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六堡茶】

谢善高代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六堡特色小镇

1月26日上午,“2018自治区两会广西云访谈间”迎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苍梧县县长谢善高,就培育特色小镇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谢善高代表介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要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目前苍梧新县城的建设重点在道路基础设施、教育、卫生、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预计打造成一个田园式的生态旅游小镇。

好山好水出好茶,苍梧是六堡茶的发源地,六堡茶有1500多年的历史。去年六堡镇获“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称号,今年初苍梧县六堡镇被列入梧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镇培育名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聚焦乡村振兴和聚焦生态经济,把六堡特色小镇建设好也是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体现。

特色小镇的建设紧紧围绕生态经济的绿色发展理念,把一产、二产和三产融合发展。抓住“特”字做文章,把六堡镇建成一个茶产业与特色小镇深度融合发展,产城深度融合,茶旅相互促进,美丽生态乡村同步发展,集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健康养生、产业创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创新的发展综合体。

目前,六堡特色小镇的规划修编工作已经接近尾声,预计用三年左右时间打造成为茶旅结合的小镇,将六堡茶产业作为苍梧县特色农业来发展,做强做大,以此带动群众脱贫,同时辐射周边乡镇,带动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预计未来几年,苍梧全县茶产业发展面积达10万亩,综合产值达30亿元。

cy260.com小编推荐

展望普洱茶产业未来: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报告会


展望普洱茶产业未来: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报告会

4月17日下午,普洱市人民政府和云南省农业厅联合举办的“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报告会”在普洱市行政中心二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杨卫东副市长致辞并介绍了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分别是:第九届云南省政协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杭州市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同志;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湖南省农业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刘仲华。普洱市委书记卫星等相关领导也出席了此次报告会。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向大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在第十五届中国普洱茶节隆重举行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报告会’,共同探讨推动茶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促进茶产业优化升级的大计,对于我们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做好茶产业融合发展这篇大文章,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普洱是“七彩云南”丰富性和多样性的缩影,是“世界茶源”、古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源头;普洱是一张茶产品的响亮名片,是产品名称和地域名称结合得最完美的地方。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历史。茶产业是普洱名副其实的“衣食万户”大产业,覆盖全市10个县(区),有茶农130万人,占总人口的一半,农民来自茶产业的收入占到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左右,茶产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卫星强调说,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和融入云南“千亿云茶”战略,按照陈豪书记和阮成发省长的指示要求,以打造中国的普洱、华人的普洱、亚太的普洱、世界的普洱为目标,统筹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通过抓标准、抓品牌、抓融资、抓“互联网+”、抓庄园、抓整合,不断强化标准、品牌、品质、规模、影响力“五要素”,着力破解品牌培育滞后、品牌分散、组合不够、知名度不高、号召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呈现出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2016年,普洱市有野生茶树群落118万亩、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现代茶园164万亩,茶叶产量10.7万吨,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203.4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全省前列,普洱茶俨然已经成为“云茶”“中国茶”的一张响亮名片,正大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产业融合发展是信息化时代的大趋势。作为普洱茶的主产区和贸易集散地,如何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实现茶产业“接二连三”,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推动茶产业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做大做强普洱茶产业,是普洱市面临的紧迫课题。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杭州市政协原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忠焕同志、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湖南省农业大学茶学系博士生导师刘仲华等专家学者在报告会上分别就“如何建立普洱茶标准体系、提升产品品质、弘扬茶文化、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纷纷献出良策,提出高招。

此次报告会把“茶产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作为主题,充分体现中央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精神,完全符合云南省委、省政府打造“千亿云茶”战略,切中了普洱市茶产业发展的要害,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

特色元素打造六堡茶文化


特色元素打造六堡茶文化

中国有句俗语说:“茶叶喝到老,茶名记不了。”确实,中国是世界产茶大国,茶类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宋代名茶就有90多种,到了现代,各地“名茶”竟达数百种之多。更别说一般地区性的普通品种。传统名茶众多之中,特别著名的茶,如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安溪铁观音、武夷大红袍、云南普洱茶、黄山毛峰、台湾冻顶乌龙茶、君山银针等,都是其中佼佼者,这些“名茶”无一例外地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积,或有美丽的传说,或特色的名称。形状和品质。正是依托文化的传播,名茶得以闻名遐迩,深入人心。

●茶名奇特先声夺人

有很多名茶,从名称上已经是先声夺人,让人印象深刻。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

安溪铁观音算是其中一个,很多人不明白茶叶如何叫做“铁观音”?于是,商家在解释名称的同时,便可以说故事了:相传,清乾隆年间。安溪西坪上尧茶农魏饮制得一手好茶,他每日晨昏泡茶三杯供奉观音菩萨,十年从不间断,可见礼敬之诚。一夜,魏饮梦见在山崖上有一株透发兰花香味的茶树,正想采摘时,一阵狗吠把好梦惊醒。第二天往山崖上找,果然在崖石上发现了一株与梦中一模一样的茶树。于是采下一些芽叶,带回家中,精心制作。制成之后茶味特别甘醇鲜爽,认为这是茶之王,就把这株茶挖回家进行繁殖。几年之后,茶树长得枝叶茂盛。因为此茶美如观音重如铁,又是观音托梦所获,就叫它“铁观音”。

太平猴魁同样也是名称奇而吸引人,其名称也有一段来历:相传猴坑茶农王老二〈王魁成〉在凤凰尖茶园,精工细制成王老二魁尖。风格独特,质量超群,使其他产地魁尖望尘莫及,特冠以猴坑地名,叫“猴魁”。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已负盛名的顾渚紫笋是浙江的传统名茶,由于其茶芽细嫩,色泽带紫,其形如笋,故此得名,这新奇的名称也颇为吸引人,听了有一探究竟的冲动。

而台湾的冻顶乌龙茶也是异曲同工之妙。何谓冻顶?很多人都弄不清楚。

其实台湾原产的茶并不优秀,现在所栽种的茶树品种,是两百多年前由福建移民所带来的,台湾早期的制茶技术亦是由福建师傅所传授。目前台湾所产制的乌龙茶、包种茶等,都是福建的传统做法。因此,台湾茶没有了深厚的历史,台湾乌龙就要在别的地方想办法。因其以台湾南投县鹿谷乡的冻顶山为最佳,故以“冻顶乌龙”而命名。不过,现在很多台湾茶都称“冻顶乌龙”了。其“冻顶”一词,据说是因冻顶山迷雾多雨,山路崎岖难行,上山的人都要绷紧脚趾,台湾俗称“冻脚尖”,才能上得去,这即是冻顶山名之由来。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农会更每年举办茶叶比赛,使得“冻顶乌龙”名气大增,几乎成为了台湾乌龙茶的代名词。

从前,六堡茶亦曾从名称好而获益,特别是在茶居“倾”生意的广东商人,讲“意头”,讲究好彩,“六宝”以易记、吉利而被青睐在茶楼上消费。同样得益的是普洱茶,因广东话谐音,被戏称“抱你”而被用于茶客与茶楼小妹的调笑,每日被大量地消费。

●故事传说民间流传

洞庭碧螺春据说是“御赐”的名称,当然其中必然有个故事了。清朝王应奎所著《柳南随笔》中对“碧螺春”茶名的来历有这样的典故。洞庭山碧螺峰的石壁上原有几棵野茶树,当地老百姓进山采茶有几十年。康熙年间茶叶丰收,当地少女入山采茶叶,茶筐满了,便将茶叶放在胸口的衣襟内,茶得到体温,突发袭人香气,采茶女惊呼“吓煞人香”,称茶为“吓煞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太湖洞庭山,吴县巡抚宋荦购买朱家所产“吓煞人”茶献上,康熙以为“吓煞人”不雅,以其条索紧结,卷曲成螺,白毫密被,银绿隐翠,御赐名“碧螺春”,此后地方官年年采办碧螺春进贡。

好茶是需要好故事的。大红袍也同样是以故事传名: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秀才临行辞别时,老方丈赠送一小包茶叶,嘱咐秀才好好保存,将来会有用得着的地方。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直到一日,皇后得了个腹痛的怪病,秀才想起当日老方丈所赠的茶叶。皇后在服用茶叶所煎成的汤后迅速复元。皇帝大喜,命状元往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上世纪30年代,崇安县长吴石仙在大红袍母株所生的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

这类故事虽然大同小异,但却不乏受众。同样是十大名茶之首的西湖龙井也不能免俗。

西湖龙井茶其传说是,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乾隆一见那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启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走出庙门,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低,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于是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

当然,这些名茶也确实是成名很早,也颇有历史底蕴,并不全是胡编乱造的,历史上也真有过作贡茶的记录(历代贡茶都有记录,有很清楚的贡茶品目)。而毗邻的桂平西山茶,也是历史悠久的名茶,其发掘的传说与佚事,也被茶友所熟知并为其扬名。某些传统名茶还在重复一些更为虚无缥缈的王母娘娘驾临、仙女赐种等传说,在当今的社会或有不与时俱进之嫌了。

●历史掌故地方特色

近年在发掘历史及传统最有成效的,当属普洱茶和湖南安化黑茶了。

当年,在台湾香港茶人的带动下对普洱茶的历史文化的充分发掘,可以说是一个很成功的经典案例。从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到两千多年的古茶树;从清朝中叶古“六大茶山”的鼎盛,到险峻崎岖的茶马古道;从发现故宫人头茶到鲁迅茶膏的拍卖;再到后来的重走茶马古道,迎接故宫老茶出展,经过云南马帮进京、天价茶叶炒作、思茅市改名普洱市等一系列事件,一系列的运作与策划,把普洱茶宣传得妇孺皆知,普洱茶声名大振。撇开其后来恶性炒作的一面,就其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发掘与策划,摆脱了以往粗糙民间传说的路子,摒弃了皇帝嘉许、状元感恩的模式,直接以史实和掌故等考证,以历史作故事,这些都很符合现代人修养与审美意趣,其在市场上真正成功的例子。使得普洱茶这个同样是本地人不喝的边销茶,变为全国以及海外茶人的抢手货。

同样是悠久历史的湖南安化黑茶,也频频出现被“追捧”迹象,随着其《湖南黑茶》、《安化黑茶》专著的相继问世,对安化黑茶历史文化的发掘,对陈年老茶进行“扫货式”收购已经让当年的安化黑茶的价格“上了一个台阶”,而其往往陈列于店铺门面极具视觉冲击力的“千两茶”大茶柱,还有各种展会所表演的四五个壮汉,光着膀子、吆喝着号子,赤脚上阵的千两茶压制场面,配上粗犷的音乐,让人一见难忘,铭记终生。这些鲜明特色的文化符号让更多人知道千两茶,进而了解安化黑茶,从好奇到试尝进而喜爱,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同样的,安徽的名茶往往配以其特有的名山、美景与名人,如黄山,如做国礼礼品的宣传,而江浙一带的名茶则配以江南采茶女的古典美,这些典型的文化符号让人在品茶的同时,得到文化的熏陶,获得更多的人文意趣。

根植于岭南茶文化、广府文化的深厚土壤的六堡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及茶文化可供我们去发掘研究,其工艺发展史也与普洱茶、湖南黑茶相似,其兴盛、传播与茶楼消费、民间药用等多方面都打上了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烙印。如何将前人的宝贵文化遗产更好地发扬光大,从普洱茶、湖南黑茶这些走在了前面的名茶身上,我们可以学到更多。

●诗词名著诠释文化

蒙顶甘露茶成名很早,汤色黄碧、清澈明亮,饮后齿颊留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颂蒙顶茶的文章:白居易在《琴茶》一诗众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黎阳《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地一茶。”宋代有《谢人寄蒙顶新茶诗》:“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文彦博在《谢人惠寄蒙顶茶》诗中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醍醐。”从这些文辞优美的词句中,不难体会道历代文人对蒙顶茶的酷爱,更难得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句指明茶名称的“茶中故旧是蒙山”。

有着名著所提却不同际遇的是六安茶。在《红楼梦》第41回“品茶栊翠庵”中,有这样的描述:“宝玉留神看他是怎么行事。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小茶盘,里面放了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贾母道:‘我不吃六安茶’……”(《红楼梦》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2月,505页第三段)这里提到的六安茶虽以《红楼梦》扩大了知名度,可似乎又因贾母的不喜欢而吃了亏,让人仿佛觉得这种贾母不屑的茶并非好茶。

不过,现在在某些品茶谈天的场合,常常可见一个有趣而搞笑的现象,谈及六安茶,不论官场还是民间常是说《红楼梦》提到六安瓜片,并称贾母不是嫌弃茶,而是口味不习惯罢了,且说来信誓旦旦,仿佛要翻案一般。其实,对六安瓜片历史稍懂一二的人都知道,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到的“六安茶”绝对不是“六安瓜片”,因为,六安瓜片问世于1905年左右,曹雪芹应该是听都没听过“六安瓜片”这个茶名,更别说喝过并写进《红楼梦》了。不过,我们依然可以百度搜索到很多杜撰信息:如什么“明始称‘六安瓜片’,为上品、极品茶。”;“‘六安瓜片’在清朝被列为“贡品”,慈禧太后曾月奉十四两;大文学家曹雪芹旷世之作《红楼梦》入竟有80多处提及,特别是‘妙玉品茶(六安瓜片)’一段,读来令人荡气回肠”等让人哭笑不得的文字。

在六堡茶历史文化的发掘上,我们也应当注意,别“发掘”出一些唐宋名人所写的不合格律、不合平仄的咏六堡茶诗让人质疑,别闹出类似于“红楼梦有80多处提到六安瓜片”那样的笑话,

●特色茶艺记忆深刻

君山银针产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的君山。采摘标准为单芽。产品按芽头肥瘦、曲直、色泽油润程度进行分级,特点是:芽头肥壮,紧结挺直,满披茸毫,芽色金黄,有“金镶玉”的美誉,汤色浅黄,清澈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醇甘鲜爽。尤为人所称奇的是冲泡时,芽头在杯中沉浮,呈现出“三上三下”的景象。

笔者得友人所赠茶做过试验,证实确有此神奇现象。有的芽头或许会只是沉浮两次,而有的芽头甚至会沉浮四次,很是奇特。赠送茶叶的茶友当时也是以此为一个“亮点”向笔者推荐的。后来,笔者在陕西的另一种茶类“汉中仙毫”(即原午子仙毫)中,也发现有类似的沉浮现象,颇为有趣。将这些作为一个“特色”,让人能够一下子把茶名及特点记住,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营销。

以茶艺、茶文化作为亮点营销的,最著名的莫过于潮州的凤凰单丛茶。

独特的潮州“工夫茶”,形成独具特色的潮州茶文化。潮州几乎可称为中国茶道传承、发扬最好的地方。潮州人饮茶在茶具、茶叶、用水和冲泡方法上都很讲究。潮州工夫茶精致的茶具器皿及配备,也广为国人所学习效仿,包括茶盘、盖碗、茶海、茶壶、茶杯、茶盘、茶垫等等,乃至纳茶、侯汤、冲点、刮沫、分茶、品饮等程序,包括连“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的叫法,都为茶人所熟知。

普洱茶则是发掘出一套“彝族寨子”的烤茶的传统茶艺,见证其淳朴的古风。

如何更好地发掘六堡茶传统茶文化、如何从其他历史名茶及其茶文化中得到启示,六堡茶如何依托于独有的名茶文化底蕴,走出一条有自己鲜明个性的特色文化营销之路,值得研究。

梧州推进六堡茶跨越发展纪实:打造百亿元茶产


六堡茶的国家标准正式实施了,去年的销量不错,我要‘撸起袖子’大干一场!近日,梧州市茶商黄先生看着2016年账单,美滋滋地表示要扩大产量。这是梧州六堡茶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

梧州以打造百亿元茶产业为目标,全力抓好产业规划实施、龙头建设、品牌打造等各项工作,六堡茶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2016年,梧州茶园面积达8万亩,六堡茶生产企业45家,从业人员4500多人,年产量超1.2万吨,产值13亿元以上,创税超2700万元;六堡茶品牌价值达15.79亿元人民币;六堡茶品牌,在黑茶类列第3位,全国综合排名第28位,在广西茶叶类区域品牌中排第1位。

规划引领,六堡茶加工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把六堡茶打造成百亿元茶产业。梧州将六堡茶发展纳入全市战略规划。

2016年5月,梧州市成立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作为专门的六堡茶产业引领、指导、扶持机构,制定《梧州六堡茶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6-2025》,出台《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及《梧州市〈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实施细则》等扶持政策措施。

当前,梧州重点推进的两个六堡茶加工产业集群已初现规模。其中,投资1.2亿元,占地面积100亩,产能达6600吨的万秀区六堡茶集中加工区已有3家六堡茶生产企业进驻;总投资3.2亿元,首期占地200亩,产能1.4万吨的苍梧六堡茶产业化集中加工区建设也快马加鞭,3家企业已建成投产。

该市同时不断完善六堡茶专业市场,水木蓝山梧州茶城、丽港茶城两个功能齐全的六堡茶专业批发市场已建成。此外,注重持续进行品牌推介。

规划引领,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目前,全市六堡茶生产企业已从2003年的两家发展到45家,产量由2005年的1015吨发展到现在的超1.2万吨。

质量为本,六堡茶国标成为广西茶叶首个国标

梧州设立六堡茶技术研究机构为六堡茶产业发展护航。2010年,梧州市成立六堡茶研究院,并先后从浙江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引进两名茶学博士、4名茶学硕士充实科研队伍;2011年,梧州市聘请国家茶叶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仲华教授为六堡茶研究院名誉院长。注重产学研合作,六堡茶研究院牵头联合梧州学院、广西黑茶(六堡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西梧州茶厂等13家企事业单位,成立六堡茶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梧州学院还与梧州六堡茶研究院深入合作,共同培养茶学专业人才。

狠抓六堡茶标准体系建设。去年6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国家标准《黑茶第4部分:六堡茶》,并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广西六堡茶国家标准成为广西茶叶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此外,梧州还制订并发布实施广西地方标准5个、出口标准1个,建立六堡茶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全市获认证的有机茶企业合作社共12家,面积达5000多亩。

创新工艺,厚植产业发展根基

面对市场机遇,梧州市注重引导茶叶企业进行工艺创新,厚植产业发展根基。

在传统手工制茶技艺传承创新方面,梧州先后两次组织力量发起冲击,使六堡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一批批经过匠心打造、陈化的手工六堡茶在各地举办的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摘金夺银,屡创佳绩。

在六堡茶数字化生产流程工艺改造与提升方面,各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加快产品迭代更新,不断校准市场定位。梧州茶厂研发出六堡茶渥堆发酵自动控制技术,使茶叶的发酵效率提升1.5倍。茂圣茶业自主研发的六堡茶生产线,发酵罐在保持六堡茶的传统风味品质的同时,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天誉茶业自主创新研发全自动智能茶叶发酵装置和塔式连续震动蒸茶装置,比原来的传统人工发酵缩短一半时间。

抱团发展,做大六堡茶产业蛋糕

2016年12月26日,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该股份公司由梧州市农村投资发展公司、茂圣茶业、天誉茶业、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公司、苍梧雄业六堡茶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为混合所有制企业。

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进,让六堡茶企业看到了政企联动携手发展六堡茶产业的信心与决心!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除了4家已入股的六堡茶企业外,中国茶叶总公司旗下的梧州中茶和广西梧州茶厂也正在走相关审批程序筹备入股,其他六堡茶企业也纷纷表示愿意入股,共同做大六堡茶产业蛋糕。

创新集团化经营模式,以‘提高产量、提高产值、提高茶园面积’为目标,做好‘整合资源、创新发展、资本运作、市场运营’四篇文章,将企业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梧州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人说,目标是打造上市龙头公司,引领梧州六堡茶产业走得更快、更远。

为此,该市设立六堡茶产业基金,为六堡茶产业保驾护航。2016年9月,梧州与深圳世纪贤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六堡茶产业发展基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商定基金总规模为5亿元。同时,与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和君集团对接,推动基金发展壮大。

梧州六堡镇获“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梧州六堡镇获“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称号

8月1日,记者从梧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公示的“2017年全国特色小镇”名单中,全国共276个小镇榜上有名,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是其中之一。

据悉,开展特色小镇培育是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发展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广西大力开展广西特色名镇、百镇建设示范工程和民族乡建设等工作,小城镇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一批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经济发展活跃、城镇特色凸显的小城镇脱颖而出。

六堡镇位于梧州市北部,东邻梨埠镇,南接夏郢、旺甫镇,西连狮寨镇,北与贺州市平桂区水口镇交界。六堡茶产业是该镇的主导产业,辐射到同属苍梧县的狮寨、梨埠、京南、木双、旺甫等镇,现从事茶产业相关的有18000多人。六堡镇曾获“广西生态特色

苍梧县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 六堡镇将打造生态名镇


苍梧县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镇将打造生态名镇

为进一步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日前苍梧县出台《关于加快六堡茶产业化发展的决定》,力争将六堡茶产业培育成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努力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并打造“中国名茶之乡”。按照规划,苍梧将建设成全国最大的六堡茶产销及加工基地。到2017年,力争全县六堡茶种植总面积达6万亩,六堡茶产量达1.5万吨,实现产值10亿元,综合税收1亿元。

据了解,该县除建立六堡茶优良原种母本园和优良苗木繁育基地外,还加快原料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茶叶原料的品质和产量。目前,全县六堡茶种植面积达3.8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达2.7万亩。此外,该县加强对六堡茶传统加工工艺的挖掘、整理和完善,大力推进茶叶加工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六堡茶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促进六堡茶生产加工标准化。同时,还建立六堡茶产业化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六堡茶良种茶苗繁育、加工技术研究、六堡茶品牌创建和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

以文化支撑产业发展,是苍梧县扶持壮大六堡茶产业的一大新举措。为此,该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在六堡茶原产地六堡镇的茶叶基地开发六堡茶生态游、六堡茶农家乐,并在六堡镇建设舜帝天坛纪念公园,纪念这位逝于苍梧的人类杰出先祖,以此大力弘扬六堡茶文化,吸引外地游客前来旅游参观。

今年,该县又将六堡茶产业化发展与六堡镇“特色生态名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计划以1000万元资金支持六堡镇的城镇基础设施、市场服务设施、旅游文化设施等方面的建设,倾力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广西特色生态名镇”,把苍梧县打造成“中国名茶之乡”。

梧州市政府与深圳飞尚集团对接六堡特色小镇项目工作


梧州市政府与深圳飞尚集团对接六堡特色小镇项目工作

10月16日上午,市政府与深圳飞尚集团举行工作座谈会议,就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特色小镇项目建设进行对接。

梧州市领导朱学庆、蒋海东,深圳飞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非列,丰业集团董事长陈军,深圳尚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区子丹参加会议。

梧州市长朱学庆指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六堡茶产业发展,成立了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加大对六堡茶产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加快打造百亿元茶产业步伐,六堡茶产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今年5月,苍梧县政府与飞尚集团签订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特色镇)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启了合作新篇章。希望双方抓住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沟通对接、开展务实合作,共同加快六堡茶产业发展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推动成立六堡茶产业发展基金,谋划建设六堡茶产业交易中心,着力提升六堡茶品牌,整合上下游产业,围绕六堡茶资源发展一、二、三产业,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梧州市将提供优质服务和相关政策支持,全力支持飞尚集团在梧发展,希望集团与梧州在更多领域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朱学庆要求,要坚持规划先行,尽快完成六堡镇总体规划修编,研究落实项目建设各项前期工作,加快特色小镇建设进度。要抓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加强产业集聚效应,为梧州建设特色小镇提供可学习借鉴的经验。要把茶产业发展与全域旅游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融合发展,把六堡镇打造为全国特色小镇和重要旅游目的地。

李非列表示,飞尚集团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政、产、学、研、资本平台“五位一体”的模式和商业思路构建新产业,搭建股东平台、引资引智平台,推进六堡茶产业发展和六堡特色小镇建设,为家乡发展做贡献。同时,要充分运用梧州的文化旅游、养生养老、茶船古道等资源,建设好六堡特色小镇。

据了解,目前六堡茶品牌价值17.31亿元,居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第29位、黑茶类第3位。苍梧县六堡茶产业发展(六堡特色小镇)项目计划投入资金30亿元,围绕六堡茶资源发展一、二、三产业,大力提升六堡茶的品质、品位、品牌,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并把六堡镇打造成为全国特色小镇。

六堡茶质量特色先容


六堡茶质量特色

一、六堡茶感官特色

形状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级别外形内质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紧细、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

一级紧结、尚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尚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

二级尚紧结,尚圆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稍含嫩茎陈香纯正陈,浓醇尚深红,明亮褐,黑褐,柔软,明亮

三级粗实、紧卷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有嫩茎陈香纯正陈,尚浓醇红,明亮褐,黑褐,尚柔软,明亮

四级粗实尚匀整黑褐,黑,尚润净,有茎陈香纯正陈,醇正红,明亮褐,黑褐,稍硬,明亮

二、六堡茶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28.0%。

三、六堡茶平安及其他质量手艺要求

产物平安及其他质量手艺要求必须相符国家相关规定.

六堡茶的品质特色


质量特色

一、感官特色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有光泽,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纯陈,滋味浓醇甘爽,显槟榔香味,叶底红褐或黑褐色,简而言之具有“红、浓、醇、陈”等特点。

级别外形

内质

条索整碎色泽净度香气滋味汤色叶底特级紧细、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细嫩柔软,明亮一级紧结、尚圆直匀整黑褐,黑,油润净陈香纯正陈,尚醇厚深红,明亮褐,黑褐,尚细嫩柔软,明亮二级尚紧结,尚圆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稍含嫩茎陈香纯正陈,浓醇尚深红,明亮褐,黑褐,柔软,明亮三级粗实、紧卷较匀整黑褐,黑,尚油润净,有嫩茎陈香纯正陈,尚浓醇红,明亮褐,黑褐,尚柔软,明亮四级粗实尚匀整黑褐,黑,尚润净,有茎陈香纯正陈,醇正红,明亮褐,黑褐,稍硬,明亮

二、理化指标

1、特级至一级,含梗≤3.0%,水浸出物(干态)≥33.5%。

2、二级至三级,含梗≤6.5%,水浸出物(干态)≥30.0%。

3、四级,含梗≤10.0%,水浸出物(干态)≥28.0%。

三、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谢善高代表:三产融合发展 打造六堡特色小镇》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