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白茶明前茶】

社前茶飘香茶乡采茶忙

惊蛰过后,苍梧县六堡镇里满坡的茶树沐浴春雨,吐露新芽,清香四溢,茶工忙着采摘社前茶和移栽新茶苗。

3月10日清晨,老茶工潘柳清带着二十多名村民斜挎麻袋,走上其中一处山头,按照“一芽两叶”的搭配,将茶树上的一小撮芽尖迅速掐断,放回袋中。不多时,茶工背着的袋子里已经存满芽叶,随即回收送至茶厂交由其他茶工进行杀青、揉捻、烘干等生产环节。“今年气温回升早,雨水足,茶芽长得快,而且量多。”潘柳清说。

据悉,因为今年气温偏高,立春之后就有人陆续采茶。

六堡镇历来有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制作“社茶”的传统,在这一天前采摘加工的六堡茶,称作社前六堡茶,也叫“茶谷”,是开春第一茶。社前茶与常见的六堡茶不同,它条索细幼,紧实干爽,弯如鱼钩,加上去年冬季以来茶园受虫害侵扰少,社前茶的品质和营养价值都优于其它时节采制的茶叶。

这几天,不仅是首批春茶的采收期,也是茶树育苗栽培的好时节。现有的六堡茶树品种繁多,没有统一的种植和育苗标准,茶树长势参差不齐,不利于机械化推广。品种问题早已引起科研工作者和企业的重视,目前通过以大数据分析与传统的品比试验相结合,从群体种茶树中选取优良的单株或株系,进行比较测试后,淘汰表现差的,表现良好的继续进行比较,优中选优,并进行种植推广,逐步为全市各地即将建好的六堡茶标准化茶园打下基础。据悉,今年的社日是3月22日,六堡镇将于3月18至19日举办第二届六堡茶开茶节,邀请全国各地的茶叶经销商和市民游客到六堡镇品茗游玩。

CY260.com扩展阅读

六堡茶:初识六堡社前茶


六堡茶:初识六堡社前茶

六堡茶中的社前茶以量少芽嫩为贵。

明前茶很多人都不陌生,但社前茶,大家听说过吗?近日,一群茶友聚在一起品六堡茶时,一位茶友带来的社前茶让人颇感新鲜。据记者采访了解,社前茶在别的茶系里已很少听说,在六堡茶中却一直有保留,主要指春社前采收制作的六堡茶。

春茶中最早的茶

“说到社前茶离不开中国的一个传统民俗节日——春社。春社是中国最为古老的节日之一,初兴于秦汉,兴盛于唐宋,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明清以后逐渐衰败,至今只有少数地区还保留这个民俗节日。”南宁资深六堡茶藏家李良荣向记者介绍。按干支排列计算,通常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即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农谚曰:“春至清明六十齐”,即立春到清明整整60天,因此,社前茶比明前茶还要早一旬以上。这是春茶中最早的茶。

属于六堡茶的特色品种

李良荣说,社前茶是六堡茶里一个很有特色的品种,在梧州当地很受茶人及消费者的青睐。记者随后观察眼前的六堡社前茶,的确和六堡茶传统粗枝大叶的印象相去甚远。它条索细幼,紧实干爽,以单芽、一芽一叶为主,黑亮油润,参杂有部分嫩绿色芽头,品相十分漂亮。

资深六堡茶爱好者彭庆中在他所写的《中国六堡茶》一书中也这样写道:“六堡镇地处桂东,气候比较温暖也比较湿润。在一般的年份,春社前便已经有一到两轮的采摘期,有的年份雨水和气温适宜,甚至可以达到三四轮。这个时段所产的茶称之为社前茶。”

稀有但不必盲目追捧

用高温水冲泡后,社前茶的茶汤也和常见的红浓陈醇的六堡茶汤有区别,清新杏黄色,干净透亮,更接近绿茶的汤色。入口之后,茶香幽幽,滋味清爽,略有回甘。南宁资深六堡茶藏家唐桂平说,因为没有渥堆发酵工艺,社前茶需要时间后发酵,滋味、香气会随着时间而产生变化,类似普洱茶中的生茶,至少需要陈放3~5年以后才有较好的香气和口感。

李良荣也说,清明之前茶树刚发芽,通常只能采集刚长出的数量稀少的新芽;而社前茶要采集比明前茶更早两三周的叶芽,所以更讲究天时地利,数量更为稀少,因此价也就更高了。据六堡镇当地茶农农先生介绍,今年早春时节就因为低温天气长,雨水多,春社前后茶树基本发不出芽,所以今年社前茶量少得可怜。

不过多数六堡茶业内人士表示,社前茶价格不便宜,是和其芽叶嫩度有关,但就内含物的丰富程度而言,并非越嫩越好,大家不必盲目追捧。

六堡社前茶 爷爷买茶孙子喝


六堡社前茶爷爷买茶孙子喝

每年春天,我都会取那罐六堡社前茶来品鉴。已经6年了,它依然保持着杏黄的汤色,清雅的香气,入口微涩,没有明显的变化。实际上当年我收它时它就有4年茶龄,这意味着即使陈放10年,社前茶几乎很难有明显的转化,爱它就得耐心守候着它。”南宁资深六堡茶友邱先生如此说。

邱先生所说的六堡社前茶正是六堡茶中最早采摘的春茶,甚至比明前茶早一旬以上。按干支排列计算,通常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所以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间采摘的春茶便是社前茶。

“蕴藉一年力,神全在早春。”这是明代蔡复一在《茶事咏》中写到的,由此可见,早春之茶,古人十分看重。邱先生一边请大家品鉴这款他藏了6年的六堡社前茶,一边也分享了早春茶之妙。“毕竟经过一个秋冬的积累后,茶树冒出第一轮细嫩的芽尖,芽叶肥硕,色泽青绿,叶质柔软,宛如青春的少男少女,青春气色,血气方刚,香气怡人。这第一轮的芽尖,可谓春之精华,茶之精华。”

果然,邱先生用85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冲泡,泡出的汤色几乎和绿茶接近,清淡秀丽,有淡淡清香,入口收敛性强,稍微回甘。正是这种接近绿茶的口感,也曾让许多资深六堡茶迷失望。例如南宁一对双双迷恋六堡茶的夫妇,向来喝惯大茶厂用现代工艺制作的六堡茶。自从他们听说了六堡农家有一种社前茶,量少珍贵,十分难求,便四处打探想要尝试。结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那个口感和现代工艺制作的六堡茶实在差太远,“明明就是绿茶嘛!”那对夫妇愤愤地说道,表示以后还是不能迷恋传说。

邱先生听后,哈哈大笑,解释六堡茶的多样性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若按季节粗分,六堡可分作春夏秋冬四造茶,由于气候温暖,六堡茶往往还可采摘到很少量的冬茶。但细分起来,这四造茶又可分为很多个时段:春茶包括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清明茶)、雨后茶、春尾茶;秋茶又包括初秋茶和霜降茶等。不同季节采摘的茶,如果是品茗经验丰富的老茶骨,完全可以区分出它们之间的差别,但普通茶客显然做不到。

虽然10年都没法让社前茶有质的变化,但邱先生说,20年以上的社前茶,一喝就让人难忘。茶汤变明黄,香气更沉稳,入口甜润,苦涩消散,回甘无穷。“所以茶友中有人打趣,社前茶是爷爷买茶,孙子喝,因为到那时才好喝。”

今年的春社还未到,六堡的茶树也还未开始采摘头批社前茶,但听了邱先生那么一说,大家竟也蠢蠢欲动,动了为未来的“孙子”藏茶的念头。

苍梧六堡"社前茶"减产 茶叶价格或将高于往年


苍梧六堡"社前茶"减产茶叶价格或将高于往年

憋了一冬的六堡茶爱好者都想品尝一下今春露天春茶浓香的味道。3月9日,记者从梧州市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年会上获悉,受近期持续低温影响,苍梧县六堡镇、狮寨镇等乡镇的茶园“社前茶”产量极低,预计茶叶销售价将高于往年。

六堡镇是梧州市主要的茶产区,但是持续寒冷天气令不少茶园出现了春茶萌发晚,生长滞缓、叶片枯黄的情况。

“春茶采摘比往年推迟了10天左右,可采摘茶叶零落稀疏,产量大大减少。”六堡镇蚕村茶农刘锦芳表示,受低温影响,现只有极个别地势好的茶园开采鲜叶,产量很低,每亩茶园“社茶”产量只有0.5公斤左右。

梧州市农家六堡茶协会会长黎坚斌介绍,每年3月上旬可采的茶树,目前仅发数芽,预计六堡镇和狮寨镇的茶叶将同比减产50%~60%。

“由于减产,春社茶价格将同比上涨,上涨幅度估计在10%~20%。”苍梧县顺然六堡茶叶专业合作社社长韦挺新介绍,今年“社前茶”的数量和质量将不如去年,但价格却因采茶成本上升及产量减少而上涨。

据悉,“社前茶”是头茬露天春茶,产量低、品质好而受市场追捧,也是一年中售价最高的茶叶。有茶农表示,受“社前茶”产量低影响,六堡镇出现了春茶供不应求,有订单没茶叶局面。

黎坚斌表示,去年社前茶的收购价为每公斤240元左右,如果近期气温不上升,春茶的产量还是很低,收购价格将会高于去年。一旦气温上升,鲜叶产量提高,收购价格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售价也不会低于去年。

相关链接

春社是源自中国的传统民俗节日,在商、西周时期,是男女幽会的狂欢节日,而后来则主要用于祭祀土地神。春社的时间一般为立春之后的第五个戊日,约在春分前后。

六堡茶重飘香


六堡茶重飘香

消费者在广西苍梧县苍松六堡茶专卖店挑选茶叶(12月13日摄)。六堡茶曾畅销于粤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后一度衰落产业不断萎缩。2002年,广西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两家,产量不足800吨。近年来梧州市把六堡茶生产列为农业优势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步完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检验检疫标准等,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六堡茶重新香飘海内外。2011年,六堡茶产量达到8500多吨,区域品牌价值也提升至8.79亿元。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茶艺师在广西苍梧县一家六堡茶叶店展示六堡茶汤(12月13日摄)。六堡茶曾畅销于粤港澳以及东南亚一带,后一度衰落产业不断萎缩。2002年,广西六堡茶生产企业仅存两家,产量不足800吨。近年来梧州市把六堡茶生产列为农业优势产业,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推动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并逐步完善生产加工技术规程、检验检疫标准等,六堡茶产业快速发展,六堡茶重新香飘海内外。2011年,六堡茶产量达到8500多吨,区域品牌价值也提升至8.79亿元。

飘香六堡茶


飘香六堡茶

新华社照片,苍梧(广西),2012年8月3日

飘香六堡茶

8月3日,黑石村茶农陈爱容在黑石山上采摘夏茶叶。至今黑石山上还保留着上百株解放前培植的老茶树,现已被列为六堡茶的基因库加以保护。

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黑石村,附近的黑石山终年盖雾,高温多雨。特殊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入夏时节,黑石村群众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生产六堡茶夏茶茶味不浓,香气特别,汤色黄中带红,回甘明显,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新加坡等地,最高售价每斤达到上千元。

新华社照片,苍梧(广西),2012年8月3日

飘香六堡茶

8月3日,黑石村茶农陈桂通在炒茶。

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黑石村,附近的黑石山终年盖雾,高温多雨。特殊的气候和土壤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入夏时节,黑石村群众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生产六堡茶夏茶茶味不浓,香气特别,汤色黄中带红,回甘明显,产品远销北京、广东、新加坡等地,最高售价每斤达到上千元。

明前茶的由来


中国的农历是每隔15天为一节气,大约3月5日左右是“惊蛰”,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古老的农业生产一向来以节气为农事安排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品种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明前茶由于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滋味物质含量丰富,因此品质非常好。但由于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

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约在“春分”时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时节采制的茶叶更加细嫩和珍贵。我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因为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就是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今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因此,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必定是“春分”时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

火前,即明前,因为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实际上就是“明前茶”。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品质最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雨前茶虽不及明前茶那么细嫩,但由于这时气温高,芽叶生长相对较快,积累的内含物也较丰富,因此雨前茶往往滋味鲜浓而耐泡。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节时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这对江浙一带普通的炒青绿茶来说,清明后,谷雨前,确实是最适宜的采制春茶的季节。

茶乡六堡行


茶乡六堡行

乐游梧州

苍梧县六堡镇因六堡茶而闻名,那里景色优美,茶香四溢,透出古朴的意韵。

认识六堡,是从那一杯杯入口香醇的六堡茶开始的。都说产这种茶叶的地方很“山”,要绕经一段挺考验人意志的山路,但那里却很美、很有看头。百闻不如一见,周末的一天,坐上朋友开的小车,我们踏上了去苍梧县六堡镇的行程。

从梧州市区出发,一路还算好走,可一拐进六堡镇的入口,虽然只是区区20多公里,却充分印证了之前听到的描述:六堡镇的山路的确是名不虚传,实在是够级别的。尽管不宽的路面已经铺上了水泥,可罕见的急弯还是贯穿了整段路程,没有足够的“定力”还挺难顶得住呢!

坐在车上,放眼窗外,感觉被层峦叠翠包围了,映入我眼帘的全是绿色:深绿、浅绿、嫩绿……这丰富多变的绿把人一下子从水泥森林带到了绿树环绕的大山之间。

经过了反反复复的上坡落岭,我们终于来到了六堡镇。初来乍到,第一感觉就是这里的一切都很原生态,也很宁静。那天不是圩日,街上人不多。无论是坐在门前抽着水烟的古稀老人,还是街边小屋里正在品茶的汉子,看到我们这些“生面”的外来客,神态都是一贯的不惊不宠,不卑不亢。

相信但凡去过六堡镇的人,都会被挺立在合口街河边那两棵长势甚好、相依相偎的大樟树吸引。这两棵樟树有近150年树龄,茂密的枝叶伸展开来,仿如一把张开的大伞,为来来往往的乡民遮风挡雨;粗壮的树身,几个大人手牵手都围不拢;沧桑的枝干,仿佛向人们慢条斯理地讲述着茶乡的昨天。

六堡镇到处都可以找到茶的踪影、闻到茶的醇香、听到茶的故事。不长的六堡街,最多的就是各式各样的茶叶铺、茶庄了。店铺里,除了茶叶,就是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竹编茶笠、茶箩。在一家“水记茶庄”门前,我们被店铺那独特的摆设吸引住了。只见里面除了各种茶叶外,墙上还挂满了书法、摄影作品以及一些小巧别致的根雕,还有极少能见到的硕大的“过江龙”豆和农家蓑衣。好客的茶老板把我们请入店中,一杯未经发酵炮制的地道六堡农家茶在手,彼此就像多年的好友那样开心地闲聊起来。从六堡茶的沤堆说到何为“红浓陈醇”,从黑石村的茶叶谈到牛骨河的风光,讲到兴起之时,主人还打开他桌上的电脑,让我们欣赏他拍摄的大批六堡乡村风光照片,一览茶乡醉人的景色。

“家有六堡,人就好好”,这句流传于民间、讲述六堡茶保健功效的顺口溜,在六堡镇得到了更具体的诠释。在一间水边的简陋小木屋里,我们向正在屋内做手工的两位老伯问起六堡茶的功效时,老伯立刻打开了话匣,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六堡茶能降血压、治小儿惊风的功效,还教我们如何用口嚼茶叶来帮小孩治病;我们在街上一家小饭店就餐时,知道是从梧州市区来的客人,热情的老板娘马上为我们每人送上一杯用地道六堡茶叶和橘皮泡的茶,说是能治咽喉痛、防感冒。我们喝下去以后,果然觉得这茶味道甘甜、口感清爽,人也精神了许多。

茶乡行,品六堡,我们带着一身的茶香而归,载了一肚的故事而回。虽然山路崎岖,行程有点艰辛,但古朴的六堡镇,确实值得久居市区的游客抽时间去看看。

庐山云雾 - 茶乡特色


庐山之所以中外闻名,大致有如下三大理由。

一、苏轼的名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张瑜、郭凯敏主演的电影《庐山恋》。

三、庐山云雾。

庐山,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传说殷周时期有匡氏兄弟七人结庐隐居于此,后成仙而去,其所居之庐幻化为山,故而得名。这里“春山如梦,夏山如滴,秋山如醉,冬山如玉”,四季景色迷人,自古享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称。自司马迁将庐山载入《史记》后,历代诗人墨客相继慕名而来,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陆游、徐志摩、郭沫若等1500余位诗人相继登山,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名篇佳作。

庐山雄奇秀拔,云雾缭绕,山中多飞泉瀑布和奇洞怪石,名胜古迹遍布,夏天气候凉爽宜人,近代以来,庐山又成为政治风云人物的度假之地,山上现存有多座张学良、蒋介石、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住过的别墅,这使得它更成为一座人们向往的名山。1996年,庐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

千年飘香六堡茶


千年飘香六堡茶

近年来,随着云南普洱茶需求量和影响力的扩大,同属传统黑茶的梧州六堡茶也为众多爱茶之人所推崇,其独有的风味品质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六堡茶在梧州市的销量逐年上升,喝六堡茶、谈论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新时尚。

六堡茶是广西所特有的名茶,属黑茶类,古时以梧州苍梧县六堡乡所产的最为著名,故称六堡茶,素以“红、浓、陈、醇”四绝著称。其外型色泽黑褐、汤色红浓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香气陈醇、有槟榔香。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效。民间流传有耐于久藏、越陈越香的说法。苍梧县志(同治版本)则有“——六堡味厚,隔宿不变”的评价。而茶中有“发金花”的,即生长有金色菌孢子的最受欢迎。因金花菌能够分泌除多种酶,促使茶叶内含物质朝特定的化学反应方向转化,形成具有良好滋味和气味的物质,其保健功效也特好。

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现代六堡茶生产企业至今还保留这种传统的生产工艺。六堡茶在独特气候环境和渥堆发酵机理作用下,在地下防空洞特殊环境里进行陈化,在湿热作用的基础上,在微生物代谢活动参与下,共同形成了六堡茶这特有的“红、浓、陈、醇”的品质风味,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

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所载:“南方有瓜木,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可通夜不眠。煮盐人但资此饮,而交广最重,客来先设,乃加以笔香辈。”说明远在五、六世纪时,两广地区的人们已有普遍饮茶的习惯。到了魏晋朝期间,茶叶已经开始制饼烘干,并有紧压茶出现,即将鲜叶采摘后经过蒸饼捣揉出汁,用手拍紧成形,烘干后成为饼茶、团茶备用。而六堡茶的制法正是源自于这种方法。经过不断的演变,才形成了六堡茶今天的制作方法和品质。宋朝实行“茶马交易”,用砖茶运往西北换马,当时湖南就有黑茶制造,黑茶压成砖,运往西北,其中的“茯砖茶”很象六堡茶的制法。从《桐君录》来看,六堡茶可能是湖南黑茶的前驱,六堡茶的产制,当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就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而入选中国名茶之列,产品远销香港、澳门、日本及东南亚等地,是广西传统的出口产品之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茶庄常用大字标榜“正宗苍梧六堡茶”以广招来客。由于产量有限,很多人只闻其名而没能喝上六堡茶。在文革时期,大批广西苍梧六堡茶上献中央,就连毛泽东也很爱喝六堡茶,现在北京有很多人家里收藏有20年以上的苍梧六堡茶。以前,六堡茶年产量不多,约为三万余担,除部分内销外,大部分用于出口,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以及香港、澳门地区。在海内外,尤其是在海外侨胞中享有较高的声誉,一直被视为养生保健的珍品。时至今日,现代制茶企业在对待六堡茶传统工艺的问题上,十分注意保留传统工艺的精华,同时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剔除某些不符合卫生的因素和习惯,使六堡茶的品质、产量进一步提升。目前,整个广西六堡茶的年产量约在2000~2500吨,其中,年出口量一直在1200~1500吨,六堡茶香越飘越远!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社前茶飘香 茶乡采茶忙》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白茶明前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