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叶。

王毅推介云南:云南的普洱茶我每天都在喝

“云南的普洱茶我每天都在喝,因为普洱茶不影响晚上睡觉,这跟其他茶非常不同,而且对胃非常有好处。”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0日在北京表示。

当天,中国外交部和云南省政府在北京举行“开放的中国:魅力云南世界共享”全球推介活动,王毅出席并作上述表示。

“我喝了云南的咖啡,刚刚这个片子介绍中国95%的咖啡是来自云南,不仅仅是中国,云南的咖啡原料还大量出口到国外,给雀巢公司、星巴克使用,我刚刚喝的咖啡品牌叫后谷,这个咖啡我不是夸张,是我走遍全球,喝过全球各个国家咖啡当中最好的。”王毅在推介中介绍了自己喜欢的咖啡。

在推介中,王毅说,云南是中国开放历史最悠久的地区之一,从2000多年前的“南方丝绸之路”到稍晚出现的“茶马古道”,再到上世纪初的滇越铁路、滇缅公路,一直都是中国同南亚、东南亚国家和人民之间相互交融的纽带。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澜沧江,浇灌出中南半岛灿烂的文明,也孕育了澜沧江—湄公河沿岸人民“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兄弟情谊。可以说,中国同周边国家共建“命运共同体”的道路上,云南已经走在了前面。

王毅指出,云南是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主力军。近年来,依托中国—南亚博览会等合作平台,云南同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速推进,云南作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交汇地带,以及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的重要参与省份,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云南正在朝着开放层次更高、开放领域更广、与亚洲和世界联系更密切的方向大踏步前进。云南风光秀丽、资源丰富、民族和谐、经济发展,同时云南也在大力推进扶贫和减贫的工作。

中国外交部2016年启动全球推介活动后,已先后推介了宁夏、广西、陕西、四川、贵州5个省区市。

延伸阅读

云南普洱茶情怀:我与黎明之光


云南普洱茶情怀:我与黎明之光

网友投稿:dub****x@nup

说起来接触八角亭,是从黎明之光开始。而接触黎明之光还要从论坛的活动开始。

一边写这个稿子,一边品味05年的黎明之光青饼……

写这些不是为了单纯拿奖品,更多的是确实很想借这个机会倾诉一下我与黎明之光的滴滴点点。

2年之前的偶然的机缘,我参与了论坛的一个活动,买到了1片05年的黎明之光青饼。因为此前没有接触过八角亭茶,对于这款黎明之光也没有任何感性或者理性认识。而拿到茶,打开包装后,我便意识到自己拿到了好茶——茶香扑面。撬了一泡喝,回甘很明显,弱烟味,苦涩却能化开。

或许缘分就是这样,人缘、茶缘、道缘,缘分到了一切便都变得顺其自然。

喝第一口便觉得似曾相识,仿佛一位新朋友前来拜访,又仿佛是一位老朋友过来叙旧。喝着喝着便免不了开始感慨万分……

之后我便通过网络和城市实体店搜索这款茶,当时这款茶的价位已经不低了,可我还是买了不少回来。

之后的每一天,我都要与她相见,说与不说不重要,因为在品饮过程中,我知道她了解我的内心。这样,生活中的苦乐,嬉笑、哀伤,便一同融入茶中,饮入口内,一切皆淡然,释然……

后来又是一个机缘,从一个朋友那里拿到了一件06年的黎明之光,与05相比,更多了些涩感,但无妨,岁月的磨砺会让她变得成熟起来,就好像你、我,经历了才表明我们的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黎明之光,我开始更多接触八角亭,从0432开始到去年的和合昌,从常规到高端,我能够感受到黎明从平民定位到逐渐走向高品位阶层,我能够体会到黎明这一路的努力和企望,就好像这个品牌一样——黎明,永远不放弃,直到天明。

以上为我与黎明之光的故事。有幸成为黎明的会员,希望黎明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希望黎明之光这个系列能够一直做下去,给茶友带来不断的精彩!

“好茶出云南”普洱茶产业 专场推介在杭州举行


“好茶出云南”普洱茶产业专场推介在杭州举行

近日,“好茶出云南”普洱茶产业专场推介在浙江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普洱市委书记卫星,云南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作宣传推介。

云南省政协原副主席、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农业农村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唐珂,浙江省农业厅厅长林健东,普洱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胡国云,普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施劲松,中冶赛迪集团董事长肖学文出席活动。

卫星从“天赐普洱·世界茶源”,茶马古道源头,普洱茶文化发祥地,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等方面向与会嘉宾作了推介。他说,普洱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核心地带,也是最早种茶、制茶、饮茶的地区;普洱因茶而兴、因茶而名,用茶与世界对话,通过茶与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普洱与茶相依相恋,茶是普洱的根、普洱的魂、普洱的记忆、各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衣食万户”的大产业,老百姓生计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普洱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全力打好“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部署要求,以标准质量、检验检测为支撑,实现了普洱茶产品“四有四可”,即: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普洱茶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云茶融入全国、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卫星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普洱市将以品牌建设为引领,做优大基地、培育大主体、建设大数据、建成大仓储、发展大产业,擦亮“普洱茶”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的普洱”,把品质最优、品味最纯的普洱茶奉献给广大消费者,让绿色有机、安全优质的普洱茶成为人们的“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王敏正表示,今年云南展团组织庞大的茶企团队到杭州参展,希望能让更多人感受来自云茶,来自普洱茶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我们以“品质为生命、品质为灵魂”,用匠心精神持之以恒塑造云茶品牌,“普洱茶”被评为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实施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加工升级、品牌打造、质量保障、科技支撑、市场拓展、融合发展等“八大工程”,努力实现中国茶叶综合实力第一强省、中国茶叶第一品牌、千亿云茶产业的目标。

推介活动上,施劲松代表市政府与中冶赛迪集团相关负责人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唐珂、肖学文作交流发言。

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的参展商、专家学者;云南省相关州市单位负责人,云南茶叶咖啡企业代表和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出席活动。(记者:王博喜莉,资料来源:普洱日报)

关于云南普洱茶


普洱茶好就好在一个“陈”字上,“愈陈愈香”及“陈韵”是普洱茶爱好者最为推崇的一点。经现代医学证明,它对于降低胆固醇、抑制血脂及心脏病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象一般药物那样会产生副作用,因此随着人们养生观念的加强,它愈来愈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云南作为普洱茶的故乡,这已经得到了公认。顾名思义,很多人认为普洱茶的原产地就在位于云南西南部的普洱县。其实普洱茶的真正的主要产地在云南的昌宁县以南,沿着澜沧江东西两岸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勃海、思茅、景洪等县,其中尤以西双版纳一带为最多。而实际上普洱县只是普洱茶的集散地,本身并不生产茶叶。

每年春天的二月下旬直到十一月止都是普洱茶的采摘时期;而春茶的采摘又依据时间的早晚分为“春尖”、“春中”、“春尾”,夏茶的采摘俗称为“二水”,然后才是秋茶采摘,又称为“谷花”。茶叶采摘季节的不同,它的品质也有高下之分。茶叶专家认为云南的茶在一年当中要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所产的品质最好。春茶清香爽口为上品,夏茶味道浓烈但不带苦味,而秋茶则是香中带苦,苦后回甜,值得细品。目前云南真正高级的普洱茶都是以“春尖”为主体制成的。

我们真正喝到的普洱茶是经过了加工精制的成品茶,刚采摘下来的茶叶只能称为毛茶。而几乎所有的毛茶都是集中到下关去精制加工的。所有的毛茶在送厂之后,专家会视其水分及茶梗的多少是否合于规定,将毛茶依次分为十个等级和三个等外级,然后再严格的按照一个拼配比例表来压制各种成品茶。普洱茶作为一个知名的茶品,为了维持其品质的稳定,因此每个厂家都必须严格的按照统一的拼配表制作茶叶,以确保每种类型的普洱茶规格一定相同。

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推介会举行


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推介会举行

这是一座年轻时尚的城市,新潮的时尚每天都在吸引着身在都市人们的眼球,然而华丽过后,自然沉淀下的那份醇味更让人魂牵梦萦,可以说,每个身在都市的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朝向自然的纯梦。

近日,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推介会暨华南农业大学与七彩云南普洱茶陈化技术开发集成研究项目签约仪式在东莞明轩酒店隆重召开。据了解,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作为全国首个普洱茶酝化中心项目落户普洱茶陈化地盛誉之称的东莞,如此大规模的普洱茶酝化中心,不仅开创了普洱茶市场的先河,更加为我国茶行业的整体发展提出了新的思路。七彩云南普洱茶东莞酝化中心将打造一个集中高品质茶品、高效管理、高规格接待、高档次服务等多重优势于一体的普洱茶品升级项目,倾力于向所有爱茶人提供顶级普洱茶茶馆家服务。

华南农业大学与七彩云南签署了“普洱茶优质高效陈化技术开发集成研究项目”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集中各自优势资源,强强联合。“我们与七彩云南的合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是普洱茶、甚至是中国茶行业的一个标志性合作。”华南农业大学项目负责人介绍。酝化中心负责人也表示他们看中的是华南农业大学的技术科研实力。

王迎新:漫说云南古茶树


王迎新:漫说云南古茶树

原始森林里草木葳蕤,花香草药香混合着落叶的味道,云南大叶种古茶树傲然其间,苍劲的枝干上覆盖着毛茸茸的苔癣,油绿硕大的叶片边沿锯齿分明。清晨的雾气散去,阳光斑驳地洒下来,茶树的叶子越发油绿清亮,在混合着花香的空气里默默生长。世界茶树的源头中心——中国云南,这些大叶种茶树就这样在这里站立了几百年、几千年。

早在1990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云南省茶叶分公司出版的《茶的故乡——云南》一书中,已故的茶叶专家彭承?就专门论述过专家学者从物种起源考察论证“茶树起源于云南”的五大根据:一;云南具有茶树系统发育过程的自然条件。二;从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进行考察。三;茶树近缘植物的分布,是考察茶树原产地的重要标志。四;云南野生大茶树分布辽阔。五;云南茶树有古老茶树的生物学特征。世界茶科植物有共23属380多种,分布在西南的就有260多种,其中以云南为最多。据中科院《780》工程调查,仅仅云南腾冲一个县内,就发现有8属70多种。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张宏达教授研究分类,茶组植物世界上共有40个种,我国分布有39个种,云南就占了33各种。这些研究表明了云南茶树资源的丰富,同时对现存的野生大茶树的分布予以了印证。考察报告中指出;云南境内有四十多个县的深山老林中发现野生大茶树和栽培型大茶树。

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是上天对云南的馈赠,对所有爱茶人的恩赐。

漫步在景迈山、老班章、攸乐山、勐库大雪山或者易武的古茶园里,各种林木交杂共生,高大的酸多依树、枝叶青翠的香樟树为茶树搭起一道天然的遮荫凉棚;落叶在地面上堆积起厚厚的一层,慢慢腐化为肥料。灌木丛生,山花烂漫其间,各种昆虫在花木间穿梭。茶山里的蜘蛛最有特点,古茶树林里的蜘蛛色泽鲜亮,个头比一般蜘蛛大。它们在茶树枝上布网捕捉小虫子,为茶树的健康提供了生态绿色的成长环境。

近年来,有的地方为了增加茶树面积,人为地把古茶园里的杂树尽数清理掉,种上古茶树的实生茶树苗。这样做改变了古茶树赖以生存了千百年的自然环境,其次以实生苗栽培的茶树会出现基因衰退的现象。还有的地方,为增加茶树的“产量”,对茶树周围的杂草施以除草剂,对土壤造成污染,茶叶的品质也将收到影响。这些都是在古茶树的开发利用中不明智、不科学的做法。

古茶树资源有限,如何在不破坏它的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科学地去保护它们,确实刻不容缓,制止一些不科学的做法,急功近利的做法,才能让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千年、远比我们个人生命要长的古茶树们依旧常绿常青,依旧在春天萌发出新芽。同时要合理采摘,采摘春、秋茶,不采夏茶,精采精制,让古树茶在我们的茶盏里芬芳永远。

古树茶之所以予人印象深刻,还在于它的品饮价值。一只洁净的白瓷盖碗里,色泽墨绿,条索肥壮,银毫满披的古树茶充溢着野性天然的美,散发着淡淡的、近似花香又不全似花香之气息。当沸水注入,轻轻把茶叶托起,一点点把它浸透,茶香随水汽飘起,令人闻之欲醉。这香气似乎是有生命力的,随着茶叶冲过程而会发生变化,刚开始润茶时的清香尚带着一点点青味,第一二泡的香气则更为纯正,接下的时段里,古树茶丰厚的内涵物质将会在近由泡、甚至二十泡里逐渐呈现浓醇、甘醇、甜润之滋味,而香气也会有最初的花香、蜜香转至最后的菌香。

曾经有一位非常热爱古树茶的人,很想知道古树茶的内含物质里究竟有哪些超群的成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好喝?他自己掏腰包把景迈古树茶样送到了思茅质量检验局进行检验。检验报告出来后,纸上的几个数字叫他明白了,古树茶的茶多酚、儿茶素、总糖、寡糖等各项指标含量均高出一般标准,感官的愉悦被科学的严谨清晰地解析出来,这些数字证实着古树茶优异品质的存在理由。不过,古树茶里还有许多更为微妙的成分还未被研究或公布出来,比如它的香气构成,古树茶叶香气在不同年份、不同温度、湿度下的转变,是哪些物质在起着作用?

况且,云南古茶树的鉴赏之美并非单一,而是丰富而充满个性的。云南的古茶山各个山头自有其独特的韵味,也就是茶人们常说的“山头味道”,就算是同一座大山里,海拔高和海拔低的地方、向阳和背阴的地方,所长茶树的茶叶风味也有不同。

景迈的蜜花香、微涩而回甘悠久,易武的平衡柔美、仪态万千,老班章的气韵饱满、老曼娥的大苦大甘、冰岛的茶质丰厚,每一种都可以让人品味悠久,痴迷其间。在六大茶类里,这样悠长有序,起伏跌宕的品饮体验非普洱茶莫属。因此这也是无数茶人爱上普洱茶,并为之着迷的缘故。

丰富的品饮层次感,嗅觉味觉与视觉之美的综合审美体验,清晰而有深度的文化背景和地理背景,就这样构成了云南古树茶不可复制的气质。质朴、优雅、独立、稀缺。

云南普洱茶:云南茶乡话茶俗


云南普洱茶:云南茶乡话茶俗

云南是茶的故乡,这里有四十多个县的深山密林中发现了野生大茶树。在哀牢山区镇源县九甲乡千家村的原始森林中,发现了树龄2700年和2500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据西双版纳的古傣文记载,早在1700年前,当地就有茶树栽培。勐海县南糯山上至今生长着800年前的人工栽培茶树,被称为“茶树之王”。

云南有26个民族,各个民族都特别喜欢饮茶。在悠长的历史中,茶渗透到了每个民族生活的各个方面,饮茶习俗也多姿多彩。

基诺人从茶地采回鲜嫩的茶叶,洗净晾干后仔细的用手揉软搓细,放进一只大碗中。再加上用柑橘树叶、泡酸的鲜竹笋、可作蚂蚁醋的酸蚂蚁、一种叫做“白生”的菌、大蒜、辣椒、盐巴等佐料拌和,就成为一碗“凉拌茶”,基诺族话叫作“拉拔批皮”。酸、辣、辛、咸、苦中透出一股鲜香,是一盘下饭的好凉菜。

把茶当作菜吃的还有滇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境内的德昂族。他们将从树上采来的新鲜芽叶放进小缸里面,撒上盐巴拌匀,层层压紧,装满为止。放几个月后,需多少掏出多少,拌上香料,便是吃饭佐餐的一道好菜。

景颇族和哈尼族也有以茶作菜的习惯。他们砍来竹子,锯成长约一尺、一端留有竹节的竹筒。再将采来的嫩茶放在太阳下晒,失去二三成水分后,再用手揉搓;或者将采来的新鲜茶树芽叶用锅蒸煮,等到茶叶柔软泛黄时,起锅将茶叶倒在竹帘上再用手揉搓。然后,将茶叶装入竹筒,用木棒分层捣实。到快装满时,用竹叶塞紧筒口,把竹筒倒置,使多余的水分流出来。两三天后,再用泥灰封住筒口,将茶筒插入土中。放上两三个月,竹筒内的茶叶变成金黄色,发出一种特有的茶叶浓香时,取出筒内茶叶晾干,装进瓦罐加进香油腌渍,随时都可以取出作菜,是一种具有特殊风味的菜肴。

“烧茶”在佤族中流行,佤语叫作“枉腊”,是一种近于“烤”茶的方式。首先,烧一壶开水,放在火塘边备用。然后,把茶叶均匀地铺在一块薄铁板上,放在火上烤。等到茶叶焦黄时,将茶叶倒入开水壶中煮。煮好的茶倒入茶盅里,便可饮用。这种茶苦中带甜,散发出一股焦香,在饮茶中别具一格。

真正“烧”的茶是布朗族的“青竹茶”,他们进山干活想喝茶时,就会砍来一节香竹筒,放进茶叶,装满清泉水,然后放进火堆中烧。在等待烧茶的时间里,他们找来香竹,砍成一节一节的小竹筒,把底部削尖插在地上,成了一排奇妙的高脚茶杯。不一会儿,竹筒里的水烧开了,茶煮好了。将茶从竹筒里倒入插在地上的高脚杯中,人们拔杯而起,就可以品尝这种集山泉的清冽、茶叶和鲜竹的清香于一杯的竹筒茶了。

拉祜族家里的“烤茶”与佤族的“烧茶”差不多,只是不是把茶叶放在铁板上“烧”,而是装在小陶罐中烤。

西双版纳傣族也爱吃烤茶,烤茶办法与拉祜族差不多。只是他们喜欢先在茶碗中放上一些调味品,如花椒、生姜、桂皮、盐、香糯叶等,然后倒上茶汤。

丽江纳西族除喜爱喝“油茶”、“盐茶”、“糖茶”外,还喜爱中一种“龙虎斗”。在纳西族话中“龙虎斗”叫作“阿吉勒烤”。人们先将茶放在小陶罐中烘烤,待茶叶烤到焦黄时,注入开水煮茶。同时,在备好的茶杯中倒进半杯烈酒,然后将煮好茶水倒入盛酒的茶杯。顿时,茶杯中发出轰轰的响声,如雷声滚滚。因此,“龙虎斗”又叫作“雷响茶”。

到大理旅游的游客,都会品尝一次白族“三道茶”。“三道茶”是大理白族文化的奇珍,当客人进入客厅坐定后,主人家的女儿或儿媳妇就会捧出第一道茶来。这第一道茶是加糖的“糖茶”,表达主人对客人的盛情欢迎。第二道茶,是只放茶叶的“苦茶”。按照白族的习惯,喝这道茶是谈往事、叙家常的时候。这时,宾主之间随便交谈,无拘无束,尽兴长谈。谈兴已尽,客人准备告辞前,主人家又捧出第三道茶,茶里放了米花,所以叫“米花茶”。这道茶是送别客人,祝客人吉祥如意。喝了这道茶,客人便该起身告辞了。

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


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

云南普洱茶是云南特色产品之一,每个到此旅游的朋友都会带些普洱茶回去,当做礼品送给长辈或亲戚朋友。那你可以云南普洱茶这个名称如何由来。今天小编查找了许多资料,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这篇文章,希望此文对大家了解普洱文化有所帮助。中国是一个茶叶大国,拥有成千上万种茶叶,然而中国茶文化也相当有内涵;茶文化包括制茶、饮茶的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

“普茶”“普洱茶”即“濮茶”

闻名中外的普洱茶,数百年来以“普洱”二字出名,那你对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可了解。然而,“普洱”地方,在唐宋元明时期,名为“步日睑”、“步日部”,到清代时才叫“普洱府”,而茶名却在清代前已称“普茶”。如何解读普洱地名与普洱茶的关系,值得学术界研究。对此,笔者在2001年4月曾有论文在“第三届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交流和公开发表过,作过一些解读。笔者现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的角度再作综合研究辨析,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普洱”是佤语“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普”是“扑”、“蒲”、“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濮人”是最早种茶的民族,“普茶”即是“濮茶”。

“普洱”是“步日”、“步耳”的同名异写

论据有三:(一)远在唐代,南诏已于今思(茅)普(洱)地区设银生节度于银生城(今景东县),普洱设治,名“步日睑”,宋代元代时期,称“步日部”,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改称“普耳”,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普洱府”。(二)佤族学者尼嘎(魏德明)先生作过调查,并在《“普洱”人考》中提出:“步日”或“普洱”是佤语,是佤族(布饶)和布朗族称呼“兄弟”的意思。(三)笔者曾到西盟佤族自治县作过考察,经老县长隋嘎(佤族)证实,也如是说。调查考证发现,佤族布饶人称布朗族为“步耳”,有的方言为“步日”,布朗族则称佤族为“布嘎”,意为朝前走的同胞同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带的布朗族和佤族布饶人都自称为“艾佤”,后来在迁徙的过程中,前面走的是佤族人,所以布朗族称他们为“布嘎”,后面跟来的是布朗族,故佤族称他们为“步日”。至今在佤族布饶人和布朗族中,仍然广泛流传着其祖先居住在普洱(今宁洱)、思茅、墨江一带。1949年以前居住在普洱城边的几家布朗族人还说,普洱城最早是他们的老祖宗建立的,以前普洱城有块石碑上还刻有他们“大王”(指首领)的名字,后来被敲掉了。

“普”是“扑”、“蒲”、“濮”等古代民族称谓的同音异写

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论据有四:一、盛产茶叶的思(茅)普(洱)区,在唐代时属南诏国银生节度地,唐樊绰《蛮书》卷四载:“扑子蛮,开南、银生、永昌、寻传四处皆有。”二、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说,沿澜沧江居者号“普蛮”,亦曰“扑子蛮”。三、历史学家方国瑜教授考证,“蒲蛮,一名扑子蛮”,“在景东、景谷、普洱、思茅、西双版纳、澜沧、耿马、临沧、镇康、云县、保山诸处居民,都有蒲蛮族,自称‘布朗’,以往记录濮、朴、蒲,都是布的同音异写;又布朗族与佤族(自称布饶、布幸)、崩龙族(自称布雷,即今德昂族),语言同一属系,族属亦相关(称蒙克族,亦称南亚语族),古濮人分别名号甚多,当包有今布朗、阿佤、崩龙(德昂)诸族之先民。”四、20世纪80年代,当时思茅地区在文物普查中,于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几个县发现许多新石器,属“忙怀类型”,而“忙怀类型”属“百濮”的文化遗存。

论证:唐《蛮书》中说的“扑子蛮”,即是佤族布饶人和布朗族的先民“濮人”。方国瑜教授在论著中没有提到“普”字,笔者认为,“普”也是“濮”的同音异写。从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来研究,“蒲”实际就是“濮蛮”,而“扑蛮”、“蒲满”、“普蛮”的“扑”、“蒲”、“普”字均是“濮”的代音字,音根是濮人族群的佤语,指的即今布朗族。后来代音的几个字,在汉语里,“扑”是动词;“蒲”是草本植物名词;“普”是副词,没有特指含义,而“濮”字却是一个古代族群名词,是核心词,是词根,是“普”同音字的真实含义。故“普洱”一词,可说是“濮儿”一词之音,早期的“步日”人、“步耳”人、“普耳”人,即是最早种茶的“濮儿”(步耳)布朗人。在古代,汉人总是把少数民族称之为“蛮”,带有贬义,故在“濮”的代音字后都带有一个“蛮”字,故有“扑蛮”、“蒲蛮”、“普蛮”之称,实际指的都是布朗族人。所以,笔者认为,“普”也是“濮”的民族称谓同音异写。

“普茶”即是“濮茶”

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论证如下:一,历史文献中最早记载思(茅)普(洱)区有茶的是唐代樊绰《蛮书》,其卷七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合烹而饮之。”这里未指出茶名,只说地界,“茶出银生城界诸山”,当指产茶的哀牢山、无量山“银生节度”所辖的县,自当包括今普洱(思茅)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蒙舍蛮”中亦有“濮蛮”,或许当时就叫“濮茶”,其用“椒姜桂合烹而饮”之法,至今还保留在佤族饮用的擂茶中。二,历史上第一次提到“普茶”一词是明代万历年间的谢肇zhè所著《滇略》:“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澜沧布朗族叫“蒸而成团”的圆形紧压茶叫“腊广”。请注意,谢公第一次提到的是“普茶”,没有“洱”字,明代时就叫“普茶”。笔者认为,它指的就是“濮茶”,可说是“濮儿茶”的简称,因是“濮儿”人种出来的茶,便简称“普(濮)茶”,全称为“濮儿(普洱)茶”,所以“普”就是“濮”,“普茶”就是“濮茶”。这个观点,笔者在2004年8月《云南日报》考察组到思茅召开的座谈会上谈过,后被记者写成《学者考辨“濮”与“普”》一文,刊登在《云南日报》上。三,清嘉庆年间,檀萃在《滇海虞衡志》说:“普茶,名重于天下”,“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茶,已自唐时”都只说“普茶”,而无“洱”字。此记载指出了银生府的“普(濮)茶”,早在唐代南诏时期,已销往西康、西藏等地“西蕃”地区了。四,清道光《普洱府志》、光绪《普洱府志》中叙述〈物产〉时,只曰“茶”一字,没有“普洱”二字,因这是当地的府志,茶又是在普洱本地所出的,自不必说地名,而直接记述一个“茶”字。故笔者认为,“普(濮)茶”、“普洱(濮儿)茶”是外地购茶者根据产地族群地名叫出来而传扬闻名的。

对于云南普洱茶名称的典故就讲解到这,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重在意境,其中的品茶境界需要茶友亲自体验。品茶需要环境、心境两个重要因素;同时约二三好友一起品,那真是人生一大美事啊!

云南普洱茶:文物化的普洱茶


云南普洱茶:文物化的普洱茶

⊙林梦达

很多人都记得,两三年前,普洱茶市场出现了类似炒股和期货市场的现象,所谓“普洱茶证券化”。2008年岁末,嘉德四季高调推出普洱茶专场拍卖,拍品均为20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其中80年以上的,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一。作为商品,普洱茶在广东一带的拍卖活动屡见不鲜。而作为“能喝的古董”,普洱茶以专场形式,出现在中国嘉德这种档次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上,可是头一遭。

传说中种下第一株普洱茶树的诸葛亮,肯定想不到,茶,这种历经千年的日常饮品,现如今,不仅能让人惊喜交集,还能让人惊魂不定。最近几年,普洱茶收藏经历了一系列财富泡沫的洗刷。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推进下,在茶商们的苦心经营下,在投机者的跟风炒作下,2003年至2007年,恨不得全国人民总动员,疯狂地追捧普洱茶。头几年,云南普洱市的茶农说,摘茶如摘人民币。后来的事态发展,应了一句老话,物极必反。时至2008年,普洱茶在国内行情大跌,茶农的说法变成了——摘茶也要亏本。但此时,从中国大陆到中国台湾,从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到英国、法国,普洱茶的消费市场已经形成,上百万人规模的收藏群体也已经养成。据说,30年以上的陈年普洱茶,70%被纳入台湾藏家的口袋。

市场基础稳固,收藏群体成熟,就是拍卖公司推出专场拍卖的适当时机。嘉德四季选择2008年岁末,推出普洱茶专场拍卖,其实,从收藏中国深厚的茶道文化角度,确定了陈年普洱茶的“文物”身份。普洱茶界“泰斗”邓时海,在拍卖会后评价说,这次中国嘉德的普洱茶拍卖,可以称为“空前之举”。

表面上看,普洱茶里的变身秘密,已经被曝光得很彻底了。现在,清朝以前的普洱茶,堪称“文献级”文物。清朝中叶以后的,属于“贡品级”,如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清光绪年间普洱金瓜贡茶。清朝末年以后的,被划分为“号记级”,如嘉德四季拍卖会推出的福元昌、吉昌号、敬昌号。此外还有,上世纪50至70年代,中茶公司等几大国营企业出品的“印记级”普洱茶。

让思考再深入一步。是否还存在另一种力量,将像普洱茶之类的民间藏品,推入文物艺术品拍卖进程?在全球艺术市场负有盛名的Artprice,公布过一个统计数据:首次购买艺术品的新买家,每年增幅达到20%。相对而言,迎合大量新买家们口味的,那些知识和财力门槛较低的拍卖品种,少得可怜。事实上,这种比例上的不协调,在国内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相当突出。公众耳熟能详的,绝大部分是高层次的拍卖公司,高档、高价的传统拍品。或许,定位于“周末拍卖”的小品种、新品种,以后会大受欢迎?在整个市场被金融危机“修理”过后,拍卖公司要吸引更多的新买家,就需要提供更多的特色与实惠。

无论成交结果如何,嘉德四季首次推出陈年普洱茶专场拍卖,都是一次热情的“试水”行动。倘若“茶仙”陆羽天上有灵,会如何评价众口称绝的普洱茶呢,应是拍场第一茶?

云南普洱茶的主要产区


易武茶区

包括攸乐、革登、莽枝、蛮砖、倚邦、易武这六大山头,也叫做六大古茶山。易武茶区的茶具有蜜味兰香,其古树茶具有木味兰香,存放久之后,逐渐出现樟香、松木香、檀香、沉香等气息。它属于甜茶区,其古树茶茶品是从淡雅、柔和向茶气强烈沉稳,汤质醇厚、细柔转变。前期微涩,从淡到厚的过程。

勐海茶区

包括南糯、班章、布朗、勐宋、巴达、景洪等山头。勐海茶区的茶的特点是具有野菊花香,它属于甜苦茶区,其茶品的变化是从浓烈、苦涩转化为汤质饱满,香气高扬,茶气浓烈,微苦,长期存放从浓到平和的过程。其古树茶存放之后,茶品是从野菊花香转化为樟香、木味的过程。长期以来,勐海茶厂主要采用该产区的茶进行拼配。

思茅茶区

包括景迈、景谷、景东、邦威、南桥、无量山南、哀牢山、苦竹山等山头。思茅茶区的茶具有稻谷花香,为甜苦茶区,其茶品一开始很香,有蜜味,茶气高扬,茶清甜。茶底多为苦底,存放久了茶水易淡薄。

临沧茶区

包括勐库、冰岛、昔归、凤庆、双江、永德等山头。临沧茶区的茶的香味不是很稳定,以板栗香为主,属于苦茶区,其茶品性烈,厚重,香气杨。其基调为苦底,存放久了,香气丰富,但茶底多为苦而不化。

大理茶区

包括无量山东、无量山西、黑龙潭、德安、南涧等山头。大理茶区大部分是新茶园,主要为下关茶厂提供制茶原料。大理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下关茶厂研究出一套有效制茶工艺,对该产区的茶品有着提升的作用。

保山茶区

包括保山、腾冲、龙陵、昌宁等地方的一些山头。保山茶区比较靠北,大部分茶原料被制成滇红、滇绿以及一些普洱散茶,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饼茶。保山茶区的茶属果香型,为苦茶区。

品,细品,茶叶网cy260.com的优秀编辑为您独家提供优质茶文化相关文章,《王毅推介云南:云南的普洱茶我每天都在喝》一文将帮助你了解茶叶种类相关方面的知识,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关于2022茶文化方面知识请访问云南普洱茶叶专题。