界的大健康产业在未来需求和市场前景上是十分广阔的。卫星书记指出,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服务和融入“健康中国”“健康云南”战略,大力发展以高原特色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休闲度假、养老养生等为重点的大健康产业,做大做强绿色经济,守住了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建起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大山”,收获了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天赐普洱·世界茶源”城市品牌更加响亮,大健康产业呈现出强势起飞的良好态势。

卫星表示,下一步,普洱市将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云南“三个定位”战略,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依托大生态,建设大基地,培育大品牌,大力发展以“医”为主体的医疗医药产业,以“养”为特色的养老养生产业,以“健”为支撑的康体产业,以“智”为引领的智慧健康产业,推动大健康产业上台阶、上水平,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生命科学创新中心、健康产品制造中心、候鸟式养生养老中心、亚高原健体运动中心、民族健康文化中心、康体医疗服务中心,确保“健康中国”“健康云南”战略在普洱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徐京在致辞中说,当今国际旅游事业正处在一个迅猛发展的阶段,旅游业已经成为全世界政治、文化、社会、经济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普洱是一片美丽的净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普洱丰富的生态绿色资源,更是为打造旅游养生目的地,发展现代旅游业注入了新动能、拓展了新空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积极倡导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希望可以通过本届论坛,提升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技术水平。借着全球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大势,通过举办本届论坛,普洱市一定能够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的路上走得更好更远。王平女士慷慨陈词,大赞普洱拥有世界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在致辞中说,旅游业在促进国民消费和带动产业结构的转变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普洱资源富集多样,绿色生态条件独特,随着养生康体和度假休闲时代的到来,普洱旅游业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举办本届论坛,将有力推动普洱旅游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希望通过本届论坛,把旅游业发展的新规律、新变化、新特点带给普洱,推动普洱旅游业创新发展,走出一条具有普洱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

刘积仁董事长畅谈中国现代医疗与旅游产业的关系,提出云医院的概念,谈目前中国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合理的医疗收费以及中国人的对抗式医疗,提出心情对免疫力影响重大。风趣幽默同时发人深省。

高建明、海伦分别从医疗养生与旅游的融合、航空与旅游经济融合以及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作了主旨发言。开幕式上,陆平主持揭牌仪式和项目签约仪式。卫星、杨照辉、高建明,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董事总经理简丹共同为云南民航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揭牌。

杨照辉代表普洱市人民政府分别与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普洱茶小镇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智慧城市”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普洱汇源小镇”“思茅普洱茶小镇”建设项目投资协议。中国农业银行普洱市分行、中国建设银行普洱市分行以及富滇银行普洱分行代表分别与普洱汇源高原农业有限公司、普洱茶小镇投资有限公司、普洱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代表签订融资合作协议。

云南普洱:茶产业引领绿色发展


云南普洱:茶产业引领绿色发展

现代茶园

茶叶加工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普洱”所呈现的内涵愈加丰富,从最初的一片茶叶,到成为一座城市的名字,再是代表着一种绿色发展方式。

这样的变化,源于普洱市茶产业的砥砺奋进,推动普洱茶从“边销茶”发展到风靡全国的网红产品。从规模种植生态茶园筑牢产业发展基础开始,普洱茶产业不断跃上新台阶,特别是从2004年以来,产量从当年仅有的2万吨,增长到了2017年的13.9万吨,增长了近7倍。

产量倍增的同时,普洱茶的品牌、文化价值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显示,普洱茶品牌价值连续两年位居首位,高达64亿多元。一生一熟、越陈越香,这样的普洱茶文化体验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普洱茶,从一片生态绿叶,到一种文化现象。如今,在普洱,茶叶美了一方环境、兴了一方经济、富了一方百姓。普洱市作为茶马古道的源头,2013年,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普洱市“世界茶源”称号。围绕“普洱茶文化之源”发展定位,普洱市致力于把茶产业打造成大生态、大产业、大文化、大健康发展的重要载体。

长成“衣食万户”大产业

俯瞰普洱大地,漫山遍野的现代茶园,生机盎然的古茶林,独具特色的茶景、茶街、茶庄园,成为普洱自然底色、大地本色。

经过几代人的耕耘,普洱市茶叶面积和产量均居全省第一,茶园面积300多万亩,其中现代茶园165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120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茶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去年全市茶产业实现产值23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0%以上。”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负责人说,茶产业已经成长为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农民来自茶的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一半以上,许多农民通过茶叶实现了脱贫致富。

普洱市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目标,始终坚持把茶产业作为普洱最有优势、最具特色、最惠及民生的重要支柱产业重点打造,坚持抓品牌、抓标准、抓“互联网+”、抓融资、抓庄园、抓整合,形成百姓增收、企业增益、产业增效——全产业链持续提质增效的良好局面,普洱茶成为农民脱贫致富、改善生活品质的绿色产业。

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普洱市最有希望、最有条件、最有潜力。普洱市立足生态资源禀赋,不断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积极构建茶产业、茶经济、茶生态、茶旅游和茶文化互融共进、协调发展的现代茶产业体系。全力实施好有机茶园基地建设计划、标准化生产提升计划、品牌战略营销计划“三个计划”,为云南打造“千亿云茶”产业目标贡献普洱力量。

叫响“世界茶源”品牌

普洱景迈山已有近2000年的种茶历史,家家种茶,户户饮茶,人茶相依,伴茶而生。丛林深处少数民族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古朴典雅,与美丽的山水和千年万亩古茶林交相呼应。为有效保护澜沧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这一人类共同的自然人文遗产,普洱市全力推动景迈山古茶林保护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普洱市不仅有景迈山的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园,还拥有距今3500多万年前的宽叶木兰化石,至今还存活着2700余年的千家寨野生型“茶树王”和野生茶树群落,还有邦崴千年过渡型茶树为代表的一批过渡型古茶树。完整的茶树进化景观,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源”。

叫响“世界茶源”品牌,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普洱市把打造普洱茶品牌,作为主动服务“千亿云茶”战略的具体行动,以八大古茶山普洱茶品牌打造为突破口,建立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出台景迈山、普洱山、凤凰山等名茶名山古茶林普洱茶产品标准,确保每一片古茶林都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知道茶原料来自哪里,是哪个厂家生产的,质量、标准、价格一目了然,完全可以放心消费。

从普洱茶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到全市推出“名山名茶”品牌,普洱市坚持“高端精品”和“大众大量”两条腿走路,推行“联盟品牌+区域品牌+企业品牌”模式,深入实施“古茶山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做优大基地、培育大主体、建设大数据、建成大仓储、擦亮大品牌、发展大产业,推动普洱资源禀赋变为物质财富,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本,“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走好绿色发展之路

不久前,第十三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在普洱市举办,成立刚好10年的普洱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会上发布了2018年普洱茶产业创新成果,普洱茶基因组、茶发酵微生物、茶功效、茶工艺设备、茶新产品开发等一系列创新研究令人对普洱茶有了全新认识的同时,“科学普洱”理念正推动普洱茶各类基础研究和研究成果的转化。

位于普洱市的帝泊洱生物茶谷完美诠释了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普洱茶的融合,公司研发制备了数控自动化罐组逆流提取生产线,最大程度地提取出茶叶中的有益成分,创新开发现代生物普洱茶、即饮普洱茶饮料等系列产品,把普洱茶从单一的农产品打造成一个全面升级换代的高科技产品。这得益于“科学普洱”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普洱茶的种植、采集和产业链全程建立了严格的标准控制体系,结束了普洱茶仅凭经验感官评判的传统历史。目前,仅公司在普洱茶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已受理和获批100多项专利。

在绿色生态新理念下,普洱茶的种植、加工各环节均取得突破。传统普洱茶烘干技术中,引入纯太阳能烘干系统和蒸汽系统,将清洁能源运用到普洱茶的生产加工环节中,不仅极大地节能减排,更加清洁卫生地保证了茶产品质量;出台《普洱市有机茶发展规划》,目前全市已建成生态茶园165万亩,已有30多万亩茶园通过有机认证和进入转换期。力争到2020年,全市60万亩的茶园实现有机化,100%的茶园将走上绿色安全生态之路。

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和文化,是普洱人的依恋。普洱茶已深深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每个领域,普洱茶及普洱茶文化已成为普洱传承不息的靓丽名片。(来源:云南日报沈浩/文李奕澄/图)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普洱茶仓储的创新之路

——“透视中国普洱茶”系列研讨活动侧记

6月19日,以“透视中国普洱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在位于广东省东莞市的“双陈”普洱会所举行。云南省茶叶协会会长、著名农艺专家黄炳生和著名普洱茶专家张顺高,率云南省种茶、制茶、茶学理论专家一行10人出席了会议。

研讨会安排了一项互动内容:干仓茶和湿仓茶品饮比对。一饼是略呈霉变的湿仓茶,另一饼是在“双陈”生态仓库陈化后的干仓茶。冲泡后,茶汤同样清澈通透,茶底同样完整舒展。但冲泡前的条索却有明显区别:湿仓茶条索间界限模糊,色泽暗淡;干仓茶条索清晰,芽叶区分明显,色泽呈澄绿色。冲泡后的茶汤更是大相径庭:湿仓茶有明显霉味,难以入口;干仓茶汤香气醇正,层次丰富,回甘绵长。

在随后参观“双陈”普洱的生态仓库时,黄炳生说:“看来,我们应该考虑修订普洱茶标准了,仓储应该纳入标准。”他毕生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做过10年主管农业的副省长,对普洱茶产业和市场状况了如指掌,对2005年前后普洱茶的大起大落更是记忆犹新。

选择:艰辛的,也是光明的

东莞不产茶,但茶人们却说,东莞是中国的“藏茶之都”。有专家透露,仅普洱茶,东莞就藏了超过20万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云南省茶业协会会长黄炳生告诉记者:云南全省普洱茶年产量约为8万吨。

因为没有权威统计数据,只能做以上描述性的说明了。但仅此,茶,尤其是普洱茶在东莞的地位,就可见一斑了。

陈永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收藏普洱茶。别人藏茶是藏新卖旧,陈永堂当时是只藏不卖。

他每年都要去云南的西双版纳,去易武、布朗、巴达、南糯……,徒步走近一座座令普洱茶人景仰的古茶山,探访一株株几百岁、上千岁的古茶树。在这里,他结识了傣族制茶专家杜琼芝、布朗族种茶专家“老茶树”曾云荣、彝族小伙于大海,还有很多基诺族、哈尼族、拉祜族、瑶族、苗族的茶农。

陈永堂的解释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茶树才能长出最好的茶叶。

在东莞,他盖了三间房子,分别存放同一年份生产的同一配方的普洱茶。他在一间房子里加装了空调用来调节温湿度;另一间房子没做任何处理,顺其自然;在第三间房子里放置了适当数量的活性炭和生石灰。他要观察一年、两年、三年之后,这三间房子里存放的茶各自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陈永堂的解释依然很简单:他要知道什么样的环境才是普洱茶的最佳陈化环境。

在勐海县曼恩村的鹏程茶厂,他和厂长杜琼芝一道指导着工人,反复试验着把不同的初制原料压制成饼所需要的压力。有一款茶前后试验了9种不同的压力,历时近一年。为此,他俩曾发生争执,甚至好几天谁也不理谁。

陈永堂的解释还是很简单:压力决定了茶饼的内部松紧度和后发酵的进程,他需要最具陈化价值的压制茶。

东莞有很多人做茶生意,其中的不少人无法理解陈永堂的行为:不把藏的茶卖出去怎么赚钱呢?“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钱,钱都换成了茶”,陈永堂说。

曾经是躲在深山人不识,在最近的20年中普洱茶却成了茶界宠儿,投资者趋之若鹜。然而,20年的普洱茶市场也从未平静过,特别是在2005年前后的数年中,对“越陈越香”的片面宣传、理解和追求,严重扭曲了普洱茶的品质真相,也背离了普洱茶悠远厚重的文化内涵,普洱茶数度上演了大起大落的悲喜剧,不少久经历练的茶商都被疯狂的茶价搞得叫苦不迭。

然而,不论涨也罢落也罢,陈永堂却不为所动。他曾在90年代末收购了一批数量可观的高品质熟茶,2006年,这批茶的价格上涨了几十倍。周围的朋友劝他赶快出手,他笑着摇摇头。直到今天,这批称之为“90散”的熟茶依然摆放在“双陈”的陈化仓库中。

一天晚上,陈永堂亲自执壶,我们相对而坐,泡的就是“90散”。

“其实你只要到西双版纳的茶山中去看一看,就什么都明白了。做好普洱茶的原料,都来自那些几百年、上千年树龄的古茶树,每棵树每年只能采两三公斤的茶叶。资源有限,高品质普洱茶只能越来越少,不可能如市场炒得那么多。”陈永堂说。

后来,我和他一起去了易武、布朗、南糯,看到了那些在热带雨林中与其它植物杂居的老茶树。其中大都是树龄两三百年以上的,也有少数极为珍贵的千年古茶树。它们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中,应日月寒暑之变化,汲山川雨雾之精华,与其它植物构成了相互支撑、无需人工干预的生态系统。它们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弥足珍贵。

“这么难得的东西,如果我们没存放好,发霉了,不能喝了,就是暴殄天物。所以我要了解它们的生命发展规律,研究普洱茶在陈化期间的环境诉求。这就是‘双陈’理念的缘由。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完善,就有了今天的‘双陈’生态仓储系统。”

两杯清茶,一片心曲。

与别人的区别在于:陈永堂不喜欢、也从不参与市场炒作,而是全身心投入普洱茶仓储理论的研究和实践,并由此追溯到种茶、制茶,将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过程纳入到他的关注和研究范围,并在每一个环节都全力倾注心血,力求一个完美的结局。

毫无疑问,他选择了一条独特、艰辛的道路,也是一条理性、光明的道路。

理念:人文的,也是生态的

如果用科学语言定义陈永堂的“双陈”理念,应该是:在适宜普洱茶内含物质蜕变积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环境中,在一定的期限之内,普洱茶贮存的时间越长,就能获得更好的口感和更多的有益于健康的物质。

是为“陈化时间,陈化质量”。

有人说:哲学是科学之母。

科学认为:物质是不能凭空产生和消失的,它们的变化仅仅是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的改变。物质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内部结构是不断变化的。

哲学认为:生命是物质的存在形态,每一次生命的终结都意味着新的生命的开始。生命是永恒的,而每一种生命形态都是有限的。

所以,生命存在的过程和形式永远是一个科学命题,也是一个哲学命题。

在和与会专家、茶友交流时陈永堂说:“茶树是普洱茶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它只适宜于西双版纳的大山中。采摘下来的叶片是普洱茶的另一种生命形态,萎凋、杀青、揉捻、晒干、发酵、压制等制茶工艺,虽然表现为人的主观行为,却是基于人类通过长期实践对这种特定的生命形态不断深化的理解,就此而言,传统制茶工艺流程是适宜于普洱茶青的生存环境。”

“对于普洱茶来说,陈化是一个最为漫长的生命旅程,通常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它们的环境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营造适宜于普洱茶陈化的动态环境,正是‘双陈’理念的核心内涵。虽然陈化环境的营造需要人工干预,但前提是尊重特定阶段的生命规律,而不是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给茶。”

这一番议论,不但令与会专家、茶友连呼“精彩”,就连年逾八旬、一生事茶的普洱茶学者张顺高也不禁击掌叫好:“‘双陈’的生态仓储是普洱茶的工艺创新,也是普洱茶学的理论创新。”

事实上,我们无法确定普洱茶的最长陈化年限,只能靠品饮时的直觉确认其陈化的程度。据说故宫存的金瓜贡茶陈期已近两百年,已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了。

陈永堂说:“普洱茶的陈化年限总会有一个极限值。到那时,普洱茶被彻底碳化了,不再是普洱茶了。”

那么,普通家庭如何贮藏普洱茶呢?

陈永堂给出的建议是:普洱茶与其它物种相似,表现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性,所以,贮藏空间必须无杂物、杂味;春季最高温度不能超过28℃,相对湿度不能超过70%,夏季温度在33℃以下,相对湿度在75%以下,秋季温度在26-31℃之间,相对湿度在60-65%之间;千万不要把受过破坏的茶与好茶混藏。

品味历史,收藏时光。

当生活的脚步越来越急促的时候,我们应该在普洱茶的浓郁厚重中回味,体悟从大漠洪荒到现代科技文明的漫长道路上,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和人类祖先的智慧光芒给我们的启迪。

时光倏忽而逝。每一次日生月落、每一轮斗转星移都值得珍惜。我们在品饮时的每一次灵光乍现,我们珍藏的每一饼普洱茶中蕴含的日月精华,都是这一代人的享受,也是留给后人的财富。

在西双版纳的茶山中,那些百年、千年的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显现出强大的生命活力,年复一年地为我们奉献着它们的全部心血。

对于大自然的恩赐,陈永堂说:“我们能够回报的,唯有怀着敬畏之心,殚精竭虑,做好每一片普洱茶。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古代普洱茶的运销之路

茶马古道是千百年来由一条条的古山道、古驿道互相联接、延伸、发展形成的,主要路段还用青石块、青石板铺设。道路在历史上主要由马帮承担运输任务,运输的物资以茶叶最为大宗,因此称之为“茶马古道”。茶马古道不仅是普洱茶运销之路、普洱茶文化传播之路,同时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之路。

西双版纳是云南茶马古道的起点区域,普洱茶由西双版纳经茶马古道运销海内外。云南茶马古道主干线有两条:

其中一条是唐代就已开通的一条茶马古道,清代进入繁荣时期,中途分支较多,如从丽江经四川进西藏,从大理经永平博南古道出保山进缅甸,等等。1973年,滇藏公路修通,普洱茶由汽车大量运进西藏。这就是滇藏茶马古道主干线:西双版纳→思茅、普洱→景东→大理→丽江→中甸(香格里拉)→德钦→西藏芒康→拉萨。

还有一条是滇南官马大道:西双版纳→思茅、普洱→墨江→玉溪→昆明→曲靖(或昭通)→出省转运北京。这条茶马古道以运输普洱贡茶为主,全程于清初开通,清末部分中断。官马大道中途也有许多分支,如从元江往东到达石屏(明末以来到西双版纳从事普洱茶生产、经营的多为石屏人),也可再由石屏经蒙自到达越南。20世纪50年代,昆洛公路通车后,滇南官马大道逐渐成为历史遗迹。

云南茶马古道还有多条支线,这些支线与主干线共同构成普洱茶运输网络。其中,以西双版纳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支线主要有:西双版纳→老挝→越南→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越南莱州→香港或南洋诸国;西双版纳→江城→墨江(汇入官马大道);西双版纳→缅甸仰光→东南亚各国;西双版纳→缅甸仰光→印度→锡金→西藏;等等。

在西双版纳境内,清代初期,茶马古道是从倚邦、曼庄、易武等茶山往西经攸乐,再经勐养、普文到思茅。清代中后期,随着七子饼茶生产的繁荣,易武成为茶马古道运输的中心。清道光25年(公元1845年),普洱府组织西双版纳的茶商及百姓,用大青石铺设了从易武经曼洒、倚邦、勐旺到思茅的茶马古道,全长240公里,宽1.2-1.6米不等,方便了普洱茶的运销。民国时期,随着勐海制茶业的崛起,茶马古道的运输逐渐以勐海为中心,有东南西北四条线路,东线由勐海镇往东经景洪至思茅;南线由勐海镇南下经打洛到达缅甸景栋;西线由勐海镇往西经澜沧、孟连出境到缅甸;北线由勐海镇经勐阿、勐往至思茅。其中,东线、北线到达思茅、普洱后,或往西北经景东、大理、丽江到西藏,或继续北上至昆明中转,将普洱茶销往西藏或香港等地;西线、南线到达缅甸后再转销香港及东南亚、南亚各国。1921年还开通了由勐海经缅、印至西藏的马帮、汽车、火车、轮船联运线路。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市更名五年后的绿色蜕变之路》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五年白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