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普洱茶熟茶】

胡旭华:熟茶必将是普洱茶的下一个爆发点

从我进入这一行那天开始,市场一直都是在追捧炒作生茶。为什么会是这样一种状况呢?原因不外乎是,生茶太容易操作了,做生茶几乎没什么门槛,没什么周期,可以现炒现卖,来钱快利润高。于是越来越多的商家、越来越多的人在推生茶,鼓动大家去喝生茶。这当中,许多人会刻意的贬低熟茶,甚至低俗化熟茶。另一方面,大多数的优质晒青被拿去压生饼,熟茶成了消化低端晒青的一个主要渠道。没有优质的原料,肯定做不出优质的熟茶,市场上的熟茶质量堪忧!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谁都不愿意在熟茶上压钱,发酵出来马上就想脱手,很少有厂家商家会把熟茶的仓储做为生产的一个环节,到消费者手上的熟茶有堆味或者霉味是很普遍的事。大家对熟茶的印象普遍观感不佳。

普洱茶(或者应该说是生茶)这些年的畸形发展,为普洱的明天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生茶注定是普洱的明日之殇!在主销区广东,整个普洱茶的存量已经是天文数字。只要是生茶,在广东什么样的茶找不出来?闭着眼一抓就一大把。可以这样子说吧,生茶没有买不到的,只有卖不掉的。而熟茶的情况恰恰相反,长期被低俗化以后,几乎没有人会去存熟茶,而且市场上要找品质优异的老熟茶往往一饼难求。也就是说,优质的老熟茶必然是稀罕之物是稀缺资源。当然,由于长期误导,太多的人对熟茶有着常识上的误区,包括云南本土许多知名的学者专家在内。这些人往往认为好熟茶都差不多。其实,熟茶的丰富性恐怕非生茶能比。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发酵场所,不同的工艺参数,不同的存储地点,不同的存放方式等等,都会造成熟茶风格的迥异。

我无意也没能力去掀起生熟之争,也没那个耐性用辩证法去看生茶熟茶,我只是凭着十多年来在生产一线的经验,凭我对熟茶的情有独钟,凭我的商业直觉,来告诉大家:熟茶才是王道,熟茶必将是普洱茶的下一个爆发点。我看好熟茶的未来,也敢为熟茶的后市押上自己的全部身家。

延伸阅读

黄茶:茶叶圈的下一个“宠儿”


如果说,绿茶是青姑,红茶是贵妇,那么,黄茶就是风韵动人的徐娘了。

黑茶极具收藏价值,红茶是美容养颜之佳品,白茶素有“绿装素裹”之美称,绿茶年产量位居六大茶类之首,面对茶叶概念平均化时代,茶叶圈的下一个宠儿会是谁呢?

“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黄色黄汤称鹅黄,形美形鲜为香醇”这三句诗,各自写出了我国茶叶中的黄茶珍稀茗品有三:蒙顶黄芽、君山银针、临海羊岩鹅黄。

日常茶饮中,黄茶并不多见,普通百姓也不常喝到。黄茶,顾名思义,茶色金黄亮丽,其最显著的特点就如诗中所说“黄色黄汤称鹅黄。”黄茶茶青嫩香清锐,茶汤杏黄明净,口感甘醇鲜爽,回甘明显,收敛性弱。一般都认为,以产于四川邛崃山脉中的蒙山黄芽、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银针、浙江临海羊岩鹅黄为黄茶极品。黄茶性凉微寒,所以适合胃热者饮用。夏季天气酷热,选择品饮黄茶,也有相当的祛暑解热之功效。如今,黄茶产量不多,而且真品极少,是馈赠和高端茶饮市的宠儿,普通百姓日常生活中难得一见。

黄茶是鲜叶先经锅炒杀青、揉捻、初烘后,经过一道特殊的加工工序----闷黄,再经过烘干加工而成。闷黄,即鲜叶杀青、揉捻后将茶叶盖布,保持茶叶在较高的温度和湿度下,产生菌类催生茶叶氧化,因而使茶叶变黄。故而,黄茶实际上是由绿茶的加工工艺中增加一道“闷黄”演变而来的,因此,黄茶的干茶色泽由绿变黄,汤色也由呈浅黄至深黄,形成了“黄叶黄汤黄色”的品质风格。其中最关键的要求是:采摘最细嫩的单芽或一芽一叶来加工,幼芽嫩叶色黄而多白毫;而“闷黄”,又更是形成黄茶金黄色泽和醇厚茶香的主要区别方法。

黄茶具有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消食化滞等。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纳米黄茶能更好发挥黄茶原茶的功能,纳米黄茶更能穿入脂肪细胞,使脂肪细胞在消化酶的作用下恢复代谢功能,将脂肪化除。黄茶茶根的利用是用来按摩二扇门(无名指本节处)能使微量元素透入穴位,增强穴位磁场产生调节作用,增加脂肪代谢。黄茶中富含茶多酚、氨基酸、可溶糖、维生素等丰富营养物质,对防治食道癌有明显功效。此外,黄茶鲜叶中天然物质保留有85%以上,而这些物质对防癌、抗癌、杀菌、消炎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叶所不及。

鉴于此种,黄茶,或将成为茶叶圈下一个宠儿!

六堡茶会成为下一个流行茶品吗?


六堡茶会成为下一个流行茶品吗?

1月18日,始建于1953年的梧州茶厂“三鹤”六堡茶迎来了65周年华诞。广西梧州茶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的直属企业,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企业”,是广西茶行业唯一的中华老字号,也是六堡茶的创造者与传播者。20世纪五十年代至今,“三鹤”六堡茶见证着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峥嵘岁月。

庆典伊始,广西梧州茶厂厂长刘泽森,党支部书记兼副厂长何志强共同为雄狮点睛,开启庆典仪式。现场群狮起舞,贺庆祝福,群狮踏着铿锵的鼓点,动静结合,刚柔相济,时而灵空探险,时而雄狮抖威,为梧州茶厂65周年庆典献上一份特殊的献礼。

广西梧州茶厂厂长刘泽森,党支部书记兼副厂长何志强共同为雄狮点睛。

如今,六堡茶越来越受到关注,是什么让这座彰显“供销精神”的梧州茶厂再现生机与魅力?我们一同走近她。

承载历史,创造价值

走进茶厂,彩旗飘扬,锣鼓喧天,茶香阵阵,历史的厚重与传统厂房相辅相成,正如这个中华老字号所传承的“精心制茶,诚信至上”理念,将品种、品质、品牌放在首位,也如三鹤的三只仙鹤,亭亭玉立,追求共赢、卓越、上进的心态。庆典现场,舞狮队在厂房前表演。

六堡茶的历史已有1500多年,提起六堡茶,很多人都会想到“三鹤六堡茶”这个中华老字号。而这座始建于1953年的梧州茶厂,是现存最古老的,仍在使用的砖木结构建筑,堪称“中国六堡茶第一仓”,承载见证着六堡茶产业发展的峥嵘岁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苍梧六堡、狮寨,以及广西各地的六堡茶毛茶,由供销部门统一收购,集中运到梧州茶厂精制加工,后按等级储存于木仓,即如今的木板仓库。600平米的特色木板干仓,与六堡茶呼吸、融合、陈化,散发出独特的魅力。干仓木板见证了“三鹤”六堡茶独特的陈化环境,仿佛岁月可以触摸。

梧州茶厂老厂房——“三鹤”六堡茶诞生的地方。

2014年以来,梧州茶厂成功探索了六堡茶发金花关键控制技术、六堡茶发酵工艺自动控制技术、槟榔香六堡茶制作工艺,成功研发出槟榔香、金花、木板陈仓、窖藏等特色系列产品,受到众多茶友的喜爱,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创新。2017年,“三鹤”六堡茶品牌价值达3.1亿元,在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排行榜中位列第33位,稳居广西茶叶产品品牌第1位,六堡茶成为茶界的新风口。

供销精神,匠心制作

广西梧州茶厂坐落在梧州市鸳鸯江畔,三面环山,树木葱郁,也许是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六堡茶品质优良的秘诀之一。在品牌建设上,梧州茶厂不断挖掘、丰富“三鹤”品牌文化,弘扬工匠精神。天然恒温茶窖的陈化环境、首创六堡茶加工的独特工艺、来自绿色生态的优质原料、获得多项国际金奖的称号,将“中华老字号”展现出新的风貌。正因如此,梧州茶厂也成为六堡茶文化研究、传承、创新示范基地。

梧州茶厂员工在厂房前合影。

匠心制茶,传承经典是“三鹤”六堡茶的初心。不久前,梧州茶厂副厂长何梅珍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劳动模范”荣誉称号,为65周年华诞再添风采。30年来,何梅珍继承了老一辈制茶人“精心制茶”的理念,并成功研发了六堡茶自动发酵装置、自动蒸茶装置等一批自动化生产设备,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行业内竖立了六堡茶的品质标杆。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六堡茶研究中心。

在厂房周边有许多老楼很是显眼,向工作者了解后知道,现在很多退休的员工都主要住在这里,包括现在工作的部分工作者。在庆典现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身着西服配白色衬衫,制茶工人身着蓝色工作服,显得格外精神。在合影留念时,洋溢在照片上的是发自内心的欢喜与激动,年轻的工作者在这个有着历史底蕴的老茶厂里,活力十足。在我眼中,这也许就是供销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积极进取的工作精神。

梧州茶厂朝气蓬勃的员工。

传统陈化,槟榔茶香

说起六堡茶,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其独特的槟榔香,而这槟榔香源于六堡茶传统箩筐的陈化。

茶窖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用于传统箩装六堡茶的前期陈化,通常在茶窖存放五个月后,再转移到木板干仓,形成六堡茶独特的风味。木板干仓和窖藏是梧州茶厂六堡茶仓储的两大特色,木板干仓的砖木结构和板块结构的设计规范,方便管理,并具有防潮的作用,更适宜后期陈化。

六堡茶传统箩筐陈化过程。

“三鹤”六堡的槟榔韵,归功于木板干仓陈化工艺,经木仓陈化的六堡茶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具有独特的槟榔香味和“六堡茶韵”。梧州茶厂副厂长何梅珍告诉记者,目前茶厂生产的六堡茶每年供不应求,产量稳定。但即使市场再好,也要把品质做到位,让消费者喝到正宗、传统的六堡茶。在梧州茶厂65周年庆典活动中,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有时会苦恼拿不到货,产品不够销售,但也正是因为“三鹤”对产品的要求,消费者才会认同,自己也更放心推荐给消费者。

“三鹤“”六堡茶产品。

65年光辉岁月,印记着一代又一代茶人追求理想和奋进的足迹,使梧州茶厂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三鹤”品牌将情怀与温度蕴藏在六堡茶中,让品质成为值得信赖与亲民的载体。65年风雨兼程,这个六堡茶老字号——“三鹤”,也定将雄姿英发,再现风采。

中茶普洱“大红印”将成为茶行业的下一个里程碑


中茶普洱“大红印”将成为茶行业的下一个里程碑

“印刻历史,弥足珍贵”是老茶人对五十年代“红印圆茶”发出的感慨之声,其中寓含的情感大概是年轻一辈茶人所不能体会的。迷恋着这份不舍的记忆,六十四年后的今天,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茶公司”)决定将这份情感付诸于行动,重磅打造出中茶普洱新品“大红印”,将五十年代“红印圆茶”彻底复原,再现经典。【大红印】初见中茶普洱新品“大红印”净重357g/饼,双层棉纸包装,外棉纸正中间与内飞上都印刻着五十年代“红印圆茶”外包装上文字标志的印章图案,印章底下还附上一张1949年12月6日刊登在《人民日报》上关于全国茶叶会议消息的报纸,以史料证明五十年代“红印圆茶”是新中国成立后制造的第一批普洱茶品,具有特殊意义,同时也奠定“红印圆茶”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拆开“大红印”的外包装,可见内棉纸上印刻的是“中茶牌圆茶”和“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公司”繁体中文字样,并冠有八中茶标志,而中间的茶字是红色的,是完全按照50年代大红印1比1完全复原。“大红印”将“红印圆茶”的每一个细节都复原得如此的精细,这看出了云茶公司的用心之处,同时更能表明“大红印”的纪念与收藏价值不菲。

【大红印】细节据云茶公司内部资料记载,五十年代“红印圆茶”的原料是通过收购民间茶菁制造的,主要分布在临沧、勐海茶区一带,其中还掺夹着易武茶山的大叶种茶菁。同时“红印圆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普洱茶品,其历史纪念意义不言而喻,因此对该款茶叶的品质要求都十分严格,茶菁都是选用最优良、最高品级的,由于当时茶叶生产发展刚刚开始,自然环境尚处于未开发状态,所以“红印圆茶”所用原料在今天看来,基本可说是万里挑一,而作为第一款茶,多带有标杆性和实验性,产量并不大且均销往海外市场,所以“红印圆茶”凭借其稀缺性与珍贵,才能在当时的印级茶品中得以鹤立鸡群,一枝独秀,即使到了现今,“红印圆茶”依然备受世人所追捧。

如今,“大红印”的研制过程更是历经万难,云茶公司为了还原历史,让经典得以延续,专门成立了研发小组,按照“红印圆茶”的原版配方,深入到各茶区收集优良的茶菁,由于现今上山采茶的人越来越多,现在的茶菁质量与50年已不可同日而语,这常常导致在研制茶品的过程中,因原料质量不达标造成研发困局。制茶专家和技术人员将各茶区的茶菁进行了无数次的拼配和验证,优中取优,经过了三年的潜心研制,最终加入了新工艺、柔和传统晒青、自然醇化等制茶工艺,成功研发“大红印”,重现了当年“红印圆茶”的口感。

【大红印】品味五十年代“红印圆茶”在市面上的存量极少,一饼难求,现在市价更是接近65万元/饼。据资深茶友分享得知,已陈化60多年的“红印圆茶”茶汤红亮通透呈宝石红,味厚甘醇,韵深气强,品质超群,属现代普洱茶中上乘之品。而新品“大红印”作为其传承产品,无论是使用原料还是制造工艺都完全按照当年“红印圆茶”的标准进行。有幸尝得一泡,蜜香浓郁透山野香,汤色金黄透亮,滋味浓酽醇厚,两颊生津持久,回甘迅速。值得一提的是,“红印圆茶”和“大红印”的原料中都添加了野生岩茶,因此都具有喉韵深远,茶气强劲的特点。相信随着岁月不断的积累,陈醇优化后,“大红印”即可变成或能超越五十年代“红印圆茶”的品饮口感。【大红印】里程碑五十年代“红印圆茶”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首款印级茶,它见证的是刚结束动荡不安的内战时期转向新中国成立发展开端的历程,它是“印级茶”中最有代表性、知名度最高的一款,引领着中国茶业的发展,被视为记录中国茶业日益壮大的里程碑。它,已成为老茶人的记忆,历史的传奇。可喜的是,中茶普洱在迈进15年不久,便向市场重磅推出新品“大红印”,不但能唤醒茶人对五十年代“红印圆茶”的记忆,也让茶友得以领略60多年前的那一抹浓浓茶香。众所周知,14年的茶市遭遇寒流,市场的一片萧条,众多茶叶品牌举步维艰,他们艰难地熬过茶市的调整期,期盼着来年茶市的复苏,如今“大红印”的首发背景形如当年的“红印圆茶”一样,此刻的“大红印”不单单是款茶品,承载着更多的是中茶人要创造茶叶新高度、引领茶行业再次辉煌起步的坚定信念,被寄寓的是传承历史,更是被视为继“红印圆茶”后,下一个引领中国茶市走向美好未来的里程碑。

中茶普洱“臻品蓝印”将在莞首发,或成下一个“蓝印”神话


中茶普洱“臻品蓝印”将在莞首发,或成下一个“蓝印”神话

据悉,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臻品蓝印”将于2013年9月27日下午2点30分,在东莞宾馆凯旋会展中心全国首发。“臻品蓝印”是云南中茶茶业有限公司2013年战略品种,精选北回归线3°内生物优生带云南西双版纳勐海境内1700米以上高山云南大叶种乔木茶上等茶菁,传统晒青工艺加工,历经数载干仓自然醇化,专业茶师精心拼配,每饼净重357克,圆饼状普洱生茶,芷兰醇香系列产品。此次“臻品蓝印”品鉴会将是“臻品蓝印”在全国首次亮相,活动现场将会有茶模走秀,“臻品蓝印”产品的展示以及详细资料的介绍,更有中茶普洱系列产品的品饮环节和猜奖环节。笔者了解到,“臻品蓝印”规格为357克一饼,7饼一提,6提一件。全国总发行量仅为2000件,东莞仅限量供应300件,数量稀少,且每件茶有唯一编号,每饼茶也有唯一编号,真正做到每饼茶都独一无二,更具收藏价值。品鉴会当日发行价格超低,仅为6888元/件(市场行情已涨到7000多),单饼价格只有368元,发行当日每人限购一件。东莞茶叶协会相关人员估计,“臻品蓝印”用料精细,数量有限,加之中茶品牌,很快就能突破400元/片价位,巨大的升值空间毋庸置疑。成为下一个“蓝印”神话也将指日可待。

普洱茶晶的故事:一个创意成一个产业


普洱茶晶的故事:一个创意成一个产业

编者按

在创新体系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已是一支重要的力量。那么,小微企业在创新中如何利用平台?本文提供了案例——白手起家的创业者可以和平台合作,将项目慢慢“孵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

■通讯员陈洁浦东报道 

这是一个典型的由一个创意变成一个产业的故事。

2009年11月,从美国回来的旷双远博士带着普洱茶原料与实验室小试成果,只身一人来到张江,找到上海中药制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远,说:“我没有公司,没有更多资金,只有这个项目。你有技术,有平台,能不能帮我做?”

在得知旷双远要把普洱茶原料做成像速溶咖啡一样的颗粒剂后,刘志远也兴奋起来。在一番论证后,刘志远决定给力旷双远。

两年多后,梦想成真,旷双远成立了公司,融到了资金,朝着产业化发展。旷双远感慨地告诉笔者:这一切源于中药现代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研转化+技术培养+产业推广的模式能让好的创意成为现实。

研发

刘志远所负责的中药制药公共服务技术平台主要从事中药及天然药物的开发、生产、加工及相关的技术经营等业务。客户有项目需要中试,平台提供场地,仅此而已。但刘志远并不满足于此。因此,当旷双远说出了他的想法后刘志远心动了。“我们很想将这个科研项目转化。”虽说有一定难度,但刘志远决定和旷双远共同研发这个项目。

普洱茶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口感上有一种霉味和涩味,如何在保证茶叶提取物不失原有香味的前提下,又可除去霉味和涩味,并确保茶叶中的活性成分不流失,是刘志远和旷双远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刘志远带着实验室核心研发人员和旷双远一次次实验,终于发现采取超临界萃取方法,就是提取茶叶中小分子量的香味成分。再通过水提取离心去除其中蛋白类有霉味的成分,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确定了比较成熟的提取工艺。

旷双远告诉刘志远,他一定要做成致密颗粒剂,而且不加辅料。又是一次次的实验,旷双远还请来了普洱茶原产地云南勐海茶叶专家,并根据明清朝时作为贡品的普洱茶膏(即普洱茶提取物)不添加任何辅料的事实,选择了真空履带式干燥制粒工艺。由于这种新的普洱茶颗粒密度高,不起粉尘,表面光泽成晶体状,旷双远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普洱茶晶。

孵化

旷双远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实验室从事了十多年抗癌机理研究,他一直对普洱茶情有独钟。他觉得,在天然植物中,对人类健康副作用最小,健康功效最明显的植物就是茶叶,而普洱熟茶由于其中国特色,还未被国外科学家重视。他走访了很多省市的高新园区,进行了很多调研,最后来到张江,选择与中药制药公共服务技术平台合作。

合作进行得很顺利,看着当初的“纸上谈兵”已转化为一包包实在的“内容”,多年从事科研的旷双远突然又有了一种冲动——想自己办企业。但成立公司,人才的招聘和培养问题凸显而出。旷双远的焦虑被刘志远一眼看出,“只要你招到员工,就送到我们公司的平台来培养。”有了这句话,旷双远当即招了2名员工,并在平台的生产线、研发实验室工作学习。“这些都为公司的运作打下了基础。”

推广

如今,旷双远不仅成立了公司,有了一支团队,融到了首笔资金150万元,还实现了项目的产业化。刘志远说,“来张江创业的科技人员有个通病,研发能力强,但营销推广成了他的‘死穴’。”当初,旷双远存在同样的困惑。

企业小,没有更多资金做推广,刘志远帮着旷双远想到了叠加效应。就是利用淘宝网店+实体销售,造成口碑相传,逐步在张江,乃至上海扩大影响。叠加效应一年,越来越多的白领成了普洱茶晶的粉丝,众多的企事业单位都成为其主要客户。

中药制药领域专家、国家中药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沈平?对科研转化+技术培养+产业推广的模式表示肯定。她说,以往很多项目在中试成功后,往往会以被转让而告结束。而这个模式最值得借鉴的地方是通过双方的合作,将项目慢慢“孵化”,变成了企业,引导了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增强了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 

■专家点评

创意可否转化为一个商业机会并进而利用这个机会创立一个企业的关键,要看这个创意是否满足四个条件,即创意是否有市场的吸引力、创意是否正当其时、是否在一个可持续放大的机会窗口之下、是否根植于为顾客创造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之中。

普洱茶晶这个创意的确满足这四个条件。普洱茶的保健作用已被数百年的市场所证明;从2008年前后开始的一轮普洱茶的市场炒作已经预热了这个市场,所以它来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另外,从未有人从事过从普洱茶晶淬取提炼的工作,普洱茶晶的机会之窗刚刚打开。此外,以普洱茶晶形式呈现的产品方便顾客使用,价值得以体现。因此,普洱茶晶的确是一个市场机会。但将机会转化成一个创业企业还需要将创意商品化,而作为一个刚刚回国不久的年轻人,孵化的资金、设备均十分缺乏。因此利用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运用开放式创新的方法可以大幅提升创新的效率。但最终企业的成功还需要在市场上去实现。

普洱茶晶要最终做成一个产业,还需要进一步营造创业环境,更需要旷双远博士发挥企业家精神,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在其本人企业家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感召下,才可能跨越企业成长中的死亡谷。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宁钟)

带你了解一个全面的“龙珠”普洱茶


说到龙珠茶,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虫屎茶”。我们今天说的龙珠,是普洱茶龙珠,也是团茶的一种。

谈到普洱茶的形状,很多茶友的第一反应就是“一坨二饼三砖”,虽然我并不是特别认同这种观点,但是不得不说,龙珠作为沱茶中的新贵,确实越来越受茶友们的欢迎!龙珠的形状则是普洱团茶形状的一种复兴。以前的团茶都是需要撬过后才开泡的,而现在龙珠的规格则是5-8克,刚好一泡,不需要撬茶。而随着龙珠团茶在保证茶口感不变的情况下,便捷性以及消费特性很好的被市场消费者认同。因此,很多名山头的茶都做了龙珠。

通常情况下,同样的用料,龙珠的价格都会高于别的形状的普洱茶的价格,为什么呢?高出来的价格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于龙珠制作的手工费。普洱龙珠的制作是非常费时费力的,全凭手工揉制。如果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制茶师,从朝阳初升至夜幕降临,马不停蹄的做,揉捻至手指布满水泡,只得八百颗,龙珠之不易,可见一斑。龙珠多选择纯料和纯芽,这是其耐泡的原因。制作时,将适量的茶叶蒸软,分匀,再用棉布包裹后,揉成团状,自然阴干。

这中间需要茶匠自主掌握揉捻茶球的力度与速度。因为茶叶破壁时,内质的析出程度直接影响其冲泡时的鲜爽与否和耐泡程度,并决定着营养成分的保留程度。

方便冲泡的龙珠,其实冲泡起来也不是特别容易,冲泡龙珠最大的难点在于,不容易泡开。龙珠应该怎么泡呢?

龙珠在润茶之时的水温适宜在60度左右,时间控制在30~40秒之间,当叶片已经渐渐舒展开即可。最好不要直接用烧开的开水。因为龙珠的原料大多选自芽尖料或者是一芽一叶,直接烧开的开水润茶容易烫坏茶内质,影响最终的口感。醒茶的时候为了保持茶的内质,也不宜醒过长时间。正式冲泡时,出汤速度由快变慢,前三泡茶宜较快速出汤,往后的茶宜延长时间,才保持汤色香气滋味都能一致。使用盖碗冲泡也同理。还可以随手把龙珠生茶放到马克杯里加热水冲泡,只需要1分钟就能够喝好茶。无论去哪儿何时,想泡就可以愉快地泡起来!

龙珠的滋味,四五泡达到最佳状态,不同原料的龙珠滋味不尽相同,目前喝过的龙珠中,本人比较中意的就是冰岛龙珠和小户赛龙珠!

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之间,不仅仅一个渥堆的距离!


普洱生茶与普洱熟茶之间,不仅仅一个渥堆的距离!

都属于普洱茶,生普和熟普从形态到滋味口感,从制作工艺到保健功效,其实大不相同。

有人认为生茶和熟茶应该是两种茶,生茶应归于绿茶,熟茶应归于黑茶……小编以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为云南大叶种为原料,都是晒青工艺开始,都有后发酵特征的这两个茶都姓普,这是毋庸置疑的。

只不过,生普和熟普之间,不只是一个渥堆的距离。两者之间,从外观、滋味到功效,是有着极大的区别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外观颜色大不同

生茶茶饼以青绿、墨绿色为主,有部分转为黄红色,白色为芽头。

熟茶茶饼颜色为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是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类似于霉味,发酵轻者有类似龙眼的味道,发酵重者有闷湿的草席味。

口感滋味大不同

生茶,口感强烈,茶气足,生普茶气比较浓郁,茶汤清香,苦而带涩。

但好的茶是苦能回甘,涩能生津,如果一直有苦涩味在口中散不了,那此茶品质肯定不行或根本不是普洱茶。生茶气清爽回甘、入口醇滑。

熟茶,浓稠水甜,几乎不苦涩(半生熟的除外),有堆味,略带水味。劣质熟茶有浓烈的熟味、异味,随着时间的推移,熟味还将逐渐消退,口感干燥,没有明显回甘生津。

汤色叶底大不同

什么是生茶?生猛!冲泡后,生茶叶底柔软、新鲜、有伸张性、生命力!即使存放发很久的古董茶,也能让人感觉到其活力、元气和天然神韵。生茶的汤色清澈、明亮、透、晰底。

熟茶不一样。冲泡后叶底干瘦、乌黑,没有那种青春活泼的生命力。如果是发水严重的做旧茶,叶底发霉像布渣。劣质熟茶汤色沉暗、混浊,甚至黑死。

功效作用大不同

茶多酚的含量很高,是防癌的好饮品。白天喝生普很醒脑,有一种荡涤身心的清澈感,对血管的疏理也比较明显。但不建议过多饮用,容易伤胃。

具有显著的减肥效果!熟普经过轻度发酵,具有大量有益人体的菌种,并且茶性温和,暧胃,养胃。用中医理论来说,熟普基本是偏温性的,是最适合女性饮用的茶叶了。

制作工艺大不同

生茶,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晒干,即生散茶,或叫晒青毛茶。把晒青毛茶又高温蒸,放入固定模具定型,又晒干后成为紧压茶品,或饼、或砖、或沱。

熟茶,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晒干,即为生散茶,或晒青毛茶。晒青毛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渥堆技术1973年由昆明茶厂实验成功,说得更明白,1973年以前的熟茶都是假的,1973年以前根本没有熟茶。熟散茶再经过蒸、定型,成为熟茶紧压茶。

普洱茶的选购,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不仅要多逛、多喝,还要多看、多学才行!

一个“大益”普洱茶南昌遭遇十个“李鬼”


一个“大益”普洱茶南昌遭遇十个“李鬼”

新华网江西频道6月20日电(胡红兰)普洱茶是云南独有的特种茶,是一种发酵茶,由于其越陈越香,性较中和,具有暖胃、降脂、抗衰老、防止动脉硬化等诸多功效,可谓好处颇多,受到了广大茶友的追捧。近年来,普洱茶市场日益火爆,但有一些不法商家却以次充好,将劣质的普洱茶以高价卖给茶友。一般茶友很难分辨普洱茶的优劣,这时候选择相信大品牌是一个能保障买到优质普洱茶的好方法。殊不知,“树大招风”,大品牌也有人假冒。

20日,南昌市青山湖区工商局就在南昌茶叶交易市场查处了10户销售假冒大益普洱茶的经营户。

据了解,19日,大益普洱茶的生产企业——云南大益茶业集团打假部的工作人员向南昌市青山湖区工商局举报,称在位于南昌市南京东路上的南昌茶叶交易市场内有假冒的大益普洱茶销售。

20日,在厂家打假工作人员的指认下,南昌市青山湖区工商局组织执法人员对该市场内销售大益普洱茶的经营户进行了地毯式清查。执法人员通过对产品的防伪标签、包装材料的色泽、材质、印刷特征以及产品的用料、做工、香气等特征的综合鉴定,对市场内销售“大益”牌普洱茶的经营户进行地毯地清查,最终确定了包括“七子饼茶”、“普洱茶砖”等5个品种的1381片“大益牌”产品是假冒的云南大益茶业集团产品,产品总价值达14万余元。

目前,青山湖区工商局已经依法对1381片假冒“大益”牌产品采取了扣押。经审查,这10家假冒产品经营者全部是外省经营者,长期在南昌茶叶交易市场销售假冒侵权“大益”普洱。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

厂家打假工作人员提醒,“大益”牌普洱茶鉴别方法如下:

1、不需要借助任何仪器设备,只需用肉眼观察,内飞及标签上均有一根深棕色的线在纸上时隐时现,而且深棕色的线上有激光缩微文字“大益”。

2、通过紫外线灯进行观察,标签的中间的“益”字显绿色,内飞的中间“益”字和下方空白处“DAYI”显绿色。

3、在内飞及标签的某一线画中有微缩字母“DAYI”,通过放大镜清晰可见。

黄茶,一个美丽的差错


黄茶介绍

黄茶是中国特产的轻发酵茶类。黄茶自古至今有之,但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观察方法赋予黄茶概念以不同的含义。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概念,不同现今所指的黄茶,是依茶树品种原有特征,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而言。

三峡库区蓄水以后,秭归山区常年雾气笼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秭归黄茶,也属于黄小茶。而安徽皖西金寨、霍山、湖北英山和广东大叶青则为黄大茶。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叶黄汤。湖南岳阳为中国黄茶之乡。

黄茶制作工艺

黄茶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其加工方法近似于绿茶,其制作过程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黄茶的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均与绿茶制法相似。

形成黄茶品质的主导因素是热化作用。热化作用有两种:一是在水分较多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温度作用之,称为湿热作用;二是在水分较少的情况下,以一定的温度作用之,称为干热作用。在黄茶制造过程中,这两种热化作用交替进行,从而形成黄茶独特品质。研究黄茶堆积闷黄的实质:湿热引起叶内成分一系列氧化、水解的作用,这是形成黄叶黄汤,滋味醇浓的主导方面;而干热作用则以发展黄茶的香味为主。

在黄茶制造过程中,这两种热化作用交替进行,从而形成黄茶独特品质。研究黄茶堆积闷黄的实质:湿热引起叶内成分一系列氧化、水解的作用,这是形成黄叶黄汤,滋味醇浓的主导方面;而干热作用则以发展黄茶的香味为主。

黄茶功效

黄茶是沤茶,在沤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消化酶,对脾胃最有好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懒动肥胖、都可饮而化之。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制作工艺近似绿茶,含有大量的茶碱、茶多酚等成分,能刺激胃部的蠕动,因此胃部不适者不适宜饮用。

黄茶中富含鞣酸成分,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因此孕妇不适宜饮用黄茶,否则容易造成胎儿缺铁。

普洱茶过剩市场的纠结 拆还是不拆这是一个问题


普洱茶过剩市场的纠结拆还是不拆这是一个问题

但凡具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在实际销售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计划外零售的尴尬。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如果还用过去的方式去面对未来的普洱茶市场,茶商现在不寻求改变日后只能被淘汰。

茶叶中国2月5日讯但凡具有收藏价值的普洱茶在实际销售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计划外零售的尴尬。

通常情况下,经销商在销售具有一定收藏价值的普洱茶通常有以下2个方式:整件或整提销售,零散需求凑整销售。一批这样的茶配货到经销商手中,按照普洱茶市场的行情如果经销商看好这款茶,或多或少都会留一些库存等待日后升值售出。

市场并非一成不变,行情也是不断变化。今天市场的明星茶可能明天就被市场遗忘,同样今天市场上很普通的一款茶明天说不定像白菜班章一样引人注目。谁也不知道土豪们明天会喜欢什么样的老茶,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茶商从来不缺茶他们缺的是钱。即使今天把茶存起来也还是为了明天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

普洱茶市场本身充满了灰色幽默,当一款茶已经被市场遗忘,茶商也已对这款茶不抱有任何希望的时候,有一个茶客上门要一片这样的茶。作为茶商拆件还是不拆件?拆的话本来就已经被市场遗忘的茶叶能换成金钱好事一件。不过万一日后这款茶起死回生,那亏的可就不是一点半点。

现在的实际情况是,大部分茶商碰到这样的情况一般都会拒绝。因为过去的经验使得茶商对存茶都充满了信心。在高速发展的用户需求面前,存任何茶可以说都没有太大的风险。但是现在普洱茶市场已经接近绿茶红茶的规模。市场扩充的速度会越来越慢,而在市场高速发展时期生产出来的过剩普洱茶该何去何从?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数学题,假设市场每年消耗掉1万吨茶叶,但实际却生产了2万吨茶叶。市场每年的扩充速度为20%,预计10年以后到顶。那么10年之后会有多少普洱茶相当于烂在库房中的树叶?

时代在变市场在变,如果还用过去的方式去面对未来的普洱茶市场,茶商现在不寻求改变日后只能被淘汰。(伍策作者:天火)

普洱茶的“五个唯一”


普洱茶的“五个唯一”

随着普洱茶的升温,最近国内多种渠道对普洱茶过热、价格过高出现了批评的语言。在一片议论声中,我们是否静下心来,探讨一下如何正确评价普洱茶,如何对普洱茶与其它茶的关系有个比较确切的说法,如何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共荣,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深思、探讨、研究。我个人认为,与各类茶相比,普洱茶具有地域上的特殊性,具有多个世界级的“唯一性”。

一、唯一的气候:由于茶有喜光爱光、喜温暖爱湿润的特性,世界上的茶多数是生长在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也可以说阳光雨露的充足与否,决定了茶的品种。云南适应生长茶树的地区平均气温在15-22℃,平均湿度在85°以上。云南山区干、湿季明显,早、晚温差大。虽处于亚热带地区,便由于在地处高海拔、低纬度山区,一天中就有四季温度的变化,终日云雾缭绕,太阳一出,又十分炎热。云雾挡住了长波而能量弱的光线照射,使穿透力强的紫外线直接作用在茶的叶面上,多云雾带来了湿润和负离子,营养了茶叶的面和茶茎。于是,阳光、云雾、雨水交替作用的特殊气候,造就了云南普洱茶的特殊内涵。

二、唯一的土壤:茶树生长最适合偏酸性而湿润的腐植土。因为腐植土中有天然的有机肥和植物生命所需的三大要素———“氮”“磷”“钾”这三大元素一定要在偏酸性、湿润的土壤环境中才能溶解,再被茶树吸收,参与茶树的生长和各种有机内涵物的氧化、分解、重组过程。云南是黄红土壤偏酸性,属火山灰、玄武岩性质,微量元素丰富,其自然形成的比例最适合大叶子树种的生长。

三、唯一的微量元素效应:微量元素是生物生长过程中必需的条件,其重要性遍及整个生物生命科学。微量元素也是衡量茶的品种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云南土壤的有机物质、微量元素含量丰富而天然配比合理,造就了普洱茶独特的内涵,水浸出物大多在40%以上,有些品种已高达48%,其中茶的主要有效成份茶多酚类浸出液可达33%以上,其它种类茶的浸出物,至今还没有验出高于此数的。人们在饮用普洱茶的这程中,补充了各种被茶树熬合成水溶性物质,属可溶性、活性微量元素,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四、唯一的原始加工工艺:普洱茶成茶工艺原始古老,当地农民将茶叶摘采下来稍经低温翻炒软、揉搓后放太阳下晒干。正因为这种简单而不经意的加工方法使普洱茶中各种蛋白质和有机物理学中的活性酶被保存下来,在学术上称为“抑活”,而其它烘青、炒青等加工方法,学术上则称为“灭活”。被“抑活”的这些有机物和活性酶又给普洱茶在陈放或渥堆、陈化和发酵的过程中提供了有机转化的物质基础。它有生命,能陈放,在陈放过程中,茶中有机物经过氧化、水解、分化、缩合过程形成了茶叶中新的可溶性物质,如没什子酸、茶褐素、阿拉伯糖、单糖等。这些物质如“没什子酸”,形成后的浓度比原来提高了3.2倍,茶褐素提高了近20倍。这些新物质可溶性高,对肠胃无刺激性,容易被吸收。原始的加工工艺,使普洱茶的内涵发挥得淋漓尽致,因此普洱茶具有消渴、解乏、提神、避瘴气、消食解油腻等实际功效,已被大量的实验和案例证实和接受。所以说,普洱茶称得上“似茶非茶,似药非药”,世上独有。

五、唯一的“茶祖”:说到底,普洱茶原本是世界上唯一的茶。众所周知,云南是茶的故乡,茶的传播是以云南为中心,往西南推移,直至印度,向乔木化、大叶型发展;往东北推移,直至江浙、安徽,则向灌木化、小叶型发展。如今,它的子孙后代已经百花齐放,各有千秋,但是,追根溯源,全世界的茶,都出自云南。这个唯一性,是普洱茶最根本的唯一。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胡旭华:熟茶必将是普洱茶的下一个爆发点》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普洱茶熟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