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品牌。

普洱茶茶农、品牌、厂商转型的十字路口

在经历了2013、2014年的连续暴涨之后,盛极一时的普洱茶“山头热”今春急剧降温。南都记者走访云南普洱茶主产区,普洱茶“山头热”今春急剧降温;炒作资本抽离,成品价格跳水,终端滞销将加速行业深度洗牌。

普洱降温之品牌

在经历了2013、2014年的连续暴涨之后,盛极一时的普洱茶“山头热”今春急剧降温。4月份以来,南都记者深入西双版纳、临沧等普洱茶主产区走访发现,各大山头春茶价格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以往被人为炒高的部分二、三线山头原料跌幅更是达到4至5成。随着炒作资本抽离,成品价格跳水,曾经喧嚣的山头渐趋于平静,忧心忡忡的茶农与不知所措的品牌厂商们,都正处于转型的十字路口。

“错乱”的冰岛

同时同地冰岛毛茶近2倍价差

群山环抱的冰岛老寨,白墙蓝瓦的傣楼鳞次栉比。平展的水泥村路,太阳能路灯,饰有精美浮雕的中心广场,五颜六色的初制所招牌……在强烈的高原阳光照耀下分外醒目,这个看上去异常光鲜的寨子处处向外人昭示着它的富足。

冰岛价格的边界在哪里

冰岛老寨的房前屋后是成片的古茶树。每根枝条都好像经过采茶者的仔细检视,在下一拨新芽萌发前,已很难再找到一片适宜采摘的芽叶了。寨子对面被“剃过头”的山坡上,新种植的小茶树一眼望不到边际,与寨内的老茶树遥相呼应。

在此一周多前,双江县举行的第二届勐库(冰岛)茶会勐库大叶种茶拍卖会上,某茶厂据称于2006年生产的一块50公斤冰岛茶砖,拍出了120万元“天价”。但在今春云南各大山头茶原料价格普遍下滑的大行情之下,这则消息如同抛入泥塘中的一根稻草,没激起多大反响。

作为2012年以来山头茶领涨的标杆,勐库冰岛的风头一度超越享有“茶王”之誉的勐海老班章。2014年,冰岛古树春茶报价飙升至1.8万元/公斤,业界流传已久的“班章为王,易武为后”说辞,甚至也被某些写手篡改为“班章为王,冰岛为后”了。

4月20日下午,冰岛老寨一间名为“嵩顶”的初制所内,几名女工正在挑拣毛茶。来自广西的一位散客进门询价,女工头也不抬,随口报出13000元/公斤的价格。村道边,一位上年纪阿婆守着一箩筐毛茶,见到陌生人就主动招呼,她家的报价5000元/公斤。阿婆递过来的名片显示,这个无牌销售点的营业地址并不在冰岛老寨内,而是“勐库街老农科站对面”,主营品类包括“冰岛、大户赛、坝糯等古树乔木饼茶、散茶”。

同一天、同一个寨子内,冰岛毛茶接近2倍的价差,不能不让每位来访者心生疑问:冰岛价格的边界究竟在哪里?

“同一个山头,毛茶价格从来不会只有一个口径,冰岛茶报价的高与低都自有道理。”双江县某知名茶厂负责人透露,冰岛老寨内的古树仅数百棵,每年产出毛茶800-900公斤。这些古树均已被几个厂商承包,因产量极少,价格想定多高完全由厂商说了算;其次,冰岛村委会辖下的南迫、糯伍、坝歪、地界等寨子的茶树,也被一些厂商纳入冰岛茶范畴,“冰岛茶”年产量由此放大到5-10吨。此外,随着近几年来冰岛茶价格飙升,用其它山头茶仿冒冰岛的不计其数,这就出现了多重报价的怪现象。

坊间的报价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云南普洱茶研究学者詹英佩在《寻味冰岛老寨》一文中曾提到,冰岛村委会“1949年以前的茶园现在还留下100多亩”,“1958年以后又种了六七百亩新的茶园”。可见真正的冰岛古树资源十分有限。

在仅52户人家的冰岛老寨内,南都记者留意到,大大小小的初制所有一二十个之多,路边随处可见茶厂商号的招牌。

“这两年冰岛价格被炒得太高,一些初制所连鲜叶也懒得收,挂个牌子只是为了方便售卖来历不明的毛茶而已。”勐库某知名品牌厂家负责人直言,坊间的报价说明不了什么问题。真实情况是,出于对价格、原料纯度的疑虑,今春进寨子买茶的散客大幅减少,茶农手上有茶卖不掉的大有人在。

当下冰岛茶之乱象,正是这两年云南各大著名山头行情的一个缩影。

“失落”的昔归

茶价跌回两年前最新报价2000元/公斤

提起山头茶,昔归是又一个不能绕过的话题。

有着“临沧班章”之誉的昔归,在临沧茶区与冰岛齐名,价格从2012年以来也紧随冰岛开始跳跃式上涨。2014年春,昔归茶蹿至历史最高位的3800元/公斤。今年同期,昔归茶价出现三连涨后首度下滑,最新报价已回落至2013年的2000元/公斤。

清明前后每公斤价差600元

4月25日,昔归老寨大雾弥漫。面向澜沧江的半山坡茶园内,春尾茶已采摘结束。几乎每棵稍大些的茶树上,都悬挂有某个厂商的牌子。林间随处可见的粘虫板,整袋码放在茶树下的农家肥,充分显示出茶树所有者对这片“摇钱树”的重视。

昔归茶农阿伦一家还住在建于26年前的土坯房里。去年,当地政府在距老寨不远的半山腰上统一规划建起昔归新寨,每家一栋小洋楼,整齐,美观,已有不少茶农住进了新家。阿伦迟迟未搬家,是为了采茶、卖茶方便。每年春季,他家的古茶树能采制出100多公斤毛茶,去年昔归价格最高时,阿伦用卖茶的钱买了一部越野车。

阿伦说,今年清明前后,到寨子观光的散客络绎不绝,但极少有人出手,“能买个一两公斤的都很少。”除了少量明前茶卖到2600元/公斤,随后采的茶已下滑至2000元/公斤。

在仅有一百多户人家的昔归,去年山头茶价最高位时,寨子里一下冒出了七八十个初制所。茶农家家户户都自行加工毛茶,希望能高价卖给散客。在寨子内挂牌的厂商却大都是“挂个牌就走了,一年也难得来一次”,阿伦透露。WWw.cY260.cOm

与昔归相距十多公里的邦包寨一位不愿具名的茶农说,外地厂商大量收购周边村寨便宜的毛茶冒充昔归茶是业内公开的秘密。昔归的价格是公开的,但毛茶来源就很难说得清。茶农尽管手上有茶,追逐暴利的厂商不可能按行价收购,最后只能寄望于玩家、散客上门。

当地茶农透露,2006年至2011年,某品牌厂商曾承包了昔归老寨70%的茶园。此后,昔归价格开始逐年暴涨。在此之前,昔归春茶仅为16元-40元/公斤。该厂商合约期满后,昔归老寨陷入“群雄割据”状态,厂商、玩家纷纷进寨承包茶树或设初制所,有销售渠道的茶农依赖自己的客源,可高价把毛茶卖掉;缺少门路的茶农只能是卖鲜叶给邻居或厂商的初制所。

cY260.com编辑推荐

进京普洱贡茶的隐秘产地:十字街村


进京普洱贡茶的隐秘产地:十字街村

普洱茶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的中心地带,隐秘着一个带着茶香的自然村落——十字街村。

十字街村并不大,却以普洱茶闻名。几百年来,这里孕育出很多有名的茶庄。古茶庄从外表上看,并不起眼,可推门而入,里面装满的是沧桑故事。

从清代中期以来,其兴衰成败与整个普洱茶的起起落落紧紧融合在一起。最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古老的公家大园,是历史上易武贡茶进京的起运点。犹如古罗马斗兽场的公家大园内,榕树枝繁叶茂,几百年前,每到贡茶进京,都会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

如今,往日马帮的马蹄声虽已渐行渐远,但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十字街村户数较少,散居在山坡上,茶马古道贯穿其间,主要街巷呈“Y”字形,民居、茶号多坐北朝南或垂直于道路布置。在这里,先人走出了连接古今的茶马古道,留下了“瑞贡天朝”宝匾等诸多遗存。

如今,茶庄的创建者早已离我们远去,但一些后人仍居住在祖辈留下的老宅里,做着传统的茶生意,继续书写着家族的古茶传奇。

昔日繁华十字街茶庄古楼今犹存

周围古木苍穹的公家大园

公家大园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

车顺号茶庄遗址

这几天,高义平老人正在接待几位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从韩国来的第四拨儿客人。”吸引韩国客人的,是高义平家产的普洱茶。高义平所在的十字街村在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

自古以来,易武就是六大茶山之一,而十字街村是一个有着众多古茶庄和茶文化遗迹的自然村,以前通过马帮运到西藏的普洱茶和进京的贡茶就源于此地,穿越原始森林,一路向北。普洱茶的昔日荣光和过往,也浓缩在了一块“瑞贡天朝”的木匾上。

12月13日,循着马帮的脚步,沿着前人的足迹,记者一行来到易武乡,想要透过时光,再一次穿越回昔日繁华的十字街村。

关帝庙青山古镇藏“马头”

从易武乡政府对面一条不太宽的公路步行而上,没过多久,就来到一块平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幢气势不凡、古色古香的建筑——关帝庙。十字街村所在的易武古镇远看被青山团团围住,犹如绿色屏障,不知水从何处流出,路又在何方,古镇远看形似一匹骏马,从青龙山奔下向东方疾驰,而关帝庙正好是“马头”。

拾级而上,关帝庙大门两旁的两根大木柱看上去已有些年月,暗红色的油漆有些脱落。据史料记载,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7年),一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建盖如来佛殿,整个工程历时91年,占地5亩多,房屋13栋,大殿内塑有关帝、周仓、关平、孔明像。关帝庙所在的平地叫大天井,除了关帝庙,清朝时周边还有茶庄、商铺等,是易武古镇街道的中心区,十分繁华。

现在的关帝庙还保存着如来佛殿,即现在的中国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博物馆有各类文物406件,其中96件是石制文物。在清代中期,易武普洱茶贸易繁荣,有关普洱茶的记载也很多。透过那些镌刻在石头上的文字,还能洞悉到几百年前易武茶繁盛的情景。

在博物馆中,一块保存完好的清代茶案碑(也叫断案碑)上记载着一件民告官的案子:清道光四年,因茶税太重,当地村民联合上告。清雍正年间,当地春茶的税负是三钱二分,后来,税负越来越重,到道光年间,税负已经涨到了一两七八钱,将近增加了6倍。一些村民开始联合上告,从土司署一直告到普洱府。当地村民说,茶税太重,一些茶农逃到其它地方,这不利于茶税的征收,另外,每年的贡茶任务也完成不了。后来,普洱府采纳了村民的建议,将茶税减至七钱二分。为防止以后税负加重,立“永远遵奉茶案碑”,日月为鉴,永远遵奉。

除了茶案碑,这座饱经风雨的普洱茶博物馆还珍藏着清代茶山执照等石制文物。其中一个茶山执照是乾隆五十四年颁发给汉民的,咸丰二年刻碑。清朝时,易武每年的贡茶任务十分繁重,仅靠土著居民完成不了。为此,清政府召集了很多汉民到易武,给他们颁发执照,允许他们在当地落户,并允许种植和经营茶叶,和当地土著居民一起进贡普洱茶。这些汉民来到易武种茶,也带来了中原文化。

关帝庙受中原文化影响相当重,站在殿外长廊上,可以看见完整的梁柱和一些挑头,这些殿檐和挑头,基本上都是镂空的木雕,看上去线条流畅、玲珑剔透。尤其是大殿侧面的山墙,青砖砌拱,层次丰富,在西双版纳一带十分罕见。

公家大园易武贡茶从此进京

贡茶是易武的一张名片,历史悠久。而在十字街村,至今保留着易武贡茶进京的起运点——公家大园。当年,进京贡茶先到这里集合,举行仪式,然后再运到京城。从关帝庙出来,踏着青石板路,向村子的西边进发,转过一个弯,从一个斜坡上去,就能看到数棵老榕树围成的一个一亩大小的平地,这里就是公家大园。

从州府所在地景洪出发到易武,要沿着一条二级公路在山中穿行,路两边都是成片的原始森林。驱车两三个小时,走到一个分岔口,一座醒目的牌坊提醒已经到易武了。这座牌坊就是“中国贡茶第一镇”牌坊,于2012年5月5日正式揭牌。

六大茶山普洱茶“岁以进贡”之事,清朝各种史籍和杂记中多有记载。清·阮福《普洱茶记》中这样写道:“所谓普洱茶者,非普洱府界内所产,盖产于府属之思茅厅界也。厅素有茶山六处,曰倚邦、架布、?崆、蛮砖、革登、易武……每年进贡之茶,立于布政司库铜息项下,动支银一千两,由思茅厅领去转发采办。”普洱贡茶要求是上等春茶,《普洱茶记》记载:“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已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

公家大园犹如古罗马斗兽场,是普洱茶辉煌历史的遗迹。这里的榕树枝繁叶茂,距今已有300多年,围径达10米左右,高20余米,树干上都长着一些青苔。由于常年雨水冲刷,水土流失,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榕树的根部,已经高出地面一米多。站在这里,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间洒下来,细细碎碎,让人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几百年前,每到贡茶进京,都会先在这里举行隆重的仪式。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在鞭炮和锣鼓声中,当地的官员、官兵、茶庄老板、制茶的师傅以及当地的老百姓一行人等,先是到关帝庙拜祭关羽。关羽当年过五关、斩六将,拜祭关羽也希望这趟进京之路能一路平坦。拜祭完关羽后,众人来到公家大园,向贡茶磕头、行大礼。此时,已到中午时分,随着令箭一声令下,马帮带着贡茶正式启程赴京。

往日马帮的马蹄声虽早已渐行渐远,但传统仍然保留了下来。2005年,云南马帮重走“进京古茶道”活动启动。刚开始马帮从普洱县出发,后来均以十字街村的公家大园为起点。伴随着清脆的铃声,马帮一路穿越5省,行程4000多公里,最后到达北京。为纪念这一活动,2006年4月2日,马帮贡茶万里行纪念碑在十字街村公家大园落成。

公家大园也是滇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当年马帮驮茶进藏,每个茶商准备好茶叶后,都会到这里集合。集合完毕,才正式出发。如同贡茶进京,普洱茶进藏,也要先拜祭关羽,除了预示着一路平安外,还要将关羽的诚信仁义带到生意中来,那时的茶商就已经懂得,讲究诚信,方能将生意做大。

在公家大园,有一个斜坡,连接着其他的村寨。这个斜坡正是由于常年人踩马踏和雨水冲刷形成,斜坡两边古老的榕树,也是当年这一繁华景象的见证者之一。由于仪式一般都在中午举行,天气炎热,于是在四周种下榕树,带来一片清凉。当年的榕树如今已经长成参天古木,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车顺号追忆百年茶庄兴衰

沿着石板小道从公家大园走进十字街村,沿途历经风雨的茶庄古楼随处可见。这些老屋现存10多间,多是两层,分成前后院,前院大多是茶庄门面、商铺,后院则多为加工作坊和居室,里面有晒茶、蒸茶、晾茶、压茶的古老工具。

据史料记载,易武产茶的历史已有上千年,有两个时期发展较快:一是从雍正二年至乾隆六十年约70余年间,这是易武茶山最鼎盛的时期,形成了“山山有茶园,处处有人家”的格局,年产茶最高达7万担;二是从道光二十五年至民国二十六年约90余年间,这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一度成为普洱茶交易和集散中心,茶庄不断涌现,包括同兴号、同庆号、乾利贞、同昌号、安乐号、车顺号等诸多老茶庄。

沿着光滑的青石板路,走进位于古街中段的一座四合院,这便是车顺号茶庄旧址。听说我们要来,车顺号第五代传人车智新老人早已等在家中。车智新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目前仍居住在祖传老宅内。

走进大门,是一个天井,石头地面已被磨得光亮如新。进入大堂,正上方悬挂的,正是当年清道光皇帝御赐车智新世祖车顺来“瑞贡天朝”牌匾的复制品。这块牌匾长约200厘米,宽约70厘米,厚约15厘米,中间“瑞贡天朝”4个金色大字端正有力。左边写着“例贡进士车顺来立”,时间是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右边刻着“钦命头品顶戴云南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捷勇巴图尚史为”等字样。真品现保存在西双版纳的博物馆内,这块牌匾也象征着当年易武贡茶曾经的辉煌和最高荣誉。

车智新老人今年已66岁。由于年代久远,老人对很多历史细节知之不多。据老人讲述,车家原来在漫撒做茶,后由于瘟疫迁至易武。清道光年间,车智新祖辈车顺来先生参加了乡试和会试,成绩不错。后来,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没有进京参加殿试。为报答朝廷知遇之恩,道光十九年,车顺来将自制的上等普洱春茶托官员送到北京朝廷。在品完车顺来送来的普洱茶后,道光皇帝连赞此茶“汤清纯、味厚酽、回甘久、沁心脾、乃茗中之瑞品也”,于是特赐“瑞贡天朝”4个字并制成匾额以示嘉奖。

这段历史没有正史记载,不过车智新老人说,据他了解,在受到道光皇帝赞誉后,车顺号茶庄的生意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经常是一代兴盛,一代衰败。有一年,车顺号通过马帮贩茶,路上遇到土匪,茶叶被抢,这条商路也被阻断。后来,车顺号将普洱茶转运到东南亚贩卖,车顺号也传到了车智新爷爷这一代。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车顺号茶叶销路受阻,生意停滞,这一停就是66年。2003年,车智新重新操起祖传家业,经营车顺号茶庄。

和百年前一样,车顺号仍然以手工作坊为主,每年的产量也不多。而历时近10年的“瑞贡天朝”商标异议纠纷,2013年以车顺号终审败诉收场。当被问及车顺号会不会一代一代传下去时,车智新老人犹豫了一下说:“应该是可以的。”

十字街村“七子饼茶”原产地

和车顺号一样经历风雨变迁的古茶庄在十字街村还有很多,东和祥就是其中一家。东和祥茶庄创建于清朝,庄主高耀光,当时有骡马12匹,年收购、加工、贩卖茶叶200余担。据后人回忆,高家的祖先是从石屏来的汉人,开始是在邻近的落水洞村,后来搬迁到十字街村。

从车顺号中走出,漫步在古老的民居村落中,追忆往事,时光倒流,仿若又一次回到历史的辉煌片段里。片刻工夫,就到了东和祥茶庄。东和祥第六代传人高义平老人早已在家里沏好了普洱茶。高义平老人今年63岁,居住的也是祖传的老宅子,两层楼,中间一个天井,形成一个四合院。在两边厢房里,还摆放着一些制茶的工具,高义平老人说,这些工具有些是家传的,一些是自己后来做的。

据史料记载,在明洪武年间,中原汉族人口大量迁入石屏县。明末清初,六大茶山为普洱茶的故乡,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为发展茶业带来巨大优势,吸引了大批石屏等地人迁入易武。

十字街村是“普洱茶”、“七子饼茶”的原产地,七子圆(七子饼)普洱茶的前生是“五子圆”普洱茶,又称为“元宝茶”。关于七子饼茶起源,有很多传说。有一种说法是,七子饼茶起源于周武王时期。到了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设茶叶局,统管云南茶叶贸易。鄂尔泰勒令云南各茶山茶园顶级普洱茶由国家统一收购,挑选一流制茶师手工精制成饼,七饼一筐,谓之七子饼茶,并亲自督办,进贡朝廷。后于1732年,正式列入《贡茶案册》。

高义平老人听上一辈的老人说起过,石屏祖先过来以后,发现这里的茶叶特别好,于是慢慢将茶叶变成了一种商品,做起了茶生意。那时,从石屏来的还有很多家,他们读过诗书,做事也讲究团团圆圆,于是开始压制圆饼茶。从石屏来的人当中,有一家创办了著名的同庆号茶庄。当时庄主娶了3个老婆,生了7个儿子,于是,每一筒茶都装7饼,于是称为七子饼茶。

东和祥茶庄历经清朝、民国,也是一路坎坷。老人说,生意比较好的的时候,是自己爷爷的上一代。到爷爷这一代时,局势动荡,销路不畅。当时爷爷这一辈是3兄弟,大爷爷在家统管家族生意,二爷爷负责将茶运送到老挝、泰国等地销售,后来不幸病死途中。三爷爷考虑到去老挝、泰国的路不好走,于是将茶拉到大理去卖,不料在路上遇到劫匪,侥幸捡回一条命,但茶叶货物全部丢了。两三年后,日本侵略中国,茶庄生意也一蹶不振,再后来就直接改行做染布生意。

易武古镇

沉淀古茶文化内涵

在历史上,易武古镇曾是引领茶山经济潮流、彰显民族文化风光的一个历史名镇。普洱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这里积淀,幻化成一块块茶案碑,一段段青石板路,一座座古老茶庄。

正当我们低头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时,一阵风迎面吹来。抬头一看,已到半山腰,此时,整个十字街村尽收眼底。十字街村并不大,全村有40多户人家,不到200人。整个村庄安宁、祥和。

十字街村所在的易武古镇,建于东汉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唐乾符元年(公元875年)置名“利润城”,1930年置名为镇越县城,1949年成立镇越县人民政府,1958年易武合并勐腊县。在清中期至民国时期十字街村是普洱茶加工、制作、销售中心,曾经是镇越县(今勐腊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004年被云南省政府批准列为全省22家特色旅游乡镇之一;2006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镇”。

整个十字街村尚存古茶庄、古民居13间,青石板茶马古道6段,留下了《茶山执照》、《茶案碑》、《瑞贡天朝》等诸多文物。易武乡依乡长说,每年不少游客慕名前来。为此,政府也在着力打造旅游项目,修缮传统民居,保护好古树和古茶园。

近年来,一些古茶庄也重新焕发生机。2000年,高义平开始延续家族传统生意,无奈东和祥商标已被注册,不得不改名抱朴轩。2007年,高义平经历普洱茶炒作之风。当风潮退去、普洱茶行情低迷时,高义平却从中看到了振兴普洱茶的机遇。“那时我可以静下心来狠抓质量,自己能喝的茶才卖给别人。”

如今,高义平的儿子也在自家茶厂帮忙,在坚持古法制茶的基础上,不断革新,生意也越做越大,吸引了包括广东、青岛、韩国在内的国内外的客商。“已经来了4拨儿韩国客人,今年好的普洱茶也销得特别快。”回忆过去,高义平老人唏嘘不已,老人说他的愿望,就是有朝一日恢复易武古镇昔日的繁华景象,“我想,这一天肯定会到来。”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

12月25日,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第六次会员双月活动日举行"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论坛,龙园号、威盛茶业、茶马司、六大茶山、陈升号等品牌企业分别作了精彩的演讲,就如何实现普洱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普洱茶产业链等问题进行了探索与分享。

云南西双版纳州古茶山茶业有限公司(龙园号)副董事长李朝康

适应经济新常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普洱茶产业链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李总围绕"龙园号15年的发展状况发展任务""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普洱茶产业链"等三个方面进行演讲。

李总提出,龙园号15年以来可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1999年-2003年,是发展探索阶段,以生茶、纪念茶、礼品茶为主;第二阶段:2004年-2008年,跨越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9年-2013年,改革发展阶段。

面对当前形势,李总提出,在转型方面,龙园茶业将从粗放型管理转向集约型管理,从低成本战略转向差异化战略;在升级上,龙园茶业一方面将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打造中高端产品;另一方面将打造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普洱茶产业链,实现由普洱茶产业链优势品牌向领导品牌的转变。

云南昆明葳盛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明春

文化是品牌建设和发展的生命力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张总围绕茶文化的重要性,应培养健康的饮茶方式和加强茶文化建设、促进茶叶流通和消费进行演讲。

张总认为,不同的文化产生不同的生活习惯,应该不断推广和弘扬茶文化,让茶文化深入人心,继而指导人们养成喝茶的习惯。他提出,要以文化为主导、以物质为桥梁发展茶产业,要不断宣传、推动、传播云茶的特色文、民族文化,巩固云茶地位,从而促进云茶流通与消费。

同时,张总也向我们介绍了葳盛茶业与电视台、地产公司等合作,不断推广茶文化所做的努力,并希望云茶企业加大同网站、纸媒的合作,不断推广云茶文化。

云南茶马司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皓明

云南普洱茶品牌的思考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胡总在《云南普洱茶品牌的思考》的演讲中提出中国经济和中国文化的崛起推动了云茶产业的发展;中国特色、文化正逐渐被市场所重视,售茶应该在茶叶品质的基础上以文化为主、把文化注入茶等观点。

演讲结束后,胡总还展示了茶马司03年非典期间特别打造的"茶马古道"精品茶的短视频《茶马古道》。

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战略总监赵青

新常态新发展新起点--打造消费型普洱茶品牌的新探索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赵总结和自己开发市场的经验提出了普洱茶正日趋成为消费主流、普洱茶正逐渐走出去、普洱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正不断抢占市场份额的新形势。

同时,赵总提出古六大茶山茶业以产业链体系、企业内部管理体系、营销管理体系三大体系为保障,以产品、管理体系、服务、培训、引领模式等为支撑,不断为打造消费型普洱茶进行探索与努力。

勐海陈升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柳滨

开发稀缺资源品饮普洱生茶促进生产发展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陈总在演讲中同我们分享了陈升茶业的发展历程,讲述了陈升号以卫生为切入点,抓住云南普洱茶的环境优势和乔木内在优秀品质优势,从源头打造高端普洱茶的经营策略以及不断同老班章村进行商谈,最终签订合同,在班章村建立大型工厂、修公路、建立老班章研究会,进行老班章制作统一规范化、不断提高卫生最终获得认可的艰辛历程。

张总最后提出"喝新茶是享受,藏老茶是乐趣"的观点。他认为大树茶吸收天地之精华,只有品饮时才能享受其本味与芬芳,存放之后更多的是体会它的韵味,因此喝新茶是必然趋势。

云南茶叶流通协会会长陈勋儒

要重视茶产业过剩问题,正确解读茶的基本属性,由上游、中游、下游共同促进茶产业发展

普洱茶行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与品牌发展,且看他们怎么说

已经70岁的陈勋儒会长最后提出,应该重视茶产业过剩,云南普洱茶库存量较多的问题,要积极推动普洱茶的转型升级,实现普洱茶产业由同质化向差异化、特色化转变,由品质优势向占领市场优势转变,由文化优势向茶文化启动消费市场转变。

另外,他指出要正确解读茶的基本属性,而不应该过度解读。他认为茶有以下基本属性:饮品、健康、商品和文化,因此他提出要打造可以简简单单、安安全全、放放心心喝的大众茶,对准消费群体,把促消费作为茶产业发展的根本。

最后,陈会长提出要善于把握好上游(茶农)、中游(茶商)和下游(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由他们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普洱茶农的“生态经”


普洱茶农的“生态经”

“那时候,每天想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能填饱肚子。”十年前,29岁的杨顺华带着一家老小,从临沧市的乡下搬迁到了思茅区干海子茶场,开始种植大叶种茶树。“当时茶叶不值钱,茶树也不多,忙一年,收入不到两千元。”杨顺华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村里号召大面积种植茶树,但由于茶叶的收购价和产量都很低,农民的积极性并不高,自己有茶园的,1公斤鲜叶卖不到10元钱;承包茶园的,采摘1公斤鲜叶收入仅有几毛钱。

“现在好了,不算养鸡养猪,仅承包茶园,上交鲜叶,一个人一年的收入就超过了万元。如今,寨子里铺通了柏油路,家家都有彩电、摩托车。”谈起现在的生活,杨顺华一脸的幸福。他说,“如今,市里还派来技术员教我们在茶园里种上树给茶树遮阴,减少茶树的病害,这样就不用打农药。不用施肥打农药的茶叶卖价还更高,我们把这样的茶园叫做生物多样性茶园,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党的富农政策好,种植茶树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普洱市茶业局的相关领导告诉记者,“普洱市从事普洱茶产业的人口已超过了百万。普洱茶已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命脉。为了尽快让当地的百姓脱贫致富,市委、市政府提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要想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如何让农民的生活好起来。政府通过出资培育、购买优良茶树种,然后无偿送给茶农种植,其茶树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都归茶农所有。这样的举措,让茶农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位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坚持走“稳定、优质、名牌、增效”的发展路子,大力推进茶叶产业化进程,建设有机茶园、生态茶园,完善茶叶生产加工质量标准体系、市场监督体系、科研推广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抓好茶叶生产、加工、包装、营销等关键环节,积极开发优质无公害生态型系列产品,打造了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牌,全市的茶产业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转换。截止到今年9月,全市茶叶总面积达146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22.8万亩;干毛茶总产量6.4万吨,比上年同期的4.4万吨增产45%;总产值40亿元,是去年同期16.4亿元的两倍多。同时,完成招商引资投资15.5亿元。茶产业呈现出了健康有序、好茶好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董祖祥是思茅区南屏镇整碗村茶叶种植经营大户。在发展茶产业的过程中,这位谦和朴实的庄稼汉冲破传统的小农经营观念,走出了一条发展“有机茶”的道路。按董祖祥的解释,有机茶从育苗、开沟、种植等各个过程都充分体现着“有机”,即与化肥农药绝缘,完全采用农家肥。不用化肥农药,防治病虫害就要另辟蹊径。有机茶园里的杀虫“法宝”是灯光、粘板、鸡、蜘蛛,他们的杀虫率分别是50%、10%、10%和30%。董祖祥说,有机茶的特别之处不只在味道,更在于内涵。“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对健康更重视了,对饮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有机茶正好符合现代人追求生态、自然、纯净的要求。”

能不能把普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融入到每一片小小的茶叶之中?能不能使普洱市的茶叶都能达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标准?这是普洱茶产业的方向和目标。

“我市在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普洱地处北回归线、热带雨林地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创新茶园建设理念,变革以往满山遍野、整齐划一的现代茶园建设模式,在全国率先推行生物多样性立体生态茶园建设,生产出具有浓郁普洱特色的生态优质原料,全面提升普洱茶叶的吸引力和竞争力。通过以“生态”和“绿色”为最大特色优势的有机茶吸引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市茶业局的领导告诉记者,为实现全市茶产业的科学发展,落实“科学普洱”行动计划,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全市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基地建设和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工作思路,打造“绿色、生态、优质、高效、安全”的良好农业发展模式,引领整个茶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同时通过狠抓基地建设,规范茶园管理,规范农资市场,禁止使用高残留、高毒性的农药和化肥,大力倡导有机肥,提升普洱茶品质。通过扶持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降低成本、保证质量,开拓市场,促进销售,增加农民的话语权,帮助农民更加方便地获得信息和技术服务,提高市场反应能力。积极鼓励茶企业申请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地区和国家的农产品质量认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以此提升普洱茶在种植、生产、加工的水平,最终生产出消费者放心的安全食品,消费者满意的优质产品,提高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茶农和茶企业的收入。

“生态茶园就是在未来,为今天被钢铁、黑烟、疾病、焦虑、繁忙所困扰的世人造一个宁静的港湾,让人们的心灵得到憩息的一个精神家园。”在普洱市领导的理想中,普洱市的茶园不仅能产出优质的茶叶,而且可以成为一片精神高地。几年来,不管是茶叶基地面积,还是基地管理水平,普洱市都迈向了更高层次。未来,普洱茶产业将继续在“质”上创新,以求新突破。

普洱茶品鉴六字诀


普洱茶品鉴六字诀

导读

普洱茶怎么品鉴?当普洱茶爱好者拿到一款普洱茶制品,如何判定这款的品质,或者如何辨别茶叶品质的优劣?本文向大家推荐一个品鉴普洱茶可对比验证的参照指标体系,具体而言,普洱生茶的品鉴,可以从“净、香、润、厚、甘、甜”六字诀入手。具体如下:

净:味正不杂,至纯至净

茶为饮品,净度是首要指标,是其他指标的基础。但净度对于市场上大多数普洱茶而言,却是一个不易达到的高标准。

受生长区域和制作要求的制约,优质古树茶目前还必须依托一家一户的茶农家庭制作。若无严格监管,缺乏科学标准,制茶过程随意,则会导致烟味(未采用阳光干燥,而用柴火烘干;或晒好的原料存放在柴火旁,吸附烟味),糊味(炒制过程火温过高或时间过长),馊味(杀青揉捻后没有及时干燥)等杂味。

香:山野幽香,清蕴悠远

普洱茶的香气以净度为基础,净度纯,香气正,没有杂味干扰。工艺严谨、制作精良的古树茶,具有淡淡的山野幽香(不会像绿茶香气那样奔涌浩荡、明显外扬)。香气纯正是判断普洱茶制作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

普洱茶的干茶香、茶汤香、挂杯香,均为含蓄内敛,嗅之,不事张扬;饮之,丝丝缕缕,沉稳遍布口腔,留香持久。

不同山头的古树茶又各有特点,如景迈、昔归、冰岛等区域香气相对高扬浓郁,陈化后会出现更迷人、独特的香味。

润:细腻润滑,不粗不涩

优质的古树茶入口细腻润滑,不粗,不涩,不干喉!如无此特点,或者是工艺出了问题,或者是原料自身局限。总体而言,优质的古树纯料普洱茶,最为突出特点是品饮的润滑感。

厚:气韵饱满,物质丰富

普洱古树生茶的厚度主要表现为气韵感(易武茶区弯弓为主要代表)和物质感(布朗山区域老班章为主要代表)。

气韵感是指茶气饱满,充盈整个口腔的感觉,很多老茶友都深有体会。苦涩不显,不苦而甜,萦绕丰沛,体感明显。

物质感是指从入口开始,舌面所感受到的强烈变化,起头的苦涩味瞬间转化为回甘生津,层次丰富,物质厚实。

甘:回甘生津,舌底鸣泉

回甘是普洱茶品饮中最重要的愉悦感之一,是一个由苦转甘的过程。新的古树纯料生茶,入口丝丝清凉的苦味,瞬间转化成满腔甘甜,两颊生津不断,有舌底鸣泉之感。

苦味是普洱茶的重要滋味,回甘则是苦味退去,转为甘甜的愉悦感,这是一个由苦到甘的整体过程。其苦的程度,苦转甘的速度,甘的强度,综合体现回甘的质量,是鉴别古树茶优劣的重要指标。

低劣的茶品只有单纯的苦,苦而不化、不退,持久滞留于口腔,无法产生回甘。

甜:收尾必甜,如蔗似蜜

优质的纯料古树新茶,经久耐泡,滋味稳中有变,循序渐进(茶味不会陡然寡淡,全然水味),最后出现的味道一定是丝丝清甜,或如甘蔗,或似蜂蜜,让人流连忘返。

泡至最后可再煮饮,小银壶、紫砂壶、陶壶均可,更是苦中带甜,薯香甘冽,回味无穷!

龙润茶获得“普洱茶十大品牌”之首


龙润茶获得“普洱茶十大品牌”之首

“2013国际茶业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普洱茶十大品牌评选,依照《普洱茶十大品牌评选方案》要求,在企业自愿申报的前提下,通过企业所在州市县有关部门审核评审推荐,共有25家普洱茶企业申请参加评选活动。由省州(市)部门专家组成评选委员会,于2013年3月28日按照《普洱茶十大品牌评选方案》、《普洱茶十大品牌评选考核表》,逐一对参评的25家普洱茶生产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了认真审核,对企业的原料基地、普洱茶产量、销售收入、利润、出口量、销售网点等各项指标进行了量化评分,并对评分考核结果进行排序。经2013国际茶业大会组委会审核同意,现将排序前十名的品牌和两个普洱茶特色品牌的评选结果予以公示,龙润茶一举获得普洱茶十大品牌之首。

中国茶第一家上市公司,龙润茶分别在“理论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同时运作,联合云南农业大学创办了龙润普洱茶学院与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将茶叶的真实性、科学性、权威性建立起来。

“用制药的经验制茶”,龙润茶率先推行茶叶物联网技术,运用最新通信技术、传感技术和数字温度技术等高新科技,在茶叶的生产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对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包装和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让产品更加透明,让品质更加可靠。同时,通过建立以物联网技术体系为主的支撑平台,对茶叶种植的全程监管,确定了最优种植、生产等多项指标和产业标准,成为行业种植生产标准的制定者和引导者。

龙润茶秉承“传统结合现代”的开发理念,研发出龙润普洱茶、龙润红茶、龙润绿茶、龙润黑茶等产品,涵盖六大茶类。并在国内外开设900多家龙润茶专卖店,2000多家茶物语专卖店,300多家黑咖骑士专卖店,打造龙润茶大连锁航母。

龙润茶先后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北京奥运会特许生产商等200多项殊荣。龙润茶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国礼茶赠送外国元首,被称为“国茶龙润”。

连接网址:

普洱茶茶叶香气


普洱茶茶叶香气

清香:香气清纯不杂。 

幽雅:香气文秀,类似淡雅花香或果香。若无法具体称为哪种花香者,以香气(幽雅)或(花果香)称之。

纯和:(纯正)香气正常纯净,但不高扬。

甜香:(蜜糖香)带类似蜂蜜,糖浆,或龙眼干之香气。 

甜和:香气不高,但有甜感。 

炒米香:类似爆米花之香气。为茶叶经轻度烘焙或焙炒的香气。 

火香:茶叶经适度烘焙,而产生的焙火香。 

高火:干燥或烘焙温度过高,尚未烧焦而带焦糖香。 

火(焦)味:炒菁干燥或烘焙控制不当,使茶叶烧焦,带火味。 

青味:似青草或青叶之气味。炒(蒸)菁不足,或发酵不足,均带青味。

闷(熟)味:似青菜闷煮之气味,俗称(猪菜味)。 

浊气:茶叶夹有其它气味,沉浊不清之感。 

杂(异)味:非茶叶应有之气味。如烟味,霉味,陈味,油味,酸味,土味,日晒味等不良气味。一般都指明属于哪种杂味,若无法具体指明时,仅以杂(异)味称之。

普洱茶字词解读:“纯”字的体会 引子


普洱茶字词解读:“纯”字的体会引子

普洱茶品评或喝茶交流中经常会用到一些词汇与术语,许多可以用通用的“茶叶审评标准术语”。但由于许多特别的因素,词汇有待总结升华,以及创新。

去年准备起草普洱茶标准时,我归纳整理过一个“普洱茶审评标准用语”,一直想从专业的角度去完善它,工作太忙,未及细致推敲修正。

近来,有许多茶友就产品内质特征,以及拼配、纯料等诸多问题与我交流。感到有些语汇的理解,在普通茶友以及消费者中是不甚清晰明了的。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与领悟,对爱茶人讨论交流普洱茶,或是对收藏者作决策也许有点参考作用。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普洱茶生饼、普洱茶熟茶的特殊性,决定了“茶叶标准语汇”的扩展与细化。

普洱茶的价值取向,从消费价值取向,收藏价值取向两方面,与其他茶类有着根本的不同,许多语汇和价值理解自然就丰富多彩了。

准备分享一下自己对某些重点语汇,或价值取向的理解感悟,今天做个引子,先从“纯”字开讲吧。

“纯”字,普洱茶市场上用的最多的一个字。

可以说,地域特征产品,市场上喜欢用“纯料”两字,产品结构特征,有的则宣扬“一口料”,即所谓的,里外一致,无包心茶的纯;而内质审评上,汤色、香气、叶底,也会用到纯字。

那纯字到底如何解读?如何理解“纯”的价值取向呢?值得分享与讨论。

魔豆品牌实验室发布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


魔豆品牌实验室发布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

2016年2月,品牌研究机构魔豆品牌实验室发布了2015年最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榜单。前十名分别是:大益、中茶、合和昌、七彩云南、陈升号、雨林古茶坊、下关、龙润、老同志、澜沧古茶。

与上届相比,前三甲保持不变,大益、中茶、合和昌三大品牌稳居前三。魔豆品牌实验室数据显示,普洱茶品牌2015年的媒体传播量相比上一年增长了63.8%,市场波动并没有降低一二线茶企品牌传播的热情。魔豆品牌实验室预测,普洱茶品牌的大众认知度越来越高,未来五年品牌格局整体上将趋于稳定,经过前些年的迅猛发展后,跻身一线品牌的门槛已很高。此外,2016年可能是行业品牌化进程的分水岭,更大力度的洗牌将令影响普洱茶业未来的品牌脱颖而出。未来的茶企需要借助更为有效的品牌营销,通过打造品牌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受媒体关注的十大普洱茶品牌由魔豆启城旗下的魔豆品牌实验室每年定期发布,自2012年首次发布以来已连续四年推出,是近十年较有延续性和较高提及度的普洱茶品牌排名。

龙润茶获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之冠


龙润茶获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之冠

5月25—27日,以“交流合作•文化传承•茶源寻根•共享普洱”为主题的“2013国际茶业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普洱茶节”在普洱市隆重举行。经2013国际茶业大会组委会逐一对参评茶企的原料基地、产量、销售、利润、出口量、销售网点等各项指标进行严格审核,龙润茶一举夺得“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之冠。这是龙润茶“理论市场、产品市场、资本市场”同时运作的成果。

多领域深度合作,为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龙润茶建立初期,就携手云南农业大学联合创办了龙润普洱茶学院、云南普洱茶研究院,填补了世界上没有针对普洱茶文化的高等教育及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空白。结合了中国茶产业的资源、经济特色,利用高校人才、科研、教育资源优势,构建了专业普洱茶研究平台及创新团队,完善普洱茶产业研究体系,开展以普洱茶为载体的专项教育和研究项目,把茶叶的科学性、权威性、真实性的理论平台建立起来。

龙润茶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GLP中心、湖南农业大学、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昆明医科大学等学研单位合作,加大对茶叶理论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为龙润茶创新发展提供了无尽动力。

物联网技术:带动茶叶种植和生产专业化、科学化、精细化

龙润茶自进军茶产业之日起,就根据中国茶产业的发展趋势,实现科学发展,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化发展思路。

龙润茶独创性地提出了“用制药的经验制茶”,建立了龙润茶独有的质量控制体系,紧抓茶园“第一车间”。不断推广有机生态茶园建设,扶持其扩大茶园生产规模,科学栽培和管理茶园,制定出新的茶叶采摘和制作标准,并广泛推广给茶农,努力提高原料品质,推进、带动整个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龙润茶与200多万茶农建立了“企业+市场+标准化生产”的产业链,构建龙润茶原料资源布局。位于茶区的昌宁龙润茶厂、凤庆龙润茶厂、云县龙润茶厂三大生产基地,年加工茶叶能力突破20000吨。

龙润茶种植基地通过了“出口植物源性食品原料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相继获得“良好农业规范(GAP)”国家一级认证、“IMO”瑞士国际有机茶认证等。2012年,率先实行茶叶物联网技术,运用最新通信、传感和数字温度等高新科技,在茶叶的种植、生产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对种植环境、生产、加工、包装等每一个环节严格监管把控,成为行业种植生产标准的制定者和引导者。

300多款专利茶品,引领健康茶生活方式

龙润茶在传承中国古老茶文化的基础上做健康茶、年轻茶、时尚茶,培育出了一批科技含量高、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市场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如传统系列、袋泡系列、速溶系列、方便系列等专利时尚茶品,涵盖龙润普洱茶、龙润黑茶、龙润红茶、龙润绿茶等六大茶类300多款,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引领全球健康茶生活方式。

龙润茶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使茶叶生产加工形成规模化、数字化、标准化、自动化,促使茶产业升级,打破了茶叶仅仅是饮料的形态。龙润产品不仅仅只是一杯芳香醇滑的茶品,还是面条、糖果,是健康茶食品;是牙膏、是面膜,是茶日化产品;是胶囊、是冲剂,是茶保健品。龙润茶已融入人们吃穿住行中,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享受。不断创新理念、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管理等,推动市场、带动发展、促进茶叶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不断前进,不断超越,为龙润茶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广阔的空间。

创新商业模式,打造中国茶“大连锁”航母

龙润茶从一开始就采用特许经营模式,茶业连锁便进入了划时代的新一页。八年时间,从昆明的第一家龙润茶传统专卖店,到现在遍布全国的900多家专卖店,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均开设了龙润茶专卖店;又成功收购华人饮品第一品牌——“茶物语”,在全国开设2000多家龙润茶物语专卖店;全新创建了黑咖骑士连锁品牌,在全国各大城市已开设300多家专卖店。龙润茶创造新商业模式,打造“大连锁”航母,缔造新营销传奇。通过一个又一个专卖店,龙润茶将优质的茶品和专业的服务带给消费者,潜移默化地改变国人茶叶消费理念,成为中国茶连锁第一品牌。

香港主板上市:打造中国茶第一家上市公司

成为上市公司是许多企业的梦想,上市开辟了新的直接融资渠道,成为一家公众企业,对于品牌建设、企业管理、战略发展都有很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也是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打造国际化品牌的通道。

2009年5月18日,龙润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2898.HK),成为中国茶第一家上市公司,为龙润茶打造国际顶尖的中国茶品牌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在谈到为何选择在香港上市时,龙润茶集团董事局主席焦家良博士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有完善的金融体系,严格的金融监管制度,发达的资讯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自由贸易港等,成为了中国茶企走向世界的跳板。”

龙润茶在做好产业构架、产品和市场的同时,也不遗余力地打造“龙润茶”品牌。积极参与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世界茶叶博览会、香港国际茶业博览会中,站在世界舞台上焕发“龙润茶”品牌的无限激情与活力,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尽情感受龙润茶的绿色、健康、时尚魅力。

龙润茶将利用获得“中国普洱茶十大品牌”之冠这一契机,进一步加大茶园基地建设、渠道建设、新品研发、产业链延伸等工作。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普洱茶茶农、品牌、厂商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品牌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