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中国茶道素倡“俭、清、和、静”四礼,一生喝茶的张天福老先生,其处世待人及品格魅力都与茶有关,他的日常生活也与自己的茶礼思想相吻合。

张老今年已经105岁了,耳聪目明,精神矍铄,他的住房空间不大,常因为客人的来访而略显拥挤,可张老可以无需他人搀扶,出入卧室和客厅步履稳健,连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深感莫及。家里的电话都是张老亲自接听,听张老在电话里的声音,绝对想不到这是位近百岁的老人。而与我们聊起和茶有关的话题,他更是思路清晰,滔滔不绝,一如他这一生钟爱的茶一样,尽情释放着他的喜怒哀乐。

曾经有媒体归纳出张老的养生之道,即“一足五忘”。

“一足”即知足常乐。“五忘”,一是忘形,不焦急,不消极;二是忘劳,把劳动当成娱乐和锻炼;三是忘怀,把一切不幸视有若无;四是忘情,喜怒哀乐都淡然若;五是忘年,忘却岁月,青春常在。

这样的总结不无道理,但似乎有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味道,于是,我们再次拜访张老,再次与张老谈起了这个话题,他给我们列了一张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并把自己的养生之道归纳为三个坚持。

坚持一:张老坚持一日三餐按时,按量。而且除了喝茶,张老坚持三餐以外,不吃任何东西也不偏食,就是晚上加班再迟,也绝不吃夜宵。这对于零食不断,离不开夜宵的普通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张老却坚持了几十年。

坚持二:张老长寿是因为长期喝茶,已是公开的秘密,曾有报道说张老每天至少喝100杯茶,而张老笑着说这只是个概数,从起床后第一杯茶算起也许远不止100小杯了。张老喝茶,不讲究茶具,客厅里有他专供接待客人的壶与杯,卧室里的一把壶和一个普通磁杯则是他处理私人事务时的必备品。张老喝茶也不讲究喝茶时间,对他来说是茶不离口,喝茶就是他的生活,一股浓浓的茶香早已弥漫在他几十年平淡却不平凡的生活中。

坚持三:张老长寿除了喝茶与正常的三餐,且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等也是他的养生之道,为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老一直坚持着这样规律的生活。

CY260.com编辑推荐

茶界泰斗张天福


在我国茶叶界,有一位备受尊敬、众口皆碑的老人,他的名字已载入了《中国当代名人录》和《国际名人传记辞典》,他就是为我国茶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93岁高龄的福建省五届政协常委会委员张天福教授。

一生以茶为伴

张天福教授毕生从事茶叶事业,1932年,他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5年在福建福安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并创办了福安茶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茶业技术骨干。之后在福建省崇安创建了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集茶叶生产、科研、推广、销售于一体的福建示范茶厂,建立4000多亩新式茶园,实行生产与科研相结合,开展茶树品种、施肥、植保、生化分析等试验项目,为福建的茶叶生产及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1941年,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揉茶机——“9·18”揉茶机,解决了过去一向用脚揉茶既不卫生又损品质的问题,中国机械化制茶也由此拉开“帷幕”。

50年代起,张天福主要从事茶叶生产、收购和技术指导工作。他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老茶园改造、新茶园种植、良种苗繁殖等方面不遗余力。他提出的“揉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解决了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与利用表土回沟提高茶园肥力的问题,为茶叶丰产打下物质基础。1957年,张天福被错划为“右派”,直至1980年平反。然而,在这23年的逆境中,他仍然坚守在茶叶岗位上,福建全省的茶区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0年,70岁的张老从省农业厅退休,他没有在家安享天年,却接受了省科委下达的重点攻关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回到了半个世纪前工作过的茶叶改良场(现为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众所周知,福建安溪是全国闻名的乌龙茶故乡,“铁观音”等品种更是享誉海内外。被称为“绿叶红镶边”的乌龙茶,要经过晒青、做青、炒青、揉捻、散包、烘焙等十几道工序加工才能制成,其中做青工艺至关重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6年的研究,张老带领科研人员做了几千次实验,掌握了两千多个数据,终于在1989年攻克了几百年来乌龙茶加工在温湿度上“靠天吃饭”的历史难题,基本实现了乌龙茶做青工艺的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对稳定和提高乌龙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重要贡献。1991年,张老的这一科研成果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为普及推广茶叶科研成果,从1934年发表《台湾之茶业》起,张老先后发表论文、著作六十余篇。文章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实践经验,针对时弊提出鲜明的观点和具体措施。他在80年代主编出版的《福建乌龙茶》一书,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为我国的茶事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至今,张老仍精力旺盛,热心参与茶事活动,积极弘扬我国的茶文化。

茶礼四字真言

张老对中外茶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宋徽宗赵佶撰写过一本《大观茶论》,张老认为书中评价福建的北苑茶“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即将饮茶提高到修身养性的思想境界。

日本茶道的内涵为和、敬、清、寂四个字;韩国将品茶称之为茶礼,奉行和、敬、俭、真;我国台湾称其为茶艺,提倡和、敬、怡、真。虽然称呼不同,但大体可概括为:平和、恭敬、俭朴、安静。张老认为中国的茶礼可用俭、清、和、静四字表述。中国传统的礼仪中包含着丰富的茶文化内容,如以茶敬客、以茶联谊、以茶为祭、以茶为礼等,成为东方文明的重要象征。简言之,茶尚俭,就是节俭朴素;茶贵清,就是清正廉洁;茶导和,就是和睦处世;茶致静,就是恬淡致静。这四个字是中华民族历史提倡的一种高尚品性和处世哲学。当今虽然经济高速发展进入现代化社会,但崇尚安宁、返朴归真永远是人的天性。[page_break]

张老是这样提倡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生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待人诚恳,勤俭办事,讲求实效。在他的书房兼卧室里,有一寿字条幅,下注:“智者乐、仁者寿”。这是他80诞辰时他的学生书赠的贺礼。它概括了张老的淡泊的人生态度。

饮茶养生长寿

“喝茶!茶就是我的生命。”这是张老的养生之道。张老每日都离不开茶,每月约喝1斤茶,数十年如一日。张老认为,茶叶中含几百种成分,具有营养、调节生理功能和多方面的保健、药理作用。其中虽也有极微量致癌物质亚硝氨,但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C、维生素E都会抑制亚硝氨的形成。茶叶中还有一种成分叫做“茶单宁”,它有收敛作用,有止血、止泻和杀菌功能,可增强人的抵抗力。茶单宁还具有把侵害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吸收后再排出的奇妙功用。所以饮茶有百益而无一害。

经常有人问张老喝什么茶好,隔夜茶能不能喝。张老的说法是:茶的养生益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今日喝茶,明日就能见效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你爱喝什么茶,什么茶就好。茶水不存在隔夜不隔夜的问题,只是放置时间长短而已。时间过长、泡茶的水温不够或对着壶嘴喝茶,都会造成细菌繁殖,到了第二天茶水出现馊味,那就不能喝了。

水是茶之母,明朝有爱茶人提出,茶性必发于水,八分茶遇十分水,茶水达十分;而八分水沏十分茶,茶水只能是八分。由此可以看出水对茶的重要作用。张老对冲茶用水非常讲究,凡有客来,一律用取自福州鼓山喝水岩的龙泉水。他说,用山泉水泡茶,茶汤甘冽,用普通自来水冲泡,香低、味淡、汤浑。至于水温,要因茶而定。高档、名贵绿茶,宜用80度开水冲泡,以免烫伤茶叶,损害茶香风味。乌龙茶因茶量多,所以应采用沸水冲泡,效果才好。饮茶时用的茶具配置也很重要:绿茶、红茶应使用玻璃瓷具冲泡;花茶适用盖碗,既不烫手又可防止花香散失;乌龙茶通常使用泥壶,人们在品茶时更注重茶具的造型和出处。

爱茶情有独钟

随着改革开放大门的敞开,国外各种饮料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各种品牌的可乐、果汁、咖啡、酒水也占领了宴会厅、饭馆、商店。张老对此自有他的看法。他认为任何人工合成饮料均不及茶叶这种天然的饮料。他独钟情于“铁观音”、“鼓山水”,是因为品茶集解渴、保健、陶冶情操于一身。从我国茶叶资源的优势、悠久的制茶历史和茶叶深加工与综合利用上挖掘,张老非常看好茶叶市场:茶的作用分析现在已深入到医疗保健研究阶段,茶不仅为中华的“国饮”,也将成为精神文明的纽带。

时下,有一种“回归自然”之说。其实,饮茶本身就是“饮自然之精华入腹”。张老描述得细腻:喝绿茶、花茶,求纤巧之态,鲜嫩而又芬芳的气味;饮红茶,喜红艳明亮的汤色;品白茶,重嫩芽的毫香;而用乌龙茶,则为体会醇厚茶汤中的韵味。

这样带着深厚感情,徐徐体贴茶,才能感受茶之妙不可言处。这种难解难分的茶与情,也充分显示茶之境界之高深。在真正的茶人眼里,茶有无限美。难怪有专家预言:茶叶将成为21世纪的世界饮料“大王”。这不正与张老不谋而合吗?

巨星陨落 茶界泰斗张天福今早福州去世 享年108岁!


2017年6月4日9:22,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先生于福州仙逝,享年108岁。

张天福先生用一生的寿数写完一个圆满的“茶”字,而他曾说过的话,则奠定了他为茶倾其一生的志愿。

“一只脚进了茶界就再也拔不出来,能够兴茶富民就是我人生最大的意义和价值。”

——张天福

弃医从茶:“一个茶叶界的小学生”

1910年,张天福出生于上海一户福州籍的名医家庭。翌年,父母带着他迁回故乡福州,并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张天福经历过“九一八”事变,参加过抗日宣传活动。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他看到祖国农业落后,人民缺衣少吃,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叶衰败不堪,决心报考农校,振兴祖国的农业茶业。张天福从小天资聪颖。1929年,他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后,20岁便以第一名成绩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深造。从此,他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张天福1932年从金陵大学毕业后的80多年里致力于茶叶教育、生产、科研和茶文化传播工作。他见证了100年来中国茶叶的兴衰,并且直接参与了复兴中国茶叶的伟大历史进程,被尊称为中国“茶学界泰斗”。张天福让中国茶叶重新走向辉煌,可他却谦虚地称自己是“一个茶叶界的小学生”。“我的一生,永远是学生,愿在有生之年,同大家一起,立足于解决福建茶叶生产中的现实问题。要深入实践,从源头创新、打基础做起,望能群策群力做出成绩,报效祖国和人民。”张老如是说道。

一生事茶:奔腾不息的“中国心”

1935年,他在福建福安创办了福建省第一所茶叶科研所,并创办了福安茶校,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了一批茶业技术骨干。

张天福和他发明的揉茶机

上世纪30年代初,福建在全国属于落后地区,但有着丰富的茶资源,张天福满怀理想来到当时的福州协和大学任教并开始筹办茶叶改良农场。中国一直是沿用古老的用脚揉捻茶叶的制茶方法,张天福曾看到日本报纸上刊载中国茶农头上拖着长辫,裸着上身,赤脚揉茶的照片,加以嘲弄。愤怒之极,张天福立志改变这种被嘲笑的落后生产方式。1941年,他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适合茶农和小型茶叶加工企业使用的手推式揉茶机,改变了乌龙茶“看天做青、靠天吃饭”的落后工艺。

风雨沧桑近百年,在张天福超然旷达的外表里,跳动着一颗奔腾不息的“中国心”。在“反右”、“文革”中,张天福“发配”山区,身陷逆境,依然仍坚守在茶叶生产的岗位上,几乎走遍福建全省所有的茶区,写下了大量有价值的总结、研究和考证等资料。亲自示范推广高标准新茶园的建立——梯层茶园表土回沟条垦法。他退职不退休,四处奔波在省内外主持茶王赛评审活动,利用各种场合宣扬茶文化,独尊“以茶为国饮”,提倡“中国茶礼”,为的是国人养生健身,牵挂的是中华民族素质的增强。

中国茶礼:“俭、清、和、静”

张天福综合中国茶圣唐朝陆羽《茶经》所提的“茶最益精行俭德之人”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所提的“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提出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他认为这四个字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高尚品行和处世哲学。“俭清和静”这四个字是他晚年对中国茶礼的理解和概括,如今已经被茶界广泛推崇。

他虽已百岁高龄,却仍然忙得不亦乐乎:他无数次被聘请担任全国、全省各种优质茶、名优茶鉴评会主评。评茶时,他绝对不会第一个发言,因为他的意见会影响别人的评价。他曾说:“那样对参加比赛的人不公平。”热衷于推广茶文化、呼吁茶叶产业化。现在,张老每日在家中接待访客,处理天南海北茶友的电话、信件,虽不常去茶山、茶市,可关于茶叶的最新动向他却能娓娓道来。直到晚上,他才有一点时间坐下来写写东西,把与茶有关的经验和感悟用文字留下来。

百岁姻缘:幸福来敲门,从来都不晚

2008年12月17日,98岁的张天福先生与57岁的张晓红在福州庄重登记,低调完婚。在百年之时,喜遇“百年好合”,缘分让他的一生更显传奇。

张天福的原配夫人于1991年去世后,耄耋之年的他孤身一人,对于各类茶事活动,乐于也疲于奔命。“我其实在用忙碌冲淡孤单。”张天福说,他觉得生活还是缺失,萌生了寻找伴侣的念头。

2008年,身为杂技演员的张晓红的丈夫凯亚病逝后,同原配夫人离去18年的张天福结识。凯亚是南京著名茶文化学者,凯亚的父亲吴觉农,与张天福同为中国当代十大茶叶专家。随后的日子里,两人经历了人生的又一次选择。最终,张晓红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告别在南京优裕的生活,收拾了三大箱行李,风尘仆仆赶到陌生的福州。在她的行李里,张天福看到了6口刷得干干净净的各式各样的锅。他知道,她真的是来过日子的。幸福来敲门,从来都不晚。

健康之道:晨起饮清茶一杯

为了中国的茶叶,张天福一生都在积极奔走。正如他在百岁华诞庆典上的发言中,谦虚地说:时至今天,张老仍然坚持养成的良好习惯,黎明即起,清茶一杯,晨练“国粹”,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接着进早膳,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茶事活动。

对于茶与长寿的关系,张老笑说:“一天到晚喝茶的人就像我这样。”作为“万病之药”,张老直到现在每天起床之后都要喝一大杯茶,加上平日从全国各地来的茶友,不论是政府高官还是山间茶农,张老都用清茶迎客。常年下来,张老一天差不多要喝茶百盅,而且品种多样。

此外,他依旧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固定的作息时间,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配以些许水果。同时,他也强调自己总结的养生学“一足五忘”,即知足常乐,忘形、忘劳、忘怀、忘情、忘年。

张老,一路走好!

个人简历

1910年8月18日生于上海

1916-1922年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1911年,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

1923-1927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

1928年转学于上海持志中学

1929—1930年在福建协和大学学习,并毕业

1930—1932年福建协和大学助教

1934—1935年赴日本与中国台湾省考察茶业

1935—1939年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校兼福建省建设厅福安茶叶改良场场长

1940—1942年福建示范茶厂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

1942—1946年福建协和大学副教授、教授兼附属高级职业学院校长

1949—195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农业厅崇安茶厂厂长

1950—1952年中国茶叶公司福建省公司技术科长

1952—1950年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茶叶科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

1956—1957年福建省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

1980—1981年退休、因病修养

1982—1989年福建农业科学院名誉会长

张天福武夷情缘


著名茶叶专家张天福虽然名声远播海内外,但是他与武夷名山的三段情缘却鲜为人知。

首居武夷,茶场内迁。年轻时的张天福就立志弘扬祖国茶之伟业。于1935年8月就在福建的福安苦心创办起茶叶改良场时在国内屈指为三。为时不久,企图亡我的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很快沿海南下,封锁了海口。无奈之下,福安茶场于1938年8月内迁到崇安县(1989年改为武夷山市),于1940年并入中国茶叶总公司与福建省政府合资创建的福建示范茶厂,仍由张天福任厂长。为当时创产、制、销、科研、组织茶农信贷等业务,乃全国最大规模的茶厂。下分设有武夷、星村、政和制茶所以及福安、福鼎、赛岐分厂。其率领一批茶叶技术人员和工人,在内忧外患的抗战时期,艰苦创业开垦茶园4000亩,搜集培育新品种44个,进行茶苗扦插、茶子播种期、茶苗种植的实验和岩茶含氟量、简便揉茶机设计实验。经营上开展以副养茶,还兴办起了畜牧场等副业。为了调动正山小种红茶场地??桐木村茶农的生产积极性,解决红茶的生产资金、茶叶销售问题,他还组织成立桐木茶叶生产合作社,等等。为恢复、发展武夷茶生产做出了贡献。

1942年7月,福建示范茶厂由国民政府财政部贸易委员会接收,改名为,由茶叶专家吴觉农任所长,张天福调福建协和大学任教。

再居武夷,重主旧业。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福建示范茶厂改由国民政府农业部中央农业实验所接管,改名为崇安茶叶实验茶场。张天福又奉调回茶场主事。他致力于岩茶生产,同时开展茶叶科研实验,编写茶叶简报,改造茶园,发展副业,弘扬祖国茶叶伟业。如今武夷山中有不少老人还记得当年茶场之茶地、场址及与张老的交往旧事。当地档案馆还存有当年茶场文件、简报。新中国成立后,张调省城工作,统管全省之茶事。

三居武夷,“改造思想”。1959年7月被错划为“右派”的张天福,下放崇安茶场“改造思想”。虽是贬谪罢官,他却如回到“老家”。乡民、故友、场领导没有另眼待他,仍发挥其专长请他参与茶叶生产研究工作。至今张老对那段“改造”经历记忆犹新。他说:到茶场时场领导专门给我一间小屋,虽然简陋,但还安静,白天上茶山,晚上参加制茶。特别值得庆幸的是在那缺粮困难时期,在茶场地瓜可满足供给,还可到邻近的机场服务部买点罐头牛油。地瓜蘸牛油,精神舒畅,身体倒也健康了。张老谈到这些,不觉也笑了起来。他还说那时当了右派,不然他要违心地“放卫星”、说假话。当时就有个别领导叫工人采茶树老叶充产量,以放“卫星”。这也是祸兮福所倚也。

岁月飞逝,情怀更深。近二十来年获得政治新生的张老,满怀茶情,倾心茶事,对故地武夷山更是心系梦萦。或亲临指导,或鸿雁嘱告。对发展武夷岩茶、弘扬武夷茶文化,不遗余力。他还应求题写“乌龙茶故乡武夷山”条幅赠笔者,足见他对武夷山、武夷茶深情。

武夷山当铭记张老对武夷茶所做的贡献!

张天福被中国茶叶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张天福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茶学家、制茶家、审评家和教育家。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和科研工作,特别在培养茶叶专业人才、创制制茶机械、提高乌龙茶品质等方面均取得很大的成就,对福建省茶产业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今年105岁的他被尊为“茶界泰斗”,晚年致力于审评技术的传授,倡导中国茶礼:“俭、清、和、静”,是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者和力行者。日前,张天福获得了中国茶业界最高荣誉--中国茶叶学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众望所归获中国茶业界最高荣誉

11月17日,张天福先生“终身成就奖”颁奖典礼在福州白龙宾馆举行,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代表中国茶叶学会授予张老该荣誉。当天,张老的夫人张晓红女士、福建省茶叶学会会长冯廷佺、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叶恩发等同志一起参加了这次活动。

据了解,此次中国茶叶学会在成立五十周年之际,于全国仅颁出两个“终身成就奖”,奖项是经过各省的推荐,各界茶人的推选,经过重重评选出炉的,代表着中国茶业界的最高荣誉,张老获奖也是众望所归。

105岁高龄依然心系茶产业的发展

“我希望看到广大群众都能吃到经济、保健、有机的放心茶。”

2008年9月17日,由张天福发起的“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正式成立。同年11月25日基金会向省领导建言建立高标准有机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同时付诸行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目前,福建张天福茶叶发展基金会已在闽北、闽东、闽中、闽南、闽西南等地建立了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6个,在广东省建立了张天福茶叶深加工基地1个。

如今,105岁高龄的张老依然心系着茶产业的发展、心系着广大茶人,与时俱进,不遗余力地为福建茶产业的发展与繁荣而努力奋斗。10月26日,寿宁张天福有机茶示范基地竣工,张老还在家人的陪同下亲临现场为基地揭牌。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茶界的伟人

张老一生事茶,心系“三农”,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他一直从事茶业教育、生产、科研、制茶、机械研究和名茶审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也被授予许多荣誉与称号。

他精于茶道,更精于茶叶评审,曾无数次被聘请担任全国、全省各种优质茶、名优茶鉴评会主评,通过各种形式的茶活动等,向后辈茶人们传授技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茶界接班人。

1982年,退休后的张天福受聘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任技术顾问,他主持的“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张老的一生视茶为生命,从福建协和大学的一名助教,到为福建省创办了第一所茶叶学校、第一个茶叶改良场和第一个茶科所,他为推动茶叶生产、教学、科研、茶文化的共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作为一代茶界宗师的张老,他不仅属于福建,更是中国的、世界的茶界伟人。

茶农张小苏的幸福生活


今年44岁张小苏是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的村民。西昆村是福建省历史名村,也是管阳镇茶叶种植比较集中的村子。张小苏一家祖祖辈辈住在西昆村,种植茶叶补贴家用。走进张小苏的家时,笔者感到诧异:这排排4层高、外贴瓷砖、内部装修漂亮、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的楼房,怎么会出现在偏僻的西昆村呢?它的主人是眼前这些老实巴交的农民呢?随着,张小苏的介绍,笔者逐渐了解这位茶农的幸福生活。

15年前,张小苏的生活可以是贫下中农的代表。一家三个兄弟12人挤在一座两层的石头房里,夏天像蒸笼、冬天冷冰冰、南风天一到石头直滴水,整个屋子湿漉漉的。平常的生活,自己种粮种菜,虽说可以解决温饱,但是一有人情花销时,一家人坐在那里,面对面,干瞪眼。特别是到开学一到,一家人为几个孩子学费,东奔西走,求爷爷,告奶奶,才凑齐几个孩子的学费。看着邻居一个个买家电,建新房,除了羡慕,只有无奈。那几年为了钱可谓是愁死一家人。

8年前,张小苏经不住管阳镇、西昆村两委的“软缠硬泡”,刨掉了家里一亩地瓜地,种上福鼎白茶。由于,西昆村地处太姥山延伸山脉的山脚,以高丘陵山地为主,海拔300-700米,植被完好,生态环境优美,水质、空气质量上佳。产出的白茶,品质上佳,一采回家,即被茶场收购。经过统计计算,发现一亩茶园收入竟然高达2583.5元。一家人经过商量,决定将原来的山地改种白茶,经过4年多的努力,他们家的白茶种植面积达到了8亩。有了这8亩白茶,张小苏的生活发生质的改变。

张小苏介绍说,今年虽然天公不作美,头茶几乎颗粒没收。但是,茶叶价格的上涨,预计今年每亩白茶可采2500元左右,茶叶收入虽说比往年少一些,应该说达到20000元,不成问题。等到茶叶采完,再种上一两亩太子参、加上养猪,今年的收入将近40000元,收入一点都不比出去打工的收入差。经过,几年的积累,在3年前,张小苏从生活40多年的石头房搬出来,住进现在的新房子。张小苏的爱人骄傲地说:“对我们农村人来说,不简单,采茶采出一榴房子。建这榴房子,整整花了13万多。”

“咱们农村如果没有茶叶,就没有收入。现在的生活,想都不敢想。”、“采茶,是土里刨黄金。”张小苏的爱人如是说。张小苏有二个孩子,大儿子寄在西阳中学读书,小孩子在西昆读书,两个孩子读书的费用一年也要10000多,这些开销,都是茶叶中赚来的。

张小苏对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满足,他说自己除了种茶、采茶,做不了别的。现在,张小苏夫妇早上早早上山采茶;中午,将采回家的茶青拨茶针;然后送到茶叶加工厂加工。两个孩子成绩优秀,村里人都很羡慕。他的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忙而不乱,他的脸上每天都洋溢幸福的笑容。

“只要“福鼎白茶”做得好,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好!”临走时,张小苏满怀憧憬地说。

张雨婷:《岁华》,道出了做茶人的寂寞


岁华在这个越来越多电子二维码记录信息的时代,对于传统的传承,知识的传播,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因为有了电子二维码的记录。信息的共享变得更快速,便捷。手指划点任何电子产品的屏幕,都能搜索到想要的任何信息。而当知识能快速获取,慢意识也就变得愈发薄弱。你会随手拿起手机或是pad获取信息,观看,阅读。但纸质书,渐渐成为书架上的装饰品。拿不起,读不完。是你不好?还是书不好?应该都不是,只是态度不够好。

一本有态度的书,是该有抓人文字的,扣心弦画面感的,无限新意与丰富知识的。当雨林决定在电子信息时代,制作这样一本有态度的书。让普洱的历史传承与知识,重新回到纸质上,直面眼与心。

岁华,不止是一本纸质书,那几十页纸上是文字,却字字真实道出雨林人在山上坚守茶园的那些寂寞岁月,每篇文都真实呈现了,茶山真实的风貌。每一句书中之言语,每一位特邀作者,无不是深爱着普洱,对云南古树有着不可被取代的独钟。对雨林有着独特的情感。笔杆子下的文字铺成一条坦荡大路,这条路,光明笔直,简单纯粹,路途中有云南普洱的漫长历史,有云南茶山的茶人茶事,有不虚假的茶理,有古树普洱鉴别的准则,或许还有情怀茶客的独白,等待与你产生共鸣。岁华,近半年不断推敲休整。终于在甲午年末,达到预期想要的态度,有内容,有思想,有认真,有历史,有传承。有无限关于普洱茶的可能等你去细品。

天福李瑞河:振兴中国茶 同圆中国梦


谈到茶,天福集团创办人李瑞河,在茶人与茶客间已是广为知晓。

少时随父在台开茶行,壮年遭遇金融危机跌入低谷,花甲之年在八闽土地上再创业,茶人李瑞河的经历同茶一样,虽经摇、揉、炒、焙的磨砺,但越炼越香。

近日,在漳浦的盘陀梁山脚下、天鹅湖畔,记者有幸与年近耄耋的李瑞河品茗谈心,听他分享数十年来与茶相生的故事,感受他“振兴中国茶,同圆中国梦”的浓烈情怀。

人物名片

李瑞河,天福集团董事局主席、1935年出生于台湾南投茶农世家。1953年,他与父亲在高雄开设铭锋茶行。1961年在台南创立天仁茗茶门市,实行茶叶连锁经营新模式,1990年达50多家。旋遭金融危机打击,事业从巅峰跌入谷底。1993年,他跨越海峡来到大陆,花甲之年再创业:办茶场、建茶厂,在漳浦设立天福茶庄,谱写了茶界传奇。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茶文化的故乡。中国茶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依相伴,与中国梦同根同源,都体现了‘和’为核心的天下之大道。”

扎根于国家复兴磐石花甲大陆再创业获成功

上世纪90年代的金融危机,让李瑞河陷入事业的一片黑暗。没想到,来到海峡对岸的福建再创业,建立“天福”后,他的茶业事业取得了更大的成功。

20年以来,天福在大陆已开近140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在闽、川、浙、滇、桂、苏等省建有12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4个高速公路服务区、2家茶博物院及以茶为主要特色的高校———漳州科技学院,成为集生产、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大型茶业综合企业。2008年起,连续7年全国纳税额超过3亿元,名列全国茶企前茅。

除“天福茗茶”外,集团还开设主攻超市的“天心茗茶”(已达280家),主攻奶茶茶饮的“放牛斑”(已有125家),成立了天福天美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发茶多酚系列产品促产业升级。

对此,李瑞河表示:“国运兴、茶运兴。茶业兴衰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他认为,天福集团的迅速发展,中国茶产业的快速提升,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得益于中国国家地位的提升。

努力打响中国茶品牌五次成为apec用茶

除了投入毕生精力经营茶事业,这位老茶人还有更多的负担。

“中国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中国茶的复兴!”说起这个,李瑞河神釆飞扬。他告诉记者,茶是中国的伟大发现,曾在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中闪烁着荣耀。推动中国茶的全球振兴,是他的一大夙愿。

1994年,李瑞河就提出愿景:“根植福建,香传全国,茗扬世界。”2004年,他在美国提出希望:“19世纪英国红茶垄断国际,20世纪美国可乐横扫各地,21世纪中国茶席卷全球。”2006年,在筹建天福茶学院时,李瑞河就在校门的照壁上题词:“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

为此,李瑞河一直推动中国茶的国际化:在1997年、2001年、2005年、2009以及2014年,天福茗茶五次荣登apec,成为中国茶品牌一大强音。

茶“和”天下文化回归将振兴中国茶

对于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国际传播,李瑞河很有信心。

“茶之精深,渊源传承五千年;茶之博大,业已征服七大洲;茶之平凡,解渴消暑大碗饮;茶之高雅,品茶品味品人生;茶之伟大,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李瑞河说,“和”乃天下之达道,“茶”为达道之化身。茶可以和身心,可以和社会,可以和两岸,也可以和天下。

近年来,国家领导人频频提及中国茶,也令他感到非常兴奋。“以茶谈交往,以茶谈文明,以茶谈友谊,以茶谈大道,道出了茶文化的真谛。”他说,“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也是茶的灵魂。“上下合力,振兴中国茶,同圆中国梦的伟大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推动中国茶的振兴,是李瑞河的一大夙愿。

天福茶博物院

天福茶博物院系由天福集团投资兴建的公益文化事业,也是李瑞河为弘扬中华茶文化所作的努力。博物院位于漳州市漳浦县324国道旁,2003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130亩。

天福茶博物院一直秉承“取之于茶用之于茶”的理念,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省级文化示范基地,并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省级文明单位、五星级行业星级示范窗口等荣誉。

院内五栋主建物各有特点,院内还有汉亭、唐山、宋桥、元塘等景观,环境幽雅自然,是一个集学术研究、文化传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景点。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百岁茶人张天福的“茶生活”》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