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秀兰带徒

在王秀兰董事长的带领下,张一元连续多年荣获北京十大商业品牌金奖。

张一元茶庄始建于1900年,创始人张昌翼其独特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世代相传。进入计划经济统购统销时期,茉莉花茶的特色荡然无存。1992年,从事多年茶叶事业的王秀兰接任张一元总经理一职,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回老口味,恢复传统技艺”。她拜张家后人张世显为师专心学艺,多次走访老主顾虚心请教,反复请老顾客品尝,不断调整改进工艺,终于寻回了“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张一元茉莉花茶独特口味,让失传已久的茉莉花茶窨制工艺重现京城,让新北京的大街小巷中依然飘散着记忆中的味道。随后亲自制定了《张一元茉莉花茶企业标准》,不但得到了国家认可,更好地传承并创新发展了“张一元茉莉花茶窨制工艺”,更推动传统制茶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迈出了一大步。2007年,张一元茉莉花茶制作技艺成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也是当时唯一入选的花茶项目,王秀兰被评选为该项技艺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王秀兰还挽救了一批传统名茶,成功恢复了失传58年之久的茉莉毛尖传统工艺,使京城再现柚子花茶以及老北京传统的茉莉高碎。由她率队甄选、监制、审评的张一元茉莉白龙珠、张一元茉莉针王等品种,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的代表品种。至今在张一元还能够买到“高碎“这一老北京人脍炙人口的茶品,用王秀兰的话说,“高碎价格最便宜,工序最繁琐,卖多少斤就是赔多少斤的钱,但是为了老北京人的这点儿念想,张一元每年都会做。”曾经出现过,为了购买张一元“高碎”,门店还没有开门,顾客却都排出了百米远,出动了保安和街区民警维持秩序,2个小时,1万斤高碎被抢购一空的壮观景象。今年,河北廊坊的一位顾客在得知张一元“高碎”上架预售的消息后,头天晚上特意赶到大栅栏总店附近的小旅馆住宿,就为第二天准能买上这茶。

数十年磨一剑

造就茶王过硬本领

几十年的经历,学的是茶叶、干的是茶叶、想的是茶叶,多少回做梦都惦记着茶叶,王秀兰对茶的爱已经浓到了化不开的地步,凭借着“一生为茶,为茶一生”的执着信念,不抛弃、不放弃的坚定意志,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孜孜不倦刻苦钻研茶叶专业技术,终于练就出一手评茶的绝活,特别在茶叶的拼配、加工、评审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她通过对茶叶的“一看、二摸、三闻、四尝”可以准确判断出是新茶或陈茶,是春茶或夏秋茶,茶叶的等级、质量优劣,甚至判断出茶叶的含水量是否符合标准。品一口茶,就知茶的产地和名称,甚至能说出茶叶的采摘时间、炮制过程和贮存方法。掌握这个绝活的人全国不过寥寥数人。至今,每年新茶下来的时候,在采茶、制茶、选茶、评茶的一线都可以看到她忙碌的身影,一边与茶农交流一边指导茶农制茶,使茶叶口味更适应市场需求。也正是因此,她对各种茶叶的动态掌握不断更新、完备、扩充,经验日积月累,使茶叶评定工作更加精准,深得业内人士的信任和佩服。京城许多茶庄不但邀请她帮助鉴别茶叶,而且把经她定级作价的张一元茶叶当作茶样,当作衡量茶叶质量的标准。而今,王秀兰更愿意把这项技能总结为“看人做茶、看天做茶、看茶做茶”。

培养茶界新星

研制茶叶新品

王秀兰既是“跑得快的火车头“更是”传帮带的领头人“,百忙之中抽时间对员工亲自授课,开展副会长一职。

多年来,她还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宣武区第三届、第四届有突出贡献的科教技术、管理拔尖人才,并担任北京市茶业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茶艺协会副会长、北京市老字号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文/家博

延伸阅读

恩施玉露手工茶制作技艺传承人——向书兰


眼前,是一杯手工制作工艺大致要经过蒸青、散热、揉捻、整形上光、烘焙、拣选等工序。做完蒸青、散热这两道工序时,已是深夜10点多,向书兰走进了加工坊。只见一座长方形的密封灶台旁站着5个制茶人,灶台上的特制水泥板已被烘烤得热气腾腾。“不能去摸水泥板,一摸手上就会被烫出一层水泡。”身边的生产基地工作人员提醒记者。

此刻,让人不得不想起向书兰的那双手,那一层层的死皮、一个个的老茧,就是在这样的灶台上,慢慢地“炼”出来的。

向书兰最开始做茶的时候,只有15岁。向书兰的父亲也是制茶人。从小,向书兰就觉得把一包包的青叶变成一盒盒、一袋袋的茶叶很有趣,于是常常偷跑进车间里摆弄,这一摆弄就是30多年。

手工制茶不能戴手套,也不能用工具,在温度高达120℃的灶台上,全凭手在茶叶间翻炒、揉搓。“灶台温度高,茶叶的温度也高,刚开始,手指、手掌上全是烫出的水泡,连拿碗吃饭都很困难。”向书兰说。

满手的水泡也不能挡住向书兰对制茶的热情,忍着疼,继续上。水泡破了,长出一层死皮,然后又生水泡,又长死皮。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深夜1点多,最后一道拣选的工序也完成了,但这时他还不能休息,因为还有几包鲜茶等着他加工。“去休息的时候,一般已是清晨。”向书兰说。

“清晨睡,上午起,每天在灶台上站近20个小时,去年我在这里蹲点采访了两天,真的吃不消,脚都站肿了。”一位采访过制茶工艺的记者说。

2002年,向书兰以前工作的恩施地区烟茶麻公司改制,他就自己办起了茶厂,带着家里人手工制茶。“刚开始家人的劲头很足,慢慢地,他们都不做了,因为做茶太辛苦了,就我一个人坚持了下来。”向书兰说。

多一分坚持,多一分毅力,回报就会丰厚。向书兰靠着对恩施玉露的执著,不仅忍受了做茶的辛苦,还不断学习,将恩施玉露发扬光大。

恩施玉露是中国十大历史名茶之一,制茶工艺源自唐朝,创制于清朝,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在国际国内享有盛誉。而制作恩施玉露成功的关键,就是制茶者的手上功夫和火候。

最开始的手工制茶有许多缺陷,常常出现鲜叶变红、茶叶不紧细圆直等情况。向书兰苦苦地思考,和其他几位恩施玉露传承人一起反复实验,又通过公司请来了茶叶专家。

为了避免鲜叶变红,向书兰和专家一起守在蒸青时的灶台前,不断地实验,通过闻味道来判断蒸青的火候。为了让茶叶达到精细圆直的标准,向书兰的手上不知多了多少水泡,他反复地揉搓,寻找最佳的手法。

如今,凯迪克公司请来了多位茶叶专家,给制茶师傅教理论知识,每堂课向书兰都不落下,他将理论知识的点点滴滴都记在笔记本上,并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制茶水平,还将工作中的疑惑认真地向专家请教。“这些理论知识让我研究制茶技术的方向更加明确,少走了很多弯路。”向书兰说。以前,他不知道什么鲜叶做出的茶品质最好,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有蒸青的工序,更不知道什么叫“酶”。“我以前只知道按照师父教授的手艺做,至于为什么这么做,连师父也不是很清楚。”

由于恩施玉露是纯手工制作,所以外形紧细圆直,颜色绿润,汤色绿亮,香气清高,在市场上极为走俏。但是,制作过程太辛苦了,一个熟手,一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制作5公斤。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肯吃这个苦的。“像我们这个年纪,会做手工玉露的不到10人。”向书兰说。现在,他最大的愿望是物色几名合适的年轻人,把自己的手艺传承下去。(节选)

张一元的女掌门王秀兰


茶叶内质好,沏出来就透亮。夏秋茶或一年以上的茶,一沏就是浑的,喝着不是味儿。因此,追求茶品成了王秀兰经营张一元的一条路子。

老北京有一句顺口溜,说是“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直到今天,每天一大早,都会有从北京远近区县、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赶到前门大栅栏,欣赏张一元茶庄的牌匾装饰,选上一两斤茶叶,有的还要给左邻右舍、亲朋好友捎上几斤。那么,这张一元怎么有这么大名头儿?历经百年,老店如何在衰败后获得新生?

说起张一元的名头儿,翻起老资料老照片,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王秀兰感慨:“这百年老店的新生,最能印证国家的强盛。”

张一元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座茶庄的品牌名。最早张一元茶庄的创始人姓张,名昌翼,字文卿,安徽省歙县定潭村人。他早年时来京,在崇文门外瓷器口荣泰茶庄做学徒,之后另立门户,在花市摆茶叶摊。1900年他在花市开办了第一家店,取名“张玉元”,“玉”在古汉语里有茶的意思,“元”在汉语里又是第一的意思。因买卖好,1906年他在前门观音寺开设了第二家店,店名“张一元”,取“一”和“元”两个首位的意思,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茶庄能像字号一样在同行业中永争第一。1908年他在前门大栅栏街又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为区别前一个店,该店亦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在创办大栅栏张一元茶庄后,张昌翼亲自到福建开办茶场。他在福州郊外半山坡上,盖了几十间房子,在当地雇工按时收购新摘的茶叶,并依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就地进行窨制、拼配,形成独具特色的小叶花茶。张一元的茶以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的特点在京城百姓中得到认可,广为流传,买卖一直红火。

抗日战争开始后,张一元的生意也随之凋零。1947年茶庄失火更使张一元一蹶不振。1956年,我国实行公私合营后,花市和观音寺张一元茶庄被撤,仅余大栅栏总店。

因为出身贫寒,又吃够了没文化的苦头,张昌翼不愿子女后代再受创业之苦,故立下遗训“不经商,做学问”。后代依照古训,不再经营茶行,铺面交由代理人经营,转向其他领域发展。直到1992年,中国茶叶市场都是计划经济下的统购统销,张一元茶庄亦然,已毫无特色可言。

1992年7月,在从北京驶往福州的42次列车硬座车厢,坐着一位30多岁的女子。别看已是夏天,但她却穿着一件厚褂子,而且双手总是抱在胸前。她就是刚刚就任张一元茶叶公司经理三个月的王秀兰。

那时老字号的张一元茶庄已显得十分破败,最惨的是账面资金只有6000元,真正懂、念茶经。有这么个好掌柜,伙计们自然都愿意跟着干。这不,2011年张一元的销售额已突破7亿元,连续第8年坐着国内茶行的头把交椅。多年来,张一元茶叶被评为“北京市名牌产品”、“北京市著名商标”、“中国商业名牌企业”、“中国商业服务名牌”、“北京市购物放心单位”、“世博十大名茶”等。

而今,老字号的张一元正在王秀兰的带领下,尽情地绽放着新的生机。来自中外烟酒茶2012年第3期

王秀兰:一杯茶映衬出百年坚守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成就了如今国内庞大的茶产业,品茶,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茶产品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地在“生活必需品”和“高端礼品”等角色中来回转换。近十年来,张一元在业界的地位及发展成就有目共睹。

从企业经营来讲,张一元已经从当初账面上只有6000元的窘境,发展成如今年销售额在6亿-7亿元,并且正在等待突破10亿元的规模。从一个北京的区域性品牌,发展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品牌。

十年对于很多现代企业来说,经历的往往是创立与起步。但对于已经存活了百年的老字号企业来说,十年只是其几经风云的路上要面对的又一次转变与坚持。所以,解读老字号企业在这个时代的音符,可以去品味出更多历史的味道。

十年间,零售企业经历了体制改革、经济开放、市场细分等重大事件。企业在承受这些转变的时候,有些已经被逐渐淘汰。但同时也成就了不少坚定走发展之路的企业。去研究这些找准位置的老字号企业,能感觉出它们对于发展的理解与把控,这对很多现代企业来说,值得参考借鉴。经过快速发展,张一元已经在自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地。

作为百年企业来说,每任领导者能为企业带来什么样的理念,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点上,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

张一元有“两宝”:一个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茉莉花茶窨制技艺”,另一个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一元董事长王秀兰。如果在茶领域中寻找这样一家经营百余年的老字号企业,似乎更能去感触时代的脉搏。张一元,就是一家每年靠卖“树叶子”都能卖出7个亿的明星企业。如今,代表“中国十大名茶”之花茶品牌的张一元,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发展:改制助推张一元“复兴”

十几年前,不光是张一元,很多企业都面临着一个问题——转制,这样的转变对于老字号企业的影响更加明显。在此之前,很多企业属于国有制。转制之后,没有了政府资金作为最大的靠山,如何让企业在自负盈亏的状况下生存成为首要课题。

在转制之前,张一元刚刚凭借自身努力回到了发展“正轨”。此前,各茶庄进货只有北京市统一分销这一渠道,随着改革开放,“统购统销”已经慢慢放开。这也让张一元开始面临来自市场各方的竞争,所以,如何能在市场开放大潮中站住脚,便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寻找自己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成了王秀兰开启张一元发展的第一步,“带着当时张一元的全部家当,只身坐火车找到闽东茶厂进行谈判”,成为了日后茶叶界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也被看做为今后张一元发展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在此之后,随着茶叶市场的全面放开,国家收茶的计划体制已消失殆尽,一些中小型茶厂因没有及时转轨面临着倒闭,主动向张一元求救。对于茶叶已经有了很深认识的王秀兰,一直深知茶源的重要性,她也明白张一元若想扩大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茶叶基地。所以,经过深思熟虑,她毅然决定投资重启茶厂。当时投资的100万元,相当于张一元年收入的一半,除了王秀兰外没人敢担这个责任,之后的事实自然证明了王秀兰的判断,茶厂当年产值就达500多万元,第二年达到800多万元。

到1999年,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张一元在这一年正式转制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看来,这次改制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改制的过程,对于老企业来说需要花费更大经历。据了解,当时企业的注册资金为300万元,其中国有股比例20%,社会法人股15%,职工自然人股65%,当时张一元的全部60多名职工都是股东,这组数字的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在老百姓思想还没有彻底解放之前,“自己为自己的企业投资”看起来像是天方夜谭,说起入股,几乎所有的职工第一反应就是,“赔了怎么办?保险起见还是不参与了”。所以,为了完成改制,王秀兰不得不带着公司管理层分头给职工开会做工作,通过各种思想工作才让全公司的员工达成共识。1999年4月底,张一元由选举产生了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组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这场历时半年的改制,也让张一元成为了茶庄改制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之后,张一元在很多股东还处于惴惴不安的情况下,用一步步的发展“稳定了军心”。第一年的分红,股东中最少也拿到了1万多元,相当于一年的工资。

市场:品牌建设以维稳为主

十年间,京城的茶叶市场和老百姓的喝茶习惯,因经济环境的发展出现了不小的变化。张一元在这段时间也紧紧抓住了每一次改变的契机。

不过张一元的发展风格一直保持以稳为主,在品牌建设初期,规模扩张是必不可少的发展之路。相比于其他茶叶企业发展的扩张速度,张一元却秉持“成熟一家发展连锁一家”的战略原则,不急于在数量上取胜。十年发展路上,在王秀兰看来,管理上的创新至关重要。引进现代的ERP管理手段、提高员工素质、让新人尽快融入老字号的企业氛围,让这个传统品牌在现代市场的开发方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生活质量便开始有了要求。张一元也敏锐地发现了这一时机,为了能让北京的茶叶市场更加多元化,张一元为这里的老百姓打开了一个认知全国名茶的窗口。如今北京市场很多新品类的茶叶都是由王秀兰带领的张一元引进的,像岩茶就是其中之一。“大红袍”、“水仙”、“肉桂”等,都是通过张一元让北京的老百姓有所了解。2000年,张一元引进普洱茶,一夜之间,京城的普洱茶似乎就铺天盖地。

张一元在十年间不仅发展的是企业,也让京城老百姓的饮茶习惯迎来“新纪元”。张一元之所以在引进茶叶新品的过程中可以屡战屡胜,了解北京人的消费习惯,以及茶的口感、生长、加工环境等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些茶叶在经过推介之后慢慢在京城立住了脚,随后又发展到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市场。而这些判断的来源,正是凭借王秀兰在这个行业浸染20多年后锻炼出的经验。为了学茶,王秀兰是真正的从“学徒”干起,那时入门还不是先和茶打交道,是先学裁纸、叠纸。王秀兰凭借自身的天分和努力,慢慢学会了每种茶的“道道”。

茶叶市场也一直存在价格不透明的乱象,许多售茶人挣不懂茶的外行人的钱几乎成了潜规则。有些茶叶定价属于商家随口要价,甚至会造成一款茶出现每斤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差价。此外,将陈茶充当新茶卖,将陈茶掺入新茶等手段层出不穷,不过在混乱的茶叶市场中,王秀兰提出张一元一直以“老百姓喝得起的好茶”为经营主旨,慢慢在市场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空间。

老字号:是商业模式更是文化符号

今年11月19日,最新颁布的《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工作意见》即将实施,这也是未来保护老字号商标的又一把“大伞”。2011年,商务部下发《商务部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华老字号保护与促进工作的通知》。种种政策的颁布,也让很多老字号企业感觉到,国家对传统商业、对老字号的重视,尤其在近十年,愈发强烈。

近几年来,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非常重视的项目之一。如果在传统文化中细捋分支的话,就必然会涉及到老字号企业。虽然在一些看法中,老字号的发展速度十分缓慢,但是,老字号在很多时候会承担起现代企业很难承担的政治任务。

其实,说老字号是一种商业模式,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符号确切。老字号企业是中国历史留下来的文化缩影。说起老北京茶庄,如果顾客进入之后身上带着雪,肯定会有伙计帮你掸掉,这就是“以人为本”的商业,更是文化。王秀兰作为公司领导,也深知维护老字号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在她看来,人品如茶品,只有靠质量占领市场,才能取信于消费者。

政府的重大活动,老字号企业也一定是代表国家文化的主要商品。如奥运会期间,张一元成为提供当时住在奥运村人们所喝茶叶的惟一企业。这让张一元在国际市场大大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还让各国民众了解到了中国的茶文化。

据了解,现在很多老字号企业的名称外国人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其实,老字号的“字号”就是其文化的核心之一,这种名字字义特别简单,但寓意非常深刻,令人过目难忘。了解老字号的名称,也是在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这也是现代企业所不能模仿的。

现在很多人对于张一元的茶叶价格一直不涨颇有微词。王秀兰坚定地表示,并不是价格做不高,每种茶叶制作过程中都包含很多技术。不涨价主要是因为,有企业的“良心”在里面。“市场混乱”最核心还是“价格混乱”,类似于张一元的品牌,认知度到了一定程度,产品是会产生一些附加值,但这些附加值是需要有一个尺度来衡量的。

王秀兰认为,再有十年,老字号或将成为主导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老字号在经营中,也承担起了很多社会责任。

商报记者姜子谦

[商报提问]

“三农”是茶叶发展之本

商报:回顾张一元这十年间的发展,国家发布的哪些政策让张一元最受益?

王秀兰:这十年发展最大的受益是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其实茶产业发展的根基,就是“三农”问题。张一元的茶叶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建立在国家级的贫困县,最主要的原因是这些贫困县“原生态”保存的最好,没有工业和其他产业,用句简单的话就是“深山老林出好茶”。但这些基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经济落后导致方方面面条件跟不上,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开玩笑地说,我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去考察基地。

近几年中央在三农问题上给了充分的扶植政策。只有农民富了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才会考虑怎么把茶做的更好,怎么发展市场。只有农民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产品才能转变。这也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茶市场不知不觉走向高端化

商报:您怎么看待现在茶市场的情况?

王秀兰:目前茶叶市场形势很好,这个市场也正在逐步向着规范化迈进。其实茶叶市场一直是相当活跃的,茶叶的需求量每年也在提高,总体来说,比前几年要规范。

而茶叶走向高端化,其实也是这几年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新趋势,这是我们“茶人”都没有意料到的。其实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了。现在来看确实是大势所趋,这对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好事。

市场回归理性是老字号的新机遇

商报:中国的经济市场正在慢慢转型,在未来老字号企业的新机遇在哪?

王秀兰:可以说在经过一轮的市场运行之后,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越来越明智了。而老字号的优势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现如今一提老字号,其实就是给消费者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作为老字号企业产品质量在长时间积累的口碑效应。可以说正是现在社会的普遍观念,为老字号企业戴上了一个“光环”。所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跟上社会潮流,正是如今老字号的新机遇所在。

“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

商报:您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的市场?

王秀兰:我对未来十年充满信心。因为,无论从惠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以及支持、扶植传统文化的政策未来都会更加完善。对于茶叶市场来说,经济越发达行业自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一元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过去十年间,可以说张一元在“前方”、“后方”都打了不错的基础,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已经明确为“奔小康”。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看好的。作为老字号企业来说,每一次投入考虑的都必须是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是可持续的,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老字号企业如果想基业常青,这就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记者手记]

茶人的单纯坚守

如今的王秀兰,已经不是单单代表张一元的领导。这个名字本身,已经成为了全国茶叶市场一种权威的代名词。

只要现在国内有跟茶叶有关的事情,王秀兰基本都要出面。这也与她从业40余年来,一直处于又接触产品又接触市场的位置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现在只要有新茶被研发出来,也一定会让王秀兰进行品尝,因为她可以对产品市场进行精确的研判。

不过王秀兰在圈子里被人称赞的,还是其20多年来一直奋斗在市场一线的精神。几年前记者曾经对其进行过一次采访,当时正值春节期间南方大水,王秀兰在得知基地被淹后第二天便飞到现场查看,那年的整个春节几乎都是在那度过的。圈里很有名的段子就是,在一个产茶基地内,当地区长陪王秀兰参观,但是茶农只认识王秀兰,其身边的区长没人认识。

老字号品牌的经营,最重要的是诚信与口碑。所以,与动辄营业额成百上千亿的现代企业来比,老字号的年销售额有些不值一提。但是,老字号通过百年积淀在消费者心中驻下的印象,现代企业是望尘莫及的。

与王秀兰几次接触中便很容易感觉出,过去老茶人的纯洁与简单。王秀兰曾开玩笑地表示,干了茶叶这行其他职业干不了了,因为干茶叶的人“心眼死”。王秀兰也直白地表示,茶叶市场上,消费者心里对价格是没有衡量标准的。所以,茶人做的就是“良心买卖”,如果“做茶人”把自己还当成“喝茶人”,那么,生意做起来就很简单,价格摆在那,由你自己来感受。觉得值,就行,不值,就是“昧着良心”发展。

“世界茶王”李瑞河谈成功之道:品牌+文化+创新


世界茶王说:创业一定要专注,自信和坚韧。做产品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

81岁的李瑞河被誉为“世界茶王”、“两岸茶王”,作为天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瑞河用自己的执着、睿智、自信,书写了传奇的创业人生。重视品牌、传承文化和不断创新是他成功的“法宝”。

李瑞河出身于茶农世家,从小就与父母等劳作于茶园间。“当时种茶的人多,的人少,我们家跟一般农民一样都很穷。”李瑞河回忆说,因为家庭贫穷须谋求转变,他的家庭决定转变思路——从种茶到卖茶。

图为:天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李瑞河

卖茶的过程是艰辛的。贩茶之初,李瑞河经常走街串巷、挨村挨户走访顾客。“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只要有足够的韧劲和自信,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李瑞河表示,因为有过当兵的经历,他练就了异于常人的承压能力。“我建议所有人都尽量去当兵,军队是一个非常磨练人的地方。”

因为勤奋、努力,再加上对市场的准确判断,李瑞河迎来了成功。他的店遍地开花,创办了天仁茶厂、天仁茶园、陆羽茶艺中心等,他创建的天仁集团资本额逾40亿元,为台湾地区第一家专门从事茶叶销售的上市公司。

然而,有时幸运和厄运常相伴而至。1988年,踌躇满志的李瑞河开始涉足证券行业,不过让其始料未及的是,两年后台湾股市的崩盘,让其从“天堂”跌入了“地狱”——天仁证券因从事丙种垫款,出现30亿台币的财务损失。“我当时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甚至有过轻生的想法。”为了避免引发更严重的一系列问题,一周后李瑞河提起精神,并对外承诺:愿意用名下的财产来偿还债务,宁可做一个清清白白的穷人。随后他辞去一切职务,变卖家产抵债,包括在美国的一幢房子。虽然出现巨额亏损,不过李瑞河的诚信和重情重义,使他赢得了尊重和信任,获得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1993年,已近花甲之年的李瑞河筹集到1000多万元后踌躇满志地转战大陆市场,开启自己的另样人生。他以美国天仁集团总裁的身份,先后在福州创办天福茶叶有限公司(优山茶场),建立了1500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在闽侯上街镇创办天元茶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的加工、并配、包装、出口等业务;在老家漳浦324国道旁购地100亩,创办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福茶庄)……目前,天福集团在中国大陆各大、中城市开设超过1200家“天福茗茶”直营连锁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叶及茶食品工厂、2家茶博物院,2个高速公路服务区、1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建设了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漳州科技职业学院。

企业的蓬勃发展并未让他忘记居安思危。李瑞河对产品质量的挑剔越来越苛刻。“我就是一个产品经理,不完美的产品是一定不能呈现给消费者的。劣质的产品会伤害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李瑞河表示,只有长期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才能在市场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树立诚信的、消费者信得过的品牌。“每一个产品我都会提前试吃试用,我提供给消费者的产品,一定是有质量保障、安全保障的。”

目前,已经功成名就的李瑞河最大的愿望就是感恩社会,传承中国的茶文化,并使其走向世界。“我在大陆取得了令我难以想象的成功,感谢这里的良好投资环境,感谢消费者的支持信赖。我开办茶博物馆、茶学院等文教机构,在全世界以茶会友,传播茶文化,就是想把这个行业的地位和内涵提升起来,把数千年的茶历史和茶文化彰显出来。”李瑞河建议创业者,创业一定要专注,自信和坚韧。做产品一定要勇于创新,不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服务。“21世纪是中国茶的世纪,因为中国在崛起,中国人正走向全世界,中国茶和茶文化也必将走向全世界。”

谷城县 “茶王”“能手” 季广成创新品牌打响品牌


季广成,男,现年48岁,瘦瘦高高的个子,给人一种精明强干的直觉。家住谷城县五山镇秦畈村,在2014年村支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被该村村民推选为村主任,是谷城县农广校2014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生产经营型茶叶生产班学员。在培训班结业典礼上被评为“优秀学员”。拥有茶园面积350亩,年产值60余万元,年获纯利润25万元左右。另有承包的山场1400多亩,种植杉木、杨树等经济林,每年毛收入达40余万元。

“茶王”“能手”季广成,秉性勤学善研,在从事茶叶生产近30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中,总结了一整套制作“扁形高端绿茶”的经验,他制作出的扁形高端绿茶,扁平似剑,嫩绿显毫,汤色绿亮,叶底嫩绿匀整,栗香持久,滋味鲜爽。因此,他曾蝉联鄂西北八届茶王赛“茶王”、“湖北省十大制茶能手”等多项荣誉称号。

创新品牌季广成在多年制作湖北名茶“玉皇剑”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探研,自创“真武幽兰”高端扁形绿茶和“广成仙谷”大众曲形绿茶两个品牌,这两个品牌已先后在省有关部门成功注册了商标。“真武幽兰”品牌绿茶,每年3月27日——5月1日之前制作结束,只做1500斤左右,销售限量为999份,不多一份也不少一份,根据客户对茶质、价格的不同需要确定制作相应品质、价格的茶叶,茶叶价格一般定在600元——4000元/斤之间,最高在6000元/斤以上,供不应求,很俏销,主要销往武汉、北京等地。“广成仙谷”主要有“广成仙谷一号(一芽一)、广成仙谷二号(一芽二)、广成仙谷三号(一芽三)”系列曲形绿茶平品牌。其中,“广成仙谷一号”,价格在800元/盒(0.25斤/盒),即:3200元/斤左右;“广成仙谷”二号、三号,价格在600——2000元左右。

打响品牌要想打响品牌,扩大销量,必须要在提升茶叶品质上下功夫。季广成深知其中道理,在他所承包的茶园里,只有40多亩茶园能够做“真武幽兰”高端扁形茶,这些茶园从来不打农药,而且全部施有机肥,别的肥料一概不用,无污染,无公害,纯绿色食品,都是实实在在的有机茶。同时对茶叶制作过程要求也非常严格:在每一个包装盒里,都有一张打印出来的“明白纸”,上面详细写明此茶是谁采摘的、谁摊凉的、谁制作的、谁包装的、什么时间制作的,并附有承诺:若有农药超标、化肥超标,假一赔十。对这40多亩之外的其余茶园,季广成正在向“标准化、有机化”的目标努力。

心有远志在谈到今后产业发展规划时,季广成深有感触地说,“衷心地感谢县农广校给了我再次静下心来学习的机会,我受益匪浅:理论学习更新了我们的陈旧观念;外出观摩拓展了我们的视野,看到了自身的差距;互动研讨明确了我们的发展思路。能够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茶叶生产班的一名学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说到产业发展规划,季广成情绪高昂,看起来已是思路明确,成竹在胸。他说:第一,要科技兴茶。作为今年新当选的村主任,我将组织秦家畈村全村茶场技术员研究茶园发展大计,分类、分工负责。一要精细研究每块茶园的特性。编号、分类、归档,适合做什么茶就做什么茶。二要建立无公害茶叶基地。生产绿色茶品,依靠科技兴茶。三要积极争取部门和政策扶持。要在自身努力的前提下,积极依靠政府、玉皇剑公司、县农业局、国家项目补贴扶持,做大做强。第二,要发展乡村旅游业。组建乡村农家饭庄,以茶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第三,新建茶园100亩,三年后见成效。第四,在带动村级茶产业的同时,搞好自己的产业发展。一要在3—4年内,将“真武幽兰”高端扁形品牌绿茶做成“全国十强”。二要经营好承包的山场经济林。依靠国家低产林改造项目、退耕还林项目和深造林项目,管理好杉树林和杨树林,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

访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秀兰


王秀兰董事长

随着我国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茶产业的发展逐步走向良性循环,茶叶市场面临转型升级,茶叶产品品质、价格也相应提高,如何面对市场变化?怎样可持续发展?就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秀兰。

记者:王董事长,回顾张一元近10年的发展,您觉得国家发布的哪些政策让张一元最受益?

王秀兰:“三农”是茶叶发展之本,这10年发展我们最大的受益是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关注。其实茶产业发展的根基,就是农民问题。张一元的茶叶生产基地大部分都建立在国家级的贫困县,因为这些贫困县“原生态”保存得最好,没有工业和其他产业,用句简单的话说,就是“深山老林出好茶”。但这些基地最普遍的问题就是经济落后,导致方方面面条件跟不上。

近几年中央在三农问题上给予了充分的扶植政策,比如全面取消农业税,为很多贫困地区修路。农民富了,才会有更多的积极性,才会考虑怎么把茶做得更好、怎么发展市场。而只有农民的观念转变了,我们的产品才能转变,这样才会慢慢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记者:您怎么看待现在茶叶市场的情况?

王秀兰:目前茶叶市场形势很好,这个市场也正在逐步向着规范化迈进。其实茶叶市场一直是相当活跃的,茶叶的需求量每年也在提高,总体来说,茶叶市场比前几年要规范。

至于茶叶走向高端化,其实是这几年不知不觉中形成的新趋势,这是我们“茶人”都没有意料到的。根本上来说,这还是因为老百姓生活逐渐富裕了,茶叶这个行业是跟老百姓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老百姓的收入变化在茶叶这个行业体现特别明显,我们在市场上慢慢发现,之前喝50元一斤茶叶的,现在喝的都是150元至200元一斤的了。不是我们把价格抬高了,而是大部分低档茶叶真是慢慢地卖不动了。所以说,茶叶市场逐步高端化,跟国民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现在来看确实是大趋所势,这对产业发展来说绝对是好事。

记者:茶叶市场正在慢慢转型,未来老字号企业的新机遇在哪里?

王秀兰:可以说在经过一轮的市场运行之后,老百姓的消费已经越来越理智了,而老字号的优势也开始慢慢显现出来。如今一提老字号,其实就是给消费者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也是作为老字号企业产品质量在长时间积累的口碑效应。可以说,正是现在社会的普遍观念,为老字号企业戴上了一个“光环”。所以,在完善自己的同时跟上社会潮流,正是如今老字号的新机遇所在。也就是说,市场回归理性是老字号的新机遇。

记者:您如何看待未来十年的市场?

王秀兰:我对未来十年充满信心。因为,无论是惠民政策、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还是支持、扶植传统文化的政策,未来都会更加完善。对于茶叶市场来说,经济越发达行业自然也会有更好的发展。

张一元的未来也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作为老字号企业来说,“拉动内需、可持续发展”等等更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过去十年间,张一元在“前方”、“后方”都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已经明确为“建成小康”,这对于企业来说也是非常值得看好的。不过,作为老字号企业,每一次投入考虑的都必须是未来的发展,一定要是可持续的,绝不做仅限于眼前利益的事。老字号企业如果想基业长青,这是必须要思考的问题。不管当家人是谁,都要着眼于未来,注重品牌发展的可持续性。

记者:张永立

广西六堡茶制作技艺传承人


“杀青时一定要掌握火候,茶青下锅后,要先闷炒,再扬炒”、“揉捻时要以整形为主,加压不宜过久,一般是轻揉”……近日,在六堡茶原产地——苍梧县六堡镇的塘平村,现年57岁的韦洁群一边熟练地揉捻着茶叶,一边耐心地向女儿石濡菲传授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

“她制茶一直坚持用最传统的工艺来制作,所制作出来的茶叶精细,品质高,群众非常认可。”提起韦洁群,当地群众几乎无人不识。2009年,她被评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不久前,她又获得国家级“非遗”项目六堡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光荣称号。这些成就的背后,正是韦洁群一直以来对传统六堡茶制作工艺的坚持……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时年18岁的韦洁群是原六堡公社茶厂的一名普通的采茶姑娘,由于她的勤劳好学,采摘茶叶又快又好,不久,她与另外三名采茶姑娘一起被送到茶厂的技艺部门,跟随老师傅学习六堡茶传统制作工艺。她很快就掌握了制茶技艺:杀青、揉捻、沤堆、发酵、烘焙、略置、加压、陈化……每一个环节她都熟记于心。

不久后,原六堡公社茶厂解散,出于对原生态六堡茶的钟爱,韦洁群一直坚守在六堡镇,用她的制茶技艺,为当地及周边群众带来高品质的好茶,与此同时,她的传统制茶手艺也日臻成熟。

韦洁群所在的六堡镇塘平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以丘陵地形为主,山脉延绵、峰峦耸立,气候温和,溪流纵横,泥土疏松肥沃,是种养茶树的最佳之地。2003年,韦洁群充分利用好当地气候,在村里办起了茶厂,并坚持用传统的制茶工艺制作六堡茶,所制作出来的产品由于质量上乘,经常被抢购一空。

由于韦洁群所制作的六堡茶品质上乘,再加上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很多外地商人一直想跟她合作,甚至有人想“买断”她的传统工艺。更有甚者,在意识到韦洁群的名气能带来的影响后,有商家竟直接盗用“韦洁群”的名字来注册商标……

考虑到传统制茶工艺的重要,再加上近年来现代制茶工艺对传统的制茶手艺的冲击。如何保护和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韦洁群一直视之为己任。

韦洁群的女儿石濡菲从小对六堡茶传统的种植和制作耳濡目染,有着坚实制茶基础,韦洁群有意让她接过自己的“衣钵”,便经常对她讲授制茶技巧。在母亲手把手教导下,石濡菲所制作出来的茶叶也达到很高水准。

只有坚持,才有生命力。虽道传统茶艺后继有人,但韦洁群还是说出她的想法。她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传统的制茶工艺,出台政策、加大投入,鼓励并支持传统的工艺,让六堡茶制作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李昌兴 贡茶技艺的传承人


李昌兴贡茶技艺的传承人

第一次见李昌兴是在文昌宫的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里,因为那天下雨,到的时候已经有些晚了,知道我们要来李昌兴备好了今年困鹿山最好的春茶款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洱茶制作技艺,贡茶技艺的传承人,他早代表普洱走遍了大江南北,参与了很多重要的茶事活动,作为“红”人的他身上非但没有半点浮躁的味道,反而更多了几分谦逊与随和。

李昌兴是纯正的彝族,从祖上便开始制茶,算到现在已经第八代了,母亲告诉他,祖上在清朝年间就专门负责制作贯茶,他们所在的困鹿山古茶园,就是当时清政府御用的皇家贡茶园,每到制作贡茶的时节,朝廷都会下旨委派当地官员派兵驻守茶园监制贡茶,直到1905才取消困鹿山古茶园进贡。从那以后很多农家都不再做茶,改种其他农作物,李昌兴的祖辈却毅然坚持。李昌兴说,母亲对茶的执着是从祖辈那里得来的,而他对茶的坚持与热爱则是从母亲这里开始的。

1987年母亲用积攒多年的800块钱,买下了困鹿山100亩古茶园,因为普洱茶的断代,只有极少数的老辈知道普洱茶,市场前景极不乐观,母亲却把所有身家都压在当时大家都避而远之的茶园里,家里哥哥姐姐都非常不解,可老三李昌兴却没有想那么多,从小就听母亲讲茶,陪母亲采茶,看母亲制茶的他,主动承当了管理茶园的工作,百余亩茶园在他和母亲的细心打理下越长越旺,日复一日,他从母亲那里学习到了一套完整的贡茶制作技艺。“别人说管理茶园很辛苦,但我从来不觉得,那时候我一进茶园就是一天,累了就在草地上打个盹,渴了就摘几片茶叶嚼嚼,反正又没人管,自由得很。”李昌兴说,87年绿茶正火,可以卖到七八十元公斤,而普洱茶三块钱公斤都没有人要,每次赶集背出去多少,就带回来多少,很多人笑他傻,母亲则坦然的告诉他,“孩子像茶一样去生活,面对暴风骤雨都要坚强、淡然。这是老祖宗留下茶树,在历史上风光过,将来一定会有出头之日。”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李昌兴与母亲每天都坚持打理茶园,虽然茶卖不出去,但从采摘到制作每一个环节依然一丝不苟。“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让我知道自己有多爱茶。没有人买我和母亲就自己喝,自己品,生活虽然拮据,但与茶为伴的日子与世无争,逍遥自在,茶就是我和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支撑着彼此的信念。”

李昌兴的母亲在06年离世,从87年——06年这期间,可以说她完成了贡茶技艺的传承,见证了普洱茶的复苏,也成就了现在的李昌兴。李昌兴用“自在”与“坚守”来形容他现在的生活,因为这两个词透露着他对茶的执着,对母亲无限的思念,还有母亲与茶带给他那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态度。在李昌兴的感染下他的儿子和女儿也深深的爱上了茶,小时候李昌兴时常把他们带上困鹿山古茶园,一待就是几个月,孩子们每天与茶为伴,就这样,茶的种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种到了孩子们的心底。

云南普洱茶贡茶制作技艺传习所和困鹿山古茶园仿佛就是李昌兴的生活体验室,在这里可以对外推广普洱茶和,可以邀请宾朋细细品尝困鹿山上好的茶,还能够漫漫聆听普洱茶与他的故事。

原定第二天一早上困鹿山,可惜天公不作美,这已经是我第三次被阴雨拒之山下了,但这次与之前的心情大不相同,以前是冲着皇家茶园的名气而去,这次我则是想抛开切,用心去感受这片让李家祖祖辈辈都迷恋的土地。转载自《普洱》杂志2011年6期!

传承与创新,新生代紫砂艺人更需“自觉”


在宜兴丁蜀镇,从事陶瓷行业的家庭户数已超过1万,有超过10万人在宜兴以陶为生。以前,父母通常会用“读不好书就去做壶”来鞭策子女,但近几年里,想在紫砂界有所作为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他们为了理想、生存等诸多原因成了紫砂行业的新生力量,正给紫砂传承与创新带来新的变化。

行业兴旺引来两万多“陶漂”

2015年,宜兴紫砂多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壶艺泰斗”顾景舟掀起了阵阵紫砂热潮,紫砂壶的天价让人咋舌。这也让一批“后来者”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选择是对的,至少,从事这行不会有太大的生存压力。“进入紫砂行业不仅是因为兴趣,还因为看中它的前景。”紫砂艺人陈贞永坦言。在当地,和陈贞永有一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紫砂养育了一方百姓,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据丁蜀镇政府工作人员透露,去年有4000多位陶艺人员在当地税务机关办理个税,紫砂艺人纳税首次超过千万元。

陈永贞,福建人,2008年从中国美院毕业后便自营一家网店,主要销售紫砂类茶具,一年要往丁蜀镇上跑多次。在与顾客、紫砂艺人不断沟通的过程中,有着设计专业背景的陈永贞逐渐对紫砂壶创作与设计产生兴趣。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来宜兴学做紫砂壶,从零开始。通过两年多的学习,陈永贞渐渐摸到了制壶的门路,今年还有了突破,考上了中级工艺师,在丁蜀镇上买了房子,成了一名新宜兴人。在丁蜀,他不是孤军奋战,他还有自己的“陶漂”朋友圈。据了解,目前在宜兴,像陈永贞一样的“陶漂”有两万多人。

“冷板凳”不好坐

与陈永贞不同,方兵是个地地道道的丁蜀人,从小生活在蜀山老街,对紫砂文化耳濡目染,但入行时他已经36岁了。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一个培训班里学习基本功,可就在几个月前,他还十分抗拒身下的这张“冷板凳”。“坐不住啊!”方兵告诉记者,自己在外打拼了14年,开了一家广告公司,现在让他跟一群十几岁、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坐一块,学最基本的打泥条、成型,那不是丢份儿嘛!这一想法,方兵的师父、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正中可不买账,“紫砂是门专业工艺,连基本功都没有谈何创作。”

在打磨基本功的几年时间里,学徒们还得熬住没有收入的日子,很多人也都因为这点半途而废。张正中告诉记者,自己为了让一个学生能坐下来安心做壶,特意帮学生找了份高收入兼职,解除学生的生存之忧。有着20多年培训经验的紫砂艺人殷步荣告诉记者,这些年,来学做壶的人越来越多,人群也趋于年轻化,但其中不少人缺乏耐性:老一代紫砂艺人要花3年的时间练基本功,现在,这个过程已缩短至15个月,一天最多5个半小时;一部分原本冲着学手艺进圈的人,如今有的已转做销售,有的在做陶刻……

紫砂传承需要更多自觉

与传统的家族式传承不同,张正中的徒弟是一支由十多位年轻人组成的团队,其中不乏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硕士。“我始终坚信这批年轻人会给行业注入一脉清流,他们或许就是未来的大师。”张正中说。

“紫砂传承需要新生力量,希望在于年轻一代。”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会长史俊棠说。去年的“景舟杯”制壶大赛,1800多名参与者中,年轻人占了大多数。更让人欣喜的是,一批获奖作品中出现了年轻人的身影,他们的作品在造型设计等方面做出了大胆创新。

如今,紫砂艺术的传承已走到了第六代。青年才俊的加入改变着紫砂行业文化结构,也改变着紫砂业态,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紫砂与三维设计、互联网+等新概念结合,这些对于行业发展来说无疑是有利的,但令人心痛的是代工、职称造假等行业乱象还是没有好转。“从事这一行业就像是爬山,500米以下的人很多,但是能爬上顶峰的又有多少?在追逐名与利的同时别忘了心中那份坚守。”史俊棠说,“当下正是千万紫砂人重新审视这一行业的最佳时机。紫砂始终是门工艺,需要坚持文化引领,诚信自觉、传承自觉、创新自觉、文化自觉是紫砂艺人,更是新生代艺人要坚守的。”

(文章摘自:无锡日报)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王秀兰:传承创新技艺,诚信打造品牌》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3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