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与花茶。

独家关注·茶山与旅游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许多文青的梦想;一场与古茶山亲密接触的朝圣之旅,是许多爱茶人的梦想。当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曾经宁静的古茶山变得热闹起来。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人越来越多,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是,茶价变高了,茶农变富了,木房子不断换成砖瓦房,当然,茶山周边乡镇上的旅馆也越来越多。

茶山旅游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这些变化对许多人来说,幸运与不幸变得各自参半。幸的是让更多人认识了普洱茶的生态价值,可是对古茶山的生态系统来说,不幸似乎占了上风。茶山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成为天生悖论。那么,春天,与古茶山有约的人们,能不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呢?

茶山旅游保护与开发的悖论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目前似乎无解的话题,更是一个悖论。

以笔者多年走访茶山的见闻做对比,如果以一个生态环保者的角度来看,茶山上的生态已经被破坏得太多了。现在茶富起来的茶农都在大兴土木,茶农盖房子、盖初制所、盖旅馆。尤其是一些知名茶山,有实力的企业在乡镇周围大面积圈地,修建大规模的厂房,很多直接是劈山而建,现在尘土飞扬已经是春茶季节里很多茶山上的一道“风景”了。

除了大兴土木,川流不息的人群活动,对古茶园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家在深山里悄无声息地生长了几百年,突然被“惊扰”能适应吗?过度采摘早已是不争的实事,各路游客涌进茶山,都喜欢爬到树上瞎拍照,乱摘茶树叶子和寄生植物,还会留下大量生活垃圾,更不堪的是,一些企业为了发展茶山旅游,在古茶园周边大建所谓的“庄园”,大修道路,为了拓宽道路,不惜把挡路的古茶树直接推倒,弃置路边。企业大肆开发,茶农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虽然政府也出台过关于保护古茶园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但是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力,规定无异于一纸空文。不禁想起柴静的《穹顶之下》一段暗访,那个结巴小老板道出那句戳中要害的话:“你有义务没有权力!”推倒古茶树,有人去问责、去罚款吗?

其实,云南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澜沧江中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大多被急功近利的橡胶树和桉树覆盖,这些看似郁郁葱葱的树林却是极大破坏地下水资源和土壤的“绿色荒漠”,单一种植的橡胶树,病虫害严重,必须喷洒农药(硫磺粉),这对橡胶林方圆几公里的植被都会造成影响。曾经的热带雨林已经碎片化、孤岛化,正在走向消失殆尽。去年笔者曾满怀欣喜地前往临沧临翔区大名鼎鼎的昔归古茶园,而车驶进古茶园的一路竟然是穿过一片橡胶林,而站在忙麓山上,放眼望去澜沧江虽然清澈碧蓝,可江对岸,是一望无际、漫山遍野、连绵不绝的橡胶林,这景观不由得让人心颤。云南的古茶树,本来就是以生态性著称,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而破坏了茶山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古茶树的立根之本,那么这个产业又还能持续多久呢?

涌入茶山的各类人群,在破坏茶山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的破坏也是难以估量的,富起来的茶农大肆盖楼房,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不断被推到,现在再走进冰岛村,根本已经看不出那是个傣族村子,毫无规划设计的楼房,几十个初制所杂乱无章地安插在村子里的所有空地上,为了方便茶商游客停车而修建的停车场,看起来也是不伦不类。另外,茶山上的村民们在过去世世代代居住在山里,与外界交流甚少,虽然穷苦,但是自给自足,幸福感高,非常的单纯、善良,可是一夜暴富随时上演,茶叶变成了金钱与利益的交换条件时,那些简单的村民们,反而最容易被激发“性本恶”的潜质。去年在老班章村流行一句话“宁杀一只鸡,不泡一泡茶”,以8000元一公斤的老班章,一泡茶的价值已经超过一只鸡了,可是,奉茶不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待客之礼吗?还有,原本贫穷的村子,一夜暴富,很多村民没有文化,更不会理财,拿着那么多钱,根本不知道怎么花,而且来得容易,更容易挥霍,于是,赌博、吸毒、嫖娼这些社会恶习也开始在村子里蔓延。破坏了人文环境,是比生态环境更难以修复的,有多少人想过呢?

然而,站在被悖论的另一端,当地居民需要通过经济作物的种植维持生计,富起来的茶农需要改善生活,木房子哪里有楼房住起来舒适、安全;企业需要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客户,需要在原产地建立规范生产的现代化工厂;高企的原料价格让小茶商们不得不长时间守在茶山上收茶、建初制所,以确保原料的纯正;越来越多的爱茶人也有强烈的愿望想要亲近古茶园,看普洱茶的生长环境,寻找让自己心动的茶……人群大量进入茶山,相关的设施也必须跟上,修路、盖房子在所难免,每一个人都有无法驳倒的理由。“保护与开发”本就是个悖论。

以笔者的个人观点,目前云南的古茶山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旅游业,更不能走传统的大众旅游业模式,比如旅行社团队游。政府不仅需要提高执行力,更需要综合评估古茶山对游客的承载能力,而相应地控制人流;任何以破坏古茶树为代价的建设活动都不能被默许。可是,这样美好有序的状况,我们需要等多久呢?

在这个悖论中能够些许平衡的,个人认为是小众的深度精品游,人数不要太多,10人以内就好,杜绝旅游大巴车进入茶山。游客需要对茶有一定的感情,更需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留下一点垃圾,不伤害茶树。这就需要组织者在旅行开始之前就对游客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全文详见《普洱》杂志2015年4月刊。

CY260.com扩展阅读

冬天口干喝山楂茶山楂茶的功效与作用


冬天干燥季节,总是会容易口干。面对这种现象,我们就应该多泡山楂茶喝。山楂能够很好的生津润燥,感兴趣的来看看本文带来的山楂茶做法吧!

冬天口干喝山楂茶

冬天气候干燥,很容易让人感到口干舌燥,黑龙江省医师协会营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卢大平建议,不妨泡杯山楂茶来喝。人体津液在冬天会耗伤亏少,从而感到口渴眼干,皮肤也干燥失滑。山楂酸甜可口,可以生津开胃,与金银花、菊花加蜂蜜制成双花饮,能很好的生津润燥。

山楂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建议与不同的材料搭配泡茶,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如果用山楂、金银花、菊花加蜂蜜制成双花饮,能生津润燥、祛风消积,适用于心烦怔忡、头目眩晕(神经内科)、头痛(神经内科)目赤等症;如果用山楂50克、核桃仁150克加白糖,可制成山楂核桃茶,能补肾润肺、润肠化食,适用于津液亏损、冬季口干燥渴等;将生山楂、沙麦芽各10克开水冲服,制成山楂麦芽饮,可消食导滞,适用于消化不良等症;山楂片、丹参各10克,加麦冬5克,制成参果饮,能有效软化血管,对防治高血压(心胸外科心血管内科)、冠心病(心血管内科)起到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空腹时不宜饮用山楂茶,胃酸过多、胃炎、胃溃疡、反流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内科)患者,也不适合饮用。

山楂茶的做法

1、准备所需材料。

2、把山楂放入壶内。

3、加入少许开水。

4、把山楂烫洗一下,然后倒出烫洗的水。

5、再重新倒入开水。

6、盖上盖子泡15-20分钟。

7、泡至山楂出味。

8、再加入适量的蜂蜜。

9、最后拌匀即可饮用。

喝茶要结合自己的体质辨体喝茶才能养生

九种体质、六大茶类,中医教你如何配对

茶疗生发四季茶疗

山楂的药用功效

1、山楂具有养颜瘦身,女人的减肥片山楂含有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女性多吃山楂能消除体内脂肪、减少脂肪吸收的功效。

2、山楂具有降压,降脂,抗氧化,增强免疫力,清除胃肠道有害细菌等,还可预防肝癌。男性得了脂肪肝,就要养肝护肝,养肝护肝,首推山楂。

3、山楂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有效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山楂中的总黄酮有扩张血管和持久降压的作用。

4、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血淤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

山楂泡水喝的功效

山楂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以及极高的药用价值,众所周知的服用山楂的好处就是增加食欲,并且还能够很好的提高睡眠质量,并且还具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能够很好的促进身体健康。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

喝茶要结合自己的体质辨体喝茶才能养生

九种体质、六大茶类,中医教你如何配对

茶疗生发四季茶疗

基诺普洱茶山


基诺普洱茶山

茶叶,如今仍然是西双版纳基诺山的一项骨干产业。而基诺山做为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美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为大家好好讲解这论坛基诺山普洱茶山,让大家更加了解基诺山的一些相关信息。

基诺山普洱茶山位于景洪市所辖区域内,方圆600多公里。东距勐腊县勐仑镇42公里,西距勐养20公里,交通方便。这里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居住着18000多勤劳勇敢的基诺族人民。基诺山距景洪50余公里,距昆洛公路上的勐养镇压19公里,从旅游热线的勐仑植物园行驶8公里,便进入基诺乡辖区,再往前走10余公里,就是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几代人同居一间大草房的寨子。沿路高山林立,植物繁茂,石崖纵横,河道弯曲,公路如同羊肠小道,汽车行驶在弯曲柏油路面上似昆虫爬行,沿途景色十分迷人。生活在平原的游客更是感叹万千。

基诺山-西双版纳基诺族的故土,基诺山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位于西双版纳州境中部略偏东侧,面积为622.9平方公里,是西双版纳景洪市辖区内一个有名的山区。我国的基诺族,大部分聚居于此。西双版纳基诺山,古称攸乐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西双版纳基诺山的古名,《普洱府志》中有着一段纯系传说的记载:“旧时武侯遍游六山(指六大茶山-笔者),留铜锣于攸乐,置芒于莽芝,埋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此名其山。”昔日之攸乐山,似乎是依孔明留铜锣于山内而名。但史书上并没有孔明南征到过西双版纳的记载。

蛮砖古茶山资料简介与普洱茶特点


蛮砖古茶山资料简介与普洱茶特点

蛮砖茶山是”古六大茶山”现今保存得较好的一座茶山,茶林不规则地散布在原始密林中,经几代茶农的精心管理,至今仍年产茶叶万担以上。

茶区位置: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古六大茶山茶区。

蛮砖山东接易武,北连倚邦,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清代有茶园万亩以上,从磨者河边到曼林山顶六十里路沟沟壑壑都是茶。曼庄、曼林、曼迁、八总寨过去都是大茶村,各村产茶都在2000担以上。曼林的古茶园目前在勐腊县境内的五个茶山中保存得最好,有1000多亩成片的古茶园,其茶树树围大多在100厘米以上。

蛮砖山茶园虽多但茶号少,清末民初易武的茶号都到蛮砖茶山买原料,蛮砖茶农说:“易武七子饼一半是蛮砖茶。”蛮砖茶山有两个有名的大寨,一个是曼林寨,一个是曼庄村。曼林寨是蛮砖茶山茶园最多的寨,曼庄村是蛮砖茶山的中心大寨和人口最多的村。

蛮砖茶山史话最多的当数曼庄村,蛮砖茶山的兴衰与曼庄村的兴衰有直接关系,从明朝末年至清朝末年,蛮砖茶山的茶叶集散地和中心大镇便在曼庄。曼庄在史书中称为蛮砖,蛮砖的得名,一种说法是跟诸葛亮崇拜有关,说诸葛亮当年来六大茶山时,在曼应埋下了一块铁砖,于是这里就称作埋砖,后又演绎为蛮砖;另一说法为傣语,傣语中曼庄的意思是大寨子、中心之村,因曼庄过去是土司头人们经常聚集开会商议解决各种事务的地方,故称曼庄。

曼庄人在民国以前都是以茶为生,粮田开垦较少,自抗战爆发后茶业衰退,住户有减无增,时至今日曼庄也只有20多户人家,几乎都是丰家、卫家、权家的后人。这是一群舍不得丢不下茶山的人,他们说祖宗的大坟、祖上几百年种下的茶树都在这里,他们心中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三。他们要陪着祖宗,守着茶山,也守着心中那份不灭的希望。蛮砖茶山的古茶园保存下来的尤其多9长得又特别好,或许是对他们这份情感的回报。

蛮砖古茶山普洱茶特点:

相较其它古六大茶山,茶菁色泽较深;舌面与上颚中后段口感厚质香滑、舌面微苦。口感香气较沉,不若曼撒、易武香扬,近年茶质表现仍在水平之上。

云南普洱上海推销旅游新产品


云南普洱上海推销旅游新产品

在今天举行的上海“天赐普洱世界茶源”旅游推介会上,以神秘古朴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而著称的云南省普洱市向上海的旅游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民族精品旅游度假产品。

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普洱,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绿海明珠”、“天然氧吧”的美誉。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著名“普洱茶”的故乡,历史上商贸运输茶马古道的源头;有486公里长的国境线与越南、老挝、缅甸接壤,被誉为“东方多瑙河”的澜沧江——湄公河纵贯普洱全境。普洱的民族文化多姿多彩,极具魅力,全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汉、哈尼、彝、拉祜、佤、傣等14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61%。有被称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的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有反映傣族历史文化的孟连宣抚司署;还有《婚誓》、《阿佤人民唱新歌》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普洱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原始而神秘、古朴而奇异;佤族木鼓节、拉祜族葫芦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传承千年、魅力独具,让人流连忘返。世界旅游组织的专家感言:普洱是一个诗情的城市、浪漫的地方,就连空气都洋溢着浪漫。

近几年,普洱市紧紧抓住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重要战略和云南旅游强省的机遇,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以全新理念构建旅游业发展的大格局,推动文化旅游养生支柱产业快速发展。以“天赐普洱世界茶源”为品牌,大打“国际性旅游度假休闲养生基地”概念,不断整合旅游资源,吸引了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入驻普洱投资发展特色旅游产品,先后打造了景迈芒景景区、普洱国家公园、墨江国际双胞文化园、镇沅哀牢小镇、狂欢佤部落、景迈柏联精品酒店、开元梅子湖温泉度假酒店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景点和养生度假产品。适时开发了“大昆曼”、普洱“绿三角”旅游线路和无量山、哀牢山自驾旅游线路,推出普洱茶、咖啡、石斛“普洱三宝”特色优势等产品,逐步成为云南旅游新兴热点地区。

如今旅游产业方兴未艾的云南普洱,先后荣获“CCTV最值得向世界推介的中国名城”、“中国十佳绿色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中国魅力城市”、“EMBA最具投资价值城市”、“中国十佳最具投资潜力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等荣誉称号,其中景迈芒景景区还被评为“中国十大休闲景区”。

易武茶山的传说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为阿萨姆种),较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高10.33米、基围1.32米、树龄约七百多年的茶王树;有易武村铜箐河高14.52米,基围1.8米、树龄约四百多年的大茶树。

历史上,易武曾是西双版纳12个承担田赋的地区之一。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清雍正七年(1729年),江内六版纳实行改土归流,易武始改属普洱府思茅厅。民国18年(1929年)成立镇越县,易武一度成为县府所在地。

在现有的典籍和传说中,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传说中易武茶山在汉朝已有茶,孔明来时才教授采茶饮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他们在每年农历7月23日,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而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年产的干茶已达7万余担。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使易武成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兴,因茶而旺,茶叶让易武商贾云集,也让易武产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号极响的茶庄,留下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普洱茶珍品。

当然,易武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并非只是仰仗产量。这里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然就是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设厂制茶,带来了先进的制茶技术,自然就生产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妙茶品。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而雍正九年(公元1732年),随着普洱茶被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易武、曼撒两茶山)每年必须解决贡茶66666斤,贡茶未完成前茶叶不许上市买卖。可以说正是借助产量与茶叶卓尔不群的品质,当年的易武成为了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被称为“利润城”。

商业的繁荣与茶叶产量的猛增,还让易武成为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那一时期,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主要的有易武—老挝的乌德—丰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云南茶山 普洱之根


云南茶山普洱之根

我们知道,普洱茶的好坏,第一个要素是原料,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普洱茶品的质量。而原料的基础是茶叶,茶叶的基础是茶山,所以,茶山就是普洱茶的根基。如果这个根基不稳固,那普洱茶的根基就会很脆弱。幸运的是,普洱茶的根基——云南茶山,是最为稳固,最为优越的。俗话说“好山出好茶”,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全世界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理气候禀赋,云南茶山不仅出好茶,并且地域辽阔,出全国最多的好茶。近二十年来,普洱茶崛起,价格一路趋高,尤其近年来,全国其它茶类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普洱茶崛起的势头依旧不显颓势,可谓一茶独秀。这种状况,固然和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个性品质能够使普洱茶产品大量长久保存,具有惊人资金吸纳能力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云南茶山出好茶,并且多出好茶,是这些好茶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嘴巴,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和信任。

可云南为什么出好茶?许多人却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解码云南何以出好茶之谜。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普洱茶区也在云南的西南部,即以昆明为中点,正西北纬25°左右,正南偏东大约东经105°左右的扇形区域之内。这个区域的行政版图含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楚雄、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普洱茶区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主要山脉有无量山、哀牢山(从西北往东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大捺“乀”,邦马山、老别山(从东北往西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小撇“ノ”,它们很像入茶道之门的“入”字。普洱茶区群山逶迤,江河纵横,多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比适宜茶树生长。这片区域纬度上属北回归线附近,土壤类型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这两种土壤都颜色较红,土层较厚,含有极其适于茶树生长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直接决定了普洱茶茶叶的优良质地。

此外,这一区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这一地区既有强烈的日照,又有大量的云雾,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普洱茶具备了极其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加上这片区域又僻处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山川河流阻隔,自古交通极为不便,使这片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业文明很不发达,使得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得到保存,使普洱茶区至今保存着从野生古茶树到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乔木大茶树、人工栽培型台地茶树,从大叶种茶树到中、小叶种茶树的完整茶树序列,茶树遗传性和品种属性极为完整丰富,为生长优质普洱茶原料提供了极为深厚的根基。

此外,这种原生态的环境,还使云南茶山生态极为平衡,可以尽量少用,甚至根本不用人工施肥和使用农药,就能使茶树良好生长,收获足够制作大量普洱茶产品的大量优质茶叶。

而除以上因素之外,最优质的普洱茶生长密码,还有着两个性命攸关的关键地理气候要素——海拔和纬度。海拔对茶叶生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就降低0.65℃,海拔太低,1200以下,日照过强,温度过高,茶性暴烈,苦涩呆滞;海拔太高,1900米以上,容易冻寒,积温不够,茶性寡淡疲软。而纬度,则是在海拔条件满足外,纬度越低越好,纬度决定了日照时间和积温,纬度越低,日照越长,积温越高,茶性越厚。

所以,云南最优质好茶之迷就是适宜的海拔和较低纬度的有机结合,具体就是指较高海拔条件(1200米~1800米之间)和低纬度(22°左右)这个区域之内的茶山出的茶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后,这样会得到的良好结果是:日温差很大,海拔越高,晚上越冷,白天很热,茶叶品质就越好。日温差大就是好茶之迷!

以这个条件衡量,就会发现:云南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等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茶山都达到了最佳的高海拔和低纬度条件的结合,是云南普洱茶区最适宜茶树生长,最出好茶的地区,其次才是保山、大理、德宏等云南其它地州市的茶区。而这些地区,也刚好是普洱茶的传统产区。即使在现在普洱茶崛起的大背景下,普通消费者最“追”的“现实的”(相对那些被炒成文物,不具备实际消费价值的“号级茶而言)优质普洱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的“山头”里。

由上可知,以优质普洱茶生产的地理气候条件,尤其是高海拔和低纬度有机结合的条件衡量,只有云南才具备最适合普洱茶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云南之外其它茶区(除了老挝、缅甸、越南极少地区)生长的茶叶,都不具备普洱茶优质原料的第一要求“味最酽”的标准。

只有用云南茶区优质原料按照普洱茶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品,才能算优质正宗的普洱茶。而非云南茶叶原料,即使它们用普洱茶工艺生产出来,也不能算普洱茶。因为指称普洱茶的第一要素“普洱”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普洱茶云南性的地理要素,缺乏这一要素的普洱茶,即使勉强算普洱茶,那也只能毫不客气地说它们是非正宗,甚至是劣质的、假冒的普洱茶!

云南曼撒古茶山


云南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所辖茶山均在现今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撒地名改为“曼腊”,正因为其盛产茶叶而得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为村庄;“腊”指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毗邻,群山连绵,河谷纵横。

据史书记载,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老茶园l万余亩。《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中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乡,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清朝乾隆(1736年)前已有汉族在易武曼腊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l795年)石屏一带的汉族就纷纷迁居曼撒茶山,开发茶园,致使茶叶产量大增”。曼撒茶山茶叶以品质好、香高味浓而享誉国内和国际茶叶市场。清末民初,茶山所产茶叶主要经老挝运销越南莱州,再转销南洋诸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当时较有名的商号有张家湾的“张正号”、曼乃旧庙的“胡记号”茶,闻名遐迩的易武“元宝茶”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曼腊。曼撒村是古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撒寨,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茶叶年产量曾经达到70多吨。据史载和口传,茶王树寨原有一棵茶王树,老树直径为1.2米,树龄千年以上。1918年前,这株茶王树一次可采鲜叶100多公斤。1926年,茶王树主干枯死,后从树桩根部萌发出3枝新枝,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

曼撒茶山海拔在750~1958米之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l600毫米,茶区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局部地区黄壤和紫色壤土。PH值在5-5.5之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曼撒古茶园几经沧桑,大部分荒芜衰败。通过普查队实地考查测量,古茶山古茶园面积仅存2500余亩,分布于曼撒、曼腊、曼乃、倮德。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或是只采不管状况,相当一部分茶园荒芜、树势衰退,有的变为林茶混杂的树林。茶园单产低下。单产仅为12公斤左右。杨家寨的一片林茶混交林。由于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地处偏僻,罕有人迹。茶树生长茂盛,树势强壮,树干基围140厘米不等,而且密度较大。其中,在杨家寨海拔1060米的多依树山上,保存有一株高23.5米,基部围粗1.44米,树龄在500年左右的古茶树,是当地发现的野生状态下最高的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树均属云南大叶种,古茶树茶种群体较集中,叶型分为长叶型、椭圆形两种;从芽叶上可分为红梗绿芽、绿梗绿芽两种;另外在张家湾茶园中尚有少许的中小叶茶树分布。

清朝乾隆年间,曼撒茶山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年产达万担以上。当时生产出茶叶,多集中在曼撒老街进行交易;曼撒在鼎盛时期有300多户居民。同治十三年,曼撒老街遭遇关键性的第一次大火;光绪十三年,曼撒再次遭遇第二次大火,无情的大火瞬间毁灭繁荣的小镇,而第三次火灾与疫病,更是将曼撒成为颓圯之荒城。此时,离曼撒20千米外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这也说明为何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易武替代曼撒,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并且易武与曼撒茶区相近,因此很难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致在坊间,有不少厂方与业者将茶区所产茶菁同属“易武”。

实际上曼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与口感: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普洱茶引起藏家关注:谨防被套


普洱茶引起藏家关注:谨防被套

普洱茶。资料图片

清明过后,春茶相继上市,茶叶市场开始升温。记者连日走访发现,茶叶收藏伴随着茶市的趋火而逐渐成为收藏界的热门话题。而茶叶收藏中的热门项目——普洱,吸引了不少藏友关注的目光。

春茶的相继上市,让很多茶叶收藏爱好者嗅出了其中的商机。记者了解到,从近年趋势看,高端普洱茶的年平均价格涨幅在20%以上。业内人士介绍说,从2006年开始,国内的普洱茶就开始被疯狂炒作,2007年,一些普洱茶的价格甚至超过了黄金。不过,自2007年达到峰顶之后,茶叶收藏开始跌入谷底。

“目前,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是3年至10年的茶品。”某茶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普洱茶收藏投资热再起,主要用于收藏的生普洱茶价格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已翻番。但近一两年,陈年普洱茶价格飞涨,主要是商家炒作的结果,如50克重的陈年普洱茶王竟拍出13.8万元的天价。

业内专家提醒藏家,茶叶收藏不仅面临保管、市场波动等风险,像之前的普洱茶崩盘事件,就让不少商家亏得血本无归。因此,茶叶收藏最好从兴趣出发,量力而行,不可盲目跟风,否则很可能被“套牢”。

媒体采风茶马古道 记者关注下关沱茶


媒体采风茶马古道记者关注下关沱茶

12月17日,由云南省委外宣办、云南茶叶办、香港商报、云南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共同主办的“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采访团来到下关沱茶公司,对下关在茶马古道的中心地位以及下关沱茶公司在茶马古道上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度采访,下关沱茶公司吴青副总经理接待了考察团一行。

14点02分,采访团驱车来到下关沱茶公司,参观了博物馆,对公司的发展历程、沱茶起源、经历的沧桑岁月以及茶叶收藏等方面进行了解咨询。在和下关沱茶公司吴副总经理交流中,《香港商报》杜洁菡记者针对下关沱茶公司的产品结构、边销茶生产销售情况、茶叶在市场上的假冒和防伪问题深入了解;《香港成报》金梦瑶记者和《香港亚洲卫视》齐音记者对茶叶的采摘、生产加工、销售等特别感兴趣的环节进行了解并认真记录。

此次采风活动,引起了《香港商报》、《香港成报》、《香港亚洲卫视》、《春城晚报》、《深圳商报》、《腾讯网》等媒体的极大关注,对宣传下关沱茶品牌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茶马古道——跨越时空的穿越”采风车到下关沱茶公司

记者在下关沱茶博物馆关注下关沱茶的起源

普洱有哪些茶山呢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六座:革登、莽枝、倚邦、蛮砖、易武(曼撒)、攸乐;江外六座:南糯、布朗、巴达、南峤、勐宋、景迈。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十二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

先看江内六座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3、易武山(曼撒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4、攸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江外六大茶山:

5、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6、布郎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7、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8、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9、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10、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独家关注·茶山与旅游》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湿疹与花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