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1、茶是佛的化身

大乘佛法普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精神,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为了度化众生,佛化身千百亿。因此,一切事物都可以被视为佛的化身。茶自然也是佛的千百亿化身之一,它为众生解毒、解渴、净心、养性,却对众生无所求报;反思,它的生存价值(为人疗身疾、缓解心理压力),也正是通过“无私让人饮用”这个“牺牲自我”的“机缘”来体现出来的。因此,饮茶最终可以让众生觉悟“利他即是利己”,究竟成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片树叶能承载起无穷的自然之道,禅师通过喝茶,获悉宇宙的真理法则,最终可悟得佛性。从茶道中感悟人生,一泡好茶要经过诸多任务序的磨难,经开水冲泡,才酿成茶汤,历练出清香。禅师学佛证道也是如此,需经历千般磨难方可成长,历经万劫修行终可成佛。

2、茶是菩萨的心肠

“菩萨”的全称是“菩提萨多”。“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萨多”指有情众生;“菩萨”就是觉悟有情众生,也即普度众生。菩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以慈悲心度化一切众生,引导众生实践六度,终得解脱。片片茶叶如同菩萨六度波罗蜜的片片舟楫带领众生脱离苦海,同登彼岸。

六波罗蜜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茶遇水舍身,而成茶饮,供养世人,就是布施波罗蜜;茶香四溢,犹如戒定真香,就是持戒波罗蜜;忍受采摘揉捻、高温炒焙、开水冲泡,就是忍辱波罗蜜;助禅去睡,提神益思,就是精进波罗蜜;和敬清寂,茶味一如,就是禅定波罗蜜;行方便法,净心导和,就是智慧波罗蜜。

3、茶是罗汉的自在

《法华经》云:“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茶叶经热水之冲泡,荡涤尘嚣,洗净铅华,无染清净,了断烦恼。茶漏滤出尘渣,流下自然汁液纯正茶水,象征罗汉诸漏已尽,证无漏智慧,得法喜禅悦。茶味由浓而淡,直至无味,诚如万有一空,诸有皆尽。施茶之道,无有分别,平等对待,提起放下,心无“他在”,而得自在。

4、茶是僧人的隐忍

茶是忍耐的象征,从采摘、做青、揉捻、焙火、冲泡,直至最后被喝掉,身经万般折腾,却能始终隐忍。佛陀涅盘后教化弟子以戒为师,茶可“涤随眠于九结,破昏滞于十缠”,因此出家人多喝茶,便能增加忍耐性。以茶助戒,益于修行。每当五蕴之火上来的时候,喝一口茶,往往能把火气降灭于未燃。

5、茶是凡人的平常心

无论是大俗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还是大雅的“琴棋书画烟酒茶”,中国人的生活都离不开茶。以茶喻人,古来有之,精辟莫过苏轼的“从来佳茗似佳人”之喻。佳人往往红颜薄命,佳茗又何尝不是?女为悦己者容,茶为知己者死。自古才子爱佳人,从来雅士尚品茶。好茶期待好水,期待会泡茶的人,更期待好人喝。以人喻茶,也不少见,如《晚甘侯传》《叶嘉传》,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人生得失尽在杯中,苦涩甘甜渐次展现。举起杯也举起了欢乐忧愁,喝下茶也饮尽了悲欢离合,放下杯也放下了恩怨情仇。苦尽甘来,起起落落,个中滋味,唯有自知。《红楼梦》以“千红一窟”为最好之茶,喻示人间纵然万紫千红,终归难逃一哭,参透茶味人生,概括无差。

总之,禅师从一片茶叶之中悟出许多佛法,也就是宇宙人生的哲理,因此古代有“无僧不爱茶,有寺必有茶”的说法。

扩展阅读

从谂禅师:且坐吃茶自悟自性


且坐吃茶自悟自性

自从谂禅师开启以茶入悟的法门之后,丛林中多沿用赵州的方法打念头,除妄想。例如,杨歧方会,一而云:“更不再勘,且坐吃茶”,再而云:“败将不斩,且坐吃茶,”三而云:“柱杖不在,且坐吃茶。”又如,僧问雪峰义存禅师:“古人道,不将语默对,来审将甚么对?”义存答:“吃茶去。”再如僧问保福从展禅师:“古人道非不非,是不是,意作么生?”从展拈起茶盏。还有,人称“百丈(道恒)有三诀:吃茶、珍重、歇、”(均载《五灯会元》)清代康熙年间,著名法师祖珍和尚为僧徒开讲说:“此是死人做的,不是活人做的白云恁么说了,你若不会,则你俱是真死人也,立在这里更有什么用处,各各归寮吃茶去。”(《石堂揭语》)。清代杨悼《游牟山资福寺呈霞胤师》诗云:“赵州茶热人人醉,卧听空林木叶飞。”至今杭州龙井附近,悬有古楹联:“小住为佳,且吃了赵州茶去;曰归可缓,试闲吟陌上花来。”总之,饮茶不仅可以止渴解睡,还是引导进入空灵虚境的手段。无怪乎,中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1989年9月9日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诗曰:

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也题诗:“赵州法语吃茶去,三字千金百世夸”。

在禅宗眼里,任何事物都与道相通。“一切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永嘉大师禅宗集证道歌》)“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景德传灯录》卷六)这里,最关键的是一个“悟”字,如一味追求俗世行为,就会“蒙蔽其真识,不可救药,终不悟也”。就正如求佛保佑的人,也是以一定的功利为目的,从而经常会成为悟的束缚。禅宗强调自悟自性,也就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

东渡禅师的茶德之花


东渡禅师的茶德之花

荣西七十一岁时,用中国古文体,写成《吃茶养生记》。他在书中说道,茶是养生的仙药,延龄的妙术,不可不知。茶若生于山谷中,则为其地之神灵;若采之人伦间,则可以长人命。还说,天竺、唐土,都以茶为贵,我朝亦嗜爱之,乃古今之仙药。

作为仙药的茶,当然还是抹茶,荣西著《宋朝焙茶样》,言及台州末茶,有人遂以为日本抹茶来自中国台州,可宋代没有末茶,只有片茶和散茶。

荣西在中国,足迹所至,按顺序是杭州、明州、台州,台州为末,因而称台州茶为末茶,使人误以为如日本人自制的粉末状的末茶。

镰仓初期,荣西再兴吃茶之风,提倡“茶德”——茶的药用性,而有了寺院教化茶,为僧人受戒方便使用,还向庶民施茶,用茶的药效救济病人。

镰仓第三代将军源实朝,因烦恼害酒,久醉不醒,荣西进茶一盏,并献上《吃茶养生记》,实朝醒来,心中感悦,便推广“茶德”,此为武士喝茶之始。

从此茶文化,便在武士的心中,开出了苦涩的“茶德”之花。荣西禅师宣讲“茶德”,认为“饮茶可使人高尚”。

除了自己种茶,他还把茶种送给京都高僧明惠上人。 明惠上人种茶在尾山上,种出了日本闻名遐迩的“尾茶”。他认为,修禅有三大障碍:一为睡魔,二为杂念,三为坐相不正。不除掉这三大障碍,禅便难以修成,尤以睡魔为甚,欲驱除之,当饮茶。

把饮茶从功利性的茶德,提升为艺术化的茶道,以一段禅宗公案为契机。僧人村田珠光,听说了“赵州茶”,顿悟“禅茶一味”,由茶入禅的法门。

“三道茶”中悟人生


到神奇美丽的大理观光游览,在观赏神秘的苍山神韵、风花雪月、古城水景、高原明珠的同时,乘坐游船,一边看着湖光山色,一边观赏白族姑娘和小伙子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与此同时,白族姑娘会把茶文化之最的白族“三道茶”端到你面前,让你从中慢慢品味。

白族“三道茶”指的是“苦茶”、“甜茶”、“回味茶”三样品种。三道茶味道各有不同,头道茶虽苦,但能止渴生津,苦尽甘来;二道甜茶,则能提神补气,爽气清神;待喝完第三道“回味茶”后,会感到满嘴皆香,回味无穷。这时,在场的白族朋友盛邀与你共舞,你会情不自禁迈开欢快的舞步……

据了解,这三道茶之意是要告诫我们的子孙后代,“要先苦后甜,只有勤劳付出,才会得到幸福,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而三道茶中的“回味茶”,就是要提示我们每走过一段路之后,就应回过头来反思一下我们的荣辱与对错。看来这三道茶就是让人们在品尝中去慢慢体验生命的滋味。

据说,大理白族的“三道茶”,经过宋、元时期,到了明清之际,逐渐形成特色。当时民间老百姓都喜欢饮烤茶。无论在举行婚礼或相邀亲朋好友之时,都专门加工饮用“三道茶”。

茶意春秋品悟人生


一片茶叶历经苦难,在水的呼唤中走向涅槃,在人们端起茶杯享用它因煎熬而发出的清香时,得以生命的终极圆满……。我此生别无他求,只希望能像一片茶叶一样,在苦难中走完人生之后能给世间留下一抹淡淡的清香。

——自题

我喜欢喝茶,特别是在周末的阳光午后,沐浴后沏上一杯茶,静静的去品,或随手拿一本书,边看边喝,或约三五好友边喝茶边聊天……但始终体悟不出茶中之禅意,只是迷恋那茶与水交融时的一抹清香,然而能喝出那一抹清香的味道此生足矣。

我是一个不讲究的人,或者说是一个随意的人,喝茶并不去茶馆郑重其事地去品,因为我总觉得如果专门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乐趣则大打折扣。就如同平时喜欢写点文章,然而如果规定了时间,为了发表的目标而写,写出来的文章则带有浓厚的匠气,既不能给读者带来思想,更不能给读者带来美感。灵感来时可能一气呵成,若无灵感则再怎么绞尽脑汁也是写不出的。

喝茶的器皿也不讲究,没有刻意去喜欢某一种器皿。例如用紫砂壶喝茶时,紫砂壶透气的性能能够使得茶叶的味道有活力,但是看不到茶叶在沸水中翻腾、舒展的情形。用玻璃杯喝茶,虽然能看到茶叶与水交融时的情形但是味道也就稍逊一筹了。是啊,世间无完美嘛,呵呵。思绪穿越,让我回想起了六年前去游西湖时曾看到西湖边上的少女头上戴着蓝底白花的头巾,在满是茶树的西湖边采茶,那一段风景真是极富美感,也有“超然物外意在其中”的意境。

茶的真味是什么?我觉得是沉淀。一片茶叶本是树叶,而与人结缘则彰显其价值。然而味道是短暂的,茶过三巡味道也就像白开水了。但是就是那么一会儿的茶香,则需要这片树叶在茶树上受天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历经雪雨风霜,再经过采茶少女的采摘和筛选才能装到茶桶里与喝茶的人结缘,完成它生命价值的最后体现,走向生命的终极圆满。是啊,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正是:

茶在沸水的煎熬中得以舒展,

人在苦难的历练中得以永恒。

人生不过如此,不管你有没有豪车洋房、显赫地位以及别人赞赏的名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知足。《道德经》上说:“知足者富。”如果最基本的生活有了保证,是否还需要蝇营狗苟?如果你过度关注别人的评价,那你会活的很累,因为你的担心比真实情况更糟。你不开心是因为你有所求,或者要求过高。倘若能用平常心生活,哪儿会来那么多的麻烦呢?济公和尚曾说:“一旦无常万事休,忙什么?”我想在后面再加一句组成对联:“一切到头毕竟空,急什么?”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人要有追求,这没有错,重要的是追求什么?是名利吗?不是。是财富吗?不是……因为这些都不是自己的。那么什么才是自己的?功德!净土就在每个人的心里,为什么有的人去了,而有的人去不了呢?因为业力的牵引和对世间的执着,或者说是对自身的执着。俗世中的人们总是为了显赫的名声,为了财富利益,为了高人一等的地位,有的勾心斗角、有的拉拢关系、有的编排他人的坏话、还有甚者用一些更加恶毒的手段,这些都是对自己的执着,换句好懂的话就是自私、就是占有欲太强、就是好胜心太强、就是贪慕虚荣。可能许多人都不愿意承认这些,但这是事实。正是这些让我们活得很累。

难道就不能活的轻松一些吗?答案是能。只要你愿意就能活的轻松。把该放下的放下吧,不然又能怎么样呢?这个世间是无常的,执着什么呀?没什么可值得执着的,难道不是吗?

品茶与悟禅


《庄子·天道》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着名学者于丹女士在其《于丹趣品人生》一书中,将此诠释为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故宁静的水流就能映照到世界。她强调的是生活需要一点悠闲功夫营造的情趣,来调节生命为生存和发展而紧张凌乱的忙碌,让生活慢下来。

其实,繁忙的现代人,若创造条件,放慢节奏,耐下性来,细细品茶,不失为一种简约优雅又时尚直接的静心方式。也难怪时下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商铺林立,银行多过米铺,茶叶茶具行多过银行。虽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但生意红火得很,这是不争的现状。

喝茶,平淡中有回甘,清香里渗苦涩,洗尽古今铅华,常喝乐此不疲。一壶清泉,几撮香茗,三五知己,伴着蒸气与浸泡的各类名目繁多的茶叶,糅合升腾的氤氲,三指轻夹小巧玲珑的功夫杯,或谈经论道,或家长里短,或思维盛宴,国事、家事、天下事;房经、车经、股经、山海经,纵论天下,畅叙人生……那一抹幽香,沁人心脾,清爽了五脏,滋润了六腑,让人不自觉地将忙碌的工作、琐碎的生活节奏放慢下来,再偷闲细细梳理一下,盘点自己目前已拥有了什么,同时也理性地少奢求还未拥有什么,那样,我们浮躁的内心必将平静片刻,幸福也就悄悄地、不经意间在敲门了……

我们不妨书生意气一回:切勿小看一小杯浅尝辄止的茶,它分明是盛满了一杯杯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智慧。品茶就是品生活,品生活就是悟禅。

诚然,禅的真义是什么?笔者不才,也从未在此领域作过钻研,更谈不上心得。恐怕读遍所有的经书也未必能找到所谓的“标准答案”,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言,世界上无人能找到两片同样的树叶。乍似却异,千人千面,见仁见智。只是日常耳闻目睹,耳濡目染,因如我们从中似乎悟到一点点在生活、工作中,在现实世界里随处可见的人、事、物中蕴含的极其丰富的与茶道、禅道何其相似的世道。

我们知道,广义上的禅,是指每个人对心灵的感悟,而悟是无限的,悟是需要毕生去修行,而修行也是无限的。在生活中禅确实是随处可见:禅就是世间万物的本原,同样看到的是山水,每个人眼里必然是不一样的山水,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用悟了道(禅)的慧眼看,天地一切包罗万物皆为禅机,悟道前看山是山,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但前后内涵却截然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已融入悟道者内心世界,并成一体已包容于心,是属于自己的山水并为我所用。

归结起来,我们在平时日常快节奏高负荷的工作生活中,只要能暂时放下,就能轻松做到品茶与悟禅同在,忙碌中不要忘记了四季的表情、城市的面孔、大自然的模样;疲累中不要忽略了亲情的珍贵、朋友的隔膜、儿时的梦想,还要包容同事的误解、上司的责备、生活的不公。有学者云,人活着的最好状态,应是以出世的精神入世。因为我们首先是人,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同时我们又是社会中人,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因此,我们每位社会人活着就必须要有精神坚守,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改革开放前,物质匮乏,人们一年都难得吃上肉,交通工具几乎是清一色的自行车,盼到年节才有肉吃,出门有自行车代步,就会感到幸福了,但当下物质财富越发丰富,人们的精神家园却越来越荒芜。人心浮躁不安,甚至偶有抑郁、厌世就决绝地通过各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各种犯罪和腐败等社会负面现象不绝。有时我们还会往往对不少事情看不顺眼,困惑而愤世嫉俗,深恶痛绝而随波逐流,甚至自甘堕落……凡此种种,都说明我们正处于这个社会急剧转型期,在各种欲望及纷繁矛盾包围中,自己的心灵还未能找到一处合适安放的地方。

品茶就是品生活,品生活就是悟禅机,悟禅就是悟做人的修行。正是:

细啜慢品时,轻松一刻到;

品茶如悟禅,茶道即禅道。

生活有真谛,尽在手中杯;

会心一杯茶,幸福来敲门。

茶悟人生 生命需要平衡


在人生的横向坐标上,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回归那条中线

前一阵在茶馆闲坐,意外发现一款混搭茶,即普洱与菊花。问询朋友却都说早有耳闻,纷纷笑我落伍。不过这并没有令我沮丧,反而激发了我一定要品一品这款茶的心情,于是我欣然点下这杯茶。

普洱和菊花在一起,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啊!我不禁暗自思忖。普洱我单喝过,口感醇厚,有天然的陈香,色泽上看像极了与其同是产自云南的充满自然野性之味的红色琥珀石;菊花我也单喝过,清新爽口,澄黄透绿、在水中轻舞的样子让人联想起回眸湖畔的水乡姑娘。但是两个看似完全不搭的元素组合到一起,实在让我猜不出结果如何。待服务员上茶,我品过后,终于明白为什么人们称普洱与菊花为花茶绝配。这不仅是视觉的冲击,也是味觉的震撼,更是心灵的涤净!

透明清净的玻璃壶中,分明地看见奶黄盈柔的菊花和绛红中不失灵动的茶汤。浮在茶汤上的,是水上的舞者,荡在水中的,是沉湖的水仙。而这比梅子汁略添透亮、比葡萄酒又稍显红润的汤色,是“这群姑娘们”的舞台。

虽然我可以凭借想象描述我所见,但是味觉上我感觉自己近乎词穷,实在难以找到一个词可以精准地表达这口感。就好像是一座古老的庄园,它的整体建造看起来庄严而肃穆,它的墙壁上满是老绿色的藤蔓和半身的神话浮雕,当你叩响雕着狮头的门环,开门后却发现了屋里摆设着精致的银器,有颜色鲜艳而又可口的小点心,用印着小红莓图案的壁纸装饰墙壁。

我个人认为,平衡地去生活对人而言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一部分人追求极度的物质享受,视挥金洒银、争名逐利为理想;还有一部分人讲求精神绝对,渴望远离尘世,过清静自然、与世无争的日子。这是两种自己和自己较劲儿的活法,因为最后都不会快乐。前者到头来,会发现这辈子真正值得回忆的往事是空白;后者,终日自居清高,向往超拔烦嚣的生活却苦恼于无论如何也逃不出与人接触的圈子。所以在我看来,我们既要活得积极进取、还要活得返璞归真。同理,我们的生活心态也要处在平衡的状态。我们会苦恼,但是不会绝望,不会自暴自弃;我们会开心,但是不会沾沾自喜,甚至得意忘形。这两种极端心态最终会导致迷失自己,因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往一杯白水中放进一点砂糖的同时再挤进几滴柠檬汁;拥有向上高跃的弹力,更要有保证自己不失重的地心引力。

在人生的横向坐标上,我们始终不要忘记回归那条中线。这是普洱与菊花,这是我们的生活!

茶味在“心”,人生在悟


人生或者浓烈或者清淡,每个人须亲自承受。人生在世,总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沉沉浮浮,一分淡泊,一分宁静。深入细致地品茶,亦同品味漫漫人生。

用感恩的心态品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体不二的精神,而化解戾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品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甘露。

用分享的心态品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他人,少一点私欲,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品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让茶的洁净,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让人间的正气与和气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各人心中就自有感受,可道可名亦可悟也。

茶里悟真谛即为动禅心


修行的人喝上了茶,品出的就不是茶香而是禅理

禅的本源是人,因为没有人就不会有谁把禅这个概念提出来。而茶的本源是一片叶子,一片绿的叶子,充满着鲜活的气息。这片鲜活的叶子被放在热锅上炒,目的只有一个,保存住这份鲜活,不让他腐烂掉。而人在这个世界上何尝不是被“贪、嗔、痴、慢、疑”这五欲煎炒,有哪个大彻大悟的人没有经历过种种磨难呢?最后智者觉悟了,成了修行的人,就像叶子被翻炒了无数次后,终于成了茶。

成了茶不是只为了成为茶,就像修行者不是为了只成为修行者一样。修行是为了救渡众生,茶成为茶是为了把芬芳留给大众,这都是一种奉献,一种大爱。茶被放在开水里浸泡,修行的人开始在人世间宣讲宇宙的真理,修行的人成了佛,茶成了香茗。后来修行的人喝上了茶,品出的就不是茶香而是禅理了。

一杯茶最简单的道理就是你泡了第一杯,味道会很浓。第二杯就会淡些,第三杯,第四杯,后来就成一杯清水了。这就是禅理。事物都是在不断发展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我们要学会用运动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就如佛家所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借茶之雅悟佛之空


借茶之雅悟佛之空

正确,合乎规范是名为雅;情趣高尚、超凡脱俗、意趣深远、正而不邪都是雅;富贵不矜、贫贱不卑、出淤泥不染、做而无做、无做而做是谓高雅。

古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以茶人啜客为雅士,“雅”对中国茶文化影响最深。

禅之精神在于悟,茶之意境在于雅,茶承禅意,禅存茶中,把茶的内在精神体验用语言和艺术表现出来就是“雅”,而“雅”所蕴涵的茶的无限真谛是需要“吃茶去”才能体验的。而作为“禅茶一味”茶必须是传统的茶之雅与对佛法的领悟的有机结合。

禅茶之旨趣就是借“雅”来体悟佛法之空性。宇宙间万事万物包括人类自身在内,它的本体都是四大所成,即地、水、火、风这四大所成,在禅茶茶道中四大均有所表,即茶具表地大,沏茶之水表水大

茶水加温之热力表火大,行茶道之动作或品茶表风大。禅茶虽然是“空”,但禅茶含万法。这里所指的“性空”的“性”不是物理学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物性,而是指一种不依条件(缘)的独立存在的“自性”(自体),“自性”的含义是自己有、自己成、自己规定自己、本来如此、实在恒常的意义,我们只要冷静反复推论思考就会领会,不依任何条件的绝对的独立存在的“自性”是根本没有的。佛法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各种条件(缘)而生,任何事物都是“缘生则生”、“缘阙则阙”,即产生该事物的条件具备了,该事物就产生而存在,条件不具备,就不能产生。缘生的事物不能离缘而存在,这就叫作“无自性”,即“性空”。

佛法讲“四大皆空”的用意是要人们认清宇宙人生的真相,以解除身心的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能积极进取、淡泊名利、乐于助人、不图回报,既利于社会,又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些人因不了解“有”的空性本质,过分执着“有”,把“有”当作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这是一种贪欲的人生,一个人对“有”看得太重,贪得无厌,欲壑难填,那么他就会烦恼痛苦。佛法就用“四大皆空”、“万有性空”来破除他们对世间假“有”的常见。世间还有一些人,他们虽能看出“有”的虚幻实质,但因不了解缘起事物的作用不空,相续不空,认为世界一切万物既然是虚幻的,那么生存还有什么意义呢?于是他们中有的人不顾家庭伦理、社会道德,放纵自己、为所欲为;还有的人则是消极厌世、颓废悲观。这两种人生态度才是虚无主义。佛法就以“性空妙有”、“相续不空”来破除他们执着“空”的断见。

佛法是用“四大皆空”来破除迷界的旧执着——盲目贪婪、极端自私的人生态度,用“相续不空”来建立悟界的新观念——积极奉献、造福人类的人生观。

茶味人生,可道可名亦可悟


日本禅师这样说饮茶“一杯有清新甘味,二杯有人生苦味,三杯有老年涩味。这茶的味道,不也正与人生的过程一样吗?”。这就是这位禅师品茶悟出茶道有“人生三味”之高见。

人生或者浓烈或者清淡,每个人须亲自承受。人生在世,总争个高低之分、成败得失,殊不知高与低,成与败,都是人生的滋味。功名利禄来来往往,炎凉荣辱沉沉浮浮,一分淡泊,一分宁静。深入细致地品茶,亦同品味漫漫人生。

用感恩的心态品茶,这杯茶就不仅仅是一碗茶汤,而在其中充满人文精神,充满了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同体不二的精神,而化解戾气,成就和气。

用包容的心态品茶,人间的恩恩怨怨都会像片片茶叶一样,把芳香甘美溶化到洁净的淡水中,变成有益于优化彼此身心气质的甘露。

用分享的心态品茶,培养我们推己及人的仁爱胸怀,每个人都有责任把爱奉献给他人,少一点私欲,少一点冷漠,多一份关爱。

用结缘的心态品茶,以茶汤的至味同所有人结茶缘,结善缘,让茶的洁净,善的和谐,净化人生,祥和社会,让人间的正气与和气在把盏相敬中得到落实。

“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品茶之味,悟茶之道,就是要用雅性去品,要用心灵去悟,各人心中就自有感受,可道可名亦可悟也。

茶香与禅心 一味悟玄机


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酒气醉诗情,茶香催禅心。茶叶的清淡之性与禅林的疏朗之风有相近之处。

《五灯会元》卷九说有一僧人间如宝禅师:“如何是和尚家风?”禅师答曰:“饭后三碗茶。”茶与禅的关系至少可以从生理学上得到解释:佛教僧侣重视坐禅修定,长时间的正襟危坐,可使人昏沉疲倦,四肢麻木。为了调济精神、补充营养,又不致违犯戒条,茶水自然成为僧侣们最合适的饮料。

僧侣饮茶之风可上溯到东晋时期,《晋书•艺术传》载,后赵昭德寺的道开禅师昼夜不卧,除日服数枚药丸外,“时复饮茶苏一二升而已”。所谓“茶苏”,是一种用茶叶与果汁、香料配合制成的饮料,相当于如今的“天然营养液”。禅茶之风到唐朝尤盛,陆羽《茶经》中记载的“煎茶法”即源于禅林中。而僧人之间交往酬答,也大抵清茶一杯,参玄论道。所谓“青云名士时相访,茶煮西峰瀑布冰”(贯休《题兰江言上人院》诗),可视为茶道的雏形。唐代的著名诗僧皎然不仅诗文垂史,而且也是烹茶高手,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禅师悟茶》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