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李昌兴贡茶技艺的传承人

第一次见李昌兴是在文昌宫的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里,因为那天下雨,到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知道我们要来李昌兴备好了今年困鹿山最好的春茶款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技艺的传承人,他早代表普洱走遍了大江南北,参与了很多重要的茶事活动,作为“红”人的他身上非但没有半点浮躁的味道,反而更多了几分谦逊与随和。

李昌兴是纯正的彝族,从祖上便开始制茶,算到现在已经第八代了,母亲告诉他,祖上在清朝年间就专门负责制作贯茶,他们所在的困鹿山古茶园,就是当时清政府御用的皇家贡茶园,每到制作贡茶的时节,朝廷都会下旨委派当地官员派兵驻守茶园监制贡茶,直到1905才取消困鹿山古茶园进贡。从那以后很多农家都不再做茶,改种其他农作物,李昌兴的祖辈却毅然坚持。李昌兴说,母亲对茶的执着是从祖辈那里得来的,而他对茶的坚持与热爱则是从母亲这里开始的。

1987年母亲用积攒多年的800块钱,买下了困鹿山100亩古茶园,因为普洱茶的断代,只有极少数的老辈知道普洱茶,市场前景极不乐观,母亲却把所有身家都压在当时大家都避而远之的茶园里,家里哥哥姐姐都非常不解,可老三李昌兴却没有想那么多,从小就听母亲讲茶,陪母亲采茶,看母亲制茶的他,主动承当了管理茶园的工作,百余亩茶园在他和母亲的细心打理下越长越旺,日复一日,他从母亲那里学习到了一套完整的贡茶制作技艺。“别人说管理茶园很辛苦,但我从来不觉得,那时候我一进茶园就是一天,累了就在草地上打个盹,渴了就摘几片茶叶嚼嚼,反正又没人管,自由得很。”李昌兴说,87年绿茶正火,可以卖到七八十元公斤,而普洱茶三块钱公斤都没有人要,每次赶集背出去多少,就带回来多少,很多人笑他傻,母亲则坦然的告诉他,“孩子像茶一样去生活,面对暴风骤雨都要坚强、淡然。这是老祖宗留下茶树,在历史上风光过,将来一定会有出头之日。”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李昌兴与母亲每天都坚持打理茶园,虽然茶卖不出去,但从采摘到制作每一个环节依然一丝不苟。“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让我知道自己有多爱茶。没有人买我和母亲就自己喝,自己品,生活虽然拮据,但与茶为伴的日子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茶就是我和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支撑着彼此的信念。”

李昌兴的母亲在06年离世,从87年——06年这期间,可以说她完成了贡茶技艺的传承,见证了普洱茶的复苏,也成就了现在的李昌兴。李昌兴用“自在”与“坚守”来形容他现在的生活,因为这两个词透露着他对茶的执着,对母亲无限的思念,还有母亲与茶带给他那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在李昌兴的感染下他的儿子和女儿也深深的爱上了茶,小时候李昌兴时常把他们带上困鹿山古茶园,一待就是几个月,孩子们每天与茶为伴,就这样,茶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种到了孩子们的心底。

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和困鹿山古茶园仿佛就是李昌兴的生活体验室,在这里可以对外推广普洱茶和,可以邀请宾朋细细品尝困鹿山上好的茶,还能够漫漫聆听普洱茶与他的故事。

原定第二天一早上困鹿山,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被阴雨拒之山下了,但这次与之前的心情大不相同,以前是冲着皇家茶园的名气而去,这次我则是想抛开切,用心去感受这片让李家祖祖辈辈都迷恋的土地。转载自《普洱》杂志2011年6期!

Cy260.com精选阅读

赵李桥砖茶技艺传承人甘多平眼中的砖茶前辈


2014年11月11日,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赵李桥砖茶制作技艺被列为黑茶类扩展项目。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副总经理甘多平与茶结缘50年,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四代传承人。

据了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分别于1993年、2002年、2013年发布了三个版本的青砖茶国家标准。这个标准的起草人中三次均参与其中的只有一位,他就是甘多平。甘多平,土生土长的赵李桥镇人,其家世代皆是茶人。天生与茶结缘,熟稔传统砖茶制作的全部工序和技艺,但是甘多平讲起茶缘来,很少说到个人,更多的是那些引领他深钻细研、不断进步的前辈们。

张沂是山西榆次人,为晋商后人。他是晋商茶号天顺长的最后一任经理,解放后成为赵李桥茶厂的一位制茶技师。张沂的大女儿是甘多平的小学老师,小女儿则与甘多平姐姐是同班同学。张沂88岁辞世。

芸芸众生,彼此相识,是为人缘。甘多平说,茶人讲究茶缘。甘多平的隔壁邻居有位老先生叫雷艺圃,与张沂一样,解放前也是当地一家老茶号的制茶技师。这位老先生一生迷恋制茶,到了80多岁还常常到茶厂制茶车间转悠,无论是谁,总是忍不住唠叨几句:应该这样做,应该那样做。雷艺圃辞世时已是97岁高龄。

出生于1920年的熊长根,今年95岁。他是国立复旦大学第一届茶学系毕业生,也是赵李桥茶厂的第一任生产技术管理部门的负责人。

熊长根曾担任湖南茶业公司的襄理,后由中国茶业总公司调其至赵李桥茶厂。在他的组织下,赤壁市恢复、发展了茶叶种植业。种植茶业也要讲究技术,今天赤壁茶农的这个观念始自熊长根。

今年88岁的王江河是一名机械专家。他早在1952年从华中农学院毕业,分配到赵李桥茶厂。他在机械化生产流程,特别是机械设备、厂房设计方面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在茶业标准生产方面,如工艺过程的质量参数、检验质量参数等方面制订了规范化的控制标准,奠定了砖茶生产现代化基础。

许爱生是赵李桥茶厂的发酵专家,精心培养指导了当时年青的甘多平。甘多平回忆说,他不但向他传授发酵应该注意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教导他做人做事,做人以诚信为本,做事则尽其心力把产品做好。

甘多平还提到,尽管许爱生已经过世,但是他的妻子还健在,今年已经98岁。甘多平说,爱茶人心平气和,健康高寿是很平常的事。

他还忘不了曾就职于湖北省商检局的张玉芳前辈,张玉芳从1949年到1989年一直负责湖北茶叶的出口,今年有90多岁了。赵李桥茶厂的砖茶行销世界各地,缺少不了商检这一关。如何让传统的砖茶符合国外现代的质量标准,甘多平说:“我从她哪里学习了不少检验的知识。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杀青时一定要掌握火候,茶青下锅后,要先闷炒,再扬炒”、“揉捻时要以整形为主,加压不宜过久,一般是轻揉”……近日,在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县六堡镇的塘平村,现年57岁的韦洁群一边熟练地揉捻着茶叶,一边耐心地向女儿石濡菲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她制茶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来制作,所制作出来的茶叶精细,品质高,群众非常认可。”提起韦洁群,当地群众几乎无人不识。2009年,她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久前,她又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韦洁群一直以来对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坚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年18岁的韦洁群是原六堡公社茶厂的一名普通的采茶姑娘,由于她的勤劳好学,采摘茶叶又快又好,不久,她与另外三名采茶姑娘一起被送到茶厂的技艺部门,跟随老师傅学习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她很快就掌握了制茶技艺:杀青、揉捻、沤堆、发酵、烘焙、略置、加压、陈化……每一个环节她都熟记于心。

不久后,原六堡公社茶厂解散,出于对原生态六堡茶的钟爱,韦洁群一直坚守在六堡镇,用她的制茶技艺,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带来高品质的好茶,与此同时,她的传统制茶手艺也日臻成熟。

韦洁群所在的六堡镇塘平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丘陵地形为主,山脉延绵、峰峦耸立,气候温和,溪流纵横,泥土疏松肥沃,是种养茶树的最佳之地。2003年,韦洁群充分利用好当地气候,在村里办起了茶厂,并坚持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制作六堡茶,所制作出来的产品由于质量上乘,经常被抢购一空。

由于韦洁群所制作的六堡茶品质上乘,再加上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很多外地商人一直想跟她合作,甚至有人想“买断”她的传统工艺。更有甚者,在意识到韦洁群的名气能带来的影响后,有商家竟直接盗用“韦洁群”的名字来注册商标……

考虑到传统制茶工艺的重要,再加上近年来现代制茶工艺对传统的制茶手艺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韦洁群一直视之为己任。

韦洁群的女儿石濡菲从小对六堡茶传统的种植和制作耳濡目染,有着坚实制茶基础,韦洁群有意让她接过自己的“衣钵”,便经常对她讲授制茶技巧。在母亲手把手教导下,石濡菲所制作出来的茶叶也达到很高水准。

只有坚持,才有生命力。虽道传统茶艺后继有人,但韦洁群还是说出她的想法。她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传统的制茶工艺,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鼓励并支持传统的工艺,让六堡茶制作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向书兰


眼前,是一杯手工制作工艺大致要经过蒸青、散热、揉捻、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做完蒸青、散热这两道工序时,已是深夜10点多,向书兰走进了加工坊。只见一座长方形的密封灶台旁站着5个制茶人,灶台上的特制水泥板已被烘烤得热气腾腾。“不能去摸水泥板,一摸手上就会被烫出一层水泡。”身边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提醒记者。

此刻,让人不得不想起向书兰的那双手,那一层层的死皮、一个个的老茧,就是在这样的灶台上,慢慢地“炼”出来的。

向书兰最开始做茶的时候,只有15岁。向书兰的父亲也是制茶人。从小,向书兰就觉得把一包包的青叶变成一盒盒、一袋袋的茶叶很有趣,于是常常偷跑进车间里摆弄,这一摆弄就是30多年。

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120℃的灶台上,全凭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灶台温度高,茶叶的温度也高,刚开始,手指、手掌上全是烫出的水泡,连拿碗吃饭都很困难。”向书兰说。

满手的水泡也不能挡住向书兰对制茶的热情,忍着疼,继续上。水泡破了,长出一层死皮,然后又生水泡,又长死皮。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深夜1点多,最后一道拣选的工序也完成了,但这时他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几包鲜茶等着他加工。“去休息的时候,一般已是清晨。”向书兰说。

“清晨睡,上午起,每天在灶台上站近20个小时,去年我在这里蹲点采访了两天,真的吃不消,脚都站肿了。”一位采访过制茶工艺的记者说。

2002年,向书兰以前工作的恩施地区烟茶麻公司改制,他就自己办起了茶厂,带着家里人手工制茶。“刚开始家人的劲头很足,慢慢地,他们都不做了,因为做茶太辛苦了,就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向书兰说。

多一分坚持,多一分毅力,回报就会丰厚。向书兰靠着对恩施玉露的执著,不仅忍受了做茶的辛苦,还不断学习,将恩施玉露发扬光大。

恩施玉露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制茶工艺源自唐朝,创制于清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而制作恩施玉露成功的关键,就是制茶者的手上功夫和火候。

最开始的手工制茶有许多缺陷,常常出现鲜叶变红、茶叶不紧细圆直等情况。向书兰苦苦地思考,和其他几位恩施玉露传承人一起反复实验,又通过公司请来了茶叶专家。

为了避免鲜叶变红,向书兰和专家一起守在蒸青时的灶台前,不断地实验,通过闻味道来判断蒸青的火候。为了让茶叶达到精细圆直的标准,向书兰的手上不知多了多少水泡,他反复地揉搓,寻找最佳的手法。

如今,凯迪克公司请来了多位茶叶专家,给制茶师傅教理论知识,每堂课向书兰都不落下,他将理论知识的点点滴滴都记在笔记本上,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制茶水平,还将工作中的疑惑认真地向专家请教。“这些理论知识让我研究制茶技术的方向更加明确,少走了很多弯路。”向书兰说。以前,他不知道什么鲜叶做出的茶品质最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蒸青的工序,更不知道什么叫“酶”。“我以前只知道按照师父教授的手艺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连师父也不是很清楚。”

由于恩施玉露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外形紧细圆直,颜色绿润,汤色绿亮,香气清高,在市场上极为走俏。但是,制作过程太辛苦了,一个熟手,一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制作5公斤。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肯吃这个苦的。“像我们这个年纪,会做手工玉露的不到10人。”向书兰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物色几名合适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节选)

杨丰: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杨丰出生于1971年,福建浦城人。2003年创办政和县隆合茶厂,2005年创办福建政和隆合茶业有限公司,2007年创办武夷山隆合茶业有限公司公司,2010年整合发展成为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2013年,隆合茶业总经理杨丰先生被评为“政和白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任福建省隆合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国际注册高级制茶师,评茶师,同时还担任福建省政和县政协委员,政和县侨联名誉主席,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理事,共青团福建省委YBC创业导师。

“茶叶离开了文化,就是一片树叶”。杨丰先生不仅专心做茶,还对中国茶文化情有独钟,他提出的隆合精神:“象征凝聚、精炼;融汇生命、自然;意比和合、汇聚;喻示恒心、能量;意寓至善、清廉。”也集中体现了他的独具“杨家功夫”个性特色的“蕴百年传世之道,藏功夫于一壶之间”的茶文化底蕴。

正是人赋予了茶文化的内涵,使之可以载道;正是文化融入了茶叶发展,使隆合有了今日的成就。隆合茶业公司的徵派建筑风格的厂房,掩映在翠竹苍松之间,显得古朴而大气。说起茶文化,杨丰先生始终认为文化、产业不能分家。隆合茶业的“隆合”二字寓指的便是融合人文之精华,以茶载礼之意,涵盖着以茶道精神为指引的深刻内涵。

“忠、礼、义、仁”这四个字是杨丰制茶、做茶的人生感悟。不管是和客户还是同行,杨丰都以这四字待人,正因如此,杨丰和客户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这一点对隆合茶业的发展至关重要。2006年,隆合茶业在发展时期遇到了资金瓶颈,但由于许多客户都优先支付了货款,帮他渡过了难关。

十多年来,隆合茶业脚踏实地,为消费者做健康茶、放心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依托武夷山得天独厚的优越生态条件,开辟了近2000亩生态茶山。杨丰认为,隆合茶业的今天,得益于消费者的恩惠,做人当饮水思源。明代田艺衡《煮泉小品》中称:“茶者以火作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且断烟火气耳”,因此,他坚持用传统工艺来制茶,自然萎凋,太阳晒青,做传统意义的白茶。他认为白茶是沿用传统中药的制茶方式,提出左手健康右手白茶的传导理念。

做茶如做人。杨丰传播传统文化,探索产业发展,贡献地方经济,支持教育事业,获得了行业和地方上的广泛好评和肯定,同时也得到了诸多机构和组织的认可,先后获得了2011年度“中国企业转型杰出人物”、福建省政和县“茶文化传承人”等诸多荣誉。

简约不简单,融入大武夷。

文化与技术是茶企的两条“腿”,文化越到极致看似简单,但实为简约。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中,隆合茶业坚持文化技术并举,用技术保证品质,发挥政和特色,主动融入大武夷,走出了一条特色茶企发展之路。

多年来,隆合茶叶通过建立科学严谨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广纳贤才,生产加工过程由专家全程掌控,确保隆合茶业所产之名茶的品质纯正,自然健康。公司产品于2007年获南平市“凯捷杯”茶王赛白茶茶王、红茶金奖;2008年获政和县首届“移动杯”茶王赛红茶茶王、南平市“星愿茶王赛”红茶茶王、福建省“闽茶杯”红茶金奖、北京“人文中国香世界”红茶金奖;2009年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红茶金奖。

“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


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是武夷山地地道道的一位茶农。18岁那年,游玉琼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三十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武夷岩茶的种植与制作,茶园面积达到5000多亩,年产量200多吨,成为武夷山下远近闻名的女茶人。

2014年深秋时节的一天上午,记者一行四人搭乘公交车沿着进入武夷山核心景区的道路,来到位于星村镇的福建省武夷山市永生茶业有限公司茶叶审评室。公司总经理游玉琼女士一边接受我们采访,一边泡茶并不时点评茶叶的品质。

利落的短发,麻利的动作,走起路来一阵风,更像在跑,谈起茶叶来就兴奋得停不住,这是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的唯一女传承人游玉琼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游玉琼生长在武夷山脚下,18岁那年开始跟着父亲学种茶,三十年来,她全身心投入武夷岩茶的种植与制作。如今的游玉琼,已经是拥有5000亩茶山,400多位员工的武夷山永生岩茶厂总经理,成为武夷山下远近闻名的女茶人。记者在她身上感受到一种巾帼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气魄。

游玉琼端起面前的茶杯边品味边说道,茶人的生命就是茶,一天不吃饭没问题,但是一天不接触茶叶,受不了。

游玉琼说,每到四、五月份的春茶季,茶师们都得扑在茶厂,每天最多只能睡2-3小时。每一道工序都得亲自上阵,为的就是做出品质最为上乘的茶叶来。从1985年开始学习做茶开始,游玉琼就深深爱上了这一片树叶。游玉琼带着几分自豪的神情说道,当时武夷山像她一样拜茶师学艺的女学徒有40多人,坚持到如今还在一线的,除了她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成为游家岩茶“掌门人”之后,游玉琼又接连做了几件十分有胆识的创新之举。1995年,她的茶厂开始使用电脑控制制茶机器,在武夷山岩茶厂家中头一家启用了全自动茶叶精加工生产线。2014年的春茶季,游玉琼不再如往常的固定模式,等待茶叶制作完成后再开始对外销售。当时,她有一个全新的想法:做茶叶的“私人定制”。

茶叶的“私人定制”正是为那些无法亲自来武夷山的外地茶友提供的一项个性化服务:从茶叶采摘前就开始接受预定,预定的茶友不仅可以全程一对一图文追踪到自己的爱茶的生产全过程,同时还能够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并且在第一时间收到来自武夷山春天的好茶。

按照游玉琼的话来说,在茶叶的私人定制里,主角不仅是茶,更是一种服务,以及在此服务基础上带来的精神享受。外地的茶客买到了好茶,又满足了追根溯源的欲望,同时,还伴随着各种形式的影像,体验了一把身临其境的武夷之春。这和只是在茶店看着包装叶大大不一样了。

游玉琼的儿子方舟今年25岁,目前独自在英国伦敦一家知名的商学院留学。

每当想念妈妈,思念家乡的时候,方舟就从行囊里小心翼翼的取出从家乡带来的岩茶,放入盖碗,当开水冲入盖碗,茶香溢出的时候,思乡之情也随着一缕缕茶香回到了妈妈旁边。一年下来,方舟竟然喝掉二十斤岩茶。

方舟所学的专业是科学管理和统筹运行方向。方舟告诉记者,他正在尝试利用大数据把茶叶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模式化、标准化,让茶叶生产不再靠天吃饭。

方舟说,妈妈并没有要求他要继承家业做茶,但是毕业后,他一定回到武夷山,回到妈妈身边,利用现代科技发展传统茶业。

在游玉琼看来,制茶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没达到“完美”,就会影响到一整批茶叶的品质,这是绝对不允许的事情。希望这种对茶叶执着的精神,还能一直传承下去。

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高续:金奖三连冠的背后


2014年,高续和他的高香茯砖茶仍在泾水之畔执著地跋涉者。在这一年,作为陕西非物质文化茯砖茶制作技艺的传承者,高续用他那双长满茧子的大手,捧回了中国上的金奖三连冠,无论放在陕西还是全国,这都是一个相当罕见的成绩。当大家都在惊叹之际,只有高续明白,第九届茶博会上,他选用的参赛茶品仅仅是自己的中档产品。之所以这样做,高续就是想通过这样的赛场,检验一下自己的茶品。对于高续来讲,每一块茶,都是他心血的凝结。

事实也的确是这样,在第七届中国茶博会上,高续送检的“天泰运号”泾阳人民茯砖茶从69个名茶产区1000余家展商中脱颖而出,获得黑茶组金奖,评分高达96.85分。

“诚信做人,用心做茶”,努力做最好的中国茯砖茶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2014年,高续带着自己的茯砖茶北上人民大会堂,西进青洽会,南下云南、香港,一路飘香。并斩获2014年第21届杨凌农高会“后稷特别奖”。

为了保证自己的茶品,高续还自发把茶叶送进权威检测机构北京理化检测中心国家实验室进行科学分析,检验报告让人振奋:认为其产品“冠突散囊菌”纯正,各项检测指标国内领先。

作为国家一级评茶师,荣誉等身的高续仍把自己定义为一个遵循传统的草根茶人,而人们更习惯叫他“茶痴”。虽然周围弥漫着浮躁的“高大上”,高续却独善其身地坚守着茯砖茶的传统技艺,不为世俗左右。寂寞出精品,好茶叶自己会说话……

访泾阳砖茶制作技艺传人、陕西省非遗传承人贾根社


2014年9月,为践行中央“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泾阳县启动了“泾阳茯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由136峰骆驼、8架木轮马拉车(寓意茯茶诞生之年1368年)和100多名身着古装的工作人员组成的驼队,30多辆依维柯组成宣传车队,从陕西泾阳出发,跨两国5省区16个地市,最终到达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州陕西村。活动为期500多天,行程1.5万公里,驼队将驮着“泾盛裕”泾阳茯茶,沿着古丝绸之路行进。这是时隔50多年后,泾阳茯茶再次踏上丝绸之路。对于泾阳砖茶制作技艺第十二代传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根社来说,重塑泾阳茯茶辉煌,是他们家两代人的梦想。

泾阳砖茶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原创于唐元和年间,广泛流行于宋、元、明、清,至康、乾盛世时已达登峰造极,其味、形、花乃至其饮用效果是世之茶中的绝品。产品内销西北各省,外销沙俄、波斯等国家。解放前,泾阳制茶业有80多家,是泾阳砖茶发展的鼎盛时期,前来购茶、送茶之茶商马队、驼队终日络绎不绝,充塞泾阳街市。1956年以后,由于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及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泾阳砖茶全部停业。

贾根社与茯砖茶的故事要追溯到他的儿时,那时,父亲常常告诉他关于泾阳砖茶的故事。父亲贾老三(小名)系泾阳茂盛天泰、裕兴等茶店茯砖茶工艺师傅,贾家世代以制茶闻名遐迩。贾老有一身制茶好手艺。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中茶店停业后务农。但贾老不忘茶店,常常在儿女面前谈及茶店掌柜、员工以及茶店饮誉中国西北各省,深受少数民族喜爱的情景,言语中时露惋惜之情。根社听在耳里,记在心上,长大以后就暗下决心,要光复泾阳茶业。农作之余,他多次和老父谈起制茶之事,老贾师父遂把制茶秘笈交给他。时逢盛世,百废俱兴。历史给予有志者机遇,素怀复兴泾阳茶业壮志的他,没忘记老父临终期待的目光和嘱托。在20多年跋涉建筑行业中积累人生经验,扩开创业胆识和思路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复兴泾阳茶业。

2006年,贾根社的房地产生意做得如火如荼,在积累了一定资金后,他便埋头开始了制茶的尝试。最初的生产,虽有老工人指点,且工艺与传统一模一样,即经过剁茶、过箩过筛、备水、熬茶釉、打吊、端壳郎、灌封、捶茶、发花等十多道工序,但还是失败了,近百万的资金泡了汤。但是他还是没有放弃,拿着家传的制作工法,再结合现在的气候,水质,时间反复的研究,年复一年,直到2008年下半年,他才终于做出了他记忆里的味道,带着喜悦与泪水,他从湖南进了25卡车毛茶,开始了大批量生产。为了传祖兴业,贾根社开始利用闲暇时间着手调查泾阳古茶楼,并绘制完成了古茶楼的结构图。作为泾阳茯砖茶制作技艺的第十二代传人,他对古茶楼曾经拥有的辉煌历史深感自豪,他决心重振古茶楼文化,传承发扬传统泾阳砖茶。2008年,贾根社便按照曾经从父亲那里听说的样式,参照各类文献资料,还原历史原貌,完整的仿古建筑群集泾阳四街四十八巷于一体,泾阳茶叶盛世再现眼前。随着政府对泾阳茯砖茶产业发展的重视,经过专家评审,因传承脉络清晰且制作技艺与古法最为接近,作为泾阳砖茶第十二代传人贾根社所挖掘出的制作工艺被评定为“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泾阳茯砖茶的发展贾根社充满信心,他说,那怕前方的道路再崎岖,再坎坷、荆棘丛杂,他也要大胆的走下去,吃刀咽剑,疲劳艰辛,也在所不计,他要干下去,干个名堂响亮,干个轰轰烈烈,大张旗鼓!一定要使淹没了五十多年的泾阳茶走向西北,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让昔日丝绸之路上叮当驼铃和现代飞驰火车的长笛组成一支美妙绝伦的交响曲,把泾阳茶送到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的心里。

.

雷世国:立志传承“贡茶”风韵


乌君山地处福建省光泽县城东北,海拔1640米,山顶又以坐立的双猴石而名猴子山,自古有“东南名胜”之称。在清朝,以产老君眉御用“贡茶”而闻名遐迩。

“老君眉是清代天下闻名的贡茶,其特点是色香味,经久不散。这与乌君山产茶的地域生态气候环境有关,更有加工工艺上的独到之处……”雷世国在他光泽县的茶场里,说起当地清代“贡茶”老君眉,滔滔不绝。

只流传于传说和史料里的“贡茶”

今年45岁的雷世国家住在乌君山下的坪溪农场,从小他就了解老君眉在当地的历史。老君眉,为岩茶的一种,是茶中的上品,在清朝列为御用贡茶,产于光泽县乌君山上。据清《闽产录异·货属·茶》记载:“老君眉,光泽乌君山亦产,叶长味郁,然多伪……”民间对老君的历史和传说。不仅如此,他还翻遍了有关的史料,希望从中找出有关老君眉茶的记载,有朝一日能让当年贡茶“复活”,再现辉煌。

因为不懂技术,雷世国的“愿望”最初只能停留在脑海中,直到2008年,他在与一位武夷山做茶的朋友交往中,学到很多加工制茶的知识技术,又向民间的茶叶师傅学习古老茶叶的制法。想要恢复古茶,延续老君眉贡茶风韵的念头,才真正被提上了日程。

于是,雷世国先是承包了乌君山上的200多亩老茶园开始进行改造,随后又选用当地好的茶种,通过重新培植茶叶,最后再用采下的茶青按当地民间制茶的方式,进行试作老君眉茶。经过一次次的试验,雷世国的老君眉终于试种成功。

“好茶在加工”。虽然乌君山具有优越的茶生长气候环境,产出的茶质地很好,但加工是一大难关。为了使茶叶的味道更贴近古贡茶,雷世国又多次到武夷山等地向茶师学习,与茶叶加工的同道交流技术,回来进行反复试验。并请制茶能手和技术人员一起来研制。从杀青、揉捻、初烘、摊晾、复烘等工序,他一次次地试验,每道工序都十分讲究,温度掌握和手工操作都有独特严格要求。现在,将雷世国制出的老君眉放入杯中,只见茶叶在水中缓缓舒展,一片一片,不仅茶色清亮黄,如琥珀透明,而且味道甘醇,一杯下肚,全身舒爽。“茶要的是品质,不在乎多,而在乎精。”雷世国说,以后他还要请制茶技术能手继续研制岩茶,研制出更好的茶,让乌君山产的茶名副其实,让消逝的老君眉茶风韵得到传承延续,再展昔日“贡茶”的辉煌。

王秀兰:传承创新技艺,诚信打造品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秀兰带徒

在王秀兰董事长的带领下,张一元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金奖。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1900年,创始人张昌翼其独特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世代相传。进入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时期,茉莉花茶的特色荡然无存。1992年,从事多年茶叶事业的王秀兰接任张一元总经理一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回老口味,恢复传统技艺”。她拜张家后人张世显为师专心学艺,多次走访老主顾虚心请教,反复请老顾客品尝,不断调整改进工艺,终于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独特口味,让失传已久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重现京城,让新北京的大街小巷中依然飘散着记忆中的味道。随后亲自制定了《张一元茉莉花茶企业标准》,不但得到了国家认可,更好地传承并创新发展了“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更推动传统制茶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迈出了一大步。2007年,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当时唯一入选的花茶项目,王秀兰被评选为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秀兰还挽救了一批传统名茶,成功恢复了失传58年之久的茉莉毛尖传统工艺,使京城再现柚子花茶以及老北京传统的茉莉高碎。由她率队甄选、监制、审评的张一元茉莉白龙珠、张一元茉莉针王等品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的代表品种。至今在张一元还能够买到“高碎“这一老北京人脍炙人口的茶品,用王秀兰的话说,“高碎价格最便宜,工序最繁琐,卖多少斤就是赔多少斤的钱,但是为了老北京人的这点儿念想,张一元每年都会做。”曾经出现过,为了购买张一元“高碎”,门店还没有开门,顾客却都排出了百米远,出动了保安和街区民警维持秩序,2个小时,1万斤高碎被抢购一空的壮观景象。今年,河北廊坊的一位顾客在得知张一元“高碎”上架预售的消息后,头天晚上特意赶到大栅栏总店附近的小旅馆住宿,就为第二天准能买上这茶。

数十年磨一剑

造就茶王过硬本领

几十年的经历,学的是茶叶、干的是茶叶、想的是茶叶,多少回做梦都惦记着茶叶,王秀兰对茶的爱已经浓到了化不开的地步,凭借着“一生为茶,为茶一生”的执着信念,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意志,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茶叶专业技术,终于练就出一手评茶的绝活,特别在茶叶的拼配、加工、评审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通过对茶叶的“一看、二摸、三闻、四尝”可以准确判断出是新茶或陈茶,是春茶或夏秋茶,茶叶的等级、质量优劣,甚至判断出茶叶的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品一口茶,就知茶的产地和名称,甚至能说出茶叶的采摘时间、炮制过程和贮存方法。掌握这个绝活的人全国不过寥寥数人。至今,每年新茶下来的时候,在采茶、制茶、选茶、评茶的一线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一边与茶农交流一边指导茶农制茶,使茶叶口味更适应市场需求。也正是因此,她对各种茶叶的动态掌握不断更新、完备、扩充,经验日积月累,使茶叶评定工作更加精准,深得业内人士的信任和佩服。京城许多茶庄不但邀请她帮助鉴别茶叶,而且把经她定级作价的张一元茶叶当作茶样,当作衡量茶叶质量的标准。而今,王秀兰更愿意把这项技能总结为“看人做茶、看天做茶、看茶做茶”。

培养茶界新星

研制茶叶新品

王秀兰既是“跑得快的火车头“更是”传帮带的领头人“,百忙之中抽时间对员工亲自授课,开展副会长一职。

多年来,她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宣武区第三届、第四届有突出贡献的科教技术、管理拔尖人才,并担任北京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茶艺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老字号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文/家博

李龙年:一个人喝茶的境界


一个人可以散步、喝酒、读书、旅游、远行;但,一个人喝茶却是少而又少。

一个人喝酒,可能是闷酒;一个人喝茶,却更可能是境界。

三五知己喝茶,漫无边际聊天,看绿叶沉浮,嗅茶香中袅然飘起,是心灵的沟通,是情感的温暖,是人生的慰藉,是文化深处的开掘——茶的境界,与人生的况味,是何等的相似!

一个人喝酒,往往使人麻醉、沉沦、忘却现实中的疲惫、苦闷、浮躁,乃至于痛苦……酒的好坏,菜的美味,不重要。酒是媒介,借以远离现实,忘却一切。一个人喝酒,最多的,也就是贪杯而已——往高处说,因为高兴,寻找一种微醺,却依然是助兴,或者释怀;往低处瞧,其实不过一酒徒而已——古人早已有言:“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即使如此,却还算是境界呢。

一个人喝茶,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深切,越喝越品到人生的滋味、真谛,越喝越明白茶中的妙处:明前春茶纤细明丽的芬芳、秋茶厚重的浓香与坚韧的淼远……

假如喝的是武夷岩茶,还有桂香、桃香、枣香、兰花香……等等,纷至沓来,远涉而至,相伴而行,香气悠远、浓郁,幽然——甚至,连杯壁都为香气所弥漫缭绕,令人不忍置杯于茶几,而捧于掌中反复把玩、细品:想高山流水,云雾深处,如此植物,如此纤叶,如此嫩芽,如此经历了冬的冰雪、冬的严寒、冬的沉睡,而醒来,而萌发,而吐芽,而噙吻早春的第一颗晨露,而汲取深夜里清凉的雾岚……如此,品之当明眸吐光彩,清心沁芬芳。口齿间,语言该何其清雅美丽!

一个人喝茶,可以读书:最心爱的书,新近心仪的书,值得反复品赏的书……

一个人喝茶,得到了充分的自由:不必费心寻找茶楼茶驿,不必审视茶楼小姐的服务。你可以随心所欲,哪怕置身车水马龙的闹市,你也可以心静如水,游离于万物之外,浸润于茶香之中,从而“大隐隐于市”、“深隐隐于茶”。

一个人喝茶,还适宜诗歌写作:茶的深处,不就是心的深处么?茶的清香,不就是诗的神韵么?

一杯淡茶,是我们每个人生命旅程中可以一陪到底的“朋友”。那么,有了这个朋友,与它面对,该是怎样的幸福!

所以,喜欢,一个人喝茶。(李龙年)

纪念孔明兴茶1780年


纪念孔明兴茶1780年

由云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勐腊县人民政府、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发起单位,与积极响应的云南省民委服务中心、云南省海湾茶业有限公司、厦门金壶春茶业有限公司及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云南政协报观察周刊等单位的代表.于2004年7月2日在昆明金壶春茶艺茶馆举行会议,就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历史悠久,口碑传颂为汉代孔明平定南中时,深入"不毛"所兴。各民族尊孔明为茶祖,世代祭奉。史载"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宋时"以茶易西蕃之马",明代""世庶所用皆普茶也",清代达鼎盛时期,普洱茶远销京师、甘、青、西藏、南亚、东南亚、为中国的世界名茶而今,由于普洱茶的特别保健功能和茶区完好的自然生态,已在中国大地、港、澳、台地区、日、韩、东南亚、乃至欧美,兴起了普洱茶时尚热,为他茶不可替代.市场、世风对普洱茶发展提供了难逢的机遇。

做茶文化传承的先行者——访合和昌茶业董事长钟广林


只因热爱只做好茶

钟广林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在进入茶行业之前,先后从事过制造、装饰、再生资源、房地产等10多个行业。他告诉记者:“2002年的一天,朋友说要去芳村的茶叶市场走走,那时候我只喝白开水,而那时候的广州芳村,已是全国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也就是因为那次的芳村之行,让我对茶叶有了了解,特别是初步知道普洱茶在经历了时间的沉淀后所表现出来的饮用价值跟流通价值,那是大部分商品所不具备的特性,普洱茶所特有的魅力让我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因此,经过进一步接触后,在普洱茶行业资深人士的影响及指引下,也就是在2002年,我以藏家的身份正式投身普洱茶行业。”

钟广林告诉记者,2002年,因为对这个行业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当时他就开始以普洱藏家的身份在广州芳村以及原材料源头——云南勐海各茶山进行研究,对普洱茶源头以及原材料了解实现了第一阶段的经验累积。2007年年初,在广州芳村正式创办了“品正堂茶行”,同期成为了黎明茶厂经销商,正式开始了茶叶的经营,并协助黎明茶厂做品牌区域特别是北方地区的品牌推广及招商工作。到了2008年,经过6年的摸索与反复尝试,并在业内资深人士的帮助下,在黎明茶厂定制了第一款名为“黎明精品”的熟茶。与此同时,推出了业内首款普洱茶试饮装,在产品上市时大力推广及免费派送。这一举措当年在业内引起了巨大轰动,这也是“合和昌小红盒”的前身——第一代试饮装。2009年,又继续研发出三款熟茶——“五福临门”“黎明精品”“黎明精品贡茶”,上市前继续向市场免费派送试饮装,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及好评。

他告诉记者:“这几款产品的成功坚定了我们坚持出品好茶的信心。也可以说,2007年到2009年这3年,我收获了对产品定位、产品研发、市场开拓、市场运营等方面的初步经验累积。2010年,普洱茶市场开始出现了新变化,同时也给市场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为了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我们正式成立了合和昌公司,并确立了以勐海布朗山作为产品主要原材料产区的初步定位。”

坚持品质传承创新

合和昌逐步形成了董事长决策下的总经办负责制的扁平化管理模式,建立了以原材料储备、产品研发、生产为核心的勐海研发生产基地,以品牌运营、配送、体验为核心的广州三大中心。在经营理念上,也逐步形成了“诚信、专注、执着、奉献”的务实经营理念。

钟广林表示:“合和昌在成立之初就确定了以品质作为品牌的发展核心。因此,一路走来,我们一直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坚持品质、传承创新。我觉得,普洱茶企的企业文化形成,跟普洱茶一样,是需要经历时间沉淀跟检验的,合和昌会在坚持品质、传承创新这条发展道路上一直走下去,以对品质负责、对消费者负责的初衷,致力将中国的茶文化、健康的普洱茶传递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每位茶友。”

合和昌坚持传播中国茶文化,先后多次举办“藏之有道”论坛、“普洱思享”、合和昌体验日等活动。钟广林告诉记者:“这几大活动的举办一方面推动了将来肯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说普洱茶是一个朝阳行业。钟广林表示,合和昌将一直致力于茶文化传播,并对下一阶段茶文化推广制定了新的计划:第一,合和昌将继续坚持品牌的四大茶文化特色推广活动;第二,让更多年轻人接触茶,喜欢茶这样的健康饮品,让年轻一代传承与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茶文化;第三,通过在俄罗斯市场建立起迈向欧洲乃至全球的茶文化推广平台,将中国的茶文化进一步走向世界做出最大努力。

访赣南采茶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宇俊


近日,记者走进了张宇俊在赣州的家,和他聊起了他毕生热爱的事业,聆听他的采茶戏人生。

张宇俊自幼酷爱采茶戏,15岁开始学习表演采茶戏,1960年进入赣南文艺学校学习,师承赣南采茶戏著名老艺人谢德胜老先生,潜心学艺。1962年分配到赣南采茶剧团任演员,1964年在赣南采茶戏《怎么谈不拢》剧中饰演男主角,代表江西省参加华东地区现代戏会演,次年赴北京并进怀仁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年参加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彩色戏曲艺术片,首开赣南采茶戏走上银幕之先河;1964年至2004年间,先后参加上海唱片社、中国唱片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长江戏话》等专栏,录制《怎么谈不拢》《睄妹子》《补皮鞋》等剧目和赣南采茶戏传统曲牌唱腔。

据传,赣南地区的客家先民们,为求生存,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山上垦荒种茶,常常一边采茶一边唱着采发展成的采茶灯是采茶戏含苞待放的花骨朵,但还不是戏。直到江西安远九龙山的茶农把由群舞形式的采茶灯改为二女一男,即大姐、二姐和茶童为主的采茶灯对唱形式,并通过这三个人物载歌载舞上山采茶,茶童手摇纸扇、插科打诨、调节气氛,传递出一种劳动的欢快情绪,这才形成了有人物、有事件、有情节、有时间、有地点的笫一个原始的赣南采茶传统戏——《姐妹摘茶》。”

张宇俊告诉记者,赣南采茶戏来源于民间,它反映的事件大都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琐事,如补皮鞋、捡菌子、磨豆腐、打猪草、盘花生等等。当然其中会贯穿爱情、人情、亲情等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纠葛纷争和较量,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人间喜剧。“喜剧风格是采茶戏的主要特征,哪怕是悲剧也用喜剧手段演出,从而使悲剧显得更加健康有力。”张宇俊说。

赣南采茶戏,载歌载舞,气氛轻松活泼,语言幽默风趣,舞蹈主要运用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模拟动物形象。其中单袖筒、矮子步和模拟动物动作,均为丑角刻画人物所用。

张宇俊说,“以丑角为中心的布局结构,是赣南采茶戏的主要文学特征,其他一些结构特征都是从属于这一特征的。”故有“三角成剧,小丑当家”“三脚成班,两小当家”之称。《大劝夫》《上广东》《卖杂货》《四姐反情》,虽然号称“四大金刚”,每个戏都能演一个晚上,但都不超过三个演员。《四姐反情》只有两个角色,竟然可以演三四个小时,让观众乐不可支、百看不厌。

以前有很多戏班子一年四季经常到乡下,走村串寨给山区的乡亲们表演。由于采茶戏人物少、布景简单,与其他戏曲相比,更具有随遇而安的旺盛生命力,所以特别容易在山区流行。

因此,赣南采茶戏在民间,不单单在赣南地区流传,还在闽、粤、湘等地,尤其是客家人聚居地区相继流传开来,竞相传演,蔚然成风。赣南有俗语云:“三崽(女演员)挂牌登台,场场爆满喝彩”和“宁可饿餐饭,也要去听三句板(一种曲牌)”。

张宇俊具有很高的音乐修养,尤其对赣南采茶戏的唱腔艺术悉心研究五十余年,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张宇俊说,原来赣南采茶戏的传统戏,都是由艺人口传身授的,没有文字剧本,唱一句,跟一句,学一句,不仅要领会老师傅怎么唱,还要知道为什么这么唱。即便用文字记录下来,也很难看出该戏妙在何处,只有看老艺人的演出才能领悟剧中的奥妙之所在。

“老妹担水荫南山,情郎子哥哎子又哎哟,那个阿哥同我接一肩,荷包并香鞋……”聊到兴致所在,张老师即兴清唱了一段《南山担水》,娓娓动听的唱腔,清脆响亮的嗓音,把女人借用“担水”的载体来传递情思,表达爱情的情景演绎得活灵活现、清新可爱,记者听得如痴如醉。他举手投足间根本不像个70岁的老者,而且随便哪个剧目都信手拈来,说唱就唱,再次印证了其丰富的艺术表演知识和实践经验。

退休后,张宇俊还是没忘记自己作为一个老艺人的担当,只要有机会,他都会向人们传播赣南采茶戏。

忆往昔,张宇俊不禁感慨:“那时候,老乡看采茶戏,都是自己掏钱买票。现在,都搞‘送戏下乡’,补贴演出,还不见得有当年演出的火爆。而且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愿学习采茶戏,后继无人!”

2006年,张宇俊身份发生了变化,从演员到学者的华丽转身,不仅在赣南师范学院担当唱腔、念白客座教授,还琢磨起了采茶戏的理论研究。“赣南采茶戏艺术,是赣南客家人中普通的劳动群众对待生活的一种乐观态度,在舞台上尽情宣泄的一种民间综合艺术。这种综合艺术发展到今天,要想继续繁荣发展,没有理论支持是不行的。不断学习才有传承的基础,在传承中学习才能提升文化价值内涵。”

现在,他仍旧笔耕不辍,他笑着说:“退休了,还能一直为采茶戏做些事情,很开心,我也相信以后一定会有更好的作品,有更多的年轻人来传承和创新赣南采茶戏。”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李昌兴 贡茶技艺的传承人》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