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我以前起床第一件事,是到茶园察看茶叶长势,如今却是关注电脑。”日前,笔者来到婺源县赋春镇林搞促销活动时,时常会被“秒杀”一空。“林生茶经过十几年的品牌打造,赢得了市场口碑,是信誉创造了这样的奇迹。”贾苏华说,“我们的有机茶回购率很高,这也是金总这么多年兢兢业业做茶叶品质的回报。”在天猫商城林生旗舰店,笔者看到月点击评价达2000多人,销售额是实体店的十几倍。

品质赢得信誉,电商创造奇迹。如今,林生茶顺势而为创办网上“开心农场”,发展互联网金融众筹(代种茶)项目,让网友线上投融资,线下体验茶叶代种生产过程。一开始,金林生感觉这个点子不怎么靠谱,而现实却让他再次见证了互联网奇迹。不出一个月,林生茶推出的2万元份额众筹项目就筹到了10多万元资金。如今,这个互联网代种茶项目既提前卖出了茶叶,又带动了林生茶园旅游体验项目发展。“到这里‘认养’茶树,以后经常来走一走,还能看茶道、学制茶,体验茶园乐趣。”广东茶客孙娜高兴地将“广东孙娜的茶树”标志牌插在林生茶代种基地。如今,像孙娜一样,来自湖南、浙江、福建等地的茶客纷纷在林生茶代种基地“认养”茶树。cY260.CoM

“我们希望通过新一代茶人的好创意,通过‘互联网+金融+农业基地’的模式,让传统农业插上互联网的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贾苏华说。如今,金林生在山上种“实体”有机茶,贾苏华在网上销售“虚拟”大众茶;金林生想让他的茶庄做成百年老店,贾苏华想让江西绿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婺源这两代茶人,在思维方式上虽有碰撞也有融合,两者相得益彰,让江西绿茶将在“互联网+”的时代道路上越走越远。

cy260.COm小编推荐

胡氏宜红茶第八代掌门:一条家规 传两百年


一壶红茶,演绎200多年的家族历史;一壶红茶,见证一个忠孝仁爱的家风故事。日前,记者走进中国名茶之乡——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采访了胡氏宜红茶第八代“掌门”——胡正雄。他说,一个人只有怀好心,做好人,才能制好茶。

痴迷研制红茶

胡正雄生于1972年,家住利川市毛坝镇,系毛坝胡氏宜红茶第八代传人,现为中国会员。

1991年,胡正雄考入恩施农校,在茶学专业学习。进校后,师从茶叶大师杨胜伟,他刻苦钻研,所学颇丰。1995年,胡正雄以湖北省技能考核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随后,他先后到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中国茶叶科研所进修学习,获得国家高级评茶员资格证书。

2009年,胡正雄创办了利川市焱鑫茶业公司,其研制的红茶,频频在国内获奖。

“通过多年的学习实践,我已积累了丰富的制茶经验,只要一看到鲜茶叶,我就能很快给出答案——这种茶叶适合用什么工艺做什么茶。”胡正雄介绍,他对研制红茶十分痴迷,他在制茶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祖辈做茶为生

胡正雄介绍,毛坝胡氏宜红茶的故事,还得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说完,他向记者出示了一份民国年间的《胡氏族谱》。该族谱记载,公元1779年(乾隆四十四年),胡在文来到今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马鬃岭山脚下一个叫古茶园的地方,他发现当地的茶园面积大,茶叶品质好,甚是欢喜,于是,买下了当地1000多亩茶园,更名为“胡家茶园”,从此在这里安家落户。

胡在文深谙红茶之道,潜心钻研制茶技艺。三年后,他大功告成,研制出品质优良、口感独特的红茶。一时间,毛坝胡氏红茶名声大振,川鄂湘黔等地的客商都来采购,胡在文也因此成为毛坝胡氏红茶的第一代“掌门人”。

记者了解到,胡氏家族繁衍至今,已有十代子孙,因诸多原因,有的将技艺传给了孙子,有的将技艺传给了兄弟,一共产生八代传人。

家规世代相传

“我们的家规传了200多年,它时刻提醒我,要怀好心,做好人,制好茶。”胡正雄介绍说,当时,胡在文有好几个儿子,为了防止兄弟间恶性竞争,胡在文定了一条规矩:“胡氏制茶技艺世代单传,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传善不传恶。凡继承者,须布施乡邻,福泽族人。”同时,胡在文还立下了祖训:“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心存善念,常怀感恩;茶以载道,信以立世;胡氏后人,定当牢记;一壶红茶,天地良心。”

陈国义先生特别值得茶人们学习的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陈国义先生寓茶于乐,他结合现代人的一些心理特征、学习方式,让大家在快乐中、在趣味中感觉中国传统文化,直至热爱中国茶文化。当你走进陈国义先生创办的“茶艺乐园”时,你所感觉到的是现代与传统的结合,豪华映衬着古典,现代精品与古董级茶叶、茶具相互辉映,能极大的刺激你的视觉和内心世界,从而让你产生对茶文化喜爱和探索的兴趣与冲动。

第二件事是陈国义先生为普及中国茶文化,推广中国茶艺,自1992年开始在香港“茶艺乐园”开设了茶艺学习班,其致力于茶学、茶文化的的传授和教育,法国著名足球明星齐达内曾亲临“茶艺乐园”向陈国义先生请教中国茶艺,在陈国义先生的指导下品饮中国各类茶叶,欣赏和购买中国精美的茶具。陈国义先生为中国茶文化在世界的传播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每一次在为学生们讲学时,陈国义先生总是会拿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茶叶让学生们品尝和学习,每一批学生在结业时,陈国义先生都不忘让学生们品饮“八八”青饼、“真淳雅”号,还有百年宋聘、双狮同庆等等,让学生们深谙普洱茶的精髓,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恩赐。

传承与创新,新生代紫砂艺人更需“自觉”


在宜兴丁蜀镇,从事陶瓷行业的家庭户数已超过1万,有超过10万人在宜兴以陶为生。以前,父母通常会用“读不好书就去做壶”来鞭策子女,但近几年里,想在紫砂界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他们为了理想、生存等诸多原因成了紫砂行业的新生力量,正给紫砂传承与创新带来新的变化。

行业兴旺引来两万多“陶漂”

2015年,宜兴紫砂多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壶艺泰斗”顾景舟掀起了阵阵紫砂热潮,紫砂壶的天价让人咋舌。这也让一批“后来者”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对的,至少,从事这行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压力。“进入紫砂行业不仅是因为兴趣,还因为看中它的前景。”紫砂艺人陈贞永坦言。在当地,和陈贞永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紫砂养育了一方百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丁蜀镇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去年有4000多位陶艺人员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个税,紫砂艺人纳税首次超过千万元。

陈永贞,福建人,2008年从中国美院毕业后便自营一家网店,主要销售紫砂类茶具,一年要往丁蜀镇上跑多次。在与顾客、紫砂艺人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有着设计专业背景的陈永贞逐渐对紫砂壶创作与设计产生兴趣。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来宜兴学做紫砂壶,从零开始。通过两年多的学习,陈永贞渐渐摸到了制壶的门路,今年还有了突破,考上了中级工艺师,在丁蜀镇上买了房子,成了一名新宜兴人。在丁蜀,他不是孤军奋战,他还有自己的“陶漂”朋友圈。据了解,目前在宜兴,像陈永贞一样的“陶漂”有两万多人。

“冷板凳”不好坐

与陈永贞不同,方兵是个地地道道的丁蜀人,从小生活在蜀山老街,对紫砂文化耳濡目染,但入行时他已经36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一个培训班里学习基本功,可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十分抗拒身下的这张“冷板凳”。“坐不住啊!”方兵告诉记者,自己在外打拼了14年,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现在让他跟一群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坐一块,学最基本的打泥条、成型,那不是丢份儿嘛!这一想法,方兵的师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正中可不买账,“紫砂是门专业工艺,连基本功都没有谈何创作。”

在打磨基本功的几年时间里,学徒们还得熬住没有收入的日子,很多人也都因为这点半途而废。张正中告诉记者,自己为了让一个学生能坐下来安心做壶,特意帮学生找了份高收入兼职,解除学生的生存之忧。有着20多年培训经验的紫砂艺人殷步荣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学做壶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也趋于年轻化,但其中不少人缺乏耐性:老一代紫砂艺人要花3年的时间练基本功,现在,这个过程已缩短至15个月,一天最多5个半小时;一部分原本冲着学手艺进圈的人,如今有的已转做销售,有的在做陶刻……

紫砂传承需要更多自觉

与传统的家族式传承不同,张正中的徒弟是一支由十多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其中不乏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硕士。“我始终坚信这批年轻人会给行业注入一脉清流,他们或许就是未来的大师。”张正中说。

“紫砂传承需要新生力量,希望在于年轻一代。”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说。去年的“景舟杯”制壶大赛,1800多名参与者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更让人欣喜的是,一批获奖作品中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的作品在造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大胆创新。

如今,紫砂艺术的传承已走到了第六代。青年才俊的加入改变着紫砂行业文化结构,也改变着紫砂业态,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紫砂与三维设计、互联网+等新概念结合,这些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但令人心痛的是代工、职称造假等行业乱象还是没有好转。“从事这一行业就像是爬山,500米以下的人很多,但是能爬上顶峰的又有多少?在追逐名与利的同时别忘了心中那份坚守。”史俊棠说,“当下正是千万紫砂人重新审视这一行业的最佳时机。紫砂始终是门工艺,需要坚持文化引领,诚信自觉、传承自觉、创新自觉、文化自觉是紫砂艺人,更是新生代艺人要坚守的。”

(文章摘自:无锡日报)

禅茶:一种智慧的思维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庄老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越解脱的途径,这种禅不但易于接受还影响到许多东方国家。

据说圆悟克勤禅师曾提出“禅茶一味”,之后,禅与茶便形影相随,并给了茶一种崇高的使命,就是由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起了人的一种文明并指导人们思考着生和死、心和色、思维与存在等根本问题。由此,一碗茶水就不再是一种生理需要的饮料了。中国的茶饮源自巴蜀,唐代之后成为比国之饮,这和当时的宗教氛围有很大的关系。我认为,禅就是茶的翅膀。因为茶的本性是冷静的、思索的、理智的。

茶像一根根悄无声息的血管流进了千家万户,串连起一个个彼此相亲的社会关系。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是一千多年前。在以农耕为主的时代,人们还可以用棒喝顿悟的思辨方式开示,到今天的科技信息时代,“生活禅”、“人间禅”的提出,无疑是禅学的发展。基内涵是引导人们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将个人融入大众,那么,与人们生活必不可分的茶就是最佳的媒体之一,那是我们需要用心去体悟的。

水是茶之母。水是白的,白色既可视为完满俱足,又可视为空无所有。如果在一碗茶中,它与茶叶平分秋色,就像青山之颠飞过的白鹭予人以高洁远俗感,蓝天中几朵白云给人以悠闲恬静感,深色衣裙上的零碎白花或一缕白边又令人想到是活泼又是静穆。那么在一碗茶中的白水可不可以看作天地宇宙之气在浸泡着我们一个个的人体呢?一碗茶中的你只是一片小小的茶叶,正因为有了你、我、他,我们才能在白色无色的水中浸泡出一碗韵味隽永的芳香。也因为如此,茶中贮满和平、安祥、圆融,为什么人类要在一个地球上彼此争斗呢?

水是无垠的,茶叶是单个的。关爱人生,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生活中的禅了。

器是茶之父。泥土与火电结合成最质朴的陶或瓷。捧在手上就像托起了大地所有元素。而我们人类生命短暂,躯体渺小,我们必要和手中的茶碗产生一种依恋的亲和力。不要只看成一件容易打研究会或只能盛着茶水的容器。

唐代中国的赵州僧人说了“吃茶去”三字禅,成为一则至今难以破解的公案,我看了许多这方面的书,还要老实承认我看不懂。韩国釜山市已故的茶星崔圭用老师提出他的“吃茶去”,并在山中刻了很大的石碑“吃茶来去碑”,成为两国禅茶文化的交流纪念。但是去和来有什么区别吗?彼此的方位有了变化,去和来有什么影响喝茶的关系吗?对此,我也作了一偈:“赵州僧人吃茶去,韩国茶星吃茶来。茶碗圆团似明月,欲知西北即东南”。关于这个问题,原在赵县柏林寺、现在黄梅四祖寺的净慧禅师当我的面说:“吃茶去的去,不代表空间的转换,时间迁流,都是指当下的,可见当时吃茶风气很浓厚。至于说修行,它也不是空的,别人没法替代,是如人喝茶,甘苦自知。禅应该说是没有来去,也可以来去。但赵州僧人说的是吃茶去。”禅公案理解不能机械化强求一律,它关乎个人的悟性。

中国在上世纪因为民族和国内的问题几乎动乱了年。茶中的文化内涵,包括禅与传统的美学思想一方面是它自身的魅力,一方面是几乎一代人的期盼,只在最后的年才渐渐在中国大陆复苏。才有了与韩国、日本茶团体的交流,才有一批热心的人重新去系统整理和频繁交流。尤其在禅茶一味的体悟实践方面,韩国与日本茶人要比中国目前的状况研究得深刻。这不仅是历史原因,也是社会经济方面等多方面的原因。然而,中国是茶的母国,饮茶历史之久远,茶树品种之众多,各民族茶俗之丰富是世界其它产茶国无法比拟的。中国的茶人正在努力。

2014·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茶人观点


从今天到23日,2014·两岸斗茶茶王争霸赛将在海沧区台湾风情街和厦门北站国际茶港城同时举行。来自台湾嘉义、武夷山、安溪、厦门、漳州、云南、汕头等赛区的共1000多个茶样,将角逐含金量极高的两岸茶王。

昨天,两岸斗茶各分赛区纷纷将初赛茶样送抵厦门,参加今日开始的决赛。各分会会长也齐聚厦门,共同见证各组别的茶王诞生。

今年来,两岸斗茶参赛范围不断扩大,目前赛区已达11个,包括厦门、台湾、武夷山、安溪、漳州(含平和、南靖、华安)、汕头、云南、澳门、香港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等。此外,龙岩、大田、安徽、成都、西安等地都有设立赛区意向。两岸斗茶品种品类也不断增加,目前已扩至8个,分别是清香型铁观音、浓香型铁观音、大红袍、红茶、青心乌龙、凤凰单枞、白芽奇兰和普洱茶。

昨天,各分会会长纷纷表示,这次来参加决赛的茶样,都是各分赛区选出的精品,代表各茶种最高水平。

【茶人观点】

两岸斗茶组委会云南分会会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李仁:

为普洱茶斗茶赛搭建常态化平台

经激烈角逐,云南赛区有45个茶样入围总决赛。普洱茶加入两岸斗茶这一平台,将助推普洱茶加工工艺和品质的全面提升,有助于选择合作举办斗茶赛的唯一一家合作方。

两岸斗茶是一个非常有公信力的平台,因此安溪茶农参与积极性很高,送来的茶样数量与其他斗茶赛相比,明显较多且质量较好,很多茶样是茶农之前在乡、镇等各个级别民间斗茶赛中胜出的精品,相当于从上千个茶样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今年选送的茶样,都是传统制法,韵味明显,有秋香、秋水、秋色。

茶人心境贵在闲适与静雅


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

品茶是品茶人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古人品茶时,是很讲究心境的。唐时的冯可宾在《茶笺》中为心境设定了13个条件,把“无事”放在了首先的位置。无事,是指品茶人神怡心闲,悠然自得,无牵无挂,无忧无虑。这个内涵,不仅指品茶人有宽松裕如的时间,还必须有“无欲无

求”的心态。做到“心远红尘,神离三界”,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于我如浮云矣。希贵希富希官希达之人,希车马声色金钱豪宅之人,绝没有“无事”这个条件。其次是要“清静”。清静不仅指品茶的环境清幽雅静,更指品茶人的内心环境。

静,是中国茶道的修习之要,只有心静神清,才能做到心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才能在品茶的茶悟中涤洗人格,超越自我,而使精神受到澡雪和滋润。其三是“佳客”。佳客必为知己高士,心中敬慕之人,志趣相投之人。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了佳客,方能让心境活起来、悦起来,得品茶之趣,纳品茶之慧,是谓心境之致。最后是“会心”。这是心境的相互对流与释放。有了清心闲适,有了佳客高士,自然在品茶中能“心有灵犀一点通”,相互启迪灵性,达到契悟自然,彻悟人生。

在对心境的禅悟上,唐代诗人杜荀鹤有诗曰:“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方寸阔于天。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诗人把品茶时的心境与佛性相印在一起,体味出心境的闲适与淡远。有人说,用心品茶的人,才会品出茶的真谛与情趣,而良好的心境则是“心品”的前提与条件。品茶时的心境虽然也会因人而异,但心境贵在闲适与静雅,应是心境的最高境界。

一代“茶仙”的惨死迷案


卢仝一生的交际圈子非常窄,后人从他的诗作大致可以推测出,卢仝的朋友主要有韩愈、孟郊、贾岛、马异、刘叉等人,这些人都是韩孟诗派的中坚力量,大多和卢仝一样,性格孤僻。

济源市政协文史研究会副秘书长李立政先生和我探讨卢仝时也说,卢仝的这种高傲性格,是促成其诗风怪异的主要内因。韩愈在《寄卢仝》一诗中写道:“先生结发憎俗徒,闭门不出动一纪。”为我们展示了这位怪异诗人自视甚高、落落寡合的形象。

卢仝的怪异性格,可能与他的身世有关系。卢仝祖籍河北范阳,卢氏为当地的名门望族,史学家推测,卢仝祖上从河北迁居河南济源,可能是因为家道中落。到了卢仝一代,日子就相当清贫了。

卢仝一生不曾做官,缺乏固定的收入来源,但他酷爱读书,在扬州的一所旧宅中藏书颇多。后来卢仝举家迁到洛阳,为购买一所宅院,欠了当地富商一笔巨款。由于当时韩愈为河南令,和卢仝关系非常好,时常接济他。

但由于债主逼债很紧,卢仝受到了威胁。韩愈《寄卢仝》诗中所说隔墙恶少“每骑屋山下窥瞰”,很可能就是债主逼债的手段。幸亏韩愈的维护,卢仝才免受一场难堪的侮辱。韩愈离开洛阳后,卢仝的生活更加艰难了。为了还债,卢仝不得不将扬州的旧宅卖掉。但旧宅中的藏书,卢仝想方设法托人运回河南。卢仝的好友孟郊为此写过一首诗,题目就叫《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卖祖屋这种事,是很让人悲伤的,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就非常到位地描述了这份感觉。

卢仝一生,遭受了很多人情冷暖,看尽了世态炎凉,因而性格古怪,才做出古怪之诗。

▲抱才隐居是为大用

由于卢仝在史书中属于“非主流”诗人,有关其记载有前后矛盾之处。卢仝一生究竟何时隐居,何时游历,何时居洛阳,何时居扬州,何时居济源,均没有详细的划分。史学家只能大致勾勒出一个线条:20岁之前,卢仝居住在济源,读书、饮茶;20岁之后,开始在扬州、洛阳等地漂泊、游历,甚至还到过塞外;30岁左右,卢仝在洛阳定居,也可能又回到济源王屋山隐居过一段时间。但这种说法也遭到很多历史学家的质疑——总而言之,卢仝的生平是模糊的。

唯一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卢仝在王屋山的居住时间最长。

卢仝居住在王屋山何地,已经不能确定具体地点。后人根据卢仝诗句的描述,找到了大致方位,并在山间修筑了一间“卢仝茶社”。2010年12月17日,我和李立政先生上山时,正好赶上茶社放假,空无一人。

在卢仝茶社的大厅内,陈列着一尊卢仝塑像。李立政先生说,雕像是根据钱选《卢仝烹茶图》雕刻而成的,至于是不是一千多年前真实的卢仝模样,谁也不敢肯定。而我觉得这尊塑像有失真实,因为根据史料的描述,卢仝或许患有“脱发症”,没有头发。

卢仝茶社依山而建,一条溪水从北而南,穿山越岭,直至山下。山沟两边灌木丛生,怪石峭立。

隐居山间却心系天下,这是长久以来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愫。卢仝终生未曾为官,《唐才子传》记载:“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至于卢仝为何“不起”,没有进一步的说明。研究卢仝的学者据此认为,卢仝是一个看破红尘、不愿为官的人,尤其是爱茶文人,称赞其是不愿入“淤泥”的高尚雅士。

质疑者分析卢仝有关的诗作后,提出了相反的观点。自古以来,有一类文人,并非不愿为官,而是心高气傲,要做旷世之才,非宰相之位不受。有这种想法的文人不在少数,可惜除了诸葛亮,鲜有人能一步到位,挤进帝王的“核心班子”,因此,他们一面作诗著文抨击时政,一面拒绝朝廷给予的低级官位,卢仝很有可能属于这一种。

尽管卢仝在王屋山上隐居多年,并两次拒绝朝廷的征召,但在其好友韩愈的诗中,仍能看出卢仝的一些心思:“先生抱才终大用,宰相未许终不仕。”(《寄卢仝》)卢仝自己也写过一首《直钩吟》:“初岁学钓鱼,自谓鱼易得。三十持钓竿,一鱼钓不得。人钩曲,我钩直,哀哉我钩又无食。文王已没不复生,直钩之道何时行。”那种渴望明主而不遇的怨愤之情溢于言表。千古绝唱《月蚀诗》,更是将卢仝那种积极入世的思想表现得淋漓尽致。有学者提出,卢仝之死就是其极想参与时政的最好注释。

“甘露之变”留下的千古之谜

▲卢仝一生除了留下了两首名诗,还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甘露之祸。

中唐时代,外有藩镇割据,内有宦官干政,唐文宗不甘心大权旁落,一心想铲除宦官。

公元835年11月21日,文宗在紫辰殿早朝。禁卫军将军韩约上殿启奏,说禁卫军大厅后面的院子里一棵石榴树夜里降有甘露。在古代,天降甘露被认为是祥和的好兆头。礼部侍郎李训带领百官向文宗祝贺,并请文宗亲自到禁卫军后院去观看。

于是,文宗要仇士良带宦官去查看。仇士良等人来到禁卫军大厅,正巧刮来一阵风,吹动了厅内的帷幕,仇士良发现幕布后站着不少手拿兵器的士兵。大吃一惊,慌忙逃走。看见事情败露,李训指挥禁卫军冲上去,抢夺皇帝。仇士良和宦官指挥手下和禁卫军经过一番厮杀,最终挟持皇帝进了内宫。

李训见计划败露,忙逃出京城。仇士良指挥宦官,对在京师的公卿与吏卒进行了血腥大屠杀,皇宫内“横尸流血,狼藉涂地,诸司印及图籍、帷幕、器皿俱尽”,宰相王涯等与甘露之变毫无关系的人也都被杀,死者有几千人,整个长安被搅得天翻地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甘露之变”。

“甘露之变”,祸及卢仝。据《唐才子传》等史料的记载,当时卢仝和几个朋友正在宰相王涯家里做客,因晚上留宿,遭到吏卒逮捕。

卢仝曰:“吾山人也,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在宰相宅,容非罪乎?”于是,卢仝“苍茫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

正如吏卒所言,卢仝这样闲云野鹤般人物,留宿宰相宅中,为何?千百年来,不同的学者得出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卢仝有着传统文人的仕途观,看似不愿为官,实则结交高官,希望能参与政治,清高之名与事实不符。也有学者认为,卢仝结交王涯是因为韩愈离开河南后,他生活窘迫,不得已而为。

近来,学者通过对卢仝、贾岛等人的诗作分析得出结论,“甘露之变”时,卢仝应该不在长安,而是在洛阳或塞外游历,后在洛阳病逝的。这种说法更符合卢仝“山人”性格。

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祸,决定了一代“茶仙”的诸多历史细节。如今,让史学家头疼的是,如果卢仝死于甘露之祸,那好友贾岛、韩愈等人关于卢仝年龄的记载则存在相互矛盾之处,但轻易否定《唐才子传》“卢仝死于甘露之变”的说法,也没有过硬的证据。两派学者曾频频发文,进行论战,质疑者一度提出“如果死于‘甘露之变’属实,那卢仝整个生卒年份都要改写的”结论。

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变,目前成为卢仝研究者未能破解的一个谜团。但卢仝是否死于“甘露之变”,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也许并不重要。就算卢仝确有结交官员、希望进入仕途,但他那份忧国忧民的情怀也是真挚的;就算卢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高、就算他的那份孤傲是做出来的,但也无损他品格的高尚。

几篇短短的文章,无法准确地描述一代“茶仙”的传奇人生,让我也非常遗憾。但济源之行,让我强烈地感觉到:卢仝用他最真挚的感情,写下了传唱千古的《七碗茶歌》,这是一首伟大的诗作,这也是一首在中国诗歌史和茶史上的巅峰之作,后世茶人只能回味而无法复制,只能传唱而无法超越。

当我端起茶杯,《七碗茶歌》的境界又回荡在脑海中:喉吻润、破孤闷、搜枯肠、发轻汗、肌骨清、通仙灵、清风生……能将饮茶的心情挥发如此,夫复何求?(全文完)

作为茶人的蒋士铨


“诸葛大名垂宇宙”,武侯祠为游成都之中外旅客首选之处。武侯祠的旅游纪念品中,有一款比较特殊的有盖茶杯,式样一律,但茶杯各以百家姓之一为标记,赵、钱、孙、李等等莫不齐备。

我姓蒋,买了一只大书“蒋”字的茶杯。上面有两个蒋姓历史人物的小传。一位蒋琬,诸葛亮临终时,刘禅问他继任丞相人选,他先说的就是蒋琬。另一位是蒋士铨,清代人,著名诗人、历史学家,还是乾隆中期最有成就的戏曲作家。

我很惭愧,改革开放之初,上饶师范专科学校召开纪念、研讨蒋士铨对文学、戏曲贡献的会议,我根本没有认真阅读《忠雅堂集》,戏曲作品也只是详细分析评论了《临川梦》,忽略了他对茶的研究、爱好。其他王永健、熊仁宇、姚品文诸教授也未谈蒋士铨的《四弦秋》。现在,我把蒋士铨的诗文与剧作重读一遍,觉得四川成都在百家姓茶壶的“蒋氏壶”上载了蒋士铨的传略,是十分明智的。

我们现在讨论元代杂剧,都是以“关、马、郑、白”并称四大名家,就马致远而论,其小令以[天净沙·秋思]为历代散曲之最杰出者,迄无异议。杂剧则推《汉宫秋》,除此之外,仅《青衫泪》勉强可以充数,系取材白居易《琵琶行》,写白居易与青楼女子裴兴奴之悲欢离合故事,但有重大情节与历史真实相悖,故后世极少好评。明、清两代如此,至今未变。明代顾大典作传奇《青衫记》,篇幅增加五六倍,内容空洞无戏。

而蒋士铨之杂剧《四弦秋》内容紧凑,情节与史实完全吻合。尤可贵者,白居易诗中“老大嫁作商人妇”之商人为经营茶叶之商人,而蒋士铨生平爱茶嗜茶,家庭中亦洋溢茶香。其故乡与江西茶叶经营中心浮梁甚近,所以写来历历如绘,远非马致远、顾大典所能望其项背。

上昆梁谷音上世纪九十年代演的《琵琶行》,剧本系王仁杰编写,主要参考了《四弦秋》,与《青衫记》均无任何关系,效果甚佳。

蒋士铨《四弦秋》的成功,首先是他对唐代历史的熟悉,对《琵琶行》的研究深入远远超过马致远、顾大典。因为《琵琶行》中的“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商人是茶客刘一郎,因此蒋士铨的嗜茶、生长在茶商往来的铅山这两点自然起了很大的作用。

《四弦秋》第一出名《茶别》,就显示他的功力:

(外净旦丑扮客、二杂挑茶箩随上)(中吕过曲)(尾犯序)百草听惊雷,谷雨将临,才过寒食。约伴牵车,看筠笼分携。

这里“谷雨将临”,是个关键,雨前茶才是上品。后来也许是天气变暖,也许是品茶者要求更高,于是清明之前也采撷,明前茶就成了比雨前茶更嫩更清香的珍品。这“筠笼”本是用以卖花的竹器,此时用以盛茶了。以下的对话很值得注意:

外:我等江湖茶客,每年合伙向各处产茶之地,贩卖新芽,以资利息。兄等共有几种了?

净:我在浙江买得龙井、日铸、鸠坑、顾渚茶各五十斤。

旦:我在汉口买得四川雀舌鸟嘴、麦颗露芽各五十斤,外有雅州也读得熟透,自己吟诗时信手拈来。

“红盐点未匀”则有些费解,因为唐宋时制茶喝茶的方式、方法和后来的从明、清沿袭至今的方式、方法完全不同,那时品茶用得着“盐”,到蒋士铨的时代,制茶、喝茶和盐已经完全不相干了。此诗称嫩芽为“枪旗”而非“旗枪”,也值得注意。

蒋士铨于乾隆十二年曾到杭州,当然不会忽略有关茶的景观,所以《登城隍山》七律第二首写到了“酒垆旗影招红袖,山店茶烟绕翠鬟”。大概酒店、茶馆的侍者都是少女吧!

他对泡茶的用水比一般人重视,曾有诗文提到“中泠泉”的确切地点。《南安东山诗为游心水太守作》组诗之《曲水》:“山泉如何绕岩阿,乳沫涓涓写薜萝。明日亲尝甘洌味,试将茶灶一经过。”就是指的用山泉泡茶才能有甘洌的感觉。《开先瀑布》为七言古诗,最后,以“恶诗走笔不敢写,山亭汲煮烧松钗。明朝竹杖青芒鞋,凌风踏碎烟云堆。飞泉三叠绝倚傍,坐观一洗尘氛怀”作结,还是要把泉水泡茶吃,以洗涤心胸中的凡俗之气。

蒋士铨一生甘于贫困,但仍尽可能救济饥寒之士。乾隆皇帝两次召他进京,让他参与修撰《明史》,他都逗留不久,即恳请准予回乡侍奉老母或托病离京。其衣食住行都与平民一样,毫不考究,唯一的嗜好,也就是品茶了。

这些,成都生产百家姓茶杯的工厂,卖百家姓茶杯的商店恐怕都未必知晓吧。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两代茶人的思维碰撞与融合》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