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y260.com - 阿萨姆红茶】

茶山新宠VS名山霸主

没有哪个茶像普洱茶一样,能分出那么多山头;

没有哪个茶像普洱茶一样,能够拥有一山一味;

没有哪个茶像普洱茶一样,能拥有那么多的粉丝和拥趸。

普洱茶原有的古六大茶山,因其历史与声望,都成了茶人、商家口中必知、必去、必备的谈资。山头主义的盛行,一方面是茶友越来越专业,越来越挑剔,越来越细分的明证,于普洱而言是个好事。另一方面使茶农增收了,环境改善了,思想开明了,意识提高了,何乐而不为?

2014年,普洱茶市场跌宕起伏,价格高开低走,但班章、冰岛、易武、景迈、倚邦等知名山头古树茶的价格却一直坚挺,究其原因,除了资源稀缺外,“山头”茶背后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可带给茶客们更多文化、精神层面的享受。不难预测,15年春古茶的名山茶价格仍然会持续走高。

但是在这样愈演愈烈的山头主义之下,不少炒作者,跟风者,炫耀者异军突起。于是,每个山头上聚集了一群群操着南腔北调,来自五湖四海的茶人、商人,游客,投资、盖厂、开山、抢料,煞是热闹。实力大的买个班章山,买个布朗山,实力一般的买半个南糯山,再不济的,或者是铁杆粉丝,则勐宋、帕沙、老曼峨,什么山头都自己收点,自己做点……

这样下去,名山茶的资源只会越来越少,那么我们是不是越来越难喝到传统的山头味了呢?答案是肯定的。比如老班章,它本身的产量就不高,市面上涌现出那么多老班章茶都打着纯料的概念,在这样高利润的驱使下,质量如何就很难保证了,因而所谓纯料就变成了一个比较有风险和有待商榷的事情。

实际上,名山茶在被热炒的情况下,遭到过度的开发,1995年南糯山800年栽培型茶树王悄然离世;2012年巴达近1800年野生型茶树王仙逝,并且还有很多茶区的古茶树岌岌可危,濒临毁灭。这些实例都告诉着我们山头主义的盛行虽然无形中拉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如果不懂得保护,破坏了老天给我们的馈赠,那这样的风潮对于爱茶的人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呢?

其实,云南有那么多的区域都产普洱茶,很多山头的茶叶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风味,大家大可不必只把眼光局限在这几座名山上,除了这些名山之外,也有很多默默无闻的潜力山头值得我们去发现。

这种“默默无闻”而又“一炮而红”的山头并不是没有先例,七彩云南庆沣祥的忙肺春古茶便是如此。忙肺茶山海拔1500—1600米,位于云南永德县,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至今还生长着中华木兰以及大面积的野生型、过渡型、栽培型的古树茶,那里古树参天,终年云雾缭绕。典型的立体气候、古老而纯朴的民风造就了忙肺茶无与伦比的生长环境。忙肺所产出的茶,汤色清澈明亮,香气馥郁高扬,口感饱满协调,一饮而尽,喉韵甘润持久。可以说忙肺茶有着冰岛的回味甘醇和昔归的清香馥郁,使人谦和静心,除名气外不输任何名山茶。于是,七彩云南看到了它的潜力,在2014年把它推到了世人面前,并不负众望,迅速得到了广泛茶友的认可,供不应求。

名山古树越来越稀缺,我们需要更多的好茶味就需要去发现更多的潜力山头,普洱茶品质和价值的不断提升,绝不是班章、冰岛山头的“一枝独秀”,而是更多口感、更多山头的“百花齐放”,七彩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山头被人们发掘和认可。今年茶胜去年香,可惜明年茶更好,这不就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精选阅读

六堡茶:本地茶市新宠


六堡茶:本地茶市新宠

广西有哪些本地好茶?

如果在十年八年之前,外省人问起这样的问题,广西人也许十有七八是回答不上来的。当然,会有两三位能罗列出那么几种来。可是,就算你能说出“西山绿茶”“凌云白毫”等广西最具知名度的茶品,估计外省人士也十有八九听得是“云里雾里”,表示“闻所未闻”。

这事确实让桂人挠心、憋屈,尤其是农界、茶界人士。因为广西非但不是“无茶无马”之地,甚至早就成为全国的产茶大省了。只不过,我们卖的大都是原料茶,没有培育出让本地人耳熟能详、让国内广大茶客“茗记于心”的知名茶品牌而已。

现在,这一切正在悠然改变,因为广西出了个“六堡茶”。几年之间,广西的茶市格局已发生令人惊叹的变化。

印象满城尽卖六堡茶

从南宁快速环道长湖立交、竹溪立交一带经过的市民会发现,街边那家令人过目不忘的“古鼎香”茶庄,不知从何时起,名称多出了几个大字,变成了“古鼎香六堡茶”。在这家茶庄入口醒目的位置上,摆放着几口贴有“六堡茶老茶婆6500元”等字样的大瓦缸。

在?西金湖路某茶馆,正对大门的那幅宽大的产品展示墙上,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六堡茶包装盒占据了上面的每一个格子。而在几年之前,上面摆的都是铁观音、大红袍之类的外省名茶。

这些本世纪之初就已立馆的两家南宁最知名的大茶庄,在五六年之前,都以销售福建铁观音、大红袍和云南的普洱茶为主,并以展示韵味十足的传统茶艺、古典茶道文化而让邕城茶友流连忘返。这几年,它们成了广西本地六堡茶最卖力的推广者之一。

而在这两年,六堡茶的卖家已遍布全城,终端布货已成燎原之势。在市内众多的茶叶店里,除了部分单一茶品的专营店之外,大部分茶店都摆上了六堡茶。

即使在以福建人、浙江人经营为主的10+1商业大道,卖六堡茶的也不在少数。而在两三年前,这里的三百多家茶店,只有少数几家售卖广西本地茶。

当然,只卖六堡茶的专卖店也在大街小巷中不断涌现出来。

记者在大范围的走访中发现,除了众多综合性茶庄、茶店,还有部分超市、商城摆放了六堡茶的专卖、展示茶台。

在这个城市里,即使在远离茶品的场合,你也会偶尔听到有人在谈论六堡茶。

细品六堡是什么茶

虽然众多市民就算是“走过、路过,没有进去过”茶庄、茶店,但也能看到众多“六堡茶”的字样,或者听说过六堡茶。但是,对于这个本地这几年才冒出来的“新”茶种,仍然有一些新茶友对它不甚了解。

据本地资深茶业研究专家、广西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梁志海先生介绍,六堡茶和云南普洱茶同属我国南方黑茶茶类,因原产于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据地方文史典籍记载,六堡茶远在唐代已有生产,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早在19世纪,梧州作为水上丝绸之路的起始站,六堡茶顺着水上丝绸之路,远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香港、澳门等地区,深受广大侨胞和各界人士的喜爱。现在北京、上海、重庆和港澳台地区,有部分人家还收藏有梧州茶厂生产的30年以上的六堡茶,质量甚佳,可以称得上是“可以喝的古董”。

在生产和加工工艺上,六堡茶采摘一芽二三叶,经摊青、杀青、揉捻、沤堆、干燥制成。

六堡茶有“红、浓、陈、醇”四大特质,有独特槟榔香气、越陈越佳。

陈年六堡茶,尤其是存放20年以上的“老茶婆”,有着独特的保健药用功能,正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接受并喜爱。有茶友为这种黑茶总结了几大功效:一、养胃暖胃,祛湿气;二、提神醒脑、消除疲劳;三、除油腻,助消化,醒酒;四、利尿解毒,消炎杀菌;五、降血压,防动脉硬化等。有人肚子痛或拉肚子,一喝六堡茶就好了。

争锋市场地位稳步上升

梁志海先生认为,六堡茶在广西本地市场上,从普洱、铁观音、龙井等国内名茶的“统治”下成功“突围”,初步确立了稳固的市场地位,这得益于政府、企业和茶商近十年的培育和协作,得益于黑茶市场的持续扩大和六堡茶的独特品质。

2011年3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2011年第33号公告,正式批准六堡茶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根据公告规定,六堡茶保护的地域范围为梧州市行政辖区内,获得保护的“六堡茶”为采用《DB45/T581-2009六堡茶》标准,规定在适宜加工的特定区域内,选用适制茶树的芽叶和嫩茎为原料,用六堡茶初制工艺和六堡茶精制工艺加工制成,具有“六堡香”及红、浓、陈、醇等品质特征的黑茶。

据梁先生介绍,在中国茶叶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发布的《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中,六堡茶的区域品牌价值达到了8.79亿元。对比2010年数据,六堡茶的区域品牌价值净增了2.06亿元。由此可见,六堡茶的整体市场状态呈现稳步上升态势,品牌的认知度与认同度也得到了明显提升。

有专业人士估计,六堡茶在南宁市场上已形成超过亿元的市场规模,并且市场份额还在不断增加。

在谈到这款本地茶的市场表现时,古鼎香贸易公司总经理韦平给出了“六堡茶的发展势头确实有点猛”的评价。实际上,古鼎香厢竹店已成为六堡茶的专营店,店中展示的几乎都是这种本地名茶。

某名茶总汇金湖店负责人郑晓艳告诉记者,该店的六堡茶销售量已接近普洱茶的75%,整体售价相当于普洱茶的八成左右。记者在这家最初以销售普洱茶为主的知名茶庄里看到,六堡茶的现场布货量比其他茶种都多,在员工名片背面的主营产品介绍上,六堡茶的排位仅次于普洱茶,而铁观音、红茶、绿茶、单枞、红袍等品种都排在后面。郑小姐还透露,在该店一千多名固定茶客中,经常喝六堡茶的已超过半数。

众多茶业界人士认为,虽然六堡茶在短时间内还难以撼动其他名茶的“江湖地位”,但是六堡茶已成为广西茶业行业培育、打造区域名茶的成功范例,成为广西茶业的新名片。

现在,六堡茶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广东、上海、北京等地知名茶社的展示柜上,它的出口量也在迅猛增长。

基诺普洱茶山


基诺普洱茶山

茶叶,如今仍然是西双版纳基诺山的一项骨干产业。而基诺山做为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化以及美丽的风景,下面就让我们为大家好好讲解这论坛基诺山普洱茶山,让大家更加了解基诺山的一些相关信息。

基诺山普洱茶山位于景洪市所辖区域内,方圆600多公里。东距勐腊县勐仑镇42公里,西距勐养20公里,交通方便。这里是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居住着18000多勤劳勇敢的基诺族人民。基诺山距景洪50余公里,距昆洛公路上的勐养镇压19公里,从旅游热线的勐仑植物园行驶8公里,便进入基诺乡辖区,再往前走10余公里,就是基诺族的发源地--龙帕寨,几代人同居一间大草房的寨子。沿路高山林立,植物繁茂,石崖纵横,河道弯曲,公路如同羊肠小道,汽车行驶在弯曲柏油路面上似昆虫爬行,沿途景色十分迷人。生活在平原的游客更是感叹万千。

基诺山-西双版纳基诺族的故土,基诺山是基诺族世代繁衍生息之地,位于西双版纳州境中部略偏东侧,面积为622.9平方公里,是西双版纳景洪市辖区内一个有名的山区。我国的基诺族,大部分聚居于此。西双版纳基诺山,古称攸乐山,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西双版纳基诺山的古名,《普洱府志》中有着一段纯系传说的记载:“旧时武侯遍游六山(指六大茶山-笔者),留铜锣于攸乐,置芒于莽芝,埋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曼撒,因此名其山。”昔日之攸乐山,似乎是依孔明留铜锣于山内而名。但史书上并没有孔明南征到过西双版纳的记载。

普洱茶膏成国庆送礼新宠


普洱茶膏成国庆送礼新宠

今年中秋、国庆双节联辉,很多人已经开始准备节日礼物,而收藏期限长、养生价值高的高档酒、茶类产品受到了越来越多高端消费者的欢迎。云南贡润茶叶有限公司对北京地区专卖店的统计发现,今年选择普洱茶膏作为礼品的消费者比往年多了80%以上。

普洱茶膏成国庆送礼新宠

从顾客的反馈来看,绝大部分消费者认为普洱茶膏是一种新型时尚的高档商务礼品。普洱茶膏的原叶选自云南勐海1700-2500米的茶区,五十至百年生古树普洱,甄选1/20明前优质茶叶和茶尖,仅取5/100的普洱精髓,历经186道工序,经72天炼制而成。优质的选材与严格的制作工艺,奠定了普洱茶膏稀缺、珍贵的地位。

此外,很多顾客更看中普洱茶膏显著的健康养生价值。一些顾客表示自己喜爱普洱茶,却因为平时工作忙碌,泡茶工序又繁琐,所以喝的比较少,而普洱茶膏饮用方便快捷,养生价值还更好,所以经常购买一些自饮。

不仅百姓选择普洱茶膏作为馈赠礼品,就连国家政府部门也选择普洱茶膏作为国礼赠送给国外嘉宾。2012年4月,茶膏先行者品牌贡润祥普洱茶膏作为“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茶礼”,担当国礼重任,代表中国,礼敬世界。

健康有机普洱茶渐成市场新宠


健康有机普洱茶渐成市场新宠

近年来,“有机”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关注,深受深圳市民欢迎的普洱茶也加入“有机”家族。天然、健康、无污染,主打中高端市场的有机普洱价格不低,却仍然吸引了一批重视食品健康的爱茶人士。

“有机”普洱潜力无限

有机茶,简单地说就是不施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激素的,是一种优质、安全、无污染、纯天然的,经过认证的茶叶。不少茶商认为,普洱茶在探索行业发展之道过程中,有机茶作为一个新兴产品,发展潜力非常大。

勐库戎氏董事长戎加升告诉记者,想要做好茶,技术是关键,原料是根本。如果没有好的原料,再好的技术也难做出好茶。而天然、绿色、无公害的有机茶就是最好的选择。

要发展有机茶,就必须控制茶农对化肥农药的使用。这对茶农来说是一种艰难的转变,也是对做有机茶的茶商们的考验。戎加升告诉记者,为了做好有机茶,他们做了大量工作。多年来勐库戎氏企业潜心研究有机茶,已经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中国的四个“有机茶生产、发展与贸易”项目示范基地建设单位之一。

历经十余载的奋斗发展,勐库戎氏企业现覆盖整合可采摘茶园面积达5.4万亩,其中有机茶园1.08万亩,无公害茶园4.3万亩。年加工生产能力1万余吨,主要生产普洱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等系列产品,产品为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定点检测产品。

环保有机茶优势多

天然、环保、无污染无疑是有机普洱最大的优势,比起常规茶,有机茶对出品全过程的控制更加严格,这确保有机茶的“原生态”以及优越品质。

戎加升介绍,就产品质量的认定来说,有机茶产品与常规茶产品有以下三点区别。第一,常规茶叶产品的质量审定通常是通过对最终产品的审定来实现的,不考虑或很少考虑生产和加工过程,而有机产品的质量审定不仅要对最终产品进行必要的检测,更重要的是审查产品在生产、加工、贮藏和运输过程中是否可能受到各种污染的影响;第二,常规茶叶种植过程中通常使用农用化学品,如化肥和农药,而有机产品在种植和加工过程中禁止使用任何农用化学品和所有人工合成的助剂,不仅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使环境、生物、人类和谐共处;第三,消费者从市场上购买的有机食品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可以通过有机产品的质量跟踪记录系统,追查到全过程的某个环节(茶园和农户),这是常规产品难以具备的。

选购有机茶需谨慎

由于有机茶市场旺盛,许多厂商乱打“有机茶”招牌,使消费者真假难辨,甚至上当受骗。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茶才是绿色有机茶?消费者如何分辨?专家提醒,目前最直接的方法是要看防伪标志并刮开防伪涂层,且以电话查询真假。

据了解,茶叶按品质高低分为绿色有机茶、绿色食品茶、无公害茶、一般常规茶。绿色有机茶叶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是茶叶中最高品质的代表,因此它需经过有机食品颁证组织严格的生产加工认证。

有机茶比一般茶叶更加清香、甘醇,颜色更加清亮、翠绿。专家提醒,应到大商场或大型茶叶专营店购买有机茶,更要选择有良好口碑的有机茶品牌。另外,目前市场上的绿色有机茶大都是封闭防伪包装,上贴有“有机茶”标志,且有可以刮开免费查询的防伪涂层。此外,消费者在购买绿色有机茶时,可向经销商索要验证绿色有机茶认证机构颁发的《有机茶原料生产证书》、《有机茶加工证书》、《有机茶交易证明》三个证书,如果这三个证书没有或不全,即可证明经销商销售的绿色有机茶是假的。

易武茶山的传说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为阿萨姆种),较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高10.33米、基围1.32米、树龄约七百多年的茶王树;有易武村铜箐河高14.52米,基围1.8米、树龄约四百多年的大茶树。

历史上,易武曾是西双版纳12个承担田赋的地区之一。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史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清雍正七年(1729年),江内六版纳实行改土归流,易武始改属普洱府思茅厅。民国18年(1929年)成立镇越县,易武一度成为县府所在地。

在现有的典籍和传说中,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传说中易武茶山在汉朝已有茶,孔明来时才教授采茶饮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他们在每年农历7月23日,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而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年产的干茶已达7万余担。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使易武成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兴,因茶而旺,茶叶让易武商贾云集,也让易武产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号极响的茶庄,留下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普洱茶珍品。

当然,易武之所以后来居上,超越江北六大茶山,并非只是仰仗产量。这里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天然就是产上等茶叶的好地方。再加上外地客商到易武设厂制茶,带来了先进的制茶技术,自然就生产出让人难以忘怀的精妙茶品。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而雍正九年(公元1732年),随着普洱茶被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易武、曼撒两茶山)每年必须解决贡茶66666斤,贡茶未完成前茶叶不许上市买卖。可以说正是借助产量与茶叶卓尔不群的品质,当年的易武成为了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被称为“利润城”。

商业的繁荣与茶叶产量的猛增,还让易武成为了“茶马古道”的始发地,那一时期,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主要的有易武—老挝的乌德—丰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云南茶山 普洱之根


云南茶山普洱之根

我们知道,普洱茶的好坏,第一个要素是原料,原料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普洱茶品的质量。而原料的基础是茶叶,茶叶的基础是茶山,所以,茶山就是普洱茶的根基。如果这个根基不稳固,那普洱茶的根基就会很脆弱。幸运的是,普洱茶的根基——云南茶山,是最为稳固,最为优越的。俗话说“好山出好茶”,云南具有得天独厚的,全世界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地理气候禀赋,云南茶山不仅出好茶,并且地域辽阔,出全国最多的好茶。近二十年来,普洱茶崛起,价格一路趋高,尤其近年来,全国其它茶类比较低迷的情况下,普洱茶崛起的势头依旧不显颓势,可谓一茶独秀。这种状况,固然和普洱茶“越陈越香”的个性品质能够使普洱茶产品大量长久保存,具有惊人资金吸纳能力有关,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云南茶山出好茶,并且多出好茶,是这些好茶征服了广大消费者的嘴巴,赢得了他们的青睐和信任。

可云南为什么出好茶?许多人却不甚了解。因此,有必要解码云南何以出好茶之谜。云南地处中国西南,普洱茶区也在云南的西南部,即以昆明为中点,正西北纬25°左右,正南偏东大约东经105°左右的扇形区域之内。这个区域的行政版图含昆明、玉溪、红河、文山、楚雄、大理、保山、德宏、临沧、普洱、西双版纳。普洱茶区地势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降低,主要山脉有无量山、哀牢山(从西北往东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大捺“乀”,邦马山、老别山(从东北往西南走向),有如汉字的一小撇“ノ”,它们很像入茶道之门的“入”字。普洱茶区群山逶迤,江河纵横,多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肥沃,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比适宜茶树生长。这片区域纬度上属北回归线附近,土壤类型以赤红壤、砖红壤为主。这两种土壤都颜色较红,土层较厚,含有极其适于茶树生长的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直接决定了普洱茶茶叶的优良质地。

此外,这一区域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使这一地区既有强烈的日照,又有大量的云雾,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使普洱茶具备了极其良好的自然生长环境,加上这片区域又僻处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山川河流阻隔,自古交通极为不便,使这片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工业文明很不发达,使得这种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得到保存,使普洱茶区至今保存着从野生古茶树到过渡型野生古茶树、人工栽培型古茶树、人工栽培型乔木大茶树、人工栽培型台地茶树,从大叶种茶树到中、小叶种茶树的完整茶树序列,茶树遗传性和品种属性极为完整丰富,为生长优质普洱茶原料提供了极为深厚的根基。

此外,这种原生态的环境,还使云南茶山生态极为平衡,可以尽量少用,甚至根本不用人工施肥和使用农药,就能使茶树良好生长,收获足够制作大量普洱茶产品的大量优质茶叶。

而除以上因素之外,最优质的普洱茶生长密码,还有着两个性命攸关的关键地理气候要素——海拔和纬度。海拔对茶叶生长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就降低0.65℃,海拔太低,1200以下,日照过强,温度过高,茶性暴烈,苦涩呆滞;海拔太高,1900米以上,容易冻寒,积温不够,茶性寡淡疲软。而纬度,则是在海拔条件满足外,纬度越低越好,纬度决定了日照时间和积温,纬度越低,日照越长,积温越高,茶性越厚。

所以,云南最优质好茶之迷就是适宜的海拔和较低纬度的有机结合,具体就是指较高海拔条件(1200米~1800米之间)和低纬度(22°左右)这个区域之内的茶山出的茶叶。这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后,这样会得到的良好结果是:日温差很大,海拔越高,晚上越冷,白天很热,茶叶品质就越好。日温差大就是好茶之迷!

以这个条件衡量,就会发现:云南澜沧江中下游地区,尤其西双版纳州、普洱市、临沧市等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茶山都达到了最佳的高海拔和低纬度条件的结合,是云南普洱茶区最适宜茶树生长,最出好茶的地区,其次才是保山、大理、德宏等云南其它地州市的茶区。而这些地区,也刚好是普洱茶的传统产区。即使在现在普洱茶崛起的大背景下,普通消费者最“追”的“现实的”(相对那些被炒成文物,不具备实际消费价值的“号级茶而言)优质普洱茶,也大多集中在这些地区的“山头”里。

由上可知,以优质普洱茶生产的地理气候条件,尤其是高海拔和低纬度有机结合的条件衡量,只有云南才具备最适合普洱茶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云南之外其它茶区(除了老挝、缅甸、越南极少地区)生长的茶叶,都不具备普洱茶优质原料的第一要求“味最酽”的标准。

只有用云南茶区优质原料按照普洱茶特殊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品,才能算优质正宗的普洱茶。而非云南茶叶原料,即使它们用普洱茶工艺生产出来,也不能算普洱茶。因为指称普洱茶的第一要素“普洱”这两个字,本身就包含了普洱茶云南性的地理要素,缺乏这一要素的普洱茶,即使勉强算普洱茶,那也只能毫不客气地说它们是非正宗,甚至是劣质的、假冒的普洱茶!

云南曼撒古茶山


云南曼撒古茶山

曼撒古茶山为普洱茶古六大茶山之一,所辖茶山均在现今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撒地名改为“曼腊”,正因为其盛产茶叶而得名。“曼腊”系傣语地名,“曼”为村庄;“腊”指茶;“曼腊”即茶村之意。曼腊东与老挝、丰沙里省接壤,南与易武乡相连,西与象明乡毗邻,北与江城县整董镇毗邻,群山连绵,河谷纵横。

据史书记载,曼撒茶山是最早发展的六大茶山之一,域内拥有古老茶园l万余亩。《云南经济滇茶概述》中载:“镇越县即六大茶山的易武茶乡,曼撒茶山茶质优良,远较佛海为胜,年产茶约200吨,清朝乾隆(1736年)前已有汉族在易武曼腊制团茶。乾隆年间(1736~l795年)石屏一带的汉族就纷纷迁居曼撒茶山,开发茶园,致使茶叶产量大增”。曼撒茶山茶叶以品质好、香高味浓而享誉国内和国际茶叶市场。清末民初,茶山所产茶叶主要经老挝运销越南莱州,再转销南洋诸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当时较有名的商号有张家湾的“张正号”、曼乃旧庙的“胡记号”茶,闻名遐迩的易武“元宝茶”有相当一部分出自曼腊。曼撒村是古茶山的中心地带,南起茶王树寨,西至曼撒寨,北到曼乃寨,东迄黑水梁子都是茶山,茶叶年产量曾经达到70多吨。据史载和口传,茶王树寨原有一棵茶王树,老树直径为1.2米,树龄千年以上。1918年前,这株茶王树一次可采鲜叶100多公斤。1926年,茶王树主干枯死,后从树桩根部萌发出3枝新枝,新枝直径分别为36、43、26厘米。

曼撒茶山海拔在750~1958米之间。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17.2℃,年降雨量l600毫米,茶区土壤属砖红壤性红壤,局部地区黄壤和紫色壤土。PH值在5-5.5之间,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曼撒古茶园几经沧桑,大部分荒芜衰败。通过普查队实地考查测量,古茶山古茶园面积仅存2500余亩,分布于曼撒、曼腊、曼乃、倮德。由于长期无人管理或是只采不管状况,相当一部分茶园荒芜、树势衰退,有的变为林茶混杂的树林。茶园单产低下。单产仅为12公斤左右。杨家寨的一片林茶混交林。由于土壤肥沃、自然环境适宜于茶树生长,地处偏僻,罕有人迹。茶树生长茂盛,树势强壮,树干基围140厘米不等,而且密度较大。其中,在杨家寨海拔1060米的多依树山上,保存有一株高23.5米,基部围粗1.44米,树龄在500年左右的古茶树,是当地发现的野生状态下最高的栽培型古茶树。

古茶树均属云南大叶种,古茶树茶种群体较集中,叶型分为长叶型、椭圆形两种;从芽叶上可分为红梗绿芽、绿梗绿芽两种;另外在张家湾茶园中尚有少许的中小叶茶树分布。

清朝乾隆年间,曼撒茶山开始进入最辉煌的时期,据史料记载,年产达万担以上。当时生产出茶叶,多集中在曼撒老街进行交易;曼撒在鼎盛时期有300多户居民。同治十三年,曼撒老街遭遇关键性的第一次大火;光绪十三年,曼撒再次遭遇第二次大火,无情的大火瞬间毁灭繁荣的小镇,而第三次火灾与疫病,更是将曼撒成为颓圯之荒城。此时,离曼撒20千米外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这也说明为何清光绪以后的《普洱府志》上,易武替代曼撒,成为六大茶山中重要的茶山。古代行政区域划分,曼撒属易武土司管辖,并且易武与曼撒茶区相近,因此很难严格区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以致在坊间,有不少厂方与业者将茶区所产茶菁同属“易武”。

实际上曼撒古茶山包括易武茶山,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清道光年间(1821—1850)莽枝、架布、习空、倚邦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易武茶,茶质优良,远销佛海,年产茶约4000担,以加工团茶(砣茶)为主,乾隆年间(1736—1795),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作为贡茶,加工精细。《云南经济滇茶》说:“于二月间(农历)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茶”。七子饼茶,采用的是上等好茶,要讲究花色,共计八色贡茶。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李佛一《十二版纳志》载:“清道光同治间,易武产茶额七万担,光绪三十年间,因战乱易武区茶产额减为二万担”。易武在几个世纪前,它就是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据说车家祖上敬奉贡茶有功,皇帝品茗之余,龙颜大悦,特赐“瑞贡天朝”匾,以诏后人。明清时期更为朝廷关注之地,既是普洱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曼撒古茶山普洱茶的特点与口感:

大叶种栽培野生茶特色,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列中最具特色茶品;舌面与上颚中后段香气饱满,优质茶品甘韵扩及两颊,近年因过度采摘与季节因素,汤质较薄。

普洱有哪些茶山呢


普洱古茶山以澜沧江为界划分为江内六座:革登、莽枝、倚邦、蛮砖、易武(曼撒)、攸乐;江外六座:南糯、布朗、巴达、南峤、勐宋、景迈。由于各茶山的茶树生长环境各异,土壤所含化学成分也不一样,因而这十二座茶山所产的茶叶在口感上各有不同。

先看江内六座

1、革登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呈淡清香,汤色深桔黄。

2、莽枝山:属乔木中小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快,香气较淡,汤色深桔黄。(3)、倚邦山:属乔木小叶种,回甘快、生津较好,香气幽香如澜,汤色深桔黄。(4)、蛮砖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强烈、生津好,香气呈梅子香,汤色深黄。在历史上有喝蛮砖看倚邦一说。

3、易武山(曼撒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香气高,在梅子香、蜜香中透着一股幽澜香,谷雨前后所采芽茶味淡香入荷,回甘强烈生津好,易武正山历史上就是闻名中外的茶山。

4、攸乐山:属乔木大叶种,苦涩重,回甘快、生津好,香气一般,汤色淡桔黄。

目前上述六大茶山的产茶量已渐少,产茶重心已移至江外六大茶山:

5、南糯山:属乔木大叶种,微苦涩,回甘、生津好,汤色桔黄、透亮。透着蜜香、澜香,谷花茶淡香如荷。历史上是闻名遐迩的古茶山,至今仍存活着一株已逾千年的栽培型的茶王树。

6、布郎山:属乔木大叶种,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

7、巴达山:属乔木大叶种,这里生长着成片的栽培型茶树和野生茶树林。贺松村大黑山上就生长着一株1800年的野生型茶王树。此山茶叶味苦涩,回甘、生津快,汤色桔黄晶莹、透亮,条索墨绿油亮。香气好,有梅子香、蜜香。

8、南峤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薄甜,汤色深桔黄,香气一般,茶叶等级低。

9、勐宋茶山:属乔木中叶种,乔木茶树不成林(片),灌木居多,口感苦涩,微回甘、生津一般,汤色深黄,条索墨黑。

10、惠明景迈山:属乔木大叶种,十二大茶山中乔木树最大的一片集中在这里,号称"万亩乔木古茶园。"苦涩重、回甘生津强,汤色桔黄剔透。这里的乔木茶树上还生长着一种寄生物俗称"螃蟹脚",可消炎怯痰、对治疗胃病和糖尿病较有效。

独家关注·茶山与旅游


独家关注·茶山与旅游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许多文青的梦想;一场与古茶山亲密接触的朝圣之旅,是许多爱茶人的梦想。当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越来越近的时候,曾经宁静的古茶山变得热闹起来。路越来越好走,越来越宽,人越来越多,接下来的连锁反应是,茶价变高了,茶农变富了,木房子不断换成砖瓦房,当然,茶山周边乡镇上的旅馆也越来越多。

茶山旅游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这些变化对许多人来说,幸运与不幸变得各自参半。幸的是让更多人认识了普洱茶的生态价值,可是对古茶山的生态系统来说,不幸似乎占了上风。茶山旅游的开发与保护成为天生悖论。那么,春天,与古茶山有约的人们,能不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呢?

茶山旅游保护与开发的悖论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一个目前似乎无解的话题,更是一个悖论。

以笔者多年走访茶山的见闻做对比,如果以一个生态环保者的角度来看,茶山上的生态已经被破坏得太多了。现在茶富起来的茶农都在大兴土木,茶农盖房子、盖初制所、盖旅馆。尤其是一些知名茶山,有实力的企业在乡镇周围大面积圈地,修建大规模的厂房,很多直接是劈山而建,现在尘土飞扬已经是春茶季节里很多茶山上的一道“风景”了。

除了大兴土木,川流不息的人群活动,对古茶园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人家在深山里悄无声息地生长了几百年,突然被“惊扰”能适应吗?过度采摘早已是不争的实事,各路游客涌进茶山,都喜欢爬到树上瞎拍照,乱摘茶树叶子和寄生植物,还会留下大量生活垃圾,更不堪的是,一些企业为了发展茶山旅游,在古茶园周边大建所谓的“庄园”,大修道路,为了拓宽道路,不惜把挡路的古茶树直接推倒,弃置路边。企业大肆开发,茶农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虽然政府也出台过关于保护古茶园的地方性行政法规,但是因为缺乏严格的监管和执法力,规定无异于一纸空文。不禁想起柴静的《穹顶之下》一段暗访,那个结巴小老板道出那句戳中要害的话:“你有义务没有权力!”推倒古茶树,有人去问责、去罚款吗?

其实,云南的生态环境已经很脆弱了,澜沧江中下游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地大多被急功近利的橡胶树和桉树覆盖,这些看似郁郁葱葱的树林却是极大破坏地下水资源和土壤的“绿色荒漠”,单一种植的橡胶树,病虫害严重,必须喷洒农药(硫磺粉),这对橡胶林方圆几公里的植被都会造成影响。曾经的热带雨林已经碎片化、孤岛化,正在走向消失殆尽。去年笔者曾满怀欣喜地前往临沧临翔区大名鼎鼎的昔归古茶园,而车驶进古茶园的一路竟然是穿过一片橡胶林,而站在忙麓山上,放眼望去澜沧江虽然清澈碧蓝,可江对岸,是一望无际、漫山遍野、连绵不绝的橡胶林,这景观不由得让人心颤。云南的古茶树,本来就是以生态性著称,如果因为各种原因而破坏了茶山的生态环境,失去了古茶树的立根之本,那么这个产业又还能持续多久呢?

涌入茶山的各类人群,在破坏茶山生态环境的同时,对当地的人文环境的破坏也是难以估量的,富起来的茶农大肆盖楼房,少数民族的传统民居不断被推到,现在再走进冰岛村,根本已经看不出那是个傣族村子,毫无规划设计的楼房,几十个初制所杂乱无章地安插在村子里的所有空地上,为了方便茶商游客停车而修建的停车场,看起来也是不伦不类。另外,茶山上的村民们在过去世世代代居住在山里,与外界交流甚少,虽然穷苦,但是自给自足,幸福感高,非常的单纯、善良,可是一夜暴富随时上演,茶叶变成了金钱与利益的交换条件时,那些简单的村民们,反而最容易被激发“性本恶”的潜质。去年在老班章村流行一句话“宁杀一只鸡,不泡一泡茶”,以8000元一公斤的老班章,一泡茶的价值已经超过一只鸡了,可是,奉茶不是云南少数民族的待客之礼吗?还有,原本贫穷的村子,一夜暴富,很多村民没有文化,更不会理财,拿着那么多钱,根本不知道怎么花,而且来得容易,更容易挥霍,于是,赌博、吸毒、嫖娼这些社会恶习也开始在村子里蔓延。破坏了人文环境,是比生态环境更难以修复的,有多少人想过呢?

然而,站在被悖论的另一端,当地居民需要通过经济作物的种植维持生计,富起来的茶农需要改善生活,木房子哪里有楼房住起来舒适、安全;企业需要发展,需要吸引更多的客户,需要在原产地建立规范生产的现代化工厂;高企的原料价格让小茶商们不得不长时间守在茶山上收茶、建初制所,以确保原料的纯正;越来越多的爱茶人也有强烈的愿望想要亲近古茶园,看普洱茶的生长环境,寻找让自己心动的茶……人群大量进入茶山,相关的设施也必须跟上,修路、盖房子在所难免,每一个人都有无法驳倒的理由。“保护与开发”本就是个悖论。

以笔者的个人观点,目前云南的古茶山在缺乏严格监管的情况下,并不适合大规模开发旅游业,更不能走传统的大众旅游业模式,比如旅行社团队游。政府不仅需要提高执行力,更需要综合评估古茶山对游客的承载能力,而相应地控制人流;任何以破坏古茶树为代价的建设活动都不能被默许。可是,这样美好有序的状况,我们需要等多久呢?

在这个悖论中能够些许平衡的,个人认为是小众的深度精品游,人数不要太多,10人以内就好,杜绝旅游大巴车进入茶山。游客需要对茶有一定的感情,更需要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不留下一点垃圾,不伤害茶树。这就需要组织者在旅行开始之前就对游客进行生态保护的宣传与教育。全文详见《普洱》杂志2015年4月刊。

如何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名山古寨茶


如何才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名山古寨茶

在当今名山古寨毛茶价格一路飞涨的大前提下,想买到一片价格比较低廉的名山古寨茶,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痴人说梦。”但如果不限年份,不限品牌,想要买到相对便宜的名山古寨茶却未必不能实现。

在普洱茶价格快速攀升的十年里,市场竟然出现了这样一道奇景:中期茶、老茶价格上涨的速度远远比不过新茶上涨的速度。对于茶客来说,只要你知道当年有哪些名山古寨,茶商的底价在哪里,会砍价的人一定能买到物美价廉的名山古寨茶。

举例来说,2010年前后,一片纯料老班章也就500元上下,像困鹿山、冰岛、昔归这些名寨茶绝对不足千元。要知道在那个时代,一片新茶过千等于天方夜谭。这几年想要买到相对便宜的名山古寨茶,基本没啥可能。

因为茶商不缺钱,在大家急需钱周转以及做新茶的当下,这些名山古寨的价格并不坚挺。现在卖茶能有两三倍的利润,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当年几百元一片的名山古寨茶,现在你肯出到1000元左右,能说动茶商基本就搞定了。

买这些茶,2013是分水岭,14年以后的茶不要问,因为大家入手的成本都很高。没有几个人会做赔本的买卖,砍价的时候要表现出足够的诚意,只要让茶商明白只要降到你要求的价格,你就一定会购买,买卖一般能成。

买这类名山古寨茶唯一担心的就是冒牌货,对于这类情况,如果实在拿不了主意。拍好茶的图片,带上茶的价格,私密小编吧。毕竟公开场合下,讨论哪家茶真,哪家茶假,并不合适。

普洱茶名山古寨是如何形成的?


普洱茶名山古寨是如何形成的?

采或不采,茶树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名山古寨是普洱茶永恒的话题,茶客莫不已喝到老班章为荣,喝茶人常常挂在嘴边的也都是冰岛、薄荷塘这些茶价已经飞上九霄的名山古寨。在成名之前,这些寨子的普洱茶无人问津,成名之后,千金难求。

广义上来说,只要有古茶园,出产普洱茶原料的寨子都可以称作古寨,但名山往往因人而出名。每一片茶园的茶都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并没有好坏高低之分,只不过是喝茶的人根据喜好将其划为三六九等。茶因人而贵,山因人而出名。

拿老班章来说,成名不到20年,便一跃成为茶王。要知道倘若历史回溯100年,老班章的茶是很难被人接受的。在普洱茶最盛行的清中期,茶王反而是倚邦茶山的曼松寨。喝茶的人在变,对茶的要求也在变。

清代喝普洱茶的人大多在北京,喝茶的都是北方人。现代喝普洱茶的人大多在广东,喝茶的都是南方人。北方人喝茶追求清淡,南方人喝茶追求厚重。正因为如此,老班章成为了现代普洱茶的茶王,从过去的不入流变成现在的翘楚。

除了喜好问题,名寨古寨更需要推手的力量,说通俗点就是炒作。普洱茶炒作带来的作用不全是负面,一个寨子想要成名,没有炒作因素是绝不可能。同样以老班章为例:

2000年一公斤老班章的毛料不超过5元钱,到了2004年的时候,已经飙升到30元左右,到了2007年的时候升至500元,就算2007年普洱茶市场崩盘,6年后老班章的毛茶升至8000元/公斤。今年因为冰雹干旱的因素,更是有了万元的价格,其幕后的推手就是炒作。

普洱茶市场就是这样矛盾,一方面大家对炒作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又依赖炒作带来的结果。更有甚者,嘴上说着拒绝炒作,实际又参与其中。赚钱了就是合理的上涨,亏钱了就是炒作过度,山还是那座山,茶园也还是那个茶园,只不过知道的人多了,便成了名山。

除去以上两点,名山古寨还要有特点,尤其是这个特点是其他寨子无法具备的。比如海拔、毛茶的口感、独特的地理气候、以及人文环境。这些因素加在一起,成为一个与众不同的体系之后,一座潜在的名山就出现了。只要有茶商宣传,名人支持,资金注入,几年的时间,一个新的名山古寨就会出现---比如薄荷塘。

红酒看酒庄,普洱看山头。名山古寨就是这样,因人的喜好而被定义,也因人的追捧而出名。喝遍名山,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是名山,又何必在乎它出不出名呢?

为什么汤色能辨别名山头茶?


为什么汤色能辨别名山头茶?

辨别普洱茶产地、品质好坏优劣需要综合因素来判定,但有些茶因其特点鲜明,所以是可以从某一方面(汤色、滋味)就能判断是不是这个茶,是不是好茶,特别是一些名山名寨的古树茶(例如当年的冰岛老寨和薄荷塘古树春茶)就是典型的例子。

就汤色而言,无论你怎么泡,泡多少泡,汤色都是寡淡的,如果在冲泡没问题的情况下,汤色黄黄的或者泡着泡着茶汤就黄了的话,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茶有问题。

因为真正的冰岛老寨和薄荷塘古树春茶泡出来,茶汤的颜色就是寡淡的,这不仅是业界公认的事实,也是普洱茶的常识。

所以,像这样很有特点的名山头山寨茶,是可以以单一条件或因素来作为判断依据的。当然,这只仅仅局限于一些名山古树纯料茶,如果是小树、大树,混采,拼配的话就另当别论了,甚至也就不能用这样的方式去鉴别了,毕竟这只是针对于极少数的普洱茶而言,并不适合所有的名山头茶。

之所以把茶汤颜色从整个普洱茶判断标准和因素中提出来单独说,是因为我们在鉴别普洱茶的时候,明明可以简化流程和内容,可是考虑的因素多了,反而会弄复杂掉,最终可能会把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忽略乃至忘掉。

明明茶叶是真的,品质也是非常好的,可是越喝越喝不懂,越喝越觉得有问题,最终不相信专业的同时也不相信自己!

因此,所谓“大道至简”,尽量的在众多因素和条件呈现方面,挑出最核心,最具代表性的因素来就行了,这样既能简化过程,又能快速的鉴别茶叶。

当然了,对于绝大多数茶叶来说,还是要有一个完备的品鉴系统和品鉴标准的,否则,万一弄错掉咋办呢?又比如冰岛秋茶和春茶,就茶汤色和滋味而言,明显就是两个级别的,可是它们都是冰岛,这时你怎么判断呢?仅仅看汤色?品滋味?看叶底?NO,都不完全是,需要综合看待。

如果以单一方面来判定的话,偏差会很大,出错的概率也会非常的大。比如易武刮风寨春茶和落水洞的在汤色方面就非常相似,如果这时候依然不考虑综合因素的话,你是很难判断这两款茶的,因为茶汤都差不多,太像了,你怎么判断嘛?那么这时就需要品口感滋味、叶底以及多方面的有力证据才能区别得出来。

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虽然茶汤颜色不是判断普洱茶唯一的条件和标准,但在必要时,在有些名山头茶方面,是可以作为判断依据或者关键要素的。

因为,独特的茶叶特征决定了它的唯一性,都独一无二了你还能找出第二个来么,显然不大可能,就比如老班章一定是霸气凌烈迅猛的,冰岛老寨一定是汤色寡淡滋味带冰糖韵的,如果不是这个茶,换作其它就绝对变掉,再也不是这个了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茶山新宠VS名山霸主》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阿萨姆红茶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