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六堡茶】

让六堡茶好茶造福百姓

“侨销茶”国内也将畅销在东南亚等地,六堡茶声誉卓著、脍炙人口。然因其以外销为主,在内地宣传少导致在内地知道六堡茶这个中国名茶的人不多,有“墙内开花墙外香”之感。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香港市场仍占主导地位。六堡茶的保健养生功效可以说已经家喻户晓。作为侨销茶,也成为众多华侨心仪的最佳茶品。从1950年代到今天,每年有大量中茶牌六堡茶销售到中国港澳、东南亚市场,受到当地顾客青睐。据张总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茶公司旗下的中茶牌六堡茶,在日本通过了他们卫生行业的安全检测,也正式核实确认了茶的养生功效,成为从那时起、至今为止唯一可进入日本药店销售的中国茶。”性价比高让茶友喝到真正六堡茶近年来,六堡茶以“红、浓、陈、醇”和槟榔香的独特味道,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厚爱,以“价格适合众多消费者,让六堡茶进入千家万户”,以及以质量赢得市场的理念,成为六堡茶行业的佼佼者,成为众多企业的龙头。好茶却不贵这是消费者对中茶六堡茶的评价,据中茶张总介绍:“中茶会一如既往,让大家喝到正宗六堡茶也是他们一直恪守的承诺。”抓质量做好茶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为“财富500强”中粮集团旗下企业,成立于1949年11月23日,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全国性专业公司,集茶叶种植、制造、科研、营销和文化推广于一体。作为中国茶叶行业龙头企业,一直视质量如生命,一做就是60多个年头了。细节决定成败,质量谋划未来,在中茶公司,细节和质量是他们一直不变的承诺。张均伟告诉记者:“要让产品在市场上站得住脚,不断推动企业发展,就要时刻保证质量。中茶公司有着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品质控制体系、基地备案制度、农残控制体系,并且对种植、检测、采购、加工、物流、销售每个环节都严格监控,无疑成为消费者的信心保障,据了解,中茶公司设在厦门的检测中心获得国家颁发的“国际实验室检测认可证书”,是中国茶叶行业首家也是唯一获此殊荣的检测中心。

CY260.com扩展阅读

广西春茶节:六堡茶价格实惠包装亲民“百姓茶”更接地气


广西春茶节:六堡茶价格实惠包装亲民“百姓茶”更接地气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给梧州六堡茶的销售经营带来了哪些变化?5月2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广西南宁市华南城的2014年广西春茶节展会现场。有参展商和客商认为,茶叶产品包装“瘦身”了,茶叶价格也降了,而这样的六堡茶在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茶企改变产品线路

“六堡茶品质好,价格适中。”5月2日,在梧州金益六堡茶业公司的展位内,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的茶商卡台曼一口气购下两千多元的茶叶。卡台曼说,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六堡茶,“六堡茶口感不错,有特色。”卡台曼表示,将考虑在新疆推广价廉物美的六堡茶。

金益六堡茶业公司负责人潘小龙表示,中央八项规定对六堡茶产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更多的茶企都在走经济实惠的路线。

“我们的特级茶原料都是茶芽,以前一市斤至少卖100多元,现在只卖48元。”潘小龙表示,价格降下来了,前来买茶尝鲜的市民也多了,茶商也敢采购了。

当天,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参展商摆出了每市斤100元至300元的六堡茶产品,不少南宁市民趋之若鹜。有参展商说:“如果展出几千元一斤的六堡茶,那是不接地气的。”

市场有望继续升温

当天上午11时,在瑶寨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展位内,南宁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运营经理陈邦禄正在收购六堡茶。

陈邦禄表示,在南宁市,茶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如今生意圈流行喝茶聚会谈生意。“有台商看好六堡茶,认为六堡茶就是广西的特产,并打算在新建的高级商务会所内引进六堡茶。”他表示,现在六堡茶价格适中,适合朋友之间送礼。

梧州市中茗茶业公司董事长曾宪芳介绍,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梧州市部分走“礼品茶”路子的茶企受到很大影响,但在国内的普通消费市场,六堡茶仍保持着稳健的上升势头。

曾宪芳预计,受中央八项规定影响,绿茶等茶类将受一定冲击,国内茶市场将成为“红黑白绿”茶混战的局面,走百姓路线的六堡茶有望继续升温。

包装刮起“节俭风”

除了价格实惠,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六堡茶包装更趋向规格小巧、风格素雅的产品。

在梧州市中茗茶业公司的展位内,六堡茶用拳头大的小麻袋包装着,小麻袋上还有漂亮的刺绣,吸引了不少观展市民的眼光。

曾宪芳说:“这种包装上档次有内涵,观展的市民都喜欢。成本也不高,一只小麻袋才几元钱。”

金益六堡茶业公司的茶叶包装则“一简到底”,市民购茶后,商家用纸袋+纸盒包装茶叶。公司负责人潘小龙说:“企业打算将花费在包装上的钱让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而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效果不错。”

在广西六堡公社茶业公司展位内,六堡茶的包装更为环保别致。细看可以发现,绿色、灰色、黑色、红色纸盒由平日所见的纸箱纸皮、玻璃设计组合而成,既是包装盒,也是一件工艺品。

在不少六堡茶展位,记者发现传统的纸质、塑料、绒面盒等各式茶叶包装占主导地位,但采用竹、木、泥等天然材料做成的茶叶包装已显山露水,有店家甚至将其作为主打产品摆在显眼位置。

广西六堡公社茶业公司负责人黄朝满认为,消费者购茶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产品的包装。充满设计感,低碳环保时尚的包装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六堡茶销量。

采访手记

中央八项规定,让权力消费逐步从六堡茶消费领域退出,从源头上杜绝了不正常的暴利和畸形的消费结构,也让企业和商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水平上。这样的商业环境,让部分六堡茶价格更为正常、理性,也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和好处。

揭开陈年普洱神秘面纱 津门百姓迎来专业品鉴平台


揭开陈年普洱神秘面纱津门百姓迎来专业品鉴平台

普洱茶素有“可入口的古董”的美誉,因其恰恰与其他品类茶叶贵在“新”的特点有所不同,“越陈越香”的普洱茶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值。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普洱茶的热情越发强烈,普洱茶已经从一种健康饮品逐渐转身成为一种颇受追捧的收藏品,热衷于此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多。

如今市面上的普洱茶品质优劣不一,普通消费者在购买时无法对其进行专业的鉴别,因而出现了越来越多被商家用劣质茶叶蒙骗的不良现象。面对目前市场混乱的情况,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于一商茶中心内的紫砂会馆开设“驻津办事处”,为津门广大爱茶人提供了一个可以品鉴交流的专业平台。今日办事处举行挂牌仪式,到场各位茶叶专家将为津门爱茶人免费鉴别普洱茶优劣,并指导大家如何正确饮用、鉴赏、收藏普洱茶等等,广大爱茶人还可携带自存的陈年普洱来此品鉴交流。

令人振奋的是,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专家专门带来了20套六大茗山的留样标本茶,都是2011年正秋老树茶。专家从茶叶的外形、香气、汤色、口感一一讲述老树茶与台地茶的区别、历史上六大茗山的区别。天津爱茶人将有幸品尝到老班章、老曼娥、落水洞、麻黑、南糯、景迈最正宗的老树茶。

普洱茶根据生产工艺分生茶、熟茶,根据原料分老树茶和台地茶。一般来说,老树茶指野生型或上百年树龄的栽培型乔木茶;而台地茶则基本上是栽培型的灌木茶。老树茶从品质、口感等方面都比台地茶好。老班章老树茶,历来被尊为“王者”,它茶气刚烈,厚重醇香,霸气十足,茶汤稠而厚,生津快,回甘长,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老曼娥老树茶,它的甘苦霸气独树一帜,口感饱满,有着涩尽七分香,苦退十日甜的感觉;落水洞老树茶蜜甜香,刺激度低,汤柔水甜,甘强绵长;麻黑老树茶有明显花果香,口感宽广,柔中带刚;香气高扬,平衡见厚重;南糯山老树茶醇厚甘甜,回味无穷,适合初试普洱茶的人群;景迈老树茶以“三香”著称:一是干茶有十分明显的兰香,二是茶汤突显而持久,三是杯底留香。

六堡茶,何为好茶?


六堡茶,何为好茶?

六堡茶,何为好茶?(一)

炫皓/文

有新茶友来函《品茶论道》问及:“怎么样的六堡茶才是‘好’?”“该如何评价一泡六堡茶的好与不好?”这个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笔者就该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感受和认识。

让人愉悦即是好茶

随着六堡茶被市场广泛认同,厂家多起来了,品种也多了起来,有轻发酵的风格的、有传统工艺的、有各种不同香型的,但面对风格各异的六堡茶品,何者为好?各种风格,适合各人的口味,有喜欢轻发酵的铃兰香,有喜欢陈茶的木香,有喜欢六堡茶特有幽幽的槟榔香,正如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笔者以为,能让品者愉悦的茶,即是好茶。好茶,说复杂,也很复杂,很多讲究,如从茶树品种、茶青等级、采制季节、制作工艺,保存环境等等方面来评判一个茶的优劣,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喝着,感觉好,让人愉快,就是好茶。

一泡好茶,是通过茶汤来体现的。茶汤,细而分之,有色、香、味三各方面。推而广之,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道理也是一样的,好茶,总是相通的。

我们说茶的好与不好,茶汤占有绝对的分量。在我国汉晋直到后来的唐宋,茶,从“吃”演变到“喝”,但即使是唐宋,依然是以煮茶、点茶的茶末为主。自明朝初年起形成“叶茶以开水沏泡”这种泡茶方式之后,直到我们现代,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喝茶。因而,茶汤的好坏就等同于茶之优劣。其他诸如干茶条索、形状、干茶香气等等指标,可以供我们可以辅助手段来判断茶的好与不好。

从茶的苦味说起

有茶友说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有苦味的茶好不好呢?

很多绿茶有轻微的苦味,在六堡茶中,有没有苦味,是由其制作工艺决定的。部分轻发酵和新的六堡农家茶会带有不同程度的苦味。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碱、花青素等。茶叶的苦根据其不同的茶树品种、采制季节、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云南大叶种较之其他的中小叶种茶树,其茶叶含多酚类物质高,所以较苦。夏天采的茶又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所以也较苦。在制作工艺中,绿茶和六堡农家茶工艺保留了更多的多酚类、花青素等物质,也会偏苦,而经过沤堆的普洱茶、六堡茶,其转化较多,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轻发酵茶)就产生一些苦涩味。

有茶友说,苦味当然是人们都不喜欢的,怎么还会有好茶呢?其实,关键还在于这个苦,还应细分为让人“苦后回甘”的可转化的苦、苦而不化的苦。

品质很好的普洱生茶、六堡农家茶、绿茶,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苦涩,但苦在口里,会很快转化为甘甜生津,会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愉悦,这便是好茶。但如果单纯的苦不化去,犹如苦丁茶那种苦,或者是苦持续到最后,或是我们平日说的“苦尾”,让人品饮中觉得不快,觉得难受,那么不管商家怎么“忽悠”你,你都可以认为这些是不好的茶。

好茶色与好茶香

说一泡六堡茶好,我想应该是指这个茶在色、香、味三个很基本的方面让人愉悦,之后,方能称之为好茶。

一泡好茶,冲泡开来,新鲜绿茶有清新的绿,看着如春天般的新绿,让人心旷神怡,六堡茶、红茶如红酒般的红亮通透,闽南乌龙茶有黄绿澄明,即使是白茶,其浅浅的绿中微黄,都是一般的醉人。好茶的茶汤汤色,会让人看了,有愉悦之感。

而如果一泡六堡茶或普洱茶,冲泡开来,像酱油的颜色,其色黯哑,黑而浑浊,则无论如何,即使是甚少喝茶的新手,也都会知道这茶,好不到哪儿去。

好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比之上好的铁观音,从香型来看,一个是清香扑鼻,令人愉悦,而上品的铁观音,兰香满室,丰韵悠悠,何尝输于绿茶呢?比较起闽北乌龙中的水仙、肉桂、大红袍,其火香浓烈,岩骨花香,又何尝不是让人愉悦呢?再比较起其他茶种,道理是相通的。

一泡好的六堡茶冲泡开来,必然是有令人愉悦的茶香,无论其是兰香、木香、槟榔香或什么香型。如果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如杂香、霉味、吭味,又或窜有其他香皂味、油漆味、汽油味,必然不会是好茶。

说穿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泡好茶,“色香味”三方面怎么可以有让饮者觉得不快的杂香杂味呢?

更多的要求

一款六堡茶在“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给人的感受基本上可以很完整地评价一个茶。六堡茶历来有“红、浓、陈、醇”几大特点,说的正是色“红”、香“陈”、味“浓、醇”这三个方面。

有一些“好事”茶友在评价六堡茶的“红、浓、陈、醇”的四个方面中,加入了“甘、香、爽、滑、清、凉”六个字,可以更好地评价六堡茶,但这些评价可能是“更高的要求”,更适合针对有一定年份的老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六堡茶原有的“红浓陈醇”中,也不是一出产就具备的,经过沤堆工艺的六堡茶在出厂不久,“红、浓”或许有了,但“陈”是明显没有的,“醇”更是应借助时间的。

而有些茶友提出的增加几个字,这些“指标”在某些茶品会有,比如有些在六堡农家茶中会更为突出。“甘”、“香”是颇有道理,好茶回甘,是指口腔喉头中的余韵。六堡茶历史上有神秘的槟榔香,而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六堡茶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典型的香,如木香、药香、樟香、兰香等等,口有余香,确实也是六堡好茶的指标,厂家所产的经沤堆工艺的六堡茶也可具备这样的特点。“爽”、“滑”这两项中,“爽”往往与工艺关系更大,有数年的茶也可具有“爽”的特点,“滑”则非一定的年份不可。而后面这两个“清”字和“凉”字,则是对原料和工艺都有一定要求,这样的特征,六堡农家茶或许会比较明显,是不适合作为标准来评判所有的六堡茶的。

而这些原有的“红浓陈醇”六堡茶特点中,包括茶友们推崇的“新增”的一些指标,都离不开“喝着让人愉悦”

六堡茶何为好茶(二)

彰显个性是好茶

日前,笔者在一茶庄喝茶,遇到了孙先生,他从一茶友处得了一泡很不错的六堡茶,就拿到茶庄与大家分享,也想探讨一下这泡六堡茶的优劣。像孙先生这样,拿到好茶,就到常去的茶庄走走,与茶友一起品评赏鉴的人不少。对于这样的顾客,茶庄主人也很欢迎,这样可以看看别人都在卖什么品质的茶,同时也好为自己的茶做个对比,并且可以了解到当前茶友们的喜好和喝茶水准。

对比着喝孙先生和茶庄老板的茶,大家探讨起好茶的不同看法。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就是高价就是好茶,毕竟对茶我不专业,但我又喜欢喝茶,以价钱来区分茶的好坏,虽然方法比较‘土’,但很简单实用。”茶友陈先生毫不掩饰自己对好茶的“理解”。这其实是个好办法,但前提是茶市场很规范,价格很实在,商家很“忠厚”。但陈先生这个做法也有可行之处。按他的说法,他先是通过与茶友多喝,认识了不少茶庄老板,之后,凭着他在商界锻炼出来的敏锐眼光,找定三两家,跟茶庄老板交上朋友,之后,较为固定地“帮衬”。

每个人的性格各异,口味不同,对事、对茶各人认识水平不同,其喜好自然也彰显出个性,在如今个性的时代,对好茶的认识也必然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合适就是好茶

喝了十多年茶的老茶客陈先生说:“我喝很多种茶,不管是绿茶、闽南铁观音、武夷岩茶还是普洱茶都喝,喝茶,我讲究的是合适,很简单,就是喝着让人觉得舒服,没有异样的感觉,我就觉得是好茶了,不管它是价值几十还是几千。”陈先生对茶有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

说起普洱茶以及一些人提出的普洱茶的评价标准“质、形、色、香、味、气、韵”七个方面,确实,前面几个方面还容易理解,但后面的“气”和“韵”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很难自行去判断,这样,对于推广无疑不利的。

茶庄老板梁智中先生说,民间有句谚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人有各人的饮食习惯,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则偏爱辣的,更有地区上的差别,川人喜辣中带麻,湘人则最喜咸辣,所谓众口难调,烹调是如此,品茶也一样,有人偏爱茶的芳香,有人钟情茶的甘醇,有人或许喜欢茶的清苦,饮茶习惯也是因人而异。有这么个说法:“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这既是茶客买茶的标准、茶商卖茶的原则,也是茶业界的商业道德,适合顾客消费、适合顾客口味的茶才叫好茶,而不是价格贵的茶才是好茶。”

有茶友说,有某些店家,如果看你买的是等级不高的便宜的茶,往往在言语在举止上给顾客以“白眼”,如此商家其实并不懂茶,不懂茶“廉、美、和、敬”之四德,卖茶如此,不“帮衬”他也罢了。

怡神益气为好茶

作为女性茶友,古小姐对好茶的看法最是直接:“我并不是很在意‘专业意义上’的好茶、因为我也不懂那么多专业的东西,也不可能为了喝茶而去学,我喝茶,纯粹是为了消费,为了作为一种健康饮料来享受,如果硬要我说对好茶的看法,我认为,一泡好茶应该要颜色好,口感好,喝了之后让人回味清远,让神经放松。能让我享受的,就是好茶。”

好茶怡神益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改善肌体的免疫能力,这些作为常识早为人所熟知,而且,好茶除了其成分有益于人体,能促进人体机体的健康,其香宁神,更能改善人的心态的健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对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茶质好最终还须口感好

从茶叶专业审评角度来辨别茶质的优劣,茶确也有它的学问所在。

饮茶是消费,是为了享受其美味,茶中如果有非正常而使人厌恶的滋味或气味。而这类滋味和气味,不管是源于毛茶原料、加工不正常或保存受污染等等因素,都不会被人所接受,因而加工正常并保存良好是好茶基本要求。而加工正常主要指采摘、鲜茶存放、杀青工艺、揉制、干燥、后发酵等等工艺的规范。

饮茶的目的,是为了生津润喉,并从中享受香甜醇美,使喉咙滋润滑腻而舒适,因此,回甘快而强烈,生津润喉度高,而且香气浓而纯,滋味正而厚,喝着口感好、舒服,便基本成为茶友们好茶的标准。

很多茶友对制茶工艺也很熟悉,这对于挑选茶叶确有一定帮助。他们往往讲求茶叶的品种、选料的优劣,还有毛茶也讲究采摘的时序,如社前、雨前、明前、夏茶、秋茶等分类,六堡茶在茶叶等级、制作工艺、存放时间、存储环境等多方面,都也有很大的学问。不过,这么多从技术层面上的分类,其实只是为了制作出更优秀品质的茶,作为消费者,了解这些当然更好,不过,即使是最好选料、最好的工艺、最佳的存储,做出来的六堡茶还是必经用口品尝来验证,好喝的就是好茶,

金庸先生论好茶

日前,香港电台著名的主持人陈曦先生回梧省亲,与其品茶时,听他说起一件金庸先生品茶论茶的趣事,谈及什么是好茶,颇有启发。

今年2月,香港电台与某著名电台合作在福建武夷山做一个名为“魅力中国———魅力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的节目。陈曦先生他们数人在武夷山呼啸岩山脚下休息喝茶的时候,碰巧看到金庸先生跟一大桌子人也坐在隔壁桌喝茶,当然,喝的是景区所提供那种大众茶。这时,与香港电台合作的该著名电台的一位著名主持人“马上拿出话筒冲了上去”,要求采访金庸先生,哪料到金庸老先生委婉地拒绝了:“这次是私人出游,不接受媒体采访!”。

后来,据说当时这位著名主持人一下子下不了台,为了打破尴尬,便随口说:景区的茶这么差,金老先生怎么喝这种茶啊?哪知道,金庸先生听后,很认真地对他说,小朋友,这茶好不好先不说,喝茶更在于心境,你看这武夷山的山水明秀,景色迷人,让人心旷神怡,坐在这里喝茶,已经是很好的享受了,在这样的心境和环境下,与好友喝茶,这茶就是好茶,至于真正是喝什么茶,倒也在其次了。

喝茶,喝好茶,都是为了身心的愉悦,精神畅快,做到这点,无论什么茶都是好茶。在这里,金庸先生说的,又另是一重境界了。

六堡茶专家:六堡茶何为好茶 (二)


彰显个性是好茶

日前,笔者在一茶庄喝茶,遇到了孙先生,他从一茶友处得了一泡很不错的六堡茶,就拿到茶庄与大家分享,也想探讨一下这泡六堡茶的优劣。像孙先生这样,拿到好茶,就到常去的茶庄走走,与茶友一起品评赏鉴的人不少。对于这样的顾客,茶庄主人也很欢迎,这样可以看看别人都在卖什么品质的茶,同时也好为自己的茶做个对比,并且可以了解到当前茶友们的喜好和喝茶水准。

对比着喝孙先生和茶庄老板的茶,大家探讨起好茶的不同看法。

“对我来说,最直观的就是高价就是好茶,毕竟对茶我不专业,但我又喜欢喝茶,以价钱来区分茶的好坏,虽然方法比较‘土’,但很简单实用。”茶友陈先生毫不掩饰自己对好茶的“理解”。这其实是个好办法,但前提是茶市场很规范,价格很实在,商家很“忠厚”。但陈先生这个做法也有可行之处。按他的说法,他先是通过与茶友多喝,认识了不少茶庄老板,之后,凭着他在商界锻炼出来的敏锐眼光,找定三两家,跟茶庄老板交上朋友,之后,较为固定地“帮衬”。

每个人的性格各异,口味不同,对事、对茶各人认识水平不同,其喜好自然也彰显出个性,在如今个性的时代,对好茶的认识也必然体现出鲜明的个性。

合适就是好茶

喝了十多年茶的老茶客陈先生说:“我喝很多种茶,不管是绿茶、闽南铁观音、武夷岩茶还是普洱茶都喝,喝茶,我讲究的是合适,很简单,就是喝着让人觉得舒服,没有异样的感觉,我就觉得是好茶了,不管它是价值几十还是几千。”陈先生对茶有自己一番独到的见解。

说起普洱茶以及一些人提出的普洱茶的评价标准“质、形、色、香、味、气、韵”七个方面,确实,前面几个方面还容易理解,但后面的“气”和“韵”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很难自行去判断,这样,对于推广无疑不利的。

茶庄老板梁智中先生说,民间有句谚语——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各人有各人的饮食习惯,有人喜欢吃甜的,有人则偏爱辣的,更有地区上的差别,川人喜辣中带麻,湘人则最喜咸辣,所谓众口难调,烹调是如此,品茶也一样,有人偏爱茶的芳香,有人钟情茶的甘醇,有人或许喜欢茶的清苦,饮茶习惯也是因人而异。有这么个说法:“适合自己的茶才是好茶,这既是茶客买茶的标准、茶商卖茶的原则,也是茶业界的商业道德,适合顾客消费、适合顾客口味的茶才叫好茶,而不是价格贵的茶才是好茶。”

有茶友说,有某些店家,如果看你买的是等级不高的便宜的茶,往往在言语在举止上给顾客以“白眼”,如此商家其实并不懂茶,不懂茶“廉、美、和、敬”之四德,卖茶如此,不“帮衬”他也罢了。

怡神益气为好茶

作为女性茶友,古小姐对好茶的看法最是直接:“我并不是很在意‘专业意义上’的好茶、因为我也不懂那么多专业的东西,也不可能为了喝茶而去学,我喝茶,纯粹是为了消费,为了作为一种健康饮料来享受,如果硬要我说对好茶的看法,我认为,一泡好茶应该要颜色好,口感好,喝了之后让人回味清远,让神经放松。能让我享受的,就是好茶。”

好茶怡神益气,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能改善肌体的免疫能力,这些作为常识早为人所熟知,而且,好茶除了其成分有益于人体,能促进人体机体的健康,其香宁神,更能改善人的心态的健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对人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

茶质好最终还须口感好

从茶叶专业审评角度来辨别茶质的优劣,茶确也有它的学问所在。

饮茶是消费,是为了享受其美味,茶中如果有非正常而使人厌恶的滋味或气味。而这类滋味和气味,不管是源于毛茶原料、加工不正常或保存受污染等等因素,都不会被人所接受,因而加工正常并保存良好是好茶基本要求。而加工正常主要指采摘、鲜茶存放、杀青工艺、揉制、干燥、后发酵等等工艺的规范。

饮茶的目的,是为了生津润喉,并从中享受香甜醇美,使喉咙滋润滑腻而舒适,因此,回甘快而强烈,生津润喉度高,而且香气浓而纯,滋味正而厚,喝着口感好、舒服,便基本成为茶友们好茶的标准。

很多茶友对制茶工艺也很熟悉,这对于挑选茶叶确有一定帮助。他们往往讲求茶叶的品种、选料的优劣,还有毛茶也讲究采摘的时序,如社前、雨前、明前、夏茶、秋茶等分类,六堡茶在茶叶等级、制作工艺、存放时间、存储环境等多方面,都也有很大的学问。不过,这么多从技术层面上的分类,其实只是为了制作出更优秀品质的茶,作为消费者,了解这些当然更好,不过,即使是最好选料、最好的工艺、最佳的存储,做出来的六堡茶还是必经用口品尝来验证,好喝的就是好茶,

金庸先生论好茶

日前,香港电台著名的主持人陈曦先生回梧省亲,与其品茶时,听他说起一件金庸先生品茶论茶的趣事,谈及什么是好茶,颇有启发。

今年2月,香港电台与某著名电台合作在福建武夷山做一个名为“魅力中国———魅力武夷山之‘九曲溪漂流’”的节目。陈曦先生他们数人在武夷山呼啸岩山脚下休息喝茶的时候,碰巧看到金庸先生跟一大桌子人也坐在隔壁桌喝茶,当然,喝的是景区所提供那种大众茶。这时,与香港电台合作的该著名电台的一位著名主持人“马上拿出话筒冲了上去”,要求采访金庸先生,哪料到金庸老先生委婉地拒绝了:“这次是私人出游,不接受媒体采访!”。

后来,据说当时这位著名主持人一下子下不了台,为了打破尴尬,便随口说:景区的茶这么差,金老先生怎么喝这种茶啊?哪知道,金庸先生听后,很认真地对他说,小朋友,这茶好不好先不说,喝茶更在于心境,你看这武夷山的山水明秀,景色迷人,让人心旷神怡,坐在这里喝茶,已经是很好的享受了,在这样的心境和环境下,与好友喝茶,这茶就是好茶,至于真正是喝什么茶,倒也在其次了。

喝茶,喝好茶,都是为了身心的愉悦,精神畅快,做到这点,无论什么茶都是好茶。在这里,金庸先生说的,又另是一重境界了。

六堡茶专家:六堡茶,何为好茶?(一)


有新茶友来函《品茶论道》问及:“怎么样的六堡茶才是‘好’?”“该如何评价一泡六堡茶的好与不好?”这个问题很有探讨的必要,笔者就该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感受和认识。

让人愉悦即是好茶

随着六堡茶被市场广泛认同,厂家多起来了,品种也多了起来,有轻发酵的风格的、有传统工艺的、有各种不同香型的,但面对风格各异的六堡茶品,何者为好?各种风格,适合各人的口味,有喜欢轻发酵的铃兰香,有喜欢陈茶的木香,有喜欢六堡茶特有幽幽的槟榔香,正如青菜萝卜,各有所爱。

笔者以为,能让品者愉悦的茶,即是好茶。好茶,说复杂,也很复杂,很多讲究,如从茶树品种、茶青等级、采制季节、制作工艺,保存环境等等方面来评判一个茶的优劣,说简单,其实也很简单,喝着,感觉好,让人愉快,就是好茶。

一泡好茶,是通过茶汤来体现的。茶汤,细而分之,有色、香、味三各方面。推而广之,绿茶、乌龙茶、红茶、黑茶,道理也是一样的,好茶,总是相通的。

我们说茶的好与不好,茶汤占有绝对的分量。在我国汉晋直到后来的唐宋,茶,从“吃”演变到“喝”,但即使是唐宋,依然是以煮茶、点茶的茶末为主。自明朝初年起形成“叶茶以开水沏泡”这种泡茶方式之后,直到我们现代,几乎都是采用这种方式喝茶。因而,茶汤的好坏就等同于茶之优劣。其他诸如干茶条索、形状、干茶香气等等指标,可以供我们可以辅助手段来判断茶的好与不好。

从茶的苦味说起

有茶友说为什么茶汤中会有苦味?有苦味的茶好不好呢?

很多绿茶有轻微的苦味,在六堡茶中,有没有苦味,是由其制作工艺决定的。部分轻发酵和新的六堡农家茶会带有不同程度的苦味。

茶汤中的苦涩味主要是茶叶中所含的多酚类、咖啡碱、花青素等。茶叶的苦根据其不同的茶树品种、采制季节、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云南大叶种较之其他的中小叶种茶树,其茶叶含多酚类物质高,所以较苦。夏天采的茶又较春茶花青素含量高,所以也较苦。在制作工艺中,绿茶和六堡农家茶工艺保留了更多的多酚类、花青素等物质,也会偏苦,而经过沤堆的普洱茶、六堡茶,其转化较多,其苦涩味较低或没有,而转化不足时(轻发酵茶)就产生一些苦涩味。

有茶友说,苦味当然是人们都不喜欢的,怎么还会有好茶呢?其实,关键还在于这个苦,还应细分为让人“苦后回甘”的可转化的苦、苦而不化的苦。

品质很好的普洱生茶、六堡农家茶、绿茶,很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苦涩,但苦在口里,会很快转化为甘甜生津,会让人有“峰回路转”的愉悦,这便是好茶。但如果单纯的苦不化去,犹如苦丁茶那种苦,或者是苦持续到最后,或是我们平日说的“苦尾”,让人品饮中觉得不快,觉得难受,那么不管商家怎么“忽悠”你,你都可以认为这些是不好的茶。

好茶色与好茶香

说一泡六堡茶好,我想应该是指这个茶在色、香、味三个很基本的方面让人愉悦,之后,方能称之为好茶。

一泡好茶,冲泡开来,新鲜绿茶有清新的绿,看着如春天般的新绿,让人心旷神怡,六堡茶、红茶如红酒般的红亮通透,闽南乌龙茶有黄绿澄明,即使是白茶,其浅浅的绿中微黄,都是一般的醉人。好茶的茶汤汤色,会让人看了,有愉悦之感。

而如果一泡六堡茶或普洱茶,冲泡开来,像酱油的颜色,其色黯哑,黑而浑浊,则无论如何,即使是甚少喝茶的新手,也都会知道这茶,好不到哪儿去。

好的绿茶如龙井、碧螺春等,比之上好的铁观音,从香型来看,一个是清香扑鼻,令人愉悦,而上品的铁观音,兰香满室,丰韵悠悠,何尝输于绿茶呢?比较起闽北乌龙中的水仙、肉桂、大红袍,其火香浓烈,岩骨花香,又何尝不是让人愉悦呢?再比较起其他茶种,道理是相通的。

一泡好的六堡茶冲泡开来,必然是有令人愉悦的茶香,无论其是兰香、木香、槟榔香或什么香型。如果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如杂香、霉味、吭味,又或窜有其他香皂味、油漆味、汽油味,必然不会是好茶。

说穿了,其实道理很简单,一泡好茶,“色香味”三方面怎么可以有让饮者觉得不快的杂香杂味呢?

更多的要求

一款六堡茶在“色”、“香”、“味”这三个方面,给人的感受基本上可以很完整地评价一个茶。六堡茶历来有“红、浓、陈、醇”几大特点,说的正是色“红”、香“陈”、味“浓、醇”这三个方面。

有一些“好事”茶友在评价六堡茶的“红、浓、陈、醇”的四个方面中,加入了“甘、香、爽、滑、清、凉”六个字,可以更好地评价六堡茶,但这些评价可能是“更高的要求”,更适合针对有一定年份的老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其实,六堡茶原有的“红浓陈醇”中,也不是一出产就具备的,经过沤堆工艺的六堡茶在出厂不久,“红、浓”或许有了,但“陈”是明显没有的,“醇”更是应借助时间的。

而有些茶友提出的增加几个字,这些“指标”在某些茶品会有,比如有些在六堡农家茶中会更为突出。“甘”、“香”是颇有道理,好茶回甘,是指口腔喉头中的余韵。六堡茶历史上有神秘的槟榔香,而随着现代工艺的发展和创新,六堡茶也出现了一些特有的典型的香,如木香、药香、樟香、兰香等等,口有余香,确实也是六堡好茶的指标,厂家所产的经沤堆工艺的六堡茶也可具备这样的特点。“爽”、“滑”这两项中,“爽”往往与工艺关系更大,有数年的茶也可具有“爽”的特点,“滑”则非一定的年份不可。而后面这两个“清”字和“凉”字,则是对原料和工艺都有一定要求,这样的特征,六堡农家茶或许会比较明显,是不适合作为标准来评判所有的六堡茶的。

而这些原有的“红浓陈醇”六堡茶特点中,包括茶友们推崇的“新增”的一些指标,都离不开“喝着让人愉悦”的共同特点。

百年精品六堡茶


百年精品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历史名茶,六堡茶生产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其特有的“红、浓、陈、醇”的独特风味和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

梧州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精品,一直以来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侨销茶远销国外,深受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广大侨胞以及我国港、澳地区各界人士的喜爱。100多年来,梧州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主要出口产品,一直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国内消费者对黑茶类中的精品六堡茶了解不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茶类茶叶需求量的增加,梧州六堡茶已逐渐被国内消费者重新认识,陈年六堡茶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中国茶叶的“XO”。

梧州市政府把六堡茶产业列为十大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力度扶持发展,并向国家申请了梧州六堡茶原产地标志注册认证。梧州市政府准备每年举行一届“梧州六堡茶节”,利用六堡茶节打响梧州六堡茶的品牌效应,提高梧州六堡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用新兴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梧州六堡茶。把六堡茶产业做成我市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西江“船帮”带旺六堡茶

走进苍梧县梨江、东安江两岸的古民居,一栋栋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屋内,几乎都镶嵌有佛山陶瓷的精美工艺品。住在古民居老屋里的老人们告诉我们,当年从广州开往封川江口的商船,逆水而上时带来了佛山的陶瓷,顺水而下时装满了梧州六堡茶。当年六堡的茶农通过用小竹排把六堡茶运到梨江口汇集,再用小船运到封川江口,再装大船下航。六堡茶成为西江流域的“船帮茶”,再经广州出口到世界各地。

六堡茶远销海外,得益于西江流域的“船帮”,得益于广州这个茶叶国际贸易口岸。广州有着悠久的茶叶对外贸易传统历史,是中国历代茶叶国际贸易的主要口岸。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朝康熙皇帝在1685年的亲笔御批,钦定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茶叶对外通商口岸,这是广州作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茶瓷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的最有力证据。梧州作为“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一个新站点,六堡茶成了西江流域的“船帮”和远洋航船的“船帮茶”。

当年,广州口岸需要大批茶叶出口,茶商们追寻着西江黄金水道“船帮茶”,走进六堡茶船古道寻觅六堡茶。茶商们看好六堡茶这个黑茶类的精品茶,纷纷在六堡街开设茶号,收购六堡茶。每逢春茶、秋茶采收季节,茶农们把茶装到小竹排,从乡间小溪水道把茶送到六堡合口街的码头前出售。

据苏海文在《中国茶讯》1951年第二卷第7期介绍: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计有“广元茶”,“广福泰”,“新记”,“三纪”,“永组”,“公盛”等茶庄六个,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装运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时每铲装运四十担。秋冬水小时每铲只能装运二十担。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再出口港、澳。

当年西江“船帮”带旺六堡茶,壮大了六堡茶这个产业,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成为六堡茶农的主要经济收入。

六堡茶,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天界的仙母娘娘领着一班仙女下凡到苍梧县六堡黑石村,被这里的人间仙景迷住,仙女们捧起黑石山下的泉水,入口顿觉清甜滋润,远道的劳累一扫而空。仙女们环顾四周,看到这里山多田少,田里种的稻谷百姓难以糊口,生活困难。仙母娘娘于是就在黑石山上种了两棵茶树,并告诉黑石村的老百姓,只要把茶树的叶芽晒制成茶叶,拿去卖给山外的人,就可以换取粮食了。传说中黑石山上这两棵老茶树,就是所有六堡茶的始祖。

国际茶博会唱响六堡茶

云南普洱茶与梧州六堡茶同属黑茶。当年“马帮”驮着云南普洱茶走进云、贵、川、藏时,“马帮茶”成为边民喜爱的边销茶。而梧州六堡茶被西江流域的“船帮”带去漂洋过海,“船帮茶”便成了畅销海外市场的侨销茶。

为了做大做强普洱茶,云南省组成大型“马帮”,驮上云南普洱茶重走“茶马古道”,继而取道进京进行全方位宣传云南普洱茶,“马帮”所到的城市,掀起了热销普洱茶旋风。云南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普洱茶产业,用新型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在迅速扩大绿色茶园种植同时,规范搞好普洱茶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利用一切宣传平台宣传云南普洱茶,云南普洱茶迅速占领全国黑茶市场,快速形成规模的普洱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地方税源增长的新兴产业。

边销茶普洱茶以强大的攻势成为国内热销茶。而侨销茶的梧州六堡茶,还养在“深闺人未知”。梧州六堡茶要改变以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历史,要在中国黑茶市场上占据一席位置,必须要做好对外宣传,以行业的整体效应提高梧州六堡茶的知名度。

近年来,中国茶业协会与世界茶业行业协会等组织,分别在我国大城市召开国际茶叶博览会,目的是全面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的崭新形象,大力推广茶叶品牌化,为企业搭建一个综合性、专业性交流和发展平台,让中国最优秀的茶业品牌进入世界茶业领域。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茶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梧州六堡茶,展现梧州六堡茶的精品。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首次出击2006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参赛的“5623”号六堡茶一举登顶获得金奖后,连续在全国各直辖市、各省会城市举办的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得了六个金奖,与国内黑茶类品牌企业平分秋色,成为中国黑茶类获奖的领航企业;随后,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和广西梧州市上冠六堡茶有限公司在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也分别获得了三个金奖,在北京、西安、南京、哈尔滨唱响梧州六堡茶。

在2007中国(上海)博览会第四届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三个企业同时登上了领奖台,捧回了三个金奖。国内外的茶商们对梧州六堡茶刮目相看,梧州六堡茶名声大振。

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梧州市政府组织六堡茶企业参展,梧州六堡茶首次以大展团亮相国际茶业展会,显示整体优势而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并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梧州市政府获得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梧州六堡茶茶业协会获“优秀组织奖”,梧州六堡茶企业参展的产品获得六金、二银八枚奖牌。其中,梧州茶厂、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梧州随缘六堡茶厂、梧州六堡山茶业有限公司参展的六堡茶获金奖;梧州六堡山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一壶春六堡茶厂参展的六堡茶获银奖。梧州六堡茶在当年“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广州重新亮起昔日的光彩。

近两年来,品尝六堡茶、议谈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时尚。

“老茶婆”是如何制作的?

六堡茶原生态类的“老茶婆”,其制作工艺可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

制作过程:在清明前的早上采集、杀青(过热水),自然晾干,放在农家冷楼上自然陈化。六堡茶沤堆类采制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特殊工艺制成。六堡茶成茶条索长整,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香气醇陈,甘醇爽口,叶底呈铜褐色,并带有松烟味和槟榔味。

六堡茶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能,六堡山村里的群众,普遍用六堡茶作治病驱痢和解暑的生活饮品。

“老茶婆”茶味最正宗

六堡山岚雾嶂,温湿滋润非常适宜种茶。六堡茶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土和耕作条件及生产管理,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历史上六堡茶区中最有名的为黑石村茶。据地方志记载:“黑石村所生之茶,其山俱为黑石与得水亦足,而茶叶亦大而厚,味亦浓。”茶商们走进六堡茶区中最有名的黑石村,黑石村村民告诉茶商们,六堡茶最古老的茶树始祖,就生长在黑石茶山上,黑石村也就是因山上的两块黑色的大石而得名。黑石山上林木苍翠,郁郁葱葱。山林里生机勃勃,青翠欲滴,山道湿漉,山谷云气氤氲,烟雾缥缈。

村民还告诉茶商们,六堡茶原生态类的“老茶婆”,是茶味最正宗的六堡茶。

原产地标志认证做大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主要出口产品远销国外,在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仅六堡茶园面积曾一度达到一万多亩,年产六堡茶达1200多吨。梧州六堡茶一直在香港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自60年代后,由于“以粮为纲”重视了粮食生产,而对茶叶生产重视不够,以及茶叶收购和流通体系改变等种种原因,再加上六堡茶一些加工企业不注意抓产品质量,使六堡茶传统风味消失,销量逐渐降低,我市的六堡茶生产出现了严重萎缩。终于为其他名茶所取代。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而广西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同时,越南的贺江茶,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青茶也打入香港市场,梧州六堡茶销售量逐年下降,六堡茶产业不断萎缩,六堡茶仅剩1000多亩的老茶园,且管理粗放,产量很低,年产茶叶只有10多吨(包括部分绿茶)。

回顾六堡茶的产业发展的历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要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必须要做好原产地标志认证工作,用六堡茶统一生产标准规范六堡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六堡茶的品质特色取决于原料茶叶生产地域及茶叶加工成品地域。梧州市已经申报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目的是使六堡茶走上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时把全广西适合加工六堡茶的所有原料集中于最适宜生产的地域———梧州,实现人、财、物、技术、独特地理特征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六堡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梧州市委、市政府已决定重振“六堡茶”品牌,尽快恢复六堡茶生产,把“六堡茶”这个品牌做强做大。市委、市政府把六堡茶列入梧州市2007~2011年农业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恢复六堡茶生产给予大力扶持,把发展壮大六堡茶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市政府已把藤县岭景大益村列为茶叶专业村,把六堡镇塘坪村列为“六堡茶”专业村建设,新建示范茶园200亩,并从广西茶科所引进“福鼎大毫”、“金龙大白”和“桂绿一号”和三个良种茶品种45万株,解决发展六堡茶产业的种苗紧缺问题,争取在五年内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万~3万亩。

在搞好六堡茶种植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六堡茶加工企业。目前,我市已引来福建商人投资1.2亿元创办千年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投资规模2000万元的苍梧县银泰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以高起点、上规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为我市发展六堡茶产业化开了个好头。

建设茶业市场,抓好梧州六堡茶的销售。2008年2月2日,一个以六堡镇为基地,梧州市为大本营,面向国际广阔市场的梧州茶城在鸳江丽港隆重试业,我市共有14家六堡茶生产企业参加这次试业。梧州茶城成为弘扬六堡茶文化的一个好场所,宣传梧州六堡茶的一个好平台,梧州茶城成为梧州旅游的一个新景点,梧州六堡茶成为游客们最喜欢的旅游产品。

六堡茶产业目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机会,我市正抓往这个契机加快茶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茶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摘自梧州日报

从一株野茶到一个产业,这片黄茶成了百姓口袋里的“黄金”


从一株野茶培育出一片黄茶,再把这片黄茶变成百姓口袋里的“黄金”,龙游黄茶产业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打开了龙游黄茶产业发展新纪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一位茶农在龙游县罗家乡海拔800多米高的圣堂山脉发现了一株野生黄茶母树。此后,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科学研究所、龙游县农业局等单位的联合攻关,成功选育出珍稀黄茶茶树品种——“中黄3号”。

龙游黄茶乔木型,树干粗壮高大,长势旺盛,品种栽培性状好于其它变异品种,抗逆性好,易于管理,产量高。制成的干茶色泽显黄、香高持久,茶汤嫩黄,回味甘甜,具有“低茶多酚、高氨基酸”品质优点。

2014年龙游黄茶荣获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白茶类银奖;

2015年全省珍稀白茶品种品质评签中获优质奖;

2016年8月28日,龙游县茶文化研究会成功注册“龙游黄”商标;

2017年正式启用“龙游黄”注册商标,有效拓宽了“中黄3号”的品牌影响力、辐射力,目前正在积极申报“龙游黄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龙游有黄茶茶园面积2600亩,产值500万元,占龙游全县茶叶总产值的6.2%。有规模茶厂42家,其中3家为“浙江省示范茶厂”,8家茶企获得QS认证。

今年,龙游县出台了《加快龙游黄茶产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品种繁育、扩大规模、规范加工、品牌建设等四个方面为抓手,引导龙游黄茶产业向“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营销品牌化、茶旅一体化”发展,计划三年内扩种龙游黄茶面积1.5万亩以上,种植总面积达到1.7万亩以上,产值达到1.5亿元。

百家社区品六堡 弘扬六堡茶文化


百家社区品六堡弘扬六堡茶文化

5月4日,为进一步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进社区,丰富“人文社区”内涵,充分展现社区党民同心共建“美好社区”的精神风貌,弘扬六堡茶文化,由市茶产业办、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和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百家社区品六堡弘扬六堡茶文化‘双报到’”活动,六堡茶文化展示馆迎来了大塘街道华洋社区街坊邻居。“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六堡茶的传统工艺列入国家非遗名录”、“冷水渥堆发酵技术比普洱茶更早”、“六堡茶是著名的侨销茶,从梧州六堡镇装船……出口世界各地,形成了与茶马古道齐名的茶船古道”,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塘街道华洋社区街坊邻居一同参观了六堡茶文化展示馆。了解六堡茶的前世今生,领略茶船古道的瑰丽画卷。有街坊表示,从小在梧州长大,六堡茶喝了很多,来到这里才知道梧州六堡茶还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

六堡茶文化展示馆由中国茶展示区、六堡茶展示区、六堡茶企体验区组成。从茶类历史,六堡茶制作工艺,茶船古道历史,各大茶企六堡茶产品等多个角度展示六堡茶。

随后,街坊共聚一堂,品六堡,看节目。清新典雅的茶艺表演,古韵悠悠的琵琶弹奏引人入胜。再配上一杯六堡茶令人回味。由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播放的3分钟六堡茶宣传片,也引起了在场人们的兴趣。不仅到各茶企体验店品茗,还与工作人员、茶艺师沟通交流六堡茶鉴赏、收藏、储存等知识。

从2017年开始,我市全面开展六堡茶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宾馆酒店的“五进”活动,打响梧州六堡茶品牌,提升影响力,让更多人关注了解梧州茶文化。百家社区品六堡活动就是旨在引导梧州人民全民饮茶风尚,对外宣传推广梧州六堡茶,弘扬六堡茶文化内涵,引导六堡茶消费,培育六堡茶市场,打造六堡茶品牌,促进梧州市六堡茶产业健康发展。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让六堡茶好茶造福百姓》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