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茶叶文化】

梅灵南路10号—即使是杭州本地人,也未必对这个地址非常熟悉。

这里,一头是曾列新西湖十景的“云栖竹径”,一头是杭州人气颇旺的主题公园宋城,夹在这清幽与繁华当中的,是一家学术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最后加一点台州的羊岩勾青,后两种绿茶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味道比较浓。

常住杭州的陈老,已然半个杭州人。与龙井茶园毗邻而居的他,说把龙井看作自家女儿都不为过。每个月他都会喝上小小一盒。他说,喝了几十年龙井茶,有感情了,总想喝点,但龙井茶叶也要创新,从包装上、从口味上搞些创新,吸引年轻人。

后来,听那200多亩龙井保护基地的一位负责人说,这里种植着龙井43号、中茶108等国家级茶树良种及种质资源圃,近些年不断进行种植创新,茶园里用了很多智能装备,如日本研发的茶园防霜扇,以及太阳能杀虫灯、土壤养分监测等。看来,这名“女儿”不仅天生丽质,更是在最前端教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大家闺秀”了。“院士现在的研究方向是茶健康,其实他最大的贡献是首次探明了空气漂移是茶叶农药残留徘徊不降的原因,使得全国茶的农药残留超标率大幅下降,院士的实验室也被欧盟确认为中国茶出口的唯一认可检验机构。”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茶寿”代表一百零八岁。像院士这样爱喝茶的人,精神好、身体好,人们认为,与喝茶是有关的。

“何止于米,相期于茶”,是冯友兰赠给金岳霖的一副对联。“米”指米寿,“茶”指茶寿。“米”字根据其形态,可代表八十八岁,“茶”字形态恰如“米”字之上加个草字头,可再加廿,即代表一百零八岁。

像院士这样爱喝茶的人,精神好、身体好,人们认为,与喝茶是有关的。茶叶中含有很多神奇物质,如茶多酚。它是茶叶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非常强的抗氧化活性,能防龋齿、降血压、降血脂、抗过敏……

“在日本,光茶多酚相关产品的年产值就能达到差不多100亿美元。”陈宗懋说,茶与健康的市场,潜力巨大。

不同的茶有着不同的功能,比如绿茶能抗癌,红茶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普洱茶、乌龙茶能减肥、降血脂等等。院士在其《茶对人体健康的功能》一书中介绍,人体中含有86种元素,茶叶中已查明存在的就有28种元素。

院士说,中国台湾、日本等市场率先研制了功能多样化的茶饮料,比如就乌龙茶来说,日本就能研发出针对几十个不同人群的品种:老年人降血压,女性减肥,小孩提高智力,白领抗疲劳……这些不同的茶饮品种中,根据所针对的不同人群,有的茶多酚含量高一点,有的则多一些茶氨酸的成分,这些变化都是从茶与健康的角度出发,把市场细分做到了极致。

聊茶聊得投入,耽误了院士下班,一看时间,已近黄昏6点。走出茶研所,天色已暗,梅灵南路很幽静。这个时节,这条路,在画家眼里,应该还是绿、灰、蓝为主的色调。但茶研所的人给我们看他手机里拍到的风景,照片上,这条路是彩色的,从空中绚烂到地面。

cy260.COm小编推荐

爱饮茶者心有灵


喜欢茶的人,心是有灵的。茶,是苦修者的良伴,绿茶冲淡,红茶纤秾,黄茶白茶清奇高古。品茶亦如品诗,真正的妙处,是说不出的。一盏青茗、一首好诗,都会让人沉吟良久。

你品那铁观音,“美如观音,重似铁”,是说那香气和喉韵,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闻圣妙香。而凤凰单丛,一芽一叶泛着朱砂红晕,让人想起古时候道家饮茶羽化成仙的传说。

想来,人生当如泡茶,在于一个不急不躁、舒缓有致、慢慢浸润冲泡的过程。功夫到了,自然会有醇香。

把茶喝得好,喝得科学,必须要明茶性,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所谓“因时而异”,即在一日之中,不同时段饮用不同的茶。清晨从睡梦中醒来不久,应喝绿茶、青茶,以求醒脑提神;上午时分要进入工作了,这时喝些铁观音或茉莉花茶较好,因为茶香氤氲,能刺激人的大脑使人进入亢奋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午后时间人容易现倦态,便应喝些红茶,以求解困定神;晚饭后与家人团叙或应酬朋友,最好喝淡普洱或乌龙茶,这样既有口感又不会影响当晚的睡眠。

另外,“因人而异”喝茶亦不可忽视。我国现有茶的品种很多,各地区各民族饮用的习惯亦不同。总体来说,茶可分凉性、中性和温性三类。体质燥热且有抽烟喝酒习惯者,适宜喝绿茶、青茶等凉(寒)性茶。体质虚弱,尤其是肠胃功能不佳的人,只适宜喝中性或温性茶。若是耄耋长者,身体机能下降者,最好喝普洱茶,因为普洱茶性温和醇厚,有暖胃、降血脂、降血压等作用,长期饮用,对一般老人易患的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等都有防治作用。总之,喝茶要明茶性、讲科学,做到因时、因人而异,才能收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品茶,是美好的感觉,多想时光永远停留,品茶味,悟茶韵,知人生。

铁观音茶王制造者李宗垣


他,被誉为“铁观音的第一评茶师”,在政府、民间的各级铁观音茶王评审中,他手上评出了100多位茶王。

他,200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颁发证书的国家国家高级评茶师,当年福建省只有四位。

他,国家茶叶标准乌龙茶工作组副组长、安溪县茶叶质量评审组组长、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国家高级评茶师。

他,名字叫李宗垣。

1992年,李宗开始参加各种茶事活动,他是安溪一代评茶宗师,参加过大大小小评茶活动不下数百场,特别是安溪历届茶王赛,以及安溪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举办的茶王赛,很多茶王在其他手上诞生,同时也把安溪铁观音推向国内外,成为一代名茶。他被称为“茶王制造专家”,在他的手下,诞生了一个个家喻户晓的茶王。

从不识茶到学茶制茶,从知茶懂茶到品茶评茶,再从经验总结到讲教授课,回忆着自己与茶结缘的那些日子,老先生不禁感慨:“很快啊,七十多年一晃就过去了。”

“谁能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为铁观音制作和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第一评茶大师”。

谈茶缘:

做茶从基层学起

李宗垣出生于1942年,是安溪县凤城镇人。作为城里孩子,小时候别说对茶感兴趣,就连茶叶长什么样都难以知道。1959年,李宗垣初中毕业后考入福安农校,被安排进入茶叶专业就读,他与茶结缘的漫长岁月,就在这里开始了。

当时的茶叶专业在福安农校里是重点专业,学校不仅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且还有大量茶园开垦、茶叶种植、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制作、化肥农药的使用等实践课程。经过中专三年在福安农校的学习,以及之后两年继续在校大专深造,1963年,李宗垣从学校毕业,被分配到安溪茶叶公司,先后在茶业公司下属的西坪、大坪、虎邱等茶叶站工作,负责向农户收购茶叶。

一开始工作,李宗垣就接到了福建省下达的任务——提高茶叶产量。安溪作为全国重点产茶区,当时全县茶叶产量只有三万多担。为了提高茶叶产量,达到全县五万担的指标,李宗垣就和同事到安溪各个乡镇,在基层帮助茶农开垦茶山,指导茶园管理与种植。

经过一番摸索,他们提出了茶叶的平面采摘方法,就是把茶叶定高并进行水平采摘,扩大了茶树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了茶叶产量。到了后来,他们发现真正提高茶叶产量有两大措施,一项是分田到户,把茶园分给农民种植,大大提高了茶农开茶种茶的积极性;另一项则是给茶叶提价。上世纪70年代,色种茶一斤只收七毛六,后来茶价提高到一块多,茶农都乐于种茶。在这三个措施的推动下,安溪全县茶产量很快达标,茶叶收购站顺利完成了收购计划。

从1963年到1981年,李宗垣在基层工作了十八年,这段时间于他而言,不仅完成了茶叶收购任务,达到收购指标,还让他充实了自己对茶叶的认识和了解。“做茶看起来简单,但是真正要做起来难。光看光有理论是没有用的,还要亲自动手去做才能掌握。”李宗垣说解释。

李宗垣左二

在基层时,他不仅常与友人杨浩湘一起到农田学茶园管理和剪茶,还要到农户里推广茶叶品质,发展生产。在大坪乡,他天天晚上到农户家里看,跟专业队学习制茶;在虎邱石山村,他除了天天跟茶农一起做茶,还跟当地老茶农一起,为真正提高茶叶质量而出谋划策,做了很多实验。

“在基层茶叶站收茶的那些年,我跟很多同事、前辈、茶农们亦师亦友,我们共同研究了很多制茶技术。而这些时光,让我在制茶、品茶和审评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攀升。”

谈师承:

先有老师才有大师

在基层的工作经历,给了李宗垣很大的影响与提升。回来后,他决定写书,总结并推广安溪铁观音制茶经验。他先后于1983年编著了《安溪乌龙茶初制技术》,1990年参与编著《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2006年编著《安溪铁观音制茶与品评》,为安溪铁观音的种植、制作、品评提供了清晰的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成为茶农们实用的工具书。

多年来,李宗垣还在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理念,分别是乌龙茶“做青行水”的理念、做青过程中的“发酵波”理念和茶叶烘焙方面的“热化波”理念。

“茶叶在烘箱里产生热波的知识普及率很高,但真正懂得其中原理的人很少。在茶叶加工过程中,波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只有掌握了波才能有最好的出茶点。”李宗垣的这一原理,得到杭州的检测论证,并且在茶叶实际生产过程中产生了非常大的作用。

回想起在基层的十多年期间,为了学习茶叶,李宗垣一边自己摸索,一边向别人学习。在大坪乡,他遇上了自己这辈子的第一位老师,安溪老茶师王稷隆。“当时为了学习茶叶技术天天与他在一起,受到了他非常大的影响。他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有意写书,他搜集了大量资料,并且从技术上和理论上进行深度研究,又对于制茶和评茶有较好的理念,然而写书的事情却一直无法开展。这段期间,我无形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以后之所以要写书,也是受到这位老茶师的影响。”

而说到对自己影响较大的另一位理论上的老师陈椽,李宗垣也满是感激。上世纪70年代,李宗垣将自己所写的书稿寄给陈椽并向他请教。没想到陈椽不仅花费了很多精力为李宗垣的书稿提出了修改意见,还在信中告诉他,要出书材料必须化整为零才能发表。

“在学茶的这条路上,我得到过不少人的帮助,有一些该称之为老师,而有些则亦师亦友。”在李宗垣心中,为人师表必须满足四个条件:首先,要有师承文化形态和技术理念,应当有派别后人得以研究和继承;第二,是实践理念和实践经验;第三,是理论要有亮点,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点提出;第四,是有实际的操作机遇,将自己体系上的概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运用和实现。

说起这个,李宗垣谈到了师承的理念。“各行各业都应该有师承,安溪有那么多制茶大师,但是没有老师哪来大师?大师也要有师承,师承理念在安溪应该很好地研究。”

谈评茶:

茶王制造者

1980年,李宗垣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三年间连续在全国、省茶叶刊物上发表科技文章17篇,同时担任一些学校的茶叶班教师,在县及乡镇办的茶叶培训班讲授茶叶初制一百多场。1990年以自身经验著书立说,整理出版了《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这是第一部关于安溪铁观音审评的专业书籍。

1981年,李宗垣从茶叶站回到了安溪茶叶公司。这时正值安溪铁观音开始大发展的阶段,除了日常收购茶叶和基地管理,他还要到感德、西坪等乡镇指导铁观音的种植。这六年时间里,李宗垣因工作原因,几乎跑遍了安溪县的每个乡镇。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农民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当我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有一次在湖上乡讲课,来了一百多个农民,他们全静静地坐在地上,我连续讲二三个小时,他们没一个站起来。”

1987年,安溪茶叶公司自办特种名茶包装厂,生产的茶叶主要卖到深圳和香港等地,由李宗垣担任厂长。在他的领导下,小茶厂业绩突飞猛进,发展为大茶厂,成立了福建茶叶进出口公司安溪支公司。后来,李宗垣从茶叶公司转到安溪茶委、茶口局,再到安溪农业与茶果局,于2002年退休。

2002年,他又去杭州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成为首批通过考试的4名高级评茶师其中之一。“我们去杭州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报考的有十几个,通过考试的只有4个,我是其中之一。当时连续备考7天8夜,通过考试后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各界茶王评选赛评委证)

除了坐镇特种名茶包装厂,李宗垣又身兼茶叶公司审评科科长、安溪县评茶组组长等职务。多年来,他担任安溪举办的各种大型的茶王赛担任评茶师,也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厦门、福州、泉州等地举办的茶王赛中担任评茶工作。在他的品评下,诞生了一个个茶王。他笑称自己是“茶王制造专家”。

早在1992年,李宗垣就开始参加各种茶王赛的评茶活动。他仍清楚地记得,安溪县政府为推广安溪四大名茶(:铁观音、黄金桂、本山、毛蟹),分别于1996年在广州、1998年春在上海、1998年秋在北京、1999年在香港举办的四大名茶茶王赛,他参与了这几场振奋人心的赛事。通过比赛,他看到安溪四大名茶打响了知名度,推广了制茶技术,扩大销售,并且拉动了经济效益,令他感到无比的激动和喜悦。

退休之后,李宗垣还被福建省老科协评选为教授级高级评茶员荣誉,开课培训评茶师和评茶员,现已有学生两百多个。在安溪评茶界,他堪称“铁观音第一茶师”。常有茶人向他请教制茶过程中碰上的问题,将做好的新品带予他品评。

谈茶叶:

为安溪铁观音做贡献

李宗垣将自己的退休后的生活总结为三个字“讲”、“做”、“写”。他到安溪各农村讲授课程,培训评茶师和评茶员;“做”字体现在协助安溪茶农种茶制茶,参与大型评茶活动以及亲身指导茶叶烘焙过程;退休之后,他仍精心尽力为安溪茶叶考虑,笔耕不辍,将自己毕生所学出版编著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安溪铁观音两百问》,《铁观音加工技术》等书籍,在茶叶的初制、精制与品评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在同安溪铁观音打交道的这几十年来,李宗垣亲身参与了家乡茶叶的发展和建设,也见证了安溪茶叶从起步到繁荣兴旺,直至改变了整个茶乡面貌的过程。“安溪茶叶真正飞速发展的阶段,还是1999年起清香型铁观音的出现,不仅带动茶乡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成为全国茶叶发展的重头戏。”

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做法,利用空调做青制作出来的清香型铁观音,大家都感觉茶叶的味头变得很好,香气十足,使茶叶品质更上一层楼。从1999年到2008年期间,这种新的制茶模式诞生,不仅带动了安溪本地茶叶发展,还带动了全国各大茶类的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茶叶企业都到安溪学习制茶经验、销售模式和文化推广,回去再将学到的模式得以运用。

“清香型铁观音的发展带来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但是大家都在一味关注怎么改进工艺的时候,是时候提倡恢复传统做法。今年,由安溪茶业界人士、安溪评茶工艺大师、品牌茶企等众人联合,筹备成立安溪铁观音研究会。研究会以‘为安溪铁观音做贡献’为宗旨,从茶叶品种上选择正宗歪尾红心铁观音,在种植管理上注重茶叶的土壤、基肥、沟土和修剪过程,实行茶叶手工采摘,恢复传统做法手工做茶,研究会将提倡不用压茶机,不用空调机,少用包揉机,最大程度地还原传统制茶工艺。”

李宗垣表示,安溪做茶技术到现在已经面临一个转折点,现在是时候提倡恢复与推广传统茶,做出铁观音原有的特点,因为“传统的东西才能经久不衰”。

“谁能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著书育人、默默无闻,为铁观音制作和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2006年李宗垣被评为“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

面对荣誉,李宗垣波澜不惊。“这只是一项荣誉吧,对我一辈子的努力算是一种认可。我觉得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对名利并没什么追求。”

陈宗懋:别老拿茶叶农残超标说事儿!别听不懂装懂的媒体瞎忽悠


昨天地理君发表的《再问茶业商学院:中国茶业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在茶叶地理后台引起了轩然大波:茶友对此议论纷纷,地理君秉承百家争鸣的原则,刊发资深业内人士茶小白的原创文章,结合茶界唯一院士陈宗懋先生的意见,谈谈中国茶叶的农残超标问题,以正视听。

简介:茶小白,资深茶业从业人士,茶界评论观察者、地理君的铁杆粉丝

昨日地理君提出了再问茶业商学院的五个问题,直指中国茶业的核心问题,并且,把茶叶的安全问题放在了第一位,小白实在是不敢苟同:说起中国茶叶,每每都拿农残超标说事儿,实在看不过眼,对于中国茶叶来说,农残问题本来就是一个伪问题,不能总听那些不懂装懂的媒体瞎忽悠!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必须明白两点:第一是检测农残是否超标的标准是什么?第二是检测的超标物是否会直接被人饮食。这两个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首先是中国人的喝茶方式和国外是大不一样的,中国人喝茶是泡饮法,也就是说,中国人是把茶叶拿来泡水喝,喝的是茶水,而不是像日本人那样,把茶叶研成碎沫吃掉,这个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我们去检测农残,那么一定是去检测茶汤里面浸出的成份,是否农残超标,如果泡出的茶汤农药残留超标,我们可以认为是农残超标,事实上,我们只是听说茶叶农残超标,还从来没有听说谁喝茶喝到中毒进医院或要人命的事件发生!

事实是,我们现在怎么检测茶叶农残是否超标的呢?是把茶叶研磨成粉,去检测茶叶的固化物是否超标,在大多数情况下,这是极易检出超标的,因为在整个茶园管理的过程中,不用药几乎是不可能的,只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茶叶叶面附着的残留是可以减弱或是达标的,但是,你去检测茶叶的固化物,超标的可能性就会大一些,检测茶汤则可能完全没问题。而即使是按照茶叶叶子检测,中国茶的合格率也是非常高,在搜索引擎输入“茶叶农残检测合格率”搜索,茶小白得出了下列的结果:

这足以表明,在如此标准下,中国茶叶的总体品质、农药残留情况是合乎标准的。完全不像媒体所说的超标那么严重,实在是没有必要小题大作,哗众取宠。

稍有点儿常识的人都知道,农药绝大多数是脂溶物,即农药是不溶于水的,如果农药超标我们是可以直接看出来的,而不会溶于茶汤当中,因此,拿茶叶固化物的超标来讲中国茶叶的农残超标,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没有道理的。

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道理?小白又找到了中国最权威的茶叶农残研究的专家、中国茶业唯一的院士陈宗懋先生的一些论述,我们来看看陈院士怎么说:

事实上,作为中国茶业的泰山北斗级人物,陈院士是茶叶农残研究的专家,他的说法最具有权威性,结合中国人的饮茶习惯,来制定出真正合理、科学的农残标准才是真正客观的做法。

陈宗懋院士举例说,之前曾有一份报告,指出某品牌的茉莉花茶被检测出含有吡虫啉农药残留0.07mg/kg,而国家行业标准为0.5mg/kg。“这份报告把0.07mg/kg列出,是想告诉消费者茶叶中有农药残留。但事实上,这个农药残留量甚至不到国家标准的七分之一。”

欧盟和日本作为农产品进口国,制定的许多农药最大残留标准都非常苛刻,总体上严于国际食品法典(CAC)标准,其目的是设置壁垒。“欧盟的茶叶农残检测是全世界最严的,不少标准仅为百万分之几,是目前仪器设备的检测极限。”

陈宗懋院士举例说,用水溶解度最高的灭多威来进行风险评估,残留水平即使按报告所指的0.07mg/kg的15倍,其他指标也按较高限度计算,一个体重63公斤的消费者通过饮茶可能摄入的最大量,只占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每天允许摄入量的1/150。

明眼的消费者一眼就能看明白,这茶叶的农残问题本来就是个伪问题,也别听那些不了解情况的媒体整天瞎忽悠超标超标啥的,我们喝的是茶汤,不是吃茶叶!

遇上好喝的茶叶,不妨大口大口喝个痛快,别让那些脑残的超标给忽悠瘸了!

余秋雨谈为何愿做普洱茶的传播者


07年秋,我在老舍茶馆喝到了尹总泡的一款茶,由于初涉此行不知何茶。走出老舍,我问袁老师,尹总所泡何茶?答曰:普洱。这就是我与普洱的初见。下面看看余老师与普洱是如何结缘并为之倾情传播的。

余秋雨

一个人总有多重身份,往往,隐秘的身份比外显的身份更有趣。说远一点,那个叫做嵇康的铁匠,还能写一手不错的文章;那个叫黄公望的卜者,还能画几笔淡雅的水墨。说近一点,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其实是一流厨师;一个天天上街买菜的邻居大妈居然是投资高手。

辛卯年秋日的一天,深圳举办“新生代普洱茶”品鉴会,近二十年来海内外各家著名茶场、茶厂、茶庄、茶商提供的入围产品经过多次筛选,今天要接受一批来自亚洲不同地区的专家的终极评判。一排排茶艺师已经端坐在铁壶、电炉、瓷杯前准备一展冲泡手艺,一本本品鉴书也已安置在专家们的空位之前。品鉴书上项目不少,从汤色、纯度、厚度、口感、余津、香型、气蕴、力度等等方面都需要一一打分。众多媒体记者都举起了镜头,只等待着那些品鉴专家在主持人读出名字后,一个个依次登场。

品鉴专家不多,他们的名字,记者们未必熟悉,但普洱茶的老茶客们一听都知道。突然,记者们听到一个十分疑惑的名字,头衔很肯定:“普洱老茶品鉴专家”,却奇怪地与我同名。仔细一看,站出来的人竟然也长得与我一模一样。

不好意思,这是我的一个秘密身份的无奈“漏风”。本来,我是想一直秘而不宣偷着乐的,没想到这次来了这么多“界外记者”。这次和我一起“漏风”的,还有我的妻子马兰,她在文件上标出的头衔也是“普洱老茶品鉴专家”,但她觉得我们两人既然一起“漏风”就不必一起亮相了,便躲在茶桌、茶客的丛林中低头暗笑。其实,几乎所有的高层专家都知道,她在普洱茶的品鉴上,座次还应该排在我的前面。

人们一旦沉浸于自己的某一身份,常常会忘了其他身份。每当我进入普洱茶江湖,全然忘了自己是一个能写文章的人。当然也会看一些与普洱茶有关的文章,那也只是看看罢了,从来没有以文章的标准去要求。这次在深圳“漏风”之后,就有朋友希望我以自己的文笔来写写普洱茶。

这就要我把两个身份交叠了,自己也感到有点唐突。我说,本人对文章的要求极高,动笔是一件隆重的事。但是,隆重并不是艰深。文章之道恰如哲学之道,至高与至低“首尾相啣”,终点必定潜伏于起点。如果谈普洱茶谈得半文半白、故弄玄虚、云遮雾罩,那就坏了,禅宗大师就会朗声劝阻,说出那句只有三个字的经典老话:“吃茶去。”这就是让半途迷失的人回到起点。因此,如果由我来写一篇谈普洱茶的文章,一定从零开始,而且全是大白话。

很多人初喝普洱茶,总有一点障碍。

障碍来自对比。最强大的对比者,是绿茶。

一杯上好的绿茶,能把漫山遍野的浩荡清香,递送到唇齿之间。茶叶仍然保持着绿色,挺拔舒展地在开水中浮沉悠游,看着就已经满眼舒服。凑嘴喝上一口,有一点草本的微涩,更多的却是一种只属于今年春天的芬芳,新鲜得可以让你听到山岙白云间燕雀的鸣叫。

我的家乡出产上品的龙井,马兰的家乡出产更好的猴魁,因此我们深知绿茶的魔力。后来喝到乌龙茶里的“铁观音”和岩茶“大红袍”,就觉得绿茶虽好,却显得过于轻盈,刚咂出味来便淡然远去,很快连影儿也找不到了。乌龙茶就深厚得多,虽然没有绿茶的鲜活清芬,却把香气藏在里边,让喝的人年岁陡长。相比之下,“铁观音”浓郁清奇,“大红袍”饱满沉着,我们更喜欢后者。与它们生长得不远的红茶“金骏眉”,也展现出一种很高的格调,平日喝得不少。

正这么品评着呢,猛然遇到了普洱茶。一看样子就不对,一团黑乎乎的“粗枝大叶”,横七竖八地压成了一个饼型,放到鼻子底下闻一闻,也没有明显的清香。扣下来一撮泡在开水里,有浅棕色漾出,喝一口,却有一种陈旧的味道。人们对食物,已经习惯于挑选新鲜,因此对陈旧的味道往往会产生一种本能的防范。更何况,市面上确实有一些制作低劣、存放不良的普洱茶带着近似“霉锅盖”的气息,让试图深入的茶客扭身而走。

但是,扭身而走的茶客又停步犹豫了,因为他们知道,世间有不少热爱普洱茶的人,生活品质很高。难道,他们都在盲目地热爱“霉锅盖”?而且,这些人各有自己的专业成就,不存在“炒作”和“忽悠”普洱茶的动机。于是,扭身而走的茶客开始怀疑自己,重新回头,试着找一些懂行的人,跟着喝一些正经的普洱茶。

这一回头,性命交关。如果他们还具备着拓展自身饮食习惯的生理弹性,如果他们还保留着发现至高口舌感觉的生命惊喜,那么,事态就会变得比较严重。这些一度犹豫的茶客很快就喝上了,再也放不下。

这是怎么回事?

首先,是功效。

几乎所有的茶客都有这样的经验:几杯上等的普洱茶入口,口感还说不明白呢,后背脊已经微微出汗了。随即腹中蠕动,胸间通畅,舌下生津。我在上文曾以“轻盈”二字来形容绿茶,而对普洱茶而言,则以自己不轻盈的外貌,换得了茶客身体的“轻盈”。

这可了不得。想当年,清代帝王们跨下马背过起宫廷生活,最大的负担便是越来越肥硕的身体。因此,当他们不经意地一喝普洱茶,便欣喜莫名。雍正时期普洱茶已经有不少数量进贡朝廷,乾隆皇帝喝了这种让自己轻松的棕色茎叶,就到《茶经》中查找,没查明白,便嘲笑陆羽也“拙”了。据说他为此还写了诗:“点成一碗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他的诗向来写得不好,我当然不会去考证,但如果真用“金茎露”来指称普洱茶,还算说得过去。

《红楼梦》里倒是确实写到,哪天什么人吃多了,就有人劝“该焖些普洱茶喝”。宫廷回忆录里也提到:“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因为它又暖又能解油腻。”由京城想到等等制作贮存区分,有大叶种、古树茶、台地茶等等原料区分,又有易武山、景迈山、南糯山等等产地区分。其中,即使仅仅取出“号级茶”来,里边又隐藏着一大批茶号和品牌。哪怕是同一个茶号里的同一种品牌,也还包含着很多重大差别,谁也无法一言道尽。

在我的交往中,最早筚路蓝缕地试着用文字写出这些区别的,是台湾的邓时海先生;最早拿出真实茶品在一次次深夜冲泡中让我们从感性上懂得什么是顶级普洱老茶的,是菲律宾的何作如先生;最早以自己几十年的普洱茶贸易经验传授各种分辨诀窍的,是香港的白水清先生。我与他们,一起不知道喝过了多少茶。年年月月茶桌边的轻声品评,让大家一次次感叹杯壶间的天地实在是无比深远。

其实,连冲泡也大有文章。有一次在上海张奇明先生的大可堂,被我戏称为“北方第一泡”的唐山王家平先生、“南方第一泡”的中山苏荣新先生和其他几位杰出茶艺师一起泡着同一款茶,一盅盅端到另一个房间,我一喝便知是谁泡的。茶量、水量、速度、热度、节奏组成了一种韵律,上口便知其人。

这么复杂的差别与一个个朋友的生命形态连在一起了,那个天地就有了一种让人舍不得离开的人文深度。

以上这三个方面,大体概括了普洱茶那么吸引人的原因。但是,要真正说清楚普洱茶,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范畴。普洱茶的“核心机密”,应该在人们的感觉之外。

余老师的文章引述完毕,我们就会发现我们每一个人在接受普洱茶的过程中都是另外一个余老师,但又不同于余老师,因为再每一个人的感觉之外都有着一个对普洱茶的独立概念,不必言清,不必道明,懂得就好。茶,普洱茶,一个承载的介质,它有宽广的胸怀,容纳着万千的思想,那就是“和而不同、知而不辩、韧而不钢、缓而不辍”

陈文华教授获评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


陈文华教授

2014年12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单位共同发起的“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获选名单揭晓,已故的江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陈文华获得了“2014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的殊荣。奖项的揭晓,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集到陈文华这位文化名人身上。

陈文华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传播,几乎跑遍了全国的茶产区。在人生的最后十年,他一头扎进婺源县上晓起村,竭力打造“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让当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也让婺源黄菊蜚声中外。近日,记者采访了陈文华的家人,听他们讲述“傻教授”陈文华的故事。

一台制茶机,结缘上晓起村

上世纪50年代末,陈文华从厦门大学毕业,被分配到江西省博物馆从事考古工作,之后担任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1981年,陈文华创办了《农业考古》杂志,该杂志每期都被哈佛大学订阅参考,他也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中国农业考古第一人”。

陈文华的次子陈磊告诉记者,父亲与婺源结缘源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04年,素有中国绿茶“金三角”美誉的江西婺源县,特邀陈文华为该县协办活动。就在这次茶会上,嘉宾们被带至江湾镇一个名叫晓起村(分上晓起村和下晓起村)的古老村落参观。

参观上晓起村一座古旧的房屋时,一台水力带动的加工茶叶的揉捻机引起了陈文华的注意。“父亲当时就被深深吸引了,这是迄今为止他所发现的在江西地区保留最为完好的元朝原理制茶机。”陈磊说。但是当时房屋已经非常破烂,手艺也失传,如果不尽快加以保护,机器很可能会报废。当时,正是夕阳西下,满目青山绿水,加之晚归的庄稼人纷纷走进自家院子,更显诗情画意。这一切,让性情中人陈文华感到心潮澎湃。

花30万元买下徽派小楼

不久后,陈文华又来到上晓起村。他找到制茶揉捻机的主人,表示要买下这台机器,与他们合伙经营制茶作坊。对方一看陈文华是真心诚意,开价又合理,立即就同意了。

陈文华回到南昌家中,他在婺源买机器的事情很快就在亲友中传开。有些人很不以为然:“老陈脑子进水了,进山买堆破铜烂铁!”陈文华的妻子程光茜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也非常不理解丈夫。一次,她质问他:“你搞研究,不必把这机器全买下,咱们家是不是钱多得没处花了?”陈文华解释道:“我担心这台机器变成一堆废铁,是在想办法保护它。”

可程光茜没有想到,这一切仅仅是开始。几天后,他们一起去上晓起村,陈文华带着妻子边参观边讲解,在一栋百年历史的砖木小楼前驻足良久,他产生了要买下这栋楼的念头。“我当时坚决不同意,这栋破烂房子买它有什么用?但文华说,这栋楼是徽派建筑,很有代表性,开发茶旅游,就是最好的农家乐。”最后,陈文华花30万元买下了这栋小楼。他决定搬到上晓起村生活,将“茶事业”干出模样。

发起成立上晓起新农村合作社

陈文华要到山区当农民的消息不胫而走,不少人感到疑惑,但陈文华却乐在其中。到上晓起村没多久,陈文华就忙碌起茶叶揉捻机和民居装修的事。一个古老的制茶作坊在他手里“复活”,破旧的民居也被改造一新,成为雅致舒适的农家乐旅馆。

陈磊告诉记者,2005年新农村建设在全国掀起热潮,父亲把当地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上晓起新农村合作社。他当“社长”,与自愿加入的“社员”约定:农民以土地入股,他以资金入股。如果丰收,大家照股分成;如果赔了,他保底每亩地600斤稻谷。当地山高水冷,只能种一季晚稻,一般情况每亩地收700斤左右稻谷。这些年合作社亏了不少钱,可陈文华该给社员的报酬一分不少。“因为他的大方举动,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傻教授’。”陈磊告诉记者。

尽干“傻事”的“生意人”

不过,“傻教授”也有执拗的时候。修公路一直是当地村民最迫切的想法,有了公路,游客就会增多,村民的收入就会增加。没有公路,村民连盖房都要多花几万元。但陈文华一听到要修公路的消息,立即坐不住了:“胡闹,这样会破坏上晓起村的原生态风貌,使民俗村特色黯淡!”在陈文华眼里,上晓起村唯一通往外界的那条石板路,是原生态风貌整体的一部分。明知道会触犯众怒,陈文华却一再坚持,最终,青石板路保住了。

程光茜告诉记者,丈夫做的“傻事”还有很多。比如为了鼓励村民种菊花,他花8000元请农民把油菜花铲掉;为了让村里孩子有更好的教育,他花30000元从南昌请来幼教给孩子上课……

“傻教授”带领村民种菊花致富

路不修,游客少,上晓起村的村民又该如何致富呢?最终,陈文华偶然发掘的晓起黄菊为当地村民致富铺起了一条康庄大道。

陈磊告诉记者,2008年,父亲引进白菊种植,一方面供游客观赏,另一方面把白菊作为茶品试种。为了使观赏效果好些,他顺带种了些黄菊点缀在田边,可没想到白菊的种植试验失败了。也许“幸运女神”对这位“傻教授”特别眷顾,陈文华意外发现,他栽种的黄菊花开得特别旺盛,而烘焙后的黄菊花浓香馥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随后,陈文华给黄菊取名为“晓起皇菊”,2009年在南昌注册“晓起皇菊”公司,之后又注册了“傻教授”牌商标。如今,“傻教授”牌晓起皇菊在国内享有盛名,一朵上等黄菊能卖300多元,亩产收入达15000元。而晓起村的菊花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采菊、赏菊。

曾经的那个交通闭塞的小村落,已经发展成为婺源热门的景区之一。游客多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也高了。那些之前因为修路对陈文华有抱怨的村民,都不得不佩服“傻教授”的这股“傻劲”。

荣获“2014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

在陈文华的带动下,上晓起村的面貌大为改观。村口竖着“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牌子;山坡上有原生态茶园,生产的晓起毛峰茶供游人品尝;岸边千年古樟参天,浓荫蔽日;制茶作坊里,有古老的水转捻茶机械和水转动杀青炒茶,还有品茶室、茶艺画廊……陈文华用10年的努力,使“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更加名副其实,并带动婺源全县形成了种植菊花的产业。

然而不幸的是,2014年5月14日,陈文华在出差途中突发疾病,因肺栓塞引起呼吸衰竭而去世,享年80岁。2014年12月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等单位共同发起的“2014爱故乡年度人物”获选名单揭晓,陈文华获得了“2014爱故乡特殊贡献人物”的殊荣。这是对陈文华生前对婺源上晓起村建设所做贡献的又一次肯定。

“萌叔”韩磊:爱茶,爱收藏


当年以一首《走四方》成名的韩磊,用他的“帝王嗓音”踏入中国流行音乐界,成为目前中国最具个性色彩、也最受听众喜爱的男歌手之一。他演唱了800多首影视歌曲,在《我是歌手》第二季中成为“歌王”,连续10年登上央视春晚……

韩磊参加“我是歌手”比赛表演现场

他唱歌投入、认真、有力度,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有人说,韩磊的歌声里有激情,更有深情的咏叹。没错。要知道,他车内的音乐不是“贝多芬”就是“莫扎特”,还有中国的古琴曲,足见他的古典气质。因为喜欢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韩磊17岁时就把它的四个声部都背了下来,因为“它充满激情,带给你感动,它是善良人的呐喊”。

韩磊说,至今,描写唐宗宋祖、秦皇汉武的影视剧主题歌已经被他一人包办,他也因此得到了“帝王之声”的美誉。对于用歌声演绎这些古代帝王,如何把握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他表示:“我事先会做一些功课,通过读书和看影视剧了解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以及剧中所展现的这一时期人物的命运,比如有的是沧桑后的柔情,有的是疆场上的勇猛等等。”

他的爱好喜欢收藏瓷器字画石头

韩磊曾出过一张专辑叫《珍藏韩磊》。殊不知,韩磊从小就爱上了收藏,至今已有不少年头。在家里他“囤积”了大量的藏品,瓷器、字画、石头。他最爱的是瓷器,为了收藏瓷器,他屡屡被骗。“有一次在市场上看中一只瓷瓶,精明的卖主一眼就看出我很喜欢,开价10000元,我好不容易还价到7000元,高高兴兴地抱回家。谁知一位专家看了以后立刻断定是赝品,最多也就值700元。”不仅被古董商骗,朋友们的“顺手牵羊”同样让韩磊苦恼不堪,“我有几个朋友也喜欢收藏,看到我有什么好东西只要是他们喜欢的,想方设法都要拿走,真是没办法。”

韩磊出席第六届中国金唱片活动现场

爱茶,误买假紫砂

韩磊爱喝茶是出了名的,他从小就对茶文化有所了解,到了上世纪90年代更是痴迷其中,把茶文化当做一种生活乐趣,“茶是我的生活主题,平时走到哪都会带着。只要一安定下来,洗洗手,把茶具摆上,点上香,把茶一沏,坐在那儿就会感觉很安定,心情马上变得轻松、喜悦。”韩磊笑言,自己对于茶文化的了解经历了不少学习的过程,有的说起来还挺心酸,“我喜欢普洱,几百年树龄的老树茶,当时一激动存了点茶饼,现在价码还没涨上来呢。一开始还收藏,多的时候收藏过几百把,后来了解了之后,很伤心,因为很多不是紫砂的,花了买紫砂的钱,买回来的却是泥壶,泡茶泡出一股泥土的味道。”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李宗垣的“追茶”人生

“借问茶香来何处,安溪乌龙铁观音。”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便身在此山中。

李宗垣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最具权威性的评茶大师,用毕生的精力审评铁观音,成为安溪铁观音评审的领军人物,他致力于探究铁观音种植、制作方法,在2006年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为铁观音产业建功立业。记者慕名前往安溪茶都,拜访这位茶界著名的国家一级评茶师李宗垣。

总结铁观音300年制茶技艺

一见到李宗垣老师,三杯茶未了,他便拿起《安溪铁观音制作品评》一书,赠与我,我不胜感激。谈及此书,李宗垣老师颇为自豪。2006年初,他将我国300多年来的铁观音的种茶、制茶方法经验,以及他在工作实践中的实验结论写了出来,这也是对铁观音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作了第一次全面的收集、积累、总结与提高。

事实上,早在1980年,李宗垣老师便开始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谈及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李老师记忆犹新,回忆道:“当时还没有电脑,全是手写稿,我在平时看青做青时,收集了不少采制技术,后又将稿件寄给安徽的陈椽老师,他将稿子化整为零,仔细修改,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几经改稿,终于成文。”

李宗垣在之后3年间连续陆续在全国及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17篇,1985年还参加《中国名茶研究选集》的撰稿。问及如何能将制茶经验写成文章,如何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时,李宗垣说:“其实这要得利于在学校刻苦学习,对茶叶制作的基础知识牢固,将实践经验及时地总结、提高。当然,在平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留心,学习他人经验,不断充实自己。”

茶之道无止境

1962年8月,李宗垣,毕业于福安农业专科学校茶叶专业,之后分配到安溪的产茶区工作,在西坪、大坪等地,一干就是十八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收购茶叶、制茶,他什么样的活都做过,挑水、扫地、做饭样样行。

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李宗垣善于摸索、总结制茶技术,在做青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观察、记录、分析茶青,杀青之后,也要细致地观察水分的变化。“如果只看青,而不亲手去做青,那永远也学不会,而且还要用心学,将学习应用到实践中。”李宗垣感慨道。为计算失水率,他每摇一次青要称一次重量,算出失水的重量与时间长短的关系,不厌其烦,持之以恒,终于在千百次的实践中得出重要结论。

回到县城以后,李宗垣先后在茶叶公司、茶委会、茶果局工作过,当过审评科长,安溪特种茶包装厂厂长,展现在他面前的是更广的天地,但活到老,学到老,李宗垣在教学中还在不断地学习。

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生产队技术人员较为缺乏,茶农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当李宗垣不辞劳苦地下各乡镇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对学习的渴望。有一次在湖上乡沙堤镇讲课,出乎意料地一下子来了一百多个茶农,他们安静地席地而坐,李宗垣老师连续讲三个多小时,竟没一个站起来。而今,李老师到茶都时,常有不认识的中年茶农上前,嘘寒问暖,感谢昔日之恩。

专家评茶也争议

1996年,李宗垣老师参加广州的一次茶王赛的审评工作,当时有铁观音、本山、毛蟹、黄金桂等分门别类进行评比。铁观音是品评的重点,茶样逐渐分成两种不同风格的茶样。其一是传统的制茶方式,这类茶主要以西坪、华祥为主,受台湾茶叶制作方式的影响,以轻发酵为主。其二是混合方式的制茶方式,即拼配的茶。在最后决赛时,出现了意见分歧,有人说,传统的茶叶滋味好且浓厚,香气高,而支持混合型的人群认为,混合型有利于促进茶叶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有创新的意识。次日便是公布获奖结果的日期了,评委们争议了很久,最终确定传统型获胜,李宗垣老师一看手表,已经是凌晨两点钟。

1999年,清香型的出现是铁观音发展重要转折点,打破了很多铁观音的传统评定标准。清香型在做青时需采用空调做青,掌握茶叶的发酵波,控制烘焙温度,在打青、回青、消青、拖清等都有不同之处。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消费者对茶叶口味的要求,要结合市场需求,清香型也如雨后春笋,逐渐壮大成长起来,新的审评标准也建立起来。如今的评茶更是一种物质享受和精神愉悦的生活艺术。

李宗垣认为,茶乃高尚之物,它不但是健康的饮品,而且需人们精心、高雅地品评,方能悟出其道,常以茶会友,不但有亲和力,更能体现随和、平心的一面。(洪嵘)

茶人陈华亮:一辈子只为爱茶而生


采访陈华亮花的时间很长,一个下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在采访过程中,陈华亮经常会不自觉地向记者介绍起茶文化知识,深入浅出的讲解引人入胜。陈华亮说,喝茶的人一定要知道,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中国茶树是世界的起源,这是身为一个中国茶人的自豪与骄傲。

陈华亮说,自己从小就与茶结缘。记得孩提时代,自己的父亲是一个老茶客,喜欢上茶馆,整天手里捧着一个搪瓷罐,里面黑黑的满是茶垢,像是上了层漆,偶尔有空的时候也会带上自己去茶馆,一去就是一整天。

在陈华亮的记忆里,老茶馆就是个讲书场,除了听书吃茶,也可以找人下下棋,打打牌什么的。茶馆的一角是烧水的地方,砖砌的灶台上几十把长嘴壶一字排成几行,密密麻麻的,有些壶嘴里不停地冒出热气,小二提着把长嘴壶不停地跑来跑去,吆喝着、招呼着。那时候吃茶还不太讲究,喝的都是浓浓的苦苦的炒青茶,父亲还时不时地会让他呷上几口,弄得他愁眉苦脸的,然后再买上一大块芙蓉糖,让他体味了什么叫做苦中有甜。陈华亮说,也就是在那时候开始,自己就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因为父亲后来病逝,陈华亮很早就出来打拼生计,他去过很多城市,也涉足过很多行业。上个世纪90年代,陈华亮在杭州工作过一段时间,他发现杭州这座城市里喝茶的氛围很浓,很多人闲暇时分会去茶室消磨时间。“为什么不在临海也开一家茶楼呢?把临海喝茶的氛围调动起来,让更多人爱上喝茶,岂不是件好事?”当这个念头在陈华亮脑子里出现后,他果断行动起来。

从筹备到开业,陈华亮的“和其坊”茶楼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因为陈华亮也不断考虑要把茶楼做成什么样的形式。后来陈华亮觉得,临海还没形成喝茶的氛围,所以首先要培养一批喝茶的爱好者,只有引起了大家的兴趣,才能引导更多的人进入到茶叶的世界里来。最终,他把自己的茶楼定位成自助式的。

说起“和其坊”之名,也融合了陈华亮对茶的理解。陈华亮说:“中国的茶艺,讲究和、清、静、怡、真,所谓和为贵,何其芬芳,都是蕴含了茶的精神。”

在“和其坊”,陈华亮第一次把功夫茶的概念介绍给了临海市民,很多人也是在这里知道了原来茶叶有多种分类,每一个分类都要用不同的技艺、器皿来冲泡。陈华亮觉得,经营茶艺馆,当然讲究经济效益,但同时也需重视茶文化知识的普及和推广,所以陈华亮经常在茶楼里举行茶艺表演,开办茶艺知识讲座,他对在茶艺馆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员,在文化素质上的要求也要比餐厅服务员更高一些,她们除了服务顾客之外,还肩负着普及茶艺知识、推广茶文化的任务,应该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

但是,在逐年的经营过程中,陈华亮发现了自助茶楼的弊端,大部分顾客前来消费,都过多地注重了茶食的好差,却几乎没有人注重茶道精神的体现。陈华亮说,茶文化与一般的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它除了满足生理需要之外,更重要的是为了满足心理需求。茶道精神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体现的,是在品茗活动中的一种高尚精神追求。人们走进现代的茶艺馆,并不是为了解渴吃饱,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上满足和高品位的休闲,可以说是高档次的文化消费。但是这些在自助茶楼里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对爱茶的陈华亮来说是无法接受的。

2008年下半年,陈华亮决心将“和其坊”转型为更专业的茶馆,就是以“江南四合院”的形式开办的清茶馆,他将地段选在古色古香的紫阳街口,潜心做自己最爱做的茶文化。陈华亮不喜欢别人称他为茶馆老板,他更愿意听到“茶馆主人”这个称谓。在这里,他找到人生新的价值。

在陈华亮沉浸在茶文化的世界里的时候,他接触到了普洱茶,也爱上了普洱茶,为此,陈华亮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普洱的知识,更是亲自到云南,了解普洱采摘加工的工艺。陈华亮告诉记者,普洱茶采用云南大叶种茶,在特定的区域特定的自然条件下种植,它具有产区地理环境和地域性所决定的品质特征。“越陈越香”被公认为是普洱茶区别其他茶类的最大特点,“香陈九畹芳兰气,品尽千年普洱情。”普洱茶也被称为“可入口的古董”。不同于别的茶贵在新,普洱茶贵在“陈”。

每年的3月底,陈华亮都会到云南,亲自到茶园里跟茶农们一起采摘。有一年,陈华亮在一个名叫老曼娥的寨子里,随着当地的茶农们一起摘茶,远处就是一个很大的寺庙,当太阳下山,远处传来的暮鼓声,让陈华亮深深地陶醉在其中,他说,茶道精神不仅仅在于喝,这是一种广义的精神概念,当你真正把身心投入进去,你会发现你收获了很多很多。

现在,陈华亮不仅把普洱茶带到临海,让更多的茶客爱上了品茶,他也在不懈地努力,将台州的茶文化推广出去。据陈华亮介绍,台州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传播中心,早在三国、西晋时,有史可查的有道家名师葛玄植茗于临海的盖竹山、天台华顶等处,故又有仙翁茶园之称。台州茶文化传播主要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台州至宁波出海到日本及朝鲜半岛等地;另一条主要传播到余杭一带,再传播到各地。

经过陈华亮的不懈努力,现在很多杭州的茶客也知道除了龙井之外,还有诸如临海的羊岩勾青这样的好茶,在促进茶文化交流方面,陈华亮付出了很多很多。

早在2004年,陈华亮就发起成立了“茶人公社”,结交了一批爱茶、懂茶、品茶的“同道中人”。陈华亮喜欢跟茶友们一起边泡茶边聊天,喝出友情、商情,茶道、商道、人道,道不尽陈韵悠远。

陈华亮说,自己的一辈子只为爱茶而生,一杯茶汤在手,或浅啜或慢饮,就这样悠悠地喝着,许多人生难解的结,便在时间的缓释中悄悄地解开;许多人生的焦灼,便在这茶叶的沉浮中淡泊了下来。世态红尘熙熙攘攘,荣辱利禄来来往往,唯有淡泊,才能宁静,才能对人生进行深入、细致、独到的品味。

唯茶是爱


“同敬茶圣,同修茶学,同学茶事,同游茶地,同考茶迹,同研茶史,同读茶文,同吟茶诗,同说茶人,同享茶福……”这是笔名“湖州老茶”的茶人留在网上的精妙茶语。酒,缘于爱茶和养身,已10多年不喝其他饮料。

2007年,笔者与余杭茶人钱时霖先生继合著《中华茶人诗描》初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出版)后,决定再度合作《中华茶人诗描续集》。

明代状元、礼部尚书、文学家吴宽的《爱茶歌》云:“终日茶杯不离口”、“入门来谒唯茶友”,虽然笔者地位卑微,但对茶的挚爱,则完全可与他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登茶山,访茶友,闻茶香,开茶会,读茶文,研茶史,著茶书,唯茶是爱。

记载茶人事迹,发掘茶人史料,以茶会友,唯茶是爱。

盛世多茶人,当代爱茶人如雨后春笋在神州大地不断涌现,小小诗描如要尽收其中,勉为其难。笔者深感欣慰的是,续集对古代和近现代已逝世的著名茶人作了纵深发掘,如史料记载最早的植茶人东汉高道葛玄;编撰著名类书《北堂书钞·茶篇》记载12则茶事的隋唐大臣、书法家虞世南;首次提出茶能瘦身的唐代医药家、《本草拾遗》作者陈藏器;被专家誉为“第二茶书”的《茶解》的作者、明代书画家罗廪;最早引录“神农得茶解毒”的清代大学士、《格致镜原》作者陈元龙;清代书法大师、被誉为“前陈(曼生)后梅”的文人壶代表人物梅调鼎;将国宝供春壶捐献中国历史博物馆的现代爱国民主人士储南强等,弥补了初集历史茶人部分的不足。让笔者深感自豪的是,其中虞世南、陈藏器、罗廪、梅调鼎均为宁波同乡。

480位古今茶人的传、赞、像,称得上是一项历史文献整理工程。加上初集430人,合计910人,创下一项世界茶文化之最。历经5年艰辛,大工告竣,喜不自禁,赋成《贺〈中华茶人诗描续集〉告竣》两章:

茶人今古广搜罗,两集辑成九百多。

感恩茶朋多协助,唯茶是爱作诗哦。

唐时陆谢结忘年,今日竺钱也结缘。

合著诗描成两集,当为奇事永流传。

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茶苦,如生活。苦涩,有时清淡如绿茶,有时浓郁如普洱。茶的形成是磨练的积淀,在烈日下发芽开花,在骤雨中成长,在疼痛中被分离,在烈焰上焙制,终用沸水沏煮。经历重重苦,方能流香。

浮生不在,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喝一杯茶是一种茶缘,在不同的地点品饮守候着不同的缘分。结缘,无论是结人缘,结茶缘,还是结佛缘,结法缘,都体现在一个“善”字上。

从“禅茶一味”角度而言,结缘者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茶缘,结佛缘。以此心此缘创造善因善果,成就善因善果;从茶人角度而言,缘分本就是一杯茶,生命伊始,茶在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

在千千万万的人当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禅者和茶者。在千千万万年当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好赶上了,那也没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吃茶了吗?

一杯茶在手,人缘、茶缘、善缘、法缘、佛缘尽在其中。

在一壶茶里,每一片茶叶都不重要,因为少了一片,仍然是一壶茶。但是,每一片茶叶也都非常的重要,因为每一滴水的分芳,都有每一片茶叶的本质。

布施,犹如加一片茶到一大壶茶里,少了我这一片,看似不影响茶的味道;其实不然,丢进我这一片,整壶茶就有了我的芳香。虽然我施的很小,也会充满每一滴水。

一片茶叶丢到壶里就被遗忘了,喝的人在喜欢一壶茶的时候并不会去单独赞叹一片茶叶。一片茶叶是不求世间名誉的,这就是以清净的心去施,不求功德、不求福报,只是尽心尽意地奉献自己的芳香。

一壶好茶,是每一片茶叶共同创造的净土。说珍惜世界,先学习在社会这壶茶里,做一片茶叶!当我们这样想时,喝茶的时候就特别能品位其中的清香。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茶说:我就是一杯水,给你的只是你的想象,你想什么,什么就是你。心即茶,茶即心。

世上好茶数不胜数,有些茶,你或许此生无份,有些茶你可能避而远之,由此便产生“好茶”、“坏茶”。然而,任何一种茶,都各有其佳处,茶无好坏,只有喜欢与不喜欢,适合与不适合。珍惜每一杯茶,与其相遇也是人生一茶缘。

茶等的是一个懂它的人,人等的是一杯倾心的茶,你若愿等,茶不负你。

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愿在种茶家


一个人喝酒,可能是闷酒;一个人喝茶,却更可能是境界。

三五知己喝茶,漫无边际聊天,看绿叶沉浮,嗅茶香中袅然飘起,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温暖,是人生的慰藉,是文化深处的开掘……茶的境界,与人生的况味,是何等的相似!

一个人喝酒,往往使人麻醉、沉沦、忘却现实中的疲惫、苦闷、浮躁,乃至于痛苦——酒的好坏,菜的美味,不重要。

酒是媒介,借以远离现实,忘却一切。

一个人喝酒,最多的,也就是贪杯而已----往高处说,因为高兴,寻找一种微醺,却依然是助兴,或者释怀;往低处瞧,其实不过一酒徒而已-----古人早已有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即使如此,却不算是境界呢。

一个人喝茶,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深切,越喝越品到人生的滋味、真谛,越喝越明白茶中的妙处。

明前春茶纤细明丽的芬芳、秋茶厚重的浓香、枣香、兰香等等,纷至沓来,远涉而至,相伴而行,香气悠远、浓郁,幽香----甚至,连杯壁都为香气所弥漫缭绕,令人不忍置杯于茶几,而捧于掌中反复把玩、细品。

想高山流水,云雾深处,如此植物,如此纤叶,如此嫩芽,如此经历了冬的冰雪、冬的严寒、冬的沉睡,而醒来,而萌发,而吐芽,而噙吻早春的第一颗晨露,而吸取深夜里清凉的雾岚。如此,品之当明眸吐光彩,清心沁芬芳,口齿间,语言该何其清雅美丽!

一个人喝茶,可以读书;最心爱的书,新近心仪的书,值得反复品赏的书……

一个人喝茶,得到了充分的自由:不必费心寻找茶楼茶驿,不必审视茶楼小姐的服务。你可以随心,哪怕置身车水马龙的闹市,你也可以心静如水,游离于万物之外,浸润于茶香之中,从而“大隐隐于市”、“深隐隐于茶”。

一个人喝茶,还适宜诗歌写作:茶的深处,不就是心的深么?茶的清香,不就是诗的神韵么?

一杯淡茶,是我们每个人生命旅程中可以一陪到底的“朋友”,那么,有了这个朋友,与它面对,该是怎样的幸福!

所以,喜欢,一个人喝茶。

佛山藏家谢志雄:爱茶爱陶艺


陶艺界无人不知“老谢”,一个既懂做生意,又懂得收藏的人。他性格开朗,平日又爱舞弄摄影,陶艺家常常“求”他帮忙拍些作品,他也乐此不疲;同时,他人际关系极广,在藏家界也是有名的一颗“开心果”。

十多年来,佛山人经历了普洱茶、,推门瞬间,一股怡人的茶香扑面而来。

一句“喝茶聊天”便开启了采访正题。泡茶的地方在前厅的茶台右侧,一个铜器引人注目,其器型高1米、椭圆状,器上刻有7个字:“光复北合兴制造”。

据他介绍,这是民国年间制作的凉茶缸。“这个凉茶缸器型特别,尺寸也比较高,看着喜欢,就把它从古玩市场买回来用。”

从茶铺摆设可以看出,谢志雄对有点古味的物件情有独钟,尤其是古建筑物构件。他说,这与其父的潜移默化有关。其父谢日初是佛山知名的规划设计师、古建筑专家,当年他父的相关报道,被谢志雄用相框挂在店铺中厅墙上。

店铺的装饰,物品的摆放,都是谢志雄精心考虑过的,细微处显出主人的审美趣味。他说,凉茶缸选择摆放在这位置,正是因为和背后的屏风韵味相搭。而谢志雄的屏风是用旧的门扇跟床罩组合拼装而成,并用两条古藤来修饰。在店铺里,可以看到前厅的屏风,也可以看到中厅的案台。

中厅的门框是谢志雄按照店铺的大小,特意去古玩市场寻找。该物大概是清代作品,采用镂空雕刻,上有75个人物,或唱戏,或相亲,或跳舞,记录了民间习俗风情。做工如此精细的木雕,谢志雄说,2005年买回时,价钱并不算高,现在都变得值钱了。

店铺里,桌上一摄影包格外突出。谢志雄滔滔不绝讲起了他的旅行故事。他说,通过旅行摄影,自己的视野更开阔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审美能力,这对鉴赏藏品也有很大的帮助。“摄影和收藏艺术品是相通的,都需要有一定审美力。”

哪个陶艺家需要拍照片,谢志雄一有空就会帮忙。吴国伟是引导他收藏石湾陶艺的师傅,交情算起来可以追溯到20年前。“他搞收藏,还是很谨慎,至少入门人‘搞收藏听故事’的误区在他身上不会发生。”吴国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啊,收藏有一套理论。”

收藏应循序渐进

早年,谢志雄从事建筑行业10年,有了一定积蓄。“上世纪90年代,建筑行业竞争激烈!”谢志雄于是淡出从事的领域,转入收藏投资。

纪念我们优秀的茶山里的守望者—陈冬林


收信人:陈冬林,福建武夷山茶农,享年51岁

写信人:赵翼,乡土乡亲创始人

陈叔:

未及与你见面,已阴阳两隔。

时至今日,我仍常常翻看那段关于你的视频。在这段三年前拍摄的仅仅1分30秒长的视频里,你的样子仿佛还和昨天一样:

大山里,你戴着蓑帽不善言辞,在前引路。正是武夷岩茶的制茶时节,你熬了十几个通宵未睡,但为配合我们的工作,仍坚持亲自上山。从9岁那年起,你便开始跟随父亲手工做茶。这条通往慧苑坑的路,你已重复走了40多年;茶林茂密,看起来几乎要把你淹没。

听与你合作的同事聊过一件旧事,让我对你的印象格外深刻。1993年时,你的父亲看你管理茶园可怜,出山赶集曾买了一罐草甘膦,劝你使用。你看到说明书里说“药水打完以后两个小时,草就会全部死掉”,就认为这个不能打。你说:“肯定药水是很毒的,否则怎么会打一下就死呢。”你爱惜茶叶,是怕这些有毒的化学品把茶叶打坏了。直到很多年之后,你和妻子偶然看电视才知道,这个草甘膦会残留50年,对茶叶和土壤的破坏非常大。想必那时的你,一定松了一口气,庆幸自己的决定,毕竟你如此地爱惜茶叶。

你妻子说,这么多年,你爱茶惜茶从不用农药打虫。好在深山高岭里虫本来就少,如果有虫,你都是用手一个一个地捉掉。

就是这样,仅仅是凭着珍惜自己的茶叶,在那个人们还不懂得什么叫农残的年月里,你就在不自觉中保护了茶树,保护了土壤。

拍摄的同事在与你共度的五天里,唯一看过一次你的睡态:一天中午,他去找你,只见你的家门大敞,你睡倒在入口处附近的地面上,身下只枕着一块薄薄的白布——那是你白天晒茶用的。武夷山五月山风阴冷,你被汗水湿透的衣服却已又被吹干了。一个人必定是已经疲累至极,连楼都来不及上,才会睡在那处的吧!天下茶,数武夷岩茶最难制:采茶山路陡峭,只能通过人力抵达;焙茶工序繁多,一熬就是十几个白天黑夜。而你最懂岩茶的脾气。每次焙茶,你必通宵看制,亲力亲为。在这样的日子里,你一天睡眠的时间不足1小时。

谁也没有想到,这段视频拍摄之后28天,你就去世了。你走得太快了。在此之前,谁也不知你的病情,连你自己也没想到会是这么严重,你坚持到采茶结束才去医院,也就耽误了病情。

那次拍摄工作结束不久,我们接到你家人的电话,希望我们尽快把片子剪出来。那时,我们并不知道你已病重。我们赶紧剪了一个粗剪版本,一个未公开版。后来,你家人告诉我们,他们和你一起在医院看了片子。之前你连照片都不多,因此这些关于你的影像太珍贵了,他们为此很感激。这是在听闻你去世的悲恸之中,我们唯一的一丝欣慰。

你离去时,儿子陈冰才24岁。而你与妻子,更是伉俪情深。你妻子说,从前每当你喝醉了酒,便会对她说,“娶了你,我要是有那么一天死了,都心甘情愿。”

妻儿和这片茶园的未来,一定是你临走前心头最大的牵绊。你走后,邻居们一度觉得你家的茶园“肯定不行了”。毕竟制茶的经验还是很重要的一件事,而陈冰还很年轻。

你走后不久,陈冰专程来京与我长谈,坐在我们的办公室里,坦承这些变故将对茶叶带来的改变。他是一个踏实的孩子,和你一样质朴。我对他说:“虽然我知道你跟你父亲的制茶经验还有差距,但是我们愿意陪着你走下去。”

那年的冬天,你的妻子和儿子在你的墓旁种了六棵茶苗。墓园里的土质并不适合茶树的生长,但是他们知道你一定喜欢这几棵茶树的陪伴,闻着茶香长眠。

今年,听说你的墓地旁边的茶树,虽然只有三棵成活,可是已经长出了新芽。如今你的茶园在妻儿的管理下,井然有序,一切仿佛你还在一样。因为他们像你一样,爱茶敬茶。他们与你一样坚信,只有用心做出安全的好茶,才是茶叶的未来。

最后,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开展了新的工作。将通过生物防治等新技术、新方法,帮助更多的生产者转换生产方式。我们希望的是,在未来,你的妻儿,以及其他像你这样的有理想、有坚守的生产者,不需要这么辛苦就能种出安全的茶叶。

谨以这封信,纪念我们优秀的生产者—陈冬林,福建武夷山人,享年51岁。

对话高级评茶师:李宗垣


对话高级评茶师:李宗垣,文章为你介绍海峡生活报对话安溪铁观音集团总审评师李宗垣先生的详细内容!

李宗垣,出生于1942年12月,籍贯安溪县,现为安溪县茶叶质量评审组组长、高级工程师、高级评茶师、高级茶叶加工师、安溪铁观音集团总审评师。

“谁能寻得观音韵,便是百岁不老人。”李宗垣,用毕生的精力探究铁观音,为铁观音制作和审评的标准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安溪茶界的实践型专家和评茶大师。

近日,记者登门拜访李宗垣,通过对话揭开这位老者背后的知识宝藏和人生芳华。

人生三部曲

海峡生活报:1962年从福安农专茶叶专业毕业后,您一直都在安溪茶区工作,如果要把您的人生经历分成几步曲,您会怎么分呢?

李宗垣:分三部曲。1962年毕业参加工作后,历任茶站技术员、茶叶公司审评科长、特种名茶包装厂厂长等职,那时年轻,边做边学边研究。这是第一部曲。1980年,我开始在《福建茶叶》发表《铁观音看青做青技术》,三年间连续在全国、省茶叶刊物上发表科技文章17篇,同时担任一些学校的茶叶班教师,在县及乡镇办的茶叶培训班讲授茶叶初制一百多场。后来整理出版了《安溪乌龙茶审评技术》。这是第二部曲。1993年开始,我就参加县举办的各种茶事活动,特别是安溪在广州、上海、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举办的茶王赛,可以说很多茶王是在我手上诞生的。2006年又整理出版了《安溪铁观音制作与品评》一书。这是第三部曲。

海峡生活报:期间有没有什么事让你印象比较深刻?

李宗垣:1982年开始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很多农民对如何种茶制茶有着迫切需求,因此当我给农民讲课的时候,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有一次在湖上乡讲课,来了一百多个农民,他们全静静地坐在地上,我连续讲二三个小时,他们没一个站起来。还有一件事,2002年,去杭州参加全国第一批高级评茶师考试,报考的有十几个,通过考试的只有4个,我是其中之一。当时连续备考7天7夜。通过考试后有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海峡生活报:您著书育人,默默无闻。2006年被评为“泉州茶业十大贡献人物”时有什么感想?

李宗垣:这只是一项荣誉吧,对我一辈子的努力算是一种认可。我觉得吃饱穿暖就可以了,对名利并没什么追求。

茶叶审评应与时俱进

海峡生活报:茶叶审评是个很专业的事,在这方面您具有相当的权威性,您怎么看审评的重要性?

李宗垣:安溪铁观音的特征特性、品质优次、等级划分、价值高低等都必须通过审评才能确定。因此茶叶审评在茶叶产制、科研、收购、加工、销售、外贸等环节都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现在茶已成为一大产业,更离不开审评。

海峡生活报:能不能简要介绍一下您是如何审评的?

李宗垣:茶叶品质是茶叶物理性状和主要化学成分的综合反映,因此得根据外形的条索、色泽、内质和香气、滋味、汤色、叶底六大因子,通过感官审评来决定。

海峡生活报:能不能具体一些。

李宗垣:比如干看茶叶色泽,季节和制茶工艺水平不同会使茶叶呈现不同色泽。发酵较好的呈正常色,发酵充足的呈黄绿色,轻做青的呈绿色或翠绿色,高级茶叶有特殊色,如铁观音的“砂绿”。

海峡生活报:乌龙茶类中为何有“北水南香”之说?

李宗垣:闽北乌龙茶是滋味为重,闽南乌龙茶则首推香气,香气也是铁观音审评的首要因子。第一次冲泡嗅香主要是判别浓强度、香型、异杂味,第二次主要是辨别香气浓淡强度、品种纯正度、鲜嫩度,第三次主要是判别香气持久性。三次嗅香前后连贯,综合分析。海峡生活报:那在滋味审评方面有什么讲究?

李宗垣:茶叶是饮用品,滋味是直接与口腹相通的。为正确评味品饮前不宜吃有强烈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味觉灵敏度。此外,舌尖对温度高低敏感,易为甜味所兴奋,舌两侧为酸味和咸味感受区,舌心舌根易感受苦味,舌根对回甘分辨最清楚。因此,茶汤入口可用舌头循环打转,使各部分都能与茶汤接触,辨别不同味道。

海峡生活报:茶叶的生长环境、制作工艺、品种等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审评标准却是相对固定,这是不是容易产生矛盾?审评标准是不是也需要不断变化?

李宗垣:随着市场的变化,其实审评也不断在变。特别是1999年以后,清香型铁观音打破了很多传统标准。我认为审评要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要结合市场,甚至要能够指导生产,提高生产力和促进社会效益,而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

“拼配”是技术革命

“文化”是促进动力

海峡生活报:您觉得安溪铁观音的特色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宗垣:一是铁观音的香气明显,有独特的韵味和兰花香,二是它滋味醇厚鲜爽,三是滋润有回甘。

海峡生活报:除安溪之外,现在很多地方都在大面积种植、生产铁观音,您怎么看?李宗垣:海拔、土质、季节、气候、、茶园管理、茶叶采制等的不同,都会对铁观音的品质产生影响。安溪铁观音发展到现在已经面临很大挑战。这些挑战既有来茶区的扩大,也有来自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铁观音的传统特质是它的香气和韵味,如果改变铁观音的种植环境和方法,它的香气和韵味会怎么变,有待观察。如华安县、南靖县甚至包括一些省外地区,种植出来的铁观音有的香高而味淡,有的味醇而无韵,各有特点。

海峡生活报:那么安溪的铁观音如何坚持自己的特色呢?

李宗垣:安溪的铁观音在韵、味、香三方面都应充分体现出来,但从目前情况看,安溪的不同茶区产的茶也是各有优缺点,如感德茶香气高但茶水偏淡,长坑茶内质好但茶水偏粗。但有个办法可以改变某个茶区某批次茶叶的品质,那就是茶叶加工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拼配。通过拼配,可以根据其品质水平和各自特点拼在一起,取其长处,弥补或掩盖短处,这对提高茶的品质,保持稳定性,对创品牌、统一价格、稳定客户等都有好处。

海峡生活报:拼配的依据什么?

李宗垣:拼配的跨度比较大,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地域、等级、发酵程度等进行拼配,如夏茶拼春节,可以增加鲜绿度和香气,也使夏茶滋味醇和,冲淡粗涩味。当然,拼配不是简单的1加1。如西坪茶水好,祥华茶香高,两个茶区的特点不同,如果只是简单的拼配,反而可能使品质下降。要讲究内质、数量和比率。

海峡生活报:如此看来,拼配技术可以改变甚至提高安溪铁观音的整体品质?

李宗垣:是的。拼配是一项很重要的技术。但也很复杂,不好拼。

海峡生活报:除此之外,您对发展安溪铁观音还有什么建议?

李宗垣:我认为产品、品牌和文化是茶的三个不同层次。我们除了研究提高茶叶品质外,还应该努力去创品牌,并大力宣传推广茶文化。毕竟,文化才是促进茶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茶院士”陈宗懋:愿爱茶者更年轻》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