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堡茶。

中茶六堡茶:传承1988做全球老百姓都喝得起的口粮六堡茶

品牌故事:六堡茶“中国制造”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进一步开放,全国名茶崛起,茶叶市场充满了机遇和挑战。中茶老一辈茶人们反思:在以往努力的时间里,大家都专注于六堡茶的原料品质把控、制作工艺改良、还有就是原料茶或简单的成品茶销售,如果六堡茶一直缺乏品牌价值,便会让“中国制造”沦为“世界代工厂”,我们需要打造自己的六堡茶品牌。

风云际会,厚积薄发。1988年1月5日,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正式成立,由原先的茶叶科转变为茶叶公司,隶属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广西茶叶分公司,以更专注的姿态去从事六堡茶的产制与出口业务,为六堡茶产地正根溯源,致力于打造属于中国的六堡茶品牌,做全球老百姓们都喝得起的放心茶。

1988年2月,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再次派我司赴日本推广六堡茶业务,对外贸易再而全面铺开。以1988年作为新的起点,中茶窖藏六堡茶再次走红海外市场,成为广大侨胞的思乡情愫;直到1998年(10周年),中茶窖藏六堡茶依然保持六堡茶出口第一的排名,深入海外民心;到了2008年(20周年),中茶窖藏六堡茶开始进军国内市场,成为国内的千家万户的“心中茶”。

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十周年纪念会

从1988年-2016年(28周年),为了纪念初心,我们在2016年首次推出“传承1988饼”,它被赋予了深刻的时代意义:“传承”寓意着中茶不忘初心的理念,表达了对历史和经典的崇敬之心;“1988”见证了六堡茶出口的黄金时代,凝聚了万千茶人对六堡茶事业付出的艰辛。

传承经典,形神合一

形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过去的六堡茶饼大都以“铁饼”的形态出现,不易撬取饮用,后期转化慢。“传承1988饼”,采用纯手工揉制,是制茶师精心浇筑的产物,使得饼型自然美观,饼面条索清晰,松紧适宜,顺着纹理撬取,茶条较完整不易短碎。梧州中茶茶人多年坚持的匠人精神,在“传承1988饼”中得到了再次的彰显。

神人情与和韵,似是故人来

茶饼浑圆端正,外形自然美观,饼面条索清晰,外形壮实,欣赏外观便可见用料精细;茶饼发酵程度适中,历经三年窖藏,间有金花,轻嗅茶饼,槟榔香怡人。“传承1988饼”传承的不仅仅是传统工艺,传承的更是一种历代茶人对六堡茶倾心付出的情怀,是一种始终醇如故人的味道。

一脉相承,有情有味

情打造老百姓的高品质口粮茶

中茶窖藏六堡茶走过的1988年到2016年,万千茶人倾注了无数的心血,而“传承1988饼”,正如这28年万千茶人努力的缩影,它的盛名属于这个时代,属于海内外万千钟爱它的茶人朋友们。

因此2016年首版“传承1988饼”,以高品质、亲民价位的首发姿态低调入市,摒弃奢华,不负盛名,为全球喜爱六堡茶的朋友们打造高品质的口粮茶。

味中茶窖藏六堡茶有点“甜”WWW.cY260.cOm

轻轻撬开茶饼,可见干茶条索紧结重实,色泽黑褐;沸水冲泡后,可见汤色红亮,陈香纯正略有槟榔香,滋味醇和顺口,甘甜生津,余味缭绕;5-9泡后,汤色越发透亮,滋味甜爽怡人;越往后泡,甜度越清爽,如饮清泉。

感受茶香,领略情怀,传承的不仅是经典和传统,更是一种情怀。传承1988饼,饮之甘醇如饴;赠之情谊深厚;藏之惊喜不断。

延伸阅读

芸芸六堡茶中 如何挑选“口粮茶”?


芸芸六堡茶中如何挑选“口粮茶”?

身边很多朋友都爱六堡茶,每次茶聚的时候,总有些茶友求介绍一两款口粮茶。所谓口粮茶,是说品质较好,口味浓淡满足需要,性价比高的适合作为日常消耗必需品的茶叶。一般这种茶叶做到了品质和价格的平衡,低劣的茶叶就算再便宜也不屑一顾,但是过万元一斤的无土黑盒“六保茶”、0101六堡茶很明显也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当然也成不了老百姓杯中至爱的“口粮茶”了。考虑到既要“好喝”又要“喝起来不心疼”的六堡茶,着实不太好选。

小编借鉴了众六堡茶友多年的品饮经验,发现初阶口粮茶价格区间在100-200元/斤,中阶口粮茶价格在200-500元/,超过500元的属于对六堡茶有较高端的。在口粮茶这个价格区间的六堡茶应该拥有何种属性,才算最具性价比的呢?小编会从原料、汤色、香气、滋味这四个方面和各位茶友们细细扒个明白彻底。

外形——干净、整洁最重要

原料的好坏是决定一款茶好坏的基础,工艺则是完美发挥原料特性的关键,好比我们做菜的时候,选用的是上好的食材和独特的制作方法,出来的味道就会完全不同。而作为口粮茶,对外形就不要有过高的要求。三级、四级的较为适中,这样级别的六堡茶外形粗实,较匀整;色泽黑褐,尚油润,干净稍含梗;茶叶冲泡后,叶底褐色或者黑褐,叶质尚柔软。

一级六堡茶:

外形条索紧结、尚圆直、匀整;

色泽黑褐或黑色,油润,干净三级六堡茶:

茶叶外形粗实、紧卷,较匀整;

色泽黑褐或黑色,尚油润,干净稍含梗

汤色——明亮为佳

汤色又称水色、汤门或水碗,主要审评茶汤融合度,即色泽和亮度。作为一款“口粮茶”要求六堡茶汤尚红浓明亮。100-200元区间的六堡茶,由于年份较新,茶汤略带浑浊是正常的。而200-500元区间的六堡茶,茶汤则开始出现通透明亮感。

香气——纯正,香型更偏向个人喜好

香气是我们品茶时的一种心旷神怡的美好感受,一个茶的香气应该从香的类型、浓淡度、持久度等方面去综合体会。而六堡茶香的种类大体又可以分为槟榔香、“金花”香、陈香这三大类。

滋味——顺口、醇正

会把茶当做口粮的,多是资深的茶友和爱茶之人。许多资深茶友,对茶的口感还是有些要求的。至少这茶要口感甘醇浓郁,味道纯正自然,略有回甘。100-200元区间的六堡茶,略有涩感是正常的,200-500元区间的六堡茶已经较为顺口。

一款口粮茶,大家都希望有着“黄金品质白菜价”且能保证健康安全。而圣源六堡茶0306、6301、线上特供“槟榔香四年陈六堡茶”等多款六堡茶均能够满足人们对一款口粮茶的全部想象,堪称六堡口粮茶中的典范。

六堡茶传承:六堡茶文化亟待深挖


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六堡茶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同样涵盖了历史掌故、民俗文化、种植加工工艺、品种研究、茶食茶疗、保健养生、茶文茶艺、冲泡品鉴等多方面的内容;广义而言,六堡茶文化更涉及经济贸易、餐饮旅游、医学保健、历史考古等几大领域。

作为梧州人,笔者一直以来都很关注作为梧州历史名茶的六堡茶,也一直致力于六堡茶文化的发掘整理研究工作。从整个茶市场横向来看,这些年,许多外地名茶诸如安化黑茶、金骏眉等通过打好“茶文化”这张牌,引领、推动产业异军突起,获得跨越式发展的例子,很值得我们借鉴。

各地名茶成名有妙招

名茶成名最著名的例子是传统名茶龙井茶,当地营销商结合闻名天下的西湖风景区,以狮峰山下胡公庙前十八棵被封为“御茶”的茶树作为亮点,然后按五个产地的不同品质给龙井茶排名,分别是狮、龙、云、虎、梅(即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推出各个产区的龙井茶。在品茶用水上,有龙井茶与虎跑泉的“双绝”搭配;在旅游上,结合打造“龙井茶乡第一村”,开发龙井茶旅游产品,并利用龙井茶这个品牌做出更多诸如杭州龙井、浙江龙井的系列品牌。这一系列的举措,使得龙井茶这一历史名茶从种植研究、品牌打造、推广营销、旅游文化到衍生品配套产业等等,都发展到一个历史上的空前水平。以茶文化来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这个可以说是最成功的例子。

中国历史上的名茶很多,能够利用自身优势,以特色茶文化将产业做大做强的,还可以找出很多例子。如福建武夷山的“大红袍”,以神奇的传说结合武夷山旅游,让人印象深刻。而闽南安溪铁观音,不仅结合当地的“茶王赛”吸引了天下茶客的目光,更利用福建人开茶庄“遍地开花”的推广模式,将闽南乌龙以及闽南功夫茶的茶文化推广开来,使得几乎整个中国知道铁观音,都在采用闽南功夫茶的泡饮方式。

普洱茶更是另辟蹊径,以“能喝的古董”和“越陈越香”作为两大亮点,策划出鲁迅所存“宫廷茶”天价拍卖、茶马古道马帮千里运茶等商业宣传活动。此外,还发掘出贡茶女儿茶、故宫藏茶等历史文化资源,将普洱茶产业做得炙手可热,让人“瞠目结舌”。这其中,固然存在市场资金恶性炒作的问题,不过,以推广茶文化来推动整个茶产业发展的做法,依然值得我们借鉴。

梧州六堡茶需要文化作为支撑

梧州历史名茶六堡茶,是驰名两广、港澳、日韩以及东南亚的传统名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作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黑茶销往海外。在东南亚,特别是在马来西亚,深受华人华侨和当地居民的喜爱,至今仍拥有相当大的消费群体。当年,甚至出现过因供不应求,马来西亚茶商用普洱茶充当六堡茶出售的情况。茶乡六堡的茶叶产制史是非常悠久的,其古老的制茶方法、冲泡茶艺、茶叶保健养生的传承、茶叶的存储工艺等,都与中国茶业的发展历史一脉相承。因为当时六堡交通闭塞,直至今天当地仍保留有大量中国古代制茶的痕迹和线索。这些都是古老的六堡茶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遗产,有待我们去发掘、研究、整理。

 由于地处西江流域,先辈们开创了一条完全可以媲美普洱茶茶马古道的茶船古道。六堡茶的茶叶运输过程非常独特,漫长的水路重重的险滩、特有的茶排茶船,以及香港转口远洋运输的模式,在中国茶史上绝无仅有且富于传奇色彩。以上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将之写成传奇小说拍成电视片,可惜,它们也一直没能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据史料记载,古老六堡茶的渥堆工艺远远早于普洱茶,甚至有六堡茶是普洱茶后发酵工艺“师傅”的说法。无论现在写普洱茶书籍的专家认可与否,六堡茶堆放发酵的工艺在文字记载和茶工口口相传中,都无可置疑地早于普洱茶。六堡茶早已定型的堆放工艺以及后来被香港茶商采用湿发工艺大量制作陈化的经验,无疑是1973年普洱茶渥堆工艺在昆明茶厂研制成功的借鉴。

 而六堡茶深厚的茶文化还远远不止这些,以六堡茶为主线串起来的古老煮茶品茶文化、民俗文化、古法工艺传承文化、茶食文化、保健养生文化、诗词文学文化等等,如同一条精美的珠链,上面每一颗珍珠都是那么的璀璨夺目。

 近年来,随着饮茶之风悄然兴起,特别是同是黑茶的普洱茶迅速被市场关注、推高,梧州六堡茶也同样得到消费者的关注,六堡茶产业遇上了一个重振雄风、加速发展的机遇。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中,六堡茶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因为普洱茶、湖南安化黑茶、四川边茶、湖北青砖等都在争夺这个黑茶市场。普洱茶、湖南黑茶已经看准时机脱颖而出,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扩大,六堡茶如何在稳固现有市场的同时抓住机遇提速发展,是摆在业界面前的一个重大任务。

 这些年来,我们在发掘六堡茶历史文化方面的确也做了一些工作,但就当前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势头和规模而言,我们在六堡茶文化的整理发掘和研究利用方面还是相对滞后的。在台湾的一本茶专业杂志上,看到一篇文章说到,作者想要了解六堡茶和六堡茶历史文化,第一时间不是打算到广西梧州、到六堡去,而是到马来西亚去。看到这里,我汗颜。

 那本台湾茶专业杂志上说的有其道理,作为六堡茶的原产地,梧州至今没有一本全面而深入介绍六堡茶的历史文化、工艺品种、品鉴技巧、选购存储等方面的权威书籍,实为憾事。如果有了这么一本书,茶商、茶人可当作六堡茶的资料工具书,茶友则可当作了解六堡茶、交流品鉴心得的辅助读物。另一方面,我们对六堡茶茶船古道以及六堡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缺乏合理规划,对如何利用梧州六堡茶文化带动相关产业经济的发展,也缺乏一个总体的思路。

 有感于此,笔者正打算将近十年来遍走六堡茶乡各大茶区时收集到的资料,包括六堡茶历史文化、古法工艺传承、茶艺茶道、品鉴收藏、保健养生等方面的一些心得,整理撰写成一部比较系统介绍六堡茶的资料书籍,也算是为六堡茶文化的研究工作尽自己一份绵力吧。

 历经百年兴衰的六堡茶正面临一个重振昔日雄风、加速发展的良机,如何加强对六堡茶文化的发掘研究,弘扬六堡茶文化,并以茶文化来引领、推动整个六堡茶产业的加速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广西春茶节:六堡茶价格实惠包装亲民“百姓茶”更接地气


广西春茶节:六堡茶价格实惠包装亲民“百姓茶”更接地气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以来,给梧州六堡茶的销售经营带来了哪些变化?5月2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广西南宁市华南城的2014年广西春茶节展会现场。有参展商和客商认为,茶叶产品包装“瘦身”了,茶叶价格也降了,而这样的六堡茶在市场上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茶企改变产品线路

“六堡茶品质好,价格适中。”5月2日,在梧州金益六堡茶业公司的展位内,来自新疆克拉玛依市的茶商卡台曼一口气购下两千多元的茶叶。卡台曼说,自己是第一次接触六堡茶,“六堡茶口感不错,有特色。”卡台曼表示,将考虑在新疆推广价廉物美的六堡茶。

金益六堡茶业公司负责人潘小龙表示,中央八项规定对六堡茶产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更多的茶企都在走经济实惠的路线。

“我们的特级茶原料都是茶芽,以前一市斤至少卖100多元,现在只卖48元。”潘小龙表示,价格降下来了,前来买茶尝鲜的市民也多了,茶商也敢采购了。

当天,记者走访发现,多数参展商摆出了每市斤100元至300元的六堡茶产品,不少南宁市民趋之若鹜。有参展商说:“如果展出几千元一斤的六堡茶,那是不接地气的。”

市场有望继续升温

当天上午11时,在瑶寨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展位内,南宁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运营经理陈邦禄正在收购六堡茶。

陈邦禄表示,在南宁市,茶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如今生意圈流行喝茶聚会谈生意。“有台商看好六堡茶,认为六堡茶就是广西的特产,并打算在新建的高级商务会所内引进六堡茶。”他表示,现在六堡茶价格适中,适合朋友之间送礼。

梧州市中茗茶业公司董事长曾宪芳介绍,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梧州市部分走“礼品茶”路子的茶企受到很大影响,但在国内的普通消费市场,六堡茶仍保持着稳健的上升势头。

曾宪芳预计,受中央八项规定影响,绿茶等茶类将受一定冲击,国内茶市场将成为“红黑白绿”茶混战的局面,走百姓路线的六堡茶有望继续升温。

包装刮起“节俭风”

除了价格实惠,记者走访发现,今年的六堡茶包装更趋向规格小巧、风格素雅的产品。

在梧州市中茗茶业公司的展位内,六堡茶用拳头大的小麻袋包装着,小麻袋上还有漂亮的刺绣,吸引了不少观展市民的眼光。

曾宪芳说:“这种包装上档次有内涵,观展的市民都喜欢。成本也不高,一只小麻袋才几元钱。”

金益六堡茶业公司的茶叶包装则“一简到底”,市民购茶后,商家用纸袋+纸盒包装茶叶。公司负责人潘小龙说:“企业打算将花费在包装上的钱让利给消费者,让消费者得到更多实惠,而从目前的市场反应看,效果不错。”

在广西六堡公社茶业公司展位内,六堡茶的包装更为环保别致。细看可以发现,绿色、灰色、黑色、红色纸盒由平日所见的纸箱纸皮、玻璃设计组合而成,既是包装盒,也是一件工艺品。

在不少六堡茶展位,记者发现传统的纸质、塑料、绒面盒等各式茶叶包装占主导地位,但采用竹、木、泥等天然材料做成的茶叶包装已显山露水,有店家甚至将其作为主打产品摆在显眼位置。

广西六堡公社茶业公司负责人黄朝满认为,消费者购茶的第一直观感受就是产品的包装。充满设计感,低碳环保时尚的包装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六堡茶销量。

采访手记

中央八项规定,让权力消费逐步从六堡茶消费领域退出,从源头上杜绝了不正常的暴利和畸形的消费结构,也让企业和商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产品水平上。这样的商业环境,让部分六堡茶价格更为正常、理性,也给普通老百姓带来了更多的实惠和好处。

六堡茶的发展传承


发展传承

文化定位,提升六堡茶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2年,中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肖健为六堡茶作文化定位,指出梧州六堡茶与云南普洱茶同为千年中国名茶,六堡茶体现梧州春节节庆文化寓意,关键在于“红”的特色!中国红,是中华民族节庆的主题色彩、文化崇拜和精神皈依,寓意着平安喜庆、和谐团圆、兴旺发达!六堡茶的“红”,既体现梧州春节节庆文化寓意,更体现中华传统文化折中、自然、和谐之美!自此,六堡茶获得了国内文化界、茶叶界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认同,社会影响力大大增强。肖健,是中国当代文化界享负盛名的人物,学术观点和理论成果赢得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同,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高度关注、持续聚焦其学术活动,对提升中国岭南文化、珠江文化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立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

2010年11月,梧州市社科联在广西梧州组织成立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宣传六堡茶,研究六堡茶文化,让更多的地区及人群,了解并喜欢六堡茶,通过发展六堡茶文化产业,繁荣茶乡经济,繁荣梧州乃至广西经济。[8]陈伯昌,男,汉族,1961年07月生,广西苍梧六堡人。梧州传统六堡农家茶文化和工艺的传承者,梧州六堡茶文化产业发展的倡导者之一,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会长,致力于梧州六堡茶与国际茶业界的学术交流。2010年11月,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在广西梧州成立,陈伯昌担任会长。他提出,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成立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地方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努力,进一步重视对六堡茶传统文化的发掘研究,引领六堡茶产业跨越式发展。[9]2010年06月,由国家农业部、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在北京开幕,梧州六堡茶作为广西唯一一家参加该届农民艺术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全国性的大型文化交流平台上展演,陈伯昌作为传统六堡茶文化的传承人,他把古老的葫芦、茶竹筒、茶箩和制茶工具带往首都北京,在现场表演传统六堡茶杀青、揉捻、渥堆、烘干等手工制茶传统工艺,为家乡六堡茶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努力。[10]2012年03月,反映广西梧州本土六堡茶的文化微电影《春茶姑娘》开拍,陈伯昌接受微电影《春茶姑娘》项目组聘请为茶文化顾问,再次为梧州六堡茶文化的继承、推广与传播作出了努力。[11]彭庆中编著《中国六堡茶》,对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六堡茶的历史、传承和发展进行了论述,为梧州六堡茶的传承、发展和弘扬作出了努力。彭庆中,男,广西苍梧人,六堡茶国际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六堡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梧州日报社主任编辑。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从历史中走来


六堡茶历史:六堡茶从历史中走来

六堡茶是历史名茶,享誉国内外,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我国已故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根据南北朝时期的《桐君录》等史料考证,六堡茶的产制历史可追溯到一千五百多年前。在六堡镇秀丽的山水怀抱中孕育并最终成为著名侨销茶的六堡茶,是自然与人文共同打造的精灵。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版《苍梧县志》记载:“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广西通志稿》记载:“六堡茶在苍梧,茶叶出产之盛,以多贤乡之六堡及五堡为最,六堡尤为著名,畅销于穗、佛、港、澳等埠”。在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六堡茶以其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当时全国24个名茶之一。传统六堡茶是箩装紧压茶,以六堡镇的恭州村茶和黑石村茶品质最佳。过去由于陆路交通不发达,六堡茶只能通过水路运往广州。广东茶商在六堡镇的合口街设点收购六堡茶毛茶并炊蒸踩箩。然后从合口码头用小船装运至梨埠,再装大木船运到封开,然后装上电船沿西江运到广州。之后再出口到香港及吉隆坡等地,“茶船古道”之名因此而来。

1951年之后,轰轰烈烈的土改,使农民获得了土地。当时很多农民开始重新种植茶树,茶树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而在1953年以前,梧州有大小私营茶商十余家,经营茶叶以六堡茶为最大宗。然长期以来,六堡茶都是以家庭作坊式加工为主,这种方式制约了六堡茶的发展。1953年1月,中国茶业公司广州分公司在梧州设立办事处经营广西茶叶,小型手工业生产加工场设在了角嘴路“老虎冲”内,这就是梧州茶厂的前身。1953年下半年,广州分公司梧州办事处改为中国茶业公司梧州支公司,加工厂也转为梧州支公司领导。1954年1月,中茶梧州支公司改为广西支公司迁往南宁,梧州设立办事处,加工厂属办事处领导。1954年,国家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开始取缔私营茶商采购毛茶,广西大部分六堡茶毛茶由国家统一制定收购等级和收购价格,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集中运到梧州茶厂精制加工,梧州六堡茶从长期手工作坊式生产转变为工业化大生产。1955年8月,中国茶业公司批准梧州加工厂为工业企业单位,名称由“中国茶业公司广西支公司梧州办事处加工厂”改为“广西省茶业公司梧州茶厂”,梧州办事处即告撤销。1959年后,梧州茶厂全称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茶厂”。

六堡茶传统工艺的特点是渥堆发酵、蒸压、陈化。建厂初期,梧州茶厂在总结吸收六堡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按照“毛茶→分筛→拼堆→初蒸→?堆→开堆→摊凉→复蒸→装笠→入仓陈化”的工艺精制加工六堡茶。当时,六堡茶成品分一、二、三、四、五号及级外茶。一号六堡茶品质要求:外形条索紧结匀齐,色泽黑褐油润;内质滋味醇厚,有槟榔味,汤色红亮,叶底嫩匀。除了严格对样加工外,茶厂还发挥职工群众的创造精神,针对茶叶品质进行合理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

茶厂加工出来的成品一般由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销往广州、香港、东南亚以及日本。因为六堡茶耐久藏,越陈越好,而且陈年六堡茶有消暑祛湿、明目清心、帮助消化、消除疲劳、养胃健身等功效,民间常用陈年六堡茶作为防病治病的良药。据说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主要做矿工,劳累一天后必须要喝上一大碗浓浓的六堡茶才能消除疲劳,因此,矿主招工时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否则就招不到工人。由于六堡茶特殊的保健作用,故其一直成为马来西亚华侨的生活必需品。

而香港经销茶庄则常以“陈年六堡茶”、“不计年”作为商标,用大宇标榜“正宗梧州六堡茶”,以显示其经营的六堡茶品质优良正宗。1991年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和梧州茶厂考察,对梧州六堡茶的品质风格和加工工艺大加称赞。后经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有强力降脂解腻、减肥健美功效。消息传开,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日本东京。

近年来,随着黑茶类风靡全国、行销海外,六堡茶以其良好的保健功效,独特的风味品质受到了众多爱茶人士的推崇。在自治区及梧州市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六堡茶产业被列入梧州市2007~2011年农业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目前梧州市六堡茶专业市场的建设已经起步,六堡茶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六堡茶、六堡茶旅游点双双入选“梧州市十佳美食美景”,广西黑茶瑰宝六堡茶正迎来春天。

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杀青时一定要掌握火候,茶青下锅后,要先闷炒,再扬炒”、“揉捻时要以整形为主,加压不宜过久,一般是轻揉”……近日,在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县六堡镇的塘平村,现年57岁的韦洁群一边熟练地揉捻着茶叶,一边耐心地向女儿石濡菲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她制茶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来制作,所制作出来的茶叶精细,品质高,群众非常认可。”提起韦洁群,当地群众几乎无人不识。2009年,她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久前,她又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韦洁群一直以来对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坚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年18岁的韦洁群是原六堡公社茶厂的一名普通的采茶姑娘,由于她的勤劳好学,采摘茶叶又快又好,不久,她与另外三名采茶姑娘一起被送到茶厂的技艺部门,跟随老师傅学习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她很快就掌握了制茶技艺:杀青、揉捻、沤堆、发酵、烘焙、略置、加压、陈化……每一个环节她都熟记于心。

不久后,原六堡公社茶厂解散,出于对原生态六堡茶的钟爱,韦洁群一直坚守在六堡镇,用她的制茶技艺,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带来高品质的好茶,与此同时,她的传统制茶手艺也日臻成熟。

韦洁群所在的六堡镇塘平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丘陵地形为主,山脉延绵、峰峦耸立,气候温和,溪流纵横,泥土疏松肥沃,是种养茶树的最佳之地。2003年,韦洁群充分利用好当地气候,在村里办起了茶厂,并坚持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制作六堡茶,所制作出来的产品由于质量上乘,经常被抢购一空。

由于韦洁群所制作的六堡茶品质上乘,再加上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很多外地商人一直想跟她合作,甚至有人想“买断”她的传统工艺。更有甚者,在意识到韦洁群的名气能带来的影响后,有商家竟直接盗用“韦洁群”的名字来注册商标……

考虑到传统制茶工艺的重要,再加上近年来现代制茶工艺对传统的制茶手艺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韦洁群一直视之为己任。

韦洁群的女儿石濡菲从小对六堡茶传统的种植和制作耳濡目染,有着坚实制茶基础,韦洁群有意让她接过自己的“衣钵”,便经常对她讲授制茶技巧。在母亲手把手教导下,石濡菲所制作出来的茶叶也达到很高水准。

只有坚持,才有生命力。虽道传统茶艺后继有人,但韦洁群还是说出她的想法。她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传统的制茶工艺,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鼓励并支持传统的工艺,让六堡茶制作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中茶六堡2017优秀征文连载:六堡幸事


中茶六堡2017优秀征文连载:六堡幸事

要说起我与六堡茶的因缘,那是从童年便已经开始的。

首先由于我们家祖籍广府,而广府华人的家风又是出名的严谨,所以从小就算环境不太富裕,可礼仪廉耻等言教,家中父辈却是始终都不曾落下的

因此有关泡茶奉茶方面的礼数,在广府籍家庭来说,就更是每日必做的功课了。打小长大,只要是有父辈老人在座上用饭,那么小辈们就算是在忙活些什么,都得照规矩停下步伐,然后毕恭毕敬的斟满并奉上大杯六堡茶,让长辈在吃完饭以后能把茶水冲入碗中,连沾底的米饭粒也一并饮下,这在当时的我看来是无解,可至今人生阅历丰富了,才理解到南洋老派华人实非吝啬,反之却是想籍着生活种种,来贯彻长幼有序和节俭的美德。

然而世事总有两面,一个纯朴的时代却不一定代表着事事皆好,比如说对女性的不重视,这即是我一直都难以释怀的情结。

还记得那时候对茶是排斥的,因为那是母亲日日吃的唯一料理——茶泡饭配酱青,且还总得等到一家老小都吃罢以后,才肯随便扒个几口权当应付,直到很长一段时间以后,生活改善了,如此“清茶淡饭”的习惯则还依旧,以致我虽不认同当年老人们对女性的态度,却也“节俭”精神深入骨髓,并理解到她实是在用自己的大好年华来为家人们操持温饱,而这般牺牲我总归无以为报,也只能略尽绵力去延续她那吃长斋的心愿——但凡念念不忘,茹素至今。

同时,也因为身为长女的关系,所以自小每晨煮水泡茶供佛桌的任务便落在了我头上。且大家都知道广府人虽嗜茶然节俭,故每日经我手用大洋筒壶泡好的那一瓯六堡茶,它不仅供祖宗神佛致敬,也供一大家人整日饮用,就这么从早点到晚饭的一沏再沏,之后还得把茶渣取出,再倒进花盆中当肥料,那也是为何如今很多南洋华人还会有闷余茶的手法,当然闷煮出来的六堡余汤是真的另有一番甘美,然更大层面上的原因,我认为即是无论人年纪多大,都会记得去应用的老式“家教”吧。

也所幸有过童年的种种煮茶经历,导致我后来选择了进入茶业,并在开始接触到各类更精致,或专为泡好一壶茶而存在的器皿以后,我将它们与小时泡茶的记忆一一对照,才真正明白到茶作为媒介体的无限可能性。

它可以是日常饮品,也可以是文人雅玩,更可以是一种民俗传承的上佳诠释,就像我的家族史一样,它串起了上至菩萨,中至父老,下至孺子的几代关联,故此我一旦体会到上述这一切,便似乎看清了自己的使命,决定终生行茶,是不想也难再走出来了。

所以每当提及偏爱六堡茶的因由,转头细想,也实在浅白,就多半是基于与此茶曾有过的家常交会——从早期见它在粮油行里被装在塑料袋里出卖,到后来一箩筐一箩筐,甚至一小盒一小盒的在越来越多地点贩售,我只觉得世间一切都在改变,是变得更好,却也变得更远离生活,所以我还是更愿意去维系着那份让茶回到日常的简单,去组织起了南洋印记这么个理念,不为扬名,只为向老天讨一些时限,让多一点传世美好可以延续下去。

比如老一代因着历史巧合而留存下来的南洋六堡茶,它们既到了我这一代人手上,而我作为大马茶界中的一分子,于公于私,我都认为有必要去向世人展示及宣讲,去让年轻人们看一看,当年先辈都是在怎么过日子的。图为“六堡茶再现风华”所展出的各类梧州中茶六堡

于是在2010至2013年间,靠着诸多茶人们的协助,我们就这样办起了三场名为“六堡茶再现风华”的展览品鉴活动。

这一次,我们是几乎歇尽所能,用尽了一切人情去拜托大马六堡茶藏家们来参展。当然,其过程是很不容易的,但当我们最终可汇聚那些像是二战前后的慎昌号,福华号,达信行等等遗珍,亦或五六十年代时期的顶级原度,宝兰,梁瑞生等等绝品,以至七十年代后开始进口的梧州中茶佳茗,好似特级六堡等等沉寂了多时的老六堡茶件,并引起中港台马各地茶界的关注时,我就知道那绝对是功德一桩,即使过程再曲折也总算值得了。图为“六堡茶再现风华“品鉴会开幕典礼。当天笔者赵美玲、大马茶界泰斗林平祥与诸位大马茶人一同为大会进行揭幕仪式。

毕竟这些老六堡茶,在将来兴许都会被消耗或买卖掉,所以能够把它们都聚集在一起,留下一个完整史料的机会,我自知也就仅此一次,或就似我们为活动取下的名字一样——“风华再现”,那么接下来若依照历史定律去看的话,我猜则该是“风华绝代”矣。图为南洋仓储梧州中茶箩装二级六堡

但姑勿论过往老茶种种,且只综观今之六堡茶工艺,我看见的也仍旧是那百年如一日,总归以红,浓,醇,陈为基调,以走进百姓生活为准则的口味坚持。

而能在此生得见这般艺茗传承,使到老六堡被珍视,新六堡被期待,吾做茶一世,还复何求?图为本文作者——“全球普洱十杰”赵美玲于六堡茶品鉴会上致辞

百年精品六堡茶


百年精品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历史名茶,六堡茶生产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其特有的“红、浓、陈、醇”的独特风味和特殊的槟榔香味声名鹊起,被列为全国24个名茶之一。

梧州六堡茶是中国黑茶类的精品,一直以来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侨销茶远销国外,深受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广大侨胞以及我国港、澳地区各界人士的喜爱。100多年来,梧州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主要出口产品,一直处于“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局面,国内消费者对黑茶类中的精品六堡茶了解不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黑茶类茶叶需求量的增加,梧州六堡茶已逐渐被国内消费者重新认识,陈年六堡茶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中国茶叶的“XO”。

梧州市政府把六堡茶产业列为十大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力度扶持发展,并向国家申请了梧州六堡茶原产地标志注册认证。梧州市政府准备每年举行一届“梧州六堡茶节”,利用六堡茶节打响梧州六堡茶的品牌效应,提高梧州六堡茶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用新兴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做大做强做精梧州六堡茶。把六堡茶产业做成我市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西江“船帮”带旺六堡茶

走进苍梧县梨江、东安江两岸的古民居,一栋栋已有百年历史的老屋内,几乎都镶嵌有佛山陶瓷的精美工艺品。住在古民居老屋里的老人们告诉我们,当年从广州开往封川江口的商船,逆水而上时带来了佛山的陶瓷,顺水而下时装满了梧州六堡茶。当年六堡的茶农通过用小竹排把六堡茶运到梨江口汇集,再用小船运到封川江口,再装大船下航。六堡茶成为西江流域的“船帮茶”,再经广州出口到世界各地。

六堡茶远销海外,得益于西江流域的“船帮”,得益于广州这个茶叶国际贸易口岸。广州有着悠久的茶叶对外贸易传统历史,是中国历代茶叶国际贸易的主要口岸。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着清朝康熙皇帝在1685年的亲笔御批,钦定广州作为全国唯一的茶叶对外通商口岸,这是广州作为中国通往欧洲的“海上茶瓷丝绸之路”重要中转站的最有力证据。梧州作为“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一个新站点,六堡茶成了西江流域的“船帮”和远洋航船的“船帮茶”。

当年,广州口岸需要大批茶叶出口,茶商们追寻着西江黄金水道“船帮茶”,走进六堡茶船古道寻觅六堡茶。茶商们看好六堡茶这个黑茶类的精品茶,纷纷在六堡街开设茶号,收购六堡茶。每逢春茶、秋茶采收季节,茶农们把茶装到小竹排,从乡间小溪水道把茶送到六堡合口街的码头前出售。

据苏海文在《中国茶讯》1951年第二卷第7期介绍:旧时粤南在广西六堡乡合口街设庄收茶叶,计有“广元茶”,“广福泰”,“新记”,“三纪”,“永组”,“公盛”等茶庄六个,以后将六堡茶炊蒸在箩,由合口街用小铲装运至梨埠,在春夏水大时每铲装运四十担。秋冬水小时每铲只能装运二十担。由梨埠换大木船运至封开,再用电船装运广州,再出口港、澳。

当年西江“船帮”带旺六堡茶,壮大了六堡茶这个产业,六堡茶在历史上的年产量和销售量曾一度达到1500吨左右,成为六堡茶农的主要经济收入。

六堡茶,有个美丽的传说

相传有一天,天界的仙母娘娘领着一班仙女下凡到苍梧县六堡黑石村,被这里的人间仙景迷住,仙女们捧起黑石山下的泉水,入口顿觉清甜滋润,远道的劳累一扫而空。仙女们环顾四周,看到这里山多田少,田里种的稻谷百姓难以糊口,生活困难。仙母娘娘于是就在黑石山上种了两棵茶树,并告诉黑石村的老百姓,只要把茶树的叶芽晒制成茶叶,拿去卖给山外的人,就可以换取粮食了。传说中黑石山上这两棵老茶树,就是所有六堡茶的始祖。

国际茶博会唱响六堡茶

云南普洱茶与梧州六堡茶同属黑茶。当年“马帮”驮着云南普洱茶走进云、贵、川、藏时,“马帮茶”成为边民喜爱的边销茶。而梧州六堡茶被西江流域的“船帮”带去漂洋过海,“船帮茶”便成了畅销海外市场的侨销茶。

为了做大做强普洱茶,云南省组成大型“马帮”,驮上云南普洱茶重走“茶马古道”,继而取道进京进行全方位宣传云南普洱茶,“马帮”所到的城市,掀起了热销普洱茶旋风。云南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普洱茶产业,用新型工业改造传统产业。在迅速扩大绿色茶园种植同时,规范搞好普洱茶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利用一切宣传平台宣传云南普洱茶,云南普洱茶迅速占领全国黑茶市场,快速形成规模的普洱茶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地方税源增长的新兴产业。

边销茶普洱茶以强大的攻势成为国内热销茶。而侨销茶的梧州六堡茶,还养在“深闺人未知”。梧州六堡茶要改变以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历史,要在中国黑茶市场上占据一席位置,必须要做好对外宣传,以行业的整体效应提高梧州六堡茶的知名度。

近年来,中国茶业协会与世界茶业行业协会等组织,分别在我国大城市召开国际茶叶博览会,目的是全面展示我国茶叶产业化、现代化、规范化发展的崭新形象,大力推广茶叶品牌化,为企业搭建一个综合性、专业性交流和发展平台,让中国最优秀的茶业品牌进入世界茶业领域。梧州六堡茶生产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茶博会这个平台,积极对外宣传梧州六堡茶,展现梧州六堡茶的精品。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首次出击2006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参赛的“5623”号六堡茶一举登顶获得金奖后,连续在全国各直辖市、各省会城市举办的国际茶业博览会上获得了六个金奖,与国内黑茶类品牌企业平分秋色,成为中国黑茶类获奖的领航企业;随后,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和广西梧州市上冠六堡茶有限公司在国际茶业博览会上也分别获得了三个金奖,在北京、西安、南京、哈尔滨唱响梧州六堡茶。

在2007中国(上海)博览会第四届国际茶业博览会上,梧州茂圣茶业有限公司、梧州茶厂、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三个企业同时登上了领奖台,捧回了三个金奖。国内外的茶商们对梧州六堡茶刮目相看,梧州六堡茶名声大振。

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上,梧州市政府组织六堡茶企业参展,梧州六堡茶首次以大展团亮相国际茶业展会,显示整体优势而扩大了品牌影响力。并在第五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第八届广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取得丰硕成果。梧州市政府获得组委会颁发的“最佳组织奖”,梧州六堡茶茶业协会获“优秀组织奖”,梧州六堡茶企业参展的产品获得六金、二银八枚奖牌。其中,梧州茶厂、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梧州市古鼎六堡茶业有限公司、梧州随缘六堡茶厂、梧州六堡山茶业有限公司参展的六堡茶获金奖;梧州六堡山茶业有限公司、梧州市一壶春六堡茶厂参展的六堡茶获银奖。梧州六堡茶在当年“海上茶瓷丝绸之路”的广州重新亮起昔日的光彩。

近两年来,品尝六堡茶、议谈六堡茶、收藏六堡茶,已成为饮茶爱好者追求的时尚。

“老茶婆”是如何制作的?

六堡茶原生态类的“老茶婆”,其制作工艺可追溯到近两千年前的东汉。

制作过程:在清明前的早上采集、杀青(过热水),自然晾干,放在农家冷楼上自然陈化。六堡茶沤堆类采制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经特殊工艺制成。六堡茶成茶条索长整,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香气醇陈,甘醇爽口,叶底呈铜褐色,并带有松烟味和槟榔味。

六堡茶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功能,六堡山村里的群众,普遍用六堡茶作治病驱痢和解暑的生活饮品。

“老茶婆”茶味最正宗

六堡山岚雾嶂,温湿滋润非常适宜种茶。六堡茶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独特的水土和耕作条件及生产管理,造就了六堡茶这一独特的地方品种。历史上六堡茶区中最有名的为黑石村茶。据地方志记载:“黑石村所生之茶,其山俱为黑石与得水亦足,而茶叶亦大而厚,味亦浓。”茶商们走进六堡茶区中最有名的黑石村,黑石村村民告诉茶商们,六堡茶最古老的茶树始祖,就生长在黑石茶山上,黑石村也就是因山上的两块黑色的大石而得名。黑石山上林木苍翠,郁郁葱葱。山林里生机勃勃,青翠欲滴,山道湿漉,山谷云气氤氲,烟雾缥缈。

村民还告诉茶商们,六堡茶原生态类的“老茶婆”,是茶味最正宗的六堡茶。

原产地标志认证做大六堡茶

梧州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类的主要出口产品远销国外,在上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仅六堡茶园面积曾一度达到一万多亩,年产六堡茶达1200多吨。梧州六堡茶一直在香港市场占主导地位。但自60年代后,由于“以粮为纲”重视了粮食生产,而对茶叶生产重视不够,以及茶叶收购和流通体系改变等种种原因,再加上六堡茶一些加工企业不注意抓产品质量,使六堡茶传统风味消失,销量逐渐降低,我市的六堡茶生产出现了严重萎缩。终于为其他名茶所取代。1981年。云南销往香港普洱茶500吨,四川销往香港普洱茶650吨。而广西六堡茶却由原来年销1500吨左右下降到444吨。同时,越南的贺江茶,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等国的青茶也打入香港市场,梧州六堡茶销售量逐年下降,六堡茶产业不断萎缩,六堡茶仅剩1000多亩的老茶园,且管理粗放,产量很低,年产茶叶只有10多吨(包括部分绿茶)。

回顾六堡茶的产业发展的历程,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要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必须要做好原产地标志认证工作,用六堡茶统一生产标准规范六堡茶生产企业的产品质量。六堡茶的品质特色取决于原料茶叶生产地域及茶叶加工成品地域。梧州市已经申报六堡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目的是使六堡茶走上现代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同时把全广西适合加工六堡茶的所有原料集中于最适宜生产的地域———梧州,实现人、财、物、技术、独特地理特征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使六堡茶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梧州市委、市政府已决定重振“六堡茶”品牌,尽快恢复六堡茶生产,把“六堡茶”这个品牌做强做大。市委、市政府把六堡茶列入梧州市2007~2011年农业优势产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在政策上和资金上对恢复六堡茶生产给予大力扶持,把发展壮大六堡茶作为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市政府已把藤县岭景大益村列为茶叶专业村,把六堡镇塘坪村列为“六堡茶”专业村建设,新建示范茶园200亩,并从广西茶科所引进“福鼎大毫”、“金龙大白”和“桂绿一号”和三个良种茶品种45万株,解决发展六堡茶产业的种苗紧缺问题,争取在五年内全市茶园面积达到2万~3万亩。

在搞好六堡茶种植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创办六堡茶加工企业。目前,我市已引来福建商人投资1.2亿元创办千年六堡茶生产加工企业,投资规模2000万元的苍梧县银泰六堡茶业有限公司,这些龙头企业以高起点、上规模,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为我市发展六堡茶产业化开了个好头。

建设茶业市场,抓好梧州六堡茶的销售。2008年2月2日,一个以六堡镇为基地,梧州市为大本营,面向国际广阔市场的梧州茶城在鸳江丽港隆重试业,我市共有14家六堡茶生产企业参加这次试业。梧州茶城成为弘扬六堡茶文化的一个好场所,宣传梧州六堡茶的一个好平台,梧州茶城成为梧州旅游的一个新景点,梧州六堡茶成为游客们最喜欢的旅游产品。

六堡茶产业目前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好机会,我市正抓往这个契机加快茶业产业化进程,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提升茶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

摘自梧州日报

“茶船古道 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 六堡茶走进泰国


“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六堡茶走进泰国

3月23日,梧州市委副书记蒋海东率领广西梧州市代表团访问泰国华人青年商会,受到了泰国华人青年商会李桂雄等的热烈欢迎与接待。代表团成员有:梧州市市委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唐云凯、市委副秘书长梁金昌、梧州市苍梧县县长谢善高、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冬霞、广西梧州六堡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士成等。

李桂雄会长对蒋海东副书记一行莅访泰国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回顾了青商会与梧州市的友好发展历程。他说,青商会与广西、梧州市关系紧密,往来频繁,梧州市是青商会多年的朋友,十多年前共同打造了梧州国际人造宝石制造基地,推动梧州人造宝石加工国际化。并促成梧州与泰国月城府(曾塔务里府)建立友好城市关系。一直以来青商会都在积极推动泰国与梧州的友好往来与经贸合作,帮助梧州的企业走出国门、来泰国和东盟发展壮大,同时号召泰国企业家参与梧州的经济建设。

李会长表示,现在正值泰中两国合作发展的高峰期与机遇期,广西是东盟的桥头堡,泰国是东盟的中心国家,泰国也是梧州制作的人造宝石最大的销售国家之一,两地在商贸、旅游等方面资源互补性强,合作空间巨大。祖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东盟一体化”的建立为泰国与广西、梧州的经贸合作创造了更为广泛的平台。李会长说,上次他率队到梧州访问考察,受到梧州市领导的会见和相关部门的热情接待,参观考察了苍海新区、苍梧县新县城、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六堡茶公司等地,梧州市发展很快,建设得很漂亮,他对梧州市的发展前景很有信心,有机会将会再次带领商会成员、企业家们到梧州访问、考察,加深两地的友谊。

李会长强调,蒋海东副书记一行此次来访代表性很大,不仅深化了“泰中一家亲”的关系,推动了泰中两国的友好往来,也促进了青商会与梧州市更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为两地企业家合作发展创造了更多更好的商机与合作机会。祝愿蒋海东副书记一行此次来访圆满成功、成果丰硕!蒋海东副书记感谢李桂雄会长和青商会同仁们的热情接待,他说,李桂雄会长和泰国华人青年商会在泰国与广西、梧州市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是中泰友好合作的重要桥梁,也是梧州市的老朋友。青商会长期以来为促进梧州乃至广西与泰国的友好往来作出了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谢李桂雄会长和青商会同仁多年来对梧州发展的大力支持。

蒋海东副书记介绍了梧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梧州的投资政策。他说,梧州是广西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拥有区位、交通、生态等多重优势,此次来泰访问是梧州市为响应中国“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借“茶船古道·新丝路”六堡茶行销全球活动,六堡茶将全面开拓海外市场,与世界各国企业家开展茶文化交流、茶叶贸易等多领域合作,打响六堡茶品牌,提升六堡茶产业国际影响力。希望能够得到李会长和青商会同仁们的支持与帮助,在泰多宣传和推广梧州和六堡茶,欢迎泰国华侨华人多去梧州走走、看看,进一步加深对梧州发展机遇和投资环境的了解,与梧州市在多领域开展更多更广阔的交流与合作。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中茶六堡茶:传承1988 做全球老百姓都喝得起的口粮六堡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六堡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