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杨云鹏,云南瑞贡茶业、弘益茶文化中心董事长;云南普洱茶协会副会长;大益西南团团长。2004年加入大益,都经历了非常精彩的黄金十年,我们经历过创业的艰辛,经历过市场的跌宕起伏,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很多,比如收获了自己的事业,比如因为茶而结交了很多朋友。如果要说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对茶的信仰,对事业的坚持和对大益的热爱吧。

益友网:这十年来,您在大益体系内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为什么?

杨云鹏:这些年来印象最深刻的事,对于我个人而言应该是2006年的“CCTV我的长征遵义爱心拍卖”。那天在贵州的遵义广场上,几万人共聚革命老区,同述家国情怀,在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片树叶也可以对国家对社会有巨大的意义。

那天,我拍卖下了当时编号为70号的长征纪念茶,恰逢长征七十周年嘛,这个编号非常有意义。而我所捐献的38万元善款用于在贵州习水县援建大益希望小学,当时学校孩子也来到活动现场,他们站在我身边,很腼腆,面对台下那么多人非常紧张,小手都是冰凉的。那时候真的是出于一种母性的本能,我伸手把这个孩子搂在怀里,眼泪忍不住就下来了。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知道,大益茶是一个有温度的事业,是一个有情感的事业。

益友网:您旗下的弘益茶文化中心与大益茶道院渊源颇深,可以说是大益最早开始做文化推广尝试的机构。在2007年市场状况非常低迷的情形之下,您却选择不遗余力地推动茶文化建设,当时是如何考虑的?

杨云鹏:其实很早就想做文化事业,但是市场好的时候每一天都在忙,根本没有那个时间和精力,反而是市场低迷的时候,开始有时间细细思量该做些什么。当时,我们和吴总达成了共识,一个企业要长久发展,必须要注入文化品格,必须要提升品牌形象!所以决定开始做茶文化。建设弘益茶文化中心的整个过程也得到了吴总和大益团队的大力支持。

现在回头看看,这个举措是完全正确的。如今,大益的茶文化发展已然自成体系,大益茶道院的茶道表演、茶道培训都已步入正轨,文化的力量为大益茶增加了更为深远的魅力。

益友网:作为与大益共同走过了十年的老朋友,您对大益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杨云鹏:世上商人有很多,我相信茶商是最优雅的那一种。也许是因为茶的特殊性,带给人更多平和、从容的生活态度以及更多面对自我内心的机会。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普洱茶,选择了大益,从而能够始终保持自己的“本真”与“初心”。对大益未来的发展也抱着同样的希望,希望在未来,能不忘初心,继续用一杯大益茶来代表中国之美,用中式茶生活感染更多的人,这就是我对大益及自己最大的期许!Cy260.cOM

益友网:对自己未来十年的事业或生活,您有什么特别的规划吗?

杨云鹏:到我这个年纪了,不再需要太多的豪言壮语了,如果非要对未来做一个规划,那就是好好做人,认真做事,多些淡定与从容,在有限的生命中,做一些能做、该做、益人益己的小事。希望在未来,我们普洱茶人和普洱茶一样,认真付出的生命与事业,都可以越陈越香。

延伸阅读

邓时海:一个谈经验,一个说科学


经验与科学太难完全交集了!我有个经验问了科学,科学说"应该不会吧!"我的经验是"喝陈老普洱比喝新生普洱,有尿尿的感觉比较慢比较少。"

事件回放:白水清先生一篇刊登在《老茶文摘》的文章,被某些人和网站别有用些地炒作攻击,把白水清和陈文品两篇文章拼接成了现在广为流传的《白水清VS陈文品》,事态持续发酵,陈文品继续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抨击此事。

2014沉寂了一年的茶界,因为一篇短文引起了轩然大波,一个默默无闻的陈文品,一夜成了“名人”,众多大师,专家,学者,权威也纷纷出场,此事件炒作大于讨论,其实就是学院派“茶呆”挑战经验派“茶人”的闹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陈文品先生您品过老茶吗?一个看似对老茶的理解近似于真理的教授,在没有长期的接触就妄自攻击才是最不科学,最不道德的!你的科学符合事实规律吗?有多少你可以研究的强项和很多迫在眉睫的茶课题你不去参与,偏偏趟这坛子混水,没事儿闲的蛋痛,不务正业地炒作,好玩吗?

一个呆在学院的井底之蛙看外面的东西必定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白先生的经验是实事求是,是整体性的,是系统性的,我想也是对老茶普遍性的最有代表的归纳总结,所以我看了大部分内容都非常亲切,反而对这个不务正业,学术上没有建树地教授非常鄙视!

一个茶商和一个贫困村的情缘


“小陈”陈焕华(中)正在茶园查看贫困户茶叶长势。

7月4日一大清早,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钟灵镇凯堡村的茶山上,贫困户张正贵哼着小调和邻居们上山采茶。看着满山遍野的茶叶,张正贵无比踏实地说:“小陈不走了,我家今年脱贫有了底气!”

张正贵口中所叫的小陈,名叫陈焕华,今年38岁,是福建省福州市人。14年前,大学刚毕业的他就与凯堡村“结缘”。这些年来,他动员村民开荒山、种茶叶、办企业、创品牌,让凯堡村甩掉了特困村的“帽子”。

如今,在异乡漂泊14年了,小陈已不是当初的年轻小伙,思乡的情绪也越来越浓。不过,为了帮助张正贵等贫困户彻底脱贫,他决定留在“第二故乡”再干几年。

小陈进山震惊了——

特困村的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陈焕华告诉记者,2002年,刚从大学毕业的他随朋友从福建赶来钟灵镇考察投资项目时,刚一来到这里,就被当地贫困的面貌所震惊:全镇11个村有一半属特困村,人均耕地不足6分地,人均年纯收入仅800元。

作为生意人,陈焕华的朋友打起了退堂鼓:谁会到这样一个穷山恶水的地方来投资?不过,拗不过当地人的热情邀请,陈焕华答应到其中一个特困村——凯堡村看一看。

“我们山里人想致富,找不到出路,也没有思路。小陈,你是大学生,你来帮我们找找出路吧!”见有大学生来村里考察投资了,凯堡村村干部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带着陈焕华翻山越岭四处考察。

凯堡村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相邻,全村668户村民大多外出务工。不过,陈焕华发现,这里家家户户都种茶。可惜的是,村里的茶园不成规模,茶叶卖不出去。有了这个发现,陈焕华决定留下来,对当地茶叶品质作进一步考察。

很快,他找来专业团队驻扎村中,用4个月时间,勘查当地气候、土壤、水质,检测所产茶叶的内在品质。最终,检测结果令陈焕华喜出望外:凯堡村具备发展茶叶的绝佳环境,所产茶叶品质也属上乘。

小陈留下创业了——

凯堡村依靠茶叶产业整村脱贫

得知陈焕华要来村里投资办厂,村民们奔走相告:“小陈不走了,要带领我们种茶叶、办茶厂!”

不过,纵使凯堡村有种茶的绝佳环境,但要把茶叶产业发展起来,对于非农业专业毕业的陈焕华来说并非易事。

不过,初生牛犊不怕虎。小陈从家乡带来600万元资金,在凯堡村成立了秀山县钟灵茶业有限公司,开始了进山创业的漫漫长路。

经过多方学习与多渠道“取经”,很快,小陈在凯堡村实施了“基地+农户”的“两步走”计划:一是将零散的几百亩低产茶园流转过来,进行全方位的升级改造,打造成一个茶叶种植示范基地;二是将有头脑、有经验的茶农培育成大户,统一实行规模化种植、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

令村民们佩服的是,小陈种茶不走老路:为提高育苗基地的茶苗成活率,小陈组织科研人员发明出“茶苗黄土覆盖无性扦插法”;为指导茶农建设优质高产茶园,他专门聘请西南大学的教授前来现场授课;为让茶农吃下发展茶叶的“定心丸”,他在钟灵镇建起了一个设备一流的加工厂;为将茶叶产业做大做强,他还致力于新产品研发及品牌培育工作,先后开发出21个绿茶品牌、3个红茶品种,其中,“钟灵毛尖”还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

“跟着小陈干,不愁不发财。”杨正友一家4口人原本是贫困户。自从2003年起,跟着小陈种了4亩茶叶后,每年仅卖茶叶就有2万元收入。后来,杨正友还应聘到小陈基地上班,每月工资还有1500元。如今,杨正友已盖起了砖瓦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和杨正友一样,跟随小陈种茶的农户越来越多,一度占到全村户数的八成。其中,100亩以上的大户有5户,10亩以上的农户有76户。后来,在小陈的影响下,凯堡村还成立了3个,5个茶叶大户又相继成立了茶叶公司。

2012年,凯堡村茶叶面积发展达到6000余亩,茶叶亩产值超过4000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跃至6500元,凯堡村实现整村脱贫。

渐渐地,小陈的茶叶基地还扩大至其他乡镇,茶叶示范基地达1560亩、茶苗基地400亩,带动全县发展茶叶8.5万亩。2015年,小陈的茶叶公司销售额达3500万元,实现利税298万元。

小陈暂时不走了——

“最后的贫困户”有了脱贫的信心

14年过去了,小陈已经把凯堡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也有意回老家去发展。

凯堡村村主任秦显忠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得知村里还有贫困户生活困难,小陈改变了主意,决定留在大山里再干几年。

小陈调查后得知,凯堡村的34名贫困户中,有7户丧失了劳动能力,可享受国家兜底帮扶政策。“对于其他的27户贫困户,怎么帮呢?”小陈想,输血式扶贫不是长久之计,必须采取造血式扶贫,才能让这些贫困户彻底脱贫。

经过周密考虑,小陈想出一个“企业+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他的企业负责“领头”,为大户提供茶叶种植材料、技术服务及原料收购;安排大户负责“结对”,定期与贫困户开展多样化的帮扶活动;发动贫困户负责“出力”,发展茶叶种植或参与基地务工。

“现在正是茶叶盛产期,我每天都可采35斤鲜叶,再卖到小陈公司去!”贫困户张正贵是个残疾人,妻子患有严重脑部疾病,两个孩子都在上学,是小陈结对帮扶对象。今年,他种植的4.5亩茶叶长势喜人,预计可卖1.8万元。

“小陈就是我的‘靠山’,我家脱贫有信心了。”张正贵高兴地说。

贫困户龙友元的丈夫去世后,她独自抚养两个年幼的孩子。自从去年小陈安排大户杨再应与她结对后,就免费给她提供了种子、肥料、技术扶持。今年,龙友元的3亩茶叶产量倍增,有望突破1.1万元,脱贫有望。

如今,小陈的“企业+大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已从凯堡村“复制”到洪安、海洋等贫困村,正帮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搭上产业脱贫的“快车”。

古丈茶:一器是云华


云华茶生于山颠云雾处为佳,故称。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不夜侯古人对茶的拟人戏称。因茶可提神,饮后夜不能睡。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先春早春时茶已吐出嫩芽,故称。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香茗茶为茗,喝之清香解渴,故称。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瑞草魁古人对茶的美称。瑞草为香草,茶为瑞草之首,极言茶之佳美。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谭生)

古丈茶史

古丈茶是茶与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据西晋《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西晋武陵七县,包括今湘西自治州、怀化市全部,常德、邵阳各部分,共计二十六县(市)。《新唐书·地理志》和唐杜佑《通典》载:“溪州土贡茶芽。”唐时溪州治所应为现古丈县的会溪坪。《永顺县志》载:“唐代溪州以茶芽入贡,其为地方生产可知。”今古丈县会溪坪、罗依溪、江洋溪一带,仍可见几百年树龄的古茶树。

在古丈茶叶的发展史上,我们不得不提到杨占鳌,据说他早年投到曾国藩的湘军水师帐下,曾官至正一品。杨占鳌四十二岁辞官还乡,买田置地种植茶叶。他对茶叶的抚育与制作要求十分严格,所以杨家的茶叶声名远播。1929年,古丈茶叶参加由南京政府举办的西湖国际博览会上获金奖,当时的“湘西王”陈渠珍大喜,遂令古丈遍植茶叶。1930年前后,古丈茶叶价格高达每斤4块光洋,可换160多斤大米。1956年,古阳镇思源桥茶叶社把精制的毛尖茶寄给了毛主席。

现在,只要一到采茶季节,在古丈县满山满岭都可以看到采茶的人们,村寨的瓦背屋檐全都弥漫着茶叶的清香。(向午平)

古丈茶俗

湘西古丈民情纯朴,民风纯正,茶事民俗中深藏着许多许多有趣的东西。

过“赶年”土家族人腊月二十九这天要过“赶年”,全家人不准睡觉,坐等午夜的到来。这时喝的茶叫“眼屎茶”——因一家人夜半三更,睡眼惺松,眼屎一坨坨地冒出来。眼屎茶一是要浓,二要醇,三要敬武神,四要时间长,喝得久。

扛碗茶春种秋割时,吃晚饭时分,辛劳一天的村人端着装满了茶水的大海碗,聚到一处,这是古丈土家族苗族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扛碗茶”的习俗。扛碗喝茶,各人有各人的话题。老人说古论今,妇女带小孩逗乐,汉子们大喊大叫,妹子们叽叽喳喳围在一起说起悄悄话,小伙子们则看准机会利用扛碗茶来表达爱情。

筛茶土家族新娘与新郎拜堂后,由“女和官”引一对新人进洞房。然后婆家的七八个茶姑、歌姑端着茶盘,提着茶壶来到大门口的台阶处,把送亲的男女客人准备迎人中堂。此时,送亲中的茶姑与歌姑便开始发难,开始盘歌,开始喝茶,一唱一答,彼此叠起,以茶歌决一高低。(傅建华)

“以茶代酒”的典故背后 是一个悲惨的故事


昭明宫模型。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内

荒淫、残暴、滥杀,孙皓的罪恶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罄竹难书。相貌堂堂的好青年怎么就变成一个恶魔了呢?有人分析,这是他小时遗留的恐惧种下的祸根。父亲当了太子,后被废又被杀。全家的境况急转直下,从天堂跌到地狱,他从小颠沛流离、担惊受怕,尝尽世态炎凉。而对他家下毒手的,又是血缘最近的亲人,心中的仇恨无以言说。

他戴上了面具,小心翼翼,实际灵魂已扭曲变形,变得乖张暴戾。等他掌握生杀大权,能呼风唤雨,曾经压抑的愤怒终如火山爆发,有悖常论的疯狂,才能让内心得到发泄和满足。

大选美女扩建皇宫

孙皓继位之初是释放宫女,很快走向反面,开始大肆选美。

孙皓规定:东吴凡是2000石(大致相当于现在部级)以上的官员,家中有女儿要上报。女孩到了15岁,必须让孙皓先挑选一遍,看不上的,才能出嫁。他的后宫有数千人,但他还是嫌少,又派亲信到各地选美。

偶尔碰到个美女会当个宝。真正满眼绝色,也就不值钱了。后宫之中,遍是佳丽,孙皓怎么可能珍惜她们呢?弃之如草芥。他在宫中引入水流,环绕殿堂,每天在后宫晃悠,看到哪个美女不顺眼,马上杀掉,扔到水中。美女们吓得魂飞魄散,躲在宫中不敢出来。

女人多了,总要安排个宫室。孙权建的太初宫就显得太小气了,孙皓在太初宫东边新建了一座昭明宫,位置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成贤街及偏东一带。

官职在2000石以下的,都要参与这个浩大的工程。老百姓到山上砍木材当苦力,官吏到山中做监工。太初宫周长约700多米,建成后的昭明宫约1200多米,宏伟壮观,富丽堂皇。

宫中有数以千计的各种首饰,孙皓让美人们戴上首饰,看她们追逐打闹。经常早上戴下午就坏,工匠们也趁机偷盗,国库挥霍一空。

滥杀大臣令人发指

孙皓在内杀美女,在外杀大臣,没有理由没有原因,就看他的心情。孙皓杀人的方式很多,剥人脸皮,挖人眼睛,多种多样,残酷至极。

中书令(帮助皇上在宫廷处理政务)贺邵因为中风,不能说话,也没有办法上朝。孙皓怀疑他装病,命人严刑拷打,割断他的头,烧成了灰。

大臣王蕃在宴会上喝醉了,孙皓怀疑他作假,先送走他,又召见他。王蕃这个人好面子,不希望自己失态,在孙皓面前强装镇定。孙皓看他举止正常,认定他是装醉,立即处斩。然后,孙皓率群臣出宫登到山上,命令亲信扮成虎狼,把王蕃的人头抛来抛去,最后人头完全粉碎。

“以茶代酒”故事与他有关

东吴一个人的遭遇,可以看作是大臣们悲惨命运的缩影。

他叫韦曜,博学多才,为人正直。孙休就很赏识,但宠臣张布忌惮他,总是搬弄是非,说他坏话。孙休为了保全张布的面子,一直没有重用他。

等到孙皓即位,初期很贤明,韦曜一路升迁,封为高陵亭侯,任中书仆射(中书令的主要属官)。孙皓嗜酒,常常从早喝到晚,还有一个恐怖的规定,不论宴会上的人酒量大小,都设了一个最低限。如果换算成现在量,接近3斤(度数没有现在高)。哪个喝不掉就硬灌进去。

韦曜的酒量很小,孙皓对别人都不宽容,对韦曜却特别优待,担心他出洋相,暗中命令侍从,替韦曜倒酒的时候换成茶,这就是“以茶代酒”典故的由来。

韦曜很感激孙皓,决定报答他。于是忠心耿耿,经常向孙皓提出合理化建议。孙皓气得不行,对你这么好,反而在我耳边聒噪。脸色越来越阴沉。此后在酒宴上,对待韦曜,不仅不再换成茶,反而强迫他多喝酒。

孙皓有个变态的爱好。大家喝得面红耳赤时,孙皓随意点一个大臣,大家轮流说说他有什么短处。如果这个短处,孙皓不以为意,那一笑而过。如果这个短处让孙皓听了极不爽,那这个大臣当场被抓或被杀。

大臣们都崩溃了,参加宴会如同上了刑场,不揭发,要自己命;揭发了,要别人的命。韦曜看不下去,劝孙皓取消这个规定,孙皓不想跟他啰嗦了,让他到阎王那里去韶吧。罪名是不忠心,逮捕下狱,随即杀死,亲人家属全部流放。

东吴人心惶惶。但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孙皓在位第二年就宣布了一个无比荒唐的决定,举国上下,都惊得瞠目结舌。

一个“老茶头”的独白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瞄准了“我”,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茶,如今竟有了一个小清新的美名——自然沱。这美名的由来,大抵是因为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能够自然纠结成“块”的,恰恰都是这批茶叶中等级较高,较为柔嫩的部分,也可“自恋”点说是这批熟茶中的精华。

“我”是一个老茶头,不是那所谓佛家禅宗始祖灵前,献茶或煮茶待客的役僧,而是发酵池底所剩下的边角料,以前茶工们都称我为“疙瘩茶”,亦称茶头。

相对于普通的普洱茶,我们是渥堆发酵时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自然结块的茶,外形都是一团一团的疙瘩,不大美观。相对于条索状的茶,发酵度正常范围内的茶头,内含物会更加丰富,茶汤更浓,更耐泡,但泡到最后也有大部分茶头不会散开,还是黏稠在一起的状况,相对同等发酵程度的熟普,甜度和汤水的亮度都会更高,容易给人造成一种“老”的假相,所以也被称为“老茶头”。

不知何时开始,人们关注的焦点渐渐瞄准了“我”,以前难登大雅之堂的边角料茶,如今竟有了一个小清新的美名——自然沱。这美名的由来,大抵是因为在渥堆发酵过程中,能够自然纠结成“块”的,恰恰都是这批茶叶中等级较高,较为柔嫩的部分,也可“自恋”点说是这批熟茶中的精华。

“我”是随着熟茶工艺的出现而产生的,以“颗粒”、“紧”、“甜”、“糯”为主要特色,干茶色泽乌润呈褐色、紧实而饱满,冲泡后汤色红浓清亮,滋味醇厚甘爽。“我”和常规的熟普相比,更是多了一份醇和与自然,历经时间的洗礼,无论以后大家还是否热衷,“我”都将在时光的点点滴滴中,不慌不忙地改变着。

喝茶时如何安排一个简单的茶席


当涉及到茶宴时,许多人会觉得它非常复杂。事实上,这并不复杂。一个简单的干茶制作宴会或一个简单的茶盘已经完成了它的一部分。其他的基本上都配有茶具、开水器和花瓶。小版中介绍了一些简单的茶具,只需少量物品即可完成。

一个座位

一个人的茶是最容易做的事,你可以用一个竹制茶盘,你可以铺一块布垫。

茶具也可以是简单的,有茶壶或优雅的杯子,盖碗可以酌情使用。

一般来说,紫色陶罐需要配备一个玻璃的杯子。如果直接从紫砂壶里倒茶,茶汤的味道就会很不均匀。

用盖碗泡茶要花更多的时间。盖碗的容量通常不如紫砂壶大。盖碗的使用也需要与一个玻璃的杯子相匹配。杯子通常使用更多的是玻璃杯,但如果桌面有一套齐全杯子,那么使用起来相当方便的。

喝茶时,最好用盖碗控制喝茶的速度和频率。如果他喝了一段时间,他可以停一段时间,而不用担心茶汤的凉。

2-3个座位

和朋友一起喝茶,你可以用茶垫或茶几,准备一个茶壶或盖一个碗。两到三杯就够了。

茶几托盘是湿透的,你不能及时准备洗茶。茶几的选择需要根据自己茶室茶几的风格,还要考虑到自己的喜好和预算,选择的石头会稍微干净一点,木料更优雅,颜色也不太突兀,需要准备干茶垫,以便洗茶。如果你选择普通的茶垫,那洗起来就没那么复杂。

假如你出去泡茶,你应该准备外置的开水工具,有盆和洗茶具的刷子,壶和杯可以不用,这样在户外和朋友喝茶,聊天也可以很有趣。

户外茶几,最好使用便携式茶具,太贵的茶具带来的风险大,瓷杯和壶都是不错的选择,至于茶几,你也可以带一点深色,容易清洗。

更多座位

很多人喝茶几,作为两三个人,还有几个杯子,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好的氛围,你可以准备茶花。

干制茶几在视觉上是最简单的。如果很多人喝茶,桌子会很清爽,这对很多人的聊天氛围有一定的影响。

如果是室外的,就只剩下几个杯子了。茶垫的颜色和用具可根据室外环境选择。

这样,无论是干的还是湿的,茶几的布局都很简单,配上合适的茶具,如何布置都能有一种更独特的风格。

一杯茶的信仰(一)一个时代的记忆


沈红的世界,平和、恬淡,辗转业界三十余年,只是一杯清茶的岁月流长。这杯茶被稳稳的根治在内心,不随外力颠覆、倾斜,也不随日月干涸、滋长。仅凭舌尖的触感,坚守一杯茶的信仰。

2007年,当北京茶叶总公司成功回购“京华茶叶”(以下部分简称“京华”)的消息传出,沈红终于可以长长地舒一口气。

八年的等待之后,一切仿佛又回到了最初,尽管沈红已经从初出茅庐的女大学生变成了一个风韵犹存的成熟妇人,从师从老一辈的茶评人,靠着口传身教学习茉莉花茶的拼配技术,到历时十余年方始独立开单创立自己的拼配工艺,再到担任联合利华技术部主管,随着“京华”的雪藏而赋闲回家,沈红的职业生涯乃至生活轨迹无一不和“京华茶叶”的命运缕缕牵系,激荡沉浮。

没有人知道沈红总是隐含淡淡笑意的和煦面容背后藏匿了多少隐忍、无奈。“京华”的回归,终于可以让沈红接续心头始终缭绕不去的茉莉茶香……自此,沈红的身影再也没有从“京华”离开。即使是在退休之后,审评室里,沈红的白大褂依然会在每天清晨出现在工作台前。三十多年的时间,在被茉莉花和茶香充盈的时光里,沈红齐肩的乌黑长发已经银丝斑驳。

一个时代的记忆

在北京护国寺古玩市场的杂项货摊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标着“京华”字样的茶叶铁罐被作为民俗品摆放着。1981年,北京茶叶总公司申请注册“京华茶叶”,并成为新中国第一个茶叶类商标,首开国内铝箔袋包装茶叶的先河。此后近二十年的时间,“京华茶叶”几乎成为京城每个家庭的必需品,乃至惟一的。即使在1985年茶叶市场开放之后,这种情况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京华茶叶”对习惯喝花茶的老北京而言,意味着在喉舌之间贯穿几十载的不变口味,杯中浓淡相宜的茉莉花香伴着木柴的烟熏气味,才会让隆冬的街巷彻底从夜的清冷中苏醒过来。

“京华”注册成功之后的第二年的七月(1982年),沈红从安徽农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茶叶加工厂。当时,北京茶叶加工厂是北方地区集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茶叶龙头企业,隶属于北京茶叶总公司。沈红一进厂,就被分配到审评室,师从杨、傅两位师傅,分别学习拼配和审评。当时北方地区都有饮用花茶的习惯,一来由于北方大部分地区均不在产茶区,再者因为运输和保存方面的配置相对滞后,绿茶、白茶等茶品经过千里迢迢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很容易在中间环节因为不可抗力的影响而导致茶叶品质的不稳定。而花茶则完全规避了这种非人为导致的运输和储存风险。

人们常说的花茶,一般是指茉莉花茶,即将茶叶和茉莉鲜花进行拼和、窨制,使茶叶吸收花香而成,这种花、茶窨制的结果,既让茶胚彻底干燥适合长途运输又能长时间保存,同时茉莉花在加工的过程中其内质也会发生一定的理化作用,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茶单宁在水湿条件下的自然分解,使不溶于水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有效的减弱喝绿茶时的涩感,也成为北方人喜爱茉莉花茶的原因之一。三十年前,北京所有的茶叶店几乎都只售卖各式花茶,而沈红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按照当时5块、6块、8块、10块的标价拼配出质量对应的花茶。“京华”作为首创的国内铝箔袋包装茶叶,沈红一面和审评组的同事坚守在质量的关口,同时利用各地区茶叶的品质特点,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拼配加工,使得茶叶品质能够相互弥补,她研制出的拼配加工方法,迄今仍然为同行传承沿用。

一颗茶树助巫山一个村脱贫


华龙网讯(特约通讯员卢先庆)“不到半天时间,我的茶叶就卖了500多元。”日前,在巫山县福田镇双凤村,村民万绍兴见到笔者时正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清明期间,他的新茶轻松卖了1万多元。

万绍兴笑着说:“要不是村支书翁泽琪,我家今年还要在贫困户的名单上。”

近年来,双凤村和万绍兴一样通过种茶摘掉“贫困帽”的,还有200多户农家。

贩茶老农成“茶王”

双凤村,位于福田镇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

全村800多农户中有多达400多户贫困户,2009年这个村还是“扶贫开发整村推进村”。

多年来,村民一直靠种植土豆、红薯和玉米为生。不过,当地的一小片茶园,产茶量不大却以其质量好而远近闻名。翁泽琪是双凤村地地道道的农民,60多岁。

他平时和大家一样种田过日子。只是每到采茶季节,都会将村民零星制作的茶叶收购来,转卖到城里去赚点小钱。

无心插柳柳成荫。多年后,翁泽琪成了福田远近闻名的“茶王”———因为卖茶卖出了名,很多买福田茶的人都会主动联系他。不过,因为每年只产出几百斤新茶,村民靠这个也挣不了几个钱。

“苦口婆心”劝种茶

2002年,翁泽琪当上了双凤村支书。当时,全村人均收入才1100多元,村民生活十分窘迫。

翁泽琪很着急:双凤村有着多年来形成的,却依然地穷、人穷,真是抱着“金娃娃”找饭吃!

他立即发动村民种茶树,但村民却都没能看到长远经济效益,认为一斤茶只能卖到40多元、种一亩才收入500多元,划不来。

翁泽琪扳起手指,用自己贩卖茶叶的经历算起了帐:茶叶贩子从我们这里收购40元一斤,转手卖到城里就要卖400多元一斤;如果我们自己种自己销,只按照一斤卖300元计算,一亩茶园就能收入3000多元。

帐一算明白,村民的心里便亮堂起来了。原来最有抵触情绪的翁升木最先带头,种了2亩茶树。

2002年底,双凤村有了茶园120亩;2003年,又增加到了500亩。

2009年,村民再一次大规模扩种茶树。

目前,该村已有茶园1000多亩,年产茶叶1万斤以上,产值达到300多万元;全村平均每户都有两亩左右的茶园。

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还只有3200元。而去年,靠着茶叶的销售,人均收入就达到了5537元,成为了全县同类村的农民人均收入之冠。

翁泽琪告诉笔者,双凤村已不再是过去的贫困村,而是闻名全县的“茶叶村”。

目标:产值千万元

“靠种茶叶,全村户均能增收6000多元。”村民们种茶尝到了甜头,纷纷感谢翁泽琪。

但翁泽琪并不满足:“全村还有上千亩的土地可以种植茶树。同时,茶叶的品牌效应还没形成。”

一个浙江老板的"茶道"生活


邱淦清把自己的名字"淦清"二字注册成了商标,并把这两个字设计成了一杯香茗,热气升腾的样子作为LOGO。敢拿自己的名字做LOGO和商标,一是出自对自己的信任,二是出自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叶品质的信任。两个带三点水的字,作为一种茗茶名字,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46岁的邱淦清不是个名人。即便他经营的珍贝羊绒衫、羊毛衫已连续8年被北京市商委评为"北京市亿元商场销量第一名",连续3年被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协会评为"全国羊毛衫销量第一名"和"全国羊绒衫销量第二名"的时候,他的名字仍然鲜为人知。记者在Google上搜索,"浙江珍贝"词条下有21300条,"邱淦清"词条下只有974条。

冲好一壶普洱茶后,邱淦清开始回味他21年的创业经历,从一个住在北京清华池澡堂的早期"北漂儿",到拓下国营企业服装的模子做童装挖掘到第一桶金,直到今天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羊绒衫品牌的老板,"做企业累不累?"记者问到。"总体不累,因为你想累就累,想不累也不累。"不善言谈的邱淦清,回答简单地出乎人的意料。

身处喧闹的生意场,来自湖州的邱淦清却不事张扬,说话细声细语,谈至会心处露出微笑。这个不抽烟、不喝酒、不上牌桌的男人,每天6点准时起床,晚上11点前也肯定睡觉。他注意锻炼身体,每周一公司的电梯停运号召员工爬楼梯。他告诉记者,周末他还要参加朝阳公园的18公里长走活动,"3个小时以内就可以走完"。

除了工作以外,邱淦清最大的爱好便是品茶。在公务不忙的时间里,邱淦清常会邀上三两个茶友,在他办公室那张红豆衫树瘤茶桌上亲自动手洗杯、冲茶……望着窗外南面不远处的天坛祈年殿,晒晒暖暖的太阳,品着麻片、小胡桃肉等一两样江南小吃,一寸光阴一寸金这句古训仿佛被忘掉了似的,一个下午常常就被这样毫不吝啬地泡掉了。

很多爱茶之人,买茶尝鲜一次不过三几两,可邱淦清买茶不是这样个买法,动辄几百斤,有时上吨,除了自己品还要送朋友。所以,这茶品得愈发不可收拾,眼下,又包下了二百亩茶园,自己办了个茶厂。

邱淦清的嘴巴刁得很。平日饮茶所泡的水都是从杭州虎跑运来的。先不说水钱,一桶桶装水从杭州运到北京的"脚钱"就要50元,再加上弃之可惜,运回杭府又要每只不菲的水桶押金,实在是"茶叶诚可贵,水钱价更高"。即使是虎跑运来的水,也还是有时让邱淦清喝到嘴里觉得有些不是滋味。一问,原来是运水之人为了省些运费,一趟车多运了些水,喝到最后水在北京放的时间长了些,挑剔的邱淦清就喝出了"保质期"。不久前,有人给邱淦清推荐香山那边的一种桶装水,说那都是过去皇上钦定的御泉,可邱淦清喝了之后还是找不到虎跑泉的感觉。这不,就为了这一口水,他又琢磨着开个水厂,把虎跑的水运到北京来卖呢。

邱淦清说,从茶文化中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那种心静如水的感觉。"比如和人谈判,你有理,可着急有用吗,解决不了事情,好多东西还是要和谐。"

邱淦清把自己的名字"淦清"二字注册成了商标,并把这两个字设计成了一杯香茗,热气升腾的样子作为LOGO。敢拿自己的名字做LOGO和商标,一是出自对自己的信任,二是出自对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茶叶品质的信任。两个带三点水的字,作为一种茗茶名字,更给人以清新的感觉。

对时下热炒的陈年普洱,邱淦清怀有一种复杂的爱。邱淦清那里的普洱,他不敢说是北京市最好的,但至今没品到过比这更好的。连邱淦清自己也不知道所存的陈年普洱生茶陈了多少年,据说是当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从茶厂收购的出口品,但因为当初全部是手工压制的茶饼,大小、分量难免有些不合规格,有些就被当做不合格品打了回来,被放在外贸的仓库一隅一搁几十年。前几年陈年普洱还不曾被炒至眼下这般热时,有人眼贼,看出这是好东西,将这些产品当做"货款"结了回来,几经周折又到了邱淦清手中。

只需少少的七克左右普洱,投入350毫升的紫砂茗茶壶中,用开水淋浴一番涤尘润茶后,又一注开水泡下,只瞬间倾倒出的茶汤,就如经年XO般晶莹,又恍如陈放数载的葡萄酒般高贵。一次下午无拘无束的友间茶会,足有三四个小时,二三十遍冲泡,直至最后一泡,这茶汤色都仿若最初,而到曲尽人散,谈兴至尾时,它也似知趣般戛然而止,最后一泡一下子就淡如朋友间淡淡却清莹的友谊了。

或许是茶的清新带给邱淦清做企业平和的心态,一次全国工商联的会议上,与很多企业家抱怨行政部门办事效率低下时,邱淦清却没有抱怨只有感恩:"行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月收入是几千块钱,而我们一笔生意做成了可能有几十万以上的收入,你怎么要求他们像我们一样着急呢?"

为了知晓各种茶的品性并悟出茶道的真谛,邱淦清常是放下手头的生意,伴随茶叶业内人士的脚步飞日本、到台湾、走云南、家乡浙江的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顾渚紫笋的产地更是要一年去上几趟。前些天,老邱又去了趟陶都宜兴,专门订了许多大号的陶瓷钵托运回京。因为紫砂透气、防湿、防虫,遮阳的特性正宜于用来存放普洱。

因为从来做事追求完美,所以拥有如此之多好茶的邱淦清在尚未物色到看茶、懂茶、有茶性的人帮他打理茶的生意

宋朝的每一个角落都有茶叶的香味


北宋的饮茶之风极为盛行,从皇宫、官府的欢宴到亲朋之间的聚会;从各种场合的迎来送往、交际应酬到人生喜庆的礼俗,无处没有茶之清风洋溢、香气飘拂,斗茶、茗战更是情趣盎然、格韵高雅。民间有茶农、百姓的世俗斗茶,寺院有佛教僧侣的禅门斗茶,官宦有诗人墨客的文士斗茶。茶文化渗透到宋朝上层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贡茶的精致、水平的高超,已经消失在普通百姓眼前,而真正传承下来的却是散茶。到了宋代中期,团茶生产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散茶的生产已经逐渐取得优势。饮茶之风开始在市井之间风靡,价格低廉的散茶在民间大受欢迎,茶肆开始在城镇大规模普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以及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都描述有当时汴河两岸茶坊生意兴隆的繁荣景象。”王东说,“当时的开封城内遍布茶庄、茶肆、茶馆。”

在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既有挂着招牌的茶肆,也有边喝茶边看杂技表演的市民。这些市井百态的记录,真实表达出北宋时期民间茶肆已经成为普通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宋朝除了一般的茶肆之外,还出现了晨开晓歇和专供夜游的特殊茶肆。

茶肆的人气之盛也使很多其他行业纷纷以开茶肆的名义拉拢生意。《梦粱录》中记载:“大街有三五家开茶肆,楼上专安著伎女,名曰花茶坊。如市西坊南潘节干、俞七郎茶坊,保佑坊北朱骷髅茶坊,太平坊郭四郎茶坊,太平坊北首张七相干茶坊,盖此五处多有吵闹,非君子驻足之地。”茶肆之盛,是饮茶之风民间盛行的见证,宋代的饮茶之风可谓渗透到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普洱是个蛋,简称茶叶蛋——杨镇瑜访谈录


普洱是个蛋,简称茶叶蛋——杨镇瑜访谈录

时间:2012年5月13日下午

采访人:青翠紫丁香

受访人:杨镇瑜

丁香:镇瑜你好。在你的新著《去边境走私风景》中,有大量关于普洱茶的描写。其中涉及到澜沧的景迈、镇沅的千家寨、勐腊的易武,都是著名的普洱茶产区。你曾在边疆生活过,能和我们说说普洱茶吗?

杨:哈哈。让我来谈普洱茶,好比让一个农民伯伯来谈卫星如何发射升空。我愿意把我知道的告诉你。我的优点一是比较帅,二是不说假话。很多时候,我宁愿不说话。

丁香:你怎么看待普洱茶价格的大起大落?

杨:在我的眼里,普洱是个蛋。简称茶叶蛋。茶叶蛋你吃过吧?经济、实惠、营养,但显得不太有档次。普洱茶价格的起伏,缘于人为的炒作。这种炒作,让茶农、茶商、消费者全面受伤。现在省外还有很多人不懂、甚至不知道普洱茶。也就是说,普洱茶被炒“夹生”了。真正的好茶与普洱爱好者之间,还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普洱茶的价值与价格是不等的。省外的好茶动辄几千元一市斤,至于普洱茶,你懂的。由于普洱茶门槛太低,大量家庭作坊和无良商人的存在,造成了普洱茶市场的长期鱼龙混杂。

一句话,普洱茶价格太高或太低都对市场不利。太高了拒斥消费者,太低又伤害茶农积极性。现在的市场需要理性、健康、良性的发展。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它的价格贵贱与我关系不大。我认准它了,没办法。

普洱茶发展的瓶颈在于缺少市场准入机制、缺少统一评价标准,在于无序竞争。这种乱象需要整合。我看到了云茶网和51普洱网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这很好。

丁香:你认为应该如何推广。当然,这纯属个人偏好。因为我在老树生普上能看到时间的力量。朱澄老师说得很好:时间是个魔术师。他让一饼普洱从小男孩长成小伙子、青壮年,直到变成一个沉默的智者。这些死亡的、晒干的树叶依然是有生命的,而且老而弥香。外省的茶叶为小叶种茶,放满一年,就基本上可以当垃圾扔掉了。而普洱相反。这也是普洱茶的优势与迷人之处。

丁香:普洱茶为什么多销往省外呢?

杨:这叫墙内开花墙外香。云南大部分地区都产茶,而且绿色无公害,老百姓田间地头收收采采就够喝了。昆明作为省会,应该有一个庞大的普洱茶群体。但他们东走走西逛逛,亲戚朋友送一点儿,也够喝了。而省外很多城市对于普洱茶而言还是空白,大量潜在的消费群体还等待着有人来给他们上课。

如果能借助电视和网络的力量,搞一些普洱茶鉴别、收藏、品饮的普及,用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让大家了解普洱茶,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要靠政府、行业和行业协会的力量,靠一两个人没用。

丁香:你认为应该怎样培育普洱茶消费人群?

杨:每人赏一个大耳朵瓜子——喝茶,喝普洱茶。这样的办法肯定简单有效,但估计警察叔叔也肯定不是吃素的。哈哈哈。喝茶的人是有福的。让那些没福的人滚一边呆着,该干嘛干嘛去。

拉拉杂杂地说了这么多,我看自己有成为某某、某某某那样的“名人”的倾向。在一个全民装叉的时代里,请原谅我的道貌岸然。谢谢。

卢铸勳:一个乱世小子,一代熟茶教父!


近期,笔者有幸见到了“香港熟茶教父”卢铸勳的两位传承人卢文韬与卢武韬,兄弟二人身着灰黑色系的衣衫,古朴而稳重。

“香港熟茶教父”卢铸勳的两位传承人卢文韬(左二)与卢武韬(左一)、佛山市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周翊洪(左三)、【亚太茶业】全媒体总裁黄继平(左四)

小小的茶室,三五人,沏一杯清茶,就一缕茗香,酣畅对谈,窗外寒风凛冽,窗内茶香四溢。众人端起茶杯,轻啜一口,听二老讲一讲,那动荡的年代,一个乱世小子到一代熟茶大师的传奇故事。

01

战火纷飞的年代,兜兜转转终见茶

茶席之上,一片片茶叶,在水中翩跹起舞,浮浮沉沉中,幻化着生命的沉重和轻盈。也许,茶之舞蹈就是一个人的舞蹈,好似人生的兜兜转转,亦如二老的父亲卢铸勳先生早年的生活。

卢铸勳(右二)、卢武韬(右一)

卢铸勳,1927年出生于广东顺德县众涌村,1945后开始学习制茶。

事实上,早在做茶前,卢铸勳就因战乱与天灾,多地辗转,从事过多种职业。在1937年到1945年,这八年的动荡的时间里,其从“顺德”到“澳门”、到“香港”、到“石歧”、到“九江”、到“梧州”、再到“顺德”,从“红窗门杂货店”到“永兴隆梅庄”、到“伍启文菜档”、到“中江学校”、到“杂货铺”、到“伙食店”、到“牛皮厂”、到“大口农场”、再到“英记茶庄”,兜兜转转间,虽说增长了不少见识,但始终没能安定下来。

也许是因为时代动荡,也许是因为所从事的职业没有足够吸引力,这“颠沛流离”的八年间,卢铸勳也遭受了不少苦难,战乱、天灾、饥荒……其中让笔者感触最深的便是其自传(《乱世小子回忆录》)中所记述的饥荒。

1941年大年初一,逢天灾“下大雪”,鱼塘的鱼全部死亡,农田欠收,因而农村破产闹饥荒。此外,当时物价飞涨,四百元大洋只能购得一斤白米,而三百斤莲藕也只换得两小杯米,大约能煲两碗粥,不得已,卢铸勳前往梧州逃饥荒,他步行至九江,后又偷渡九江,夜宿山神庙,一路走来,腰膝酸痛,脚上也起了不少泡,但他没有放弃,四天后,终达梧州。

卢铸勳1945年8月28日到澳門拍的照片

1945年,卢铸勳在其兄卢炳乾的带领下,再次来到远离战乱的澳门,在英记茶庄做杂工送货,之后开始学茶,师从吕奀芬,踏上做茶之路。

02

逐步解放的年代,几经困苦终有成

从1945年开始,卢铸勳做茶一做就是六十余年。正是早年的那些苦难,造就了卢铸勳不服输的性格,以至于后来,他克服了做茶路上所有的困难,终成熟茶教父。

1946年6月,卢铸勳调升上三楼工厂学习筛焙、蒸制各类旧茶,其中以孙义顺笠仔六安茶最多。当时在澳门所制的孙义顺六安茶,使用的竹叶、笠仔及招纸,全由佛山运到澳门英记茶庄加工,因而工作很忙,卢铸勳每天都是早上5点起床,工作至晚上11点半或12点才开始收工,有一次还因过度劳累,由中午晕倒至半夜三点才清醒,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卢铸勳一做便是七年,七年后工作才逐渐缓和下来。七年间,卢铸勳的工作越来越受到认可,其工资也翻了几番,已由当年的每月5元涨到了如今的每月40元。

青茶发酵问题多

据卢铸勳回忆,当时红茶很好卖,湖南的功夫红茶每司担200多块,祁门红茶售价每司担到350到370元,上级的青茶可以卖到110—120元/司担,下级的青茶可以买到70-75元/司担。

因为考虑到红茶的销量不错,价格卖得起来,卢铸勲想,要是把青茶发酵转化成红茶,岂不是财源滚滚?于是,已经掌握茶叶加工技术的卢铸勲,便在一个深夜偷偷开始了自己的伟大创造。

他用十斤青茶加两斤水,用麻袋覆盖使其发热到75度,经数次反堆转红,再用30度(和暖)火力焙干,出来的茶叶泡了之后,发现汤色叶底与红茶一样,只是可惜没有红茶的清香风味。那味道出不来怎么办?卢铸勲便把自己两个月的薪金(80元)拿出来,到香港各处去购买食用香精,回到茶坊继续试验。遗憾的是,各种香精都试过,却始终无法调制出红茶的风味。究竟是哪一环节出了问题?于是,他决定再次试验,他开始改变制作工艺,将十斤青茶加水发酵转红至七八成干,放入货仓焗六十天后取出,这次,这批发酵茶泡出来的汤色比蒸制的旧茶更为深褐色,茶味也更淡,卢铸勲在青茶发酵上有所获,暗自喜悦,秘而不宣。

制茶技术需钻研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私商逐渐被取缔,为谋求发展,一些商人纷纷转战海外。1950年,鸿华(转销南洋最多,茶品主要有英记供货的茶商)来信说,南洋茶饼吃紧,像宋聘号、敬昌号、同庆号等价格飞涨,却又无货可供,并询问英记是否有技术生产。当时,谁也不懂此项工艺,但卢铸勲还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一个月后,研制成功,每个月可以生产茶饼30到50件。

此外,1956年,唯一洋行的邓堃要做一批姑娘紧茶,虽说之前也没做过此类茶,但他回家研制了一周,便交出了样品。看过样品后,邓堃就下了1000支的订单,这批原本要2个月时间做的茶,最后40天就做成了,之后,他把此款茶命名为“宝蓝牌”。

在家中自制姑娘紧茶哥给朋友

据其儿子卢文韬、卢武韬讲述,卢铸勳当时做茶严格,对手工要求很高,就像姑娘茶,一般年轻人都做不来,也达不到他的水平。他们说:“虽然现在父亲老了,但十年前,他用一块布包起茶叶,称好重量(357g),蒸好后,扎住布袋口,扯紧,然后拿两个不锈钢盘(当饼模),就可以压好一饼茶,而且茶饼的样子很好看。之前我们自己也试过,都没成功,布一拆开茶饼就松掉了,这个要多年累积经验,才能做好。”

百花齐放创业难

1954年,卢铸勳定居香港,其后在长州创立福华号,自建品牌“福华号宋聘唛”。当时,青茶百花齐放,各国以及中国各大茶区产品都相继进入香港,品类丰富。由于当时香港的茶业出口旺盛,卢铸勲便决定在新公司恢复1946年所使用的发酵方法,用印尼毛峰青茶先发酵后制成茶饼,开始外销,第一次就赚了不少钱。

香港福华茶庄

但好景不长,1956年,做邓堃的那批姑娘茶时,他就遇到了不少困难。当时,虽说生意有了,技术也研发出来了,却没钱买原料。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联隆行陈天富,问及风险如何,失败如何善后,卢铸勳当下立即保证不会全亏,至多有三成风险,陈天富便答应投资,卢铸勳只赚取工钱,并全权负责进料、人力与生产。资金有了,但青茶难买。当时,制作姑娘茶的原料(越南会安青,广东粤毛青,四川川毛青)却被永生祥、元亨、万春、协丰和鸿华完全控制,最初与鸿华茶行李锦鸿磋商时,他刻意提高货价,卢铸勳考虑到若五家联合提价,则有亏本风险,其后便逐一与泰兴祥吴南针、永生祥何东海磋商,几经波折后终于找到钱和茶青。

1957年南洋不景气,香港也受到影响,当时给卢铸勲投资的几个人也从福华号撤回股份,卢铸勲只有用自己的工资顶住,才没有变卖生产茶叶的工具。1959年,唯一洋行再次给了卢铸勲一份1500支的紧茶订单,勉强又熬过一段时间。1960年,西藏封锁,不与外商贸易,一些茶厂也开始停业,当时卢铸勲只得帮别人加工发酵茶与六堡茶换取微薄工资。也就是在这一年,卢铸勲选用会安青茶,经过60天的时间,制作出一批新的发酵茶,汤色深褐明净,口感佳,因第一次有普洱发酵旧茶在市场上出售,这批茶卖了个好价钱。

03

新法速效催陈韵,和盘托出传四方

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70年代初,卢铸勳使用了大量的云南茶青发酵普洱生茶,其制作出的茶饼,因较佳的口感和汤色,在香港茶叶市场上,具有相当优秀(吸金)的表现。

如此炙手可热的制茶秘方,本应不外传,但卢铸勳不这么想,为了惠及更多人,他毫不吝啬的将制茶秘方和盘托出,并辗转多地指导熟茶发酵技术。

制茶秘方齐托出

后来,香港茶人曾鉴向卢铸勲请教发酵的秘方,他也不保守,一五一十,将制茶秘方和盘托出。后来香港祥发咸蛋庄老板张旺燊得知此事,便笑卢铸勲是傻子,轻易把技术告知他人,还扬言,未来10年香港茶业的局面会因为此技术而改变。果不其然,后来曾鉴的弟弟曾启到广州加入中茶分公司做茶业发酵师傅,从此开始了在广州中茶分公司的普洱茶发酵之路,他将云南茶青与广东当地的茶青拼配,制成广东普洱茶,在粤港澳以及东南亚各地销售。也因此,之后的10多年内,居然没有茶青运往香港。

70年代后期,约1978年左右在泰国清迈做茶,在旅店拍摄的照片

远赴泰国传技术

在此期间,得不到云南茶青的卢铸勳,只好另辟它途。后来,卢铸勲在南天贸易公司(香港著名的茶业公司,很长一段时间里,垄断大陆到香港所有茶业贸易,与当时的香港港九茶商自由贸易思想有矛盾冲突)周琮的引荐下,结识了清迈茗茶厂的杨大甲,开始向当地茶厂传授普洱茶的发酵技术。自此,泰国也开始了普洱茶的发酵,直到今天,泰国依旧在卢铸勲教授的技术下生产普洱茶。

泰国茶厂

约80年代初期,泰国茶商(左)、卢铸勳(右)

技术辗转传四方

1976年,周琮邀请卢铸勲前往云南,他没有去,而是将发酵普洱茶的方法告知周琮,让其带去云南勐海。之后,普洱茶发酵技术在云南传开,云南也开始普洱茶的发酵之路。

1980年,卢铸勳前往长沙益阳茶厂指导制作发酵茶。

在湖南的茶厂合影

1992年,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竹桥国营外贸企业公司指导制作发酵普洱茶。

越南茶厂

1996年,转让制作同庆号技术给越南胡志明市竹桥国营企业公司林思光。

2000年,卢铸勳宣布退出江湖。

香港熟茶教父卢铸勳(摄于2017年末)

纵观卢铸勳这六十余年的茶叶生涯,他始终都是在为世人寻找合适的茶而奔走。一个生长在乱世的小子,凭借自己乐观、豁达、开放、不服输的性格,在茶界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熟茶发酵技术和盘托出传四方,他,终成一代熟茶教父。也许香港茶界著名茶文化研究者王汗坚先生所著的《卢铸勳》一诗,就是对其做茶生涯的最好描述:

藏缺紧茶四张罗,卢铸灵巧占商机。

新法速效催陈韵,熟饼溯本是长州。

义助南天成大业,印支佳茗集香江。

年过古稀雄心在,记述曾经享后人。

注:本文参阅了卢铸勳先生自传《乱世小子回忆录》,及《香港熟茶第一人——卢铸勳》一文

胡晓云:品牌是一杯浓香的茶


浙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省份之一,包括西湖龙井、大佛龙井、安吉白茶等多种名茶。然而,随着其它省市品牌的强势崛起,原本名列前茅的浙江茶产业面临着挑战。如何培育浙茶名牌?让浙茶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疑问,记者近日专访了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

浙江的塑造、传播和推广意识。

胡晓云表示,到目前为止浙江省多数茶企的品牌传播,依然基于物质层面的表达,更多的在产品的色香味形方面进行诉求。事实上,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文化,打造茶品牌,应当在其物质层面传播诉求的基础上,侧重于茶文化的特色、个性、意义、价值,传播不同茶类、不同茶企的符号价值和消费者关系。

品牌效应不仅仅是规模

有人说,“中国七万家茶企不如一个立顿”。胡晓云认为,这句话重点强调的是规模化的问题,认为我们国内的茶企规模小而散,没有像立顿这样形成一个巨无霸的品牌。“单纯强调品牌的规模,并不符合品牌创建的价值目标。大型的企业集团是一种经营模式,可以获得规模效应。但中国茶产业的生产、加工、销售都基于小而散的前提。如何针对现状,形成大而强、小而美的多种差异性品牌构成的品牌体系,才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胡晓云认为,立顿本来就定位为一个茶叶流通品牌,所以它强调的是整合利用各种茶叶资源,创造一个茶叶流通品牌,将茶作为快消品生产与销售,并以规模取胜。

立顿在打造品牌上的能力,确实是中国茶叶企业应该学习的。立顿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在打造品牌时,首先洞察了消费者的需求,从消费者需求出发,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然后在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个性塑造、品牌产品开发、品牌营销推广等方面做出品牌自己的个性,同时更能够深入消费者心智。

“我们要学习立顿的,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而是如何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品牌创建的系列问题。我认为,这才是品牌战略的关键问题。”目前,许多中国茶企,包括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存在着一个通病,基本都是站在产品的立场进行宣传,向消费者介绍茶的历史、资源、产品、山头等等,而不是站在消费者的立场去思考问题,去提供消费者的需求理由。

每一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或茶企品牌,要思考的问题是:在如今去中心化的个性消费趋势中,你的忠实消费者是谁?他们为了什么来购买你的茶叶,而他们又能够为你的品牌做些什么?品牌不仅仅是品牌主创造的,品牌的另一个重要的创造者,是消费者。一个品牌,拥有怎样的消费者,反过来,决定了一个品牌的调性、个性、品位。

做好茶业发展顶层设计

农产品品类繁多,但其中最具有文化价值的,值得更深入地去挖掘的产品品类主要就是茶叶。阿里研究院曾出过一个报告,报告中有两个结论值得重视。第一个结论,2015年,淘宝天猫平台的茶叶销售量达到88亿元;第二个结论,淘宝天猫平台茶叶消费主力军是年轻人,其中,18-29岁的消费者占43.25%,30-40岁的18.32%。

“这正是我们茶叶品牌、浙江茶企的机会。过去,茶叶的消费者,多为懂茶人。他们将喝茶过程理解成玩茶的一种过程和享受方式。但在今天,茶文化已成为大众文化,茶的消费也日趋年轻化。我们必须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使绿茶真正进入年轻消费人群的心中,真正占领这个人群的心智,让他们觉得这起码是可以值得一试的,与咖啡文化不同的、具有东方儒释道融合特质的文化。让年轻人抛开价格要素,因为品牌的文化性而去探究一个品牌的意义与价值,并发现一个茶品牌的产品功能、品质特征、品牌个性。”胡晓云说。

要打造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需要进行专业化的符号经济的挖掘、符号经济的生产,价值经济的提升,需要大量有效的品牌塑造与传播的创新性的工作。

目前,我省在打造茶业大品牌上投入了许多关注,正在形成或落实顶层设计。“有关浙江茶品牌的顶层设计,必须要与我国的国家品牌、中国茶产业品牌、各产区的区域品牌等产生很好的生态、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构成,除了政府的作为与政府力量、协会等产业管理力量、企业力量之外,还应当借助专家的力量,在顶层设计方面做出突破。”

胡晓云说,要提高浙江茶产业的品牌化,提升品牌价值、提高品牌溢价,首先要根据互联网环境下的消费趋势,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和品牌价值的提炼与传播。茶企要真正从自说自话、孤芳自赏、顾影自怜的心态中走出来,适应消费趋势,倾听到消费者的心声。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改制是一个转身 ——杨云鹏》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文化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