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又名宜兴紫砂壶。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因为有了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紫砂壶才这样珍贵,令人回味无穷。更加上紫砂壶泡茶的好处、和茶禅一味的文化,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贵不俗的雅韵。紫砂壶制作中的段泥会吐黑,是因为其在入窑烧制时候的温度不够而引起的,也就是窑温因素。那么,是不是说烧窑的温度越高越好呢?其实也不是如此。

紫砂壶不同的泥料有其不同的烧结温度,只要达到那个温度就可以,同种泥料不同温度下,壶身也呈现出不同的效果。朱泥结晶度较高,紫泥次之,段泥最后,这也是段泥透气性好的一个原因。

温度不够我们称之为欠火,色调浅淡不洁,段泥就会吸附黑色素从而表现出吐黑;温度太高我们称之为过火,壶身非常毛躁,还会起小小的爆裂痕迹,甚至产生变形、起泡等缺陷。

胎质致密,透气性和吸水性会变差。所以不是越高就越好的,只是说高温的更难烧制,只要满足烧制要求、达到预期效果就可以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第一次烧制都是欠火的,第二遍烧才会达到要求温度,这也是我们常说的紫砂壶烧两遍,烧低温与烧高温。

紫砂壶要烧几遍?

第一遍烧制低温,烧完后取出,修整壶口和盖墙,使壶的口盖更加平整严密,也是整口。第二遍烧制高温,达到泥料结晶温度,这个时候的壶一般来说都是成品了。也有的壶在第二遍烧完之后,发现砂料呈色不理想,于是再进窑烧第三遍。

当然了,烧制的遍数越多,结晶程度就会越高,烧坏的风险也比较高。另外第一遍烧制后的壶一定不能过水,否则烧制第二遍肯定会出问题烧坏的。烧高温,多烧几遍这两种说到底就是一个烧成技术,其最终还是为器物服务的。CY260.Com

烧紫砂壶烧制的温度:

(1)常温~200℃,为紫砂坯体的脱水阶段,这段时间内主要是排除坯体内的结合水(机械水),要求升温缓慢均匀。我们知道100℃为水的沸点,当窑温升至105℃时,坯体内大量水分开始蒸发。为了有效而完全的排除水分,105℃时应保温30分钟,即30分钟时间内窑温始终控制在105℃左右。脱水阶段必须缓慢升温,否则坯体极易开裂或炸裂。

(2)200℃~500℃是紫砂坯体排除结晶水的阶段,结晶水又叫结构水,它不同于泥料的结合水,必须在450℃-500℃时才能从Al2O3?2SiO2?2H20(高岭土)中分解,这时只要平稳的正常升温即可。

(3)500℃~600℃为石英晶型转变阶段。石英(即SiO2)在573℃时,从?-Si02—〉-SiO2,其体积增加0.84%,而紫砂泥料中含有大量的SiO2成份,特别是段泥(或本山绿)含量更大。所以这一阶段烧成操作要特别当心。虽然整个反应过程很快,只需短短几分钟时间,但如处理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坯体开裂。这一时间段必须确保窑内温度均匀,尽可能的减少窑内各处的温差,这是相当关键的。

(4)600℃~1050℃,氧化分解阶段,在这阶段碳酸盐得到分解,氧化铁、氧化锰等着色氧化物开始显示本色。

(5)1050℃~1200℃,烧结阶段(这是指紫泥温度),当窑温达到这个温度时,尚需保温一段时间,因紫砂壶为薄壁产品,一般保温3O分钟即可,保温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窑内上下温差。当上下温度相同时,可以停止加温,关闭烧嘴。

(6)1200℃~700℃,急冷阶段,这一阶段窑内制品还处在熔融的有塑性的状态,可以快速急冷而不至于开裂。采用快冷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缩短烧成周期,提高窑炉工作效率;二是由于急剧快冷,制品表面光泽度极好,茶壶的水色可以显现。

(7)700℃~400℃为缓慢冷却阶段,这一阶段很重要,操作时尤应注意。因为573℃为石英晶型转化温度,制品中石英成分将由仅-Si02—〉?-SiO2,体积缩小0.84%,特别是段泥(本山绿)产品更应当心,要确保窑内缓慢而又均匀的冷却,否则制品极易惊裂报废。

(8)400℃~90℃为正常冷却,也可快也可慢,反正此时的冷却已不会对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窑温是根据泥性来定的,泥料不同所要求的窑温就不同。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烧结度也越高,收缩率随之越大。收缩率越大,也越容易出现问题,如变形。

当窑温过火时,紫砂茶具外边会有烧焦感,产生毛躁,甚至会起爆裂痕迹、变形、起泡等问题。这些将会导致紫砂茶具的透气性和吸水性变差,敲击声音接近瓷器。而窑温偏低时,则会出现色调灰浅、质地疏松,色泽不洁的现象,敲击声音接近陶器,使用时还会有土涩味。

不管什么温度、几遍烧成,只要最后能为我们呈现出一件尽可能接近完美的器物,那么就是好技术,值得追求的技术。

扩展阅读

一把紫砂壶,可以烧几遍?


之前在和壶友们的聊天中聊到紫砂壶窑烧的问题,发现很多壶友都以为「现在的紫砂壶和以前一样,还是一遍烧成的」,甚至有的壶友认为「烧两遍就是工艺不到家,才要回炉重烧第二遍」。

那么,为什么以前烧一遍,现在要烧两遍呢?到底是烧一遍好还是两遍好?我们下面就来了解一下。

烧一遍和烧两遍

在民国以前,丁蜀本地还没有使用现代窑烧技术,多是使用的龙窑烧制,而龙窑可控性很差,每多烧一遍就更增加一次危险(烧制破损),所以壶通常都是一次烧成。

而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便是壶的口盖,很少会严丝合缝,除非是对泥性把握极致的大师,但终究是凤毛麟角。

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推板窑、电窑等新式窑的使用,温度便非常好控制,而人们对工艺的要求颇高,为了口盖的严密通转,便有了烧两遍的工艺。

第一遍烧制低温,出窑后在盖口处用金刚砂打磨,之后再入窑烧第二遍,这样的成品壶便口盖严丝合缝了,这也就是业内所称的「整口」。

也有的壶在第二遍烧完之后,发现砂料呈色不理想,于是再进窑烧第三遍。

当然了,烧制的遍数越多,结晶程度就会越高,烧坏的风险也比较高。

另外第一遍烧制后的壶一定不能过水,否则烧制第二遍肯定会出问题,会起泡。

一遍好还是多遍好

在了解了上面烧一遍和两遍的原因之后,相信大家心里也明白了,这完全是工艺的问题,不存在好坏的说法。

不是说一次烧成的壶,就是完美品,很多口盖会有问题;也不是说烧的遍数越多越好,烧的越多反而容易烧坏和影响壶身色泽。

不管几遍烧成,只要最后能为我们呈现出一件尽可能接近完美的器物,那么就是好技术,值得追求的技术。

壶友们要理性看待、正确看待一遍与多遍烧制。

题外话

很多商家在出售紫砂壶时,会打出一句「古法烧制」的名头(特别是前段时间火热的柴烧壶),这个时候大家大可思量一下何为古法烧制?我们大抵可以理解为用龙窑烧制,并且是一次烧成的。

如今的最后一口前墅古龙窑多是用来烧花盆的,并且依我所知,柴烧壶多是要烧好几遍的,这样的壶哪里又是什么古法烧制。

所以壶友们以后再看到古法烧制这样名头的壶,还是再三思量吧。(来源:茶文化知识,

为什么有的紫砂壶要多遍烧?


经常会看到“这把紫砂壶经过多次烧制”这种说法,是因为一次没烧制好,才去多次试吗?其实并不是。

那么为什么之前的紫砂壶只需要烧制一遍,而现在的则需要烧制两遍或者多遍呢?到底是烧制一遍好还是烧制两遍好?

什么时间段烧制一遍?

民国以前,丁蜀本地还没有使用现代窑烧技术,多是使用的龙窑烧制,而龙窑的可控性都比较差,每多烧制一遍就更增加一次风险,烧制破损,所以之前的壶通常都是一次烧制而成的。如此一来,壶的口盖,很少会严丝合缝,除非是对泥性把握到极致的大师,但终究是凤毛麟角。

为什么现在的紫砂壶要烧制多遍?

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推板窑、电窑等新式窑的使用,温度就十分好控制,而人们对工艺的要求也比较高,为了口盖的严密通转,就有了烧制两遍的工艺。第一遍烧制低温,出窑之后在口盖处用金刚砂打磨,之后再入窑烧第二遍,这样的成品壶便能够达到口盖严丝合缝了,这也就是业内所说的“整口”。第二遍烧制高温,达到泥料结晶温度,这个时候的壶一般来说就是成品了。也有的壶在第二遍烧完之后,发现砂料的呈色不理想,于是还会再进窑烧制第三遍。

当然了,烧制的次数越多,结晶的程度也就会越高,烧坏的风险也比较大。另外第一遍烧制后的壶一定不能过水,不然烧制第二遍的时候肯定会出问题。所以“二次烧成”,指的是在第一次烧制出窑之后,进行整口、除去火疵,再用壶的生泥擦抹在打磨处发生的“破皮”,然后再进行第二次烧制。因破皮经过擦抹会构成新的结晶,烧成后这些瑕疵就看不到了,而壶也趋于完美。

不管是一遍、两遍,还是三遍烧制成,只要最后能够为我们呈现出一件尽可能接近完美的器物,那便是好技术,就是值得推崇的。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叶文化相关文章,《紫砂壶要烧几遍,紫砂壶烧制温度怎样?》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具资讯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具资讯请访问茶叶文化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