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六堡茶进入收藏领域

喜欢喝茶的朋友,对于六堡茶一定不会陌生。近年来,六堡茶犹如一匹黑马迅速发展,越来越受到市民的喜爱,有的市民还进行了投资。那么,六堡茶是否具有收藏价值呢?该怎样鉴赏六堡茶呢?收藏时注意哪些问题?疑问一:是否具有收藏价值?

解答:价格逐年上涨收藏空间大

近两年,六堡茶越来越受南宁人喜欢,不少市民更把其作为一项投资。随着茶的价格逐年上涨,那么茶是否具备收藏的价值呢?对此,专业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生活也越来越好,吸收的脂肪也越来越多,而黑茶有很明显的刮油脂、降血压功能,这成了许多市民购买茶叶的首选。”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周先生一语道破了茶备受市民喜爱的原因。现在接近年关,他们的销售量就比平时有所增长。

那么六堡茶是否具备收藏价值呢?周先生认为,六堡茶存放时间越长口感越好,其次保健的功效也更好,再加之老茶属于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今年六堡茶的价格较上年也稍有涨价,价格涨幅在20%—35%,目前六堡茶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就这些层面上来讲,六堡茶的收藏价值空间是很大的。

六堡茶具有很高的保健功效,且越久越香,味道越好,价值越高,非常适合收藏。据了解,南宁一茶收藏者,在2005年时收藏了编号为5623的茂圣六堡茶,当时的市场价格是700—800元/斤,到了2009年,他收藏的这款茶的价格每斤已涨至3000元以上了。

“茶作为收藏品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但仍要注意其流通性和回收性。”一业内人士认为,把六堡茶当做日常保健消费品品尝和收藏就比较好了,如纯粹作为投资还是有一定风险的,毕竟投资者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市民切勿盲目跟风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疑问二:如何鉴别六堡茶品质?

解答:要从色香味辨别茶品质

既然六堡菜具有保健的功效,那么市民该如何鉴别其品质呢?对此,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的许先生给出了一些建议。

“要收藏茶叶,老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茶青、仓储、年份才是收藏的关键。”许先生介绍称,近年新出的六堡茶都不贵,怎么选茶很“考”眼力。一般来说,一款茶的工艺是否正宗,关键要从色、香、味上辨识,选茶最好选大品牌有质量保证的、后续转化好的茶叶,最重要是要符合自己的口味。

许先生称,第一步,望。看茶青是一芽一叶,还是一芽两叶或者一芽几叶。一般来说,一芽一叶是最好的。第二步,闻。闻下茶叶的茶味是否有自然的茶香,如有杂味的茶叶即可弃之。第三步,泡。用开水冲洗茶,接下来,开“泡”。好的茶茶色看起来橙红,比较透亮,喝起来非常润滑,滋味清爽,给人一种愉悦感。经过三步,基本上可以辨别了。

此外,许先生还介绍了一种省钱买茶的方法,即藏新茶,品老茶。老茶普遍较新茶贵很多,因此采用买新茶喝老茶的方法还能节省不少钱。新茶上市时,买一些新茶存放,也可适当买一些价钱合适的老茶,先喝品质较好的老茶,等过上3—5年,新茶变老茶,无论在价值还是口感上都会比之前好很多了。

疑问三:收藏需注意哪些问题?

解答:注意保持卫生清洁

那么市民收藏茶叶时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业内人士认为,卫生清洁很关键。

众所周知,茶很容易“串味”,为此,卫生清洁很关键。周先生建议,储藏茶叶时,一定要把茶叶放在通风透气、无异味、无光照的地方,温度最好保持在18—26摄氏度,收藏年限一般8—12年为宜。

“如果保存不善,也会导致茶品变坏,出现杂味,茶内滋生有各种有害菌,甚至有的发霉的茶泡出酱油般的茶色,而且有股霉味,这些茶是不值得收藏的。”周先生认为,喝这一类的茶,非但没有保健作用,还会危害身体健康,所以茶品储藏也很关键。(责任编辑:董倩倩)

精选阅读

六堡茶进入快速发展期


六堡茶进入快速发展期

茶界盛事,齐聚梧州。10月20日,“第十届中国茶业经济年会暨六堡茶博览交易会”在广西梧州开幕。本届年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中共梧州市委、梧州市人民政府、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联社承办,全国各省(区、市)茶叶(业)协会、商会,梧州市六堡茶协会、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等协办。年会以“质量安全、品牌建设、转型升级”为主题,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产业专家、学者、企业家、政府领导及相关代表们齐集一堂,交流聚会,共谋发展。随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公布了2014年度的行业调查结果,并对2014年度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中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的十强代表、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茶叶工业转型示范县、中国六堡茶品牌进行了授牌表彰。据了解,博览会期间,参会嘉宾将围绕六堡茶产业发展开展全方位研究讨论。同时,组织参会嘉宾到梧州六堡茶企业,考察六堡茶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情况,增进各方对梧州六堡茶产业的了解,推动多方合作。除举办博览会外,梧州市人民政府还举行了六堡茶加工区特色街开张、二期入园企业奠基仪式,茶企业产品专场推介,六堡茶书法摄影展等活动。备受关注的是中国茶业界著名藏家蔡金华的出手“扫货”,博览会当场签订了价值人民币400多万元的六堡茶购货合同,引发展会内外高度关注。蔡金华因其在东莞市长安镇茶仓内近7000多千吨,市值超过30亿元的藏茶而曾经被中央电视台报道,是中国茶业界的知名藏家。业内人士表示,当时蔡金华购茶的举动影响深远,极大地鼓舞了茶商茶农,令六堡镇茶农觉得种茶、卖茶有利可图。此后,一批茶叶合作社开始大胆走出六堡镇,走向市场。用蔡金华自己的话说:“六堡茶独特的风味、厚重的历史积淀、立竿见影的养身功效,足以让藏家心动,值得大量收藏。2009年我开始大量收藏六堡茶,还没到十年,茶叶价格已翻了几番。”据了解,六堡茶闻名于世是在清朝,但若要追根溯源,六堡茶则拥有更悠久的历史。因前些年产量有限,六堡茶主要以外销为主,被称为“侨销茶”,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名。梧州六堡茶不但有着显著的自身特色,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梧州六堡茶在历史上,曾有过与云南普洱茶不相伯仲的影响和辉煌。近年来,随着中粮集团在广西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并逐步开启全国的经营步伐,这久藏深闺的六堡茶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六堡茶王 无限收藏潜能


六堡茶王无限收藏潜能

六堡茶根植于苍梧独特的地理环境,它有苍翠的山林的香气,有底蕴深厚的六堡文化特点,红、浓、陈、醇中弥漫开来的槟榔香,令人神思悠然;岁月转换中一路攀升收藏价值,令新老茶人茶客热情追捧。三鹤53118六堡茶,正是以这样六堡茶独具的气质,以“六堡茶王”的身份令品鉴者沉浸在茶汤甘醇中,慢慢地陷入对其收藏潜能的无限遐想中……

究竟是什么样的“出身背景”、“外貌容颜”,才能成就“六堡茶王”这一名号呢?一个有纪念意义的编号——53118表示梧州茶厂于1953年1月18日成立;一款过目难忘的独特包装——精美的传统竹箩,金光闪闪的龙纹……一切似乎已预示着三鹤53118六堡茶注定非凡,在2007年中国(郑州)国际茶叶博览会黑茶类评比上斩获最高奖——黑茶“茶王”称号也似意料之中。

但究其根本,能被称之为“茶王”,还是其出众的内在本质。热水润茶,茶气被唤醒,当一泡53118冲泡开来,直观上红浓透彻的汤色就刺激着茶客们的心跳。茶汤滑过舌面,槟榔香带来清凉感,一道两道三道……道道茶都诠释着“红、浓、陈、醇”,每一道又有着值得慢慢回味的不同细节:干仓味、木香味、参香味交汇出复合滋味……十余年的岁月,赋予53118独特的王者韵味,淡定从容,温柔地击中你的心。此刻的心思,就是要把“茶王”据为己有,与岁月相守而默默不语,只留下那一缕“能喝古董”的醇香。

收藏理由:三鹤53118六堡茶,选用本地产毛茶,采用双蒸双压,通过双蒸双压传统加工制作而成,原生态茶叶,汤色红浓,滋味甘醇,具槟榔香。从外形看,干茶乌润、紧结,叶底肥壮油润,据介绍,此特征说明茶中内含物质丰富,经过存放品质将变得更好。

[延伸阅读]

六堡茶的储藏与投资

六堡茶耐于久藏,有“越陈越香”的好评,但因茶叶容易吸收异味,故“藏之得法”尤为重要。

六堡茶要求储藏在清洁、通风、适度干燥、避光、无异味的地方,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放。

六堡茶是后发酵茶,随着时间的推延,其内含物质缓慢转化,品质能够提高,存放时间越长,其品质越佳。

三鹤53118品鉴地址:南宁亭洪路10+1大道13栋23号

浅议六堡茶的收藏与保存


浅议六堡茶的收藏与保存

近年由于普洱茶的热浪此起彼伏,一浪更比一浪高,价格也是节节攀升,作为不甚出名但香气独特、口感出色、保健功效良好的六堡茶,以其特点鲜明价格合理博得越来越多茶友的喜爱,并有相当数量的收藏,但对于保存却相对缺乏相关的知识与经验。

六堡茶属于后发酵茶,适于存放,存放得好的话会有相当好的转化,口感与香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令人捉摸不透,几乎可以说每个月都会有让人惊喜的表现,这也是六堡吸引人的地方:容易有成就感。

一般来说,六堡的传统茶是散茶(非紧压),不同于普洱(砖、饼),这也是六堡茶转化迅速的原因之一。对于存放,不管是散茶还是紧压茶,存放条件都是一样的,要找一个比较适于存放的地方才可以。

通风:这是经常会提到的一个条件,实际上太过通风与过于密闭均不利于茶的存放与转化,比如风流量太大的过道和空间狭小密不透风的小杂物间。

干燥:这是相对于潮湿而言的,茶的存放与转化需要一定的湿度,过于干燥是不相宜的,因为不利于有益菌群的生长。

无异味:这是通用于所有茶叶的条件,因为茶叶是比较容易吸取异味的东西。

温度:过高过低均不利于存放与转化,个人感觉以25摄氏度左右为宜。

湿度:以两广(广西、广东)而言,除比较潮湿的梅雨季节(回南天、南风天)应注意避免茶品受潮外,不必过于敏感空气的湿度。

避光:应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进行存放。

包装:就厂茶而言,出厂前均经过高温灭菌处理再行包装的,所以需长期存放的茶品最好是原包装进行存放保管;拆包过的要把包装封好。

就以上所述,基本上是常温存放稍加注意就可以了,这里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很多朋友喜欢把包装拆开,放在博古架上展示,这样是起到装饰品的效果,外人看来似乎是挺有品味的;但裸露存放,基本好茶都存坏了,因为空气中充满着有害菌群的孢子(种子),这些孢子无时无刻不在漂移着,裸露的茶品上会落下相当数量的孢子,梅雨季节的时候茶品表面会非常潮湿,孢子就开始发芽(发霉),如此存放,岂有不坏之理。

小李就以上个人小小心得作一个介绍,希望对广大茶友有所启示;因小李学识有限,如有谬误或挂一漏万之处还请包涵斧正。

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记者从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获悉,《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已列入我市今年立法工作计划,并进入调研论证阶段。

2015年8月起,我市可行使地方立法权,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制定地方性法规。近年来,我市六堡茶产业发展迅速,对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有强劲的带动作用。业内人士及法律界人士呼吁制定《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把六堡茶产业打造成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更好地保护茶企业知识产权,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据了解,《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由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农业委员会、文新广电局组成调研组共同完成。调研组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六堡茶制茶、茶俗、茶礼仪等传统技艺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而且六堡茶品牌被侵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必须加快完善六堡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自有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立法,整理挖掘六堡茶相关历史文献、技术资料,保护好“三鹤、茂圣、苍顺、圣源、天誉”等一批六堡茶知名商标,遏制侵权行为。

目前,六堡茶产业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1个、广西地方标准5个、六堡茶产品出口标准1个、梧州市地方规程4个。这些相互匹配、协调的行业标准和规程不仅对推广六堡茶、保障六堡茶品质、扩大六堡茶产业规模、提升六堡茶品牌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立法奠定了基础。

普洱茶收藏能否进入云时代?


普洱茶收藏能否进入云时代?

往年双十一,在电商平台上大放异彩的是打折促销的中低端产品,今年双十一以大益1901沧海为代表的高端普洱茶竟然在短短几分钟内被抢购一空。

对于如此火爆的行情,不少普洱茶藏家都在关心一个问题:普洱茶收藏能否进入云时代?

长久以来,普洱茶投资市场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交易市场仅仅局限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昆明几大茶城、北京马连道等少数几个大型茶叶市场内。这也是普洱茶收藏圈子难以扩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近两年普洱茶电商市场发展极为迅速,不少收藏级的普洱茶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在几家大店的带动下,电商平台已经出现了一个线上的投资茶交易市场雏形,可以预见,如果继续保持交易的高增长,投资茶线上交易将会成为常态。到那时,普洱茶投资市场必然会进入云时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尽管前景美好,但还有许多障碍需要突破。首先产品的真实性,一旦线上投资市场发展起来,必然会有人以假乱真,鱼目混珠。对于买家来说,一旦产生了不好的购物体验,必然会远离这个市场。外加互联网的放大作用,很有可能会出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一颗老鼠屎坏一锅汤的局面。所以在做大网上投资茶市场之前,去伪存真是当务之急。

现在线下的投资茶市场还有一个特征,除了少数明星产品,大部分茶的价格都不透明。同样一款茶,不同店铺的报价能相差数千元,一旦投资茶市场搬到线上,所有茶的价格都会变得透明起来,这对一些茶商来说无疑会失去很多利润。如何消除茶商们的抵触情绪,也是普洱茶投资茶进入云时代的关键所在。

普洱茶投资市场进入云时代是大势所趋,但想要让这个愿望快点实现,还是需要藏家与茶商共同努力。美好的未来取决于市场当中的每一个人。

六堡茶选购收藏的注意事项


六堡茶选购收藏的注意事项

对于品饮者而言,若然凭借感官标准来选购六堡茶,应按购买目的和品饮者的品鉴水平两个方面来做出选择。

首先,品饮者起码要对自己的品鉴水平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若品饮者经常饮茶,对茶叶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六堡茶还知之甚少,则应先购买一些中档偏下的六堡茶,通过品饮逐渐积累一些对六堡茶的感性认识。待鉴别水平提高后,可相应地逐步选购中高档的六堡茶。

若已经对六堡茶有着较高的品鉴水平,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则可直接选购中高档的六堡茶。经济条件一般,但具有适宜茶叶陈化的空间条件,则可以选购一些中低档但适宜长期陈化(如原料质量较好且发酵程度稍轻)的六堡茶,自行陈化适当时间后再品饮。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六堡茶预包装产品,尤其是正规生产厂家和标明陈化起始时间、标明原料来源的六堡茶,一般的选购次序应为:首先是原装大竹箩茶(净重有时达到40~53公斤/箩),俗称一口料、原箩茶,最能体现厂家真实的工艺水平,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其次是具有某些细微特色的茶,如槟榔香、金花、古树原料、野生原料、高山原料等类型;第三是获得权威性评茶比赛大奖的特殊批号的茶;第四是限量生产并有永久性序号编码的预包装茶;第五是在出厂时表现平常,但经适当陈化后呈现意想不到效果并获得市场较高程度认可的茶。若是同时具备两种以上的条件,则茶叶更佳。

总之,所有符合法定的安全卫生条件及产品标准规定的六堡茶都有收藏价值,若选购具有品质保证、知名度高的六堡茶产品,其市场认同程度更高、升值更快、出手更容易,收益也将更好。

此处应注意的是,无论是采用轻发酵工艺的初制茶还是后发酵工艺的精制茶,新茶的质量和价格都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消费者选购。而具有一定年份的老六堡茶价格相对比较高,且通过感观鉴别的困难较大,消费者应小心选购。

另外,对于六堡茶品饮者而言,茶品具有个人偏好性,一些虽冠以六堡茶的名称,但却不符合六堡茶产品标准的产品,若出于好奇稍作品尝则可。在未明确其质量安全和所含成分是否适合自身之前就大量饮用,实属不智之举,此处并不提倡。

广西六堡茶投资收藏热潮已现端倪


刚刚在广西梧州落幕的2012六堡茶博览交易会上,因为会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主要产自梧州一带的南方六堡茶具有多项保健养生功效,六堡茶因此受到追捧,部分业界人士甚至称之为“黑茶中的茅台”,其投资收藏热潮已现端倪,炒作之势渐起,部分业界人士对此感到担忧。

六堡茶是我国南方黑茶茶类之一,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等地。资料显示,广西梧州一带的六堡茶已有1500多年的生产历史,它通过初制的沤堆、复制的冷发酵及凉制的陈化工序加工而成,是一种微生物发酵黑茶,以陈化后的红、浓、醇、陈“四绝”著称,有特殊的槟榔香气,存放越久品质越佳。

实际上,六堡茶虽然是历史名茶,曾畅销于粤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但后来一度沦为不温不火的普通黑茶种类,知名度也不是很高。近年来梧州市把六堡茶生产列为农业优势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步完善了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检验检疫标准等。

在六堡茶主要产地苍梧县,到2011年底全县茶园种植面积已达5.23万亩,2011年梧州市六堡茶生产企业有28家,年产量8500吨,产值约8亿元,“十二五”期间梧州更提出了茶园基地面积达15万亩,年加工六堡茶3万吨,产值30亿元的目标。

随着政府连续推出举办六堡茶博览会等推介措施,六堡茶的身价也对应的水涨船高。

梧州农业局总农艺师甘日文透露,几年前常见的六堡茶熟茶也不过每市斤几十元,近年来其价格每年上涨都在20%左右,特别是去年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后身价倍增,现在厂家收购的毛茶每市斤就达到了七、八十元,加工后市场价格一般每市斤数百元不等,去年上海世博会上展出的一种六堡茶市价当时是每市斤3000-4000元,现在同样品种的六堡茶市场价已经接近6000元。

此次博览交易会上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称,六堡茶具有降脂减肥等功效。有生产厂家直言“六堡茶身价由此大涨,有直追普洱的潜力”。不少业界人士称六堡茶为“黑茶中的茅台”,直指其投资收藏价值。

民间的六堡茶投资收藏热潮已现端倪。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苍梧县六堡镇等原产地,已有外来投资者在当地租用民房改造后囤积大量六堡茶,装有摄像头并雇人看护。互联网上关于投资收藏六堡茶的介绍也比比皆是。

来自湖南的茶商叶选珍对此表示担忧:“前几年普洱茶遭到过度投资炒作并哄抬价格,泡沫破灭后有人套牢、有人成功脱逃,行业大起大落大家都很清楚,我们希望六堡茶不要走入这样的歧途。现在行内都希望六堡茶能慢慢健康成长,不希望有任何盲目炒作而搞坏市场。”

福建茶商叶建生坦言,类似于普洱的过度投资炒作已经偏离了茶叶本身,清楚茶叶实际价值的人越来越少,一些人竟然以价格的高低来判断茶叶的好坏,甚至有人片面推介称“大箩装的茶叶品质好”,以包装论价值更显可笑。

“六堡茶的发展还是应回归到茶叶本身,我建议人们把它当做日常保健消费品就行了。如果有人有兴趣,建议八分品饮、两分收藏,希望六堡茶蕴含的健康元素能驱动市场消费和稳定成长,”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刘仲华说,“我们不希望由此引发过度的投资炒作,从而把六堡茶变成第二个普洱。”

六堡玩定制 中秋收藏有惊喜


六堡玩定制中秋收藏有惊喜

六堡茶的收藏最吸引茶客的是,既有专家认证的健康饮品,又有易储存,且越陈越香的特点。它与其他茶类最大区别是看起来很市井,收藏起来却很有价,“能喝的古董”已经变成六堡收藏的一个标记。

当茶客对六堡茶的收藏从品质到喝老存新茶,到完整系列收藏,到其具有独特收藏意义也是茶客不容放过的,正如一款中茶201031六堡,它以独特定制方式且少量出现在茶客视野里,有其惊喜一面,中秋时节,我们收藏起这一份惊喜。

●藏家牛洛河茶行

●藏品中茶201031六堡

●201031六堡面相:我们对六堡茶外观印象已经陷入粗枝大叶制式时,中茶201031六堡出现,则让茶客对其外表多了一份视觉惊喜,条索细长如芽,黑褐且陈香。这款2012年六堡,作为牛洛河茶行为茶客专门定制,红浓透亮彰显六堡品质汤色,陈醇滋味演绎转化潜力。初秋时节,细品201031六堡,嫩香中蕴含的醇厚,轻涩中幻化出爽滑,甘润清凉绕齿。

●收藏理由:201031选料出自山清水秀的梧州,运用精湛的六堡传统制作工艺精制,呈现出红浓的色感、陈醇味感。都源于内含物一直处于活跃状态,这种随着年代久远逐渐变性而不变质的独特品质,使收藏变得有意义,特别定制茶亦会悄无声息中逐渐成为收藏家的新宠。

六堡茶进入加油站门店 特色产品开拓销售新渠道


六堡茶进入加油站门店特色产品开拓销售新渠道

2016年春节,从广东肇庆回广西南宁老家的陈先生驾车经过梧州市东出口,他在那里的中石油加油站服务区里稍作休息,顺便逛逛加油站的零售门店,意外地在店里的货架上看到了多款六堡茶。

六堡茶是梧州的特色产业,但扩大外销渠道仍然是很多六堡茶企业的难点所在。而在经济新常态下,中石油梧州销售分公司开拓非油业务,谋划充分利用广阔而成熟的加油站零售网点,与地方特色产业合作经营,发展壮大“非油经济”。2015年年初,中石油梧州分公司首先与梧州的茶企业合作尝试“六堡茶进加油站”计划,带动其他梧州地方特色产品融入中石油的销售网络。经过严格筛选和考察,当年6月,“种茶伯”六堡茶率先在梧州35家中石油加油站的零售门店上架销售;8月份,六堡茶又进入了中石油广西各个地市分公司的销售网点,实现了全区销售覆盖。

此后经过半年多的试水,合作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期,进入中石油加油站零售门店的六堡茶品种也在不断增加。

这只是中石油与梧州地方特色产业合作“走出去”的第一步,中石油梧州分公司负责人说:“中石油在全国有1.6万多个加油站零售门店。在完成广西的布点后,我们计划今年继续扩大进入中石油销售网点的六堡茶品种,并把以六堡茶为代表的各种梧州特色产品推向全国,实现合作共赢。”

发力合作优势领域前景可期 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印尼泰国


发力合作优势领域前景可期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印尼泰国

3月21日至24日,“茶船古道·新丝路”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在印尼和泰国相继举行。

活动期间,市委副书记蒋海东率团访问印尼雅加达万由马士区政府和印尼中华总商会,访问泰国华人青年商会和泰国广西总商会,与各国地方政要、商界代表、茶友茶叙洽谈,谋划构建多领域交流合作平台,为梧州六堡茶俏销海外市场再添战略合作伙伴。

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梧州市代表团与万由马士区政要和各界代表举行了会谈,探讨建立友好城市关系,达成合作共识。双方认为,建立友好城市有利于密切梧州市与万由马士区交往,拓宽经贸、旅游、医疗、教育等领域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动优势互补、产业互促、合作共赢。随后,印尼中华总商会副总主席陈伯年热情接见了梧州市代表团,对梧州市启动梧州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表示祝贺和欢迎,他说,中方提出的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与印尼方提出的全球海洋支点战略构想不谋而合,具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希望双方企业以商会为经贸合作桥梁,相互考察、交流、投资,共享“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

在泰国首都曼谷,泰国华人青年商会会长李桂雄和泰国广西总商会主席李宇明对梧州市代表团的到访表示欢迎,他们说,泰国与梧州市长期在人造宝石与茶叶经贸等领域深度合作,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施和“东盟一体化”建立,为泰国与梧州市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更宽广的平台,前景可期。今年1月10日,李桂雄曾率队到梧州市访问,他对六堡茶产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印象深刻,并祝愿双方茶叶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随后,梧州市代表团分别与泰国华人青年商会和泰国广西总商会签署了关于茶文化交流、茶叶经贸合作的协定以及梧州六堡茶购销代理框架协议。其中,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与泰国贵族国际集团还签署了总交易金额200万美元的茶叶购销协议书。

六堡茶:和光同尘老六堡


六堡茶:和光同尘老六堡

功夫在茶外

前几天喝到一泡令人铭心刻骨的茶。说来茶也平常,只是市场多见价廉物美的六堡茶。只是此茶选料格外精妙,年份又有三十年之久。人为的精心制作、存放,加上偶然配合的天时地利,再加上永恒的时间,方才成就这一泡韵味极佳之绝品,一饮之下,自然难忘。

几天之后,偶然想喝一碗薄茶,喝完翻出日本茶道的书来看,当看到过去的日本茶人茶会之前所做的准备时,心中若有所动。在日本的茶事里,茶会的主人往往要准备超出我们想象繁杂、整洁的茶庭与茶具。洁净到每一块炭都事先用湿布拭去炭屑,用心到每一块踏脚石提前三十分钟洒上一些水。为了茶事里的一朵茶花,甚至提前半年去云游寻访。我想这个寻访,并不仅只是为了一朵花,也是为了内心的成长。

合上书时,忽然想起这泡老六堡茶,于是我想,不写不行了。

茶之艺

茶本身就是艺术,就是美了。干茶盛装在竹制的小篓中,颗颗饱满,粒粒匀称,是六堡茶中少见的芽叶成茶,虽然比平常的茶细嫩些,盛装的竹篓又比平日见到的小好几个单位,但是当此茶呈现在茶人面前时,仍是带着别开生面的大气与威严。带茶来的老师并没跟同座的茶友说这是什么茶,但仅凭这干茶透出的松、定、静,大家纷纷推测:此是年份极老的六堡茶。

开汤润茶,乳白纱状的茶烟自茶台飘起,久凝而不散,举座皆静。平时要喝好茶前,老师总特别提示我们:要安静,谁也不许说话了。可是泡这泡茶时,大家都敛神静气,注视着茶与水的交融,注视着每一丝茶气的唤发。使人宁静的,并不是“茶”,而是茶中所蕴含的生命力,它的力量博大,却来得从容而宁静,足以使人静下来,我想所谓爱茶,就是希望与之达成交流。

吃茶之美,在于静默,在于不分别。老六堡的茶汤味若槟榔,可嚼,可听,可琢,可磨。当你口中含着一口温润的茶汤,茶气与茶汤的温度合力将四万八千个毛孔一齐打开,污浊尽散,烦闷尽破。此时,茶的苦、甜、陈、郁皆在口中轮回,入口时是清凉、甘甜的,徐徐咽下后,从胃里缓缓升上一股暖意,一种老六堡茶特有的甘醇馥郁徘徊在唇齿之间,使你舍不得张嘴,不忍心讲话。于是平时必不可少的评论与交谈也省略了,你咽下了茶,也咽下了没出口的话,方才发现:哦,原来这是不必说的……

最妙的,原是那一丝若有若无的苦。苦,本是茶中难以回避的,有的茶用香来遮盖这苦,有的茶用润来化解这苦,有的茶苦的钻心,有的茶苦的回甘。而此茶,此苦,天真坦然,令人直面。初入口时那丝微微的苦,在向你诉说:我是茶。回味时那一缕稍纵即逝的苦,则更短暂,更直接:喏,此即是苦。佛遗四谛:苦、集、灭、道。苦乃第一谛也,你知道这是苦了,并不回避它,贪恋它,追逐它,而是放下它,遇苦之时不惊不怖,不喜不悲,方才算是“经历”过苦了。

经历过苦的人,是可以从苦中得到自由的人。

唯此似有似无,似苦似甜,无是无非时低首一瞥,杯中之汤,如琥珀,如老蜜蜡,如寒夜古寺中老禅师点起的暖暖一盏酥油灯……

自此一茶,物我两忘。

茶之境

世上茶岂止万种。而每一种茶,都必有其知音。读茶如六堡,我觉得六堡中最有力的乃是:和光同尘(注1),不忘初心。

人生,还真是像是一次旅行。跟自己商量好了目的、归期,联系好了驿站,最后却往往忘了要到哪里去。一些美丽的风景可以使我们迷路,一些荆棘可以使我们退缩,因为这种种假象层出不穷,种种假我使自己迷惑,久而久之,我们就忘了自己要去哪,也忘了为什么要去那儿。我们将自己调整到越来越随波逐流,越来越自欺欺人的境地,教自己的心各种偏见与谎言以适应这个暂时的驿站和暂时的假象。

可是心不昧境。于是在旅途与终点的屡屡错过之间,矛盾产生了,慌乱产生了,不确定、不安全与不信任也产生了,彼此之间的仇恨,不可回避的产生了。可怜的世人,为了在假象中维持那一个苦苦捏造的假我,不停地制造着动向和意向,不停地暗示着别人和自己:这是我的房,这是我的车,这是我喜欢的品牌,这是我厌恶的人……

茶之境,亦是一条茶之径。拨开这些假象,拨开那个不停要跳出来证明“自我”,害怕真相的软弱的“我”。当你卸下种种面具,不再苦苦扮演自己,当你放下种种欲望,不再迎合执著,当刻意熄灭,造作止息,定有一个自然之真我,在路之尽头与你相遇。当一泡茶用发自生命的体验,用真实向你发问时,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茶之道。

禅茶不二

禅茶的可恨,可恨就可恨在“禅”之一字。赵州从谂禅师之可爱,可爱就可爱在三称“吃茶去”(注2)而不是“吃禅茶去”。

禅茶不二,是身体力行的体证,而不是费劲心机、自以为是的弄出一种叫做“禅茶”的东西,满怀期待的等着世人顶礼膜拜。如果说茶与禅之间有一些联系的话,我想那在于茶事之中的念念不失,在于“善护念”,在于对一次茶事与茶、茶人乃至世间万物发自内心的珍视与尊重。一种来自接受的尊重,一种洞察世事的穿透力,一种理解之后的宽容。一种拨除纷乱,静至极谧时可聆听和发现到的宇宙语言,这,也即是成就菩提,禅茶不二的指向了。(张菁)

注1:

和光同尘:语出《道德经》五十六章,原文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注2:

吃茶去公案:有两个新来赵州观音院参访的僧人,赵州禅师问他们其中一人,你从前来过我们这儿吗?那位僧人说:没来过。赵州禅师就跟他说,那你吃茶去吧。又问另外一个人,你来过我们这儿吗?那个僧人说,我来过的。赵州禅师仍然说:吃茶去。院主(寺院中的一种职务)在旁很不理解,就问:方丈和尚,没来过的,让他吃茶去也就罢了,那来过的为什么也让他吃茶去呢?赵州禅师就唤他一声:院主!院主忙应“喏”,就相当于答应着了。赵州禅师对他说:你也吃茶去。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渊源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渊源

谈到六堡茶的渊源,当今报刊、网文、南北方的茶业专家们均说始自唐代,有1500年的历史,依据是权威经典唐人陆羽《茶经》,似是定论了。

笔者有疑,以苍梧悠久的历史、岭南文化之灵气,这不太蠢看岭南人了吗?于是就查这本中国第一位茶叶专家、人称“茶神”陆羽的《茶经》。

成书于公元780年(唐中叶)的《茶经》开篇第一句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榈,叶如丁香,根如胡桃”。请注意这一句:“其树如瓜芦”。

那么岭南的茶的来历呢?陆羽引用了在他之前问世的《桐君录》(东汉人著,一说南朝刘宋人著,全名《桐君采药录》,已佚)一书的记载:

“又南方有瓜芦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

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

客来先设,乃加以香?辈”。

此《桐君录》说得很分明,瓜芦木,高大的茶树。显然,南方种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茶都长成高大的乔木了,长成乔木的茶树,人称老茶婆,百龄以上了;“交广最重”,重,即看重、重视。文中的“?”,此字有三解:1、菜;2、择取;3、通“茅”字用。显然是茅之意,且是香茅、桂、姜一类(辈)的香料之属。

整段《桐君录》传递了历史深处的信息:南方有“老茶婆”,树龄上百年了,叶芽也似通常的茶叶,但味很苦涩,只制作成细碎的屑茶,饮用可提神,通夜不眠。煮盐人常买它饮用,而岭南两粤的居民十分看重此茶,视为珍品,有贵客来预先备设此茶,并在茶中加上香料一类的东西用以去其苦涩。

“交广”呢?“交广”二字的“交”字大有玄机!关键就在这个字!

就是:交、广二州。读不懂这“交”字,便只能在唐代止步了。

交州和广州的行政建置,是唐以前、隋以前、两晋南北朝以前东汉未年三国的吴国孙权(于黄初七年,公元226年)设立的。在这之前,汉献帝在岭南只设一个交州管辖(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州府设在苍梧郡之广信县,即今梧州市。交州一分为二后,梧州划入广州辖内,原交州治所迁至交趾(今越南国之北方)。

弄清“交广”的历史沿革,才能揭开岭南茶文化的历史真面目,

这一厘正,可以改写岭南茶文化历史传统的说法(自唐朝始,仅1500年),而应往前推500年,足有2000年的沧桑岁月了!

《桐君录》这段史实,交代了梧广两地人茶文化之精彩和艺术品格。你看:以茶待客,“客来先设”,隆而重之,敬而待之;诚诚兮、恭恭兮、虔虔兮,酽茶一盏,加上香片,请君先尝;涩中有甘,甘中闻香,这远远不是云南、四川煮井盐人那种低水平的牛饮了,而是由饮而品,升格成粤人待客品茗之道,升华、精致为“茶道”了;茶,已从饮、满足解渴的生理需求,雅化为一种高级文化精神享受了。《桐君录》记述的,仅是粤人对百年老茶婆的饮法,“至苦涩”吗、?就“取为屑茶”,就“加以香?辈(香片之类)”;如此泡制、如此品茗、如此茶道、如此茶艺,大异于他地的饮法与做法,洋溢着岭南文化活色生香的独特韵致和异趣奇巧,《桐君录》能不记上一笔吗?陆羽先生能不将其载入经典吗?

老茶婆有老茶的制法、饮法,百龄老茶婆年轻时就没有通常新茶的制法和饮法吗?当然有,但并无特别之处吧,《茶经》不载了。

如上所述,汉代梧州就产茶,饮茶已成习俗。饮的什么茶?梧州向来只产六堡茶,这六堡茶有二千多年历史,似无疑问,并非虚言了。一个“交”字之考,考证出个交州来,把汉未的苍梧六堡茶摆上了桌面,意外之得也。

陆羽在《茶经》还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神农氏,存世在黄帝之后舜帝之前,是华夏农耕文化的鼻祖,传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百草经》),是华夏饮茶的第一人,中国人饮茶始自神农氏之传。《史记》说“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虞舜大帝曾南巡狩苍梧之野,给岭南带来华夏农耕文明和生活方式,使苍梧蛮族“明德”。这位岭南文化开拓者,南巡苍梧之野之时,其明德、教化的“菜篮子”是否也有“茶文化”的项目呢,这当是在不言中吧。

六堡茶专家:谈谈存放六堡茶


六堡茶专家: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三口居士)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有一些茶友提出,用玻璃瓶或玻璃罐来存储六堡茶,其实这个做法欠妥。在茶的存储中,避光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在茶叶中,光照会加速茶中芳香类物质的分解,促进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光使茶叶中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了反-2-链烯醛和庚醛,使原有的香气变坏,形成强烈杂味(有人称之日晒味),有资料表明,贮藏在透光玻璃瓶比贮藏在木盒中的干茶变质更快。

记得小时候,印象中我们梧州很多茶叶店在售卖茶叶的时候,大多曾采用过玻璃坛罐装着茶叶。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毕竟商家要向顾客展示所售茶叶的色泽和形状。不过,据向一些年老的茶商了解,按他们的经验,这类“露光”展示存放的茶叶,必须尽快清货,快则半月,多则几月茶就会慢慢劣变、色泽变得暗哑,香气变弱甚至变异。

梧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冬春空气湿度较大,夏秋高温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存放气候。而在北方,在秋冬季节往往会过于干燥,春季也不如南方潮湿,没有南方地区典型的每年干湿冷热循环一次的气候变化,而这点对于六堡茶的陈放是很有利的。就如同过去曾经将搬进搬出防空洞作为六堡茶的工艺流程的效果一样。

六堡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不论是空间大或小,是阁楼还是专有茶仓库,只要不受阳光直射,不受雨淋。基本是适宜存放。

存放六堡茶器具的材质有瓷器、陶器、竹篾编织物、竹木器物等几大类。用瓷瓮放置六堡茶得留心,厂家茶特别是带略带酸气的新茶,偏于潮湿不宜放入这种容器,还是放入竹编箩筐或陶瓮较好。瓷瓮以存放陈茶为宜,特别是已经非常完美的老茶,用瓷质的容器放置,更为适宜。陶罐细分为上釉与不上釉两大类。上釉的陶瓮保湿度较佳,活性适中,同样适合放置陈茶。不上釉的陶瓮、竹编箩筐、竹木器物以及葫芦等,透气性好,有温湿度变化,利于茶的转化,一般的六堡茶都可以放置。

竹木器物(或者是漆器)的话,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新的竹木器具往往还有一些气味,漆器也是,衡量这些器物是否适合存茶,还是以其是否有异味为前提了。假如是经过长时间的晾放或采用工艺去除异味,这些竹筒、木盒、漆器之类存放茶叶,还是可以的。

放入这些容器前,六堡茶可以先用纸包好。纸的选用,最好是透气的无异味的玉扣纸、砂纸、生宣(不宜用熟宣,熟宣多有矾的气味)、棉纸、毛纸等,不宜使用塑料袋。一般家庭中如果放不了这么多坛坛罐罐,也可将六堡茶用纸包好后,存放于干净无味的装食品用的纸箱中。

正确把握通风和透气

一般茶书上,说到茶叶存放,大多都会写着“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对于六堡茶而言,此说值得商榷。尤其是梧州的冬春季节空气湿度很大,这种做法就必须小心,因为茶叶,容易吸潮。春季,如果增加了通风相反会令茶品很容易受潮。

六堡散茶可用纸包好或放入陶罐中,箩装茶、饼茶等可放入无味的纸箱中,并封好,做到“透气”就可(在春季“回南天”这点尤为重要,包装纸和纸箱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可以封好度过春天雨季的茶品本身所含水分也不能太高,如果是新茶,本身含水很高,就在无雨的秋冬季就应该适当晾开透气,使其干燥。在春季湿度大的季节,不宜频频翻动纸箱,以免六堡茶受潮。

不过,也无需过于担心,即使是天气潮湿,对于存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做到了上面几点,用包装纸和纸箱营造一个“湿度缓冲区”,就很足够了,建议不要使用除湿机或是空调的抽湿功能长时间“吸干”茶的水分,而以自然状况下的湿度存放为最佳。

即使是空气湿度不大的季节,也应该慎重看待这个“通风”,按一些茶人的经验,存放六堡茶的地方,不需要空气流动过快,也就是说不需要太“通风”。一般而言,经过充分沤堆发酵,发酵比较完全的六堡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放置,去除堆味后,不宜存放在过于通风的环境中。甚至,如果是一定年份的发酵充分的六堡陈茶更要避免通风,基本保持透气即可,过于通风相反是对存茶不利的,这里须把握好这个“通风”的度。

农家茶、厂家茶宜分开放

茶很容易吸味,有一定经验的茶友都知道这点,有的茶友更有一些教训。所以,我们存放茶叶的地方都必须远离污染和味源如化学品香精、香皂、檀香、香木、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而且一旦染上杂味,是很难去除了的。花茶的窨制也是利用了茶易于吸味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六堡茶中,六堡农家茶(即传统工艺的六堡茶)以有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但很多茶友同时也觉得困惑,农家茶、厂家六堡茶这两种茶一起存放,可以吗?

一般而言,很多农家茶品有其特有的松烟味、炭火味,与厂家六堡茶(后期渥堆发酵)气味有很明显不同,混放在一起,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窜味”,是不适宜混放的。不过,由于茶友们手中的茶,往往都有各种独立的包装,不会真正“混”放,因此觉得“问题不大”,实在是没有分开存放的空间,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假如家里空间许可,还是分开存放为好。

说到这个包装,尤其需要注意异味,一些厂家商家往往会忽略了这点,在此提醒茶友们的注意。一款六堡茶拿回家中,请首先检查一下现有的包装是否有异味,特别是一些印刷的油墨味、锦盒包装味等等。如果发现有异味,请尽快地将茶取出,用干净砂纸简单包好,放置在通风处摊晾一段时间,或能补救。千万不能直接放置在有异味的包装内存放。

最后,强调一点,存放六堡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根据季节变化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务实、灵活,个中既有效果又有乐趣。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六堡茶进入收藏领域》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