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六堡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六堡茶生产的基本概况

(一)六堡茶历史探源。六堡茶,广西特产,全国24种名茶之一。清同治版《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厚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3]。《广西通志》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当代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叶加工学》教材中提及:“六堡茶是广西的特产,因源于苍梧县的六堡乡而得名,除梧州主产外,其他如贺州、横县、昭平、玉林、桂林、兴安等地所产的毛茶,制法基本上与六堡茶相似。

《中国茶叶》把六堡茶归入黑茶类,为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是一种后发酵茶。六堡茶外形茶条壮重,色泽黑褐油润,内质香气陈纯,具有独特槟榔香味,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爽口,叶底红褐;耐于久藏,越陈越好,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3]。

据资料记载,梧州辖区的苍梧县、藤县、岑溪市在解放前就是广西的主要产茶县,1955年,广西指定苍梧县六堡乡作为茶叶重点生产基地,六堡茶于1983年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奖。

(二)六堡茶发展现状

1、种植规模。目前,梧州市茶园总面积约2210hm2。其中:苍梧县1697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76.79%,主要分布在六堡、狮寨、梨埠、京南、沙头等镇;藤县220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9.95%,主要分布在岭景、金鸡、新庆、?江等镇;蒙山县253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11.45%,主要分布在黄村、西河、新圩等镇;岑溪市13.3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0.60%,主要分布在水汶、南渡、大业、昙容等镇。城区乡镇26.7hm2,占全市茶园面积的1.21%,主要分布在旺甫、夏郢两镇[5]。

2008年全市茶叶采摘面积786.67hm2,毛茶产量约1000t。

2、品种种类。六堡茶品种主要有六堡茶原种、云南大叶种、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云6号、台茶12号、台茶13号、桂绿一号等。

六堡茶成品茶分初制六堡茶和精制六堡茶两种。根据2003年广西检验检疫局发布的《六堡茶》(GXCIQ882003)出口标准,六堡茶初制主要是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六堡茶精制主要是经过筛、风、拣、拼配、初蒸渥堆、复蒸压笠、陈化等的传统工艺。精品六堡茶有槟榔香味,纯正“六堡茶”陈化后间有“金花”。

3、市场现状。六堡茶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态势强劲。据资料显示[5],2001年-2007年梧州六堡茶生产量与出口量均呈逐步上升趋势。梧州每年生产的六堡茶内销主要销往广东、广西,出口外销主要销往东南亚、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梧州市每年的六堡茶出口量都在1000t以上。从2005年起,全市的六堡茶已经供不应求,尤其是陈年六堡茶,更是奇货可居,有价无市。2007年几乎所有梧州生产的六堡茶产品还没有生产出来就已经被定购一空,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因此,梧州产的六堡茶,国内外的市场潜力巨大。

二、当前六堡茶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茶园分布散面积小,扩建速度慢总产量低

六堡茶要产业化发展,首先是茶园种植面积、茶叶产量要上规模。梧州六堡茶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产量最高,后因销售渠道受阻,茶叶价值低而逐步减少。目前全市茶园面积才2210hm2,2008年全市茶园采摘面积786.67hm2,毛茶产量约1000t。

目前全市茶园主要集中在苍梧县的六堡、狮寨、梨埠等乡镇,其它县(市)茶园种植面积小且分散,而且基本上是老茶园多。近年来,除苍梧县的六堡、狮寨、梨埠等乡镇进行连片开发种植茶叶外,其它县(市)新建茶园面积少,种植速度较慢。由于茶园分布散,茶园面积小,新茶园扩建速度慢,茶叶总产量低,严重制约了梧州六堡茶产业化的发展。

(二)六堡茶育苗工作滞后,苗木紧缺种茶投入大

种植六堡茶的苗木过去很少从外地引种,主要原因是害怕品种混杂,不能保证六堡茶原有的品质,茶农基本上是使用茶子繁殖,即当年采摘茶子,第二年春播种繁殖,自繁自育。目前已经有几家茶叶公司采用枝条扦插育苗,但由于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滞后,育苗规模和速度仍然不大,短期内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叶种苗供应紧张的局面,六堡茶种苗紧缺是制约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第一因素[6]。

由于六堡茶苗紧缺,六堡茶苗价格就高。2008年春无种子繁殖苗面市,扦插苗每株价格为0.6元,种植六堡茶园一亩按5000株(苗)计算,苗木成本投入要3000元,加上种植人工、化肥等约要1000元,每亩共投入4000元左右,这样高成本的投入,又制约了六堡茶生产的发展。

(三)土地流转工作存在困难,制约着产业化规模的发展

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农业生产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千家万户式的,分散经营的劳动生产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需要。

现在,虽然国家出台了土地、林地流转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向产业化方向发展。但目前全市农村各地作为适宜种植六堡茶的山地、旱地、荒田等的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承包等工作,在一定时间内实行有困难,群众存在着或怕麻烦、或不愿意流转、或山林正有收益等问题,现阶段土地流转困难制约着全市六堡茶产业统一规划,连片开发,规模经营模式的发展。

(四)生产标准化程度低,流通市场不规范

六堡茶的生产加工一直以来都以传统的生产工艺为主,现代六堡茶发酵工艺形成只有30余年时间。由于一直以来科技投入少,缺乏专门的科研机构进行研究,科技含量低,尤其是生产加工规模小的茶叶企业存在着较多生产技术问题,工艺落后,管理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低等现象,难以通过质量安全QS认证。

六堡茶正处于恢复发展阶段,产业逐步形成,茶叶流通市场存在无序经营现象。目前六堡茶市场上,各地生产的六堡茶都有,经营品种混杂,产品良莠不齐,鱼目混珠,一些商家甚至为了短期利益不惜以次充好,茶叶品质难以保证。同时,各种茶品评级标准及价格也较为混乱,茶叶专业市场建设缓慢,全市目前仍没有一个能够系统宣传、推介、展示六堡茶的平台,也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功能全的茶叶交易市场。

三、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思路

(一)合理规划,科学发展,扩大六堡茶种植面积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区划课题组完成的《茶叶区划研究》,把梧州划为全国茶叶生态最适宜区。在《广西茶叶发展规划》中,广西区人民政府把梧州划为六堡茶的优势产区,从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梧州发展六堡茶产业,符合国家和广西茶叶发展规划及区域布局原则,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六堡茶要发展,首先要扩大六堡茶茶园面积,提高六堡茶总量。没有一定数量的茶园面积,难以形成产业化,更谈不上规模化发展。为此,要充分利用宜茶荒山荒地,发展茶叶生产。

全市茶叶种植的区域布局可分为最适宜种植区和适宜种植区。

最适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苍梧县的六堡、狮寨、京南、梨埠、沙头、石桥、木双等镇和蝶山区的夏郢镇。在最适宜种植区内,要迅速恢复原有茶园的种植,并通过种植结构调整,优先发展茶叶生产,每年要发展一定规模的茶园面积,力争到2011年茶园面积发展到3840hm2,到2015年茶园面积争取达到8666.7hm2[5]。

适宜种植区域布局在藤县的岭景、金鸡、新庆等镇和蒙山县的西河、新圩、黄村等镇。在适宜种植区内,实行宜茶则茶,尽量扩大茶园种植面积,到2011年茶园种植面积要达826.7hm2,到2015年茶园面积争取达1333.3hm2[5]。

(二)利用六堡茶“品种、区域、工艺”优势,打造六堡茶精品

梧州市位于东经110°19-111°40,北纬22°36-24°25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回归线横贯其中,区域内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2.7%;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空气相对湿度大,夏长冬短;土壤多为粘壤或砂壤土,呈微酸性,PH值在4.5-6.5之间,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和各种营养丰富,具有良好水、肥条件,十分适宜于茶树生长和生产六堡茶后发酵所需特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六堡茶特有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六堡茶千百年来原生态的当地品种,得益于优越的水、肥、气、热等自然环境和特定的传统加工工艺。正是由于梧州六堡茶独具“品种、地域、工艺”三个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的条件,在广西乃至全国众多六堡茶或黑茶系列中一枝独秀,饮誉海内外。

同时,六堡茶还有着特别的槟榔香味,与其它茶类迥然不同,这种香味是其它任何茶类所没有的,加上六堡茶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其消费群体与其它黑茶类亦有别。

由于梧州特有地理特征及其微生物的不可复制性和移植性,即使按相同的原料、工艺生产,生产出来的茶叶也与梧州产的茶叶有根本的区别。

所以,梧州必须充分利用本地六堡茶品种、特定区域、传统加工工艺等优势,打造出六堡茶精品、极品。 

(三)突出六堡茶“红、浓、陈、醇”特色,提高六堡茶质量

六堡茶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宜久藏,越陈越好,因为久藏的茶叶有发“金花”(一种有益于人体的金色菌类孢子)。据化学分析,茶叶含咖啡碱、茶碱和挥发油等物质,有健脾益肾提神之功效。

目前,广西《六堡茶》地方标准已经制定并开始实施。因此,六堡茶在种植、采摘、生产加工、包装贮运、卫生标准等各个方面都要按照生态茶园、绿色食品标准进行,保持六堡茶“红、浓、陈、醇”特色,进一步提高六堡茶的品质质量,同时,逐步按照生态茶园、绿色食品、有机茶叶方向发展,以特取胜,以质取胜[1]。

四、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

中共梧州市委员会、梧州市人民政府于2009年4月27日作出了《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决定指出:六堡茶产业化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要提高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认识,把六堡茶产业化发展作为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的大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扎实推进。市政府还制定出相关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加快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明确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总体目标,把六堡茶产业作为梧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特色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发展,通过持续努力,将梧州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六堡茶生产、加工及销售基地。到2015年,力争全市六堡茶叶总面积达10000hm2,毛茶产量10000t,六堡茶产量30000t,实现产值33亿元,综合税收2亿元[4]。将六堡茶打造成为亮丽的梧州名片。

(二)加快种苗繁殖速度,扩大茶园面积,提高六堡茶总产量

种苗培育是茶叶种植的基础性工作,各茶园基地的乡镇必须建立自己的良种茶园苗圃基地,并选择生长健壮、产量高、质量好的茶园作为种苗繁殖母本茶园进行培育,选择肥水条件好的耕地作为育苗基地,建设标准化的六堡茶苗圃基地,每年稳定一定规模数量的茶苗出圃供应种植户,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六堡茶种植生产需求。

六堡茶种苗繁殖基本上是种子繁殖和无性繁殖(枝条扦插)两种方式,今后要积极探索六堡茶育苗新措施,新方法。在技术条件可行情况下,逐步探索用组织培养育苗新技术,将六堡茶种苗繁育由品系优势向优良单株繁殖方向发展,这样可以迅速地大规模生产出茶叶苗木,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

政府要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加大对茶农发展种植六堡茶的扶持力度。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吸引外资进入六堡茶开发种植,利用3—5年时间,迅速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

(三)增加资金投入,加大对六堡茶产业发展的财政扶持力度

六堡茶无论是生产或经营上,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目前投入到六堡茶产业的资金不多,这也是制约六堡茶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财政、金融部门要对发展六堡茶产业的资金支持优先安排,重点扶持;计划、农业等部门要建立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向六堡茶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倾斜。规划确定的重点产茶区在六堡茶良种繁育、标准化茶园建设、茶园测土配方施肥、茶园生态工程建设等应列入农业重点技术推广项目予以扶持,茶叶经济合作社列入政府重点扶持的对象,茶叶生产技术培训列为农民大培训内容。

同时,对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或经营者,凡符合条件者可以享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有关财税、融资、土地、市场准入、高新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优惠政策,各有关部门要积极争取,认真贯彻落实。各职能部门要对发展六堡茶产业所需用水、用电、用地及招商引资等方面出台各种优惠措施,大力鼓励和促进六堡茶产业的发展。

(四)宜茶则茶,统一规划,加快六堡茶生产基地建设

首先,要立足于梧州市的资源优势,调整品种结构,扩大种植规模,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在发展六堡茶生产的14个重点乡镇中,有宜茶用地达32000hm2之多,土地资源丰富,且区域内植被良好,水资源丰富,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高,有机质含量丰富,对茶树生长十分有利。在区域内要按照“统一规划,连片开发,集中种植,分户管理”的经营方针和“依法、自愿、有偿、规范”的原则,鼓励和引导农户和林场以转包、转让、出租、入股等多种形式合理流转土地使用权,宜茶则茶,大力促进茶园基地建设。

其次,在发展壮大现有六堡茶企业的同时,要鼓励和扶持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集中连片、规模化标准化茶园,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模式,逐步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利益关联机制,大力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组织[2],推动基地建设向区域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知识相关文章,《六堡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知识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知识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